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富民产业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0:4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育富民产业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育富民产业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第一篇:培育富民产业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培育富民产业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

根本途径

——对XX县发展富民增收产业的思考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首要任务是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全省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议上提出,要着眼减贫增收,有组织有规模地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动千家万户发家致富。因此,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本地实际,将优势产业作为新的课题来研究和挖掘,是调整优化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势要求,也是富民增收、脱贫攻坚责任担当的使命所需。

一、创新思维培育发展富民产业

实现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和“两消除”等硬指标,最关键和最核心的是贫困地区群众能否持续快速增收,这是脱贫致富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收入是衡量贫困群众脱贫的核心指标,产业是决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解决贫困人口持续快速增收问题,确保在2020年前实现翻番,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是对贫困地区党委政府最大的考验,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谋划、长远设计,拿出超常规的措施和办法,以超常规的力度抓好富民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培育。

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必须立足当地特色优势资源。要立足当地实际,科学把握区位特点、发展条件,理性分析发展环境和市场前景,认清自身优劣长短,积极挖掘特色资源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通过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使产业收入成为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途径。

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必须用工业化思维推动全产业链。当前,培育富民产业依然是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最突出的短板和最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多数地方仅停留在农业领域抓农业,导致农业特色产业培育不明显、产业链条不长、附加值不高,大多数农产品只能现产现卖,停留在卖原料、卖初级农产品层面,不少产品受到市场消费量的制约十分显著,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难以持久发挥。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以更开阔的眼光谋划,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围绕当地农业特色资源开发,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种养抓种养的局限,坚持市场导向,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在全国大市场中去谋划和设计富民产业,什么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经济效益好,就发展什么产业,走“工厂化种养、产业化加工、市场化销售”开发之路。对自然环境相同、资源禀赋相近、基础条件相似的地方,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配套服务,大力发展合作社、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可持续有活力的富民产业,就必须大力推动全产业链建设,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在资源地建立工厂、设立车间、搞基地,从事储运保险、精深加工乃至产品规模生产等,鼓励企业以合作方式和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产品的途径,打造精品产品、绿色产品和品牌产品,促进优势产业产品上、中、下游的互动,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健全全产业链,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产品全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增值收益。

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必须依靠科研创新进行产品深度开发。实现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在产品深度开发上发力。要按照产业区域布局,积极研发、引进和推广先进适宜的新技术、新品种,推动特色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围绕优势资源,紧盯市场需求,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对现有特色产业的农产品进行深度研发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

二、XX县培育“忘忧草”富民增收产业的总体设想

XX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特别是黄花菜种植范围广,留存面积大,群众基础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又称“安神菜”,学名萱草),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据医书典籍记载和现代医药学研究认为,具有解忧郁、助睡眠功能;富含卵磷脂,食疗保健价值高,有健脑益智、抗衰老等功效;富含微量元素,常吃可以防治高血压,延缓衰老,美容健体,增强人体抗菌免疫力,故有忘忧草的美称。

黄花菜在XX已有两千多年种植历史,古为贡品,明武宗正德皇帝赐为御菜。受黄土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XX境内生长的黄花菜品质优良,上世纪90年代曾被国家外贸部誉为“XX特级金针菜”、产品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XX金针菜被认定为甘肃省优质瓜果蔬菜名牌产品,2006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多年来产品远销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地区。

黄花菜是一种投资少、周期短、易推广、见效快、带动性强、增收空间大的富民增收产业,也是XX农民的传统种植品种,全县共有 7万多户农民栽培忘忧草,占总农户的70%以上,总面积近10万亩,年均产量1.4万吨,产值近6亿元,被国家有关部门指定为“黄花菜生产基地县”。产品主要以干菜形式出售或自用。但由于干菜在人们餐饮结构中的消费量有限,市场销路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直接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这个特色优势产品难以发挥出它应有的富民增收效果。如何把家门口这个特色“金”宝贝的富民增收潜力挖掘出来,释放出其应有的价值收益?我们的回答是靠市场、靠全产业链、靠科技开发创新。具体思路是紧盯一个目标,建成一个链条,做到四个坚持,做大做强忘忧草产业,实现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一个目标: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2-3年时间,将忘忧草产业做成战略新兴脱贫致富主导产业、全省“一县一业”特色示范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达到3万吨,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将忘忧草产业做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知名品牌,将XX县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忘忧草种植科研基地、忘忧系列食品产销工业基地。

一个链条:做优基地、做大产量、做新产品、做响品牌、做活市场、做长链条,构建“企业+基地+农户”、“实体经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互联网+忘忧草”等多模式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新型合作利益分配体系,带动群众脱贫增收致富。

