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
云政办发〔2012〕142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及《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民发〔2009〕17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
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为宗旨的殡葬改革,符合云南省“山区多、坝区少,山地多、耕地少”的基本省情,符合“两强一堡”建设战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自然规律。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工作开展。经过努力,全省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惠民殡葬政策顺利实施,殡葬改革宣传效果明显,殡葬管理机构不断加强,殡葬管理效能逐步提高,殡葬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火化率由2006年的10.7%提高到2011年的25.8%,殡葬工作逐渐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良性发展轨道。但是,我省殡葬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殡葬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目前,我省殡葬事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全省火化率远低于全国49%的平均水平;各地殡葬改革发展极不平衡,全省129个县(市、区)还有41个没有建设殡仪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滞后,殡葬服务设施亟待完善;殡葬改革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法规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全省各地、有关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殡葬改
—1—
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升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现实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正把殡葬改革作为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扎实推进,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
二、深化殡葬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着力建设“公益殡葬、阳光殡葬、绿色殡葬、惠民殡葬、人文殡葬”,建立健全殡葬管理服务体系和殡葬救助保障制度,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丧葬服务需求,促进全省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主要目标。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合理划定火化区和土葬改革区,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加大执法和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公墓安葬率以及火化区的火化率。实行适度普惠型殡葬服务政策,完善殡葬政策法规,规范和简化殡葬流程和服务,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力争到2015年末,实现殡仪馆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农村公益性公墓覆盖所有乡(镇);到2020年末,基本实现农村公益性公墓覆盖所有村委会的目标。
三、主要措施
(一)开展公益殡葬。理顺殡葬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理清基本殡葬服务和选择性殡葬服务的关系。建立政府对殡葬事业的投入机制,通过填平补齐的方式完善殡葬服务设施,稳步推进以殡仪馆、农村公益性公墓(包括农村骨灰寄存堂、塔、楼)为重点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经营性公墓,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经营性公墓。严格执行基本殡葬服务价格规定,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对选择性殡葬服务,实行市场定价、自愿选择、政府监督。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向经营性公墓购买公益性墓位,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安葬服务。省级视财
—2—
力情况加大投入力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工作推进力度大地区的殡仪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和殡仪馆更新改造、设施配备给予适当补助。
(二)实现阳光殡葬。各殡葬服务单位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丧属至上”的理念,始终把维护群众殡葬权益、满足群众丧葬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多层次、个性化殡葬服务。认真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制度,提升殡葬服务诚信度。财政供养人员死亡后的丧葬、抚恤、遗属补助等费用须凭火化证、墓穴证(或骨灰寄存证)领取。加强标准化建设,开展行风建设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强化殡葬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力争到2015年末,全省殡仪馆和公墓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逐步实现殡葬服务的优质化、标准化、规范化。
(三)推行绿色殡葬。提倡文明治丧、低碳祭扫,提高群众参与建设生态绿色殡葬的积极性。各地要研究制定有关奖励政策,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海葬、塔葬、骨灰寄存或土葬区深埋不留坟头等生态节地葬法,降低占地安葬比例。加强公墓监管,严格殡葬执法,坚决取缔非法公墓,纠正违规建设公墓,治理乱埋乱葬,打击破坏林地资源行为;坚决查处公墓超面积墓穴和公益性公墓非法经营行为。在土葬改革区推行遗体规范、科学、合理安葬,对符合政府引导方向或方式安葬的给予奖励,有效减少乱埋乱葬和不文明殡葬行为。
(四)实施惠民殡葬。加快殡仪馆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殡葬服务设施网络。各级政府要在现有殡葬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基本殡葬服务由政府供给的惠民殡葬政策,将惠民殡葬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力争到2015年覆盖全部特殊困难群体;逐步增加惠民殡葬项目,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直至将惠民殡葬政策扩
—3—
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群众。完善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加强殡葬执法队伍建设,有效提升殡葬事业管理服务能力。
(五)弘扬人文殡葬。各地要深刻理解殡葬文化的发展历史及人文内涵,弘扬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优秀殡葬文化,大力提倡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丧事,积极倡导文明祭祀,形成科学健康、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尚。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殡葬文化和殡葬理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在殡葬服务中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对生者的慰藉,将群众满意作为殡葬服务的最终目标。加强殡葬政策理论研究,以科学规划和理念指导殡葬事业发展。加大殡葬行业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队伍,为殡葬事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保障工作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殡葬改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管理,建立起“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殡葬改革工作新格局。