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关于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作者:王敏 郭勇 索渭峰
近年来,通过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认识,探索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思想导向作用、重要决策作用、组织保障作用和行为表率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较好地推动和促进了社区其他各项建设。但总的来看,社区党的建设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基层党组织对社区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表现为不重视、不支持;社区党建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还不够清晰,主要任务和职责还不够清楚,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盲目性,单项活动多,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不够;各地发展不平衡,至今还有许多居民区没有建立党支部,不少居民党员、离退休党员、退休军人党员、务工经商人员中的党员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处于分散状态;社区党建的机制不健全,制度不配套,市、县(区)社区党建的指导机构还不完善,尚未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在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党建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前沿,成为党的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成为城市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城市基层政权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大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理顺关系,优化要素,夯实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
目前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行使着政府机构的大部分职能。必须大力推进街道管理体制的改革,确立其基础地位,建立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新体制。首先,简政放权。在明确事权的基础上简政放权,财随事转、费随事转、人随事转,赋予县(区)、街道更大的管理责任和管理权限。其次,加强和改进街道党组织建设。将街道党委改设工委,更有利于拓展党建工作的新对象、新内容、新方法,更加鲜明地发挥街道党组织在其社会单元中组织和领导的独特作用。第三,调整街居布局。从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出发,适当调整现行街居管辖范围、户籍人口,以保证街居责权利三者的协调,也有利于社区党组织的合理设臵和有效管理。第四,配强街居干部。结合机构改革、大中专生分配和企业转制,调聘一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企业政工干部和下岗工人到街居工作,改善街居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第五,增强街居财力。改变过去以创收为经济来源的现状,根据分税制的要求与事权和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可以明确划分街道财政的收支范围,合理划定收入分成,扩大财政自主权。第六,配套街居设施。市、县(区)政府要积极帮助街居解决好办公活动场所、党建经费问题。要协调督促有关部门支持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社区服务的开展;协调督促住宅开发商兴办社区公益性、福利性服务设施;协调动员驻地单位开放场地资源,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联动协调,统筹兼顾,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网络
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突破原有狭义的区属党建观念,将原来单一的街道党建格局和传统党建工作方法,向社区延伸和拓展,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一是建立健全市、县(区)社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建议由书记任主任,主管书记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研究、部署社区党建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基层党组织不断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协调、组织、监督、落实指导委员会决定的事项。二是在街道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加强对社区工作的协调。实行成员单位“委员制”,由街道辖区内各成员单位派一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组成,街道工委书记任主任。联席会负责研究、部署、协调工作,通报情况,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协商议事等。三是在居民区建立社区党员联络站,并与驻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积极争取社区内基层党组织的支持与配合,形成以居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为民主自治议事层,社区工作者为管理操作层,社区内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合力共建的局面,四是在居民区建立党支部,在新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经过努力,在两三年内,绝大多数居民区实现“一居一支”的目标,并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同时,要抓紧做好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凡有条件的都应建立独立、联合党支部,要尽快采取挂靠、归口、托管、联合等形式建立党支部,力求消灭“空白点”。
分类指导,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针对社区老党员增多,下岗职工党员增多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增多的新特点,分层面地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加强离退休党员管理。大批离退休党员回到社区后,社区党组织应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要针对离退休党员的特点,举办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科普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区,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建设与管理,努力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加强在职党员管理。社区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发挥在职党员的职业特长,让他们在参与社区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完善在职党员登记制度、党员志愿者制度、评比表彰制度等,实现在职党员单位和社区的双重管理。
