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小祥副省长在四川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全
黄小祥副省长在四川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2011-07-26 来源:四川日报
http://
在四川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17日)
黄小祥副省长
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很重要,开得很及时,上午蒋巨峰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深入剖析了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指明了今后几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作了具体工作部署。下午我们再次召开会议,就是要研究如何贯彻落实蒋巨峰省长的讲话精神,如何便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全省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刚才,成都市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和省工商联等10个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陈次昌同志结合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实际讲了重要的意见。下面,我对会议作一总结,讲两点意见。
一、奋发作为,推动民营经济高位求进加快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各地、各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全省民营经济取得了好的发展成绩,成为了推动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4月底省委、省政府在锦江大礼堂召开了千人参加的全省民营经济大会,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了部署,之后省级18个部门分别制定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的工作方案,有力推动了全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2年底为34.9%,2005年达到了43.4%,到2010年底进一步提高到56%。换句话说,本世纪初全省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到2010年是“半壁河山都属民”。而且我们在分析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还要注意,事实上过去10年是全国国有经济特别是央企大发展的时期,我省也是这样,2001年至2010年在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不是在萎缩也是在大发展,只不过民营经济发展比国有经济发展得更快。要注意把握这个特点,这样更能坚定我们的信心,更能增强我们克服困难、创造新辉煌的勇气。按照蒋巨峰省长的要求,这次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的主旨就是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起来总结成绩,解决问题,加快发展。市(州)长集中到省政府的主会场,分管领导至始至终参加会议,县(市、区)长在本地分会场参加会议,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在省委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抓民营经济的发展,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 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认真总结“十一五”的经验和作法,正视面临困难和问题,确保“十二五”民营经济再上新的更大的台阶。
对这些年民营经济取得的成绩,省委、省政府和蒋巨峰省长都给了充分的肯定。我认为,归纳起来大体就是几句话,一是民营经济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6%,税收超过了1000亿元,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总体贡献率(“十一五”时期)达到了66%以上;二是民营经济不仅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而且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刚才陈次昌主席讲,我们的经济总量已居全国第八位,但中国500强我省只有3家,且前100强我省无家一。事实上,民营经济的状况与我们的产品、产业有很强的相关性。最近刘奇葆书记强调,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做强一个产业,首先是要找准产品,找准产品就找准了企业,找准企业就有了产业发展。我们的企业现在规模上不来,首先是因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上不来,真正拿得出手的产品不多。每年我们都要检查市场,超市中四川产品不到一半,超过一半以上的产品来自省外甚至境外。企业的主打产品不突出,企业发展起来就不容易,就不能发展壮大,我们的产业也就难以发展壮大,这是内在的逻辑关系,也是客观经济规律。当然,企业产品不强、企业规模不大,产业竞争力弱,与我们技术创新能力 不足、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支持服务不够等方面也有关系。上午蒋巨峰省长作了分析,下午许多同志在发言中也讲到了这些方面的问题。针对蒋巨峰省长讲到的民营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总量发展还不足,总体效益还不高、新兴行业涉足还不深、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等突出问题,不仅要从客观上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要从主观上和工作上认真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在成绩面前找差距,在困难面前找办法,是我们加快找民营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找民营经济发展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路径,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举措,是我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富民强省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凝聚共识,树立信心,自加压力,放心、放开、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发展与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成为我省“两个加快”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
当前我省正处于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全省发展走势也正处于回升攀高的位置,发展面临的机遇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同时,国际国内宏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民营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今明两年可能是这几年遇到的最大挑战时期。这方面,巨峰省长上午已作了深刻的阐述。我们既要善于抓住机遇,又要勇于应对挑战,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总的来说,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抓好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一主、三化、三加强” 的基本思路,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 的工作基调,亳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着力推进全省民营经济高位求进、实现新跨越,力争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3%。要着重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我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投资拉动型,要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投资仍是重点。近年来我省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0年我省民营企业完成投资6419.35亿元,增长24.2%,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快11.2个百分点,已占半壁江山。如何进一步引导和发展好民间投资,巩固其在全社会投资中的地位和积极作用,优化全社会投资结构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既要激活本地投资,又要想方设法吸引外来投资。而能否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关键是要抓好《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对此,大家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坚持和完善我国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战略任务。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领域、商贸流通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的政策措施,不能设置任何障碍,千方百计确保民间投资渠道的畅通。
(二)大力增加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要实现2015年我省经济总量要突破3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的目标,必须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增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实现富民与强省相统一。截至2010年12月底,我省个体工商户218.2万户,私营企业 36.1万户,而全国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江苏省个体工商户 287.3 万户、私营企业 99.8万户,分别是我省的1.32倍、2.76倍。从数量看我省的差距是明显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只有大力发展大批中小微型民营企业,民营经济高位求进的基础才会坚实,成长型企业 和新的大企业、大集团才有广泛的来源,就业岗位才能增加。总体来说,加快市场主体建设,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培育,就是降低门槛,鼓励创业,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二是抓扶持,让各类市场主体快速成长。三是大力引进各类市场主体。我们今年要研究制订我省微型企业发展(范围界定、税收优惠、财政扶持、融资担保、人员培训等)的扶持政策,帮助、扶持本地居民、大学生、转业军人、农民工等创办微型企业,支持创业自谋职业。鼓励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化升级为微型企业,引导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转化升级为中小企业,实现集约发展,增强吸纳就业能力。围绕成德绵自内资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成德绵内广遂电子信息及服务业产业带、成眉乐雅自泸宜遂南广达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带、攀西钒钛钢铁和三江流域特色资源产业带,大力发展“精特新配”中小民营企业,鼓励参与大企业大集团产业链的延伸,构建龙头带动、专业化运作、配套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引导民营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构建我省特色产业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等优势,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重点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我省产业导向、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大潜力的产业领域。一是发展特色工业。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着力推进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和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引导民营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对我省传统产业的横向联合和纵向兼并,发展上下游关联产业。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和产业化。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以猪、羊、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深加工业。依托我省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重点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到三州和贫困地区投资发展以中草药、茶叶、物色瓜果种植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和草地生态畜牧业。三是发展特色旅游业。要充分发挥我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支持民营经济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创办旅游企业,开展旅游商品加工,使民营经济在我省建设旅游大省过程中发展壮大。特别是要把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我省旅游发展特色。四是要引导民营经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不断提升服务业产业层次。
