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城镇规划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小城镇规划”的文献综述
王贺 资源与环境系 地理科学专业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镇化的主要障碍,要切实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才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主题
2.1 国外小城镇规划综述
卫星城镇。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其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
新城市主义。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2.2 国内城镇规划综述
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透近年来,经 济学、地理学 的渗人推动了小城镇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聚集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 位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应用于小城镇研究中,为我国小城镇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动向。总结
国外的小城镇规划是处于逆城市化的阶段,而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二者表面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是采用目前先进的理论,单纯的进行大城市规划。然而,我国农村区域差异大,人口多,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单纯依靠大中城市的吸引作用,把大部分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不现实的。建立以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切合我国农村实际。
本文目标在于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对徐水县安肃镇进行了分析,进行合理地布局,构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全面带动乡村城镇化推进中心村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村庄整合,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 王卫华,陈家芹.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模式[J],中国农村科技,2007,07.[4] 翁伟庆,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借鉴[J],2005,10.[5] 郭新天.德国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小城镇建设,2001,06.[6] 袁中金.小城镇生态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7] 李迪华,李小凌.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生态学途径[J].小城镇建设,2002(06):28-29.[8] 周百灵.小城镇发展模式的设想[J].长江建设,2003,5.[9] 钱文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资源系统配置[J].浙江学刊,2003,04.[10] 周静海.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11] 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J].规划师,2003,11.[12] 渠爱雪, 孟召宜.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5,(02):55-56.[13] 孟祥林.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与理论分析[J].人口学 刊,2005,(02):9-15.[14] 耿宏兵,刘剑.转变路径依赖——对新时期大连市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9,(05):79-83.[15] 陈白磊,齐同军.城乡统筹下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9,(05):84-87.[16] 胡跃平,陈韦.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与规划模式创新研究[J].规划师,2010,(07):71-75.[17] 肖海霞.浅析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问题[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02):3-4+13.[18] 纪晓岚,黄镇.小城镇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江苏吴江横扇镇和菀坪镇实证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42-52.
第二篇:小城镇体系规划
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程教案 >> 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的规划>>>
一、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畴
城市经济区——城市行政区 ·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
·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多种城镇类型
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职能分工——确定城市性质 ·空间分布有序,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格局
空间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受资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
城镇的相互作用、职能分工及各自的腹地范围 ·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历史变化引起的体系格局变化
生产力布局状态的变化导致的格局变化
基础设施条件引起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
二、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
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目的: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方法: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
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
