第一篇: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2第四单元第八课(含解析)(精)
一、选择题
1.2012年10月9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就土耳其、叙利亚边境炮击交火事件表示,中方呼吁有关各方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克制。中方呼吁有关各方要相互尊重主权,是因为()①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②主权决定了国家的性质 ③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唯一要素 ④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①④强调了国家主权对主权国家的重要性,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统治②错误。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③错误。2.在国际社会中,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经济体制等。这表明主权国家享有()A.独立权
B.自卫权 C.平等权
D.管辖权
解析:选A。自由修改宪法、变更经济体制,说明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的权力,即表明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故答案选A。
3.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中国海监船、渔政船在钓鱼岛海域依法开展例行维权巡航。这体现了中国政府行使()①独立权 ②自卫权 ③平等权 ④管辖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在钓鱼岛主权遭到侵犯之际,中国海监船、渔政船在钓鱼岛海域依法开展例行维权巡航,一方面体现了主权国家对主权的保卫,另一方面也体现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与物进行管辖,②④正确。①③材料体现不出。
4.2012年10月10日,“美国国会与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发表年度报告,妄评中国人权状况和维权活动,质疑中国政府满足民众要求的能力。美国这一行径()①没有履行主权国家应尽的义务 ②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③违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原则 ④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人权是一国内政,“美国国会与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妄评中国人权状况和维权活动,侵犯了主权国家的独立权,没有履行主权国家应尽的义务,违背了联合国规定的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的原则,也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①②③④正确,故答案选D。
5.2012年9月8日至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亚太经合组织属于()A.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B.区域性、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C.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D.世界性、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解析:选A。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故答案选A。
6.2012年5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联大主席纳赛尔发表联合声明,决定联合国于5月17日至18日在纽约召开“世界经济和金融状况高级别讨论会”,探索改善全球经济和金融总体形势的办法,并重点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这表明联合国()
①是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联合国召开会议专门探索改善全球经济和金融总体形势的办法,并重点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表明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③④正确。①②材料体现不出,应排除。
7.2012年6月20日至22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经各方共同努力,大会取得了积极成果。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要求发达国家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这表明联合国()①是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③已演变为讨论全球性国际经济及社会问题的国家组织 ④成为主导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超国家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联合国主持大会探讨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敦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①②作,说明联合国是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也说明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正确。联合国是世界性、政府间、一般性的国际组织,③④错误。
8.2012年10月8日,韩国总统府宣布,已与美国达成一致,将韩国弹道导弹射程由现在的300公里延长至800公里。两国官方均强调,此举旨在应对“朝鲜的挑衅”,但在国际媒体看来,它不仅可能激怒朝鲜,还可能加剧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的担忧。这表明()①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半岛形势的发展改变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C。韩国与美国达成一致体现了国家间的合作关系,此举可能加剧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的担忧体现了国家间的竞争乃至冲突关系,从中也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明显,易排除。
9.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各方围绕汇率问题引发激烈冲突,美国的利己政策遭遇中国、德国、日本等出口大国坚决反对。经过艰难谈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最终采纳了折中方案。这说明()A.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依然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难以得到贯彻实施 D.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和结盟,共同对抗发达国家
解析:选B。“美国的利己政策遭遇中国、德国、日本等出口大国坚决反对”,说明利“经过艰难谈判,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最终采纳了折中方案”,说明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故答案选B。
10.漫画《口水仗》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③国家对外活动旨在维护其国家利益 ④世界和平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以色列、美国就伊核问题与伊朗发生口水仗,反映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也说明世界和平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①②③④均正确。
11.近年来,越南、菲律宾蓄意挑起与我国南海的领海主权争端,并拉拢美、印、日及东盟各国,试图形成对抗中国的统一战线。南海主权之争反映了()A.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和冲突 B.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C.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D.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解析:选C。越南、菲律宾因南海主权与中国对抗,反映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C项正确。
12.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我们不愿意与任何国家为敌。但是,谁无视我们的严正立场,无视我国的核心利益,依然我行我素,我们也绝不惧怕。面对一些国家对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性行为,我们应()①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和能力
②增强我国以经济、军事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③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积极应对,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④坚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②说法本身错误,综合国力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直接排除。13.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也在发展,全球性挑战更加突出,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各国处理国际问题时,最主要的是()A.根据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B.按照国际条约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C.按照联合国的决议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D.根据大国一致原则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解析:选A。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然“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因此,各国处理国际问题时应根据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故答案选A项。B、C、D三项观点错误,应排除。
14.2012年5月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将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要求对相关企业征收9.7%~39.2%不等的保证金。商务部调查认为,中国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自5月9日起,上述裁定结果将开始实施。这表明()A.我国政府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B.我国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