省成立由民政部门牵头的殡葬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地也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或成立殡葬改革领导机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联动共同抓,推动殡葬改革工作积极有序开展。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地要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殡葬改革工作。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监督殡葬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止乱埋乱葬,落实好有关监管措施。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支持各级殡葬管理机构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大力支持殡葬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对违反殡葬管理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监察部门要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工商部门要加强对殡葬服务市场的监管,坚决取缔无照生产、销售丧葬用品的经营活动。国土、住房城乡建设、林业部门要加强殡葬用地规划和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应优先满足殡葬用地需
—4—
求,对办理丧事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财政、审计、物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殡葬服务收费、抚恤金、社保工资、遗属补助等费用发放的监督和管理。公安部门对办理丧事扰乱社会治安的,应及时制止;情节严重的,要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立案侦查。卫生部门要加强医院太平间的管理,配合殡葬管理部门做好尸体管理和接运,杜绝尸源从太平间流入社会乱埋乱葬。民族、宗教部门要认真落实好民族、宗教人士死亡后遗体处理的有关规定。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努力形成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的合力。
(三)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殡葬事业公共投入和稳定增长机制,将殡葬事业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将农村公益性公墓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给予必要的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社会投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殡葬救助保障、殡葬改革宣传和殡葬执法等专项经费投入,改善殡葬管理机构和服务单位工作条件。同时,要建立健全殡葬改革保障资金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专款专用。
(四)突出宣传示范。各地、有关部门要把文明治丧纳入创建文明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模式,强化宣传效果,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自觉参与殡葬改革。推进和鼓励少占土地、不占土地的绿色殡葬,倡导厚养薄葬、环保祭祀,树立文明殡葬新风尚。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组织和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支持殡葬改革事业不断发展。要认真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大力开展殡葬改革示范活动,以点带面,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殡葬改革和发展模式。
(五)严格督促检查。各地、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督促检查机制,及时组织开展对殡葬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对殡葬改革工作成效突出、火化率明显上升、殡葬管理目标任务完成较好
—5— 的,予以表扬奖励;对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不力、问题突出、火化率徘徊不前、没有完成殡葬管理目标任务的,要予以通报批评或作出相应惩处。
省民政厅要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抓紧制定我省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有力推动殡葬改革工作开展。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八月六日
—6—
第二篇:恩施州人民政府对于深化殡葬改革实施意见
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
发布部门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 2018.12.31
实施日期
: 2018.12.31
时效性
: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 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
: 殡葬管理
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行生态文明安葬,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殡葬需求,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殡葬管理条例》《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湖北省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有关精神,结合我州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殡葬需求为导向,以殡葬服务公益化为方向,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坚定不移深化殡葬改革,完善殡葬服务体系,理顺殡葬管理体制,树立殡葬改革新风,促进全州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 2022 年,完成县市城区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殡仪馆、公墓、火化炉)建设,基
本满足城市公共殡葬服务需求,在城市规划区内全面实行火葬,启动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试点,建立惠民殡葬制度,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各县市按照满足城市规划区内总人口 20 年以上的殡葬需求标准进行殡葬服务设施规划,并纳入城乡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殡葬事业公共投入机制,将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县市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一体化建设。到 2022 年,各县市城区完成城市公益性公墓、殡仪馆、火葬场等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及时启动农村公益性公墓试点,实行集中安葬。(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民政局、州发改委、州规划局、州财政局、州国土资源局)
(二)统筹推行土葬火葬改革。各县市把推行火葬作为深化殡葬改革的重点,严禁火葬区遗体违规土葬、骨灰装棺再葬、散埋乱葬,确保火化区内火化率稳定增长。制定和完善殡葬改革发展规划,细化火葬区与土葬改革区的划分标准、划分程序和调整周期。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土葬改革区,按照规划引导群众实行集中安葬。(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州发改委、州民政局、州国土资源局)
(三)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殡葬。加快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大力推行树葬、花葬、草坪葬、骨灰散撒和遗体深埋等生态安葬方式。积极推广现代文明殡葬礼仪和殡葬用品,大力倡导鲜花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弘扬厚养薄葬等优秀传统殡葬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民政局、州文体新广局)
