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的学习思考[精选]
对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的学习思考
上海市作为现代化、开放型的特大城市,城市社区资源多、人口多、党建工作起步早,多年来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体系完备、效果显著的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经验。2014 年,上海市委把“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一号课题,确定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核心是人”、“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重心下移”六个基本原则。由市委书记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全市抽调41人,组成4个调研组,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以及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居民区治理体系、完善村级治理体系、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社区工作者管理等6个配套文件,对街道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进行了完善,对社区党建体系和居民区治理等工作进行了创新。
在街道职能定位方面,《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对街道职能定位进行了完善,比如,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和奖励,街道经费支出由区政府全额保障,推动街道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上来。同时,进一步为街道赋权增能。比如,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赋予街道规划参与权和综合管理权,赋予街道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强化对街道考
评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结果的应用。实行市、区职能部门职责下沉街道的准入制度。
在街道机构设置方面,上海市街道党政内设机构按“6+2”模式设置,即统一设置党政办公室、社区党建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社区服务办公室、社区平安办公室、社区自治办公室,同时可根据街道实际需要,增设2 个工作机构。此外,继续优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和社区综治中心。
在社区党建体系方面,上海市实施了“1+2”社区党建组织体系(“1”就是将原先的街道党工委调整为社区(街道)党工委,从驻区单位、派驻机构和居民区党组织中吸收“兼职委员”,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2”就是在社区(街道)党工委下设立行政党组和社区党委,负责在辖区内行政组织、法人单位和自然人中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由社区党委统一负责区域化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居民区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和居民自治。设立社区党委,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和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委员会,发挥议事协商的共治平台作用,赋予其社区事务协调权、建议权、监督权等;建立社区中心,作为镇政府服务居民的工作平台,就近为居民提供行政事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文化等服务。
在居民区治理方面,健全居民区联席会议平台,推行居民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增强居民区党组织统筹社区资源的能力,切实保障居委会、业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居委会对业委会的指导和监督,探索符合条件的居委会成员通过合法程序兼任
业委会成员。中心城区配强“ 一居一警”,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居委会依法协助行政事项清单,建立居民区工作事项准入机制。减少和规范居委会台账,加快居委会电子台账建设。认真落实居民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加大居委会经费保障力度,优化居委会经费资金使用办法。鼓励居民区引入专业社会组织。
上海市社会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七个方面”:加强组织保障,增强社会治理合力;建立职业化体系,分类规范基层队伍;推进区域化党建,提高社区共治水平;加强村级治理,夯实农村社区基础;培育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深化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强化法治保障,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以下四点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一)要强化党建引领。针对城市大党建拓展力度不够问题,不断推动区域化党建向上拓展、向下延伸。在街道层面,建立区域化党建组织平台,探索建立教育、文化、卫生等专门委员会,分行业分领域统筹协调驻区单位资源,以专业化的组织活动方式提升服务实效;在社区层面,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倡导驻区单位、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党员代表,通过相关程序兼任社区党组织成员,提高社区党组织整合、统筹、协调区域资源的能力。针对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制度性安排不够问题,持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单位党组织责任,督促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群众,建立健全驻区单位资源和社区服务需求相对接的项目认领机制,健全评估、反馈和激励机制,以管理服务活动的开展,不断强化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要推进居民区治理。一是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向居民区延伸。通过在居民区党组织推行兼职委员制度、明确委员责任,在有条件的业委会成立党的工作小组,加强楼组党小组建设等做法,强化居民区党组织的工作。二是确保居民区委员会自治能力发挥。在各个居民区都建立居委会这一群众自治性组织,组织引导居民制定并根据自治章程开展自治,与地方政府、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做好沟通,对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提供指导。三是规范对物业、业委会等的管理。通过指导、监督、培训等形式,把好业委会成员人选,督促物业履行好职责,促进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依法运行,保障了居民区自治效果和社区的和谐稳定。