C.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竞争日益激烈
D.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解析:选A。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有利于保护我国民族产业,这表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故答
案选A。B、C两项不符合题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D项错误。
15.2012年7月16日,厄瓜多尔驻华大使阿里萨加表示,厄瓜多尔乐见中国与拉美加强合作,这将使所有拉美国家从中获益。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拉美国家深化和扩大交流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这表明()①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只有共识没有分歧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加强国际合作是消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途径 ④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中国与拉美加强合作将使所有拉美国家从中获益,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正确。中国和拉美国家深化和扩大交流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说明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④正确。①③观点明显错误,应排除。
二、非选择题
16.近年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领土上的纷争日趋激烈,美日印相继插手南海问题图谋使争端国际化、复杂化。中国政府明确表态,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
请结合“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主权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理解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清材料中“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领土上的纷争日趋激烈”、“美日印相继插手南海问题使争端国际化、复杂化”、“中国对南“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等题眼信息,再回扣题目限定知识,不难得出问题答案。
答案:(1)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主权不容侵犯。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南海争端涉及国家主权,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必须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3)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我国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为了和平与发展,在南海争议问题上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在南海问题上,主权国家应遵循联合国的原则,履行不侵犯别国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17.2012年6月7日,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召开恰逢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上海合作组织已经走过不平凡历程。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本组织保持了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顺利完成机制建设,在反恐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人文等各领域合作迈出坚实步伐,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实践证明,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符合各成员国共同利益,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地区形势下,(未来十年)成员国应该巩固团结、加强战略规划、明确未来方向、深化务实合作,推动
本组织进一步发展,造福本地区人民。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成员国应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上合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中有关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并调动教材相关知识适当语言转换即可。第(2)问,要抓住设问中的“应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上合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信息,回扣教材,不难对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意义”等知识。
答案:(1)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协调了成员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在反恐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成员国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上合组织进一步发展,是各国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成员国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上合组织进一步发展,符合当今时代主题,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③成员国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上合组织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篇: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七课
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七课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B.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C.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精神是()A.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B.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D.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
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以下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11年3月2日,我国已从利比亚撤出3.5万多名中国公民。一声声“欢迎回家”,让多少同胞眼泛泪花。“回家的感觉真好!”——真诚感谢祖国,是许多归来儿女的心声,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团结统一 B.爱国主义 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5.“定于
一、尚同一、一天下”,这体现了中华民族()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质 B.以礼仪之邦享誉中外
C.开拓创新、自强不息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精神
6.“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在《望故乡》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了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①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表明了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 ④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电影《唐山大地震》震撼人心,主人公方达在灾难中失去了父亲、姐姐和一条手臂,但倔强坚强的他最终带领母亲走出心灵的废墟,走出痛失亲人的阴霾,完成艰难痛苦的心理重建,让母亲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以下最能体现方达身上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的是()①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12年3月15日,我国海军开始了第十一批护航编队与第十批编队的首次联合护航行动,也是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进行的第431批护航行动。护航行动是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远海运输线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重大军事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表明中国人民具有()A.伟大的民族凝聚力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反对霸权的斗争精神 D.勤劳自强的高尚品格
10.“为仁由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A.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D.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11.歌为心声。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①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③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自己的科研之路告诉我们,一个科研工作者,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体现了()①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④知识分子身上才能体现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12年5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郑重提出,要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下列对“广东精神”认识正确的是()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③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④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深圳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深圳人民新时期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C.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与发展
