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共5篇)

时间:2019-05-13 23:4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第一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知行论坛

辩证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作者:刘光明《光明日报》(2015年04月06日 07版)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和时代特征,为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决策部署提供了基本依据。我们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的精髓要义。

当代中国处于“三个没有变”与“三个前所未有”共存的阶段,必须把实现国家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作为战略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总书记在把握“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坐标,强调“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前进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把“三个没有变”与“三个前所未有”统合在一起,是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客观基点的辩证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领会。

“三个没有变”,意味着当前我国总体上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保持清醒,不能头脑发热、超越阶段,必须坚持党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基本路线的贯彻一以贯之,中国的发展接续发力。习近平同志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的最大实际和客观基点,强调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体现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同时也要看到,当代中国虽然处于“三个没有变”阶段,但与初级阶段的早期时段又有很大不同,体现出阶段性的新特点,这就是“三个前所未有”。“三个前所未有”,标志着当代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中的较高阶段,是正在逐步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迈进的爬坡过坎阶段。李克强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的致辞中提出“双中高”,即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应当说,“双中高”是当代中国所处发展阶段基本面的准确概括,标志着那些象征初级阶段的中低端的发展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更高阶段的中高端的发展逐步进入历史主流。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既考验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力的历史耐心,又考验我们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的战略决心。这个历史耐心,就是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跑好每一棒,把历史的接力赛稳健地推进下去;这个战略决心,就是要团结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坚决斗争、勇毅笃行,努力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巨大风险,推动中国实现由大向强的跃升。为此,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也是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当代中国处于发展模式基本定型但又尚未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必须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人民基于中国国情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并正在继续展示巨大而独特的中国优势。但也要看到,中国模式的诞生还不到一百年,“少年时期”的中国模式要与“成年时期”的西方模式在竞争和斗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需要经历极其艰难而曲折的历史过程,需要中国共产党长期不懈地努力奋斗。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因此,从制度这个层面看,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就是:中国模式基本成熟基本定型,但尚未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制度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当前,中国模式已经呈现以下特征:党的领导是最本质特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任务,“五位一体”是总布局,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内在要求,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根本原则,社会和谐是本质属性,和平发展是必然选择,等等。这些特征要继续保持和彰显,进一步发展成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但中国模式现状与制度现代化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主要体现为国家治理尚未完全实现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又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只有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才能在短短几十年转型进程中稳步释放西方社会几百年转型中遇到的巨大风险,从而实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托底保障;只有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才能把发展的稳与快统一起来,把发展的质与量统一起来,从而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其中的深意,就是要把国家治理现代化打造为中国模式的核心模块之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进而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潮流。为此,必须统筹“四个全面”。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实现党和人民奋斗目标的进取之道,也是中国模式的优化之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有直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涵括依规管党、制度治党的应有之义。可以预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国模式必将实现优化升级,体现出发展中国、引领时代的伟力。

当代中国处于经济贡献世界最大但又尚未完全实现国家强盛的阶段,必须把统筹富国与强军作为重大战略任务

从经济贡献看,近十多年来,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最强大的一支力量。从经济规模看,中国自2010年以来,经济总量就稳居世界第二位。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均表示,根据PPP(购买力平价)方法来衡量,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虽然当前我们尚不认可经济总量超美的数据,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GDP超过美国是或早或晚的事情”。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总结了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基本规律后认为,大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兴大国的崛起。把这一规律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结合起来看,中国处于崛起进程之中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实。但必须看到,大国崛起,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也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大大提升国家的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和外交力,进而提升综合国力,真正实现崛起。因此,从世界影响力这个角度看,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点是:世界性的经济贡献巨大,但整体的世界性影响力尚不能与经济贡献相匹配,综合国力尚未达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要求,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书记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这样的和平发展道路上实现崛起,与近代世界大国大都通过暴力的方式崛起形成鲜明对比,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没有先例,加之我们块头大、分量重,我国快速发展必然会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必然招致西方大国围堵遏制,实现崛起绝非易事!必须把富国与强兵统筹起来,让强大军事实力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定海神针”,确保无论他国是否乐意、国际环境是否宽松,都能实现和平崛起。客观地看,目前,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应尽快缩小差距,迎头赶上,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总书记在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时指出: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构建集军事安全在内的多种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为国家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xxxx,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在党的98岁华诞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牢记xxxx,推进自我革命”举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在回顾历史中总结经验,为深入开展“不忘xx、牢记xx”主题教育,切实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供思想和行动指南。