(三)要形成共治合力。一是整合驻区单位党组织共治资源。将驻区单位的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党委管理,落实了单位党组织、居住地党员“双报到”制度外,还探索实施了驻区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报告制度,建立了责任约束和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落实共建责任。二是广泛吸纳了社区各方力量。发挥了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驻区“两代表一委员”等的作用,注重民主协商开展社区共治。对社会组织,通过完善社会组织政策体系、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共治;对“两代表一委员”,设立联系基层制度和相关配套机制,为他们提供建言献策的平台。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在党员报到的基础上,把党员编入服务团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同时,由党员所在单位加强对党员报到参与服务情况的督查,激发了党员的先进性和表率作用。
(四)要做活社会组织。要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完
善枢纽载体,探索培育、引导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的有效机制。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加以引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重点扶持与社区治理和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提供专业化、社会化、差异化服务的社区生活服务类、社区公益慈善类、社区文体活动类、社区专业调处类等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居民共同参与的和谐局面。
第二篇:社区区域化党建汇报材料
社区区域化党建汇报材料]
XX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XX社区位于XX市中心繁华地段陕,是2000年时率先在全省成立的第一个社区居委会,社区区域化党建汇报材料
。社区所辖XX街XX巷,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辖区共有常住人口XX户XX人,流动人口XX人,有机关单位XX个,学校XX所,非公企业XX家。辖区内巷道纵横交错,人员流动性大,是一个典型的杂居型社区。
XX社区立足新格局,按照党建覆盖社区、支部建在小区(企业)、小组进入楼栋(巷道)、党员联系群众“四位一体”思路,科学构筑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以来,总支班子成员深入群众、院落,组织工作人员调查辖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根据党员分布特点,了解居民当前所需所想,根据辖区各类党员实际情况,组织成立了文艺、维权、公益等功能型党小组3
个。
一.完善制度,构建区域化党建运行协调机制和对党员的科学化管理
为确保区域化党建工作有效运行,通过有力的制度保障,推进社区楼栋(巷道)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推进各项工作在社区落到实处。社区区域化党总支以“扎实为民办实事,服务基层促和谐”为实践载体,继续加强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和素质建设,认真落实党的“三会一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风廉政监督制度。加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观念和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业务知识,打牢思想基础,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区域化党总支对辖区所有党员均按照《党章》的基本要求进行管理,通过组织管和自我管,让党员达到思想领先、行动领先、本领领先“三
个领先”,实现让组织满意、党员满意、群众满意、自己满意“四个满意”。除了制定《XX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实施方案》、《XX社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实施方案》、《XX社区党员管理制度(修订)》《XX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XX社区基层党员党员承诺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以外,对党员实施网格管理,把握创先争优工作着力点。XX党总支通过走访调查,及时掌握辖区内每名党员的基本信息,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好党员信息台账,并及时更新。在社区每个网格明确1-2名专职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搜集、反馈和传输;组织社区内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群众、低保家庭成员组成志愿者队伍,实行定岗、巡查、报告制度;通过发放便民服务卡、公布热线电话和开通qq服务为居民畅通信息渠道;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定期排查社区内存在的问题,按照“驻点与流动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的驻点人员到社区巡回检查,确保网格管理触角覆盖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区域化党总支按照社区党员的数量和楼宇、街巷的分布情况将社区划分为7个地缘型党建网格:
1.居民一支部、2.居民二支部、3.居民三支部、4.XX巷XX号院落支部、5.XX路XX号院落支部、6.XX厂离退休支部、7.XX退休教师支部。
社区区域化党总支科学设置,建立网格化体系。按照“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党员的居住情况、管辖面积等因素,合理设置划分社区网格党组织,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组织体系。委派网格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联系和指导,便于网格党组织进行管理和活动,同时也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协调服务功能。社区党总支还在党员中间开展“亮身份、作表率、比奉献”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引导辖区非公企业党员为企业的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提建议、出点子、谋思路,引导优秀员工尤其是企业骨干向党组织靠拢,近年来先后有十余名职工争相向党组织递交入了党申请书,有的被列入党组织考察培养对象,有的被发展成党员。
社区区域化党总支将社区党员进行“网格分类”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同步管理”,采取“同上党课、同过组织生活、同参加活动、同享受党内关怀”等方式,使流入党员融入社区;对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八小时内单位管理,八小时外社区管理,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各类活动;对下岗无业党员实行“扶助管理”,在就业培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对离退休职工党员实行“关爱管理”,组织党员义工上门服务,发动老党员组建网吧监督、治安巡逻、青年帮教队,发挥余热;对非公企业党员实行“联动管理”,实行“活动联动、经验联学、资源联享、工作联帮”
实现了党总支网格化设置与党建网格化管理互促互动,构建了党建工作新格局,工作汇报
《社区区域化党建汇报材料》()。
二、创先争优,不断丰富区域化党建内涵为居民服务
区域化党组织不断发挥“领导核心、议事协调、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教育群众、战斗堡垒”六方面的职能作用,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以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为重点,切实开展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努力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有新突破。扩大了社区工作的服务面,提升了社区居民幸福感。
区域化党总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推行党员承诺进“院落”,将辖区XX个院落XX个单元的环境卫生分片包干,新建绿化面积XX余平方米。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组织“党员巡查队”“文明监督岗”,推行“两分钟防范法”等措施,进一步推进了群防群治体系的建设,在多次国家、省、市、区的综治、禁毒工作检查中都得到了上级肯定。社区党总支结合实际提出围绕“三好”目标(党的组织建设好、党的活动开展好、党员作用发挥好),聘请社区党员志愿者中的“五老”(老教师、老干部、老模范、老战士、老党员)担任“五员”(法制教育宣传员、后进少年帮教员、思想道德报告员、文化市场监督员、科技兴社辅导员),加强与社区青少年的沟通,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思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2011年7月27日的《XX日报》还对XX社区“基层组织红旗岗”先进典型事例进行了展示。
社区区域化党总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将共产党员的保先教育活动引入长效机制:重温入党誓词请老党员上党课,开展党员周未义务劳动,为残疾人上门理发,为特困失学儿童送学费,请贵大职业技术学院老教师为社会用专业咨询等,受到群众和媒体的好评。另外,根据群众喜好,组建了社区合唱队、腰鼓队、舞蹈队等,多次组织开展健康多彩的文艺活动。
社区区域化党总支开通了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实行上下班错时工作制,通过在社区内安排社区干部值班,轮流职守上下班时间段。向社区居民发放“党员连心卡”,及时化解居民的急事、难事,辖区许多居民遇到急难事情。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员节假日轮休制,保证居民在节假日能办理计生、民政、低保、社保等方面的手续。目前已为社区居民办理相关服务证明、手续XX次,提供咨询服务XX次。
今年是雷锋逝世五十周年。社区区域化党总支响应上级“弘扬雷锋精神
开展志愿服务”的号召,引导和鼓励辖区广大居民学习雷锋精神,传播文明之风。党总支组织了社区区工作人员、党员和自愿者们在辖区内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家打扫了辖区的环境卫生并在辖区绿化带种下桂花树苗XX株,有效地美化了社区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社区区域化党总支要求每名共产党员佩戴党徽,在职党员要在工作
岗位中要态度热情,恪尽职守,爱岗奉献,努力为居民群众办理好各项行政手续;无职在自己居住的楼栋院落承诺完成一件为民实事。XX路XX大院的XX,作为楼栋的承诺党员,垫资义务为大院的沉沙井进行清掏,他说:“作为党员,脏了我一个,干净了大家”。区域化党总支还组织成立了党员
“爱心妈妈”帮扶站,对辖区内XX名青少年进行对口帮扶;同时组织巡逻队,定时到网吧巡逻,清理校园周边环境,清除交通隐患,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安静的学习环境。
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依托社区便民利民综合服务站积极解决民生问题。社区区域化党总支积极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近几年有XX名党员与XX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社区党总支与XX户特困家庭结成“1+1”帮扶对子,XX个辖区党组织结对帮扶XX个困难家庭;为XX家创业企业办理场租、创业补贴,支持和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创办餐饮店、服装店等经济实体;依托辖区单位开发公益岗位,特别对“4050”人员、低保家庭和零就业家庭优先提供就业信息,近年来共提供就业岗位XX个。
