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铜陵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时间:2019-05-13 23:1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铜陵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铜陵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篇: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铜陵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农村土地整治对铜陵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实施此项工程意义极其重大。

一是有利于促进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将城镇建设用地收益反哺农村,既拓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渠道,又有效缓解我市建设用地紧张局面,保障城镇建设用地的供应,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提供坚强保证。二是有利于加快我市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土地整理为抓手,以项目为载体,把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合各级各类支农惠农资金,促进项目上规模、出成效,实行整村推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引导农村集中建设和村民有序转移,将促进自然村向中心村和集镇聚集,农村村民向住宅小区、新型社区和小城镇集中,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三是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集中建设农村住宅小区,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将有力带动城乡投资与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四是有利于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建议

(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要尊重民意。在土地互换和利用方式、旧房拆迁、新居建设等方面要提供多种选择,实行公告公示,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凡涉及房屋拆迁等财产权益的,必须征得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不同意的不得实施。二是要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通过承包地转包、出租、入股等多种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在农业企业务工、房屋出租、参与产业和商业经营等方面增加收入。三是要保持农村特色。加强中心村镇综合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农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和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际需要,坚决杜绝一味照搬“城镇集居”和“楼式居住”的做法。四是要听取村民意见。在土地整理复垦方案、拆旧建新补偿标准、新村建设方案等方面,要广泛征询意见,与农户充分沟通,并签订整治及补偿协议,做到整治前农民同意、整治中农民参与、整治后农民满意。五是依法实施补偿安置。要对农村土地整治涉及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等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制订补偿安置方案,公布补偿标准,依法足额及时补偿到位,支持村民拆旧建新,改善居住环境。要在农村土地整治前,要认真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做到地类和面积清楚、权属无纠纷;农村土地整治后要及时办理确权、变更登记或注销手续,做到面积准确、产权明晰。认真做好土地权属调整,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二)加强规划引导,坚持量力而行。一是认真编制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乡、村庄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做到布局合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美化环境。二是制定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把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大、投资成本低的村庄,优先纳入近期农村土地整治范围,按项目制订实施方案。三是发挥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的调控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及村民住宅等各项建设必须符合乡镇、村庄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引导村民建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住宅向中心村、乡镇集中建设。注重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四是农村土地整治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顺应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和能力,先示范、后推进,防止一哄而上,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开展。

(三)坚持增减挂钩,重点开展农田整治。一是按照保障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建立“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统筹规划、聚合资金、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重点开展农田整治,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村散乱、废弃、闲置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治。二是规范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使用。要做到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严格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按要严格落实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审计制,加强项目管理,严防资金流失、保证项目质量。

