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化”建设调研报告
让美丽永驻村庄
——来自金口大队驻庙东一村的“五化”建设调研报告 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近年来,青岛市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组织实施了以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简称“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新的课题。
在金口大队驻庙东一村驻村工作一年来实施农村“五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总结和牢牢把握的重要一环。
一、驻村前村庄现状
村庄生产生活环境落后。村庄缺少统一规划。村容村貌脏乱差,乱搭乱建、“三大堆”问题严重,“晴天满身土,雨天浑身泥,线杆树在路中央,垃圾堆在门口旁”是庙一村容村貌的真实写照。前期调研过程中,村民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有3个,主要是自来水改造、村容村貌的改善以及村东河塘治理问题,迫切要求通过“五化”建设改变村庄落后的面貌。
(1)道路方面:村庄共有主街道6条,基本上没有有效的排水系统,平日村民将生活污水直接倒在街上,泥泞不堪,雨天情况更差。后街排水沟是村庄唯一的排水沟,也因长年无人管理淤塞。
(2)亮化方面:村庄原有的路灯由于大多年久失修,破损不堪,有的已经使用超过10年,有的因线路老化已无法使用。
(3)绿化方面:村庄没有整体统一绿化,部分路段两旁栽树,有的村民在门口前自己种植树木,但长年无人管理,有的早已枯死。
(4)净化方面:村庄没有统一的垃圾存放地点,“三大堆”、门台、牛棚、乱搭乱建等现象严重,全村有三大堆247多处,牛棚3处,乱搭乱建等违章建筑9处。全村唯一的一处垃圾池也是常年垃圾堆积,得不到及时清运,村民意见相当大。
(5)美化方面:村内无任何健身娱乐设施,村委宣传栏、公开栏早已破损失修,进村的主要街道两侧、墙壁没有粉刷。
(6)村东防汛河塘:村东有一防汛河塘。该河塘地势低洼,是周边庙东一村、二村、三村、东渠和卢家庄等5个村庄雨季主要的防汛泄洪通道,由于村民围塘造田,乱倒垃圾,造成河塘淤积,河道堵塞。雨汛时期,行洪不畅,垃圾漂浮,侵浸房基,威胁村民生活生产安全,周边村民意见非常大。
(7)自来水管道改造:村庄于1992年上自来水,2001年11月份新打大口井,并进行旧管网改造,但进村的主管道铺设在村东街、村委门前街中央,距离地面平均约80cm,原材质为pvc600径。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车辆碾压,多有破损,同时,今年计划硬化主路面,必将造成今后管网的维护不便。
二、“五化”建设的几项有效措施
“五化”工程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核心内容,金口大队驻庙东一村工作组在组织实施中采取了五项措施:
1、强化领导,各负其责。金口大队驻庙东一村工作组充分发挥村领导班子的作用,强化领导,各负其责使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技术、资金、机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真帮实扶。他们将“五化”建设当作锻炼村干部的练兵场和试金石,把村干部推到一线,坚持在五化中锻炼村干部,在工程中发现储备人才。既充分锻炼了村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又充分调动村民广泛参与“五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村民们支持村庄建设的热情达到空前高涨的局面。
2、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搞好规划是工程建设的前提。针对农村旧街道弯曲不整、房屋参差不齐等问题,金口大队驻庙东一村工作组深入到村里进行调研,多方面取得群众的意见,根据群众的要求的希望进行了高标准要求,高起点的规划。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工作组计划总投资85万元对村庄进行五化建设、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村东防汛河塘综合治理。其中计划:投资44.5万元硬化主街道5条(其中争取将村前街列为村村通工程),硬化面积约6300平方米,浆砌维修排水沟1080米;投资12.5万元进行自来水一户一表集中表池改造;投资7.7万元对村庄进行亮化、绿化、净化和美化建设;投资15万元综合治理村东防汛河塘。
具体工作中,既把硬化道路与其它“四化”结合起来,又把“五化”与村庄的各项建设结合起来,与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配套建设,整体推进,有效克服了缺少
规划、盲目建设以及只顾眼前、不顾长远、重复建设、劳民伤财的问题。
3、多方筹资,严加监管。针对资金短缺问题,采取了全方位筹措办法,一靠上级扶持一块,二靠财政补贴一块,三靠群众集资一块,四靠社会各界捐一块,五靠市直单位对口帮扶一块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来促成建设的顺利进行。金口大队驻庙东一村工作组5月份成功组织了“凝心聚力,共建美好家园”捐款活动,村民参与村庄五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整个捐款活动村民的捐款额达到73240元,捐款户数达180户,户均捐款376元,捐款率达90%。
截止目前金口大队驻庙东一村工作组用于“五化”工程建设资金就达?多亿,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同时,在工程建设中,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4、严格把关,保证质量。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金口大队驻庙东一村工作组提出了并落实了一系列工程质量要求,即:突出一个“严”字,严格管理,严格奖惩;狠抓一个“实”字,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贯彻一个“精”字,精益求精,以精求质,确保工程完后“十年不翻修,八年不大修,五年不小修”。并特别注意了“五化”工程的综合配套,力求做到建一村,美一村,惠泽一村的目的。
5、发动群众,聚合民力。“五化”工程建设,顺民心,合民意,得到了广大群众支持。为切实保证工程进展顺利,庙东一村工作组奋战在“五化”建设的一线。他们卷起裤腿、背上铁锨,将汗水撒在村庄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用实际行动打动了村民的心,村民们把对工作组的感激挂在嘴上,写在脸上,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他们自觉地加入到保持村庄环境卫生的队伍中来,表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品质,将这种工作组带来的精神长久的保留下来。
三、“五化”为核心的农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农村村容村貌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昔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睛天一身土,雨天陷泥洼”的乡村街道已历史不再,截止到目前,庙东一村将村中的?条路进行了硬化,完成硬化面积?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民群众不再担心晴天的土、雨天的泥;过去农村“禽畜不入圈,随地大小便,煤柴乱堆放,老鼠里面转”的脏乱差状况正得到根本改观。眼下,人们感受更多的是宽敞整洁的街道、流光溢彩的路灯、生机盎然的绿树红花......一个个布局科学、环境优美、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竞相展现。
2、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提升到了一个新档次。为充分落实市委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和创建先进性村庄活动的要求,金口大队驻庙东一村工作组以“五化”工程为契机,切实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为满足广大村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求,金口工作大队驻庙东一村工作组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邀请即墨电视台《我是NO.1》栏目组来村演出,他们通过这种与民众同乐的宣传方式,从而有效地带动了整个村庄的文化建设。在这个
舞台上,来自田间地头的农民群众用自己最朴实无华的歌舞演绎出新农村生活的多彩,也展现了工作组进驻以后村庄的可喜变化,整个村庄的精神面貌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
3、农村基层政治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五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庙东一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大大增强。庙东一村两委干部3人,支部书记兼任村主任。村庄共有党员29名(其中建国前老党员1名),党员平均年龄为60.2岁,最大的年龄为90岁,70岁以上的党员有12人,占党员总数的41%;40岁以下的党员仅有4名,及仅占党员总数的14%。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广大农民群众更加自觉地参与到“五化”工程建设中去,充分发挥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四、几点启示
1、驻村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主动靠上去,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热起来。金口大队驻庙东一村工作组搞“五化”建设中,不等不靠,身体力行。他们与农村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群众谋思路、出点子、促发展,他们以全心全意服务于民的思想作为行动的指南,将智慧、汗水和真诚凝结在庙东一村,使村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尝到了发展的甜头。原来村民眼中的“干部”如今成了大家处处称道的知心领路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获取了群众的信任,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2、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加强“五化”资金的注入。这次农村“五化”工程建设,除了积极争取上级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庙东一村工作组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动村民聚集了73240元投入到“五化”建设中去。
3、“五化”建设工作必须贴近群众利益,切实解决那些涉及农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在调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群众对“五化”为重点的农建工程表现出的极大热情,根本原因就是所实施的工程绝大部分触及到了群众切身利益。庙东一村工作组解决农民迫切解决的问题,改善农村基本生产条件和农民基本生存条件,拨动了广大群众的心弦,故而能聚民心、集民力,使“五化”建设能够成为老百姓的自觉意愿和积极行动。
4、农村“五化”建设要积极探索建立村民为主体的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府指导与村庄自主相结合、村民承担义务与服务有偿相结合”的村庄环境监管机制,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建设、人人重视环境保护、人人尊重和支持环境管理的良好氛围。驻村这一年在庙东一村“五化”建设中我们得到启示就是在一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后,要着眼长远,从巩固和深化建设成果的全局出发,逐步完善推进后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使跨越效应不断拓展,推动工作深入持久地发展。
第二篇:五化建设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文件
湘组发〔2018〕6号
————————★————————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印发《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的通
知
