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动全域旅游真正落地,需要着重处理好这些关系
推动全域旅游真正落地,需要着重处理好这些关系
对全域旅游,需要全面理解而不是片面领会,需要全面谋划而不是择要而行,需要全域推进而不是仅限于旅游圈内,需要全面实施而不是避重就轻。既不能延续过去的老套套、老惯性,也不能仅当作创建示范区,更不能期望三五年内就可大功告成
当前全域旅游的发展势头很好,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全域旅游得到中央和国家的认可,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和行动起来,成为继20世纪90年代末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又一次引发各级党政领导关注的全国性自觉行动,对于在新形势下全方位提升旅游产业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现实意义。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重点在这个“全”字上,难点也在于这个“全”字上。对全域旅游,需要全面理解而不是片面领会,需要全面谋划而不是择要而行,需要全域推进而不是仅限于旅游圈内,需要全面实施而不是避重就轻。既不能延续过去的老套套、老惯性,也不能仅当作创建示范区,更不能期望三五年内就可大功告成。推动全域旅游真正落地,需要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既要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更要构建全新的旅游发展战略与保障机制。对于全域旅游,业界10年前就有研究,形成了若干的认识和成果;如今则由一种行业性的新理念、新思路上升为国家认可的旅游发展新战略,既是一种新的旅游资源观,也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在字面上,全域旅游容易让人想到空间地域的概念,譬如,要全方位地发展旅游,要全乡、全县、全市都发展旅游,这是一种粗浅的认识;要按照建设大景区思路来推进县乡旅游发展,把全乡全县打造为一个大景区,这是望文生义的一种认识。
当前,一是要正确理解全域旅游的内涵,并在这一理念主导下,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重新认识它所能发挥的独特作用,给予旅游业以全新的定位和保障。目前很多地方抓全域旅游,也正是这样去做的。旅游业的独特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旅游业,切实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重点是建立起符合旅游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主导与保障机制,才能有效配置优势资源,积极推动产业融合,让旅游业成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二是既要积极投身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也要脚踏实地地推动全域的旅游发展。当前,各地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积极性很高,有的邀请规划公司做规划,有的追踪创建标准的制定,有的邀请专家作辅导报告,大有志在必得之势。但全域旅游是一场面向全域的持久战,创建示范区只是全域旅游的突破口和试验田,可以发挥引领和借鉴作用,但替代不了全域之内的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开发是一种慢功和细活,一城一池一景区的开发尚且需要成年累月,全域旅游的发展则更需要花费时日,起码比智慧旅游、厕所革命更花时间,指望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是很不现实的,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把全域旅游真正发展好。
三是既要抓好核心旅游业态,也要抓好大旅游、泛旅游。全域旅游是相对于景区旅游而言的发展思路,不必拘泥于景区旅游,但并不限制开发景区旅游。有的县长说,要把全县建设成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这种观点是否立得住脚,主要是看该县有没有可造就成为一个大景区的自然条件。当然,更多地方或许会有其他优势,例如,商贸发达、长寿宜居、绿色生态等,只要突破了景区开发的固化思维,就可以开发若干的专项旅游产品,这就是全域旅游理念的要义。比如,山东泗水观光资源不够突出,通过开发特色农业和优良生态,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态;广西巴马观光资源也不突出,通过挖掘长寿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休闲康养的旅游形象。发展全域旅游需要进行核心旅游业态的建设与相关配套,包括传统的旅游六大要素,但不能局限于这些,应该有所拓展和跨越,如开发山地旅游、低空旅游、游艇旅游、医疗康养、休闲度假等,并做好相应要素的配套与保障,这就是发展大旅游产业、泛旅游产业的思路。
四是既要把握全域旅游发展的重点,也要考虑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是一种战略而不是战术,如同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一样,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贯彻。因此,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如同当年建设特区一样,只是局部的点上试验和探索,并不能代表一个地区的全域旅游发展状况。
全域旅游是一个立体而宽泛的概念,既要关注空间布局上的全域,搞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与引领,也要认真研究和谋划全域的旅游,包括点与面的布局、开发与提升的时序、类型与结构的安排、特色与质量的把握,避免一哄而上、四面开花。譬如,为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各地大力推动民宿开发,面临着是遵从既有建筑特色还是错位设计建造、是引导居民自发建设还是引进外来投资集中兴建、是重点改造提升既有老街老房还是完全投资新建等一系列的选择,浙江松阳采取复兴农村传统文化的做法,取得了开发利用老街老屋的经验,而很多地方则重点新建所谓的旅游小镇,对古镇老房则开发利用步子不大,这两者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差异明显的。
五是既要立足于行政区划内的全域旅游,也要加强开放和旅游区域合作。旅游行政监管是有边界的,但市场与供给则是开放无边的。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吸引的客源越多和越远,它所依托的地盘往往就越大。影响游客选择出游线路的因素主要是旅游吸引物和交通便利程度,而行政区划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以北京市为例,每个区县都在开发旅游,都在强调与突显自身特色,但对外地游客而言,它们的概念就是北京。对行政区划面积不大的地方来说,搞全域旅游不应拘泥于一乡一县一市,要根据游客对出游线路的选择习惯,加强跨地域的旅游区域合作,消除各种壁垒和公共服务的不均衡。
例如,京津冀旅游合作、长江三峡旅游合作、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无论是否在全域旅游的语境下,都必须作加强区域协作的考虑,都要超出各自的行政区划。再如,“一带一路”跨国旅游产品的开发、边境旅游协作区的建设更必须走出行政区划的壁垒,按照游客的出游和消费习惯,加强跨国的区域协作,进行旅游线路和产品的设计开发,加强市场准入、旅游便利和具体服务的政策对接。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目前在很多地方才刚刚破题和起步,需要研讨和思考的问题很多,应鼓励大胆实践和探索,争取获得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以促进和推动全国的全域旅游发展。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旅游规划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全域旅游规划经验,上百个省市县级总体规划项目经验,多项全域旅游案例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战经验。
巅峰专题研究:全域旅游。http://www.xiexiebang.com/topic/comprehensive/
第二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应着重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应着重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我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如何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加强
