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点二 水污染防治法 一、水污染的概况 1、水污染及其特点 1、《污染 ...(定稿)
知识点二
水污染防治法
一、水污染的概况
1、水污染及其特点
1、《污染防治法》中的水污染是指陆地水污染,即由于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将物质或能量排入陆地水体,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水污染所指的水体,包括所有的江河、运河、湖泊、渠道、水库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等。
2、水污染的特点
第一,水污染影响的范围大,涉及地区广;
第二,污染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经过转化、代谢、降解和富集,改变其原来的性质,产生不同的危害;
第三,水污染造成的其些疾病潜伏期长、不易发现、不易彻底治疗; 第四,水污染治理困难,一旦形成,即使停止排污,旧的污染也难以消除,有的已不可能恢复,且水污染治理费用大、费时长、代价高,治理费用往往要比预防费用高出许多。
(二)水污染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3、对渔业生产的危害。
4、对其他方面的危害。我国水污染现状:
全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2007年全国26.7%的地表水断面水质为劣V类标准(最低标准),基本丧失使用功能。全国7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其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江河的污染什么颜色都有,真可谓“七彩江河”。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特别近年来,太湖、巢湖、滇池相继大规模暴发蓝藻,一些重要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
“南方有水皆污,北方有河皆干”。
(三)水污染防治立法概况
我国从5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工作,1979年9月,我国颁布《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法律的形式对水污染的防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据此国家还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水环对防治陆地水污染作出了系统的规定。1989年7月,国务院还批准实施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在1988年国家制定的《水法》中,也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环境污染作出了规定。
在环境标准方面还制定有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等。
1995年国务院还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针对淮河制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1996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第二次修改,使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二、水环境保护的形势与挑战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环境保护的压力不容忽视
“十二五”期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区域性和结构性污染日渐突出,流域污染排放负荷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的实施,部分地区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仍有可能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将形成新的水污染空间格局,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二)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需求更加迫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目前,部分城市水体水质仍劣于Ⅴ类,严重影响群众人居环境;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集中供水规模日益加大,仍有约7%的饮用水水源地仍达不到功能要求,部分城市尚无备用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安全依然存在隐患。
(三)流域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艰巨
“十二五”期间,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保障生态用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面积缩小,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抗冲击能力减弱,迫切需要统筹流域污染治理措施,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水生态修复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四)流域环境风险防范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重点流域内部分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不完善,违法排污、超标排污现象屡禁不止,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跨界水污染矛盾凸显,区域环境纠纷问题亟待解决。“十二五”期间,石油化工等沿江(河)分布的高风险污染行业布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亟待加强,对流域环境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水污染防治中的职责是: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编制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合理规划布局、划定重点保护区并加以特殊保护;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定水环境质量标准、组织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发生水污染事故时,采取了强制性应急措施以及限期治理等。同时,《水污染防治法》第3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一)防治水污染的三项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2、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
3、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二)水污染防治综合制度
