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播学考研复习之传播学第五章重点难点
研究生考试网为考生整理的新闻学考研复习指导之传播学第五章新闻传播者复习要点
第五章 新闻传播要求
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快捷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真实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
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传播者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某种符号向受传者发布的物化产物
这外化物(认识主体的产物)必须同报道对象完全一致,否则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
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是传播效果的要求,传播必须致效,是传播活动的终极目的
确保:传播的事实有根有据
传播的过程事实求是
传播的结果与事实原貌完全一致
原因:传受双方都要求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事实求是,不增添任何附加的成分
新闻传播基本规律要求,只有通过提供事实的报道,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使命
如实报道是实事求是认识路线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也是对传播工作者的要求
二.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含义
事实真实 最基本要求,也称细节真实
新闻事件的新闻要素,即5个w要确凿可靠
要素的细节描绘要有根有据
引用的一切资料要求可靠
总体真实 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完全一致
本质真实 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
三.不真实新闻的成因及防治
(一)新闻提供者 品质不良
(二)新闻采编者 品质、知识、作风等方面原因
(三)新闻把关人 因私利或小团体利益,走形式主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防治 从思想上认识新闻失实的危害性严重性,重视并克服新闻失实
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严密的防治失实报道出笼、严惩造假的规章制度
做好新闻报道队伍的清理整顿工作,剔除品质不良、弄虚作假者
推动新闻立法,运用法律武器,同以假新闻谋私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制裁造假者
整顿党风、淳化民风,领导带头,提倡真实新闻,反对虚假报道
四.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全面把握
(一)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
准确把握真善美、假恶丑两大类事实的报道比例
(二)新闻传播中正反两方面的准确把握
对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有正确认识,新闻报道上有适当反映,做到总体真实
(三)新闻传播流量的科学调控
新闻传播的流量,应反映和维持社会各方面质与量的平衡
(四)新闻传播事实的道德考量
及时报道,同时不对民众产生更大伤害
(五)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制衡
有时也制越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客观 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
内容: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
形式: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
原因 新闻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必须客观,与事实完全一致
只有客观传播的新闻,才有力量。虚假新闻使受传者失去兴趣,并怀疑传播媒体
客观报道显示的新闻倾向性,受传者易于并乐于接受,从而实现传播者的功力目的
这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新闻记者成熟与老练的标志之一
二.新闻传播客观性的科学含义
内容: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与发展的事实
形式: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运用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
三.不客观报道
客观与立场不矛盾
直接表态等外来成分是不必要的
客观主义和客观报道有根本区别,并不是罗列事实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公正
公正性:即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
原因
传播者与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是向受众提供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及人们评价的客观情况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传播者应向公众提供平等的机会
