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威尔浪内蒙古自治区劳模陈利新
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一颗明星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威尔浪公司员工陈利新
2015年4月下旬,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内蒙古人民会堂召开。会议表彰了788名全区劳动模范,这其中就包括威尔浪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园区机修师,45岁的陈利新。
2000年,年届30岁的陈利新来到正处于企业飞速发展的威尔浪服装厂,担任一名机修工。他非常热爱这份工作,而且肯于动脑琢磨、钻研、创新。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技术革新,使缝制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他的许多技改创新思路至今仍为企业每年节约了大量费用。从一个平凡普通的技师到获得自治区级劳动模范,陈利新凭借着超越一般人的勤奋和执着,凭借着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的积极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终于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了企业中一颗明星。
比起自身的努力,陈利新更庆幸自己在威尔浪工作,是企业赋予他不断成长和提高的环境和机会,才让他从默默无闻迈向不凡和卓越。车间内几百台各式先进机器设备与流水线,就是他表演的舞台,就是他施工才华与本领的战场。每当陈师傅走过他十分熟悉的“老朋友”—机器旁边,哪怕偶尔听到异样的声,他都能判断出它出了什么毛病。这就如同一位医术高明的老中医,当病人来到他身边,他就基本能判断出对方得的什么病。这种庖丁解牛式的游刃有余,没有经过十几年时光的刻苦历练,是根本实现不了的。
面对工厂中繁多复杂,样式功能各异的机器设备,外人别说修了,看着都眼花。在陈师傅眼中,它们就如同庖丁眼中的牛那样简单、透明,他总是把已经宣布“死刑”的进口机器,修治到起死回生,正常运转;他总是把磨损严重的设备通过多次实验,改进,经过重新加工组合,修复到焕然如新„„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样的创造价值无处不在。
作为裤装行业的知名品牌,威尔浪质量要求高,工艺要求严是业界公认的。那么相对应的机器设备水平就应该达到或超过普通企业,威尔浪的设备是目前国内一流的,而一流的设备,更需要专业、卓越的维修、保养人才。现在根据新面料,新工艺和小量订单,还需经常调整机器,陈师傅每天工作将近10个小时,而且一刻也不能离开机器,随时待命。这么多年来,陈利新一直秉承“实力创造价值,技术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事业”的理念,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养成了自觉寻求提高,力求完美的好习惯,他的维修技术日臻成熟,最终成为行家里手。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他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多个PPT课件,并且多次举办缝纫机操作与维修保养的讲座,同时进行手把手现场指导。经陈师傅培训上岗的缝纫机维修学员百余人。这种淡泊名利、“传帮带”的可贵精神,是威尔浪最为宝贵的财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这期间只要厂子一搬迁,陈师傅就跟着搬家到厂区附近,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有更多时间守护他的“老朋友”,他不善言谈,却用行动诠释了成功的内涵;他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然而他却用智慧与汗水,以及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成就了人生梦想,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时代先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着陈师傅那枚金光闪闪的荣誉奖章,我们不禁由衷的感慨:劳动奉献最光荣,爱岗敬业最可爱!