(四)强化农村土地整治组织领导。

一是建立健全高效工作制度。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和群众积极参加的联动机制。要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成立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解决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联动推进,形成工作合力。县区人民政府要制定鼓励政策,对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二是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机制。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探索适应现阶段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农村土地整治机制。加大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力度,整合有关涉农资金,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村企共建、单位和个人捐助等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认真研究新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政策,引导少占甚至不占耕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办法,促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三是强化考核监管,确保工作实效。将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建设用地规模不扩大、集约节约用地水平有提高、农民权益有保障等作为约束性指标,加强工作监管和考核。特别是要注重对新增耕地质量的验收考核,以保证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性。要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整治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在项目规划设计、旧房拆迁、新居建设、资金投入、质量管理、竣工验收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赋予农民充分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二篇: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近日,在全国开展的拆村运动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这场拆村运动的政策背景是,国土资源部2006年推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随着这一政策推出,地方上违背民意的强拆在日益增多,曲解政策现象时有发生,地方的土地财政冲动愈发高涨。问题不在政策本身。他们分别认为,财政体制缺陷不能保证地方政府为民服务、宅基地财产权的不明确、宅基地未能按市场化流转等问题的存在,最后导致农民土地权益被剥夺。现在整个财政体制把乡镇搞得没钱花,而土地收益成为基层政府主要财政来源,所以就要以地生财。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着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制侵蚀民权,这一本质性问题。如果不限制某些官员在征地时拥有的无限权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征地拿走差价2万亿新京报:当前以各种名义圈走农民宅基地,换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现象,你怎么看?于建嵘:可以看成是,城市对农村的又一次掠夺。新京报:据我们调查,有些地方在劝说农民上楼,但也有采取强制手段的。于建嵘:由于利益冲动,很多地方都把侵占农民土地作为获取利益和政绩的重要手段。有资料显示,近20年来,农民被征地约1亿亩,获得的征地补偿费与市场价的差价约为2万亿元。改革开放以来,至少有5000万到6000万农民彻底失去了土地,他们有的成为城市居民,但还有近一半没有工作,没有保障,引起纠纷。新京报:土地纠纷的形式有哪些?于建嵘:一是不经农民同意强迫征地,二是补偿过低,三是即使补偿低还发不到农民手中,四是补偿款被贪污挪用。因土地产生的还有其他纠纷,但主要还是因征地和占地引发。新京报:土地纠纷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于建嵘:影响社会稳定。土地问题已占全部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已成农业税取消后,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和焦点问题。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而且土地问题涉及巨额经济利益,也就决定土地争议,更具有对抗性和持久性。沿海地区纠纷突出。新京报:土地问题这个新的焦点,有什么特征?于建嵘:我在社科院就此做过专题研究,是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和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课题组联合做的。首先是,冲突的当事方和以前不一样了。以控告方来说,在抗税的时候,没有一个村级组织参加抗争,都是农民自发进行抗争。现在,村民联名仍然是最为主要的形式,不过一些村级组织已成为了重要的控告方。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非法征地等争议中,有的村级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表现一致,村级组织有可能成为维权主体。新京报:那被控告的一方呢?于建嵘:也有很大变化,在农民税费争议中,被告方主要集中在乡村两级组织。其中乡镇政府是最主要的被告,市县很少成为被告主体。但在土地问题上,农民的控告对象已到了县、市、省,甚至到了国土资源部。这是过去没有的。新京报:据你们的调查,哪些地方的土地纠纷更严重?于建嵘: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地比较突出。这些地方农民,主要的控告对象是县、市政府,争议多是围绕征地展开。而在中部地区的安徽、河南等地,控告的对象主要是乡镇及村级组织,争议也是围绕侵犯农民土地承包权展开,比如土地分配不公等。新京报:农民因为土地维权的主动性,与以前有什么变化?于建嵘:农民抗税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让政府找不到人,但失去土地的农民会主动走到你面前。农民维权方式升级。新京报:你们的研究方式是通过与农税时期的比较得出的,现在的冲突激烈程度与以前比如何?于建嵘:激烈多了。在税费争议时代,最主要的抗争方式也就是上访、相互宣传等,但在土地纠纷中,农民动辄就到县、市政府部门门口或被征土地上静坐、游行示威甚至到高速公路、铁路上静坐。冲突变得激烈,与警察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农民抗税时,中央是明文规定禁止使用警力的。但在土地纠纷中,我们看到经常有地方政府动用警力对付抗争的农民。新京报:看到过你提的一个说法,说现在农民维权是“以法抗争”,为什么提的是“以法”而不是“依法”?于建嵘:这个我专门写过文章,“以法抗争”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欧博文教授提出的,“依法抗争”是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提出的。“以法”是直接意义上的以法律为抗争武器,“依法”是间接意义上的以法律为抗争依据。“以法抗争”是抗争者以直接挑战抗争对象为主,诉诸“立法者”为辅;“依法抗争”则是抗争者诉诸“立法者”为主,直接挑战抗争对象为辅,甚至避免直接挑战抗争对象。在“以法抗争”中,抗争者更多地以自身为实现抗争目标的主体;而在“依法抗争”中,更多地以立法者为实现抗争目标的主体。新京报:在土地维权中,农民的主要诉求是什么?于建嵘:还是利益,只是要钱,不是要权。土地制度侵蚀民权新京报:但城镇化是必然趋势,如何在城镇化与农民利益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呢?于建嵘:执政者和专家学者,都在寻找农民失地、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要求国家权力机关加强征地管理,严格控制征地规模,禁止随意修改规划。第二是改进补偿方式,增加补偿,妥善安排好农民生计等。这两个方案也存在问题。新京报:什么问题?于建嵘:这些措施,没有认识清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着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制侵蚀民权,这一本质性问题。如果不限制某些官员在征地时拥有的无限权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昌平表示,政府不应在农村拆建中作为经纪人,而地方财政喂不饱诱发牟利冲动,应从财政体制入手让政府为民服务