各市州、县市区委组织部,省委各部委、省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人事(干部)处,各省属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党委组织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省离退休干部工委办公室:
现将《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2018年4月1日
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党支部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现就全省开展以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五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围绕“政治坚定、组织健全、队伍过硬、机制完善、服务优良、保障有力”的总体目标,突出抓基层、打基础,强功能、补短板,重创新、求实效,深入开展党支部“五化”建设,推动各领域党支部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完善基本制度、抓好基本活动、强化基本保障,打造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促进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要坚持政治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统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到党支部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党支部和党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要把“五化”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通过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落实到每个领域、每个组织、每个单位,坚决防止虚化弱化边缘化现象,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坚持整体谋划与分类指导相统一,要立足基层党建现状、把握基层党建工作规律,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推进,区分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实际,分类制定方案,精准施策指导。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围绕基层党建总体目标,厘清工作任务,划出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确保任务落实,又要扭住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症结,着力攻坚克难,加强薄弱环节,补齐工作短板,推进党支部建设质量整体提升。坚持外力推动与激发内力相统一,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推动人财物资源向基层倾斜,切实加强支部建设的具体指导和基本保障。充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和党员主人翁精神、弘扬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升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二、主要内容
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要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贴基层实际,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党支部可遵照执行、上级党组织可考核监督的标准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支部设置标准化。围绕组织设置合理、职能定位明晰、工作全面覆盖、班子素质优良的目标,突出发挥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优化党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扩大组织覆盖,实现应建尽建、全面覆盖;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班子,切实加强培训、管理、考核,按期做好换届工作,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着力解决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强,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的问题。
(二)组织生活正常化。围绕党性主题鲜明、氛围严肃认真、融入日常经常、党员自觉参加的目标,突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强组织生活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党员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组织生活成为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锻炼的“熔炉”,着力解决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和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的问题。
(三)管理服务精细化。围绕日常管理有力、教育培训有效、服务群众有为、整体功能提升的目标,突出加强党支部规范管理,建强党员队伍、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丰富工作载体,构建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着力解决宗旨意识不牢、工作作风不实、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工作制度体系化。围绕基本制度完备、内容务实管用、执行严格到位、工作规范运行的目标,突出制度建党和制度治党,把制度建设贯穿党支部建设全过程,不断完善党支部自身建设、工作运行、责任落实、服务群众、投入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严格制度执行,强化刚性约束,着力解决制度缺失、系统性不强、整合不够、落实不力等问题。
(五)阵地建设规范化。围绕场所布局合理、基本设施配套、管理措施完善、整体功能优化的目标,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服务导向、整合资源下沉,完善活动服务场所等相关基本设施,延伸服务项目领域,提升综合服务效能,探索创新“智慧党建”实现路径,推进线上和线下阵地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智能化、可视化、痕迹化管理,建立健全阵地场所日常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管理不善、功能单
一、效能低下等问题,坚决防止贪大求洋、举债建设、讲究排场、超越经济承受能力。
三、推进目标和措施
党支部“五化”建设要按照“夯实基础、巩固提升、全面达标、分步实施”要求,精准发力,有序推进,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全省党支部全面达到“五化”标准。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作为夯实基层党建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以严实作风和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精心谋划部署,强化督促指导。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所在支部抓起、从软弱涣散党组织抓起、从贫困村党组织抓起,带头办点示范,统筹协调推进。党支部书记要担负起直接责任,对标“五化”细则,列出任务清单,将责任明确到岗、任务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争创先进支部。党委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督查,推动“五化”建设各项部署落实见效。
(二)分类制定实施意见。各地各行业系统要对标全省党支部“五化”建设意见及细则,结合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不同类型党支部实际,进一步细化标准要求,分类制定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要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力求精准精细,既符合支部实际,又达到基本要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一刀切”“一锅煮”。各市州、省直行业系统党(工)委实施意见报省委组织部备案。
(三)注重搞好培训和典型示范。各地各行业系统党(工)委要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党支部“五化”建设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党务骨干专业化能力。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培养各领域先进典型,按照“可观摩、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确定样板标杆,通过现场观摩、宣传报道、经验交流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不断提升整体水平。
(四)坚持统筹协调推进。要把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结合起来,既要紧紧抓住村、社区这个重点,又要统筹推进各领域党支部“五化”建设,做到系统推进、全面进步;要把扶强扶优与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结合起来,既要尽快创建一批示范支部,又要认真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切实变“盆景”为“风景”。要把发扬优良传统与加强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既要坚持和发扬党在加强支部建设方面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根据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升建设质量;要把党支部“五化”建设与创新基层治理、促进改革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五化”建设,提升党支部领导基层治理、促进改革发展能力,把党支部工作有效嵌入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五)严格督导考核。各地各行业系统党(工)委要把党支部“五化”建设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党务骨干培训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重要内容,每年对所属党支部“五化”建设情况进行实地督导考核。省委组织部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查,查改突出问题,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工作责任。
各市州、省直行业系统党(工)委要将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情况及时报省委组织部。
附件:党支部“五化”建设细则(试行)
附件
党支部“五化”建设细则(试 行)
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为推动《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落细落小落实,现就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制定如下细则。
一、支部设置标准化
支部设置标准化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要积极适应基层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健全科学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党支部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班子能力素质与形势任务相匹配。