第二篇:陈利新事迹
个人主要事迹简介
陈利新,男,1975年12月份出生,陈仓区新街镇庙川村一组村民。他生于农村、创业于农村,成功于农村,他从小好动脑筋,爱琢磨,为人正值,生活检朴,憨实,说起他,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在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到现在拥有资产200多万元的宝鸡市茂森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他1993年在新街初中毕业后,开始在家务农。1993年7月年起他就外出打工,先后曾在西北地质勘察总队柴油汽修厂、宝鸡市轻工业局大车队发动机班、宝鸡久天铜业、西安汉钜实业有限公司、宝鸡市超跃治炼有限公司打工、谋职。几年的在外打工和外面的漂泊生涯,使他对人生的轨迹有新和认识,他于2004年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新街镇庙川村,开始了他的企业梦,他要在土地上做文章,向农业要效益,在农村创一翻天地。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心,经过几年的滚爬跌打,渐渐地开始滚雪球式的发展,先后承包、购卖了荒坡荒山2300多亩,创建的吴山垂
1钩乐园,他由单抢匹马逐步发展成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在当地实力较为雄厚的民营企业,业务经营范围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成为农副产品销售、土方开挖、化工材料、苗木花卉销售、旅游开发、绿化造林、石料加工销售、机械出租、土地复垦、平整等综合为一体的公司。今年他又投资165万元购置50龙江装载机2台,小松220挖机1台,雇用员工110名,聘请技术员3 名。陈利新的先进事迹得到了领导、干部、群众的肯定。
今年为把企业做大做强,经过招标投资135 万元承揽了吴山旅游公路的新修拓宽改造工程。以彻底解决官村与庙川两村之间交通受阻的局面,同时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创建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第三篇:陈浪个人总结
“三下乡”中工作娱乐两不误
光阴荏苒,难忘的精彩的大一新生生活结束了。精彩不断!紧接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钟声敲响了。一瞬间原本已经冷清的打印店又热闹起来了,打印三下乡活动申请表的人来来往往,归家似箭的心被“三下乡”的钟声牵绊住了。参加大学暑假期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进校来的一个梦想,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很庆幸我的申请通过了。对于我一个来自蜀地偏远山村的“放牛娃”,下乡对我来说意味着的不仅是一种锻炼,还是一种对家—乡村的回归。我提前准备好了行李,期待着....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这次“三下乡”的主题是“喜迎十八大,奉献在农村”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服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仅增进了队员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7月3日天微亮我们便整装待发,清晨的校园,草木幽香沁人心脾,微风拂脸凉意透人,伴着晨鸟清脆的歌声,我们踏上了这期待已久的下乡旅程。7:15我们顺利的搭上了去新余的火车,一路上从天方夜谭说道大话西游,谈笑间,老师偶然会给我们做个工作安排或者爆料某人某事。我是个晕车的人,但不知咋滴那几天的车程中,每一次坐车我都特别精神,没有一点晕车的感觉。3日下午我们到达新余,一下火车便受到政府派送的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安排住宿。还记得镇长为我们接风洗尘的第一餐饭,那道被伙伴们称为“辣椒炒辣椒”的菜,让所有人“望而止筷”但却很合我口味。各种感动、各种艰辛、各种有趣使接下来的工作成为了我这一生最难忘、最宝贵的经历。
我的工作篇
我的工作时用相机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记录下那些属于我们的点滴。亲!“顶着日晒很不爽,但是我真的不热”就在那天我体会到了,7月3日下午我们全队人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刚刚到敬老院门口张院长就热情地出门迎接我们。张院长为老人们介绍我们团队的去意后,老人们很高兴地与我们交谈起来,接着我们为老人们送去解暑水果。老人们对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微笑着聊着天,闷热的室外让人窒息,院里却是凉意满屋。我们分组为老人们扫地、抹桌、文艺表演。那首经典红歌《东方红》和那支轻快地舞蹈赢得了老人们阵阵掌声。我突然想起了我爷爷,我小时候爷爷教我的第一首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所以我至今记忆犹新。一首《明天会更好》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道别的时候老人们送我们到门口,有几位老热依依不舍在门口目送我们很久当时。