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00:1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正值年末岁尾,省委召开这次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就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最近,中央对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决定由我接任清泉同志的工作,我衷心感谢党和人民的信任,衷心感谢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当前,湖北的发展正处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头,正处在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高度重视,全省上下热切期盼。组织上让我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方面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另一方面信心满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弱肩难当重任;信心满怀来源于可以依靠集体的领导,靠省委一班人,靠省几套班子,靠全省人民。我决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与同志们一起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在历届班子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打下的坚实工作基础之上,共同把湖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今天,我代表省委常委会,围绕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团结奋斗,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同志早在1939年就明确指出:“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是统帅,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保证我们的各项事业顺利健康地发展。如果政治方向不坚定,甚至搞错方向,工作必然迷失方向,甚至南辕北辙,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给人民带来灾难。当前,湖北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一条目标宏大、前景灿烂但充满荆棘和坎坷的发展之路,摆在我们面前。我们靠什么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完成繁重任务、再创新的辉煌?第一位的,就是要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1、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湖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全省人民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果,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湖北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今后,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局面,我们都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这面旗帜、坚持这条道路、坚持这个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重大问题和面对复杂局面时气定神闲意坚,清醒坚定不迷失。

2、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中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讲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中央的政令畅通,确保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湖北不折不扣的得到贯彻落实。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没有党中央英明正确的领导,就没有今天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只要我们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应对严峻挑战,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全省各级党委在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上,态度一定要坚决,必须毫不含糊,不能有丝毫犹豫,没有任何价钱可讲。讲党性这是最高的党性,讲政治这是最重要的政治,讲纪律这是最严肃的纪律。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防止将政治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淡化于日常事务和应酬之中。我们的职责是驾驭一方全局、带领一支队伍、推动一域发展,如果旗帜不鲜明,政治方向模糊不清,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领导干部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努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要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对错误思潮、错误行为、错误倾向的鉴别力、免疫力和抵抗力,在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头脑清醒。

二、关于科学发展

1、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须既继承又创新,重在坚持与时俱进

第一,尊重历史,延续根脉。从1949年李先念同志担任第一任湖北省委书记、第一任省政府主席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几任省委书记和省长。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历届省委省政府、历任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及一班人带领湖北人民呕心沥血,不懈奋斗,为湖北发展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再向前追溯,湖北有七十万烈士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为共和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英灵永驻荆楚大地。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领导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今天湖北改革发展大业的根,我们今天正在开拓的湖北现代化事业,是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领导奋斗事业的延续,是一脉相承、一脉相传的关系。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历史就是昨天的现在,现在就是明天的历史,革命事业一棒接一棒地传承,今天我们接过这一棒,就是要延续湖北发展的历史根脉,继续书写湖北发展的新篇章。没有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领导、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广大干部群众,用他们的智慧、汗水和鲜血,为湖北发展作出的历史性、奠基性、开拓性的贡献,就没有湖北的今天,他们表现出的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们表现出的卓越的胆识、才能和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在,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第二,认真继承,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连续稳定的发展才能防止发展大起大落,才能保持发展的质量,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才符合发展客观规律。有继承的发展是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前提,萧规曹随,“曹”才能有新“规”。当前我们首先要把历届省委、省政府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方针政策科学地、历史地予以继承,继续推进,保持湖北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有继承才能有发展、有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为湖北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特别是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打基础、管长远”的方略,把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结合湖北实际,予以创造性贯彻落实,在深化对世情、国情特别是省情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四基地一枢纽”的发展思路,推出了管长远、管全局的“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制定了关于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些战略、思路、决议,是全省干部群众共同谋划的成果,是鼓舞全省人民信心、凝聚全省力量、推进湖北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湖北干部群众智慧的结晶,为6100万湖北人民所共同拥有,我们必须牢牢坚持,认真继承,大胆弘扬。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抓好这些战略、思路、决议的具体化、项目化,抓好贯彻落实,真正抓出成效。

第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创新。创新是对继承的延续,创新是对继承的再造,创新是对继承的扬弃。没有创新的继承,继承就难以延续。我们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因为时空在变、形势在变。当前,湖北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三个新”: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呈现新变化。2009年,湖北人均GDP达到3228美元,今年将超过36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是经济结构升级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二是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不可预料的“两难”问题明显增多。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是客观规律的体现,发展就是一个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就是事物要升级向前发展的前提,一旦没有新情况出现、没有新问题要解决,发展也就停止了、终结了。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创新。创新是做好工作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创新本质上是继承的延伸,继承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与时俱进就是要在湖北的发展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要做好一代人的事、尽好一代人的职责,只有既继承又创新,才能无愧于历史,不辜负前人,对得起后人。

2、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在必胜的信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开篇第一章,就部署了“十二五”时期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工作。

第一,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才能担起支点之重任,不负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湖北的殷切期望。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党中央对湖北发展的战略性定位,是对湖北发展的目标要求,是对湖北干部群众赋予的崇高使命、沉甸甸的重托和殷切的期望。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湖北的干部群众一直都在为之不懈地奋斗。何为支点?支点就是重点、就是着力点,就是在重要性上、作用上、辐射引领带动功能上、影响力上,异于其他地方、优于其他地方、重于其他地方、特别于其他地方,而这些“异、优、重、特”必须以湖北发展的实力、规模、质量体现出来。一句话,必须以湖北干部群众不凡的奋斗,以湖北卓越的发展实力和业绩来担当起这个角色。现在,期望有之、重托有之,我们要名以实之、名副其实,就必须要以不凡的发展、卓越的发展,换言之就是跨越式发展,来承担起重要战略支点这个重任。现在,武汉在国务院批准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被确定为中部中心城市,武汉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东湖高新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城市圈又被赋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任。名已有之,名实之间差距很大;任务已下达,任务艰巨繁重;目标已定,目标宏伟且辉煌。要发挥中心功能,要做好试验工作,要担起示范之职,没有跨越式发展是办不到的。“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以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如此,就必须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只有跨越式发展,我们才能不失机遇的历史性惠顾,收获春天里的耕种。湖北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这已经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共识。“穷病”是所有病的病根,发展不够的问题是所有问题中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发展不够的问题要靠发展机遇,一旦机遇来了就要抓紧不放、抓住不放,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湖北的发展问题,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起来,与湖北人民群众的期望值比起来,差距比较大。最可喜的是,“十二五”时期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发展的难得黄金期。用重大战略机遇期、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对应解决发展差距、期望值差距较大的问题,是时代给予湖北历史性的惠顾。面对发展期望值较大的差距,处于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的当口,用一般的、常规的发展要求,用踱方步、一般化的努力姿态,就会错过、失掉机遇对湖北历史性的惠顾,时过境迁之后,我们再痛悔也无济于事。反之,当前我们应当应机直起、抓牢机遇,以跨越式发展来解决差距较大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机遇,机遇本身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不确定性,机遇在什么时间、地点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都是不确定的;二是非常驻性,机遇并不总是存在,更不会经常出现,因此机遇非常珍贵,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特别是重大战略性机遇更是难得,需要我们更加珍惜,用足用好。所以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丧失机遇的错误不能犯”,对今天的湖北,丧失重大战略机遇的错误更不能犯。另一方面,机遇之所以重要,因为机遇出现之时,就会出现有利的、好的、甚至最佳的客观条件,这种条件能对事物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引起重大变化,这就是天时之效。机遇来时要乘机而为,就如同春天里的耕种,反之,则是冬天里的功事。在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推进跨越式发展必会使湖北发展收春天耕种之功效。还有,机遇本身又有不平衡性,就是说机遇之功效不是平均的、无差别的。据此,即使不一定实现全局性同等跨越式发展,我们完全可能在某些领域、某些重点、某些优势方面实现湖北的跨越式发展。比如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已经或正在进入全国行业领军、排头兵、前列的发展位次。这些跨越式发展,是带动湖北全局性跨越式发展的前奏和先驱。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以“弯道超越”的理念,实现了一些指标的跨越、跃升,就是例证。比如我们贷款总额打了个翻身仗,过去一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第三,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才能发挥湖北的优势条件,把条件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我省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积淀,特别是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打基础、管长远”的方略,为湖北长远发展打造了突出的、难得的优势条件,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工业基础、交通区位、农业大省、文化底蕴、生态旅游等方面形成了十分突出的优势。这些优势、条件是历史形成的,是长期作为而得的,必将厚积而薄发,变成发展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大手笔之作,是为大发展奠定的基础。一句话,我们已经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或者说,这些条件是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准备的。如果不为跨越式发展所用,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是大材小用,就是用大厦之栋建陋屋之椽,不仅仅是浪费,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尽到应尽的发展之责。

