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

时间:2019-05-14 00:4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

第一篇:在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

在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正当我们还沉浸在欢庆祖国60华诞和我市撤地设市10周年的喜悦气氛中,节日长假上班第一天,我们就召开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国企改革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专门召开的,既是学习贯彻苏荣书记关于国企改革重要讲话和省里有关国企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加快国企改革决策部署的工作会;也是推进全市国企改革攻坚克难,迅速掀起全市新一轮国企改革高潮,如期实现省里规定2年内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市委确定明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国企改革目标的动员会。刚才,刘琮同志宣读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请大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快全市国企改革进程。几个市属国有企业和章贡区政府签订了国企改革责任状,希望到时能兑现,如期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市国资委等几个单位作了发言,介绍了经验,表明了态度,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清国企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国企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国企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加快国企改革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紧迫任务,必须破解的难题,是一道始终躲不开、绕不过的“坎”,可以说迟改不如早改,早改早主动,越拖越被动,越拖代价成本越高,甚至酿出大事。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三个方面切实提高认识。

(一)加快国企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同样也决定我市的前途和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没有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就没有综合国力的极大增强,就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就没有我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国家如此,我市的情况也是如此。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撤地设市后的近5年,是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牢牢坐稳全省第二把交椅,进入全国百强,并成为全省第二个财政总收入过百亿的设区市;主要总量指标在周边四省九市排名前移,其中GDP、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三项指标跃居首位。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同样取得显著成就:

一是通过破产、兼并、转让等方式,引进其他经济成分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改造重组,相当一部分处于绝境的国有企业获得新生,可谓“凤凰涅”。如赣州逸豪优美科公司、赣州华劲纸业公司、崇义章源钨业公司等都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它们现在均已成为我市主要工业行业的龙头企业,税收大户,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卓著。

二是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了赣州银行、高速公路公司、稀土矿业公司、宏泰公路公司、通威集团、水务集团、资产经营公司、城投集团及发展集团等一批新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强了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和优势行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这些现代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我市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已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使用。

三是重组盘活国有资产,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多种形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筹集资金,企业自身也不断做强做大。1997年,整合国有赣州酒厂、赣南农药厂及有关县的有效优质果业资产,重组赣南果业成为全市首家上市公司,其后对赣南果业进行股权重组,更名为天音控股,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年纳税近亿元。去年底今年初,通过有效整合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110亿元,组建赣州发展投资集团,6月份成功发行15亿企业债券,为中心城区建设资金紧缺解了“燃眉之急”。目前,又正在对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进行有效整合,重组赣州城投集团,争取在今年底明年初再次成功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为我市城市化建设募集更多宝贵的资金。

今后我市的发展依然必须依靠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依然是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这一点不容置疑。

(二)加快国企改革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这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与挑战远未结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扎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扩大开放,一手抓深化改革。国务院下发的《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指出,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通过扩大开放赢得发展机遇。要把应对危机作为深化改革的契机,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就我市而言,当前的改革开放最紧迫的任务是,扩大开放重点抓招商引资,核心是抓项目。对外开放水平决定着发展水平,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新赣州的必由之路。不抓项目是失职,不会抓项目是不称职。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核心是抓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深化改革突出抓国企改革,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企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就要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资产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必由之路,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三)加快国企改革是抢抓发展机遇的迫切需要

加快国企改革是省委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国企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包括较为雄厚的财力支持,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全省正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国企改革新高潮,这是我们加快全市国企改革非常难得的有利机遇。而我市国企改革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一是任务重,全市未改制及正在改制的46户国有企业大多数是停产半停产企业,有的长期停产,困难很大,特别是列入省调度的8户省属下放和政策性破产工业企业,历史包袱重,职工人数多,工作难度大。二是时间紧,省里要求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市委要求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国企改革。面对这种形势,我们更要切实增强加快国企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取得全市国企改革的全面胜利。

二、认真把握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扎实做好国企改革各项工作

省委、市委已经明确国企改革的方向、目的、原则、重点和方式等重要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切实增强加快国企改革的自觉性,着力提高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扎实推进国企改革,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分层次抓好全市国企改革

全市未改制及正在改制的国有企业总户数还有46户,46户企业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改革改制要求也不同,总的原则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厂制宜,一企一策,务实推进。

一是要做强做大一批优势企业。对生产经营好特别是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如赣州银行、高速公路公司、城投集团、稀土公司、水务集团等要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造,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调整股权结构,兼并重组,改制上市等多种方式,实现裂变扩张式发展,快速做强做大。

二是要改革改制一批困难企业。省里规定2年内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市里确定明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国企改革,围绕这个目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抓好赣州木材厂、赣州金林人造板厂、赣南化工厂、赣南机械总厂等4户政策性破产企业和赣州铝厂、钴钨公司、赣南制药厂、海欣药业公司等4户省属下放企业改革。这8户企业改革列入全省国企改革调度序列,均为停产和半停产困难企业,共需安置职工总数10968,这是全市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攻坚克难之所在。对这8户企业要加快改革改制进程,制定时间表,倒排工作进程,力争在今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革,确保不拖全省后腿。

三是要同步推进市、县(市、区)其他国企改革。市综合行办、粮食、建设规划、房产、水利、农业、交通等市直单位要抓好所属企业的改革,按照明年6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安排好工作,确保不拖全市改革的后腿。县(市、区)的国企改革,党政一把手要亲自组织,务必在明年6月前基本完成任务,工作任务重的章贡区、全南县党委书记要总负责,担任第一责任人。

四是要将国企改革与引资重组,优化结构结合起来。国企改革不是简单地“关门走人”,简单地转变所有权,而是按照国有资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进有退”的改革发展战略,优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资产布局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加大引资重组,优化结构力度,把推进国企改革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与吸引民营资本结合起来,以存量引增量,以增量带存量,以市场换项目,大力进行资产重组,搞好存量资产的优化和嫁接。

(二)规范操作,落实政策,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

国企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敏感环节多,职工群众关注度高,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推进国企改革必须规范操作,落实政策,维护和保障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要依法依规操作,经得起历史检验。国企改革涉及到资产评估、财务审计、资产处置、职工安置、债务处理等复杂而敏感的一系列环节。应该说,对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依法依规操作,阳光透明操作,充分尊重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坚定地相信职工,依靠职工,这也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所要求的。具体地说,在改革改制过程中,资产要经过科学评估,财务要经过严格审计,资产转让要阳光操作,选择中介服务机构要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国有资产贱卖和流失,防止腐败现象发生。要将改革的步骤方法、资产处理、评估结算、债权债务清收和偿还等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向职工公示,让职工对改革进行全程监督。特别是企业改革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讨论通过,让职工有话可以说,有话有地方说,充分尊重职工的民主权、话语权。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未通过方案的暂缓进行改革,在完善方案的过程中做好职工工作。

二是要落实改革政策,维护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要严格落实各项国企改革政策,注意职工安置政策的统一性、稳定性,防止“翻烧饼”。在涉及到职工安置方案、资产处置方案,以及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险关系,企业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要注意衔接沟通,做到政策一致。对职工提出的要求,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按政策尽快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职工解释清楚,列出时间,做出安排。政策没有明确规定但又合乎情理的,要集体研究,拿出方案,报上级审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一定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不能随意开口子。对一些人员提出“搭车改革”的问题,要坚持原则,做到政令统一、政策一致,绝不能突破政策底线。对省、市企业职工安置政策的差异,要认真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引导企业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差异。