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全党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党的奋斗史深刻昭示,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xx和xx,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是党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的根本原因。把不忘xx、牢记xx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我们才能矢志不渝、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做到不忘xx、牢记xx,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已有70年,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如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就会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让小管涌沦为大塌方。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全党同志应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积极主动投身到这次主题教育中来,始终不忘xx、牢记xx,自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牢记xxxx,推进自我革命,要充分运用并不断发展我们党长期积累的重要经验。在革命斗争和执政实践中,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思想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取得一系列党建新成果新经验。要切实把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好经验、好做法用起来,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深入。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不忘xx、牢记xx,关键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真刀真枪解决问题。针对这次主题教育列出的8个方面突出问题,必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治苗头、打露头,堵塞制度漏洞,健全监督机制,不断革故鼎新,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xx任务。

牢记xxxx,推进自我革命,要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建功新时代、争创新业绩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第三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重要讲话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8日下午就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教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胡锦涛强调,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直接、运用灵活、定点调控的优势,加大“三农”投入,加大推动自主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度,支持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力度。要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优化政府公共投资结构,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要支持解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有力地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推进改革、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的事。

胡锦涛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要加快完善税收制度,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按照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健全预算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的政府预算制度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财税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提高做好财税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广大财税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

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做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篇: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抓紧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工作

不断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下午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不断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向阳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罗云毅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能不能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胡锦涛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认认真真抓好落实。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胡锦涛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支持现代农业、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积极调整内需和外需结构,确保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要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抓紧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积极营造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培育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要切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立足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瞄准国际产业链高端,大力开发节能节材、新能源、石油替代等方面的技术,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工艺、装备改造和产品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切实统筹城乡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明确方向,制定和完善切合实际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推进各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扎扎实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全面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上午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国外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和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家行政学院薄贵利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高小平研究员进行了讲解,并谈了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围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胡锦涛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规范政府职能和行政行为。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发挥公益类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要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增强公仆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胡锦涛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共同努力。要增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建设服务型政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规划,确定重点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动,不断取得新进展。要加强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深入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认真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精心谋划 周密组织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切实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9日下午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扎扎实实把这些新要求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个环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树成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马晓河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并谈了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们要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高度,把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胡锦涛强调,要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贯彻好、落实好,首先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特别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落到实处。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在好上下更大功夫、见更多成效。同时,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充分认识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胡锦涛指出,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着力增强发展协调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着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好保障人民民主权利。要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着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着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各项改革成果的制度化,形成一整套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胡锦涛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改善人民生活,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切实抓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各项工作

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在现行宪法公布实施25周年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10周年之际,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题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切实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任务落到实处。

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春鹰研究员就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并谈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我们党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方面扎实推进,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胡锦涛在讲话中就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紧完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按照法定的立法程序,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推动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二是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为全社会作出表率。三是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四是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各级党委依法执政的意识,增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各级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素质和本领。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议程,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扎实推进,抓好落实。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工作的领导,在法制轨道上共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齐彪教授、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张守华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们党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全党要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迫切要求,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迫切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胡锦涛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推进的一个重大命题。

胡锦涛指出,今天,我们党拥有370多万个基层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正领导人民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好、建设好这样一个大党任务十分艰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都要求我们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实效。

