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y-fdiyd关于做好2010年环境监测计量认证和资质审查工作的通知
、.~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绵环办发[2010]5号
绵阳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关于做好2010年环境监测计量认证和资质
审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环保局、市环境监测站:
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高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能力和水平,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素质,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四川省资质审查管理办法〙和〘四川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审查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各县市区环保局、市环境监测站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2010年环境监测机构 的计量认证和资质审查的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计量认证情况
1、绵阳市环境监测站:2008年8月27日到期,因5.12地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视察实验室后决定延期一年复查,已于2009年8月1-2复查评审完毕;
2、三台县环境监测站:2009年10月15日到期;已于2009年9月3-4日复查评审完毕;
3、江油市环境监测站:2009年10月15日到期;由于5.12地震,已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延期并获批准;
4、安县环境监测站:2009年10月15日到期;已于2009年10月26-27日复查评审完毕;
5、盐亭县环境监测站:2009年10月15日到期;根据川质监办[2009]5号文计划通知,延期一年复查;
6、平武县环境监测站、梓潼县环境监测站、北川县环境监测站:因监测条件、能力达不到基本要求,未申请认证。
(二)资质审查情况
1、绵阳市环境监测站:2011年7月23日到期;
2、三台县环境监测站:2013年9月19日到期;
3、江油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4月8日到期;
4、安县环境监测站:2008年7月9日到期;因5.12地震,向省环保局申请延期并于2009年5月复查完毕;
5、盐亭县环境监测站:2009年8月1日到期;由于5.12地震,已向省环保局申请延期并获批准;
6、平武县环境监测站、梓潼县环境监测站、北川县环境监测站:因监测条件、能力达不到基本要求,未申请认证。
二、工作要求
(一)计量认证工作
请盐亭环境监测站在有效期之前,提前6个月向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复查申请,并做好复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资质审查工作
1、安县和盐亭环境监测站,请按要求在有效期满之前,提前6个月向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提出复查申请;
2、对于未取得环境监测资质和计量认证的平武、梓潼和北川县环境监测站,要在制度、用房、设备、人员等方面加快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以尽早取得环境监测资质。
各县市区环保局、市环境监测站要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来落实计量认证和资质审查工作,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计量认证和资质审查工作。
特此通知。
二0一0年一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如何做好计量工作
如何做好公路计量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计量工作石非常重要的,因为作为施工单位计量是唯一向业主所要工程进度款的方式,而正确及时的计量也是业主拨付工程进度款的主要依据。
个人理解:
1、开工时做好工程量的台账。做工程量台账很重要,可以要求业主修正与招投标不符合的项目,同时在计算时复核设计数量,对小数量的差异进行更正,对大的差异项目提出工程数量变更等等。
2、熟悉施工现场。时时把握工程进度,能计量的项目决不放过,以便项目部开展下一步工作。
3、做好计量台账。一方面掌握整个合同段的工程部位进度,同时防止计量漏项;同时为进度计划报表做准备。
高速公路计量工作总结如下:
一、要做计量首先要知道计量是依据什么做出来的,也就是所说的计量依据:
1、最直接的依据: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
2、工程变更以及修正的工程量清单是工程变更后的计量依据。
3、施工图纸:施工图纸石计量计算中的几何尺寸以及工程数量的来源。
4、中间交工证书也就是工程质量合格的评定标准。
5、一些补充协议,是新增工程计量的依据。
二、那么我们接手一个项目,负责该项目的计量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1、首先要仔细阅读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相关答疑、以了解该项目的具体计量办法以及规定的计量时间、如何变更以及如何申报等内容。
2、仔细研读图纸,要对图纸的每个细节都吃透,对设计总说明以及分说明要仔细阅读。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情况了然于胸。
三、着手做相关工作
1、对照施工图纸审核工程量清单内的工程数量(一般情况下都是会有出入的),按照工程量清单编号对各个项目的工程量进行图纸计算,这个时候一定要非常仔细,力求做到客观准确。然后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上报业主,通过与工程量清单各项内容做比较,详细说明。等待业主审批。
