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质量安全p培训会上的讲话稿5.28范文
在医疗质量安全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期网络媒体曝光部分民营医院冒充医生、虚假宣传等问题,造成恶劣影响。XX市卫计委召开民营医院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会,我局对辖区民办医疗机构进行了突击检查。刚才卫生监督将检查情况也做了通报。今天,我们把民营医院的专项整治扩大到整个全区医疗机构,举一反三,以会代培,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规范我区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净化医疗市场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刚才我们辖区的医院代表对做好医疗质量管理作了表态发言,下面我提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我们经常讲,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是医院的生命。但有些单位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仍然不够重视,采取的措施不够有力,相关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不严格,依然存在法制意识不强、服务观念淡薄、作风纪律松驰、内部管理滑坡、技术水平低下、医德医风不良等问题,由此引发医患纠纷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给医院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因此,在此,再次就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强调,期望唤起大家的真正重视。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质量责任、医疗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把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考评,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坚持常抓不懈,时刻绷紧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这根弦,把好每个环节质量关。
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持常抓不懈,持续抓好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关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我认为要做到“五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强化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意识,做到依法执业。坚决禁止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活动,坚决杜绝无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独立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坚决禁止超范围执业。必须明白,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活动,使用无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独立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超范围执业,都属于非法执业,是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引发的医患纠纷都是要败诉的。因此,在现在习主席强调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在人民不断提高法律意识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提高敏锐性,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做到依法执业,依法管理。
二是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强化规范化操作。临床各项操作,无论大小和复杂程度,都要严格按照国家制订的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简化,不得随意更改,不得疏忽大意,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医疗操作规程,按医疗程序开展诊疗活动,该告知的要履行好告知义务,病人隐私该保护的要注意保护,该签字的要要求病人或家属签字。
三是医疗文书规范化书写。大家都十分地清楚,处理医疗纠纷实行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医疗文书成为医患纠纷的重要证据,无论是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还是通过司法途
径解决医患纠纷,医疗文书都是最为关键的,因此,我们大会小会都反复强调,要强化医疗文书书写的培训及质控,落实医疗文书点评制度。
四是医疗纠纷妥善处理到位。各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预案,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小组,一旦发生医疗纠纷要及时进行处理,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工作,加强医患沟通,防止因医疗纠纷衍变为公共事件。实行医疗纠纷报告制度。各医疗卫生单位发生医疗争议及事故后,要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有关规定,及时报告计卫文体局,并根据情况随时报告进展情况。同时,凡医疗单位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赔偿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待事件处理终结后的一周内,单位要向计卫文体局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导致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整改措施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发生医疗纠纷后,要妥善处理,沉着冷静,正确面对,主动应对。要分析自身有无过失,研究制订应对方案,同时加强与患方家属、亲属的沟通,积极化解,不能盲目答应赔钱。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亲属讲解有关政策法规,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要建立医疗纠纷案件评审制度。对发生的医疗纠纷,医院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必要时可请上级医疗机构专家参与,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对其他医疗单位发生的医疗纠纷,也要组织讨论,避免类似问题在本院发生。
五是奖惩措施落实到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前面已讲了,院长是本单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对本单位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和医患纠纷承担领导责任,凡履职不到位而导致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和医患纠纷的,计卫文体局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实行医疗纠纷一票否决制。今天我们与各单位签订责任书,回去以后,各单位要与相关科室签订责任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与辖区站、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签订责任书,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三、珍惜培训机会,落实培训实效
就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近期暴露的问题,我们今天也特别邀请XX医院医教科为我们做这次培训,希望大家要珍惜此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集中精力认真听讲,严守培训会议纪律,同时将所学知识与自己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逐渐规范医疗行为,从而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健康。
