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延长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0:2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延长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延长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

第一篇:试论延长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

试论延长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全面到来的数字化时代正在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数字油田建设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数字化阶段、网络化阶段、可视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智能化阶段,尤其对于延长油田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则能够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解放劳动力,最终实现工作流程高度规范化、处理一体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和最优化,领导决策智能化,使油田整体效益、管理水平和油田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延长油田的数字化进程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化基础已初步形成,建立数字化油田迫在眉睫,因此,数字化油田建设将会是延长油田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 油田建设 信息化 可行性

数字油田是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已经得到全世界石油企业的广泛关注。数字油田的含义应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并应采取从狭义到广义的建设策略。数字油田建设将会大大提高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于1999 年在国内首次提出数字油田的概念,引起学术界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关注。本文结合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等技术在石油行业的应用,阐明了建设数字化油田在延长油田的可行性。

一、数字化油田的定义

数字油田的概念源于数字地球。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的概念,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数字地球已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界的发展热点之一。数字油田就是在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从2000年开始,在国内外的石油和IT领域的众多企业家、技术专家、学者、工程师以及管理人员中间,数字油田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研讨和发展。2001年,数字油田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时至今日,数字油田已经成为全球石油行业关注的热门话题。

二、数字化油田的基础和核心

建立数字油田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建立数据银行和信息平台是建立数字油田的基础。数字油田的核心是将油气发现与开发工作从历史性分类资料的顺序处理改变成实时资料的并行处理,利用实时数据流结合创新型软件的应用和高速计机系统,建立快速反馈的动态油藏模型,并将这些模型配合遥测传感器、智能井和自动控制功能,让经营者更直接地观察到地下生产动态和更准确地预测未来动态变化,以便提高产量和进行有效的油田管理,实现各种层次的闭环优化管理,最终实现令油田范围的实时闭环资产经营管理。

三、数字化油田的关键技术

促进数字油田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①遥测技术,主要包括四维地震监测、重力测量、电磁监测、永久型地面检波器网络和永久型光纤井下检波器等;②可视化技术,包括综合勘探与生产数据的三维可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③智能钻井与完井技术;④自动化技术;⑤数据集成、管理与挖掘技术;⑥集成管理体系等。

四、国内外数字油田建设发展现状

伴随着数字地球概念的推动,国内外油气行业相继提出了类似数字油田这样的概念,并逐步投人实施。国外主要的石油勘探和服务公司都有数字油田的发展规划和主体技术,近几年成为发展的热点,如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推出GigaViz可视化、解释和属性分析系统;从整体来说,国外油田公司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更加先进。在国内,三大石油公司都在紧锣密鼓抓紧实施自己的数字油田战略,覆盖十大主营业务领域的7大类51个信息技术项目,标志着中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主曲的开始。

五、数字化油田在延长油田初步形成

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供电车间2006年以来在生产电路末端安装了远程操作系统,线路上的任何故障均能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及时反馈,还可通过系统向用电管理者的手机上发送故障信息,通过此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抄表,还可以随时掌握线路的负荷数据,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管理水平。现如今,生产管理部门想要了解油田生产情况,只需鼠标轻轻点击一下,全厂当日当时的生产、成本等运行情况和数据便会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西区采油厂网络管理自动化系统,使其“数字化油田”的步伐走在了其他采油厂的前列。

六、数字化油田发展前景

延长油田油气藏普遍存在于复杂的低渗透地质环境中,具有埋藏深、隐蔽、难开采的特点,数字油田的实现将改变传统的油田生产经营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数字化作业方式代替传统的工作方式。数字油田建设对提高勘探开发研究能力和管理决策水平、降低开发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七、延长油田数字化油田建设步骤

数字油田建设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数字化阶段、网络化阶段、可视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智能化阶段,现分别对各阶段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阶段是数字化阶段:数字化阶段是数据标准和数据模型已经成型,各种技术和保障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大量的专业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将延长油田企业积累的历史数据和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整理到数据库中来,这些数据包括各种资料、档案、文字、图像、语音等信息,可以满足使用部门的简单查询和分析。

第二阶段是网络化阶段:这个阶段是应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网络延伸到每口井、每个设备、每名员工,能采集到最原始的数据。将大量的专业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进行集成,最终实现计算机网络化、通信网络化、管理网络化和系统集成化。这个阶段建设完成后可以将业务集中处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第三阶段是可视化阶段:这个阶段是在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先进可视化技术,通过实时收集地上和地下数据,可以将油田的复杂性整体客观地展示给管理者。在地上通过各种远程监控和信息传输,可以对整个油田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实时展现,最终实现地上真实可视化和地下虚拟可视化。

第四阶段是自动化阶段:自动化应该是伴随整个数字油田建设全过程,一是所有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和储存;二是生产的自动化控制,包括对每口油井及设备的远程控制,自动优化各种方案,包括压裂方案、钻井方案、传输方案和开发方案等;三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自动报警、自动关停。

第五阶段是决策智能化:这个是数字油田建设的最高阶段,也是信息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油田开发的历史进程中,将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智慧,结合当前油田生产的实际情况,做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让管理者决策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油田开发智能化。

