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汽车拥堵问题(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23:2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汽车拥堵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汽车拥堵问题》。

第一篇:城市汽车拥堵问题

【社会问题的背景】

(1)2010年10月,一家平面媒体关于“北京官员首度表态将控制汽车数量”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北京真要限车了么?不管真假,这一纠结万分的问题恐怕都会搅热年底京城的新车和二手车市场,让京城的汽车增长在一种“心慌慌”的氛围中再快一些。

其实近两年北京要限车、限牌的传闻多次浮出水面,有的还是相关部门官员的表态。但是限车、限牌始终处在传闻的层面,反对声音四起之后,相关部门很快站出来表示北京不会限制购车。

(2)2010年10月24日,参加第23届京津沪渝穗五城市规划工作交流会的市规委副主任刘玉民表示,本市规划、交通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有关交通规划的一揽子计划,“其中控制机动车数量方面肯定会有措施”,确定后交通部门会公布。这也是本市官员首次公开做此表态。官员称北京不是“世界首堵” 汽车已过度使用

例如,2008年底,针对“每年发牌10万”的限车传闻,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就公开表示,北京市政府已做出决定,不会采取控制机动车总量、限制居民购买机动车、限发车牌等措施来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这位官员表示,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大局出发,从有利于国家汽车工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从顺应和满足市民生活富裕起来之后想要提高生活质量的意愿出发,采取控制机动车总量,限制购买、限发车牌的办法是“不合适的”。之后,在不同场合,北京市有关领导也曾经再次做出不限百姓购车的表态。

前不久,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开展《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邀请各界专家建言献策,记者在会上发言时,首先提出的建议也是北京市“十二五”交通规划应明确不会用行政手段限制机动车的购买。很令人欣慰的是,当时我这个开门见山的建议得到了北京市交通委有关领导的认同。

那么这次北京要控制汽车数量的消息真会变成现实么?相信很多怀揣家庭轿车梦的老百姓会因此纠结、煎熬、担忧。

(3)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公共政策可以一夜之间就“变天”的决策机制。北京如果限制购车,一批经销商会受到严重冲击,很多住远郊区县、孩子小的百姓改善生活质量的梦想会泡汤,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关乎千家万户。在北京公交建设还处在不完善期的时候,这样重大的公共政策拍板应当遵循怎样的决策程序?应不应当先认真倾听民意?这些都需要主管部门认真考量。

在限车的问题上,成都市今年的做法体现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程序。今年4月28日,成都召开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听证会,针对“摇号上牌+专段号牌+限制外地车进城”的待议方案,19名听证代表各抒己见,同时引发了社会激烈争论。最终,成都市交委在2010年5月表示,根据对听证会的结果研究,成都现阶段不会推行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政策听证会重在听取民意,而不是预先设定一个结果。”成都市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聂斌当时表示。记者认为,限车这种关乎百姓利益的公共政策,出台前应当符合程序正义,应当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精神,而不是仅仅从降低政府部门管理难度的角度拍脑袋做决定。

北京的尾号限行已经饱受争议。期间,一些大比例“赞同限行”的“民意调查”为这项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蒙上了一层雾霾。记者认为,这也是北京在限车问题上要引以为戒的。政府部门在治堵过程中要认识到,了解真正的民意比尊重民意的姿态更重要。

【核心观点及对策】

(1)严格来讲,老师认为限车令并非是解决问题的上策,其实从更合理的角度看,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于北京的改进会更有利。第一个方面是现在提高小汽车的使用成本;第二个方面是北京市对公车要下更大的力度来进行治理,包括我们过去在传统模式下所形成的班车模式以及单位的小汽车数量不断增长;第三个方面进一步大力的贯彻公交先行的方针,只有让老百姓感到乘公共交通出行很便利,同时也很经济,在这样一种方式下,人们就会逐渐培育一种公共交通出行的理念,那么从这种小汽车为导向型的城市交通出行理念转变到公共交通的理念。

(2)交通问题不应该只看到是小汽车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出行的问题,是人和物的流动问题,应该把大众出行放在重要位置,大众出行就是怎么解决公交优先,公交发展的问题,赶快建立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设施,一个就是地铁的建设,一个地面公交,包括快速公交BRT,形成一个网络,形成网络除了线路以外,更重要的是节点的换乘,所以这一点就应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管理;第二个方面要增加它的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比如包括能够保证公交车出行的准时准点;第三个方面就是接驳让小汽车停在它的停车场,然后换乘轨道交通这样能够保证中心区拥堵地段尽量少用小汽车。

(3)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状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且不说限制购车是否现实,即使限制,也不可能全都禁止,只是每年减少一些新车数量,其总量还是在增加,不过增长的速度慢一点而已。那么限车措施很难在短时期内奏效,北京城还要在忍无可忍中捱过一天又一天。另外,限车效应势必会让中国的汽车产业陷入困局,中国经济也将受到牵连。因此,简单的“限车”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为交通的畅通助力。

【背景】

2010年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中国汽车产销量首居世界第一。

【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凸出。据资料显示,08年我国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00M2,人均道路拥有面积12 M2,已经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然而随之而来的并非城市交通的畅通,百姓出行的便利。

我国人多地少,城市用地有限。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煤油等资源日益紧张。解决交通问题靠修路或发展私人交通不但不合国情而且行不通。因为路永远没有汽车发展得快。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畅通城市交通,方便市民出行的有效手段,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原因】

