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版高考总复习政治练习:必修三 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④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②中“润物细无声”、③“久而不闻其臭、久而不闻其香”均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错误,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选C。
答案:C 2.2017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5周年。75年来,“文化为人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说明()A.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解析:“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就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故C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故排除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唯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①优秀文化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②优秀文化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③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主导作用
④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影响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优秀文化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这一观点看到了优秀文化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影响,①④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②不选;不能说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主导作用,③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B
4.环保教育不能仅靠说教。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设富裕新农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
进一步加强。这表明()①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④
C.①③
B.②④ D.②③
解析: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设富裕新农村”等活动。这表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5.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是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的体现。这意味着()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解析: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影响着人们对天坛的修建,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本题选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
6.2017年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其中对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中,要求党员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样要求是因为()①一定的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人们的行为选择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③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④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①与题意无关。人们的行为选择受特定的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不是取决于文化背景,②错误;党章的要求表明了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7.美国有一位宇航员,在向太空出发之前,媒体问她:“如果只能带一样东西,你带什么?”她说,“我要带书,我在宇宙中第一件事是要读书。”一本好书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塑造一个人的人格,甚至影响其人生轨迹。可见()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阅读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人们的实践活动影响阅读的选择
A.②④
C.②③
B.①④ D.①③
解析:一本好书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塑造一个人的人格,甚至影
响其人生轨迹。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科学,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实践活动对阅读的选择,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8.“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可见()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能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材料强调在社会中人创造了文化,人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尊重自然,体现了优秀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故②符合题意;人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所以人有品位,有道德,体现了文化能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故③符合题意;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是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故①错误;文化有优秀的有落后的,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对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④错误。故选C。
答案:C 9.我们看电视剧,中间看到夹杂着许多广告。这种植入式广告是电视剧收入的重要来源。植入式广告是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在保证观众观看文艺作品的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达到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的效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 ②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 ④广告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达到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的效果。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④符合题意;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③错误;材料体现文化影响人往往是无形的、非强制的,排除①。故选D。
答案:D 10.2017年3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7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旨在不断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通知的主旨是基于()A.文化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不断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D
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
答案:D 11.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激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这表明()①古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文化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①错误;“直到今天仍然激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②正确;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积极的精神力量,③错误;“激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表明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答案:D 12.我国航天事业一次次超越,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A.丰富人的物质世界
B.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C.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D.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
解析:材料体现了载人航天精神能够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D符合题意;C材料没有体现,A、B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儒家、道家、法家等传统文化都有关于廉政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继承传统廉政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创立了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理论;结合现阶段反腐倡廉的实际,提出了务实、为民、清廉的廉政价值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对于新形势下的反腐,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依据。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廉政、清正、清明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对人的影响。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廉政,并在实践中做到务实、为民、清廉。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廉政文化是优秀文化,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14.“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了解“全民阅读”活动的状况,某区对居民的阅读习惯做了调查,结果如下:
居民的阅读偏好
读书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上图,描述该社区居民的阅读偏好,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其影响。
答案:偏好生活、励志等轻松实用类的书籍。读书对人的成长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社区居民偏好生活类、励志类书籍,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发展。过于偏重轻松实用的阅读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应广泛阅读,让优秀作品滋养人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第二篇:2019版高考总复习政治练习:必修三 第三单元第七课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人的民族精神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