【访谈】拆与建,必经之路新京报:你在前几年就提出新农村建设应该大拆大建,你为什么那么说?李昌平:我们要发展城市化,要搞新农村建设,当然要盘土地。土地整合后,城镇发展得快,农村也发展得快,这个是必经之路。新京报: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李昌平:上世纪80年代,我还是乡镇党委书记,开始从事村与村换地,中心村和边远村之间换地,节约出来土地办厂,这样乡镇企业才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小城镇格局。随后我也形成了这个概念。新京报:但很多专家认为不该大拆大建。李昌平:我认为,该拆的拆,该建的建。中国要把9亿农民变成只有两三亿农民,要把几百万个自然村变成八九万个中心村,不拆不建怎么可能。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搞公共服务,怎么搞城乡一体化。政府不该借拆挣钱新京报:但一些地方政府为推动城市化进行强拆。那是否说明你的想法有问题?李昌平:我认为拆建的总体思路、方向是对的,但一些做法错了。新京报:哪儿错了?李昌平:在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中,政府不应该成为经纪人。政府要在这里挣钱,肯定就会产生很多矛盾。新京报:什么样的矛盾?李昌平:比如诸城,政府为挣钱,搞房地产开发,开发商为了挣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所以只要政府想在这里面挣钱,肯定会出现利益分配问题,就会跟农民产生矛盾。新京报: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李昌平:政府只是服务者角色,不能去挣钱,在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关键是政府角色的定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政府下海,农民上楼”,就是批评政府当经纪人,不就跟官员下海一样了。财政体制缺陷成症结新京报:你在农村调研中,有政府甘心扮演服务者角色吗?李昌平:我曾去吉林德惠市调研,当地政府只为农民服务,没有挣钱,还贴钱,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约出很多土地,建了养殖小区,并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农民非常满意。新京报:政府老贴钱,发展能长久维持吗?李昌平:肯定不能,老贴钱,谁还去做呢?这就是中国现在的矛盾,如果基层政府成了经纪人,可能啥事都能做,但也可能啥事都做成坏事;而不挣钱,基层政府又没积极性,啥事都不做。新京报:症结在哪儿?李昌平:财政体制的问题。如果乡镇都有钱花,那可能就不做经纪人,就去做服务了。现在整个财政体制把乡镇搞得没钱花,而土地收益成为基层政府主要财政来源,所以就要以地生财。新京报:那么国土部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本身也没有问题?李昌平:不是占地或者增减挂钩有什么错误。增减挂钩没错误,应该说增减挂钩出台后,我们更应该把这个事做好。现在相反的做不好,就是因为政府的行为变了,变成了经纪人。新京报:应该怎么解决?李昌平:现在中央要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要把政府的定位定准。中央财政要给地方财政一定的保证,那才能让基层政府定位在服务者角色,土地整理才能做好。庭院经济非改不可新京报:有专家认为,让农民“上楼”会对庭院经济、家庭养殖等带来不便,你认为呢?李昌平:集约土地,这是趋势。以后农民家家户户种地将会改变,吉林德惠现在只有5%-10%的人在种地。他们建了现代养殖园,家庭养殖也根本不存在。新京报:是因为庭院经济将不被社会所需要?李昌平:农民也是人,也需要有个人畜分家的居住环境。10年前60%的农户还养猪,现在是只有20%的人在养猪。这就是变化,我估计再过10年,80%的人都不种地了。便于机械化耕种的平原地区,就不会家家户户去种了。新京报:你认为现有的农村体制将要改变?李昌平:可以这么理解。1985年开始,农民进城打工越来越多。所以说小岗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到1985年就已经没作用了。新京报:你认为农村奔小康应该怎么做?李昌平:应该增强集体功能,加强农民共同体的建设,可以搞社区建设和治理。新京报:以前的人民公社就是集体经济,最后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现在这么做,不是开历史倒车?李昌平:这个说法纯粹是一派胡言。邓小平1992年的讲话,说农村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把农民从人民公社里解放出来,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次飞跃是搞集体经济,搞合作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是最原始最落后的农业,朝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方向走是前进。节余土地收益归民新京报:但为什么现在一些农民不愿意“上楼”,也不愿意交出自己的宅基地?李昌平:这个问题分两方面讲。一是农民内部,各家各户宅基地大小不一,所以矛盾大,拆迁不顺利。二是政府压缩农村宅基地后,收益分配没让农民参与。新京报: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李昌平:压缩出来的地依然应归农民,政府不参与分配,由农民自己来分配,这样问题就解决了。新京报:怎么才能引导或规范地方政府多顾及农民利益?李昌平:中央要让地方政府吃饱,要让地方政府变成公共服务者,而不是让地方政府成为企业。中央要用服务性的政府指标去考核地方政府。