(四)支持民营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民营经济的活力源泉。科技创新关键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使民营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不断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结合,促进 民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和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品牌是民营经济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要引导民营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创建,努力打造一批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积极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支持“中华老字号”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我省著名商标和四川名牌的认定和保护办法,推进企业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化建设。鼓励“专精特优新” 的中小民营企业提高进入大企业、跨国公司产业链的能力,做优产业,做大企业,提高在国内外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要有开放的心态、合作多蠃的意识,千万不能“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要重点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民营企业拓展市场、做强企业、做大产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扩张,提升我省民营经济整体竞争实力。
(五)引导民营企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走园区之路是全国各地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而园区建设滞后正是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大力实施产业园区建设行动计划,坚持量力而行、集约节约、规模适度,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民营经济产业园区,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以集中促进集约,以集群带动规模扩张,以特色强化产业竞争力。要在园区内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吸引民营企业进驻租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区,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孵化 企业。有条件的市(州、地)、县(市、区)要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支持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科研人员、返乡农民工等自主创业。
(六)努力扩大国际国内市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需要构建内外需市场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一方面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收购境外研发机构、著名品牌及技术、营销网络,提高跨国经营能力;支持民营企业多渠道参加境外知名展会,建立自主国际营销网络,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一方面更要着力挖掘内需,减少流通环节,开辟便捷、畅通的内销渠道,努力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引导民营企业把投资与扩大消费、惠民生更多地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关系发展全局和保障民生的重大工程,不断研发国内居民消费新产品,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努力扩大国内产品需求的市场份额。
(七)着力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中小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推动企业从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进行全方位创新,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实施股份制改制,规范资产权属,为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打好基础。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入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内部培养相结合,建立 管理团队,实现科学决策和管理。进一步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形成企业信用自律机制。引导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建立党团组织、工会组织,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和用工管理制度,依法签定劳动合同,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民营企业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八)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企业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生产要素当中最活跃、最关键、最根本的要素,民营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注重强化人才支撑。一要依托各级各类学校或科研院(所)建立多形式的培训基地,不断更新观念,强化专业理论,学习掌握新思想、新知识、不断充实提高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科技创新能力。二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转业军人创业兴业,为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家队伍注入活力,增加后备力量。三要培育职业经理人,建立完善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经理人交流平台,相关部门要研究建立完善经理人职业道德、经营业绩的认证体系,建立完善经理人档案数据库。各地可组织民营企业家和管理人员与沿海或海外的优秀企业进行对口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借鉴经验。各级工商联、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把民营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的培训纳入培训规划、统筹安排。大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结合实施“天府科技英才计划”和“高 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心强的高素质民营企业家和管理人才。
二、加强领导,确保民营经济工作发展的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省委、省政府着眼新阶段我省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全省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统一到本次会议精神上来,要以深入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为契机,“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在规范、法制、有序的轨道上发展提高。
(一)加强领导,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更加重要位置。各级要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机构,充分发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工作格局。强化政务公开,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努力为民营企业提供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要建立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行业协会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广泛的专业性、规范化服务。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工商联、个体私营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管理新格局。
(二)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各级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主动宣传中央和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指导,切实提高政策知晓率;主动了解民营企业的需求和意愿,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多服务、少干预,多关心、少指责,多支持、少添乱,多办事、少设障,真正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要进一步规范监管行为,改进执法方式,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对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民营企业,要创新检查形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避免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民营经济强化信用意识,加强信用管理,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三)狠抓落实,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要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全面放宽发展限制,着力解决市场准入问题,做到各类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政策面前一律平等,支持民营经济放开手脚加快发展。省政府将于今年10月组织联合专项检查组对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4号)的情况进行检查。二是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抑制通胀,国家连续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我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更难。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更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职能作用,不断开发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的差异化信贷产品。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指导和帮助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有资金需求、有信用的民营企业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币融资。企业既要与银行打交道,又要与其他金融机构打交道,把融资和筹资结合起来。三是要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服务。