“有种说不出的感动,虽然我们只有一面之缘,可能您还不知道我的名字,也许明天您已不再了,今日的相聚也是离别,用我最真挚的情感祝福您,祝您平安幸福。”在老人们交流的过程中我领悟到了,时间洗不去的不是记忆而是永不褪色的微笑,爱心没有界限,因为我们都是华夏子孙—龙的传人。作为新时代年轻人我们肩负的不只是小家,我们更应该主动担起“兼济天下”的重任,为国家为什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7月4日参观新农村,一早我们乘上了去生态农业基地的汽车,林博士亲自带领大家参观了新型农业基地。晨光洒在地平线上,野花繁木铺满道旁,新型温室鳞次栉比,葡萄酒庄熠熠生辉,科技改变了这里的黄土堆,我想说这不是乡村,这是美丽农庄,科技与智慧的结合。我拿着相机一路拍到尾,几小时下来都不觉得累,知道相机没电,至今都还沉浸在那优美的风景中。我的感悟:我决定了我要做一个农民,一个现代化得农业。7月5日发放农业资料,早上8点我们在街口摆好了点准备发放资料,正好遇到地方上的闹市,十几个队员根本忙不过来,不到2小时我们发放了两千分资料,村民们有向我们咨询农业种植问题的,有向我们咨询农大招生问题的,来来往往,把我们的工作点围得水泄不通。电视台的记者也来到现场对我们进行采访。虽然我忙着拍照没能上镜头,我仍旧感觉很自豪,很有成就感。科技下乡,我想这是我们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7月6日我们营队分为两个小组,挨家挨户看望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铅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我看到孩子们拿到礼物之后活蹦乱跳的样子,真的很欣慰。有个胖胖的小孩很想要那支笔但是却客气地跟我们说:“我不要,谢谢哥哥姐姐”当时逗笑了所有在场的人。于此同时我们还向村民们展开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医保”的问卷调查,受到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每天都是忙到凌晨,写新闻稿的亲们甚至到凌晨2点,确实很辛苦,我们累并快乐着。
我的娱乐篇
队长是个不喝酒的人喝一口就会脸红头晕,某天吃饭他离席了片刻,我把他的饮料换成了啤酒,回来之后他一饮而尽,之后才发现中招了。傍晚的篮球比赛我们全部队员全趴了,当然不是被他的技术压倒,是他“醉球”动作把我们笑趴了。
第一天晚上是亚玲同学的生日,亲们悄悄“预谋”了很久,直到看到操场上摆好的心形蜡烛的时候,才知道队里某某人把生日献给了“三下乡”。“祝你生日快乐...”吹蜡烛,切蛋糕,分蛋糕,多么温馨的一晚。一切是那么的令人难以想象,这样的环境下大家能聚在一起为同伴过生日,这是记忆中我参与的最特殊的一个生日晚会,寿星亚玲很感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很搞笑动作的吃着蛋糕,罗书记甚至感叹:“我们的那个年代就是缺少这种烂漫!”
每晚洗澡,总是会有人说“oh my god,这水太冷了” 他们总是伸手碰了水之后又缩回来,在旁边小隔间的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我找来一空桶接上满满一桶,从空中往隔壁一倒,1秒钟后隔壁洗澡间一声悠长的“狼嚎” 突然洗澡间的人都不怕冷了洗的很嗨。
这次下乡最大的收获是:我真正地了解了自己什么地方不足,急需要改正。我懂得了什么是学以致用,什么是学无止境,“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一样都没少。说实话这次下乡给当地政府添了不少麻烦,先是热情的安排我们住宿,耐心配合我们各种工作,细心准备每天的伙食等等。真希望能考上公务员,真正为群众为社会做一点我力所能及的事。亲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努力的。
最真实感言,很感谢我们队里每一位队员,尤其是负责宣传的亲们,每晚都是2点睡的吧,还有那些O型血的亲们每天被蚊子“伺候”想想让人心疼。经过这5天的实践,我懂了真正的友情,需要同甘共苦的经历之雨来浇灌,我们有大二到大四的同学但是我们交流中没有一点学弟与学长之间的隔阂,也没有学生会主席与学生会干事之间的区分,很和谐,很给力,很不舍。所有工作都做完了,在观巢镇的最后一晚,所有队员,坐在宿舍外草地上,听胡导讲他的故事,那个夜晚星空很美,空气清新,敞开心扉那晚我们一起熬夜,一起歌唱,一起静坐,一起听虫鸣~。回到家两天了,前些日子同志们忙碌的身影还浮现的眼前。无限怀念。
夜幕的街灯朦胧的瞌睡人的眼,怀旧的歌曲燃烧着青春的梦,门外,又是雨声希希,寻梦,撑一纸小油伞,相约仲夏之夜,期待下一个夏。(作者: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浪)
第四篇:张浪劳模创新工作简介
张浪劳模创新工作室简介
工作室由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张浪领衔,共有17名成员,其中博士以上学历5名,研究生学历7名,本科学历3名,大专生1名,教授级高级工1名。下设7个小组,分别为领导小组、专业组、土壤研究组、植物植保组、生态研究组、绿地土壤检测组、成果转化组、综合保障组。工作室主要围绕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开展困难立地土壤质量评价和监测、生态修复和快速成景以及生态效益评估等成套关键技术集成研发和应用示范。
