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1(湘教版选修6)
《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1(湘教版选修6)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4.1 水污染及其防治 教案
活动目标:
1.学生能认识水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知道我们这个城市拥有丰富水资源;
2.学生能意识到人类活动造成对水的污染;
3.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到为了与环境友好相处,我们这个城市已做过或正在进行的对水资源的预防、保护、治理,如对三金潭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对月湖的改造等等;
4.畅想未来,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改进,有效防治水污染。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户外的参观活动,学会摄影,学会采访,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关注社会问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在汇报成果活动中,学会用最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在交流中,学会在质疑中学习,或接受或批判他人的观点,自主接受信息。
情感目标:.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对水的利用与保护,认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科学利用水,自愿地加入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列中来,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问题提出:(2分钟)
多媒体:音乐、图片展示武汉丰富水资源;继续展示:得益于丰富水资源,武汉城市获得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以破坏水资源为代价,如长江的污染现象,城中湖水质恶劣(展示事物的两个方面,矛盾迎韧而出)。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进步是不是必定破坏环境呢?我们身边水污染现状如何?同学们了解了哪些治理污水方法等等。
二、新课:
1.引入:通过多媒体,用照片、录相介绍前期活动内容及方式。(3分钟)
说明:同学分成3组,分别从不同方向调查
第一组:调查月湖的水污染与防治;
? 月湖水污染情况
? 月湖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 对月湖水污染的治理及面临的新问题
? 新的建议
第二组:参观污水处理厂
? 了解武汉三金潭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
? 污水处理工艺
? 污水处理后对环境影响
第三组:看看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环境做了什么?又能做什么?
? 家中、校园中,同学们产生生活污水的几个方面;
? 我们能做什么减少水污染;
? 怎么让更多人意识到应保护水环境
承接:请同学们将分组调查的结果进行交流展示。
2.汇报成果:
步骤⑴第一组实施:(8分钟)
活动①:小组成员展示一组漫画,反映月湖的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引导:美丽的月湖曾经是武汉的一道风景,但它被污染得最严重时,经过的人们都是匆匆掩鼻而过,现在它状况如何?
活动②:小组成员对调查的水质污染情况做汇报,并向大家介绍如何认识相关的数据。
引导:能让美丽的月湖从此成为人们的记忆吗?
活动③:学生汇报治理月湖水污染的情况,图片展示治理后月湖面貌的改观。
引导:治理后,水质大为改善但并不尽人意
活动④:汇报采访相关人员,了解月湖水污染治理面临的困难;并适当提出自己的意见。
教师归纳,并引导出下个话题:月湖被污染,有一部分原因是生活污水没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近两年,由于几次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引起社会对这个问题足够重视,同学们参观了新修的污水处理厂,看看他们的成果。
步骤⑵:第二组实施:(10分钟)
引导:学生明晰地简单介绍二个方面:
①武汉三金潭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
②污水处理工艺。(可建议小组成员用自制简易模型图把这个环节说清楚)
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污水处理厂的运作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讨论后,使学生一方面认识到污水处理后确实对环境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存在问题:如成本高、净化后的水利用率不高。(展示事物的两个方面,矛盾迎韧而出)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大家有没有好的点子?(发现新的问题)
步骤⑶:第三组实施,针对如何处理净化后的水资源,同学们又展开了一番热闹的讨论。(7分钟)
活动:几组学生现场拿出简单的方案:方法一:可以在污水处理厂旁边修一个养鱼厂。方法二:或者修建海洋馆;方法三:联系市政,将水用于清洗路面等等
承接:大家出了不少好主意,可以把我们的想法提交给这座污水处理厂的管理部门试试。你们还知道其他治理污水的方法吗?