1.“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目的是和平利用太空,为人类谋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A.自强不息 爱好和平B.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D.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解析:“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体现了团结统一;中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目的是和平利用太空,为人类谋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好和平,B符合题意。
答案:B 2.“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这一标准越来越被淡化。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筋”;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勤恳工作被定义成“有点傻”。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A.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B.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C.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解析: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因此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选项D符合题意;A体现的是团结统一的精神;B体现的是爱好和平的精神;C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3.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眼中坚定。”郎平诠释的女排精神()①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有时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这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涵,郎平诠释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①正确;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故郎平诠释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②正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一点,③不选;女排精神并不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答案:A 4.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迅速升温,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国学院延伸至中小学。重视国学有利于()①全面继承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②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提升人文素养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④传承国学经典,实现文化的复古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迅速升温,重视国学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提升人文素养,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①说法不对,全面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④中实现文化复古的说法不对。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5.我们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五四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而当今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表明()①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③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A.③④
C.①②
B.②④ D.②③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纳、分析和概括能力。五四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与当今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虽有不同,但都强调要积极投身于爱国主义的具体行动中,这体现了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②符合题意;但不论是哪个时期的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①符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体现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中的地位,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6.2017年12月5日,河北塞罕坝林场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
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③是推动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④能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物质力量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中,塞罕坝精神属于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强大物质力量,故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B 7.2017年6月30日,歌剧《江姐》在上海大剧院开场演出,掀起了一股学习江姐事迹和“红岩精神”的热潮。红岩精神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和大后方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光辉结晶。这折射出红岩精神()①其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②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 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发展的结果 A.①②
C.②④
答案:B
8.“英雄者,国之干。”对英雄尊重与否,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
B.②③ D.①③
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有英雄而不敬重,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捍卫英雄是()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之一 B.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C.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D.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
解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捍卫英雄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项不选;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B项错误;捍卫英雄不是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C项不选;捍卫英雄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择D。
答案:D 9.“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这句话体现了爱国与爱家是统一的,下列名言与这句话主旨一致的是()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C.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D.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解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选项A体现的是勤劳勇敢的精神,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C、D与民族精神无关,故排除。“一片丹心图报国”体现的是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两行清泪为思亲”是爱家的彰显,故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10.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
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发言()①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②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③承认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这种观点既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同时又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①②说法符合题意。③中“主心骨”的问题,小王同学的发言中没有体现。④说法不对。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11.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淮河抗洪为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最突出的就是不再提倡“严防死守”,而是强调“科学防洪”。政府实行有效管理、科学防控,淮河防总办的同志用“科学防洪,依法防洪”八个字总结了我们在防洪工作中最明显的变化和特征。这一变化说明()A.新时期要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B.科学精神与法治精神应是当今时代精神应有的新的内涵 C.只要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就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解析:从“严防死守”到“科学防洪,依法防洪”的变化不是有
没有爱国主义,而是爱国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增加了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2.2017年4月,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弘扬“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因为,弘扬“五四精神”()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②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④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①表述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②夸大了“五四精神”的作用,排除。材料中,弘扬“五四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新时代我们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经过了传统的培育、时代的淬炼,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它们流淌在中国社会的脉络里,不仅造就了中国独特的精神气质,也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气神:创业者的雄心、改革者的魄力、奉献
者的情怀、劳动者的风采。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根据材料,从“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原因。
答案:①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弘扬中国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弘扬中国精神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为实现中国梦强基固本。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文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这一修改能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前后贯通的整体,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育是立国之本,历史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修改教材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对历史的看法都会起到有益作用。这一修改能强化国家意识,让历史在年轻人心中扎根,使之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在中小学教材中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合理性。
