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他们为什么不用节能灯-毕会成
《他们为什么不用节能灯 》 毕会成
二○○九年初在英国议会大厦旁听下院辩论, 一是感慨时为反对党领袖的卡梅伦口才之好, 在逞口舌之强的议会政治下, 这位借席华丽演说荣任保守党主席的前王室后裔, 继而问鼎联合王国首相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二是感慨昔时“日不落帝国”的权力中心竟如此晦暗不彰, 十九世纪的瓦斯宫灯如记忆般昏暗地守护着这座哥特式建筑的每个角落.穿行在它幽旷的走廊里,时间回流了,移步换景处, 维多利亚,小皮特,丘吉尔等一一从两侧巨大的肖像壁画里走出来, 现实的穿行者反倒虚化了.对于议员这样的例行穿行者, 先人们的想象性在场不断地为他们再现整部议会政治史, 并仪式性地规定了他们与历史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 宫灯参与了一种保守主义视觉美学的营建,而保守主义的视觉美学与保守主义的政治原则之间,谁隐喻了谁? 造访伦敦之前,以为只有剑桥这样的“琥珀之城”才将物质享受与精神福利的关系配置得如此扞格不入于这个时代: 一方面, 九万剑桥人奢华地分享着三十多座城堡式教堂的灵魂呵 护;另一方面, 实体意义上的剑桥仍活在历史中, 仿佛来自中世纪的瓦斯灯光聊胜于无地照拂在确凿是中世纪的街道上.在剑桥,历史作为存在比“现在” 更毋庸置疑.剑桥的路政设施总在修修补补,而且修旧如旧.在这种“修修补补的保守主义”中,不是历史为现在让路,以创造一个无历史的现在,而是现在被历史吸纳了,成为扩容了的历史的一部分.难道不是只有“现在”才是唯一重要的存在,而历史可以轻易创造在中国,一项经济政策的出台,一次抢先触线的跨栏跑,一部票房过亿的影片,不都在宣称“创造历史” “革命”搁置了,断裂思维依旧.一个尚未彻底作别计划经济年代的民族难以理解剑桥/英国对历史的尊重, “全面社会工程” 在的视域下, 具体的历史不过是 “历 史必然性”的又一个例证.这种“历史必然性”的天堂之光不但灼烧了未来(开放性),也焚毁了过去(唯一性),而同时失去了过去与未来参照的 “现在” 无法兀自确立.构成今日中国时代情绪的茫然无措, 不仅源于空间上的无从定位, 更源于时间维度上的自我迷失.而英国人对历史的尊重, 正是在不断地和历史保持对话及不断地丰富历史内涵的前提下使现在和未来成为历史的自然绽出.这种经常被称为 “经验主义”的历史态度不以上帝自居,不试图以“历史必然性”的口吻 居高临下地解释世界和为世界的问题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不因为弄懂一个分子式就以为可以弄懂整个世界.“历史必然性”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发现了历史必然性并依据必然性来设计的历史, 与没有发现历史必然性因而只能在盲目中自发演进的同一段历史是否会表现出同样的形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历史必然性的发现与否意义何在?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历史必然性寄身何处? 但是, 至少可以把低效污染的瓦斯灯换成节能灯吧!在我国公共照明史上比瓦斯灯领先若干个时代的高压钠灯都处在淘汰之列了.发起于路政系统的“推倒重来”运动,作为当下中国“环保创世纪” 的一部分,笃信“绿色低碳”再造世界的能力,其标准句法是:一旦用“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甚至“零排放,零能耗,零污染”的新灯具(通常指太阳能技术)取代“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的旧灯具, 则不但照明的亮度增加百分之几十几点几, 而且每年可以节省电能多少千万度, 相当于节约电煤多少百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多少万吨.如此违背辩证法精神的表述靠忽略以下考量而成立: 首先, 新灯具的生产消耗几何? 新灯具的配套建设消耗几何这些消耗不仅包括能源, 还包括原材料, 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源, 即广义的能源, 而这些消耗最终都会以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原有照明系统的人为废弃(物品折旧或无形折旧)造成多少资源的浪费这些提前报废的设备又会造成多少万吨的以二氧化碳计算的污染最后, 在每个具体的灯具更换工程中, 它所节省的资源与消耗的资源之间究竟形成了怎样的数量关系它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又制造了多少能耗或排放所谓“低排放,低能耗, 低污染”的产品修辞,表达的是一种事实,还是仅仅是一种修辞? 