加强特殊群体党员管理。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下岗职工、流动个体户、人户分离的党员,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个体协会党组织、党员联络站等载体,采取直管、代管、协管、联管等方法,把他们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努力改变党员管理中的断层现象。
开展党员教育。根据各类党员的特点,紧密联系形势、任务和贴近党员的思想实际,积极有效地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利用进社区党校、上党课、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为党员发挥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找准定位,丰富党建内容,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概括地讲,社区党建应以社区建设与管理为中心,以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为抓手,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围绕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地开展各种活动,把党的工作渗透到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使社区党建工作深入到为群众办实事具体工作中去,深入到化解社会各种矛盾的过程中去,深入到居民自治管理的实践中去,从而把社区党的工作落实到基层。
社区党建工作内容很广泛,主要应围绕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社区服务、建设与管理,发展社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群众工作等任务开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社区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党员带头,组织群众开展争做文明居民,争创文明家庭和文明楼院等竞赛活动,推动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深化为居民办实事的工作。坚持发挥社区党组织贴近群众、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抓好再就业培训、扶贫济困、社区治安等实事工程,解决好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在群众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三是深化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围绕联系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群众的意见和为群众解疑释惑;围绕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待岗人员、信访户、闹劳资纠纷、相邻纠纷等,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社会治?沧酆现卫恚龊帽F桨补ぷ鳌R飧骼嗳嗣衲诓棵埽繁R环轿榷ā?四是深化居民自治管理。通过社区党建调动社区党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推行政务、居务公开,建立居民议事、监督制度,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
为了改变社区活动中协调性不强、资源不足、手段缺乏等问题,社区党组织应该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大胆创新载体,使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上新台阶。一是建立组织载体。如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建工作联谊会、社区党建联络站、党建工作指导站、社区业余党校、社区志愿者协会等各种组织载体。二是建立工作载体。以辖区内各单位的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出发点,社区党组织努力寻找新的工作载体,如开展“结对共建”、“志愿者服务”、“党群共建文明社区”等工作载体。三是建立物质载体。针对社区党建任务与物质条件不充分的矛盾,社区党组织要大胆创新,建立社区党建新型物质载体。如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求助中心、社区培训中心等服务设施。
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化建设
社区党建工作涉及与省、市、县属单位党组织的协调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双重管理问题,新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企业离退休人员和人户分离人员中党员属地管理问题,经费问题等。省、市、县(区)应认真研究社区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台政策性的规定,理顺社区党建中的各种关系,规范、保证社区党建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如建立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制度,社区党建联席会(联谊会)制度,社区党员联络站制度等,明确规定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或联席会、联络站的职责、任务、工作方法等。街道、社区其他组织也要制定《协会章程》或规范性文件等。二是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过去街道党建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都应坚持,同时还要建立一些新的制度,如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新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组织、自治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建立一级抓一级的工作责任制,逐步形成社区党建工作新的考评机制。为保证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推进,长期坚持,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第二篇:社区党建工作思考
社区党建工作思考
随着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心逐步向社区转移,社区党建工作的范围和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区党建出现新的挑战,社区党建已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社区领导、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领域、新途径。探索抓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党建工作,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的课题。
一、社区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挑战。
1、服务内容发生新变化带来新挑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了更高的追求,各类新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群众性团体组织的大量涌现,对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服务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党的关怀渗透到到社区各领域,才能不断地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2、党员分布发生新变化带来新挑战。
随着企业改制、破产和重组,党员流动不断地加大,没有固定单位的党员人数不断增多,组织关系转移到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党员数量直线上升,社区党员在近几年出现几倍甚至几十倍增长,党员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3、工作任务发生新变化带来新挑战。
