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孵化器建设方案[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0:0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创孵化器建设方案[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创孵化器建设方案[最终版]》。

第一篇:双创孵化器建设方案[最终版]

“XXX”创业孵化中心建设方案

一、前言

孵化器是直接整合社会资源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和培养创业企业、企业家的服务机构,是链接知识创新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是实现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活动及经济活动运行速度的加快,社会分工的细化,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大量涌现,传统园区中代办工商执照等一般性服务功能已无法吸引优质企业进入。与此同时,孵化器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在这样的局面下,园区只有通过为高端人群服务,以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科技企业成长为目标,建立科技型孵化器,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及手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突破。

二、项目概况

“XXX”创业孵化中心依托西渡经济园区现有制造业及相关企业的科研团队为基础,以电子商务、智能家居、移动互联网为主的创业孵化中心。项目位于南桥镇奉金路469号,拥有近8000平方的办公面积,由上海和兴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园区将与和兴置业达成合作协议,将该物业整体租赁后进行孵化中心的建设、运营,将物业管理等委托和兴置业进行管理。

三、项目SWOT分析

优势

1.现有成熟的物业空间,稍加改造就能利用; 2.周围有强大的制造业为依托,可将产品快速量产化; 3.园区有行业内的龙头、骨干企业,可为入孵企业提供指导; 4.园区拥有一批企业家能为入孵企业传授创业经验;

5.交通便利,临近S4大叶路出口和在建的轨道交通5号线肖塘站。

劣势 1.周边商务配套较差;

2.没有建设、运营孵化器的经验; 3.缺乏专业的孵化服务人员; 4.融资渠道较单一; 5.知名度不高。

机遇

1.各地退税政策统一取消,招商引资需要新的平台和模式; 2.简政放权,降低创业门槛,激发了大众创业的激情; 3.传统企业急需转型,需要一个试验新商业模式的平台。

挑战

1.面对与奉浦创业孵化基地的竞争; 2.建立一支专业化创业服务团队的挑战; 3.为园区的转型和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路径。4.四、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定位

项目聚焦于电子商务、智能家居、移动互联网三大领域,为该类型的初创型企业提供一个创业平台,帮助这些企业顺利度过创业初期的困境,并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相关服务。

二)组织机构设置

根据项目的定位,决定设立综合管理部和企业服务部两个部门。1.综合管理部

1)负责孵化器中心日常行政事务,协调配合各部门做好管理工作; 2)负责孵化器的对外接待、会务接待及入孵企业的会务服务工作; 3)负责孵化器和入孵企业的宣传工作;

4)协助入孵企业办理通讯、网络设施的开通接入和系统维护;

5)负责工作规划、总结的编汇,文件指示精神、重要信息的上传下达及重要资料的存档保密工作。2.企业管理部 1)负责招商和入孵企业的相关资讯服务;

2)负责孵化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协助企业办理项目审批、工商、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成立手续 ;

3)负责孵化项目的入驻企业的资格认定工作及管理评价和毕业认定;

4)向企业提供企业管理、企业策划、企业诊断及政策法规的咨询和孵化指导; 5)负责组织企业间的联谊活动,交流发展经验,开展业务合作。三)运营模式

孵化中心拟采用事业企业型的运营模式,由政府、事业单位投资,孵化器的日常管理按照企业化经营,实现收支平衡。同时与风险机构合作,建立孵化器管理公司来运作风险基金和提供孵化服务,帮助初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实现收支平衡,孵化中心除了房租收入、物业管理收入外,还将加大咨询服务收入、投资创业企业出售股权、房租和咨询服务获取创业企业股权再通过股权出售获取收入等方式。着重为企业提供高附加值的管理咨询和资本服务,解决创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和管理问题。四)建设周期

由于缺乏相关的孵化器建设、运营经验和专业的孵化器人才,我们将项目划分为3个阶段建设,分步开展,以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准备期:在准备期,主要是对场地进行简易装修,符合基本的办公要求。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引入创业企业。并建立相关的孵化器管理制度,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引入投资机构及其他服务机构。

实施期:准备期的工作结束后,孵化器正式开始运作。将搭建更多的服务平台,为入孵企业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参与一些社会化的活动,提升孵化器的知名度,同时为入孵企业进行宣传、推广。

扩张期:在准备期、实施期都顺利度过后,总结相关的经验,形成自成一体的孵化器管理制度,积累相关的社会资源和融资渠道。然后扩大孵化器的办公面积,引入更多的创业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五、项目投资及效益分析

项目第一期拟租用1200平方米办公面积,服务于8-10家初创型企业。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租用该场地的费用为0.8元/天/平方米(带装修出租1.2元/天/平方米),物业管理费5.5元/月/平方米,每年的租金和物业费约43万元(带装修费用约为60万)。