中央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明确和赋予农民宅基地以完整的物权,同时,积极试点,探索宅基地进入市场的流转办法,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一些地方只占地不复垦 新京报:目前一轮“农民集中居住”、“宅基地换房子”的举动,有人称为新圈地运动,你认为呢?郑风田:当然是,不管以什么名目,其核心都是在侵吞农民的宅基地权益,都应该打住,毕竟农民的宅基地不是唐僧肉。新京报:这场圈地运动的动力是什么?郑风田:核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耕地的18亿亩红线又不能突破,于是都打起宅基地的主意。新京报:据你们调研,“农民集中居住”这种做法始于何时何地?郑风田:始于江苏,2001年前后,苏州、无锡等地富裕乡镇出现农民集中居住试验,当时是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后来江苏全省推广。此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做法。新京报:你如何看待国土部的“增减挂钩”政策?郑风田:这本来是为增加耕地的一项积极措施,但在操作中,由于政策漏洞,农民宅基地权益变相被侵害。新京报:政策存有什么漏洞?郑风田:本该是先复垦,再占地。但由于政策允许先占地,三年内复垦归还,导致了很多地方只顾占地,不按时复垦归还。新京报:各地执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郑风田:有的擅自扩大试点范围,有的违规跨县域调指标等,大多违反规定的最终指向都是农民宅基地。“已出现上楼致穷”新京报:就农民集中居住而言,是利大还是弊大?郑风田:这个是需要仔细分析的,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强制推进集中居住违背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世界银行研究指出,人均GDP小于500美元时,农民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经营土地为主,当人均GDP大于1000美元时,农民土地的商业运作和市场价值才能开发体现出来。新京报:现在我国农民是否合适集中居住?郑风田:目前,我国庭院经济和家庭畜养还是重要收入来源,如果强行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就会妨碍农民的生产生活。新京报:会影响农民收入?郑风田:是的,农民住上公寓楼,收入会减少,支出却在增加,水要买,菜要买,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农民“上楼致穷”的现象。地方不执行中央文件新京报:现在农村居住分散,形成很多空心村,集中居住可以节约土地,这不是好事吗?郑风田:这要因地制宜,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尊重农民意愿。新京报:现在城市用地紧张,农村节余的土地与城市进行增减挂钩,这是否合理?郑风田:这应该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简单挂钩。新京报:你认为这是土地收益归谁的问题?郑风田:长久以来,在民间就一直有宅基地继承的传统。某些地方仅仅支付房屋拆迁补偿收回农民的宅基地,造成了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严重侵害。新京报:事实是农民一搬走,宅基地收益归了政府。郑风田: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就是这里采取的是“置换”,而不是征地,大家是通过置换让自己住得紧凑些,自己做了付出才有了节余的土地。新京报:现行政策对农民权益有无明确规定?郑风田:有,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规定:“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周转指标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维护农民利益。”新京报:为什么中央文件无法保护农民权益?郑风田:关键是地方不执行,而农民又不熟悉文件,这样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吃亏的是农民。宅基地补偿普遍不足新京报:现在各地的 “集中居住”等做法中,普遍存在什么问题?郑风田:普遍存在着地方政府对宅基地补偿不足。新京报:具体怎么表现?郑风田:主要表现在:一是只对农民“合法确权”的房屋面积给予安置补偿,对超出的面积仅仅按成本价补偿,有的甚至不给予补偿;二是对宅基地不给予补偿,或只给予“合法确认”面积补偿;三是安置房一般还是集体土地产权证,不能直接上市交易,如果要变为可上市交易的房产,还必须补缴一部分土地出让金;四是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得到的补偿与同类同地段的商品房价格相比,与土地拍卖出让的价格相比,差距悬殊。新京报:该怎么解决?郑风田:从国家角度,中央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明确和赋予农民宅基地以完整的物权,给农民发放统一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宅基地证书,同时,积极试点,探索宅基地进入市场的流转办法,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圈地风刹不住”新京报:圈地情况能否遏止?郑风田:肯定会有增无减,现在又提出小城镇化,必然又要占用土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不会结束。新京报:该如何保证农民利益?郑风田:在宅基地腾退时土地收益要保证,农民上楼后要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现在很多政府都不解决,顶多给上个社保,也不承诺就业。政府可以引进项目,给农民创造就业机会,他们也不必进城打工。新京报:有些地方提出“宅基地换保障”,你怎么看待这个提法?郑风田:这不合理,享受社保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不能以牺牲宅基地为前提。不明白的还以为农民真的得到好处占到便宜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部分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会议强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会议强调,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范围。经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局部试点、封闭运行、规范管理,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擅自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将追责“一把手”会议强调,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挂钩试点、超出试点范围开展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或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处罚力度。■ 专家说法 用地增减挂钩应明确细则。昨日,针对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国务院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即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试点的方向给予了肯定,但是也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规范。党国英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对增加挂钩试点的管理细则,细则首先应该进一步强调农民自愿原则,同时要循序渐进,明确对农业专业户不能集中居住,要帮助他们建设分散居住点,也方便农机的存放。对于集中居住的农民,党国英建议,社区在基础设施、垃圾处理、市政建设上要完善配套,至少要像居住在小城市一样,不能搞几个村的简单合并。另外,将现在以县为单位进行的增减挂钩试点,扩展到以市为单位。党国英认为,如果相关部门能出台增减挂钩试点细则,可以在细则里进一步明确追责措施。“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上分析,追责措施仍会是以行政处罚为主。”

