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城镇特色塑造和规划应对
小城镇特色塑造和规划应对
——以江苏省半城镇规划为例
本文以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规划为例,探讨小城镇特色定位与特色塑造的方法、途径,以及小城镇规划在城镇特色问题上的应对手段。半城镇概况与特点
1.1 城镇概况
半城镇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位于江苏省泗洪县东南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西岸,距泗洪县城24公里。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洪泽湖水域面积60多平方公里),人口1.8万余人。半城镇水产资源丰富,为全国水产重镇,是宿迁市首批达小康乡镇、文明乡镇、十强乡镇,也是江苏省重点镇之一。
1.2 城镇特点
1.2.1 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
半城镇是古徐国故都所在地。徐是距今2500多年前的古国,自若木夏初(约公元前2070年)得国,至章禹春秋(公元前512年)灭亡,历经夏、商、周三代,延续1600多年。春秋时徐国国王徐偃王建都于今半城镇,古称徐城,现从半城镇往南达魏咀尚存其遗址。今半城镇为“南北朝时置、或曰徐城地,土基犹少半,故名。”
1.2.2 优越的旅游资源
半城镇紧邻洪泽湖,是从县城取道洪泽湖、饱览湖光的最便捷的通道。辖区内穆墩岛是洪泽湖中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岛屿,是泗洪县旅游开发重点之一,新建成穆墩岛风景区。另外,镇区内雪枫陵园(彭雪枫墓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1.2.3 较为单一的产业基础
半城镇水域面积60多平方公里,水产资源丰富,为全国水产重镇,水产品年产量达10000吨。水产养殖业为目前支柱产业,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的比例较小;第二产业主要为水产品加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1.2.4 较小的城镇规模
半城镇陆域面积仅20多平方公里,全镇人口仅1.8万,镇区人口仅7千人。虽然半城镇是泗洪县三个中心镇之一,但未来人口扩张的规模也有限。根据总体规划,通过产业转型、吸纳产业人口和迁村进镇,远期2030年镇区人口为
1.8万人。
因此,半城镇的发展,不同于一般“中心镇——综合型小城市” 的发展路径,城镇发展轻规模,重特色,注重小而精。半城镇规划编制背景
2007年,江苏省全面推进重点中心镇规划编制工作,对重点中心镇建设发展起到重要引导作用。从2009年起,宿迁市提出了建设特色乡镇和特色村庄的要求,为避免小城镇“千镇一面”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0年以来,半城镇政府、泗洪县住建(规划)局先后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区概念规划》、《泗洪县半城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和《半城镇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半城镇产业发展、土地开发、基础设施配套、景观形象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系统规划,对于城镇
特色的塑造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由于三个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规划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编制,城镇发展思路、规划主旨和规划内容得到了较好的衔接,对于亟待转型的半城镇的规划控制和管理发挥了较大作用。
三个规划的编制打破了以往自上而下的单向思维模式,进行了一次新的规划方法与程序的尝试:首先编制的《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区概念规划》,在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城镇定位基础上,以旅游业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半城镇发展古徐都风貌旅游的市场环境和旅游发展路径,进行了重点旅游项目的策划,最终落实到整体规划布局的调整和旅游核心区的城市设计。概念规划作为前期基础,既理清了自上而下宏观上的主导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关系,又有自下而上从微观的镇核心区城市设计和项目设计的切入,因而后期协调推进的镇区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不仅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而且突出产业特色和近期发展重点,兼顾项目开发运作的经济可实施性和当地居民公众利益,最终形成了一套一脉相承、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成果。
在半城镇的规划中,近期的项目开发是主导,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突围是关键,同时兼顾解决镇区发展和城镇建设积压的多方面问题,包括城镇特色问题。虽然半城镇的规划不以塑造半城镇特色为最核心的目的,但是城镇特色塑造的各个层面要求已经融入到规划的目标之中,在各层面规划成果中得到体现和落实。3 半城镇规划中的城镇特色定位
3.1 城镇发展目标定位
半城镇总体规划目标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高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加强历史文化挖掘与建设。发挥优势,将半城镇建设成泗洪县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古徐文化特色乡镇、水产养殖与农副产品加工业强镇。总体规划确定半城镇镇区的性质为:古徐都文化展示基地,泗洪县环洪泽湖旅游服务基地之一,半城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旅游、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型城镇。
3.2 半城镇特色定位
城镇特色包括城镇内涵及外在表现两个方面。城镇的内涵,是指城市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城镇内涵的外在表现即体型环境。总体规划的目标定位既明确了半城镇的产业特征和文化特色,也包含了对城镇建成环境的特色化要求,因而综合确立了其城镇特色定位。从内外两个方面来阐述,半城镇的城镇特色内涵是以古徐文化和水文化为主题的极具发展活力的旅游小镇;其城镇特色外在表现是环境优美和谐的具有古徐意向的特色风貌小镇。
在半城镇的特色定位中,市、县规划部门和专家都形成了共识:要突出半城镇“洪泽湖畔的水文化”和“以古徐国为主的古徐文化”,不求镇大,但求特色,在镇区建设中要突出建筑的特点,要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据此,半城镇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滨湖小镇,古徐半城。半城镇特色塑造的路径
4.1 内外双重的城镇化动力激发小镇活力
城镇发展活力是城镇特色积淀和传承的基础,而城镇化是新兴成长型城镇发展活力的来源,半城镇的城镇化动力包括内生动力和外助动力两个方面。
4.1.1 半城镇的城镇化内生动力
从江苏、山东、安徽旅游景点分布来看,半城镇所在地区是旅游资源分布较少的地区。而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早已进入旅游消费热潮快速上升期,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和洪泽湖生态旅游在一定区域内有其独特性、稀缺性,旅游业发展将具有较好市场潜力。另外,旅游服务业作为关联带动性强、进入门槛低、就业弹性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也将发挥很大积极作用。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整体前景也十分良好。由于传统捕捞渔业已达到最大产量水平,发展水产养殖是填补水产品供需缺口的唯一途径。半城镇的水产养殖业是其传统优势产业,在旅游业兴起后,还可将水产养殖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观光型养殖农业,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半城镇区人口近几年呈小幅下降趋势,主要为外出务工造成人口流失。随着本地产业经济发展,就业机会的改善,这一趋势将很快得到改变和逆转。云南许多少数民族村寨在几年前开始发展旅游后,出现了返乡潮,年青人已不再外出寻求就业;而随着大城市就业难度增加、住房等生活成本持续增高,我国许多劳动力输出大省近两年也已开始出现返乡就业潮。半城镇作为经济基础尚佳的乡镇,在新兴产业旅游业和水产养殖加工等现有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的前景下,未来城镇化动力将十分强劲。
4.1.2 半城镇的城镇化外助动力
半城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仅为20平方公里,在目前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除镇区外,还散布着十多个自然村庄。现状村庄分布散、数量多、规模小,最远的村庄距镇区仅1公里左右,平均每个自然村人口不到600人,而人均占用村镇建设用地面积达140-150平方米。而且,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指导,基础设施普遍缺乏,村容也较差。