七、结论

延长油田的数字油田建设起步迟,井区分散、作业区域大,所以建设数字化油田还需长期摸索和客服重重困难。但是目前国内外各大油田发展趋势正大步走向油田数字化,数字油田建设必将带来管理革新,必将延长油田大力发展,为延长油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数字油田研究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3卷第11期(2004.11); 田锋 王权;大庆油田信息中心

[2]数字油田建设现状及发展展望;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何坚,王世俊;吉林油田公司信息管理部

作者简介: 张锋,男,1985年11月出生,汉族,2008年7月在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大学专科学历,2009年4月起在延长油田石油机械制造厂工作。现为陕西延长石油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部一名技术员,主要从事抽油机和抽油泵的设计技算、图纸绘制、技术资料工艺编写及生产现场技术指导。

第二篇: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苏里格的“眺望”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面对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世界级开发难题,长庆人解放思想,用“老四化”(技术集成化、材料国产化、设备撬装化、服务市场化)解决了苏里格的低成本开发难题,又依靠“新四化”(技术集成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市场化)实现了苏里格的规模开发。如今,踏上发展快车道的苏里格用数字化来把握发展的脉搏,步入了现代化大气田建设的新纪元。

——题记

9年前,横空出世的苏里格将世人的目光聚焦;4年前,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解放了苏里格;2年前,1000万立方米日产量的突破宣告了苏里格的规模开发;而今天,苏里格在创新思想的指引下又打出了“数字化”的新名片,现代化大气田的建设步伐加紧迈进。

“眺望”苏里格,如同眺望延绵起伏的毛乌素沙漠,希望随着无垠的大漠一起延伸,蔓延至无尽的远方……

追溯苏里格:孕育希望与梦想的土地

苏里格——这个在蒙语中有着多种释义的词汇,对于长庆人来说不仅是一个地域名词,更是一个光荣与梦想的代名词。从横空出世的名噪一时,到令人担忧的静默无语;从卧薪尝胆的艰难探索,到突破重围的惊世腾飞,苏里格的建设者们演练的,是一次没有路线图的出征,每每提及,总会带给人们长长的回忆与思考。

2月的毛乌素沙漠,寂寥的红柳和依旧霜白着的骆驼草在凛冽的寒风中肆意扭动,似乎还在昭告着冬日的延续,而低洼处破冰而出的新枝又传递着春的讯息。苏里格就是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永远带给人们希望的温暖。

作为长庆油田最年轻的气田和中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从开发伊始就背负着沉沉的希冀。经过5年的规模有效开发,魅力四射的苏里格将沉甸甸的硕果回馈给了给予它厚望的人们。

世界级开发难题正在逐步攻克,全新机制体制正在有序运行,中国工程管理论坛上,专家院士们盛誉它为“大型企业管理的范本”;标准化建设的全面推广,中石油地面工程标准化推进会上,与会代表们称它是“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建设的一面旗帜”;今天,当苏里格一开数字化管理的“先河”,依靠信息、科技和管理构架起现代化大气田的架构时,我们无法预知,明天的苏里格,又将带给世人怎样的惊喜……

成就苏里格: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

重提苏里格,就不得不提产生于这片土地上的“四化”开发思路,更不得不提苏里格建设者们在这片土地里生根发芽的一种独特气质,那就是唤醒了苏里格、解放了苏里格成就了苏里格的创新精神。

苏里格气田开发初期,由于其地质特征属国际上罕见的低渗、低压、低丰度气田,按常规,苏里格一口深3500米的开发井需要1200万元的投资,单井累计产量至少要达到3000万立方米以上才能赢利。而在前期开发试验中,由于单井控制储量小、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期短,还没有一口井能达到这个标准,曾一度在业内备受争议。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苏里格是不具备有效开采价值的。

思想的深度决定着探路者脚步的距离。面对苏里格气田的现实,长庆人依靠科技、转变观念、创新机制,确立了“技术集成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市场化”的低成本开发思路,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创建了独具一格的“5+1”合作开发模式,在苏里格气田展开了一场静悄悄的气田大会战,并形成了“六统一、三共享、一集中”的合作开发管理新模式,集成创新了12项适合苏里格气田特殊地质条件的配套开发技术。思想的解放唤醒了大气田开发的步伐,突破了制约苏里格气田经济有效开发的技术“瓶颈”,气田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开发成本显著降低,生产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单井投资控制在了800万元以内,Ⅰ+Ⅱ类井的比例超过了80%,实现了苏里格气田的低成本开发。

回顾苏里格气田的开发,不难发现,苏里格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印刻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精神的烙印。是创新赋予了苏里格气田新的生命力,也是创新解放了苏里格,将“福气”源源不断地送向了千家万户,成就着苏里格采气人的梦想。

展望苏里格:现代化大气田的崛起

基于地质特征的选择,苏里格的开发走的是一条低成本开发的“独木桥”。在开发过程中,曾经不止一次有人疑虑“用低成本开发苏里格能够实现建设科技、绿色、环保现代化大气田的目标吗?”然而苏里格用事实告诉人们,苏里格的低成本并不是因陋就简,低成本不代表管理的低水平,低成本不等同于低效率,低成本与现代化并不矛盾。