1.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矛盾。城市公共汽车、巴士、地铁等交通工具数量不足,导致绝大部分地方的公交“人满为患”,尤其是上下班时间等不到公交;公交线路发展滞后,线网布局不尽合理,有许多成规模、入住率较高的居民小区也很难找到直接到达市中心和各大商业圈的公交线路;公共交通服务理念缺失,由于公交缺乏弹性,及政府重视不够,公交乘车环境混乱拥挤。反观私家车,以它的舒适和快捷,嬴得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正是由于公交的种种缺憾,市民不得不选择私家车和出租车等出行方式。

2.人们对公共交通认识理念的不足。公交车是一种经济而环保的出行方式,从车道容量来看,一辆公交车所占道路面积约等于两辆小汽车,而载客容量却是小汽车的17倍;在能耗和空气污染上,公交车又要比小汽车低90%。然很多人却认为乘公车、搭地铁是穷人的交通,是丢面子的事情。认识不到公交在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的好处。

3.政府职能的“缺失”。公交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城市道路的设计,交通连接的建设与完善,而且需要民众的参与,交管等部门的管理。由于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大多城市公交基础性资源配置停留在90年代,影响公交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对公交企业政策性、公益性补偿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对策】

1.要把公交优先的政策摆在城市发展的突出位置。政府应系统地制定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思想与政策措施。各地由公交行政主管部门与规划局协同,进一步做好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完善公交法规规章、规范公交市场行为;通过 建立公共交通协商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涉及城市交通方面的问题,建立起适应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大交通管理体制。

2.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政府要加大对公交基础设施的财政支持,将公共交通场站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努力做好公交场所、站点、线路建设。不仅要在公交数量设施上,更要在公交服务质量上做足文章。

3.要进一步加强现代公交系统建设。要设置公交专用车道,专用道上要配套设置清晰、直观的标志标线等标识系统,对挤占公交专用通道的车辆要依法查处,确保公交车辆对道路的优先权。要发展支线网络的交通,以不同的交通方式与快速交通网进行衔接,实现小区、园区、工厂与快速交通之间的穿梭通行,建立良好的换乘系统。要提高城市繁华地带及交通拥堵地段的通行能力。优化公交设施结构,努力形成覆盖全市的公交线网。

4.要加大宣传,提高民众公交优先的理念。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开展公交宣传周以及无车日活动,广泛宣传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重要意义,使“公交优先”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引导公众把公交作为首选的出行方式。

第二篇: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逐渐成为广大市民感触最深、影响最大、积怨最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大连交警支队曾派出调研组多次到各地进行调研,探索城市交通拥堵的因素,包括调研地机动车拥有量、道路资源量、路网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及交通管理等。但不同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及城市文明程度的不同,其选择出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造成交通拥堵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本文力求找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共性原因与对策,供大家参考。

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调查

(一)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道路资源供应缺口日益拉大。1990年以前,我国车与路的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并不十分明显。1990年以后,机动车保有量成倍增加,尤其是2000年后,机动车增量惊人,车辆的增长速度和道路资源供应严重不协调,逐惭成为社会热点问题。199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551.36万辆,2000年6000万辆,截止2008年底已达到1.699亿辆,年均增幅29.8%。从我国公路总里程来看:1990年是102.83万公里,2000年130万公里,2008年357.37万公里,年均增幅2.47%。其中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增幅较大,城市道路由于城市结构的局限性,增幅还要偏低。从车与路的发展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来看,道路资源的供应缺口较大。更重要的,由于城市道路资源开发有限,而机动车数量仍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使得供给和需求呈“反比”式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二)城市规划不尽合理,路网结构总体布局失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国多数城市以旧城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摊大饼”式的结构布局。这种城市结构的特点是,城市的政治、文化、金融集中于城市的某一片区域,形成城市的中心区,城市道路大都以适应某一区域的需要来布建,这决定了我国多数城市道路均属于这种典型的“树状” 路网结构。它以主路为干,派生出多条仅服务于某一点的支路。干路要为支路合流服务,同时又要担负着商贸交易功能,其效果必然是源头广泛,合流集中,支路不足,干路爆满的交通现象。同时,由于干路又是出入城的基本通道,形成出入城的脖颈,如果拥挤堵塞发生在颈口,那么城内交通就不仅仅是拥挤和堵塞,还很可能是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三)出行工具结构发生变化,道路资源配置不合理。1990年以前,城市居民选择出行的方式主要以自行车为主,公交车为辅,私家车和出租车为次的基本交通结构。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私家车增长迅速,交通构成比例发生变化。以2008年中国公安信息网公布的数据为例,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293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6.14%。其中,私人摩托车8732.28万辆,占私人机动车保有量的67.51%;私人汽车4173.39万辆,占私人机动车保有量的32.49%。换一种说法,就是道路上每10辆机动车中,有8辆是私人车辆。其中,5辆车是摩托车,3辆是私人汽车。这只是一个平均值,实际上,摩托车大多集中在农村或城乡接合部,城市中私人汽车的比值更高。比如大连市,道路上7成以上机动车是私家车,摩托车不到1成,自行车基本已不作为出行工具。有人作过统计,每4辆小汽车所占用的道路面积与1辆公共汽车所占面积是一样的,而后者的载客量是汽车的30-40倍。运送同样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节省道路资源3/4。可以推算,私家车所占有机动车总量的近8成,超过道路资源50%,而承担的运载能力还不足10%,已成为道路拥堵的主要成因之一。