基于这一现状,本着改善农村环境和面貌、节约土地、集中发展的指导思想,泗洪县域和半城镇域城镇体系规划中,都明确了拆村并镇的战略,近期对小于200人的自然村进行撤并,中期对小于300人的自然村进行撤并,远期对小于400人的自然村进行撤并。除穆墩岛外,总体规划范围内的村庄集中到镇区统一建设,最终规划形成1个半城镇区、1个穆墩岛农村居民点的村镇格局,而这一战略举措将直接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4.2 产业发展方向的转移带来社会生活形态的变革
城镇作为人类活动的集中场所,有着深厚的社会学内涵。城镇居民的生活中体现出的城镇文化,也是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老年人的街头溜鸟、秧歌,广东人的早茶等等,社会生活中体现的城镇特色,不仅易于被外来者感知,也是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们获得对城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最直接来源。
半城镇当前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产业转型,而产业发展方向的转移带来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变革,将促成新的城镇特色内涵的形成。
在《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区概念规划》中,提出了景区与生活区、商业区相融合、景区建设与镇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徐文化营销与地区社会经济活力提升相促进的发展思路,是一种旅游业和城镇建设协同发展、共生互动的模式。这一模式将建立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生活生产方式,通过旅游发展重塑城镇面貌和人们精神面貌,未来的半城镇将改变过去比较缓慢的发展轨迹和生活节奏,取代半城半乡、城乡交杂的冷落面貌的,将是一派欣欣向荣、游人如织的繁华胜地景象。
4.3 镇湖相溶的水文化是旅游小镇发展的魅力资源
半城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洪泽湖水域面积60多平方公里),镇区紧邻洪泽湖,沿洪泽湖岸线保存着良好的生态水景,辖区内穆墩岛是洪泽湖中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岛屿。基于半城镇独特的水环境,在规划中突出了以水为主的旅
游特色营造,一是将穆墩岛规划为以洪泽湖水文化为主的旅游生态休闲景区,规划建设成为环洪泽湖的旅游重要目的地之一;二是引水入镇,在镇区规划中将水文化与古徐文化相结合,引洪泽湖水进入镇区,建设水陆两通的风貌古镇。
4.4 独特的历史成为挖掘文化特色的无穷宝藏
城镇文化是城镇的灵魂,城镇特色是城镇文化的标志。对于历史悠久的小城镇,挖掘和保护城镇历史文化,以文化延伸应对城镇“特色危机”是首选之路。半城镇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南北朝时置,古之半城周长三里三,四周有城墙,护城壕沟上设吊桥,四面建有城门楼。城中曾建有天圣寺、东岳庙、三元宫、文昌宫、观音庵、地藏庵、清分州衙门、贞洁牌坊等古建筑。令人扼腕痛惜的是,众多古建筑无一留存。解放后,寺庙陆续被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后一座历史庙宇建筑也被拆除。如今在北街路边农户院子里,还静静躺着土地庙中的石门枕、贞洁牌坊上的小截石梁。
相比2000多年的半城镇历史,古徐国故都的历史更为辉煌,也更具独特性、唯一性。据有关史料记载:徐国自若木建国以来,共传43世,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直至周敬王8年(公元前512年)为吴王阖闾所灭,历时1000多年,在此期间,徐戎一直活动在淮河中下游和泗水流域,建都于半城、城头、太平境内,现今的半城一直是徐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的第十一大姓。
徐姓的根基和发源地。“半城”的地名即由损毁一半的徐故都城墙遗迹而来。虽然物质遗存已不复存在,但城镇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有形的文化遗迹上,而且体现在无形的文化内核上。历史文化存留于城镇和建筑中,珍藏于人们的记忆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半城人对古徐故都和徐姓发源地的历史充满自豪感,对季札挂剑、徐偃王避战弃国等历史故事津津乐道,泗洪县成立了徐文化研究会,许多学者对徐文化和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
正因如此,在半城镇规划中,对古徐文化这一半城镇历史中最具闪光点的文化瑰宝进行了全面发扬。文化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力资本,文化旅游也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以古徐文化主题开发半城旅游项目,既是一个独特而强有力的品牌经济战略,又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文化发展战略。通过旅游发展将古徐文化扎根于半城人民生活中,在获得旅游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增强半城人的文化自信。核心旅游项目“市坊”“徐文化展示馆”等在《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区概念规划》中研究确定后,最终在《半城镇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得到落实。另外,规划对古半城的历史文化也进行了深入挖掘,在《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区概念规划》的核心区概念性设计中,规划复建了三元宫、文昌宫、观音庵、地藏庵等多处寺庙,重现古半城“三步两桥”、“一步两庙”独特格局。独特的历史成为挖掘文化特色的无穷宝藏,也成为塑造城镇特色的依托和根源。
4.5 多层次的规划控制及引导塑造城镇风貌
城镇的整体形态和布局决定了城镇风貌的大致轮廓。半城镇总体规划在城镇用地布局上,以“集中紧凑、均衡布局、各有侧重”为原则,形成了“一轴、两心、两片、五区” 的规划布局结构。“一轴”即沿镇区主要发展方向,形成一条东西向城镇功能拓展轴,将老镇区、新镇区及两个镇区中心串联起来。“两心”即老镇区的旅游休闲商业中心和新镇区的行政文化服务中心。“两区”是以兴徐北路和兴徐南路为界,新老镇区各有侧重发展,形成老镇区旅游重点发展区和新镇区现代综合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两大风貌区。“五组团”包括四个居住组团和一个工业组团。
这一规划布局保障了特色产业和城镇风貌的相互呼应,旅游产业功能和日常公共服务功能的相互协调,在节点、轴线、片区的分布上融入了整体城市设计的内容,为形成具有特色的城镇意向打下了基础。
半城镇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规划区城市设计内容进行了深化,对建筑风貌片区、景观轴线、景观节点和标志建筑四类要素进行结构性的规划控制,四类要素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城镇景观的整体识别体系。每类要素各有侧重控制的重点:建筑风貌片区和标志建筑重点控制建筑风格、形式、色彩等;景观轴线重点控制沿街建筑风貌和沿街绿化景观;景观节点重点控制场地环境设计。此外,对夜景照明、街道设施、广告店招等均提出了设计引导要求。
在建筑风貌的控制上,呼应古徐文化主题,规划对与之相匹配的建筑形象进行了研究。古徐国灭于春秋时期(公元前512年),由于建筑材料水平的限制,这一时期北方建筑以木骨泥墙为主,对本次规划的借鉴意义不大。随着建筑的功能和材料结构的改进,到秦汉时期,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发展高潮。秦汉建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建筑形制, 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且与先秦建筑在风格上一脉相承,因此规划最终将半城镇建筑风格特色定位为仿秦汉风格。秦汉风格建筑线条直而不繁,造型朴拙大气,古意凝重,半城仿秦汉风格建筑以此为参照,将整体呈现质朴、刚健、清晰、浓厚的艺术风格。规划在核心风貌区即旅游核心功能区内,建筑风格以仿秦汉风格为主,在协调风貌区内,建筑风格与仿秦汉风格相协调。规划分别对两类风貌区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建筑装饰细部、建筑材质参照秦汉建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引导。
第二篇:浅谈小城镇特色的塑造
浅谈小城镇特色的塑造
邹平享
2007年4月12日
一、导语
特色是生命,特色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特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小城镇必须强调特色建设(包括产业、自然风貌、人工建筑),就建设而言,真正做到建筑有风格,街道有景致,小区有品位,提升小城镇现代气息和时代特征。本文拟结合我市小城镇建设发展如何体现突出城镇个性特色,对这一问题谈点学习体会和粗浅意见,与同志们探讨交流,并请专家指正。
二、为什么要塑造城镇特色
城镇特色并非新概念,但也并非共识的概念,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其内涵和实质。