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了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坚持开源节流,科学调度,在煤、电、气、油、运、土地等要素保障方面对民营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获得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先保障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强的民营企业,扶持并做强做大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力争全国500强企业中四川民营企业年年有增加。四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研判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出台的新政策,把握工作主动权。主动深入基层和企业,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全面信息,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发现、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民营经济涉及的市场主体、税收贡献、吸纳就业、科技创新、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等的统计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四)加大宣传,树立民营经济和优秀企业家良好形象。广泛借助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提高社会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知晓度,提高民营企业学好、用好、用够政策的能力。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关心、支持、有利于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发展的舆论环境。重点宣传各地支柱型、成长型和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民营企业,宣传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劳动关系和谐、诚信守法的民营企业家,树立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良好公众形象。
第二篇:黄小祥副省长在全省民营经济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坚定信心 顺势而为
推动全省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黄小祥副省长在全省民营经济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8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民营经济联席会议,是在“两个加快”稳步推进、全省经济实现止滑回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省上半年工作汇报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上半年民营经济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任务。前不久,省委召开了全省上半年工作汇报会,会议对全省上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当前面临的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明确了下半年要突出抓好各项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宏观环境的新变化,正确把握全省经济的新走势,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新机遇,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求突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当前的良好势头、交出一份全年工作的满意答卷。其中民营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工作举措,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奇葆书记、巨峰省长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实做好民营经济工作,为“两个加快”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和下半年的民营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省民营经济在逆境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地震灾害的严重影响,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广大非公企业经营者,特别是我们各个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按照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切实履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职责,积极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努力抢抓危中之机,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通过各方面艰苦不懈的努力,全省民营经济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3198.98亿元,占GDP比重53.1%,同比增长1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5%,在全省经济增长13.5%中,民营经济贡献了9个百分点;实现税收205.61亿元,同比增长4.2%。这些数据表明,全省民营经济增速加快、贡献率突出、社会效益显著。从全国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有所放缓,但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这进一步扩大了民营经济的实力和影响,同时也缩小了和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差距,为全省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后劲。具体讲,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民营经济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省民营经济广泛涉足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对四川经济加快回升作用较大,贡献突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大。上半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3.1%,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而且形成了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骨干企业,全省民营企业注册资金超过千万元的有6301户,超过亿元的有98户,规模以上的私营企业集团达107户。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成为全省经济止滑回升加快发展新的增长点,而且有力促进了发展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资源转换战略、特色优势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中,在行业中起到了技术示范、管理创新的排头兵作用。同时,民营经济适应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民营经济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省各地利用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的机遇,狠抓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园区建设,以项目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民营经济总量占当地GDP比重看,有20个市州民营经济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其中,17个市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当地GDP比重超过50%。从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有19个市州贡献率超过50%,在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市州,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0%。三是民营经济成为我省构建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上半年,全省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7.47万户、私营企业2.4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804户,同比增长10.07%、23.94%、100.67%;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692.6万人,同比增长9.0%;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2.77万人,不仅有效缓解了下岗失业职工和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而且还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为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格局和态势 今年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灾后重建任务艰巨的背景下取得了上述成绩,实属不易,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我省民营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与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客观分析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发展态势,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努力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取得新发展、实现新突破。从各方面的调研情况和统计分析看,目前我省民营经济有以下发展态势。
第一,民营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较好,但制约因素不少。总体上看,我省民营经济户数稳步增加,经济实力不断提高,注册资本、经济总量等指标保持着较快增长。但各种制约因素还比较多,有些还比较突出。一是组织规模小的特征比较明显。我省民营经济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组成,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新型股份制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发展趋缓,规模以上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较少。产业分布上,大部分集中在第三产业,大多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现代服务业中的民营企业很少,三次产业不平衡,龙头企业相对较少,缺乏引导行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二是粗放经营的特征比较明显。我省民营企业受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比较突出,从事低技术产业的比重较高,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设备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弱。三是民营企业家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省民营企业普通存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现象,从民营企业经营额度平均规模来看,我们大大地落后于沿海地区,也落后我们的邻居重庆,企业的规模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家的进取意识不强,得过且过。四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制成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省目前在资金和能源、资源的配置等方面,瓶颈现象还比较突出;而民营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不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吸纳要素的中介服务环境不健全都成为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