2、记录施工台账:每天记录施工进度台账,并及时的督促资料员完成相关技术资料。
3、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配合:要求在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时刻注意现场施工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合约部,申报变更要求,上报监理及业主。
4、在每月25日把该月所完成的实际工程量统计出来,按照清单单价,变更单价、做相应的计量报表。
计量人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现场的预算合同管理,组织编制施工预算,审核外包工程的施工图预算及工程决算并报局经营处审核。
二、根据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的变更洽商记录,及时编制增减预算,及时送建设单位签证。
三、收集施工中与标书不符合的以及标书、合同中规定允许调整的有关资料以便向建设单位索赔。
四、实行工程概算结算办法的工程项目,对概算中的“参考价”向材料部门收集实际供应价;对暂估价按有关规定及原始凭证等材料,在结算时进行整理;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必须与技术、材料、定额人员作实际考核,提出资料,作为补充单价和建设单位结算的依据。
五、市政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市政工程概算、结算和施工预算以及现场的预算合同管理,有关概算、增减预算和结算,须报局经营处审核签章后送建设单位签证;参加市政工程投标报价工作。
六、参与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以及工程技术主管部门的施工组织设计讨论会,参加工程验收,整理竣工结算资料,编制结算书,经局经营处审核签章盖章后,送建设单位签证。
七、负责编写生产计划及其他生产报表。
八、会同财务部们制定工程成本计划,工程完工后负责进行实际成本核算。
九、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第三篇:计量认证复查工作情况汇报
计量认证复查工作情况汇报
计量认证复查工作情况汇报
*年,我们xxxx环境监测站首次通过了xx省计量认证,200/年完成第一轮复查换证,计量认证复查工作情况汇报。本次申报为我站第二轮计量认证复查换证申请。200#年以来,我站环境监测工作在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上级环保部门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环境监测“质量第一”的方针,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贯穿在环境监测全过程之中,有利地促进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x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就我站计量认证复审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第一部分:二ooo年以来我站计量认证工作回顾
一、质量体系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为了使质量体系保持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践,使其达到科学化、规范化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改进质量体系以适应变化的管理制度。200*年压滤机滤布,国家发布了“二合一”《评审准则》,为了应新《评审准则》的要求,我们对原质量体系管理框架进行了改进,重新编订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我们认真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环境样品、标准物质的管理,严格执行记录及报告审核程序、新项目评审程序、例外情况申请程序、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程序等。200*年7月,我们顺利通过了省计量认证“二合一”监督评审。
二是抓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改进。200*年,我站外培内审员3名,内聘质量监督员2名,分别负责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和检查工作。从20*年开始,我们每年对质量体系进行一次全面(4个部门13个要素)的内部审核。3年来,我站共审核出18个不符合项,没有严重不合格项。内审和外审中查出的不符合项都进行了纠正,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每年初,站负责人组织一次管理评审,根据上年底的内审情况及改进措施实施情况,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是及时修订体系文件,确保其现行有效。当组织机构、人员变更和标准、方法、仪器等更新时,我们均按体系文件管理要求,及时修订体系文件。三年间,我们共修订体系文件9次,滤布 换版1次。2005年12月,由于站组织机构的变更,我们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了改版(2006版),并重新编制了作业指导书。
通过上述工作,我站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中组织、策划、指导、监督和评价的功能逐渐显现,较好地保证了监测工作的质量。五年来,从未出现任何质量事故。
二、业务培训工作