第四,只有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展现湖北干部群众不凡的作为追求、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提升创业创新的能力。大差距就是发展的大空间,发展的大空间就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需要。当前我省跨越式发展大势已成、条件已备,跨越式发展已成满弓之箭,已现预发之势。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必胜的信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我们不但要有机遇意识还要有强烈的作为意识、积极的奋斗意识,要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胜信心。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自信,能让外商相信吗?能让各地的投资者相信吗?若此,投资何来,项目何来?信心问题、精神状态问题不是一个软问题,而是一个硬问题。机遇是稀缺资源,十分有限,机遇最终惠顾谁,取决于努力的程度,大家都努力,就看谁更努力。有信心,作为意识强,就能抢到抓到机遇,没有机遇也会创造机遇,一般的机遇会变成大机遇;反之,有了机遇,不奋斗不拼抢,大机遇会变成小机遇,甚至有了机遇也会擦肩而过。赶上了就是使命,我们有幸赶上了湖北跨越式发展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特殊的时期,应该视为幸运,是难得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从历史方位的角度讲是不可替代的,我们不能替代前人,后人也不能替代我们。赶上了,不完成使命就是有负于这个时代,有负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于领导干部来讲,看不到机遇是愚钝之人,抓不到机遇是平庸之人,错失机遇是历史罪人。现在我们接过跨越式发展这一接力棒,就要跑出与以往不同的成绩,否则就无以继往,就无以开来。《孙子兵法》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跳起来摘桃子,一定会摘到伸手或翘起脚跟摘不到的桃子。同志们,跨越式发展就是不断实现“弯道超越”,“弯道超越”就是一种抓机遇、追求作为的精神。在科学发展之途上永远有“弯道”,“弯道超越”精神永不过时,现在全国各地竞争发展已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态势,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这个经济带、那个试验区,遍布祖国大地。在这样的态势面前,胜者是勇者,胜者是谋者,胜者是为者,胜者是先者,胜者是快者。同时,我们在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发展阶段之间的有机衔接,决不搞没有发展基础的、超越发展阶段的、特别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大跨越,我们要一步跟一步,一个阶段衔接一个阶段,使湖北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在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之上,建立在过去积累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客观发展的规律之上。

3、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重在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第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落脚点,是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应该说,转变发展方式,不是现在的要求,从人类社会有发展以来,一直在不断转变着生产方式,也就是发展方式。现在关键之关键是要加快转变,因为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就将难以为继。今后发展之竞争,主要是科学发展之竞争,核心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之竞争。今后的各种发展资源,将会无可置疑地向优化的发展方式,向转得快、转得好的发展方式倾斜配置、集中配置。如果我们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今后的发展代价就会越来越大,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艰难,最后甚至会被淘汰。我省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应是一个发展的规划纲要,更应是一个转变发展方式、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纲要,否则我们如意谋划、精心策划的发展规划,就会因为土地、生态、环境、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不可供给或难以供给,而成为纸上美景。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要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十分明确转变与发展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统一于湖北又好又快的发展之中。我们一定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没有当前的发展,长远发展就不存在;没有发展,促转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一定的速度、规模,结构优化就是“戏化”。我们不能停下来促转变,我们不能无前提谋长远,我们更不能在少而慢中优化无意义的结构。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加快转变,谋发展就会重量轻质、不可持续。今后从长远看,不转变也不可能做大、也不可能搞快。我们要在转方式与谋发展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上下功夫,要顺势而为,切实在加快转变上下更大的功夫、见更大的成效,使全省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转变发展方式要在“三个任务”,即一个永恒的任务、一个硬任务、一个软任务上下功夫。结构问题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不断调整优化,而且永无止境的永恒任务,结构的优化永远是相对的,调整的任务是永恒的。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相对于国际国内先进领域,我省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三驾马车”结构、企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需要优化调整的任务更繁重、更艰难。我们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结合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实施,结合湖北科教优势发挥,调整产业结构;结合“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实施,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推进,调整区域发展结构;结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三驾马车”结构;结合国企改革、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等。转变发展方式的硬任务,就是要坚决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坚决完成在国土利用、环保生态方面的指标要求,并要硬约束、硬要求,辅之以硬措施、硬手段,保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损害,实现和谐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软任务,就是“两个创新”:加强自主创新,以解决转变发展方式的驱动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解决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机制。软任务还有发展理念的转变、适应转变发展方式的文化的培育、干部的政绩考核、法规制度建设等等。

第四,转变发展方式是湖北发展的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总体上对湖北发展又是一次“弯道超越”的机遇。我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在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时期,但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一样、标准一样,必须一步到位。客观条件、大环境已不允许,也不可能让我们再走“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这恰恰是湖北发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和高质量,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促进绿色繁荣和生态文明的倒逼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对于湖北是名副其实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起跑线上,在争取转变发展方式的资源支持配置的起跑线上是一致的,甚至有些方面我们还是颇具优势的。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东湖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是例证。

第五,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升“抓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转变发展方式需要的是高水平,常常需要我们既要“如此”、又要“那样”,是一项复杂的、高难度的工作。比如,发展既要好又要快,既要量又要质,既要规模大还要结构优,既要有变化又要绿色生态,既要当前又要长远,“既要”、“又要”统一于科学发展,统一于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统一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统一的功夫,就靠我们的能力。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提高能力上狠下功夫,这是以变应变的根本所在。

4、培育提升湖北的综合竞争力,重在长远发展

湖北的发展成效,既要看当期,又要看长远,既要看这几年、“十二五”,又要看未来。我们要秉承历届省委、省政府注重“打基础、管长远”的科学发展理念,培育提升湖北的综合竞争力,重在长远发展,既注意当期发展效果,又注重湖北长远发展效果。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三个防止”、“四个着眼”。

第一,“三个防止”。一要防止只注重届内、任内,忽视长远。我们现在的发展成效,并不是、或大部分不是我们现在在岗的同志们所为,我们摘的是老领导、老同志栽树结的桃子,我们每位在岗的同志都要既摘桃子又栽树,作部署、定项目一定要尊重事物的成长期,不能急于在自己的届内、任内收获,更不能只栽“速生林”。二要防止只注重“十二五”,忽视“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只对现在的发展负责,而且要对湖北的长远发展负责,我们要搞好“十二五”,同时也要为“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乃至更长时期负责,打下基础,留下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动力。三要防止只注重简单做好事,不注重做大好事。我们的工作,特别是一个领导干部、一级党政班子的工作,不是简单的做好人好事,要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长远发展负责。为长远负责,就是涉及一个地方长远福祉的大好事。

第二,“四个着眼”。“四个着眼”围绕的是一个地方的隐实力建设。显实力是明摆着当期就发挥作用,吹糠见米,马上有税收;隐实力则长远见效、利在千秋。一要着眼于产业建设。“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这是湖北的首要,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抓好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国外境外企业投资和与央企的对接,壮大我们的产业实力。对此,各地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同时,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类似中芯国际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这是发展的制高点,虽然不能马上见利,但长远的意义、战略意义十分巨大。二要着眼于持续不断的抓结构调整。结构优化是永恒的任务,要不懈地抓。三要着眼于长远,抓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既要盖高楼,又要打基础,而且要重在打基础。涉及湖北基础建设的长江黄金水道、江河湖库的水利设施、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建设等等,事关湖北的长远发展,现在都是投入期,但一定要大力抓、狠力抓,抓紧抓好。四要着眼于发展的综合性。“倾国宜统体,谁来独赏眉”。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抓好“254”,就是在两大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四大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统筹、综合、协调、共进发展建设上,一起抓、不偏废。

“三个防止”和“四个着眼”是对湖北发展综合竞争力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长远之计。为此,要“三个舍得”:舍得投入,虽不能短期见效,重在长远;舍得时间,忍得住寂寞,不求短利求长效;舍得面子,顶住“勇于担当可能会被误解”的压力,以求湖北发展的长远大计。像教育的优先发展,就是舍得投入的例子。

5、建立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机制,重在发展为民

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中,专门强调了民生工作。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理念和目的,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就失去了依靠。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密切相关的,分不好“蛋糕”,也会影响到做大“蛋糕”。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政治,也是经济。一方面,经济发展对民生共享提出了迫切要求。比如扩大内需,民生是发展最持久的需求动力,民生可以增加消费,民生项目还可以拉动投资,增加民生的投入对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和谐稳定也对民生共享提出了迫切要求。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最终都是发展问题、利益问题。就湖北的情况而言,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民生问题相关。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湖北人民的富裕安康为己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包括最终成果和过程成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着力改善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多办惠民利民的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和发展需求。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上,要牢记“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待人民群众的疾苦上,要像体谅自己的父母、孝顺自己的父母那样,诠释“父母官”的新解新意。《诗》曰:“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三、关于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解放思想是干事谋事的逻辑起点,是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如果思想“不开窍”、思维“不跟趟”,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从发展的起点上开始落后、拉开差距。哪个地方的思想解放了,哪个地方的发展就一定会快于别人、先于别人、优于别人。正如武烟的广告词所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一次思想解放,都伴随着经济飞跃发展的机遇。机遇永远只会惠顾有准备的人,这个“有准备”首先是思想上的准备,思想一定是解放的思想。面对即将开启的“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大幕,我们要做的第一准备,就是解放思想的准备。这个准备做得如何,将决定我们在“十二五”时期、在今后的发展时期的成效。可以说能不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就取决于我们解放思想的力度和程度。这些年,我们在解放思想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很好。今天我要讲的是,“十二五”时期要实现的跨越式发展,不是常规发展,我们的思想要进一步解放,解放程度要更深、力度要更大,使思想与发展的需要相配套。当前,我们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解决制约湖北科学发展的五个重大问题。