(四)智能交通发展滞后,交通引导运筹力低。目前,全国多数城市道路智能化程度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挥调度系统缺少高技术支撑。指挥调度系统是智能交通的中枢,它起到整合各个子系统功能,实现1加1大于2的作用,它需要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支持平台。其中包括各类交管科技设备、交管信息收集整理系统、通讯传输系统、后台支持软件等科学技术,当前我国多数城市仍在使用低效能的运行平台。二是灯控信号还不完善。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应能做到,利用交通流量分析系统整理出的最优数据来控制警力配置,引导交通流,解决盲目行车、无序行车的问题,当前多数城市交通信号仍不能实现智能化,很多城市交通还没有车辆调流诱导屏。三是信息发布还没有实现共享。科技化水平高的信息发布平台,不但要在内部实现交通管理警务信息的收集、应用、整理、发布、共享机制,而且还要实现同气象台、广播电台、高速公路管理、市政部门等多部门的联动,达到资源共享。现在信息处理“单打一”的现象仍然严重,造成驾驶人信息不灵,车流集中,甚至交通瘫痪。另外,交通警察装备、驾驶人诱导等因素智能化程度的不足也是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

(五)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交通违法者约束力不强。在路上,我们随时可以看见,驾驶人抢时抢道占道、违规超车、随意倒车;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闯红灯等,破坏正常的交通秩序,这和国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我们的出行文明程度还相差甚远。从法律、法规的内容看,现行道路交通法规对一些交通违法行为也无明确的“罚则”;对不守法的交通参与者没有指导性的有效措施,又无处罚的震慑力,因而也无法有效地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情况。比如,交警不可能对驾驶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驾车时打电话等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时刻进行监督,即使监督到了也难以处罚,致使驾车时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大量存在。另外,行人违章行走的情况大量存在,但由于处罚的震慑力不够,或教育措施不到位,致使对应的法规形同虚设。从执法环境看,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执法环境越来越复杂,民警不怕身累,就怕心累,情大于法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正当执法遭受干扰的事件也屡见报端。久之,法律、法规对交通参与者的约束力逐惭变小,也就造成了交通拥堵的病根。

二、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对策

在探索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时我们发现以上因素并不能涵盖所有城市的交通拥堵的主因,比如队伍的管理机制不完善、交通宣传不到位、路面警力的不足等都是影响交通畅通的因素,它是城市发展管理中诸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因此,在探讨对策时也难免挂一漏万,本文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叙述。

一是要合理控制汽车的上路量,降低道路资源需求。鉴于城市道路资源发展的局限性,控制汽车尤其是私家车的上路量是降低道路资源需求的有效途径。世界各大城市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启动“停车再乘车”计划。即在城镇外围修建大面积的停车场,鼓励市民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然后再乘坐公交车进入城镇,从而有效避免小汽车直接进入市中心,加重城市道路的负担。二是实施拥挤收费。在城区划分收费区域和收费时间对私人汽车、货车进行收费,不仅可以增加市财政收入,而且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三是调整上下班制度。政府可根据交通流或交通拥堵的时间性、方向性和区域性对不同单位实行弹性上下班制、错峰上下班制、轮流公休制等,达成交通流量的均分,降低对道路资源的需求。四是在中心区收取高额停车费。比如,欧洲许多城市中心区都普遍实施了计时收费,且费用高昂,目的是增加以中心区为出行终点的小汽车出行费用,减少该地区的小汽车交通量。

二是要调整城市发展思路,科学布局城市交通网。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核心问题。城市规划应该做到城市静态功能关系与动态功能关系相互协调,做到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的协调一致。要以居民居住区靠近机关、科研单位集中的地区为原则,尽量减少跨区域交通量;从政策和规定上提倡拆除单位、小区外围围墙,开放区域内道路,增加放射性道路和城市道路的通行面积,使支路横纵相连,为主干道分流,最大限度提高道路交通利用率;要加强停车规划与管理,完善和落实配建停车场法规,积极、合理地推行路边停车计费制度,商场、饭店、写字楼、住宅区及其他公共设施在规划中均应建立保障交通流量的停车场设施,使城市交通网达到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配置动力结构。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具有运输效率高、成本低、建设用地少,环境破坏性小特点,是调节动力结构的重要筹码。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仍然较低,一般不足20%,发达国家大中城市公交出行比例约40%。而根据建设部的要求,特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要超过30%。要达到或超过这一标准,一要多元化发展公共交通,要构成集地铁、有轨电车、城市快轨、公共汽车等于一体的完善公共交通体系,让出行变得方便、快捷。二要采取公交车道的保护措施。比如,法国首都巴黎则采取保护公交车道、违者重罚没商量的措施,立杆见影。三要政府提供政策、资金保障,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扶持力度,让公共交通真正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和支柱。

四是要着力提高交通科技含量,增强道路通行能力。交通管理智能化是未来交通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它也是解决当前道路资源条件下交通拥堵的重要砝码。我们除了在交通指挥系统、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上提高科技含外,还要着眼于新产品的研发,实现人人主动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比如,国内有些城市已经研发出一种带有上传功能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将该系统安装到每辆机动车上,将城市几十万个实时在线的道路信息来源,经智能化管理中心计算后,通过广播频道发出,让所有装有该系统的运行车辆,无偿地接收道路实时信息和智能化指挥,从而达到合理均衡分配整个城市车辆的流量,合理地配置城市道路资源,对城市交通起到主动式智能化管理的作用。

五是改善执法环境,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从民警不愿管,群众不服管以及法规不完善的问题入手,逐步改善执法环境,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要建立民警激励机制,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力求达成从“要我管”向“我要管”的转变;要研究可行的勤务模式,将主要警力用在动态监管巡逻,疏导交通、处理事故、纠查违章上,以有效缓解当前日益繁重的交通监管任务和警力不足矛盾;要依法严处各种造堵的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撞红灯、双黄线掉头、逆行等严重造堵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力度,迅速形成严管重罚的工作态势,形成震慑力;要制定罚之可依、罚之有度、罚之有效的法规,让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秩序则变为现实。