什么是特色?建筑大师吴良镛指出:“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野,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为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特色就是‘个性’,说 ‘独具一格’就是说,小到一人一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时代,在个性或风格方面已经较为成熟了,被人认识,被人承认了”,城镇特色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某城镇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相对于其它城镇所体现出的不同审美特征,具体而言,城镇特色是城镇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表现,是城镇人文与自然资源特质的积淀。没有特色的城镇就没有个性,也不会有凝聚力和吸引力,所以每个城镇都应该在塑造特色上大做文章,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定位,打特色品牌,这是城镇建设一个永恒的命题。实践证明,在建设中突出地方特色既能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影响力、辐射力、吸引力,又能增强城镇发展活力、效率和效益,没有特色的城镇难以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刻铬印,是缺乏生命力的。当前,各地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对此做了不少探索与追求,但是在城镇建设中,由于单位建筑不注重建筑体型、体重及造型,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清一色的单调建筑形式,照抄照搬,使建筑整体乏味,加之绿化品位不高,环境艺术上缺乏创新,导致城镇总体效果平淡、贫乏,更谈不上环境艺术与特色建设兼收并蓄。
三、如何塑造城镇特色
塑造城镇特色的途径很多,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工作实践,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学习和研究。一是利用建筑风格塑造城镇特色。小城镇特色最直观形象的体现就是建筑风格。1980年以前,我国的建筑物是很富有地方特色的,各地民居式样的区别很明显,如江南小巧玲珑的民居与北方厚实的四合院就是两种风格迥异的特色建筑。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掀起了以小城镇为主要聚居点的建房热潮。但由于我们的传统民居在通风、采光和卫生条件等方面不适宜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被板式楼所替代。从南到北,小城镇和农村的新房屋一般是2层——3层的小楼房,像火柴盒一样聚在集镇和交通沿线上,各地已经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更谈不上特色。我国的传统民居正在消失,或许几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将看不到北方厚重的单体平房和四合院,看不到华中封闭的天井和马头墙,看不到西南山区的干栏式木楼和竹楼,看不到西藏粗犷的平顶碉房,看不到云南“一棵印”,福建“土楼”和西北窑洞,这将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事实上,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都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遵循自然规律营造的安居环境,它们与缺少个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要更贴近自然,有利于生态平衡,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上了档次,城镇居民对乡土传统建筑和文化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兴趣,可以认为这是经过20年的现代化建设后的自然回归。这同时也是我国建筑学研究和建设者们“恢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在一个新的层次上,继承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秀思想和手法,扬弃消极成分,采用现代材料与工艺,发展和创新出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民居建筑,延续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建筑是构成城镇物质环境的载体,是由不同体量材质、色彩组成的功能实体。城镇建筑特色主要是由群体形象聚合而成的整体环境观感,而不是单一建筑的自我表现。应从一条街、一片生活区或者更大范围去探讨建筑形式的美观,做到风格的统一和色彩的协调,而不能盲目追求仿古或崇洋,也不能搞古今中外大拼盘、大杂烩。要提倡结合本地的实际
情况去创造适合本地需要的、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的、乡土的、民族的、大众的)建筑形式和风格,秭归归州镇在建筑风格上采用具有浓郁三峡地域特色、传统民居特点的白墙黑瓦风火墙、檐口多叠为主调的坡屋顶形式,阐释了厚重的楚文化底蕴。另外,五峰县委政府在城镇建设中开始重视着手培育打造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特色值得赞赏。建筑色彩的选择在城镇建设中应引起高度关注,色彩有物理、生理和心理功能,人们对建筑色彩的关注就在于它的直观视觉效果和引起的心理感受。建筑色彩处理得好,给人以美感,既美化了城镇环境,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反之使城镇环境显得杂乱无章,使人顿生烦感。有人主张对城市色彩做出统一规定,如北京规定“灰调”为城市色彩的基调,武汉准备通过民意测验确定城市色彩。色彩要根据环境进行选择,居住环境色彩宜柔和淡雅,可选浅灰、黄、橙、绿、蓝色,北方偏暖色调,文化环境色彩宜高雅、明净,可选灰色或淡蓝、淡绿、褐色调,办公环境,色彩宜朴素庄重、沉稳,尽管明度不同的色彩都可以采用,但不尚花哨,不宜多种色彩掺杂出现,可采用比较单一的色彩,深浅变化的处理手法。休想环境,恬静、清新是游人的追求。建筑色彩只能溶入绿色或成其点缀,前者调合,可选黄、绿、蓝、棕色。后者对比,可选用红、朱、橙色,但对比色不宜大面积采用。应符合“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原则;商业环境,色彩气氛可以热烈多样、对比强烈一些,形成五彩缤纷的效果,为满足商业文化要求,几乎不排斥任何色彩,有时还刻意追求视觉冲击对比强烈的效果。总之,建筑色彩着眼于群体效果,以和谐为主,变化只能是统一中求变化,个别场景中的变化,不能喧宾夺主。色彩还涉及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影响,也是色彩选择所必须尊重和考虑的。
二是利用传统文化塑造城镇特色。建筑风格是城镇特色的直接体现,而传统的民族的本土的文化积淀则是城镇的精神风貌的体现,是真正属于小城镇的内在的本质特色,是别的地方学不去的。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受到的经济冲击要小得多,所以还有幸保留了较多的文化传统。如果不尽快制定保护措施,最终也难逃湮灭的结局。保护文化传统,挖掘历史文脉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不仅关系民族文化的兴衰,更与小城镇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保护得好,有利于提高小城镇的文化品位,并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使文化传统成为丰富的“财源”。
文化与传统特色的形成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挖掘历史文脉,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其二是依托传统文化背景,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小城镇的文化特色就是继承与创新这二者协调平衡的结果:只有继承而没有创新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能长久;一味追求创新而放弃传统则是无源之水,是不会有民族和乡土的吸引力的。我们提倡的文化传统特色是在新时代对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决不是一味地复古,更不是搞封建迷信,在继承与创新二元关系中,小城镇政府部门能够在创新上发挥较大的主动性,引导居民树新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则鲜有动力,只有民间艺术团体仍在试图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这是地方文化特色是否显著的关键,也是最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的。
城镇之美,美在生态;城镇之胜,胜在人文。在城镇建设中,要摒短视观念,强化文化意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在工作中注重文化意蕴的合理保护和开发,以及现代人文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一是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增强城市文化底蕴。要对古城区、古街、古祠、古园等古建筑进行修缮,挖掘整理文物古迹、历史遗存,以激励后人;(举例远安、夷陵区)对自然景观,根据其自然地理条件、民间神话传说、地域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色加以渲染,注入文化内涵,增加其钟灵硫秀之气,使人萌发“有仙则名、有龙则灵”之慨;对亭台楼榭、城市雕塑和建筑小品等人工景观赋予民俗文化,点缀传统书画,便其展示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突现城市的时代风貌。
三是利用自然山水塑造城镇特色。山区可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依山就势进行建设,既可减少土方,节约投资,又能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秭归归州的一些做法可资借鉴:在城镇建设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略加整理,巧夺天工结合城镇周边的山水要素,在道路布局上依山就势,随岗就坡,宜直则直,宜曲则曲,建筑顺其布局,在建筑单体上建筑小品规划设计建设中用不等高差的岗坡,营造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体现出其不意山乡小城镇小而巧,小而精,小而雅,小而美的清秀和神韵。
