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睢宁县设施瓜菜产业发展规划2007
睢宁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07-2012年)
为充分发挥我县温光土地及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已经初步形成设施瓜菜产业优势,突破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由扩大外延转移到挖掘内潜上来,做大做强我县蔬菜产业,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1、面积逐年下降。2003年我县设施瓜菜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总面积为10.8万亩,2004年下降到9.5万亩,2005年8.6万亩,2006年8.5万亩。面积下降主要原因是:一是国家出台粮食生产优惠政策,实行良种补贴,致使许多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改种菜为种粮;二是种菜费工费时劳动强度较大,因此大部分农民放弃种菜,外出打工;三是设施老化加之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不愿再更新设施加大投资。
2、生产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下降。近年来,农膜、农药、化肥、架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农民种瓜菜的成本增加较快,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以小麦与越冬辣椒为例,两种作物生长期基本相同。2003年每亩小麦纯收入可达220元,每亩辣椒纯收入可达3500元,平均每亩辣椒可比小麦增加收入
3280元;而在2005年每亩小麦纯收入可达260元,每亩辣椒纯收入2850元,平均每亩辣椒比小麦增加收入2590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相对收入减少690元。
3、高效轮作模式全面推广。魏集镇的春早熟西瓜一-夏白菜,凌城镇秋冬芹菜--春早熟蕃茄(黄瓜),官山镇大棚菜套菌,及王集镇大棚“苞菜--甜瓜、夏大白菜、芹菜”一年四熟栽培模式,庆安镇大棚“辣椒-地梅-芹菜-瓠瓜”多元高效栽培模式,以及棚室“早春萝卜、春生菜、夏白菜、秋延迟辣椒”轮作栽培模式。这些种植模式不但茬口衔接得当,作物搭配合理,充分利用了棚架设施及温光资源,亩效益在5000元以上,做到了设施周年利用。
4、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设施栽培无公害化生产,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切实加大设施栽培无公害基地建设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建成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15万亩,其中设施栽培6.5万亩,认定各类无公害产品23个,制定25个主要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申报注册了“晋陵”牌无公害产品商标,促进了我县设施瓜菜产业健康发展。
5、加工企业应运而生。我县始终坚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发展理念,通过招商引资、申报项目等措施,积极创建蔬菜加工企业,目前有花府苔干,远鸿食品,古良食品,玉谷食品等蔬菜加工注册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10.5万吨,实际加工量
7.5万吨。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古良”牌,“远鸿”牌“玉谷”牌等腌制蔬菜,脱水蔬菜,罐头制品,保鲜蔬菜等四大系列产品,加工品种以苔干、青刀豆、辣椒、黄瓜、生菜等为主。
6、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在政府引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以专业大户为主体,以技术人员为骨干,以涉农部门为依托的各种蔬菜专业协会,把分散经营的菜农联结成一个整体。目前,我县有各种瓜菜产销合作组织、协会9家,参会会员总人数达1500余人,年销售西瓜、辣椒、蕃茄、马铃薯,大白菜等主品种蔬菜10万余吨,年销售额3500余万元,实现利润380万元。县内建成蔬菜交易市场5个,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年成交额6.2亿元,销售蔬菜70万吨。
目前,我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连续重茬,病害严重,土地流转不畅。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规模小,产品附加值较低。三是名特优稀品种比重较小。四是设施瓜菜田间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五是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
二、市场前景分析预测
(一)市场需求预测
1、国内优质安全产品的市场需求巨大。目前我省蔬菜总产已超过4000万吨,但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蔬菜仅占总产的10%左右,因此优质产品的市场空间还十分巨大,我县
工业欠发达,环境无污染,水、土壤、温光、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有17个瓜菜品种、12万亩耕地通过无公害认定。只要我们在质量建设的方方面面走在全国前列就能占领广阔的市场,反之则失去市场。
2、国际市场需求巨大,抓住机遇抢占市场。首先,我们有低成本竞争优势。我国劳动力价格低,是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的1/5-1/20,蔬菜产品价格是发达国家的1/5-1/8,甚至更低,因此我国蔬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价格竞争优势。我县劳动力价格在全省偏低,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我县蔬菜同样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第二,国际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际蔬菜产品年出口贸易为2300万吨左右,随着日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蔬菜产品自给率呈下降趋势,国际贸易量将进一步扩大。