(a)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b)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c)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d)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e)城镇旅游发展条件;(f)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g)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h)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i)城镇科技实力;(j)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1、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
·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
·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起到区域规划的部分作用。·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
·1989年《城市规划法》:“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1994年建设部颁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
不同地域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般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只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多数只是简单、生硬地套用有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模式,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单独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在逐步拓宽,除了城镇体系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协调外,还增加了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容,并力求明确区分需要对开发建设进行鼓励、引导、控制、限制或禁止的不同地域空间类型,使原功能较简单的城镇体系搞活转向以城镇体系发展为主体,与相关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在较大程度上顶替了衰变前的国土区域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
历史背景——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城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区域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对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的方向。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及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的关系。关键点: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核心: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订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它们的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循。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和相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 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
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晋升和因基本建设而可能新建的城镇;
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作出规模预测,制订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和表现形式。主要内容:
a.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b.综合评价区域城镇的发展条件;
c.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或称发展走廊);
d.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对它们今后的发展对策实行归类,为未来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
e.根据城镇间和城乡间交互作用的特点,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运输、水资源、供排水、电力供应、邮电通信以及区域防灾等; 区域社会设施包括区域性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及区域市场体系等内容。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新增建制镇与新设市规划——首先要研究和确定新镇和新市设置的依据;
其次要考虑新增建制镇的建镇基本条件,如地理区位、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现状基础等; 其三,要进行拟新设建制镇人口规模的预测,并注意各新设镇、市人口加上原有城镇人口之和,应与城镇体系总的城镇人口预测值符合;
其四,要确定所有新增建制镇、新设市的建镇与建市的具体时期。
其五,要从城镇体系的整体与新设镇、市的局部两方面的结合点上考虑与确定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镇)性质及发展方向;
其六,要对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作出初步的规定。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规划实施的措施可包括行政措施、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等。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通过行政管理系统的强化,建立与加强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改变交通系统与其它基础设施的系统,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政府对工业与公共项目的直接投资,以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对收入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改变以影响城镇体系;
·通过鼓励、支持商品农业生产以影响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宏观性问题——城镇体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区域性及跨区域性问题,如水系整治、跨市域引水工程施工、水库开发建设、跨区域用地范围的旅游区的建设管理、高级别干线道路网、铁路的选线建设、多城市共用的大型机场的选址布局等等。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关键性问题——影响和制约城镇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区域的自然条件、资金、水源、能源等因素。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政策性问题——包括人口管理问题、新设镇(市)问题、单个城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及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等。