第二篇:上海交大双创建设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有强烈创新创业基因的学校,建校120年形成和延续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近些年,学校注重将高水平的科研反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着力把一切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自1999年开始,学校就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并积极探索构建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被列为教育部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上海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高校。近五年,学校连续三届蝉联“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冠军,并夺得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冠军杯”。大批校友活跃在创新创业和创投领域,为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做出贡献。

学校充分意识到承担“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光荣使命,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础条件

学校确立符合科学规律、阶段特征的创新创业工作规划,推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激发全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力,为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做出积极贡献。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围绕“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

(一)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不断加强并逐渐体系化

在各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科技创新”等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本科生研究计划(PRP)。目前已开设包括“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等在内的18门(共计38学分)创新与创业通识核心课,包括“创业机会识别”等在内的34门(共计71学分)创新与创业公选课,以及2学分的“创新方法(TRIZ)”慕课。本科生“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中,每学期含2个课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题,覆盖全校大一大二本科生。此外,面向全校学生推出“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倡导并弘扬企业家精神,启迪创业意识;持续举办“创业沙龙”,邀请风险投资家、校园创业先锋等与有创业意向同学“面对面”交流;开设“宣怀班”和“创业训练营”,对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化创业训练。同时,明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有1至2年时间休学创业,期间可享受学校的创业教育资源和支撑服务,保证“离开课堂不离校园创业圈”。

(二)创新创业实践载体不断丰富并日益品牌化

学校持续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习实训等活动,营造并逐步增强全校创新创业氛围,通过“体验式”、“模拟式”教育推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学校每年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凝聚和培育创业项目和团队。创业计划大赛按照创业企业的实际筹建流程组织竞赛,按照实战要求选拔团队、聘请实业界人士担任评委,按照市场竞争机制营造比赛环境,保证竞赛全程化、全真性和实效性。重视“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自2013年以来共遴选国家级和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200个,累计资助金额200万元;培育校级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多个,累计资助金额100万元。组织“创业企业暑期实习生招聘会”,大力鼓励和引导在校学生到创业型企业进行创业见习,近距离接触创业核心团队,拓展视野并积累创业实践经验。

(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不断夯实并日渐多样化

依据创业项目的发展阶段,搭建“创业专项工作室”、“创业加油站”、“国家大学科技园”、“零号湾”分层分类的创业孵化平台,初步形成全链条的创业孵化链。按照“让校园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练兵场”的指导思想,“创业专项工作室”提供给尚处于计划和创意阶段的创业项目,工作室定期申请并按要求动态调整;“创业加油站”为已初步形成产品或服务的创业项目(团队)使用,学校免租金并提供相关支持和帮助。更为成熟的师生创业项目,可申请入住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获得更为全面、系统的孵化支持。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有全国首批大学生创业基地,涵盖工商税务、财务法务、知识产权等诸多基础公共服务以及创业导师、辅导员、联络员三位一体的孵化模式。“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一期建设核心区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培育和孵化科技型创业企业,为创业者提供适合初创业起步的生态园区,以及相应的创业加速器和接力园。国家大学科技园与“零号湾”遥相呼应,互为犄角,成为学校徐汇和闵行两个校区双创孵化的重要支撑平台。

(四)创新创业研究体系不断拓展并逐步国际化

学校依托全球创新创业实验室以及创业学院“无形学院”的体制优势,充分整合校内相关院系和学科的研究力量,不断加强双创领域相关研究。自2008年以来先后承接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等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专项委托课题。目前“全球创新创业实验室”首批聘任特聘研究员20人,规划开展“1+X”的理论研究(其中,“1”为“创业案例动态追踪研究”,“X”为结合特约研究员既往研究基础和兴趣点,通过全球创新创业实验室搭建交叉研究平台和研究素材、数据支撑平台)。此外,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KIT)、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创业学院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University)毅伟商学院联合开展创业领域的相关研究合作。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实践、孵化”相结合,确立符合科学规律、阶段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规划,推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使高校成为活跃的细胞单元,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坚持“面上覆盖”和“点上突破”相结合,面向全体同学,培养终身受用的创新精神、创造理念和创业意识;面向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同学,培养成为企业初创者和未来企业家。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激活学校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坚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构建高水平的创业研究体系,既着力挖掘和提炼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规律和特征,也着力开展双创决策咨询研究,更好地推动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

(二)总体目标

2016年起通过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扶持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发展、加强创业学院建设、构建高水平创业研究体系等,进一步打通创新创业教育链,进一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师资和实践载体,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导师、孵化基金等资源。同时,汇聚校内外资源,着力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三个专项建设。力争到2018年,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使“让创新成为凝结在交大学子血液中一种精神,让创业成为交大学子生命中一种力量的迸发”的理念和文化在全校深入人心,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整体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经验。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布局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秉持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兼具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为牵引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加大毕业生调查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体现。深入推进本科专业“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自主开展研究生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完善“工科平台”和“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等宽口径人才培养机制,在全校推广“致远荣誉计划”,打通相近专业在基础课程阶段相互选课的制度壁垒。深入建设MED-X研究院、人文艺术研究院、海洋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统计学等交叉学科平台,着力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构建理工医交叉博士生培养平台,强化交叉学科推进政策,理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通道及评价体系。