第二,民营经济外部宏观环境趋好,但面临的挑战也逐步增多。综合分析,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党中央更加明确了民营经济政策,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解除了束缚。最近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正在制定关于在扩大内需中鼓励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支持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更加完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特别是当前面临灾后重建、扩大内需、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等等,都为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在产业准入、要素配置、土地集约、节能、环保等方面实施了更加规范、更加严格、更加科学的政策,对民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重视资源能源的节约利用、重视环境保护以及保障就业者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得各类民营经济适应环境变化、转变经营理念、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内部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和紧迫。
第三,政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但具体引导和服务手段有待改进。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制订下发了《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意见》,从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恢复重建。同时,及时召开了行业协会座谈、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等一系列会议,认真研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办法。各级政府也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信息、融资等方面的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是: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一些部门履行职责还不到位,办事效率较低,个别部门还存在审批事项过多、审批程序繁杂的现象,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时有发生。
总之,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既要看到差距、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面临的良好机遇、日渐趋好的环境和后发优势的潜力,坚定发展信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开拓创新、矢志赶超的精神状态,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三、扎实推进我省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两个加快”的工作大局,按照省委“三个坚定不移”和“三个坚持”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2009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任务,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保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确保今年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增加2个百分点。这就要求我们从扩大规模、做大总量上下功夫,要鼓励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我省民营经济要取得新发展,首先要在量的扩张上实现新的突破,而突破口就在于突出特色优势,壮大群体规模。这既是我省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希望所在。因此,我们要立足本省资源优势,善于借助发达地区产业优势,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两手抓,努力形成具有我省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扩大民营经济的规模和总量。在内部培育方面,重点是形成各具优势、各有特色、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一是要积极培育发展特色行业、龙头企业,把特色行业、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培育重点,在信贷和资金支持上予以倾斜,鼓励引导广大群众投资兴业、引资扩业,不断扩大群体规模。二是要加快民营经济园区建设,结合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动员各方面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民营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三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工贸小区、专业市场和小城镇,鼓励和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民营企业到农村投资兴办特色规模种养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农”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在外部引进方面,重点是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产业主骨架体系。一是要继续落实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结合灾后重建和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利用资源、要素、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外商投资,围绕壮大全省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实现外地企业密集资本、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的优势与省内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的嫁接,增强全省产业行业的整体实力。二是要加强与国内外商会和行业协会的联系,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借助其影响和力量,形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资源的产业主骨架,如成都引进形成了微电子产业,合作者有英特尔、MPS等。现在按照奇葆书记、巨峰省长的指示和要求,我们正在从三个环节着力,想要引进一批在国际上有行业竞争优势的企业,第一个环节是在在晶源上,要力争在8层晶源,12层晶源上来引进企业,把新建、设计、制造、空装测试形成一个产业结构;第二个环节是引进面板生产技术,现在成都已经引进了两条4.5代的生产线,解决了小尺寸面板的生产能力,为发展一些小型的终端提供了支撑,接下来要引进六代以上的液晶面板产业,为IT产业的终端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三个环节是终端引进,引进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大规模生产,最近有报道称重庆和惠普合作建立了年产量2000万台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每年仅这一项就可以增加300亿元的销售收入,所以我们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一定要开拓视野,一定要在产业发展与引进企业相结合上下功夫,按奇葆书记的话说,引进一个大项目就是实现一步大跨越。
第二,从提升民营经济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加快技术与管理创新。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关键要加快技术与管理创新。一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要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重点支持一批科技水平较高、有培育潜力的企业,鼓励其发挥技术、产品创新优势,促使新技术、新产品迅速产业化,推动民营企业调整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走出一条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二要大力推进管理创新。要鼓励、引导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层次的大中型民营企业,逐步改革管理模式,完善产权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的排头兵方向发展。三要积极推进服务方式的创新。制定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措施,建立民营企业联系制度和政策落实情况检查机制,进一步强化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不断提高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服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第三,从增强民营经济后劲和建立信用制度上下功夫,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继续采取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资登记、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和规范担保公司等多种渠道,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为民营企业风险投资提供多种变现退出通道,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一是要广泛建立银、政、企工作互动机制和有效沟通机制,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鼓励支持组建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民间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的供需矛盾。二是鼓励和支持县(市、区)级政策性担保机构与民营担保机构开展联保,逐步实现市、省联保,以进一步发挥担保作用。三是积极支持民营经济会员制担保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并给予资本金贴息、风险激励、补偿等支持。四是加快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同时,政府要加强扶持、引导和管理监督,确保企业担保融资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从实施民众创业兴业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民众创业兴业,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业能力,发展民营经济才有源头活水。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来说,更要积极推动民众创业兴业,切实把群众中蕴藏的追求富裕、勇于创造的潜能释放出来,把社会积淀的民间资本、各种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我们各级职能部门要关心爱护民营企业家,充分调动他们的发展积极性,千方百计创造好的发展环境,为他们创业兴业排忧解难。要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上鼓励城乡居民尤其是大中专毕业生、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待业青年,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创业的各项政策,引导他们创业就业。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使民营企业与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充分运用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市场准入等工具,在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项目招投标上,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进一步拓宽发展领域,形成铺天盖地上项目、求发展的良好态势。