关于充实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要求
(建规[1998]108号)
一、规划的核心内容
(依据《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包括:确定城市化方针和目标;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
2、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包括: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要求;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确定需要重点调控的地区。
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手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二、需要补充和加强的规划内容
1、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的地区,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以及有条件地许可开发的地区,并分别提出开发的标准的控制的措施,作为政府进行开发管理的依据。
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对省域内城镇发展用地的总规模和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提出控制目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用地控制的指标和相应的引导措施。
3、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 ——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
——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工作方法的完善
1、加强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机制的分析。
2、积极开展多方案比较。
3、注重对设市城市、建制镇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研究。
4、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建村[2000]74号)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的三个重点
1、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2、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2、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3、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4、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5、协调用地及其空间资源的利用;
6、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7、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交通网络规划
·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 ·教科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其他专项规划(有选择开展)——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8、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9、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与规划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学院:专业:姓名:完成时间: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也进入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划任务严峻,尤其是在我国广为众多的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更是被推上了国家发展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做好小城镇的设计与规划工作至关重要。要做好小城镇的设计规划工作,熟知规划中的相关规定和原则,并注意防止一些问题的出现必不可少,尽量使规划合理高效是我们规划工作者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世界城镇化 小城镇概述 镇域居民点体系 小城镇用地分类 正文:
一、世界城镇化
1.1发展的阶段性
世界城镇化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城镇化水平小于30%,世界的城镇化在此阶段岳经理了一百年,世界总人口比例较低;
(2)高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我国现在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
(3)成熟阶段:当今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到达成熟阶段。
1.2城市化水平的峰值
我国2000年左右,每年城市化率以1.2-1.4%增长,高出正常增长水平(正常增长水平为0.6-0.8%)。日本1946-1973年,城市化率快速发展,增长速度达到0.93%。
城市化水平峰值的确定:对于发达国家,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到他们的发展水平,如北欧国家、美国等,有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对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预测,要根据其国家的具体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3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1)当今世界的城镇化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迅速,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到达其发展的高峰期,已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2)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地位更加突出。
(3)多级多层次的城市体系正在形成。
(4)城市进一步向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5)城市治理要法制化、透明化。
1.4世界城市化经验
从规划来说,要有好的规划体系,规划先行;规划要可调整,要有弹性,在实际执行时若发现问题可以随时进行更改;规划要走法定程序,树立其权威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重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市政管线等。
二、小城镇概述
2.1 聚落
(1)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2)小城镇有建制镇和城关镇,现在有了集镇和村的规划标准,城关镇的规划按城市的标准来进行。