胡锦涛强调,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高度重视探索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高度重视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建理论,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要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既要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又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创新,增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成功方法,又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党的建设有效管用的新方法,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胡锦涛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各级党委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践,确保全会作出的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落到基层,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 积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8日下午就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教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胡锦涛强调,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直接、运用灵活、定点调控的优势,加大“三农”投入,加大推动自主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度,支持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力度。要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优化政府公共投资结构,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要支持解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有力地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推进改革、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的事。

胡锦涛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要加快完善税收制度,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按照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健全预算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的政府预算制度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财税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提高做好财税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广大财税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做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2日下午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学习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弘研究员、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何平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

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

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工作扎实推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胡锦涛强调,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以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已有的各项保障制度,要不断完善政策,扩大覆盖面。特别是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抓住社会保障制度薄弱环节加以推进,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制定实施适合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强特点的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加快解决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待遇水平,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城镇困难家庭、离退休职工、在校贫困大学生基本生活。

胡锦涛指出,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各种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程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工伤保险待遇,不断充实和壮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增强社会保障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切实维护人

民群众社会保障权益。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社会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统筹协调、抓好落实。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研究,深刻把握社会保障特点和规律,增强社会保障工作系统性。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保障事业、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

好局面。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全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扎实地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立足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强调,在当前形势下,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保增长的基础支撑在农业,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保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尤其要抓好以下3项工作。一是要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提高单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较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补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加快落实国家扶持油料、生猪、奶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二是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机,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力推进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要做到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对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帮助他们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三是要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开拓农村市场。积极谋划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加快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大力推进家用电器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发展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各类农业机械,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严禁假冒伪劣商品流向农村市场。

胡锦涛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努力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配合中央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尽量多安排农民工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创业就业技能。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胡锦涛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综合规划,认真抓好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充分估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深入实际,把握动态,摸清实情,找准对策,切实解决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做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深入持久地进行改革开放宣传教育 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26日下午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要广泛运用改革开放30年的生动事实、伟大成就、宝贵经验,深入持久地进行改革开放宣传教育,使全党同志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增强坚持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关于深化改革开放问题研究。中央党史研究室章百家研究员、中央党校杨秋宝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对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教科书,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实现我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科书。这部教科书凝聚了党和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党和人民的艰辛探索和宝贵经验,我们一定要把它充分运用好。

胡锦涛强调,要继续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宣传教育,首先要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站稳脚跟、稳步前进,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之所以能够战胜在经济、政治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根本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往开来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胡锦涛指出,要继续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进行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我们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伟大成就。不继续进行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我们就不可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继续提供强大动力。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持通过改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胡锦涛强调,要继续深刻领会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实践源泉。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总结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胡锦涛指出,要继续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要经受住这个最根本的考验,关键是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加自觉、更有成效地把党建设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对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

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总结推广我国社会管理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会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创新。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 实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首要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既充分认识世界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又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既做好应对世界经济最困难最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继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世界经济形势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晋平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毕吉耀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要全面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和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央及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果断出台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我国经济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仍然处在前列。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打下了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坚实物质基础。三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四是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全球经济面临的调整和重组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是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强大力量。

胡锦涛强调,关于今年的经济工作,中央已经作出全面部署,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落实。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要坚持保增长和调结构、增效益相统一,把保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抓住时机、掌握节奏、把握力度,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创新增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能力、增强解决我国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能力。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把保增长、扩内需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进一步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胡锦涛强调,完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关键在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出来。要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走势及其影响,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要为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采取措施,又要为今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能力。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要求。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实转变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25日下午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关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胡锦涛强调,“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时期。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进展。

胡锦涛指出,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大循环经济试点力度,努力提高生产活动的循环化、生态化水平。要提高全民族的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要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培育节能服务体系。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加快建立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

胡锦涛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关键是要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重要内容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务求取得实效。各类企业都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快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充分发挥节约能源资源的主力军作用。各地区和重点企业要抓好落实,确保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各级党政机关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发挥带头作用。要深入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让节约能源资源深入人心,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第五篇: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多选题