同志们,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是医院全部工作的核心,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改进的过程,任重道远。我们各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导,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落实核心制度,明确工作思路,持续改进和全面提升我区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第二篇:医疗质量安全会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我们经常讲,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是医院的生命。所以,我们:
要树立医疗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坚持常抓不懈,时刻绷紧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这根弦,把好每个环节质量关。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经常性的医疗护理工作检查,督促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定期开展医疗纠纷与医疗质量缺陷讲评,及时研究和解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各科室科室长是咱科室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具体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时纠正各种医疗违规行为,定期检查报告执行情况。要求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要严格履行本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医疗工作的各项规章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之前,我们的各位科室长都是这样做的,做的很是好。
之后,我们还要坚持,比之前做得更好。
继续强化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基)的训练,把疾病诊疗规范、病历书写、处方质量、手术操作、急诊急救、基础护理质量、诊断报告质量等作为重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要多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学习培训、邀请上级医师讲课、举办学术讲座、组织知识竞赛等,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
许多医疗缺陷都是与医疗制度执行不严或违反操作规程有关。所以要做好制度的落实,只有这样,医疗质量才有根本保证。如:交接班制度、首诊负责制度、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毒麻精药品管理制度、药品器材管理制度(定期查验有无过期失效、霉变、损坏等)以及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诊疗常规、操作规范等。除了我们坚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之外,重要的是掌握并在临床实践中严格执行,逐步实现管理制度化,质量标准化,工作程序化,操作规范化,监督经常化,从而保证医疗质量。
临床上的各项操作,无论大小和复杂程度,都要严格按照国家制订的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不能擅自简化,不能随意更改,不能疏忽大意,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医疗操作规程,按医疗程序开展诊疗活动,该告知的要履行好告知义务,病人隐私该保护的要注意保护,该签字的要要求病人或家属签字(病人在清醒状态、妇科手术必须由其签字)。还有诊疗过程中的语言问题,也就是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能说,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要有一定的技巧。
加强医疗文件规范化书写,也是顶顶重要的。
大家都十分地清楚,处理医疗纠纷实行的是“举证责任倒臵”制度,病案资料成为医患纠纷的重要证据,发生医患纠纷时,病历资料对于认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具有其他证据难以替代的证明作用。无论是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还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患纠纷,病案都是最为关键的,而在依据病案记录处理医疗纠纷或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时他们会逐字逐句、斟字酌句地推敲,任何疏漏、差错甚至语言含混都可能对医院或医护人员有某种程度不同的不利影响。大小医院出现的许多医疗纠纷中,从诊断到治疗的各个环节上看,医方无丝毫过错,但在接受处理时却显得理直而气不壮,其原因就在于医疗文书有缺陷,很容易让人从中挑出毛病来。例如,病史采集不全面,病历记录不完整,过于简单;对病情的分析不清楚,诊断不确切,实施的治疗与诊断大相违背,缺乏医学科学性;语句不通顺或用词不妥当,让人产生歧义或造成理解偏差,写错字随意涂改让人产生是有意涂改病历的认识,怀疑病历的真实性;记录马虎,计算发生误差,漏记、错记、误记,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做一些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未严格履行告知和签字手续;还有对病历尚未写完就轻易给病人复印,如对抢救病历,国家明文规定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而个别医院或医务人员却听任患方要求马上复制就将尚未写全的病历交与患方,导致记录不全而被认定为医疗缺陷或问题加以追究,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务必引起重视和注意的,避免吃哑巴亏。必须强调,复印或复制病历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医疗事
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办理,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经申请人核对无误后,医院要加盖证明印记,不得擅自将病历直接交与患方复印或复制。
同志们,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是医院全部工作的核心,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改进的过程。
目前,我们全体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各项诊疗操作规程,认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进行临床技能操作训练,尤其是临床上的各种急症、急病的急救抢救流程,病区医生的病历书写规范等,使得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培训材料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培训材料
一、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主要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又称诊疗质量,它不仅涵盖诊疗质量的内容,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医疗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定义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诊断是否正确、及时、全面;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彻底;诊疗时间的长短;有无因医、护技和管理措施不当给病人带来不必要(心理或生理)的痛苦、损害、感染和差错事故;医疗工作效率的高低;医疗技术使用的合理程度;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经济效益;病人生存质量的测量;病人的满意度(医疗服务与生活服务)。所以说,医疗质量是医疗技术、管理方法及其经济效益概念的综合体现。这些要素通过组织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病人”产生医疗效果。