(二)夯实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

建设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全方位质量控制体系,以制度激励为核心,建立院系考核与资源配置挂钩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完善“校级评教、院级评估”的两级课程评估体系和反馈机制,进一步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实行教学评教末位淘汰机制。持续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从招生、培养、学位各环节加强质量控制。调整与完善博士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博士生培养过程公开报告制度,落实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深化专业学位综合改革,强化“课程+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理念,试点“课程论文+实践报告+学位论文”的综合评价模式,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学位教育新模式。

(三)完善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

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卓越工程师专业,开展卓越法学人才、卓越医师和卓越农林等人才计划。发挥“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育人效应,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企联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并逐步探索和推进本科生海外科研实习。继续加大和行业骨干企业研究生双学位的培养力度,汇聚高校科研资源和企业产业资源,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深化上海市西南片区高校人才培养协作模式,汇聚导师资源对区域内部分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创业天使基金”进行协同评审,推进不同学校间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育技术等资源的深度合作。

(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纳入通识教育建设整体规划,校院两级共同动员,开发和推出更多符合规律、受学生欢迎的创新创业课程。结合专业及学科方向,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引导教师在导论课、专业课以及研究生专业培养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依托“好大学在线”平台,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逐步探索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与美国百森商学院、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等知名大学深入开展教材编写、案例合作撰写等合作,组织校内教授与著名企业家、创业者联合编写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推进与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展创业暑期学校,共同开发创业项目国际化实践。在创业学院探索设立相关学分,为更多海外高校学生来交大进行创业访学奠定基础。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完善毕业生跟踪调研机制,全面客观了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以及学校相关政策措施的成效。

(五)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注重基础学科交叉培养源头创新和应用创新相结合,并推进和创业学院实践体系、零号湾孵化基地实现上下游贯通。在现有50个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致远创新研究中心”(“ZIRC”)和卫星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的创新研究能力,对标国际,在现有工程训练中心基础上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进一步推进创新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拟建设的“学生创新中心”将含“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和“创新孵化平台”两个平台。其中,“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包括“创新开放中心”、“交叉创新中心”、“校企合作中心”、“工程服务中心”四个分中心,旨在为学生提供各类创新活动支持;“创新孵化平台”旨在将学生的创新活动成果孵化和转化,为今后创业奠定基础。建成后的“学生创新中心”计划每年接受8000多名学生参加实践,年人时数达70多万学时,并面向上海西南片高校开放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和指导服务。为加快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向医学技能转化,促进医学生单一性技能向多元化素质发展,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论证并适时启动在黄浦校区建设“医智谷创新创业中心”。“医智谷创新创业中心”由“医学创新实践中心”、“医学青年创新能力训练中心”和“临床科创孵化中心”三个平台组成,拟建设成为面向医学生的跨学科创新研究平台和创业支持体系。

(六)完善创新创业专业指导服务

建设多层次、全过程的本科生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课程设计项目的企业征集、产学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带薪实习、企/行业人员学校开课常态化。在全校大力倡导学生到各类创业企业进行创业见习,引导他们融入创业氛围,熟悉创业环境,并为此提供包括餐补、路补等在内的保障。积极推进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制度设计推动更多高水平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完善实验室人员考核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推动各类高水平实验室更好地向学生开放。建设覆盖校内各主要学科方向的学生科技类社团、创新兴趣小组。至2018年,为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兴趣小组提供的活动场地不低于5000平方米。继续办好《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大师讲坛、跨学科论坛、暑期学校等,继续高质量举办创业沙龙、电梯演讲、创业训练营等,安泰经管学院、创业学院等继续协同办好“上交创业汇”。通过众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载体,实现课内与课外、科学与人文、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业意识。整合校内外资源,依托优势学科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创新竞赛,继续办好“钱学森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海峡杯”两岸大学生创业计划邀请赛等校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以赛带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体验式、模拟式学习成效。充分发挥“交大创业创投联合会”和“金融投资校友会”的作用,为交大创业者提供创意指导、经验分享、资金支持等切实服务,引导和推动更多交大校友加入到创新创业的大潮。