(四)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各县市制定基本惠民殡葬政策,将惠民殡葬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增加惠民殡葬项目,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县市逐步免除普通车辆遗体运送费、3 日内普通冷藏(冻)柜遗体存放费、遗体火化消毒费、100 元以下骨灰盒等基本丧葬费用,到 2022 年,基本实现城区居民基本丧葬费用免除全覆盖。各县市对进入公益性公墓实行树葬、花葬、草坪葬及骨灰散撒等节地生态安葬的,给予奖补;对火葬区外自愿实行火化的,免除基本丧葬费,并给予奖补。恩施市辖
区内的奖补经费由州市财政各承担 50%,其他县市由县市财政全额承担。(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民政局、州财政局)
(五)加强殡葬规范管理。严格控制墓位占地面积,安葬骨灰盒的独立墓位占地面积不得超过 0.5平方米,合葬墓位占地面积不得超过 0.8平方米;安葬遗体的土葬墓位(含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 4平方米,墓碑高度不得超过 0.8 米。禁止修建活人墓、豪华墓和大碑大墓,禁止演出类节目进公益性殡仪馆,禁止在公共场所停放遗体、灵柩、搭设灵棚(堂)、游丧等妨碍公共秩序、污染环境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殡葬行为,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环保不达标殡葬祭祀用品。对在国省道主干道和高速路出口周边 300 米和县道 200 米范围内生产和销售棺木、墓碑、墓体石材等丧葬品的经营活动予以规范管理。加强经营性殡仪馆和公墓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等方面的日常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民政局、州环保局、州工商局、州国土资源局、州物价局、州文体新广局)
(六)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各县市依法依规设立公益性殡葬管理服务机构,配齐工作人员。将公益性殡葬机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公益性殡葬服务机构税费减免等配套优惠政策,其收入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民政局、州财政局、州编办)
(七)强化综合管理。依法查处在丧事活动中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阻碍殡葬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非正常死亡证明和医疗机构死亡证明管理,加大对医院太平间遗体存放和殡仪服务机构尸体接运卫生防疫工作的监管力度。禁止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存放骨灰。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及时掌握党员干部治丧情况。加强参加社会保险人员死亡后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等发放管理。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殡葬改革。(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民政局、州环保局、州公安局、州卫生计生委、州人社局、州工商局、州国土资源局、州物价局、州民宗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将深化殡葬改革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建立由分管领导负责,民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公安、国土、林业、规划、环保、工商等部门参与的殡葬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殡葬改革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指导督促做好殡葬改革各项工作。
(二)加强引领示范。进一步落实《州委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通知》(恩施州办文〔2014〕19 号)精神。全州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带头实行文明节俭办丧事,树立时代风尚;带头实行火葬和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带头文明低碳祭扫,传承先进文化;带头支持殡葬改革,弘扬新风正气。党员干部要加强对直系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办理丧葬事宜的教育和约束,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革除丧葬陋俗。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宣传引导作为深化殡葬改革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广泛深入宣传深化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殡葬法规政策,普及殡葬科学知识,传递生态文明安葬理念,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
(四)加强绩效评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殡葬改革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把火化率、节地生态安葬率、公益性安葬设施覆盖率等衡量改革绩效的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对殡葬改革推进不力、散埋乱葬问题突出,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
各县市按照此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推进殡葬改革顺利实施。
恩施自治州人民政府 2018 年 12 月 31 日
第三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
心建设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
云政办发〔2008〕185号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近几年来,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我省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相继建设了一批以行政审批和服务为内容、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政务服务机构(之前分别称: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投资服务中心等,今后州(市)、县级统称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统称为“为民服务中心”)。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后在规范行政审批、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但目前还存在着建设数量较少、运行质量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建立推行四项制度的长效机制和载体,努力构建人民满意的政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的领导
政务服务中心是推进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载体,是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有效形式。各级人民政府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构建新型政务平台、改善政务服务环境的重大意义,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确保四项制度落实、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勤政廉政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全力推进。
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建立健全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协调机制。要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班子建设,健全内部机构,配强管理人员;组织制定实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的规章制度。要重视并及时解决运行中的各种问题。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成效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考核。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中,要做到领导有力、职能明确、机构落实、授权充分、人员到位。
二、因地制宜,加快政务服务中心体系建设