(二)竞争优势分析
1、优越的温光资源
睢宁县位于徐淮腹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优于苏南,热量优于华北,光热条件兼有南北之长,特别是早春气温回升快,秋季昼夜温差大,持续时间长,属黄泛冲积平原,土层松软深厚,地下水位较低,且工业欠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非常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设施瓜菜高效产业。
2、便捷的交通条件
睢宁西距徐州80余公里,东距连云港150公里,全由高速公路相连。徐州观音机场座落睢宁境内,距县城35公里。宁徐高速公路途径睢宁近60公里,设有4个出入口;近距京沪、京福、连霍高速公路,东上、西下、南来、北往,十分便利。104国道、省道以及县镇公路纵横交织成网,全县村村互通公路。北距陇海铁路仅30公里。
3、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县是农业大县,工业欠发达,环境污染较小,特别是我县“一稻两菜”轮作模式的推广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连作带来的病虫多,用药多,污染重的弊端,随着无公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加大了生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田园环境进一优化。目前,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的申报工作,已认定无公害基地105万亩,28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并注册“九镜湖”、“三水梨”、“晋陵”、“垒山”等粮食、蔬菜、水果商标。
4、配套的栽培技术
多年来,我县科技人员积极探索创新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了节水栽培、反光幕、CO2气肥等实用技术,制定了25个无公害蔬菜生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并加以落实,实现了无公害生产,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三)市场前景
我县蔬菜主要包括西瓜、甜瓜、辣椒、蕃茄、西芹、大白
菜、西葫芦等品种,总面积10.8万亩,是销往国内市场的主体品种。优越的温光资源和环境条件,使我县的蔬菜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优,交通运输快等特点,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虽然传统的东北市场因本地设施菜发展而销量稍有下滑,但北京、天津、西安、上海、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对设施菜有较大的需求。根据近几年资料显示,上海蔬菜市场1-4月份蔬菜销售量48万吨,其中50%的菜源为安徽怀远县和山东仓山县供应,我县地理位臵比这两个地区优越,如果争取占领该市场份额的20%,销售量可达9.6万吨,加上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和本县的自食量可达30万吨,从本地市场需求来看,若按人均每天消费茄果瓜类设施菜产品0.3千克计算,全县130万人口,年消费鲜菜14.5万吨。因此,我县设施瓜菜生产市场前景较好,产品销售没有问题。
四、产业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县设施瓜菜产业的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是:以科技为依托,以质量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布局,优化种植结构,突出无害化生产,发展贮藏加工,完善中介服务,积极发展高效、外向、生态型蔬菜生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设施瓜菜产业,形成“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品种精细化、加工系列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新格局。
(二)产业建设目标
1、规划建设期
项目规划建设期拟定为2007年-2012年,建设期为5年。
2、建设目标
到2012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复种)60万亩,其中设施栽培15万亩,复种30万亩,蔬菜总产量160万吨,总产值15亿元,总效益10.8亿元,消化安臵劳动力25万人,蔬菜生产布局为:
1、稻——菜连作区:东南稻区应重点推广“芹菜——番茄(黄瓜)——水稻两菜一粮(或大蒜——水稻)种植方式,即稻菜种植区;
2、出口创汇蔬菜区:废黄河故道(古邳、姚集等镇),应充分利用砂质土壤,土层深厚的特点,大力发展以大蒜为主以及土豆、黄皮洋葱、牛蒡、胡萝卜等出口创汇蔬菜;
3、设施蔬菜区:中西部地区重点巩固提高春早熟、秋延后等设施栽培水平;
4、浅水藕种植区:低洼地区如邱集镇南部、古邳镇东北部、庆安镇东部等重点抓好浅水藕生产。打响无公害蔬菜生产品牌-“晋陵”牌,再创省级以上知名品牌2-4个,新增瓜菜加工龙头企业3-5家,加工转化能力20万吨,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精(深)加工率达到15%以上,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提高到300元以上。建一个现代化设施工厂化育苗种苗供应基地,发展壮大蔬菜产销协会,增强服务功能和手段,积极引进设施栽培主体品种5-10个。
3、建设进度:2008年全县蔬菜复种总面积4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0万亩,复种20万亩,产量90万吨,总产值11.5亿元,总效益8亿元,消化安臵劳动力15万人,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4万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生产技术体系;培育一批以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和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龙头的市场竞争主体,加工转化能力10万吨以上,占总产的10%以上,外销50万吨,占总产量50%以上,其中出口5万吨以上,净菜和超市连锁销售占全县蔬菜上市量的50%以上,人均种设施瓜菜纯收入达到250元以上。
