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特色文档
临夏路街道桥门社区
特色亮点:坚持党建龙头先锋引领,打造“七树一林”特色品牌。
七树一林包括开展以学习型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树”培育活动、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团结树”培育活动、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惠民树”培育活动、开展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树”培育活动、开展以市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育人树”培育活动、开展以计生和人口三维数字化管理、城市管理数字化、劳动保障信息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树”培育活动、开展以平安社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平安树”培育活动。通过开展“七树”培育活动,建设临夏路街道整体工作健康发展的“和谐林”。
学习树,代表着节节进取和根深蒂固。
主题实践活动一:“深扎根重基础”。
主题实践活动二:“强枝干炼素质”。
主题实践活动三:“展绿叶重凝聚”。
团结树,象征各民族团结根深叶茂,万古长青。主题实践活动一:开展宣传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阳光雨露哺育行”活动。
主题实践活动二:开展民族宗教界“枝干相连和谐行”活动。主题实践活动三:开展少数民族各项事业“枝繁叶茂繁荣行”活动。
主题实践活动四:开展民族宗教界“绿叶无声感恩行”活动。
惠民树寓意官大党员干部带着亲民之心,爱民之情、为民之愿、富民之责,深入到群众中去,做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需”。
主题实践活动一:“爱心惠民根连枝”。主题实践活动二:“健康惠民给养分”。主题实践活动三:“就业惠民撒雨露”。主题实践活动四:“服务惠民做园丁”。
信息树寓意着及时准确的掌握流动人口与计生、城市管理、劳动保障信息,实现决策指挥自动化、决策过程信息化、决策信息数字化。
主题实践活动一:人口计生三维数字化。主题实践活动二:城市管理数字化。主题实践活动三:劳动保障信息化。
育人树培育一片林,先育一棵苗,积极开展妇女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主题实践活动一:“绿树成荫”。主题实践活动二:“百树争艳”。主题实践活动三:“抛洒绿荫”。文明树预示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拓展和推进,辖区盛开文明之果。
主题实践活动一:开展“讲文明论奉献”活动。主题实践活动二: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主题实践活动三:开展“讲文明做绿叶”行动。和谐林通过培育“七树”工程,共享和谐幸福之林。有效的促进了辖区和谐发展、长效发展、科学发展,辖区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酒泉路张家园社区
创新服务理念,打造“一居一品”新型社区,坚持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自身协调功能,强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能力,营造浓厚的人性化服务氛围,体现党情、民情、亲情、人情、全力打造“五园一湾”新型社区。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阳光家园”,从解决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直接问题入手,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实行办事程序、办事内容、办事结果公开化,构建了诚信阳光的保障体系、快捷便利的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三访”活动,着力密切党群关系,做到了党心民心社区行。
服务社区弱势群体的“爱心家园”,通过“仁爱之心、奉献之心、诚信之心、责任之心”的“四心”工程,倡导“邻里互助、无私奉献”精神,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六情八心进 万家”、“爱心奉献、情满人间”、缴纳“一元钱爱心党费”为主题的载体活动,着力解决辖区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难题,做到爱心访谈社区行。
服务居民健康和文化生活的“康乐家园”,以打造集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陶情益智乐心园”为目标,从美化街居环境、繁荣社区文化、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开展了营造温馨家园、培育文明风尚、健康社区行等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了相约健康社区行。
服务居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家园”,以加强街道社区文化建设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法制教育为抓手,以健全各项制度为保障,开展了创建“学习家园”活动,引导干部、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活动促学习,以学习提素质,营造崇尚科学、崇尚文明、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做到寓教于乐社区行。
服务社区安定祥和的“和谐家园”,街道坚持以稳定促发展,以稳定促和谐的理念,开展“我参与、我奉献、和谐家园共创建”为主题的“和谐家园”创建活动,确保辖区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做到激情满怀社区行。
服务社区党员的“红色港湾”。在建设服务社区党员“红色港湾”中,坚持“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一起为群众服务”的工作理念,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流动党员活动站,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搭建了平台。街道通过抓“红色港湾”建设,使“红色港湾”渗透至单位、楼道、家庭、群众、党员、居民、外来人员乃至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了党员干部的“培训港”,贫困党员群众的“幸福港”,流动党员的“服务港”,下岗失业人员的“信息港”,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温馨港”,青少年的“健康港”,做到了党徽闪光社区行。