(3)城镇化与工业化
在发达国家,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同步进行的;有的国家出现过度城市化,如印度,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方面的管理都不够,致使出现了许多人口问题;有的国家出现滞后城市化,如我国,城市工业化发展很快,但因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致使城市化的发展缓慢,出现了城乡二元化;一些发达国家因城市化发展很快,城市问题过早的出现,导致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城中人口纷纷外迁,形成了“空心城”,如美国。
2.2我国的城镇化
2.2.1 我国城镇化的成就
(1)城镇化迅速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年平均增长达到0.93%;
(2)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很大的提高;
(3)城市中的各种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例如2008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1m²,比1998年增长了20m²;
(4)城乡一体化正在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有对立到融合,一直到现在正努力发展为互动平等。
2.2.2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质量不高,内容不完整;
(2)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镇体系不完善;
(3)城镇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东部地区人口承载力强,相较于西部地区,人口压力大,中部地区经济塌陷;
(4)城市发展较粗放,不能使各种资源和设施的利用达到最佳,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很突出。
三、镇域居民点体系
3.1 镇域体系规划
(1)综合评价镇区和村庄的发展条件,预测人口和产业的发展趋势,明确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2)镇域统筹发展;
(3)划定镇域的空间管制分区,明确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
(4)确定居民点的规模、等级,对其发展进行定位;
(5)根据因地制宜、共享共建原则,统筹配置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工程设施,确定各级居民点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
(6)确定镇域主要的道路交通,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做好防灾减灾抗震工作。
3.2 镇区和村庄分级
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镇区>5000030001-510001-30000<=10000
村庄>30001001-3000601-1000<=600
3.3人口预测
3.3.1 人口分类
(1)常住人口:常住户籍人口、寄住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寄住在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学生)。
(2)通勤人口:就业、劳动、学习在镇区内,住在规划范围外的人口。
(3)流动人口:出差、探亲、旅游等的人口。
3.3.2 人口计算
Q=Qo(1+k)n+pQo:常住人口k:自然增长率p:机械增长数
3.4 居民点的选择与布局
3.4.1 中心村的选择
(1)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备;
(2)有能力带动周围村庄的发展;
(3)区位交通条件好,在镇域内布局合理。
3.4.2 迁并村庄
(1)位于城镇近郊区(离城镇非常近的村庄人口算入镇区人口);
(2)存在严重自然灾害安全隐患难以治理的;
(3)人口少,生活环境较差,人均耕地少的;
(4)用水严重短缺,水质不达标的;
(5)地方病发病率高;
(6)大型的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内的村庄;
(7)国家有重大的设施、项目而确定要搬迁的。
3.4.3 空间管制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
四、小城镇用地分类
4.1 居住用地 R
镇的居住用地为R1、R2,城市的居住用地分四类
4.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
C1:行政管理用地,如镇政府、派出所;
C2:教育机构用地;
C3:文体科技用地,如体育场、图书馆、展览馆;
C4:医疗保健用地;
C5:商业金融用地;
C6:集贸市场;
C7:社会保障用地,如敬老院、老年人服务中心
4.3 生产设施用地 M
M1:一类工业用地,对环境基本无污染的工业用地;
M2: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的工业用地;
M3: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严重干污染,易燃易爆的工业用地;M4: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4.4 仓储用地 W
W1:存放一般物品的仓储用地;
W2:存放危险物品的仓储用地
4.5 对外交通用地 T
T1:公路交通用地;
T2:其他交通用地
4.6 道路广场用地 S
S1:>=6m的各种道路;
S2:公共活动广场
4.7 工程设施用地 U
U1:公共工程用地,如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等的用地;
U2:环卫设施用地,如公厕、垃圾站、环卫站等的用地;
U3:防灾设施用地,如消防用地等
4.8 绿地 G
G1:公共绿地G2:防护绿地
4.9 水域和其它用地 E
E1:水域、河流、池塘用地;
E2:农林用地,如以生产为目的的农林地;
E3:牧草地;
E4:保护区;
E5:有历史意义的墓地;
E6:未利用地;
E7:特殊用地,如军事用地
五、建设用地和居住用地规划
5.1建设用地规划
5.1.1建设用地比例
中心镇一般镇
居住用地28-38%33-4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2-20%10-18%
道路广场用地11-19%10-17%
公共绿地8-12%6-10%
合计64-84%65-85%
5.1.2 建设标准
(1)确定地块的容积率;
(2)确定建筑高度;
(3)确定建筑密度;
(4)绿地率:建设区内的绿地所占的比例;
(5)公共设施配套;
(6)交通出入口的方位;
(7)停车的泊位问题;
(8)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9)建筑间距和建筑风格
5.2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应选在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地方,并且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分布在常年大气污染罪的的地方,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与生产劳动的地点接近,但不受其影响,在山地丘陵区要注意其朝向。
六、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1绿地规划
6.1.1 绿地规划的要求
(1)点、线、面相结合,与城镇总体规划中的绿地相协调;
(2)充分利用地形,尽可能的利用洼地、坡地等劣地进行绿化;
(3)合理选择配置绿化树种,低投入高效率。
6.1.2 绿地规划的布局
(1)点线面相结合;(2)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
(3)绿化与水面相结合。
