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曲靖市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实施办法
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告
第51号
《曲靖市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实施办法》经2010年4月7日曲靖市第三届人民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二○一○年四月七日
曲靖市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依据《城市绿化条例》、《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云南省城市绿化办法》、《云南省曲靖城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曲靖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曲靖市行政区域内曲靖市区和各县(市)城市建设项目绿化指标的审批和绿化建设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异地绿化补建绿地是指建设项目因规划调整或者场地限制,无法就地绿化或者就地绿化面积达不到绿地率规定指标的,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用地范围以外补建绿地的行为。
第四条 建设项目的绿地率是指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占项目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建设项目的绿地率(%)=(建设项目绿地面积÷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屋顶及室内绿化面积只可参加绿化覆盖率指标计算,不参加绿地率指标计算。
第五条 城市各类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曲靖市绿线管理规定》规定的绿化指标完成绿化建设。建设项目发生以下情况的,建设单位应实施异地绿化补建绿地。
(一)确需建设但因建设场地的限制或因规划调整而绿地面积达不到绿地率指标的建设项目;
(二)有规划指标要求的绿化用地,但实际建成的绿地面积低于规划指标的建设项目。
第六条
建设单位出现第五条规定的情况,绿地面积达不到绿地率规定的指标,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异地绿化补建绿地的申请。
第七条
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异地绿化补建绿地申请符合有关条件的,建设单位应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合同。合同文本应约定异地绿化补建绿地的位置、面积、实施办法、所需资金(异地绿化补建绿地资金按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计算)及不进行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或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不合格的责任承担方式等。
第八条
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将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资金转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异地绿化补建绿地资金专用账户,凭银行出具的资金到账证明,方可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第九条 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资金按所缺少的绿地面积与建设项目所处的地段综合计算,具体按照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建设项目所处地段基准地价标准,或者按照建设单位取得该土地的实际出让单价计算,申请办理时可按照较低的一个标准计算。
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资金=地段基准地价(或者取得该土地的实际出让单价)×所缺绿地面积
所缺绿地面积=用地总面积×建设项目规定绿地率-建设项目实际建设绿地面积。
第十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化建设规划统一安排实施异地绿化补建绿地,由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单位招标选择施工单位,使用本单位在异地绿化补建绿地专用账户中的资金进行建设。
第十一条
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工程竣工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出具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合格证明和建设项目绿化合格证明,建设项目方可申请办理有关验收手续。
第十二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按照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办理支付手续,不得用于其他项目支出。
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资金实行多退少补的原则,工程验收合格,结算审定后,不足资金由异地绿化单位补足,剩余资金退还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单位。
第十三条
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建设资金实行公开公示制度。专用账户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政务公开栏进行定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四条
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超过规定期限6个月不实施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建设费用按合同约定从项目建设单位在异地绿化补建绿地专用账户预存的资金中支付。
第十五条
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工程经验收不合格的,应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不得申请验收。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绿化指标不合格而又不申请异地绿化补建绿地的,依照《云南省城市绿化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可以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擅自降低异地绿化补建绿地面积办理审批手续的;