把环境保护归结为统计学是不可原谅的简化, 统计学无法承载环保所关涉的复杂的结构关系, 而且它所代表的近代科学理性正是造成生态灾难的直接原因.理论上我们并不否认“中立”的科学理性同样可以服务于环保的可能,但科技史表明,围绕科学理性的“中立”光环更多的是为了逃脱意义追问而出示的借口,它在“工具理性”的别名下早已被功利主义腐蚀得变质了.在实验室的刑具上拷问出来的自然规律, 被义无反顾地用于与自然作战.当传统农业仅仅在地表伤及自然的发肤时, 人类还用宗教和牺牲对自然表达补赎;而当科学与工业对自然抽筋吸髓的时候, 宗教却被斥为愚昧, 牺牲被诊断为心理学上的怪癖或精神病学上的自虐.失掉了宗教制衡的科学理性彻底解除了人与自然的正常关系,人类对自然只有索取,自然则只能接受索取, 并在索取超过限度时以自然灾难的形态进行被动的反弹.而由于自然无论在直接性还是在抽象性上都远大于人类自身, 并且构成了人类的前提, 自然灾难将直接演化为人类的灾难, 生态末日将首先是人类的末日.在日益清晰的末世论图景面前,核扩散也不是恐惧的来源,而更像人类转移末世恐惧的一个恶作剧.环保不能不成为当代具有末世拯救意味的最高政治.但是,在科学理性的范畴内,环境问题注定是无解的,理性甚至无力证明个体应对整体环境负责这一基本的生态伦理,因为这违背基于“理性人”预设的利益最大化原理,个体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与所得建立不起会计簿记上的线性比例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都具有形而上的性质, 回避对人的超越性的思考等于在存在论的层面上积累思想隐患.即便出于纯粹生存的目的, 我们也必须假定,自然内在地拥有某种绝对的尺度,这个尺度安置,界定,激励和引导万物, 对此我们只能以距离和沉默表达敬意.致力于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环保, 其出路在于成为古老宗教的现代回声, 再建宗教罪感的现代体验, 这种体验本质上同意识到人类侵害了自然的正当权利有关, 即便不再赋予自然以神正论的地位, 也至少承认自然的主体性身份, 从而与人类形成一种主体之间的相互成全的关系, 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之间基于科学理性的对立关系.环境问题不只是节能技术上的缺陷, 可以通过技术改进而解决;环保更不是理性的计算或算计, 它在本质上是反功利的, 要求非理性的牺牲精神.——或者说,它的理性是更高层次上的社群理性,而不是近代所标榜的个体理性.节能灯是否节能单就节能灯自身的功能看,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若把节能灯的安装放置到牵涉折旧与报废的工程语境中, 答案其实超出了我们的计算能力.节能灯并不是或并不一定是一个科学的命题,毋宁说它更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有关环保的神话.作为哲学的环保起于对生态灾难真相的认知与揭示, 这种揭示由于客观上切中了当代世界最为根本的环境体验, 进而启动了由真相到真理的转变过程, 并据此对生活世界实施逻各斯的统制.而一旦环保具备了定义“政治正确性”和派发道德身份的可能,它所开启的话语空间便不得不接受更先在更强势的社会力量,尤其是资本的殖民.事实上, 环保的意识形态化本身就是资本强迫自治自洽的环保话语王国开放为超级符号市场以容纳竞争性阐释的过程.自十九世纪科学取代宗教成为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图式, 资本作为科学的孵化器便充当了知识/生产力体制的庇护者和新的权力终端.上帝创造了一个自然的世界, 资本则创造了一个人工的世界, 资本作为新的造物主而领有现代世界的一切.资本还通过为现代文化设定基本词汇和提供全能的定义机制,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元论,最高真理,终极理性,和当代人的集体命运.同时支配了物质和象征两种生产方式的资本与其市场和消费主义一道组成了世俗时代的“三位一体” ,取代了圣父—圣子—圣灵的基督教三位一体.资本首先有选择地让某些环保话语成为抽离特定语境的仅仅作为意识形态加以运作的象征符号, 然后将这些符号程式化地应用于产品开发与销售策略,在便利地使“环保”服务于资本增值的同时也让这些遭受符号学盘剥的话语凌空蹈虚, 不再回指环保本身.