滨水城镇可根据水的形成可变和水面多样性的特点,大小、动静、岸线曲折变化等营造不同的功能、不同创意的水景,为城镇建筑以水为主的生态景观轴线,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休息活动空间和亲水生活岸线。要突出做好“山水文章”,建设用地要“保山保水”,道路规划要“迎山亲水”,建设布局要“显山露水”景观设计要“借山用水“,空间组织要”依山亲水“,滨水城镇临水岸线是城镇的精华地带,也是塑造展示城镇形象的窗口,修筑道路,从岸线自由弯曲修筑并以步行为主,兼顾行车要求,道路为不对称断面,两边或单边布置建筑、建筑风格要体现滨水城镇风貌、建筑
造型、体形、体量、色彩与道路断面,水环境相适应,形式有变化,尺度宜人,临水一边留出带状开阔绿化用地,增强绿化品味,点饰建筑小品, 形成蓝天碧云、波光粼粼、树绿花红、绚丽多彩的画面,夷陵区龙泉镇柏临河的改造进行了这方面的创意探索,可惜还不尽完美,建议再进行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和专家论证。
四是要利用绿化塑造城镇特色。绿化是城镇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也是塑造城镇特色的重要手段。绿地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功能是无与伦比的。无绿的城镇是没有生命力的,更无特色可言。绿化不能自然地构筑城镇特色,必须精心规划设计和长期不懈的经营。怎样绿化城镇:一要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己有的绿化和易于绿化的山水资源,要保护“自然之理,自然之趣”(红楼梦),不要对山水自然资源
做过多的人工雕凿,不要画蛇添足,弄得面目全非。二要有一定的规模,因为一定规模是发挥绿化生态功能的基本保障。我国目前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保证生态功能的人均绿地标准(据测算,保持生命呼吸的氧碳平衡,需要10平方米的树林或23平方米的草坪),但也应该不低于国家规定绿地率和公园绿地面积标准。三要有重点,可以理解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普及是数量的保证,提高是质量的升华。城镇绿化一开始就要选好目标,营造精品,形成富有特色的绿地和景点。四要成系统。所谓系统就将不同类型的绿地(点状、块状、带状等)连接成均等分布的绿化网络,亦即人们常说的大、中、小、点、线、面结合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生态观赏与使用功能。五要植物配置;要适地种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符合花钱少、易成活、好管理,长的好的要求。还能形成地方特色。要根据功能需要,如行人对太阳来说“夏天畏其烈、冬天赖其温”,所以行道树就应以冠大、荫浓的落叶树为主,庭院栽树则要兼顾观赏、防护和经济要求;防护林的树种要满足不同防护功能要求(防浪、防尘、防污染等);广场需要视野开阔,可多植一些草皮,结合选种高大的护荫落叶树和常绿观赏树,给人们创造适合不同季节和时段的休憩环境。要体现植物多样化的景色变化。结合功能需要的同时利用植物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特点,将乔灌、花草、常绿、落叶,进行合理的搭配,可赋于绿化空间的诱人的诗情画意的魅力。六是防止绿化的片面性,片面性亦既绝对化。说要四季常青,就清一色的规定栽常绿树,说学大连植草皮,就把树砍掉换成草坪;说法桐有缺点,就把法桐砍光;说要体现绿化的多样性,就把多种植物在一块绿地或一条道路上集中。如此这般,栽了又砍,砍了又栽,劳民又伤财,却末形成好的绿化风貌。防止片面性要把握好适量适应种植原则。适量就是各类植物总量搭配要适当。根据生态要求草皮与树木的面积比例宜三七开,草三树七;灌木与乔木的比例也宜三七开;常绿与落叶的比例,南方高、北方低,华中地区60%一70%,华北地区30%一40%,大致也是三七开。适度是植物的品种,既不能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杂乱无主次,过少单调乏味。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一些骨干树种形成基调,在些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其它品种,求得统一中有变化。
塑造城镇特色的途径很多。比如,利用人文资源塑造特色,把有价值的历史文脉保存下来传承下来,弘扬优秀文化遗产,做好保护与利用的文章,不断提高品味,使其成为特色品牌,永续发挥作用;(如昭君村的牌坊和旅游渡假村、屈原村的三闾八景)、利用产品和产品文化塑造城镇特色,名优特产品,达到一定规模,占有一定的市场销售份额以后,都可以一定的企业文化形式,打造品牌、招商引资,提高知名度推销产品。如青岛的啤酒文化,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宜兴的紫砂文化、宜宾的酒文化等。(如七星台的大蒜城、樟村坪的磷矿等)利用非物质性(无形的)名人、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等资源去塑造城镇特色。如能认真地进行挖掘,整理加以发扬光大,也是可以创造城镇特色的。
四、对当前几种城镇美化现象的质疑。
城镇美化是塑造城镇形象的重要环节,是创造城镇特色的重要手段。我们兴奋地看到了城镇美化正在提升我们城镇的品位,也焦虑地发现城镇美化中的不少误区。
(一)、关于大尺度的质疑。
或许是对历史与传统小尺度空间的不满;或许是受“以‘大’为‘尊’‘富’‘贵’‘威’”思想的影响;或许是境外考察的“收获”;或许是审美素质和审美标准的差异„„,城镇美化中的大尺度现象较普遍:大广场、大绿地、大马路、大转盘、大雕塑、大房子„„。尤其是“比大”现象更值得我们深思。是不是城镇的空间和环境要素越大城镇就越美?是不是这些要素越大城镇就越有特色?
城镇公共空间的尺度并非越大越好。这并不是说大就一定不好,有时也需要大,只是说不能一味求大或者盲目求大。“好”(质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城镇公共空间尺度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它关系到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它也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问题,它
与城镇公共空间的功能性质、使用者以及空间的划分与组合设计等等因素有关。
从节省土地资源的角度来看,空间尺度太大是不利的。从人对城镇空间的需求来看,空间尺度太大也未必是好事,因为人对城镇空间的需求是多方位的,有时需要开阔的大空间,有时需要亲切的小空间;从城镇空间的功能性质来看,并非一概都需要大空间,有的需要大、有的却不需要太大;从空间设计的技巧来看,我们可以让空间“以小见大”,并非一定需要实际的大空间。
城镇空间的大小是人对空间的一种视觉与心理体验和感应。人对空间的感觉并不完全是由实际空间尺度所决定的。人的空间尺度感是一种感应尺度效应。为什么在中国私家园林的方寸之地能感受到江河山川之博大?为什么仅有1.28公顷的美国纽约蓓蕾广场让人有置身于大自然的感受?这无不得益空间设计的美学效应。这就说明,深受欢迎的“好”空间不一定就是大空间。
(二)关于欧陆风的质疑
或许是现代建筑的单调使我们感到了乏味;或许是欧陆式建筑的确很美;或许是我们过分崇洋;或许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缺乏了解„„,城镇美化中的“欧陆风”正在席卷我们的城镇:无论建筑是小的还是大的,无论建筑是民用的还是公„用的,无论建筑是一般的还是重点的„„,都要冠以大穹顶,加几根罗马拄式,树个钟楼„„,我们自己的建筑风格在哪里?我们的创造性到哪里去了?
我们积极主张学习外来的优秀文化,因为优秀的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是,学习不等于照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而不是崇洋迷外;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在学习外来文化和弘扬本地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我们应该“崇新不崇洋”。
随着文化信息的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传播领域日益广阔,国外先进文化正在深深影响着我们本土文化,这是对本土文化的完善,是一件好事情。与此同时,我们也领略到了因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年,崇洋迷外的思想有所抬头。“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建“仿欧一条街”,做“欧式建筑”,造“欧式广场”,搞“国际招标”„„。有条件、有选择、适度地开展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如果大量的盲目地“赶时髦”,或者以此来“炒作”形象或者为产业和政绩“作秀”,这就要走向反面。
做城镇特色和美化城镇首先要深刻去了解自己的民族的、历史的、传统的和宗教的文化,去挖掘本土文化的潜质。其次,要努力去创造本土的新文化。这是“生根”与“发芽”的关系。没有“根”就不能发“芽”,没有新“芽”,就意味着本土“文化之树”不能茁壮成长。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嚼别人的馍没有味道”。创新是生命,创新才有希望和前途。这不仅关系到文化的发展,它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发达。
(三)关于仿古的质疑
或许是对古代建筑的喜爱和眷恋;或许是对保护历史文化的理解有误;或许是我们缺乏对文化的创新能力„„,在表达城镇特色的创造活动中,“仿古”现象不少见:在现代建筑上加古亭,在玻璃幕墙上加琉璃瓦和大红拄,仿建唐、宋、明、清街„„。仿古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的保护和传承历史和传统文化?
