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改革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深化改革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四论学习贯彻总书记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对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必将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有力推动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改革的深化,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提升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实现科技事业的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正得益于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的强劲创新活力。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还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有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存在“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现象,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有相关领域改革进展滞后于总体进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科研院所改革、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的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领域,同时,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尤须科技体制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要按照总书记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优化。要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只要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创新活力必将充分激发,发展潜能必将充分释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决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我们就一定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
第二篇: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向阳区采取“三创新”方式
充分激发全区发展活力
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发展的活力来源于创新,我区以“三创”活动为契机,采取“三创新”把创新作为注入发展活力的关键环节,大胆探索新模式,积极拓展新领域,不断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一是理念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区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是我区发展的准则。我区始终以树立科学、高效、持续、精细化发展为理念,把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放在突出的位置,真正把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突出推进服务功能建设、城市建设和民生建设,在全市率先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了卫生承保制,采取三级联保,即办事处包保、机关干部包保、社区主任包保,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二是发展方式创新。我区始终注重发展方式的创新,在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同时,发挥工业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显著提升了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能力。并突出产业项目建设,2012年我区拟开工大项目10个,项
目总投资34.6亿元;复工建设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15.18亿元;在谈谋划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14亿元,这些项目的达产达效后,将使我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三是机制创新。我区在机制创新上不断研究总结经验,通过法制化的规范,市场化的运作,社会化的举措,产业化的发展,建立健全了环境优化、绩效考评、廉政风险防控等机制。并进一步规范了决策运行机制、督办落实机制,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为保证各项机制落到实处,我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分级实施、分主管部门落实,并建立健全定期报告、定期通报工作制度,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各项机制落到实处。为建设繁荣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活力时尚的向阳区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三篇:深化改革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我国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与以往相比,改革的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转型与改革交织融合,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治理转型都直接依赖于重大改革的突破;利益失衡的矛盾突出,改革需要在调整重大利益关系上取得进展;转型倒逼改革,改革的时间和空间约束全面增强。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正在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研究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向人们释放以更大决心和魄力推进全面改革的重要信息。
35年的改革实践表明,政府与市场关系牵动、影响改革全局。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得好,不仅能够保证经济健康发展,还能够带来社会和谐与政治清明。相反,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不好,会给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等带来多方面的困难。当前我国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在于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和深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这就给新阶段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在经济生活领域,是坚持市场主导下政府的有效作用,还是实行政府主导下市场的有限作用?毫无疑问,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以市场化改革为最大红利。从人类发展历史看,任何其他工具都不能取代市场机制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地位。我国改革开放35年最重要的经验是“培育市场、解放市场、发展市场”,通过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创造出计划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经济活力和经济效率。当前,尽管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个市场体系,但这个体系还远未完善,还带有行政主导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缺陷。土地、水、电、油、金融等资源要素配置还有着比较严格的行政管制,环境产权交易等市场体系远未建立起来。然而,正如35年前我们没有预期到今天的发展一样,未来5到10年深化市场化改革能够释放出的红利,很有可能远远超过我们当前的预期。