1、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更大、更远、更多的发展空间、视野、资源,核心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问题。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个地方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起码是品种有限。囿于本地资源,固守传统路径,“等靠要”都是没有出路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谁的开放力度更大、视野更宽,聚集资源的能力就更强,就能发展得更好更快。开放,简单地讲就是把世界拿到湖北来、把湖北拿到世界去。从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看,市场经济就是开放的经济;从创新驱动的路径来看,创新驱动离不开开放;从培养和检验区域竞争力的标准看,开放是最重要的标准。比如城市的国际化,像大武汉,为什么叫大武汉呢?主要就“大”在开放上。从发展的实践看,扩大开放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环顾周边,兄弟省市区的开放已潮涌神州:东部沿海地区正在掀起新一轮竞争开放热潮,冲刺世界一流;西部大开放风生水起,已将视野扩大到中亚和东南亚;东北老工业基地,短短几年就凭借开放,甩掉包袱,调整结构,重振雄风;内蒙不沿江、不靠海,却依托大开放,创造了经济增长速度连续6年全国第一的骄人成绩。实践表明,只有大开放,才能赢得大发展。发展不够加开放不够,仍然是我省最大的实际。基于省情,我们需要扩大开放;对比先进,我们需要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我们更需要扩大开放。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问题上,我们要抢先抢快,奋起直追,做到四个字——“敢”、“真”、“先”、“全”,即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

第一,敢开放。敢不敢开放,要害就在于思想、思维环节。想通了、弄懂了,就一定会敢于开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左传》中记述的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这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是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开放不够,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有关,因为扩大开放首要的是必须以思想为先导,思想不解放,扩大开放就是一句空话,扩大开放的第一道闸门是思维、是大脑。没有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大脑,就难以做到扩大开放。我们有时到沿海考察学习,看到很多好东西、好经验,回来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不敢动。其原因,在于我们的眼睛接受了开放,但头脑、思维并没有想开,最终还是办不了。如果把头脑比作小球、世界比作大球,小球决定大球,开窍才能开放。

第二,真开放。真开放就要破除老观念,树立新理念。没有新理念,脑子里装满老观念,不可能真开放。真开放说起来容易,行动起来阻力大,阻力在哪里?主要是思想有顾虑,怕背上“损自家利、富外来人”的骂名。改革开放之初,在全国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是为了打破思想观念束缚,实现真改革、真开放。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仍然要从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像我们这样内生型经济优势明显的省份,要摒弃对外开放可有可无的观念,树立开放合作的新理念;要摒弃对外开放吃亏的旧观念,树立合作共赢的新理念;要摒弃唯我所有的旧观念,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新理念。只要有了所在,就什么都有了,这是大智慧。真开放才是大智慧,最后的结果是舍了小利而得到大利,舍了眼前利益而谋到长远利益。

第三,先开放。我们把开放视为机遇,视为资源。既然是机遇,就不是常态的,要抢抓;既然是资源,就不是无限的,要抢用。谁先开放,谁先抢抓、抢用,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获得最大效益。这就是“第一口汤、第一口馍”的效应,第一口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先开放具有巨大的领先效应,先开放与后开放,结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谁开放滞后,谁就会丧失主动权。沿海地区得改革开放之先,实现了率先发展,现在轮到我们,我们要有后发抢先的勇气和胆识,勇于担当、敢冒风险。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有一种不正确的观念,认为危机对开放程度高的地区是祸,对开放程度低的地区是福,这是大错特错!事实上,危机对沿海地区的冲击,正是其转型升级的机遇。大开放才有大机遇。

第四,全开放。全开放就是全方位开放、全面开放。既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标准要一样;既要扩大经济领域的开放,也要扩大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开放,对其他领域开放与对经济领域开放的力度也要一样。开放度越大,开放的效果就越好。开放的程度决定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速度,开放的水平决定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前景。只有全方位开放,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成果才会更好。只有全方位开放,才能在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外资上取得更大突破,提高利用外部资源的水平;只有全方位开放,才能在培育国际竞争优势上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提高外需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全方位开放,才能在构建“两圈一带”开放格局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们要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形成开放“洼地”的思路,让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干部群众都投身到市场化、国际化的大潮之中,把一切可为我用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汇聚湖北,并使其激活、激荡,形成涌流并涌动起来,让每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都在湖北开花结果,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

2、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制度创新,核心是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科学发展是高水平的发展、高层次的发展、高效率的发展。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保持长久发展、形成持久效应的“发动机”,是实现科学发展最有力的保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有一句名言:“制度高于一切”,他认为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制度。我们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要发展资源、要发展空间。改革创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资源,是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改革创新之路是最高层次的发展之路,走这条路是真本事、大本事。改革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创新空间无限广阔,改革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常抓不懈。根据我省实际,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制度创新,要从基础上抓三个问题,即市场经济的意识理念问题、市场经济的“经济人”问题、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问题。

第一,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的意识理念。人类的行动最终受自己的意识理念支配,这是“发动机”的“发动机”。我省是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大,地处内陆腹地,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比较深一些,市场经济的一些意识理念发育相对慢一些。比如,科教优势是我省最大的优势,在这方面国家和省里投入也不少,但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势还很不够。一方面,资源丰富、实力雄厚,有“光谷”和一批相当不错的高科技企业,发展态势很好;但另一方面,我们所具有的科教资源规模与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相比,严重不匹配,集中体现在产业化“化”得不够。其深层次原因,是市场化“化”得不够。源头在意识理念上,关键是接受市场文化的洗礼不够,缺乏市场化机制、市场化理念,形成科研智商、创新发明智商高而强,但发展智商、财富智商不够的现象。许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宁可把专利、科技成果锁在冷屋里,甘于清贫,甚至连把智力成果资本化、财富化的欲望都没有。虽然我们需要一大批默默奉献、埋头科研的人才,但研而无果,或成果没有转化就是一种浪费。“君子”不“固穷”,“君子”不能“固穷”,“君子固穷”不符合市场经济价值观。中冶南方的成功,就是把智力资源插上市场经济价值观、市场经济意识理念的翅膀才飞起来的。全社会、各方面都要大力强化市场经济的意识和理念。

第二,用市场经济的文化、理念、机制,打造更多的“经济人”。湖北能人很多,名人不少,灿若群星,无论科技界、文化界,人才济济,但我们企业家相对少一些。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全民创业工作,但敢于、善于投身创业的还不理想。我们既缺乏“经济人”的意识,又缺乏“经济人”。我省科技资源很雄厚,而办公司的较少;文化人才包括文化大家很多,文化实力不弱,但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文化强省的目标、与中央要求、与邻近省份相比,尚有差距。我们的科技人、文化人多,“经济人”少。这里的“经济人”,不是指管理学理论中的经济人,而是指既有专业专长,又有市场意识、经济头脑,能做实体、办公司、能赚钱的人;或者是没有专业专长,却能将科技、文化等资源要素组合、进行市场化,创造出科技文化商品,能经营、会赚钱的人。很多大家、名家有专业本事,“经济人”甚至能把他们的饭碗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的人多了,经济就会活跃、就会充满活力;这样的人多了,经济才会兴旺。今天在座的有一批民营企业家,他们就是这种人。我们需要更多的大大小小的“经济人”,活跃于荆楚大地的舞台之上,创新、创业、发展,未来的大企业家就有可能从这个群体中冲杀出来。

第三,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市场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激发微观主体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力争在资源产品价格、财税、金融、国有经济、收入分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改革的新突破,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是培育市场主体,市场经济的主角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角都是企业。政府应尽心尽力为主角演出创造环境和条件。要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通过做多做大做强企业,发展产业、发展经济、富裕人民;通过尊重企业家、培育企业家、扶持企业家、养息企业家、依靠企业家办企业,造就一大批企业家。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少干预、多服务,少限制、多支持。谁损害企业、伤害企业家,就是损害全省改革发展的大局、伤害经济发展。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市场的意识,学会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机制谋求发展、破解难题,引导全社会从市场上找办法、寻出路。当然,市场从来都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要发挥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做好抑制通胀、市场监管、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等工作,克服市场缺陷。

3、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发展的统一战线。立足新起点,实现新目标,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众志成城,形成合力,才能成就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大业。积极性是一种内源性动力,是从人的心灵深处迸发出的激情。我们要通过解放思想,把全省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方面干事创业的能量激发出来,从而把改革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调动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好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当中最活跃的部分,我们要大胆地“放”、大胆地“扶”,最大限度地释放民间活力。我们要切实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营造全民创业、“草根经济”蓬勃发展的土壤和气候,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荆楚大地充分涌流。我们要把全省干部群众的力量整合起来、鼓动起来,形成更加广泛的发展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促发展,使涓涓细流汇成干事创业的浩浩洪流,共创湖北美好未来。