步骤⑷:第四组实施,同学们将知道的其他治理污水的方法进行交流,引导讨论不同方法的利弊。(3分钟)
如:污水治理想请芦苇来帮忙;用水葫芦吸废料;或者在被工业污染的小河岸边每隔几十米就挖坑,然后围成 7米 左右的正方形的空间(这是一种物理方法),让水流速度降低,使污染物自然沉淀等等。
承接:看来,治理污水确实是不易的,减少水污染,我们能做什么?
同学通过讨论,形成观点:保护环境,我们力所能及是节约用水,减小对水的污染。
步骤⑸:第五组实施,活动主题“看看我们做了什么?”(3分钟)
发现问题:通过第三组小组成员对校园中水资源使用中的问题,发现污染水的现象很严重,饮水处、食堂经常可以看到丢弃在水池中的方便碗,塑料袋等等。
互动活动:采访同学:“你们平时见到哪些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同学一一作答。
引导:减小对水的污染,需要我们科学用水,从身边做起。
3.教学延伸:我们能做点什么?(3分钟)
活动:同学讨论,派代表阐述
? 每人说一件不当用水与污染关系的实际事例
? 举办校园用水防污染优化方案设计比赛
? 开展“合理用水,减少污染家庭diy”活动等等
4.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调查,意识到人类活动造成对水的污染,了解到为了与环
境友好相处,我们这个城市已做过或正在进行的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并结合实际,讨论了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改进,有效防治水污染。大家交流得很好,也提出很多好办法。在以后的实践中,大家试着把这些好的方法用到实践中,并向你周围的朋友宣传,使大家都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对水的利用与保护,都认识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科学利用水,自愿地加入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列中来。
第二篇:高二英语选修6 Unit3 教案1
教案3
人教选修6 Unit 3 A healthy life Using language Teaching aims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AIDS and HIV.Teaching important&difficult points 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AIDS and HIV.Teaching aids tape recorder, slide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 in T: What is 1 December 2007? World AIDS Day, 1 December 2007.World AIDS Day is 20.Slogan:
“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Slide show President Hu Jintao(L)shakes hands with an HIV patient in a hospital in eastern Beijing Friday morning.Slide show HIV is increasing in every region of the world.International Statistics People living with HIV: 33.2 millio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worldwide 30.8 million adults 15.4 million women
2.5 million children under 15 New HIV cases in 2007: 2.5 million total new cases 2.1 million adults 420,000 children under 15 HIV-related deaths in 2007: 2.1 million total deaths 1.7 million adult deaths
330,000 deaths among children under 15 Step 2 Questions What is HIV?
HIV is a virus that attacks the body's immune system-the body's defense against diseases.A person infected with HIV may not have symptoms to start with, but eventually without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immune system will become very weak and they will no longer be able to fight off illnesses.What’s a virus?
A virus is a very small living thing that causes disease.What is AIDS?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这是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Step 3 Quiz
T: Now lets do a quiz and see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IV/ AIDS.Slide show True or False Quiz 1.Only bad people get AIDS.2.It is dangerous to get close to a person with AIDS.3.In 2002, there were more than 40 millio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AIDS in the world.4.You can only get HIV from injecting drugs(毒品).5.People who have HIV look different from everyone else.6.Evidence show that men get AIDS more easily than women.7.It is very likely that you will die if you become infected with HIV.Keys:FFTFFFT Step 4 Reading 1.Skim the poster on P22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purpose of each section.Section 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what the diseases.Section 2: Ways to protect yourself.Section 3: Some common myths dispelled.2.Read the poster on P22 and then choose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The word “homosexuals” means______.A.People only attracted by the same sex B.People who don’t care about themselves C.People who are very sexy.D.People who often have sex.2.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__.A.HIV is the same as AIDS.B.HIV is different from AIDS.C.HIV weakens a person’s immune system.D.You can have HIV in your blood for quite a long time.3.In order to stay safe, you ____________.A.should not use the needle someone else has used.B.have to avoid using anything else that the person has used while injecting drugs.C.should use a condom if you have sex with another one.D.All of the above.Keys:AAD Step 4 Discussion 1.What can I do to support World AIDS Day? At school, you can support World AIDS Day by: Having a dressing up, down or fancy dress day.Putting up some posters-get people talking.Making and selling red ribbons.Organizing a creative writing/poster campaign.Arranging a sponsored three-legged race or balloon release.Getting your friends, family,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expand their knowledge about AIDS.Using your imagination!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AIDS red ribbon?