随着再就业、社会救助、医疗保险等新的工作内容转移或增加到社区,社区在居民生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职业的相对流动性和居住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使职工和居民对社区的依赖不断增强。
4、社会稳定发生新变化带来新挑战。
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征地拆迁、重大项目施工等推进,加之人们对构建和谐家园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社会稳定任务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二、面对社区党建新挑战的工作思考
围绕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要求,抓紧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和创建一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认为,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一是要选好配强社区班子。坚持选那些政治坚定、有开拓精神、工作有实绩、清正廉洁、群众满意的社区干部任社区支部书记,有效地发挥其才能与作用。同时,充分考虑性格、年龄、文化等情况,合理调配班子。二是切实解决雍、懒问题。在完善考核机制、队伍能进能出的机制的基础上,可以探索选、聘分离模式、工作效率与工资和奖金挂钩方式,提高社区干部工
作积极性,切实解决雍、懒问题。三是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要加大对社区干部的培养,引导社区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增强道德责任感,努力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服务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
2、利用五性特点实现社区党建齐抓共管。要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充分运用社区五性工作特点,实现资源优化组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区域性。社区党建是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二是综合性。社区党建不仅包括自身党的建设,还包括党对社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内各项工作的全方位领导。三是协调性。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更多地靠主动沟通、共同协调的方式,通过“软性”手段获取。要正确处理好社区党组织与居民自治组织、驻区单位、社区内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服务。四是服务性。以协调、服务为手段,通过创新活动载体,积极为社区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提供服务,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的的功能,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五是互动性。变单一管理为多项管理,依托社区加强对单位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借助单位的优质资源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和社区建设,形成优势互补、互动发展。
3、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辖区群众的能力。一是要加大对社区的投入。社区基础性投入是强化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应建立社区投入增长机制,并加大对社区建设政策性支持力度,增强社区的造血功能,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特别是要落实好“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和“政府买服务”的方法,确保社区各项服务工作能落到实处。二要加大党员服务群众潜能的挖掘。社区党员数量庞大、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是社区党建的宝贵财富。要不断地探索提升党员责任意识的新途径,并采取党员爱心记分、党员认岗、党员群众1+10手牵手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服务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让社区居民看到党员的形象,听到党的声音,感受到党的温暖,带动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三是要创新社区服务方法。要继续深化社区服务居民全程代办制、群众诉求代理制等,不断地拓展社区服务居民群众平台,真正把“支部是一个家,党员是一面旗、社区是一扇窗”喊响、唱亮。
第三篇: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社区党建是城市(城镇)基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适应城市(镇)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件新生事物。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量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重心下移,进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下岗党员、破产企业党员不断增多,社区所承担的工作越来越重。因此,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研究已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研究解决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笔者就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社区党建工作,就是要组织社区内的全体党员,以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为重点,努力把党的工作渗透到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群众性的文明创造活动中;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中;使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目前,社区党建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党建的进一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方面:
1、社区办公条件仍然较差,办公经费困难。
虽经市委和各街道办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资金和用地制约,虽有较固定的办公场所,但面积较小,办公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区工作需要。另外,社区办公经费没有完全落实,大部分社区办公经费困难,部分工作开展不便。
2、社区服务力量比较薄弱。
近年来,随着商贸服务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义乌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大批务工人员和邻近县区经商人员涌入城市,企业下岗职工全部进入社区,给社区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加之社区干部队伍普遍存在工作人员偏少、工作能力较弱等现实状况,难以适应社区发展的要求。
3、部分社区党员和单位对社区党组织认同感淡薄,参与社区工作意识不强。