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苏里格的现代化管理,苏里格选择了用数字化打造现代化大气田,以先进适用的技术为基础,用科技进步消解成本的上升;以管理创新为先导,用效率提升应对成本压力;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有效激励挖掘人力资源潜力。

如今,苏里格已经搭建起以生产运行管理系统、采气工艺子系统、地质专家子系统、地面管网优化运行子系统、电子自动巡井和远程紧急关井为基础的六大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系统应用后,不但能实时提供整个气田的生产数据,当生产井站出现人员闯入、装置异常等紧急状况时,系统不但能自动预警,还可通过现场监控摄像头和无线传输,给出现场实时画面,为迅速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通过与总部联网,千里之外的西安指挥中心,也可同步获得相关资料,管理效率大幅提高。

敢为人先的苏里格建设者们给这条“独木桥”赋予了独特而丰富的内容,如今的苏里格气田已经形成了80亿立方米的年处理能力,2000多口气井和近40座集气站遍布在毛乌素沙漠中,像一颗颗明珠点缀在毛乌素沙漠的腹地,以科技、绿色、环保的全新姿态矗立在鄂尔多斯盆地。

第三篇:长庆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数字化革命∶迎来大发展的春天

——长庆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推行油气田数字化建设,实现油气田数字化管理,是长庆油田在“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中,节省投资、降低成本、优化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是对传统采油、采气的一次深刻革命,更是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宏伟目标的重要支撑。

——题记

进入21世纪,长庆油田开始了跨越式大发展,年产油气当量以数百万吨的势头快速增长。2008年,年油气增长量相当于给国家贡献了一个中型油田。2009年,油气年产当量将递增500万吨,跨越3000万吨,中国石油第二大油气田的地位进一步牢固。2015年,长庆年产油气当量超越5000万吨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

37万平方公里的鄂尔多斯盆地,7万口油、气、水井,油气当量5000万吨的高远目标,给长庆的决策者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有效进行超大规模的建设和生产管理,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2009年,随着“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不断实践和推进,一个被赋予新内涵的名词——“数字化”响彻长庆,为充满期待的长庆人指明了方向。

解放思想:数字飓风席卷油田

长庆油田38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厚重的思想解放史。从油气田建设模式的创立、主力开发层系转移、突破原油产量困局到苏里格气田的成功开发,无时无处不闪耀着“解放思想”的理论光辉,而每一次思想的解放,都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如果说“三个重新认识”的重要思想方法,使长庆人迎来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继而掌握了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使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了突破,那么,以苏里格大气田开发为先导而提出的“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服务”“四化”管理方略,便使长庆人迎来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解决了苏里格开发技术难题,创造了著名的“苏里格模式”,迎来了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如今的长庆,正悄悄地经历着以现代化大油田为标志的一场数字化革命。

当前,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石油石化市场需求萎缩,对上游企业造成的直接冲击使产、储、销矛盾突出,直接影响企业的收入和效益。主要表现在原油库存上升,天然气销售不畅,生产组织难度加大。但与此同时,长庆油田仍然具备大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油田大规模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国务院重视长庆油田的建设和发展;集团公司党组支持长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力保长庆上产,已明确今年长庆投资不减、工作量不减;长庆油田具有西接资源、东临市场的区位优势,处于西气东输和中亚天然气管线的重要位置,占据国家油气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担负着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重任,客观上必须加快发展,已掌握“三低”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长庆地质特点的低成本开发技术和管理模式,能够做到较长时间稳产、规模有效开发。

2008年7月17日,蒋洁敏总经理在长庆油田调研时提出: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把鄂尔多斯盆地建设成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到2015年实现5000万吨时,用工效率依然保持良好。据测算,当长庆油田的油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时,将有7万口油、气、水井在生产,还有数量可观的各种场站。长庆人意识到,只有靠管理创新、技术进步、市场化运作来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在管理上,需要建设适合长庆的集生产指挥、综合分析决策、措施方案自动生成的生产管理系统。将员工从井场集中到增压点,完善站场生活、生产、文化设施,方便员工的生活和工作。

长庆油田管理的7万口油、气、水井广布在37万平方公里的鄂尔多斯盆地,涉及4省(区)、数十个市县,以西安为中心管理半径近千公里,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昔日油气生产一线,受制于长庆油田沟壑纵横、地域辽阔,员工靠双脚走到现场采样、发现泄漏及时处置,付出的是无比的艰辛,哪怕是开车巡井,也要把大多精力和时间用在跑路上,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在付出繁重体力劳动的同时,还必须忍受与荒凉为伴的寂寞,面对不法分子偷油打孔的危险。为维护油气生产的正常秩序,石油人不得不采取“地毯式轰炸”的做法,大海捞针般防范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人力、物力投入巨大,增加开发成本的同时却效果有限。

数字化建设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建立起了一套精确制导系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使得长庆油田应对7万口油、气、水井的突然变化,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让“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成为可能。从而有效节约了成本,降低了用工总量,同时也减轻了一线员工劳动强度,实现了人员相对集中管理,也为集中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提供了可能。

