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教授治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研究

时间:2019-05-13 23:4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析教授治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析教授治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研究》。

第一篇:试析教授治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研究

试析教授治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研究

时间:2012/11/5 11:41:00 来源:www.xiexiebang.com

消除“双肩挑”现象,实现权力制衡

大学内部存在两种基本权力形式,即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以及“教授行会”等团体组织称为学术权力系统,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是行政权力系统。通常,一个组织内部存在两个或更多权力形式时,在发挥其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及相互平衡的优势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目前,大学中部分人员既担任行政领导职务,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即“双肩挑”现象。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条件下,循环切换自己的职位角色,同时兼顾行政与学术事务,使高等教育呈现学术权力行政化,而行政权力学术化的趋势致学术腐败现象滋生,而学校管理亦乱象丛生。

教授治学做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独立,同时又明确行政决策以服务学术发展为宗旨,明确了权责关系,以制度的形式使学校内部的这两种权力系统达到平衡状态,实现有序运转。

4.学术管理“去行政化”,治学与时俱进

教授治学实现学术事务管理的“去行政化”状态,是教授专业性及职责要求。教学靠科研是大学的两大职能,而教授则是具体的实施者和承担者,他们的文化造诣及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行使只是赋予他们的学术决策权。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师聘任等方面,他们像行政人员深谙管理工作流程一样,能做出教学目标实现的最佳路径选择。教授委员会等学术团体能够审时度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独特的职业视角进行学术管理,使决策富有实效性和价值性,顺应大学的发展轨迹,符合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教授治学的路径选择

1.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学术自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没有学术自由就不会有学术创新,“教授治学”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布鲁贝克指出:“大学的学术自由不仅是一种信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制度环境。”同时,学术自由亦被“世界高等教育宣言”定义为大学永恒的发展原则。大学是一个探索真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机构,只有在和谐自由的环境氛围下,学者们才可以遵从自己的科学信念、理性判断和创新意识,不会因震慑于权威而盲目服从、背弃理想和责任去疲于行政奔波。

教授作为大学的关键资源,他们的学术成果关系到大学的存亡和威望,如果没有教学和科研活动,学校的行政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教授治学虽然明确了大学内部学术与行政的权责分工,使学术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但是并不意味着学校行政机构就可以仅凭“领导阶层”的意志来决策学校事务,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明确行政只是保障,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营造宽松的校园环境以保障教授治学的实施乃其存在的职责所在。

2.大学“去行政化”,建立学术本位的“教授治学”管理体系

我国大学教育管理体制是由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受其影响,大学的行政权力膨胀、学术权力被削弱,教授在学校中缺乏主人翁意识。

行政化管理既指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又包括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行政”是必要的,行政系统和管理是每所大学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所以“去行政化”应是去掉“化”而不是“行政”。“行政化”在我国大学管理中的表现特点是行政泛华,表现为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不明确,政府过多插手高校内部运作。所以,有必要立法明确政府对学校管理权责,从根本上改变大学是政府附属机构的状况,使政府成为教育调控者而非直接领导者。

学校方面来说,一方面应界定行政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使其不能干预行政管理权力外的事务;另一方面要将学术管理职能从行政权限范畴剥离,明确学术权力的职能范围并规范学术管理的内部机制。在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国情下,要明确党委和行政的关系。党委既要行使领导权,又要充分调动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将两者结合起来。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明确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重视发挥教授的作用,建立学术本位的“教授治学”管理体系,使学术权力本身的机制运行规范化,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推进校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团体作用,真正做到民主管理,促进大学健康发展。

3.完善教授会、学术委员会等团体的学术管理职能

目前,各高校一般都设有教授会、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组织,但因为以学术化运作规则为权威进行学术管理的学术民主管理机构同以“制度化”行政规则为权威、主管高校行政事务的学术行政管理主体共存于大学校园内,而其权利界限模糊,致使教授学术参与度与监督力未充分发挥,教授的意见并不能成为学术领域的最终决策参考,许多学术决策权往往控制在从职能部门到校领导这个程序。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求学校通过行政部门的“制度”来规范教授委员会的权利范围和职责要求;提高党政职能部门对民主办学的认识,削弱学术组织的行政权力,减少“双肩挑”现象明确无行政职务人员在教授会中的比例优势;强化学术团体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职称评定、学位授予和招生考试等事项中的实质权力;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落实学术委员会的决策,发挥其教授治学服务的职责,为教授治学提供外部支持。

4.确定教授委员会成员的遴选标准及权责

竺可桢先生曾指出:“一所大学校风的优劣全视教授的人选为转移,假设大学许多教授以研究科学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培养出博学笃行的学者。”因此,教授治学想要取得卓越成效,对决策资格教师的遴选是关键。

