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法征文---四一格式正确的
全市青少年学生“大业杯”普法征文稿
学法、懂法、守法
“一失足成千古恨。”人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导致铸成大错。今天,我从一位法院阿姨那儿听到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位学生,付他父母教育方法不当,整天打骂他。一次,他又和父母吵架,因忍受不了,他就带了几十元,带气离家出走。不久,他的钱便花完了。于是,他找了一家店去干活。与他一同干活的小李,工作十分勤快,老板也喜欢,让小李与他一起住。他干活几天,觉得工作十分累,又没拿到薪水。他没有回家路费,便萌发了偷的念头。一日,他趁小李不注意,抡起棒就朝小李打,小李顿时被打倒在地。他又怕小李醒来,便拿刀砍了小李几刀。随后,他拿了桌上的5元钱逃回老家。后来,他因为良心过不去,告诉了老师。老师又通知公安机关,这起盗窃案终于告破。为了那小小的5元钱,他换来的是什么?是15年阴暗的监狱和3年的政治权利被剥夺。
他多傻呀!许多人知道这个案例后定会这么说。但是这起案件也反映了一连串的现实问题。就拿那位学生来说吧,是什么让他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是法律知识的缺乏。这就说明我国的法律普及还不够,我们青少年的素质教育还有很大的缺陷。再拿这位学生的父母来讲,父母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大的问题。我想,如果他的父母不用“棍棒下出孝子”的老观念来教育孩子的话,事情也不会到这种地步。凡事要从小事做起。我们从小就要学法、懂法、守法,从小做一个好少年,长大去建设祖国。
吴家楼小学四年级一班:田惠10岁
辅导教师:臧丽
第二篇:普法征文
普法征文范文: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中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普法工作已经进行了二十余载。法律作为一种必备的知识逐步进入每个人的日常话题。在我的记忆之初,父母老师就在我们心中播下了“法”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破土发芽,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也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邓小平同志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事实上,从普法活动的展开规划,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法律保护,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从小学到大学的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体系。这非同寻常之举意味着法律知识将被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内容,我国学生知识结构中法制教育比重大大增加。
不容回避的是,我国青少年法律意识现状令人担忧。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了解分别只有24.7%和16.4%。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青少年法律文化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仍有待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所占人口比例很大,在校学生达2.4亿多人。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强,容易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青少年团伙犯罪和有组织的犯罪增多,暴力化程度加剧,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其中法律观念淡薄是青少年犯法的重要原因。
我们正视现在是为了铸就未来。为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在课余时间,学校组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不断扩大学生的法律知识面;有的通过开展学法用法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加学生参与程度,得到更多的法制实践的体验;还有组织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场所,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和当事人的现身说法,使我们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威严。这些都让我深深感受到法律长久的是生命力。
因此我常常在思考“法”是什么呢?是约束,是制裁,还是冰冷的牢房锁住罪恶的灵魂呢?是保护,是武器,还是笑看邪恶被绳之以法呢?那是一张张看似天真烂漫的笑脸,那是一群群似乎没有忧愁的孩子。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不归路呢?无知、报复、还是无可奈何?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思想政治素质低,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会形同虚设。”学校的普法建设,目的就是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使青少年懂得违法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有这么一个故事:16岁的小张,由于父母忙于做生意,从小就缺乏教育,初中未上完就辍学,在社会上游荡,贩毒分子为了引诱他,使用欺骗手段让他染上毒瘾,为了能吸食、注射毒品,小张不得不为毒贩做事情。在一次贩毒交易中,小张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这能说全是小张的错吗?缺乏教育,是悲剧的根源吧。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学校的普法建设,就是让我们懂法,就是美化我们的心灵。
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与喜悦,”敢问如果生活中全都是甜蜜与喜悦了,还会有愤怒?报复与怨恨吗? 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邪恶,而拥有一分坦荡的胸怀,一分善良的信念;心有小窗,便有亮丽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不会在心中种下罪恶的种子;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这些都是美丽的神灵。这便是学校普法建设的目的。
还有一个故事:
某镇一个中学,有几名学生无故退学,经学校调查得知,这几名学生的家庭都有足够的条件供其子女上学,他们退学的原因是其父母让孩子外出打工挣钱,学校领导先后多次上门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但学生家长仍然拒绝让孩子复学,学校只好同镇教育领导部门向人民法院起诉这几名学生家长,法院依法责令每名学生家长督促孩子尽快返校,几日后,这几名学生由家长亲自送回学校。正是因为有了法律的保护,这几名学生才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原来法律不仅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更能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啊!看来,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非法侵害,一定要运用好法律的武器。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幕:在某校举行的中职学生18周岁成人仪式上,上千名18周岁的青年,面对国旗,举起右手,握紧拳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名义,庄严宣誓:“我将捍卫神圣的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怎样评价这一幕呢?庄严、震撼,更多的还是感动吧!