2009-2010年,全县蔬菜复种总面积5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2万亩,复种24万亩,总产量110万吨,总产值13.5亿元,总效益9.5亿元,消化安臵农村劳动力22万人,建无公害设施瓜菜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瓜菜25万亩,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和生产技术体系,壮大一批以大型龙头企业和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市场竞争主体,实现加工转化能力15万吨以上,占总产量的15%以上,县外销售50万吨,占总产量45%以上,其中出口8万吨,净菜和超市连锁销售占全县蔬菜上市量的50%以上,人均种菜纯收入270元以上;
2010-2012年,全县蔬菜复种总面积实现60万亩。
五、发展重点
(一)兴建蔬菜贮藏加工贸易龙头企业。
目前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已引进三个蔬果生产、贮藏、加工
贸易企业,即睢宁瑞克斯旺蔬菜有限公司、官山玉谷食品有限公司、徐州金辉薯业。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示范带动效益明显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全面提升设施蔬菜产业化水平。
(二)加速名优新品种引进,提升我县设施瓜菜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百利种苗有限公司的建设投产为契机,大力引进名优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使我县瓜菜品种始终处于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特别是我们已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设施栽培西甜瓜及设施栽培茄果类作物,更要引进前瞻性的市场前景看好的品种,如彩椒、水果型黄瓜、洋香瓜等,以满足日益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三)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打造一批瓜菜品牌。逐步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建立县级蔬菜质量监测检测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在蔬菜生长期间和产品上市前,定期组织抽测,确保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建立基地田头档案,每个农户把无公害蔬菜生产全过程采取的措施(生产资料购买、播种、施肥、防病)记录在册,一旦发生质量问题,通过档案即可查清。通过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提升我县蔬菜产品的知名度,打造出过得硬叫得响的产业品牌。从而赢得市场,赢得信任,最终赢得效益。
(四)积极申报实施好蔬菜发展项目,加强基地及园区
建设。
主要包括:
1、王集镇万亩设施蔬菜基地。该基地以王集镇陈楼、双营、庄楼等村为中心,重点建设2000亩高标准设施蔬菜核心示范方,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争取尽快建成万亩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2、双沟镇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好瑞克斯旺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百利种苗100亩育苗基地、1000亩拱棚生产基地,示范带动沿故黄河的万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
3、凌城镇万亩“一稻两菜”模式示范基地。以方庄村为中心,以凌官路为主线,大力推广“一稻两菜”生产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各村发展,努力打造万亩“一稻两菜”生产特色示范基地。
4、魏集镇万亩西瓜生产示范工程。放大魏集西瓜品牌,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组织、协调服务,集聚发展能力,努力形成规模生产优势,建设万亩早熟西瓜生产示范基地。
5、古邳镇万亩浅水藕生产基地
该基地包括古邳镇的郭庄、张楼、陈吴、湖东、双河、旧城、陈老庄、陈平楼等村。
6、万亩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基地
该基地包括庆安镇的杜巷、杜圩、邱庄、东李楼、西李楼、胡巷、袁庙等村,主要发展大蒜、黄皮洋葱等;姚集镇的金
五、邵庄、李漫、姚集、姚南、郭卢等村,重点发展山药、牛蒡、胡萝卜等;古邳镇山西、半山、望山等村,重点发展苔干、金丝瓜等。
六、保障措施
1、制定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三资投资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除出一部分资金对基地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外,还对生产设施进行一定的补贴,并明确县各单位与设施瓜菜重点村形成一对一帮扶,对蔬菜专业村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全面推动全县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2、加强组织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快制定关于扶持蔬菜生产的政策措施,在目前农户市场意识淡薄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进行必要的宣传,引导,通过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手段,规划种植品种、面积及有组织地管理、收购等,形成连片种植,规模经营,做好产品的市场预测和销售网络建设。
3、加大资金投入,积极筹措发展基金
蔬菜是生产投入大经济效益高的产业,产业发展要上规模,上水平,就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完善资金筹集和
使用的新机制,积极争取各种项目资金、开发资金、支农资金等,通过财政支持,农户自筹,招商引资等多渠道、多形式用于设施瓜菜产业规划的实施。县财政部门每年都要拿出一定资金,为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重点用在品种引进、基地建设、技术推广、农民培训、企业扶持、市场完善等方面。
4、加强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