天庆嘉园社区
服务宗旨:民思我想,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求我应。
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建工中街社区
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民情流水线工程:开展一元钱爱心党费活动,党员先锋驿站活动,“夕阳红工程”,先锋惠民行动,“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四点半”工程。
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建西东路社区
知心,暖心,爱心,三心联民心.知心是基础--通过发放“连心卡”,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了解居民群众的心声,虚心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知晓居民群众所想、所需、所求,找准工作切入点,确定社区服务方向,充实社区服务内容。
暖心是纽带—通过为辖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提供计生、低保、就业、就医、就学、助残、扶贫济困等服务,建设平安、和谐的社区环境。爱心使桥梁—把居民群众的“急、难、怨、愁”放在心上,把居民群众的冷暖抓在手上,切实为居民群众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服务落到实处。
西固区二十六街区社区
“一线”连“多线”,线线连民心
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真正架起党群“连心线”; 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全面搭建党员“先进线”; 充分发挥辖区单位的各种资源优势,探索建立资源“整合线”;
完善办事程序,改善服务条件,努力建立服务“提升线”;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服务“监督线”; 切实解决民忧民需民困问题,初步构建社会“和谐线”。
科苑小区
五站两桥一园
1.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加油站
社区根据党员特点,改变过去就教育抓教育、就管理抓管理、“重管理轻服务”的旧模式,真心实意地为党员解难题、办实事。通过完善服务场所,提升服务态度,注重服务效能,完善服务制度等具体措施使“党员加油”平台化、温馨化、专项化、经常化。
2.服务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的互助站;社区建立了社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中心”,通过“三个抓好”,即:依托丰富的师资力量,抓好就业人员技能培训;实事求是,建立“订单式”就业培训机制;三积极协调,抓好劳务传输。
3.加强青少年教育引导的春蕾站;
建立了社区文化宣传基地,青少年德育实践基地,社区特色教育基地,文体活动健身“四大”基地,立足实际,全方位开展青少年教育引导服务基地。开展“我心照童心,共育城市小主人”特色服务活动;完善“四点半工程”,开展“绿色网络”活动。4.深化为老服务,送欢笑送健康的幸福站;
社区开启“银发工程”,为社区老人搭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平台,针对空巢老人生活问题,社区开展了配餐送餐,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一系列养老助老服务活动。5.以扶危济困为己任的爱心站。
采取上门走访,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等形式,最大限度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资源共享。
社区“十心”服务
一,对待居民要真心 二,为民排忧解难要尽心 三,为民办事要全心 四,帮助居民要知心 五,对待老、弱、病、残要关心 六,对待居民意见要虚心 七,来信来访接待要热心 八,做居民工作要有恒心 九,对待特困家庭要有爱心 十,做思想工作要有耐心 323民生互助工程
一,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社区 二,两个转变,实现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职能型向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型转变;实现由单一被动的工作机制型向全民互动共建型转变。
三,立足三项服务,服务好居民群众、服务好企事业单位、服务好科学发展。
第二篇:社区特色服务
社区特色服务
创建帮扶特色社区,重在“助民”
针对困难群体开展帮扶救助,不断拓宽帮扶领域,实实在在帮民助民。如:为困难户申领低保、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积极与结对共建单位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实现“助民”目标。
创建文体特色社区,重在“乐民”
为充分发挥社区阅览室、活动室等文体娱乐活动场所的功能,积极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社区更好服务群众。组织干部和部分居民在社区文化活动室学习,让群众能够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服务。
第三篇:社区特色工作
搭建交流平台 共建温馨家园
***社区自今年5月启动 “温馨家园”活动以来,通过茶话会、座谈会等形式吸引社区居民走出家门,谈家事、知镇事、议国事,畅谈心声,倾诉忧虑。活动创办短短半年多时间,已累计开展80多个活动日,近490多人次参加。
适应不同居民,设置不同主题。“温馨家园”活动设立了四个主题,分别为“党在心中”、“健康行动”、“文明先锋”、“爱我家园”,每周一至周四开展,居民来了,坐下来,递上一杯茶,以喝茶、聊天的轻松方式来反映民情民意、宣传方针政策、学习文明先锋、灌输健康知识,让广大居民群众在“回家”的温馨感觉中倾吐心声,反映诉求。针对每期活动讨论的主题,鼓励居民群众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体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小到家庭琐事、小区建设,大到镇域发展、国计民生,都是讨论的话题、讨论的重点。大家集思广益,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给予社区工作大力支持。