我站十分重视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年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按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年底进行总结。学习内容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在全体职工中宣贯质量体系文件和《评审准则》,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和掌握质量体系的基本概念、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二是组织监测人员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工作汇报《计量认证复查工作情况汇报》。三是选派业务骨干,参加本行业和省内技术培训和交流,了解环境科学领域新标准、新方法和新技术。3年来共完成了计量认证评审准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本文来自http://www.xiexiebang.com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技术规范、化验员基础知识、环境科技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学习任务。通过上述培训,使我站的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三、仪器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一是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健全,档案资料完备。我站有仪器设备购置、校准、监督检查、回场检查、维护保养、人员培训、计量器具周检、设备报废等一整套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档案资料齐全,且将监测仪器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及自校规程汇编成册,方便监测人员使用。
二是注重仪器的更新换代,不断提升监测能力。2002年初购置了全天候大气自动监测仪(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一氧化碳4套监测仪),实现了大气连续监测;为了适应室内空气监测的需要,新增了氡监测仪、甲醛、氨测定仪等;增添了较为先进的离子色谱、红外测油仪、723分光光度计等一批仪器,并加强对新进仪器的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保障了监测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是重点做好量值溯源和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每年制定并实施计量器具周检计划,确保计量器具合格;注重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并认真做好维护记录,确保所有在用仪器正常。http://www.xiexiebang.com 坚持对全站仪器设备实行三级检查制度(自检、设备员检、设备领导小组检),大型检查每半年一次,年终对优秀设备管理者进行奖励,这些办法使设备管理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基础技术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体系运行各项工作的计划和实施,力求严谨,注重实效。就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设置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重要岗位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
二是根据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需要,认真审定监测能力,在不改变原有监测能力范围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监测项目(从2000年的97项增加到2006年的131项);
三是对各类环保标准进行仔细校对,在用标准全部受控;
四是规范档案资料,将档案分为计量认证管理文件、技术依据、监测报告等3种类型,便于资源利用和严格管理;
五是加强对监测全过程的跟踪监督http://www.6633.net,对发现的问题要求责任人限期改正;
六是强化实验室管理,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的卫生保洁、安全措施每周检查一次,配置了干湿温度计,实验室每台仪器均重新标识。
第二部分 今后的工作打算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是我站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将坚定贯彻执行“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质量方针,坚持把质量保证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今后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本次复查验收会后,我们将严格按照评审组专家的意见,认真修改和完善本站质量体系,整改存在的问题,使该体系的运行更好地为我站的各项工作服务;
二是坚持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的质量体系运行监督、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活动,切实加强纠正措施的落实,改善质量体系运行水平,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是组织全体职工积级参与到体系的运行中来,增强建立良好实验室的信心和机制,树立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以确保公正;