4、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发展文化,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人文软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创造力,发展环境就是发展的生命线,这些已经成为各地各级的共识。根据我省省情,当前发展环境建设中,软环境建设是重中之重。从重要性上来看,现在是软环境决定硬环境。人最终是受文化理念、价值观支配的,这是动力的动力。理念不接受,价值观不入脑,即使有明确要求也难办,即使办了也极为勉强、效果将大打折扣;理念一致,价值观合拍,就会同频共振,就会千方百计去办,不具备条件也会创造条件去办成。从投资者的需求来看,现在全国各地基础设施都大为改观,硬环境上已很难分出沿海还是内陆,起码差异不大;但服务的软环境就有差异了,差在哪里?差在人上!差在理念、观念、文化上!差在管理的细微之处!就像电脑都是联想公司制造的,装机的软件不同,功能就大相径庭了。投资者目前最关注的是软环境,软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环境建设的核心。而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建设由开放包容、竞争合作、宽松开明、宽容大气、亲商利商、共赢、求实、大聪明、先舍后得等有利于发展的理念、价值观构成的人文环境,本质上就是一种发展文化的建设。湖北是文化大省,文化底蕴深厚,但我们应切记,文化底蕴深厚仅仅是文化优势的一个方面,决不是全部,而善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时代变化、务实求实的文化,才是更有利于发展的文化。与时俱进是一切优秀文化的本质特征,检验的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我们要把内涵丰富、优秀灿烂的荆楚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优化,为湖北现实的发展服务,这是对发展环境的深度营造,是对发展动力的深度启动,是对发展资源的深度开掘利用。建设发展文化,形成有利于发展的人文软环境,就是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作为最终裁判定夺的标准,打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投资环境,营造崇尚成功、宽容失败、英雄不论出处、鼓励黑马杀出、不戴有色眼镜、“天不生人上人、天不生人下人”等平等健康的创业氛围,养成“先舍后得、天下之才唯我用、荆楚之才天下用”的气度胸襟,树立“发展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道以通为要,让陈规适应现实需要,不搞削足适履”的政务服务理念,服务环节没有“不”,不允许说“不”,形成“科学的研发治学之道与合作分工共赢的发展之道相结合,智商互通、才财互换,科技人文化人高尚、正当追求财富也是英雄”的新理念。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是生产力。文化特别是人文理念文化,会产生规范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软制度,它对发展环境的影响效果远远胜于硬环境。因为硬环境的优势总是相对的、可变的,而软环境的优势才是根本的。总之,我们要按照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的要求,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软环境的建设,真正把湖北打造成为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

5、进一步解放思想重在实效,要以解决湖北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落脚点。解决实际问题,是解放思想的价值所在,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解放思想过程的继续和深化。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作为思想解放运动,早在1978年就已经开始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果我们讲解放思想,还是喊口号,就没有意义了。共产党人是唯物论者,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思想解放与否的根本标志。领导干部看不到问题是没有本事,领导干部不敢讲问题是缺乏党性,领导干部不解决问题不但与解放思想不沾边,而且是失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解决实际问题,就要敢于破解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共同去奋斗、去创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又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比如我们遇到了结构性问题、体制性问题、资源性问题、要素稀缺问题、创新能力问题、社会矛盾问题,还有每个行业、每个领域、每个单位的具体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有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必须一步一步去干,一个一个去突破,积小胜为大胜;有些局部问题、具体问题,并不是条件问题,就要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好。只要我们用好科学发展观这把“金钥匙”,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以及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拼搏进取,绝大多数矛盾问题都是能够逐步化解的。凡是不能破解难题的,都要从思想上、能力上找原因。思想观念不一样,能力水平就不一样,解决问题的力度、进度就不一样。同样的问题,有的地方解决得好一些、快一些,有的地方就差一些、慢一些,甚至导致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重,这样的地方就要找一找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上和能力上的原因。矛盾、问题也是机遇,解决矛盾和问题就是推动发展。要勇于正视矛盾,敢于解决矛盾问题,绝不能遇到矛盾就躲、就退、就绕、就拖、就等、就推,要拿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那种思想解放者的血性,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敢于挑战既定利益格局和体制顽症,敢于“涉深水、破坚冰、啃硬骨头”。

解决实际问题,必须突破条条框框,敢闯敢试。解决问题的阻力往往来自利益的缠绕、观念的束缚。我们要突破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框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的能力,不机械、不唯上、不唯他,不盲目攀比别人、别地,而是根据湖北的实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有“另辟蹊径”、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胆魄,敢为人先,奋勇争先。视野开阔了才能有办法,思路新了才能有出路,办法多了才能有力度。我们要为那些能解决问题、敢于较真碰硬的干部撑腰壮胆、主持公道,形成正确导向,让真正干得好的有舞台、能力强的上得去、作风实的出得来,大力营造“善于抓住矛盾、敢于破解难题、推动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关于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关于加强党的领导,我讲十个问题。

1、增强党的意识。加强党的领导,必须首先增强党的意识。

第一,创先争优,强化党员的“先”、“优”意识。党的先进性是党由幼年到壮大,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由小党到大党,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力量的根本所在。保持党的先进性,要靠党的每一位成员的优异表现。党的每一位成员强化党员意识,最重要的是强化“先”、“优”意识。从全党来讲,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力之根,决定党的盛衰,而每一位党员的创先争优,就是保证全党先进性的基础。全省各级党组织、每一位党员都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在省委的组织部署下积极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全省每一位党员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党员角色,都要敢于亮明自己的党员身份,把创先争优的各种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在各种急难险重的现实考验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先进性。

第二,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意识。省委是湖北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强调以省委为核心,不是要以省委班子替代其他几套班子的职能作用,而是要求几套班子团结在省委周围,在省委领导下各司其职、协调运转、高效运行,形成合力。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在省委的领导下,与省委通力合作,围绕党的大政方针在湖北的贯彻落实,推进湖北又好又快发展,形成合力。维护各级党委的核心地位,不仅要体现在思想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中,这是党性强不强、政治素质高不高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核心意识,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权威。

第三,要强化党要管党意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各级党组织的首要职责,是自己的“责任田”。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必须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关系,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责任制,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明年是建党90周年。全省各级党委都要把这次纪念活动作为强化党的意识、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契机,认真组织党员回顾党的光荣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大力宣传党的丰功伟绩和广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不断增强党员创先争优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的保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主要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第一,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党组织的一种逻辑必然,只有发扬党内民主,才能落实保障每一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党员的权利。党内民主发扬得好,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就会有活力、有生命力。省委将在中央的领导部署下,积极认真探索实现党内民主的形式,目标就是将各级党组织建设成面貌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活跃的党组织。

第二,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一个政党组织,特别是执政党,是一个统一的组织,从统一组织的角度讲,党一定要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没有这两个统一,我们党就担负不起执政的使命,我们就担负不起党中央赋予我们领导湖北发展的使命。党的力量在于党的行动的统一协调性,每一个党员、各级党的组织都能按照经过党内民主形成的党的统一意志一致行动,我们的党才有力量。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必须要进行集中。党的生命力、活力在民主,战斗力在集中,这两个方面统一于党的民主集中制。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努力形成总揽有力、协调有效的决策机制,努力营造政令畅通、和谐有序的政治环境。

第三,讲原则、讲纪律,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首先是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党的领导是集体领导,所有重大问题都要由集体研究决定。刚才讲到的领导核心问题,不是以哪一个人为核心,省委领导集体是核心。同时,要用组织纪律来落实集中统一。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党章所规定的每个党员和组织必须遵守的纪律。应当明确,党员无论在哪一个层次和级别任职,首先是一名党员。遵守党的纪律是党员的义务,不是额外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已经形成的党的决议、决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这是义务,更是铁的纪律。决策之前,要从对党的事业负责的高度充分发表意见,这是党内民主精神的体现和要求;决策之后,无论决策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是否一致,都必须无条件执行、落实。今后,要特别加强组织纪律的硬约束,以强有力的组织纪律来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保障和谐有序局面的巩固。

3、构筑更加牢固的团结工程。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号召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今天,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是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

第一,全省上下大团结,把团结作为湖北第一号软实力工程建设,巩固发展业已形成的团结干事创业的氛围。搞好团结工程是为了凝聚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力量,目标一致,目光集中,心思交集,力量集中,才有利于发展。现在全省上下形成的团结和谐的局面极为珍贵。群众看了高兴,因为团结有利于发展,领导层不团结,最终受损害的是群众,从这个意义上讲,团结也是民心工程;投资者看了高兴,因为团结氛围好就是投资环境,使他们不知降低了多少成本。团结使我省的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方向同

一、心力同一,力量发力得到了“1+1〉2”的系统效应,这就是“家和万事兴”的结果。因此,全省上下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团结。维护团结就是大局,就是维护我们共同的利益。我们同乘“长江号”之船,荣辱与共、沉浮与共,谁也不能“黄鹤楼上看翻船”,谁伤害了团结的局面,谁就是湖北事业发展的罪人。今后,前进道路上还会有很多艰难险阻、困难问题,其难度、复杂程度、挑战的力度都是空前的。团结工程这个软实力是综合竞争力最重要的要素,有了这个软实力,一切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第二,要搞好各级班子的团结。主要强调两个问题:一是顾全大局,相互补台。“百年修得同船渡”。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共事,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缘分。作为领导干部,有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身苦心不苦,是领导干部这个群体的第一幸福指数。各级班子成员要时刻以大局为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整体合力。坚决杜绝本位主义、各自为政、相互掣肘、互不买账的不良现象,坚决克服过分强调分管工作、分管部门重要而置全局于不顾的不良倾向,更不允许将工作范围当“私产”看。要正确处理局部工作与全局的关系,统筹安排,纲举目张;要分工不分家,相互协作,补位不缺位;要真正领会相互补台则好戏连台、相互拆台则共同垮台的道理。二是要坚持五湖四海,铭记“君子不党”的古训。“君子不党”应是共产党人为政之德,是保持高度统一、团结和谐的保证。我们要特别提倡五湖四海,不要划线看人定亲疏,更不能搞小圈子、小山头、小宗派。如有沾染不良习气的人和事,要加大批评教育力度,严肃纪律处分,决不能让其成气候、成风,以此为干部队伍的团结和谐、干事创业提供坚强保证。

