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时间:2019-05-14 00:1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事关百姓利益的民生工程,一直以来,云和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全县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探索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强化政府职责,构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确保“四个到位” 1.建立机构,确保领导保障到位。县政府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工作,建立了与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逐步达到教育质量一体化、师资配备均衡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财政、住建、教育等县直部门及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齐心协力、推进均衡、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2.完善制度,确保政策保障到位。

制定出台《关于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云和县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云和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云和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操作性文件,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稳步推进。3.大力投入,确保经费保障到位。

一是全面落实教育经费 “三个增长”。2010年-2012年,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分别为8434.3万元、8242.8万元、10361.3万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为9.77%、8.6%、9.9%。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公用经费也实现逐年增长;二是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投入加大。2011-2015年规划总投资13031万元。到2012年底,评定学校6所,完成率33%;完成投资7010万元,占总投资54%。三是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实行县级统筹统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津贴、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四是建立审计监督制度。建立了审计、财政、教育共同参与的教育经费审计监督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使用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法定增长。4.建立机制,确保督导保障到位。

制定较为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将3-5周岁学前儿童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指标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街道)年度重点工作的考核中,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局面。出台《云和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建设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构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机制和普通中小学办学综合水平督导评估机制。全面掌握义务教育现状、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快速向前推进。

二、实施四项工程,夯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推进“四个提升” 1.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学校硬件水平。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在丽水市率先实施并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形成了“高中集中城区,初中相对集中城区,小学一乡一校集中乡镇所在地”的办学格局。目前,全县共有92.5%的中小学生在城区学校就读,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率大幅提高。二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城西小学项目建设,投入资金8370万元实施古坊小学扩建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学校食宿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等系列支援农村教育发展的举措,全面消除了中小学校危旧房。三是大力推进新一轮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现代化学校建设。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共17所,100%达到省定基本办学要求。截止2012年底,已通过新一轮省标准化学校评估6所,完成率33%,现代化教学设施将日趋完善。四是完善升级教育装备。全县中小学多媒体班套比为1:1,生机比为6:1,图书馆藏书达26.45万册。现有创建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2所,市教育现代化达标学校3所。100%的学校享受到教育城域网服务,实现了“校校通”。

2.大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认真落实《教育局关于严禁赌博和有偿家教的两项禁令》,大力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向社会公开承诺禁止搓麻将、打牌和规范有偿家教;深入开展“铸师魂、树形象”师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二是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创新、完善师训机制,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训等,加快实施 “绿谷名师培养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0-2012年,共选送小学数学教师108名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237名教师参加省级培训,871名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完成县级培训11290人次,同时,全面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考核,全县中小学13个学科700多名教师报名参加了考核。三是拓宽教师发展途径。出台云和县教育借智发展方案,每年落实“借智借力”项目专项资金50万,用于学科导师的工作经费。

2012年成立了7个 “名师工作室”,发挥了引领、聚力的作用,35名教师

成为工作室成员,在教师中营造了培养专业型教师的良好氛围。四是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深化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将师德与教师业绩考核、职务聘任、学习深造和评优评先结合起来;严厉禁止有偿家教,不定期开展家教专项检查治理工作,对违规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初聘考核中给予一票否决。

3.大力实施内涵建设提高工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进行新课程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益,积极做好普高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各项工作;继续完善了县、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立了学困生的教育补偿机制和学业发展有特长学生的教育培养机制;积极实施“培优磨尖”工程和质量目标责任制。二是中小学“壮苗工程”和书香校园建设有效推进。以“四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大课间和“体艺2+1”活动,举办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赛、篮球赛、棋类比赛、现场书画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为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搭建了展示平台。各校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云和三中、梅源中学、城西小学、朱村小学、石塘小学、黄源小学、安溪小学等7所已成功创建书香校园示范(达标)校。三是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多部门联合对全县学校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开展专项整治,并在上下学期间安排警力在校园周边进行巡防;完成兼职保安培训考试上岗任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人防、技防覆盖面已达100%。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各学校每周上一次安全、法制和心理健康课,每学期聘请法制副校长作专题讲座1次,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4.大力实施学生关爱工程,全面提升特殊群体幸福指数。一是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个不少。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共担”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体系,形成扶贫助学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建立区级“阳光助学”基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兜底资助。二是让留守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快乐成长。实行外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城同待遇政策,建立留守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扎实开展教师访万家活动,采取“亲情补位”、“德育导师制”等系列关爱措施,促进留守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三是让残疾少年儿童都能入学。坚持普及义务教育督查制度和年报制度,实行跟踪管理,确保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或入特校就读,全县残疾少儿入学率达到100%以上。四是进一步完善爱心营养餐工程有关措施。2012年全县初中小学享受营养餐人数为2239人,全年营养餐总支出182.84万元。营养奶经费31.71万元。营养餐金额从原来每生每年350元增加到750元,从原来每周享受五餐,增加到每周享受十餐。