基层组织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从我县近年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看:基层组织建设既是一项固基强本工程,也是一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并使之抓出成效,必须正确正理好六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实行政务、村务公开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包括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其它组织的建设三个方面,是一项融党的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它直接影响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以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实现“五个好”村党支部和“六个好”乡镇党委为目标,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实现小康目标为根本手段来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农村社会环境。积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是体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只有把这个“龙头”搞好了,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才能真正牵住基层党建工作的牛鼻子。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在县委,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乡镇。只有搞好乡镇党委建设,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领导集体,才能真正把村级组织建设好。可以说,只抓村,不抓乡,是“事倍功半”,抓好乡,抓乡带村,才能“事半功倍”。整顿基层组织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乡村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整顿方式和方法。对于条件较好,群众经济意识强的乡、村,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转变领导方式,改变工作作风,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上来,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对于农民群众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文化素质偏低,经济意识不强的乡、村,则应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乡村组织建设上来,将有文化、有知识、有经济头脑、懂经营、会管理的人选拔到班子中来,加强对农民和乡村干部的科技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加经济和商品意识,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对于经济落后,条件差的贫穷乡村应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选拔能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寻找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的路子上来,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技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农村经济,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脱贫致富意识,尽快找到适合当地的脱贫致富路子。全面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在农村中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在乡镇中实行政务公开,既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又可还干部一个清白;既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有利条件,又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乡、村的规范化管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与整建、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不可偏废。
二、正确处理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党的建设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工作,是我们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所在: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衡量和检验党建成果的标准是我们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建工作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于是否形成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决克服哪种就党建抓党建的空对空,搞花架子,走形式,走过场,又要克服哪种整天跑资金,抓项目,谈起经济工作头头是道,谈起党建工作轻描淡写的现象。加强党建工作是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的最基本职责,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这个职责尽得不好,就是失职,就是不称职,抓党建,才是抓住大事,才能抓住根本,才能促进和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注意解决防止两者之间的分裂现象。那种认为抓党建是党委的事,搞经济工作是政府的事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只有两手抓,两手硬,才能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齐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方法
第三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应着重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应着重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我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如何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从我县近年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看:基层组织建设既是一项固基强本工程,也是一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并使之抓出成效,必须正确正理好六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实行政务、村务公开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包括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其它组织的建设三个方面,是一项融党的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它直接影响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以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实现“五个好”村党支部和“六个好”乡镇党委为目标,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实现小康目标为根本手段来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农村社会环境。积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是体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只有把这个“龙头”搞好了,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才能真正牵住基层党建工作的牛鼻子。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在县委,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乡镇。