1、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2、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3、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4、排污许可制度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
5、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制度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
6.饮用水水源区保护制度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为加强生活引用水源的保护可依法在本行政区域内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并对其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
此外还有
水污染事故处置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
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等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1)防治水体污染的一般措施 禁止性规定 应当性规定
防治地下水污染措施(2)工业水污染防治(3)农业水污染防治(4)船舶水污染防治(5)法律制裁
第二篇:关于邵水污染污染成因及治理对策
对“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专报3月23日
王长忠常委批示的答复
邵阳市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3月23日,我局收到“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专报第43期,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长忠同志对市政协委员陈海洋同志关于“邵水污染严重,已危及到全市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建议作出了批示,要求我局提出实施意见。我局对此高度重视,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对邵水污染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治理邵水污染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方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邵水发源于邵东,河途径我市大祥、双清区流入资江,是资江的一级支流。邵水水质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资江水质,关系到市区群众的饮水安全,是广大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市环保局做为全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邵水的污染及其治理工作是十分重视的,历年来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邵水。最近两年,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邵水水质并没有进一步恶化,但要从根本上改善邵水水质,使水质恢复到地表水Ⅲ类水以上,工作还任重道远。
一、邵水污染形成的历史及现实原因
作为千年古城的纳污水体,邵水河长期受到沿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致使邵水水体发黑发臭和河底底泥污
染。根据历年来的监测数据和现场调查情进行综合分析,造成邵水污染严重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1、生活污水还没有完全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在市洋溪桥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后,邵水戴家南坪等几处排污口排放的生活污水仍未引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对邵水的污染还在继续。
2、邵水沿岸非法洗锰,造成水体泥砂浓度增大,同时也导致水体中锰和重金属污染物增加,使邵水水质色度增高。
3、上世纪邵水上游邵东县造纸、洗染、五金行业一度快速发展,由于当时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邵水沿岸的部分企业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的处理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偷排污染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同时还有个别企业没有处理设施,直接排放生产废水,邵水成为工业废水的纳污水体,致使水质逐步恶化。
4、邵水2000多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内的农村使用化肥农药,规模化和分散畜禽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经地标径流进入邵水,是造成邵水水质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偏高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水草疯长、水葫芦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5、沿岸居民在河两边的空地施肥,沿岸住户向河岸倾倒垃圾和部分企业倾倒废渣现象相当普遍,是河中漂浮物的主要来源,也是导致水体粪大肠菌群指标严重超标的主要原因。
6、晒谷滩电站库区蓄水发电,邵水水流速度变缓慢,也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并使河床底泥淤积速度加快,底泥厚积导致厌氧发酵加剧,这是邵水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
二、前段对邵水流域污染整治所做的工作
我局一直将邵水污染整治做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按照“严格控制新污染,全面治理老污染”的总体思路,相继开展了“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造纸企业污染整治”、“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等专项行动,严查违法排污行为对,减轻邵水污染起到了较好效果。一是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关停了大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造纸、小化工。2008年至2011年,先后取缔关闭了位于邵水流域的30多家造纸企业和32条电镀生产线。二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督促排污企业建立完善污染防治设施。目前邵水沿岸企业基本建有污染治理设施,能实现达标排放。三是全面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减轻邵水污染负荷。市洋溪桥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邵东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先后建成投运,将邵水城区段沿岸的生活污水大部分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减轻了城市生活污水对邵水的污染。四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整治,规模养殖业污染基本得到控制,进一步减轻对邵水的污染。此外,我们通过加强经常性的环境监管与环境执法工作,对保障母亲河,防止邵水水质继续恶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下一步整治邵水污染的主要工作措施