四个坚持:即,一是坚持科技化开发。依托高校在人才、科研优势和地方的资源优势,联合对黄花菜进行深层次开发,重点在忘忧草种植、研发、加工等关键环节上发力。协助地方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在栽植新技术推广、引进新品种和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新农药筛选以及忘忧草收购仓储、忘忧系列功能食品标准化生产等关键环节给予帮助和技术指导;按照医学文献和最新科研成果,对黄花菜有效成份进行测定,拿出科学权威的分析测试报告,并根据市场需求和食用、药用价值进行深层次开发,研发出忘忧系列功能养生产品,如忘忧面、茶、饮料、饼干、糖果等多形态的、适合大众消费的食品,提供给合作企业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二是坚持工业化生产。在当地筛选一批有基础、有意向的企业主体,或通过招商引资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进行忘忧系列功能食品生产加工、市场化销售等,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革新、产品创新,扩大生产,推动全产业链建设,走产业化、工业化发展之路;采取“反租倒包”、预付订金、保底价收购等办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产品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三是坚持市场化营销。积极利用“兰洽会”、“西交会”、“农高会”等各种展销会和XX籍在外工作人员,加强市场营销宣传,打开产品销路,做大市场,推动忘忧草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要结合“互联网+”和消费新趋向,大力发展忘忧系列功能食品电子商务,形成 “产加销”一体化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坚持规模化种植。采取“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实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走“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培育一批种植大户、基地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规模化种植,促进群众通过发展忘忧草产业,达到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的目的。

三、XX县培育发展忘忧草富民增收产业前景广阔

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要求各地立足优势资源,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适合当地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保健养生产品”。我省把中医药作为全省“一带一路”建设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正在努力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我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扶持地方发展药菜两用蔬菜产业,把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种植纳入当地政府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一系列利好政策为培育忘忧草产业、开发忘忧系列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忘忧草显著的解忧郁、抗焦虑、助睡眠作用,无疑对竞争社会中快节奏、压力大,时而难免焦虑压抑的现代人类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潜在市场,健脑益智、抗衰美体,防止“三高”等食疗作用也有着巨大的前景。开发忘忧系列食品,以黄土高原生态纯绿色的农产品为原料,以传统中医食疗理论为指导,科学配方,研发大众普遍消费得起的功能健康产品,既是产业扶贫的好项目和新路子,也是对人民群众品质生活和健康事业的新贡献。

近期,XX县与甘肃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发忘忧系列食品,培育富民增收产业。省政协副主席栗震亚在协议签字仪式上要求,要把政府政策引导和高校人才智力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开发系列功能食品,形成产业联动,推动XX农民脱贫致富、稳定增收。目前,双方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推进方案,确立了生产企业,已经开展科研和产品设计及项目前期申报等工作。XX县委、县政府把忘忧草特色产业培育列入XX县“十三五”发展规划,列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全县经济工作会暨扶贫攻坚工作会上提出,要大力开发忘忧草产业,打好“扶贫项目牌”、“特色产业牌”、“革命老区牌”、“黄土生态牌”、“健康养生牌”,促使当地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的目标。

第二篇:打造产业集群增加农民收入

打造产业集群增加农民收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今年明确提出把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作为广西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突出来抓,确保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包括农户、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流通市场、技术推广、安全检测、信息服务等相关支持体系,通过产

业链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间的关联和协作效应,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群落。

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打破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促进农业的对外开放。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将优势农产品进行强势布局,集中最佳资源、最佳要素,生产最佳产品,形成规模,打响品牌。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不仅可以实现土地、技术、资金、信息、市场和劳动力的优化组合,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从农业内部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可以带动保鲜、贮藏、运输、加工、营销等各环节相关产业发展,大量吸纳农民参与其中。

正确估价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建立了糖料蔗、水果、蔬菜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发展了粮食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培育了桑蚕、食用菌、烟叶、中药材等一批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目前,广西糖料蔗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50以上,产糖量占全国的60左右,已连续13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去年全区糖料蔗产值82亿多元,拉动制糖、造纸、酒精等相关行业销售收入230多亿元,糖料蔗产业惠及全区2600多万农民,在优势产区对县域经济的利税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

但当前广西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优势农产品布局不够集中;二是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三是相关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四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五是优势产业集群度不高,集群优势不明显。版权所有