近年来先后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际风景园林联合会(IFLA)杰出奖;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14篇,其中SCI论文30篇;出版专著10部;制修订各类标准规范18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地方标准13项;授权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9项;获得木本植物新品种权1项。
目前承担的创新课题和攻关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与一体化管理模式”,上海市科委重点研发计划“崇明国际花岛产业化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和 “环滴水湖河流及滨岸带生态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等25项。
姚永妹劳模创新工作室简介
工作室由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松江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主任姚永妹领衔,共有10名成员,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主要围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创新。
2015年,与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净达环境卫生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有机湿垃圾发酵臭味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探讨和实验,进行了发酵臭味发生规律的调查,并对九亭、叶榭的湿垃圾处置工艺进行了堆放、C/N比、翻堆频率及发酵菌种等试验,历经10个月,终于生产出质量稳定、含杂率最低、商品感最佳的有机湿垃圾,为湿垃圾处置找到了循环利用、绿色生态、资源再造之路。
为解决建筑装潢垃圾处置出路难题,与社会单位合作,通过研发制作了一套机械分解流水线,进行分拣实施。经过机械拆解、人工分拣等工艺探索资源化处置,可燃物运往焚烧厂,不可燃物用于筑路、园林造景等,可回收物通过市场资源回收。同时,制定了《松江区建筑装潢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和《松江区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实施意见》,指导街镇开辟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处置点,杜绝了外运跨省处置。目前,全区每个街镇将各完成装潢垃圾分拣站1座,有效解决装修垃圾出路难题。
周家玲劳模创新工作室简介
工作室由全国劳动模范、虹口区东虹环境保洁有限公司曲阳作业块甘河路小压站管理员周家玲领衔,共有5名成员,平均年龄41岁。工作室重点围绕精细化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实施技术创新、服务基层一线等创新实践活动。
工作室成员从清道工种入手,听取各作业块一线人员意见,将原有的大畚箕变成了新型的小畚箕,再配合小扫帚,使畚箕与扫帚更加灵活轻便,更适合扫一些较小垃圾,同时,有效的解决了夜间和凌晨作业时旧畚箕拖在地上发出的噪音影响居民休息的问题,也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畚箕在遇到大风天时把畚箕内的垃圾吹跑的难题,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小压站内的玻璃窗普遍离地面较高,普通人的身高难以擦拭到玻璃窗和天花板,每次保洁都要两人才能完成,即费时又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工作室成员集思广义,经过多次实验和调研,终于找到了一款可以伸缩的高长度伸缩擦试器,极大地提高了保洁效率,并且保证了良好的保洁质量,消除了以往作业时的安全隐患。
曹锦劳模创新工作室简介
工作室由上海市劳动模范、虹口区虹远环境保洁有限公司川北作业块“虹远新干线”班长曹锦领衔,共有4名成员,平均年龄32岁,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工作室在作业的管理模式、保洁水平、服务理念上形成了专业化+综合化的多维格局,提出了以“用心服务、真诚奉献、创新管理”来实现“环境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的工作承诺。
工作室搭建了三个工作平台;一是自主创新平台。通过在工作中开展比方法、比决心、比成效,激发创新能力,破解工作难点;二是经验传授平台。以工作室为培训基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提升作业水平;三是成果展示平台。通过成果展示,激发职工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工作室坚持“两个结合”。一是创新活动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为配合“双创”工作,提出了环卫作业“一带一路”的设想,创建了虹远“新干线”劳模综合保洁队,以多伦路“最美公厕”为起点,辐射一条街(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带动一条路(溧阳路),不断提高综合保洁业务能力。二是创新活动与职工素质提升相结合。为了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职工参观劳模创新工作室,让职工走进劳模,听劳模讲述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让榜样的力量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不断职工素质。