只有搞好乡镇党委建设,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领导集体,才能真正把村级组织建设好。可以说,只抓村,不抓乡,是“事倍功半”,抓好乡,抓乡带村,才能“事半功倍”。整顿基层组织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乡村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整顿方式和方法。对于条件较好,群众经济意识强的乡、村,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转变领导方式,改变工作作风,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上来,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对于农民群众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文化素质偏低,经济意识不强的乡、村,则应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乡村组织建设上来,将有文化、有知识、有经济头脑、懂经营、会管理的人选拔到班子中来,加强对农民和乡村干部的科技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加经济和商品意识,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对于经济落后,条件差的贫穷乡村应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选拔能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寻找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的路子上来,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技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农村经济,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脱贫致富意识,尽快找到适合当地的脱贫致富路子。全面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在农村中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在乡镇中实行政务公开,既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又可还干部一个清白;既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有利条件,又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乡、村的规范化管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与整建、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不可偏废。
二、正确处理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党的建设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工作,是我们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所在: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衡量和检验党建成果的标准是我们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建工作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于是否形成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决克服哪种就党建抓党建的空对空,搞花架子,走形式,走过场,又要克服哪种整天跑资金,抓项目,谈起经济工作头头是道,谈起党建工作轻描淡写的现象。加强党建工作是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的最基本职责,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这个职责尽得不好,就是失职,就是不称职,抓党建,才是抓住大事,才能抓住根本,才能促进和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注意解决防止两者之间的分裂现象。那种认为抓党建是党委的事,搞经济工作是政府的事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只有两手抓,两手硬,才能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齐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个能不能正确贯彻和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问题。在农村工作中,不是两手抓的书记,不是合格的书记,不是两手硬的书记,同样不是好书记。我们在农村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党建与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既要抓好党建工作,特别是江泽民“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又要抓好经济工作;既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还要抓好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
发展和进步,从而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和推动农村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加强班子建设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把乡村两级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好。目前开展的县、乡、村三级联创活动,中央强调的村党支部“五个好”目标,乡镇党委“六个好”目标,首要的一条就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是一个好书记。实践证明,凡是经济发展较快,村风民风和工作变化大,政绩突出的地方,就必定有一个团结、协调、进取的好的领导班子,尤其是有一个好的书记,没有一个好班子,就没有个好摊子,要想有个好摊子,必须有个好班子,一个地方是这样,一个乡镇、一个村也是这样。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配强配好一把手。在选拔任用干部中,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选贤任能,从德才兼备的原则出发,大胆选拔那些有较高素质,勤政廉洁,有魄力,有胆识,既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善于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又能积极为群众办实事,时刻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盼群众所盼的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之中担当重任,让他们体现“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四、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群众寻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寻求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种植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格局,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让农村和农民进入市场经济的主战场,迎接新挑战,打好主动仗。把农村党建工作与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每个党员都能扶贫帮困,向贫困户送温暖,让党支部积极寻求致富路子,乡镇党委找到发展本地经济的路子,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团结引导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抓班子,建制度,带队伍,找路子。抓班子是关键,建制度是保证,带队伍是基础,找路子是根本,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目标,只有使村党支部实现“五个好”目标,乡镇党委实现“六个好”目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有基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才有可靠的保证。