6.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2.1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满足镇域居民规划区内生产生活的要求,并要保留余地,根据城镇的条件、规模和性质进行差异性配置;高中及职中以上的学校、综合性医院、百货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要立足于镇域发展的需要。
6.2.2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1)公共服务设施应布局在人口较稠密的区域,集中成片形成镇区中心;
(2)既服务于城镇居民,同时考虑服务辐射区及外来人口的需求,并处理好与周边城镇的衔接;
(3)公共建筑应体现地域特色;
(4)教育机构、医疗保健、集贸市场、社会保障用地外的用地宜进行集中布置;
(5)教育、科技机构与文化体育场馆结合布置;
(6)学校用的应选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不危及学生安全 的地段,距离铁路干线必须>300m,主要出入口应有标志,不应直接开向主干路;
(7)商业、金融等性质相似的设施可集中设在城市中心,临近出入口,人流较集中的地段。
七、道路用地
7.1 道路分级道路分为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
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
车速403020—
道路红线24-3616-2410-146-8
车行道宽14-2410-146-73.5
每侧人行道宽4-63-50-3—
道路间距>=500250-500120-30060-150
特大、大型城市••••
中型城市•••
小型城市••
7.2 道路系统
1.满足内外交通运输要求:
(1)铁路:铁路站应分布在小城镇一侧的边缘,最好是相离或相切,并将客货站布在同侧,客站接近居住区,货站接近工业区;当不可避免必须穿过城镇时,要配置对应功能区。
(2)公路:沿城镇一侧发展。
(3)汽车站:客运站设一个,设在城镇边上交通便利的地方,交叉口不宜超过4-5条。
2.地形地质条件
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小城镇主干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免垂直切割等高线。先确定主干路,主干路要尽量保持平顺。
3.其他要求
道路走向要尽量引进夏季风;沿江地区一侧道路敞开,形成景观效应,并布置一些垂直于岸线的道路;主干路与冬季风主导风向垂直。
八、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
8.1 工业用地
8.1.1 工业用地自身的要求
工业用地应避开七级以上的地震区,避开洪水淹没区,地基应高于最高水位的0.5m以上。
8.1.2 小城镇对工业用地的要求
(1)应尽量减小城镇中工业用地对其他用地的干扰;
(2)避免工业排放对小城镇的影响;
(3)工业用地应相对集中。
8.2 仓储用地
8.2.1 仓储用地的分类
仓储用地可以分为为本镇服务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仓储用地、中转储备的仓储用地、危险品仓储用地、农产品仓储用地四类。
8.2.2仓储用地的选址
仓储用地要选在地形平坦,地势较高,有排水能力的地区,在布局时要采用集中于分散布局相结合的方式,仓储用地要接近货物来源,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仓储用地要远离居住地,保证安全。
第四篇:小城镇规划建设调研
小城镇规划建设调研
**镇位于**市东郊,距****机场25公里,京沪高铁**站、**、连**速公路出口6公里,206、310国道穿境而过,京杭大运河、不牢河、屯头河横贯全镇。全镇总面积66.12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镇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千强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名典型镇、**省文明镇、**省新型示范小城镇,连续三年荣获**市十强镇。
近年来,**镇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活力**、诚信**、和谐**、生态**”的奋斗目标,在贾汪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贾汪区住建局协调配合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和力量,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人口聚集,推进小区开发,提高环境质量,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注重生态建设的连续性、实施项目的整体性、推进措施的配套性、工作落实的超前性和组织动员的群众性,不断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打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高起点规划,实现镇域发展科学性。
乡镇规划的先行者。1996年,**镇委托**省村镇规划设计院、**师范大学编制了村镇建设规划,制订了较高水准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经省建设厅批准实施。按照“围绕中心,促进发展,生活内聚,生产外延”的原则,将镇区划分为教育区、住宅区、行政区、商贸区和工业区五大板块。十年来,该**镇历任党委、政府均一以贯之,严格按照总体规划推进建设,不随意更改规划内容,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区住建局积极加强对**镇规划办的支持力度,即使协调解决规划建设与调整方面的问题,把好规划执行关。在村镇建设方面,主动上门服务,提供简便快捷的服务,指导**镇建筑、工程、道路绿化、道路建设改造等工作。因此,全镇的规划执行得到了省建设厅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
适时调整城镇规划。2006年,**镇委托**市环保服务中心编制了《**镇环境总体规划》,并经区政府批准实施。2009年,再次委托浙江大学进行新一轮的总体规划和镇区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修编,不断提升城镇整体功能,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土地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
谋划发展新空间。**镇积极利用省建设厅对重点中心镇的政策扶持,投资80万元邀请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对镇区206国道西侧2000余亩地块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中心镇下一步的发展做好规划引领,奠定发展基础。目前该规划已经完成初稿,进入第二轮编审,将于近期完成区域整体规划。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为全面改善镇区环境,镇党委政府果断关闭了辖区12条水泥立窑生产线、31家砖瓦厂和2家小造纸。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双楼港物流园区建设,全力建设双楼保税物流园区区(B型),打造**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功能区。结合**市最大的生态湿地工程--11万亩潘安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塌陷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再造、高端经济商住圈三步走,打造集观光度假、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该湿地建设将为全镇乃至全市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发展生态旅游打下坚实基础。大力繁荣商贸业,加快商贸设施和专业市场建设,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新建6000平方米超级市场,全面提升商业街品位,打造集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商档商业街,壮大了镇区商贸服务业。