强化措施大力推进

各级农业部门把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优势产业发展大开“绿灯”,今后农业方面的项目、资金、技术要重点向优势产业倾斜,在同等的条件下,与优势产业相关的龙头企业优先评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区、市、县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向优势产业相关的重点龙头企业倾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要积极发展五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一是优质粮食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00万亩,总产量达到1650万吨。二是桑蚕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全区鲜茧年产量达到16万吨以上,全区生丝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三是食用菌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全区食用菌栽培面积达70万亩,产量100万吨,产值70多亿元以上。四是烟叶产业集群。切实抓好烟叶生产基地建设,使广西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烟叶产区,逐步建成优质烟叶出口基地。五是中药材产业集群。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大力发展罗汉果、田

七、苦丁茶、金银花、鸡骨草等各类中药材和“瑶药”、“壮药”等。另外,加强海产中药材的开发,形成陆地、海洋中药材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第三篇: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红岩寺镇劳务输出情况调查

红岩寺镇地处柞水县东北部,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200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113元。去年以来,我镇依据山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在大力发展药材、烤烟等重点产业的同时,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镇域经济”的重点产业来抓,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

1、总体规模。红岩寺镇总人口17309人,劳动力总数7937人。2004年全镇输出劳务6488人次,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达3512人,占总数的54%;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2976人,占总数的46%。

2、职业分布。全镇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职业相对集中,以餐饮业、服务业以及一些低技能性的制造工业为主。务工人员当中,男性主要从事中等或重体力劳动,女性大多从事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和餐饮服务等工作。

3、工作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流动都是通过亲朋好友牵线搭桥而实现的;二是务工地区相对集中。全镇劳务人员虽遍及全国各地,但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西安、广州、山西等地。

4、收入情况。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务工收入整体偏低,月收入400—750元的占绝大部分。

二、实现效果

1、扩大就业,发展经济。全镇现有耕地9927亩,人均占有量仅为0.6亩,远低于全县人均占有面积,加上地方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劳动力大量剩余,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缓解了全镇的就业压力,还使广大群众“换了脑子,鼓了钱包”,且较好地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据统计,2004年我镇劳务创收1037万元,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48.6%,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增收60元。

2、提高素质,增长见识。红岩寺镇外出务工者因受传统观念、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整体素质明显偏低,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而通过劳务输出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有了明显提高,为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3、加强沟通,增进交流。红岩寺镇外出务工者相对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流动为我镇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沟通与交流架起了桥梁,大量的信息返流,改变了务工群众的就业观念和市场理念,也为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具体作法

1、强化组织领导,夯实目标责任。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年初,镇上成立了以镇长、党政办主任为正、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劳务工作领导小组,配齐了村级专职劳务输出信息员,层层签订了劳务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了劳务输出工作网络,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劳务、干群齐抓劳务的良好工作局面。

2、深入村组农户,摸清资源现状。年初,镇上抽调65名脱产干部分赴全镇17个村,对境内劳动力资源进行认真摸排,全面掌握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术专长及就业意向,建立了劳动力资源现状、劳务输出登记台帐、失业人员登记台帐等相关数据库,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3、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一是通过板报、标语等有效途径,狠抓《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着力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利用逢集时间,多次举办法律法规宣传和咨询活动;三是在人口密集地制作了“劳务输出信息发布牌”,及时向广大群众提供劳务信息;四是采取召开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现实意义及广阔前景,大力宣扬依靠劳务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帮助广大干群消除观念障碍,走出思想误区。

4、加强政府引导,实施能人帮带。一是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多方努力,镇上在山西、河北、新疆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大户联系点,先后与河北电厂、浙江仙居茶厂、新疆新湖农场等10余家用工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协议,对民工实行“订单”输出,全年仅向这些用工单位输出民工就达1500多人次,创经济收入220万元。与此同时,去年3月份,我镇组织200余名妇女到浙江仙居县采茶叶,7月份组织100余名民工到韩城市摘花椒,8月底组织600余名民工赴新疆拾棉花,初步形成了“春季采茶,夏季摘椒,秋季拾棉”的良性输出格局;二是强化技能培训。为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我们聘请下梁职专教师对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系统的法律法规及择业、从业等技能培训,同时,镇上委托下梁职专培训的41名家政女子已全部实现就业;三是实施能人帮带。去年2月,我们组织召开了全镇劳务输出大户座谈会,张贻坤等输出大户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成功经验,并为我镇劳务输出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2004年,仅镇内的输出大户就组织劳务输出2500余人,其中组织赴疆拾棉637人,占县下达任务300人的217%,位居全县第一。