四是加强监测队伍自身建设。认真制定、实施学习培训计划,组织本站人员积极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监测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计量法、“二合一”准则的学习,努力提高全体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五是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实验室内、外部环境;
六是不断适应新时期环境监测形势要求,积极参加行业、省能力验证考核,提高本站监测能力。
总之,我们将遵照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认真落实监测工作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以计量认证评审为管理手段,不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检测行为进一步规范,持续改进,全面提高我站环境监测的整体水平。
《计量认证复查工作情况汇报》来源于免费范文网,欢迎阅读计量认证复查工作情况汇报。
第四篇:江苏省计量认证监督评审工作程序新版
附件:
江苏省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
监督评审工作程序
1.概述
为了规范对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证书的检测机构(以下简称获证机构)的监督评审,保证监督评审的质量,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获证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员管理办法》,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现场评审组长负责制度》,制定本程序。
2.评审时间、依据和内容
2.1监督评审应在获证机构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验收)证书5年有效期内进行2次,分别安排在发证后的第18个月和第36个月时进行。
2.2监督评审主要依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以下简称《评审准则》)和获证机构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3评审内容包括:
a.内审、管理评审、不合格控制、纠正措施实施情况; b.量值溯源的实施情况;
c.检验方法、检验报告及其原始记录的控制情况; d.对上次评审中提出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验证;
e.对上次评审后发生检验标准变更的检测项目的能力和条件进行审查,对变更标准后不具备能力和条件的项目参数进行审查;
f.重点选择能够覆盖被认证检测技术能力的、标准变更的或者在部 分领域内有代表性的项目参数进行现场考核。现场考核试验项目参数一般占认可项目不重复参数的15%以上(项目参数较少的机构,考核比例要增加);
g.评审检测机构参加能力验证/比对活动情况;
h.检查有无超范围检测或不经检测出具检验报告的情况; 两次监督评审必须覆盖评审准则全部要素(不适用的除外)、质量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和主要承检能力(详见附件《1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验收)监督评审现场评审要素分配》)。
3.职责
3.1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与认证处(以下简称“市局认证处”)根据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处(以下简称“省局认证处”)每年下达的获证检测机构监督评审计划委派评审组、审查监督评审资料、审批颁发监督评审合格证书以及对违规行为调查处理并上报省局认证处进行处置。在监督评审对标准变更项目进行检测能力的现场审查,通知检验机构到省局认证处办理标准变更/确认手续。
3.2评审组组长负责监督评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包括文件初审(适用于《质量手册》换版或质量体系文件发生重大修改时)、现场评审、评审结论等整个评审活动的质量负责。评审组成员配合组长工作。
4.监督评审工作流程图 见附件2《监督评审流程图》。5.工作程序
5.1通知获证检测机构接受监督评审
市局认证处根据每年省局认证处下达的监督评审计划,提前一个月向被评审机构下达《监督评审通知书》(见附件3),并限期要求其提交 以下资料:
a.质量手册一本; b.程序文件目录一份;
c.《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复印件两份;
d.能力范围表(《计量认证合格证书附表》)复印件两份; e.所使用的检测标准和判定依据的标准查新报告(本)。对拒绝监督评审的机构,市局报省局认证处依法进行处理。5.2监督评审资料的预审及受理
市局认证处对被评审机构提交的资料进行预审(仅适用于质量体系标准发生变化导致《质量手册》换版或《质量手册》发生重大修改时),并询问有关情况:
a.质量手册是否覆盖《评审准则》的所有要素; b.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c.监督评审的准备情况,对评审的相关需求。
对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市局认证处下达《监督评审预审整改通知书》(见附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预审符合的,受理相关资料。
5.3组建评审组下达评审任务
预审符合受理相关资料后,市局认证处根据被评审机构被认可的能力范围表所涉及的行业、项目、参数等内容指定组长组建专业评审组,评审组成员要征得被评审机构同意后下达《监督评审任务单》(见附件),将5.1中的a、b、c、d、e等资料交给评审组组长,评审组接受市局认证处对其工作的监督。
5.3.1评审组成员 a.获省级以上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员证书或获国家实验室认可实习级别以上评审员证书的;
b.熟悉检验工作的技术专家; c.需要时,分管认证的管理人员;
d.评审组一般由二名(特殊情况下不超过三名)有资格的评审员和若干名对口专业技术专家组成,对于规模较小的被评审机构,可由一名评审员和一名专家组成;