第五篇:陈振兴市劳模材料
株洲市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务实精业,谱写电建奉献人生
—— 陈振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陈振兴,1986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进入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工作,历任汽机本体技术员、汽机专业质检员、汽机本体工程师、汽机专责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公司总工助理兼株电二期工程安装项目总工程师、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华能岳阳二期工程安装项目经理,现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部主任、核电项目负责人。
一、刻苦勤奋,业精技高,专业技术带头人
故事一:1996年底,陈振兴同志被安排到广东湛江电厂负责#2机组大修,这是湖南火电第一次承接的300MW机组大修项目。在无任何检修经验的情况下,他每天坚持在检修现场,工作时间在16小时以上,在检修的45个日日夜夜,他对机组检测的每组数据都进行认真分析,对个别重要数据还亲自测量,制订了精确周密的检修方案与控制措施。经过艰苦的技术准备、技术攻关,精心的组织施工,带领施工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按期保质的完成了大修任务。#2机组的振动指标,满负荷时瓦振小于0.012mm,轴振小于0.042mm,创全国同类型机组的最好记录,得到了用户和制造厂家极高的赞誉。获得了广东省局的好评,为赢得湛江电厂二期工程投下了关键的“一票”。
在湛江电厂#2机组大修期间,正好他女儿出生。现在谈起这事,还能看到他脸上的歉意,他本可以守在妻子身边,看着自己的女儿出生,但由于担心检修出问题,仍是选择了守着汽轮机„„
故事二:2005年底到2006年年初,岳阳工程进入攻坚阶段,输煤系
Page1/8 株洲市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统的安装与调试成为工程的瓶颈。当时不仅工期紧,还存在翻车机基础下沉,天气恶劣等困难,分包队伍人心不稳。作为项目经理的陈振兴,关键时期基本守在施工现场,帮助施工人员解决技术、施工难题和其它困难。特别是处理基础与轨道的几天,基本日夜守在现场,尽管当时细雨飘飘,寒风刺骨,业主都深受感动,派专人送姜汤与开水。在他的带领下,硬是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了施工任务,抢回了三个月工期。
故事三:在#1机组168小时试运行时,有一次斗轮机在运行过程中,机头皮带被煤中的石头划破,当时是凌晨1点多,现场打来电话,陈振兴二话没说,从刚刚睡暖的被中爬起,叫上抢修人员赶扑现场。现场是雨加雪和煤,不时被冻住,这抢修活是又冷又脏又累,陈振兴硬是带着大家干到天亮把皮带检修好。回到办公室洗洗冻僵的手,时间又到正常上班了„„。
在任岳阳项目经理期间,陈振兴同志两个春节均在施工现场与加班人员一起度过,在机组试运期间更是没日没夜,以上例子还有很多,特别是机组168小时试运期间,更是每天在试运现场工作16小时以上。在CMIS第一版开发的两年期间,他基本没有休息过星期天,每天与同事们工作到晚上12点是常事。
他刻苦勤奋,业精技高,2002年由湖南省电力公司授予“汽轮机检修专业技术带头人”,2006年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聘为“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是我公司名符其实的技术带头人。
二、力在务实,志在创新,项目管理探路人
陈振兴同志积极探索“管理型、技术型”项目管理新模式,追求项目
Page2/8 株洲市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管理观念、文化和制度创新,在岳阳项目部成立之初,根据公司“两型一流”企业的建设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护环境、优质高效、坚持标准、信守合同、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项目管理方针和“专业、敬业、服务、共赢”的项目管理理念,提出了先进的项目管理目标。确定了“矩阵制”项目管理模式,拟定项目结构图、任务分工表、工作流程图,对项目目标进行过程控制。通过管理创新,使项目部全体员工在观念上、工作中、学习上都有了共同的价值理念。
根据扁平化项目管理模式的要求,陈振兴同志带领管理人员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制、例会落实制、及时回报制得到了大力推广,做到了任务、标准、程序样样明确到位,形成了一切按程序办事的良好风气。很抓项目管理的策划,目标分解,过程控制,及时纠偏,保证各项工作始终处在有效的管理与约束之中,用过程保结果。