资本对环保话语的扰乱是环保的通天塔难以建成的关键原因.资本与环保不是无关, 而是负相关.资本不但是环境恶化的终极原因,环境恶化本身还可以利用为资本赢利的空间,比如纯净水, 空调制造出来的“自然风”和绿色蔬菜.资本对环保的收编彻底解除了后者的批判性.资本使环保表现为直接物质性的技术现实, 而环保成了资本的职能.被资本裹挟了的环保除了被裁剪成资本话语织品上一 块块招摇的补丁, 不可能从根本上质疑资本在宇宙论上的原罪.环保汽车,环保内衣,环保方便袋, “环保”作为自我施魅的神话取得了空前的认同.借助“碳排放权”这一概念,西方发达国家的碳基金公司不但将碳排放权商品化, 进而还推动了碳排放权市场的虚拟化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国际资本化腐朽为神奇的“废气变黄金” 过程显然早已从 “低碳经济” 的目标中异化出来, 但正是 “低碳经济” 这一说辞使传统产业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西方国家占据了经济伦理的检阅台,为全球经济启示了新的游戏规则,为“核心竞争力” 赋 予了新的内涵,为原有国际等级秩序的维系提供了新的权力技术, 最后,成就了所谓“第二次现代化输出”的新的意识形态.新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在于: 靠牺牲本土资源或环境为西方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第三世界车间, 它们的牺牲非但得不到补偿, 比如资方无偿提供的节能技术,反而还必须以购买碳排放权的方式为自己购得牺牲的资格.当碳排放权由此成为资本获利和投机的工具时,将“低碳经济”的承诺轻易地托于资本之手,其荒诞何异于与虎谋皮!
经由资本的中介, 环保从关注环境到推销商品的职能转换悄然发生, “低碳经济”亦在不觉间经历了由限制碳排放到利用碳排放疯狂吸金的异变.消费主义作为全球化资本时代的总体性意识形态, 它的那套理解世界的框架决定了它只能将环保与消费联系起来, 我们非得作为消费者才能从事环保.“人民”在(people)解散为 “人们”(mass), 社会共同体分裂为个体和国家这对立两极的现代文化结构下, 消费主义为精神无着的人们提供安置生命意义的廉租房, 廉租房的房客们身为消费时代的既得利益者,自然发不出对于环境污染的形而上的抗议, 他们宁愿相信污染不过是为无限美好的消费社会所纳的税, 至多考虑在工艺技术的范畴内做些补救.因此, 消费主义作为资本的自我意识,它对世界的控制根本不必诉诸人身占有这一粗暴而昂贵的关系.消费主义或许作为某种外在压力而出现, 但它的统治通过人的内在服从而实现, 这种服从因为卸掉了存在的重负和意义的诘问而散发着难以抵抗的诱惑力;而且,消费主义是一种简化世界的观念装置, 它使我们觉得像环保这种严肃的事情也可以用一种轻松的消费加以完成.消费主义的环保根本面对不了真正的环境问题, 面对不了生态危机已转化为生存危机的事实.为了满足我们对环保产品强迫症般的需求,更多的资源被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变本加厉,只是——而且因为——这次使用了“环保”的名义.“环保”这个词已经风干成一具图腾, 在资本为环保改建的语言家园里, 真正的环保主义者没有片刻在家的感觉, 人们正在丧失反思和追问的能力: 环保到底是什么保护什么 以怎样的方式进行? 消费主义化了的环保是否还能同自己的真实需要进行对话? 能否建立同资本决裂的解释框架, 以安置环保的叙述,重建语言与现实的关系 如何使环保成为一场生存革命, 以真正环保的生活方式取代消费主义, 而不只是一场心在庙堂的文化叛乱,叛乱是为了资本的招降与安抚? 严格地说, 消费主义也不是人性失败的原因, 它只是搭建了人性表演的舞台.资本/市场/消费主义本身都是无辜的, 使它们臭名昭著的是人本身.消费之成为主义,源于人们把它感受为诱惑,源于人们对于它的诱惑只是作为被动的客体加以接受, 而不能作为有意识的主体加以批判性的面对.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力量, 以个人的方式承担某种共同体的命运,确立责任对于欲望的优先秩序, 环保的达成根本不需要叠床架屋的组织结构, 不需要 “自然之子” 之类标志特许经营的官方执照, 不需要到各色基金会申请赞助和打横幅表态, 需要的只是——也只能是——每个人改变一下他们刚刚习惯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而已.这样的环保在意识形态上注定是不正确的,它不得不站在消费主义,GDP,市场原教旨主义以及增长福音派的对立面上, 这也是资本之所以要收编环保的原因.