同志们,做好下半年民营经济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责任在肩,形势催人。希望各职能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爬坡破难,奋力推进“两个加快”,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第三篇: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的全区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主题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推动我区民营经济更快发展。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区委学习中心组组织了专场学习讨论,有关领导和部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征集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了《中共汕头市金平区委、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讨论稿),今天的会议还表彰了60个优秀民营企业。在这里,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到表彰的民营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区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表示亲切的问候!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后,同全国各地一样,我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及各项有关政策,采取多种措施调动民资民力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将进一步凸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民营经济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民营经济增强了我区经济的竞争力。民营企业是“品牌旺区”的生力军。我区现有4个省著名商标、11个市重点商标和17个市名牌产品均为民营企业所拥有。民营企业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面优势明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8家,其中民营企业100家,占63%;年生产能力超亿元的有14家。民营企业对推动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区现有民营企业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14家,年产值29.0亿元;85%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建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一批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成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二、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加群众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三,发展民营经济是建设经济强区的战略举措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确立了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消除了人们长期习惯于以财产多少作为先进与否的评判标准,进一步解决了民营经济发展上的理论认识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特点,生命力旺盛,不用国家投资,就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无数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历尽磨难,最后干成大事业的生动事例表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正如张德江书记所讲的,民营经济是“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把这些生产力引发出来,释放出来,就会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温州、珠三角等地的实践经验看,凡是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往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就高,经济发展就快,反之,凡是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往往也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省内外发达地区、兄弟城区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我区提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靠什么发展?靠什么实现?从我区情况出发,一靠招商引资,二靠民营经济。汕头人多地少,原有工业基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十多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特区优势、侨乡优势,在外资侨资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外源型经济特征明显。外源型经济,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一步到位,见效快,是汕头市也是我区多年来发展的一大优势,是我区今后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外资进入中国的地域更加广阔,汕头市的地缘优势、特区政策优势已经弱化,客观环境要求我们在继续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同时,必须致力做强内源型经济。做强内源型经济,重点就是发展民营经济。对于金平区来说,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就是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经济总量壮大了,税源和财政收入,内源型经济实力增强了,建设经济强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总之,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都是我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任务,张德江书记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地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我们要形成共识: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就是实践“三个代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决策上来,不争论是非、不区分“门派”,认清形势,加大力度,推动我区民营经济跨上发展的新台阶。
二、扫除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为民营经济扫除各种障碍,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创造一个宽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加温鼓劲,鸣道开锣,让他们放手发展,在推进金平经济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首先,要解放思想,放开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待遇,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和规定,在执法管理上受到较多“四乱”现象的骚扰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克服各种僵化滞后的思想意识,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毫不动摇、满腔热情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切实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工作长期坚持的“主战场”,保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级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对民营企业“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要抓紧清理在企业登记、土地使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收费标准、财税扶持优惠等方面存在的不合时宜的规定,落实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确保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要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放宽经营条件,放宽注册限制。要制订出台新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努力形成民营经济“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发展新高潮。要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来,区人大、政协要适当增加民营企业代表、委员的比例,把素质好、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推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其次,要提高效能,强化保障,营造高效廉正的政务和法制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全区所有党政部门特别是涉及民营经济的相关管理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意识,克服“官本位”思想,以促进发展为已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狭隘的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为推动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把“办事最快,服务最优”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从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提高行政效能。要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四项保障:一是人才引进保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条件,为企业设立集体户口、保管人事档案、申报技术人员职称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资金融通保障。针对民营企业中较突出的“贷款难”、“融资难”问题,采取政府牵头、组织银企合作、实行财政贴息和土地出让收益减免等措施加以解决。三是技术和信息服务保障。建立社会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构筑“金平民营科技园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四是法制保障。要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精神,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行政责任制和行政不作为、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政府部门收费,坚决取缔加在民营企业头上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损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对个别害群之马要严厉查处。要加大力度,坚决整治无照经营,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和欺行霸市等经济违法行为,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打破瓶颈,积极为民营经济搭建发展平台。工业园区作为我区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区民营工业经济的重要发展基地。今年3月,经省科技厅批准,金平民营科技园成为汕头市首个省级民营科技园。下来,我们要在不断完善金平民营科技园建设的同时,着眼于保持经济高增长态势,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住行政区域调整契机,下大力气解决制约金平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问题,使民营经济“英雄有用武之地”,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积极争取市的支持,开辟新的工业园区。区近期已着手启动升平工业区第二片区的方案设计,同时将继续抓紧筹建莲塘工业区。二是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抓紧清理盘活现有工业园区闲置的用地和厂房。三是清理盘活农村集体自留用地。通过适当集中,统一规划,统一调剂,统一管理,尽早发挥土地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第四,加强规划和建设,着力打造商业热点与骨干专业市场。金平区人口密集,商贸活跃,旅游资源丰富。商贸服务业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区的一大优势产业。要按照《汕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规划建设潮汕路物流配送园区、东厦北路家居装饰配送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要继续抓好品牌一条街、潮汕老字号美食城、华侨新村路、博爱路商业步街、“金园路-金新路-长平路-金环路”环形商业街区的建设、管理,提升档次,使其成为商业品牌。要依托辖区现有商贸优势,进一步整合盘活零碎商业资源,提高辖区内商业消费的集中度。要加强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和桑浦旅游带的招商推介工作,带动我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五、完善管理,营造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环境。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区委区政府已制定了区五套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和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及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各街道也要建立健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服务质量。要重视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行业标准推广、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协作作用,适当下放部分政府职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开发、经营管理、投资决策、招商引资、技术培训、法律服务、专利申报等全方位服务,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管理新格局。要发挥工商联的桥梁作用。区委决定成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由区工商联负责运作,工商联要尽快建立投诉中心的工作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维权,当好他们的代言人。
