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漫画中秋
漫话中秋节
主讲人:杜福振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文朋诗友和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祝你们节日快乐!
中秋节快要到了,“百姓讲郯”安排我给大家啦啦有关中秋节在郯城的民俗,因为中秋节正值三秋大忙季节,咱县过节习俗并不多,无非是节前相互送送月饼,到了十五的晚上,吃月饼赏月。唯恐还讲不好,讲的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小时候,每逢中秋月圆之夜,全家人就把饭桌搬到庭院里,在那棵洋槐树下围坐看月亮,听奶奶讲有关月亮的故事。月亮的清辉洒在庭院里,奶奶说,有一个美丽的仙女住在哪里,名字叫嫦娥,伴随她的是一只小兔子,这只兔子每天用药杵捣药,还有一个叫吴刚的男子在砍一棵桂花树,几千年过去了,这棵树老砍不倒。这是我儿时有关八月十五和月亮联系在一起的记忆,直到以后好多年,对月亮的神秘感觉老是伴随着我。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中秋节和月亮的联系才慢慢清晰起来。原来,中秋节只是我国的节日,更准确地说,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下面我从以下几下方面来讲讲中秋节:
一、人们对中秋节的赞誉
二、中秋节的由来
三、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1、嫦娥奔月
2、吴刚伐桂
3、玉兔捣药
4、唐玄宗梦游月宫
四、关于郯城的中秋节习俗
1、它是孝敬老人和融洽亲朋关系节日
2、中秋祭月
3、拜月的由来
4、赏月和吃月饼
五、关于月饼的由来
1、闻太师之说
2、嫦娥之说
3、唐高祖李渊之说
4、元末农民起义之说
六、中秋节流传于郯城的十则农谚
一、人们对中秋的赞誉
到了中秋时节,酷暑消退,秋高气爽,皓月当空,又圆、又大。自古人们就把中秋节视为吉祥团圆的喜庆日子,从天真孩童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丰富想象,游子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乡之情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豁达情怀,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仲秋赏月咏月的诗词文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最有代表性的还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说,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人们抒发感情,借月抒情的极佳时刻。
二、中秋节的由来
大家知道按咱中国的传统习惯区分,一年四季的时间是:“正、二、三月为春,四、五、六月为夏,七、八、九月为秋,十、冬、腊月为冬。一年中有十二个月圆,月缺。但是人们为什么非要把八月十五定为重大节日,而赏月、拜月呢?这是有它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一是:因为八月正是秋季的中月,十五又是中月的中日。此日恰逢月球、太阳、地球的位置正好形成180度,月球得到太阳照射的光线全部向着地球的夜半球,所以在地球上看月亮最圆、最大和最亮。但在春季,夏季和冬季的任何一个月,就没有这样的情况。
二是:八月十五还是一个祭祀丰收的季节,古时候人们有个朝祭,那是春季。因为中国历来就是农业大国,人们靠天吃饭。为了一年能风调雨顺,在春季都要祭天来祈求老天保佑农业丰收。尤其是皇帝要沐浴更衣,带着大臣们到天坛、地坛、日月坛、先农坛去祭拜老天。到了八月,获得大丰收了,他们不但要祭拜天地,而且还认为获得的丰收,是离不开月亮的恩赐,如果没有月亮赐予露水,没有月圆月缺来以计农时,就不可能获得大丰收。故而就要进行秋祭、也叫夕祭。
然而在秦汉以前,人们的秋祭是在秋分,但又因为秋分季节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到了秋分这天,并不一定是十五,月亮最圆的日子,好有月缺,人们不便于赏月、拜月和祭月。后来就摆脱了秋分的祭月习俗,而固定了在八月十五这个月亮最圆,最亮,最大的晚上了。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如
今,中秋节已被国家确定为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是月亮节,它的由来和活动都是围绕月亮展开的,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一)嫦娥奔月
首先说说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它说的是在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终日把大地烤得直冒烟,甚至连海水都快被烤干了,天下老百姓眼看无法生存下去了。都纷纷地祈祷上苍拯救黎民。这时,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青年英雄,于是,他带着弓箭就登上了昆仑山顶,站在山顶上,对着空中的太阳,运足神力,拉开弓箭,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拯救了世间人们和万物。只因他的盖世功劳,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不少青年之士都纷纷慕名前来向他投师学艺。人多了,难免“鱼龙混杂”,其中有个奸诈刁钻、心术不正,名叫蓬蒙的人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貌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了向众徒弟传授武艺和狩猎外,就是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他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长生不老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这包仙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就将药藏在自己梳妆台的百宝盒里,不料被心术不正的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要率众徒到
外地去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盒,拿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仙药,身子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既惊又怒,抽出剑去杀恶徒,谁知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晚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祈望她能再从月宫里回到人间,好与他和儿女们团聚。此后,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信息后,也纷纷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的晚上,在自己家里的院子里摆上香案、供品,边赏月边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拜月的习俗就在民间形成了。
(二)吴刚伐桂
再说说吴刚伐桂的传说。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说的是远古时候,在颖河有一 户姓吴的人家,家境较为富裕。吴老夫妇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 子叫吴刚,二儿子叫吴强,小兄弟俩自小一块长大,关系很好。待他父母临去世时,把两个儿子叫到自己跟前,说:“我们死后,您兄弟俩不要分开,要守住咱这份家业,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弟 弟也尊敬哥哥。”吴刚满口答应。谁知不到半年,吴刚取了媳妇