5、搞好跟踪服务,维护民工权益。镇上抓住输前、输中、输后三个环节,对外出务工者实行全程服务,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输出前,对用工单位进行认真考察,避免了盲目输入;输出中,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有关证件,签订用工合同,保证安全输出;输出后,深入用工单位跟踪回访,协调解决纠纷,做好输出人员的维权工作。2004年,先后4次为镇内闫坪、本地湾等村群众讨回工资、工伤补助金8.1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存在问题

1、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培训工作急需加强。因受文化水平的制约,务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技术型”人才比较缺乏,导致大批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或低技能的职业,既降低了经济效益,也影响和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2、劳务输出盲目性比重大。目前,我镇的“订单”劳务还处在初始阶段,务工人员的流动主要还是通过自发性和裙带性的方式来实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同时,一些急于实现就业的人员,不从自身条件出发,盲目外出打工,常因各种原因“无工”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

五、措施与建议

1、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积极与县职业中专、商洛新潮专修学院、陕西前卫职业学校等有培训资格的机构签订培训协议,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定期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着实提高务工者的就业竞争能力。

2、建立劳务档案,夯实输出基础。劳动力档案是组织劳务输出的基础性工作,要在年初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建档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劳动力资源档案,大力实施“订单”输出,促使劳务输出工作走上协调、可控的良性发展轨道。

3、强化劳务宣传,倡导返乡创业。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等宣传手段,积极动员农村群众外出务工,并广泛宣传依靠务工而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从而带动劳务输出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引导、鼓励广大劳务能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返乡创办企业,切实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第四篇:福建漳平花卉苗木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写写帮推荐)

福建漳平花卉苗木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日前,在漳平市永福镇西山花卉专业合作社,笔者看到,花卉大户陈金才正在指导工人盆景杜鹃的栽培技术。“合作社 作为实施省级现代花卉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承担单位,我们更加精心钻研‘传统盆景造型技艺引入盆栽杜鹃花种植’这一技术,一到花卉销售旺季供不应求。”陈金 才自豪地告诉笔者。该专业合作社共有会员86人,种植各式花卉苗木年产值近4000万元。

2010至2012年间,花木网站了解到在福建省财政厅、林业厅的支持下,漳平市实施了福建省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该市花卉业生产设施水平,提高了花卉产品质量,带动了花卉苗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项目区的农民收入。

积淀:花卉发展地利人和

漳平市花、茶、画“三乡文化”特色鲜明,花乡与旅游联结度紧密,花木产业发展氛围浓厚。本地花农自觉自发经营 产业早成传统,在品种、规模、技术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旅外花农众多,依托花卉协会、杜鹃花行业协会等民间团体组织,市场信息品牌优势明显,市 场份额、科技创新和品牌提升等空间不断扩大。同时着力培养和壮大了一批“留得住、走得出”的花卉科研、生产、营销、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并完善集种植、营 销、物流于一体,遍布全国各地的营销网络,提供了可靠的人力保障。多年的积淀,造就了如今漳平丰富的花卉品种:现有花卉苗木种植品种有盆栽杜鹃花、君子 兰、兰花、红掌、凤梨、茶花、桂花、红豆杉等近百种,去年以来组织开发了野生观赏植物竹柏、映山红两个品种;其中盆栽杜鹃花是漳平花卉产业的拳头产品,年 产量1200万盆,产值2.06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盆栽杜鹃花产地。漳平市率先起草制订并通过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盆栽杜鹃花标准。

发力:现代花卉产业飞速发展

福建省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实施前,永福镇作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花卉产区,花卉苗木产业存在着产业 化程度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特别是生产设施较为落后,基本是竹木棚或简易的钢管单拱小棚,环境调节能力不足,所生产的花卉产品质量不高,产业应对不 良气候的能力较弱,严重影响花卉苗木产品的质量。项目实施后,随着第一批花卉钢架大棚的投入使用,生产条件的改善,带来了产品质量的提升。三年来,永福镇 共建设花卉温室100余亩,连栋花卉钢架大棚近2000亩,大大提升了当地花卉苗木产业的生产设施水平,增加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项目的示范与带动下,漳平市花卉苗木产业飞速发展,三年间,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从1.35万亩增长到 4.67万亩;年产值更是从不足2亿元增长到10.2亿元,增长了5倍。永福镇西山花卉专业合作社增加花卉年产量150万盆,年产值增长200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的人均年收入从2009年的1.35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2.8万元,效益显著。