The red ribbon is an international symbol of AIDS awareness that is
worn by people all year round and particularly around World AIDS Day to demonstrate care and concern aboutHIV and AIDS, and to remind others of the need for their support and commitment.2.How should we act towards people who have HIV/AIDS? 3.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m? Don’t look down upon them.Show love and care to them.Help them fight fear, shame and injustice(unfair).4.Imagine what the world will be like if there is no HIV or AIDS.Discuss in groups of three and then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imagination.Step 5 Homework Read the passage Successful AIDS Programme in Yunnan in Reading Task in the workbook and finish the questions.
第三篇:政治选修6(人教)期末测试题
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
B、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为重要
C、德治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D、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①艰苦创业②爱国守法 ③关心群众④明礼诚信
⑤团结友爱⑥文明守信⑦勤俭自强⑧敬业奉献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⑦⑧
C、②⑤⑥⑦⑧D、①③⑤⑦⑧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4、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①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②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和创新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法律约束力 ④是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东汉时候,有人向大臣杨震行贿,还告诉他:“幕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他严厉拒绝了贿赂。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在道德修养实践中,要()
A、拒绝贿赂B、做到慎重
C、做到慎独D、严于自律
6、“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荀子的话包含了()
A、济危助困B、勤俭持家
C、邻里团结D、爱护公物
7、某医院实行专家挂牌坐诊服务,但高额的挂号、医疗诊断费用令一般人望而却步。这种现象()
①违背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准则②不符合集体主义精神③是医院经济效益的需要④是专家名医的“名人效应”所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在现在生活中强制性的垄断行为颇为盛行,如有的电信部门要求用户必须买其制定的手机;办理《驾驶证》,就得买头盔等。这种行业垄断行为()①不仅限制了相关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②为地方保护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
③违背了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④其实质是用不正当竞争的手段牟取利益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针对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新趋势和新特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强调()
A、注重效率
B、维护公平
C、把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结合起来
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10、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改革成果()
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②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公民道德建设核心的要求③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需要④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在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D、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2、公平的市场竞争()
①要求生产者提高产品的价值量②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③要求市场主体遵守市场规则④要求市场主体诚实守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2005年8月12日,某市一酒店举办了“满汉全席”的公开展演。共展出冷热荤素196道菜品,动用演员80余人,高级厨师30余人,其他工作人员30余人,前后耗费资金20余万元。20万元约相当于该地区30个农民一年的收入。展演之后,这些真材实料耗巨资制作的美味佳肴大部分只能倒进垃圾桶。这种做法()
A、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B、是店家的商业行为,与他人无关
C、我们的目的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2004年4月,重庆市三名初一学生连续三天在网吧玩游戏后,在回家的路
上因太困而坐在铁轨上睡着了,其中两个孩子被火车撞死,网吧之祸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14、上述悲剧的发生说明()
A、网吧的存在一定会造成类似的悲剧
B、一定的原因必然导致一定的结果
C、原因和结果是可以转化的D、必须消灭因果联系
15、网吧之祸虽一次次发生,可黑网吧仍然大量存在。这说明()
A、承认因果联系,并不一定能认识事物
B、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人们就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行动
C、网吧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D、人们没有从行为的后果中总结经验教训
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贸易磨擦也迅速增加,2005年,涉案金额近百亿美元。为此我国大力推行自主创新战略,创立民族品牌,坚持以质取胜,转换贸易增长方式。据此完成16~18题。
16、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意义在于()
①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③缩短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④有利于实现其商品的价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一个既能生产打火机,也能研制航天飞船的国家。“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由此,反映出的经济学道理是()
A、有利于我国商品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
B、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c、有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D、取决于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18、转换贸易增长方式,就是要
A、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B、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护民族工业
c、在对外贸易中,必须提高技术水平,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D、在对外贸易中,禁止初级产品出口