e.不得对同一被评审方既进行咨询,又进行评审; f.不得作为评审员参加本人所隶属的检测机构的评审; g.为被评审机构保守秘密。5.3.2评审组组长
评审组组长应当具有5次以上现场评审经历,应有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负责文审、现场评审、评审结论、整改验证等整个评审过程的控制,并确保评审的工作质量。
具体职责包括:
a.协助市局认证处选择技术专家;
b.在现场评审前,负责对质量手册等质量体系文件的审查,对文件审查结论负责;
c.编制现场评审计划,向组员分配评审任务;
d.负责主持首(末)次会议、评审组内部以及与被评审机构的沟通; e.负责评审过程的协调;
f.负责组织编写评审报告、评审资料的审定、汇总、报批; g.负责组织对不符合项的跟踪验证; h.对聘请的技术专家进行适当的培训; i.对评审组成员进行评价。5.3.3评审员
评审组评审员应当服从组长领导,严肃认真按时完成组长交给的任务,支持组长工作。
具体职责包括: a.按计划进行评审,实事求是,保证评审的公正性; b.对所承担评审任务的质量和真实性负责;
c.不介入被评审机构的冲突,不有意传达错误或易产生误解的信息; d.在现场评审过程中,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并可以直接向市局认证处报告。
5.3.4技术专家
受聘技术专家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并获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且在本专业从事五年以上工作,对评审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评审过程中服从评审组长领导,按时认真完成组长交给的任务。
坚持公正、实事求是,不介入任何利益冲突,不泄露任何方的技术秘密。初次参加评审的技术专家应经过组长临时适宜的培训。
5.4文件初审(仅适用于质量体系标准发生变化导致《质量手册》换版或《质量手册》发生重大修改时。)
评审组长对被评审机构提交的资料进行初审(必要时可与被评审机构沟通或要求提供补充资料),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填写文件审查表,文审结论分为四类:
a.符合要求;
b.基本符合要求,可暂不修改; c.基本符合要求,但需作局部修改; d.不符合要求。
对文件初审结论为a类、b类的,评审组组长按5.5进行;对文件初审结论为c类、d类的,评审组长将相关资料退还被评审机构,并限期修改,c类结论不超过7日, d类结论不超过15日,同时报告市局认证处。
5.5与被评审方沟通
评审组组长在文件初审(必要时)结束后与被评审机构进行沟通: a.通报文件初审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的结论;
b.就现场评审的安排达成初步共识,需要时,可由技术专家参加。c.市局认证处就现场评审时间与被评审机构沟通,原则上应在规定的监督评审的月份进行,若有正当理由需延期评审的,被评审机构须书面提出申请,经市局认证处批准同意。
5.6现场审查
5.6.1市局认证处向被评审机构和评审组下达《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监督评审现场审查通知书》(见附件)。
现场评审时间原则上为1.5--2天。如部分参数试验时间较长,评审组长可要求被评审机构先行实施试验,技术专家负责跟踪检查。
5.6.2评审组预备会议
现场评审前由评审组组长主持召开评审组预备会议(也可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拟定现场评审计划,需要时可邀请被评审机构的领导参加。
会议内容包括:
a.现场评审内容分工(参照附件1),明确评审的重点和注意事项,向评审员、专家提供相关评审资料;
b.检查评审组和被评审机构的准备工作; c.对未经《评审准则》培训的专家进行临时培训。5.6.3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由评审组组长主持,参加人员包括评审组成员、被评审机构管理者及中层以上领导(如检验机构人员较少,全员都应参加),会议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需要时,市局认证处可选派观察员参加现场评审,观察员在评审期间对评审组长及评审组其他成员的评审工作质量和公正性及评审工作程序进行监督,不参与具体的评审事项。
会议内容包括: a.会议参加者签到;
b.宣布首次会议正式开始,介绍会议参加者;
c.宣读评审通知,说明评审目的、范围、评审依据、评审方法; d.介绍评审议程、评审组分工情况、评审要求、评审原则; e.明确评审组与被评审机构沟通以及末次会议的时间; f.明确陪同人员及其职责以及限制区域;
g.评审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保守机密的承诺、评审的公正性、平等性、风险性、客观性、配合要求、遵守纪律、正确对待不符合事实等;
h.被评审机构最高管理者致辞并通报评审准备情况。5.6.4现场察看
首次会议后,评审组由被评审机构陪同察看其检测室、样品室、资料室等现场,收集现场信息,以便对检验机构有一个总体的初步了解,察看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左右。
5.6.5计划的调整和任务的下达
需要时硬件组与被评审机构就检测计划作出调整,并正式下达现场考核试验计划(如果部分参数检测周期长,硬件组可在到达被评审机构 后立即下达考核试验任务)。现场考核试验项目应尽可能采用盲样检测、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等方法。
5.6.6现场评审
5.6.6.1评审组应通过问、听、察、查、追、记等方法收集被评审机构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有效性的证据,并记录评审发现,对不符合项,评审员及专家应描述其事实并具追溯和(或)再现性,由被评审机构加以确认。
5.6.6.2评审组组长负责现场评审进度和工作质量的控制,软件组应就被评审机构的质量管理和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的检查,硬件组应就被评审机构的技术运作(能力)进行考核(详见附件1)。5.6.6.3现场考核试验项目应遵循:
a.覆盖被评审机构承检能力的大类项目及其典型参数;
b.覆盖不同类型的检验方法,如理化检测方法、仪器检测方法等; c.检验标准变更涉及的参数。