我们必须妥善地保护和传承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保护历史地段和历史遗迹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历史文化信息,而且应该是真实的优秀的历史文化信息,切不可弄虚作假,也不可“形”式主义。我们要从真实的优秀的历史文化“神韵”中获取滋润新文化的营养。
在美化城镇和创建城镇特色过程中,对历史地段和历史足迹必须执慎重的态度。对那些有价值的必须完好地保护,不得随意拆除。但是,对已经不存在的是不是一定要复修?这同样是个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一概肯定。不能一概否定的是,复修国家级和省市级的那些价值高、影响大并且具有完整的复修史料的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是没有必要否定的;不能一概肯定的是,不论级别和价值,也不管有无完整的复修史料,只要是历史的就进行复修,这是应该否定的。更不能提倡的是毫无根据地造“假古董”。假的就是假的,它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是没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鱼目混珠”的害处是它会导致我们对历史的误解。
除了要确保历史真实性外,保护历史地段和历史遗迹更加关键的目的是要研究这些历史文化的优秀性何在?值得今天借鉴和发扬光大的“本质”何在?简言之就是“神韵”何在?而不仅仅是对“形”的研究和模仿。
优秀历史地段和历史遗迹表达出历史文化的“神韵”所在?我们已经懂很多,那就是之于“形”以处的,在选址、地形利用、交通与行为组织、空间组合、环境构造、人性表达、审美追求等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历史时期所特有的自然生态观、“天人合一”思想及营造意念与法式。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对其“神韵”的掌握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从保留的这些历史文化信息中进一步研究的挖掘。
那些仿造“历史作品”或者“新酒贴老商标”——在新建筑上贴加古典的建筑符号或者建筑小品的做法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是对历史文化肤浅的理解和机械表达。我们应该尽量纠正这些现象。
(四)关于表皮的质疑
或许是我们的城镇急于要美化;或许是我们的经济条件有限;或许是我们的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还不完善„„,做“表皮”文章正在破坏我们城镇的整体结构,其危害性以及日趋严重的现象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做“一层皮”式的街景规划设计,进行“一层皮”的拆迁改造„„。治病是应该治“根”还是治“表”?美化城镇是急于求成还是从长计议?是整体优化还是局部装点?
我们对城镇的美和特色的判断或者说我们对城镇的印象不仅仅来自城镇的表象,而是来自城镇的“本”质和“表”象两个方面。这个“本”质是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发展状况和水准或质量,城镇空间环境的美和特色是这个“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不优秀,“表”象就不可能美和有特色。
在美化城镇和创建城镇特色过程中,尤其是在改造旧城的美化旧城中,只注重“涂脂抹粉”而不注重“拿脉看病”,那只能漂亮一时而不能健康永远。
城镇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镇的功能结构、规模结构和等级结构都要求我们必须从系统的整体优化效应出发来美化和优化我们的城镇。因局部美化而破坏整体优化,这是得“表”而失“本”,其结果是得不偿失。
美化城镇街道,首先应该对城镇整体的街道景观进行系统的结构性定位,即按照城市设计和整体优化的原则,根据一条街与其它街的依托与制约关系,对每条街道建筑的功能、形体、色彩、风格、高度等进行整体的设计。那种“一层皮”式的,那种只顾一条街而不管其它的规划和美化活动给我们城镇带来的不是整体的美,甚至会支解和破坏城镇的整体美和整体结构。
建广场应该多建些实用性强的“用”广场,而不是建大量的“看”广场。尽管建广场有美化城镇的意图和作用,但根本目的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交往的活动场所。那种尺度越来越大,草坪越来越多,只好看不好用的“看”广场并不是我们的希望。广场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要有恰当的选址,二是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三是要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四是要有适度的活动场地,五是要有必要的休息以及防风遮雨设施。这些都是建实用性广场的基本要求。
建步行街是为了传承历史与传统文化,更是人本主义思想在城镇镇建设中的体现。步行街是传统的商业空间形式,是城镇中典型的人行化空间。我们主张从文化、人行性和美化综合的角度来建设步行街。但是,不主张仅仅为了美或者仅仅为了塑造形象而建步行街。建步行街是件不容易的事,它是要有条件的,它涉及到整个城镇交通的组织和管理。步行街虽然不通行机动车,然而,它是人流和货流高度集中的城镇空间。若不处理好整个城镇交通系统的关系,不处理好人流的集散和货流的组织,不处理好通达性和停车等问题,其结果会是:美了一条街,乱了几条街。这样的结果,城镇的整体美从何谈起?这样的结果还不仅仅是影响审美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城镇整个交通系统的破坏或者加大城镇交通的复杂性。
五、塑造宜昌城镇特色的思考。
按照宜昌区域化发展趋势,宜昌问上接受重庆、武汉两个千真特大城市的辐射,同时向下辐射,有六个层次,即主城区一县级市一县城一中心镇一建制镇一乡集镇一中心村,应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城乡一体、整体发展的格局。
宜昌是巴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旅游资源富集,每个县市每个乡镇乃至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交通、区位、旅游、矿产等资源优势,因此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上必须挖掘资源、创造特色、发挥优势;一个建设成功的镇(村)应当是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现代艺术的巧妙结合,而不是三者的简单拼凑。小城镇建设既要用勇于创新。但也不排除学习、相互借鉴,洋为中用、他为我用,要力戒不切实际的照抄照搬,伪造伪制,要在提
高档次、品位上下功夫,做到你有我优、你优我佳、锦上添花。
合理定位城镇功能,实施风格亮镇战略,提倡富含现代气息和时代特征的坡屋顶、风格楼,体现浓厚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的吊脚楼、园林院,使小城镇建设融资源特色、环境特色、区位特色、历史特色、文化特色于一体,达到建筑有风格、街道有景致、旅居有情趣、城镇有品位的理想境地。
突出水电旅游和文化特色,搞好城镇景观建设。城镇建筑风格、城镇雕塑、街头小品。广场公园、夜景灯光等部要突出水电特色、文化特色,做到景观化,避兔”一条线、一个面、一个色、一个型"的现象,不断凸现独具魅力的城镇景观。各县市在城镇建设中也各有特色,东有当阳的三国古战场十里长圾坡、西有秭归屈子古庙橘林葱郁、南有长阳土家风情吊脚楼、北有兴山昭君故里桃花渡,这些风格独特的城镇,不仅提升了宜昌城市品位,也提高了宜昌城市知名度。因此,在城镇建设上依山就水、顺势而为、合理规划、精心构思,并把民族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材料和规划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旅游特色镇、历史文化镇、民俗风情镇。
第三篇:小城镇特色发展
小城镇特色化发展——2017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
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
论坛总结:
▲小城镇规划需要深刻体会和挖掘当地地域性特征,不管是文化的还是生态的。
▲小城镇规划需要分析规划实施后的使用对象,即面向村民、小城镇居民进行小城镇规划的调研,关注人的需求。
▲小城镇空间特色的塑造没有一成不变的原理,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标准和做法,正因为如此,特色小城镇才更有魅力。
平行论坛一:小城镇产业发展和空间特色塑造
1.从哪些方面塑造小城镇的空间特色 武凤文副教授认为主要包括特色、景象、品质和美丽四个层次,其中“特色”是贯穿到总体的,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保留体制并将其盘活;通过住建部的培育来保护提升产业、形态及风貌(前提是小镇本身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特色);挖掘人(社会习俗)、物(建筑物/构筑物/基础设施)、产业等的资源来重塑风貌。
谢华教授提出,小城镇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国家到各省市以及到地方的大局建设,那么要怎么吸引城市人来小城镇、并且将其留住呢?主要是关注小城镇的风貌、民居产业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由于很多特色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都被埋没了,因此关键是充分调研当地县域范围、镇域范围的资源,挖掘小城镇的民族特色及资源,形成相应的产业,比如挖掘某些沿海小镇的海塘文化、海产品文化。
由于教育中缺失小城镇的内容,很多时候设计者以城市的手法来对待城镇,以致不符合当地的诉求。陈懿教授以四川的一个红叶风景区为例,提出要从小城镇的风水、人居环境入手,充分考虑当地人的心理,才能使规划获得他们的认同。当时风景区由于红叶树木被砍伐而衰落,规划建议将以前的枫情提升成七彩风情,形成四季的特色风貌,这也符合藏区特色风貌。设计者先是设想长期居住需要什么环境,进而提出较为贴合当地人需求和喜好的方案。
2.塑造小城镇的空间特色有哪些方法
荣丽华教授提出了三个方法。第一是特色化发展,要求决策者、管理者、专家学者和规划业界三个层面都对小城镇的地域性有足够的关注,不能盲目跟风。第二是可持续发展,让各种建设及方法都能持续下去。第三是具有可实践性,不能仅仅作出较难实现的渲染图。比如说呼伦贝尔的太平村,当时解决用电问题的措施是林场发电,这既容易实践、也兼顾环境需求。总结
最后,陶其中副秘书长总结道,塑造空间特色其实没有一成不变的原理,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标准和做法,这也是特色小镇的魅力所在。与会的各位专家对理论和实践的阐述都十分精彩,总体而言,塑造小城镇空间特色,可以关注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系统化、自然生态、社会性、人的追求、技术性以及实施性。
平行论坛二:小城镇的风貌与文化、生态与防灾
1.村镇规划应重视尊重自然与传统文化 小城镇生态方面,是大格局用西方的办法,还是以传统工艺园林理论来保护?朱涛总工指出,小城镇要将人与自然相结合,无论是从文化角度、技术角度还是民族自信角度,风貌规划一定要继承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规划一定要结合一些科学的方法,确定环境的承载能力,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不能将中国“天人合一”的理论与国外的一些先进方法手段对应起来,应当以传统文化为主干,适当地吸收外来的东西。
村镇风貌和设计中,应当由政府推进整体风貌整治、发挥老百姓的创造力还是推进企业为村镇赋予主题特色?陈小卉秘书长认为,进行村镇规划调研时,要考虑三点:如何挖掘地方特色?当地有哪些特色没有体现?当地居民的诉求是什么?由此衍生出具体的做法。
雷振东副院长对目前城市中缺乏文化的建筑、城市设计表示不认同,认为乡村就是“有艺术的自然之都”,乡镇的文化一定要成长。目前生态问题在规划中较为缺失,村镇规划应当考虑自然因素,通过对地形、河流、山体等自然条件的尊重,将人与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虽然村落较为分散,但人口大多集中在乡镇中,因此小城镇的防灾问题也十分重要。
2.如何进行村镇规划 嘉宾们也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难点。谭欣院长认为,城市文化缺失现象较为严重,乡村与小城镇成了旅游的聚焦点,特色小镇的提出为小城镇指明了一条以文化为特色的发展路径。而目前在西部地区,特色和动力是小城镇建设的两个主要问题。特色方面,有许多西部小城镇的特色不够鲜明,仅仅体现在产品差异性上,需要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塑造小城镇“特而强”的方面;发展动力方面,西部小城镇更多以行政的动力搞建设,与市场契合度不佳,较难见效。如何发挥生态的优势,将地方的一些传统与习俗进行物化的表现从而进行相应的规划,是西部小城镇建设中的一个问题。
划的教育与城市规划从对象上和尺度上来说是两个系统,应加强在城乡规划教育中对于乡村的调研及工作。用城市规划的思维规划乡村会出现一定的失误,因此在规划时一定要加强研究,理清规划的条件,并考虑村民的现代化需求。对于生态安全格局与产业等方面,需要从镇域的层面进行考量,通过有针对性的规划手段进行规划。
小城镇特色设计
一、小城镇特色构成要素
小城镇在规模、功能、结构、性质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要简单的多,城镇的特色构成相对比较简单,但在构成要素上却是一致的。小城镇特色构成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城镇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人工创造的物质环境和居住其中的人的行为活动。美国学者格林汉姆在《维持场所精神——城市特色的保护过程》一书中指出,构成城市识别性的主要成分为:物质特性和面貌;可识别性的活动和集会;意义和象征。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城市特色构成定义同样适用于小城镇。因此,可以将小城镇特色的构成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三种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小城镇的特色。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小城镇特色构成的基础性要素,主要包括城镇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森林资源、农业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它是以自然地理要素为主体,在特定区域内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环境。自然环境要素体现出小城镇特色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特征。小城镇在规划建设时,应当重视利用他们各自的自然地理条件,创造各具特色的外部形态。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涉及的方面较多,它是小城镇特色构成要素的主要部分。人工环境是指某个历史、地理和社会条件下人们在城镇中生活中所形成的积淀和痕迹,以及现代城市居民建造并依然在使用的各种场所和环境。人工环境主要包括城市形态和布局、建筑物、开放空间、环境设施等内容。