全面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进程,促使蔬菜生产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蔬菜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设施瓜菜生产重点镇要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广泛开展培训,技术咨询,及时帮助菜农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确保技术落实到位。二是加快实施无害化生产技术规程。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组织和实施设施瓜菜标准化示范基地,使设施瓜菜生产走上区域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四是建立健全大型农贸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和配齐全县主要设施瓜菜生产基地农药残留检测点,形成快捷、规范、层次清楚、职责明确、功能和优势互补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5、扶持壮大经纪人队伍,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瓜菜产品只有步入市场,变为商品卖出去,才能产生效益,这就需要大批的经纪人参与流通,扩大销售渠道。对于这些经纪人,一是要把他们组织起来,通过建立瓜菜产销协会,加强信息交流与传递。二是给他们一定的优惠政策,予以鼓励、扶
持。三是加强宣传,提高他们知名度,便于群众了解和联系。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创建龙头加工企业,不仅能使产品增值,而且遇到市场低谷时,通过低温冷冻、速冻等方式延长蔬菜供应时间,缓解市场压力,化解种植风险,平定菜价,不至出现“谷贱伤农”现象,形成龙头带动型,农一体化的营销格局。
中介组织联动型的贸工
第二篇:瓜菜工作总结
个 人 工 作 总 结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工作已经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自己学习到了很多有关瓜菜制种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汇报
刚进入公司,我被分到仓储部工作,每天所干的就是包种子以及挑选豇豆。此工作期间,使我熟悉了瓜菜种子包装的整个流程。
四月份我被分到瓜菜生产部,起初跟着领导到大西渠落实2012年瓜菜制种面积。随后到各个片区发放亲本。五月份开始下基地,刚到基地,我到各个基地了解各家各户的制种地块及察看播种出苗情况。按照制种流程进行测株距、行距及保苗株数。六月初,西瓜授粉开始后,每天早上到各个片区察看授粉情况。对一些在授粉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农户进行纠正。七月份初下基地察看是否有病虫害发生。对出现病虫害的地块通知农户及时对其进行防治。随后到大西渠、滨湖乡豇豆制种田进行选条。八月份开始对西甜瓜种子进行消毒。九月份到吉木萨尔县韭菜园子收购菜种子。十月份到农场收购豇豆种子。十一月份到仓储部包装种子。
二、工作感想
踏入新的工作岗位后,经过一年的锻炼,使自己对这份工作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从起初对制种这个名词一无所知到今天的成绩,首先要感谢各位领导和师傅的悉心指导。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干好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技术员。
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今后采取的措施
3.1对瓜菜制种中的各个环节不太了解。致使在工作中比较吃力。在下一年的制种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熟悉掌握。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3.2与制种户缺乏沟通,在制种过程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与农户进行商议。在今后的生产中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与交流,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确保种子的产量及质量。
3.3没有及时去督促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导致产量相对较低。在来年的工作中,我将全力以赴督促农户做好田间管理,保质保量的完成下一年工作。
四、工作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倍的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制种技术,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作风上,团结同事、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第三篇:曲子镇富民产业调研报告-瓜菜产业
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瓜菜产业
(2011年6月)
近年来,曲子镇立足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把设施瓜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全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较快发展。
一、产业发展现状
曲子镇瓜菜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80年代的自给自足阶段,90年代以后的产业攻坚阶段,从21世纪开始,曲子镇瓜菜产业开始了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的全面攻坚阶段。从2004年开始,曲子镇瓜菜产业到了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的全面发展阶段,采取政府扶持、项目带动、行政推动、利益驱动等多项措施,大力发展以设施瓜菜为主的农民增收工程。在环江川、合道川条件较好的孟家寨、刘旗、高李湾、楼房子等8个行政村,推广日光温室、钢架拱棚和竹竿拱棚,种植作物以瓜类为主,每年保持在2000亩以上,设施农业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目前全镇瓜菜产业发展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发展势头良好。一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标准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大幅提升。二是政府扶持力度和调控能力初步显现。三是利益驱动,政府与农户两辆马车拉动曲子镇瓜菜产业正在实现由“自给型”向“外销型”的历史性转变。