二.新闻传播公正性的科学含义
不以一己立场片面报道事实提供自己赞成的一方面意见;歪曲报道另一方或自己反对的意见
不以一己立场报道事实,误导受众,造成不同意见者的压力与伤害
不以一己立场,剥夺他人利用媒介传播自己立场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媒介不是个人私器
传播者负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媒介使用权利与机会
传播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和以其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与自由
三.不公正报道之举证
(一)偏袒一方,压制另一方
(二)强扭事实,片面报道
(三)主观武断,强加于人
(四)不给更正,难以申辩
(五)作者有权,读者无权
四.公正与倾向
公正:媒介与传播者取信于民、立足社会的基础
是倾向性借以存在的基础,发挥社会效应的前提
不公正的倾向性是乏力与缺乏权威的 第四节 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力求全面
指新闻传播中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
是社会和民众对新闻传播的共同要求,是新闻媒介和传播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原因:
全面性报道是新闻传播实现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前提
有助于受众了解全局、认识事物整体,知晓事件全过程,根本上实现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
全面报道与评论事实,是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是对传播行为的要求和职业规范
二.新闻传播全面性的科学含义
向公众提供全面的不是片面的,整体的不是零星的,正确的不是歪曲的事实、情况和意见
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过程完整情节详尽,具体细致报道重要过程和情节,交待说明情况不明者
对社会现象的报道提供纵横全方位材料,分析不偏颇,使公众独立得出自己的印象和结论
对争议问题的报道应充分顾及和全面报道各种情况、意见和看法,不强加自己的看法
三.新闻传播不全面之揭露与防治
(一)报道事实,只顾一面忽略另一面
(二)评论事实,只讲一面无视另一面
(三)分析报道社会现象,只注意一种倾向而掩盖另一种倾向
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反对单纯的不顾传播规律的主观主义,是确保全面性的必要条件
四.选择与全面、典型与综合的统一
选择在全面把握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选择,是与提供较多的较全面的报道并性的
不因全面性损害选择性而模糊新闻的倾向与立场;也不因选择性损害全面性而影响声誉形象
抓典型是传统工作方法之一,是中国新闻传播的特色,是正确处理选择与全面的关系
典型报道对于重点贯彻党和国家的宣传意图、鼓舞与激励民众的进取精神有重要意义
典型报道与全面把握整体情况,反复细致地比较分析各方面事实不可分开
重视典型与综合报道都不可或缺
第五节 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
时间性:新闻发布与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距,时距越小传播效果越好,新闻传播越有价值
时效性: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予以报道的时距,同新闻面世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
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
含义更丰富,不限于快捷,但基本精神仍是快捷,及时传播时新闻致效的根本保证
原因:新闻报道的是瞬间的变动的事实,不及时的报道不仅没有新闻价值,还可能失实
新闻事实层出不穷,追求更新的事实,是传播工作者的天职
受众要求及时获知外界刚刚发生的变动,以尽快地认识和适应甚至利用这种变动
传播快捷是新闻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抢新闻与报道时机
抢新闻:指传播工作者要尽快地发现新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变动
报道时机:指现实生活中潜存着的有利于某项报道获得良好效果的机会
选择时机应注意发表环境与背景,读者兴趣和注意的变化,实际生活和重大政策
要求:站得高看得远,能够全面从政治上把握事实
懂得正确运用战略与策略,该会即快该压即压
三.慢三拍现象及其成因
决策慢,采制慢,刊播慢
机构重叠,运作繁琐,作风拖沓,手段落后
第二篇: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你需要有的6个新观念
2010-07-14 23:08:09 来源:传媒人网 作者:冉冉 【大 中 小】 关注度:5084 评论:5条
编者: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同学们,也许陈旧的观念束缚了你的复习和发展,专业课复习中,你需要有新的观念为指导来拓展视野,传媒人网资深版主冉冉以四川大学为例阐述了专业课学习中你应该有的6个新观念,希望这篇文章会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不要再迷信那十一本参考书,如果我现在重新复习的话,我宁愿多看点原著,如《消费社会》《理解媒介》《做新闻》等等。。读原著远比那些二三手资料来的直接,而且更能了解其愿意。书读多了,你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导论”“教程”之类的东东抄袭得那叫个不完整啊。