后,慢慢地就觉着弟弟在家里是一个多余的人了。他就跟弟弟说: “你已经长大了,自己该去干活养活自己了。村口有两间破草屋,还有家里的那头老牛,你平时砍柴的板斧都分给你,你自己过去 吧。
弟弟也不敢反驳,就牵着老牛,带着板斧去了草屋。以砍柴卖柴为生。平时以老牛为伴,老牛不仅为他驮柴,还帮他开荒种地。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还能维持生活。一年后的八月十五的晚上,吴强坐在屋前呆呆地看着天上的月亮。也不知在想什么。突然老牛说话了。它让吴强带上板斧,骑在它的背上,要驮他上月宫,并说月亮上有一棵结满金豆子的金桂树,只要砍上一斧,就会掉下许多金豆子,你拾回来,可以买几亩地,日子就会过好。于是,吴强就拿了板斧,骑上老牛,转眼就到了月亮上,一看果然有一棵结满金豆子的大桂花树,老牛叫他快砍,吴强不忍心伤害这棵大树,他只用斧背轻轻碰了一下大树,树上就掉下七粒金豆子,他赶紧拾起来,骑着老牛回来了。回家后置了十几亩好地,盖了三间大瓦房,自己精心耕作,日子越过越富裕。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再说哥哥吴刚,因为好吃懒做,又不务正业,坐吃山空,几年下来吃没了浮财就卖地,地卖没了就卖房子,老婆看看跟着他也没有什么盼头了,就跟着别人跑了。卖没了房子和地的吴刚,最后落得沿街乞讨。
有一天吴刚讨饭讨到弟弟门前,吴强一看是哥哥,赶紧接到家里,好酒好饭地招待,并留哥哥住在家里。几天后,吴刚问弟弟是怎么发的财。吴强就把实情告诉了他。到了八月十五这天,吴刚向弟弟要借老牛和板斧一用,弟弟同意了。吴刚骑上老牛带 6
上板斧直奔月亮上去,当他看到那棵结满金豆子的桂花树,心里一阵狂喜。抡起板斧就砍起来。每一板斧下去,金豆子就哗哗落一地。他也顾不得拾,一连砍了十几斧,地上落了厚厚一层,他才去拾。这时老牛看看吴刚贪心不足,再说时间也到了,老牛就驾起云头回来了。贪心的吴刚拾了满满一大袋子金豆子后,想回来时,一看老牛没了,他就只好自己留在了月亮上,懊悔地天天砍树。但这棵树怎么也砍不倒。
(三)玉兔捣药
下面再讲讲有关月宫玉兔的传说。
月宫玉兔捣药救黎民的故事说的便是在远古的时候的某一年,人间瘟疫流行,一下病倒了很多人。这种奇怪的瘟疫,病人吃什么药也不管用。人间郎中也毫无办法。于是,人们就焚香祷告,祈求上苍拯救人间。这天正好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圆又大,月宫的嫦娥娘娘看到人间这场灾难,又听到了人间的祈求和呼救声,于是,她就派捣药的玉兔下凡来拯救人们。
玉兔受命后,化作美丽的少女来到民间给百姓消灾。她不辞劳苦地走街穿巷,为百姓治病。一连几天几夜没有休息。病人吃了她的仙药,病就好了。慢慢地瘟疫也就控制住了。人们为了感谢她,给她钱财她也不要。当她治好最后一个人时,累得实在是撑不住了,就靠在一棵大树上睡着了。人们体谅她,都静静地围在她的四周守护着,唯恐惊动她休息。这时,突然有人发现姑娘的头上慢慢地长出两只长耳朵。就惊叫起来。叫声惊醒了玉兔姑娘,她睁开眼一看,人们都在惊奇地看着她。她不自觉地 7
用手一摸自己的耳朵,方才明白是自己睡着了,不留神现出了本相。于是,她马上变回少女摸样。并不好意思地说:“实在对不起!我吓着大家了吧?实不瞒大家。我本是月宫里的玉兔,是奉了月宫娘娘嫦娥之命前来给大家治病的。现在大家的病痛已经解除了,我也该回月宫了,希望大家今后多多保重身体。”说完便腾身而起,直奔月宫而去。后来人们为了感谢月宫娘娘和玉兔姑娘,在每年的八月十五都要摆供举行祭月、拜月活动。
(四)唐玄宗梦游月宫
唐朝最有传奇色彩的皇帝要数唐明皇李隆基。而玄宗漫游月宫的传说则是他的传奇色彩之首。民间传说唐玄宗皇帝,在某年的八月十五之夜,在一得道道士{据说是与张果老关系密切的叶法善}的导引下,梦游月宫。见有百名白衣仙女在仙曲的伴奏下,为其表演“裳衣舞”,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醒后,玄宗默记仙曲,立即招来伶官舞女,依梦中之谱排练成传世乐舞《霓裳羽衣曲》,此后,每年的八月十五,玄宗都要驾幸太掖池听曲观舞,对月饮酒。后来传到民间,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三、关于郯城的中秋节习俗
由于咱中国富源辽阔,民族众多,在过中秋节上,各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但总的是离不了祭月、拜月和赏月的三种活动。
如果说起咱郯城的中秋节习俗并不是太多,现就过节的习俗简述如下:
1、是孝敬老人和融洽亲朋关系节日
在咱县人们在过中秋节前,也像过春节一样,老人有晚辈或出了嫁的女儿的,晚辈和女儿要在节前,买几包月饼和酒肉,提前去孝敬老人,亲戚朋友之间也有互相赠送礼品习俗。尤其是在一年中,对自己有某些帮助的人家,要利用节日去送礼答谢。工厂的工人要答谢师傅,甚至是有的学生和家长也有答谢老师的。就连友好的单位和单位之间也有互相走访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孝敬老人和融洽关系的节日。
2、中秋祭月
其实,我国祭月的习俗源远流长,可以上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在咱们郯城过去过中秋节,也就是一般的人家都要在晚上,皓月当空时,在自己家里的院子里按上供桌,桌子上摆上月饼和切成莲花瓣的西瓜,焚香遥拜。
然而有钱而又讲究的人家,在桌子上还有摆上各种时鲜水果的,如:摆上一对桃和石榴,寓示着“桃献千年寿,榴花百子图”;柿子和苹果为一对,取其“事事平安”之意,再放一把枣,又有“早早平安”之说;再加上栗子,柿子和栗子,还有“利市”的含义;放一盘桂圆,则表示“贵在团圆”;葡萄的含义是“子孙满堂”,九节藕则表示对远方未归的亲人的怀念,“藕断丝连”。
但绝不能摆梨,因为“梨”和“离”是谐音,犯忌讳。当然还有的在供桌的两边放上鲜花的。供桌摆好后,点燃上蜡烛,一家人围在桌前,对着月亮遥空跪下祭拜,并默默许愿,拜后人们才能吃桌上的供品。
为什么说不能少西瓜呢?因为人们过去传说西瓜是一种野兽的头,它凶猛强悍,到了每年八月十五夜总要出来伤人,所以人们要在中秋之夜切了吃掉它以解气。
3、拜月的由来
过去拜月主要是少女的事,男子是不拜月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感恩月亮的月圆、月缺使人们掌握农时季节和恩赐甘露使农业丰收,故而慢慢地演变在八月十五的晚上也拜月了。为什么说拜月主要是少女的事呢?这是因为相传在春秋时期的齐国,有一名丑女叫无盐的引起的,该女幼年时就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在未被宠幸前。某年八月十五晚上赏月时,皇帝在月光下看到她,觉得她美貌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就是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貌美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4、赏月和吃月饼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北宋年间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明清之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
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人们以月寄情,“民间赏月、拜月”成为人们对团聚、康乐和幸福的寄托。
在我的记忆里,中秋夜晚祭月后,一家人会围着祭月后的供品,边吃着边对空中的皓月,观赏月中的美景,传讲着一些有关月亮里的神话故事。像我们小的时候,所吃的月饼仅限于外皮是用食油和的白面,擀成薄皮,内里有包枣泥馅的;有包白糖馅的;有包豆沙馅的;还有包冰糖馅的,里边带有西瓜籽米、葵花籽米,香花生米、青红丝等。
家庭生活困难的,不一定有丰富的食品,但到了八月十五,总得买包月饼,晚上好祭月用。祭过月后,一家人再围着供桌分享。家庭条件好点的,孩子们少的人家,每人可摊上一个月饼。家庭经济条件差,而又孩子多的人家,就把月饼切成两半或四半,一人摊一小块,尤其是孩子们拿着到外边,与众小伙伴玩耍时,边扣一点吃着,边看着天上的明月,述说着月亮中哪是雪里树;哪是持杵捣药的玉兔;哪是嫦娥姑娘等也颇为有趣。当然在全国各地都有各地的赏月习俗。其中有的少男少女在月光下对山歌,有的到野外踏月光;等等不一。
就月饼而言,千百年来随着制作工艺的发展,我国的京、津、广、苏、潮式五大类月饼质量、品种、花样也层出不穷。现在已分别有肉馅月饼、素馅月饼,禽蛋陷月饼。按味口分则有甜味,咸味,甜咸味和甜酸味等。还有什么海鲜月饼、蔬菜月饼、鲜花月饼、水果月饼等等。
在咱县除了有上述优质月饼大量供应外,还有马头生产的底下大上边逐个小,形成宝塔形的素油制作的清真月饼,也倍受人们青睐。
当在节前,你走进每一个副食品店,就见货架上摆满了缤琅满目,全国各地生产的,外观上印着,有什么“嫦娥奔月”、“银河月夜” 等精美图案的优质月饼。这些象征着团圆的月饼。供人们任意选购。