三、突出重点,切实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
根据我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电机械、医药化工、新型材料以及建筑施工、餐饮美食等特色产业,引导企业向民营科技园、市场群集中,尽快形成企业规模群体,产生集聚效应。下来要从全区各类民营企业中选取100家作为区级重点民营企业,下功夫扶大扶强。具体要突出重点扶持四类企业:
一是民营科技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要以建设金平民营科技园为契机,从科技、用地、财税和融资等多个渠道,重点鼓励、扶持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扶持企业走“产学研”道路,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纳入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享受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扶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名牌产品。今年,省政府拨出3000万元专款扶持我区民营科技园区的建设,区决定按省政府扶持资金的1∶1比例再投入相应配套资金,用于民营科技园内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财政贴息以及信息服务。
二是有市场、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民营企业。进一步支持和协助民营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权资格,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开拓国际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通关、出口退税,参展、技术和培训等环节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开拓国际市场,或“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要培育、扶植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出口大户,重点是加工型出口企业。
三是大型民营企业。要着力扶持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规模经济效益好、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支持大型民营企业、拥有名牌产品的民营企业走资产集聚、品牌集聚路子。通过资本运营、品牌合作、专业化大多种形式,推动大中小企业联合,以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大协作的“多赢”方式,促进企业快速扩张,带动民营经济在整体实力上有一个大的提高和飞跃。
四是就业型民营企业。要鼓励民营企业广泛吸纳劳动力,对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的,要按上级有关规定给予政策优惠和适当补贴。
借此机会,我提出两点希望,与在座的先进民营企业代表及全区的民营企业家共勉。一是希望你们倍加珍惜现在的发展环境,倍加珍惜取得的成就,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志存高远,不断创新和发展,为金平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希望你们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致富思源,以诚为本,操守为重,走爱国利民、诚信守法的道路,以产业报国,造福社会,树立民营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同志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我们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势所趋,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乘着这股春风,振奋精神,加大力度,真抓实干,共同谱写金平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经济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第四篇: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源型经济,重点就是发展民营经济。对于金平区来说,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就是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经济总量壮大了,税源和财政收入,内源型经济实力增强了,建设经济强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总之,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都是我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任务,张德江书记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地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我们要形成共识: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就是实践“三个代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决策上来,不争论是非、不区分“门派”,认清形势,加大力度,推动我区民营经济跨上发展的新台阶。
二、扫除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为民营经济扫除各种障碍,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创造一个宽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加温鼓劲,鸣道开锣,让他们放手发展,在推进金平经济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首先,要解放思想,放开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待遇,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和规定,在执法管理上受到较多“四乱”现象的骚扰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克服各种僵化滞后的思想意识,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毫不动摇、满腔热情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切实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工作长期坚持的“主战场”,保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级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对民营企业“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要抓紧清理在企业登记、土地使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收费标准、财税扶持优惠等方面存在的不合时宜的规定,落实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确保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要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放宽经营条件,放宽注册限制。要制订出台新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努力形成民营经济“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发展新高潮。要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来,区人大、政协要适当增加民营企业代表、委员的比例,把素质好、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推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其次,要提高效能,强化保障,营造高效廉正的政务和法制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全区所有党政部门特别是涉及民营经济的相关管理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意识,克服“官本位”思想,以促进发展为已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狭隘的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为推动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把“办事最快,服务最优”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从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提高行政效能。要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四项保障:一是人才引进保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条件,为企业设立集体户口、保管人事档案、申报技术人员职称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资金融通保障。针对民营企业中较突出的“贷款难”、“融资难”问题,采取政府牵头、组织银企合作、实行财政贴息和土地出让收益减免等措施加以解决。三是技术和信息服务保障。建立社会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构筑“金平民营科技园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四是法制保障。要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精神,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行政责任制和行政不作为、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政府部门收费,坚决取缔加在民营企业头上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损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对个别害群之马要严厉查处。要加大力度,坚决整治无照经营,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和欺行霸市等经济违法行为,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打破瓶颈,积极为民营经济搭建发展平台。工业园区作为我区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区民营工业经济的重要发展基地。今年3月,经省科技厅批准,金平民营科技园成为汕头市首个省级民营科技园。下来,我们要在不断完善金平民营科技园建设的同时,着眼于保持经济高增长态势,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住行政区域调整契机,下大力气解决制约金平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问题,使民营经济“英雄有用武之地”,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积极争取市的支持,开辟新的工业园区。区近期已着手启动升平工业区第二片区的方案设计,同时将继续抓紧筹建莲塘工业区。二是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抓紧清理盘活现有工业园区闲置的用地和厂房。三是清理盘活农村集体自留用地。通过适当集中,统一规划,统一调剂,统一管理,尽早发挥土地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第四,加强规划和建设,着力打造商业热点与骨干专业市场。金平区人口密集,商贸活跃