医疗安全是指医院在实施医疗保健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其核心是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与医疗效果是因果关系,医疗安全直接影响社会与经济效益。不安全医疗会导致患者病程延长和治疗方法复杂化等后果,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有时还导致医疗事故引发纠纷,影响医院的社会信誉和形象。影响医疗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医源性因素(主要指医务人员言行不当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和不安全结果)、医疗技术、药源性因素、院内因素、设备器材及组织管理因素等。
二、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而医疗纠纷通常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结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经济赔偿,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裁决才可了结的事件。
(一)、医疗事故发生的五大原因
1、.人的因素
规章制度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明确,部门之间、个人之间对工作互相推诿、扯皮,造成医疗事故。思想重视程度低,不按技术操作规程工作,违章操作是造成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精神因素,如医护人员情绪过度兴奋或压抑时,都会造成注意力难以集中,自身控制失常,导致差错和事故发生。医疗技术水平低下,经验不足、技术能力差、缺乏协调能力者易发生事故,这一点在进修、实习大夫中表现尤为突出。
明知自己业务水平低,不足以处理疑难或危重病人,但为逞能好胜、炫耀个人,未向上级医师请示即擅自行动而致严重后果者,应列为责任事故。手术与检查的唯一目的是治病救人,唯一的依据是病情的需要,而不是别的什么理由。要以社会主义医德和医学原则支配自己的行为,不能为自己练技术而滥施手术。
2、机器设备因素
检查、诊疗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存在重大缺陷和隐患,会造成医疗事故,如我国以前发生过的高压氧仓着火的特大事故,就是空调电火花引起的。设备超负荷、超龄运行,没有定期校验、维修、保养,也是事故发生的温床,如有些老式生化分析仪开机两小时后会发生零点漂移,造成测试结果失真,严重者可能导致医疗事故。设备无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漏电等都可能是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
3、物料因素
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卫生材料等。药品制剂质量性能不符合要求,卫生材料和器械品种规格不配套不合标准,消毒不完全或二次污染都会造成医疗事故,医疗物资供应不足,品种不全有时也会威胁病人安全甚至死亡。
4、环境因素
噪声、粉尘、烟雾、潮湿、缺氧、照明不足、放射源、交变磁场以及高低温环境会使人体自身调节困难,出现倦困乏力,严重时会损伤身体。危重病人,新生儿及老人的反应更加强烈。医院内昆虫、虱、蟑螂、苍蝇、老鼠等均可引起院内感染、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5、时间因素
节假日前后,刚上班或临近下班,人们安全意识松懈,是事故多发期。如遇临时性突击工作,往往准备不充分,且时间紧、任务重,可能会放松安全防范要求,忙中出乱,乱中出错,从而酿成医疗事故。人体生物节律也可能影响到事故的出现。
(二)、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1、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
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这里说的“医疗机构”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如医师和护士等,他们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
2、行为的违法性
“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的事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医疗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有: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献血法、职业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大批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些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依据和“指南”,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自己的有关业务活动中应当掌握相应的规定,并遵循规定,以确保其执业的合法。
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过失”造成的,即,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而不是有伤害患者的主观故意;对患者要有“人身损害”后果。这是判断是否是医疗事故至关重要的一点。
四、怎样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医患纠纷数量逐年大幅上升,但和医疗事故并不成比例。这反映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主要是因为医务人员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或者患者不能理性看待医疗问题。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有的患者及其亲友往往采取一些过激的处理方式,比如把医院作灵堂,高挂白条幅,殴打医生毁坏医疗设备等,面对这些情况,医院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才能平息矛盾而不激化矛盾。
1、保全原始证据,消除当事人怀疑。
医院在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相关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封存时由院方和患者共同签字,把院方加盖印章的复印件给患者,或者是经患方同意由医院的行政主管部门保管病例。
2、耐心听取患方倾诉,运用医学理论做好解释工作。
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对患者及家属要体贴、关心、耐心,尽可能让他们充分倾诉意见和要求,善于听取并接受他们合理的建议,当对方对医学问题存在片面理解或不合理推论时,运用医学理论进行解释,将并发症与医疗事故的定义严格区分开来。必要时可请有关专家介绍病情发展情况和诊断治疗过程,借助学术权威的力量说服对方,争取他们的理解。
3、确定医疗事件性质,做出妥善处理。
双方在是否属医疗事故的问题上,达不成共识时,应主动提出请医疗事故鉴定部门进行鉴定。如确属医疗事故,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根据事故等级、情节进行补偿。如不属事故,但存在不足之处时应主动向患方承认,以取得谅解。
4、允许患者审查病例,接受患方监督。
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是否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是否及时解答相关情况,医疗规程是否规范,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
五、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
(一)、社会方面因素
1、目前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落后,个人对医疗费用承担能力低下,是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的基础。
2、社会舆论总偏向于“弱者”的观念,媒体对医疗纠纷不负责任的报道,助长患者及家属的对抗心态和势力。
3、社会法制观念薄弱。执法机关在干预、协助处理医疗纠纷中执法力度不够,致使医院陷入被动局面。
(二)、病人方面因素
1、患者对专业医学常识了解甚少,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时,就对医疗过程或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怀疑、抱怨。
2、参与医疗纠纷的对象不断扩大。有策划有组织干扰正常医疗工作,大造声势,漫天要价。
3、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纠纷不进行司法处理。许多患者、家属明知自己无理取闹或医院无过错,偏要进行“协商”,对医院实行敲诈勒索。
(三)、未说明可能之后遗症和药物副作用
这项原因其实也属于医患双方对于愈后认知的差距,医师在进行治疗之前,并未向病人说明或详细解释可能产生之后遗症,因而在去除原有之病状后,产生出后遗症时,病人无法接受,进而引发纠纷。
有些药物之副作用,只有在比例极少的病人会发生,医师在用药时,往往忽略告知病人,或是怕告知以后,病人反而拒绝服用的情况,因而没有告知病人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当病人有严重的副作用产生,自然怪罪医师。