社区面临背街小巷,楼群院落,卫生死角的清理难点,通过区域化党建有效的协调运行机制,与XX大学、XX印刷厂等单位取得联系和支持,XX巷XX号煤棚拆除院落改造、XX巷XX号危墙修复、院落改造的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单元楼道的粉刷、卫生死角的清理得到了驻辖区单位城调队、工行云办支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三创一办”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进一步推进了“三创一办”工作向纵深发展。
区域化党总支非常关注辖区内的孤寡、空巢老人和困难党员的生活起居,除了电话联系外,还经常上门与他们交谈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很多生活上遇到的麻烦,比如定期帮助他们打扫家庭卫生、买菜、做饭;每逢节假日都要前往看望和慰问他们,给他们送上慰
问品;冬季天气寒冷得知他们洗衣困难,便联系辖区洗衣店帮助他们把穿脏的衣、裤、棉被、床单等收集起来洗烫,并给他们发放洗烫衣物的免费卷;经常联系社区医院组织医务工作者上门帮他们免费检查身体和提供医疗咨询等等。
在围绕区域化党建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离党和政府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党员队伍,支持新型社区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推动XX市的基层管理改革,为构建
“生态文明城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社区区域化党建汇报材料
XX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XX社区位于XX市中心繁华地段陕,是2000年时率先在全省成立的第一个社区居委会。社区所辖XX街XX巷,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辖区共有常住人口XX户XX人,流动人口XX人,有机关单位XX个,学校XX所,非公企业XX家。辖区内巷道纵横交错,人员流动性大,是一个典型的杂居型社区。
XX社区立足新格局,按照党建覆盖社区、支部建在小区(企业)、小组进入楼栋(巷道)、党员联系群众“四位一体”思路,科学构筑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以来,总支班子成员深入群众、院落,组织工作人员调查辖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根据党员分布特点,了解居民当前所需所想,根据辖区各类党员实际情况,组织成立了文艺、维权、公益等功能型党小组3 个。
一.完善制度,构建区域化党建运行协调机制和对党员的科学化管理
为确保区域化党建工作有效运行,通过有力的制度保障,推进社区楼栋(巷道)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推进各项工作在社区落到实处。社区区域化党总支以“扎实为民办实事,服务基层促和谐”为实践载体,继续加强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和素质建设,认真落实党的“三会一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风廉政监督制度。加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观念和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业务知识,打牢思想基础,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区域化党总支对辖区所有党员均按照《党章》的基本要求进行管理,通过组织管和自我管,让党员达到思想领先、行动领先、本领领先“三 1
个领先”,实现让组织满意、党员满意、群众满意、自己满意“四个满意”。除了制定《XX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实施方案》、《XX社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实施方案》、《XX社区党员管理制度(修订)》《XX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XX社区基层党员党员承诺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以外,对党员实施网格管理,把握创先争优工作着力点。XX党总支通过走访调查,及时掌握辖区内每名党员的基本信息,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好党员信息台账,并及时更新。在社区每个网格明确1-2名专职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搜集、反馈和传输;组织社区内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群众、低保家庭成员组成志愿者队伍,实行定岗、巡查、报告制度;通过发放便民服务卡、公布热线电话和开通qq服务为居民畅通信息渠道;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定期排查社区内存在的问题,按照“驻点与流动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的驻点人员到社区巡回检查,确保网格管理触角覆盖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区域化党总支按照社区党员的数量和楼宇、街巷的分布情况将社区划分为7个地缘型党建网格:
1.居民一支部、2.居民二支部、3.居民三支部、4.XX巷XX号院落支部、5.XX路XX号院落支部、6.XX厂离退休支部、7.XX退休教师支部。
社区区域化党总支科学设置,建立网格化体系。按照“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党员的居住情况、管辖面积等因素,合理设置划分社区网格党组织,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组织体系。委派网格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联系和指导,便于网格党组织进行管理和活动,同时也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协调服务功能。社区党总支还在党员中间开展“亮身份、作表率、比奉献”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引导辖区非公企业党员为企业的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提建议、出点子、谋思路,引导优秀员工尤其是企业骨干向党组织靠拢,近年来先后有十余名职工争相向党组织递交入了党申请书,有的被列入党组织考察培养对象,有的被发展成党员。