五、关于月饼的由来
中秋拜月要用月饼,因为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民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主要有以下四种由来传说。
1、太师饼之说:
说的是殷周时期,由纪念闻太师的“太师饼”演变而来。闻太师名闻仲,是商纣王时的当朝太师。他曾为商朝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横征暴敛的商纣王也怕他三分。据说,当年他跨海东征时,因为路途遥远,气候多变,又赶上天气炎热,几十万大军还要渡海作战,无法随军运送粮草。海上又不能搭灶做饭,士兵带的一般干粮又容易变质,不能食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就发明了一种用面粉制作圆薄饼,烤烙后,水分少了,又有咸味,食用好几天也不变质。还便于士兵自带。就这样解决了士兵吃饭和打仗问题。从此留下了“太师饼”这一食品。后来传到民间,就出现了专门的作坊。故而从事烤烙行当的后人尊闻太师为祖师爷。
2、嫦娥奔月之说:
前面我讲的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仙丹飞到月宫后,但她深感寂寞和后悔。于是她就在八月十四的晚上,向其倾诉懊悔之意后,希望后羿八月十五月圆之时,用面粉做饼,团团如月亮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呼唤嫦娥。后羿照嫦娥说的做了,到了八月十五晚上,夫妻重逢了。据说吃月饼和供嫦娥的风俗正是由此形成,因此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3、源于唐朝祝捷之说:
说的是唐高祖年间,大将李靖{敬}出征得胜,于八月十五凯旋归来。当时有一吐蕃商人献面饼祝捷,唐高祖李渊接过精美的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的明月说:“应将圆饼邀蟾蜍。”接着便把圆饼分给大家,赏月食饼,由此演变成中秋节令食品的习俗。
4、源于元末农民起义之说:
最近我看了一本《另一半中国史》一书,了解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历史渊源。其中就涉及到蒙古族在元朝时对中原人们的残酷统治。当时他们把人分为四个等次,即:一等为蒙古人,忽必烈称之为“自家骨肉”;二等人为色目人,可能是指眼睛有颜色的种族,包括钦察人、秃八人、阿速人、唐兀人、畏吾儿人、回回、乃蛮人等;第三等才是汉人。
他的法律规定谁要是无辜杀死一个蒙古人,就得偿命;杀死一个二等人只罚银80两;但要是杀死一个汉人只罚一头小毛驴钱。
他们还对汉人实行了每十户派一名蒙古族军人叫做保长管理。汉人谁家要是取了新娘子的头三夜,得送给管理他们的蒙古族保长享用。所以有的人家,新媳妇生的第一个孩子,往往都要
掐死。还规定每十户只能使用一把菜刀,使完了,就得及时交给保长保管。但这小小的农家日常生活用品,铁打的菜刀,明明是铁制品,为什么叫十刀呢?就是因为十户才能使用一把,轮流着使用,起先人们叫它十刀,后来就演变成叫石刀了,沿袭至今。
由于,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人残酷的压榨统治,纷纷起义抗元。尤其是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最为强大,他暗中联合各路起义力量,准备彻底打垮元朝。但由于朝廷的军队盘查得十分严密,使联络信息传递十分困难。首领朱元璋为此事愁得是“食而无味,夜不能寐。”这时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条妙计说:“咱们可以趁着八月十五前,家家吃月饼的机会,生产一些月饼,把决定起事的联络信息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再把小纸条贴在每个月饼的底下,这样,就是他元军盘查得再严,他也不会注意到月饼底下的小纸笺就是联络信息。”朱元璋一想确实是个好办法。于是,就生产了很多底下贴了联络信号的月饼,月饼生产出来后,他命军士化装成农民,以八月十五前送礼的名义,送到各地的起义军中。各地起义军又仿效生产了月饼,分发到千家万户。不但各路起义军得到了联络攻打元军的信息,而且各家各户也得到了统一信息。即“八月十五杀鞑子。”到了八月十五这天,不但各路起义军纷纷响应号召攻打元军,也很快就由起义军的大将徐达,带领的起义队伍攻下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而且各村的村民也拿起农具,杀死了统治监督他们十户的一个的元军保长。继而元朝灭亡。起义成功。
消息传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十分高兴。连忙传下口谕,规定从此以后,只要是到了中秋节,就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 14
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这也就是为什么月饼的底下贴纸笺的来历。
说点话外题,本人可没有故意歪曲民族政策的意思。据说,每到八月十五,中原人民过节时都高兴地吃月饼,而曾经统治过中原的蒙古人则哭泣失去的统治。但这只是一种传说,其实元朝在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国,到1279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再到1368年灭亡,虽然只有162年的历史。但他们却开阔了中国富源辽阔的疆域。据说鼎盛时期,中国的国土横跨欧亚,可达两伊等区域,总面积有1560多万平方公里。只是到了清朝末期,由于慈禧太后软弱无能,被列强瓜分,仅沙皇俄国就侵占了近200平方公里去,虽然前几年我国与俄罗斯重新确定国际边境,他们仅还回来不到咱们现在的一个乡镇大的面积,但仍占去了我国156万平方公里国土。再就是国民党时期,在斯大林的独裁强权下,硬把我国的外蒙分裂去。再加上其他周边国家的侵占,使我国先后失去了5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只剩现在号称的960平方公里的国土。实在使人痛心。
为什么毛泽东主席称铁木真为“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可能于他开阔疆土有关吧。
六、流传于郯城的中秋节农谚十则:
你别看在咱郯城过中秋节的习俗虽然不多,但流传于民间的农谚却不少,下边我简单介绍十则:
1、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15
这是说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两个对应的节日气候关系,如果正月十五的晚上天要是下了雨雪,那就叫不收灯,八月十五准没有好天气,或者会云来云去,不一定能看到又圆又亮的月亮。否则,八月十五要是天气不好,正月十五准也没有好天气。
2、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老天
这是说的八月十五在敬月婆婆时的供桌上,是绝对不能少了的两样供品。
3、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
这是根据咱们郯城县的气象来说的,到了每年的七月十五,咱们这里的梅雨季节基本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是旱还是涝就已成定局。八月十五定太平,因为到了八月十五前后,是我们的秋粮收获的季节,是否是丰收年,能不能使人们过上太平日子,也已成定局。
4、“八月桂花香”
这是说的到了八月十五前后,正是桂花怒放的季节,空气中飘散着浓浓的桂花香气。咱们这个地方养桂花的少,还不明显,这时你要是到江南一带,因为他们不论大小城市街道的绿化苗木多为高大的桂花树,树上花团簇簇,呼口空气那真是芳香肺腑。固有此说。
5、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这是用拟人的手法来赞美中秋节的皓月。或以皎洁的明月来形容人遇到某一高兴的事情的愉悦心情。
6、十五不圆十六圆、过了十六少半边。落四不落五。这是说的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过了十六,慢慢的又转入了月缺了。
落四不落五,是指天每个月的十四天明时,月亮就落到西方去了,但到了十五这天的天明时,月亮还悬在西方的天空。
7、八月十五雁门开,小燕走了、大雁来
这是指咱们这里的节气时令,到了八月十五,由西伯利亚向南迁徙的大雁,就到了咱们这个地方,而在咱们这个地方繁殖的小燕子,耐不住逐渐的寒冷,而开始朝南方迁徙了。