党员志愿服务,搭建交流平台。组建了由8名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温馨家园”服务团队,以2人为一组负责每期活动的发动、组织和开展。团队成员既是活动的召集人又是活动的服务者。活动前,结合本期主题设计活动内容。活动中,收集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心声,排解群众忧虑。活动后,做好记录梳理和情况上报工作。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布置安排工作,分析解决问题,使活动有人抓、有人管、有实效。为进一步整合资源,燎原社区还将“温馨家园”活动同“一堂二站三卡四会”工作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等载体有机结合,利用活动交流平台,下发便民联系卡、需求记载卡,拓宽联系服务群众渠道。社区、居委干部和“温馨家园”的志愿者们定期将讨论记录进行汇总和梳理,然后主动走进困难居民家中,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反映社情民意,畅通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温馨家园”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从居民的交谈中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并将党委政府有关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实事等方面的实施项目、工作规划传达下去,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在议题为“小区环境卫生安全防范”的活动中,有居民反映小区公园无人管理杂草丛生、阴沟管道堵塞等问题。“温馨家园”志愿者向社区负责人反映,社区负责人与物业公司协调后,由物业对小区环境进行现场勘察并全面整改,小区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又如,今年是换届之年,社区党总支利用“温馨家园”活动平台,将党委、人大换届选举的有关信息和政策法律法规传递给居民群众,做好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扩大了群众知晓率,提高了群众的政治热情。结合换届考察,燎原社区还在活动中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地址,畅通反映违反换届纪律渠道,有效地维护了居民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保证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
化解居民难事,共建温馨家园。社区是个大家庭,只有居民一个个小家庭的和谐,社区这个大家庭才能和谐。在开展“温馨家园”活动中,志愿者们更是走进一户户居民家中,化解了一桩桩难事。如,社区居民*某因感觉母亲对自己不如其他兄弟亲,便认为自己不是母亲的亲儿子,要求做亲子鉴定,其母亲坚决不同意。于是,他来到了“温馨家园”向志愿者诉说烦恼。在听了陈某的叙述后,志愿者随即上门向其母亲了解情况,其母亲表示儿子确是自己所生,因儿子患有忧郁症,所以没有答应儿子做亲子鉴定的要求。了解详情后,“温馨家园”志愿者做起了*某母亲的工作。志愿者们认为,要解除*某的心结,就要给他一份实实在在的鉴定书,这比任何劝说都有效,也有利于他的精神恢复。在志愿者的劝说下,母亲最终同意做了鉴定。看到盖着大红印章的亲子鉴定书,*某心中释然了,母子之间的矛盾也从此缓和了。又如,在“健康行动”中,志愿者一旦得知某位居民身体欠佳,长期呆在家里,就会上门看望,一方面宣传防病抗病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居民多出来活动,精神乐观了,抗病的信心自然也就强了。一村的s妈妈是大病患者,常年一个人呆在家里,在“健康行动”志愿者的沟通疏导下,现在经常会到“温馨家园”来走走,精神面貌好多了。
第四篇:社区特色工作总结
社区特色工作总结
(一)、加强党组织在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共建社区。
社区党委和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团结务实,坚强有力。在新形式下,两委班子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加强社区群团及民间组织的建设,成立了以“社区好邻居同乐会”为主导的社区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好“新园社区议事协商会”、“新园社区社会工作站”、“新园社区为民服务代理站”的作用。并且,针对物业管理小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充分履行职责,促使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三方关系协调,共建社区。
(二)健全制度,不断提升社区规范化建设水平。
不断巩固提高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严格落实决策议事、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务公开、党员联系群众、服务承诺等党内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深入开展楼组党建活动,利用社区远程教育网络,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三公开一监督”、“三会”等工作制度,坚持社区重大事务由社区公共事务协会民主讨论,经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决策。对居民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及时采取“民情恳谈会”、“矛盾协调会”“事务听证会”等形式进行协商解决。
(三)关注民生,积极拓展为民服务新领域。
因地制宜,开通了幼儿接送车、社区班车,开办了“四点半小学校”、“社区