三是要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努力帮助职工再就业。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放在国企改革工作的首位,带着感情,拿出诚心,善待职工,厚待职工,珍惜人心,赢得人心。对于职工置换身份补偿标准,有弹性的,执行最高标准,可给可不给的给,可高可低的按高的给。在这方面,我市是做的比较好的。根据最近省里出台的国企改革政策,我市按照“从宽从优”原则对职工安置政策做了调整,如省属下放企业职工补偿标准,省里不论固定工还是合同工均为1200元/年,而我市为固定工1400元/年,合同工1200元/年。离岗退养职工领取的基本生活费也明显高于省里标准。但对市属企业、非下放企业仍然要一律按市国有企业执行标准安置职工,做到一个地方一个政策,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防止攀比带来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各县(市、区)国企改革的具体形式、职工安置办法和标准,由各县(市、区)结合相关政策和自身实际自行确定。除给予职工政策规定的经济补偿和基本生活费外,还要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培训和上岗,使职工有处可去,有活可干。在安置好职工的同时,企业改革到位后,要妥善安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企业主要领导要认真负起第一责任,做好企业改革工作。同时,国企改革要彻底,一次到位,改革后,有关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现在及今后国企改革原则上不再设立留守处。

四是要做到未雨绸缪,维护企业社会稳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只有稳定,才能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国企改革中,要特别重视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同时也要防止发生我们不愿看到的群体性事件。要积极主动地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职工的情绪,使广大职工支持、拥护和参与国企改革,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国企改革的浓厚氛围。要特别重视困难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排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做好改革政策和改革方案的宣传解释工作,做好企业职工和家属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确分析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要上纲上线。对于职工群众的诉求,要静心倾听,依据法律法规和各级政策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解答。对于突破现有政策的问题,要发挥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做反复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于合法合规的问题,一定要努力解决,千方百计避免做具体工作的同志置于职工群众的对立面,坚决防止人民内部矛盾转向不良方向。对于在国企改革中严重违法乱纪、制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少数人员要毫不客气地依法处理。特别对在国企改革中无理取闹、挑起事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少数人员要坚决依法惩处。通过依法惩处少数人,教育保护大多数人,保护某些不明真相的职工群众。要建立健全稳定工作机制,完善稳定工作预案,落实稳定工作责任,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防微杜渐,努力把工作做在前面,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多方筹措,分级分担,全力保障国企改革资金到位

资金补偿是国企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是推进国企改革的一项关键因素。资金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国企职工能否及时妥善安置,国企改革能否有效顺利推进,乃至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为此,我们要按照多方筹措,分级负担的原则千方百计解决国企改革资金和成本问题,不因资金影响改革进度。

一是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为保证2年内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省里高度重视国企改革资金安排问题,明确表示不因资金问题延误改革。去、今两年省财政厅、省国资委已共同筹集国企改革专项资金数十亿元。另外今年省里还筹集几十亿资金专项用于原省属42户下放企业和省属32户改革企业可变现土地的收储,解决企业改革成本。省里已明确对原省属下放国企改革,以设区市为单位,存在改革资金缺口的,由省里承担,下放企业决不下放包袱。对于可以变现土地的原省属下放企业,由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公司向银行融资,定向带任务转借给设区市,专款专户用于已下放企业的土地收储,下放企业土地出让所得资金全部用于企业改革和安置职工。对市、县(市、区)所属国有企业存在改革资金缺口的,省里表示帮助搭建融资平台,帮助融资转贷,进行土地收储,解决改革成本。对于省里的这一好政策,我市要积极用足用好,有关部门和改革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省里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做好衔接,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减少我市自身资金压力。

二是要做好土地处置这篇文章。困难国有企业改革安置职工,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处置土地变现。对于收储的土地,要按周边地价平均水平合理作价,每年土地供应量要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必须服从城市和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供应土地中优先拍卖国有企业土地,努力发挥国有企业土地的价值。同时,提醒大家注意,国企改革处置土地使用权,不要因为现在经济不景气,不要因为土地暂时地处偏僻就贱卖,大家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要算大帐,不要算小帐。要做好规划,科学运作,争取国有土地收益最大化,这是一篇应该精心谋划的大文章。需要说明的是,国企改革处置包括土地在内的资产收入,要优先足额安置职工,这也是有关政策明确规定的。

三是要千方百计自我筹措。市、县(市、区)也要积极主动、想方设法筹措好本级国企改革资金。企业要立足自身,通过清理和处置有关资产变现解决安置职工资金,对自身解决安置职工资金确有困难和缺口的国有企业,企业所属部门要积极主动帮助解决,不足部分视具体情况,财政给予必要补助。

三、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为国企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深化国企改革是一场艰巨复杂的攻坚战,涉及方方面面的集团战。改革事关人权、事权、财权调整,事关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调整,其任务之重,难度之大,不深入其中,难于体会。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通力协作,配套推进,形成国企改革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进。省里明确要求:“各市、县(市、区)要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秘书长中明确2—3名同志充实到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中,全力支持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实施国企改革工作,充分发挥保证使用。”省里已专门成立了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由吴新雄省长任组长,3位省委常委、1位省人大副主任、1位副省长任副组长。按照省里的要求,参照省里的做法,我市在原“市直企事业单位改革攻坚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了“全市两年内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春明、炳峰、金水、泽华、刘琮、建平、晓秋等同志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国企改革的领导,要参照省、市做法,迅速成立专门的国企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领导联系改革企业制度,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每位副组长要联系1—2家重点改革企业。

(二)明确责任,严明纪律。按照“谁出资、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国企改革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市国资委要切实履行职责,重点负责推进市出资监管企业的改革,同时加强对全市国企改革的指导、督促。市直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国企改革,县(市、区)负责推进本地所属国企改革。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为改革服务,为改革做贡献,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抽调一批熟悉工业、熟悉财务、熟悉政策的同志充实国企改革力量,具体指导督促企业的改制操作。要抓住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把国企改革作为大事来抓,特事来办,只要符合政策,国企改革办事程序一路“绿灯”到底。必须特别强调的是,企业是改革的主体,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承担起应有职责,增强大局意识,改革意识,积极主动推进企业改革,保持企业正常生产,维护企业职工稳定。要严明国企改革纪律,对在国企改革中,发生政令不畅,拖延误事,吃拿卡要等行为的单位和人员,要严肃处理,涉及违法犯罪的,依法处理。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国企改革工作的监督力度,作为近期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对企业领导班子要提出严格要求,凡推进改革不力甚至阻碍改革的,要在认真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该调整的进行调整,该免职的进行免职,这是顺利推进国企改革的前提条件,领导班子不行的,宁愿暂时不启动改革。要把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在改革中的具体表现作为改革完成后安置其岗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加强宣传,营造舆论。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各级国企改革的政策精神,宣传上级对国企改革的明确要求,宣传我市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通过宣传,让广大职工群众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盘活不良资产和呆滞资产,才能救活企业,才能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职工收入,从而增强职工群众对企业改革的信心,形成全社会关心国企改革、支持国企改革、参与国企改革的浓厚氛围。特别是企业作为改革的主体,更要加强改革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让职工掌握政策,了解程序,消除他们“怕吃亏”、“怕暗箱操作”、“闹一闹政策松一松”的不良思想,为国企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科学调度,严格考核。市、县(市、区)两级要分别建立调度制度,定期调度国企改革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共性问题。各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实行一月调度一次,把握所属企业的改革进度,推动改革按目标要求实施。重点改革企业每月初要将上月改革进展情况定时定期上报市国资委,重要情况随时上报。负责联系重点改革企业的市领导要深入改革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市国资委班子成员和其他县级干部也要建立联系改革企业制度,形成合力,加快国企改革进程。要加强考核检查,确保按时间节点逐一完成改革任务。特别是市国资委,要将出资监管企业改革情况列入企业年度综合业绩考核重要内容,并与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薪酬挂钩。

同志们,国企改革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希望大家按照省、市决策部署,着力推进,狠抓落实,确保2年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确保明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国企改革任务,为保增长、保企业,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全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的讲话