(四)、医院责任方面的原因
1、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对病情观察不仔细,导致诊断错误;值班不坚守岗位,抢救不及时;对急、危重病人不及时转院,延误治疗;
2、“马虎”现象:操作不到位,技术不精益求精,工作不踏实,敷衍了事,违反医疗操作规程;
3、违反《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管理办法》以及《乡村医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纠纷发生后处于举证不力的境地;
4、更为严重的是上下级医师或同行之间在病人面前相互拆台,导致医患纠纷一触即发;
5、违反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不能服从管理。
第四篇:医疗质量安全学习培训总结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学习培训总结
贵州省纳雍县化作乡卫生院
崔玲
根据卫计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本着加强规范化管理,改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改进医德医风,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2018年9月7日由我院医务部对本院医、护、药、各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质量与安全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一、对核心制度进行培训学习
1、加强“核心制度”内容培训学习,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理与科室自身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入培训学习。牢记及落实首诊责任制、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坚持定期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会议,分析在核心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措施的执行,以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及时对入院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根据病情评估制定诊疗方案;及时进行医患沟通;一年来未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提高了医疗质 量,保证了患者安全。
2、规范病历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规范培训学习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每周抽查运行病历,在运行病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疑难病历、死亡病历和危重病历的书写质量,检查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各种同意书书写质量,大型设备申请,二线抗菌药物申请、医嘱执行记录等。定期分析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病历甲级率逐渐提高,未出现丙级病历,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深入学习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医院临床药物管理。认真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进行培训,力争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坚决杜绝滥用抗菌药物现象发生。
4、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医生进行培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处方合格率,处方书写工整规范。
通过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项”的认真学习和培训,各科室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 份识别的准确性。力求做到: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以前,实施者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完成关键流程识别措施。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洗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洗手的依从性和正确性都有了显著提高。建立病房药物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的规范制度;存放剧毒、麻醉药品有严格的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组织全院人员对实验室危急值进行专项培训和考试,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能做到接受危急值后及时处理,并在病程中体现,定期检查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分析原因,作出整改。认真实施跌倒防范制度,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做好基础护理。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落实压疮诊疗与保护规范实施措施,定期检查并持续改进。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管理。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的重要性。护士在进行护理和必要的的心理服务时,告知患者如何配合及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医、护、药等各科室的工作人员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更加规范了日常医疗工作。大家积极地摆正了作为医生的政治站位,切实提高了人民医生的核心素养: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
第五篇: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制度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制度
为增强医师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重视医疗安全法律法规,认真遵守有关医疗安全规章制度,保证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利用早交班形式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工作
二、将依据诊疗科目及医疗设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进行三级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
(一)入院培训
新入职人员须进行岗前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医疗、护理、药学等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院规章制度等;具有医疗安全特点的重大典型事故案例、安全注意事项和职业病的预防等知识。
(二)科室、岗位培训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由科室负责人负责,内容包括:科室内诊疗操作规程、主要设备的性能、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科内医疗设备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
(三)现场培训
现场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由带教老师负责,内容包括:工作特点、主要设备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及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事故案例及事故预防措施、医疗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等。
四、职能部门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进行考核,纳入医疗质控体系。
医务科
2012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