D.深圳精神作为一种硬实力,成为深圳人民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1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
D.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1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我们之所以“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民族精神()①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②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③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当前,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使各族人民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①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②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2011年10月12日晚,2011体操世锦赛进行了男子团体项目的决赛,中国男队在预赛落后5分多的情况下,实现大逆转,从东道主日本队手里抢走金牌,实现了男团五连冠,为祖国赢得荣誉。我国体育健儿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②为我国提供了投身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我要去延安》是有感于延安人民为民族解放和独立作出巨大贡献而创作的一首歌,采用了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和现代音乐语言,平实清新,希望唤起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延安精神的回望和感受。当今时代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为它是()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 ④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A.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B.发挥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心骨”作用 C.保持传统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
D.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博采众长
21.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有利于()①抵制外来文化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2012年广东汕头模拟)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黑格尔说:“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英雄们主宰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视野。”当下主宰中国人视野的时代精神是()A.中华民族精神 B.社会主义文化 C.改革创新 D.优秀传统文化
23.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精神,是学习雷锋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动创造。广大青年志愿者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这场生动的道德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英模。这表明()①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②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 ③青年志愿者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鲜明展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包括()①时代精神能够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 ②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③时代精神能够为民族精神提供物质基础 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5.“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神舟’七号发射这三大历史事件,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改革开放再一次汲取巨大精神动力,迈向新的境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说,“这是灾难和盛典留给中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请你用《文化生活》中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26.2012年4月25日下午,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省委隆重举行,向今年获得全国和省劳动模范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证书和奖章。今年广东省共表彰劳动模范266名,先进集体100个。另有32名同志被授予“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大会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状、奖章和证书。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以赤诚之心、辛劳之力、创造之功,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
(1)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基本内涵?
(2)结合材料,请简述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性。
27.2012年5月,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厚于德”是新时期广东精神的首要内容,是广东精神的灵魂。“厚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于德”,即具有像大地一样宽厚的美德,容载万物,仁爱奉献。“厚于德”是我们传统文化之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一种概括,也代表了广东人的道德情怀和价值追求。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广东精神”。
28.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二: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
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六课
1.D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①错误。②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A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C项说法错误。B项中的“决定因素”和D项中的“物质力量”说法均错误。故选A。
3.B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描写物的诗句,与民族精神无关,故排除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爱国主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自强不息,①③符合题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错误人生价值观的表现,故也排除③。故选B。
4.B 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解。爱国主义是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故选B。
5.D 材料反映了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6.C 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选C。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项不选。B、D两项说法明显与题意不符。故选C。
7.D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不选①。两岸同胞对余光中的诗产生共鸣,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怀,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8.D 主人公方达带领母亲走出心灵的废墟,走出痛失亲人的阴霾,完成艰难痛苦的心理重建,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②④体现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故选D。①体现的是爱国主义,③体现的是勤劳勇敢,均与材料无关。
9.B 维护世界和平体现的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故选B。A、C、D三项虽然说法正确,但都与材料不相符,故排除。
10.A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从引述中可知,自强是支持中国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故A项符合题意。
11.B 歌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古已有之,故①的说法错误。④中的“世人普遍认同”说法太绝对,应排除④。故选B。
12.A 本题考查爱国主义这一核心。袁隆平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怀,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绝对化,排除。
13.B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①错误。②③④都正确且符合题意。
14.C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要经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项错误。B项中的“同步”说法也错误。深圳精神是一种软实力,D项也错误。
15.A B、D两项不是对二者关系的表述,C项观点错误,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16.B 本题要求回答的是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原因,强调民族精神的意义,故选①③。②④并非原因,故排除。