一流的管理孕育一流的业绩。由陈振兴担任项目经理的华能岳阳电厂二期工程,先后评为公司“安全标杆项目”工程,湖南省重点办优质工程,2007“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4号机组“零缺陷”进入168h试运,仪表、自动与保护投入率均100%。从锅炉点火到168完成只用了14天,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优良。创造了华能集团公司“机组首次并网到168h满负荷试运时间最短(10天10小时)”和“烟气脱硫与主机同步完成168h试运”两项记录。
在华能岳阳二期工程的安装过程中,安全与质量管理卓有成效,未发生工程安全、质量事故,被公司誉为“工程的标杆,华能的样板”。组织
Page3/8 株洲市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开展的材料零库存QC小组活动,效果良好,获得公司特殊贡献奖。岳阳项目还是我公司“工程价款和质保金回收”方面的标杆,按总经理的话说,“取得了预想之外的收益”。作为项目经理,陈振兴秉承“专业、敬业、服务、和谐”的项目管理理念,与合作队伍“互敬、互补、互助、双赢”,创建了公司“和谐项目部”楷模。
著有《探索“管理型、技术型”项目管理新模式》,在《湖南火电》上发表,为公司项目管理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
2007年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授予“全国电力优秀项目经理”,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授予“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三、矢志追求,与世俱进,专业管理领路人
故事一:陈振兴兼任公司工程部主任以后,就如何做大做强工程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就如何培育一支一流的管理团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一是招兵买马,扩充公司工程部实力,实现了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双配置。
二是强化、规范公司工程部的管理,建立健全部门规章制度,确定部门中长期发展计划,组织部门员工编制专业技术发展规划和个人中长期发展计划,让全员目标明确,坚持周一、周四“例会”制度,加强部门创“五型部室”、5S建设工作,形成良好的部门文化。
三是进行技术管理标准化、模范化、模块化工作。组织编制了公司各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公司各专业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标准二次设计图集》及《项目施工临时建筑标准化设计规范及典型图集》和公司技术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手册》等。
Page4/8 株洲市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四是组织各专业专责工程师完成有关项目的后评估工作。为配合公司“管理效益年”活动的深入开展,陈振兴同志组织各专业专责工程师完成了鲤鱼江、长沙等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及益阳项目的工程量核算工作。对技术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在后续工程中得到了优化。
五是经常带领技术管理人员深入项目施工现场,指导和检查项目技术管理与施工管理情况。
常年坚持每周一的布置、检查、总结例会和星期四晚的学习会。功夫不付有心人,工程部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连续两年评为“公司先进文明部室”。
故事二:为了公司的发展,他从2005年9月开始就组织筹划公司核电取证工作。由于国家核承压设备安装资格许可条件高,加上公司在这方面起步较晚,遇到了许多想不到的困难。他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收集、学习掌握核电安装技术和核电项目管理技术,熟悉中国相关核电标准,法国RCC-M标准,美国ASME标准。光这些标准就达数千页,通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公司终于在最近获得了民用核承压设备安装资格许可证,为公司进军核电领域拿到了入门证。这其实是他主动揽到的除负责组织开发公司信息管理系统(CMIS)后的另外一个兼职。
故事三:为了让公司技术人员脱离艰苦的手工制图工作,陈振兴1995年就开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程技术资料图表的电子版化,出版了汽轮机本体、管道等专业安装记录图集(420页),得到了广东湛江电厂和广东电力监理公司的好评。后在公司各项目得到了推广应用。后来又主持编制了300MW机组的大修记录及验评表格等,得到了湛江电厂、广东省