2008年8月,油田公司成立了数字化建设项目组,在苏里格气田和超低渗油藏开发应用数字化建设牛刀小试的基础上,要通过广为分布的监控设备、自动控制设备,实现人员闯入井场预警、抽油机远程启停、注水井远程配注、自动投球、工况分析、功图计量、电子巡井、增压点变频连续输油、输油泵自动启停,及时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自动报表生成、智能预警的现代化管理决策辅助系统,从而大幅度提高以现场管理为起点的管理效率,实现长庆油田基础管理的革命。数字化建设的实质,是搭建信息平台、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信息采集、优化信息处理,最终形成科学快速的决策,利用有限的时空创造最大的价值。

数字化是一个平台、一个方向,不仅是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扁平化管理,其意义是颠覆了传统采油的观念,使石油企业踏上了信息化、高智能的现代科技文明之路。

“精确制导”:为低成本探路

在长庆油田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不动摇”,即坚持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低成本战略不动摇、坚持市场化方向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这是应对形势变化、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公司规范管理、提升效益、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化解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实现3000万吨、迈向5000万吨的关键之年,强调和重视低成本战略,充分显示了低成本对于长庆的特殊意义。

在长庆油气田的开发历史中,降低开发成本、优化地面建设是不变的主题。特别是中油股份公司重组上市后,开发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为建设成本和操作成本设置了不能突破的上限。长庆油田站在积极的角度想问题,确立了“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地面建设一定要以效益为中心,合理控制投资,确保投资回报最大化”的思想,在油气田地面建设优化上不断创新,在会战初期形成的“马岭模式”及后来形成的“安塞模式”、“靖安模式”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全新的“西峰模式”、“苏里格模式”等多种先进适用的模式,为特低渗透油气藏开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然而,低成本并不是因陋就简,低成本与现代化并不矛盾,它的实施主要是要依靠管理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和机制体制的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在低成本战略大的背景下,建设现代化的大油气田。苏里格气田的有效开发,正是低成本战略结出的硕果。

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战争中,低成本战略更显得尤为关键,而数字化管理的提出成为低成本战略实施的有效手段之一。长庆油田目前劳动密集型生产架构多少年来没有发生根本的实质性改变,这种组织模式仍然是过去七八十年代的模式,因此生产组织方式上要由过去的“地毯式轰炸”、“人海战术”等方式转变为现在的“精确制导”、“精确打击”方式。如今社会发展了,技术水平具备了高科技的因素,是由过去的“大海捞针、守株待兔”的巡井方式,转变为现在的“电子巡井、精确制导的主动式”时代。

在追求效益为目的,严格控制用工总量的情况下,长庆油田把数字化管理提到了与油气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按计划对老油田、旧管道及已建成的基地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对新建的所有工程项目全部应用了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油气井生产及管道运行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紧急情况自动关闭阀门,异常情况自动报警,现场工况实时监控及所有配套生活基地治安保卫的视频监控,发挥各种职能的“电子员工”遍布油区各个角落。大发展的长庆油田由此步入了“增产不增人”的良性发展轨道。

目前,长庆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单井电子巡井、井场数据实时采集、自动化控制和视频监控等功能。站场的数字化管理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增压站、接转站、联合站等的压力、温度、流量等控制实现了数字化,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推行了数字化管理的西峰油田,也正是因为数字化的神奇魅力,年产百万吨,人员控制到了最低限。

苏里格气田的数字管理,使气田近两千口气井的生产数据管理,都能在生产指挥中心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上轻松地实现,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推动气田快速上产的强大动力。过去,要掌握气井的生产状况,只有到井口采集数据。现在不同了,通过数据无线传输系统,气井的套压、油压、流量、温度等数据都传到了总控制室。苏里格气田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后,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从管理效率来看,实施数字化管理前人工巡井是3天巡井一次,实施数字化管理后控制平台可每5分钟电子巡井一次,巡井频率是以前人工巡井的800多倍;以前关井需要人工到井场上手工关井,时间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管理数字化后员工可直接在操作室实现自动开关井,时间不超过几十秒。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苏里格各开发单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分析、数据整合和数据共享,结合各种数字模型、经验数据、专家系统,对生产管理过程进行智能化指导,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随着“大规模建设”的提速,以网络传输、自动控制等高科技手段为核心的数字化,正在把长庆千里油气区的数万口油、气井,上千座站、库,数千公里长输管道的诸多生产、管理要素,集中在鼠标的控制下,使油气田的开发管理由过去的“守株待兔”变成“精确制导”。

数字油田: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2009年,长庆油田迎来了数字化的春天。随着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运行,在融合传统管理特长的基础上,长庆油气生产管理将实现3个飞跃:从人工搜集信息到计算机辅助处理;从提供选择结果到自

动生成分析报告、应急处置方案;从打造信息组合到提供连续的信息流。这3个飞跃必将引发减少用工总量、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员工素质、减低生产成本等综合效应。