(一)具体目标
——组织设置合理。全面推进各领域党支部组建工作,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支部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各领域基层单位实际,创新设置形式,消除空白点和盲区,做到应建尽建。
——工作有效覆盖。创新党支部工作方式,探索实行党建指导员制度,确保经济社会等各类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组织建设。
——班子坚强有力。创新支部班子成员培养选拔机制,强化日常教育管理,以书记为重点选优训强党支部班子成员,做到用人导向鲜明、班子结构合理、队伍素质优良、成员责任明确。
——功能不断增强。以增强整体功能为着力点,建立党支部分类定级管理体系,推动党支部争先创优、晋位升级;建立党支部换届督促提醒制度,确保按期换届;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确保全面过硬、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遵循党章党规。严格遵循党章和党内法规,优化组织设置,完善组织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党支部设置标准化建设,做到依章合规、程序规范。
注重薄弱环节。针对各领域党支部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党支部整体功能提升。
积极稳妥创新。推进党支部设置方式创新,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党支部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理顺组织关系,扩大组织覆盖,使每一名党员都纳入支部有效管理。
(三)主要任务
1.优化支部设置。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组织作用、扩大组织覆盖面的要求,优化组织设置方式,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1)明确设置标准。正式党员人数3人以上的基层单位,都应当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暂时无法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应当成立临时党支部。党支部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党支部人数较多或者分布比较分散的,可以根据工作实际,设立若干党小组,每个党小组人数原则上不少于3人。(2)规范审批程序。成立党支部一般由基层单位提出建议方案,召开党员大会酝酿后,报所在地或单位基层党委审批,批复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党支部变更、调整或者撤销,由所在地或单位基层党委审批。党支部隶属关系,原则上谁批准谁主管。村(社区)成立基层党委的,由县级地方党委审批,受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3)完善设置方式。凡符合党支部设置条件的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基层单位,均应单独成立党支部;暂时不具备单独设置条件的基层单位,可采取区域联建、行业统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支部。流动党员较多,工作或居住地相对固定集中,应当由流出地党组织商流入地党组织,依托园区、商会、行业协会、驻外办事机构等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同时,可按照产业链条、行业系统或党员兴趣爱好、工作性质等,探索建立功能型党支部。(4)抓实薄弱环节。农村重点在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等建立党支部;城市重点在村改社区、新建小区、流动人口聚集地、社区网格、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建立党支部;国有企业重点在营销网点、项目工地、海外分支机构等建立党支部;学校系统重点在专业学科、教研室、学生实训基地等建立党支部;非公经济领域重点在开发区(园区)、行业协会、综合市场等建立党支部;社会组织领域重点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等建立党支部。
2.配强支部班子。着力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加大培训力度,严格管理监督,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1)严格选拔配备。始终把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群众拥护,能够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党员选进支部班子。注重把思想政治素质好、联系服务群众意识强、工作能力强、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党支部书记一般应当具有1年以上党龄。特别是新提名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2)加强教育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组织教育培训,党支部书记每年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以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为主组织实施,其他领域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分别由本行业系统党(工)委或本单位组织实施。培训要突出理想信念、党性观念、专业化能力等重点内容,创新方式,增强实效。(3)严格管理考核。健全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双述双评”等制度规定,督促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认真履行职责。要结合各领域基层单位实际,探索完善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评先评优等激励保障的有效办法,充分调动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推荐优秀党支部书记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对履职履责不到位,不胜任、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及时进行调整。
3.持续巩固提高。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加强党支部日常运行的管理监督,努力提升党支部工作效能。(1)严格按期换届。党的支部委员会应当按期换届,特殊情况需延期或提前换届选举的,须按规定提前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建立和落实党支部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上级党组织对任期将满的党支部,一般应提前3个月书面发函提醒并督促做好换届工作,强化届期观念,确保按期换届。(2)选派第一书记。贫困村、社情复杂村党支部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社区)应派驻第一书记,其他村(社区)党支部,根据工作需要,也可派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主要从县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等单位中选派,坚持因地制宜、人岗相适原则,做到精准选派、应派尽派。(3)抓好整顿提升。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程,全面实行党支部分类定级管理,探索开展党支部星级评定工作。上级党组织每年定期对党支部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摸底排查,层层建立台账。对确定的软弱涣散党支部整顿对象,要制定整顿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持续开展整顿,促进转化提高。
(四)推进措施
1.全面摸底排查。各级党委(党组)每年要对所属党支部设置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摸底排查,排查内容主要包括:党支部设置、按期换届、班子运行、党员人数及分布等。要结合排查情况,建立健全党支部管理台账,做到组织设置清、隶属关系清、党员情况清、班子配备清、运行情况清。
2.开展集中整治。各级党委(党组)指导和督促各党支部每年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建立问题清单,明确目标要求,提出具体措施,开展集中整治。对党支部应建未建或设置不合理的,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设立或进行调整;对党支部班子不健全的,要抓紧配齐配强;对党支部不按期换届的,要督促提醒、及时整改。
3.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健全党支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基层单位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变化等情况,及时设立、调整或撤销党支部。在任期中,支部委员会成员出现空缺的,应当及时补充。对党组织隶属关系不顺的,及时进行调整,明确管理主体,切实解决管理缺位、虚化、脱档等问题。通过常态化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组织生活正常化
组织生活正常化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关键,要以加强政治建设为着力点,突出党性锻炼要求,认真落实基本制度,积极创新党支部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推动组织生活常态、规范、严格、有效开展,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一)具体目标
——活动按时开展。根据制度规定和安排,贴近党员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合理确定主题,定期开展活动,组织生活“党味”更浓,政治性和庄重感更强,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成为自觉。
——氛围严肃认真。贯彻整风精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查摆问题深入,党性分析认真,坦诚相见、动真碰硬、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支部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
——方式创新多样。根据不同领域党支部和不同群体党员特点,积极探索采取开放式、体验式、互动式活动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生活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效果有效保证。广大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显著增强,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有效解决,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党支部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中更加坚强有力。
(二)基本原则
突出政治属性。坚持把组织生活作为党支部和党员组织政治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党性锻炼、增强党员意识的“大熔炉”,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防范政治风险能力,主动廓清思想迷雾,自觉抵制错误思想,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把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党员意识,激发奋斗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从严要求。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引导党员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做勇于自我革命的战士,浓厚组织生活氛围,让党员、干部在相互提醒、批评和督促中不断增强党性、提升境界。