三、坚持改革创新,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实现 “三化目标” 1.创新办学模式,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实现学校发展多元化。创新二种办学模式,破解农村学生上学苦、城区学生上学挤的难题。一是优化农村寄宿制管理模式。建立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课堂教学、课余活动、课外生活一体化管理。二是优化城乡集团化办学模式。

将规模较小、办学水平薄弱的农村学校与城县学校组成教育联合体,形成集团化办学模式,将优质学校先进的管理水平、教学理念嫁接、辐射到薄弱学校,变薄弱学校“爬坡式”发展为“电梯式”发展,较好的解决教育均衡与教育优质、教育公平、教育效率之间的矛盾。

2.创新交流机制,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实现教师配备均衡化。一是区域交流。依托省教育厅教育对口支援平台,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与桐乡、北仑等地名校结成对子,在学校管理、质量提升、文化建设等方面学习优秀经验,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二是校际交流。利用城乡集团化办学优势,实行城镇带农村、强校带弱校的帮扶机制,交流学校签订帮扶协议,明确帮扶的内容、措施、方式以及交流教师的管理与考核,形成帮扶关系。三是教师交流。建立中小学校长交流及教师队伍合理流动机制,每年选派城县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四是帮扶交流。县学科带头人与农村学校教师签订“青蓝工程”协议,形成师徒互动关系。师傅通过听课、评课、论文指导、合作课题等形式帮助徒弟成长,五是引领示范交流。县教研室组建“名师讲学团”,定期送教下乡,开展专题讲座、示范观摩、诊断教学、“同课异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3.创新教研形式,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实现教育质量一体化。一是加强学科教研工作的组织与指导。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研究“轻负高质”和“高效课堂”,探索“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举办“轻负、高质”主题教研系列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二是加强研训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了中小学教学质量奖励机制,将教学质量作为考核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把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及实验操作技能纳入教学质量监控范围,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三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定实施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方案,适当加大质量指标在学校、校长、教师和研训员考核评价中的比重。与兄弟县开展教学质量联合监测,增大监控信息的可比性。开展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和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的诊断、调控、改进和评价功能。

多措并举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区纠风工作会议经验材料之八

2008-05-19 17:08:13 作者:梧州市教育局 来源:自治区纠风办 浏览次数:1290

梧州市紧紧围绕义务教育发展和提高质量的主线,通过采取学校撤并、资源共享、教师重组、学生巩固、教研深入等有力措施,为各所学校的提升、每位教师的成长、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效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07年,全市所辖各县(市)、区全部通过了“两基达标”国家验收。

一、健全保障机制 确保经费到位

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学校公用经费,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使用效益。一是全市按标准拨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杂费以及预算内公用经费,2007年落实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9950万元。各县(市、区)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平调和挪用。二是落实“核算到部门、预算到学校、经费到中心”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审计、监督等制度,规范教育收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实施“学校减负项目”,切实减轻学校负担。三是落实市、县长负责制,实行在编聘用教师同工同酬,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国家有关工资标准的规定,各县(市、区)推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额预算教职工工资,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2005-2006年,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年度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共79个项目,投资总额3710.2万元,2007年高达5000多万元;加强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突破口,积极向自治区争取实施教育部“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等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成为广西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的城市之一,全市65个乡镇成为广西第一批筹集资金交自治区政府实施的广西乡镇现代教育资源中心工程项目,从而改善我市乡镇教育办学条件。