部分离退休党员人虽进了社区,但思想上还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认为到社区会失去原单位的一些待遇,心怀顾虑,不甘融入。一些社区单位认为社区建设是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不愿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4、社区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纳新工作滞后,流动党员有效管理措施少。
离退休党员逐渐转入社区和入党积极分子中青年人偏少是导致社区党员年龄偏大
1的主要原因,党员年龄结构的老化、社区入党积极分子偏少,直接影响了社区党员队伍结构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流动和下岗职工党员思想波动大,情绪低落,且忙于生计,不愿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有的对党的认识淡化,甚至不承认自己是党员。各街道办事处尽管设立了流动党员登记站,但没有专人管理,使有的外来流动党员成为名符其实的“口袋党员”,既不能参加原党组织的生活,又不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致使流动党员管理站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
5、社区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一是社区责权利不统一。目前部分职能部门将职能下放到社区,所谓的职能下放,实际上是将工作下放,而权利却未下放,“费随事转”的原则没有完全落实,导致社区工作经费紧张,社区大量时间花在所谓的“协助”部门工作上,而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工作职责没有时间落实,社区民主自治也被行政化工作所覆盖。
二是社区建设没有形成合力。对社区建设的指导、协调与宣传发动不够,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驻区单位缺乏“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意识,没有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要按照这一要求,立足我市当前实际,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努力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社区党建工作。
社区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点、社会稳定的保障点,也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应从三个方面再提高认识:一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随着我区工贸旅游经济强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和社会事业的进一步繁荣,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发展,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及待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聚居社区,加强对“两新”组织的政治领导,加强对聚居社区人员的管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都需要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在领导责任上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落实好区委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制,建立工作督查和责任追
究制度,做到思想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组织部门是党委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参谋和助手,应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三是在宣传舆论上高度重视。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其他各种有效形式,宣传社区党建工作,使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人人都积极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舆论氛围。
2、拓宽渠道,夯实社区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
必要的物质投入是社区党建工作开展的前提。可采取“四个一点”(财政拨一点,党费补一点,街道社区自筹一点,辖区单位资助一点)的办法继续适当增加投入,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一是解决社区办公经费和党员活动经费。区上要确保社区正常办公和党员活动经费,各街道办每年也应向所辖社区拔付一定数额的办公经费和党员活动经费,保证社区有必要的办公活动经费。
二是建立社区党员发展基金,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可借鉴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建立以社会筹集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投资体制。鼓励街、居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方式投入社区建设,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企业捐赠、投资兴办社区建设项目。
三是增加社区经济收入。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引导社区大力发展经济实体,壮大社区经济。同时对纯粹的企业行为,实行有偿服务;对社会职能与半行政性的服务行为,实行低偿服务或成立中介组织实行有偿服务。走出一条在服务中发展壮大,发展壮大后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的路子。
3、立足根本,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社区党建工作能否搞好,根本在于有没有一支热心社区党务工作,有一定理论政策水平,懂得党的基本知识,善于联系群众,办事公道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一是推进社区干部管理体制改革。要继续坚持实行选举制、委派制和聘用制相结合,形成能上能下、转进转出的社区干部选配机制,增强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社区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街道办每年要分层次、有计划地对社区干部进行2-3次培训,可采取举办培训班、外出学习等方式,培训重点放在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开拓社区干部视野,提高他们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可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财政拨一点,街道办补贴一点的办法,适当提高社
区干部的生活补贴。
4、创新载体,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创新社区党建活动载体。社区党建工作载体特别是活动载体融党建内容、方法于一体,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依托。只有创建起新的活动载体才能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有效性。社区可根据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诸如理论学习教育活动、送温暖活动、争先创优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这些活动主题突出,内容新颖,方法灵活,大多为党员喜闻乐见。