注重提高质量。坚持紧扣中心、融入大局,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使各种方式的组织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效解决党组织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满足广大党员多样化需求,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主要任务
1.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会议和党小组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讲党课每半年至少1次,党员领导干部和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为党员讲1次党课。(1)规范基本内容。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主要是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决议指示,研究落实工作任务,组织党员学习,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还要讨论决定有关工作和事项;党课主要是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员教育。(2)着力提高质量。根据上级党组织要求,紧密结合支部实际,抓住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工作确定主题,精心组织,认真开展。“三会一课”必须单独召开,不能与业务会议合并召开,更不能用其他会议代替。(3)推行纪实管理。党支部年初制定“三会一课”计划,向支部全体党员公布,明确专人如实记录,每半年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1次工作情况,实行全程纪实、痕迹化管理。
2.扎实抓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党支部根据上级党组织确定的主题,每半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遇有重要情况,及时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结合组织生活会,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1)做好会前准备。组织支部党员深入学习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有关精神,打牢思想基础。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充分征求意见,认真查摆问题,对拟在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深入沟通、取得共识。(2)扎实开好会议。坚持党支部书记带头,认真查摆支部班子存在的问题,逐一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要揭短亮丑,相互批评要红脸出汗,帮助党员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要按照党员自评、党员互评、支部讲评、上级点评、民主测评的步骤,结合党员积分确定评议等次,对优秀的予以表扬,对不合格的按党内有关规定进行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置。(3)抓好会后整改。党支部根据会上提出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分工负责抓好落实。对会上受触动较大的党员,会后要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其放下包袱,正确对待同志批评,自觉改正缺点和错误。
3.常态进行谈心谈话。党支部书记每半年至少与班子成员谈心谈话1次,每年至少与支部党员谈心谈话1次;班子成员之间每年至少谈心谈话1次,每年至少与所联系的党员谈心谈话1次;提倡党员和党员之间进行谈心谈话,确保在工作变动、思想波动、家庭变故等情况时有人访、有人谈、有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受到处分处置、群众有不良反映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及时谈话。(1)做好谈话准备。谈心谈话前要开展走访调研,多渠道、多角度了解谈话对象情况,明确谈话主题,做到对谈话对象的思想状况清楚、问题根源清楚、社会关系清楚、帮扶办法清楚。(2)明确谈话内容。谈心谈话一般要做到“四谈”,即谈党性原则、谈思想认识、谈工作情况、谈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做到既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又听取意见、指出存在的不足,不谈空话套话。(3)改进谈话方式。谈心谈话一般采用“一对
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注重启发引导,灵活运用“探讨式”“家常式”等谈话方法,帮助党员解决问题、提高觉悟。对存在问题又缺乏认识的党员要重点谈、深入谈,耐心细致,反复教育。
4.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作为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开展活动。(1)明确参与对象。支部主题党日参与对象为本支部全体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可以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群众代表参加。党员人数较多的,可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2)规范活动内容。主题党日要体现党的生活特点,结合“三会一课”,主要围绕组织学习讨论、开展党性分析、民主议事决策、服务党员群众、集中交纳党费等内容进行。每次主题党日突出一个主题,科学安排、充分准备,切实提高质量。(3)务实灵活开展。服务行业、窗口单位等不便于集中开展主题党日的党支部,可以采取分期分批等方式开展。国有企业在车间班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党支部可以按照小型、分散、灵活原则开展。流动党员可以通过QQ、微信或视频等方式参加。
(四)推进措施
1.搞好统筹安排。党支部年初制定全年工作计划,按图施工、精准操作、有序推进。注意对照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对标先进党支部,认真查找支部组织生活是否存在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等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提高。
2.创新活动方式。运用网络、微信群、QQ群、党建APP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党性教育基地、扶贫联系点等平台阵地,采取诵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纪念地、接受廉政教育、上“微党课”等形式,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增强组织生活实效。
3.严格督查指导。上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联系指导和督促检查,采取到会指导、定期督导、随机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党支部工作均衡发展。推行党支部相互观摩组织生活的做法,通过现场观摩、学习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三、管理服务精细化
管理服务精细化是增强党支部功能的路径,要注重精准、精细、精致,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实现党支部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科学规范,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明显加强。
(一)具体目标
——政治功能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上级党组织决议。
——服务能力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党支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能力不断提升,向心力影响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员管理规范。发展党员质量提高,党员队伍结构持续改善,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全面加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生机活力不断激发。
——作用发挥明显。党支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职责得到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更加彰显。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结合推进。坚持把管理党员和服务群众有机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通过加强教育管理督促党员自觉为民服务,通过服务群众的实践锻炼推动党员强化宗旨意识。
坚持服务群众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需要出发搞好服务,开展支部工作注意听取群众意见,民主评议党员注重群众公认,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约束激励并重。坚持把管理监督和服务激励有机结合,既注重教育引导党员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又注重关爱服务帮扶,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激发为党工作的内生动力。
(三)主要任务
1.强化支部核心。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将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加强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党员和群众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提高思想理论素质。(2)落实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联系实际,科学制定本单位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不折不扣执行到位。(3)主动加强领导。教育引导各类行政组织、经济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以及社会组织自觉服从党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法规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4)团结教育群众。切实履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职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
2.严格教育管理。坚持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全过程,着力构建完整明晰的工作链条,使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1)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认真落实《入党志愿书》编号管理,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坚决防止违规发展、带病入党。(2)增强党员教育实效。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加强党章党规和党性党风党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形势任务、业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3)加强组织关系管理。每年对党员组织关系及违纪违法处置情况进行1次集中排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每年审核1次《流动党员活动证》,对失联党员积极查找、稳妥处置。及时核定党员交纳党费基数,教育引导党员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每半年公布1次党费收缴情况。(4)推行党员积分管理。把党员日常履行岗位职责、参加组织生活、发挥作用等方面情况作为积分考核内容,每月申报登记、每季评定公示、每年汇总排名,作为评先评优、民主评议及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5)强化激励关怀帮扶。结合庆祝“七一”、民主评议党员等开展党内表彰工作,采取适当方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广泛开展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大病大灾救助等活动,建立健全党员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的常态化帮扶机制。