结论再清楚不过了: 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环保, 有的只是对现代消费与享受权利的牺牲.如果环保不意味着自我牺牲,它还能是什么呢? 像“现代”本身及其众多的观念衍生物一样, “低碳经济”的概念也源出于“修修补补”的英国(见二○○三年的官方报告《能源白皮书——构建一个低碳经济》.但在传统制造业整体移往海外的英国,)除了倡导自行车出行和垃圾分类回收之外,我不知道它在“低碳经济” 方面已做了什么,或还能做些什么.或许“修修补补”本身就是环保的最高哲学.易言之, “低碳经济”之于英国,并不构成一种理想, 而是一种传统, 尽管只是到今天才得到如此表述.如果你能想象得到, 二十一世纪的剑桥与徐志摩再别的剑桥甚至与拜伦游学时的剑桥在人文或自然景观上几乎没有变化——剑桥的民居多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如果你能想象得到, 二○○九年西敏寺的车流当中就有骑自行车上班的时为两大在野党领袖的卡梅伦和克莱格——头发凌乱的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至今还在骑自行车上下班,没有保镖随行;如果你能想象得到,由于“二战”后下院议员数远超座席数,占不到座位的议员们挤站在议长的高座旁参加议会辩论已成新的政治传统, 因此议会也不会有扩建或重建议事厅以彰显政治尊严的打算……如果你能想象得到如此这般的英国式细节, 相信你就能理解他们无意更换节能灯的理由了.
第二篇:为他们,省一些 演讲稿
为他们,省一些
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多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劳节俭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得到倡导、保持和发扬。这也是我国能够面对多少苦难仍不屈不挠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却认为现在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了,“节约”的道德观念陈旧了,“节约”的道德要求“过时”了。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时下几乎成了“小农经济思想”的代词。奢侈被认为有“派头”,“节约”反被认为“无能”。有的人奢侈浪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享受生活,尽情消费”,“好日子先过,超前消费”,“打肿脸充胖子,玄耀消费”成为部分社会群体的“时尚”和生活理念。在生产生活中浪费水、电、油、纸的现象普遍存在。更为严重的是我们有些人民“公仆”,在“节约”与浪费大错位的问题上,也是非不分,甚至带头讲排场,比阔气,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据报道,2004年全国用于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开支共计7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公车消费3000亿、吃喝、出国各2000亿元。这7000亿元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如果按我国13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要为“三公”付出的代价是538元还多。如果听任这种奢侈浪费之风蔓延,我们中华民族“富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和精神支柱就会被摧毁了,我们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会丧 失,最终危及我们的宏伟大业。“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诚然,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的国家并不富裕。全国农村还有2900多万未能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城市还有1800多万人是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有不少贫困地区教师发不出工资,孩子上学缴不起学费;有不少地方是靠中央的财政补贴在维持生活;还有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遇到自然灾害后,又重新回到贫困状态。