17.D ①②③④均正确反映题中的要求,故选D。18.A 在体操世锦赛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
19.D ①错误,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③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②④正确。
20.D 题干强调的是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可见只有D项符合题意。
21.B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表彰劳模实际上更注重表彰劳动模范的精神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故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故①的说法错误;表彰劳模有利于引导人们热爱劳动,但不可能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故④的说法错误。
22.C 本题考查时代精神的核心。当前我国的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故选C。23.D 志愿者精神和雷锋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及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②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并不涉及“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应排除①。故选D。
24.B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①②④正确,故选B。③中的“物质基础”的说法错误。
25.[解析]本题的角度是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结合材料不难看出题目是强调民族精神的意义。结合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③我们必须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劳模精神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审第(1)问时注意“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些关键词。第(2)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结合劳模精神,运用书本理论阐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即可。
[答案](1)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体现的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广东省弘扬劳模精神,体现了广东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追求。③劳模精神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广东省弘扬劳模精神,将有利于引导广东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积极投身到建设“幸福广东”的伟大实践中去。
27.[解析]设问限制了答题角度“民族精神”,故可以从民族精神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角度来谈。注意不能照搬教材理论,要点明“广东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
[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广东精神”对广东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具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广东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广东的地域体现,这种精神犹如一面旗帜,推动着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③大力弘扬“广东精神”,有利于提高广东人民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凝聚群众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广东精神”将不断激励广东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不断夺取新胜利,从而增强广东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2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解答第(1)问,材料
一、材料二都是围绕重视民族精神展开的活动,可从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角度作答。第(2)和第(3)问分别是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途径,难度不大。
[答案](1)材料
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第三篇:【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二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年11月2日,在浙江卫视2013年的广告招标会上,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广告招标成为各方“你争我夺”的焦点,其节目独家冠名权最终被加多宝以2亿元的高价拍得。从哲学上看,“好声音”独家冠名权被拍出2亿元天价,是因为()①它对商家推销产品具有积极意义 ②它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③它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④它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好声音”独家冠名权被拍出2亿元天价,是因为《中国好声音》收视率高,对企业广告宣传具有较大价值,①②说法正确,故答案选A。③④否定了物质的客观性,应排除。
2.“作为一名工人,我只是完成了本职工作;作为一个公民,我只是践行了道德规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履行了在党旗下的誓言。是雷锋这一光荣而伟大的名字,赋予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因奉献而快乐的“幸福观”表明()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们社会实践水平的广度和深度是人们价值选择的基础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④辛勤劳动、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郭明义因奉献而快乐,体现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也说明辛勤劳动、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①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②③观点错误,应排除。
3.10月31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揭晓2012年10月“中国好人榜”名单,106名身边好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他们中有义务助学20载的“爱心奶奶”胡年祥;有13年义务献血60 000多毫升的普通教师冯振首;有舍己救人的“美丽女生”郭肖岐等。这表明()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的全部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因对社会无私奉献而入选“中国好人榜”被社会广为赞誉,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也说明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①③正确。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②错误。实现人生价值受主客观条件制约,④错误。
4.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是: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为社会公平、人类生活环境做出突出贡献;个人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这一评选标准体现出()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生价值的实现是自我奋斗的结果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物质贡献
解析:选C。由材料看出,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强调的是参评人员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项符合题意。
5.“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这是美国大作家马克·吐
温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告诉我们()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我们知道榔头的作用就是钉钉子,因此题中观点告诉我们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正确。榔头与钉子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题中观点体现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正确。“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也可以看出他认识问题的方法受其价值观影响,④正确。③不符合题意。
6.漫画《抢钱解压》表明的哲学道理是()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具有同步性
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解析:选D。《抢钱解压》反映了某些人价值观扭曲,做出荒唐的举动,故答案选D。A、B、C三项干肢不符,应舍去。
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孝亲意识衍生出忠诚精神,把对家庭的爱上升为对民族、对国家的爱。“孝”的变迁说明()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特征 ③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④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新旧时期“孝”的不同内涵,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也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特征,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①颠倒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④把人生价值与个人正当利益对立起来,观点均错误。