19、下列关于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产生重大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科学发现为技术发明和应用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知识、新方法②历史上重大科学发现所引起的技术突破,都引发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③科技的发展,在极大的改变世界面貌,深刻地影响社会关系的同时,也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④现代科技对人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2005年3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责令立即停建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该项目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停止建设,立即依法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这表明()
A、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B、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环保进行宏观调控
C、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环保进行宏观调控
D、国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增强了21、2005年8月14日,国家发展政委、中央文明办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的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全民开展节约活动()
①可以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②有利于优化资源配臵,提高经济效益③可以彻底改变我国资源严重浪费现象④可以提高国民节约意识
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22、2003年我国钢材、水泥、原煤消耗分别占世界总消耗的30%、40%、31%,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A、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B、拓宽能源进口渠道,缓解能源压力
C、大力发展能源工业,提高原油和煤炭的产量
D、改善投资环境,保障安全生产
为了保护母亲河,三峡地区青少年在库区及长江上游沿岸大力植树造林,治
理水土流失,还开展生态监护活动,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监督,对向江河乱排乱倒废弃物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揭发。据此回答23---25题:
23、上述材料表明()
A、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作风
B、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C、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强化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是因为()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正确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决定物质
25、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这一行动中,国家应该()①通过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引导企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③养成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过度包装
④依法治理环境,加强环保执法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50分):
26、(11分)2006《中国骄傲》人物评选活动结束,最终有8位(对)英雄入选,他们中有: 在火灾中将呼吸面罩让给被困者的消防战士李晓辉;肆虐的山洪来临时,救了全村人,自己却淹没在洪流中的妇女主任陈淑秀;为保住8岁男童的眼睛,竭尽所能的两个12岁男孩李函泽、赵佳龙;路遇惨烈车祸,及时伸出援手救出27人的熊文清……8位(对)获奖者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然而却在危难时刻做出了决不平凡的壮举。他们用无悔的青春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他们用责任、勇气、智慧和爱心奏响了2006年英雄的乐章。时代呼唤英雄,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英雄!
问题:(1)这些英雄的事迹是否也同样感动着你,请分析这些英雄榜样何以产生
如此巨大的力量?(6分)
(2)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向这些榜样学习,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5分)
27、(12分)材料一: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耗产生的污染强度比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要大得多。在农村地区,能源结构多以林木、薪柴等生物质能为主,这种消耗也是造成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可见,节能不仅具有节约资源的意义,而且具有保护环境的作用。
材料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我们所处的地球环境息息相关,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和谐相处,才能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家园更美丽。然而,近些年,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长,逐利目的日益膨胀,环保意识日趋淡化,污染行为比比皆是,污染事故屡屡发生。有资料显示,目前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气、水体已不堪重负:国土面积的1/3被酸雨侵蚀;7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五类和超五类的劣质水占40%;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加了3倍;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
污染带来的损害已让人们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同时,也给全社会敲响警钟,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1)运用环境伦理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节约资源。(5分)
(2)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7分)
28、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不少步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用工业生产中的下脚料、宾馆的废旧毛巾、收购的废品甚至是医院用过的带血的纱布等经过切压成絮状、简单加工成所谓的“再生棉“、”人造棉“,再套上五颜六色的被套,低价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卖给宾馆和幼儿园,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身体健康。
(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什么问题?(3分)
(2)克服材料所述问题我们应提倡什么伦理原则?其意义何在?(6分)
(3)倡导这一伦理原则,如何做?(6分)
29、(12分)在网络交往中,活生生的人退到了网络终端背后,表现出来的只是符号。一个在现实交往中难以隐瞒自己的性别、年龄等,但在网络交往中则不然。自称妙龄少女的可能是黑面大汉,而自称李逵者则可能是位青春少女。这就是说,网民可以虚拟一个社号角色。当然,人们如果在计算机上安装摄像头,也可以进行现实的声像交流。
根据材料回答:网络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
第四篇:选修1戊戌变法教案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由于这一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救亡图存、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社会背景材料或影视材料,增加学生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奠定基础。★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1)原因:①《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合作探究】材料参见教材“学思之窗”