8、八月十五雁门开,孤雁脚下带霜来
这是说的过了八月十五后,咱们这里的天气就逐渐的寒冷了。
9、年过中秋月过半,人过四十完了蛋
年过中秋是指一年的12个月,已经过去了一多半,月过半是指每个月过了十五,也就过去一个月的一半了。至于人过四十完了蛋,这是有的人的一种消极情绪,认为人超过了四十岁,就已经体力、脑力都下降了,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尤其是在政治仕途上,由于在基层的干部任用上,有个严格的年龄限制,如果你没有特殊贡献,一般也就得不到提拔了。
10、八月十五做月子、赶节上去了
这是一句歇后语,说的是某人做的某一事情,正好与某事巧合了。
结束语
中秋节的团圆寓意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故而中秋节的主题是团圆,团圆也是中秋节的主要民俗信仰,中秋团圆是人的团圆,是人与景的融洽,情与景的交融,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团圆的信念是安定、团结、和谐。这种信念不仅小家庭需要,大家庭也需要,国家更需要。团结不仅仅是中秋节的一种信念,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普遍的生活信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寓意是深远的。
谢谢大家。
第二篇:有趣漫画
有趣漫画《父与子》
父与子漫画作文 | 2014-04-07 16:08 这是一本选材于家庭故事的漫画,它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该书主人公是一对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儿子淘气可爱,是一对世界著名的欢喜冤家。虽然这本书里没有文字,但其有趣的漫画,却让人更懂得了漫画的内容。父与子,他们过着无忧无虑,快乐温馨的生活,从一对普通的父子成了200万马克和宫殿的继承人,又漂流到无人的小岛,但他们那善良、淳朴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随着他们到漫画结尾。这部漫画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动了数亿读者,但其间又不失搞笑之风。那就让我来介绍 父子俩吧!|||爸爸 这位爸爸深爱着自己的儿子,虽然没有真正为我们说明,但在他的每一个举动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他非常善良,也非常幽默,同时带着一种傻乎乎的感觉,让人一见到他就有一种想笑的冲动。哦,对了,他还经常为了一些小错误,打儿子。不过,棍棒底下出孝子,儿子非常爱他的爸爸;俗话说;打是情,骂是爱。爸爸因为把孩子当做亲人,所以才打孩子。这是一位十分爱自己孩子父亲。|||儿子 这是一个聪明、淘气的小男孩,他时常会“捉弄”老爸,但同时他又会使用他的小聪明替爸爸解决问题。但有时却会被爸爸“误解”,招来一顿痛打。他爱他的爸爸,当他的爸爸受到别人嘲笑时,他总会替他的爸爸打抱不平。这个小男孩虽然有一点小聪明,却总是想找机会不学习,哦,对了,他还很贪吃。就像我一样,会偷偷拿零花钱买东西,他和我一样有着纯真的遐想,有着无限的幻想。我们唯独不同的是:他有的是快乐的童年,巨大的空间。这是一对快乐的父子,这是一对犹如兄弟的父子,这是一对搞笑幽默的父子。他们善良,他们淳朴,他们乐观,他们……他们就像是一对铁哥们(哦,比铁哥们还铁!),形影不离,最令人羡慕的是:他们之间没有隐私!这就是父与子,一对不一样的父子,一对乐观善良的父子,一对令人羡慕的父子……不仅小说里,真实生活里也是有的哦!||| 今天在课堂上,老师一看到汤姆的作业本就大发雷霆,他忍着怒气把汤姆叫到讲台前,语重心长地说:“汤姆,你作业怎么做得这样糟糕?回去让你父亲签名,看他怎么收拾你!”汤姆的脑袋耷拉得像打了蔫的茄子,他甚至听到了下面同学的嘲笑声,汤姆心里很沮丧,这可怎么办啊,如果爸爸看见了,还不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放学了,汤姆垂头丧气地先前走着,边走边想对策,不一会儿就想出了一条“诡计”,他赶忙跑回家。一进门,就故作镇静地对爸爸说:“爸爸,咱们玩一个游戏吧,我先给您做一个示范。”说着他放下书包,找来一条围巾蒙住眼睛,拿起笔摸索着在纸上练习自己的签名。他边写边问爸爸:“爸爸,你看我的签名怎么样啊?你不行吧?”“这有什么呀!”不出所料,爸爸上当了。说着他摘下汤姆眼睛上的围巾,蒙在了自己的眼睛上,也学着汤姆的样子趴在地上练习签名。汤姆抓住机会,蹑手蹑脚地走到书包前,取出自己的作业本,小心翼翼地放在爸爸的面前,爸爸还蒙在鼓里继续写呢!等爸爸签完了名,汤姆又迅速把作业本收回书包里。
看到大功告成,汤姆如释重负地说:“爸爸好了,游戏可以结束了。”爸爸摘下围巾,对着签名自我欣赏起来,看着看着,有点纳闷,自言自语地说:“我明明签了四个字,怎么只剩三个了?”看着爸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汤姆得意地做了个鬼脸。
第三篇:廉政漫画
严以修身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律己
严以律己,是严以修身和严以用权的前提,严以律己不仅要严律己一时,更要严律己一世,方能泰然。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
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孔繁森廉洁小故事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省局召开全省地税系统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动员视频
会议
1月14日,省地税局党组召开全省地税系统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动员视频会议。省委专题教育第13巡回督导组袁光翰组长一行4人到会指导。省局领导,省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省局稽查局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各科室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各州(市)、县(市、区)局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红霞代表局党组对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作了全面动员部署。
张副局长强调,地税系统开展专题教育,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具体行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带头作出表率,树立正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和带动身边群众和干部职工,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张副局长指出,全省地税系统开展专题教育,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要认真开展宣传发动和学习教育。进一步
增强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要抓好征求意见和查摆问题。通过 “六查六看”、“三对照三检查”和“回头看”,进一步找准找实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深刻进行党性分析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在找准查实问题的基础上,党组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并在今年“七一”建党节前后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四是要积极开展整改承诺和专项整治。针对在专题教育中查摆出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对策措施,积极开展整治。