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将“8
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牢记历史,使之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②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第三篇:2019版高考总复习政治练习:必修三 第四单元第十课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
1.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观导航。由此可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A.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B.引领思潮,包容多样,鼓励多元化的指导思想 C.强基固本,提升我国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D.弘扬主旋律,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解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强基固本,提升我国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C符合题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的是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排除A。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B观点错误。要抵御外来不良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D观点绝对化。
答案:C 2.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赞扬其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赞扬其以模范行动彰显共产党员优秀品格的精神,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向李保国同志学习。这对我们的有益启示是()①为人民服务主要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 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③每个公民都能在本职岗位上以不同形式服务人民 ④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A.②③
C.②④
B.①③ D.①④
解析:为人民服务既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①表述不准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②符合题意,排除④。总书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向李保国同志学习体现了③。
答案:A 3.中国已经进入了在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在社会层面发现美、呼唤美、弘扬美,在个体内心认同美、追求美的时代。用美丽心灵建设美丽中国,从社会层面上看,需要我们()A.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B.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C.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D.把社会主义文化作为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解析:从社会层面看,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B符合题意。A、C分别是从公民个人和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不符合题意。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D观点错误。
答案:B 4.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某区创建德育特色学校、打造乡村少年宫特色品牌项目、举办母亲课堂进社区等活动,将家庭、学校和社会编织成一张无缝隙的网,帮助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工作要()①在多元化思想指导下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②形式多样地开展宣传思想道德模范的活动 ③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④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的个人主义根本对立
A.②③
C.①②
B.②④ D.①③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要推动学雷锋、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要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的个人主义原则根本对立,②④符合题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①观点错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③观点错误。
答案:B 5.2017年11月17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授予黄大年等58名同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授予张佳鑫等265名同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④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做法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①正确;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并不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②不选;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③错误;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养,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B 6.一个民族,只有存在核心价值观,才能延续民族的精神血脉;一个政党,只有树立起核心价值观,才能传承政党的思想品质。国家之所以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契合 ②其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③能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④是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之一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契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能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④观点错误。
答案:B 7.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主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材料反映了()①家庭美德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家庭美德建设为重点 ③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④家庭美德建设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诚实守信为重点,②观点错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③是错误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答案:D 8.2017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2017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我能做什么”。口号为:“献血,现在献血,经常献血”。很多人明白无偿献血的意义,但自己和家人却不愿意去献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献血知识,对献血存在恐惧和担忧。这启示我们()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用所学知识造福人类 ③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重在行动 ④用价值观凝聚共识,消除价值选择的冲突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很多人明白无偿献血的意义,但自己和家人却不愿意去献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献血知识,对献血存在恐惧和担忧。这启示我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重在行动。故①③入选。②错误,题目启示我们应该加强科学文化修养。④“消除价值选择的冲突”的表述错误,排除。选C。
答案:C 9.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
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免费开放图书馆与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 ③要以中华文化为魂并以外来文化为体 ④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②有利于“健体”,④有利于“强魂”,符合题意。在我国,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①观点错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是“魂”与“体”的关系,排除③。
答案:D 10.所谓“路怒症”,是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路怒症”是汽车时代一个世界通病。要克服“路怒症”,公民应该()①提高自身整体素质,适应工业文明要求 ②发挥大众传媒功能,营造社会文明风尚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四有”公民 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道德目标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路怒症”,是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这说明要克服“路怒症”,公民应该提高自身整体素质,适应工业文明要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道德目标,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均不是从公民的角度阐释的,排除。
答案:C 11.2017年7月20日,“中国网事·感动2017”二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20日正式揭晓。他们甘于寂寞乐于奉献,传递爱心造就善举,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创造了属于“草根”的非凡业绩。这一评选活动旨在()①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②传递正能量,清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不良影响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多元化的道德价值取向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②“清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不良影响”的表述不恰当。④错误,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题目中,“中国网事·感动2017”人物评选,本活动的主旨在于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①③入选。选B。