2、考研的重点并不在于你是否适合背书,更多的在于是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独特性,以及你是否有做学术的潜力。也就是说,你很难在现在的史论和业务卷子里找到诸如“党的喉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等等的字眼或出题方式了。我们要关注的是人类新闻传播事业的共同关注的问题,而非“中国”这个偶然。
3、角度和观点的创新。我只是说新闻这边的哈,传播怎么样我不清楚。川大业务每年考评论是必然。“现在新闻的竞争就是观点的竞争,思维的竞争”。因此,能否会写观点独特角度新颖的评论是区别于“新闻民工”与“新闻人”的关键。因此,重视新闻评论写作吧。(编者:大家可以将写的文章在传媒人论坛交流,会有版主和热心会员给你指出问题所在。)
4、不要为你跨专业的身份自卑。新闻这个行当,就需要杂家,就需要综合知识背景。因此不管在笔试或复试中,请不要刻意回避自己的本科学术身份,这不是你的缺点,而是你的特点,你优于别人的长处。要善于把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与新闻传播专业结合起来。而这,说不定就是你以后的研究方向。
5、学会中立,他者思维看问题,不作价值判断。既然都准备读研了,那么至少我们开始逐渐踏入学术这个圈子。在这个圈子有些规则我们得守住。第一准则就是,作为一名“研究者”(远远谈不上,但愿吧)一定要坚持第三方立场,中立地看问题。这得反映到你初试或复试中,千万不要因为你的热爱,而偏袒一方(比如中外新闻报道对比就是典型)。要知道,任何热爱都是盲目的。只描述,不判断。
6、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读了一年我越发觉得,老师们在判断试卷的时候应该更期待考生们的批评的思考吧,比如对某一原理的质疑,某一现象的批判,而非仅仅是“哦,反正我晓得这个原理,背下来抄上去就行。”这样的话,你可能仅仅得个平均分而已。批判性思维绝对是有意义的,学会从反方向看问题,有时候比你从正面看问题要容易的很多,答题也如是。
第三篇: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
一、选择篇
1.为什么选择考研
谈到考研,首先希望我们都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更是如此,所以请慎重对待自己的每一次的选择,对自己负责。今年来研究生扩招,从近处看,缓解就业压力,我们也更容易考上;从远处看,三年之后我们仍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是扩招带来的必然后果。所以现在攻读硕士学位,并不是说前途一片光明。从就业市场来看,媒体已经人才饱和,聘任制也使得从事媒体工作并非待遇丰厚。
当然,开场所传递的信息让人感觉有些消极,但现实如此,本不应该回避。之前谈这么多,就是想明确一点:我们在看专业书之前,请做慎重地考虑。考研绝不是一件小事,下面我想讲考研的意义。
⑴改变专业的一次重要选择。
很多人抱怨自己本科专业不好,自己不喜欢。可以说读研是改变专业的最佳机会,以后很难再有既提升学历又改变专业的机会了。所以,如果这次选择不合适,或者凑合着选,将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选择合适,本科的“专业不适”也没什么关系了。
⑵改变学校的一次重要选择。
就新闻就业来讲,学校的地位影响很大,至少需要保证是211工程院校。所以本科“出身”不好可以通过读研来弥补。
⑶决定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选择。
研究生学习阶段可以决定将来是从事实务还是理论研究,特别对于理论研究,是深入学习的必经阶段。
⑷为工作铺路,挑选将来就业城市。
一般读研之后就是就业,如果在读研城市工作会在就业时减少麻烦,降低就业成本。除非将来回家工作,对这个问题可以淡看一些。
2.如何选专业和学校
下面谈挑选专业和学校。我觉得应先决定专业,后确定学校。下面仅谈及新闻传播专业范围内,我所了解的情况。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我的观点是,学科层次越高,外延越广,所要复习的内容就越多。拿最简单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相比,传播学就会比新闻学涵盖的内容要多,起码新闻不会要求复习广告、公关理论。但传播学的视角就更开阔一些,高屋建瓴。总之,有利有弊。
选专业还是应主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一来对就业有利,二来复习过程也不会那么枯燥。以我来说,我更喜欢以宏观的视角研究媒介现象,所以我选择传播学专业。
挑选学校:一般从以下方面考虑:学校的专业排名——一般上网一搜就能发现全国新闻传播专业排名情况。排学校的情况需要自己多去了解。好学校还是很多,也应该量力而行。
其实学校从排名上也看不出什么差别,可能我们会接下来考虑城市。我在挑选学校的时候,最难的就是面对这个问题,我一直考虑的是,我到底要去哪里。离家的距离、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在南方还是北方等等,制约因素又增添不少。城市的因素还包含就业环境,对学新闻的人来说,最好还是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你读新闻史也能发现,发达的新闻业都在大城市。也只有经济发展快、信息变异程度高的地方才可能利于新闻业的发展。
所报学校的报录比——体现竞争的激烈程度;招生人数很关键,如果招10以下,对新闻传播这种超级热门专业来讲,如万人过独木桥一般恐怖,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而招生专业目录上的招生人数,是包含保送名额的,所以这一点要了解清楚。还可以看看真题和参考书目,只要看着不觉得压力特别大,一般就可以。
综上,要信息搜集全面,准确评估报考难度和自身实力,做一个全面的选择。