这个春天的收获,是油田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摸索数字化管理创建之路的必然。西峰油田的实践,已经初步显现了数字化管理给油田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有效节约了成本,降低了用工总量,同时也减轻了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实现了人员相对集中管理,为集中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提供了可能;已连续稳产高产12年的靖安油田,依靠数字化管理和技术集成,走出了一条老油田稳产高产的效益之路,目前正在向稳产13年的目标冲刺;在建设初期就以高标准、低成本引人注目的苏里格大气田,在有效实现效益开发的同时,也成为数字化管理的示范区,吸引了油田内外的人前来参观学习;而作为数字化管理先导示范区的白豹155井区,则集中了目前最为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让我们看到了油田数字化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2009年,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将坚持“两高、一低、三优化、两提升”的建设思路,重点面向生产一线,现场井及井丛、管线、站(库)等基本生产单元的过程管理是数字化管理的重心和基础。

高水平——建成井站实时数据采集、电子巡井、危害预警、智能诊断油井机泵工况、生产指挥的智能专家系统。将油田管理模式由传统人工巡检、“守株待兔”的被动方式,转变为通过数字化管理智能系统,实现准确分析、判断问题 “精确制导”的主动方式。

高效率——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的优化效率)、生产运行的管理效率、油气田开发的综合效率。

低成本——从项目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角度综合考虑费用投入,坚持低成本发展思路。通过标准化设计市场化运作,在综合成本不上升的情况下实现数字化管理。

优化工艺流程——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对工艺流程、生产设施简化优化,降低建设投资、减少管理流程。

优化地面设施——不追求单台设备的高水平,以系统的最佳匹配为标准,对站场关键设备进行优化。优化管理模式——精干作业区,取消井区,实行扁平化管理。按厂、区、站(增压点)三级管理模式:增压点、联合站等各类站场以监视、控制、操作为主;作业区以监视、调度、生产管理为主;采油厂以生产管理、优化分析、智能决策为主。实现增压点、联合站等各类站场对单井的日常管理,作业区对井组、油藏的重点管理,厂对油藏、油田的综合管理。

提升工艺过程的监控水平——借鉴苏里格气田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经验,借助数据采集系统和电子巡井系统对工艺过程进行24小时实时监视,对照历史数据和经验数据进行预警、报警。

提升生产管理过程智能化水平——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共享技术,结合各种数学模型、经验数据、专家系统,对生产管理过程进行智能化指导。

2009年是油田公司推进数字化管理的关键年。数字化管理将利用采油工艺整体优化技术、油藏管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整合技术、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结合长庆油田特点,集成、整合现有的综合资源,创新技术和管理理念,建立全油田统一的生产管理、综合研究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同一平台、信息共享、多级监视、分散控制”,达到强化安全、过程监控、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冉新权总经理也在2009年工作报告中为我们描述了数字化工作的远景:完善推广,建设以基本生产单元过程控制为核心功能的生产管理系统;建设以公司层面生产指挥、调度、安全环保监控为核心功能的生产运行系统;建设以油气藏经营管理为核心功能的决策指挥系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新形势,“3000万吨、5000万吨”的新目标,召唤长庆、激励长庆。大发展的春天,正在以强劲有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一个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大油田在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飞跃后,必将崛起于中国西部!

第四篇:长庆油田数字化钻井建设简要方案

长庆油田数字化钻井建设简要方案

一、长庆油田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概况

长庆油田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经过近两年的开发、调试,系统各功能能模块运行平稳、安全,基本实现了现场数据到油田公司数据有效链接,我们还在钻井井场对该信息系统利用3G通讯网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可以满足一线的生产需求。

该系统目前主要问题是数据源的问题,由于钻井队伍没有VPN帐户,进入不了油田公司石油网络,因此,队伍资质申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结算管理等数据需要项目组管理人员输入,由于数据量大,加之项目组人员较少,因此,给系统有效使用带来一些问题,我们现在对该系统进行继续完善,主要是两方面:

1、充分利用油田公司已有的生产数据,减少现场人员的重复劳动。

2、利用现有公司网络,实现把钻井现场数据直接传送到油田公司相关部门。

二、长庆油田数字化钻井建设简要方案

目前,油田公司数字化生产指挥系统V2.0系统基本推广完毕并上线测试运行。数字化生产指挥系统已经实现了从公司—厂(处)—作业区—增压点—井场—单井—单井工况的链接,因此我们可以依靠生产指挥系统,实现对公司-项目组-钻井井场的有效连接,实现钻井生产的无缝管理。

1、总体思路

在钻井现场建立简易无线局域网,从在用的录井仪中实时截取或从钻井装备的仪表中分离信号读取钻井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建立井场小型数据库。利用现有长庆现有成熟的通讯网络技术,将井场小型数据库中的数据实时传回钻井数据中心,为开展进一步的数据应用打下基础。在后方构建一个数据网站,该网站基于数据库系统,数据源来自多个钻井现场远传回的数据,经过处理,可以为授权的生产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钻井现场数据咨询,同时,对关键区域实施展现场网络摄像,在后方可以实现视频监视,并实现即时通讯系统,便于技术专家集中诊断事故和复杂,提供技术支持;领导远程进行生产指挥。数字化钻井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化钻井网络拓扑图

2、数字化井场的建立

同一井场会存在许多数据源,如综合录井仪、钻井多参数仪、测井仪器和固井参数采集仪器,首先要从这些仪表采集的数据中选取钻井工程相关数据,征求工程技术人员意见,确定现场拟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各类仪表不包含的数据可以采取人工录入的方式补充。系统总的数据需求确定后,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⑴ 现场数据的获取