我们生活改善了,衣食无忧了,却走向了节约的另一个方向——浪费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行中国人在欧洲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的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在全社会掀起反对浪费的热潮中,这则故事发人深省。浪费就不仅是个人领域的事情,更关乎公共利益;厉行节约也不仅是一种个人私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从这个角度看,厉行节俭、人人有责.当我们都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好吃好喝大摆筵席时,最终那些只能沦为的”剩宴”可能对这位老人来说是从来都没敢做过的梦。今年的1月20日,距离县城5公里的甘肃陇南市徽县水阳乡牟坝村村民王义忠坐自家厨房里,旁边篮子里的面食是他一个星期的口粮。“好几年了,我从来没下过馆子,一年中有肉的饭不超过10顿。”今年64岁的王义忠说,他家只有三分菜地,包括农村养老保险、低保在内,他和老伴每月 只有200元左右的收入。为了他们生活,再节省一些吧!汶川地震后,5月19日下午,一群“特殊”的爱心人来到市惠民帮扶中心捐赠点,他们是一群肢体残疾的市民。虽然他们都是城乡低保对象,本身就需要社会帮助,可灾难发生后,他们却主动来到这里奉献爱心。他们大都是从自己仅有的低保金里“挤”出钱来捐赠给灾区。“灾难面前人人都有责任,我们也要尽自己所能为国家、为灾区分忧。”他们表示,虽然自己的生活很困难,可灾区人民现在的处境更困难,所以他们要再节省一些,要为灾区尽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怎么了!
让我们共同奉献爱心,为他们,省一些!
全世界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而全国餐馆一年被倒掉的食物约等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我国每生产1吨纸就要耗费20棵大树;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流掉1至6立方水。这不是危言耸听,多么的令人心痛!
我们来看这位“思想者”。我不知道有多么坚强的心,能让他面对生活的压力。他的脸上不仅流下了汗水,也落下了“对生的渴望”。就算为了这些劳苦大众明天脸上能带有意思笑容,省一些吧!
反对浪费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办公走楼梯,随手常关灯,一纸多用,多会合并开,简单地小事汇聚成节约的风气。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养成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滴 油、一分钱的良好习惯,就没有所谓的“公家”浪费、“群体”浪费了。
各位同仁: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将每一件节约的小事做成大事,让节约和低碳办公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和习惯,成为一种个人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行动起来,从节约用纸,使用电子邮件、随手关灯,不工作了关电脑做起从及时拧紧水龙头防跑、冒、滴、漏的现象发生,杜绝“长流水”;节约用餐做起。点餐时量力而行。消费时,精打细算。秀出你的“节俭style” 争做节约达人
节约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手段。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不因事微而不为,不因利小而弃之。滴水亦成河。让我们用节约的每滴油、每升水、每度电、每分钱、每张纸,来帮助他们,让他们的脸上多一丝笑容,手中多一支铅笔多一点对生的希望。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汇聚成整个社会的正能量,帮他们一把。为他们省一些!
第三篇:他们为新课程改革贡献了什么
他们为新课程改革贡献了什么?