答案:B 12.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这一讲话启示青年学生要()①淡泊名利,勇于放弃个人的利益 ②知行统一,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③同心同德,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④厚德载物,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启示青年学生要做到知行统一,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②④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否定个人的正当利益,我们要抵制外来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①③观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个好人感动一座城市;一座“好人之城”温暖每一个人。某市开展践行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为外来务工人员、残疾贫困家庭和贫困山区募集御寒衣物3万多件,募集善款35万多元,与22位孝亲学子、100名美德少年、100名外来务工子女结成了帮扶对子,用平凡善举点燃灯火,一个个好人的磁场,正在悄然引发道德的共振。
结合材料,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角度,分析某市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的文化价值。
答案:①有利于树立并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④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纵观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史,乡土文学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纪初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碰撞,科举制度取消,知识分子几乎失去政治参与的机会,他们从乡村涌入大都市,对乡土的眷恋和关怀式批判,成为文学表达的主流方向,逐步形成了以鲁迅《故乡》为代表的中国乡土文学。四十年代后,以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为代表的乡土文学作品开始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八九十年代,乡土小说开始品评知青生活,反思乡土文化,产生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蛙》等著名作品。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商业文明、都市文明崛起,田园式乡土生活人群逐渐减少,乡土文学渐入低潮。但也要相信,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出现,中国文学将迎来新的繁荣。
(1)结合乡土文学的兴衰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学创作者应该如何为繁荣发展中国文学作出贡献。
(2)简要谈谈某部(篇)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对你的影响。
答案:(1)①立足人民的伟大实践,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学作品。②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③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让国外民众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④利用现代传媒,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创新文艺形态,不断推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2)评分说明:①必须是优秀文学作品;②可以从影响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等角度回答。
第四篇: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二课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检测试题同步测试(必修三)
2.1感受文化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7月上旬至12月上旬,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举办2011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对西方人的赞美之辞,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
3.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居民大多保持着勤劳节俭的好传统,习惯于不借钱、不欠债,这给我国扩大内需造成较大的压力。这表明()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B.文化根源于经济,又高于经济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文化决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2年河北唐山质检)创作了《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作品的作家王海鸥被誉为“婚姻第一写手”。她认为婚姻会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的情况是,结了婚,对方就不能有隐私了,只要有隐私,就是不忠诚了。在美国,夫妻双方都有人格上的尊重,给对方心灵保留很大的空间,夫妻双方如查看对方的手机,他们会引以为耻。这说明()A.文化决定家庭婚姻幸福 B.西方的交往方式更透明、更独立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6.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中不可逾越的障碍 7.漫画“效仿”说明()
A.文化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素质在于模仿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8.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自身传承的特点 D.有形强制的特点
9.“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10.2012年,广东中山市开展了全民修身活动,“学国学,唱红歌”,市委书记说,“我们就是想通过一点一滴的建设,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氛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D.人们对文化的感受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11.(2012年安徽皖南联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红歌会,通过唱红歌扬正气,凝人心,激发人们对党的热爱。这说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③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感动中国2011人物之一——郭明义的颁奖词是: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郭明义入党30年来,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表明()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3.多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这说明()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4.2011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这是因为()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5.目前,许多城市在管理中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马路摊点的管理不再“一律封杀”,而是“有序开放”。“一律封杀”马路摊点会使城市失去鲜活多彩的地方特色和生活元素,“有序开放”则会使城市如同打开的一本书,从中可以读出市民的文化气质和抱负。这表明()①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④文化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2012年广东广州一模)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冰心的一本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鲁迅的一本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①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2012年北京模拟)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一起,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巨大反响。大家说:“杨红樱的作品引领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教会了孩子感动。”这表明()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②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决定人的成长与发展 ④文化能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对文化的独特功能作出的形象概括。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①文化具有塑造人的作用 ②文化产业发展要坚守社会主义道德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④发展文化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电影《山楂树之恋》将现实与艺术之间的巨大鸿沟填平,让观众在笑过之后有思考,在哭过之后有砥砺,在疏远之中寻温暖,在迷茫之中找方向。这说明()①该影片能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该影片通过灵活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知识 ③该影片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影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④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们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20.某校开展了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①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著有《道德箴言集》的法国一代圣哲拉罗什富科重视智慧与健康的统一,他认为,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我国古人也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这启示我们()A.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B.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古代就已经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22.2011年9月下旬,“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开启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序幕。某校为庆祝“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展了“弘扬航天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主题的征文大赛,下列观点在征文中可能用到的是()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2011年,广东省接连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南海育婴事件,严重冲击了社会道德底线,挑战了人类道德良知。汪洋对这些事件表示,广东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社会心态建设,充分发扬岭南文化的优秀特质,提炼打造新时期的广东精神。之所以要充分发扬岭南文化的优秀特质,是因为优秀文化()①为社会进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②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可以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 ④能自觉成为每一个人的精神食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形态在中国应运而生。广场建筑、雕塑、民族艺术活动„„文化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群众喜闻乐见,具有灵活性、普及性、容纳人数多的特点,而且寓教于乐。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能潜移默化、启迪感悟,因而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1)结合材料,说明广场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2)结合材料,说明广场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特点。