第五篇: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再统一、思想再发动、工作再部署,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创业热情,营造民营经济的浓厚创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努力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近年来,致力于激活经济主体,优化创业环境,先后组织开展了“投资环境服务月”、“创业富民”等活动,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民营企业主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合法经营,勇于开拓,取得了可喜的业绩。总体上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四个特点:城乡居民收入,民营经济对富民强市功不可没。业家的集群。
四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市场化进程。近年来我市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这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广大经济主体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已成为衢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总量不大。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民营经济在全省民营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小。如我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仅占全省的4.34%和2.23%,从业人员和职工数仅占全省的4.35%和2.45%。个体工商户总数及注册资金和私营企业户数及增幅慢于丽水。二是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上资本积累尚未完成,注册资本超百万元的企业仅占全省的3.1%,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制约明显,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民营经济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部门服务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去年我市人均gdp达到1150美元,这是一个加快发展的临界点。我市要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根本出路在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把广大经济主体的发展积极性充分发掘、调动起来,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生产力激发、释放出来,衢州跨越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沈祖伦同志十分关心民营企业发展,98年10月就明确提出,哪里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哪里经济发展就快;哪里不重视个体私营经济,那里经济条件再好,也难免为后来者所赶上。我们要从衢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这样理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民营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市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抓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抓住了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民营经济是百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要发掘和激发广大城乡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创业的衢州人,使每个人都能在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我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在民营经济,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和竞争力上。衢州要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民营经济大有作为,也应当有更大的作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最好的机遇期。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民
营经济地位作用,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重大决策,民营经济又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民营经济业主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千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要明确定位。全省提出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上处于创业时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要着眼于在加快发展中实现提高,在不断提高中促进更快发展。
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方针,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创业热情,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实现民营经济新提升。
明确一个目标。经过今后五年努力,实现我市民营经济总量、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三个翻番。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上;上缴税收占全市工商税收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75%。
增强两个意识。一是借力发展意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首先,推动民营企业多方式加强与市外优势企业合作,广泛参与山海协作,全面利用沿海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等一切生产要素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要克服单打独斗、只竞争不合作的倾向,不要担心扩股失利,要主动与国内外同行合资合作、嫁接改造,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温州工业园是温州民营企业在衢州登陆,必将促进我市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鼓励民营企业充分运用进口设备减免税等政策手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采取合作开发技术和产品、柔性流动、直接聘用等多种形式,引进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各级人事部门要从过去主要为机关部门引进人才转变为主要
为企业引进人才。
二是做大做强意识。要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必须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民营企业要按照衢州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有关部门要排出上亿元企业培育名单,逐个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工业50条,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市场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工业园区是企业集聚发展的平台,要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必须走集聚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共享、生产要素集中的优势,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壮大块状经济。要以清理整合工业园区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大力鼓励民办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市场化,企业办园区的开山模式,民办园区的民建模式,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的温州工业园模式,有关方面都要积极推进办好。工业园区要引入民营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
突出三个创新。一是创新体制。这是民营企业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基础。企业体制创新关键是实现产权多元化。家族制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生命力强,必将长期存在。与此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改革股权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为此,要推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相互参股、职工持股、吸纳外资和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地方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二是创新技术和管理。这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从初创时期的模仿跟进方式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名牌战略,争创知名品牌转变。积极推动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给予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技术依托;积极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民营企业要注重管理创新,加强市场、人力资源、质量和财务管理,积极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认证,引导企业培育和塑造企业品牌文化。努力建好工业110平台,加快企业终端建设,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我市信息化已转向民办网站为主,要因势利导,扶持重点民办网站
发展,政府部门属于可以面向市场的网站,要推向市场。
三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民营企业大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创业素质,要努力培养新一代“衢商”。衢商有辉煌的历史。明清时期,龙游商帮曾经是全国十大商帮之一。江山的廿八都、开化的华埠都曾是历史上重要的商埠,是江浙和两广、福建一带重要的贸易枢纽。今天,衢商要再创辉煌,民营企业责无旁贷。民营企业家要从历史上的“衢商”吸取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的志向、创新的能力、开放的眼光、讲求诚信的品质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使衢州民营企业成长为新一代“衢商”,将“衢商”打造成衢州的一张名片。为此要大力实施创业素质工程。上个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业素质工程动员大会,对实施创业素质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创业素质工程主要培训四种对象,即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新办个体工商户和技术蓝领,这些都是民营经济的主体。各级各
部门要把培训当作服务企业的过程,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素质工程引向深入。广大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要增强主体意识,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创业素质培训的意义,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同时把创业素质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战略投资,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力度,费用摊入成本,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改善四个环境。一是改善政策环境。现在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性规定已越来越少,但受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具体实施中不公正的做法仍然存在。制度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表现在:民营资本虽然进入的领域日益扩大,但在市场准入上仍有较多的限制。相对国资,民间投资主体在投资、生产、经营方面的前置审批条件更多。同时,融资渠道不畅、融资体系单一,成为制约我市民营资本投资能力的瓶颈。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改善政策环境的首要问题在于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决冲破和革除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切实实行公有与私有一视同仁、民资与国资平等竞争的政策,把“国民待遇”真正落到实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具体把握三