3.直接服务群众。围绕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健全服务网络,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载体,通过多样化、精细化服务贴近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1)常态开展便民服务。村(社区)党支部依托活动服务场所设立村(居)务、党务、政务、商务、社会服务等服务窗口和岗位,实行全程代办、预约代办和上门办理,开展窗口化和“一站式”为民便民服务。整合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各类民生服务平台资源,把线上和线下、“面对面”与“键对键”结合起来,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2)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每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支部至少和1个村(社区)、困难企业或“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提倡有条件的“两新”组织党支部与社区、贫困村等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至少结对帮扶1名困难群众,消除他们的思想压力,激发奋斗精神和内生动力,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3)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以党员为骨干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广泛开展承诺服务、菜单服务、预约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养群众志愿者骨干,组织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广泛开展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活动。有服务能力的党员每年至少参加2次以上志愿服务。(4)有序开展社会化服务。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运用各类政策和资源,大力发展公益类、服务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矛盾调解、公益慈善、文体娱乐、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促进改革发展。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引导农村党员在精准扶贫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街道社区党员在服务居民群众、构建幸福家园等方面,国有企业党员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改革发展等方面,“两新”组织党员在诚信守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立足岗位作贡献。组织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突发事件处置等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担起责任,用实际行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四)推进措施
1.精心谋划实施。基层党委要负起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所属党支部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党支部要对照精细化目标要求,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认真分析党员队伍现状,根据支部党员特点和工作实际,盘点服务资源项目,提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群众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精心安排部署,抓好贯彻落实。
2.创新手段载体。推行“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有效做法,力争每个党支部有1个党员群众乐于参与、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平台,明确1名信息采集员维护应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搭建平台载体,运用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劳动竞赛、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关组等有效做法,推动广大党员服务奉献、发挥作用。
3.严格督查考核。上级党组织要全过程进行督促,有组织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年终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良好氛围和正确导向。
四、工作制度体系化
工作制度体系化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保证,要通过建立健全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效应,使党支部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一)具体目标
——制度健全完善。以自身建设、议事决策、联系服务群众、监督管理、经费保障、“双述双评”为重点,构建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的整体框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定位准确、前后衔接、互为支撑,形成有机整体。
——内容务实管用。紧紧围绕本地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工作实际,健全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制度,突出制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确保每项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能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执行严格规范。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党员的制度观念和规矩意识。严格按制度规定推进支部各项工作,更好地用制度约束党员行为、规范权力运行,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努力营造党员带头遵守制度、主动落实制度的良好氛围。
——问责严肃有力。健全完善监督检查和问责追责机制,对党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坚决问责、决不姑息,确保制度的刚性约束。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开门立规。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建章立制全过程,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化建设的过程成为党支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成为党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过程。
2.坚持依法依规。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坚持于法周延、于法有据,确保支部运行规则、党员行为规范等各项制度与国家法律、党内法规有效衔接、协调一致、合法有效。
3.坚持务实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注重吸收借鉴支部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又注重把新理念新要求融入到制度建设中去,使各项制度符合客观规律、满足工作需要、不断与时俱进,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4.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倒逼支部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工作制度零散单一,不成体系的问题;基础主干性制度不够齐全,留有空白的问题;制度配套明显滞后,操作性不强的问题;部分制度冲突重叠,存在执行障碍等问题,着力补齐党支部工作制度短板。
(三)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自身建设制度。围绕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集体学习、谈心谈话、公开承诺、激励关怀帮扶、党风廉政责任等制度。
2.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等机制,建立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支部讨论决定的机制。村(社区)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形成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保证村级各项事务公开、公平、公正。
3.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立健全党支部调查研究、走访慰问、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征集群众意见等制度和党员结对帮扶、承诺践诺、志愿服务、民事代办、与群众谈心等制度,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建立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围绕集体“三资”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内务管理等方面,健全并落实财务管理、资产登记备案、档案资料保管保密、党务公开、文明创建、综治维稳等制度,确保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监督有力。健全完善请示报告制度,凡属党支部重要工作、重大事件、重要事项、重要活动以及其他应当请示报告的情况,必须事前向上级党组织和有关负责人请示报告。党员、干部应按规定向党支部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着力推进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面建立、实质运行、规范工作,发挥监督作用。