第三篇:城市拥堵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对策调研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膨胀,而城市交通的发展却跟不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堵车成为许多大中城市一道常见的“风景”。交通拥堵直接影响着城市现代化进程,降低了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削弱经济活力的瓶颈之一,也不利于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提升。

一、城市拥堵问题的原因

(一)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不到位

1.城市交通布局不合理。由于各种限制,很多地方没有按城市的自然条件、地位和地理位置布局把城市的生活区、办公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交通枢纽区等功能区进行合理分布,以至于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越来越旺,导致交通越来越紧张。

2.路网布局不合理。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路网整体性差,非交通占道突出、个别路段狭窄;次干道,特别是中小街道的配套交通设施不够完备、管理力量薄弱;部分路段双向交通易于发生堵塞而不能得到及时排除;机动车辆进入次干道和中小街道行驶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大量交通拥入主干道,形成主干道拥堵的局面。

3.停车站场布局不合理。车辆有行必有停,但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区停车场却寥寥无几,大型商场、宾馆、机关也大多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地。在广州很多地方因找不到停车的地方,有的司机不得不在街上转来转去,同时也影响到其他车辆。为解决“停车难”问题,交警部门不得不在部分非主要马路上设置停车线,这更使业已紧张的道路交通雪上加霜。

(二)交通法规不健全,交通执法力度不强

现有交通法规不健全,交通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加重了路面交通的混乱现象。常见违规如“酒后驾车”、“闯红灯”、“不系安全带”、“驾车打电话”、“压黄线”、“超速行驶”、“违章停车”以及“尾气排放超标”等都没有受到依法严惩,交通规范形同虚设,间接加重了城市交通情况的恶化。

(三)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道路、站场总量不足。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市民的出行需求和私人汽车数量的快速发展与城市交通建设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道路之间衔接性不强。目前,我国较多城市公路建设往往是修一条很宽的中心大路,而许多旁边小路却不通畅,很多街区里面的道路还是“各自为政”互不相通,结果把通行压力全“逼”到了大路上。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小路大路都没有得到很好利用,严重妨碍了车辆的分流和速度。

(四)交通管理设施不足,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普遍较少。由于设施明显不足,管理疏漏不少,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

(五)城市交通参与者文明程度低,交通法规意识淡薄

我国大多数城市交通参与者文明程度低,有法不依现象突出,导致大量的交通事故,阻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

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反映了造成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既有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车辆高速度增长、城市高速度增长的根本原因,也有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少、交通安全设施不足、车辆发展与道路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与交通供给不协调等客观原因,还有交通管理落后、道路使用者的不文明行为等人为原因。

二、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找准道路的功能定位,分层次进行合理改造。城市道路功能分为六个层次:城际高速路、城郊与城市主干道的快速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生活区道路。但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普遍存在道路功能定位不清,导致行车错位,引发交通拥堵的现象,因此需要从优化城市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入手,区分道路功能定位,分层次进行改造,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步伐,增加路网密度。其次,挖掘次干道、中小街道的通行潜力,为主干道分流服务。修建或扩建一条城市道路,其投资是巨大的。而挖掘现有道路的交通潜力,特别挖掘交通流量远没有饱和的次干道、中小街道交通潜力其效益应当是明显的,经济价值也十分巨大。

(二)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首先,加快高新技术在城市道路管理中的应用。例如,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车辆档案、驾驶员档案、道路和车站建设档案集中管理,在市、区、街道实现计算机联网等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交通管理提供许多先进的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推广人性化交通管理模式。再次,加强执法力度,强化路面管理。交通管理的各项工作归根到底要体现在路面管理上。加强执法力度,强化路面管理是交通管理的集中表现。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警察就是执法者,弱化交通民警的执法,就弱化了交警对路面的控制,交通安全与畅通就难以保障。

(三)提高全民文明交通意识

首先,要提高交通管理者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其次,大力宣传交通法规,增强公民文明参与交通意识。交通安全宣传和交通法规教育必须走社会化的道 路,利用大众新闻媒介和社会力量,把全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法规纳入两个文明建设的轨道,对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现代交通意识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在加大立法和监控力度的同时,做好广泛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民交通参与意识,持之以恒地把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常识潜移默化到交通参与者的思想意识中,人们养成文明开车、文明行路的城市交通风尚。

(四)加速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出行总量

首先,推进公共交通专用道建设,加强公共交通专用道的监控,真正做到“专道专用”;优化交通信号配时,为公共交通优先通行、提高运行速度创造条件;净化行车环境,减少困扰,提高准时准点率,提高可预见度。其次,采取措施吸引市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票价优惠政策和便民措施,鼓励市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

综上所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一方面加大城市交通环境的硬件建设,一方面改进管理手段,充分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创造良好的交通软环境,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才是关键所在。

第四篇: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综述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综述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大城市,交通拥堵及由此导致的时间浪费、运营成本上升、交通事故增加、空气和噪声污染加剧等,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增加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交通拥堵原因及对策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交通拥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对策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机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交通需求与日俱增,人们的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频率大幅度增加。这导致了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主要是机动车流量)急剧增加。城市巨大的交通需求与城市有限的交通供给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许多大城市都出现了交通拥堵的现象。

城市交通拥堵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交通拥堵引发的交通运输效率下降阻滞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城市资源的严重浪费。诺贝尔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研究发现全球每年因拥堵造成的损失占GDP的2.5%[1]。交通拥堵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频繁的怠速、低速、加速、减速,加重了城市的空气污染。北京市环科院研究结果表明:小轿车的车速由20千米/小时提高到50千米/小时,其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可减少50%左右。交通堵塞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无谓损失,它减少了社会总剩余,从而也降低了社会的总体经济福利水平。根据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国初分析,若以两百万人乘车计算,北京因为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一天就高达四千万元[2]。