对现有钻井队的钻井参数仪表进行改造,对大钩悬重、钻压、转盘扭矩等几十种参数进行检测,对钻井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对钻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存储、打印、查询,为现场优化钻井、故障判断和排除提供依据,并为钻后提供历史数据,这是实现钻井数字化的核心;对于固井、测井等可以利用其固有的数据采集系统,都有自己的;其他生产管理所需数据,采取现场人工录入的方式;如果需要,可以用无线摄像头采集视频数据。⑵ 现场数据共享

简易的井场无线局域网建成后,在井场服务器上建立小型数据库,综合录井仪截取的数据、钻机配套仪表分离的数据、固井、测井采集的数据,以及手工补充录入的数据,通过无线局域网全部汇集到该数据库中。基于井场数据库,开发生产管理数据录入和数据查询显示模块,供现场人员使用,这样整个井场都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⑶ 数据远程传输 利用3G、G P R S等手段进行无线远程数据传输,编写相应的数据传输模块。然后根据带宽需求和现场所能提供的通讯手段,选择经济可靠的方式,把井场数据库中的数据统一远程传输至后方数据中心。在后方数据中心配臵数据库服务器和W E B 服务器,按照既定的数据结构建立数据库。现场数据库中的数据实时远程传输,进入到后方数据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中。

3、现场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现场数据远程传输到后方数据中心后,要着手考虑数据的处理和应用。首先要基于中心数据库建设现场数据咨询网站,支持数据显示和曲线显示,可以同时查询多口在钻的井的数据。当然在钻井工程信息管理和系统平台安全性管理方面要做细致的工作,保证现场数据的正常使用。另外利用数字化井场还可以开展以下应用: ⑴ 钻井队基本生产信息共享

钻井队的基本数据通过3G或GPRS 方式与后方连通,定期回传基本生产信息,届时挂接到数据咨询网站上,供有关单位和人员分享即可。⑵ 生产指挥即时通讯系统

即时通讯系统可以作为生产指挥的上下沟通手段。生产指挥人员通过数据咨询网站了解现场具体生产情况,利用即时通讯系统与前线交,并作出合理决策,指导钻井生产。⑶ 工程事故及复杂案例库的建立与应用

收集近几年事故复杂及处理措施案例,建立资料库及查询应用系统,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在线查询同区块发生过的类似事故复杂案 例以及处理措施,分析现存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⑷ 工程技术专家会诊

支持至于工程技术专家会诊支持方面,现在推广的即时通讯系统可以解决专家们协同工作相互沟通的问题,专家们需要的现场数据资料可通过前面建立的数字化井场来获得,网络条件允许可以把现场的图片和视频也传回后方,供专家们分析判断。

从网络和现有的技术来看,实现数字化钻井可行的,通过实时获取多个井场的钻井数据,实时数据回传,在后方通过数据咨询网站,为授权的生产管理者提供多口井钻井现场数据咨询浏览界面,油田各级领导和技术管理人员在后方就能够直观地了解现场具体生产情况,分析判断,做出合理决策,指导现场进行下一步生产作业,同时,也为钻井精细化管理打开一条思路。

第五篇:延长集团和延长油田公司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隶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是中国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也是集石油、天然气、煤炭、岩盐等多种资源一体化综合开发、深度转化、高效利用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延长石油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和百年老字号企业。1905年经清政府批准在陕西省延长县创建“延长石油厂”,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延长石油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1944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历经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延长石油走上了集团化、规模化快速发展道路。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236亿元、利税费553亿元(其中:上缴财政424亿元),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和全国财政贡献最大的省属企业;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621亿元、利税费626亿元(其中:上缴财政456亿元)。在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延长石油集团排名第464位;按效益考量,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183位,在上榜的中国企业中位居第23位,实现了中国西部地区在世界500强企业上零的突破。

延长石油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集团型企业。截至2012年12月底,总资产达2090亿元;全集团已形成油气探采、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矿业、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工程设计与建设、技术研发、金融服务等专业板块,设有18个全资或控股子公司、4个参股公司、50多个生产经营单位;拥有延长石油国际(HK00346)、兴化股份(SZ002109)和延长化建(SH600248)等3个上市公司。

延长石油是中国新兴的千万吨级大油田和油气煤盐综合化工产业的开拓者。2007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2012年生产原油1264万吨,已连续5年保持稳中有增。2011年打成中国第一口陆相页岩气井,成为中国首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已形成原油加工能力2000万吨/年,2012年加工原油1400万吨;原油和成品油管输能力分别为1505万吨/年和750万吨/年;运营加气、加油站近500座;聚丙烯、苯乙烯、甲醇、醋酸、硝酸铵、纯碱、无水氟化氢等各类化工产品产能290万吨/年;子午线轮胎产能200万套/年。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油气煤盐综合转化的新理念、新模式,正在建设靖边、富县、榆横、榆神等一大批以油气煤盐等多种资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高效开发为特色的能源化工项目,初步形成了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延长石油是陕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拥有6个科研设计机构、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9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企业技术中心、10大研发试验平台和1个中试基地,已申报国家专利170项、授权82项。年科技投入由2006年不足2亿元增长为2012年40亿元。掌握着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成套技术和油气煤盐综合利用的集成技术,正在合作研发多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型油气煤资源高效转化技术。