3.下面就谈信息搜集
⑴搜集渠道
网络——考研论坛是我使用最多的论坛。选择什么论坛也要看报考的学校。论坛上资料很全,历史遗留问题、普遍问题都会有解答,所以你能想到的问题,一般不会超出“大众水平”。所以你只要看别人的帖子,做一条会“潜水”的鱼就OK了。一般论坛上有所报学校的相关问题解答、真题、笔记、复习方法、答题技巧等等,虽然零散而无头目,但只要你有心,你绝对不会遗漏任何关键信息。
人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沟通。不要忽略考研过程中的信息搜集,在备考几个月过程中,人际上的交流比网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为你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个时候最好像老师、同学求助,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很有效的。考研过程也会有一些补充信息,你越擅于交流,你就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多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学习公共课的经验,获益多多啊。这个是我特别的经验之谈,除了从别人那里了解你不知道的信息,请记得主动提供你知道的信息。只有在互相帮助中,大家才能互推互进。你会发现,你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与信任,这也是孤胆奋战中的一剂温热剂。要知道,没有谁比考研人更了解你的心情,大家总能在交流中唤起共鸣。另外,知识信息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交流都可以早些开始,它会成为学习中前进的动力。这一段我着墨如此之多,可见我是感触多深,而这一段常常被很多人忽略。
2页共2页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⑵搜集内容
学校历年报录信息、招生专业目录(最好和往年比较一下)、真题、笔记、报考学校导师论文(不是所有老师的都有必要看,结合指定书目推敲)等。
另外可以利用网络联系报考学校的在读研究生,他们确实可以提供很实用的信息,寻找方式多样。
最后我想说的是,信息搜集的能力是作为一个新闻人的基本能力,应该具备和重视。
二、方法篇
1.学习过程和阶段安排(主要谈专业课复习):
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大家都开始复习了,但是还很零散,都是背单词,看看专业书。很多人总是问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我觉得大三下学期应该把心沉一下,看看书。但对多数人讲,真正开始应该还是暑假。复习到十月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考研实在是太漫长了,所以我也不建议太早非常投入,顺其自然吧。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从真正有安排开始,整个复习过程要持续推进,节奏要均匀。七、八月:进入状态。人说暑假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期,我比较认同。毕竟暑假没什么其他干扰。用暑假完成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个总结笔记就是最后背的东西。这个过程可以延续到十二月,因为工程巨大。我觉得把所有重点内容一字不落地抄在B5的纸张上,一本书差不多20多张纸抄下来。这是总结提取的过程,要梳理又要手写,所以我说工程很大,很费力。有人会问,文科怎么这么烦,要背这么多东西,这还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吗?我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离不开记忆,况且考研答题量很大,根本没时间思考,所以记忆越清楚,答得越顺手。也只有记忆得越好,才能证明你学得到位。请接受这种你认为死板的方法,我觉得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机械记忆。抄下来还有一个好处,你反复翻阅你抄下来的笔记,记忆深刻,甚至形成视觉残留,你可以回忆起相关考点在你笔记上的具体位置,相信大家考试了这么多年,这点常识总该有。
十二月:死记硬背,查漏补缺。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但也没办法。这个时候还要查漏补缺。最好在这一段时间把当年的热点问题总结一下,一般是会考到的,至少要对热点进行提纲式的梳理。还有应该要在考前练一下笔,因为考试全是主观题。这段时间通过“看透”真题可以把握重点了,有些不考的内容可以慢慢从笔记上划掉。背诵就要求记忆准确。
一月:补充新知,最后冲刺。不要以为没几天了就可以放松,没有考完就不要放松,还应该在最后几天看点没有看过的论文。考前这十天看的内容其实在你的大脑皮层处于很浅的位置,印象很深刻,考试的时候如果发挥自己的观点,很多都来自这个时间看的新鲜内容。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结果真的如我计划,很多考场里写的课外内容都出自一月份看的论文,特别是大题。这是把握自然规律的收获。
一般大家对时间上的把握不准,存疑较多。以上是结合自身复习过程而谈,因人而异,审慎阅读。
2.下面具体谈专业课,以传播学为主:
我觉得传播学粗略分的话,有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广告公关理论等。