根据上述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提示:①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使日本终于实现了二十多年梦寐以求的扩张目标,并把朝鲜变成入侵中国的桥头堡。
②条约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加上后来“赎还”辽东半岛的款项,总共2亿3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清政府除了进一步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外债,而列强通过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③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设厂,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特权,同样享有这项权利。甲午战争后,列强便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沉重打击了尚未成长的中华民族工商业,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④四个新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航行特权的攫取,使各国得以深入长江流域广阔地区,直接掠夺那里丰富的资源和倾销商品,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⑤条约的割地规定,使中国失去大片土地,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19世纪末,这件大事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②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表现:
①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②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2、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及危害:
【备课资料6】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所谓“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政府为争夺中国市场,协调列强矛盾而提出的侵华政策,又称“海约翰政策”。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
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要求清政府增加偿还借款的本息;
②各地的自然灾害,不得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灾等,引发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2、措施:节支增收
(1)增额度: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2)降薪俸:降低官员薪俸;(3)裁军节支: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4)增税收: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等。
3、结果:
①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②封建官僚转嫁负担,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工业当作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3)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允许外资在华设厂,无法再禁止中国人设厂,又为了利于增加税收,便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出现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
3、困难:举步维艰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维新运动兴起的情况:早期改良思潮,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与《时务报》。早期改良思潮在鸦片战争后便出现了,是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进行了维新变法的实践活动,从而促成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多注重纵向知识的归纳比较,培养学生掌握梳理知识线索的学习方法,并将本课的教学既放在戊戌变法这个主题下来进行,同时也要以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认识,从而体会中国近代思想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改良思潮:
1、维新派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就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改革内政的主张。洋务运动期间派出国的留学生和外交使节回国后,扩大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它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找真理,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反映。这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3、思想主张: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君主、民主和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4、影响: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起承上启下作用。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仅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同时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生平简介:
2、主要著作和思想:
(1)思想: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变法理论依据,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康有为的早期思想强调“变”,认为“变”是“天道”,是“物之理”,提倡“托古改制”,他将公羊“三世”之说和《礼运》“大同”思想结合,推演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并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这一思想理论在同洋务派、顽固派斗争中起到进步作用,但其 “变”,只是 “渐进”,而不是 “骤变”,这是他后来思想蜕变的根源。(2)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3)特点: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的理论,是他借用传统的儒学,来阐发自己的维新思想,以瓦解封建主义思想体系。
(4)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政治运动
(1)时间:1895年(2)内容: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三项主张;(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中外纪闻》:舆论宣传 为了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初印一千份,后增至三千份,随《邸报》免费赠给京官,以便开通风气,由是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强学会:政治团体
(1)时间、地点:1895年8月,北京→上海分会(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3)参与阶层:康有为等维新派发起,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外国传教士加入。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1)生平简介:(2)维新活动: ①创办《时务报》,担任主笔:时间——1896年;地点——上海。②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
内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a.政治制度: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文教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影响: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欢迎,大大推动了编发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2、谭嗣同:(1)生平简介:(2)维新活动: ①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1897年)②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推动湖南维新运动的蓬勃开展。(1897年)