第三,从主要负责人抓起,不断提高团结的能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团结是一种胸怀,是一种风范,是高素质的体现,更是为政之德和为人之德的体现。同时,善于搞好团结又是一种能力。讲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总揽全局、驾驭大局的能力,首先要落实到带班子的能力上,落实到聚合智慧、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的能力上,体现在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团结人上。连团结都搞不好,总揽全局、驾驭大局就是一句空话。对于主要负责人来讲,能不能搞好团结甚至决定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总的工作局面。领导干部在团结问题上要特别把握好“三个第一”:一是党性第一,个性服从党性。党员领导干部第一身份是党员,必须做符合第一身份的事。二是事业第一,私事服从公事。团结是事业需要、人民期盼,个人的感受再重,与大局大业相比,是轻的。三是主要领导对班子团结问题负第一责任。省委班子团结的问题我负第一责任,党政团结问题我负第一责任。因为团结事关全局,如此要事,责任不能推给别人。班子主要负责人是班长,是领衔、牵头、挂帅的,是首要者,是职责所在,主要负责人是那个地方、那个部门、那套班子的团结工程的第一责任人。

第四,强化维护团结的措施。首先,我们讲的团结不是无原则、一团和气,是以大局、以事业为取向的和谐之和,不是强硬的统合,而是以充分发挥各个组织的不同职能和功能为前提的不同之和,也就是中国儒家哲学讲究的和而不同。不同之和才是真正的和,如同琴弦一样,长长短短、各不相同的琴弦,弹奏出的和声是最美妙的和音。从全省大局讲,我们的和谐目标是协调一致,在省委总揽全局的前提下,不但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几套班子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负责的职能作用和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还要在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指导下,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为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共同目标弹奏出不同之和的大和声,汇成大合唱。既然团结如此重要,班子成员都要负一份责任,是共同的职责,是职责就必须履行做好;既然团结问题如此重要又是职责,就要硬约束,今后团结问题对各级班子不再是软指标。对领导班子不团结问题的处理就是两步,先是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一而再、再而三不见效的,就坚决采取组织措施。同时,在选干部配班子时,一定要考察班子成员的团结能力,对有欠缺的成员,帮助其尽快提高建设团结和谐局面的能力。

4、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今天是湖北省省、市、县三级干部大会,在座的就是决定湖北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兴衰的主要力量。班子建设首先要抓思想理论建设,这是基础。省委将通过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抓干部的理论学习培训进行专门部署,我现在就选人用人和能力建设问题,重点强调几点。

第一,各级领导班子居于领导组织系统的首要层次,是要中之要。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精良的人力资源、优秀的人才资源配置到这个团队。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培养靠得住、有本事、作风好的人,就是既有为政之德又有为政之才的德才兼备之人。为政之德是首要的,德,才之帅也。仅有为政之才而无为政之德的人,用古人的比喻,就是疯子手持利器,后果可想而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指出,干部有才无德,对党的形象和威信杀伤力很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危害极大。我们要严格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人用人。

第二,抓好各级党委书记的配备,这是关键的少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党委“一把手”地位极其重要,影响极为重大。党的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如何,书记至为关键。党风如何、全局统筹如何,书记的地位作用别人不能替代。一人正正一方,一人斜则歪一片。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特别要把握好这个极端重要的、关键的少数的培养配备。

第三,更加重视抓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这项工作事关班子建设的可持续性,继而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抓后继有人的问题不能急抱佛脚、临佛上香,要把功夫下在长期培养、批次接续、储备充足、随时可用上,使我们有一大批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源源不断地用于班子的配备。

第四,加强班子和班子成员的能力建设。面对各种复杂难题,唯一的、最管用的就是领导干部的能力。有了这把钥匙就能打开万把锁。要把每个职位都视为是一个能力席位。职位是职责,为有资格的人虚待,特别是重要领导岗位更要如此。选人用人原则的落脚点是事业需要。能与位匹配,凡用一人,考虑一个干部的任免进退留转,要从有利于事业的大局出发,以位去找人,而不是以人去填位,两者差异很大。前者是事业至上的原则,有为才有位,资格老的可以考虑用其他方式解决待遇,不能让席位将就人。要引导干部将心思用在干事创业能力的提升上,不要有所旁骛。学历和能力看能力,能力和出力看出力,出力和力度看力度,重在为事业管用上。现在,所有工作上的问题,最后都归结到干部的能力上。要使干部有强烈的能力危机感。形成加强能力建设的倒逼机制。危机感里出活力,危机感里出动力,要形成“尚能”使用的激励机制。

5、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基础,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当前,社会管理、维护稳定、政策落实、社会矛盾、民生诉求等问题,工作的源头、着力的基点都汇聚到基层。抓基层就是打基础,打基础才能强基业。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实施领导的“手臂”,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的“焊接点”,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强化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实践反复证明,哪个地方基层党组织抓得好,党和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就完成得好,社会就和谐,发展就顺利,关键时刻就能经得住考验;凡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地方,干群关系往往比较紧张,社会矛盾容易激化,发展就受阻,关键时刻就冲不上去。各级党委要把软功做硬、做实,通过强化党要管党的意识,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投入足够的精力、经费,在基层党建长期存在的一些老问题上下功夫、抓突破,带动基层党建全局。当前,特别要把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和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两个方面作为重点,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坚决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6、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没有群众就没有党,党最根本的危机是群众不信任,我们最根本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民心之背向决定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稳固还是动摇,得到群众拥护是我们党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是人民群众实现历史发展目标的工具,群众是用工具的人。人民群众不用我们了,我们就不存在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泉。党和群众的关系就是鱼水关系、血肉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因此,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根本性工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没有群众路线,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就失去了根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要切实在深入、深情、深度、深化上下功夫,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进行培训、提高、考核。

第一,要以为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敢于做群众工作。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一些干部甚至怕做群众工作。我们要有底气,只要我们坚持为民谋利的宗旨,就要敢于面对群众,在实践中学会新办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群众也一定会欢迎的。

第二,要把群众视作父母,与民同心,乐于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的核心是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关键要解决感情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交通便利了,与群众的距离反而更远了?通信发达了,同群众的沟通反而困难了?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感情问题至关重要。真情是开启人们心灵之门的金钥匙。群众是讲感情的,要带着真情去倾听群众呼声,带着真情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带着真情去引领群众发展经济,用真情赢得民心;群众是讲道理的,做群众工作要学会说服而不是压服,更不能靠所谓的“官威”去压制,那势必伤害群众感情,且久难修复。我们要善于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用群众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变治理为服务,变上访为下访,变层层批转为层层解决问题。对与民争利,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坚决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决不手软,以慰民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我们要认真领会小平同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深刻含义,带着对待父母的感情来对待群众,与群众的结合就会更加自觉,就会乐于做群众工作。

第三,要接受群众监督,勤于做群众工作。勤政要体现在做群众工作上,要多深入群众,经常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能拖,久拖必产生民怨,引起民愤。事实说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

7、加强作风建设,以良好的作风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证。“十二五”的大幕即将拉开,我们面临的是空前竞争的局面,湖北处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左右有强兵的态势。表面上看,各地比拼的是投资、是项目,但从本质上看,比拼的是精神、作风。项目、投资的落户只是结果,源头在作风、精神状态。精神和作风的比拼正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关键性因素。“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一些地方的社会风气不正,群众颇为不满。一个地方的民风之源在政风,政风之源在党风,党风是风源之源。可以说,作风就是形象、就是导向、就是力量,决定人心向背、决定工作成败、决定事业兴衰。全省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

第一,勇于担当、以为立位,强调责任重于泰山。习近平同志说,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勇于担当不是小事。一是勇于担当首要的是责任感、责任心问题。担当就是要敢于负责任。没有事业心、责任感,一切都无从谈起。从小处看,是不负责任,有负于上级的重托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从大处看,是把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置于不顾的根本性问题。我们是领导干部,责任已在身,责任重于泰山。“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我们要为了事业做有心、用心、尽心之人,真正做到敬业、勤业、精业。不负责任,人民唾弃,党之罪人。对失职失责者,一定要依责任制追究查处。二是勇于担当要敢抓敢管,敢于得罪人。范文正公的“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的政训,我们要谨记。“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其位就要谋其政,遇事绕道而行,只知搞平衡圆滑,不但不足效法,而且是莫大耻辱。不敢得罪人的人,保的是一己之私,损害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干工作没有不付出代价的。凡事应以原则为先,再讲策略就是讲究方法。如果没有原则,只有策略,那就是和稀泥、老好人,这是为政之德的大问题,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的原则性问题。三是勇于担当就是要勇于担“难”。“难”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遇到的共同问题。辩证地看,“难”就是发展的另一面。把“难”解决了,事物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这就叫提升。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是相辅相成的,是一对“最佳绝配”。矛盾凸显期是发展向更高层次推进的前提,黄金发展期的另一面就是发展矛盾多的时期。矛盾解决得越多越大,发展的步子就越大。小矛盾大发展是不存在的。因此,不担“难”,就是不承担发展之责;躲避“难”,就是躲避发展的机会。古人云:“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当前,困难多,矛盾多而复杂,这是时代特征的另一面。这个时代就是创新的时代,就是大有作为的时代。