三、调整中小学校布局 缩少区域差距

市教育局、财政局会同发改、人事、编制等部门,制定了全市3年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目前,全市共撤并了316个教学点、30所小学、11所初中,通过全面整合资源,汇聚教育发展潜力,对我市农村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开展实施“城乡帮扶计划”和“兄弟学校帮扶”活动,近两年来,组织市县乡三级支教人员700多人,深入支援农村薄弱学校轮流支教,以定期上公开课、研究课、信息交流、实地参观等形式加强沟通与交流,不断改善薄弱学校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

四、加强师资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

积极做好代课教师队伍的稳定工作,我市代课教师占在职教师的19.58%,2006年成立教育系统代课教师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依法履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管理等职能,全面推行教师考录、公开选调政策和推行教师聘任制,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地解决代课教师问题,逐步提高代课教师工资,及时招录代课教师,安排专项资金,补偿安置被清退代课教师,解决他们的出路,维护社会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实施教师全员业务培训,加强培养在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能“下得去、留得住”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合理配置农村学校、新办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资源,针对农村中小学的师资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通过“送研下乡”、“送教下乡”和组织优秀教师到边远的学校和薄弱的学校上示范课,通过观摩和学习,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定期举办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围绕依法治校与规范管理、校长角色与教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专题活动,举行多层次校长培训,选送农村学校校长参加自治区级、国家级校长培训学习,全市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98.8%。

五、认真落实政策 保障困难学生接受教育

为巩固“普九”成果,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全市实施“扶贫关爱项目”,建立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对特困生实行不同程度的费用减免。从2000年春季起开始实施资助特困生入学政策,市财政每年投入近20万元助学资金,至今共提供助学金81.74万元,9085名特困学生受助。同时,采取政府补助与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社会支持相结合办法,努力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困失学、辍学现象;根据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要求,把“两免一补”工作办成“阳光工程”,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认真进行摸底、遴选,将贫困家庭学生确定为资助对象,2007年秋季全市免杂费资金3975.34万元,补助公用经费290.35万元,全市免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人数为499025人。对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贫困寄宿生实行适当生活补助,2007年72776名学生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安排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447.57万元,22710名贫困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就近入学的原则,一方面切实落实收费“一视同仁”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怀和照顾。2007年市本级增加了10所公办初中作为定点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对考上示范高中计划生线的农民工子女实行免借读费的奖学政策。

六、建立监测体系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我市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监测评估体系。一是常规管理检查制度。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学校常规管理规定》的要求,我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均组织检查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基层学校进行检查和指导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每年年终,认真做好常规管理检查、年终考核、奖惩工作,并按照“全面、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评出“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和优秀校长,召开现场会和表彰会授予奖牌和证书,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优良风气。岑溪市教育局还先后建立了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评估体系、学校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学校安全生产督导评估体系等,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过教育督导全面监测和评估,着重抓好学校领导、师生员工、教育教学、体育卫生安全、校园以及后勤工作的管理,努力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均衡发展。二是教育评价制度。每年通过段考、期考抽取部分年级进行质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反馈,分类别、分层次比较分析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三是工作报告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根据常规管理的要求,定期、及时、准确地报告本单位各项教育教学的进展情况和完成目标的措施。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坚持对所辖学校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掌握各校的运行态势,并定期通报督查、检查情况,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通报,以便能及时进行整改。四是审计检查制度。定期对学校的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的进行审计检查,保证均衡发展经费的落实。

第二篇: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从个体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指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学校看,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社会看,教育均衡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当前人们关注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可行的措施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等发展,其中包括有能力就读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都享有均衡的受教育机会;

二、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即在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统筹规划;

三、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

四、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学校布局和规模均衡合理,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备设施、师资配备、生均教育资源、学生生源的均衡等多方面;

五、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校内各班级在设施、师资、生源和管理等方面的均衡;

六、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也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

七、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均衡;

八、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均衡发展,因

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

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对于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基础教育尤其是其中的义务教育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政府和财政应采取制度和政策缩小基础教育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群体间的差别,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一是“提质量”。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区域