全省政务服务中心体系建设,要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进。2008年,重点在州(市)、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县(市、区)及县级市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同时,各县(市、区)、乡(镇)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本级政务(为民)服务中心。有条件、有需求但尚未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的,要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暂不具备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已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的,要紧紧围绕建设的初衷和目标,进一步调整政务服务中心的功能,完善运行机制,使之切实发挥作用。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要在我省建立起州(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联动的政务(为民)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行政审批快速通道。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认真落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责任。要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自主设计方案,自行解决经费,分别建设管理。要坚持政务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设水平与各级财政支撑能力相适应,建设方式与当地基础条件相适应,服务事项与群众、企业需求相适应,实事求是地建好政务服务中心。要有效整合现有行政资源,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切实保障办公场所、人员编制、建设经费等需要。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规范、廉洁、高效、便民的原则,大力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告知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票收费制等经过实践证明受到群众欢迎的工作方式,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窗口式”办理,“阳光下”操作,真正建设服务事项齐全、服务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政务服务中心。
三、明确要求,夯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的基础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建立规范、高效、便捷、透明的行政审批服务方式作为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的重要基础工作。要加快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精简行政审批项目,确保在年内完成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要依法核定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对进入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并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情况适时调整。要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将部门业务进行归并,改进保留事项的行政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缩减办事环节,压缩办事时限,提高行政效率。
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要严格遵循“有权必进、进必授权”原则,确保将具备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有特殊原因不能进入的,必须向政务服务中心申请,并得到本级人民政府的批准。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部门不得擅自撤离,已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的事项,不得在部门本部或部门服务大厅(办事中心)及其他场所受理。各级人民政府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后,原则上各部门不得再另设办事大厅和分中心,已经设立的应限期归并,确实不宜归并的,应征求政务服务中心的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部门在审批工作中需用内部专网的,应将专网建在或延伸到政务服务中心,严禁以应用审批专网为由,将审批事项撤离政务服务中心,改变在中心“挂号”、在部门办事的“体外循环”状况。
四、创新方式,提高便民为民服务水平
各部门要尽可能地把部门的所有行政审批职能调整归并到一个内设机构,并将该内设机构成建制地移进政务服务中心,使行政审批事项的重心和实体性职权向窗口转移。要通过实行部门领导定期到窗口现场办公、联网办理、设立首席代表并赋予其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最终审批权等多种途径,充分赋予窗口行政审批权限。在政务服务中心开展行政审批业务时,要推行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做实
对窗口的授权,增强窗口办事能力。使窗口做到既受又理,推动政务服务中心由“接件”型向“办件”型转变。
要建立和完善政务服务中心信息系统,提高窗口电子政务水平,积极推进网上查询、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要构建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进入大厅办理的审批事项,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启动特事特办机制,提速办理。要推行联合(并联)审批,采取由第一环节部门牵头、全程跟踪代办、超时默认等多种方式,提高联合(并联)审批事项办理效率。
要逐步将部门面向社会、企业和群众的非行政审批及服务项目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办理。采取设立村(社)代办点或代办员、流动服务、下乡服务等方式,使政务服务范围向基层延伸。要将政府新闻发布、政策咨询、重大决策听证会、政务查询、信息公示等群众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项,尽可能地放在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努力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
五、严格监管,确保政务服务中心功能的充分发挥
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直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必须充分发挥保障、规范、监督行政权力运行的作用,切实承担起对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协调和监督职责。要完善考勤、考核、评比、培训、学习、项目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高效、稳定的管理机制。要加强与窗口部门的联系,及时反馈窗口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要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及时要求窗口部门更换不合格人员,定期对优秀人员给予奖励。要增强服务意识,围绕办事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整合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出色的工作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于社会,树立政府新形象。
各级监察机关要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行政监察管理窗口,对政务服务中心内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情况实施效能监察;对项目受理、收费以及实施行政审批过
程中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查处;对办事者给予办事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政务服务工作的投诉进行受理。要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效作为各地、各部门推行四项制度的考核内容,作为具体问责事项,严肃开展问责。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进驻部门审批进程和行政效能开展适时电子监察。要以办事群众、义务监督员、政务行风监督员和新闻媒体与部门共同参与督察和评价等多种形式,有效开展社会监督。
六、落实责任,形成利于政务服务中心发展的合力