传播理论主要就是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再拓展就是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的问题,两大流派(经验和批判学派),研究方法。传播的几个层次——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涉及一些现实问题时也很重要。关于传播理论,推荐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视角独特也很有趣,另外要看一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因为网络传播有自己的特点,还融合了人际和大众传播,又与社会意见表达有关联。
新闻理论李良荣《新闻学概论》,比较重要的是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性,区分新闻与宣传,报纸、广电、网络媒介特性,媒体的双重属性,媒介的功能,媒介与社会、政经文、受众的关系,舆论的特点,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内涵等等。
新闻业务有几大块: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媒介管理)。这几大块都有书对应。采访里面的重点是新闻敏感;写作要搞清各种文体是什么,每种文体写作特点是什么,推荐中传的《新闻写作》,不像其他写作书条条框框,另外重点掌握倒金字塔文体的实务操作,有时会考到;编辑主要是了解编辑工作的特点,编辑和记者的关系,媒介的定位,那些操作性的内容考得少;评论我重点讲一下,评论的书看不看都没什么关系,理论上知道评论的作用即可。一般考试都 4页共4页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会有新闻评论的写作,给一段材料,材料不仅有新闻事实也有观点。平常复习要看《南方周末》,特别是评论版,了解如何立论、驳论,展开文章。《南方周末》我在十二月时还在看,十二月是最紧张的,我中午没再休息,坚持每天中午看半小时报纸。如果复习中不注意搜集一些新闻素材,保持一定的新闻敏感,对实务题会很难把握,而实务题分数很多。实务题要做好,关键在日积月累。媒介管理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考的可能性不大。
新闻史是考研复习中最难的、占用时间最长的一大块。中国新闻史跟着党走,主要靠记忆,记忆完了重点也就突出了。比如一些重要新闻人物、新闻事件、重要报纸、几次新闻改革,请注意搜集一下中国新闻改革的历程,新闻史书籍上都不算完整。新闻改革从56年开始,九十年代又有一些内容,这个话题很具有时代性,当下的新闻改革强调增强公众知情权和表达权,还有推进媒体的市场化改革,这是两个层面的内容,前者属意识形态领域,后者属经济领域。
外国新闻史与中新史不同,它主要是规律性的东西,应该从中学会把握新闻发展的规律,包括媒介形式的发展(新闻信-手抄小报和新闻书-周报-日报-广播电视-通讯社),新闻观念的改变导致新闻文体的变化(黄色新闻),媒介的垄断,媒体运行体制(最好额外找论文了解现在西欧公营体制商业化的内容)等等。重点记忆还有重要报纸、通讯社的沿革,了解几大电视网。外新史开始复习觉得很难,但耐心一点,复习透了,还是很好记忆的。推荐《中外新闻传播史》,它简化了很多一般书籍中冗长的叙述。
广告理论就因学校不同,侧重点就不同了,不是重点,可看一下期刊《国际广告》。
这里讲的重点是我现在能回忆起来的,理论的学习需要很长的时间消化,要想把握重点、吃透,就要下一些功夫,如果总是停留在完全靠死记硬背上,是难以拿高分的。我在考研准备中,一个学长曾说“读深、读透、读广”,我当时一直在体会这句话,现在也非常认同。新闻传播之所以难考,我觉得一是它涉及的内容太广,纵向的有史,理论有传播理论、新闻理论、广告,媒介的角度又有与网络有关的方方面面,业务也很杂,十二月份时我感觉传播学就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除了看书还要联系现实,看新闻和评论,因为传播系统是社会系统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现实联系密切;二是考察综合能力,写作就是一个问题。坦白讲,一般很多人都回避这个问题。它不仅考察新闻敏感,还有写作能力、逻辑性、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之所以讲它的难度,是我从始至终就是这样感觉,我理解它相对其他专业难在哪里。
该拓展看的书我觉得个人有各自的选择,我只是推荐几本感觉特别受益的书。
专业期刊的阅读要注意,它确实可以增长见识,融汇知识,但是考研时间有限,要以指定参考书为主。专业期刊不是什么都有必要看,看一下别人对热点的分析即可,了解别人写作的套路。
还要关注一些新名词,新名词主要就是今年来出现较多的,而专业书籍又还较少涉及的,一般论文总是出现。比如民生新闻、公民评论、WEB2.0和WEB3.0、公共新闻、媒介碎片化、媒介事件等等,那些让大家感觉既熟悉又说不清的名词很容易入名词解释题。但是不是什么新概念都是重点,以上提到的都是学界广泛使用和认可的概念,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5页共5页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南方周末》的重要性我已经讲了,在此不再赘述。
3.真题
对真题的把握:
这是我特别想谈的内容,我将真题按题型和年份分别作为横纵坐标轴,将真题做成了的表格。我还没有见过有人用表格形式呈现真题,但是这样做确实便于分析比较,建议你一试。
吃透真题了,你就没什么问题了。真题谁都会看,要吃透需要首先吃透书本,所以等你吃透已经很晚了,但只要还没考试,说明复习得比较成功。要注意哪些题是反复考察的(这是A级别重点),哪些题只考一次(可以提供考查范围),哪些题书本没有(说明要延伸阅读,有时一道莫名奇妙的题背后就是一个学科分支),书上从没有考过的PASS掉没有问题。有人问万一今年考了怎么办,告诉你,就算有万一今年也不会考。那些理工科的学生特别喜欢用概率来评估一个事情,对于考试规律,他们更是笃信不疑。
4.公共课
政治的复习还是靠自己,现在的辅导班一方面是为了挣钱,另外辅导班之间竞争激烈,有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教学质量不高。最好还是吃透书本,那些所谓的几千题也有误导作用,还是看看真题就好。