(二)擅自降低标准对异地绿化补建绿地工程进行验收的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
(三)挪用专用账户资金或者改变资金用途的。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曲靖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平罗县林木绿地认建认养实施办法说明
《平罗县林木绿地认建认育实施办法(试行)》的说明 县长、各位副县长、各位领导:
《平罗县林木绿地认建认育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经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由我做说明如下:
一、制定《办法》的必要性
(一)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需要。1981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义务植树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认建认育林木绿地是公民尽植树义务的新的实现形式,有利于丰富义务植树活动的内涵,拓宽义务植树尽责的形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加认建绿地、认育林木等形式多样的植绿护绿活动,有利于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义务植树成效。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随着我县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城乡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参与绿化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在全县范围有组织地、有序健康地开展林木绿地认建认育
活动,有利于弘扬生态文明,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引导我县各界人士携手共建环境良好的绿色家园。
(三)解决管理资金缺乏的需要。林地造好后,大部分后续管理资金十分缺乏。需要把城市造林绿化由政府单一投资向政府造林和社会造林并重转变,采用认建认育形式,由认建认育的单位和个人向管理单位提出申请,实行协议管理。属以资代劳的单位或个人,在协议签订后出资额以不低于所认育的林木、绿地当年所需培育、管护费用为基准支付认建认育费用,《办法》实施后将拓宽园林绿化建设和管护资金渠道,能有效解决后续管理资金缺乏的问题。
二、《办法》主要内容说明
(一)关于《办法》的框架:分为总则、组织管理、权利与义务、附则等四章,共24条。
(二)关于《办法》制定的依据:根据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三)关于林木绿地认建认育的定义:认建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自愿捐赠一定数量的绿化资金或绿化物资、设施等;而认育是指认育者支付绿地(树木)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保洁等日常养护费用。其中,认育分自行认育和委托认育两种方式,认育单位或个人可自愿选择其中一种形式。一个单
位或个人可认育多块绿地、多棵树木,也可以多单位、多人认育同一块绿地。
(四)关于林木绿地认建认育的原则:坚持自愿的原则,禁止强迫命令和强行摊派。认建认育不得改变原有林木、绿地的性质、功能和产权关系。
(五)关于林木绿地认建认育的程序:(1)向社会公布认建认育的项目方案;(2)认建认育者登记报名;(3)签订认建认育协议;(4)交纳认建认育费用;(5)领取认建认育证书;
(6)按照约定实施认建认育。
(六)关于林木绿地认建认育的管理:实行协议管理。认建认育单位或个人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申请,经登记确认后,签订认建认育协议,明确认建认育的地点、期限、面积、株数、范围、内容、费用及权利与义务。
(七)关于林木绿地认建认育的权利:(1)认建认育的单位和个人在认建认育期内,对所认建认育的林木、绿地拥有监护权;
(2)认建认育的单位或个人领取的认建认育证书,既是参加认建认育活动的纪念证书,又可作为完成相应义务植树任务的证明;(3)对认建认育的费用,个人达500元以上、单位团体达1万元以上者,允许其为所认建认育的树木、绿地悬挂或树立认建认育荣誉牌;(4)林木、绿地连续认建认育资金额累积,个人达1万元以上、单位团体达30万元以上的,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批准,可以取得该林木或绿地的冠名权。
三、修改和完善的内容:
1、本《办法》在本次上会前由我办进行了审查修改。原《办法》包括认建认养和认购三方面的内容,对于认购,其定义是:林木产权者在解决土地使用权后出资购买苗木成本、支付栽植费并取得特定区位林木产权的一种投资行为。在我办审查时认为,涉及林木、绿地认购方面的内容,相关部门操作起来,权利和义务不好界定,一旦发生问题也不好处理。鉴于此,我办建议,林木、绿地认购不宜列入《办法》予以规范。关于认养的用词,为了和去年平政办发45号《平罗县开展城市林木绿地认建认育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相一致,我办建议将认养修改为认育,起草单位采纳了我办的建议。
2、各单位门前“三包”的绿地林木、单位庭院绿地、居住区绿地及个人所有的绿地林木,我办认为不在林木绿地认建认育范围之内,应该在《办法》中予以明确。这点起草单位也采纳了我办的意见,在原办法中增加“各单位门前‘三包’的绿地林木、单位庭院绿地、居住区绿地及个人所有的绿地林木,不在林木绿地认建认育范围之内。”的内容,作为《办法》第七条。
3、《办法》适用范围我办认为应该界定在城市范围内,也做到了与《方案》的一致。
综上,我办认为修改完善后的《办法》具备了必要性、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建议政府正式下发全县实行。
以上说明妥否,请明示。(二○一一年四月一日)
第三篇:绿化补植方案
同心东部综合供水工程苗木补植计划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宁夏子午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于同心县下马关绿地春季补植苗木的成活率及保存率,切实做好苗木补植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以春季苗木补植,提高苗木成活率、保存率为目标。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补植全面准备工作。
一、技术要求
有关新疆杨、刺槐、柳树等苗木死亡总结:此类树种植物特性为喜半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的中性及微酸性土,耐寒性不强。生长缓慢,耐修剪。对有毒气体抗性强。在年平均气温 11.3~11.7℃,极端最高气温39.5~42.7℃,极端最低气 温-22~-24℃ 的气温条件下生长最好。
均属易活类北方树种,下马关此类苗木死亡原因如下:因运输商养分和水分耗损严重,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50%,还有部分没有及时栽植与补充水分和养分导致死亡。关于杨树补栽春季苗木补植,将苗木补植及补植后浇水工作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来抓,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对影响成活率和保存率且行动迟缓,补植及浇水工作不到位因素严厉杜绝。