入选教授委员会的教师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要有良好的人格素养。表现为拥有独立人格、坚定信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服务社会的决心。其次,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一定的造诣和权威,具有决策话语权;视野开阔,富于批判精神。再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对教学和科研活动充满热情,以追求真知为人生目标。

完善大学现有的教授评价体系,在高校内甄别有话语权的教授。同时,建立考查教师教育、教学责任的评价指标,规范学术委员会议事章程,促使教授认真履行职责。

原文来自: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中国梦是一个伟大的畅想,富含虔诚的期盼与愿景,是对伟大祖国发展的展望。中国梦的提出,深度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梦想,其中承载着优秀的民族文化与伟大精神,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进行展望,展现了我国国家富强、自由民主、民族振兴的治国理念。为了深度了解中国梦,本文就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中国梦 科学内涵 路径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诸多的场合不断提及到中国梦,且对中国梦的实际内涵与本质、价值与意义进行明确的阐述,依据中国现有的发展之路,提出了这一伟大的理念。中国梦是中国不断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其中富含有丰富的政治、文化、哲学与社会思想,强化对中国梦科学内涵探索很是关键。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是一个具有深度科学内涵的词汇,其蕴含有丰富的含义与寄托,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展望。中国梦的根本目标就是能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中国梦的基本目标可以明确感觉到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国强则民强。在中国梦中,对物资与精神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满足物质层面需求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梦想。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相对复杂,主要是从四个角度予以阐述。

第一,注重国家富强。若想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畅想,国家富强是首要任务。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应在尊重他国、保证世界和平的基础上发展自身,且中国梦的践行还会为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国家富强应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领域着手,根据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性质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

第二,注重民族振兴。中国梦的提出,凝聚了伟大中华民族的迫切愿望,是对全民族共同追梦的集中式体现,可见,中国梦的价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中国梦不仅仅是对未来的畅想,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元素,通过历史教训,让中华民族意识到现代生活的来之不易,品尝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只有实现民族自强,才能为民族复兴的不断推进积聚能量。我国主张和平发展,世界各民族间都应平等对待,对我国整体民族实力的增长具有非凡意义。

第三,强化文化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具有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才能为伟大的复兴之梦提供保证。中国梦的出现,是中国在不断的发展与探索之中所提炼出来的,且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到,“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从而可见,中国梦的构建,少不了文化的参与,只有提高文化水平,才能实现中国梦,就会距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进一步。

第四,强化以人为本。中国梦,从广义上来说是整个中国发展的目标,实现中国经济、文化与政治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从狭义上来讲,中国梦实际上是对每个中国人所提出的,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其是中国梦提出的实质性内容,只有全体中国人梦想的叠加,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构建中国梦,应营造大同社会,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平安的太平盛世,始终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必须严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结合中国的国情设定发展路线,这也是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就此项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明确指出了中国梦的具体实现路径,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可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重要条件。科学选择中国梦的发展之路,关乎着国家的发展前景与民族存亡,因此,在中国梦的实现之路上,应时刻警惕、小心,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必然要求。

(二)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中华民族精神,将中国在发展与探索过程中积聚的精神元素与文化要素融入其中,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存在价值,积极改善与革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不足与缺陷,在坚持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梦的构建。伟大的中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不同的民族风俗共同构成了民族精神,若想实现国家富强,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加强国家的后盾建设,重视民族振兴,打造民族自立、自强的态势。

(三)注重对中国力量的凝聚

当前,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之上,我国仍处于初步阶段,发展道路依旧漫长,尽管我国的整体实力在不断增强,但是仍旧存在薄弱的环节,强化各领域发展,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的魅力与感染力,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就我国国力的发展速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将成为可能。因此,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加强对中国力量的凝聚,13亿人口的团结与凝聚,能为中国梦的构建提供重要的力量源泉,让全体中国人民为了共同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任务,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职责与愿望,必须实现全民族团结、凝聚与进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重要条件。就目前中国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正朝着中国梦的方向不断前进着,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定不久远。

参考文献:

[1]资金星,资金议.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理论价值与实现路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3,(02).[2]刘闻佳.“中国梦”的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分析[J].企业导报,2013,(18).[3]田娜.“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作者单位:贵州省都匀市委党校)

第三篇: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

摘 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外事工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事工作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本文首先对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必备素质进行阐述,然后分析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途径,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正向着国际化深层次的方向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未达到相关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国家化发展。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达到国际化水平做出贡献。

1.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必备素质

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胜任这项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说,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具备的素质包括以下几点。