■ 新闻背景 二十余省市“拆村并居”今年10月份,记者在山东、河北、江苏等地走访,发现一些高层小区在农村拔地而起。山东诸城市取消了行政村编制,1249个村,合并为208个农村社区。诸城70万农民都将告别自己的村庄,搬迁到“社区小区”。在江苏省邳州市坝头村,村庄被整体拆迁,当地建设了数十栋密集的农民公寓,要村民补差价购买。在河北廊坊,2006年被评为河北省生态文明村的董家务村,如今已成一片废墟,大片新修的村居在铲车下倒塌,刚修好的“村村通”水泥路被铲平。如今,像诸城这样的“拆村并居”,正在全国二十多省市进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

问题 强拆强建侵农民利益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同时,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要求 严禁违法收回承包地。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规定 不得扩大试点范围。会议强调,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范围。经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局部试点、封闭运行、规范管理,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挂钩试点、超出试点范围开展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或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抓好落实。

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同时,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会议强调,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范围。经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局部试点、封闭运行、规范管理,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挂钩试点、超出试点范围开展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或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抓好落实。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草案)》。草案明确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性质和业务范围,规定了代表机构开展业务活动的规则,完善了登记管理制度和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第三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一、内涵:207 号文规定: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简称项目区), 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 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 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遵循的原则

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的原则,尊重民意与保障权益的原则,指标挂钩与质量管理的原则,人文风貌与持续发展的原则,多元投入与收益挂钩的原则。

三、挂钩的意义

通过“挂钩”, 一方面改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 另一方面有效控制城镇盲目扩张、乱占耕地的现象, 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确实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并带来巨大效益。

(1)社会意义

A通过挂钩规划的实施, 缩减了农村建设用地, 为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争取了发展空间,B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 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缓解人地矛盾,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农业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安全。(2)经济意义

通过挂钩规划有利于增强农业后劲,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以及农村现代 化建设,加快当地农民奔小康的伐;有利于拓展城市建设用地空间,获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扩大和带动相关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繁荣;有利于政府从建房、拆房、安置等环节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农民节约了建房成本,;有利于使基本农田向保护区集中, 有效地保护耕地,等于保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3)生态意义

通过挂钩规划有利于田、水、路、林、村的综合开发建设, 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耕地质量将得到全面改善,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改造村内的道路, 改善村内的交通状况;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面积, 减少垃圾、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使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有效控制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无序的状态,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强有力的改善和保护;有利于减少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增量需求和提高农村土地的植被覆盖面积,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挂钩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台帐、规划图的数据不统一。2.在挂钩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3.占好地补劣地, 整理形成的耕地质量差4.没有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5.城乡规划不衔接, 规模与空间布局存在矛盾.6土地整理成本大, 政府财政有压力

五、政策和建议

1.提高基层土地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加强管理2.资金筹集一定要到位。3.在进行挂钩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4.在挂钩过程中要将市场化机制和政府的主导 性作用相结合。5.利用村庄闲置地安置不占用耕地, 对土地实行生态、人文保护。6.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 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7.挂钩要衔接城乡规划,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和建设。