8.当被问及中国是否援助欧洲,温家宝总理表态中国愿意扩大对欧洲的投资,但希望欧洲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对此,西方媒体有的认为中国是在“友善勒索”,也有认为“寻求回报天经地义”,还有认为中国只是一个“投资者”。这体现了()A.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B.价值选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解析:选C。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故答案选C。
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其实,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这表明()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③价值判断应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客观依据 ④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也说明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价值判断应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最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客观依据,③错误。
10.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这说明()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受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的影响而不同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解析:选C。市民、职业经理、学者的需要和利益不同,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这说明价值判断受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的影响而不同,故答案选C。
11.时下,不少惠民工程屡成“毁民工程”甚至“伤民工程”,究其原因,都存在决策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是制度与程序出了问题。为此,媒体呼吁: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这启示我们()A.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的影响
C.要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与遵循客观规律的统一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
解析:选C。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这里的“规矩”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客观规律,故答案选C。
12.今年要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种观点体现了()①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
②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C。农民的收入、市民的支出都是民生问题,“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体现了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②④正确。①③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知识限定,应舍去。
13.当前社会上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令人担忧,但真情、真爱却无时不在我们身边,有用生命提携孤儿成长的教师夫妇,有扎根边疆的最美女医生,有为国家人民奉献的科学家,有对贫穷人施以援手的热心人„„这表明()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劳动和奉献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客观条件 ③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④人生价值通过人的智力、品德表现出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选D。“用生命提携孤儿的成长”、“扎根边疆”、“为国家人民奉献”、“对贫穷人施以援手”,都体现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劳动和奉献,①正确。“当前社会上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令人担忧,但真情、真爱却无时不在我们身边”,说明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③正确。②④材料体现不出,应舍去。
14.2012年4月央视《朝闻天下》走基层栏目报道了,唐山滦南县洼里村农家妇高淑珍14年来,在自家“爱心小院”和9名志愿者先后照顾100多名残疾儿童免费吃住、上学的感人事迹。他们的“善举”得到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百姓的普遍赞誉。这说明()①辛勤劳动、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与个人文化素质无关
③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拥有高尚思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高淑珍在自家“爱心小院”和志愿者照顾残疾儿童免费吃住、上学,体现了他们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自己的真正价值,①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②观点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均应舍去。
15.2012年9月7日,胡锦涛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贺信中,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各项工作,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再立新功。为此,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②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放弃个人利益,铸就永恒的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个人利益有正当与非正当之分,个人正当利益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④观点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故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
16.2012年10月12日、13日和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先后召开行业协会负责人、部分地方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三场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温家宝表示,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第一,要坚定信心。我们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二,每一个地方、部门、领导干部、企业家都要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狠抓落实。2012年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有的已经落实了,有的还没有落实,有的落实得不够好。应该认真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第四,要推进改革。把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与改革结合起来。第五,要重视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温家宝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所体现的哲学道理。(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央对下一阶段经济工作部署的哲学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中“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回扣题目限定知识,可以对接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知识。第(2)问,首先要仔细审读材料,弄清五条措施各自体现的方法论要求,然后不难得出其对应的方法论依据。
答案:(1)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坚定信心,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推动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④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推进改革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⑤人民群众是历史 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重视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17.针对“你将以什么标准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这个问题,某校在高考填报志愿前,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的价值标准:
“重院校”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更看重学校的声望和实力。“重专业”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喜欢当前的热门专业。
“重特长重兴趣”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以“稳”为主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不喜欢冒风险,以免落榜。
(1)结合所学价值标准的知识及学校对高考填报志愿的情况调查,就高考填报志愿应坚
持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2)当前,人们对学历越来越重视。高中生努力考大学,在校大学生积极报考研究生,而一些社会青年则通过函授、继续教育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以求最高层次的深造。
辨析:一个人学历越高,越有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建议要注意两点,一是符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二是要注意立足个人实际和社会需要。第(2)问,本题是一个条件不全式辨析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思考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是什么,然后据此审读辨题,先指出辨题的合理之处,然后再指出辨题的缺陷,并补全实现人生价值的因素即可。