努力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全新突破。未来几年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加快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打破资源、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新双轨制”,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就是要全面打破垄断,拓展社会资本更大的制度空间;就是要以公益性为重点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发挥其在社会保障、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战略性产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就是要更多地借助社会力量,发挥其在形成公平有序市场秩序中的作用。
把政府转型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在政府转型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步履艰难。政府职能重心如果继续放在做大总量、扩大投资上,改变投资主导就难有实质突破;如果不改变以经济总量为导向、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和干部考核为约束激励机制、以政府主导和地方政府间竞争为突出特点的体制机制,就很难走出产能过剩、土地财政、债务风险等治理困局;如果不改变政府自身利益倾向,“有形之手”就会产生干预资源配置的内在冲动。新阶段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就是要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大政府放权力度,简政放权,从制度上约束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就是要尽快通过财税、土地制度等改革,有效理顺中央地方关系,实现事权与财力匹配,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增长模式及相关的体制机制;就是要在制度上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上的基本职能,在干部绩效考核上,改变“以GDp论英雄”,切实把公共服务实现度和群众满意度作为干部评价、考核、奖励和问责的重要标准。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7月5日
第四篇:深化改革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深化改革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黄小祥委员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
2013-3-8 6:04:01来源:2013年03月07日 21:01:43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孙铁翔、华春雨)黄小祥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时建议,深化改革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黄小祥委员说,“新36条”实施细则出台,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空间。去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1.4%,为国民经济健康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实施细则在有些领域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机制障碍未能得到有效破除。
黄小祥委员建议:
一、切实打破行业垄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破行业准入、行业经营垄断。
二、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改革。要激励引导商业银行将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倾斜,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三、努力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要做到民间投资项目与政府投资项目一视同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尊重基层首创精神。
第五篇:创新管理机制 激发教师活力
创新管理机制 激发教师活力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而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更是学校发展与壮大的组织保证和源动力。教师是学校的一面镜子,他们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魅力,更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因此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死存亡。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大发展,人事制度大变革,人才大流动,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受到冲击,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面对目前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结构性矛盾突出、少数教师思想消极,缺乏职业认同感等问题,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牢固树立“办好教育,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请允许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教师的我就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谈一谈肤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近年来,我校狠抓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具体来说我们从“三点”抓落实:
一是狠抓关键点。以强化师德建设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我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师德建设责任制、考核制度,坚持把师德作为岗位竞聘、教师晋级、绩效工资改革、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二是把握基本点。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求教师自觉遵守《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我们以查处教师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行为和教师有偿家教、有偿补课行为为重点,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三是找准结合点。以各种活动平台作为载体,适时进行师德教育。近几年来,我们利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开展师德自查;学校利用例会,针对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师德学习;开展大型主题活动,进行师德培训;在学校组织开展“教师标兵”评选活动。此外,我们还定期开展师德问卷调查,使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
二、规范管理程序,强化管理措施。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我校通过理论学习与讨论活动,摸清教师队伍管理不规范的具体情况,采取“五项措施”破解不规范难题。
措施一:规范教师请假制度。教师因病不能坚持工作的,由本人申请,持县以上人民医院证明,经学校,教管组同意,报县教育局批准后,方可病休。女公办教职工产假期内的待遇严格按上级文件执行。
措施二:规范教师流动管理。一是本校教师申请调动的,必须经所在学校和接受学校同意,教管组批准,持介绍信方可调动;二是针对我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学校借调在村小民师中的优秀教师作为替补,再就是征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广泛宣传招聘省编教师。
措施三:严格绩效工资发放制度。为禁止教师的无序流动,我校严格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细则的通知》明确规定,对于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实行与工作实绩挂钩发放的原则,不搞平均分配,不发人情钱。