第四篇: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1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同时,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

会议强调,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范围。经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局部试点、封闭运行、规范管理,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挂钩试点、超出试点范围开展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或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抓好落实。

第五篇: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实施方案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实施方案

各村(居)、镇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见>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开展土地整理复垦的文件精神,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这一主题,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引导、聚合各类涉农资金,推动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达到增加耕地规模、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积极破解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等用地难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依据我镇土地整理复垦专项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规划,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为重点,集中整合资金,建成一大批成规模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区,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落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二)按照国土资源部相关的要求,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行”整村推进”的方式开展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确保我镇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更合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为“扩内需、保增长”,开拓农村市场提供重要保障。

三、实施步骤

旧村复垦项目按照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项目立项。第二阶段:项目实施。第三阶段:项目验收。

第一阶段:项目立项阶段(2013年8月底前)。主要是制定旧村复垦实施方案,结合下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指标,选择符合一定条件的村确定旧村庄整治的地块。对拆旧建新和安置补偿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的同意,签定了拆迁退宅安置协议书。对项目方案进行规化设计,上报省国厅新增土地增减挂钩指标。

第二阶段:项目实施阶段(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按照上报省国厅新增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结合旧村庄实际红线,严格实行“一户一宅”政策,已有住房群众不再安置建房,没有住房群众由村委会统一规划用地安置。对整治区内的旧住房及附属设施各户主按签订拆迁协议规定时间自行搬迁,经垦复后的耕地按原旧宅基地面积分摊给各户承包耕地,公共部分经垦复后由本村村民组集体经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考虑拆迁农民的切身利益,保证方案顺利实施。

第三阶段:项目验收阶段(2014年11月)。工程竣工后上报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项目自查,若达到项目竣工验收条件,将报请省国土资源厅对项目的以下内容进行验收:主要工程完成情况;开发整理的土地面积;开发整理土地质量;土地开发整理效益;土地权属调整情况;资金管理;项目后期管护措施。

四、责任分工

镇旧村复垦领导小组对总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及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指导各项目村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各项目组分片小组,负责项目村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并对工作推进进行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纪检办及白沙国土所,朱春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陈清林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协调解决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方面出现的有关问题;

2、不定期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并向领导小组汇报检查结果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大的设计变更时,协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审查。

(三)分片项目村实施领导小组:

按照项目涉及到的村,按包片包村直接责任人进行开展工作,2013年立项的“白沙镇洋顶等3个村2013年旧村复垦项目”具体责任人如下:(四)分片项目村实施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研究解决旧村复垦整理项目中存在的本村重大问题;

2、对项目的实施进度、方案制定、征迁拆旧、地面物清理、村庄复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实施并监督;

3、对项目的招投标、工程实施及监理进行实施监督;

4、协调解决项目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五、资金管理

旧村复垦整理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1、项目村资金预算到位后,镇领导小组、财经办按核定的实际完成工程的量,将资金下达给项目承担村,核拨给项目村。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2、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

3、项目资金的开支范围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等。

4、项目拨付的工程施工费按工程款的80%,竣工验收后拨付余下的20%。项目实行包干及奖励制度,包干按每亩20万,在2014年6月底之前完成的奖励项目村每亩25%工程配套资金,在2014年7月底之前完成的奖励项目村每亩15%工程配套资金,在2014年8月底之前完成的奖励项目村每亩10%工程配套资金。

5、项目资金实行预算管理制度,项目承担村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以报告的形式向镇领导小组及财经办审请资金,有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按规定的程序报批。

六、有关要求

(一)严格指标、保障政策。按照立项的实施方案严格指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省人民政府关于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见>的通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二)尊重民意,保障权益。开展旧村复垦整理项目工作,要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依法保护农民的财产收益权与处置权,要通过公告、听证、公示等方式,在运作模式,规模经营,旧房改造,新居建设,非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和建议,提供多种选择,做到整治前农民乐意,整治后农民满意,要制定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确保农民权益的工作制度,并向社会公开。

(三)科学管理,明确奖惩。建立严格的旧村复垦管理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审计,确保土地整治专项资金有效使用。

建立考评奖惩制度,镇政府将对旧村复垦实行目标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序列,将旧村复垦的工程质量、进度、效果、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相挂钩,对成绩突出的村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建设质量差、弄虚作假以及其他严重违规违纪问题的,依法依纪严理。

下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铜陵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铜陵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