由此可见,如何避免和减少交通拥堵造成的影响,保持道路通行的高速、安全和舒适的特性,已成为我国交通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2 国内研究现状 2.1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

张仁认为城市道路交通个拥堵的主要原因有:1.城市道路交通需求与道路费源不匹配。城市的开发与道路交通会相互刺激和促进,但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城市规划并不合理而且难以被持续、有效的贯彻执行,影响了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畅通。2.城市交通结构与交通需求不匹配。城市公共交通应该是城市交通出行的主体,而轨道交通又是公共交通的主体。目前我国由于轨道交通发展滞后,使整个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及服务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不满足总体需求,从而刺 激了私家车的发展。而私家车具有较高道路资源占有率,从而加剧了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状况。3.城市道路系统功能不匹配。主要表现为:道路网中各等级道路级配不合理,道路节点功能不匹配,主要道路进出口设置不合理,交通出行性质与路网布局不匹配,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不匹配。4.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手段不匹配。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由于管理力度不够造成的道路系统使用效率下降[3]。

复旦大学曹一鸣认为供不应求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的速度要远远大于道路空间增长的速度,并且我国城市道路网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巨大差距,使得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最终导致了交通拥堵[4]。

郭继孚、刘莹、余柳等认为城市发展屡屡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限制规模,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密度与小汽车保有量之间呈现畸形对应关系,导致交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此外,城市公共交通竞争力不足,难以吸引小汽车使用者转变出行方式。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绿色出行方式日益 萎缩,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5]。这些都是导致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的深层次原因。

胡莨靓主要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个性原因。认为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以及公共交通发展的滞后是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在我国,公务车的大量使用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各地纷纷采取的治堵方案主要足以“限”为主,但是行政色彩太突出,难以取得治理拥堵的成效。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差,交通违规违法现象频繁,也是导致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6]。

2.2交通拥堵治理对策

刘小艳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城市交通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智能运输系统,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进大容量、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的发展,确立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合理控制交通该需求的增长;运用交通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居民在出行中选择低碳交通方式[7]。

张红岩、宿迪提出利用综合交通规划的方法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是指以城市内全部交通方式为对象,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符合城市环境、教育、健康和社会福利政策的一体化交通规划。与多层次交通规划相比,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更加强调规划的连续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与政府财政预算手段相配合,共同提供符合广大市民需求的城市交通公共服务,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从而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8]。

卢毅、张欢、曾泛洪等认为,优化交通结构和加强与改善干道管理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途径。通过开辟公交专用车道、公交专用路,实施路口公交车辆优先信号控制并加以制定正确的交通政策等方法来推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从经济角度,提出了利用经济杠杆手段,包括用优惠政策鼓励多人共乘,拥挤道路收费等。通过采用单向交通,优化信号配时,从时闲和空间上分散交通流即错峰出行等干道管理方法是以提高线交通运输效率[9]。

朱方正、刘继华、许永兵等从规划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措施。他们认为,城市规划阶段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首先,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拥堵现象更加严重时,必须考虑发展多核心城市结构,以减少出行交通距离,分散各条道路上的交通流量。其次要注重城市支路的建设,协调各等级道路分担的交通流量,完善城市的道路结构;根据道路等级、周边区域交通特性,选用合理的道路横断面,保证车流畅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最后,建设完善的静态交通设施,对于城市核心区不能一味满足停车需求,在城市中心区(除核心区)静态交通设施建设(特别是配建停车场),对于旅游、度假集中场所按需求配置静态交通设施,其余区域保留发展用地,分阶段、分区域完善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在管理层面,首先,在经济、管理上予以优先扶持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并积极引导城市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意识。其次,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在重大节假日实行交通管制。最后,加强交通科技应用,加强对城市居民的交通意识教育[10]。3 国外研究现状

城市交通拥堵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国外很多城市在经过了城市拥堵之痛后都积极寻求治理良策。3.1 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

2006年,美国运输部(USDOT)出台了《针对减少美国的交通网络拥塞的国家战略》,它指出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种有效的机制来管理对现有交通容量的利用[11]。其他原因包括交通事故、大型活动、天气状况、交通信号灯故障等。根据美国公路使用者联盟(AHUA)的调查显示:在造成交通拥堵的几个重要因素中,交通瓶颈(交通需求超过道路容量)占总数的50%;交通事故占25%;道路施工占15%;交通信号灯故障占5%[12]。

美国公共交通协会(APTA)在其《发展公共交通的好处》中指出交通拥堵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出行线路有限,过多的车辆挤占了道路可用空间。其他原因包括:(1)私家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2)公共交通落后,公共交通财政投入少;(3)公共政策下自动导向模式的发展迅速;(4)道路和停车场的建设占用的土地太多[13]。