针对邵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改善邵水水质,我局从以下几个方强化工作措施。
1、严格控制新污染。认真执行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和国
家产业政策,科学测算区域、流域环境容量,制订各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在建设项目审批中,严格做到“四个一律”和“八个不得”。同时强化环境管理,不断克服“重审批、轻验收”的现象,力争不新增污染源。
2、加强老污染的治理。一是对长期超标排污的企业,依法实施限期治理和停产整治,确保其污染物达标排放;二是借鉴造纸企业污染整治的经验,有计划地稳步开展化工、畜禽养殖等污染行业的专项整治,逐步治理一批老污染源。
3、强化环境监管、防止污染反弹。一是继续巩固造纸企业污染整治的成果,增加现场监管频次,完善在线监控平台系统,严肃查处擅自停运治理设施,偷排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对重点污染源进行重点监管,随时掌握其排污状况;三是认真执行市政办[2009]168号文件的规定,按照整改要求,强化督查力度,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整改的限期整改,尽快落实到位,防止污染反弹;四是在枯水期间,为确保饮用水源不受污染,威胁供水安全,将依法对有关企事业单位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4、建立长效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长效联合执法机制,以上下联动的方式有力、有效地打击非法开矿、非法洗锰、洗砂,“十八小”、“新五小”等非法企业,同时进一步落实乡镇一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和监管责任。
四、对邵水实施综合治理的建议
邵水污染成因复杂,治理邵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一部署,环保、水利、公用事业、城管等多个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全面改善邵水水质。
1、加强垃圾管理与处臵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和卫生意识;二是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处臵等基础设施,从而有效控制在河岸倾倒垃圾的现象发生,同时将江湖大堤垃圾场的渗滤液引入城市污水管网,纳入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城管部门即将成立水上执法支队,资江、邵水垃圾污染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2、彻底清理邵水河床底泥。邵水水质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的主要原因是底泥的内源性污染。大量污染物长期淤积在河底底泥中,从来没有进行过清理,从而导致邵水淤泥在夏季高温的气候条件下发酵,沼气和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外冒,造成水体发黑发臭。同时,嗮谷滩电站建成运行后,资江水位抬高,邵水流动更加变缓,自净能力变更差,加剧了邵水的进一步恶化。如果能对邵水(从栏河坝至沿江桥段共计2100米)进行一次全面淤泥清理,将有力减轻邵水水质污染,恢复河床的自净能力,邵水就有可能恢复到Ⅲ类水质。河道清淤属水利部门负责,要还邵水彻底“清白”,需水利部门牵头实施清淤工程。
3、加快污水处理建设步伐,完善截污管网。邵水的红旗河出口,戴家坪等几处污水排放口没有引入截污管,生活污水继续污染邵水。建议公用事业部门完善邵水沿岸截污管网,同时加快红旗河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实现生活污水完全处理达标排放。
4、晒谷滩电站定期泄洪。资江市区段成为电站库区后,水
体自净能力减弱,当资江水质出现异常,主要污染物浓度逐渐上升时,如果定期泄洪,将有力缓解库区水质状况。请政府责成电站视情况实施定期泄洪制度,并进行公示。
第三篇:家庭污染1
家庭污染主要有人体污染,家电污染,建筑材料污染,厨房污染,杀虫剂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分三种:
▲ 生物性污染 :就是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真菌、过滤性病毒、尘螨、霉菌及军团菌等;病症包括打喷嚏、流眼泪、咳嗽、呼吸急促、晕眩精神不振、发热及消化困难等。生物性污染易引起疾病感染及疾病交叉感染,特别是公众场合,呼吸道等流行性疾病更会造成大规模传染扩散,引发灾难性后果。
▲ 化学性污染 :有甲醛、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以及氨和气味、烟味等;甲醛可诱发鼻癌、血癌(白血病),苯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胎儿畸形,氨无色具强烈刺激性臭味,严重者可致肺水肿及呼吸道症等。
▲ 物理性污染 :尘埃、花粉等悬浮粒子及氡气等。现在大人和小孩哮喘、过敏、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日益增多,都和这些污染有关。
尘埃等悬浮粒子含有大量细菌,对健康的危害不能忽视。氡气属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建筑水泥、矿渣砖和大理石以及泥土中。氡气使人致肺癌。
环境污染
▲处理方法有:
1、家庭绿化(室内、阳台绿化),认养小区绿色植物。
2、垃圾分类处理。
3、废电池回收。
4、节水。节水要求:每人每日用水在0.36立方米以下。
5、使用无磷洗衣粉。
6、不吃野生动物。
7、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员参加社区环保自愿队伍,对违反环保的行为进行劝阻或教育。
8、降低家庭生活娱乐噪声。
9、参加社区举办的讲座等各项活动。
10、以下要求必须做到两条或两条以上:
(1)不使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外出购物、买菜使用购物袋、菜篮。
(2)不使用燃油助动车。
(3)选用绿色产品,坚持绿色消费,使用无氟冰箱、空调、节能电器。
(4)家庭禁烟。
第四篇:029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及涉水工程污染情况自查的工作报告
武汉大通公路桥梁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赣江公路大桥QJ1合同段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赣QJ1字[2009]第029号
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及涉水工
程污染情况自查的工作报告