英语总是听到说要做真题,话说得太绝对。现在阅读难度变大,题目也更活,还是应该提高阅读水平,在做真题的基础上,多拓展阅读。
三、答题篇
专业课答题前辈总是说要有条理,对于任何专业都是适用的。答题字数都应该根据分值来,分值越高答得越多,用的时间越多。请一定在答前面的题时,抓紧每分每秒。
名词解释:一般都是专有名词、历史人物、事件、报纸等等,所以要对一些名词有真正的理解,有的时候名词解释答起来也像答大题,有好几个信息点。字数有前辈说60-70字差不多,我觉得答5-6行可以。有一点感触就是,答名解要快,不要慢慢悠悠,否则影响分值更大的论述题发挥。
简答题:一般都是书上的,名解和简答都要快速作答,没必要自作聪明,画蛇添足,把该写的写完就可以了,没什么深度思考的余地。
论述题:一般综合性比较强,又有死记硬背的旧知识,出题人又引申出一点新思考,往往要你将那些知识活学活用,联系实际作答。我们今年考了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和当代价值,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是旧东西,可是当代价值是没有地方可寻的。所以要将新闻思想联系现实作答。
实务题:新闻评论题、文案写作、消息改写都有可能出现,当然还有编辑方面的考察都 6页共6页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可能,因学校不同而不同。新闻评论注意层次段落清晰,起承转合自然,分段就要有内容的变化,老师肯定注意的是评论的整体结构。业务题都要注意标题要有新意,不要忽略和忘记。
四、生活篇
关于逃课:有的课能逃我觉得就逃吧,因为有的学校课太多,不逃对不起自己。试想,一旦有两节课插在后两节,上午就基本干不了什么事情,所以为了能完成一定任务,还是好好利用整个小半天时间。况且中午可以延续到十二点再去吃饭,上午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当然也不用觉得上课就耽误了复习,有的课我还是常去的,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关于自习地点和时间:开学后一般大家去图书馆上自习,我的整个复习过程几乎全部在人文楼完成,因为全天开放,所以节省心力。开学后需要早一点排队占位,有的人是很疯狂的,六点多就去。我一直不理解
第四篇:传播学考研(模版)
2012年清华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 考研经验贴(初试&复试)
(2012-04-11 10:11:10)
我是2012年以应届生的身份跨考新媒体,初试专业课成绩史论110,业务122。对于公共课的复习没有多少发言权,专业课倒是有很多经验和大家分享。
首先大致介绍下我的情况,我的本科是普通的211,本科专业是文学类,2011年5月才开始考取清华传播学研究生,从这个时候开始入门看专业课的书,并做笔记。暑假7,8月有实习,所以基本都是晚上看两个小时,也没多大效率。真正的复习时间从八月二十五号开始,持续到考研那一天。仅我的经验: 必读的书目:
新闻: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新闻学应试精要》
《当代新闻学原理》的精华本就是大家看的《新闻学概论》,但是更加全面具体。大二的时候看过一遍,后来结合真题细细的总结了笔记。大家看到06,07等几年的新闻史论名解,会有“受阅叛变率”等,全部出自于此书。
我同时对比刘爷爷的《概论》《精要》做了全面详实的笔记,以防止遗漏。跨考是个摸索的过程,俗话说隔行隔山,并且我有点儿强迫症,总是挺踌躇别人的笔记会有什么疏漏,于是每天晚上蒙头翻着三本书,一门心思的做笔记。此外,刘爷爷的《新闻学前沿11个关注的问题》这本书比较深,但是其中几章,比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很深入,利于理解。对于这些很值得在笔记中扩展。刘爷爷的《马克思新闻观读本》的蓝色小书也很值得一看,其中“报刊的有机运动”“舆论纸币”等有着详细的阐释。当然,复习时间很有限,应当截取其中重要章节加以补充。
《中外广电史》郭镇之老师的书我就抱着娱乐的态度看看,因为理论的书太枯燥了,⊙﹏⊙b汗,这些史论可以消遣···有的比较零碎,做笔记倒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以前的“四级办电台”等均出自这本书。这本书分为两层次,一是外国广电史,一是中国广电史,后者是重点,但是对于英国,美国,日本必须认真复习,以前有道真题是涉及到英国广电体制和中央电视台体制的区分问题。但今年没涉及到什么,也有学长不建议读。
方汉奇爷爷的《中国新闻史》当然必须拜读,不过,首先大致的读一遍,方爷爷写的太细了,我推荐大家用一本书替代它的后期记忆工作,就是这本书配套的《课后习题详解,结构与脉络》。真心不错的一本书。同时李彬的《中国社会新闻史》我是认真的看了遍,跟看故事书一样,他用的是宏大的新史观,而不是方爷爷的革命范式,另有新意,重点突出。我自己觉得,基本清华的新闻史都是跟着李彬的书走的。新闻史论的复习我是在方书的指导下重点研究李书。并补充了些方书上没有涉及的东西,比如3S,四大副刊等特别具有考试象的词(ˇˍˇ)~。外新史我看李彬的《全球史》入门,也跟看故事书一样,笔记是参考以前学姐的笔记,没时间做笔记啦,所以走了捷径,不过李彬的书不大适合应试,我个人看了郑超然程曼丽的外新史,对于英国,美国,苏联,日本以及比较突出地方的闻事业作了补充,比如以前清华考过半岛电视台,精确新闻,等,李彬的书并没有展开详细论述,这些书蛮好的解释了下渊源。表打我,我也看了下李良荣的研究生读本《西方新闻事业》对于其中的一些思想源流,演变做了归纳,比如今年考得美国新闻两种变化,在这本书中有比较清晰的论述。
传播学 李彬的《传播学引论》和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典型的搭配。李彬的书适合理解,郭书则是适合应试,两本书的笔记要相互结合。我的研友有一个考人大新闻,一个考中国传媒大学,我很幸运的可以接触到更多学者的著作,胡正荣老师的《传播学总论》是比较新的,也蛮适合应试,不过没时间看。嘿嘿。
两本教辅书