3.2 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

美国公共交通协会(APTA)认为针对交通拥堵的问题,应该从运输装备的角度扩大交通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13]。美国,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共投资了500美元用于公共交通设施的维护和建设;英国在2000-2010年十年内投入1800亿英镑,用于补贴现代公交、有轨电车、轻轨系统和自行车交通建设;其他欧洲国家也对公共交通实行幅度较大的补贴,如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早在1992-1998年期间,政府就对购买公交汽车提供38%的补贴,近年来这一补贴比例更大,而对道路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补贴幅度也相当可观,一般补助资金为投资额的75%,有的项目甚至补助90%以上。首尔曾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过公共交通建设滞后的问题,交通拥堵十分严重。2004年7月,首尔开始积极推行公交改革,重新整合了公交线路,修建中央公交专用通道,引入车载GPS设备,开发新的智能收费卡系统等。公交改革后,中央公交专用车道内公共汽车速度从改革前的10 km/h提高至20 km/h,公共交通乘客数量上升了11%[14]。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西方国家在面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时优先采取的措施之一。巴黎早在20世纪初就对城市交通进行了规划,对交通道路建设留有余地。随着小汽车数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开始出现,巴黎开始迅速开发以城市快速公交和地铁为主的公共交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从整体上将城市中心与近郊就业区、生活区及远郊5个卫星城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进而逐步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结构。所以尽管总体汽车拥有量和道路车流量都比较大,但交通拥挤的现象并不十分突出[15]。

一些国外城市管理者运用经济杠杆调节交通出行量的措施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典型的做法就是交通拥堵收费。新加坡是最早实施拥堵收费的国家,实施拥堵收费政策后,收费区域的车流量减少约13%;行车速度提高22%;使用公用交通的比例增加了近50%,达到通勤总量的46%;汽车合乘比例大大提高;削峰填谷效应较好[16]。为了应对交通拥堵,2003年英国伦敦实施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效果十分成功。收费时段内进入或穿行于收费区的交通量全年降低了15-18%;收费区内交通延误比以前平均下降30%;同时新制度并未造成对收费 区外严重的副作用[17]。

有的国外学者认为为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才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法宝。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的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开展了与智能汽车技术相关的PATH、IVI、VII和CVHAS等国家项目。欧盟先后启动了PREVENT和eSafety等大型项目的研究,在安全车速控制与安全跟车系统、横向安全辅助与驾驶员监控、交叉路口安全辅助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加快智能安全辅助系统的研发与集成应用,为道路交通提供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日本政府主导的先进安全汽车ASV项目已于2000年取得初步实用化成果[18]。4 研究趋势与展望

从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现状来看,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有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失衡,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规划与路网结构不合理,城市交通管理手段不够完善等等。为了应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国外一般采取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科学规划城市路网结构,运用经济杠杆调节交通出行量及积极发展只能交通系统等措施。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上述措施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国内相关学者主要从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支持公共交通发展,积极发展智能交通,完善静态交通设施及交通管理手段等方面给出了应对交通拥堵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如何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以及如何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交通管理系统最优为目标,从全局出发,提高城市交通管理和城市道路管理水平。

(2)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促使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应用,在交通拥堵问题上也有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是今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孙莉芬

城市交通拥挤疏导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2005 2.樊晓珂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2007.3.张仁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及缓解的基本方法[C].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交流会议.4.曹一鸣 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及对策[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郭继孚,刘莹,余柳 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J].城市交通,2011.6.胡莨靓

探究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个性原因[J].金田,2012.7.刘小艳 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及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2.8.张红岩,宿迪 综合交通规划: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卢毅,张欢,曾泛洪 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与对策[J].湖南交通科技,2004.10.朱方正,刘继华,许永兵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综合治理错时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1.Mineta N National Strategy to Reduce Congostion on America's Transportation Network,2006.12.American Highway Users Alliance Unclogging America's Arteries,2004.13.余冰,任莎,欧志梅,何玉花,罗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2011.14.郭继孚,刘莹,余柳 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J].城市交通,2011 15.刘学民,陈琛 国外城市交通治理的经验对A市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16.刘胜洪,尹晓水 国外大城市交通拥堵收费的典型实践及其对重庆的启示[J].城市地理·城乡规划,2011.17.端嘉盈 有关拥堵收费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18.王宇锋 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现状简介[J].2008.

第五篇: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研究

交通工程结课论文

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研究

【摘要】 通过对城市出现交通拥堵状况的分析,以及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来告诉人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必要性,通过改变人们生活习惯,提高环保意识,以及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规划解决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使广大老百姓从中受益,让城市天空变得更蓝,最终达到全社会的完美和谐。

【关键词】 交通拥堵路网布局基础设施成本交通现代化

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世界难题,而在人口众多的我国,显得尤为突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是目前中国研究交通问题的专家的热门课题之一。对于交通拥堵问题,民间各种组织和个人也献计献策,在这里我想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我国出现交通拥堵的背景及原因

我国城市产生交通拥堵的背景:

(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空前繁荣,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居民出行总量稳步增长,出行距离快速增加。

(2)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但是相应的交通建设并没有适应城市发展造成城市交通结构的不合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势不足,交通分担率低,同时,小汽车数量猛增且使用率极高。

(3)城市土地利用和路网布局的不协调。从交通需求的产生机理来看,城市人口规模和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交通需求的总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出行生成强度和流向。由于各城市的历史发展原因,造成的的新老城区人口和交通设施的分布不合理。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于城市发展过程本身。经济发展导致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高度密集的城市逐步演变为在更大区域内日益分散和多极化的城市, 居民的出行模式也随之发生急剧的变化, 人口的不断增长、由经济引发的出行行为(交际、购物、文化活动和旅游等)的增长必然给城市交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具体原因表现为:

(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机动车的年平均增长率达 13%~15%, 道路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 15%, 而全国城市道路里程的年平均增长率却不足 5%。

(2)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不合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土地的价值, 缺乏整体观念, 只注重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 忽视周边的环境、交通等社会成本, 造成城市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强度过大及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过度集中, 从而造成城市交通总需求超过了城市的交通容量上限, 使得城市交通问题无法解决。(3)路网规划不完善。许多城市的干道网尚未规划形成, 使得大量车流只能拥挤在现有的几条干道上, 不能形成合理分流。