各级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分工,积极支持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各级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联系基层和群众、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重要场所,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作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运行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本系统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定期研究解决窗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对窗口充分授权,增强窗口办事能力。要选派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好的同志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并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窗口工作人员。要在抓好自身工作落实的同时,积极主动地配合、推动相关部门抓落实,开展好联合(并联)审批服务。要将部门在窗口的工作情况纳入部门的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中,作为考核评价部门领导的重要依据。
各级发展和改革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管理,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要做好有关部门办事大厅、办事窗口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尽量促使各职能部门便民办事场所与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建设,以节约建设成本。
法制部门要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实施行政审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及时研究制定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以及行政审批项目联合办理的方案。
人事部门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公务员的基地,并会同有关
部门研究制定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实行身份和隶属关系不变,工资福利保留在原部门的办法。将窗口工作人员的公务员考核权限赋予政务服务中心,并实行优秀工作人员指标单列。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和内设机构职能,并合理确定政务服务中心的机构编制。
财政部门要保障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的经费。
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做好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提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总体方案,为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并以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为重点,推进各级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
新闻部门要加大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展示和维护政府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良好形象。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八年十月十六日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通告
LXDR—2011—00007 ※※※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
通 告
※※政通告〔2011〕3号
为彻底解决我区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革除丧葬陋俗,倡导丧葬新风,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省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办法》、《※※市殡葬管理办法》等规定,现就进一步深化我区殡葬改革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强制火化区域范围。乐坪街道办事处、长青街道办事处、花山街道办事处、大科街道办事处、黄泥塘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
二、强制火化对象。全区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含中央、省、市驻※※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强制火化区所辖社区居委会居民;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光荣院老人;外来死亡人员和非正常死亡的人员;社会无名无主尸体及在城区各医疗机构内死亡的人员;非强制火化区的公民在强制火化区内死亡的人员。
三、强制火化区内死亡人员的治丧活动必须在殡仪馆内举行。禁止在党政群机关、学校、医院、部队、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区、生活区以及城镇居民集中居住区、城区街道及两旁人行道等公共场所内搭设灵堂、灵棚治丧;禁止在城区抬棺、抬骨灰盒游街;禁止在出殡沿途丢冥纸、冥钱、放鞭炮、打响铳;严禁组织大型车队送葬,妨碍、阻塞交通。
四、党员干部职工在强制火化区内对直系亲属死亡后办理丧事活动中,违规土葬和火化后再次装棺土葬或有其他违反殡葬管理政策规定行为的,由组织、人事、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五、严禁在沿铁路、国(省)道、主要河道两侧和城镇建成(规划)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农田保护区修坟建墓。
六、对阻碍、干扰殡葬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聚众闹事、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通告的行为有权进行举报。举报电话:8237670,娄星区殡葬管理办。
特此通告。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通告
LXDR—2011—00007
※※※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通告
※※政通告〔2011〕3号
为彻底解决我区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革除丧葬陋俗,倡导丧葬新风,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省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办法》、《※※市殡葬管理办法》等规定,现就进一步深化我区殡葬改革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强制火化区域范围。乐坪街道办事处、长青街道办事处、花山街道办事处、大科街道办事处、黄泥塘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
二、强制火化对象。全区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含中央、省、市驻※※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强制火化区所辖社区居委会居民;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光荣院老人;外来死亡人员和非正常死亡的人员;社会无名无主尸体及在城区各医疗机构内死亡的人员;非强制火化区的公民在强制火化区内死亡的人员。
三、强制火化区内死亡人员的治丧活动必须在殡仪馆内举行。禁止在党政群机关、学校、医院、部队、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区、生活区以及城镇居民集中居住区、城区街道及两旁人行道等公共场所内搭设灵堂、灵棚治丧;禁止在城区抬棺、抬骨灰盒游街;禁止在出殡沿途丢冥纸、冥钱、放鞭炮、打响铳;严禁组织大型车队送葬,妨碍、阻塞交通。
四、党员干部职工在强制火化区内对直系亲属死亡后办理丧事活动中,违规土葬和火化后再次装棺土葬或有其他违反殡葬管理政策规定行为的,由组织、人事、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五、严禁在沿铁路、国(省)道、主要河道两侧和城镇建成(规划)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农田保护区修坟建墓。
六、对阻碍、干扰殡葬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聚众闹事、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通告的行为有权进行举报。举报电话:8237670,娄星区殡葬管理办。
特此通告。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