对所需补植苗木的苗源进行精心选择,以适地适树,乡土树种的原则,对苗木苗源选择以宁夏为中心周边省份进行苗源的确定 补植着重环节措施如下:
1、控制好苗木运输过程中水分的散失,应做到苗木既到既栽,尽量避免出现苗木到场不能及时栽植的情况、2、把握栽植过程中的各项环节,使其一蹴而就的将到场苗木栽植完毕
3、为使树木正常生长,5~11月是树木灌溉的关键时期。
4、新栽植的树木根据不同树种和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适期、适量的灌溉。
5、已栽植成活的树木,在久旱或立地条件较差,土壤干旱的环境中及时进行灌溉。
6、灌溉时灌饱浇透,尤其是春、夏季节,避免灌水量少,造成土层上半部紧密。
7、夏季灌溉宜早、晚进行,冬季灌溉选在中午进行。
8、保证每天彻底浇一遍透水,坚决杜绝漏浇苗木浇水时需两人操作进行(一人实施浇水,一人检查是否浇透及有无漏浇苗木)。
9叶面喷水,保证湿度,减少蒸发。当天所领苗木务必当天栽植完毕,并且必须浇一遍透水。
10、秋季(8月下旬以后)适当减少灌水,控制苗木生长,促进苗木及时木质化,以利越冬。
11、入冬前对树木普遍浇一次水,以保护树木越冬和防止春旱.树木周围暴雨后积水及时排除,新栽树木积水尤其尽快排除。
第四篇:村屯绿化管护实施办法
村屯绿化管护实施办法
1.人人树立植绿、护绿、爱绿意识,主动为村屯绿化作贡献。2.各家各户要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村屯绿化工作,自觉在庭院内和房前屋后种植树木,绿化美化家园。
3.加强绿化树木的管护,负责各自房前屋后新种树木进行淋水、除草、陈藤。不得以任何方式破坏村屯的绿化树木和公共绿化,不得擅自砍伐、采挖村中的绿化树木,不得将牛拴在新种的树木上。
4.发现人、畜危害或损坏村屯绿化树木的应及时制止,对不听劝阻的要及时向村委会报告。
5.对破坏村屯绿化树木致死的人员,由村委会责令当事人自行补种相同规格的树木,或者交纳相应的罚款,并由村委组织人员代为补种。
本村规民约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自
****年**月**日起实施。附件2:
XX 镇(街道)“美丽南宁·生态乡村” 村屯绿化管理制度
(参考稿,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补充完善)
第一条 为创建“美丽巨日合·生态乡村”村屯绿化活动,加强绿化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村民居住品质、构建生态文明的新农村,根据国家有关绿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村屯绿化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地范围内所有绿化规划、建设与管理。绿化类别包括村屯小公园、公共道路、住宅庭院、古树名木等的公共、私人场所绿化。
第三条 镇村绿化采取统一规划、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直管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绿化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屯对本区域范围的绿化工作进行管理。
第五条 私人庭院应做好各自范围内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第六条 公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造林义务,培养良好的爱护植物、呵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不破坏绿化、不损坏绿化设施,任何公民有权阻止损害绿化的行为。第七条 要进行绿化总体规划编制,已编制绿化规划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
第八条 全镇绿化推进工作,按照区分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开展,主要交通干道和重要交通枢纽沿线内、荒山和退耕还林等是绿化工作的重点。加强树木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意识;加强村村自然风貌,在加强绿化工作的同时,注重突出乡村自然山水、田园风光的特色。第九条 对全镇绿化工作的总目标:
(一)村屯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各项村屯绿化指标并逐年增长。
(二)村屯绿化美化,要能体现本地特色。
(三)认真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
(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村屯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
第十条 镇村绿化应当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植物,构成科学合理乡村生态植物群落,美化村容。
第十一条 鼓励群众植树、栽花、种草,美化环境 第十二条 个人庭院绿化由村民个人负责;
第十三条 禁止向绿化用地倾倒废弃物,禁止损坏绿化带及其他绿化设施。
第十四条 村区范围内的树木不得随意砍伐,确因更新或者建设需要,需要砍伐的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第十五条 树木、花草等种植物应当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第十六条 禁止下列损害绿化植物的行为:
(一)就树搭棚或以树木作为支撑物;
(二)肆意挖掘苗木行为;
(三)折枝剥皮、在树干上划痕缠绕铁丝;
(四)其他损害绿化植物的行为。第十七条 古树名木由有关园林部门进行鉴定,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落实管理人员,进行重点保护。第十八条 损坏草坪、花坛、绿篱、绿带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侵害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可处罚款;造成损失,应当依法赔偿。
第五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概况
(一)、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名称
(二)、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规模
二、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必要性
(一)、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必要性
三、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进度安排
四、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道路绿化及绿地补植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