——点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在全国众多的农村学校中,江苏省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朗口中学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佼佼者。在正常的开学时间,每天都有几十乃至几百人到这三所学校参观学习。这三所学校都是农村乡镇初中,他们原来的办学条件在当地都是最差的,他们的改革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但真正体现他们改革价值的是新课程改革。他们的办学理念和课堂教学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特征,成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每天都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朝圣者”前去参观学习。那么,他们究竟为新课程贡献了什么?从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敏勤教授的点评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
建国以来,我们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先教后学,课后作业”,在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每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要不厌其细地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练习巩固,如果没有时间就留到课后练习。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对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他们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比如:“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分钟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学。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洋思中学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这些规定似乎有些机械,但改革的初期,给教师一些基本的规定和模式便于教师遵循,一旦教师理解了新的课堂模式的意义,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灵活变通。
在洋思中学改革之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提倡学生自学的实验,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老师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常州市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实验”,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为洋思中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但在整个学校、在各门学科都推行“先学后教”的做法,洋思中学在全国确属首例。他们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洋思中学的做法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称为“洋思现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大面积转化“学困生”
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在全国的中小学,似乎每个班都有“学困生”。个别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很多,但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却往往难有成功的措施。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也是洋思中学的追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似乎有些绝对,但它却对教师、学生、家长产生了震撼心灵的作用。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上进心的学生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重新鼓起上进的勇气——“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肯定也能变好!”他们在这里又找到了自信,又恢复了往日的朝气和勇气。对于那些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反复地责问自己:“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我的班内出现了“学困生”,肯定是我的责任”,他会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在洋思中学,我曾经看到有的老师“怀着歉疚的心情”给学生补课,他们把学生的落后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对于那些已经对孩子失望的家长来说,看到这条标语,对孩子的前途又充满了希望——“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孩子也肯定会被教好”,因此他们不远千里跨省市把孩子送到这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来。
当然,洋思中学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制度。前去参观的许多校长说:“这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拦河大坝,截住了学生后退的道路”。所谓“堂堂清”是指: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必须当堂巩固,不留尾巴。每堂课的达标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能看书,不要讨论,教师要当堂批改。在下课时,可能有3名学生没有做完,4名学生没有做对,这7名学生没有做到“堂堂清”,就转变成了“日日清”,教师在当天的课外和自习时间就要找这7个学生补课辅导,使他们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每周星期五下午,班与班进行对调检查,主要是对那些所谓“学困生”的数学和外语进行检查和辅导,这是“周周清”。每个月的月考是“月月清”。
另外,他们还有许多措施,如“从初始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就要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不要等学生到了高年级才采取措施。另外,如把“学困生”按在前排,与好学生相伴而坐,减少他们的“求助”难度,采取“兵教兵”的战术,等等。正因为他们有许多具体而有效的措施,有责任心很强的教师群体,所以他们才敢向社会承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 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这是洋思中学前任校长蔡林森经常说的一句话。乍一听觉得有些极端:现在学生负担过重,每天作业都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如果课堂再像考试一样紧张,学生还有轻松的时刻吗?学生的负担不就更重了吗?但仔细一想也有道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负担重?固然与应试倾向和追求升学率有关系,但也与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关系。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紧张起来,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只能课上损失课下补,校内损失校外补。于是,作业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学生还要参加各种校外文化补习班,补的还是书本上的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起来,把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课下就可以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所谓“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都是40分钟或45分钟,为什么有的教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老师每天都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课堂教学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课上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就少;课上学生轻松了,课后作业就多,负担就重。因为时间是个常数,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一个常数。“两案合一” 教与学不再两张皮