(1)城镇形态和布局是一个土地使用的问题,也是小城镇规划的基本内容。小城镇的形态和布局影响这开发强度、交通流线、环境质量等,城镇形态与布局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有的带有浓郁的人文色彩,有的是顺应自然形势,还有的是经济规律影响下的成果,而更多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建筑的体量、色彩、风格、材料、布局等对城镇空间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构成城镇特色的重要元素。建筑物同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它是城镇特色主要的物质载体,也是体现城镇特色最直接的要素。建筑物形态与气候、日照、地形地貌、开发空间有关,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关。它不仅反映小城镇的地域文化、自然条件,也反映了小城镇居民的习俗、审美。
(3)公共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集市等城镇的外部空间,是小城镇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公共空间由于视野开阔,人群集中,能够成为城镇中最有特色的区域。街道和道路是城镇中线形开发空间,既有交通的作用,又能为城镇居民同生活的活动场所。而广场和绿地是城镇中最有魅力,最能体现城镇文明程度的开放空间,随着商业和现代文化的介入,小城镇的生活更加开放,居民也迫切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开放空间,但同时也需要避免开放空间尺度过大。
(4)环境设施是城镇外部空间中供人使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设施。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垃圾桶、坐凳、广告牌、路灯、护栏等。这些要素虽小,但却是影响小城镇特色的重要因素。位置合适、点缀得当的小品可以美化环境,提高居民的文化品位和欣赏水平,对小城镇特色环境起到衬托作用。
3.人文环境
城镇中的人文环境包含了广泛的内容,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城镇的文化,是不同的城镇间地方文化差异性的体现。人文环境包括民族宗教、历史人文、民俗风情、民间工艺等。由于范围与所处环境的不同,人文环境对于小城镇特色体现比一般的城市要来得显著,我国的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二元结构”中,乡村地区具有明显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特征,因此很多传地域人文的特征也得到较好的保存,这对于小城镇来说是最好的人文资源,这些人文环境资源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在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该鼓励发挥人文环境的特点,让地方文化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有所体现,逐步形成了小城镇特有的人文景观。
二、特色小城镇的设计的目标
(1)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
小城镇的区域性特征是城乡一体、城乡结合,这是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条件,也是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更是小城镇第一产业布局调整的中心。小城镇城市规划设计应该考虑到这种特殊性,以总体把握区域小城镇群体的视角,注重小城镇间协调配合、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城镇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确定城镇职能和辐射范围,既满足本镇的现实要求,又与相邻城镇互为补充,达到相互促进、各显其能的目标。
(2)特色鲜明的城镇产业
具有本土特色的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融合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增强城镇活力的重要路径。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特征是第一、二、三产业并存:第一产业有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的趋势;第二产业不同于大中城市的综合性的工业,而是有比较独立的块状经济特点,即以某一项集聚型产业为主。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这些产业特征并加以利用和引导。
(3)生态绿色的城镇环境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必须深度融合集约、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小城镇拥有比大中城市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应当加强小城镇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小城镇建设需要重视城镇绿地系统、河流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打造生态绿色的城镇环境。小城镇必须治理污染型企业,避免低产出、高污染的产业引入。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调整小城镇产业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绿色低碳城镇、绿色生态城镇、绿色居住区、绿色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探索和引导新型生态绿地城镇化发展之路。
(4)特色鲜明的城镇文化。
小城镇应当重视地域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加强对历史文物、民风民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传统民居、寺庙等历史建筑是城镇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城镇重要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这些资源不受破坏,也要在保护中宣传展示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此外,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应当提高小城镇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水平,搞好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和标志性建筑设计,丰富城镇的文化内涵,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塑造城镇形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文化。
(5)丰富多彩的居民生活。
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城镇居民创造一个质量优良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新型城镇化中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特色的城镇产业保持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注重推进文体基础设施、社区文体队伍的建设,坚持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文体活动成为了小城镇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实现居民生活全面小康,让居民真正体会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利益。
三、小城镇设计方法
1.宏观层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区域规划阶段)小城镇的区域性规划设计应当站在区域群体的高度,注重规划小城镇间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机会,达到区域内各个小城镇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目的,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城镇群体协调发展”的目标,这种优势互补的行为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区域规划阶段的小城镇规划设计主要研究区域范围内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资源的特色构成,研究区域整体形象特色和各城镇的风貌特点,从而确定各个体城镇的规划设计任务。从区域环境的大背景中区寻找小城镇的独特个性和品质,把小城镇内部空间的规划整合和功能分布放到区域系统背景中统一考虑,有机组合,从而形成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与城镇综合环境。具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小城镇城市设计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于区域外部而言,要建立区域整体形象特色,另一方面对于区域内部而言,要考虑区域内各个小城镇的景观特色联系,以及各个小城镇在区域中所起的作用和各自的功能定位、区域空间交通网络、综合生态平衡等问题。每个区域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形成的区域形象特色也有差异。区域整体形象的构建在于对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把握和对区域城镇风格与景观体系的协
调。区域城镇间交通组织的便捷性是各城镇相互联系的基本条件。总体而言,区域规划阶段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是以区域为统一整体,研究区域城镇体系的综合问题,以导则的形式制定区域内各小城镇下一阶段特色小城镇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性内容,他们包括:
(1)区域范围内各小城镇与中心城区以及城镇之间的空间环境关系的构建,如区域内绿地系统与城镇建成区的空间环境关系,各镇区与市区中心的环境关系等。
(2)区域内各小城镇的景观风貌特色的划分,包括城镇建筑风貌特色的区域划分,各风貌区的建筑特征控制,城镇住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布局策略。
(3)区域性交通走廊的景观环境控制策略研究,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及水系等沿线景观发展策略。
(4)提出区域内被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修复策略。
(5)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及开发的策略研究,包括制定区域内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导则;生态资源、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6)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包括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如宗教建筑、聚落等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对策。
2.中观层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总体规划阶段)
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将决定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格局,它主要是配合城镇总体规划,对小城镇空间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如小城镇的功能、形态、结构、景观、公共环境设施及其发展远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选择一些能代表城镇空间环境特点的方面进行策略性城市设计。总体规划阶段的小城镇城市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小城镇总体空间形态设计