Page5/8 株洲市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质检中心站、湘潭电厂、湖南省监理公司等的好评。为了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进行技术及项目的其它管理,2001年陈振兴向公司打报告,主动要求承担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公司在此前曾经与某高校合作,花费几十万元共同开发企业管理软件,无果而终。他既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又不在他本职工作范围内,要组织成功开发出适合企业管理而又先进的软件,困难和艰辛可想而知。为了干出成绩,他首先确定了明确的目标,树立了“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制订了详细的开发时间表,把业余时间都排进了作息时间表,把属于自己个人的时间都耗费在苦苦的思索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火电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 CMIS”便应运而生,不仅通过湖南省电力公司科环处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而且同年获得省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同时迅速推广到公司在建的几个工程进行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2002年获得公司“突出贡献特等奖”。2003年组织进行CMIS企业版的开发,2004年在任岳阳工程项目经理期间,继续组织了CMIS项目版的升级,回公司后又组织进行CMIS智能客户端的开发。就是这样的矢志追求,《电力建设企业管理系统(CMIS)》被评为第十一届(2007)“全国工程建设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二等奖)”、“2008年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创新成果奖”,公司获“2007-2008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称号。
为适应新形式下电力施工的管理要求,陈振兴同志以他那超凡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意思到旧版CMIS系统的局限性,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旧版CMIS系统进行了改版与程序开发工作,并根据程序开发的进度多次组织工程部内部人员对开发出来的程序进行审核、讨论、修改。目前,Page6/8 株洲市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新版CMIS主程序及市场开发、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物资管理、资质证照业绩、教育培训、工程技术管理、综合统计信息、法规标准制度、科技资料管理、企业文献管理、综合档案管理、部门资料管理、用户管理等模块均已完成程序开发工作并经发布投入使用。
陈振兴就是这样一个人,十多年来从没休过年休假,多是接父母在工地过年。时间都用在为公司的项目管理、工程管理、技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上了。
四、积年耕耘,硕果累累,无私奉献电建人
陈振兴同志在工程建设及项目管理方面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是管理与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该同志2004年评为株洲市企业科协人员“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个人。2006年聘为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其主编的株洲电厂2×300MW机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作为范本录入《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3月)。他撰写的《湛江300MW汽轮机安装工艺》、《湛江电厂300MW发电机定子的吊装》、《发电厂抗燃油应用技术》、《钢管强制循环酸洗工艺》等论文在行业杂志《火电施工》上发表,“钢管强制循环酸洗工艺”科研成果通过了省局的现场验收,出版了汽轮机组安装技术记录汇编等。著《探索“管理型、技术型”项目管理新模式》,收录在《湖南火电(论文集)》第一集(2006年)。论文《电力建设企业信息化管理》,收编入“2007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论文集”。2008年,CMIS成果获得全国电力企业创新成果奖)。
多年以来,他的工作成果得到了公司、上级和行业的肯定,多次被评
Page7/8 株洲市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为公司先进工作者、QC先进个人、1996先进工作者、管理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2007劳动模范,获得省公司质量管理优秀推进者、汽轮机检修专业技术带头人、科技进步奖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聘为中国电力建设专家,2007年被评为全国电力优秀项目经理,2007被授予“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2008.11.28
Page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