三是“重配置”。教育经费、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

四是“建机制”。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

第三篇: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面特别提出,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之后就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推进均衡发展上,这里想强调的是,均衡发展主要的任务是指义务教育阶段,这是纲要提出的规定。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提出了2020年基本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我们在研究规划纲要有关目标的时候,我们提出到2020年。从范围上来看,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主要是全国大部分的县域内实现符合当地、特别是省标准的阶段性均衡发展的目标。在程度上,是在县域内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均衡。需要强调的是,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条件的地、市域内也要实现均衡。从整个区域来看,东西中部也要相应缩小差距。要强调的是,区域内,特别是县域内首先实现均衡发展是由我们义务教育发展阶段所决定的,目前区域间、城乡间、区域内学校之间还存在着差别,有些差别还是比较突出的,这种情况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决定的,也是由历史和现实多种情况形成的,所以我们首先在策略上,在县域内实现均衡。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目标都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因为均衡是相对的,会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提出更高的均衡发展的目标,所以我们在按照这样的目标规划,在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限制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区域、高质量学校、高质量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能“削峰填谷”,而应在“填谷”的同时,鼓励高质量的地区、学校都能有所发展,共同发展。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绝对平均发展,而是缩小差距。有人认为:均衡发展就是绝对平均地配置教育资源、绝对平均地获得学习成绩。比如:生均教育经费,要做到城市小学与山沟里的小学教学点完全一样,一分钱不多一分钱不少,才算是均衡发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均衡发展”就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伪命题。实际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教育理想,是一种奋斗目标,是一种基本的工作要求和过程,是要最大程度地缩小区域、城乡、学校、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并不是要彻底地消灭这种差距。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 “千校一面”的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强调的是教育机会的均衡、资源投入的均衡、最低教育质量和最低教育效果的均衡,并不是要抹杀在上述基础上的更有特色、更高质量的教育。

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特色教育的价值更加凸显。推进教育均衡,主要靠政府;建设学校特色,主要靠学校。应当鼓励在均衡发展基础上的特色发展。政府的工作重点是确保资源的均衡配置,而不要过多干涉学校打造特色。学校则应在完成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计划、达到最低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努力打造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能拉动学校整体发展的、让多数学生受益的学校特色。有的地方,在行政性文件中规定了学校应选择的特色,不鼓励文件规定以外的特色,这实际上容易造成“千校一面”。我们反对“千校一面”,但也反对设计出固定的几种模式来,要求大家只仿效这几种模式,不能生成其他模式,造成“千校一面”,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千校千面”。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整体发展。在实践中,有些人认为教育均衡只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但实际上,教育均衡应该是权利、机会、资源、过程、结果等的全面均衡。如果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均衡而忽视其他方面,势必会造成系统中各要素发挥效益时出现不协调,使整体最理想的效能难以实现。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断续发展、短期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低层次的义务教育均衡,强调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有学上”,主要解决教育机会的均衡;较高层次的义务教育均衡,强调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上好学”,要全面解决教育机会、资源、过程、结果的均衡;在更高层面上,可能还会有一个阶段——“上好的、有特色的学”,目前有一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该阶段。总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由不均衡到基本均衡,再由基本均衡到更高层面的不均衡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阶段交叉、综合连续、动态推进、螺旋上升的历史过程。

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同步化的“一刀切”式的发展,而是允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未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地区分阶段发展,但大家都要发展。

在我们对以上几个问题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后,要在实践中着重处理好下述几组关系:第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关系;第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部分地区、部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第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创新发展的关系。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解说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解说词 创新发展的三十家子中学

三十家子中学座落于三十家子镇北街,东依风景秀丽的青龙河畔,西接交通便利的101国道。学校始建于1956年,2006年择址新建,2007年投入使用,校园占地52800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教职工108名,学生945人,是凌源市最大的一所农村初中。