(1)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外事工作是高校对外的形象窗口,要求外事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能够始终坚持党的原则与立场。高校外事工作人员需要坚持党的思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具备爱国主义精神,还应该学会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正确分析外事工作,同时在外事工作中坚持平等对话、优势互补的共赢原则,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

(2)优质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外事工作既要严肃,又要友善,不仅需要掌握交往的原则性,同时也不能失去礼节。高校外事工作中的学术交流、外宾接待、国际会议等,都需要双方的深入交流与沟通。而外事工作人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需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考虑周密,做到统筹兼顾。另外,外事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相关活动的流程,以便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调配,保证外事活动顺利进行。

(3)专业的外事交往素质。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相关人员至少能够掌握一门流利的外语,才能在外事活动中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应付外事活动中的各项交流与沟通工作。同时,外事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涉外的社会、人文、心理等环境进行了解,同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尊重外宾与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

2.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亟需向着更深次的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带动下,高等教育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具体体现在专业化水平、服务意识以及国际化观念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外事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造成影响。基于此,学校必须加强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提高外事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3.实现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加强高校外事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高校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外事工作人员思想教育的重视,通过一系列的外事政策以及思政教育活动,提高外事工作人员的纪律性、政治敏锐性、政策执行力等,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其对高校外事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激发工作积极性。

(2)加强高校外事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培养。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过程中,知识信息更新速度变快。高校外事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等,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外事管理单位需要对外事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通过外派交流、专家讲座等方式,安排外事工作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可以将出国参加重大会议的工作当做奖励,鼓励外事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

4.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外事工作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大业,是我国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现阶段,我国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外事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国际化服务意识,提高外事工作业务能力,以便应对各种外事工作情况,为高校外事工作出谋划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

第四篇: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如何充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满足大学生进入社会获得价值认可的需求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以及就业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尝试研究高校大学生党建优化机制,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一、学生党建与学生就业的内在联系

(一)学生党建与学生就业指向性相同

高校的党建和就业工作所服务的主体都是学生,分析和了解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从党建工作的角度来看,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积极分子和党员定期进行思想教育和考察培养;二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管理;三是进一步完善和管理当前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机制,从而促进党建工

作的顺利完成。在大学生就业中,不仅需要对必要的就业信息资源进行获得,还需要借助相应的支持体系来获得更大的就业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所具有的作用也在不断凸显。例如,通过完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把助力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来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方向层面的支持。另一层面,在具体的党建工作开展中,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融入。

尤其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其主要面对的是学生群体,他们会不同程度地面临就业的压力与挑战。通过完善基于学生就业工作的党建工作体系,更好地助力学生就业,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支持党建工作助力党建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党建与就业同样也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积极引导学生更好地就业和择业,更好地为他们今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从二者的工作内容和目的上来看,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就业工作,它们所指向的主体都是学生,都是为了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学生党建与学生就业相辅相成对于学生的党建工作来说,就是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使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培养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进一步壮大党组织,进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如何衡量一个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还应该更全面地对学生党员进行考评和审查,例如學习成绩如何,平常的表现,在就业观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认知程度,等等,其中的就业意识和观念问题一直都是学生和学校所必须解决和应对的迫切问题。从当前的就业形势上来看,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就业形势也很严峻,很多学生的就业观念都是片面的、偏激的,还需要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引导。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融入到就业工作体系当中来,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使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就业意识,同样也要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学生党建与学生就业存在互补性

在党建工作开展中,党建工作中的一些理论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弥补不足。同时,学生日常的就业实践也会对党建理论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通过这种互为补充的机制来更好地实现相辅相成。

总之,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就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何系统地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助力学生在就业层面获得更好的效果,是当前学生党建工作领域以及学生就业工作领域需要重视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学生党建促学生就业工作路径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为了解决学生就业的难题和应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把党的组织建设作为推动高校就业工作的有效抓手,同时积极探索构建学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转变了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使行为发生变化,首先要对观念进行转变。在具体的实现路径方面,应该不断探讨新时期学生就业的环境和形势,不断地从市场环境出发,满足学生就业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无论是从党建工作出发,还是从学生就业实际出发,都应该在思想意识层面进一步进行深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将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为

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主要的就业方向。通过这种形式的引导,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的转型以及思想的转变。

在进行就业思想的转变过程当中,还应该积极地进行高校校园文化的丰富与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校园文化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在校园文化中积极融入大学生就业文化,引导大学生在正面榜样的鼓舞与引导中树立自强向上的决心与信心。另外,高校还应该在榜样教育方面进行积极的完善,借助大学生学习榜样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树立更大的人生目标,克服生活中的摧折与挑战,获得更大的生命正能量。