五、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建设,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农村党支部作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保持农村稳定,带领农民群众加快奔小康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常言说得好,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只要把村级两委班子选好了,在农村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拓宽选人视野,广辟知人渠道,农村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在农村中推行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一大进步,但是要想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党内民主,对党支部的选举推行“三推一选举”,即组织推荐、党员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进行党内选举,在党内选举前,充分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吸收群众积极参与对党支部候选人的评判,使群众的意愿充分表达出来,通过党内选举把群众的意愿变为现实,实现党员意愿和群众意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相结合,同时,通过动员广大群众的参与,选举出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使村级组织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村民的自治创造良好条件。
六、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支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任务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经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任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基层组织建设应当严格按照《条例》和《组织法》的要求,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及其它组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领导体系,党支部要支持和帮助村委会及其它组织搞好各项工作,放手让他们办一些群众满足的事情,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村委会及其它组织要自觉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迈向富裕目标服务。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应着重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处理好四个关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处理好四个关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临安立足实际,高举生态、科技两面大旗,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共赢的特色转型升级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临安产业发展还存在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结构不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处理好四个关系,优化四个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
———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优化载体结构。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既不能“抓大弃小”,又不能“顾小失大”。“大”与“小”,互补互益、相生相依。具体实践中,应着力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大”“小”关系。一是大小平台的关系。在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工业功能区和中小企业创新基地三级平台体系基础上,建设好新的产业平台。要突出抓好省科创基地建设,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横畈工业功能区两大平台,同时加快各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和整合提升。二是大小产业的关系。临安产业规模不大。2009年,临安市规模工业产值381.9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2.1%。下一步,要推动装备制造、电线电缆、绿色照明等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打造大产业。同时要发展生产生活必需的民生“小”产业,延伸产业链。三是大小项目的关系。以“大、好、高”项目为主,强化产业龙头招商,大力招引500强、国字号、中字头企业。以承接大都市产业梯度转移为主要途径,开展集中攻关,引进一批龙头型产业项目。同时着眼于“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有针对性地招引“小、精、新”项目,并加快项目“落地开花”。四是大小企业的关系。一方面继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企业自主研发,采取有效措施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行品牌化经营,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从用地指标、资金保障、技术支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扶持;创新中小企业投融资体制,完善担保体系,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优化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最基本的要求是处理好发展新兴产业和升级传统产业的关系,“新”“旧”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就是高新技术。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又积极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和农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命科学、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步伐,壮大产业规模。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电线电缆、绿色照明、装饰材料、精密元器件、坚果食品等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杭州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的机遇,大力发展以科技服务、大旅游业、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既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又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态。四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经营权向“大户”集中,打造昌化溪、天目溪等农业综合功能区和示范区,致力于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调整农村产
业结构,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发展设施农业、标准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以完善农村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科技服务为重点,加快农村服务体系建设。
———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优化要素结构。