我们赣江公路大桥建设项目在项目办的正确领导下,在参建各方的互相监督下,严格控制环境保护工作,在工作中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依靠集体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经常宣传教育保护水环境、防止水污染、珍惜水资源的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辩证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赣江公路大桥建设项目QJ1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自接到赣桥字
[2009]30号文件,立即组织全体监理人员进行学习并开展生活垃圾处置和工程污染物处置情况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工地的处理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对于食堂、办公室、宿舍区的生活垃圾的处置情况
1、剩饭剩菜、餐厨垃圾,处置措施是进行掩埋;
2、废日光灯管、墨盒、硒鼓,收集统一处理在垃圾存放箱内;
3、废纸张,回收利用卖给收购点;
4、粪便,设置了化粪池;
5、生活垃圾,统一卫生填埋;
二、对于工程污染物及废弃物的处置情况
1、暴雨冲刷造成对农田的污染,已经进行清理,并在路线范围与农田间开挖水沟,确保农田不再污染;
2、桥梁陆地桩基设置泥浆池,桩基完成后将泥浆挖出至弃土场,水中桩基采用护筒隔离,循环污水排至另外护筒,循环使用,最后抽至泥浆池沉淀,对拌合站使用的废弃水设置沉淀池;
3、机械设备维修、废弃燃油、机油液压油等均采用回收方式处理,废配件,回收利用,防止土壤地下水受到污染;
4、工程施工扬尘安排水车洒水,尽量防止灰土扬尘,废弃物和工业垃圾均运到弃土场处理,防止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土石方运输沿路洒落、物料运输撒落,打扫干净,清理运输至弃土场,开挖的污泥运至弃土场;
5、树木、农作物、杂草、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或运至弃土场,弃土、弃渣,合理堆放尽可能综合利用;
5、施工期间暂还未化学品和有毒物品;
6、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对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并有防治的措施,按规定程序报经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7、在防止地表水污染方面按《防治法》规定进行防治,实施了以下几条具体的防治措施,暂未造成任何水污染事故:
A、成立安全环保领导小组,每天督促检查施工现场施工污染;
B、及时修缮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造成农田污染;
C、加强水上作业全封闭,减少施工垃圾落入江中,造成对赣江的污染;
D、加强施工人员思想素质教育,切实做到人人讲环保,人人爱环保。
赣江公路大桥QJ1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2009-5-5
主题词:关于贯彻工程自查报告签发:于祥臣打字:王国云共印2份
第五篇:公路工程扬尘污染防治1
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的干净整洁,保护每一片蓝天,以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维护榆磨路形象和海螺沟工作大局出发,把施工扬尘控制工作作为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污染,提升工地文明施工水平,以良好的工地面貌,展现施工企业形象。为贯彻落实海螺沟5A级景区要求切实加强公路施工扬尘控制工作的精神,围好圈、把住口、盖住帽、扫净路,不让车辆将扬尘带到工地以外的地方,特编制本施工方案,使公路道路施工扬尘控制工作有章,有序进行。
二、编制依据 1.合同及施工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
3.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各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各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第91号)(3)中华人民共各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4)中华人民共各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4号)(5)中华人民共各国扬尘污染环境防治产法(国家主席令第58号)(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建设部15号令)(7)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35号令)
4.《四川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标准》
三、施工扬尘控制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扬尘控制领导小组
2、施工扬尘控制管理岗位责任施工扬尘控制岗位责任
项目经理(蔡毅): 认真贯彻执行施工扬尘控制的有关法规、标准,对施工安全,现场文明施工实施组织领导职能。
技术负责人(刘丽萍): 认真贯彻执行施工扬尘控制的有关法律、标准、制度,组织工长、工人进行施工扬尘控制技术交底,参加施工扬尘控制检查。
设备负责人(刘彬):协助项目经理和施工负责人搞好施工扬尘控制,向工长、工人进行施工扬尘控制技术交底,参加施工扬尘控制检查。材料负责人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法规、标准,组织工长、工人安全文明、扬尘控制施工学习,参加施工扬尘控制检查。
施工负责人(方勇): 负责工程的分部分项工作施工参加施工扬尘控制的责任,向生产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随时进行施工参加施工扬尘控制检查检查,发现隐患马上整改。
安全环保员(林海峰):贯彻执行施工参加施工扬尘控制检查的法规和标准,配合有关部门对工人进行教育,协助领导进行施工检查和宣传教育,经常到施工扬尘控制现场检查,发现有违反法规、标准的,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处理。
保卫负责人(廖凯):搞好施工区域的环境卫生及施工扬尘控制工作。
专业队长班组长: 根据法规、标准、技术交底,随时检查施工中施工扬尘控制,发现隐患马上解决,有了问题及时向安全员、工长汇报,并参与施工扬尘控制处理。
四、施工扬尘控制措施
(一)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来源 本项目的施工的扬尘污染,主要是指在道路施工、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地裸露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灰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建设工地工过程中,要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超载(冒顶装载撒漏建筑垃圾)、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总体受控。积极开展礼会舆论监督,技动群众参与监管,设立施工扬尘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公众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举报和投诉,邀请当地热心人士担任施工扬尘整治义务监管员,对施工工地进行监督利举报,对违规制尘的工地项目名称、相关责任单位、处罚情况,各监督管理单位可以通过网站、报纸、媒体等向社会曝光公示。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过程。项目部与作业班组鉴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二)作业场地、施工便道硬化处理