被评审机构有2.3.e 情况的,组长和专家在评审完后要让其填写《标准变更审批备案表》(见附件7)、《标准变更后测试能力对比表》(见附件8),评审组签署意见后与评审资料一并报市局认证处,不论有无2.3.e 情况,《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报告》中的“建议批准的认证/认可(验收)项目及限制范围”表不需填写。
5.6.6.4仪器设备的抽查应包括评审准则中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主要仪器设备较多的检测室可抽查总量的30%,较少的则全部检查。
5.6.6.5检验报告及其原始记录的抽查应包括评审准则中所涉及的全部内容。抽样的代表性应遵循:
a.符合本程序5.6.6.3; b.每类抽样量3-12份(包括5.6.6.3以及检测类别,如监督类、委托类)。
5.6.7现场提问
5.6.7.1评审员应就被评审机构的质量方针、目标、职权、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活动的要求、步骤、检测方法和程序以及确保检测质量的有关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提问。
5.6.7.2若授权签字人有调整的,应对授权签字人进行考核。对授权签字人的考核,可单独专项考核,亦可结合评审过程对其分项考核,然后进行综合评定,以作出结论。重点考核下面七个方面:
a.是否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力; b.是否具有相应的工作经历;
c.是否熟悉相应的检测/校准管理程序及记录、报告的核查程序; d.是否掌握有关的检测/校准项目限制范围; e.是否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
f.是否具有对相关检测/校准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 g.是否熟悉准则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5.6.8质量文件和记录的检查
5.6.8.1评审员应就被评审机构的质量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及文件控制进行抽样检查。
5.6.8.2评审员应就被评审机构各项质量活动及其效果进行抽样检查。
5.6.9被评审机构工作人员座谈会
评审组可召集被评审机构不同层次人员进行座谈,以了解被评审机构的质量意识、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评审准则》的理解以及质量管理方 面的知识。
5.6.10评审组内部沟通
末次会议前,由评审组组长召开评审组内部会议,交流和讨论以下内容:
a.评审情况; b.确定不符合项;
c.确定评审结论和技术能力; d.起草评审意见。评审结论分为四种: a.符合; b.基本符合;
c.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 d.不符合。
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评审结论按不符合处理: a.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b.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
c.未进行质量体系内部评审和管理评审的; d.量值溯源和校准严重失控的;
e.在核查的检验报告中,累计出现3处以上(含3处)判断失误的(相同失误按1处计)。
f.现场考核试验出现重大失控的。
5.6.11必要时评审组应就被评审机构的质量体系符合性、有效性、适合性、不符合情况及其纠正措施要求、评审结论与被评审机构的领导进行沟通。5.6.12末次会议
5.6.12.1评审组组长应按照评审计划或与被评审机构达成一致意见的时间召开末次会议。
5.6.12.2末次会议参加人员应包括被评审机构的最高管理者、管理者、陪同人员和相关人员(只要有可能应全员参加)、评审组成员、观察员。末次会议的内容包括:
a.与会者签到;
b.评审组组长代表评审组感谢被评审机构的支持和配合; c.重申评审的范围、依据、评审方法(抽样的风险性和局限性); d.宣读不符合报告并予确认;
e.宣读新确认承检能力及其限制范围(扩项、所使用的检测标准和判定依据的标准发生变化时);
f.宣读评审结论并予确认
g.对被评审机构质量体系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h.保密承诺和澄清有关问题; i.纠正措施要求; j.被评审机构领导讲话;
k.向被评审机构发放《评审组人员工作质量意见反馈表》(见附件)。5.6.13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如果评审结论为“不符合”时,被评审机构按评审组开具的不符合报告采取纠正措施,时限为20天,评审组组长或其指定的评审员应对被评审机构的不符合原因分析、消除不合格原因的措施、措施的实施和效果以及提供的证据进行验证,并记录纠正措施的有效性。验证符合要求的,则对不符合项予以关闭;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被评审机构限期整改,时 限不超过7天。
5.6.14资料汇总
5.6.14.1监督评审所要填写的《评审报告》和空表格见省局网站--认证认可栏目--计量认证/审核认可(验收)评审报告—“附件1—15”。
5.6.14.2评审结束后,评审组组长应对评审过程中形成的评审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检查是否符合要求。若机构涉及扩项、标准变更等能力变更的,评审组长应要求机构填写附件7等表格,到省局认证处办理变更手续前,机构要修改“中国实验室资源调查网络系统“数据库中的信息,信息确认由省局认证处实施。评审资料填写应真实完整,文字清晰、规范、有可追溯性,评审组组长应对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负责。
5.6.15审查发证
5.6.15.1对被评审机构评审结论为“不符合”的,评审组长应在评审结束后2日内将评审资料报市局认证处审查,经审查:
a.5.6.10 评审结论为“不符合”中的a.b.情况的,即有弄虚作假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市局认证处上报省局认证处按有关规定处理;