答案:(1)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这一前提下,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不同的志愿选择各有利弊,只要符合自己的情况,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是可取的。应注意不能离开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学校声望和实力以及所谓“热门”,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2)①人生价值的实现,既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②从主观条件来说,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素质。一个人学历高并不等于他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缺乏创新能力的人,很难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③实现人生价值除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外,还应在劳动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需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第四篇:【2014教师用书】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四单元第九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号角——“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据此回答1~2题。
1.发展先进文化,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关键是()A.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解析:选B。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才能弘扬主旋律,使文化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所以B项正确。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 ③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在指导思想上多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在指导思想上多元化,因此④表述错误,其他三项均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容。
3.社会文化多样性不排斥正确的思想导向,而且更加要求正确的思想导向。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A.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B.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C.以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代替文化多样性 D.坚持“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解析:选A。B项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C项表述错误,D项是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的方针,只有A项符合题意。
4.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要实现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推进文化创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③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①②③④都是实现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体要求,全选。
5.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奋进、在拼搏中崛起的伟大历程,深深打动了广大观众,成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体现民族特色、富有中国气派、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这说明()A.我国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B.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C.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D.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解析:选D。题干说明发展先进文化的必要性,D符合题意。
6.“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败。”对我国来说,要避免不打自败,首先要()A.壮大传媒实力,推进有效传播 B.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C.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明对话
D.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对我国来说,要避免不打自败就必须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故选D。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②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③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的有力武器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④与题干规定不符,应排除。①②③符合题意,选A。
8.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9.“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启动以来,在群众中掀起了“爱国歌曲大家唱”的热潮。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形式 ②有利于人民群众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③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唱爱国歌曲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其意义应为②③。①是对该活动的性质定位,是正确的。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专门的活动来完成,故④与题意无关。
1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首创精神。这是因为()①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④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强调的是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不是先进文化的作用和特点,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干无关。
11.临沂市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宗旨,扎实有效、持续不断地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得到千万临沂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提升了临沂的城市形象。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④把城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全国人民中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④排除,①②③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12.漫画《又赌输了》中的“赌”者行为()①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毒化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思想 ③破坏家庭幸福,引发其他违法犯罪 ④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赌”的理解和认识。“赌”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我们必须从不同的方面把握,比如:从国家、社会、家庭等不同的角度认识即可,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1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国家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①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②有利于为人民大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 ④是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社会效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国家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14.(2013·西安五校模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国家重视教育主要是基于教育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则是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①表述不科学。④说法错误。
15.南京市博物馆免费开放8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请你为南京市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活动确定一个合适的宣传标题()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C.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南京精神文明建设 D.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极大提高市民文化素养
解析:选B。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侧重经济效益,与材料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免费开放的目的不是为了变革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与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无关,排除C、D两项。
二、非选择题
16.建国60多年来,新中国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
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回答时需要联系材料以及学生实际并依据教材理论知识归纳总结。可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等方面分析。