l、施工现场应平面布置要求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场、生活办公区域铺设混凝土路面工作,实行场地的硬化或绿化处理,确保无一处露土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要求。
2、工程每个区的进出口、场内施工便道和建筑材料堆放地进行硬化处理,浇筑混凝上。安排专人经常清洁、洒水降尘。
3、在施工场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工地出入口配置冲洗用水和设备,其门内侧铺设宽度不少于3米的麻袋并加 湿。运输车辆带泥轮胎进行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
(三)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安排保洁人员2名(佩戴标识)每日时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2次的清扫,清扫前对路面进行洒水。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
(四)土方施工、堆放扬尘污染的控制在土方开挖、回填施工中,主要采取淋水、降尘和防止车辆泥土外泄等措施。当雨天开挖、基坑回填时,应在施工临时通道上铺设麻袋。严格按挖土施工方案中所规定的挖土流程,堆土位置及车辆出入口线路进行指挥。加强对渣上运输车辆的车况检查,指派专人随机跟监督,保证按规定线路行运,严禁偷倒、乱倒。暂时不能清运的土方和建筑垃圾,必须按规定要求有序堆放,并采取固化、覆盖等扬尘防治措施。在场地内堆放作回填使用土方应集中堆放。同时,在土方未干化之前,经表面整平压实后,用密目网进行覆盖。定时洒水维持湿润,以有效地控制扬尘。
(五)建筑材料扬尘污染的控制
1、砂石设置专用料仓进行堆放,控制进料数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大量囤积。堆放时做到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然后用密目网罩进行覆盖。砂石料如过于干燥,应及时进行洒水。
2、其他易飞扬物、细颗散体材料(如塑料泡沫等),必须进行严密的遮盖或存放在不透风的仓库内,运输车辆要有防止泄漏、飞扬装置,卸料时采取集中码放措,以减少污染。
(六)混凝土、砂浆拌制扬尘污染的控制在混凝上、砂浆搅拌操作间四周进行封闭围挡,以控制和减少水泥扬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袋装水泥设置封闭的库房进行堆放,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定时进行清扫,保持库内整洁,地面无积灰现象。如需露天存放应采取严密遮盖措施。装卸以及拌制作业时严格要求 工人佩带口罩,做到轻搬轻放。混凝上、砂浆拌制时严格按石子(砂)一水泥一砂顺序进料,以控制和减少水泥扬尘。搅拌机储料池前应设置三面挡水,并做好排水沟、沉淀池,定期封沉淀池进行清理。
(七)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在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租用洒水车,便于操作。道路安排专人每日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2次的清扫,清扫前需进行洒水湿润,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粉尘经分类袋装后及时地投放到指定的地点。
(八)运输车辆扬尘污染的控制运输材料、垃圾和泥土等的车辆,在驶出建设施工现场之前,要加强防尘冲洗、遮蔽、清洁等工作,防止建筑垃城、泥上的散落,污染道路利周边环境。冲洗车辆产生的泥浆水应通过二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河流。沉淀池派专人定期进行清理,一般为2~3周清理一次。
(九)建筑垃圾扬尘污染的控制
1、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采取围挡警戒、遮盖等防尘措施。
2、在施工现场处置工程渣土时进行洒水或者喷淋降尘。
3、施工现场堆放的渣土,堆放高度不得高于围挡高度,并采取遮盖措施。
(十)生活垃圾扬尘污染的控制生活垃圾安排专人进行收集、清理,按指定地点与建筑垃圾分开堆放,并进行密闭遮挡。生活垃圾应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出场。禁止在现场焚烧建筑垃圾、废弃木料、塑料品和热熔沥青,以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十一)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措施。
(十二)项目部与作业班组逐级鉴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十三)其他扬尘控制措施
1、土方作业过程中,安排专人及时清除路面遗洒的泥上,并使路面始终保持较湿润的状态,做到不泥泞,不扬尘。土方施工期间,当气象预报风速达到5数以上时,停止施工作业。
2、禁止使用空气压缩机来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
3、清扫路面、脚手架时,采取先洒水后清扫的方法。
4、合理安排土石方等容易产生扬尘的工序。
5、主要运输道路,应进行地面硬化,及时洒水。
6、对于工场地平整作业造成的粉尘排放,要及时洒水。
7、土石方施工现场,经常洒水,保持无风天目测无扬尘。
8、施工过程中,所需水泥库应设防护棚,四周封闭,地面进行硬化处理,水泥袋及时回收扎捆入库。
五、扬尘治理联合检查制度
1、安全文明施工、扬尘治理联合检查小组每月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考核,项目部各人员随时检查。
2、在安全文明施工、扬尘治理检查小组各人员进行检查后,由专职安全员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班组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州、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联合检查小组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3、项目部每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每一个月为一个考核周期,每月月底进行考核。
六、扬尘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
1、组长(蔡毅):技术负责人负责扬尘治理工作的总体安排。
2、副组长(胡磊):扬尘治理工作的落实。
3、组员(刘丽萍、陈俊坪):负责扬尘治理方案的编制。
4、组员(张绍东、肖永川、邱凯、廖凯、林海风、方勇、刘彬):负责扬尘工作人员安排、检查,负责扬尘治理资料收集整理,负责进出车辆的清洗、检查。
七、对施工扬尘投诉的处理
1、由项目施工负责人处理项目收到的投诉。
2、本项目部建立施工扬尘投诉台帐,收到投诉后,在台帐中予以记录,并根据投诉意见确定处理措施。
3、项目部处理好相关方的投诉后,对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验证。
4、发生重大投诉时,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组织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防止扬尘投诉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