张副局长要求,抓紧抓好专题教育,必须做到“四个强化”:强化领导责任。各级党组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确保专题教育取得实效。强化督促指导。巡回督导组要严督实导,层层传导压力,从严从实推动专题教育有效开展。强化系统安排。要借鉴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做到“五个坚持”,注重“五个结合”。强化舆论宣传。要充分发挥地税网站、地税期刊等载体正面引导、广泛传播的作用,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开展专题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
动员会上,省委第13巡回督导组组长袁光翰同志,就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开展好专题教育提出5点
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主动自觉积极参与、投入。二是要深刻理解,准确定位。深化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三是要明确步骤,落实措施。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查找问题,严肃认真搞好党性分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环节的工作。四是要前后衔接、协调推进。专题教育要认真开展“回头看”,贯彻从严从实要求,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五是要明确任务、履行职责。省委巡回督导组在开展专题教育中,将切实履行好主要职责。
赵正富纪检组长就抓好会议的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3点要求:一是各级党组要迅速行动。要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谋划实施方案,及时成立工作机构,迅速部署落实,在全省地税系统掀起开展专题教育的学习热潮。二是党组书记要把专题教育抓在手上。党组书记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抓好专题教育。三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积极参与。要正确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这次专题教育的关系按要求有序推进,有力推动全省地税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转思想、转作风、出成效。
第四篇:漫画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最近,读了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一本著作《教育漫话》,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被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打动了。
《教育漫话》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第一件应当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从日本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一同进行友好夏令营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孩子的体质比较差,面对中国孩子较弱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
第二个话题:德育。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不能忽视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的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
洛克指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第三个话题才是智育。洛克先生认为,相比于品质,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三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所以本书中,把智育放到最后来谈。他首先提醒我们“应该极力注意,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他就会立刻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习看做是一种游戏、消遣,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这种观点,他在书中曾多次提起。主张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对儿童充满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给予鼓励。在语文学习上,洛克先生是反对机械学习,反对靠文法学习语文的,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法国妇人教一个英国女孩学习法文,只是和她闲谈,一点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语,有了一两年的功夫,英国女孩就能把法文说得很好,读得很好了。在本书的最后,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与别人区别开来。两个儿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的。”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和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如这一段话,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犯的错误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影响,还能补救多少?总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
成为不平凡的人篇二:教育漫画读后感
读《教育漫画》有感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无论将来如何,一个人童年起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基础。洛克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同时他也认为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在《教育漫话》的序言中,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同时他还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国家的繁荣与幸福也靠国家具有良好的教育。翻开《教育漫话》,第一句话是“健康之精神寓于教育,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洛克充分认识到了健康的身体对于生活事业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认为不能给儿童娇生惯养的生活,要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艰苦的品格。同时还认为儿童从小就应该学会游泳,认为游泳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他认为儿童之所以受不了寒冷,只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养成一种抵御寒冷的习惯。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能受得了的。还有一些在饮食方面的建议。例如不能喝酒或者喝烈性的饮料;要避免吃一切的糖果;水果要有选择有节制的吃等等。在他建议的那些做法中,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有的似乎有些极端,但是也是很有启示的。