第二,科学理性,求真求效,强调尊重规律,不求机巧。一是尊重规律,不蛮干。科学发展,首先是要尊重科学规律,既不做超越阶段的事,拔苗助长,又不落后于发展阶段,当“小脚女人”,而是与时俱进,因时宜时。二是清醒理性。推动各项工作,都要注重从基础抓起,从源头抓起,从根本抓起。既要满怀热情,只争朝夕,又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既要昂扬向上,有勇气,有胆略,又要心稳神定气静,理性从事,不浮躁;既要应急,也要谋远。追求经得起群众、实践、历史检验的政绩。

第三,务实落实,踏实扎实,强调力戒虚华。干工作要不搞虚华,力戒浮躁,追求踏实、扎实,狠抓落实。要抓思路战略方案化、方案谋划项目化、项目实施具体化的“三步曲”、“三化”。干事谋事立足于湖北实际,从湖北的实际出发,不幻想,绝不寄托于奇迹发生,有理想又不理想化,把干事、干成事立足于扎扎实实的努力,“少述多作”。

第四,富于激情,奋发有为,强调精神状态。人的精神状态就是投资环境。投资者就是透过一个地方、一个人的表象认识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认识一个人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是一个人的综合体现。精神状态决定工作效率。一流的精神状态才会有一流的成效,常规的精神状态、常规的工作效率来自于物质基础,超常规的工作效率来自于物质基础加超常规的精神力量。社会的活力首先看党员,看干部队伍,而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活力则取决于领导干部。我们要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状态好、在状态,燃烧激情,奋发有为,全神贯注投入工作、进入状态,为湖北的跨越式发展奋力拼搏。

8、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反腐倡廉既事关党的兴衰成败,也事关党员领导干部的荣辱进退。《礼记》讲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干净做事、廉洁从政,是各级领导干部挺起腰杆、敢抓敢管的底气。“民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干净做事、廉洁从政,是各级领导干部担当起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任职资格”。经济发展与干部成长同步,这是成功。如果经济大厦起来了,一批干部倒下了,是全省人民不愿意看到的。我们要始终坚持反腐倡廉和改革发展的“力度统一论”,做到改革发展的力度有多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就有多大,以风清气正的现实,促进发展,爱护干部,回应全省人民的厚爱与期待。反腐倡廉工作要重点抓好四件事。

第一,从“总开关”入手,抓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教育。当前要特别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各项教育,以打牢反腐倡廉的理想信念基础,以提高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准则和规定的自觉性。

第二,从源头抓起,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特别是要把对党政一把手、主要负责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我在这里表一个态:欢迎全省干部群众对我进行监督。我没有任何亲属亲戚经商办企业,如果有人打着我的旗号要求办事的,一律不要受理。如果有人打着我的旗号招摇撞骗、违法违纪的,请直接向有关部门报案处理。希望全省的同志们帮我把关,也恳请同志们对我进行监督。

第三,利剑高悬,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反腐倡廉,标本兼治,“标”、“本”相辅相成。人民群众最痛恨的就是腐败。在当前时期,查案清除腐败分子,也会产生强大的震慑力量,起到遏制腐败、减少“后继者”的巨大作用。查案属于“标”的范围,也有治本之效。

第四,建设精神家园,抓反腐倡廉源头的源头。腐败分子的通病是理想信念的滑坡,被各种物欲吞噬,堕入深渊,而万劫不复。从预防、治本的角度看,领导干部加强精神家园的营建,是从源头上构筑反腐长城的有效措施之一。老话讲,“君子不贵无欲,而贵欲何;君子不贵无求,而贵求何。”我们都是人,有欲望是正常的,关键是看有什么样的欲望。通过加强学习,营建健康高尚的精神家园,升华追求的境界,以“贵欲”取代贪欲。健康的欲望和精神家园,利于修身,利于工作,利于家庭,利于社会。

9、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我们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是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要抓好,第一责任要尽好。有的地方第一要务抓得不错,但忽视了第一责任,也会出问题,所以抓社会管理极为重要。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部署,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要求,切实加强、深入抓好社会管理工作。

各级党委要把加强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树立和强化第一责任意识,千方百计做好社会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掘资源,加强社会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和公众协同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总之,就是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加强社会管理,既要全面开展工作,综合治理,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准确把握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等等。同时,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明确什么问题该管,什么问题不该管。该管的事情要认真管好、一管到底。

中央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实质就是要在方式方法特别是社会管理机制上创新。总的是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管理工作。现在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很多,群众诉求多,一些干部说解决不了,主要还是个能力问题,也有作风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要在能力上找差距,在方式方法上求突破。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建设,通过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牢社会管理工作基础;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应急管理体制,特别是通过加强培训,改进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10、加强法治建设。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最终都要靠法治。法治是规范经济运行、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我省在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法治建设的加强和法治环境的优化。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关精神,按照《法治湖北建设纲要》要求,深入推进法治湖北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第一,要加强普法宣传工作。知法是守法的前提和基础,普法宣传是推进法治湖北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当代世界级法学家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怎样让人们信仰法律?首要的是让人们知晓法律。不知晓就谈不上理解,不理解就谈不上相信,不相信就谈不上信仰,更谈不上实现法治。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法治思想、守法意识深入人心。

第二,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今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重申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并规定了不少“强硬”措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遵法守法。在法律面前,领导干部没有任何特权可言,没有任何特别可讲。如果有特别,就是特别要做遵法守法的模范。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克服“人治”思想,克服以言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有法不依、公权滥用等问题;严肃查处以权谋私、“钓鱼”执法问题,消除执法利益化倾向。同时,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第三,要坚持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底线。我们有两条底线,一条是教育,一条是公正司法。司法不公,老百姓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了,权利就没有保障。要加强司法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司法、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坚决纠正和避免冤假错案的产生,为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同志们,湖北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曾经为中国革命和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湖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建国61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湖北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绿色土地,在新的发展阶段,湖北必将谱写科学发展的灿烂华章。

同志们,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还要创造更大的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讲话

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式上强调

继往开来 改革创新 务实求真 团结奋斗 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王国生主持 杨松宋育英等出席

湖北日报讯 图为: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现场。(记者田悦 摄)

(记者黄俊华、蔡朝阳)正值我省发展处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头,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昨日上午,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武昌洪山礼堂隆重开幕。省委书记李鸿忠代表省委常委会,作了题为《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团结奋斗,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的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省政协主席宋育英等出席会议。

李鸿忠在讲话中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是统帅,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当前,湖北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完成繁重任务、再创新的辉煌,第一位的是要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中央的政令畅通,确保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湖北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全省各级党委在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上,态度一定要坚决,必须毫不含糊,不能有丝毫犹豫;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防止将政治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淡化于日常事务和应酬之中。

李鸿忠指出,进一步加快湖北发展,必须尊重历史,牢记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领导、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广大干部群众,为湖北发展做出的历史性、开拓性的贡献,延续根脉;认真继承历届省委、省政府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方针政策,抓好“两圈一带”战略、思路、决议的具体化和项目化,抓好贯彻落实,真正抓出成效,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针对我省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新期待,在发展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围绕《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确定“十二五”时期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以跳起来摘桃子、不断实现弯道超越的良好精神状态,展现湖北干部群众不凡的作为追求,提升创业创新的能力,真正担负起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任,不辜负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湖北 1的殷切期望;不丧失重大战略机遇期、难得黄金发展期的历史性惠顾,收获春天里的耕种;发挥湖北的优势条件,把条件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李鸿忠强调,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根主线,把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落脚点;正确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统一于湖北又好又快的发展之中;着力在“三个任务”上下工夫,即把调整优化结构作为永恒任务,把坚决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作为硬任务,把加强自主创新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的软任务。他指出,我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在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时期,但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一样、标准一样。客观条件、大环境已不允许,也不可能让我们再走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这恰恰是湖北发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和高质量,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促进绿色繁荣和生态文明的倒逼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发展方式总体上对湖北发展又是一次“弯道超越”的机遇。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升“抓转变发展方式工作”的能力,坚持“三个防止”,即防止只注重届内、任内,忽视长远;防止只注重“十二五”,忽视“十三五”、“十四五”;防止只注重简单做好事,不注重做大好事。“四个着眼”,即着眼于产业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眼于结构优化,持续不断地抓结构调整;着眼于长远,抓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发展的综合性,抓好两大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四大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统筹、综合、协调、共进发展建设。做到“三个舍得”,即舍得投入,虽不能短期见效,但重在长远;舍得时间,忍得住寂寞,不求短利求长效;舍得面子,顶住因为牺牲某些指标而被误解的压力,培育提升湖北的综合竞争力。李鸿忠指出,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理念和目的,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就失去了依靠。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密切相关的,分不好“蛋糕”,也会影响到做大“蛋糕”。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政治,也是经济。