社区区域化党总支将社区党员进行“网格分类”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同步管理”,采取“同上党课、同过组织生活、同参加活动、同享受党内关怀”等方式,使流入党员融入社区;对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八小时内单位管理,八小时外社区管理,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各类活动;对下岗无业党员实行“扶助管理”,在就业培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对离退休职工党员实行“关爱管理”,组织党员义工上门服务,发动老党员组建网吧监督、治安巡逻、青年帮教队,发挥余热;对非公企业党员实行“联动管理”,实行“活动联动、经验联学、资源联享、工作联帮”实现了党总支网格化设置与党建网格化管理互促互动,构建了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创先争优,不断丰富区域化党建内涵为居民服务
区域化党组织不断发挥“领导核心、议事协调、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教育群众、战斗堡垒”六方面的职能作用,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以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为重点,切实开展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努力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有新突破。扩大了社区工作的服务面,提升了社区居民幸福感。
区域化党总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推行党员承诺进“院落”,将辖区XX个院落XX个单元的环境卫生分片包干,新建绿化面积XX余平方米。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组织“党员巡查队”“文明监督岗”,推行“两分钟防范法”等措施,进一步推进了群防群治体系的建设,在多次国家、省、市、区的综治、禁毒工作检查中都得到了上级肯定。社区党总支结合实际提出围绕“三好”目标(党的组织建设好、党的活动开展好、党员作用发挥好),聘请社区党员志愿者中的“五老”(老教师、老干部、老模范、老战士、老党员)担任“五员”(法制教育宣传员、后进少年帮教员、思想道德报告员、文化市场监督员、科技兴社辅导员),加强与社区青少年的沟通,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思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2011年7月27日的《XX日报》还对XX社区“基层组织红旗岗”先进典型事例进行了展示。
社区区域化党总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将共产党员的保先教育活动引入长效机制:重温入党誓词请老党员上党课,开展党员周未义务劳动,为残疾人上门理发,为特困失学儿童送学费,请贵大职业技术学院老教师为社会用专业咨询等,受到群众和媒体的好评。另外,根据群众喜好,组建了社区合唱队、腰鼓队、舞蹈队等,多次组织开展健康多彩的文艺活动。
社区区域化党总支开通了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实行上下班错时工作制,通过在社区内安排社区干部值班,轮流职守上下班时间段。向社区居民发放“党员连心卡”,及时化解居民的急事、难事,辖区许多居民遇到急难事情。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员节假日轮休制,保证居民在节假日能办理计生、民政、低保、社保等方面的手续。目前已为社区居民办理相关服务证明、手续XX次,提供咨询服务XX次。
今年是雷锋逝世五十周年。社区区域化党总支响应上级“弘扬雷锋精神 开展志愿服务”的号召,引导和鼓励辖区广大居民学习雷锋精神,传播文明之风。党总支组织了社区区工作人员、党员和自愿者们在辖区内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家打扫了辖区的环境卫生并在辖区绿化带种下桂花树苗XX株,有效地美化了社区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社区区域化党总支要求每名共产党员佩戴党徽,在职党员要在工作
岗位中要态度热情,恪尽职守,爱岗奉献,努力为居民群众办理好各项行政手续;无职在自己居住的楼栋院落承诺完成一件为民实事。XX路XX大院的XX,作为楼栋的承诺党员,垫资义务为大院的沉沙井进行清掏,他说:“作为党员,脏了我一个,干净了大家”。区域化党总支还组织成立了党员 “爱心妈妈”帮扶站,对辖区内XX名青少年进行对口帮扶;同时组织巡逻队,定时到网吧巡逻,清理校园周边环境,清除交通隐患,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安静的学习环境。
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依托社区便民利民综合服务站积极解决民生问题。社区区域化党总支积极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近几年有XX名党员与XX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社区党总支与XX户特困家庭结成“1+1”帮扶对子,XX个辖区党组织结对帮扶XX个困难家庭;为XX家创业企业办理场租、创业补贴,支持和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创办餐饮店、服装店等经济实体;依托辖区单位开发公益岗位,特别对“4050”人员、低保家庭和零就业家庭优先提供就业信息,近年来共提供就业岗位XX个。
社区面临背街小巷,楼群院落,卫生死角的清理难点,通过区域化党建有效的协调运行机制,与XX大学、XX印刷厂等单位取得联系和支持,XX巷XX号煤棚拆除院落改造、XX巷XX号危墙修复、院落改造的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单元楼道的粉刷、卫生死角的清理得到了驻辖区单位城调队、工行云办支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三创一办”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进一步推进了“三创一办”工作向纵深发展。
区域化党总支非常关注辖区内的孤寡、空巢老人和困难党员的生活起居,除了电话联系外,还经常上门与他们交谈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很多生活上遇到的麻烦,比如定期帮助他们打扫家庭卫生、买菜、做饭;每逢节假日都要前往看望和慰问他们,给他们送上慰
问品;冬季天气寒冷得知他们洗衣困难,便联系辖区洗衣店帮助他们把穿脏的衣、裤、棉被、床单等收集起来洗烫,并给他们发放洗烫衣物的免费卷;经常联系社区医院组织医务工作者上门帮他们免费检查身体和提供医疗咨询等等。