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这次全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3月2日召开的发展和改革项目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业,举全县之力,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全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我县经济的总体实力和增长活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一会儿,郭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在这里,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增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正确认识当前我县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是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九五”以来,我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批立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龙门矿产有限公司兼并苹果园、尤家沟两个选厂后,生产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又顺利地进行了破产重组,为全县国企改革积累了成功经验,铁精粉生产能力由12万吨提高到20万吨。后沟黄金有限公司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框架。铅锌矿通过组建集团,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小型停产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彭家沟银矿、石墨矿等企业的租赁经营,药厂的破产拍卖,使停产多年的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商业系统实行了国有民营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解除了全部合同制职工和部分固定工的劳动关系。一批劣势企业退出了市场。冶金矿山总公司和外贸公司采取破产,民用家俱厂采取拍卖等形式,使企业退出了市场竞争,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去年全市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后,全县上下积极行动,研究制定本行业、本系统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开展改革的各项前期工作,完成了全县国有企业的调查摸底工作,部分企业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龙门矿产有限公司破产重组改制过程中,县农行、国土、劳动、法院等部门以大局为重,全力支持企业改制,为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很大牺牲,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截止2003年底,全县应改制的国有企业共35家,其中工业系统10家,国有资本退出、职工身份改变的仅3家。粮食系统16家,由于等待上级出台粮食企业改革政策,仅做了改制前的基础工作。商业系统8家,国有资本退出、职工身份改变的也仅有3家。由于改革滞后,企业内部深层次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企业活力不足,后劲不强,直接制约了全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国有经济比重大。二是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重工业多,轻工业少,多数企业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十分脆弱。三是改制不到位、不规范,企业机制转换滞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出资人不到位、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四是产权不清,职工身份没有改变,企业效益差、冗员多,包袱重,效益低下。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改革。国企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没有退路。越不改越困难,越不改越难改。国企改革不是“条条大道通北京”,而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一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和外资的全面进入,国有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更加严峻,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我们必须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二是由于改革滞后,社会负担越积越重,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三大压力”上。其一,再就业压力大。全县现有下岗职工1463人,其中国有企业1334人,集体企业129人。其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压力大。县财政每年要筹措资金170万元用于支付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金,给我县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其三,改革成本支付压力大。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改革,就要一次性置换职工的身份。在我县共涉及到3129名国有企业职工,需要支付的职工内债和补偿金高达8500万元。由于这些问题一时得不到解决,引发职工不断上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难题。三是国家出台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很可能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发12号文件明确提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中央支持地方的转移支付资金,在2005年前力度不减;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暂定执行到2005年底。”两年之后这些政策很可能要发生大的变化,这就是说,国家留给我们进行国企改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我们再抓不住这最后的机遇,将国有企业彻底改掉,将国企职工的身份全部置换掉,今后这些职工的生活问题将成为我们长期背不起的包袱。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才能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只有看到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得机遇,才能坚定深化改革、搞活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从外部讲,宏观环境更宽松了。党中央把国企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20多年的探索,国企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从内部讲,我们自身深化国企改革的条件也已具备。全县经济发展重点进一步明确,无论是项目建设、扩大开放,还是工业立县、城镇化建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都为国企改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条件,提供了更为现实的机遇。加之今年以来,金银、铁矿产品市场一路坚挺,价格持续上扬,为我县矿山企业的改革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抓住改革的机遇,也就是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过去我们在国企改革上,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好多发展机遇,这次机遇将是最后一次。如果我们再不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我县经济和社会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将越拉越大。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我县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企业改革的方针和政策,从我县实际出发,按照“统一谋划、分类指导、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以退为主的方针,多渠道筹集改革成本,多形式开辟国有资本退出和非国有资本进入通道,进一步深化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

今年全县工业、商业、粮食、物资四大系统必须将国有资本全部或大部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职工身份全部改变,职工与改制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妥善接续职工社会保险关系,改制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贸系统集体企业也要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由经贸局负责,成熟一个,改制一个。

这次企业改革要坚持做到两点。一是必须坚持全面改,凡是国有企业都要改。改制的范围不仅包括全县的国有工业企业,还包括粮食、物资、商业等流通企业和县办集体企业。第二,必须坚持彻底改。要着眼于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使国有资本全部退出;要着眼于产权制度的根本性改革,下大力量解决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问题,不能搞“翻牌公司”;要着眼于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不能搞形式主义。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企业,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精心组织,攻坚克难,坚决打好这场国企改革攻坚战。

企业情况千差万别,面对的市场千变万化,这就决定了改革的方略不能千篇一律,应对之策只能是千方百计。要从实际出发,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上,吃透个性。针对不同企业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分类指导,一企一策,一厂一法,对症下药,因症施治,积极稳妥,确保稳定。工业企业,上半年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碳素总厂要着手改制,年内完成;后沟金矿要通过招商引资,建立起规范的股份制企业;铅锌集团、万泉寺银金矿要进一步明晰产权;下半年启动人造板厂、石墨矿的改制工作;另外,集体工业企业年内要全部完成改制。粮食企业,上半年要确定粮食风险基金贷款主体,搞好资产评估等前期工作,下半年全面启动。商业企业要结合拆迁重建商业大楼搞好改制。县社所属集体企业力争年内完成改制。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务求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

当前,全县国有企业改革要着力抓好以下六项主要工作。

(一)加快国有资本的退出。企业改革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一股独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一个“坎儿”。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突出产权制度改革这一重点,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合作、拍卖出售、破产兼并等多种形式,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在这个问题上,必须纠正“宁愿烂掉不愿卖掉”和“流动必然流失”的错误观念,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唯求所得”的新型观念。就我县而言,要通过改革,使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全部退出,职工与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一次性解除,社会保障落实到位,职工妥善安置。对未改制的生产企业,要通过出售或转让国有资产、吸纳非国有资本改制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个体、私营企业;对已改制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企业进行二次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权转让、拍卖、置换、吸纳新股等多种形式实现国有资本全部或大部退出;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对停产多年“名存实亡”的企业,在妥善安置职工、合理处置债权债务的前提下,实施兼并或依法关闭注销。但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不能影响正常生产,不能出现不稳定现象,实行无震荡改制。这就要求企业主管部门,特别是企业法人代表及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认识国企改革的极端重要性,站在讲政治、讲稳定的高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个企业的改制工作。

企业改制要“阳光操作”,注重改制质量,实现“四个到位”,即整体改制到位、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到位、产权和职工劳动关系调整到位、改革成本筹措到位。目前,对尚未改制的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改制一次到位;已改制的企业,要“回头看”,重新进行规范完善。

(二)疏通外资、民营资本进入通道。加快疏通国有资本退出和民间资本及外资进入通道,不但要使之更多地进入工业、商贸、社会服务业等领域,还要鼓励其进入交通、水利、电力、电信、城镇建设、供水、供气等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领域,创造适度宽松的竞争环境。要通过招标、招商的方式,公开对出售产权或转让股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要推动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优势企业出让优质资产,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改造、改组;支持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组,直接转为民营企业。资不抵债的企业,既可以零资产转让,也可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转让。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收购、控股、参股、兼并、租赁、承包等形式,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三)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能不能实现突破,关键是体制、机制和管理是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也就是能否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从我县来讲,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即使已经建立的,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经营机制都需进一步规范。对已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要加快解决目前存在的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交叉任职的问题,今后董事长与总经理原则上不得一人兼任。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要结合产权制度改革,尽快规范公司制和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同时,要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要建立企业与劳动者双向选择、择优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企业人事制度改革,要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要建立收入能增能减的有效激励机制。

(四)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针对我县近年来在国企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文件,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国企改革的目标任务、操作程序、有关政策等,经过充分征求意见后下发执行。这个意见是今后我县企业改革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于推进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各部门、各企业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改革成本支付难是国企改革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我县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后,由于资产质量低、变现能力差,尚有部分企业未解除国有职工劳动关系并支付补偿金。特别是破产企业因安置费不足,导致破产难以终结。为此,县政府将按行业筹集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统筹解决本系统内困难企业安置职工的不足部分,达到以丰补欠的目的。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其它方面开支。