第1题下列选项中,()是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对“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所提出的要求。

A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

B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 C坚决惩治腐败现象

D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答案ABCD 解题思路: 第2题

通过学习总书记有关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论述,判断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A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B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C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法律是实践的基础,实践要随着法律发展而发展

答案ABC 解题思路: 第3题

下列选项中,()是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所阐述的观点。

A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B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C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 D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答案ABCD 解题思路: 第4题

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A人民民主专政 B党的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答案BCD 解题思路: 第5题

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A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B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D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

答案ABCD 解题思路: 第6题

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建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BD 解题思路:

第7题下列选项中,()是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宪法贯彻实施当中的不足。

A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 B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D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答案ABCD 解题思路:

《宪法》

多选题

第1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的必备条件包括()。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年满45周岁

C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答案ABC 解题思路:《宪法》第七十九条 第2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的专门委员会的是()。A法律委员会 B财政经济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外事委员会 答案ABCD 解题思路:《宪法》第七十条 第3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以下选项中,()是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自由。A言论、出版 B集会、结社 C游行、示威 D宗教信仰 答案ABCD 解题思路:《宪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 第4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在我国依法享有选举权的是()。A赵某,25岁,中国公民,去年因诽谤罪被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B钱某,19岁,中国公民,现就读香港中文大学 C孙某,40岁,美籍华人,现居住在上海两年

D李某,30岁,中国公民,前年因交通肇事罪被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答案BD 解题思路:《宪法》第三十四条 第5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行使的职权有()。A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B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D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答案AB 解题思路:《宪法》第八十九条 第6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是()。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C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D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答案ABC 解题思路:《宪法》第六十七条 第7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的职务是()。A国务委员

B民主党派负责人 C大学校长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ABCD 答案AD 解题思路:《宪法》第六十五条 第8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A修改宪法

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C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答案ABCD 解题思路:《宪法》第六十二条 第9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B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C年满16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答案ABD 解题思路:《宪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六条、第五十二条 第10题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加强武装力量的()的建设,增强国防力量。A革命化 B现代化 C正规化 D优先化 答案ABC 解题思路:《宪法》第二十九条 《民事诉讼法》多选题

第1题

根据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简易程序的特殊形式,实行一审终审,以便可以迅速解决民事争议。适用小额诉讼的条件是()。

A事实清楚

B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C争议不大

D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以下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2013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问答》第71页,《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

第2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经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可以不公开审理。

A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B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C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D离婚案件 答案C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 第3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起诉状应当记明的内容包括()。

A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B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C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D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第4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A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D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2013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问答》第62页,《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第5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诉讼保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当事人提交书面申请

B法院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的,申请人必须提供与保全财产数额相当的可靠担保 C必须是给付之诉

D必须是有可能因为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将来生效的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2013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问答》第56页,《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百零一条

第6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的情形包括()。

A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B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C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D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第7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关于公益诉讼的表述,正确的是()。A公益诉讼规则的设立,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

B公益诉讼规则的设立,有利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C公益诉讼的提起必须以存在实际损害为前提

D公益诉讼提起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 答案AB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第8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有关回避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书面方式申请

B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 C当事人对回避申请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D审判人员的回避包括自行回避和当事人申请回避 答案BC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至四十七条

第9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A审判组织分为合议制和独任制两种形式 B陪审员只能参与第一审民事案件合议庭

C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D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四十条

第10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A合议 B回避 C公开审判)制度。D两审终审 ABCD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十条

第11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证据包括()。A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 B书证,物证

C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D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六十五条

第12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关于人民法院审结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批准可以延长。

B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C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D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除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外,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一百六十一、一百七十六、一百八十条

第13题

胡某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督促彗星公司缴纳房租。彗星公司收到后立即提出书面异议称,根据租赁合同,彗星公司的装修款可以抵销租金,因而自己并不拖欠租金。法院收到书面异议后,经审查,异议成立。法院的正确做法是()。