延长石油是陕西乃至全国石化行业高层次人才聚集地。截至2012年6月底,从业人员11.2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6万人,高级工程师1051人,技术专家33人;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引进院士专家12人;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省三五人才7人、三秦学者1人。

展望未来,延长石油将以“汇聚能源、延长价值”为使命,秉持“求实、诚信、奉献、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积极实施“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延长石油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创新发展道路,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创新型国际能源化工公司,为致富陕北老区、促进陕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延长油田”)是集石油勘探开发、科研、机械制造和辅助生产为一体的国家大型石油勘探开发企业。公司下设23个采油厂、3个勘探开发指挥部、6个辅助生产单位、23个职能部门。资产总额700亿元,从业人员6.2万人;拥有资源面积5.58万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17亿吨。

延长油田是中国陆上最早发现和开发的油田。1905年,清政府批准筹办“延长石油厂”。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1935年,延长石油厂获得解放,生产的石油产品积极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被誉为“功臣油矿”。1944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新中国成立后,延长石油厂改名“延长油矿”,先后由西北石油管理局、燃料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和陕西省管辖,1966年归延安地区管理。先后为玉门、大庆、新疆、长庆等油田输送了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原石油部和陕西省政府为促进陕北石油资源开发,制定 “以油养油,采炼结合,滚动发展”等优惠政策,使延长油田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87年至1991年,延安先后成立了王家川、南泥湾、吴起等10个石油钻采公司。1990年至1994年,榆林的定边、靖边等4个县也先后成立了石油钻采公司。这些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有力促进了陕北石油资源的开发,对改变老区贫穷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2005年9月,陕西省委、省政府组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原陕北地方原油开采企业实行紧密性组合,成立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以来,陕北石油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延长油田迈入新的发展征程。

延长油田由小到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生产规模日益壮大。1907年日产油1.5吨,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填补了中华民族工业的一项空白;1984年生产原油51.3万吨,提前4个月完成国家包干计划任务;1992年生产原油100.7万吨,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2007年生产原油1031.69万吨,成功跨入国家千万吨级大油田行列,2010年生产原油达到1190万吨,谱写了老矿百年发展史上新的篇章。特别是近几年,延长油田以“奉献能源,回报老区”为使命,深化石油勘探,科学高效开发,在攻克特低渗透油田这一世界级难题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以来,原油产量以每年50万吨的速度增长,千万吨级油田保持稳步发展态势,成为延安、榆林以及涉油县(区)的财政支柱。200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延长油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延长油田近期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原油产量每年按5%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末达到1500万吨,建成国内一流标准大油田;中期目标是千万吨稳产20年以上;远景目标是再建百年油田。

研究延长集团和延长油田公司

延长石油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天然油矿之一,1905年建厂;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同年建成炼油房,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在抗战时期延长石油生产出汽油、煤油、石蜡、油墨、擦枪油、凡士林等产品,不仅保证了中央机关、边区政府的用油需求,还换来了大量的布匹、钢铁、机器设备和短缺物资,被誉为“功臣油矿”。1944年,毛泽东同志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建国后,延长石油先后为国家大油田的开发和建设输送了千余名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1989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了延长石油南泥湾油田;1994年,李鹏同志为延长石油题词“埋头苦干,再立新功”。近20多年来,延长石油在石油部和陕西省制定的“以油养油、采炼结合、滚动发展”的政策扶持下,陕北石油工业形成了多层次、多主体发展的格局。[1]

1998年和2005年延长石油经历了两次重组,组建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重组后的延长石油集团整体优势日益显现,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延长石油已发展成为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储运、销售、工程建设、机械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综合企业,一跃成为陕西规模最大的企业。

2007年,延长石油的原油采、炼和产品销售三项指标均突破1000万吨大关,实现销售收入470亿元,利税费总额230亿元,成功跨入国家千万吨级大油田行列。

集团公司下设油田、炼化、油气勘探、管输、销售、财务等专业板块,以及陕西兴化集团、陕西化建公司、西安延炼工贸、延长橡胶有限公司、延长石油材料公司等直属公司,托管陕西精密集团、西北橡胶总厂。

编辑本段主营业务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加工、管道运输、产品销售,石油和天然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技术研发等。

油气勘探业务

延长石油勘探始于1905年,在10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不断加大勘探投入,扩大勘探面积,相继发现了子长、余家坪、姚店、丰富川、川口、子北、志丹、蟠龙等油田。尤其是自“十五”以来,公司遵循勘探先行、综合勘探的方针,大力引进各类实用技术,用地质研究成果指导勘探实践,使地质储量面积大幅增加,从原来的22860万吨,增加到58884万吨,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6024万吨,探明储量面积延长石油业务示意图[3]712.9平方公里;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05年公司重组后,原14个县钻采公司成为公司的采油厂,进一步壮大了公司的实力,增加了公司的勘探面积。