b.属5.6.10 评审结论为“不符合”中的c.d.e.f.情况的,由市局认证处下达《监督评审结论为“不符合”的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期复审。复审合格按5.6.15.2处理,复审不合格,按5.6.15.1.a处理。
5.6.15.2对被评审机构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和“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的,评审组长应对被评审机构不符合报告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在不符合项关闭5日内评审组长将评审资料报市局认证处审查。
5.6.15.3市局认证处应在10日内对上报的评审资料(含整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10日内向被评审机构发出《监督评审领证通知》(见附件9);被评审机构领取证书时须填写《监督评审证书签领表》(见 附件10)。不符合要求的,向评审组长下达《监督评审材料及评审报告审查整改通知书》(见附件11),将评审资料退回评审组组长并根据具体情况限期改正,由其采取措施,必要时也可直接通知被评审机构采取措施。
6.其它情况
6.1若被评审机构有扩项要求,且可与监督评审同时进行的,被评审机构可向省局认证处申请,由省局认证处审查批准后,方可在监督评审的同时进行扩项评审,评审合格后评审组长将相关材料报市局认证处确认后颁发《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监督评审)》,并到省局认证处办理计量认证证书附表变更手续。
6.2若机构有检验标准变更情况的,市局认证处初审后(如监督评审时没进行标准变更的现场考核,市局认证处要请专家审查),并在《标准变更审批备案表》(见附件7)的“评审意见”栏签署意见并盖章,通知机构带上《检测机构变更名称、检测能力、检测用标准通知书》(见附件13)到省局认证处办理标准变更手续。
6.3若被评审机构有更名要求的,机构填写《办理计量认证机构更名申请表》(见附件14),市局认证处应在《检测机构变更名称、更新标准、检测能力附表通知书》(见附件13)上签署意见和盖章,并通知其到省局认证处审批后办理更名手续。
6.4在被评审机构通过的国家实验室认可项目和参数覆盖省计量认证证书附表的项目和参数的情况下,若机构要求当年的国家实验室认可监督评审和省级计量认证监督评审同时进行(简称二合一评审),机构可向省局认证处申请,经省局认证处批准后,方可实施二合一监督评审。届时由省局认证处通知市局认证处派一名评审员参加国家实验室认可的 监督评审,并对“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19条特殊要求”进行现场评审。机构将国家实验室认可监督评审资料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特殊要求(19条)审查表》(见附件15)报市局认证处确认后,颁发《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监督评审)》;以上条件不满足的,不能进行二合一监督评审,但市局可在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的现场检测能力考核中参考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结果。
7.资料、信息管理
7.1质管认证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每年的监督评审工作资料,包括计划、评审资料、《评审组人员工作质量意见反馈表》、《监督评审证书签领表》、工作总结等进行整理归档,便于查询,资料保管期限为5年。
7.2市局认证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建立评审员、专家、检测机构及监督评审的信息数据库,并进行动态管理。
附件:
1、监督评审现场评审要素分配
2、监督评审流程图
3、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监督评审通知书
4、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监督评审预审整改通知书
5、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监督评审任务单
6、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监督评审现场审查通知书
7、标准变更审批备案表
8、评审组人员工作质量意见反馈表
9、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监督评审领证通知
10、监督评审证书签领表
11、监督评审资料及评审报告审查整改通知书
12、监督评审结论为“不符合”的整改通知书
13、检测机构变更名称、检测能力、检测用标准通知书
14、办理计量认证机构更名申请表
15、计量认证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特殊要求(19条)审查表
第五篇: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做好2012年计量宣传工作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司(局)函质检量函〔2012〕14 号
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计量宣传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计量宣传工作,提升计量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增进社会各界对计量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根据《2012年全国质检系统计量工作要点》的总体要求,现就做好2012年全国计量宣传工作通知如下:
一、围绕“计量与安全”,开展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