5.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制度。党支部活动经费应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足额安排,保障工作需要。建立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定期报告、检查和公示制度,确保工作经费管理使用规范。严格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年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能够保证社区党建工作和开展活动需要。机关党支部的活动经费,列入行政经费预算。高等学校党支部按照教职工党员人均不少于200元、学生党员人均不少于100元的标准核定支部活动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并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增长机制。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2%列入学校经费预算。国有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按照不低于上职工工资薪金总额1%的比例安排,纳入企业管理费用,确保每名党员活动经费每年不少于200元。“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所在组织管理费用,其中不超过员工工资总额1%的部分,可在税前列支。
6.建立健全“双述双评”制度。党支部书记每年定期就个人履行职责情况(主要是贯彻执行党组织决策部署情况、加强支部建设情况、完成重点任务情况、联系服务群众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等),分别向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进行述职,并接受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的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推进措施
1.全面排查梳理。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对建立、执行上述6个方面制度的情况进行自查自评,研究谋划推进支部工作制度体系化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方法步骤,拿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人,实行定期调度、动态管理。
2.科学分析评估。党支部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对既有制度逐个进行分析评估,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党员群众认可的制度,要继续抓好落实;对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或不一致的,要及时废止;对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要及时修订;对制度缺位的,要抓紧研究制定。
3.推动制度创新。党支部要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推动制度建设创新发展。要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及时掌握制度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4.强化考核监督。上级党组织要加大对所辖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化建设的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建立日常监督、阶段检查、定期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党支部要把党员落实制度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量化积分管理范围,与党员评先评优、奖励惩处挂钩,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常态长效。
五、阵地建设规范化
阵地建设规范化是党支部服务党员群众的支撑,要通过建好管好用好党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阵地,着力解决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管理不善、功能单
一、效能低下等问题,大力实施“智慧党建”工程,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把阵地建设成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党员活动中心、支部议事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台。
(一)具体目标
——满足基本需要。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普遍拥有面积合适、相对固定的线下党员活动场所和功能完备、特色鲜明、操作简便的线上“智慧党建”平台,较好满足开展党员活动、学习教育、支部议事、服务群众等方面需要。
——功能综合集成。整合党务、政务、商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推动各类服务资源下沉和上网,形成资源集聚、功能优化、齐抓共管、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基层公共服务新格局。
——使用高效便捷。围绕便民利民惠民,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作风,丰富服务手段,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实效,保障城乡居民就近就便享受公共生活和社会治理服务。
——管理规范有序。严格建设标准和审批程序,制定并实施务实管用可行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保障阵地规范运转和持续运行。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为本。把服务党员和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阵地服务功能,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增强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因地制宜、一支一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党支部职能定位、工作需求和基础条件,“一支一策”提出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靶向施策、务求实效。
坚持多方联动、开放共享。协调各方资源力量,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优化集中服务功能,推进共驻共建共享,提高服务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坚持量力而行、节俭办事。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防止贪大求洋和大拆大建,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不得新增基层债务,不得加重基层负担。根据乡镇区划调整和并村改革实际,盘活用好现有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坚决防止重复建设,避免服务缺位和资源闲置。
(三)主要任务
1.合理规划布局。各地各单位党(工)委要根据所辖党支部设置、党员分布、服务需求等情况,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布局,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明确阵地设施标准,不得搞超标准建设。
2.优化功能配置。按照分区合理、综合配套、设施完善的要求,规范服务功能,配置基本设施,发挥综合效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城市社区服务场所应整合党务、政务、村(居)务、商务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平台,使之成为城乡基层办理各类事务、提供各项服务的载体和枢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由传统式、分散式、手工式向现代化、集约化、信息化转变。农村、社区和园区党组织活动阵地应建有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其他单位党组织配备远程教育设施,做到“五有”(有场地、有设施、有操作员、有制度、有学用效果)。
3.统一风格标识。以市州或县市区、园区、工委为单位,分类统一所属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风格和标识标牌,做到建筑设计、外观装饰、阵地标识、机构门牌、服务窗口、宣传栏目“六统一”。活动场所装修应朴素、大方、庄重,党组织标识标牌悬挂在醒目位置;党务公开和政策宣传栏等设置规范,公开内容符合规定,更新及时;功能室门牌设置规范,党员活动室内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室内上墙制度简明规范,一般为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党内生活等基本制度。
4.拓展网上阵地。推动线下实体阵地和线上虚拟阵地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智慧党建”工程,坚持积极稳步推进,突出党建主题,拓展服务功能,统一技术标准,推进互联互通,防止各自为政、封闭运行、建成“信息孤岛”。结合“智慧党建”建设,加快村(社区)信息化会议室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党支部活动和为民服务工作可视化、纪实化管理,打造党员随时随地随身接受教育管理服务的网上支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两新”组织党组织“智慧党建”工作和信息化会议室建设要统筹谋划、同步推进。
5.完善服务机制。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积极推动有关部门简政放权,扩大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审批权限和受理权限,大力推广一站式、窗口式、网络式综合服务,以及延伸到村(居)民身边的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建立健全村干部定时值班制度,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服务项目。拓展特色服务,通过结对帮扶、爱心帮困等方式,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6.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活动场所资产监管,明晰产权归属,规范资产管理处置程序,不得擅自转让、抵押、出租和改变用途,严防公共资产流失。健全管理维护制度,设施设备登记清楚,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场所内外保持整洁卫生。加强网上阵地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保密规定,完善信息审查机制,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宣传舆论导向。
(四)推进措施
1.全面摸底排查。各地各单位党(工)委要组织对所属党支部阵地建设情况进行深入摸底排查,全面摸清阵地分布、场所面积、设施配备、作用发挥、服务保障、管理制度和“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
2.分类组织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推动工作落实。对已有相对集中且设施条件符合需求的阵地,一律不再新建和改扩建;对已有面积明显不足、功能设施不健全或分散闲置的,通过整合利用、改扩建、转变用途等方式加以改造利用;对设施匮乏、功能短缺、不能满足服务需求的,可以分批组织必要的新建。全面推进各领域“智慧党建”建设,重点抓好村(社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对已建成的“智慧党建”平台进行提质升级,提高使用实效。
3.充分整合资源。按照一室多能、一室多用的原则,对各部门延伸到基层的服务事项进行有效整合。对投入基层的已有设施设备,在保证服务接续的基础上,尽可能进行集中配置,实现各类资源效用最大化。注重加强与工会、共青团等活动阵地的整合,鼓励企事业单位、机关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向“两新”组织开放,实现阵地资源共享。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对基层各类信息化服务系统的统筹整合,实现信息服务资源共享。
4.加强基础保障。建立健全阵地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党支部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根据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工作需要,配齐配强专兼职服务队伍,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办公室