公司登记的资源面积已达10.89万平方千米,其中省内面积1.07万平方千米,涉及鄂尔多斯、二连、海拉尔、松辽、河套、羌塘、南襄、洞庭湖等多个盆地。除了公司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本部以外,在其他盆地和地方的勘探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公司在二连盆地、石拐盆地、环县—盐池等已开展了不少物化探、钻井等实物工作,其它盆地也做了不同程度的资料收集和综合地质研究工作。

石油炼制与化工

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五个专业公司(中心)之一,下辖延安炼油厂、永坪炼油厂、榆林炼油厂三个中型现代化炼油厂,以及杨庄河、永坪、榆林三个项目建设指挥部。

炼化公司现有主要生产装置的加工能力为:常压1400万吨/年,催化裂化600万吨/年,重整60万吨/年,柴油加氢80万吨/年,芳烃抽提10万吨/年,液化气精制30万吨/年,气分30万吨/年,MTBE 6万吨/年,聚丙烯10万吨/年。

炼化公司加工的原油,主要是延长集团的自产原油,另外每年有65万吨由长庆供给。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石脑油、煤油、溶剂油、液化气、苯、甲苯、二甲苯、聚丙烯等,其中多种产品在国内评比中获奖,拥有广阔而稳定的销售市场和良好的信誉度。

炼化公司各炼厂紧跟国内国际的技术发展形势,大胆借鉴和应用同行业领先技术,加快老装置的技术改造,推进汽、柴油产品的升级换代,认真打造绿色环保型工厂,使常压收率达到了45-46%,催化汽油、柴油、液化气总收率达到了85-88%,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炼化公司三个炼厂先后被评为全国重信用、守合同企业,陕西省质量效益型企业,明星企业,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省级文明单位,通过了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HSE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炼化板块的管理水平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炼化公司作为延长集团所属的一个技术相对密集的专业化公司,在企业管理、科技水平、队伍素质以及整体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十一五”时期,公司计划改变炼化公司的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实力,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陕西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作用。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所属企业。1905年建厂,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曾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亲笔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百年以来,延长油田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企业得到长足进步。

生产能力

公司现有23个采油厂,3个勘探单位,4个辅助生产单位,12个后勤保障单位。有正式员工46955人,采油井48724口,总资产471亿元。近年来,延长油田不断加大勘探力度,努力寻找后备资源,在陕西、内蒙、甘肃、宁夏等省探明地质储量58884万吨。目前公司拥有吴起、永宁、西区、定边4个百万吨级油田,5个50万吨级油田,2个40万吨级油田,3个30万吨级油田,3个20万吨级油田,原油生产能力达到1100万吨/年,步入了全国大油田行列。

公司发展四步

2006年是油田公司重组以来的起步之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不断加大各项工作力度,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坚持油气并举,油气勘探取得新成效。完钻探井472口,试油299口,预计完成石油地质储量8000万吨,储量面积226平方千米。完成天然气探井5口,成功试气6口,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历史性突破。省外区域勘探也取得了新进展,在内蒙、甘肃钻探油井6口,完成二维地震勘探测线1861公里。

二是加快科技项目实施步伐,促进了油田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实施多项重点科技项目,积极推广应用老井油层压裂改造、油水井增注增产、油井清防蜡等新技术;回收利用井口伴生气进行发电、供热、抽油;积极与大专院校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培养所需人才。

三是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建污水处理厂9个,旧站改造1个,绿化道路3681公里,植树787万株,种草1.0144万亩,建成清洁文明井场14271个,油田清洁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四是企业管理在创新中进一步加强。在22个采油厂建立了内部“模拟法人”核算制度,实行“两考”、“两挂”、“两否决”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五是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获全国文明单位1个---青化砭采油厂,省级文明单位标兵5个,省级文明单位9个,市级文明单位20个。

下载试论延长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延长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延长油田采油厂[大全五篇]

    延长油田及其下属采油厂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所属企业。1905年建厂,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曾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毛泽东......

    延长油田生产实习报告

    一百多年来,艰苦奋斗的延长石油人以高度的责任心投身于延长石油的发展壮大中,无数延长石油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始终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成为中国石油工业战......

    吉林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合集]

    吉林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 阳春3月伊始,随着吉林油田公司英台采油厂“油水井物联网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方案全面启动,吉林油田公司高效推进数字化油田建设工作拉开帷幕。......

    解析新疆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5篇材料]

    解析新疆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古埃及人建造了一个个神秘辉煌的金字塔,这是历史炫耀人类创世纪的象征。克拉玛依石油人建造了能看透地层“千里眼”般的数字油田,以行动证明了当今......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先进材料

    埋头苦干开拓创新 齐心协力建设魅力绽放的延长石油工人之家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核心板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曾......

    延长油田介绍(优秀范文5篇)

    延长集团下属企业有:1、延长油田股份公司 :下设22个炼油厂和6个生产辅助单位,都在延安地区 2、延长炼化公司:下设3个炼油厂、2个化工厂、2个项目指挥部,都在延安和榆林 3、延长油......

    新建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井下作业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工程公司测井站廉洁文化体系一、理想、理论、理念-―廉洁文化的核心1、坚持用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铸造廉洁文化......

    数字化油田考察报告(共五则)

    油气田生产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情况调研报告信息管理部 2010年6月油气田生产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情况调研报告“十一五”以来,随着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各油气田企业陆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