二、发展潜力分析
瓜菜产业是曲子镇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一)发展瓜菜产业是遵循自然规律,从对抗性农业走向顺 1----关于曲子镇设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应性农业的必然选择。曲子镇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山、川、塬兼有,广袤的土地资源,东风灌区、楼房子灌区、许家河灌区四大灌区丰富的淡水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曲子镇成为全县21个乡镇中雨热相对充足的为数不多的乡镇,选择发展瓜菜产业,也是改变多年来的传统种植习惯,由对抗性农业过渡到顺应性农业,是我镇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的一个必然选择。
(二)发展瓜菜产业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由自然型传统农业走向市场型特色农业的必然选择。从比较效益来说,一亩瓜菜的收益相当于五亩小麦,而且瓜菜产业又是一个简单短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曲子镇又具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价格相对低廉,瓜菜是具有运输指向的大宗农产品,特别是鲜销瓜菜对交通运输的依存度很高,而曲子镇便捷的交通优势,为发展瓜菜产业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三)发展瓜菜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从特色产业走向特色经济的必然选择。对曲子而言,实施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的关键就是依托“曲子小甜瓜”的地域品牌优势,在种植业上加大瓜菜种植面积提升总量,在加工业上依托产业优势,延长瓜菜产业链条,在瓜菜加工运输上求突破,实施产业聚集,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支撑体系。
(四)发展瓜菜产业是立足城乡统筹发展,从温饱型走向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作为欠发达乡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切忌搞自成体系的全门类经济,从曲子镇这样一个拥有近3万农民的农业镇的产业发展实践来看,瓜菜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充分发挥
了资源禀赋优势,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而且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三、目前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镇瓜菜产业发展较快,效益显著,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瓜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灌溉条件差,制约产业发展。两川四个灌区,三座抬高水位坝,所辖明渠34.9公里,倒虹吸3座,渡槽3处,渡管2处,泄水31处,涵洞13处,共有楼房子、王湾、李家湾、斗沟渠、黄道咀湾五座提灌站。但有3座年久失修,不能正常使用。有10公里左右渠道损毁淤塞严重,灌区设施严重老化,9998亩水浇地真能提灌面积不足1000亩,大部分都是自流面积。
二是日光温室少,产出效益大打折扣。目前,全镇能正常使用的日光温室不足30座,培育瓜苗和种植反季节蔬菜规模太小。
三是科技含量低,技术指导需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人员很少,科技服务跟不上。
四是生产经营粗放,产品质量不高。瓜菜的生产、流通仍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没有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品种结构方面,优势主导产品未见端倪。包装、保鲜、冷藏技术较差,没有进行产品加工,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是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少部分的瓜菜产品仍有污染。目前,在瓜菜生产上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而导致蔬菜中农药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瓜菜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四、产业进一步发展对策
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瓜菜产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解决灌溉问题,扩大产业规模。积极争取实施合道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新修大型提灌站1处,中型提灌站5处。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争取投资新建日光温室,每年设施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打造环县最大的瓜菜基地。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提高产品质量。要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种植、包装、保鲜、冷藏技术指导,创办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无公害种植。引导瓜农、菜农逐渐减少农药、化肥等施用量,坚持使用有机肥做底肥,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确保瓜菜安全、卫生、无公害。