在围绕区域化党建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离党和政府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党员队伍,支持新型社区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推动XX市的基层管理改革,为构建 “生态文明城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XX社区党总支
2012年4月
第四篇: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王绍志
2010年第2期 ——党的建设
硚口区是武汉市老工业基地和小商品集散中心,辖区单位多,党建工作任务繁重。近年来,我们从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入手,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健全组织运行体系,搭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近年来,硚口区着眼于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整体性,从区域化的角度总体考虑区域内党组织的设置,探索出三种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一是在宗关街辖区,构建以优势社区带动周边社区的“1+X”党建工作新模式。将地域相邻的双墩、井南等5个社区联合起来,建立大党委体制,社区党委负责对直属党支部、直属党员统一管理、统一经费调度、统一工作部署、统一开展活动、搭建起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二是在汉正街辖区,设置三级组织网络,构筑“1+4+X”区域化党建组织模式。“1”即汉正街区域党工委;“4” 即在汉正街党工委领导下,组建行政党组、社区党委、市场党委、综合党委;“X”即汉正街行政党组、社区党委、市场党委、综合党委下属的汉正街地区各类基层党组织。通过三级组织网络,实现汉正街地区组织网络全覆盖,基层党建工作一盘棋。三是在韩家墩街辖区,构建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党建联建工作模式。6个社区党委实行交叉任职,物业服务企业经理和业委会主任兼任社区党组织成员。建立由社区党委牵头,辖区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联席会。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这个平台,全面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
二、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硚口区委明确提出:辖区单位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协调,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搞好服务,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并通过开展街道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各单位“党员教育联管、思想工作联做、普法教育联抓、社会治安联防、社区环境联治、公共设施联造、困难群体联帮、社区文化联办、社区文明联建、和谐社区联创”等“十联”活动,促进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同时,在全区面上大力实施“在职党员进社区”行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社区党组织根据居民群众需求设置了20多个社会公益岗位供在职党员自愿认岗。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将在职党员进社区的表现纳入年终民主评议党员内容进行考核。
三、强化组织保障措施,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为加强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硚口区建立健全区委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了11个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130个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和130个党员代表议事会,并分别制定协调议事程序、目标要求和制度章程,构建起区、街和社区三级协商议事网络。区委组织部每年下拨一定数量的党建工作经费用于支持区域化党建工作。同时,按照“大党建”的工作要求,把群团工作纳入区域党建工作,采取组织上带、思想上带、工作上带等形式,整合区域内群团组织资源,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做好区域内各类组织的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力量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形成党建带群团建设、群团建设促党建的局面。■(作者系中共武汉市硚口区委书记)
第五篇:区域化党建
所谓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体系。
与传统体制下“单位党建”或社区党建相比,区域化党建更具有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这种以区域性党组织为纽带的党建模式突破了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建党”模式,有利于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目标、机制和运作模式的一致性,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整合,进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与执政基础。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