2018年4月3日印发
第三篇:五化调研(改)
全面推行五化,提升项目建设品质调研报告
2010年8月份交通运输部提出现代工程管理“五化”要求。近几年,省交通运输厅以现代工程管理为统领,大力推行“五化”管理,着力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大力推进管理精细化、施工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在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全面铺开。交通集团自推行“五化”管理以来,高度重视,紧紧围绕陕西高速公路大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工程建设“五化”管理路径,先后在西商、神府、榆绥、西咸北环线等项目成功组织召开过现场观摩会,总结形成了一批成熟的工艺和工法,在制度创新和工艺工法创新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和实践,凝练总结了《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推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标准工艺,为施工标准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把五化管理工作关口前移,提前纳入招标文件,从源头上落实五化管理工作,也把五化管理工作纳入各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中,全方位推动五化管理工作。通过几年的深入实践,交通集团公路建设管理行为不断规范,管理水平、质量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形成了“实施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管理体系,初步构建了现代工程管理的长效机制。
但从目前通车项目和即将通车项目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五化”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标准化施工不均衡,各项目的差异性也很大,没有全面覆盖,标准化做法不能善始善终;施工标准化专业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不连续性;标准化工
艺、标准化工序和精细化要求上没有齐头并进;个别项目“五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五重五轻”的问题,整体推进力度不够,存在“重外观、轻内在;重检测结果,轻过程控制;重现场、轻工艺;重关键指标、轻弱项指标;重主体、轻附属”,表现到现场质量情况,则是路基沉陷、台背跳车依然存在;部分质量通病包括隧道渗漏水、桥梁伸缩缝早期破坏、桥面铺装早期破坏等质量通病还没有根除;项目的信息化起步晚,还处在尝试阶段,没有全面铺开。近期陕南的已运营待竣工验收项目还出现了水下桩基冲蚀造成钢筋裸露、桩基有效截面亏欠等严重质量安全隐患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了解,结合对 “五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工作,报告从精细设计、制度建设、责任落实、过程控制及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和过程控制的直接原因分析
(一)路基工程
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路基沉陷、台背跳车。直接的现场过程控制原因一是防排水滞后或不到位,比如防排水未及时施工拦水带、集水蒸发池而造成边坡或基础进水;路面的横向排水管节包封不严、或排水管基座抄平控制不严引起砼管折断而导致路面排水渗入路基;另外在多次的检查过程中还发现填方路基填筑时存在松铺厚度过厚及超粒径的情况;半填半挖路段施工时台阶开挖
不规范;桥(涵)背压实工序工艺控制不严格;灰土路基施工控制较差,分层不明显,石灰含量明显不足;路基边坡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未落实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要求,导致坡面坍塌;路基挖方弃渣堆砌在路基下边坡,导致路基拉裂进水;浆砌圬工防护工程施工不规范;小型结构物外观质量差等。
(二)路面工程
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桥面铺装早期破坏及局部路面早期水毁破坏。
过程控制的直接原因包括:路面工程施工时,未及时设卡和封闭交通,造成层间污染影响层间结合;砼桥面铺装的工艺控制缺陷造成砼桥面和沥青砼铺装层的结合不密切,在车辆刹车引起的水平剪切力作用下造成沥青砼路面水平推移破坏;因工期控制不合理造成改性沥青砼上面层没有在最合适的施工季节完成施工任务,引起沥青砼压实不到位和混合料孔隙率大;原材料控制包括沥青、碎石控制还存在问题,包括沥青材料的TFOT老化试验的指标不合格,上面层碎石料的宏观供应紧缺与各个项目最终都自行解决的矛盾等。
(三)桥梁工程
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桥梁伸缩缝早期破坏、混凝土桥梁护栏线形不顺畅、桥面砼铺装松散、桥梁支座脱空、通道涵洞小型砼构造物外观差、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水下桩基冲蚀造成钢筋裸露、桩基有效截面亏欠等严重质量安全隐患问题。
过程控制的直接原因包括:梁板预制尺寸控制不严、梁板安装定位不准,伸缩缝内杂物清除不彻底、伸缩缝钢筋预留不准、校准不到位、植筋不牢固造成伸缩缝施工质量差;混凝土桥梁护栏控制工序不当工艺不严,如标高控制宜在桥面系及桥面铺装完成后按护栏的必须有效高度和护栏顶部线型整体控制护栏标高,护栏模板的弯角处理光滑平整要求要高等;预制箱梁负弯矩区张拉孔混凝土振捣、拆模工艺落后,导致顶板局部混凝土松散开裂,桥面铺装前的桥面清洗不干净、薄层砼振捣不密实;支座垫石砼四角高程控制不严、薄层砼振捣不密实及表面不平整;不重视小型构造物砼外观控制,模板刚度不够不平整不光滑、脱模剂涂抹不均,施工支撑不牢固桩;桩柱和小型构造物施工不注重钢筋定位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墩柱、承台施工前,未彻底清除桩顶杂物应刷水泥浆等;路基挖方弃渣堆砌在桥下,对桩基产生负摩擦,存在安全隐患等。
(四)隧道工程
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隧道排水不畅及渗漏水、仰拱上浮、二衬砼裂缝等、消防水管冻裂等。
过程控制的直接原因包括:隧道钢拱架落底不规范,钢拱架落底时存在垫虚渣、木块,导致钢拱架悬空,通车后在自重作用下造成拱脚剌入式破坏;初期支护存在环向开裂和纵向开裂影响整体结构稳定、初期支护背后空洞填塞洞渣、片石引起积水;环向排水半管安装不规范不到位引起环向排水不畅,仰拱横向排水
不畅引起拱脚积水,在拱脚剌入下部围岩时引起仰拱上浮;纵向排水管施工时,存在排水板未完全包裹纵向排水管、排水管安装错误(有孔一面朝外)、反滤碎石质量差甚至无反滤碎石的情况;防水板铺挂时被剌穿破坏;环向止水条或止水带安装不规范;隧道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岩石隧道按新奥法施工未完成围岩的变形稳定便强行二衬施工;黄土隧道围岩在含水量高时无收敛稳定状态,因此新奥法原理在此种情况下不适应,但有些段落设计二次衬砌中没有配臵钢筋,起不到防裂的作用;二衬模板台车长度超过8米时气候较寒冷地区二衬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隧道消防管道被冻裂的情况在陕西较为普遍,应在技术设计方案的完善和如何运营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建设管理原因分析
以上谈了存在问题和直接原因,从认识和管理的间接原因方面分析,精细设计、制度执行、责任落实、过程控制、监理工作及责任追究等还存在不足之处。
1、建设项目管理者对“五化”的认识不到位。如对“五化”的部分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注重 “三集中、四统一、便道硬化、信息系统”等表面工作,存在“重视检测结果、轻视过程控制,重视关键指标、轻视弱项指标”的思想。个别项目也存在注重工程安全,轻视工程细节的思想,表现在对精细化管理重视不够,质量管理手段单一,质量管理粗放、质量通病没有彻底解决,导致了“五化”措施没有针对项目的特点制定,可操作性不强,落
实体系不严格、执行不到位。
2、精细设计不够。设计不精细、后续服务不到位。近年来,通过推行双院审核制、建设过程的三阶段核查制使设计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有的项目设计对施工考虑不周,甚至与施工脱节及设计差错漏碰现象,从源头上无法实现标准化。如个别项目出现的过度防护问题;防排水设计深度不够造成涵洞积水、路基坡脚积水;对河流的水动力了解深度不够造成桩基承台被淘蚀露筋;承台标高、沿河的挡墙基础埋深不够造成的冲刷失稳;同一标段设计的墩柱、盖梁五花八门,施工模板难以制作加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设计人员不熟悉现场施工具体情况所导致,图纸审查过程中缺乏既懂得设计又懂施工的复合型专家的原因导致。
3、制度执行不到位。项目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在《陕西省公路条例》中已明确。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项目监理制和质量追究制,五个制度是公路项目管理的“根本制度”。推行“五化”以来,交通运输厅下发了《陕西省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工作要点》及工法工艺手册,交通集团也结合本集团的工作特点印发了《五化管理手册》,对五化水平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如招投标存在门槛高,进场后履约监管不严,失约后追责不狠,建设管理方对施工及监理单位人员履约管理手段不多、措施不硬。部分施工和监理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更换率高,且更换人员工作经历和资格较合同承诺人
员普遍降低,所更换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能力不强、责任心较差,导致“五化”的相关要求无法落实;建设过程各方都存在对合同的执行不严格,表现为法制意识、合同意识不强,存在不严格履约或恶意违约,以权压法,以行政命令代替合同管理等不良现象,让法律、制度和合同沦为一种摆设唬弄人的“稻草人”。合同双方都以对方违约互为理由,选择性执行合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执行不到位是对制度最大的破坏。
4、责任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制度不仅仅落实到结果,也应落实到执行的过程。但实际的执行的情况是,抓工作是齐抓共管;出了问题,大家共同承担。一般的质量问题追责到单位,很难或不想追责到具体的人,产生的效果是不痛不痒。究期实质,还是责任划分不清。当质量问题累积到产生大的负面影响时,大家的共同认识是如何来“摆平”,让负面影响不扩散或少扩散,而不是想怎样把责任追究到位,让同样的问题不要再发生。长此以往,结果就是问题越积越多,管理越来越难。
三、建议意见
一是全面落实“五化”管理要求。这几年省厅和交通集团关于加强项目“五化”管理方面召开了多次会议,有推进会、现场观摩会、五化管理座谈会,也发了很多相关要求文件。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制度、办法是健全的,也是符合全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实际情况的,提出的要求也是具体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关键是要严格落实省厅和集团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特
别是认真抓好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真正地把施工标准化落实在行动上,使施工标准化全过程、全覆盖,避免让出台的制度和措施仅停留在文件和应想付检查上,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杜绝推诿扯皮。