二是构建社区党建工作网络体系。健全党员教育监督网络。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不仅要接受来自党组织和党内同志的教育监督,也要接受来自社会和群众的教育监督。建立起党内和党外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教育监督网络,可以使每个党员处处受到教育,时时接受监督。健全服务网络。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植根于、活动于群众之中,应该做社区广大群众的服务者。在社区建立服务网络,把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和党的群众工作直接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多种社区服务活动使关系到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一些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使党员受教育和居民得实惠直接结合起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健康和谐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大量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社区是各项工作的承接点,也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点、社会稳定的保障点,更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将日益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有效途径。
第四篇:城市农村社区党建工作规范(推荐)
xx市农村社区党建工作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为了更好地履行农村社区党总支(党委)职责,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推动农村社区化服务深入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规范。
一、会议工作规范
第一条 党总支(党委)会议。社区党总支(党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总支(党委)会议,参加会议人员为党总支(党委)全体成员,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部分党员代表列席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学习上级有关开展社区化服务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研究在本社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研究制定本社区月、季度及党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研究组织和动员社区内党员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卫生保洁、科技服务、助残济困、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社区化服务的措施和办法。对会议研究的事项要记录全面,重要事项要形成纪要,抓好落实。
第二条 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党总支(党委)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参加会议人员为社区内各村、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以及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负责人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交流上季度各
1
村、单位党建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季度党建工作的意见和措施,总结推广社区服务和党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协商确定共同参与社区化服务的措施。对党建联席会议形成的决议要以书面形式通报各成员单位。
第三条 党总支(党委)民主生活会。社区党总支(党委)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参加会议人员为党总支(党委)全体成员,乡镇(街道)党(工)委要派人参加。民主生活会召开前,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并提前三天通知与会人员做好准备。会中,既要认真进行自我批评,又要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搞好批评帮助。会后,要把民主生活会查摆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在社区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会议上通报,接受监督,抓好整改。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送会议情况报告和会议记录。
二、组织建设工作规范
第四条 社区党总支(党委)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对社区内各村、单位党组织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经常性指导,不干涉各村、单位的经济及行政事务。帮助制定完善“三会一课”、学习培训、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规章制度,理顺党员议事、发展党员等工作程序,提升各村及驻区单位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党组织和党员始终体现先进性。
2
第五条 社区党总支(党委)要协助乡镇(街道)党(工)委抓好社区内的软弱涣散村级组织班子治理整顿。对缺职少员的村班子,要帮助选派优秀人才到村任职,配齐配强支部班子;对宗族派性严重、争权夺利、闹不团结的村班子,要帮助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对不作为或乱作为、胡作为的村干部,不能直接插手处理,要及时向乡镇(街道)党(工)委提出意见建议,该调整的调整、该撤换的撤换,问题严重的由上级党(工)委给予党纪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插手村级事务管理、打击报复村干部的霸痞分子,要协助上级党(工)委和政法部门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第六条 社区党总支(党委)要建立社区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台帐,制定“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规划和计划,并向每个“两新”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及时帮助建立党组织,并指导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好作用;对临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由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负责接纳其党员,帮助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尽快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
第七条 社区党总支(党委)要坚持以党组织建设带动村民自治、群团等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和鼓励社区群众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组织,发挥各类
3
基层组织作用,共同参与社区化服务。
三、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范
第八条 党员教育培训。社区党总支(党委)每周组织一次党总支(党委)成员集体学习;利用社区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阵地,定期对社区内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社会服务和市场经济等知识的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遵纪守法、维护稳定的带头人,带领农民群众发展致富的引路人,参与社区化服务的社会工作骨干。指导各村、单位党支部组织好党员集体学习。