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民生工作。要坚持重在发展为民,建立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机制,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上,要牢记“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保障,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待人民群众的疾苦上,要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深刻理解当好新时期“父母官”的内涵,真正做到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体谅自己的父母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李鸿忠强调,解放思想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面对即将开启的“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大幕,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核心,开拓更远、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视野、资源。要抢先抢快,奋起直追,做到敢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思维、开放大脑;真开放,破除老观念,树立新理念;先开放,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全开放,全方位开放、全面开放。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为核心,继续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围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制度创新,强化市场经济的意识理念,市场经济的文化、理念、机制,强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众志成城,形成合力,建立发展的统一战线。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发展文化,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人文软环境,打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投资环境。要以解决湖北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破解难题,突破条条框框,敢闯敢试,注重实效。

李鸿忠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党员的“先”、“优”意识;强化党的领导核心意识,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权威;强化党要管党意识,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深刻认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讲原则、讲纪律,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要构筑更加牢固的团结工程,把团结作为湖北第一号软实力工程建设,巩固发展业已形成的团结干事创业的氛围;搞好各级班子的团结,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整体合力;从主要负责人抓起,不断提高抓团结的能力,强化维护团结的措施。他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居于领导组织系统的首要层次,是要中之要,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各级党委书记的配备,更加重视抓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加强班子和班子成员的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以为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敢于做群众工作;把群众视作父母,与民同心,乐于做群众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勤于做群众工作。

李鸿忠强调,要加强作风建设,勇于担当、以为立位,强调责任重于泰山;科学理性,求真求效,强调尊重规律,不求机巧;务实落实,踏实扎实,强调力戒虚华;富于激情,奋发有为,强调精神状态问题,以良好的作风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证。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总开关”入手,抓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教育;从源头抓起,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特别是要把对党政一把手、主要负责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利剑高悬,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建设精神家园,抓反腐倡廉源头的源头。他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中央要求把加强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普法宣传工作,依法行政,坚持公正司法,为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王国生在主持会议作总结讲话时指出,李鸿忠同志的讲话思想深刻,导向正确;视野开阔,重点突出;语重心长,互动性强,既紧密结合湖北实际,讲出了思想和方法、压力和动力、信心和决心,又跳出湖北谋划湖北发展,具有国际视野,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出席会议的还有: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军区、武警湖北总队、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

察院领导同志。

省级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中央在鄂大型企业、党的关系在我省的在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我省重点国有企业、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第三篇:解读新任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解读新任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精神

新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上做了题为《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团结奋斗,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的主题讲话。笔者注意到,该讲话中三次出现与‚软‛字相关联的词组。

在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李鸿忠说,‚把加强自主创新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的软任务。‛在谈到解放思想,营造投资环境的时候,李鸿忠说,‚建设发展文化,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人文软环境。‛在谈到经济建设保证的时候,李鸿忠说,‚把团结作为湖北第一号软实力工程建设。‛

以此观察,未来的湖北经济或将以‚软‛蓄势,达到‚弯道超越‛的目标。‚软‛湖北或将更魅力。

自主创新的软任务,发展经济的软环境,团结奋进的软实力,听起来是一串‚软‛字,但这些‚软‛字的内涵却不软,倒给人一种绵里藏针之感。自主创新、发展文化、团结奋进,这些提法虽与产业、经济、项目、市场没有直接联系,却更具理念、思想层面的意义。仔细琢磨,这些‚软‛概念蕴含着深厚的经济文化底蕴。做好了这些‚软‛功夫,释放出来的将是巨大的经济创造力、聚集力、爆发力。

与‚软‛词组印象相对应的是这次会议的低调风格。在这项旨在安排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上,李鸿忠书记的调子比较低。在提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升‚抓转变发展方式工作‛的能力时,李鸿忠书记强调要求坚持‚三个防止‛,做到‚三个舍得‛,通篇讲话中,没有提到经济发展速度,没有经济指标,没有GDP。

李鸿忠书记的低调风格,一方面,说明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湖北不再将GDP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另一方面,说明湖北或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大工夫,因此可能牺牲部分现实利益或者放缓既有的发展速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宏观时空考察,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不仅仅是安排明年的经济工作,不仅仅是部署‚十二五‛规划,更是立足眼前,着眼未来十五年,对卧薪

尝胆发展经济的思想的一次总动员和总武装。用李鸿忠书记的话说,就是‚建立发展的统一战线‛。代省长王国生称李鸿忠书记‚跳出湖北谋划湖北发展‛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

从横向看,或者说从主政者角度看,可能会因为‚牺牲某些指标‛而遭到‚被误解的压力‛。不过,这种可能的‚误解‛的预期利益是湖北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这无疑是造福湖北的奉献之举,主政者奉献个人的政绩,换得湖北的弯道超越。而且与中央要求的科学发展观直接呼应。如此低调,彰显出新一届省委的用心良苦。代省长王国生在这次会议总结时称李鸿忠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可谓意义深刻。

当然,李鸿忠书记讲话中的‚软‛印象和低格调,并非囿于经济发展基础的薄弱和对未来发展方式的无措,抑或是因为被动的懈怠。而是一种蓄势之举。李鸿忠书记在分析了湖北在全国发展的位臵尤其是与发达地区比较之后,再次提到‚倒逼机制‛、‚弯道超越‛;专门篇幅强调解放思想;要求湖北的干部‚以跳起来摘桃子、不断实现弯道超越的良好精神状态,展现湖北干部群众不凡的作为追求,提升创业创新的能力。‛显然,向内使劲与低调对外形成很大的反差。

这种反差意义就是蓄势。蓄积自主创新之势,蓄积持续协调之势,蓄积科学发展之势。一旦时机成熟,就加大马力,实现弯道超越。

如此看来,湖北以‚软‛蓄势,低调发展,必将实现弯道超越。一个魅力四射的湖北很值得我们期待。

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根主线,把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落脚点;正确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统一于湖北又好又快的发展之中。‛(湖北日报)加快发展,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笔者认为,应该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一是好与快。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湖北发展不够,加快发展依然是湖北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标准是好。客观条件、大环境已不允许,也不可能让我们再走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不可能让我们走简单的铺摊子、买地皮、拉项目的传统发展模式。否则就是浪费发展的时间、机遇、资源、财力,就是瞎折腾,就是做无用的发展。因此,湖北加快发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和高质量。在这种倒逼机制下,要求发展的项目要好,企业要好,产业要好,速度要好,效率要好,要实现市场资源在政府规划的调控下配臵好。以好为标准,在前沿技术、优势项目、效能体制、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是科学发展之路。

二是软与硬。发展是硬道理。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强自主创新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的软任务‛,为新时期湖北如何科学发展厘清了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好又快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不能抓好自主创新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的软任务,湖北经济发展方式就不可能实现转变,湖北就只能蜗居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就不可能实现综合竞争实力的硬提升。譬如‚两圈一带战略‛,交通、通讯等硬件好上,‚两圈一带‛内部的运行机制、具体产业的标准、业态水平,都是软项目,这些软件上不去,硬骨架也不能实现设计效能。因此,只有抓好了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这个软任务,湖北的经济才能驶入又好又快的高速路,才能最终实现湖北的科学发展。

三是快与慢。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湖北经济发展不够,加快发展刻不容缓。从哪里着手快?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从引进优势项目上、从营造发展文化上着手要快。但是,转化科技成果、转变体制机制、遴选优势项目,并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也不允许像烟窗工业时代搭个窑就立竿见影的见效益。客观地看,科学发展起步阶段所费时日必然会比粗放发展要长,相比传统方式而言发展速度将会放缓,这是蓄积科学发展力量不可逾越的过程。只有找准快速驱动创新的着手点,做好打科学发展攻坚战的准备,湖北才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因此,李鸿忠书记要求湖北的干部要舍得面子,坚持‚三个防止‛,‚防止只注重届内、任内,忽视长远,防止只注重‘十二五’,忽视‘十三五’、‘十四五’,‛笔者认为是对湖北干部科学发展观的再一次夯实。

四是内与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才有前途。湖北经济发展不够,说明湖北对商业资源挖掘还不够,改革开放的潜力还很大。改革开放,要

着力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发展文化,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人文软环境。既要注重引进省外、域外、国外各类资源,更要盘活省内各类资源,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两手抓,更加注重本土资本、技术、人文资源的整合,尤其注重本土企业创新机制的扶持与培育。既要注重坚定改革开放的态度,更要注重构建改革开放的体制机制,形成商不分内外,共享国民待遇;资不分公私,市场公平竞争。打造出‚近者悦,远者来‛的发展洼地,集聚各方面力量,奋力推进湖北科学发展。

五是本与末。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就失去了依靠。改善民生是本,发展经济是末。没有发展这个末,就不能改善民生这个本;不改善民生这个本,发展这个末也就失去其本来的意义。正确处理本与末的关系,做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大文章,事关湖北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目标。正确处理本与末的关系,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要求,恪守执政宗旨、理念和目的,尽力而为的解决民生尤其是低收入者生活保障问题;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引导各利益主体形成科学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尊重客观规律,量力而行谋发展、解民忧,避免各利益主体急功近利,重蹈人民公社食堂以及当代粗放发展中‚靠山吃山,煤矿挖穿‛的覆辙。构建出发展与民生彼此关联,相互促进,互动给劲,动态共进的良性循环关系。以此凝聚、激发全省各方面的力量,为湖北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四篇: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范文)