答案:(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积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不断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4)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7.现在走向富裕的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但目前农村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等和城市有较大差距,广大农民对更快更好地实施“文化富民工程”有了更强烈的渴望。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推进“文化富民工程”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本题设问知识范围限定为《文化生活》,需从整体上多角度思考;问题指向是“合理化建议”,即“怎么办”。要注意把握材料信息对答题的暗示作用,如材料中提到“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等和城市有较大反差,这就提示我们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
答案:(1)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推进文化的传播、共享。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2)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
(3)积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五篇: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二课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检测试题同步测试(必修三)
2.1感受文化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7月上旬至12月上旬,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举办2011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对西方人的赞美之辞,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
3.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居民大多保持着勤劳节俭的好传统,习惯于不借钱、不欠债,这给我国扩大内需造成较大的压力。这表明()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B.文化根源于经济,又高于经济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文化决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2年河北唐山质检)创作了《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作品的作家王海鸥被誉为“婚姻第一写手”。她认为婚姻会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的情况是,结了婚,对方就不能有隐私了,只要有隐私,就是不忠诚了。在美国,夫妻双方都有人格上的尊重,给对方心灵保留很大的空间,夫妻双方如查看对方的手机,他们会引以为耻。这说明()A.文化决定家庭婚姻幸福 B.西方的交往方式更透明、更独立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6.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中不可逾越的障碍 7.漫画“效仿”说明()
A.文化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素质在于模仿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8.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自身传承的特点 D.有形强制的特点
9.“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10.2012年,广东中山市开展了全民修身活动,“学国学,唱红歌”,市委书记说,“我们就是想通过一点一滴的建设,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氛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D.人们对文化的感受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11.(2012年安徽皖南联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红歌会,通过唱红歌扬正气,凝人心,激发人们对党的热爱。这说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③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感动中国2011人物之一——郭明义的颁奖词是: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郭明义入党30年来,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表明()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3.多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这说明()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4.2011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这是因为()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5.目前,许多城市在管理中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马路摊点的管理不再“一律封杀”,而是“有序开放”。“一律封杀”马路摊点会使城市失去鲜活多彩的地方特色和生活元素,“有序开放”则会使城市如同打开的一本书,从中可以读出市民的文化气质和抱负。这表明()①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④文化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2012年广东广州一模)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冰心的一本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鲁迅的一本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①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2012年北京模拟)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一起,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巨大反响。大家说:“杨红樱的作品引领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教会了孩子感动。”这表明()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②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决定人的成长与发展 ④文化能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对文化的独特功能作出的形象概括。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①文化具有塑造人的作用 ②文化产业发展要坚守社会主义道德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④发展文化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电影《山楂树之恋》将现实与艺术之间的巨大鸿沟填平,让观众在笑过之后有思考,在哭过之后有砥砺,在疏远之中寻温暖,在迷茫之中找方向。这说明()①该影片能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该影片通过灵活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知识 ③该影片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影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④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们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20.某校开展了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①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著有《道德箴言集》的法国一代圣哲拉罗什富科重视智慧与健康的统一,他认为,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我国古人也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这启示我们()A.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B.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古代就已经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22.2011年9月下旬,“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开启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序幕。某校为庆祝“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展了“弘扬航天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主题的征文大赛,下列观点在征文中可能用到的是()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2011年,广东省接连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南海育婴事件,严重冲击了社会道德底线,挑战了人类道德良知。汪洋对这些事件表示,广东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社会心态建设,充分发扬岭南文化的优秀特质,提炼打造新时期的广东精神。之所以要充分发扬岭南文化的优秀特质,是因为优秀文化()①为社会进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②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可以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 ④能自觉成为每一个人的精神食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形态在中国应运而生。广场建筑、雕塑、民族艺术活动„„文化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群众喜闻乐见,具有灵活性、普及性、容纳人数多的特点,而且寓教于乐。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能潜移默化、启迪感悟,因而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1)结合材料,说明广场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2)结合材料,说明广场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特点。