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关注的太少,把大部分的目光都放在了孩子的智育上。殊不知,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是无用的。父母在物质条件上尽最大的力给孩子满足,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于是出现了很多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王子,而家长的溺爱同时又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而洛克对于德育的重视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洛克看来,德行构成了绅士思想品质的核心:“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今世就都得不到幸福。”“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行,在他的教育思想里有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首先是时间问题,德行的教育要趁早,他认为一般人教养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犯了错,就要加以教导,不能认为孩子小的时候过失没有大的损害就纵容他们,这种溺爱必定会使孩子学会打人、骂人、为所欲为,孩子如果在幼年的时候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成年以后是很难改正的。其次是手段和方式,洛克在其中提到了以下几种德育的方式。
1、奖惩教育。他既反对用体罚的方式也认为用儿童的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这也并不就是说他完全反对用奖惩的方式来教育儿童,而是我们要选择得当的奖惩的方法。在奖励的时候不能因为不让儿童做这件事就给他另一个许诺,这样只不过是转嫁了他的欲望,甚至是扩大了他的嗜欲。精神的奖励要优于物质的奖励,这种物质的奖励会使得儿童得到鼓励他们去奢侈、骄傲、贪婪、追逐物质的错误讯息。可以通过赞美、鼓励、尊重的方式来达到奖励的目的。这种精神的奖励目的是为了使儿童懂得尊重和羞辱的意义。如果能够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就会使儿童具备一个真正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会永远发生作用。关于惩罚,洛克认为惩罚首先不宜多使用,“受罚最重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成人的。”惩罚首先要趁早,一旦使用适度,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后,就要放松,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趁早是为了在儿童很小的时候,树立父母的威信,使他们畏惧父母,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管教提供可能的条件。在这中间,他论述了自己关于鞭笞这种教育方式的想法。认为这是一种贪便取巧的教育方式,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办法。会使儿童为了避免痛苦而违心的去做一些事,同时会使我们期盼儿童爱好的事物产生更大的厌恶,还有可能养成奴隶式的脾气。首先要纠正一个观点:鞭笞不是为了使他们感到痛苦,而是为了使他们觉得羞耻。身体的痛苦是短暂的,很快就可以忘记,而羞耻之心才可以真正使儿童避免再次犯错。要制裁他们的德行,而不是要制裁他们的身体。如果又比鞭笞更好的方式能够让他们得到羞耻之心,就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他例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上流社会的人,他的孩子最怕被人脱掉鞋子,正和别的孩子畏惧鞭笞一样。那就可以用脱鞋子来代替鞭笞。惩罚要尽可能地避免,鞭笞是最后的方式,其前提是所有的温和的方式都起不了作用的时候。因为鞭笞如果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自然便会产生极大的害处。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一味地避免和反对惩罚教育,难道真的就是好的教育方式吗?我看并不见得,关键不是要不要惩罚,而是惩罚的手段、惩罚的时机、惩罚的目的是不是正确,正确的适机的惩罚教育是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的。
2、练习法。洛克认为儿童不是仅仅能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规则可以被忘记,要达到长久的教育效果,必须要经过反复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习惯。一种动作经过多次练习,可以在儿童身上变成习惯。因为某种动作时时应用被强化的缘故,这种习惯就像是一件与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的事,用不着思考,也无需考虑。
3、榜样教育。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中,“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办法是:将儿童应该作或避免做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跟前”,“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所以,父母和教师必须重视榜样的重大教育作用。作为儿童的直接教育者,父母和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儿童的伴侣的影响和作用,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儿童如果常常和一些好伴侣在一起,定会受到好的影响,从而为教师的教育起一种辅助作用。以上是洛克家庭教育思想中比较核心的几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现代家庭教育的共鸣,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局限性,不可全盘照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洛克的家庭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教育需要父母和家庭教师有很高的素质,才能实现这种教育的效果。
《教育漫话》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教育过程中要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我相信他们终会因尊重而成人,会因为教师的宽容有度和耐心呵护,在感知后感动,在感动后明理,从而培植起不断进取的 动力。我们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篇三:教育漫画读后感 《教 育 漫 话》读后感