几年来,在局党委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秉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幸福、进步、发展、成功”的办学理念,以“态度改变一切,细节造就成功”为校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学校管理(字幕)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民主化管理,建立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每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各项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学生管理坚持德育为首,智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出了“抓核心,重基础,创平安”的9字方针,实施了“135”管理措施,“1”是一把手负总责,实行“校长负责、分层落实,班级包干”的管理体制;“3”是教学区、宿舍区、食堂区的管理协调、有效;“5”是做到五化,即课堂教学管理科学化,宿舍管理准军事化,食堂管理规范化,教师管理人性化,学生管理自主化。学生做到了“六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宽容。

在安全工作中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一岗双责制,做到安全制度明确、措施适用、预案科学、设施先进。实行“日查、周检、月报”制度,各项检查有详实的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设立安全委员,确保学生上学、放学及在校期间的安全管理。安全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班、大事不出校、矛盾不上缴”,在校生犯罪率为0。2012年1月,被教育局、公安局评为学生平安管理先进单位。

强化环境育人,让每一面墙都说话、每一个台阶都育人。教学楼的走廊、楼梯两侧的墙壁、楼梯台阶上都设计了不同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长廊,楼前绿化突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拼成“我爱读书”四个大字,甬路南侧设置了16块宣传板,定期向师生展示学校的各项信息。这些艺术化的建设,美化了校园环境,营造了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学校艺体工作坚持常态化,艺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立了篮球队、乒乓球队、舞蹈队、军乐队等课外活动小组,安排专人指导,定期开展书法、美术、篮球、乒乓球、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同时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以班为单位,开展踢毽球、打板羽球、跳绳等体育活动。学校田径队获得第三届凌源市中学生运动会农村组第一名,校舞蹈队、军乐队多次出外演出并获奖。

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雄厚,业务精湛。有专任教师9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其中本科以上78人,高级教师62人,辽宁省名师1人,辽宁省骨干教师5人,朝阳市骨干教师18人,朝阳市学科带头人5人,朝阳市骨干班主任15人,凌源市骨干教师31人。专任教师全部通过了新课程岗前培训和省一二级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并有86人取得国家级教育技术培训合格证书。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抓好校本培训,教师每学期都要做到“八个一”。结合课堂教学改革,实行小课题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课课都科研。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认真学习贯彻《凌源市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辽宁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落实《朝阳市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培养了教师“四种精神”,即奉献精神、进取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树立了“敬业、爱生、奉献、进取”的师德形象,打造一支勤奋向上、勇于创新、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教师遵守师德规

范,尊重学生人格,不存在“三乱”现象,问卷合格率100%,教学胜任率达100%,学生满意率100%。

课改+特色

务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注重过程化管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形成了“引导—开放”的教学模式。“引导—开放”教学模式是课前导学,设计题单,学生学习有目标;课中导航,指导学生预习、展示、反馈,学生学习有方法;课后导行,课余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学会了做人。为搞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科研能力,搞好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要求教师每学期都做到“八个一”。落实了“123”工程。“1”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2”是让80%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教学内容;“3”是做到节节清、周周清、月月清。2013年学校被评为凌源市课堂教学改革先进校。

“引导—开放”教学模式落实了“123”工程,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展示的空间让给了学生,把创新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学会、会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特色教育,成绩斐然。2010年,我校确立了“创书香校园,育文学精英”的特色教育项目,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升华到写的高度。为保证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实施了“校园小作家”晋级制度,成立了野百合文学社,创办了《野百合》校刊,建设了“书香长廊”等。在校生800多人晋级为“校园小作家”,参与率达80%以上;《野百合》校刊出刊28期,刊登学生作品1000余篇;出《野百合》墙报100余期;师生公开发表作品30余篇。特色学校的创建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2012年3月荣获中国写作协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专业委员会和作文报社联合颁发的“小作家培训基地”称号。我校于2013年被朝阳市教育局评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校本教材《读写指南》于2013年12月在省第一届校本课程评选中获得二等奖;以“三年书香濡染,奠基终身发展”为题的文章在2014年第四期的《辽宁教育》上公开发表。