第九条
党员管理。社区党总支(党委)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和群众代表对社区党总支(党委)成员、社区服务中心党员进行民主评议。指导社区内各村、单位党支部开展好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评议结果报社区党总支(党委)备案。对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由社区党总支(党委)成员与其谈心谈话。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建立流动党员台帐,安排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对流入党员,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统一管理;对流出党员,要指导各村、单位党支部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查验工作,并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定期与流出党员及所在地党组织联系沟通,保证不漏管、不脱管。
第十条 发展党员工作。社区党总支(党委)要制定社
4
区内党员发展规划和计划,对社区内各村、单位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全程指导,严把程序关和质量关,特别要突出入党积极分子公推和培养、党员发展对象公推和公示、预备党员接收和转正等关键环节,把“双高双强”型人才吸收进党员队伍。社区党总支(党委)要对社区内各村、单位发展的党员进行审核把关,出具意见,并承担相关责任;要指导各村、单位每年至少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杜绝农村党支部3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现象。各村、单位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在社区党总支(党委)备案。
四、党组织及党员活动工作规范
第十一条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党总支(党委)负责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指导社区群团组织组建“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服务队,每支服务队不少于15人。各志愿者服务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服务活动,时间不少于4小时。社区党总支(党委)要设立社区志愿服务联络站,指导做好志愿者登记、活动安排、服务记实等工作。社区党总支(党委)每半年一次对本社区志愿服务情况进行总结。社区党总支(党委)要发挥联系协调作用,将社区内具有种植、养殖、加工、维修等一技之长的“小能人”、“土专家”组织起来,或公开招募服务商家,成立便民服务队,及时解决社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5
第十二条 党员联系户活动。社区党总支(党委)负责指导社区内有能力、有条件的党员每人联系1—3个农户,每月至少一次到联系户家中沟通思想、搞好帮扶。社区党总支(党委)每半年一次对党员联系户情况进行考核,年底进行总结表彰。社区党总支(党委)要为社区内服务能力较强的党员制作“党员服务联系卡”,公开联系电话、专业特长、服务范围等,发放给社区群众。
第十三条 党员公开承诺活动。社区党总支(党委)要协调指导社区内各村、单位每个有能力的党员,每年承诺为群众办2—3件实事、好事,承诺内容要形成书面材料,并在公开栏进行公示。同时,社区内各村、单位党组织对党员兑现承诺情况每年一次组织群众代表进行评议,并报社区党总支(党委)备案。
第十四条 党内关爱活动。社区党总支(党委)要建立社区内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档案。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生活困难党员社会救助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老党员走访慰问活动。社区党总支(党委)要指导社区内强村、单位与弱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现以强带弱,共同提高。
第十五条 其它主题实践活动。社区党总支(党委)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增强社区党建工作成效。
6
五、监督保障工作规范
第十六条 社区党总支(党委)负责对社区内各村、单位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环境整治、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进行监督;对社区内各类农资超市、便民超市、社会服务中介等经济社会组织进行监督;对市直部门(单位)进驻社区的服务窗口及深入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监督。
第十七条 社区党总支(党委)要拿出专人负责监督保障工作,并在社区内各村、单位党组织内设立兼职监督员,完善农村社区监督工作网络。定期对社区内各类组织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结果以书面的形式每季度通报一次。
第十八条 社区党总支(党委)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工作开展不力、服务人员不到岗、服务态度恶劣及违法经营等情况要及时报告乡镇(街道)党(工)委,建议乡镇(街道)党(工)委派人处理,或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协调市直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促其尽快整改。
2009年2月2日
7
第五篇:社区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材料
夯基础
解民困
齐抓共管见成效
——社区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据上级关于开展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相关要求,XX市XX区X社区结合创新型党组织创建,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服务民生为根本,以“为民、务实、创新”为理念,严格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积极探索“一核多元、五力共治”社会治理模式服务民生的新举措,围绕党建“1+N”创新模式,扎实做好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着力创建“幸福街区”。
一、完善组织平台建设,条块结合、夯实基础
一是构建“1+N”党组织体系。
将党建工作向居委会、驻区单位、非公企业、流动人口、楼栋院落、社会组织“六个延伸”,构建“1+N”(“1”建制型党组织;“N”综合型功能型党组织、区域型功能型党组织、专项型功能型党组织等)党组织体系,强化党建工作条块结合、全面覆盖。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起12家驻区单位与社区之间顺畅沟通的桥梁,运用“六共五联”(“六共”即:共有、共商、共建、共治、共担、共享,“五联”即:党建联动、资源联享、服务联做、发展联促、文明联创)职能,实现共筑共建;以创建“六好院落”为目标,即党员作用发挥好、群众协商自治好、环境卫生状况好、社会治安秩序好、邻里关系融洽好、内部建设管理好,搭建X等X个小区院落党支部或党小组体制机制,指导小区(院落)成立业主委员会、自管会,建立小区(院落)管理制度,使小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组建XX联合党支部、XX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等功能型党支部,下派党建指导员,采取“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的办法,组建联合党支部,使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得到加强。