也许明天的道路还有许多的荆棘。
可君不见一片黑暗中前方那如豆的灯火啊?那是世上最亮的东西,是学校为了让我们健康成长的普法建设啊!
人生如诗、如画、如歌……美丽至极!也许那么多的悲剧,总是不该发生的;也许只是因为缺乏法律知识,也许只是一失足,也许只是一懦弱,也许…
所以,为了美丽的人生,为了明天会更好,为了和谐的世界,让“普法先行”吧!让我们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中。
第三篇:普法征文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这几天放学回家时,我和一位好朋友搭伴走回家,别提多快乐了。她是一个乐天派,整天与我嘻嘻哈哈,把本来文静的我都带的傻笑个不停。可最近一件事,却让我和她差点闹翻了。
那一次,我们还是与往常一样,一起背着书包,嬉笑着穿过闹市。走在马路旁,我们正要上天桥时,她却忽然兴高采烈,要翻马路上的栏杆,嘴上还振振有词:“你看,走天桥那么慢,需要五分钟呢!而翻栏杆只需要最多一分钟,方便快捷。浪费时间可就是浪费生命,我可不想再浪费下去了!”可她是否想过,翻栏杆是快,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万一出了什么事,生命之花就会立刻凋零,自己将会孤独走向另外一个世界。就算是一个陌生人,我也会尽自己所能拦住他。何况,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啊!看到她就向大马路中央走去,我毫不犹豫的拦住她,坚定的对她说:“不行,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可不能让你冒这个险,用生命去下赌注。”她有些尴尬的看着我,但还是强颜欢笑着说:“没关系的,不会出事的。”说罢将我推向马路中央。我站在那里,无依无靠。我闭上双眼,展开双臂,调节情绪,但还是不敢贸然穿过马路,只好又退了回来。看到我这样,她一下子就变了脸,还白了我一眼,说:“切,你不就是不敢过吗?好,你不过,我过!但是你记着,我永远不会和你这样胆小的人做朋友!”说完,她丢下我,独自一人冲向马路中央。我伸手去拦,但还是没能拦住,我只好自己跑上了天桥。有人说,既然是朋友,就理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谁能告诉我,现在的我,又应该怎么办?
站在天桥上,安全感一下子包围了我。走向栏杆旁,我低头俯视下方,看见她刚刚翻过栏杆,一辆车就从她身边飞驰而过。我吓得闭上了眼睛,心中不由得为她捏了一把汗。睁开眼睛,我看见她虽完好无损,但似乎也吓得不轻。她抬头向上看了看,双眼锁定了我的脸,我们俩四目相对。她似乎还在生我的气,又低头向前冲去,我的心一直牵挂在她的身上,看见她终于冲过了马路,我舒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差一点瘫坐在地上。我缓缓下了天桥,她的身影,却早已消失在了人群中。我想了想,对啊!我做的没错。我们大家都要遵守法律,做守法的好公民。遵守法律法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分。但一想到我从此失去她这个朋友,我心中又难过又委屈,一滴晶莹的泪珠滴落在我的手背上。
忽然,我感到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同时轻声安慰我:“别哭了,让人见了多不好,你什么时候见我哭过?”是她!我回头一看,她正笑眯眯地看着我。见我不哭了,她的脸又红了,腼腆的对我说:“对不起,是我错啦!我请你吃冰激凌,弥补一下。你看怎么样?”我看着她,也甜甜的笑了。“那你以后可再也不许这样啦!”“嗯,好。只要我们还是朋友,一切都听你的!”她又轻轻地问:“那我们……”“我们还是好朋友,永远的好朋友!”我急急地说。“哈哈哈!”“哈哈哈!”幸福的笑声在我们耳边回荡,我们紧紧相拥。
第四篇:普法征文[推荐]
浅谈企业普法的必要性和方法
什么是“法”?有记载云“法”是一种与鹿和牛类似的神兽,在古代人们将它作为断案的工具,每当办案时出现多个嫌疑人的时候,人们通常把它放出来,它如果用犄角顶谁,谁就是罪犯。用现在的话讲,法就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利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法制建设的步伐,我们的目标就是争取使我国早日进入真正的法治社会。