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老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艺术。
实际上,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而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课后复习还是这张纸
大多数中小学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作业本往往不止一个,而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社会上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一般中学生晚上都要做到11点以后。而东庐中学的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一般是8K的一张纸)。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讲学稿,补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让学生随堂练习,合理地开发了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近年来教辅资料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催生了许多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教师的惰性。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教师讲完了课不会设计练习题,不会出考试题,买些现成的复习资料和考试题让学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从头做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有一个中学教师说过,要想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教师首先要在题海里畅游,教师要从成千上万道练习题里精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做。实际上,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买现成的练习册让学生做,都是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东庐中学“讲学稿”中的练习题也都是老师自己出的,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老师最清楚。只有精选练习题,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果老师吃透了教材,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熟悉了中考和高考的命题规律,还需要在考试前猜题押宝吗?还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吗?东庐中学的做法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应当从教师自己精选精编练习题开始。
“备研合一”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
集体备课的做法,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单靠各级教研员和一些教学专家是指导不过来的,只有自力更生,通过校本教研,使全体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过程中学习和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都不平衡,即使一些重点中学和名校,也不是每个教师的水平都很高。只有通过校本教研,把备课和教研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般说来,每个教研组既有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又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教学质量自然有差别。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个人负责几个班的一门课,别人很难代替。如果学生遇到一个水平高的老师算是走运,几年下来提高很快。如果碰到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学生也就成了教师成长期的实验品。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实行师徒制,让老教师带徒弟,师徒共同备课,共同研讨。有的学校设立“青蓝工作室”,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但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师父也很难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经验都传授给徒弟。而东庐中学采取集体备课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务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现在有些学校虽然每周学校领导都检查教师的教案,但往往只注意形式而难以顾及内容和效果,至于在课堂上教师用不用这个教案,有多大效果,就很难说了。而东庐中学的做法,过程完备、环环相扣,即使有个别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种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扩散,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
东庐中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由“教学分离”变为“教学合一”,找到了教与学的有效结合点。虽然还不能说这是一个最佳结合点,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开放课堂”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式管理
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
与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相比,山东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力度更大,这所学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放,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那种封闭性管理模式。
课堂的开放首现表现为整个学校24个教学班全天候的开放。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不需要预先通知。许多学校每年都搞一次开放日或开放周,有的放胆搞一个开放月,事前都要精心准备,师生认真排练,届时伴以各种标语、展牌,邀请有关领导、新闻单位和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借以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而在杜朗口中学,长年全天候的开放,不需要预先准备,学校不怕“亮丑”。这样的做法不仅需要胆量,更体现了对自己办学的自信。说实话,作为一所农村学校,从硬件到软件,与城市重点中学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杜朗口中学之所以敢开放,就在于对自己的办学理念深信不疑,他们每天展现的都是自己实践的教育原生态,不需要粉饰和包装,想的、说的、做的是一致的,不用担心露了什么“马脚”。另外,每天的开放对老师与学生也是鼓舞和督促,天天都是公开课,每天都有外地的老师“督教督学”,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不能有侥幸心理;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唯恐被别人摄入镜头。
课堂的开放还表现为独特的教室设置。作为近代学校的课堂管理形式——“班级授课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学生单向而坐,教师站在黑板前系统讲授,讲台、黑板、粉笔、教鞭,既是教师的专用工具,也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在中国,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听课背着手,发言先举手,举手不能高过头顶。而在杜朗口中学,彻底打破了这种封闭式的课堂管理模式,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讲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了权威。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谁有想法站起来就说。“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成了学生的信条。“张扬学生个性” 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