狠抓生态示范工程。大力抓好基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示范单位,以先进带后进促快进,推动生态创建工作滚动向前发展,截至目前,**镇已建成了4个省级生态村,19个市级生态村,1个市级绿色社区,2个省级绿色学校,8个市级绿色学校,2个**市魅力乡村。区住建局为我镇积极积极给予中心镇创建政策的支持,争取小康建设示范村4个项目。生态创建工作极大促进了**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显示,不老河**段地表水常年达到国家Ⅲ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2010年优良天气数量达到337天,环境噪声质量能满足功能区要求。
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注重打造绿色食品基地,通过鼓励秸秆还田、施农家土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等举措,不断提升农业无害化、低害化水平。提高沿运河程楼、湖里、瓦庄、解台等村的万亩优质稻麦品质,扩大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形成3000亩产值超亿元的蔬菜园区;结合潘安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3000亩休闲观光渔业园区,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五、大力推进生态人居建设,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积极推进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高品位建设村民社区,加强社区管理,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村庄合并搬迁、采煤塌陷地治理、开发利用闲置土地、镇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办法,统筹解决建设用地问题。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化和“双置换”运作相结合,先后建成了民主苑、花苑、锦城、翡翠园、民和园、颐和园、建平、瓦庄、永固等20余处70余万平方米居民小区,不但改善了百姓的居住条件,而且加快了居民向镇区集中,实现镇区面积和人口的“双扩张”,大大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为环境污染防治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住建局近几年来,加强对我镇村庄环境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享受争取政策项目10个。包括污水治理、垃圾中转站、环境综合治理等。共获得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约220万元。同时我镇多方筹集建设资金,投资70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2.5万吨的**镇城市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处理集管网28公里,实现汇水面积6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2万人,企业100余家,目前该企业日均处理污水15000余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投资110万元建成日处理能力120吨的**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同时出台《**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确定各村为本行政区域内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主体,建立日督查、月通报、季观摩制度,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实现“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平稳运行。
积极实施暖气、天然气、污水、雨水管网铺设,努力实现镇区供暖、供气、雨污分流全覆盖。投资1500万元建成**镇建平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污泥处理生产线,借助科学环保的焚烧处理技术和污泥焚烧处置设施,利用污泥发电供热,为污泥污染治理划上完整的句号,可满足全市城区污泥处置的要求,也使**镇在苏北率先实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污泥科学治理。同时对医疗污水用单独的防渗池贮存,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医疗固废物进行统一收集后转运到**市医疗废弃物处理站,做到及时收集、科学处理。
积极实施新能源进村入户工程。大力推进秸秆“沼化、气化、固化、电化”以及“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和农村改厕工程。各类新型能源的利用既改变了农民世代以柴草为薪的生活习惯,同时,沼气厌氧发酵后的残留物,又可用于基肥、追肥、叶面喷施、浸种剂等,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肥力,防治病虫害,促进作物增产。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村级秸秆气化站8个,实施“一池三改”5000余户,年提供8000余吨优质有机肥料,部分农户还形成了“猪——沼——粮(果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卫生厕所入户、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的生态发展良性循环。
四、狠抓城乡综合环境整治,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
打造绿色景观大道。**镇把环境整治工作作为生态镇创建的突破口,按照“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分工明确,协调高效”的原则,全镇上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城镇形象得到了明显提升。实施虎山口山体公园和206国道**段11公里高标准绿化提升工程,完成各类绿化17.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28盏,铺设沿线排水沟、改造增设雨水管网13公里,铺设高标准混凝土路面2.6万平方米,打造成“一点一景、一季一景”的生态景观大道。
实施旧道路绿化改造。为提升绿化品位,营造优美环境,重点实施商业街、吴中路、文化路、华建路、建湖路等道路绿化,绿化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进行景观设计,共栽植香樟、紫薇、红叶石楠等乔木和灌木17万株,草坪2万多平方米,铺设柏油和混凝土路面4.07万平方米,人行道8200平方米,栽植路灯102盏。
鼓励生态林带建设。为确保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政府将任务层层分解,与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先干后补,以奖代补,鼓励企业、村建设生态景观。企业栽植以景观树种为主,村内栽植以树木或花、灌、草间植,减少粉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吸收有毒气体,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生态保护与绿化美化为一体的绿地。各类生态园林的建设也使全镇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平方米,位居全市前列。