26.材料一:2012年2月6日晚,东莞东城文化广场灯光璀璨,鼓乐喧天。东城区第七届文化体育艺术节闭幕式暨元宵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艺术节自2011年11月26日开幕以来,进行了文学、戏剧、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民间文艺和体育竞赛等20多项活动,包括15场文艺演出,6个艺术展览,5场文学及科学知识讲座,1 169场次各类体育竞赛,为群众书写春联3 000幅,颁发各种奖项596个,参与群众超过30万人次,成为元旦、春节期间东城区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体育盛会。
材料二:文化体育艺术节的另一现象却令人担忧:活动过程中,台下观众吃零食、起哄、往前台丢荧光棒的现象仍然存在,随着比赛的激烈,整齐的观众席也随之热闹起来,离位走动的人明显增加,每一场的比赛结束,整洁干净的地面总是留下一些“色彩斑斓”的垃圾。
(1)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群众积极参与文化体育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有人认为,如果群众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将会制约东莞经济进一步发展。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进行分析。
27.就业是民生之本。某校高二(1)班学生围绕就业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走访、问卷等方法,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同学们了解到,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沉重。为此,同学们走访了附近的几户农民家庭。部分农民说:“读了大学也难找工作,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部分农民的这种认识。
28.文化产业是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和光明的产业,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激励斗志,战胜困境。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反经济周期”运行。1929年经济危机造就了好莱坞和迪斯尼,美国一跃成为文化产业强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剧、韩国音乐等“韩流”风行亚洲。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产业的“反经济周期”现象进行阐释。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D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学生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故选D。
2.A 题干主要说明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A习惯于不借钱、不欠债属于一种行为习惯,故选A。B项与材料无关。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C项错误。文化不能决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项错误。
4.B ①②④强调文化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应选。③与材料的要求无关。5.C A、B两项观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A B、D两项观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7.B 从漫画可以看出言传身教对小孩教育的重要性,说明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故选B。A、D两项与题意无关。C项说法错误。
8.B “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体现的是深远持久,选B。
9.B A项错误,要积极参加各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活动。C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使人高雅。由材料中的“渐息”、“潜消”可知B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应是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10.A 潜移默化强调过程,深远持久强调结果,所以本题强调文化影响人的过程,选A。B项与题意无关。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11.A ①②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促进社会发展,④不符合题意。12.A 郭明义入党30年来,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故选A。B项中“决定”、C项中的“积极”说法均错误。D项明显错误。
13.D “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体现了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属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见D项符合题意。A、C两项表述片面,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项与题意无关。
14.D 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体现了D项。A项表述错误。B、C两项与材料无关。
15.B ①中的“无时不在”在材料中没体现。只有优秀的文化才可以塑造人生,塑造健全的人格,③说法错误。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16.C 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让自己平静或坚定,强调文化塑造人,①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④说法明显错误。
17.C 文化影响人的发展,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③说法错误。①与材料不符,应排除。18.A ④观点错误,排除。②强调怎么办,不符合题意。
19.A 电影《山楂树之恋》不具备传播科学知识的功能,②说法不准确,排除。故选A。20.B 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舍去。③观点错误,文化修养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但不能说“才会”。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1.C A、B两项不符合题意。启示是要求我们怎么办,“智慧与健康的统一”要求怎样全面发展,故选C。D项错误。
22.A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是物质基础。23.A ③④错误。①②均为优秀文化的作用,故选A。
24.D 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见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25.[解析]本题以城市文化形态中的广场文化为背景,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等知识。第(1)问侧重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及表现。第(2)问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结合广场设施、文艺活动,将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环境和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文化影响着人的成长和发展。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广场文化中的建筑、雕塑、民族艺术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各地不同的文化广场会形成独特的文化环境,自然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广场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使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广场文化中的特色建筑、雕塑,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26.[解析]材料一开展的体育艺术节活动丰富多彩,对群众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明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很重要;材料二反映了当前不文明现象的一面,强调了观众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否则将影响东莞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体育艺术节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群众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修养。
(2)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会阻碍东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②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东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除了人文素养这一因素外,还要加强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发展。
2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农民子弟“读书难”,主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体现了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读了书还是难找工作,这是暂时的,不能否定通过读书可以进一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组织答案时要运用辩证思维,全面作答。
[答案]①经济决定文化。农民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是产生这种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用人需求是另一重要原因。②部分农民的这种认识具有不合理性,是消极的。因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只有不断读书,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读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
28.[解析]本题考查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原因。通过材料分析,文化产业“反经济周期”现象的现实原因跟人们希望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等有关,抓住“文化消费”这一关键词,可以调动、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深入分析。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需要文化的抚慰,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优秀文化产品,能够满足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五篇:2019版高考总复习政治练习:必修四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时跟踪练
(寻觅社会的真谛:1~6,13;实现人生的价值:7~12,14)
一、选择题
1.近年来,我国电影产量迅速提升,在高票房的同时,观众口中“烂片”的数量也在增加,过于低俗化、功利化的内容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国产影片真正能够赢得口碑,全面满足市场需要和观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明显不够,特别是立足当下,肩负责任的现实题材作品仍然处于劣势。要创作“高口碑”经典电影,是因为()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④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高口碑”的经典电影充满正能量,代表着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正确的社会意识,创作“高口碑”经典电影就是因为我们要发挥这些正确社会意识的推动作用和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②正确;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均没有正确解释为什么要创作“高口碑”的经典电影,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应为A。