读此书共用十日,此十日颇感平静,思维深处却甚为震撼。《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我读后不禁深深佩服这位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书中深入浅出的描述,饱含哲理的文字,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让我不由自主地去领悟反思。《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书中大量讲述了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行和个性,如德行、理智、机敏、优雅、礼貌等。约翰?洛克认为,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行个性,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是终身受益的事。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使我支持洛克的上述观点。的确,对于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中的教育来说,有些基础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学习的态度、切合和针对孩子的有效的方法的形成等。根据读后所想,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教育应该养成哪些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和独特个性。1关于孩子的健康的培养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间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地描绘。”这是《教育漫话》卷首第一句话。约翰?洛克主张,孩子应从幼年起就进行锻炼;提出童年不宜穿太多的衣服,要多过户外生活,多做户外活动,多接近自然,多游泳,用冷水冼脚从而锻炼意志;饮食要清淡,多吃面食,少吃肉腻食品,不饮烈性饮料;多运动、多睡眠、多呼吸清新空气等许多有益的、具体的见解。约翰?洛克把健康区分为身(身体)、心(精神)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是“能工作、有幸福”的基础条件。“凡是身体和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便得到别的种种,也是徒然。”因此约翰?洛克要求家庭教育要充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着力养成孩子健康的品性。约翰 ?洛克的“健康”品性,既包括对健康的自觉意识,也包括科学地生活的常识。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家庭教育必须把保障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作为最基础的环节,要采取科学的教育、培养态度和方法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要帮助孩子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学会倾听和表达,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缓解压力,控制心态平衡的方法,学会理解和支持他人,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使孩子远离心理疾病,发展健全的精神。这点在我们的社会社会生活中尤为重要。2关于孩子的习惯的培养
“孩子因为年龄增长,自由便应跟着到来,许多事情他应信托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良好的原则和牢固的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习惯可以在这里是这样,在其它情形下也是这样。” “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简便。”习惯是经多次重复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去自觉的行为方式。约翰?洛克认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是给予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之在儿童身上固定起来;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可发生作用了。”这个见解无疑是正确的。我们的言行、品质、个性,说到底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而已,好的习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优秀本质上是一种习惯”。教育要着意养成孩子的好的习惯、优秀的习惯、形成将来成功的习惯。好的习惯很多,积极思考的习惯、谦逊的习惯、全力以赴专心致志的习惯、做事一丝不苟的习惯等。从小处看,仔细观察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归纳总结的习惯、善于反思的习惯,甚至于约翰?洛克提到的早起早睡的习惯、严格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等。教育要努力发现和保护孩子在各个方面的优秀的行为,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3关于孩子的分享的培养
分享意味着彼此共享,分享意味着相互理解与合作。《教育漫话》中约翰?洛克提
出,教育要培养孩子与兄弟姐妹、与伙伴、与他人分享事物,分享知识和快乐的品性。他说,“关于取得事物与占有事物,你要教导孩子,使他们能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分给朋友,一点也不要为难,不吝啬,使他们从小就从经验中知道,凡是最大量的人也是最富有的,而且还得到别人的敬重与称誉”。“分享”可使兄弟姐妹之间来得更加和睦,更有礼貌,且同样推及旁人。“分享”可使儿童养成温厚、对人和善、慷慨、以及得到一种快乐,视为一种值得自豪的事。的确,使学生学会分享,可以使他们学会在关心、欣赏自己的同时,同样关心欣赏他人,可以使他们有效地团结合作,有效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效地走出自我中心和自我封闭,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积极接纳他人和换位思维的技巧。最终,“分享”的品性有利于他们毕生的健康成长。约翰?洛克多次强调,“分享”的品质要从小加以培养,“使儿童经过不断的练习,便能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给予别人而不觉为难。”“乐于赠予别人的美德,要加以培植。”儿童的美德应“建立在大量与慷慨地把自己所有的或好的东西去给予别人上面”。这些见解和教育要求无疑都是有益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别人,这是当前独生子女一代的性格通病,而当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约翰?洛克所提到的这种“分享”品质的培育又是何其缺失。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有着不可弥补的根本缺陷,那就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和教育情境会造成孩子的独占性格,而缺乏与他人分享的宝贵经验。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理性、有同情心、有爱心,一个根本不知道关心人、同情人、爱别人的孩子必定会生出阴暗的心理,整个心灵人格也不会健全。因此,必须认真记取约翰?洛克的教诲,在家庭教育中充分注重孩子的分享品质的培养和训练,父母应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学会爱人,学会移情,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民主与合作,学会与他人分享事物、分享知识、分享快乐、分享情趣和其它经验,从而使他们的个性保持健康和丰富。
《教育漫话》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教育过程中要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在感知后感动,在感动后明理,从而培植起不断进取的动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要实践—总结—再实践。让教书不只是念书,用诚心去做独一无二的教育。
付玉娟 2015.8.20篇四:《漫画日本》读后感
《漫画日本》读后感