(七)推进建设“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

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联合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地产集团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主校区西侧推动建设“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通过零号湾平台,为交大师生、广大校友以及其他高校青年校友提供适合初创业起步的园区,以及相应的创业加速器和接力园。2016年至2018年将重点建设“零号湾创业生态体系”(包括全球路演中心、公用会议中心,以及创业人才公寓等)、“智慧医疗专业孵化器”和“创新设计国际服务中心”。其中,“智慧医疗专业孵化器”由医学院牵头谋划,充分利用临床医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学科实力和学科优势,汇聚瑞金医院、仁济医院、新华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等13家附属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以及校友、创投基金等资源,旨在搭建“精准医学创新创业”和“医工交叉创新创业”两个平台,着力建设国内领先的智慧医疗专业孵化器。“创新设计国际服务中心”将依托交大和兄弟高校设计学科优势,以国际视野并结合工业设计、创意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创业需求,建设创业实训平台,建成后每年将培训设计领域创业者、从业者超过2000人。同时,集聚工商、税务、法律、人才、政策、投资基金等公共和中介服务,提供创业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完善零号湾的创业孵化生态环境,有效培育和孵化科技型初创企业。以零号湾为载体,加大和江苏南通、江苏常州、浙江宁波等长三角城市的合作力度,围绕上述地区千亿级产业,共建产业孵化专区或共同举办创业大赛,支撑长三角地区支柱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加快零号湾海外基地建设,首批将在美国费城、美国硅谷等设立零号湾海外基地;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逐步完成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海外分园区体系布局。力争到2018年,零号湾园区稳态集聚5000位创业者,并通过加强和紫竹国家高新区互动,合力打造“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形成环交大知识经济创新圈。

(八)推动“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为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出台《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配套文件。成立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完整的对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的通道。通过“产研院运行维护和教师双创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远缘交叉集成创新创业服务项目和企业培育平台”等载体建设,进一步推动“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和发展。在传统强势工科基础上,加强分子医学影像技术和基因诊断技术等成果转化布局。力争通过2-3年时间,建设成为高校和区域创新体系相衔接的创新创业平台,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源和产业技术孵化器,有效服务于上海科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建设,有力支撑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会同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以及其他区域示范基地和企业示范基地,发起成立“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咨询专家库”,为战略新兴产业基金投资、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指导和专业论证等服务。

(九)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包括“创业教师”、“创业讲师”、“创业导师”和“创投导师”在内的“四师制”建设。在学校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一定规模的教师对其进行创业教育的系统培训,形成一支稳定的创业教师队伍。把握学校推进专职教学队伍建设的契机,重点吸引和凝聚一批有丰富创业指导经验、有一定学理和学术基础的校外企业家来校担任创业“高级讲师”和“教授”。整合关心学生创新创业的各届别校友、社会企业家资源,加大创业导师、创投导师队伍建设;力争到2018年,汇聚创业导师、创投导师达到1000位。秉持“细分将成为一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从2016年起,进一步推动对导师队伍进行细分。创业导师主要评估同学个性是否适合创业,对创业过程中的情绪、团队管理、社会交往等给予指导;创投导师主要评估同学创业项目的前景,市场拓展、商业模式以及融资策略。同时,逐步把“创投导师”群体根据“互联网金融”、“智慧医疗”、“智能硬件”等行业领域,依据种子、天使、VC、PE基金等不同环节进行细分,通过导师细分,为师生和校友创业者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指导。通过建设“校内教师”、“高级讲师”、“创业导师”和“创投导师”四支队伍,促进校内外、海内外、专兼职、学界和产业界协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十)构建高水平创业研究体系

随着双创向更高层次和水平推进,构建高水平的创业研究体系日益迫切。上海交大充分发挥创业学院、安泰经管学院、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前期研究基础和学科优势,坚持“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依托校内优秀师资和海外资深学者,组建学术与实务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本土与国际相结合的创业研究队伍。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创业实验室”,凝聚不少于50位国内外知名的创业领域研究专家和学者,着力开展双创领域理论研究和面向高新园区的决策咨询研究。会同超星集团等,共同探索创建“中国创业动态案例库”,力争到2018年积累不少于30个创业动态案例。会同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上海银行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创业研究中心”,着力开展创业领域的相关评价研究,并为地方政府提供双创智库支撑。

四、政策举措

(一)出台《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实施意见》等八个配套文件

重新梳理并进一步完善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政策,构建完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体系,通过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对科技成果许可、转让、合作开发、折价入股乃至诉讼和自行转化等各类转化形式流程都进行了规范。(详见学校文件)

(二)出台《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人员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对学校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中的在职事业编制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开工作岗位,到校外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拟专门研究出台《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人员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离岗创业所涉及的条件、审批、年限、考核、待遇等问题做出系统规定。(详见学校文件)

(三)出台《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建立专职教学教师队伍的实施意见》

从队伍构成与岗位设置、选拔聘用与发展晋升、考核评价与薪酬待遇等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分类发展、多元评价”改革战略。在专职教学队伍建设体系中,专门明确对于那些有丰富创业指导经验,有一定学术基础的校外企业家,可聘任为上海交通大学创业“高级讲师”和“教授”,来学校承担若干门创新创业课的授课任务。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在创新创业领域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讲师队伍。(详见学校文件)

(四)拟出台《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创业双学位管理实施办法(暂定名)》

校院两级整合资源,力争从2017年起开设“技术创业”、“金融创业”等方向的第二学士学位,并探索开展技术创业的研究生国际项目。从而让更多同学在第一专业学位之外,有更多选择和机会接受系统的创业训练和培养,为今后创业奠定基础。(详见学校文件)