三是培育龙头,发挥带动作用。要大力发展仓贮业和产品深加工,加强扶改力度,挖掘生产潜能,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一批存储、运销、加工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四是健全流通机制,保证流通畅通。在已成立孟家寨瓜菜产业协会的基础上,在几个专业村要建立瓜菜生产合作社,并充分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合作社协会的牵引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销售网络,保证流通环节的畅通。继续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节和维护好菜农、瓜农、收购客商、贩运大户等各方面的利益。
第四篇:郭原乡瓜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立足川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瓜菜产业
——郭原乡瓜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卢斌文
近年来,郭原乡党委、政府紧扣发展主题,把设施瓜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以寺沟村为核心,带动西杨村积极发展壮大瓜菜产业,改变了我乡洪河川区两个行政村的贫穷落后面貌,促进了经济、文化、交通等又好又快发展。
一、产业发展现状
郭原乡根据各村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借鉴我县其他乡镇设施瓜菜种植经验,2011年在寺沟行政村开始进行修建60座钢架大棚。2012年开始投产,主要种植甜瓜、西瓜、辣椒、菠菜等,甜瓜较其他乡镇上市早、价格好,在市场上独占鳌头,为当地农民创下可观收入,每亩平均收入达13000元,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赏。2013年后季,郭原乡党委政府为了继续发展壮大瓜菜产业,在寺沟行政村修建300座钢架大棚,今年已经投产,现在甜瓜、西瓜、辣椒等长势良好,预计在6月20日左右能上市销售。
今年,寺沟行政村成立了千惠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集体合作经营模式,通过租赁的形式打破了群众各自小规模经营,催生了周彦博、贾月新、闫社平等种植大户,带动了寺沟、寺山、高湾三个自然村村民的积极性。在合作社和
种植大户的带动下,今年全乡共种植露天商品瓜菜945亩,种植户224户。如今,郭原乡瓜菜产业已经由过去的“自给自足”向商品化迈出了一大步。
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契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庆阳市气象局和镇原县发改局的大力帮扶下,筹资完成360座大棚14000多米灌溉管线铺设,建立安装6要素自动气象站1套,全年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修建供水水塔2座,计划硬化唐洼至寺沟道路8.17公里,进行瓜菜种植培训5次,参训人员达450人次,特派2名专业技术人员蹲守指导,为我乡壮大瓜菜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瓜菜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瓜菜产业是郭原乡川区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川区农业的必由之路。郭原乡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年均气温10.3℃,年均降水量450-580毫米,全年无霜期140-184天,年总日照2249.7-2437.2小时。川区气温比塬面较高,茹河、洪河灌区淡水资源丰富。发展设施瓜菜业是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的最佳选择。
二是广阔的市场需求,是发展富民产业的必由之路。寺沟村毗邻平泉镇、新城乡、郭原乡,距县城29公里。平泉镇、新城乡均无100座以上设施瓜菜种植基地。据统计:郭
原乡三个集市平均每天销售蔬菜9120斤,每年销售1641吨;6月至9月销售甜瓜、西瓜720吨。400座蔬菜大棚每年产瓜菜1200吨,仅寺沟、西杨380座大棚难以满足郭原乡需求,因此设施瓜菜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必由之路。从比较效益来说,一亩瓜菜相当于10亩小麦,而且瓜菜产业又是一个简单短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寺沟、西杨两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贫困面大,只有加快发展设施蔬菜业,将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发展模式转变为劳动密集型商品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山区、川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四是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2013年寺沟村新建80座居民点,将高湾、安咀等山区居民搬迁至居民点集中居住。发展设施瓜菜可以解决山区搬迁群众没有土地种的难题,增加农民收入520万元,人均收入2600元,以整洁的村容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乡风更加文明、管理更加民主,加快寺沟新农村全面发展进程。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我乡的瓜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没有形成品牌,市场影响力小。今年大规模种植刚刚起步,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较低。
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目前寺沟行政村360座大棚灌溉管道压埋到了棚外,棚内缺少喷灌设施,西杨杜寺机井因没有通电而不能用于灌溉。寺沟行政村新建菜棚在雪灾、风灾中破坏较严重,今年维修速度较慢,导致大棚高度不够,棚内温度过高,甜瓜、西瓜座果率低。
3.日光温室少,菜苗供应不足。现只有2座日光温室,难以满足360座大棚的菜苗供应,导致部分菜棚每年只能种植一茬,产量和经济效益严重缩水。
4.科技含量低,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群众新接触种植设施瓜菜,技术水平低下,对于一些病虫害初期发觉不了,严重时难以处理。整体来讲,种植户预防意识不强,当灾害发生时才处理。