A对双方进行调解,促进纠纷的解决 B裁定终结督促程序

C将案件转为诉讼程序审理,但彗星公司不同意的除外 D将案件转为诉讼程序审理,但胡某不同意的除外 答案B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二百一十七条

第14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A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B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C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D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2013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问答》第66-67页,《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第15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关于缺席判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B被告反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C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D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答案BCD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至一百四十五条

第16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是()。A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B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C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D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答案ABC 解题思路:《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第17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的共同诉讼应当符合以下()条件。A几个诉都属于同一个人民法院管辖 B能够适用同一种诉讼程序 C经当事人同意

D能够达到简化诉讼程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目的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2013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问答》第48-49页,《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

第18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下列关于反诉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诉的原告只能是本诉的被告

B反诉与本诉必须适用同一种诉讼程序 C反诉必须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

D反诉与本诉之间须在事实或法律上有牵连 答案ABD 解题思路:《江西省2013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问答》第48页,《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第19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下列属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是()。

A有权委托代理人

B有权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C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 D可以自行和解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2013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问答》第47页,《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至五十条

第20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依法调解的含义包括()。A必须是当事人自愿调解 B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C一切案件都要经过调解

D凡是可能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尽量采用调解 答案ABD 解题思路:《江西省2013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问答》第40页,《民事诉讼法》第九条

第21题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和整个诉讼活动起指导作用,它主要包括()等原则。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 C法院调解自愿合法 D诚实信用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2013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问答》第38-39页

《社会保险法》

多选题

第1题依据《社会保险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是()。A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 B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

C定期将个人权益记录单免费寄送本人

D定期向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汇报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 答案ABCD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七十条、第七

十三、第七

十四、第八十条 第2题依据《社会保险法》,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中,按照国家规定应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是()。

A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B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C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D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答案BCD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 第3题依据《社会保险法》,下列医疗费用中,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是()。

A应当从工伤基金中支付的 B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C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D在境外就医的 答案ABCD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 第4题依据《社会保险法》,下列人员中,其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的是()。

A李某,45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B张某,63岁,属低收入家庭 C赵某,26岁,属低收入家庭

D陈某,34岁,残疾但未丧失劳动能力 答案AB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五条 第5题依据《社会保险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相结合。A个人缴费 B集体补助 C社会资助 D政府补贴 答案ABD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二十条 第6题依据《社会保险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公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

A医疗补助金 B丧葬补助金 C抚恤金 D精神抚慰金 答案BC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第7题依据《社会保险法》,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享有()等权利。A查询个人缴费记录 B查询个人权益记录

C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D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答案ABCD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第8题依据《社会保险法》,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以及()等社会保险制度。

A住房保险 B工伤保险 C失业保险 D生育保险 答案BCD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第9题依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包括()。

A生育医疗费用 B社会抚养费 C生育津贴

D怀孕期间的营养费 答案AC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 第10题依据《社会保险法》,下列失业人员中,不能再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是()。A甲某重新找到了工作 B乙某随家人移居海外

C丙某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D丁某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介绍的适当工作 答案ABCD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一条 第11题依据《社会保险法》,失业人员符合下列哪些条件,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A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二年的 B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C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D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答案BCD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 第12题依据《社会保险法》,下列情形中,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是()。A甲某在工作时间故意伤害他人而导致自己受伤的 B乙某在工作时间醉酒导致摔伤的

C丙某在上班途中非本人责任被车撞伤的 D丁某在工作时间自残的 答案ABD 解题思路:《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精神卫生法》

多选题

第1题依据《民法通则》和《精神卫生法》,下列选项中,可以担任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有()。

A成年子女 B外祖父母

C关系密切的朋友 D患者所在单位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精神卫生法》第八十三条 第2题

依据《精神卫生法》规定,下列情形中,给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他公民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有()。