3、严复:
(1)生平简介:(2)活动与主张: ①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7年)②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内容: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意义:《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解构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循环论,对“公羊三世”为核心的历史进化论也是有力的冲击。《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也对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影响。
4、维新活动的影响:
(1)方式: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上书等(2)作用:
①启发民智:如严复的《天演论》进化思想的启蒙作用; ②组织力量:如成立强学会等; ③制造舆论:如“公车上书”、《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创办。④形成局面: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第3课 百日维新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走到历史前台,在中国资产阶级远未成熟的时候,发动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这次变法的有关情况: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百日维新。建议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利用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图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体会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对救国之路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进入政治实践阶段。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异想天开地想要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危局的维新变法运动。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2、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背景:德国强占胶州湾
内容:指出变法图强才能救亡图存
影响:感动光绪帝,为光绪帝采取接见任用康有为的行动提供了机会。⊙《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内容:重申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心(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时间、地点:1898年,北京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性质: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二、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6月)
光绪皇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一直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光绪于1898年(戊戌年)向慈禧要求实际的权力,让他进行朝政的改革。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书《请明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四月廿三),光绪颁布《定国是诏》(翁同和拟),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章京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梁启超、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历史上把这次运动称为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或维新运动,“维新”在这里是指提倡新学、推行新政、实施新法。
2、基本内容:
提示:从除旧、布新、作用、局限性四个方面列表总结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除旧
布 新
作 用
局限性 政治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没有涉及先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制度局、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工商业发展;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设兵船。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
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注:新政中未实行的措施
从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看,他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一些主张,但却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个要害问题,这充分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决不是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这也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变法只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
3、初步成果:(反映了„„,有利于„„,动摇了„„)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合作探究1】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比较 明治维新
百日维新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武装倒幕取得成功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实力强大,维新派掌握了明治政府的实权
皇帝没有实权,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具体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行之有效
未提建立君主立宪这个要害问题,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爪分中国的狂潮 【合作探究2】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第4课 戊戌政变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经过,教材对比说明了在戊戌变法中新旧势力的交锋情况,阐明了百日维新的失败结局,在史实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了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关于本节内容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为深入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新旧势力的概念:
新势力指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变新祖宗之法,政治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新势力的依靠是无实权的光绪帝,光绪帝有变法图强的意愿,同时,也希望借维新势力增强同慈禧斗争的砝码。于是软弱的维新派和同样软弱的光绪帝互为依靠。
旧势力是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坚守“祖宗之法”,反对西学变法,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大多趋炎附势,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追随旧势力,所以,旧势力在朝廷权高位重,在中央和地方很有力量。
新势力
旧势力
(弱,受约束)光绪帝
慈禧太后(强,控制主宰)(解除远离)翁同龢
荣禄(提升重用)
(地方官员个别代表)陈宝箴
大多数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 袁世凯(两面派,给新势力设陷阱)