二是组建 “六小联通”,搭建民生服务平台。在充分运用居民议事会发挥作用的同时,不断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分别在两个居委会组建小微社会组织联合会、工商企业联合会、志愿服务联合会、驻地单位共治会、院落楼栋物管自管会、商务楼宇园区社会服务社“六小组织”,通过党建引领,“六小组织”近X人次参与文明创建、我们的节日文艺演出、困难群众关爱、老年保健等活动等XX余场次,实现“四个院落服务”,即收集问题在院落、化解纠纷在院落、活动开展在院落、精准服务在院落,真正做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打造贴心互动交流平台。
搭建党员群众“四园”(议事园、党群园、文化园、健康园)平台、QQ、微博、门户网站、社区“1+1”APP、《X家园报》、书记-主任信箱、“两代表一委员之家”等沟通渠道,建立党员与干部、干部与群众、党员与群众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空间,融合了干群关系,并认真落实居民议事会“三会一评”制度,定期发布社区工作动态,通过座谈会、活动日、大讨论等形式凝聚群众智慧,推动社区和谐稳定。二、改进工作服务方式,倾听民需、解决民困
一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
对社区在册党员严格管理,完善教育考核评优制度、公开承诺制度等,提高党员责任意识,督促定期答题学习“两学一做”APP,认真落实主题党日“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增强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老党员、困难党员进行党内关怀,在“两节”“七一”“中秋节”等节假日,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X人次,送去慰问品及慰问金合计人民币X万余元,让党员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对流动党员加强联系,结合党组织关系排查工作,与失联流动党员全部取得联系,把他们加入到党支部微信群中,通过典型引导和政策宣传,鼓励外出党员返乡创业就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二是开展“三访”活动。
即年初大走访、干部勤到访、网格日走访,及时倾听群众诉求,建立民情工作台账,社区党委各支部围绕民生问题专题研究,拟定民生实事计划,发挥好“党员在一线”作用,让党旗飘向楼栋,做到党员“四亮”即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亮清单,推行党员包保责任区,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融洽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了辖区道路破损、乱堆乱放、安全防护、油烟污染等问题X件,实现小区院落党支部、党小组在小区管理、居民服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三是持续完善服务网络。
搭建“一厅两园三快车”便民利民服务平台,围绕“十型”居委会建设提升改造服务软硬环境。社区服务大厅和居委会办事大厅实行下班延时服务和周末预约服务,全方位、全天候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求助投诉、排忧解难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在全区率先与公安部门联网开设居住证办理窗口,实现流动人口管理“零距离”。充分发挥大数据引领作用,开通运用社会和云“一卡通”办理业务。四是改进服务工作方式。
注重社区群众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区党委班子成员不定期进院落召开院坝会收集、划解、解决突出问题;开设网格、居委会、社区三级“民情回音栏”;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定制个性化帮扶档案;进小区院落、企业单位大力开展“发现X群众艺术家”等精神文化活动;开展班子成员、司法助理员、律师志愿者、民生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五位一体”矛盾接访。社区成立以来,零越级上访、零安全事故、零群体事件,社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上升。三、聚焦治理问题导向,多元参与、形成长效
一是聚焦问题导向。
将大数据理念贯穿社区工作,搭建“社会和云”网格化服务管理及居委会“一居两站”平台,运用统计、协调、查询、分析、共享等功能,开展治理服务和社区监督等工作,并建立台账。每周召开一次党员、干部、职工工作调度会,由党委班子成员牵头对社区治理问题进行分解落实,以社区痛点和社情特点为指挥棒,合理调配有限资源。
二是突出多元共治。
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构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区服务中心、居民议事会、居委会、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各个层面共同参与,党委全力、政府主力、社会协力、群众得力、制度给力的“一核多元五力共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多元参与共治。
三是建机制促长效。
社区以“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马上做、做成效”为索引,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融入群众方面,建立实施民情调查走访制度,与群众保持落实“为群众办实事,由群众说党好”的群众路线要求。在法治建设方面,实行社区班子成员、司法员、律师、“两代表一委员”四合一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抓好信访维稳“1”号工程。在工作推进方面,建立多部门联动制度,以月为单位由社区组织召开专题联席会议,集中辖区资源协同建设社区;建立事件快速处置机制,由社区党委统筹派单,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推动社会事务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在监督执行方面,建立民生监督机制,组建民生工作监督工作组,发挥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辖区单位、群众等多渠道的监督作用,确保为民服务过程规范、效果显著。
四、党建核心引领作用 齐抓共管 取得成效
一是把握“一条红线”,党建引领,核心作用有效发挥。
严格执行“一条红线”(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社区党委积极搭建平台引导社会各界为社区建设献言献策,通过联席联动汇聚各方智慧。定期召开“一委一会一中心”联席会,形成党委整合资源、统筹调度,社区服务中心具体执行、抓好落实,居民议事会议事协商、民主监督的良性机制。二是遵循“四个更加注重”,多元共治,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深刻领会“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更加注重整体效应),通过“一核多元·五力共治”全力推进形成开放融合的共治模式,增强社区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使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三是党建统领全局,各方协力,取得“四升两降”扎实成效。
从2012年至今,群众安全感从X%上升到X%、满意度从X%上升到X%、群众参与度从X人次上升到X余人次、社区文明指数大幅度上升,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X%以上,群众投诉率逐年下降X%以上。社区党委及辖区X个居委会党支部先后荣获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X市“星级居委会”。今年,溪北、朝阳居委会被授予司法部“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第四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社区服务中心获“全国反邪教先进集体”、第六批“社区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和省市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通过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社区党委统筹协调功能得到强化,充分发挥各方面引领作用,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