(五)处理好职工的劳动关系问题。要依法规范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企业改制时,职工要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按赤发[2003]27号文件支付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新企业与职工实行双向选择,被新企业录用的,要依法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的范围不仅包括企业职工,县委管理的所有副科以上干部也要全部参加企业改制,由县委组织部保留干部档案,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的,调出后仍按干部身份对待。关于经济补偿金问题,赤发[2003]27号文件规定:1986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按实际工龄年扣除不在岗年限计发经济补偿金。1986年10月1日后到2001年10月6日前招收的合同制职工,按实际在岗年限,每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最高不超过12个月。2001年10月6日以后录用的职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以本人2002年底档案标准工资为基数,但最高不超过400元。这个标准是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我县企业实际情况,并参考其他县区执行标准的前提下制订的,从纵向比,基本沿续了赤发[1998]36号文件,与其他县区相比,大致处于中上游水平。客观地讲,这个标准充分考虑了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切合我县实际情况的。

(六)认真做好再就业工作。要把促进再就业工作作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来抓。我们要认识到,积极促进再就业,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再就业,才能使部分职工各得其所,才能化解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这一历史难题,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把再就业工作抓紧抓实,切实抓出成效。要继续强化再就业工作“一把手”责任制,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再就业的一切工作,最终要体现在就业岗位的增加上,各有关部门和各企业要服从大局,千方百计开发再就业岗位,以职工群众利益为重,带着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深厚感情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绝不能推卸责任,更不能只顾部门利益,对政策打折扣。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要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切实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县的国企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体改办,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成立行业改革指导小组,由各行业行政一把手任组长,负责本行业企业改制工作的统筹指导、政策协调、规划制定以及推动实施。同时各企业也要成立本企业的改革领导机构,一把手亲自抓,并明确1名副职和办事人员具体落实有关工作。县体改、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研究有关政策,加强对企业改制的总体指导,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县国土资源、建设、金融等职能部门还要一如既往地加大对国企改革工作的支持力度,体谅企业困难,主动帮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在资产评估、拍卖、过户等环节上涉及的税费,按政策该免则免,不能免的要压到最低标准。每个企业都要切实制定改革的目标、步骤和方法。做到党政企一心,上下一体,条块一家,形成同心同德抓改革,齐心协力求发展的强大合力。

要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改革的第一道工序,把更新观念作为进入市场的第一道关口。通过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改革扫除各种思想障碍。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承担改革的风险,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大胆探索不同的改革途径,从而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要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学习。政策是改革的保证。要学习政策,用活政策。推进改革必须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和研究。中央和省市新近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各级领导干部、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都要认真学习研究,创造性地用足用好政策,努力做到地方化、具体化。同时要学习先进地区改革的经验,从先进地区的发展之策、改革之举中学习其谋事之道、成事之法,在借鉴中实现自身的创新。

要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作风。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抓具体,具体抓,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改革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绝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在国企改革和其他各项工作中,我们要唱响事业第一的口号,用事业统一思想,用发展凝聚力量,用实干树立形象,用作为求得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要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必须明确,企业职工是改革的主体,是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紧紧依靠职工群众,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改革过程中,要带着感情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处理改革中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职工群众认识到,只有改革企业才有出路,只有改革职工群众才能得到实惠。要把理的说服力和情的感染力结合起来,做到有情操作,解决好职工的实际问题,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一定要全面优化投资环境。我县国企改革单靠企业本身很难顺利进行,只有借助外力,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外资、民间资本进入国企参与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优劣是决定招商引资能否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县的投资环境还不够宽松,制定的政策有的还没有完全落实,该改的机制有的还留有“尾巴”,该转变的职能有的还没有完全转过来。为此,根据市发展和改革暨项目工作会议要求,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今年作为“优化环境年”,并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和组织发动。这里我先强调三个问题。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要对全县引资及各类项目审批环节进行清理,切实做到应减必减,对必须审批的,也要提高透明度和办事效率。要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二是要进一步改善行政服务环境。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尽快建立我县政务办公服务中心,把相关的职能部门集中起来,采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方法,限时办结,提高效率。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尽快做好进入中心前的准备工作。要对所有与引资及项目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公开评议,评议结果记入考核内容,作为部门和单位行风评比和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在制定规划、制定政策、加强服务三个方面转变职能,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总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建设和维护,努力营造优质高效、快速便捷、公开安全的投资环境。

要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一定要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列入规划的35家国有企业,2003年实际改制的仅有6家,未改制的还有29家,任务相当艰巨。面对严峻形势,县政府将采取措施全力推进国企改革。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抽调事业心强、经验丰富、政策水平高的精兵强将组成三个督导组,定期对工业、粮食、商业三个重点部门的企业进行督导,对重点改制企业要实行现场督导,帮助企业顺利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成改制。这次国企改革攻坚战,要实行“挂图作战”,倒排时间表。要把国企改革的主要指标纳入整体考核体系,明确目标,明确责任,加强督查,严肃纪律。哪个环节、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就要追查有关领导的责任。今后各企业主管部门要将本部门企业的改制进展情况于每月30前报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企业改革进展情况以“政府督查工作”进行通报。

同志们,国企改革的大政方针已定,各项目标已经明确,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繁重。只要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国企改革的攻坚战,我县国企改革的预期目标就一定能够圆满实现。

第三篇: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定信心不动摇 攻坚破难求深化

确保全面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去年我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基本经验,冷静分析当前我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今年企业改制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全面安排和部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群策群力,攻坚破难,确保圆满实现“两年内全面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奋斗目标。下面,我就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2005年,成功的改革实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是我县“企业改制攻坚年”,全县国企改革工作始终坚持突出县情,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社区群众、企业职工、退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了“四个百分之百”的改制经验,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赢得了来自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加快了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升了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不可回避的严峻现实,促使我们痛下决心,义无反顾,全力推进企业改革

截止2004年底,全县79户县属企业中,国有企业47户、集体企业32户;工业企业50户,商贸流通企业29户;未改制企业9户,改制不彻底的企业30户,其中进行股份制改造但国有、集体资本未退出、职工身份未转变的有18户,国有、集体资本已退出但资产未变现、职工未安置的12户;工业企业除可口爽、兴华药业外,其余均未改制或未彻底改制。这些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123%,8350名在册职工仅3000人上岗,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不足400元。工业企业除马电公司、天府公司等5户企业还能够勉强维护运转外,丝绸厂、织布厂等19户企业早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钢厂、面粉公司等3户企业仅靠租赁企业资产收入勉强维持。职工怨气大,不稳定因素较多,一大批企业下岗人员长期上访,严重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去年初,我们责成相关单位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拉网式排查,28个不稳定隐患中有20件(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来自于我们的企业。县丝绸厂由于处于半停产状态,厂区管理混乱,打架、赌博甚至是吸毒时有发生,企业职工纠集找政府讨要生活费。县食品公司由于欠水电费,被停水停电,导致工人滞留执法调解人员等等事件,触目惊心。职工的怨气,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职工身份长期得不到了断,诱发许多不稳定因素;财政压力巨大,每月支付职工基本生活费高达40万元;企业产业丢失,效益下滑,导致城市产业支撑乏力。