(五)出台《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开放共享、多学科交叉”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积极参与上海市、科技部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仪器设备共享覆盖企业从启动研发项目到中试生产前的全部仪器设备使用需求。进一步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详见学校文件)

(六)修订《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资助实施办法》和《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申报及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申报长聘教轨“学术要件”的政策保障,鼓励和引导更多教师关心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外整合资源,为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资金、资源保障。着眼长远,更加系统地布局和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详见学校文件)

五、重点工程

(一)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建筑面积14700平米,在原有的工程训练中心基础上建设。包括“创新能力训练中心”和“创新孵化中心”,通过两个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技能,中心将覆盖1.5万学生,达到每天可为800名学生服务的规模。涵盖机、电、材、环、化、生命、医学、基础理科等学科的学生创新实践。(详见相关建设方案)

(二)上海交通大学“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构建高校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对接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在2010年1月联合上海市发改委和上海市闵行区政府共同组建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政府和企业,致力于有针对性地突破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聚焦区域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前瞻性布局,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从而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详见相关建设方案)

(三)上海交通大学“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于2015年4月联合闵行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地产集团,共同建设“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创新创业集聚区旨在助推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吸引全球范围内的大学师生及校友集聚创业,汇聚国内外著名创投和风投机构,为创业者提供适合初创业起步的生态园区,以及相应的创业加速器和接力园。一期建设核心区域约50000 m?;二期建设形成上海交通大学环大学知识经济创新圈,包括专业孵化器、创业苗圃、创业加速器(接力园)等在内约20多万m?,汇聚科技型创业企业500家;三期建设目标是成为“紫竹创新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重要支撑。(详见相关建设备忘录)

(四)“创新创业示范学院”建设

通过校内“创新创业示范学院”建设,进一步调动和促进所有院系参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首批推动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媒体与设计学院两所学院作为“创新创业示范学院”(创建单位)。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面向大医疗健康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落实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高峰学科建设规划,将推动师生组合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进行创业。计划经过三年建设,实现专任教师纵向项目承担覆盖率100%,研究生就业中直接创业、参与创业率达到50%。媒体设计学院主要面向工业设计、创意设计等领域,通过对学生在校专业学习期间嵌入设计领域创业的内容,推动更多毕业生未来在文创领域创新创业。计划通过三年建设,实现本科生毕业五年内超过三分之一从事设计领域的创业。(详见相关建设方案)

(五)“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体系”建设

在首批聘任特聘研究员20人的基础上,三年内将汇聚一支50人左右,专兼结合、师生融合的研究队伍。“全球创新创业实验室”着力开展“1+X”的理论研究。主导研究方向“1”为“创业案例动态追踪研究”:通过邀请在各个领域处于领跑者、追随者的创业企业,剖析它们当前的发展基础、发展情境和发展战略,研究人员对其中的关键事件和相关要素进行编码留存;每过半年开展一次追踪分析。该研究充分契合创业的不确定性和创业进展的动态特征。“X”为结合各位特约研究员既往研究基础和兴趣点,搭建一个交叉研究平台和研究素材、数据支撑平台。“上海创业研究中心”作为上海市首个由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发起的创业研究智库,邀请来自斯坦福大学、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成员,旨在构筑一个学界与业界、理论与实践、政府与校企的合作对接平台,为推进上海市创新创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上海创业研究中心”既包括对政府、园区的决策咨询研究,也包括对创业企业、行业、产业的理论研究,同时还包括对创业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的系统工程,事关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必须加强领导,把握好建设的方向,及时解决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此,成立“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双组长,分管财务、校地合作、科研、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学校党政办(地方合作办)、创业学院、学指委、教务处、研究生院、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科研院、财务处、人力资源处、宣传部、创新创业示范学院等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创业学院,由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相关工作进展,并研究部署示范基地建设的重大事宜。

(二)管理机构

学校创业学院负责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日常协调和推进等工作,双创示范基地的日常决策和协调工作委托创业学院院务会研究、决策和协调。通过创业学院平台,进一步夯实和完善教务处、研究生院、学指委、团委、科研院、校友会、地方合作办、国家大学科技园、经管学院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创业学院院班子配备和下属办公室建设,配齐配强工作队伍,切实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三)监督考核

领导小组加强监督考核制度及能力建设,将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细化目标任务,督促落地落实。同时,加强培训和经验交流,对在基地建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及时给予总结表彰;对于不履行基地建设职责的,对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具体责任人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予以监督执纪和问责。

(四)资金保障

在国家、上海市投入专项经费基础上,学校通过配套投入和校友筹资,努力在校内外广泛募集更多资源投入双创领域,完善并用好政府专项创业支持基金、校友创业企业基金等资金补贴类的创业基金。探索调动校友力量和社会资源,创建更多股权、债权类创业基金,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提供更坚实的资金保障。