各行业、各类型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并颁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就是“法治”社会。“法制”和“法治”虽只有一字之差,其表达的内涵却有千里之别。要想实现真正的“法治”,除了要有执法者的决心外,更需要普法,通过普法,使每一位公民首先能做到懂法,才能进一步讲守法和用法,之后才能进行“以法治理”。
而企业作为人员集中的社会性组织,在企业中普法,就显得尤为有利也尤为必要。
首先,企业开展职工普法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知识的重要,都在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充电,生怕自己和“文盲”沾上边。而当下社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法治社会,而我们却都能若无其事地放纵自己当“法盲”!在与他人发生纠纷时,由于不学法、不懂法,没有一点法律意识,一切凭感情用事,结果往往是先拍胸口,再拍脑门,搬了石头砸了自己
1的脚,后悔以来不及。
其次,企业开展职工普法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人治”说白了就是“人说了算”,一切法律、制度都靠边站。“人治”与治理者个人的好恶、心情好坏以及自身素质的高低有关,是法治的对立面,是对社会秩序的严重扭曲和破坏,是社会治理的倒退。“人治”的结果就是让有序变无序,让被管理者无所适从,从而直接导致一个企业的衰败甚至消亡。
第三,企业开展对职工的普法教育是增强广大职工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意识,减少职工违法犯罪的最有效途径。一个在企业的普法中受到深刻教育的职工,带着法律意识走出企业,走向社会,自然便是一名合格的法律执行者和守法公民。他会在自己做出某种社会行为时,首先用法律的视角审视自己,用法律的禁止性规定限制自己,同时,当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也知道用法律的盾牌有效地保护自己。
了解了企业普法的必要性,那么,在普法时,到底怎样“普”才能更有效呢?以下是拙见,以供参考。
1、要加大普法宣传的力度。在企业集中普法期间,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厂级、各部级、各车间班组,都要有相应的宣传活动,活动要涉及厂部的每个角落、每个人。通过大力宣传,使每位职工首先在意识上重视起来,把学法当成一项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任务来完成。
2、要丰富普法宣传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式决定效果。
因此,我们要注重深入基层,深入职工、深入生活,不断推出职工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尽可能地吸引住职工,扩大普法的效果。比如,让职工每人写一篇普法学习心得;进行一次普法征文;开展一场普法晚会,可以演出与职工学法、用法内容相关的小品、相声等节目;请法律界的专业人士开一次普法讲堂;在厂部网络上开一栏普法教育等。
3、要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普法教育中的应有作用。
随着每年普法宣传月的结束,企业的普法工作不应该终止。而这一重任就落在了企业工会身上。教育职工是工会组织的四大职能之一,而对职工进行长年不间断的普法教育,工会责无旁贷。工会组织应该利用自己是“职工之家”的优势,不定期的对职工进行常用法律和新法新规的学习,可以通过聘请法律顾问开讲座、采用出普法板报或者印发普法宣传小报等形式,使企业的普法工作持续化、常态化。法治社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普法教育,任重道远。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应该像害怕“文盲”那样,害怕自己是“法盲”,人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努力学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能够懂法、用法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好公民!