红十字小课桌”,开展了家政、房屋中介、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活动。开通了e城通交费服务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居民交费难的问题。成立了社区老年人关爱团,义务为老年人提供读报、交纳水电费等服务。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设立了家庭病床,方便老年人就诊,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四)突出创新,努力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途径。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工作,在全区成立了第一个社区“好邻居同乐会”,设立了好邻居顺风车站,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对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今年,在区民政局和洛阳路街道的支持和指导下,率先成立了“新园社区社会工作站”,探索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手段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积极探索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方式,现已组建各种志愿者队伍20支,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工作实现了有效衔接,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五)、根据社区实际,推进社区建设全面发展
第五篇:文化路社区特色亮点
1、志愿服务型社区
文化路社区注重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作用,健全了组织网络,规范了制度章程,使志愿者活动在社区遍地开花。今年以来,我社区组建了50人由党员、青年、居民等组成的一支志愿者队伍,参加环境治理、扶残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惠及居民群众近千人。
2、健康型社区
文化路社区拥有健身队伍三支,其中有大港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老年晨练队。这支晨练队由原来的几十个人发展到目前的百余人,最多时达到400多人。现已成为大港区参加人员最多、坚持活动时间最长,组织纪律最好的一支晨练队伍。近年来,他们的广播体操、健身秧歌、竹板舞、扇子舞、通络操等20多项健身项目在全市比赛中获奖,彰显了老年人健康文明的形象。
3、帮扶型社区
面对残困家庭和低保户较多的状况,我社区开展了“零距离、结对子、解难题”活动。居委会干部实行包干联户,社区志愿者、党员与残困家庭结对帮扶,邻里之间相互照应,做到帮助残困家庭不遗余力,服务困难群众不留空白点。
4、爱心型社区
我社区空巢老人多,居委会提出了“一键通”服务理念。“一个电话,服务到家”,确保空巢老人遇有紧急情况及时得到救助。同时,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定期走访,帮助空巢老人整理家务、采买生活用品并免费查体,为空巢老人们解除后顾之忧。另外,针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的实际,通过多种渠道为下岗人员提供再就业岗位,为残疾人提供公益性岗位,使困难群众走上了自立自强之路,在社区内营造了“爱心互助”的和谐氛围。
5、文明型社区
我社区一直把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我社区先后组织居民200余人举办了庆“三八”、庆“五一”趣味运动会、“消夏纳凉”社区文艺演出等,让社区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他们还深入开展“创建美好家园”活动,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共同创造文明、整洁、舒适、优美的社区环境。
6、法制型社区
依法治理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让社区居民懂法、遵法、守法。文化路社区努力创建“法制型社区”,让群众从“懂法”入手,法律专业人员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7、平安型社区
我社区是流动人口相对集中、情况较复杂的社区。多年来,我社区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创新载体、加强管理。通过开展“平安家庭”、“平安楼院”、“平安单位”、“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建立了以居委会为依托,楼组长为骨干、全民参与的互助联动机制,有效遏制了社区各种案件的发生。
8、学习型社区
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原则,弘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学习理念,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促进社区与各相关单位的双向服务。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市民学校等载体引导社区居民确立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9、服务型社区
我社区注重把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知民心、体民情、解民忧的桥梁。综合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失业登记、低保救助、职业指导、家政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我社区公开“诚信服务,请您监督”的服务承诺,赢得了居民的信赖和支持。
10、党建型社区
一年来,我社区通过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责任区等活动阵地,积极组织社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使每个党员成为党的政策和区委、区政府大政方针的宣传员、环境卫生的督察员、社区治安的巡逻员和爱心奉献的志愿者,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了新时期党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