第五篇: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摘要:以大河镇绿地系统规划为案例,探讨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进行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路。在总结对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镇域大环境绿地系统的观念,并与镇区内的绿地系统共同构成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具有连续性的有机的绿地网络系统,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关键词: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大环境绿化,景观格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小城镇,大战略”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小城镇得到了空前发展,其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我们要尽量弥补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危害和损失。而合理的小城镇生态绿地系统,能够在纷繁杂乱的开发建设中,有效地修复已遭破坏的环境,维持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1.对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认识
1.1 小城镇绿地系统的内涵
所谓小城镇绿地系统,是有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小城镇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绿色环境体系[1]。这种绿地系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态过程,转化和固定太阳能,为小城镇注入供氧,吸附尘埃,降解废弃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固土保水,综合调节和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
1.2 传统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弊病
小城镇绿地是其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其意义非常深远,在规划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通常仅将其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项专业规划,主要针对建成区范围内的绿地进行分类、规划,内容少,深度浅,难以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指导与规范作用。并且在总体规划中,更注重工业用地、居住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等的规划布局和用地规模,通常是先布置这些用地,然后以“见缝插绿”的形式,用绿地填空,让各项绿地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且这些绿化用地大都是占用不易进行建设的用地,常常是面积小而分散的零星用地,虽然也曾在规划中强调了“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但都是停留于肤浅的做法,简单地将一些无系统性的园林绿地用道路绿化或沿河绿化连接起来,造成了绿地布局结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无法形成具有生态功能的完整的绿地系统。再者,未能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割裂了城镇内部绿地与大环境绿地的联系,只注意镇区绿地系统的景观形象,单纯从构图形式美的角度出发,使自然景观揉入了太多的人工痕迹,尤其这些年兴起的草坪热,不仅带来了绿地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而且生态效益较低。
1.3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新理念
目前,绿地系统规划应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解决小城镇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这就需要在绿地规划时,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为小城镇绿地系统的规划赋予新的理念。1.3.1 构建“大环境绿化规划”
“大环境绿化规划”就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为基础,充分利用农田、山体、水体及岸线绿化,全面协调镇域范围内的绿地规划与资源保护的关系[2]。大片郊野绿地不仅改善了镇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将自然引入镇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在保持良好镇区景观的同时,更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要重视建成区范围内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1 更应重视整个镇域范围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完善,绿地系统的规划应把范围扩大到镇域,营造良好的大环境景观,为小城镇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背景。1.3.2 强调绿地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
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空间格局是由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镶嵌而成的[3]。斑块具有相对的均质性,可以是植物、土壤、山体和建筑物等。基质是景观中所占面积最广的部分,也是对景观功能所起作用最大的景观要素。廊道是两侧均与基质有显著区别的狭长带状土地,它一方面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另一方面又将景观某些不同部分连接起来。保护绿地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就是综合规划各种景观要素(斑块、廊道、基质),使各景观要素能充分发挥其各自的生态功能,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网络系统,其中包括镇区内的各种绿地斑块系统,镇区外的镇域范围内的绿色基质系统以及将其各部分连接起来,保持其连续性的绿色廊道系统,才能综合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以求绿地系统对生态环境改善作用的最大化。
2.大河镇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2.1 大河镇基本情况