这几天我看了《漫画日本》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这本书通过漫画的形式生动地讲了日本与韩国的区别、日本成功的七大秘诀、日本的崛起及日本的苦恼。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几个道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条心,大家齐心协力就成功了一半,难怪有句老话只要一条心,黄土变黄金,其次是做事情前要计划好,不打没有准备的仗,要不那样只会让自己措手不及最终以失败告终,还要学会取长补短,就像日本人采用其他国家的物品加上自己的技术改良就形成了日本自己的物品,这就是日本汽车、电子、汽车、半导体、光电、多媒体、高级食品高速发展的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原因。但是,做这些的时候也不要做得太奇特了,不然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而与生活格格不入,1898年就是因此日本的经济像漏气的气球突然下落,迅速滑坡,这就是日本的苦恼了。这本书既风趣幽默又能让我学到知识,明白道理,所以我喜欢这本书。江苏南京浦口区琅琊路小学明发分校三年2班三年级:王昱天篇五:教育漫画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洛克看来婴儿出生时像是一块白板,人们可以在上面任意图画,然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千差万别,都是出于教育的不同”,而幼小时的教育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水性柔和,稍用一点人力就能将它引向别处,使河流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而有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儿童,对待儿童除了打骂便不知所措,这本书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建议,主要从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和知识与技能教育三方面给出了建议。
洛克的绅士教育不仅适用于17世纪的英国,对现在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尤其对于我们中国的父母们。
第五篇:漫画教案
语言文字运用-----漫画
一、常见的考查方式:
1、描述(说明)画面内容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设计公益广告语
5、写启示(感想)
二、漫画的基本特点:
1、漫画运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表现)现实,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2、漫画最大的特点是讽刺性或褒扬性。
三、漫画按性质可分成三类:
1、讽刺或者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或不文明现象;
2、表扬或者赞扬社会生活中被肯定的行为和现象;
3、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利有弊的社会现象,不作简单的否定或肯定判断,借助漫画传达某种认识或道理,意在警示或争鸣。
四、漫画解题方法:(读—思—写)
1、读图:①画面主体(背景、人物等)
②有效信息(文字、标题等)
2、读懂图: ①画面主体各因素间的关系(人或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②由表及里,联系现实,读懂画意(寓意)
3、写好答案: ①理解+表达
②注意答题格式
五、考查方式:
1、描述画面
揭示寓意 答题格式:
①描述画面:漫画画面上有„„(空间关系、先背景后人物等)
②揭示寓意:漫画讽刺(揭露/表现)了„„
例1(2007年高考四川卷)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文字。(5分)要求:(1)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2)点明漫画寓意。(3)40字-60字。
解题思路:①画面主体内容(背景 人物 身份 动作等)②有效信息(文字、标题等)③标题:大扫除 示例:画面上有三个学生:女同学和男同学大汗淋漓地打扫卫生,班长袖手旁观。漫画讽刺了不以身作则的班干部,反映出官僚作风影响学生的问题。
例2(2006年高考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0字左右)(6分)
解题思路:①画面主体(先背景后人物 人物状态)②画面要素间的关系(树墩—斧子—无头人)③树呢?④头呢?
示例:画面上远远近近有许多树墩,一个无头人手拄着一柄大斧,一脚踏在树墩上,得意地站着。漫画批判了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短期近视行为,告诫人们乱砍乱伐,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2、拟写标题 角度1.着眼画面 角度2.着眼画意
例1(2006年高考重庆卷)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5分)
(1)寓意:(3分)(2)标题:(2分)砍
画面内容:画面上四人同划一龙舟参加竞赛,前三个在奋力划桨,第四个却拿着看似桨的鱼网正准备捞取跃起的鱼,与船头“团结奋进”的旗帜精神格格不入。
寓意:漫画讽刺了社会上那些貌似团结合作,实则总想为自己捞取利益的人和假公济私的现象。标题:如此划船
坐收“鱼”利 假公济私
例2请用一句话揭示下面这幅漫画寓意,并拟定漫画标题。要求:寓意不超过45个字;标题不超过6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解题思路:①画面主体②画面要素间的关系③大拇指的动作、表情④大拇指凭什么能这样?
一个人之所以能对别人指指点点,常常不是因为他比别人高明,而是彼此之间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寓意:漫画讽刺了那种倚仗身居高位而自命不凡(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人。标题:指指点点
“我是老大”
例3 根据漫画内容用一句话揭示漫画寓意。(3分)
解题思路:①两个朋友坐在同一张沙发上热烈地交谈着,手里各拿着一个摘下的面具。②面具: ③标题:朋友是„„
寓意:朋友就是那种能够摘下面具真心谈笑坦诚相见的人。
3、设计公益广告语
答题方法:紧扣画意、借助修辞、套用成熟的语言结构(俗语、诗句、歌词等)
例1(2005年高考浙江卷)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
解题思路:注意文字提示的作用
①紧扣画意②借助修辞③套用语言
广告语:一时好奇,永恒伤痛——切莫吸毒!(对偶)
请勿尝试,毒是死神的化身(比喻)
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顶真)
一吸毒成千古恨
劝君莫染吸毒瘾,独留白骨向黄昏(化用诗句)
不吸不知道,一吸就完了——请勿试毒”(套用俗语)
4、写启示(感想)
答题方法:针对画意、挖掘现实意义、写感受最深刻的一点
例1这幅漫画《诱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启示。仔细观察画面,认真领会画意,试从两方面写出你获得的启示。(4分)
启示:①诱惑往往带有危险性,不能只看到利益,而忽视危险的存在,置自己于险境。—评估风险
②无限风光在险峰,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有最诱人的东西。(值得向往的,往往处在险远的地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勇于探险)
六、思考题
1、请欣赏下面两幅漫画,分别描述画面内容,揭示漫画寓意,并选择其中一幅漫画,写出你对这幅漫画的感想。(6分)要求:思想健康,表意明确,语句连贯得体。
失地农民的困惑
2、给这幅漫画拟定标题,并谈谈你对画面及标题理解。(5分)标题: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语双关,既指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又指向画面内容,因为环境污染导致鱼儿、大雁死亡,月亮被遮蔽,花儿枯萎。用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美好词汇来表现现代环境污染造成的恶劣状况,以美衬丑,对比鲜明,使谴责环境污染的主题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