拓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全市运输、农资等行业的形成与发展。永福镇现有农资经营商店53家,每年与花卉 业有关的营业额达1.18亿元;当地现有专业运输车队及货运公司11家,年营业额7500万元;永福镇现有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的外来务工人员3000多人,加上临时用工,当地花卉苗木产业的人员年工资就达1亿多元。花卉苗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 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漳平市花卉苗木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甚至全国杜鹃花产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漳平市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花 农约1万人,建立的花卉基地12万亩,年产值约25亿元,“永福”花卉成了全国花卉苗木行业内知名的品牌。2012年9月成立的广东省花木商会,其会长及 监事长均由漳平旅外花农担任,商会会员中也多数是漳平旅粤花农,显现了该市花卉产业在花卉大省广东的地位与优势。

第五篇:做大做强奶山羊产业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做大做强奶山羊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刘集镇位于富平县城以东15公里处,全镇下辖23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9973户,4.2万人,耕地面积6.4万亩,是一个以奶山羊饲养为主的农业大镇。

2011年,刘集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涉农部门的支持帮扶下,立足镇情实际,把奶山羊产业与有机农业结合起来,把奶山羊示范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家庭适度养殖和规模养殖结合起来,举镇一致,强势推进奶山羊产业,促进了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镇共建成省级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村8个,奶山羊龙头企业两户(圣唐乳业、华通专业合作社),奶山羊标准化养殖小区8个,机械化挤奶站43个,奶山羊专业合作社3个,奶山羊存栏达到5万只,其中1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达到257户,全镇人均纯收入为6300元,其中奶山羊养殖收入为2571元,占到全镇农民纯收入的41%,奶山羊养殖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特别是龙泉村,养殖业收入已占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人均收入10000元,多养羊、养好羊,牵着奶羊奔小康,已成为全镇干部群众的共识共动。

2012年我镇将按照“工作落实年”的精神要求,坚持“抓住龙头,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提升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依托圣唐乳业、华通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实施“一线两带”奶山羊产业示范区工程,增加养殖规模,打响刘集奶山羊品牌,提升产业升级换代,着力打造陕西奶山羊产业强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7300元,新建奶山羊饲养小区2个,奶山羊存栏达到6万只,新建挤奶站6个,达到49个。

一、加强领导,落实包抓责任

为了切实加强奶山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镇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何永亮为组长,镇长党会阳、党委副书记赵峰、主管领导翟新时为副组长,其他各班子成员、相关站办所为成员的奶山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上下配合,全力抓好产业的发展。同时,镇上根据各分管领导的职责,分别成立了水、电、路、产业发展等四个落实小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积极协调解决好各村在产前、产中、产后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

二、效益引导,激发养殖热情

目前,我镇奶山羊存栏5.0万余只,按每只羊年产鲜奶600公斤计算,2012年收购价格为3.4元/公斤,扣除每天3.0元的饲养成本,每只羊鲜奶纯收入为935元,另外,加上羊羔、羊粪收入,每只羊年纯收入1300元,最高可达1500元,每户按5只羊计算,户均年收入为6500元。由于养羊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加之农村中青年大多外出务工,不失为留守妇女、中老

年人员在家庭发展的一项阳光产业,既可房前屋后分散饲养,也适宜发展规模养殖,通过几年的努力,养羊已成为我镇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完善放大,增加养殖规模

在产业发展中,遵循市场规律,尊重群众发展意愿,鼓励群众自繁自育、适度规模养殖,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继续完善并不断复制、放大“企业+小区+农户”养殖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共赢关系并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积极筹建刘集奶山羊交易市场,打造全国最大的奶山羊交易市场,提升产业影响力,打响刘集奶山羊品牌。

四、集成政策,推动产业升级

一方面,政策激励保投入,严格按照富平县现代畜牧业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新建200—500只、500只—1000只、1000只以上的养殖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10万元、20万元,积极协调金融部门通过发放支农贷款、扶贫贴息等方式支持奶山羊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集中配套夯基础,整合支农项目资金,着力解决规模养殖中的水、电、路等建设配套问题,促进奶山羊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

五、行政推动,包抓产业发展

一方面,强化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全面推行党建示范点

工作机制,实行领导包联示范村,干部包联养殖户制度,将奶山羊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每名干部,纳入目标考核,同时建立督查工作机制,推动全年目标落实。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培训和防疫检疫,至少开展四次千人以上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养殖水平。同时,加强流行病的检测检疫,强制免疫率要达到100%,挂标率、建档率达到100%,实现防疫由“重治”为“重防”转变。

六、加大招商,提升产业活力

按照有利于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跨跃,延长产业链条的思路,针对奶山羊产业定向招商,在土地向企业倾斜,政策向企业倾向,优化服务,力争使更多的企业落户刘集,加大同红星乳业联系,力争年内使粪、草工程有机农业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活力,推进产业绿色发展。

2012年5月24日

下载培育富民产业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育富民产业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