二是通过制度约束提高“五化” 意识,通过下发质量要点、管理标准化手册、施工标准化指南并加强培训等,以制度保证“五化”管理的落实,把精细化管理理念作为常态化的管理和要求,深入贯彻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要把精细化管理工作关口前移,从源头狠抓精细化管理,把精细化管理目标及工作要求列入招标文件,从原材料准入、试验检测、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方面制定详细的技管理办法,从源头上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针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制定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规范施工程序,标准施工工艺;要加强各项制度落实,认真解决质量通病,狠抓弱项指标管理,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要加强过程管理,要对各工序、各环节、各工艺之间的衔接要提出具体要求。分项工程开工前,现场必须召开技术交底会,以书面交底为主,口头交底为辅,必要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交待,抓好每个施工部位、每道施工工序操作过程的控制,严格按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不断总结、固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和办法不断的完善固化下来,定期对在建项目工程质量进行抽检通报,将 “五化”管理的好措施扎实
有效的推行下去,并将形成的管理体系得到长期的保持,不因人员流动、岗位变化而改变,确保管理的连续性、持续性。
四是把提高“五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要求纳入对各项目管理处的目标责任考核,各管理处在项目管理合同中细化“五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详细要求,并作为月度考核的要求。同时,要善学善用好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和完善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形成持之以恒的局面。
五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切实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质量通病和弱项指标质量管理力度。重点对隐蔽工程、路基三背填筑、路基沉陷、桥头跳车、路面及桥面早期破坏等质量通病开展专项整治,消除质量通病和质量隐患。
六是加强从业队伍的履约管理,夯实各方的责任,责任划分到人。运用问题倒逼机制,做到追责既到单位又到人,杜绝同样问题反复出现。同时,充分调动发挥全体参建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要帮助施工单位分析原因,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程进度。
七是加强设计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全面贯彻动态设计理念,从落实设计审查意见、设计现场核查入手,加强中间审查和验收环节管理,多层次、多环节消除设计差、错、漏,从设计上消除质量通病,对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通病的台背处理、伸缩缝、隧道防排水等加强设计审查,完善细节设计,消除质量隐患,确保设计精细化,获取精品设计。
八是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坚持六不放过,即工程质量隐患不放过,违规操作不放过,不合格材料不放过,不合格工艺不放过,不合格工程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针对监理“乱作为”和“不作为”等问题,要严格执行“三个二十四小时”,即“对不合格材料24小时内清理出场;对不合格工程24小时内推倒重来;对不合格工艺24小时内坚决纠正”。对造成不良影响的监理人员坚决清除出场;对伪造数据、虚假计量、串通施工单位弄虚作假,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等严重不负责任的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监理合同追究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并上报省厅将其列入“黑名单”,限制其进入陕西公路建设市场。
“五化”的落实与实施任重而道远,需所有参见者共同努力、认识达成一致才能实现。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自己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积极推广精细化管理经验,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持之以恒地深入开展,狠抓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建立“五化”管理长效机制,为实现陕西省公路交通事业稳步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4年10月30日
第四篇:“三化”建设调研报告
“三化”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省政协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在××秘书长领导下,由办公厅、研究室和专门委员会抽调有关人员组成的专题调研组,10月28日至11月11日,就如何进一步抓好“三化”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为切实搞好这次调研,推动省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调
研组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认真制定了调研方案,明确了调研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调研参考题目、调研方式等,把调研题目细化分解成4个方面12个问题。采取5种方式开展调研:一是进行了座谈调研。调研组分别在邯郸、邢台市政协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协关于抓“三化”建设的情况汇报,征求了23位驻市省政协常(委)员和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各民主党派、县(区、市)政协负责同志对抓好“三化”建设的意见建议,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二是进行了通讯调研。以电话联系的形式向全国政协有关部门和四川、北京市等10个兄弟省、区、市政协了解他们抓“三化”建设的主要经验、体会,并请山东、大连等省、市政协提供了有关资料;三是进行了问卷调研。以传真电报的形式向除邯郸、邢台以外的9个市政协发出调查问卷,请他们以答卷方式反馈了16份调研材料,征求了意见建议;四是进行了网络调研。在互联网上查询近年来一些省、区、市政协抓“三化”建设的情况及具体做法,搜集了19份材料;五是进行了资料调研。认真查阅了近年来党中央、全国政协和省政协领导关于加强“三化”建设的讲话,以及我省参加全国政协和部分省、区、市政协有关会议的经验交流与研讨会材料各10余篇。经过广泛、深入、细致地调研和认真分析、研究、讨论,使我们看到了省政协在抓“三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一些不足,学到了兄弟省、区、市政协在抓“三化”建设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达到了学习调研的预期目的。
一、省政协“三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政协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为依据,着眼于提高履行职能的实效,努力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依靠制度约束行为,进一步提高了“三化”建设水平。总的看,省政协在“三化”建设上的势头是好的,取得的成绩也是十分明显的。
1、注重抓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保证政协委员作用的充分发挥。省政协认真学习借鉴全国政协和兄弟省、区、市政协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先后制定了加强对委员自身管理、委员联系和广泛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政协××省委员会关于加强委员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意见》、《〈政协××省委员会关于加强与省政协委员联系的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政协××省委员会关于加强与港澳委员联系的办法》、《政协××省委员会关于在各市建立省政协委员活动小组的意见》等制度,使委员履行职责的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
2、完善各种会议制度,保证政协职能的有效履行。省政协始终将保证有效履行职能作为“三化”建设的着眼点,通过修订《政协××省委员会全体会议规则》、专门制定《政协××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政协××省委员会主席会议工作规则》、《政协××省委员会秘书长会议工作规则》、《政协××省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室委主任联席会议工作规则》等制度,不仅使政协例会制度更加规范、更加严密、更加符合政协工作的实际,而且防止了随意性,减少了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了政协例会的质量。
3、修订创新机关内部规章制度,保证机关服务水平的提高。为了做好机关“三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省政协把机关的制度建设作为政协工作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始终抓在手上。在对公文处理、财务管理、保密工作管理等20多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的同时,还出台了《政协××省委员会关于创建学习型政协组织的意见(试行)》,制定了关于机关信息化网络管理方面的制度,以及规范各种会议的工作制度。5月份以来,通过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目前已梳理、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50多项,进一步推进了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省政协在“三化”建设上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适应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完善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的各项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推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中共中央文件和胡锦涛同志
第五篇:五化建设汇报材料[模版]
校园“五化”建设汇报材料
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营造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唐家坡小学多措并举,开展“绿化美化环境共建和谐校园”活动。
唐家坡小学要求各班结合课堂教学及班、队会,坚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的良好行为习惯。按照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师生行为文明化要求,认真做好校园内部环境的整治工作。强校园卫生和日常保洁工作,彻底治理校园卫生死角。学校针对治理中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专项整治,并把责任细化到人,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一天一清扫、一天一检查、一周一评比”制度,每天对校园清洁卫生、学生文明习惯进行检查、公布,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班级,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无进展、影响全校形象的班级,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校园绿化要与校园美化相结合,高年级每人出一份手抄报,每班出一期黑板报。教育学生自觉养成爱护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保持校园洁净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等实践能力和审美观,学生在劳动中养成服务他人、爱校如家的良好风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力地促进和谐、文明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