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要始终保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同时也要从理论上解放思想,更多地接受新鲜事物,要从实践中努力更新观念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目前就业工作和党建工作属于高校的不同部门,看似它们之间联系较少,但如果把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当作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看,那么就应该更加促使两个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共同来探寻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提升工作效率。就业

办可以结合学生党建学习教育和日常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来促使学生提高就业意识转变观念。率先做好党员学生的就业实习推荐工作,为优秀的学生党员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促进优质就业。同样,学生的观念也需要进行转变。目前许多毕业生把今后的工作地域放在了一线城市,不愿意去艰苦地方或者到基层就业。

(二)抓党员管理,发挥学生党员作用

学生党员都是经过学校基层党组织严格培养和考察的,他们是学生中的骨干,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是比较突出的,在平时均能够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在整个就业工作开展中,学生党员应该发挥出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尤其是,根据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党员应该通过自身的力量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来满足社会的选择要求。一方面,在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要注意学生党员的选拔,要优中选优,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党员的源头质量把关;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党建工作开展中,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党员,在工作与学习中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满足未来的社会就业需要。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学生党员综合作用的发挥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立足于学生党员自身的心理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诉求,提升其抗击挫折能力,发挥必要的领导性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好地助力学生就业工作以及学生党建工作的双管齐下,获得共赢。

(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就业水平

党建和团建相互融合,通过党建带团建,分清层次不同阶段举办形式多样的以实习就业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各基层团组织教育阵地的教育作用。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应该不断从现实出发,从学生就业的痛点出发,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尤其是,在今后的学生就业工作开展中,高校相关部门应该牢牢把握学生就业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不断在就业培训,尤其是职业技能和必要的就业观念引导方面加大力度。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基础党建工作应该积极地和学生展开互动。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地了解学生在具体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必要的帮扶,来提升学生融入社会顺利就业的动力和信心。需要强调的是,在今后的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服务学生尤其是强化学生党建工作的服务意识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切服务学生也是党建工作的另一个出发点。在进行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还应该重视媒体以及相关媒介的正向引导。大学生作为新生的一代,其自身既是自媒体的使用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媒体相关内容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构建中,有必要重视对自媒体平台的搭建。通过校园

微信公众号以及官方微博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正向信息的传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高校还需要在激发广大青年团员的入党热情的同时,也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来,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通过理论教育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就业水平。尤其在民办教育体制中尤为突出和明显。因此,对于通过党建带团建,让学生真正通过实践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能够学有所用,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短板,从而在学校学习中作出适当的调整来满足今后的企业用人需求。

三、结语

學生就业问题小到关系一个家庭的和睦、和谐,大到关系整个国家社会的稳定、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今后的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应该将学生就业工作以及学生就业局面的改观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两者的互赢和互动来实现最大层面的科学发展。另外,在进行学生党建优化以及学生就业工作促进机制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地在政策方面、资源方面积极整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更好的党建与就业发展效果。

第五篇:中国梦及其实现路径

中国梦及其实现路径

一、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将中国梦细化为以下四点: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二、中国梦的意义

第一,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崛起、四个现代化,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浓缩,有利于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对面临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需要梦想激励、理想引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容易赢得老百姓的赞同,有利于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第三,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事业而言,中国梦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大学是一段追梦的岁月,大学生处于做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大众化,把艰深的概念通俗化。用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更能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三、中国梦的实现

第一,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在实现进程中需要制定长远目标、中期计划、当下任务,把最高纲领和行动方案结合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现阶段中国人民的共同愿

望。

第二,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社会梦想和人民大众梦想的统一,要把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同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结合起来。中国强大、中华民族振兴是中国人民梦想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人民梦想实现的那天,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第三,中国梦对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应该有不同的愿景和诉求,中国梦教育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教育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甚至容许解决实际问题后解决思想问题。对大学生而言,中国梦教育必须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和他们的学习条件、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等实际问题相结合。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下载试析教授治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析教授治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梦及其实现路径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www.jy365.net 中国梦及其实现路径 王海滨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重大的政治......

    乡镇团委桥头堡作用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

    乡镇团委桥头堡作用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 课题组 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为切实加强......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路径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路径 摘 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最广泛利益的代表,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政权取得的......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发言提纲 汽车12-2班向锐 题目: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主要内容:一、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 二、详细介绍三个路径的丰富含义 (1)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2)中国精神:实现中国......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用劳动汗水浇灌中国梦“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既对劳动者们的问候,也引......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期望所在,他......

    跨文化营销的实现路径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第6期企业文化经济的全球化,促使许多企业走出国门,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跨文化营销问题。与单一文化......

    羁押必要性审查研究

    羁押必要性审查研究新《刑事诉讼法》第93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