群众基础弱
社会基础厚
在新旧势力的交锋中,新势力明显处在劣势,为变法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举措: 旧势力
新势力 人事权 军 权
慈禧解除翁同和的军机大臣,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尚书四侍郎,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基 础
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慈禧训政
拉拢袁世凯,不识其真面目
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抵制新政
游说列强争取支持;各省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3、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
二、百日维新的失败:
1、导火线:光绪帝授密谕和接见伊藤博文
光绪帝在短短的几天内进行了一系列维护改革的举措,在守旧势力看来光绪帝听信“康党”之言所采取的激烈举动,已大大违背了“祖宗之法”,危及到了权贵们的切身利益。经过密谋,决定奏请慈禧“训政”,中止光绪帝处理政务的实际权力以扭转局面。而掌握实际最高权力的慈禧从一开始就希望所谓的变法在她能接受和控制的范围内。可是光绪帝竟然自作主张,慈禧自然恼怒。在光绪帝提出想建懋勤殿进行议政时,慈禧不准,且训斥光绪帝。光绪帝惊慌失措,迅速召见杨锐商议对策,授密谕,表示自身难保,求救。再次召见袁世凯,进一步拉拢,擢授侍郎,专办练兵。并暗示他可不受荣禄节制。面对危急的形势,康与林旭、谭嗣同、梁启超等共商,决定劝袁举行政变。袁世凯不置可否。这一幕反映了光绪帝和维新派穷于被动应付,胸无良策。此时大有“风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伊藤博文是日本前首相,对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日本为了和俄国争夺在华权益,表示愿意帮助中国改革。伊藤博文访华就是为了此目的。光绪帝“决意欲开懋勤殿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政治专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行”。这里说的东西各国政治专家,具体是指日本的前首相伊藤博文和英国人李提摩太,皇帝准备聘请他们为顾问官。目的有二:其一是贯彻维新派的一向主张联合英、日以抗衡俄国的外交路线,试图依靠英、日的帮助,来巩固皇帝和维新派的地位,对慈禧等守旧派构成威慑;其二向日本学习明治维新的经验,由伊藤指导变法改革。9月11日,伊藤博文以所谓私人游历的身份来到天津。他的到来使守旧派感到十分恐惧,担心外国人会干涉清廷的内政,支持光绪帝。伊藤博文访华增加了慈禧的恐慌和不满,慈禧担心沦落和日本守旧势力一样的结局,于是加快了政变的步伐。
2、标志:戊戌政变(1898年9月)
3、经过:
(1)慈禧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
(2)搜捕与镇压维新派人士: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逃往日本;“戊戌六君子”遇害。(3)废除变法: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余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具体原因:
①领导无力: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②缺乏群众基础:脱离人民群众; ③存在依赖幻想: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的幻想;
④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⑤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2、失败的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3、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政治: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因而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②经济: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思想: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④社会生活: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子、妇女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2】试从国际国内环境、思想文化、领导力量、改革途径、改革措施五方面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1)国际环境:
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中国: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2)国内环境:
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良(3)思想文化: 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4)领导力量:
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5)改革途径:
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6)改革措施:
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
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单元小结:
本单元以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为中心,阐述了19世纪60年代初到19世纪末4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从不断加深,直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60年代,在外国侵略加剧、太平天国运动打击的背景下,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科技来巩固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加速了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
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边疆出现危机并不断加深。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关头。新兴的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运动颁布了一系列有利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和社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最终导致失败,中国又一次丧失了民族振兴的机会。
第五篇:疟疾防治知识教1
疟疾防治知识教案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疟疾,怎样预防和治疗疟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疟疾是怎样传播的、典型症状是什么、哪种疟疾不及时治疗能引起死亡、预防疟疾的关键是什么。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什么是疟疾?俗称有哪些?
2、疟疾是怎样传播的?人与人之间会不会传播?
3、疟疾的分类有哪些?哪种疟疾不及时治疗会直接威胁生命?
4、疟疾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5、间日疟防治复发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6、预防疟疾的方法有哪些,关键方法是什么?防蚊灭蚊的方法又有哪些?到过恶性疟流行区或从流行区来的人该怎样预防?
五、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疟疾的作文;进行班会讨论活动;安排学生课外活动,如向家长宣传疟疾防治知识等。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让我们知道疟疾有蚊子传播、典型症状为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退热、恶性疟不及时治疗能引起死亡、防蚊灭蚊是预防疟疾的关键等知识。
此教案及试卷供各位健教老师参考使用!疟疾防治知识问答 学校名称
年级
班级
学生姓名
1、疟疾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的?
()A、接触
B、食物
C、蚊子
D苍蝇
2、疟疾的发病有什么主要的症状或不舒服?
()A、拉肚子
B、发冷发热
C、流鼻涕
D皮肤红肿
3、哪种疟疾不及时治疗能直接威胁生命?
()A、卵形疟
B、恶性疟
C、间日疟
D三日疟
4、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
()A、不吃不洁食物
B、带口罩
C、不接触病人
D用蚊帐
5、得了疟疾怎么办?
()A、到医院看
B、自己买药
C、不看病不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