不仅可以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还可以表演出来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有的学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师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多大变化。而在杜朗口中学,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改革的力度和效果。
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板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板块”,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在“反馈板块”,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说、谈、演、写,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特别是在“展示板块”,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他们要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表演、辩论、歌唱、讲解、朗诵等方式多种多样,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的展示不再是把书上的东西简单表述出来,而是创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评判者,甚至作文讲评课也大多由学生相互点评。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
启示
这三所学校的改革,虽然具体做法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
都是农村薄弱学校,不甘被淘汰,奋发图强,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找到了出路。这三所学校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学校。在改革初期,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都是当地最差的。他们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转变了师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逐步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成为全国名校。他们能做到的,别的学校也应该能做到。
都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带头搞教改,用行政的手段推动课程改革,保证了新的教学模式在全校的推广。一所学校,如果不是主要领导亲自搞改革,用行政的手段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单靠教师的自觉和自发搞改革,其力度和进展程度都不会很理想。这三所学校的校长都是新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他们带头上课、评课,以身示范,他们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又是改革的实践者。他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三所学校都限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都强调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武断,但在改革的初期,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一线教师们,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教学的惯性,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有效的,但的确花费了他们不少的心血,他们中的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去探索新的东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学校不必再作硬性的规定了,即使让老教师们再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
当然,三所学校的改革也不是尽善尽美,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家长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这三所学校也不能免俗,他们改革的成功与否有时候还要靠升学的成绩来说明问题。为了学校的生存,为了取得好的升学成绩,他们还不能完全取消学生的课后负担。这些问题只有随着整个国家、社会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第四篇:谁来为他们买单杂文随笔
忙完春节,两个孩子都相继开学,支出一万多的学费生活费,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家庭是困难的,这段时间,忙完农活,我和丈夫就到离家三十多里的蔬菜批发市场拉菜,再到附近矿区卖菜。
日子是忙碌且辛苦的,早上四点多起床,晚上回家忙到十来点,但想到两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内心是欣慰的,再苦再累也值得。
有时忙起来往往忘了吃饭,饿了,买个馍便打发了,也许太过劳累,最近总感觉头晕,刚巧在菜场遇见邻家姑娘静静。
静静在市医院当护士,自然熟悉各个医生深浅,便向其打探,希望可以找个好点的大夫瞧瞧。
静静告诉我,医院搬了新家,头个月正在搞活动,一切检察都半价。
第二天,我便按静说的新地址,到了医院。
市医院并不大,各项设施并不太完善,远远赶不上附近的局医院,但因收费标准低点,加上近几年实行新农合政策,却成了农民的最佳首选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最高,参合病人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的高报销政策。
实际也没那么高,去年冬天,母亲哮喘病,就在市医院住了一星期,花了三千元,除了自费药,住院最底起伏线,实际报销一千五百元,也就是说,少花了一半钱。
虽说卫生,医疗设施,医护水平,均不如局医院,但也天天暴满。
原因很简单,花钱少,病员大多是方圆左近农民。
这欠半价检查无疑是农民的福音,我去的那天是二十八号,距活动结束还差两天,却照样车水马龙,排起了长队,做完检查,已是中午十一点多,据说不但全义马市的人都来了,就连附近渑池,宜阳的人也来了不少。
静静告诉我,一个月来,每天来检察的人中,总有癌症晚期的患者,最多一天发现十几例,最少的一天发现两例。
院长开会时说,真不知道这次半价活动是喜是忧,喜的是,医院提高了知名度,这一个月给医院带来的客观效益,忧的是不知竞有这么多病人在挨日子,还有这么多的重疾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
是啊,工人可以亨受一年两次的免费体检,可以做到有病早治疗,可以亨受更高的医保待遇。
可是农民,这支庞大的最底层的社会团体,谁来为他们的健康负责,谁来为他们买单。
第五篇:他们并不专程为你而来美文
威廉·豪威尔斯被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视为一生的挚友。有一次,他从千里之外去拜访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在家中设宴款待。那是一场非常盛大的宴会,应邀前来的嘉宾都是社会名流和文坛大家,席间还将穿插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包括分享各自的创作心得和研究成果。
看到此番景象,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豪威尔斯非常紧张,以至于在用餐时,拿刀叉的手都在发抖。“你还好吧,需要帮忙吗?”
马克·吐温观察到了豪威尔斯的紧张和窘态,连忙走上前来问道。“没事,我只是紧张得快要停止呼吸了。”
豪威尔斯说道。“我看了晚宴的节目单,最后一个环节是要我上台发表演讲,我想,我一定会紧张得语无伦次。一想到这,我就更害怕了。”
马克·吐温听后,哈哈大笑:“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觉,我以前也曾这样。”
马克·吐温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幸运的是,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难道你有什么好办法?”豪威尔斯迫不及待地问道。“是的,只要牢记我下面所说的秘诀,你就不会紧张了——今晚,他们并不是专程为你而来,更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的真知灼见。他们只是想凑个热闹,放松一下。”豪威尔斯先是十分惊讶,接着便有些失落,最后紧张感果真渐渐消失了。在最后的登台演讲中,他镇定自若,思路清晰,滔滔不绝。
从那之后,无论出席哪种场合,需要发表演讲和评论时,豪威尔斯都不再紧张了,因为马克·吐温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你是谁,取得了怎样了不起的成绩,在别人眼中,其实都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重要,不自作多情便能淡定地应付一切场合。
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更不要把自己摆放到太高的位置,因为,发挥失常和跌得最重的人,往往都是因为缺少一颗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