26.材料一:2012年2月6日晚,东莞东城文化广场灯光璀璨,鼓乐喧天。东城区第七届文化体育艺术节闭幕式暨元宵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艺术节自2011年11月26日开幕以来,进行了文学、戏剧、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民间文艺和体育竞赛等20多项活动,包括15场文艺演出,6个艺术展览,5场文学及科学知识讲座,1 169场次各类体育竞赛,为群众书写春联3 000幅,颁发各种奖项596个,参与群众超过30万人次,成为元旦、春节期间东城区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体育盛会。
材料二:文化体育艺术节的另一现象却令人担忧:活动过程中,台下观众吃零食、起哄、往前台丢荧光棒的现象仍然存在,随着比赛的激烈,整齐的观众席也随之热闹起来,离位走动的人明显增加,每一场的比赛结束,整洁干净的地面总是留下一些“色彩斑斓”的垃圾。
(1)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群众积极参与文化体育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有人认为,如果群众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将会制约东莞经济进一步发展。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进行分析。
27.就业是民生之本。某校高二(1)班学生围绕就业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走访、问卷等方法,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同学们了解到,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沉重。为此,同学们走访了附近的几户农民家庭。部分农民说:“读了大学也难找工作,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部分农民的这种认识。
28.文化产业是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和光明的产业,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激励斗志,战胜困境。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反经济周期”运行。1929年经济危机造就了好莱坞和迪斯尼,美国一跃成为文化产业强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剧、韩国音乐等“韩流”风行亚洲。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产业的“反经济周期”现象进行阐释。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D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学生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故选D。
2.A 题干主要说明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A习惯于不借钱、不欠债属于一种行为习惯,故选A。B项与材料无关。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C项错误。文化不能决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项错误。
4.B ①②④强调文化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应选。③与材料的要求无关。5.C A、B两项观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A B、D两项观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7.B 从漫画可以看出言传身教对小孩教育的重要性,说明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故选B。A、D两项与题意无关。C项说法错误。
8.B “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体现的是深远持久,选B。
9.B A项错误,要积极参加各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活动。C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使人高雅。由材料中的“渐息”、“潜消”可知B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应是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10.A 潜移默化强调过程,深远持久强调结果,所以本题强调文化影响人的过程,选A。B项与题意无关。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11.A ①②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促进社会发展,④不符合题意。12.A 郭明义入党30年来,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故选A。B项中“决定”、C项中的“积极”说法均错误。D项明显错误。
13.D “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体现了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属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见D项符合题意。A、C两项表述片面,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项与题意无关。
14.D 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体现了D项。A项表述错误。B、C两项与材料无关。
15.B ①中的“无时不在”在材料中没体现。只有优秀的文化才可以塑造人生,塑造健全的人格,③说法错误。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16.C 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让自己平静或坚定,强调文化塑造人,①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④说法明显错误。
17.C 文化影响人的发展,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③说法错误。①与材料不符,应排除。18.A ④观点错误,排除。②强调怎么办,不符合题意。
19.A 电影《山楂树之恋》不具备传播科学知识的功能,②说法不准确,排除。故选A。20.B 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舍去。③观点错误,文化修养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但不能说“才会”。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1.C A、B两项不符合题意。启示是要求我们怎么办,“智慧与健康的统一”要求怎样全面发展,故选C。D项错误。
22.A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是物质基础。23.A ③④错误。①②均为优秀文化的作用,故选A。
24.D 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见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25.[解析]本题以城市文化形态中的广场文化为背景,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等知识。第(1)问侧重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及表现。第(2)问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结合广场设施、文艺活动,将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环境和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文化影响着人的成长和发展。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广场文化中的建筑、雕塑、民族艺术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各地不同的文化广场会形成独特的文化环境,自然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广场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使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广场文化中的特色建筑、雕塑,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26.[解析]材料一开展的体育艺术节活动丰富多彩,对群众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明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很重要;材料二反映了当前不文明现象的一面,强调了观众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否则将影响东莞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体育艺术节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群众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修养。
(2)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会阻碍东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②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东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除了人文素养这一因素外,还要加强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发展。
2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农民子弟“读书难”,主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体现了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读了书还是难找工作,这是暂时的,不能否定通过读书可以进一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组织答案时要运用辩证思维,全面作答。
[答案]①经济决定文化。农民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是产生这种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用人需求是另一重要原因。②部分农民的这种认识具有不合理性,是消极的。因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只有不断读书,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读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
28.[解析]本题考查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原因。通过材料分析,文化产业“反经济周期”现象的现实原因跟人们希望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等有关,抓住“文化消费”这一关键词,可以调动、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深入分析。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需要文化的抚慰,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优秀文化产品,能够满足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