条原则: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所有投资领域,社会资本均可进入;凡鼓励和允许外来资本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本地民资进入;在实施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对国有和外来资本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本地民营企业也同样适用。要按照这三条原则,进一步清除民资进入的体制障碍和市场准入歧视。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力、金融、交通、水利等行业,支持民间投资兴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尤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交、自来水、煤气、市政道路和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建设和经营。现在存在主体精,政府更精现象,政府要开明,花钱买机制。要继续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组建集团、冠省市名等限制条件,只要群众有创业热情,就要开辟“绿色通道”。
二是改善政务环境。改善政务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实际问题入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下大力气改善政务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广企业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外,企业注册登记的前置审批条件一律取消;推行民间投资登记备案制,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不需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一律改为登记备案制,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实行“一个日子受理、一个工作日,零收费”的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限制条件,原有限制条件一律取消。进一步提高执法管理水平,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要少处罚、多指导,少设路障、多设路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轻微违规首次不追究,涉企司法案件慎重处理。许多民营企业家初始对政策法规不熟悉,各级
职能部门要真心实意予以帮助,不要抓住不放,以罚款来创收。要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任何单位都不得干预民营企业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进入企业检查。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发展,决不能借加强管理之名行限制之实。
三是改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基础。要围绕“信用衢州”建设,探索建立企业信用认证、评级、披露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引导争创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使绝大多数合法经营、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成长。加强对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引导民营企业守法经营。
四是改善舆论环境。要大力倡导创业精神,营造创业环境,鼓励创业行为,维护创业权益。外出打工是创业,科技人员办实体是创业,机关干部下海是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则是最大的创业。要正确看待民营企业家,对他们要看本质、看主流、看贡献。不要看不惯“有钱人”,现在的民营企业家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他们不是资本家,而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要看不起“小老板”,许多企业家当年有些是打铁的,有些是补鞋的,有些是弹棉花或收破烂的,“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样的创业精神值得尊敬、值得弘扬。不要排挤外来企业,本地外地企业都是一家。尊重民营企业家,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才,就是尊重创造。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工具,广泛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宣传民营企业的创业典型,努力营造民营企
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的良好社会环境。
集中解决五个倾向性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如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许多企业比较迷恋改革开放初期,或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让政策上。要知道今非昔比,现在已不能靠让政策或钻体制的空子来完成原始积累,还是要加强对企业引导,以创业股取代原始股,创新新取代政策股,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二是物流市场如何培育?现在市区临街到处都是店面,小散乱,而专业市场也只限于本市范围居多,天润发的冲出给我们启示,还是要加强统一规划整合,不能遍地开花。集中力量培育若干能幅射带动周边地区的规模特色专业市场,临街店面要控制住,坊门街商业步行街要采取措施尽快繁荣。
三是城市功能如何完善?政府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大包大揽,还是要放开领域,以民间资本来办教育、办医院、办文化。这样城市发展才能加快。
四是如何保持公平竞争秩序?外地企业对衢州多有担心,招投标中串标现象见怪不怪,实际上是保护落后,也助长腐败。要规范招投标中心,杜绝漏洞,实现公平竞争最优化。
五是民营经济能否官商不分?我们现在提倡机关干部下海,提倡比照股票依法参股办工业,这些都是适应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举措,但决不允许违反中纪委有关规定,更不允许手上掌权却暗地里办公司、介绍工程谋私利,类似这样的问题要严肃处理。
三、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1、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衢州新一轮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长期坚持,务求实效。各级党政部门要经常研究民营经济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尽心出力。
2、加强协调,改善民营经济要素供给。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要素支撑。目前,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要素供给瓶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首先,下大力气加快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调度,缓解生产要素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对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和垄断经营产品的成本监审和价格管理,在土地、水、电、气和通讯设施等供给和价格方面对民营企业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第二,加强和改善财政金融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各级政府性专项资金都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品牌创立以及园区共享设施建设等的财政支持力度。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申请国家、省级等各类政策性扶持基金。金融机构要把民营企业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改进信贷管理方式,完善金融服
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第三,努力增加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供给。要通过税收、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造;鼓励民营企业与各类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办好各类人才市场,拓宽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渠道。
3、完善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推动民营经济在规范、法制、有序的轨道上发展。一是切实转变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有关部门要及时向企业发布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市场动态以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商部门一方面要从个私经济起步抓起,当好接生婆,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上亿元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发展中介组织,完善自律功能。要发展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民间组织,重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促进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三是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扩大党的社会基础。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大力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五个一工程”,力争经过三年努力,使5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91%有党员,10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和3名正式党员以上的企业100%建立党组织,80%单独组建的党组织达到“五好”要求。要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工会、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群众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利。民营企业要自觉接受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积极为党组织和群众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和支持。
4、转变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今年是狠抓落实年,我们要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对照
“七少七多”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坚持开展市领导联系“六个一”、建立“创业绿卡”、构建大工业服务体系等行之有效的举措,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发动党员干部下基层、进企业,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我们下步要根据实际需要,准备选出百名机关干部到工业战线和开发区挂职、帮助工作。对年产值首次超亿元的民营企业,市领导要亲自上门祝贺。5月份,全市要集中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各地要组织机关干部深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满腔热情地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同志们,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创造力,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大发展,为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