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区域整合为基础,创新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联合体。区域化党建围绕“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这就要进一步从体制上突破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党建”模式,在“两新”组织和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农村、社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地域,构筑起开放的、覆盖面广、相对稳定的组织网络,形成由单位党建、社区党建共同参与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形成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的组织架构。在人员构成和组织方式上充分体现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把所属体系中最有影响的党组织中的党员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活跃的组织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主要的利益群体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使党组织在与各类治理结构要素和基本力量的广泛联系中,实现积极有效的组织整合。
二是以区域服务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社会管理的扁平化。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要求基层党组织努力拓展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载体,建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党在社会的组织联系成为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关怀社会、服务社会和保障社会的功能。区域化党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托城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统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对接社会治理需求,不断加大发展服务性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力度,深化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等,加强资源整合,使原来只针对社区或单位的服务半径扩大到整个区域,打造区域共建共享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有区域特色的枢纽型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组织的服务融入到各类组织、社会成员中,力求做到“快速反应、便捷操作、高效运行”,将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合理扩大管理幅度,科学减少管理环节,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实现社会管理的扁平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三是以区域文化为号召,增强区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区域发展“共同认同”。区域文化包括区域共治的意识、区域联动的情感、区域良好的人文环境等,这是驻区单位、社区社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区域单位和社会成员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是推进区域化党建的内化力量。为此,区域化党建要进一步借助文化的融合性、多元性,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弘扬健康文明的区域文化,塑造区域品牌,提炼区域精神,将区域内各不同职业背景、文化程度、经济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人口异质性较高的社会群体构建成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网络体系;借助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其传播的大众性,大力发展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行业文化、个体文化,提高驻区单位及其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满足驻区单位和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彼此的信任,营造单位与单位间、单位与个体成员间及各成员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是以区域共治为目标,构建区域“互联互动”评价体系,推进区域党建工作规范化。推进区域化党建是现代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这是由党的社会工作的本质与功能所决定的。党要加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的、协调的互动关系,党的各类组织之间形成新型的联系互动机制,这种联系互动除了行政化的正式关系,还可以是一种非行政化、非正式的联系,为推进区域共治,加强党的社会工作提供组织支持。区域化党建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流程再造、活动集成以及无缝隙化的联动方式,以区域共治为目标,以模块为特色,建立数字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系统化的区域化党建“全模式”评价体系。所谓“全模式”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建立包括利益协调、应急处置、综治维稳、安全卫生、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经济动态、文化传播、党务管理等涵盖区域化党建各项工作内容的工作模块,对区域化党建所涉及的物质文化及其政治生活等各种情况和问题开展量化统计、量化分析和量化评价,进而推进区域化党建标准化,以实现区域化党建公共资源的统筹服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区域化党建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在各种公共利益基础之上,党的政治领导功能体现在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和管理中。这是党自身组织体系在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的战略性调整,必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由封闭到开放、由分割到统筹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