大河镇位于河北省境内,东与石家庄市接壤,南邻鹿泉市区,受省会和鹿泉市区辐射影响较大,成为邻近大城市的市郊型城镇。大河镇下辖26个行政村,镇域总体规划用地规模67.5平方公里,镇区建设用地规模3.6平方公里。大河镇地貌类型较为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河滩地。西部为山区,海拔高度在115~400米之间,丘陵地带沿山体向下延展,大都位于大河镇中西部,海拔高度为90~115米之间,中部为山麓平原地带,地表总体平坦,偶有沟壑及小丘出现,海拔75~90米之间,东北部为河滩地。镇域内有石岗公路、获平公路、五七公路等,大宋铁路南北向穿过镇域,另有石津干渠、古运河和三条人工灌渠与大宋铁路基本平行,纵向贯穿镇域。西部山区贮有丰富的非金属矿藏,为发展采石和水泥业提供了条件,形成了以采石、水泥制造为主的建材基地,采石场和水泥厂的烟尘、粉尘及水泥运输所产生的二次扬尘成为镇域内的主要工业污染源。再加上现状建筑缺乏统一规划,绿化率较低,制约了大河镇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2.2 大河镇绿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多年来,由于大河镇偏重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自然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发扬,盲目开发了一些污染较严重的工业项目,侵占了大量山林、农田,使区域绿色空间减少,水域不断缩小,空气和水体污染加剧,整体景观格局遭到破坏。为了深入地了解大河镇绿化景观的内在规律,本规划将景观生态学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大河镇绿地系统规划中[4],借助于景观优势度、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及分离度等指标,对大河镇绿化景观格局和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并按照传统生态学中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和描述,由此得出大河镇绿化景观的建设存在如下缺陷。(1)大河镇绿化基础薄弱,各项绿地指标普遍偏低,镇域西部污染严重,厂区外缺少防护绿地,无法阻止污染漫延扩散,威胁着全镇居民的健康。(2)西部山区大面积开山采石,山体植被遭到破坏,造成大河镇面山景观的破碎,割断了绿地系统的连续性,此外,大河镇绿地的分离度比较大,各绿地斑块之间缺乏生命廊道相连,使得生态系统被分离、割裂,不能形成完整的绿地网络,影响绿地系统的还原功能。(3)镇区内外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之间缺乏连续性,镇区与镇域景观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5],片面强调镇区内绿化景观的建设,忽视了镇区外大环境绿化背景的营造。2.3 大河镇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框架 2.3.1 规划原则
本项绿地系统规划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共处。充分利用自然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水系、地形、山林、鱼塘、农田,将镇域大环境绿地与建成区绿地相结合,开放型公园绿地与娱乐型设施相结合,线性绿带与块状绿地相结合,使各种绿地有机地衔接起来,把大河镇建设成为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花园城镇。2.3.2 镇域绿地系统规划构思
针对大河镇镇域现状,为了治理西部山区的污染,沿山体走向种植5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改善山体景观;关闭小规模的水泥厂,规划将规模较大的水泥厂集中于西部一定区域范围内,外围设置30~50米宽的防护带,减轻污染扩散;为了进一步阻止西部污染源向中部、东部漫延,减轻镇区的污染程度,沿采石路、铁路、古运河设三条纵向隔离带(位于镇区西部),宽度分别为30~50米,作为保护镇区环境的屏障,力争将污染对镇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沿石津干渠、大河路及故城路设置绿化带,形成镇域范围内的四纵两横的带状廊道,与沿道路、水渠、高压走廊的绿带,共同联系形成整个镇域的绿色廊道网络,将大面积的农田、蔬菜基地、林地、山地等构成的绿色斑块串联起来,成为有机的镇域大环境绿化系统,作为镇区绿地系统的延伸,与镇区内的绿地系统融为一体,形成更为稳定的生态空间保护体系。
2.3.3 镇区绿地系统规划构思
镇区绿地系统的规划从大河镇整体景观格局出发,结合原有的自然景观进行布局。在镇区规划范围以内,建成区以外,主要以生态农田、滨水绿化、林地及花卉基地为主,营造外围连续且不规则的绿色生态背景,使镇区镶嵌在绿色基质之中,有利于将外围的自然田园风光和新鲜空气引入镇区。在建成区范围内,均衡布局块状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居住小区游园绿地、街头绿地和专用绿地等,形成遍布镇区的绿地斑块系统。沿主要道路和渠道两侧规划6~10米宽的绿带,形成了五纵五横的镇区绿色廊道,这些线性廊道交织成网状,把镇区孤立的绿地斑块与外围的绿色基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串珠式的绿色空间体系。(如图)
3.结语
从大河镇绿地系统的规划研究中可以看到,小城镇是一个开敞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生态过程不能在系统内部自行完成,而要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换,于是,维持与发展小城镇生态的良性循环,除了小城镇自身环境的改善外,还必须以外围的区域生态稳定为背景,所以,绿地系统的规划不仅要有完善的镇区内的绿地系统,而且还要以镇域绿地系统为基础,将自然风景引入到镇区中,使镇区的绿色斑块和廊道系统与镇域中的绿色基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绿地复合生态系统,以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安全格局,使小城镇建设与自然耦合,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J],中国园林,2002(1).[2] 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 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 刘滨谊,姜允芳,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误区与对策[J],城市规划,2002(2).[5] 俞孔坚等,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8(4).The Study on Green System Planning of Small Town —Dahe Town’ Green System Planning in Shijiazhuang City for
Example Wang Wei, Ma Cheng-wei, Yang Xiao-dong, Ji Jiang-hai
Abstract: Taking the green system planning of Dahe town’s green syste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way of small town’s green system planning with the theory of ecology.Based on the summing up small town’s green system planning, w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constructing big environment afforestation in the town territory.The green system of the town territory and the town proper formed green network system together with the continuance and organism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rocess and landscape pattern, so as to make the ecology yield of the green system.Key words: small town;green system planning;big environment afforestation;landscape 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