圣才教育的郭庆光书配套的《课后习题详解》和中传的传播学精编。后期主要结合笔记和这两本书的记忆理解复习的。刚才提到的胡正荣的传播学总论就是这本书的蓝本我觉得。
麦奎尔可以不看,我没看。书后面的名解也没看,因为以上的书看了就完全涵盖了这些概念,后期记忆的时候我结合他人的《麦奎尔》笔记,将重点全部挑出,编入笔记。人类传播理论我倒是很认真的全书做了笔记并划取重点,但是貌似没用到,诶。
※ 特别推荐彭兰的《网络传播学》(不是《网络传播教程》)这本书值得细细做笔记理解并形成自己系统的。收益匪浅啊。无论传播哪个方向的人都值得一看。
※ 喻国明老师的《传媒经济学》很值得一看,我答题基本都会引用到其中的观点与原理。答题时会略显博学,(*^__^*)„„
期刊: 《国际新闻界》比较深,捡能看懂的看吧,对于热点可以在知网上搜索相关的论文,对比之后形成自己观点。
《现代传播》和《当代传播》我只是用来寻求热点的,呵呵
※ 特别推荐《新闻与传播》,是人大的复印资料,一般学校图书馆有。论文热点多,深度可以接受,而且培养了学术思考能力。※ 陈力丹《中国新闻解析2011》,每年一期,估计13届的可以看《解析2012 》了,很简单的书,基本一天可以对全年的新闻事件与热点做出精准的分析。时间安排:
我个人觉得效率和坚持是一切,早上八点进教室,晚上十点回宿舍,雷打不动的应当坚持下来,中午必须午休,哪怕在桌子上打个盹,也要保持半小时的睡眠时间,为下午打好基础。下午对我而言复习效率不高,我就看看XX史,边看边记,基本2点到5点。上午效率蛮高,可以理解理论类的书。这样的插花复习不会让自己觉得枯燥无味。晚上是一大块完整的时间,我倾向于看看论文和人民网的传媒专题,时刻关注相关领域的热点,像今年的电视评估体系,我九月份的时候已经做了相关的一些观点的整理工作,后期的经济学,新闻理论学习,让我又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作为跨考考生,不会显示出你的外行。
说说新媒体的复试:复试时候笔记做了很多,看的书有《数字媒体概论》,《2011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彭兰的《2010年新媒体研究前沿》,清华金兼斌老师主编的《2009论文报告》。建议考取新媒体的同学可以抽空看看任一本,可以高屋建瓴的了解到你所学到的东西。
所以笔试的时候我的论点比较多,思路也较为宽广。
笔试第一个题目是北京微薄管理方案的实施,第二个看上去可能会比较陌生,是 “社会化计算”。这个在我准备复试的书目中有所涉及到的,所以一点儿也没慌乱。我从它的技术基础,特点,应用,以及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影响分条论述。
也许会觉得书目很多,但是复习这样的复习让我心里很踏实。从初试结束那天,我就觉得自己能进复试,并且过完年在没有出成绩的时候就来到清华准备复试,每天混迹于国图,迎接新的一天。结果也在预料之中,不过因为复试时应届跨考,没见过世面的怯场,从学硕调到专硕,但也免去了我一年工作经验的要求,和重新二战的忙碌。传媒本来是实践性强的学科,我欣然接受安排,也愿意在清华的平台上继续更进一步。
一直有句话激励着我,《3 idiot》中的神棍说过,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上门来。复习也是这样,对我而言。准备的尽量充分,自己也要掌控全局,拔高自己的水准,最终的结果总会高于你现在的处境。内心的踏实自信还是用汗水换取而来的,此刻努力,不负韶华。
之前有过好多学弟学妹加我人人和QQ要买笔记,之前我所说的书目(包括复试书目)我基本都亲手做了详细的笔记,还有很多相关书籍。所以如果有需要笔记的同学可以QQ联系我。QQ:764931381。请写明是清华新闻考研笔记咨询。重点期刊论文我都有详细的笔记和整理。
P.S.考取清华大家仍然三思而后行。因为改革的趋势下,清华的学硕将会以推免和保送为主,名额将会越来越少,按照人民大学新传专硕的发展趋势,清华的专硕将在未来几年分数线水涨船高,和学硕差不了几分。所以如果坚定了学硕的梦想,那么就付出百倍努力,即使爬也要爬到自己的终点。如果考取专硕,也要认真准备,不需懈怠。过程是扎实的,结果是必然的。祝福未来的学弟学妹们(*^__^*)„„
第五篇:复旦大学传播学考研复习思路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www.xiexiebang.com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复旦大学传播学考研复习思路
考取复旦新闻学院对现在的我来说,是飞越鸡肋的最佳选择。永远都面临选择,是咽下鸡肋还是饿着肚子去等待美味鸡汤。我了解我自己,我受不了鸡肋,在国内二流的本科虽然可以保证成绩优异,但四年的鸡肋平台已经触碰到了我的底线。所以,安心考研之前,我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绝然把鸡肋们都丢了——放弃保研、放弃工作机会、放弃考公务员,等等。他们说,不给自己留条后路,你真傻。
以上就是我考研之前的心态总结,也就是why,为什么我要考复旦新院。不想花费太大篇幅来描述我的心情起落,因为我知道,看这篇文章的人,只会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借鉴到考取复旦新院传播学的策略,所以,我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直接进入正题,以下是我的整体复习思路,如何在半年内把复旦新院拿下。
〓 传播学专业课
1、研究真题:重中之重
相信我,复旦新院出题的重复性很高。于是,真题就是所有考生都知道的重点。暑假刚开始看第一遍专业课的时候,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抓不住重点,似懂非懂。看过真题之后,再反馈到书上的知识点,很快就能发现参考书目中常考的重点章节。
这点也许你已经明白,也已经在论坛上找到了一些零碎的真题。你现在已经知道该做什么,也就是what,问题是how?我下面的分析是大多数死读书的没有想到过的。
研究真题,其实就是抓重点,以不变应万变。那真题中重复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在考前能够尽最大努力抓住的“不变”是什么?都是原题吗?