答案:A 2.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奔
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各种“设计”造就了相应的生活方式,体现了D项。A项中“社会制度”、C项中的“思维方式”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了社会意识的作用,而非社会意识的产生,排除B项。
答案:D 3.与前一轮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相比,新一轮改革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要求,这不仅是方式方法的转变,更是思路思维的转型。“加强顶层设计”的提出旨在强调()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不同的社会意识源于不同的时代 D.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解析:“加强顶层设计”,就是要从全局去谋划和部署改革,加强对改革开放进行总体性的设计、全局性的谋划,整体地、全方位地为改革提供一种指导性的方案。“顶层设计”解决的是认识前瞻性问题,所设计的是主要原则、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基本规划等,对于作好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顶层设计”属
于认识范畴,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总体思路和基本规划。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答案:B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民、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①思想认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A.①②
C.②④
B.①④ D.③④
解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故③④入选。①错误,思想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②错误,排除。选D。
答案:D 5.山东省教育厅于2017年9月15日发布了《关于确定首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的通知》。通知确定了首批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名单,济南市章丘区等12个县(市、区)入选“县管校聘”这种模式先在示范区试行,2020年在全省落实推广。此项改革的实施()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④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县管校聘”未反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问题,排除①;此项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通过改革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当选;材料未体现③,排除;“县管校聘”这种模式先在示范区试行,2020年在全省落实推广,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④当选。故答案选D。
答案:D 6.习近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下列选项中与此寓意相吻合的()①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②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最高价值追求 ③文化价值观反映人们的社会实践 ④社会实践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源泉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题意强调要尊重人民的文艺创作主体地位,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故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③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项。
答案:D 7.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所以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说法错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④说法错误,价值观不会决定社会前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8.2017年4月15日,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女士不幸逝世,其一生导演影视作品百余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赢得社会尊重。杨导的事迹体现了()①个体的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掌握专业技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③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上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①②均错误;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应为D。
答案:D 9.秦玥飞,2016感动中国人物。他就读于耶鲁大学。毕业后,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回祖国农村服务,改善灌溉系统,建立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材料说明()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B.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作出 C.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D.价值观对人生选择有决定作用
解析:材料并没有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A项不选;价值选择基于价值判断作出,B项错误;秦玥飞报效祖国,服务农村,这说明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C项正确;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导向而不是决定作用,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C。
答案:C 10.航空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2009年放弃海外高薪,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回到祖国,7年间他没日没夜地工作,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时代楷模黄大年的事迹告诉我们()A.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技术贡献 B.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人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满足 D.提高个人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价值。黄大年放弃海外高薪,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正确且符合题意;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A说法错误;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
和贡献,C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11.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对于衣食富足的剥削阶级来说,恐怕不是“愿天寒”而是“怨天寒”了。这说明()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具体标准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无所谓正确或错误
C.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D.我们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解析:A、B两项本身观点错误,应排除;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故C项正确;D项观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2.共享单车既符合当前的健康和环保意识,又有效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使原本已慢慢远离生活的自行车又开始火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价值判断因时而异,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新出现的事物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③说法错误,因为价值选择基于价值判断的,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新事物不
等于新出现的事物,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创客”(maker/hacker)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成立了一间个人制造实验室(Fab Lab),为创新提供平台,使得发明创造不再受地点(如具有昂贵设备的实验室)和人群(如专业科研人员)的限制,它的发展掀起了个人设计和制造的浪潮,创客由此涌现。他们的“创”不只是创新,更是创造,“创客运动”会让未来大不同。
当创客精神与教育相遇,“创客教育”便诞生了。可以说,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它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欧美国家的很多学校都设置有创客课程,开设创客空间,为学生基于创造的学习提供了环境、资源和机会。而在中国的校园里,也逐渐出现了创客教育的身影。比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都各自组建了创客团体或社团;一些中小学,如浙江温州中学、北京景山学校,也分别搭建创客平台并开设了相关课程。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创客运动”会让未来大不同。
(2)联系材料,为学校发展创客教育提两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①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创客运动”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它将深刻影响未来社会生产关系的变
化,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创客运动”倡导的创新意识不仅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能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创客运动”降低创新的门槛,实现人人创新,全民创造,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2)①在学校开设针对青少年创客的特别科目,提供创客教室。②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③培育学生互助合作的品质。
1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国家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从中足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为什么要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针对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这个意见并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促进作用。
②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这一意见必将对我国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指导作用,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这一意见是适应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现状提出来的,这一指导意见也必将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这一意见就是符合了社会发展规律,并且是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因此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