办学条件

学校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教学楼、宿舍楼、餐厅布局合理,冬季全部集中供暖。运动场面积37500平方米,建设了400米标准田径场,铺设了篮球场,排球场。学校建有双套省一类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装备达到《辽宁省初中理、化、生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符合《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相关要求,能满足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需要;多媒体教室7个,占班级总数的26%;计算机教室3个,装配计算机120台,生机比为7:1;设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地理教室、综合实践室、语言教室、光盘播放室等专用教室,装备了卫生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藏书室、阅览室、荣誉室等功能室,各室面积达标,装备达到标准,符合装备规范的相关要求,专用教室和功能室充分满足了各类教育教学需求;学校图书室现有文字藏书4万册,电子图书2万册,各类报刊90余种,图书室、阅览室实行“超市式”借阅,音、视频教学资源丰富,达到300G以上,共享教育资源达到5000G以上。学生宿舍可容纳800人住宿,舍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学校食堂可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食堂实行刷卡就餐,刷卡就餐快捷、方便,既让学生能吃好,又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校园硬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品味高雅、文明向上,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辽宁省三队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标准化农村初中、朝阳市教育管理先进单位、朝阳市体育艺术2+1先进学校、朝阳市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凌源市模范学校、凌源市先进学校、凌源市先进党支部、凌源市平安校园、凌源市课堂教学改革先进校、凌源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在新的发展时期,三十家子中学将在校长的带领下,继续高起点布局、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上下一心,与时俱进,用辛勤和汗水谱写三十家子教育事业新篇章!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含义: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法与经验

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地方政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力度,完善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努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努力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的普惠政策和目标。

(一)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治理水平

各级政府持续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认识,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在制度、机制、措施上不断创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治理水平。

一是实施办学体制创新,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各地不断探索,深化大学区制、委托管理、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城乡互助共同体等多种办学体制,盘活存量,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北京市推行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一校多址”、九年一贯对口直升、优质学校捆绑普通学校等多种方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吉林省制定实施了《关于在城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指导意见》,多形式、多类型的“大学区”管理方式在全省全面推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组建了15个教育集团,各学校在管理文化、资源调配、教研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享与交流。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创建了“政府+企业+名校”的办学模式,利用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和环渤海教育联盟平台,引入多方优质资源,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结构。

二是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巩固就近入学制度。各地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江苏省、四川省高中名额分配比例达到70%、50%。北京市取消“共建”入学方式,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启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跨学区片流动和二次流动。2014年,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提升明显。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已有88个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了“零择校”。

三是落实教育规划,提高学校布局科学性。海南省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在县城附近建设标准化学校,接收核心生态保护区、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入学,使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布局调整、教育扶贫、生态保护三重目标。甘肃省100人以下学校有8000所,但仍结合实际,坚持按需布点、低段分散、高段集中的原则,办好需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并提出对无人学校校址保留三年的要求。天津市和平区克服城市核心区发展空间有限的困难,近三年投入16.88亿元,专门用于学校土地置换、学校扩容、改造提升。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克服山高谷深、土地紧缺的困难,近三年来新增学校用地353亩,为学校布局打基础。

四是完善考核监督制度,为均衡发展保驾护航。多数省份出台或者修订了教育督导条例和办法,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加强督导对促进均衡发展的作用,层层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天津市制订了实施两个“100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完善了首席督学、督学职级、资格认定等相关制度,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山东省研发均衡督导信息化平台和全省义务教育数据库,督导人员人手一机,实现后台数据与现场情况的直接比对,提高了评估信息量和信效度。辽宁省大石桥市创新督导评估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初步构建了“教育行政、教育督导、监测评价、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五位一体的教育监测工作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对通过“区检”“国检”的县给予2000-5000万元奖励;贵州省对达标县给予1000万元奖励。

(二)经费投入先行,倾斜保障公平

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统筹城乡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坚持“雪中送炭”,将更多资金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达到1.42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36万亿元,均比上年增长大约1000亿元,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下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巩固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我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资料】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是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天津市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和公平普惠这两条主线,通过提升干部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档案建设

    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学校档案建设基本要求 (讨论稿,供参考) (2012年11月15日) 为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学校档案建设与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根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平店乡平店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力度,扎实做好迎检工作,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会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心得体会 莫先风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材料,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我们这里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具体......

    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利用十年时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基本实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

    学校标语参考 1、 2、 3、 立足特设学校建设,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以“五个校园”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优化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教育管理,全面构建优质学校。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