统筹内外两种资源、两类要素。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内部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整合,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又眼光向外,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要素,“借梯登高”。一是探索发展总部经济,缓解土地要素制约。依托省科创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锦南新城、滨湖商住中心等,打造多个城市综合体,发展总部经济。适度将制造业基地外迁,专注于研发和品牌营销,努力推进临安产业“软化”和高端化。二是优化投资结构,缓解资金要素制约。一方面盘活内部资金,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完善产业政策导向,鼓励企业投资,提高政府财政投资效益。另一方面优化发展环境,依托科技城建设和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基地,着力招引空分设备、数控机床、电梯电机、汽车零配件等先进装备制造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三是发挥人文优势,实现自主创新与引进相结合。随着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入驻,临安的人才与智力资源优势将更加显现。杭州城西是高技术人才聚集地,临安可以就近招才引智、借力使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同时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四是发挥区位优势实现临杭对接。加快建设临余公路,争取杭州轻轨和绕城高速复线经过临安,实现临安公共服务设施与杭州城区“无缝对接”,发挥“同城效应”,进一步彰显区位优势,有效承接大都市产业转移和要素溢出。
———处理好“城”与“乡”的关系,优化空间结构。
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一是积极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在“一轴三带五区”的基础上构建适宜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极一带三片三区多点多网”的产业布局。“一极”即构筑以省科创基地(科技城)为核心、以东部城镇产业圈为依托、以临余公路沿线科创文化观光长廊为连接的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和转型升级主引擎。“一带”即优化杭徽高速-02省道沿线产业发展主轴线和发展带。“三片三区”即打造临安东部生态文化、中部天目山自然生态和西部度假观光等三大特色旅游片区和昌化溪流域、天目溪流域、苕溪流域三大农业综合功能区。“多点多网”即以打造横畈、玲珑、於潜三大物流中心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园、锦南新城、滨湖商住中心等城市综合体和服务业集聚区为节点,重组城市服务业网络。二是加快构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科技城规划和建设为契机,将省科创基地(科技城)建设成浙江省新的增长点和高效低碳的转型升级示范区。大力促进经济开发区向具有城市功能的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转型。按照建设低碳城市要求,促进主城区功能结构调整和有机更新,积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强化主城、副城、镇乡、中心村四级城镇化载体建设,推动人口、产业集聚。以“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为主抓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施绿色新产业提升工程,优
一产、强二产、兴三产,推进乡村产业加快发展。
第五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处理好六大关系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处理好六大关系
粮食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粮食产业是保安全、保稳定、保民生的战略性基础产业。粮食安全可以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影响国家安全,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审视。粮食安全出问题极易引发社会动荡,并可能招致外部威胁和侵害。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隐忧。为准确把握“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笔者从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主要关系入手,找出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的特点、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一、生产、流通和消费
粮食安全依托于生产环节及收购、储存、运输、加工、转化、批发、零售等流通环节构成的粮食产业。粮食生产对于粮食安全是骨髓造血,产量不足可导致“贫血”,质量不好可导致“白血病”。粮食生产具有丰歉交替的波动性,波幅和波长受土地和水资源、气候、种粮积极性等影响,应通过储备“蓄水池”进行调节和平衡。如认识不到这点,往往不能容忍波谷的阶段性减产而过度生产,或在连续丰收的波峰上急于压价减产卸“包袱”,这样,会在下个周期浪费更多社会资源来恢复产能。过度生产会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粮食质量问题,以至于谷贱伤农。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从经济上和物质上获得保证健康生活所需的食物、满足膳食喜好。如供给足、成本低,消费者就容易有浪费的冲动。抛洒遗留、保管不善、餐桌厨房浪费等是显性浪费。超过健康生活所需而消费的粮食或食物是隐形浪费,由此带来营养过剩问题还会引发医疗资源方面的隐形浪费连锁反应。粮食消费量在底线消费和浪费性消费之间具有弹性。以我国2013年数据计算,全国人均每天节约1两成品粮,1年可节省350亿公斤原粮,相当于1亿亩地的粮食产量。如以2007年美国年人均耗粮1046公斤为上限,我国实现粮食自给还需提高2倍以上的粮食单产;而以同年印度人均耗粮178公斤为底线,我国现有粮食产量就可保障30亿人需求;二者之间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弹性达868公斤。可以通过粮食供给丰裕度、价格、消费习惯等调节粮食消费弹性,使粮食消费量增速低于人口增速,减轻粮食供需压力。
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流通对于粮食安全是血液循环,流通不畅则可能导致“脑血栓”、“心脏病”。当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主要在于,一方面,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接近极限,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粮食继续增产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粮食流通仓储设施不足,物流通道不畅,运输方式落后,应急供应网络不健全。因此,在生产潜力有限、流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在流通环节尚有巨大潜力挖掘。要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底线,强化包括生产、流通、仓储、加工能力在内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做到生产和流通两条腿走路,避免“短腿跛脚”。要倡导按需生产、强化储备、高效流通、节约消费的永续发展理念,反对“掠夺式”生产、“漫灌式”流通的观念,减少从田间到餐桌等各环节的浪费。
二、总量、品种和区域
总量基本平衡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但仅有总量平衡,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也不能实现粮食安全。总量不足往往是偶发和短期的,区域性短缺却是普遍和长期的,区域粮食不安全可能被总量平衡所掩盖。当前世界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人均占有量达360公斤以上,生产、消费和库存相对稳定增长。但世界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气候、经济、政治等原因粮食获取能力不足,未能共享世界粮食生产成果,存在区域性粮食短缺问题,粮食并不安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粮,8.7亿人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非洲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200公斤,因粮食危机导致政权不稳时有发生。