(4)城市公共客运发展滞后, 加剧交通紧张。具体表现为: 公交线网布局不够合理, 许多城市的第 3 期公交线网未能根据城市的发展而及时的调整结构,使得一些道路上公交线路过多, 而另一些道路上公交线路又过少。②公交车辆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建设部标准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 11 标台, 但是许多城市尚未达到此标准, 导致许多城市的新建区和居民小区尚无公交车辆通达, 相当部分居民放弃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愿望, 无形中加大了城市的其它交通车辆的数量。③公交车运行效率低。④公交服务水平不高。

(5)小汽车增长速度过快。目前我国城市机动车的年平均增长率已达 15%, 其中私人小汽车的增长速度超过平均水平。如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在200 万辆左右, 每天以 800 辆左右的速度增加, 预计到 2008 年将达到 300 万辆, 过快的增长速度加重了北京市交通 “ 求”大于 “ 供”的矛盾。(6)停车场容量不足。据专家测算, 城市拥有的社会公共停车位应不少于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10%, 但许多城市尚远远不能达到此标准, 于是大量车辆被迫停靠在公共道路上, 使原本不足的道路面积更难以满足车辆流动的需要, 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二)交通拥堵给社会带来的巨大问题

(1)巨大的拥堵经济成本

权威资料显示:停车时没有公里数用时间衡量油耗,三分钟相当于一公里,以每辆车平均油耗每百公里8升计算,则每三分钟的停车油耗为0.08升。假设每天每辆车因堵车额外耗费时间为30分钟计算(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很多人上下班时间在路上会堵上一个小时),则平均每辆车每天的额外油耗为0.8升(事实上,频繁的起步停车油耗要大得多)。以93号汽油每升6.25元计算,每辆车每天额外耗费0.8×6.25=5元钱,综合各项因素,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与北汽福田汽车有限公司于近期联合发布的《中国居民生活机动性指数研究报告》

中指出,北京的车主平均每个月要支付375元为“交通拥堵”埋单。据统计,北京的拥堵经济成本(JEC)居全国大城市首位。

(2)巨大的社会成本

根据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国初研究员的调查与评估方法,北京800万左右的从业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坐车上班,包括私车、公交车等。如果说一天中有400万人坐车上下班,一个人的社会成本为20元,那么因为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一天就是8000万元。相当于每年292亿人民币。

(3)环境成本

3.1空气污染

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20万辆,而且还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无疑,它是引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据北京市环保局监测,北京城市郊区大气中74%的碳氢化合物,63%的氮氧化合物来自汽车尾气。监测资料还表明:汽车缓慢行驶状态下的尾气排放量是快速行驶的5倍。为此,有关专家认为:“世界水平”的交通拥堵造就了北京城“世界水平”的空气污染。机动车排放污染已成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直接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浓度的分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北京城市空气中机动车排放的CO2、N0X,分别占全市各污染源排放总量的83%和43%;由于机动车尾气管高度低,污染物排放属于超低空排放,因此其环境浓度分担率更高,分别为84%和73%。另外,对北京市城近郊区大气PM10和PM25的源解析表明,含交通扬尘在内的各种扬尘污染源是大气PM10和PM25的主要污染源,PM10的排放量占到39.5%。在扬尘浓度分担率中,交通扬尘的比例占到65%。

3.2.交通噪声

北京交通噪声一直居高不下,多年来都在70dB以上。在对全国30个大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情况的考核及排序中,北京市排在倒数第三位。

3.3.交通环境投入

以2002年为例,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为1363.4亿元,占当年GDP的1.33%。全交通行业共投入污染防治资金3亿多元,使交通行业污染治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2002年,北京市环境保护总投入达到134亿元,占当年GDP的4.3%(北京市2002年GDP为3212.71亿元)。如果按交通污染分担率为70%计算的话,北京市交通环境成本约为93.8亿元,占当年北京市GDP的2.92%。来自北京市政府的数据称,以1998年为起点,当年北京环保投入54亿元,2005年达到100亿元,2006年超过250亿元,七年间累计1200亿元人民币。

(4)健康成本

科学分析发现,汽车尾气中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当中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

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并且汽车在不断消耗着地球的资源。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成为无情吞噬石油资源的无底洞。目前,汽车使用的汽油约占全球汽油消费量的l/3。

按照北京单双号限行之前的统计数据,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若以32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来算的话,北京每天排出一氧化碳9600,000kg,碳水化合物640,000—1280,000kg,氮氧化合物160,000—480,000kg,如此巨大数量的污染排放物将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所以,即使有微量一氧化碳的吸人,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头痛,重者脑细胞将受到永久性损伤;氮氧、氢氧化合物会使易感人群出现刺激反应,患上眼病、喉炎,尾气中氮氢化合物是致癌物质,它是一种高散度的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几昼夜,被人体吸入后不能排出积累到临界浓度便激发形成恶性肿瘤。

(5)焦虑成本

根据环境心理学的观点,环境对与心理具有巨大的影响。交通拥堵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焦虑,调研发现,在同一路段拥堵30分钟以上会产生胸闷、焦躁、心烦意乱等症状,忍耐性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了事故率和犯罪率,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大局,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交通拥堵不仅对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对身体、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因此各个国家才会如此重视交通拥堵问题,不惜下大力研究解决该问题。

(三)解决交通拥堵的一些措施。

1.增加考驾照的难度,众所周知,现在考驾照太简单了,有必要增加考驾照的难度来以此限制私家车的拥有量。同时驾驶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交通的流畅运行。

2.改变人们生活习惯。可以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加人们使用公共交通的热情,减少人们开私家车上路。必要时采取行政措施增加人们上路成本。