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继往开来 改革创新 务实求真 团结奋斗

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正值我省发展处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头,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昨日上午,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武昌洪山礼堂隆重开幕。省委书记李鸿忠代表省委常委会,作了题为《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团结奋斗,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的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省政协主席宋育英等出席会议。

李鸿忠在讲话中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是统帅,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当前,湖北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完成繁重任务、再创新的辉煌,第一位的是要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中央的政令畅通,确保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湖北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全省各级党委在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上,态度一定要坚决,必须毫不含糊,不能有丝毫犹豫;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防止将政治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淡化于日常事务和应酬之中。

李鸿忠指出,进一步加快湖北发展,必须尊重历史,牢记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领导、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广大干部群众,为湖北发展做出的历史性、开拓性的贡献,延续根脉;认真继承历届省委、省政府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方针政策,抓好“两圈一带”战略、思路、决议的具体化和项目化,抓好贯彻落实,真正抓出成效,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针对我省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新期待,在发展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围绕《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确定“十二五”时期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以跳起来摘桃子、不断实现弯道超越的良好精神状态,展现湖北干部群众不凡的作为追求,提升创业创新的能力,真正担负起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任,不辜负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湖北的殷切期望;不丧失重大战略机遇期、难得黄金发展期的历史性惠顾,收获春天里的耕种;发挥湖北的优势条件,把条件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李鸿忠强调,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根主线,把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落脚点;正确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统一于湖北又好又快的发展之中;着力在“三个任务”上下工夫,即把调整优化结构作为永恒任务,把坚决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作为硬任务,把加强自主创新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的软任务。他指出,我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在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时期,但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一样、标准一样。客观条件、大环境已不允许,也不可能让我们再走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这恰恰是湖北发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和高质量,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促进绿色繁荣和生态文明的倒逼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发展方式总体上对湖北发展又是一次“弯道超越”的机遇。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升“抓转变发展方式工作”的能力,坚持“三个防止”,即防止只注重届内、任内,忽视长远;防止只注重“十二五”,忽视“十三五”、“十四五”;防止只注重简单做好事,不注重做大好事。“四个着眼”,即着眼于产业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眼于结构优化,持续不断地抓结构调整;着眼于长远,抓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发展的综合性,抓好两大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四大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统筹、综合、协调、共进发展建设。做到“三个舍得”,即舍得投入,虽不能短期见效,但重在长远;舍得时间,忍得住寂寞,不求短利求长效;舍得面子,顶住因为牺牲某些指标而被误解的压力,培育提升湖北的综合竞争力。

李鸿忠指出,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理念和目的,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就失去了依靠。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密切相关的,分不好“蛋糕”,也会影响到做大“蛋糕”。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政治,也是经济。

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民生工作。要坚持重在发展为民,建立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机制,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上,要牢记“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保障,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待人民群众的疾苦上,要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深刻理解当好新时期“父母官”的内涵,真正做到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体谅自己的父母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李鸿忠强调,解放思想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面对即将开启的“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大幕,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核心,开拓更远、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视野、资源。要抢先抢快,奋起直追,做到敢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思维、开放大脑;真开放,破除老观念,树立新理念;先开放,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全开放,全方位开放、全面开放。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为核心,继续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围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制度创新,强化市场经济的意识理念,市场经济的文化、理念、机制,强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众志成城,形成合力,建立发展的统一战线。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发展文化,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人文软环境,打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投资环境。要以解决湖北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破解难题,突破条条框框,敢闯敢试,注重实效。李鸿忠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党员的“先”、“优”意识;强化党的领导核心意识,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权威;强化党要管党意识,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深刻认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讲原则、讲纪律,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要构筑更加牢固的团结工程,把团结作为湖北第一号软实力工程建设,巩固发展业已形成的团结干事创业的氛围;搞好各级班子的团结,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整体合力;从主要负责人抓起,不断提高抓团结的能力,强化维护团结的措施。他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居于领导组织系统的首要层次,是要中之要,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各级党委书记的配备,更加重视抓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加强班子和班子成员的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以为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敢于做群众工作;把群众视作父母,与民同心,乐于做群众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勤于做群众工作。

李鸿忠强调,要加强作风建设,勇于担当、以为立位,强调责任重于泰山;科学理性,求真求效,强调尊重规律,不求机巧;务实落实,踏实扎实,强调力戒虚华;富于激情,奋发有为,强调精神状态问题,以良好的作风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证。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总开关”入手,抓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教育;从源头抓起,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特别是要把对党政一把手、主要负责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利剑高悬,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建设精神家园,抓反腐倡廉源头的源头。他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中央要求把加强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普法宣传工作,依法行政,坚持公正司法,为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五篇: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继往开来 改革创新 务实求真 团结奋斗

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正值我省发展处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头,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昨日上午,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武昌洪山礼堂隆重开幕。省委书记李鸿忠代表省委常委会,作了题为《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团结奋斗,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的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省政协主席宋育英等出席会议。

李鸿忠在讲话中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是统帅,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当前,湖北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完成繁重任务、再创新的辉煌,第一位的是要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中央的政令畅通,确保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湖北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全省各级党委在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上,态度一定要坚决,必须毫不含糊,不能有丝毫犹豫;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防止将政治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淡化于日常事务和应酬之中。

李鸿忠指出,进一步加快湖北发展,必须尊重历史,牢记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领导、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广大干部群众,为湖北发展做出的历史性、开拓性的贡献,延续根脉;认真继承历届省委、省政府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方针政策,抓好“两圈一带”战略、思路、决议的具体化和项目化,抓好贯彻落实,真正抓出成效,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针对我省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新期待,在发展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围绕《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

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确定“十二五”时期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以跳起来摘桃子、不断实现弯道超越的良好精神状态,展现湖北干部群众不凡的作为追求,提升创业创新的能力,真正担负起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任,不辜负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湖北的殷切期望;不丧失重大战略机遇期、难得黄金发展期的历史性惠顾,收获春天里的耕种;发挥湖北的优势条件,把条件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李鸿忠强调,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根主线,把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落脚点;正确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统一于湖北又好又快的发展之中;着力在“三个任务”上下工夫,即把调整优化结构作为永恒任务,把坚决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作为硬任务,把加强自主创新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的软任务。他指出,我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在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时期,但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一样、标准一样。客观条件、大环境已不允许,也不可能让我们再走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这恰恰是湖北发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和高质量,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促进绿色繁荣和生态文明的倒逼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发展方式总体上对湖北发展又是一次“弯道超越”的机遇。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升“抓转变发展方式工作”的能力,坚持“三个防止”,即防止只注重届内、任内,忽视长远;防止只注重“十二五”,忽视“十三五”、“十四五”;防止只注重简单做好事,不注重做大好事。“四个着眼”,即着眼于产业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眼于结构优化,持续不断地抓结构调整;着眼于长远,抓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发展的综合性,抓好两大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四大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统筹、综合、协调、共进发展建设。做到“三个舍得”,即舍得投入,虽不能短期见效,但重在长远;舍得时间,忍得住寂寞,不求短利求长效;舍得面子,顶住因为牺牲某些指标而被误解的压力,培育提升湖北的综合竞争力。

李鸿忠指出,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理念和目的,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就失去了依靠。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密切相关的,分不好“蛋糕”,也会影响到做大“蛋糕”。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政治,也是经济。

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民生工作。要坚持重在发展为民,建立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机制,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上,要牢记“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保障,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待人民群众的疾苦上,要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深刻理解当好新时期“父母官”的内涵,真正做到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体谅自己的父母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李鸿忠强调,解放思想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面对即将开启的“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大幕,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核心,开拓更远、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视野、资源。要抢先抢快,奋起直追,做到敢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思维、开放大脑;真开放,破除老观念,树立新理念;先开放,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全开放,全方位开放、全面开放。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为核心,继续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围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制度创新,强化市场经济的意识理念,市场经济的文化、理念、机制,强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众志成城,形成合力,建立发展的统一战线。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发展文化,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人文软环境,打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投资环境。要以解决湖北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破解难题,突破条条框框,敢闯敢试,注重实效。

李鸿忠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党员的“先”、“优”意识;强化党的领导核心意识,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权

威;强化党要管党意识,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深刻认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讲原则、讲纪律,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要构筑更加牢固的团结工程,把团结作为湖北第一号软实力工程建设,巩固发展业已形成的团结干事创业的氛围;搞好各级班子的团结,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整体合力;从主要负责人抓起,不断提高抓团结的能力,强化维护团结的措施。他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居于领导组织系统的首要层次,是要中之要,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各级党委书记的配备,更加重视抓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加强班子和班子成员的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以为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敢于做群众工作;把群众视作父母,与民同心,乐于做群众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勤于做群众工作。

李鸿忠强调,要加强作风建设,勇于担当、以为立位,强调责任重于泰山;科学理性,求真求效,强调尊重规律,不求机巧;务实落实,踏实扎实,强调力戒虚华;富于激情,奋发有为,强调精神状态问题,以良好的作风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证。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总开关”入手,抓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教育;从源头抓起,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特别是要把对党政一把手、主要负责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利剑高悬,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建设精神家园,抓反腐倡廉源头的源头。他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中央要求把加强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普法宣传工作,依法行政,坚持公正司法,为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下载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