我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区域分布和品种结构矛盾带来的粮食安全隐患日益突出,“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增大,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一是生产更趋集中。13个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占比上升到76%,北方7个省产量占主产区的比重上升到61%。二是单品种粮食生产更趋集中,主产省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小麦集中在黄淮海地区,籼稻集中在长江流域,粳稻集中在东北和江苏,玉米集中在东北和冀鲁豫。三是库存集中,长距离跨区域流通量大。目前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库存分别占全国的75%和9%,而消费量分别占62%和17%。全国省间粮食净调入量达1600多亿公斤。一旦产区发生自然灾害或粮食运输受阻,这种隐患将发展成阶段性粮食短缺,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危害难以预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注重总量平衡,更要注重区域和品种平衡。实现总量平衡的主要途径是粮食生产,调节总量平衡的主要手段是储备和进出口,实现区域性、结构性、阶段性供求平衡的主要方式是顺畅流通。
三、中央、地方和产销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中央和地方共同的责任,中央承担首要责任。中央事权由中央承担支出责任,但不一定由中央直接办理,可委托地方政府具体操作;地方事权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但中央应明确并落实其支出来源,避免责任不落实的情况。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在粮食生产、流通、储存、保供稳价等方面支付较高成本,如果没有合理的产销区利益调节补偿机制,就会造成粮食安全重视程度从中央到省、市、县逐级减弱的后果,产粮大省成为了财政穷省。要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共同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必须实现事权与财权匹配,并建立相应考核机制和利益补偿调节机制。我国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机制是省长负责制,该机制虽已建立20年,但由于缺乏具体配套措施和考核办法,尚未真正全面落实。在当前市场环境和财政体制下,全国企业粮食库存75%以上掌握在政府手中,政策性粮食80%由中央直管,政策性粮食购销委托央企作为执行主体,地方政府对确保区域粮食安全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应当合理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是在实行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同时,把责任主体明确到各级政府,负责粮食生产流通全过程,划清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制定实施科学的考核办法;二是统筹产区和销区的关系,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调节机制,根据自然条件不同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中央可以对主产省按照调出商品粮数量给予补贴,用于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
四、政府、市场和企业
要让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靠改革。粮食短期内难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或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增产,又需防范人为炒作制造价格波动,因而产业本身单位经济利润有限。世界各国都针对这种特殊性强化政府调控,消除粮食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改革应以是否有利于粮食安全,是否有利于高效流通,是否适应粮食市场的特殊性为标准,防止片面、绝对地追求市场或政府的作用,既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增强保稳的定力,又要确保市场微观层面活而有序。我国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一是部门间粮食事务责权不一致,职能重叠交叉,运行机制不完善,弱化了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二是政企尚未真正分开,有的地方急于“甩包袱”把国企一卖了之,调控力不从心;有的担心市场失控,舍不得“菜园子”而不敢、不愿政企分开,导致国企小、散、弱;有的在“两难”中犹豫不决,导致企业承担行政职能的政企不分。三是粮食市场全面放开不彻底,如粮食信贷等并未随之放开,制约粮食流通。四是粮食信息发布系统性、及时性、权威性不够,影响了粮食市场正常发育。改革创新上有要求、下有呼声,上信下顺正当其时。要明确政府是粮食安全的保障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市场秩序的执法者,各类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载体。应考虑粮食安全保障的公益属性,整合粮食购销、储备管理、进出口、区域平衡、价格调控、质量监管等事权并匹配财权,确保粮食流通政策统一高效。
五、数量、质量和价格
不充足的数量和没有质量的数量同样不能保障粮食安全。在质和量的关系上,粮食高产不一定高品质;同样多的原粮不一定能加工出同样质量的成品粮;重金属或真菌毒素超标、农药残留、霉变的粮食也不能构成有效供给,不能单纯追求原粮高产形成的没有质量的数量。数量和质量状况体现在价格上。粮食价格存在剪刀差,剪刀差扩大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必须由政府调控来缩小乃至消除。降低单位成本可治本但周期长见效慢,提高单位价格治标及时有效但有反复,需要“标本兼治”。普惠制红包式的粮食直补不能缩小剪刀差,大幅提高托市收购价格出现的国际与国内、产区与销区、收购与销售价格倒挂问题,本质也是剪刀差的具体化,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农民、经营者和消费者谁来承担剪刀差。此外,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人为炒作也会引发区域性粮食价格异常波动。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要做到数量足、质量好、价格稳。要完善托市收购、储备吞吐、定向销售等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拳”机制模式;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粮食直补与商品量挂钩机制,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应适当拉开销区与产区、城市与农村、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粮食市场价格水平,以价格杠杆促进粮食通过市场有序流通。要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和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粮食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形成覆盖粮食产业链的全程质量监测监管和处置机制,并实现质量上的“按需生产”。
六、国际和国内
个别发达国家较早制定实施了世界粮食战略,主导世界粮食市场,并影响国际政治格局。他们通过跨国粮商的国际粮食贸易和粮食种子、农药等“硬实力”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建立了体系健全、人才齐备、手段先进、经费充足的粮食情报体系,通过多种手段搜集和分析世界粮情,并择机发布,以“软实力”影响国际市场。需要进口粮食的大国如果缺乏世界粮食市场话语权,可能陷入进口时国际粮价暴涨,丰收时国际粮价暴跌的被动局面。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谷物产量占全球近1/4,消费量是国际谷物贸易量的2倍,这为我国参与国际粮食市场提供了足够的战略伸缩空间。近10年,我国粮食从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近700亿公斤,需要利用国际资源调节国内市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这种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强。但必须清醒看到,进口必须适度,过量则可能带来政治、外交、贸易风险。我国应制定并实施世界粮食战略。战略目标是增强我国在世界粮食市场的话语权,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粮食安全。战略步骤是从国际粮食贸易规则的遵守者入手,向参与者和制定者转变。战略手段是进出口调节、价格影响、信息引导,促进全球区域粮食供求平衡,增强信息发布对世界粮食市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保障措施是支持组建大型跨国粮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粮食贸易,建立国际粮食信息搜集分析发布的机构人员、技术手段及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