摆在面前的这些严峻的现实和各地竞相发展的势头,让我们深感压力,促使我们必须改革走求生存、改革求发展之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改革,企业长期开工不足,现有的财源、税源将逐步枯竭,本已捉襟见肘的县级财力必然更加举步维艰;如果不改革,就业的机会势必进一步减少,职工可能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无法保障,矛盾和隐患必将进一步凸显,不稳定因素必将进一步突出;如果不改革,工业的发展长期滞后,必将大大影响县域经济发展进程,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的目标将遥遥无期。如果该改的不改,该改彻底的不彻底改,改制不规范的不能规范,唯一的结果只能是造成企业效益越来越滑坡,县域经济运行质量越来越低下,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缓慢。在这样严峻现实的警醒和理性思考下,我们果断提出了“两年内完成县属国有企业改革,2005年一次性完成工业企业改革”的刚性目标,决心一次下定,措施一步到位,全力推进了县属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

(二)不断出现的遗留问题,促使我们周密决策,规范操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企业改制

为了使企业改制落到实处,我们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前期工作,创新了改制方法,加大了改制力度,明确了以改革保稳定、以改革促发展的正确认识,保证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又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和借口阻碍改革步伐。

一是在改制方式上创新。围绕“改制攻坚年”目标,我们在三个方面打破常规,创新思路推进了改革。首先是变“由易到难”为“由难到易”。分析县情,果断摒弃了以往先从难度小的、容易改的企业入手的常规做法。选择了职工达 人,资产负债率高达 %,矛盾和隐患最为突出、改制难度最大的焦点——县丝绸厂作为改制突破口,打响了改革的第一枪。抽调60余名机关干部历经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工作,啃下了这块最硬的骨头,积累了宝贵的改制经验,其后的改革便势如破竹,顺利推进,一举完成了烟厂、钢厂、肉联厂、植物油厂、麻纺厂等 个企业的改革工作。其次是变“一改了之”为“改一个活一个”。改制的目的不是为了甩掉包袱,而是为了搞活,为了发展,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坚持走招改结合之路,在改制铺开的同时或早在改制之前,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外来企业,既促进了资产变现,缓解职工安置的资金压力,保证了改制清偿债务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又保证招引来的企业能顺利进场,尽快开工启动生产,缓减了职工的就业压力。去年的改制,不仅没有消灭一个生产点,反而培育了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县肉联厂被成都客商黄万灿购买,投资3200万元新建了齐祥食品公司;XX钢厂被福建客商刘亨清以1120万元收购,新建了航星钢铁公司,五年内将达到年产钢25万吨的规模;原植物油厂、马电电化厂、丝绸厂织绸车间等,也分别引进客商新建了绿源食品、金坛电化、赛克斯丝绸等新兴民营企业。其三是变“小股部队作战”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过去一改制便全面出击,处处开花,结果由于力量分散,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力不从心,导致改制效果不理想。2005年,我们明确了重点突破的改制方法,变小股部队四处分散打“游击战”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瞄准一个目标,集结全部改制力量,大力突破,确保了在每一个企业的改制过程中,能集中所有领导、主管部门和各相关单位的全部精力,全力以赴投入和参与改革。

二是在改制力度上加大。2005年的改革中,我们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力量,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积极因素,集合了全社会的力量,合力攻坚,确保了改革的顺利推进。首先是以深入宣传发动造势。4月召开了县级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区乡镇党政“一把手”和县属企业职工代表共计600多人参加的改制动员大会,分析形势,明确措施,提出要求,统一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为改制工作的铺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次是层层落实责任,在领导和部门“下深水”、蹲点抓好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县上成立了由我负总责的改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每一个企业改制工作具体的县级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企业责任人,把企业改制工作纳入了县级领导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实行每月挂牌通报,年终县财政拿出10万元对改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改制铺开后,采取了动员机关干部、区乡镇干部对其在企业的亲属、朋友包干负责做工作;请出德高望重、群众信赖的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机关干部深入企业,面对面对职工讲道理等办法。对个别别有用心,借改革之机煽动闹事者,组织政法干警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制止和处理,化解不稳定苗头,确保改制期间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在改制方案上求细。周密细致的改制方案是改制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方案的确定上,我们采取了上下结合,左右联动的方法,深入领会中央、省、市各级的改革精神,积极借鉴各兄弟县市推进改革的成功经验,广泛征求各级领导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认真分析采纳来自各方面的合理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周密的部署尽量降低改革的风险,确保了改革顺利进行,社会大局稳定。在人员安置上,采取出售资产变现一点、地方财政筹集一点、银行贷款举债一(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点、分期付款缓解一点的办法,共筹集资7000万元破解了资金难题,确保了职工国有身份百分之百转变。在资产处置方式上,实行整体或分块竞价拍卖,对无法变现的资产,则采取量化资产抵偿职工安置费。在债务化解上,着力通过法律的手段和协商的办法,进行妥善处理,确保职工利益不受损失。

四是在改制效果上求活。始终坚定不移地把企业改制的过程作为盘活存量资产的过程,作为壮大支柱产业的过程,作为优化所有制结构和工业经济结构的过程,确保了改制效果几个“不能减少”:财税收入不能减少、就业机会不能减少、职工收入不能减少、经济总量不能减少。

(三)不断凸显的改制效益,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念,增强了进一步推动发展的决心

经过全县上下一年多艰苦细致的努力,县属企业完成改制16户,盘活企业存量资产11751万元,通过成功招商引资重组企业,新建了10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了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大提速,结构大调整,质量大提升,矛盾大消除,获得了经济、社会、政治全方位的巨大收益。

1、经济效益凸现。企业改制的成功突破,使县属企业从困境中好转,工业经济从低谷中回升,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是增加了财政收入。2005年,投产的改制企业实现入库税金 万元,已改制的10户工业企业,消化债务4.36亿元。政府每年减少支付职工基本生活费近500万元,大大地减轻了政府的经济压力。拉动了县域经济提速增效。企业改制的顺利推进,引来了大量客商,盘活存量资产新建企业。去年,我县招商引资到位100万元以上的项目55个,合同引资15.8亿元,到位资金3.05亿元。新增了7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促进了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推进了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达 %。壮大了工业经济实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158万元,销售收入51754万元,入库税金32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1%、46.9%、16%。

2、社会效益良好。改革的成功突破,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一是保证了职工收入和就业。改制后职工人平工资由原来的 元提高到 元。县 厂职工 夫妻二人,改制前月收入总数 元,改制后,重新就业,月工资 元,进入社保,月平均领生活费 元,同时在外打工每月收入 元。改制表面上让一部分人下了岗,实际上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更多的人充分就业、人尽其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改制新建的7户企业共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通过政府推荐、协议约定,原企业的技术骨干、优秀员工都在新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有的还担任了中层管理干部。二是确保了社会稳定。7户企业的成功改制,使企业职工心态实现了“由反对改制到认同改制,由不愿改制到主动要求改制”的转变。曾经因改制闹事的县丝绸厂职工真心实意地感谢(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县委政府强力推进改制,使安置得到了落实,使外出务工者解除了羁绊,使有就业能力的多数实现了再就业。截止目前,全县企业职工除 起政策性上访外,其它信访案件几乎为零。三是转变了人们的就业意识和思想观念。改制前广大企业职工有一个未了断的身份、有一份或多或少的政府救济,等着企业垮、看着企业烂、与企业“生死共存亡”。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改革触及利益调整时,部分职工结集上访,静坐示威,传统旧观念与改革新趋势发生激烈冲突。通过改革,企业职工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变,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群体不断扩大。原来抱着企业不愿改的原丝绸厂车间副主任陈志平月收入300多元,改制后受聘海峡丝绸公司,月收入超过1000元,今昔对比,陈志平感憾地说:“国企不过是名份好听,实际上往往是分配不公,苦乐不均,有关系改革了的懒人甚至比技术骨干过得滋润,改为民营后,个人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3、政治效益明显。企业改制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为全县各级各部门腾出了大量的精力思考发展大计。改制前,由于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隐患突出,上至县委政府,下至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年四季担心上访,年头岁尾害怕闹事,将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化解矛盾保稳定上,忙于应付,焦头烂额,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思考发展。改制后,社会大局平稳,发展态势良好,各级领导干部的精力得以用于思考谋发展,2005年,我县的各项工作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市年终考评中,我县的工业经济、重点建设、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财税收入获一等奖,经营城市、农业产业化获二等奖。成绩的取得都与企业改制后各级领导能集中精力聚精会神谋发展息息相关。