上海交通大学凝聚各方力量,组建专家组和工作组进行深入研讨、论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基础、实践和探索,研究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承担“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我校将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十三五规划”的推进,结合重点工作,按《工作方案》框架统筹谋划和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务期必成,力求实效。

第三篇:创业孵化器建设方案

明华科技企业孵化基地 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设方案

一、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器项目的必要性.................................2

二、项目选址、建设方式及相关内容.....................................2

(一)项目选址...................................................................2

(二)建设方式及内容.......................................................2

三、项目建设思路与目标.........................................................2

(一)总体思路...................................................................2

(二)实施步骤及阶段目标.......................................3

四、项目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3

(一)管理体制.............................................................(二)运行模式..........................................................五、孵化管理程序

(一)入孵条件.............................................................(二)入孵程序..............................................(三)推出机制...................................................................4

六、创业扶持政策....................................................................5

一、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器项目的必要性

1.充分对接政策:明华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是为 “科技型”大学生创业提供物理空间和一系列的服务支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心任务是面向科技型的大学生创业者,降低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木,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器,这对于促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充分发挥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的作用:

3、作为明华的供应链合作储备;

4、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前期孵化;

5、对明华公司现有项目的推进;

6、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大舞台

基于以上六点,建设明华大学生创业孵化器项目是必要的。

二、项目选址、建设方式及相关内容(一)项目选址

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东兴大道明华科技大厦,创业孵化器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明华科技大厦二楼整层900平方米,以及七、八楼部分区域约900平方米,建行楼3—8层约1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15个创业团队。同时创业孵化器内建设有完善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二)建设方式及内容

1、建设方式:一期处于防城港市东兴大道明华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内,主要吸收科技型大学生创业项目;二期位于港务集团东大门东湾大道,二期依借防城港的物流优势,主要面对第四、五方物流的创新创业项目。

2、建设内容:通过打造“大学生创业服务、科技人才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三大平台,增强明华创业孵化器的孵化能力。

三、项目建设思路与目标(一)总体思路

以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器为突破,夯实科技发展基础;以增强科技孵化能力为重点,打造“大学生创业服务、科技人才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三大平台;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现代企业和科技管理运营模式,培育壮人高新技术产业:以体制机制创新优势为动力,为建设创新型新龙提供科技支撑。(二)实施步骤及阶段目标

1、实施步骤:第一阶段与高校形成合作,吸引高校的创业团队和种子项目;第二阶段发挥明华发挥企业孵化功能,与创业团队形成合作,全程帮助创业者办理相关手续。第三阶段寻求防城港市或自治区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并给予创业项目资金扶持。第四阶段帮助创业者解决项目(企业)管理问题。

2、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目标在明华孵化园一期内帮助5-10个大学生创业企业实现成功创业,能够承担自负盈亏的风险。第二阶段目标在明华孵化园二期帮内帮助20-30个大学生创业企业实现成功创业,能够承担自负盈亏的风险。

四、项目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一)管理体制

广西明华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主体负责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日常管理,接受防城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创业指导机构的业务指导,并按要求上报相关情况,落实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成立服务机构。建立明华创业服务中心,设立专门服务场所,配备4名熟悉创业扶持政策、工作责任意识强的专职工作人员。

2.健全相关制度。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管理制度,做好扶持政策内容和办理流程,公开承诺服务内容和办理时限,帮助大学生创业者享受扶持政策。

3.完善基础工作。为入驻孵化器创业团队制作统一标牌,建立大学生创业团队享受创业扶持政策等各项基础台帐和档案.4.规范使用扶持资金。明华主体将建立明华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扶持资金使用专帐,确保资金用于落实创业政策和提高孵化基地服务水平。

5.提供孵化服务。明华主体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工商税务登记代办、开业指导、创业交流等相关服务:加强与防城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创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与配合,协助开展项目推介、项目评价、风险评估、创业培训等工作;邀请创业辅导专家不定期为入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咨询和指导,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6.引导创业团队规范管理。明华主体将指导和督促入驻创业团队依法经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落实安全责任制,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二)运行模式

1、由明华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管理委员会。解决科研人员在创业初期存在“公司创办资质缺失、管理力量薄弱、启动资金匾乏、产品市场营销难”等问题,同时,对入孵企业进行统一管理运营。管理委员会下设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明华企业管理模拟中心、品牌服务部等。

2.按照入驻创业团队的不同需求,开展分类孵化: ——对自带科技成果的大学生,由明华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提供法人、项目代理、创业基金等服务,一年内无偿提供办公、研发场地,享受房租、税费优惠政策。(自主型创业)——对具备法人资格、只需要办公和研发场地的大学生,由明华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提供科技信息、科技人才、科技研发、创业基金等服务,一年内无偿提供办公、研发场地,享受房租、税费优惠政策。(创意型创业)—对有创业想法没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我们提供创业项目,由其自行开拓市场。(参与型创业)