3.改变整个城市的工作时间,根据城市自身情况,和企业一起改变工作时间,实行错时上下班。

4.改变居民出行方式,优化交通结构。具体策略如下:

(1)限制小汽车的使用。

在我国现阶段,对小汽车要“鼓励拥有,限制使用”,这样既符合国家将汽车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政策与人民的需求,又能保持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小汽车的出行采取限制政策,可以降低小汽车出行的比重,优化交通结构。

(2)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应通行能力和运输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交通的单位时间客运量大大超过小汽车、出租车和自行车的客运量,其道路利用效率也远远超过后者,而我国城市目前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主要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大容量的轨道交通也只在极少数特大城市才有,客运结构比较单一,规模小、数量有限,远远不能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高强度出行需求。因此,大力发展有竞争力的高品质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我国交通问题的关键途径。一方面政府要足够重视和支持,利用法律、经济、政策等多种手段,从多方面加大对公共交通技术保证的投入力度,加强公共交通的运行组织工作,建立公共交通优先技术保障体系,大力支持公共交通发展。另一方面要在技术和服务上对公共交通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发挥它在城市客运中的绝对优势,提高公交车运行速度,准时定点、定线运行,优化公交线路网,合理确定停靠站点,尽量减少乘客换乘,缩短单程运行时间,以吸引城市居民优先选择公交出行。

(3)合理引导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出行量大是我国城市交通的重要特点,在城市中心区,过高的自行车流会造成严重的机非混行,降低机动车流的速度,影响交通通畅。然而自行车出行具有灵活方便、用地效率大大高于小汽车和摩托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而且目前承担的城市出行份额较高。因而,对城市自行车出行的调控措施必须与小汽车区分开。所以要加强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研究,在公共交通车站附近设立自行车停车场,将长距离的自行车出行吸引到公交上来,尽量减少自行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5.努力建设逐步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

城市交通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设施装备现代化, 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 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 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 谋取综合效益;二是交通战略现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 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 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先进的设施是硬件前提, 正确的战略是软件保证, 两者相辅相成。具体来说, 是建设大城市现代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所谓综合交通体系, 主要包括: ①道路。具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 其面积率(道路面积与城市总用地之

比)一般达 20%左右,设有快、慢分道(指专设人和自行车专用道路, 与机动车分道行驶, 形成两个互相分离、互相结合的道路系统), 专用的快速汽车干道、商业区内步行道公交优先行车道, 以及足够的停车场地。还有与起迄相应的客货运枢纽设施, 并设置必要的立交桥、高架路、人行天桥、地道以及轮渡等作为整个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所有道桥设施都要和城市环境相协调, 与城市设计相融合, 并具有良好的工程标准。②车辆。具有性能良好的私人车辆, 经过专门设计的各种专用车辆, 便捷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车, 以及必要的轨道捷运系统, 各种车辆形成互补的群体, 并具备耗能少、废气少、噪音小的性能, 有较高舒适度, 有专用的停车站点设施。③管理。有严谨的交通法规、客货运输管理规则、交通设施管理规范。能自动监测车辆、路段状况, 及时传输交通讯息, 经综合处理, 在点、线、面上制导车辆行驶。有良好的照明、防滑、防治事故发生的安全设施, 并具有完备的道路交通标志以及停车管理设施。还有经常的宣传教育、合理的税费收取办法等。

【结语】

鉴于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它的存在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也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不符合一个和谐城市的要求。要集中全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智慧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努力创建一个和谐城市。

参考文献[1] 张奎福.城市交通与公共交通[J].世界城市交通,2002,1

[2] 蔡乾博.试论西安市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及对策[J].世界城市交通,2002,1

[3] 林震,杨浩.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J].综合运输,2002,10

[4] 汪颖.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综合运输,2003,2

[5]陈新.城市交通网络布局与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6]杨曾宪.更新理念,破解城市交通难题[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46-49.

[7] 樊颖玮.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物流科技,2006,(4):99-100.

下载城市汽车拥堵问题(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汽车拥堵问题(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缓解城市拥堵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缓解城市拥堵 “优先发展公交”已经成为共识,南充市公共交通不仅要实现“公交优先”更要达到“公交优秀”的目标。在此,对南充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提出如......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浅谈(推荐)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浅谈 交通运输学院 运输1208班12251167 杨增增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顺畅交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北京等一些特大城......

    交通拥堵问题及措施

    当首都北京被冠以“首堵”这个尴尬名称时,“交通拥堵”这个现代“城市病”的最典型症候已经在中国各大城市显现,并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日前表示,国务院已经原......

    关于城市的交通拥堵的英语作文

    关于城市的交通拥堵的英语作文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eavy Traffic? Nowadays, people in many big cities are complaining about the heavy traffic. It has ser......

    治理城市拥堵的重大突破举措

    治理城市拥堵的重大突破举措 一、 一个城市依大小设置几十个公共自行车出租点,所有出租点只能有唯一一家公共自 行车公司所有并管理,因此,所有出租点的自行车都是该公司的财产......

    城市拥堵难题:仅靠轨道交通远远不够

    生活在大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种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交通无疑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从韩国的汉城、日本的东京到英国的伦敦、巴西的库里蒂巴,世界各大城市都在绞......

    城市拥堵难题:仅靠轨道交通远远不够

    生活在大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种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交通无疑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从韩国的汉城、日本的东京到英国的伦敦、巴西的库里蒂巴,世界各大城市都在绞......

    城市拥堵难题:仅靠轨道交通远远不够

    生活在大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种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交通无疑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从韩国的汉城、日本的东京到英国的伦敦、巴西的库里蒂巴,世界各大城市都在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