制定小城镇总体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发展计划;确定城镇中主要的发展轴线和重要城镇空间景观节点布局。具体而言,就是综合考虑小城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所要求的用地布局,来构建构小城镇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小城镇总体空间形态设计需要充分研究分析地面和立面空间的现状条件,分析小城镇新旧更新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充分利用城镇所处的自然地形地貌,并将城镇周边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纳入到小城镇的景观体系中来,形成立体的、多元的、开放的总体空间形态格局。
(2)小城镇景观系统设计
小城镇的景观系统由景观区域、景观节点和景观轴线组成,要构建完整的景观体系,就需要对小城镇的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设计。首先要分析小城镇景观构成要素,然后再根据城镇的用地布局对各区域的景观特点来拟定特色景观区,进而确定重要的景点、视线廊道,提出视线廊道范围内的建筑物的造型、色彩控制原则。构建小城镇的景观体系还必须提出公园绿地系统的布局,主要广场的位置、大小、数量,滨水岸线的控制指引。
(3)小城镇竖向设计与天际线控制 起伏的山丘、多彩的林地、高低错落的建筑共同构成了小城镇生动活泼的空间形态,小城镇空间的竖向设计对于小城镇美丽风情的形成至关重要。设计需要依据小城镇的地形地貌条件和风景、建筑特色,对小城镇的整体建筑高度控制进行分区,并结合各功能区域的要求,确定各景观区的建筑高度数值,制高建筑的位置、建筑群轮廓线,以及连续的高度相近建筑的最大长度值。小城镇天际线的控制是体现小城镇形象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外来者而言,他们往往从很远的距离就可以看到城镇轮廓,得到小城镇的初步印象。从城镇内部比较开阔的地方,如广场、道路、河流、公园等地方都能看到城镇的天际轮廓线,而制高点往往是天际线的高潮部分,有时能起城镇标志物的作用,还可以在高点处观赏全镇风景,这是需要重点处理的地方。天际线和制高点一般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不确定性,城市设计需要在不确定中找到天际线形成的必然因素,提前策划,形成有序的小城镇天际轮廓。
(4)小城镇色彩控制
小城镇的色彩主要体现在建筑上,而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对人的视觉、心理感受具有重要的影响,设计要根据城镇区域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色彩控制。色彩控制是创造小城镇个性环境的手段之一,既对小城镇总体风貌进行控制引导,又不能对建筑师的发挥创作进行限制;色彩控制需要提出小城镇的总体色彩基调,对建筑的造型和风格提出控制性建议。色彩控制以调和为主要原则,对比为辅。
(5)小城镇绿地系统设计
小城镇的周边一般是广阔田野,它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纽带。这样的环境就决定了绿地系统的设计是小城镇总体设计的总要内容。在小城镇绿地系统中,除了建成区或各种功能区包含的公园、行道树、小区绿化以外,主要以植被带、河流和农田为主,这具有自然作用的过程和生态特点。它通过绿色廊道、楔型绿地的形式,将城镇的公园、绿地、庭院、自然保护地、农田、滨水绿带和山体绿化等纳入绿色网络,构成一个自然、高效、多样化的,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绿色景观结构体系,促进城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6)小城镇水网系统设计
小城镇水网系统设计包括河流、湖泊、鱼塘等水域的空间,也包括与水域生态相关的滩地、湿地、水生植被、水生生物等自然元素,它们之间组合成了复杂的水体网络关系,共同起到水量控制、水质净化的作用。小城镇城市设计中的水网系统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水体空间构建富有美感和韵律的小城镇滨水空间景观环境。小城镇的水景观设计必须建立在城镇河道水系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首先要有充沛的水源和丰满的水量,其次根治污染,确保水质清洁,第三河道清淤,拓宽河面,这是构建优良水景观的基础条件。
3.微观层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详细规划阶段)详细规划阶段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是把总体规划阶段的设计要求进一步深化、量化。以人为尺度,从人的各类活动所要求的功能出发,对小城镇的空间环境做出具体设计,此阶段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小城镇的局部空间,如对旧镇区、工业区、特色风貌区、广场、公园等进行较为详尽的城市设计。局部城市设计首先要对设计区域进行场所调研与分析,包括自然地形地貌、现有建筑特征、环境景观风貌、道路通行状况等,并从空间组织、景观环境、建筑群体等方面提出设计控制要求。城镇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文脉传承。详细规划阶段的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筑设计导则
建筑设计导则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建筑群形态设计,二是单体建筑色彩与建筑风格的设计。建筑群体形态的设计需要以总体规划的控制要求为依据,研究每个地块、建筑以及地块与建筑之间的功能布局和群体空间组合的关系,分清主次、建立联系,使建筑群体形成有机和谐、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建筑群体形象,为下一步确定地块建筑体量大小,高低进退以及建筑造型提供依据。详细规划阶段的色彩与建筑风格设计应传承总规提出的建筑形式、色彩肌理等方面控制要求,发挥小城镇建筑形象的特点。此外,建筑形象在细节方面也应当体现地方特色,尤其是民居建筑,形成自然、美观的小城镇建筑特色。
(2)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都涉及到城镇开放空间的内容,前者是对城镇开放空间46景观体系的总体构想,考虑其选址、数量、布局、设计策略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引具体形态的设计。而后者是对前者要求的进一步深化,不但要明确开放空间的范围和界线,还要明确范围内景观的具体内容、位置、规模等。公共空间的设计包含空间系统的组织、功能布局、形态、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内容。在满足总体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的为市民大众提供各种丰富活动内容的场所,包括广场、绿地、街头公园、休闲空间等。开放空间的设计需要对空间中布置的环境设施提出要求,强调设计要尽量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3)道路交通与街道空间设计
小城镇的道路交通是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从小城镇空间环境质量和景观的角度提出要求,协调城镇道路与建筑群体及公共空间的关系。行车道路重点对道路交叉口的形式、尺度、断面及道路景观进行设计,将城镇道路作为街道空间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从工程或交通的角度来看待。街道空间和生活性道路则着重以人的尺度进行空间环境的塑造,增加人行的活动范围,优化道路空间的活动感受。
(4)绿化与建筑小品设计 绿化和建筑小品,是延续绿地的布局和风格,对这种布局和风格的具体细化设计。包含了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建筑小品的造型、布点等内容。如公园中绿地的比例,乔、灌木的搭配,树形的特征,花卉的花期、花色。建筑小品包括雕塑、廊架、喷泉水池等。
(5)小城镇景观照明设计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小城镇也能突显魅力,美丽的夜景是特色小城镇的另一个侧面。小城镇景观照明为镇民夜晚期间的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活动提供舒适光照环境。尤其是在文化名镇和旅游城镇,使得在小城镇游览的游客流连忘返,推动小城镇旅游业的发展。城镇的景观照明是室外照明与景观概念的结合,城市设计要对城镇的重点地段提出照明设计的构想和要求。对重要的广场、街道、建筑群的照明方式、灯光形式、色彩、照度等分别提出设计方案。
(6)环境设施设计
环境设施包含的内容广泛,一般是指小城镇中除建筑、构筑物、绿化、道路以外用于休息、娱乐、游戏、装饰、观赏的所有人工设施。如座椅、花坛、喷泉、候车亭、广告灯箱、招牌、公共电话亭、垃圾箱、标识系统等城市家具。这些设施体量不大,但很重要,人的使用频率高,设计得好能对小城镇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城镇城市设计要对这些设施的布置和造型提出设计要求。
第四篇:小城镇体系规划
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程教案 >> 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的规划>>>
一、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畴
城市经济区——城市行政区 ·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
·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多种城镇类型
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职能分工——确定城市性质 ·空间分布有序,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格局
空间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受资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
城镇的相互作用、职能分工及各自的腹地范围 ·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历史变化引起的体系格局变化
生产力布局状态的变化导致的格局变化
基础设施条件引起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
二、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
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目的: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方法: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
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
(a)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b)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c)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d)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e)城镇旅游发展条件;(f)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g)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h)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i)城镇科技实力;(j)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1、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
·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
·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起到区域规划的部分作用。·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
·1989年《城市规划法》:“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1994年建设部颁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
不同地域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般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只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多数只是简单、生硬地套用有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模式,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单独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在逐步拓宽,除了城镇体系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协调外,还增加了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容,并力求明确区分需要对开发建设进行鼓励、引导、控制、限制或禁止的不同地域空间类型,使原功能较简单的城镇体系搞活转向以城镇体系发展为主体,与相关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在较大程度上顶替了衰变前的国土区域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