五、孵化管理程序(一)入孵条件

1.创业者须为毕业两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2.入驻创业大学生团队须由高校毕业生(含个人)独立创办或占有50%以上股份,井负责主要经营管理.3.创业项目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产业发展导向,且有利于体现高校毕业生自身优势和创业特色,优先满足电子信息、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服务代理、家装设计等科技类和现代服务类创业项目需求。4.具备一定项目启动资金和承担创业风险的能力.(二)入孵程序

1.提交申请。由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生(含个人)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入驻申请,创业计划书或创业项目可行性报告,以及创业者的身份证、毕业证(学历证明)等复印件.2.入驻评审。明华创业服务中心组织专业团队对申请入驻孵化的创业实体或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入驻孵化资格.3.入驻孵化。明华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与符合入驻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团队)签订入驻孵化协议(最长不超过五年),安排创业孵化场地,并协助其入驻开业.(三)退出机制

1.孵化期满迁出。依据入驻协议,入驻创业实体(团队)孵化期满应主动迁出孵化基地。明华创业服务中心在协议孵化期满前三个月通知入驻创业实体(团队)做好迁出准备,并协助创业实体迁出。

2.自愿提前迁出。在协议孵化期内,入驻创业实体(团队)自愿提前迁出孵化基地的,要提前一个月告知孵化基地,办结入驻期间相关事宜后办理迁出手续。3.责令退出。入驻创业实体(团队)出现从事违法生产经营活动、严重或屡次违反孵化基地有关管理规定、入驻后三个月未能正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入驻创业实体(团队)转让致使创业主体不符合入驻条件等情形之一的,孵化基地创业服务中心责令其限期(最长不超过30日)退出孵化基地。对孵化成功按期出园企业,按相关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团体的扶持规定给予补助。对超期入驻或不按期退出孵化基地的,将不再享受入驻孵化优惠政策,并按入驻孵化协议承担违约责任,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督促其退山孵化基地。

六、明华创业孵化器扶持政策

明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实休(团队),可享受下列扶持政策: 1.自入驻之日起一年内,按规定免缴办公场地费、物管费、卫生费等管理性费用。

并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办公设施,优先使用苗圃所配备的公共办公设施。

2.指导及协助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企业年检、银行开户等手续并提供统一财务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享受不超过6万元明华无息贷款扶持。

3、定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和人才交流活动、安排“一对一”创新创业辅导。

4、提供创新创业咨询、项目论证、项目包装、项目申报、企业管理咨询、专利技术申请、政策咨询、财务代理等服务。

5、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优先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和项目;但创业团队资金薄弱的,我们将以项目股份合作的形式全方位进行扶持。

6、开放共享明华科技企业孵化园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协助大学生创业团队或企业解决其他创业问题。

明华科技企业孵化基地

2014年3月

第四篇:双创方案

周旺中心小学小学“双创”活动实施方案

2017.9.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双创”工作要求和县教育局关于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完成我校的“双创”工作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充分认识“双创”的重要性,提高“双创”工作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全校师生文明素质,提升校园文明水平,塑造学校美丽、整洁、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组织机构

长:李焕生 副组长:周飞华

成员:肖玉桥、刘玉成、李朝阳、邵丹妮、各班主任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首先,开展“双创”知识讲座。由教导处负责收集“双创”材料并组织全校师生学习,让全校师生全面了解“双创”内容,深刻领会“双创”重要意义,调动全校师生积极创建和谐校园的激情,全员投入到“双创”工作中去。其次,班级是这次开展双创工作的基本单位,各班要制订出开展“双创”活动的具体措施。做好“四个一”活动。一是办一期以“双创”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二是举办一次以“双创”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三是组织一次我为“双创”做贡献的活动,清理校园垃圾、清除卫生死角体现学校开展“双创”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四是组织一次以“我为‘双创’做贡献”为主题的签名活动,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响应,投身到“双创”活动之中。

2、搭建“双创”宣传平台,充分利用黑板报、展板、手抄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宣传“双创”内容,努力实现“双创”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人人宣传的浓烈氛围。

3、组织开展以宣传有关健康知识,卫生常识,交通安全,社会公德,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力争达到全校师生能够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思想,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划,自觉维护交通及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

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宣传网络。召开家长会,号召学生向家长、向亲友、向身边的人宣传“双创”目的及意义。

5、开展“双创”社会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利用寒暑假为“双创”作贡献。

6、以“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和校园环境及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创建特色校园,不断提高办学品位。

7、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掀起全民健身运动新高潮。力争实现文明、卫生、和谐校园建设目标

8、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教育。争取政策,想方设法成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加强学困生心理咨询,力争实现全校师生心理健康成长。

9、卫生室认真开展季节性流病的宣传、预防工作,并做好各种传染病的登记工作,做好突发性公共卫生的预案和上报工作。

(1)学校统一供应纯净水,二台饮水机,学生自带饮水杯。节约用水。

(2)配合卫生院组织学生体检,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治疗;医务室应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3)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及时矫治眼病。