A将非精神障碍患者故意作为精神障碍患者送入医疗机构治疗的

B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遗弃患者,或者有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C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侵害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的 D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人身自由的 答案ABCD 解题思路:《精神卫生法》第七十八条 第3题依据《精神卫生法》,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A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 B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就业能力 C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 D为患者提供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 答案ABC 解题思路:精神卫生法》第五十八条 第4题依据《精神卫生法》,下列关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服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为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科基本药物治疗 B医疗机构应当为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科基本药物治疗

C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当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 D残疾人组织或者残疾人康复机构应当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 答案BC 解题思路:《精神卫生法》第五十五条 第5题依据《精神卫生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就下列()等事项对本行政区域内从事精神障碍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A相关人员、设施、设备是否符合《精神卫生法》要求

B诊疗行为是否符合《精神卫生法》以及诊断标准、治疗规范的规定 C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程序是否符合《精神卫生法》的规定 D是否依法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答案ABCD 解题思路:《精神卫生法》第五十条 第6题依据《精神卫生法》,下列选项中,()是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

A有与从事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相适应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护士 B有满足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需要的设施和设备 C有二级医院以上资质

D有完善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 答案ABD 解题思路:《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五条 第7题依据《精神卫生法》,以下关于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地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等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B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C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D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家庭暴力,禁止遗弃精神障碍患者 答案ABCD 解题思路:《精神卫生法》第四条、第五条、第九条 第8题依据《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工作实行()的综合管理机制。A政府组织领导 B部门各负其责

C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 D全社会共同参与 答案ABCD 解题思路:《精神卫生法》第六条

第9题制定《精神卫生法》的目的是()。A发展精神卫生事业 B规范精神卫生服务

C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D保障精神卫生医疗队伍安全 答案ABC 解题思路:《精神卫生法》第一条

2013年全省领导干部网上法律知识考试--练习题

《江西省审计条例》

多选题

第1题

依据《江西省审计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时,可以对直接有关的()等单位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

A设计 B施工 C供货 D监理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审计条例》第十九条

第2题我国审计组织体系包括()等机构。A国家审计机关 B社会审计组织 C政府监察部门 D内部审计机构 答案ABD 解题思路:《江西省2013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问答》第135页

第3题依据《江西省审计条例》规定,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以外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

A申请行政复议 B提起行政诉讼 C提请政府裁决 D提请仲裁 答案AB 解题思路:《江西省审计条例》第五十三条

第4题依据《江西省审计条例》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及其他资源环境事项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的内容。

A资源环保资金的征收、分配情况 B资源环保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 C资源环保项目的建设情况 D资源环保项目的绩效情况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审计条例》第二十八条 第5题

依据《江西省审计条例》规定,下列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公众资金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机关可以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的是()。

A社会保险基金

B来源于境内外的捐赠资金 C社会公益性募集资金 D住房公积金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审计条例》第二十条 第6题

依据《江西省审计条例》规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A真实 B合法 C效益 D盈利 答案ABC 解题思路:《江西省审计条例》第十一条

第7题依据《江西省审计条例》规定,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规定提供()。

A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 B决算、财务会计报告

C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情况 D所有会议纪要资料 答案ABC 解题思路:《江西省审计条例》第三十六条 第8题依据《江西省审计条例》,审计机关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

A财政隶属关系 B财务隶属关系

C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 D业务指导关系 答案ABC 解题思路:《江西省审计条例》第三十一条 第9题

依据《江西省审计条例》规定,下列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机关可以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的是()。

A全部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举借债务筹措的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

B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建设项目 C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建设项目

D政府在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依法给予政策优惠的公益性建设项目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审计条例》第十六条

第10题依据《江西省审计条例》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审计机关对下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内容。

A财政预决算编制情况

B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管理、使用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情况 C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情况

D政府性债务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绩效情况 答案ABCD 解题思路:《江西省审计条例》第十五条

2013年全省领导干部网上法律知识考试--练习题

下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