历史背景——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城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区域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对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的方向。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及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的关系。关键点: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核心: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订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它们的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循。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和相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 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
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晋升和因基本建设而可能新建的城镇;
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作出规模预测,制订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和表现形式。主要内容:
a.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b.综合评价区域城镇的发展条件;
c.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或称发展走廊);
d.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对它们今后的发展对策实行归类,为未来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
e.根据城镇间和城乡间交互作用的特点,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运输、水资源、供排水、电力供应、邮电通信以及区域防灾等; 区域社会设施包括区域性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及区域市场体系等内容。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新增建制镇与新设市规划——首先要研究和确定新镇和新市设置的依据;
其次要考虑新增建制镇的建镇基本条件,如地理区位、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现状基础等; 其三,要进行拟新设建制镇人口规模的预测,并注意各新设镇、市人口加上原有城镇人口之和,应与城镇体系总的城镇人口预测值符合;
其四,要确定所有新增建制镇、新设市的建镇与建市的具体时期。
其五,要从城镇体系的整体与新设镇、市的局部两方面的结合点上考虑与确定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镇)性质及发展方向;
其六,要对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作出初步的规定。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规划实施的措施可包括行政措施、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等。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通过行政管理系统的强化,建立与加强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改变交通系统与其它基础设施的系统,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政府对工业与公共项目的直接投资,以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对收入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改变以影响城镇体系;
·通过鼓励、支持商品农业生产以影响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宏观性问题——城镇体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区域性及跨区域性问题,如水系整治、跨市域引水工程施工、水库开发建设、跨区域用地范围的旅游区的建设管理、高级别干线道路网、铁路的选线建设、多城市共用的大型机场的选址布局等等。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关键性问题——影响和制约城镇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区域的自然条件、资金、水源、能源等因素。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政策性问题——包括人口管理问题、新设镇(市)问题、单个城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及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等。
关于充实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要求
(建规[1998]108号)
一、规划的核心内容
(依据《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包括:确定城市化方针和目标;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
2、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包括: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要求;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确定需要重点调控的地区。
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手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二、需要补充和加强的规划内容
1、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的地区,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以及有条件地许可开发的地区,并分别提出开发的标准的控制的措施,作为政府进行开发管理的依据。
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对省域内城镇发展用地的总规模和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提出控制目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用地控制的指标和相应的引导措施。
3、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 ——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
——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工作方法的完善
1、加强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机制的分析。
2、积极开展多方案比较。
3、注重对设市城市、建制镇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研究。
4、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建村[2000]74号)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的三个重点
1、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2、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2、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3、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4、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5、协调用地及其空间资源的利用;
6、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7、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交通网络规划
·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 ·教科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其他专项规划(有选择开展)——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8、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9、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第五篇:特色小城镇建设方案
猪府发„2011‟138号
猪场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
关于特色小城镇“河滨苗族风情苑”建设的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1‟13号)和中共毕节地委、行署《关于印发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若干实施方案的通知》(毕地党发„2011‟2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促进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我乡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大气魄加大投入,以务实高效的工作态度推进特色小城镇——“河滨苗族风情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力争2012年底建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生态优良、经济实力较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二、建设定位
建筑样式上参照“黔西北民居”建设十八字方针,并注入苗族舞蹈、蜡染、刺绣、古歌、酒歌等苗族文化风情元素。
三、建设内容
1、道路基础设施
规划区内街道(主街道长1000米,宽20米)、巷道油路硬化率达100%,人行道铺装率达100%,路灯设施设置完善,亮灯率达100%。
2、供排水设施
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城镇主要道路、公共场所、集中居住区排水设施完善,畅通。
3、公厕
按国家标准建成1个水冲公厕。
4、公共服务设施
按照规划要求,设置机关幼儿园1所,农业服务中心办公楼1栋,教师宿舍1栋,文体娱乐活动中心(文体广场)1个,图书室1个,苗族工艺展售厅1个,集贸市场、集镇超市、乡村旅馆、餐饮店、娱乐会所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做到服务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服务质量优良,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5、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建设 街道两旁每隔10米种值1棵行道树,周边山地以经果林、生态林为主全覆盖进行绿化,庭院广场进行草场绿化,安装景观灯。对整脏治乱工作实施常态化管理,保持城镇区域干净、整洁、清爽、有序。
四、融资方式
项目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均采用BOT模式,以招投标方式引进投资,由投资方负责土地征拨、平整、硬化、广场建设、路灯及景观灯安装、行道树种植、草场绿化等。
五、实施步骤
2012年1月10日前完成土地丈量,1月15日前完成招商,1月18日前完成土地征拨并开工建设,1月20日前完成控规,12月底前完成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完善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了猪场乡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特色小城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严格执行规划,彰显城镇特色。做到先规划,后建设。
(三)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建设步伐。整合“黔西北民居”建设、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加快民居建设步伐。
(四)优惠条件。凡规划区域内被征拨土地的农户,在购买地基时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
(五)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开辟宣传专栏,提高群众参与特色小城镇——“河滨苗族风情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六)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建立领导挂帅、单位督查的工作机制,明确督促工作职责,细化工作目标,加强对特色小城镇建设进度考核,并奖此项工作作为干部职工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为特色小城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猪场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元月一日
主题词:特色小城镇建设 实施方案
报:县委、县政府
送:城乡规划局、住房建设局
发:各村委、乡直各单位 猪场乡党政办公室 2012年1月1日印发
共印40份 留存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