第五篇:双创方案(推荐)

岚皋县溢河小学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根据岚皋县教育体育局《岚皋县教育系统2014年双创工作计划》的通知,为保证我校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开展“双创”工作,意义,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是改善群众生活的迫切要求。发扬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创卫”精神,按照依法创建、科学创建、为师生创建的总体要求,全员参与,多措并举,确保我校“双创”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任务

1、搞好发动动员。认真学习全县创建动员大会精神,召开学校“双创”动员大会,把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搞好创建的各项工作,使“双创”活动深入人心。

2、加强健康教育。通过集体学习、开辟专栏、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使教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大于9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和基本技能掌握率大于80%。每年对教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做到疾病早发现、早医治。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设置禁止吸烟标志,落实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

3、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做到卫生管理有组织、有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爱国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每年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每周开展一次环境卫生检查评比。

4、加强办公场所的管理。办公室、会议室、楼道、卫生间、储藏室等场所内部物品用具摆放整齐有序,地面四壁清洁无积尘,无散落垃圾,无积水、无痰迹,下水道通畅。卫生间水冲式符合卫生要求,无异味,便池、洁具无积垢,地面无积水,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5、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双创”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宣传,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大力优化校园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

6、切实履行食品安全职责,加强食品采购和储藏工作的管理,食品质量、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依法对食品采购、储存、运输活动卫生的监督管理,保障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

7、积极开展植树活动,搞好校园绿化,保证每间教室室花卉植物不少于2盆,积极开展园林单位创建,巩固绿化成果。

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3月上旬)。充实创建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落实任务。组织学习《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和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等,强势宣传,启动创建工作。

2、创建达标阶段(2014年4月至10月)。按照有关标准和县、镇双创办下达我校的工作任务,集中时间、人力、财力进行建设和治理,完成目标任务。

3、整改提高阶段(2014年11月)。对我校“双创”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达标项目进行检查,查缺补漏,对县、镇双创办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

4、迎验阶段(2014年12月)。通过县双创办的检查验收。

5、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开展查漏补缺工作,提高整体创建水平。

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安排部署阶段(2014年3月上旬)。制定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落实任务,强势宣传,启动创建工作。

2、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对照国家级标准开展创建工作,通过县、镇双创办验收。

3、自查整改阶段(2014年11月)。对照标准进行自查整改。

4、冲刺达标、迎接验收阶段(2014年12月)。迎接相关部门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调整充实学校双创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校长杨向东为组长的市学校“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周泽凡(副校长)、吴年宝(总务主任)、苟忠翠(教务主任)担任,各班主任、任课教师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幼儿园,由周泽凡负责“双创”日常工作。为夯实双创工作责任,双创工作由杨向东负总责,周泽凡具体负责,其他各副组长和成员分工协作。设立综合协调组、爱国卫生组、病媒防治组、健康教育组、督促指导组五个工作机构,每个组责一项单项工作。

2、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多种形式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创建参与意识、文明卫生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形成全员动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素质。

3、解决突出问题,健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学校在创建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各项专项建设和治理,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和完善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4、强化日常监督,严格目标考核。对各班、各组的创建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工作进展快、任务完成好的班组以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作为评选优秀班级、先进工作者的重要依据;对不负责任,不能按时完成创建工作任务的限时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完善档案资料,提高工作水平。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创建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相关标准和规定,规范建立和完善档案资料,分门别类反映工作过程、实际效果、经验体会及日常管理的文字、音像资料,为全面深入地开展创建工作提供完整、翔实、科学的依据。我校的双创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由教导处负责。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下载双创孵化器建设方案[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创孵化器建设方案[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双创双服务方案

    青县商务局 “双创双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双创双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的会议及文件精神,经我局党组会研究决定,开展‚创建......

    双争双创方案

    云顶村党员干部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 开展“双创双争”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创先争优,为巩固和拓展利用远程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加强......

    双创双建方案

    月照乡双洞社区“双创双建”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双洞社区“双创双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贺家飞第一支书 副组长:杨军支部书记 陈志村委会主任 成员:陈太品支委委......

    县域双创孵化中心建设规划方案

    县域双创孵化中心建设规划方案 为促进我县青年创新创业,传统企业创新发展,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

    双创双争”活动方案

    安组通字[2011]23号中共安国市委组织部 关于在全市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双创双争” 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省委、保定市委组织部《关于在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展“......

    双创会策划策划方案

    贵州师范大学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创新创业技能大赛 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科技协会第四届技能大赛 贵州师范大学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创新创业技能大赛 策......

    双学双创试试方案

    十四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开展 “双学双创双争”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八十九团关于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开展“双学双学双创双争”活动(创建教学平......

    双创双争活动方案

    桃林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双创双争”活动实施方案 现代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启动以后,桃林村党员干部高度重视,村党支部多次开会研究制定“双创双争”活动实施方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