措施四:完善考评体系。我校建立了教师工作全方位、多渠道评价体系,将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将工作态度、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将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尽量用数字说话,力求考核评价客观、公正、全面,真正体现优绩厚酬,使事业心强的教师更有积极性,使踏实的教师拥有光荣感和安全感,鞭策比较懒散的教师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克服干好与干坏一个样、干多与干少一个样的弊端。不论经费多么困难,也要确保教师考核评价工作的兑现落实。
措施五:建立奖励机制。我校每年在教师节都举行“优秀教师大家评”的活动,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配合县局组织师德典型重点宣传,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展现红庙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表彰“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十佳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并适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实施人文管理,稳定教师队伍。
管理是我们的主要职责。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师的发展,进而实现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我们“崇尚人本,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大力实施人文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尊重和依靠。被尊重和依靠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我们发扬民主、平等待人,把教师臵于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人文管理”是现代管理中较科学的一种手段。落实“人文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对“人心”的管理。如何让广大教师工作安心、生活幸福,作为管理者,就应了解老师内心需求,并合理合法地给予满足,为老师办实事、办好事,这样才能实现不用扬鞭自奋蹄。自从我调任红庙中学校长以来,就把“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评价班子成员的重要条件之一,把“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条件之一,促进了学校的人文管理。我校全方位实行民主治校,尊重教师人格,让广大教师发挥主人翁精神。在绩效工资发放工作中,全面满足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让每一位教师全面了解政策、特点乃至每一条款的目的,以及每项具体数据的依据,组织职代会讨论修改具体发放方案。2007年,学校自筹资金,集资建房,兴建了一幢三层十二套的教工宿舍楼,2012年,在争取县局支持的情况下,又兴建了一幢四层16套的教师周转房,解决了教师(特别是资教生和省编教师)住房难的问题。
二是关注和服务。根据我们的理解,“关注”的要义一是融入,二是发现,三是期待,四是关怀。在一定意义上讲“关注”就是“服务”,而“服务”就是“关注”的物化和践行。工作中,我们不断扩充仁爱之心,努力把人间这一最美好的感情发挥到极致,时时处处关怀教师的冷暖,关怀教师的需求,关怀教师的成长,尽其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为教师自我发展、价值体现创设良好条件。为此,学校努力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重新装修了青年教师宿舍和教师办公室,给每一位教师配备电脑,为他们提供了舒适、整洁、温馨的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使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放弃进入城区学校任教的机会。学校还积极拓展后勤服务功能,在校园超市、食堂经营上构建办学特色,努力为师生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使教师工作安心、学生学习有信心。三是激励和引领。人需要激励,做为文化人的教师更需要激励。激励也是一种人文关怀。领导的一个微笑,一句由衷的赞美,都会给老师以很大的精神力量。于是我们改变了管理方面的一些观念,由关心教师的绩效到关心教师的阶段发展提高,由重严要求到重鼓励,由重物质奖励到重精神奖励,由满足教师低层次精神需要到满足教师高层次精神需要。我们还有意识地积淀赏识、赞美的素养,如发现教师在工作中有所突破、有所提高的时候,发现教师一点难能可贵之处的时候,我们都及时肯定并表示由衷赞佩。我们还有意识地扩大各类优秀教师评选的层级和数额,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感受到成功,并以此督促规范自己的言行,也激励更多的教师朝这个目标努力。
此外,我们还以自己的品质、学识等一系列非职权影响力来感染和引领教职工。我们常常对学校干部提出“在各项工作中敢于说向我看齐”的要求,努力做到“三引领”,即:在政治思想上、理论业务上、奉献贡献上发挥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们积极为老龄教师、困难教师的家庭困难排忧解难。中老年教师至今仍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主力军,直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我们在管理中以真挚的情感与中老年教师进行思想沟通,满足教师心理需求,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在经济上予以一定倾斜。我校快到退休年龄教师胡定亮同志患病多年,经济困难,学校领导多次上门看望慰问,并多次陪同外出就诊就医。别人问起胡老师退休后的打算,他说,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只要我能上讲台,我还是要为学校发挥余热。学校不仅关心教师生活,还关心教师家属的生活与健康,发现哪位家属住院,学校竭尽所能给予关心与照顾。通过与教师情感交流、人文关怀,让这些教师对生命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
同时,我们还对中青年教师开展全员培训,重视教学新秀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函授、脱产进修等方式参加不同层次的学历提高培训;一方面安排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近年来,我校选拔一线优秀教师100多人次参加省、市、县各级教师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教师们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开阔了视野,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更好地发挥了其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并带动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此外,我们还让有能力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对部分优秀、有贡献的青年教师提拔任用,通过广泛交流观察发现人才,凭借教学实绩挑选人才,立足日常工作考察人才,让一部分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同志得到重用。通过民主测评,组织考核,我们提拔了有活力、有能力、长期在教学一线任教的高龙、舒成名、胡进军等同志,让他们在领导岗位上施展才能。
回顾过去,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队伍内部活力方面做了点滴探索与尝试。我们明白:教师队伍的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本质是实事求是,教师队伍的管理又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展望未来,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我们的工作与各级领导的要求以及与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坚信:有各级组织的正确领导,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强管理,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富有活力、高效精干、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谢谢大家!
监利县尺八镇红庙中学 201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