第五篇:普法征文
心中有法,动循矩法
清晨温柔的阳光透过绿色的叶子斑斑点点洒向大地,就像一只代表着公平与正义的双手,倾泻在需要保护的人身上;年轮中曾经年轻遗留下来的痕迹,威严的法庭,冰冷的监狱,讲述着接受判决后的心酸与悔改。少年强,则国强。黄山黄河、长江长城就像一条巨龙,蜿蜒流长的贯穿着中国;她又像一位母亲,用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人;他还像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见证着中国法律的沧桑历史、改革与发展。作为大学生,我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法律,是我们强而有力的武器,保护我们的权利与利益。法律,是我们坚实牢固的盾牌,抵住恶魔的双手,约束自身的行为,远离犯罪。
亚里士多德曾留给世人这样一句久颂不衰的法谚“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的确如此,“法律”是黑色的,是冷酷无情的铁链,意味着判决与处罚;“法律”是红色的,是旭日东升的力量,代表着公平与正义。法律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不因情感、私欲和偏见而产生的激情来评判是非纷争,但却让冰冷的心灵变得温暖,漠然的面孔变得灿烂,孤寂的角落有了光明,盛开的鲜花取代了硝烟。
然而,倘若我们无法理性地运用法律,倘若我们的法律意识薄弱,那么就算我们的武器再强大,我们的盾牌再坚实,也宛如一个手无寸鸡之力的人,抓不紧武器,也握不住盾牌。人们期盼获得或彰显法律意义上的实质正义也就因之而失去了平衡。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就希望能像鸟儿一样,拥有一双翅膀,飞过高山,飞过大海,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而现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在每一位广二师的莘莘学子的心上插上理性之翼,让我们可以在“遵纪、守法、崇德”的天空,展翅翱翔!作为刚踏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我们怀揣着梦想,憧憬着美好的明天,有着无比的朝气和敢为人先的激情,但就是这样的我们,在社会的旅途跋涉中,显得稚嫩而又弱小。我们,还不懂得如何能很好地保护自己。而法律,就是我们前进的希望。
21世纪,法律制度在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这符合全球多元化的趋势,也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规律。法制教育一个渐进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祖国未来的顶梁柱,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把“遵纪、守法、崇德”有机统一起来,它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当今社会个人主义思想膨胀,尤其是近年来暴露出部分人在自我价值的选择上忽略了奉献性的问题严峻,道德滑坡,法律素质低下。但是,我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全民学习各种法律知识、学校和社会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法制建设一定能做好。
首先,作为新世纪大学生的我们需要提升“学法用法守法”的思想理念,自觉学习、贯彻和宣传法律。我,作为一名大一的新生,入学的几个月以来,就陆陆续续的收到学校面对全校派发的各专题的法律读本,参加了学校展开的各型各类的普法讲座,引导了我们对有关法律问题进行思考,认识到了热爱生活,提高自我维权能力的重要性,切身体会到了学校普法的灵活多变的形式以及对普法教育的重视。而普法不单纯是灌输,由一群人灌输给另一群人,而应是一种互动,一种双向交流和感染。从这一点来说,作为普法教育的受益者的我们,就应该积极响应、配合学校,接受法治思想的熏陶,投身到学法中去,培养我们自身良好的法律品质,努力为社会的法律素质水平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其次,作为新世纪大学生的我们需要了解到,犯罪就像一朵长满刺的玫瑰,它就算再怎么美丽动人,却也只会让我们流血流泪。尽管如今大学生思想主流健康,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当中不存在因法律意识薄弱而走上犯罪的个别群体。前不久郑州大学生小闫因为捕鸟而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2016年7月广东财经大学两硕士互殴一人被捅死,类似的还有很多,这些事件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大学生无知酿成的悲剧,给人一种痛惜感。莫等法律用时方恨少,一种对于一切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的期待和深情呼唤就产生了,要在正义与愚昧的冲突中正视社会上的诱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这必定是一条荆棘丛生的坎坷之路。法律的神力不仅在于晓之以理的理智,而且动之以情,掀起我们心中对它的尊敬与崇尚。我们应当思考我们想做怎么样的人,勇于思考与探索人生的意义。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为了我们自己的前途,我们应该迫切、务实的将人生观、社会、学法、做人有机统一起来。正义、懂法,提升我们自己的法律素质。
同时,作为新世纪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坚定政治信念,认识到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素质中的核心和灵魂。体会“法律的国家意志性”,树立正确的司法独立和诉讼公正的观念,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法律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断地制定的,不断地向遵循中华民族美德观念靠近,我们必须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解普法教育教学学时少与繁多的教学内容形成的矛盾,理解电视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普法观念滞后的现象,抵挡腐败现象。真正懂得以法律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思想,积极建设校园法治文化。“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它是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既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缩写,又具有时代特征,是中国发展与进步的选择。实现中国梦要从我们自身做起,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财产与个人信息,在随波逐流的互联网时代中独善其身,在外面的世界探索遇到险阻的时候,懂得理性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扛起肩上的责任,背负起自己的使命。
敲响历史的钟声,我们听到了中华五千年的梦想,穿过岁月的河流,我们看到了龙族实现梦想的力量。五千年的厚重历史,赋予我们智慧的双眸,五千年的坚守传承,赐予我们钢铁的脊梁。真正的普法教育必定贯彻着育人的理想。每个大学生都有责任,为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心中有法,动循矩法。满腔的热血在沸腾,满怀的豪情在唱响,让我们怀揣着春的憧憬,夏的蓬勃,秋的浪漫,冬的深刻,携手没有激情的理性齐奏一曲“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乐章。
16物理教育B班 赖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