成绩来之不易,回想2005年,改制的过程异常艰辛,个企业的改制任务能够圆满完成,全市国有企业改制现场会在XX召开,“四个百分之百”的经验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首先得益于县四套班子的精诚团结,得益于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配合,得益于各改制企业职工的理解支持。在此,我代表XX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年来的改制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多年来,我们都在致力于改革,但为什么一直阻力重重,难以推进,改革的阻力究竟来自何处?在我看来,主要就是因为有这样几种人在其中作梗:一种是隔岸观火的人,对改革冷眼旁观,事不关己,麻木不仁。一种是阳奉阴违的人,善于做表面文章,装作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极支持改革的样子应付领导,背地里软拖硬抗,拖延和阻碍改革。一种是无事生非的人,利用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煽风点火,制造混乱,借机在其中浑水摸鱼。分析这些人的心理,无非是“三怕”:怕失权、怕失位、怕失利,不是从全县大局考虑,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位子、自己的腰包,心里只念着个人的一己私利,这样的人,阻挠了改革,阻挠了发展,就是和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过不去,就是和全县广大企业职工过不去,就是和98万XX人民过不去。这样的人,就是XX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绊脚石,就是阻碍XX发展的千古罪人。我们一定要在今年的改革中警惕和防范这样的人,决不能让他们得逞。

第四篇:韩忠信在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韩忠信在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这两天,我们深入学习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听取了陆浩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所作的重要讲话和杨志明副省长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行的总结和部署,认真讨论了我省即将出台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实施意见和试行办法,交流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程。会议开得很有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同志们回去以后,要把会议精神尤其是陆浩省长的讲话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

下面,我结合会议讨论的情况,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讲三点意见。

第一,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根据中央的《决定》,专题研究并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这一段时间,重点进行了省属部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调整工作。由于省委、省政府决策果断、邻居得力,各地各部门顾全大局、通力合作,广大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勇于创新,进展比较顺利,基本完成了阶段性改革任务,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改革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任务十分艰巨。对深化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与干扰,不可看不到,不可看低了,不可看少了。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知难而进,乘势而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革步伐。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我们党从长期改革实践中得出的一个重大结论,必须牢牢坚持。”我省的实践也充分证明,20多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之年以取得巨大成就,国有企业之所以在我省国民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骨干作用,就是不断改革的结果。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要振国有企业的雄风,绝不是有些人说的要把国有企业搞垮。打好国有企业改革这场攻坚战,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自身的兴衰,而且关系到甘肃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站在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这场改革的重要性,下大决心、用大气力推进。在这一点上,我们各级领导同志和国有企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认识一定要明确,思想一定要统一。

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对改革紧迫性的认识。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仍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省一些企业尤其是部分省属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经营困难、举步维艰,特别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比较严重,改革相对滞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省国有企业现在面临的形势是,不在改革中奋起,就很可能在徘徊中消亡。因此,无论是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看,还是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看,国有企业的改革非进行不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发展和希望,不改革积累的困难和问题将会越来越多、解决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省委、省政府作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既符合中央的精神,也完全符合我省的实际。我们各级领导同志和企业的干部职工,都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改革的紧迫感,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是要紧紧抓住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在形势好的时候,越要加快改革步伐。从各方面的情况判断,我省具有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条件,时机比较成熟。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改革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依据;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作出的“改革抓企业” 的重大决策,为我们改革指明了方向;我省经济发展的喜人成绩,为我们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省属部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顺利调整,为我们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些国有企业改革促发展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只要我们抓好这些机遇,利用好这些条件,紧紧地依靠群众,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成功的改革之路。

四是要坚决排除各种干扰。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就是要改那些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是要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命,革传统管理机制的命,革落后传统观念的命。国有企业改革必然要涉及体制、利益、权力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必然要触及各种矛盾,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改革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一些失误,甚至要冒一些风险。这就需要我们拿出魄力和勇气,敢于触及矛盾,敢于动真碰硬。要克服怕冒风险、怕出乱子、怕影响稳定的畏难思想,坚决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和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改革要真改,不能假改;允许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更不允许借改革之机谋取私利。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要保护和支持改革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总之,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改革搞下去。

第二,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的《意见》,提出了我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必须坚持的原则。现在,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狠抓落实。

一是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近年来,我省大多数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很不规范,政企不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这次改革中,无论是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的企业,还是未作调整的企业,无论是省管企业,还是市县管企业,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尽快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的要抓紧完善和规范,没有建立的要抓紧建立。

二是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这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要抓住现代产权制度改革这对核心,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调整优化产权结构,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几年,我省的股份制改革虽然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但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这次改革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要全面理解中央精神,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防止那种把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化的倾向。三是要做强做大主业,积极推动辅业改革。我省国有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小而全、大而全、办社会的现象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主辅分离,轻装上阵,做强做大主业,使那些竞争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要逐步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推进企业辅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企业辅业的改革,中央有明确的政策,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密切配合,抓住机遇,加快推进。

四是要建立合理有序的企业退出机制,该破产的要破产。

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企业破产倒闭是一种正常现象。我省一些企业效益差、资不抵债,早就该破产了。但由于人员安置难度大、退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该破的破不了,致使企业债务越背越多,再生越来越难。这是我们在改革中遇到的一个大难题。对这一难题,我们一定要精心谋划加以破解,从甘肃的实际出发,以财政托底,对严重资不抵债、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关闭破产,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严密组织下,保证这些企业顺利退出市场,并对其可再利用的有效资产和资源部分实施重组改制,使其投胎换骨,重获新生。企业破产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我们对国有经济实施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对企业破产,我们要从大局考虑,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从职工的根本利益考虑,既要态度坚决、讲求策略,又要积极稳妥、严格按政策法律办事。对于那些没有竞争力、发展无望,确实应破产的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争取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不能列入国家计划的,要依法破产。政策性破产计划,是国家给国有企业的一项短期的特殊优惠政策,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搭上这趟“末班车”,降低改革成本。省上和各地也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国有企业破产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建立企业退出机制的重要条件,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和发展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国有企业改革稳步进行。

五是要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 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竞争发展要求的企业人事、分配和劳动用工制度,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省多数国有企业在“三项制度”的改革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总的看,多数企业职工的身份问题、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问题、经营者能上能下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这是我省国有企业内部活力不强的根本症结所在。在这次改革中,我们要下决心把企业“三项制度”的改革解决好,真正做到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分配能高能低,要建立起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基本工资制度与分配方式,积极探索出一套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措施与办法,使企业经营机制真正得到转换。这里,我特别要强调一下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转换和企业的管理问题。职工身份转换是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比较敏感的问题。职工身份要不要转换、怎么转换、什么时候转换,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和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拖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挪用职工住房公积金、欠交社会保险费等问题,不能简单地把职工扫地出门。企业管理是决定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改革效果的重要标准。不管企业怎么改,管理方式怎么变,管理工作都少不了。在改革中,我们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防止出现以改代管的现象。要把改革和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改革改进管理,通过管理促进改革。

第三,加强领导,严肃纪律,保证改革健康有序的进行

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是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健康有序进行。各级纪律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加大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省市纪检机关在改革中,要建立重要事项通报制度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严肃查处改革中的违纪违法案件。这里,我重申强调四条纪律:

一是要严肃政治纪律。国有企业改革是我省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对省委、省政府主要的批示要求,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办,而是要研究怎么办、怎么快办、怎么办好,不要用争论而要用结果来判断是非曲直。有意见可以按程序提,但不能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更不允许说三道