其实是考点。研究真题,也就是研究真题的出题思路,也就是抓住真题的考点,也就是抓住考试的重点。抓住真题的考点,比抓住真题更灵活。虽然参考书目每本各不相同,但常考的考点都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死考点和活考点。死考点也就是变动不大,就算变换出题方式,答题的大致思路也不会改变多少的考点。比如黄瑚那本新闻史的内容,相对而言就都是死考点,是我们最应该把握住的。同一个考点,会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方式来反复考察。例如邹韬奋,名词解释考过邹韬奋(1991)、《大众生活》(2007)、简答题2002年和2009年都考过他主编的“六刊一报”、论述题1993年考过他主编的《生活》周刊的历史与特色,2001年考过邹韬奋的办报活动。那是不是把这几个考点都准备好背牢了就OK?归纳类似死考点的出题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考点六七年会原封不动重复出现,相关的考点有可能几年内会变换着出现,考查过历史人物,换着考察他的办报活动,或者报刊。那么进一步,这一考点还能举一反三,比如《生活》周刊考过论述题了,很可能就会再考名词解释和简答,邹韬奋的办报活动考过论述了,很可能再考成简答——05年考过论述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我考前自己准备了很详细的答案,果然,10年考察了简答题。再进一步,这一考点能否再发散思维?《生活》周刊被封后,邹韬奋好友杜重远挺身而出,创办了《新生》周刊。而“《新生》周刊”1996年考过名词解释,“新生事件”1997年考过名词解释„„再继续发散,等等。总结上述思路,考点与考点之间,题型与题型之间都不是孤立的,灵活并且有联系的掌握真题,把握其出题思路,才算把真题的考点研究透了,才算真正抓住了重点。
新闻传播学基础这一门,150分的卷子,09年死考点能占据到90分,10年也有80几分左右,也就是能保证你及格。复旦新院的题虽然难,但也是相当人性化的——它给愿意坚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www.xiexiebang.com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持并且有复习策略的人提供了希望。要知道,虽然有专一能考一百二三十的牛人,但考上的人中专一刚刚及格或者是一百出头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你不可能会做所有的题目。上述的思路是我的真题研究策略,也保证了我拿下了所有死考点即专一的基本分。
活考点分两种。一是书上较为死并且重要的内容但还未被考过的——09开始新院的参考书目开始更新了,从传播学来看,09年传播理论换成了《大众传播理论》,10年《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网络传播概论》都出了新版,《公共关系学》代替了《有效的公共关系》。这一种考点不确定性较死考点来说更大,更需要策略。我的方法是,研究复旦已出考点的出题思路,结合传媒名校的各年真题热门考点(特别是新闻传播学基础的考点),反馈到新的参考书目上,把重复过的、可能再重复考点及其可能出题的方式给找出来。
我在网上自己收集了北大、人大、清华、南大、武大的历年真题(不要轻信卖真题的,我试过,大都质量下乘,可以自己找到,能否在网络中搜集到自己所需信息是一种必备能力),分类结合了复旦的真题。有人问,需要看那么多学校吗?值得吗?各校的考点其实就体现了一段时期内的研究热点与考察热点,因此可以为我们突出重点。比如,04年北大传播学简答考过“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舆论导向’吗?这两者间有什么异同点?”,06年复旦新闻传播学基础简答就考了“试论美国‘议程设置’和我国‘舆论导向’之不同。”再比如,2002年清华考察过论述新闻观与宣传观的辨析,2002年南大也考察过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及其相互联系,2008年复旦的论述题有一道即为“论新闻宣传。”有无必要,见仁见智。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www.xiexiebang.com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