5.粗放型生产,市场竞争力不强。瓜菜的生产、流通仍然处于粗放型阶段,种植户之间没有达成共识,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品种种植,种植时间迟早不一,上市时间层次不齐。如今年甜瓜、西瓜、辣椒等难以满足大规模批发销售,只能靠农户自行在周围集市零售。现没有包装、保鲜、冷藏设备,不能对产品进行加工,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产业发展壮大的对策
根据当前发展现状,我乡要做大做强瓜菜产业,需做好以下几点:
1.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健全销售机制。积极鼓励大户承包,带动川区群众自觉发展,通过技术帮扶,不断扩大设施瓜菜种植规模,突破500座设施瓜菜大棚的大关。充分发挥千惠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造“千惠”品牌,打通周边市、县、镇的广阔市场,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保证流通环节的畅通。建立“农户+合作社+商贩”的发展模式,让农户进行订单式种植,以合同形式保证市场稳定。继续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解和维护好菜农、瓜农、收购客商等各方面的利益。
2.延长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要大力发展仓储业和产品深加工,挖掘生产潜能,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一批存贮、运销、加工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通过企业带动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保证市场稳定。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做大做强设施瓜菜业奠定坚实基础。在大棚修建上把好质量关,增强大棚的防风、防雪、防雨等能力,保证在正常生产期间不造成重大灾害。要进一步完善输水管道建设,做好引水入棚、全面喷灌工程。设施瓜菜业发展对交通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要硬化寺沟至姚惠公路接口处、寺沟至郭原的道路,保证客商进的来,产品出的去。完善村级销售基地建设,修建销售大厅。借“双联”行动机遇,在庆阳市气象局帮扶下建立健全气象服务设施。
4.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各方协调,请各
大院校专家、农技部门专业人员在瓜菜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讲解、培训、实地指导,通过先会帮后会、相互交流,达到人人懂技术、人人都专业的效果。提高早期预防各种病虫害、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掌握三年换土技术,引导农民逐渐减少农药、化肥等使用量,坚持使用有机做底肥,用物理方法防治灾害,确保瓜菜安全、卫生、无公害。
第五篇:2009梁集镇设施瓜菜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2009梁集镇设施瓜菜基地
建设情况汇报
梁集镇党委、政府围绕县农业工作会议和(睢发【2009】34号)文件精神,积极谋划高效农业发展思路,以强势推进的昂扬精神,以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加快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高效农业设施化、设施农业化、规模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农业大镇新跨越。
梁集镇设施瓜菜基地座落在刘梁路、睢魏路沿线的光华、付楼、梁集、北河、毛庄、高楼、梁圩、李圩等八个行政村。以刘梁路、睢魏路为主轴,由日光温室园区、宽体大棚园区、钢架大棚园区形成“两线三区”框架,占地约20000亩。2009新增建设日光温室园区核心区3300亩,其中日光温室620栋;新增建设宽体大棚园区核心区2200亩,其中宽体大棚490栋。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两种模式运作,立足设施栽培、绿色环保、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理念,坚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集信息服务、农产品检测、工厂化育苗、技术服务、市场交易服务等一体化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进度情况:
1、5500亩的两个园区用地已流转到位,土地流转合同于5月31日前签定结束。
2、园区内的树木已清理60%,其他附着物已清理30%。
3、日光温室园区由“徐州同益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以“公司+基地+农户”
模式运作,正在进行规划和设计;宽体大棚园区“百合设施瓜菜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运作,已开始进行棚体安装。
存在问题:
1、青苗补偿资金2、3、下步打算:
1、加强领导,责任到人。成立基地建设工作指挥部(由20人组成),下设两个办公室(由12人组成),一是日光温室园区建设办公室,一是宽体大棚园区建设办公室。不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会议,每天下午五时调度办公室成员,及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提出要求和建议。扎实做好园区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倒排时间,序时推进。(1)、日光温室园区:6月30日前树木及附属物清理结束;7月1日破土动工;8月30日前生产合同签定结束;9月下旬棚体安装结束;同步进行水、电、路、桥及办公区及交易市场建设;9月上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2月初农产品上市。(2)、宽体大棚园区::6月30日前树木及附属物清理结束;6月25日开始大棚安装;7月初育苗,同步进行水、电、路、桥建设;8月中旬定植;同步进行交易市场建设。
3、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包括西瓜嫁接技术、土壤培肥技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二00九年六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