四、先评论一番,再批评一番,最后打折扣地执行一点。要做到令行禁止,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二是要严肃财经纪律。要坚持依法办事,规范运作,严格审批程序,把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报损、财务审计等各个关口,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对于借改革之机转移、侵占、侵吞、隐匿、低价转让国有资产,造成损失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是要严肃干部人事纪律。这次改革过程中涉及到的“七办一局”、国防工办和四个集团公司的干部,一律冻结,不准突击提拔进人。对这些干部,我们会本着负责的态度妥善安置。

四是要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与稳定。要一手抓深化改革,一手抓生产经营,做到改革生产两不误。对于在改革中玩忽职守、渎职失职、不负责任,给生产经营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改革要坚持民主,改制方案、破产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等重大事项,必须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提交职工大会或职代会审议通过。改革中要维护好职工的利益,保持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五是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都不能疏漏,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工作。分管领导与有关部门的同志,一定要在这场攻坚战中靠前指挥,逐个抓落实,一件事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抓不出成效不撒手。要深入调查研究,分类指导,一企一策,不能大而化之,真正做到具体抓,抓具体,把这一改革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第五篇:副省长杨志明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省长杨志明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新一轮国企改革正由中小企业退出国有经济向大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制度创新发展。我省国企改革正处于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按照省委、省政府“改革抓企业”和三年完成国企改革阶段性任务的总体要求,去年我们重点实施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国企改革“376”攻坚计划,即:用3年左右时间,使70%的国有大企业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为主的股份制改制;两年基本完成以下划国有中小企业为主的70%的企业改制,退出国有经济序列,有条件的全部退出,转入非公经济发展轨道;有66户国有企业14万员工、30亿债务全部进行政策性破产,退出市场。去年以来,我省国有大企业产权转让、下划企业改制放活、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等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为总结新经验,分析新问题,采取新措施,实施强势推动,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下午,陆省长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扼要地把去年全省国企改革进展情况和今年的主要任务做一通报。

一、去年我省国企改革“376”攻坚计划的实施情况

国有企业是现阶段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我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近70%,其中国有工业企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省国有企业的近80%,职工占全省工业企业职工的近70%。通过省上的强力推动和各市州的积极努力,去年是全省国企改革推进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筹措改革资金最多的一年,更是国企改革推进工业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去年以来我省国企改革的实践,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10户省属大中型国企在产权多元化上有了新进展。去年我省抓住“产业西进”的机遇,积极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省属企业以股份制为重点的产权多元化改革,美国国民油井、中铝、宝钢、太钢、青岛啤酒、一汽、宇通、哈萨克斯坦欧亚财团、澳大利亚西部矿业公司等10多户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并购重组扩股我省国企。去年以来,我省国有资产转让收益近30亿元,其中引进省外资本20多亿元。金川公司引进宝钢、太钢等战略投资者,回购信达公司持有的4.23%的股权,分别向宝钢、太钢各转让10%的股权,转让收益9.8亿元。酒钢集团向酒钢宏兴转让其所持山西宏阳钢厂77.5%的国有股权,转让收入约5.98亿元。兰州铝业与中铝集团实施资产重组,中铝受让兰铝29%的股份,转让收益7.8亿元,克服氧化铝资源供应的制约,实现了上下游产业的资源整合。靖远煤业借助煤炭资源优势重组长风特电,借壳上市,重组资产4470万元。青岛啤酒以增资扩股方式与农垦啤酒进行资产重组,新投入6048万元现金,重组效益开始显现。嘉士伯与黄河啤酒联手重组天水、酒泉啤酒,引来外资5000万元。兰石集团与美国国民油井公司扩大合作,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由陆地钻机向海洋钻机延伸。甘肃驼铃抓住郑州宇通开拓西北市场的有利机遇,引强入企,宇通出资 6000万元收购重组甘驼,生产甘肃制造的产品。兰新集团加快股改,用2900多万元的国企净资产置换职工身份,转入了混合经济发展轨道。

(二)70户下划企业在改制放活上有了新进展。下划是措施,改制是途径,发展是目的。70户下划企业调整体制后,加快改制,创新机制。去年以来,已改制和正在改制的企业39户,占下划企业的55.7%。其中,11户完成改制,9户政策性破产终结,3户依法破产终结,下划企业改制放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华天微电子公司用国有净资产置换职工身份,引进外资,组建了天水华天科技股份公司,企业集成电路年加工能力已达20亿块,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封装基地。扶正制药借助产品优势,出让净资产吸引外来投资者,置换职工身份,扩大了企业规模。天水长城精密电表厂用土地和设备变现妥善安置职工,引资重组新公司,使企业获得了新生。兰州矿灯厂引进外资开拓国际市场,重组后的新公司与韩国同心电池技术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兰州同心电池有限公司,同时兼并收购3户困难企业。下划天水的18户企业完成改制7户,超过了计划要求。下划定西、白银的企业有70%左右完成了改制。下划兰州的27户企业已改制6户,基本达到了进度要求。甘南下划企业1户完成改制1户。下划企业的加快改制有力带动了市州中小企业的改制放活。张掖、酒泉、庆阳、武威等7个市州所属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退出国有经济序列。据统计,全省市州所属3225户企业已改制2671户,改制率达83%。

(三)66户劣势企业在破产重组、退出市场上有了新进展。针对我省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三类”企业比重大、资产变现少、安置人员多、破产重组难度大的实际,经过争取,我省已有66户企业列入国家今后三年2000户企业的破产计划,涉及职工23.3万人,总资产128.4亿元,银行债务84.5亿元,是全国列入较多的省份之一。另外,还有未列入66户拟实施破产的18户企业,已向国家申报列入2005年新增破产建议计划。从去年开始,“376”攻坚计划三年筹措50亿元重点用于企业破产,其中争取中央财政破产兜底资金35亿元,省里筹措破产兜底资金15亿元。经过去年以来的努力,已破产终结16户,进入破产程序18户,涉及职工5.55万人,共核销银行呆坏账约20亿元,向国家争取破产兜底资金23.7亿元。省上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去年为13户省属及下划企业破产提供了1.4亿元的资金补助。其中,八冶、二十一冶、白银公司深部铜矿、白银有色进出口公司、窑街一矿、靖远宝积山矿、红会三矿,用足用活国家对有色、煤炭下划企业的特殊政策,规范运作,破产重组新企业,保持了基本稳定,保障了职工权益。天光厂、庆华厂、安口煤矿、天水精表厂、兰州客车厂等下划企业依托资产变现,置换职工身份,通过重组转入了非公经济发展轨道。从兰钢、一毛等万人以上大型国企破产的典型案例,到去年以来全省8户万人企业、20多户大中型企业破产重组的大规模推进,我们坚持先改制重组后破产,没有一户关门走人。通过整体破产,甩掉了企业历史包袱,重组新企业转入了非公经济发展轨道;分立破产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驾驭市场的能力,为“工业强省”的三大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攻坚有力推动着工业经济的强劲发展。10户重点国企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30户大中型国企退出市场,成为全省非公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去年,省属国有重点企业出现了产值增长、利润增长、税金增长、亏损下降的“三增一降”的良好发展态势。21户省属国有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16.14亿元,同比增长44.96%;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08.41亿元,同比增长30.55%;上缴税金37.41亿元,同比增长39.82%;实现利润21.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9亿元,同比增长60.58%;亏损额下降,21户省属国有工业企业中有7户亏损,亏损额为1.8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2亿元。今年1-5月,省属37户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1.28亿元,同比增长25.82%;实现销售收入264.86亿元,同比增长31.82%;实现利润14.09亿元,同比增长80.13%。

借鉴别人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自己的成功实践中探索国企改革的新路。去年我省国企改革的探索,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五条:

一是围绕做大做强,金川公司与宝钢、太钢的战略联盟,酒钢对兰钢的异地破产重组,中铝与兰铝的资源整合,青岛啤酒与农垦啤酒的增资扩股,靖员煤电重组长风特电,一批优势企业通过引资重组,扩大了资产总量,拓宽了营销渠道,提升了管理水平,增值了国有资产,保持了快速发展,金川、酒钢、华煤、靖煤、窑街煤电等企业进入了全国500强,在产权多元化的“进而有为”上有了新进展。

二是围绕改制放活,天水星火股份改制、西峰制药引资重组、天水永红转入非公经济、成州矿冶整体收购甘肃锑厂、虹光电子实施政策性破产,一批下划企业“退中有进”,通过管理人员持股、员工自愿购股、技术折股,改制转入了非公经济发展轨道。下划企业相对集中的天水市,通过加快改制和技术改造,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前四个月全市下划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39%,比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增幅高17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实现净利润29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79万元。

三是围绕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继兰钢和一毛政策性破产后,大型国企二十一冶、八冶整体破产,白银公司、西铁、窑街、靖远煤业分立破产,利用企业净资产和兜底资金置换职工身份,重组发展新企业,将“退而有序”的战略性布局调整与“退而有进”的所有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使有条件的企业转入非公经济发展轨道,使分立破产的大企业有了非公经济成份。

四是围绕“引强入甘”,美国国民油井控股兰石,嘉士伯增资扩股黄河啤酒、郑州宇通整体收购甘驼、美国星火整体收购兰州磁性材料厂和平凉永磁厂,将利用外资和利用非公经济有机结合,在引进国外大企业

大集团和引进非公经济成份、重组国企和资本运营上有新的进展。

五是围绕营造环境,实施领导推动、企业主动、部门联动、筹资促动、就业保动。甘肃既有经济实力的差距,也有落后的观念习惯、既得利益的碰撞等等,政府推动十分重要。财政部门积极筹措国企改革资金。劳动保障部门尽力安置国企职工再就业。国土部门及时办理土地产权手续、返还土地出让金。财政部驻甘专员办深入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主要领导勇于攻坚,有关部门通力攻坚,企业领导带领员工全力攻坚,使国企改革的外部条件趋于松宽。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省国企改革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群强争先、慢进也退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但我省国企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历史包袱沉重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集中在国有资产比重大、资产质量总体不高,实现产权多元化“难”;国有老企业人员多,置换职工身份、转换经营机制“难”;破产企业多,筹措财力、安置人员和下岗人员就业“难”。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发展中解决,在改革中消化。

二、今年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我省国企改革“376”攻坚计划的关键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新”在哪里?“新”在要改革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以多种经济成分形成的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新”在从搞活国有小企业发展到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和推进“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新”在从企业内部集资为主发展到以引进省外资本、境外资本和国有经济以外的资本为主重组国企,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在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广阔的领域展开。

国企改革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我省国企改革的任务主要是全力推进“376”国企改革攻坚计划,重点在推进国有大中企业产权多元化、下划企业改制放活、劣势企业破产重组退出市场方面实施攻坚突破,努力完成三大任务的70%。重点是:

一是以引进省外、境外和国有经济以外资本为主,重点推进10户国有大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改革。重点抓好酒钢与哈萨克斯坦欧亚财团的合资合作、金川公司的整体改制和筹划上市、华煤集团股份制改革的规范运作、祁连山水泥向中材集团的股权转让、窑街的煤电联营、连铝与中铝、大唐的合作、机场集团向海航的产权转让、西北铝与华铝的“虚拟联合”、刘化与中化集团的合作、兰光的股权转让重组。通过省内外优势企业相互参股、以优引强、优企先股、强企控股,鼓励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持股,上市公司配股和发行新股,减持国有股,使国有股权调整到相对控股或参股的地位,有条件的也可以全部退出,率先使70%的国有大企业大集团在产权多元化上有新进展,力争今年再有30亿元左右的国有资本实现产权转让。

二是以“十项鼓励”为主,推进下划企业70%完成改制和破产重组。今年下划企业主要是再完成35%的改制重组目标。重点区域是兰州、天水和武威三个市州;重点扶持的是改制企业变现资产规范运作,“两个置换”重组发展;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以土地和有效资产变现为主转换职工身份,加快推进下划企业退出国有经济序列,转入非公经济发展轨道;重点措施是实行“十项鼓励”:鼓励企业经营者持大股;鼓励员工自愿购股;鼓励技术、资本、品牌等无形资产折股;鼓励从国有资本增值部分中提成奖励有功人员;鼓励将投资回报高的项目优先用于吸引国内外非公有经济的投资;鼓励特困企业在改制中将土地、设备等有效资产变现抵顶所欠员工债务;鼓励各类资本参股、控股或购买国有中小企业;鼓励大企业与经营状况好的中小企业相互参股;鼓励国有中小企业形成以非公经济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培育业绩优良的中小企业上市发展。

三是以“五优先”为主,加快25户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企业退出国有经济序列。去年我省企业破产的重点是中央下划企业,今年重点是省属和与市州共管的8户特困企业。要在去年破产终结和正在实施破产的25户企业基础上,今年再启动25户企业的破产工作,力争到今年底使66户企业破产70%以上。要加快破产企业土地转让和其它有效资产变现、财政兜底补助等重点工作。对列入破产计划和破产建议计划的企业,实施滚动调整,搞得快的可以加进来,搞得慢的可以调出去。对搞得快的可以先安排使用省上的破产兜底资金。对破产企业实施“五优先”:优先用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变现所得和财政兜底资金分流安置职工;优先用破产企业变现所得解决职工养老保险接续和保障70%的职工再就

业;优先将划拨土地变现资金全部用于安置职工;优先用企业有效资产保障内退职工的基本生活;优先将破产企业所办的医院、中小学校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和实行社会化经营。

破产考验班子,重组保障稳定,发展带来实惠。兰钢、一毛和21冶等企业破产重组的基本经验是,企业改制重组方案不落实、职代会不通过、职工安置资金不到位一般不启动破产。重组有效资产的新企业直接转入非公经济发展轨道,鼓励安排70%的职工再就业,重组新企业不再承担办中小学等社会职能,使重组新企业以充满新机制的活力,公开、公平、有序地参与市场竞争。

实践证明,改革攻坚,领导亲自抓与一般抓大不一样,部门照章办事干与想方设法干大不一样,企业等待资金平稳做与千方百计积极做大不一样。企业改制重组要实行企业厂长、有关银行行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四长”负责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属企业破产由所属市州的分管市州长负责,对重大破产案例由省企业破产兼并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将省属国有企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推进国企改革结合起来,企业党团组织和工会要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和宣传工作,重视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为“改革抓企业” 营造松宽的外部环境。

同志们,谋国企改革突破,走工业强省新路,是竞争所迫、发展所需、群众所盼、顺势所成。我省“发展抓项目”为“改革抓企业”拓宽发展空间,“改革抓企业”为“发展抓项目”提供内在活力。希望大家勇于负责,重抓落实,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促着一级办,把国企改革工作抓紧、抓实、抓住不放、抓出成效,使国企改革热起来、资产重组动起来、经营机制活起来、企业发展快起来,树立甘肃在西部开发中的新形象,给2600万甘肃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下载在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篇范文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xx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稳步推进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制工作,确保改革任务在明年6月底前~完......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焦点问题。搞好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深化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对全面深化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应该有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要以此为基本遵循,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突破。......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焦点问题。搞好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深化企业改革、......

    在国有企业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正视问题,统一思想,增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感近几年来,我*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改革,一部分企业产权清晰了,体制理顺......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经过30年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成绩有: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成效目前,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产权改......

    国有企业改革

    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 曹华)“国有企业改革将根据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不断调整,向经济安全和民生上集中,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更加市场化,不断......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合集]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各级党委面临的新课题。最近,根据市委党建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