今年“5·20世界计量日”的宣传主题为“计量与安全”。各省局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着力宣传计量在保安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如:计量为食品安全提供准确的计量检测服务,计量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合格的计量器具,计量为人身健康安全提供必要的计量技术支撑等。也可围绕“计量与安全”这一主题,在“5·20世界计量日”期间组织开展与安全相关的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提高社会各界对计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总局已委托《中国计量》杂志社制作了“5·20世界计量日”宣传画,请各省局及时做好相关征订工作。
二、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贫困学生免费检测配镜公益活动
青少年是近视的高发人群,近视后不配眼镜或配镜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视力发展。但目前很多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视力检查,更没有制配任何眼镜,导致部分学生长期处于眼疾状态下仍浑然不知,继而耽误治疗,最终导致视力残疾。为进一步发挥计量在保障人身健康安全,特别是视力安全方面的作用,总局决定在“5·20世界计量日”期间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学生免费检测配镜公益活动”。
请各省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部分贫困地区(或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学校,在5月20日当天或前后,开展为贫困学生免费检测眼镜、免费验光配镜活动。同时,可借此机会为学生开展免费计量知识讲座、计量常识介绍,为校医院、村医院开展免费计量器具检测等。为保证此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省局要高度重视,精心筹划,积极组织和发动相关的计量检测人员、眼镜生产商或眼镜制配店共同参与,既要争取扩大公益范围,又要保证眼镜检测制配的质量。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作用,对此次公益活动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营造全国联动、上下一致的计量宣传氛围和声势。对个别发达地区,也可开展为孤儿院、聋哑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免费检测配镜公益活动。请各省局将此次公益活动的时间、地点、范围及具体活动实施方案(电子稿)于2012年4月30日前报总局计量司,我司将有选择地参加部分省的现场公益活动。
三、围绕全年重点计量工作,做好日常计量宣传
根据《2012年全国质检系统计量工作要点》,总局提出了38 — 2 —
项重点计量工作,其中着重强调了“十大计量工程”。各省局要紧紧配合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积极做好相关的计量宣传工作,特别是要加强民生计量和能源计量的日常宣传,继续深入开展诚信计量承诺、免费计量检测、现场咨询、实验室免费开放等一系列的计量惠民活动,以及计量为企业节能降耗服务方面的宣传,让计量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加被社会认可,不断提高计量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省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计量宣传工作,真正把计量宣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即要指定专人负责,又要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既要开展“5·20世界计量日”专题宣传,也要加强对日常计量工作的宣传;既要精心策划各类宣传活动,也要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宣传机制。通过各类宣传,让社会更多地了解计量、认识计量、支持计量,以宣传促工作,进而推动各项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沟通协调,多方配合。要进一步注重和加强与内、外各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和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加强深度合作。同时,要探索并建立长期的沟通、协调和联系机制,从制度方面把好的成果保留下来,把好的合作方式延续下去。
(三)创新形式,全面报道。各省局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探索新的宣传形式、宣传渠道和宣传手段。对重大计量活动要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对日常计量 — 3 —
工作,要经常能在当地媒体上有声音、有形象、有动作;特别要注意抓亮点、抓典型,以点带面,以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做好全方位、全过程的计量宣传工作。
(四)及时总结,建立长效。各省局要加强对计量宣传工作的总结和梳理,整理好的经验和做法,分析问题和不足,逐步完善长效计量宣传机制,并及时做好有关信息的报送工作。请各省局将“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情况总结(含电子稿)于2012年5月30日前报总局计量司。
计量司电子邮箱:jls@aqsiq.gov.cn。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主题词:计量宣传通知
抄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质检报刊社,质检出版社,中国计量测试
学会,中国计量协会,办公厅,计量司,存档(2)
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2012年3月16日印发 录入: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