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集团化办学 共话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习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00:1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集团化办学 共话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习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集团化办学 共话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习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第一篇:推进集团化办学 共话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习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推进集团化办学 共话职业教育发展

——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习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院长 赵居礼 2015年4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领导、全国各职教集团的领导、以及各兄弟单位的领导欢聚在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莅临本次调研活动,借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和全体职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领导和同仁光临我院,带来先进的改革和工作经验,也给我院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我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得到各位的帮助和指导。

下面我将学院的基本情况、优势和特色以及今后的设想向各位领导做一简单汇报。

一、基本情况

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一五”期间作为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西安飞机制造厂(代号“172”)的配套建设项目之一启动建设的,原名为“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1979年,更名为空军航空工程部第三技工学校,隶属空军技术装备部管理,由于人才培养质量高,被航空企业和社会誉为“西北一枝花”。1985年,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航空工程学校,举办中专教育(由技校升格为中专)。199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学院由空军移交陕西省政府管理,同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并更名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了适应学院的快速发展,2003年,学院征地430亩建设新校区,并全面规划学院的发展和建设,重点从管理、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办学规模等方面加快改革和研究,2006年,学院以“优秀”的格次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学院依托雄厚的办学实力,以“工学四合”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成功申报了国家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2010年,学院在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验收中,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验收。

学院目前占地680亩(两个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名,开设了高职专业49个。学院现设有航空维修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航空材料工程学院、航管管理工程学院等12个二级教学单位(8个二级学院,3部1中心),涵盖了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材料、航空管理等职业门类,主要服务面向空军航空维修、航空工业、民航运输等企业。其中,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等8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建设专业,飞机制造技术等14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学院建设了包括飞机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等19个功能较全、水平比较先进的实训基地。其中,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等7个专业实训基地先后被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目前,学院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每年新生报到率持续在91%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每年都在95%以上,2014年的就业率达到97.7%,而且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

二、优势和特色 1.区位优势

学院位于中国著名航空城西安市阎良区,处于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核心区。阎良区航空工业高度发达,是集飞机设计、制造、鉴定、试飞、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国航空城。该区云集了中航工业西安飞机集团公司、中航工业试飞研究院、中航工业飞机设计研究院、中航工业强度研究所等诸多优秀航空企业,航空特色鲜明、航空文化浓郁,被誉为中国的“西雅图”。作为航空城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我们学院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航空、服务航空,主动适应和投入到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学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利用区域优质的航空资源,建立了200余名兼职教师库,与132家航空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依托区位优势,为学院的人才培养、技术跟进与服务、交流合作等方面提供了天然的条件,航空城浓郁的航空文化,为我院航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推动我们学院在办学育人中形成了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实训优势、文化优势。

2.理念与特色

2006年,学院在总结办学历史与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工学四合”人才培养系统模式。这一系统模式既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也是我们的办学特色。

这些年学校之所以能够发展,也正是由于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能够奉行和坚持这一理念和特色,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度融入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航空产业发展当中,深化学校专业体系与航空产业链的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创新求突破、以内涵谋发展。

坚持产教融合,一方面我们在稳定、深化与空军维修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中航工业、民航运输业、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的对接,积极跟进航空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与基地及驻区企业共建了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航空科技馆、CCR147部培训中心等服务平台。先后加入了中国航空学会、陕西省航空学会等航空学会组织,先后发起了国际航空职业教育高峰论坛、组建了陕西航空职教集团(集团成员目前包括20家航空院校所和24家航空企业),使学院真正成为航空产业基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设置上,学院紧跟航空产业链上下延伸的特点,形成了包括飞机制造、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等49个专业,涵盖航空装备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材料、航空信息通讯、航空管理与服务等职业领域的航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呈现出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显著特征。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我们将深入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作为践行学院“工学四合”办学特色和理念的重要举措。先后与空工企业(为5701的直升机订单班)、中航通飞(通用飞机制造订单班)、中航西控(液压订单班、质检订单班、数控订单班)、厦门太古、厦门航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合办航空遥测与技术测量专业)等企业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环境、师资队伍、考评标准等环节中,系统融入航空产业、行业的标准与元素,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为航空产业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3.专业优势

学院经过近60年的航空人才培养实践,目前,我院涉及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材料、航空管理等领域专业为30余个,特别是无人机应用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航空遥测与技术测量专业的开设,填补了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该类专业的空白。为了进一步提高航空类专业建设的水平,学院加强与空军维修企业的合作和交流,空军捐赠了28台飞机发动机和10架飞机,与我院共建了飞机发动实训基地和机体修理实训基地,使我院航空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基地)达21个,涵盖了飞机发动机维修、机体维修、飞机铆接、机务维修、航空电子维修、模拟修理等方面。为了整合航空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航空产业的能力,学院拟投入7000万元,建设面积为2.6万平方米的航空实训教学大楼(拟建成全国同类最大、功能最全的航空维修实训基地)。学院引进了企业技术专家作为航空类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引进了航空企业技术能手和士官作为专业实践教师,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学院高度重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制造、航空电子、无人机、航空遥测等方面的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例如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与空军5701、5702等工厂建立了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建立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专业建设模式,形成了“前厂后校,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成功申报并建成为国家示范性建设专业。2008年以来,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核心课程《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连续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高职学生素质提升训练教程》、《航空电气设备与维修》等教材通过国家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选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及企业的高度认可,我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每年考生第一志愿专业报考率达1:18。

4.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特色化办学道路,先后与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余所学校或教育机构展开了国际合作。与德国纽伦堡工商会、德国China Window国际信息合作公司共同在学院创建了中德职业培训中心,引进德国职业培训IHK证书,2套KELLER软件和培训教材,12套先进的数控教学模拟系统,目前已成功举办10期,每期聘请2名德国专家共计20人次来我院讲授,累计为我省培训中职院校骨干教师245名。由我院倡议,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管委会、西安航空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家国内外知名航空职业院校及企业共同发起的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我院任常任主席单位,历届论坛中,我国航空职业教育的骨干力量与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新西兰、加拿大、荷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企业界、航空职业教育界以及有关社会团体的代表,在对话中凝聚共识,在交流中建立互信,助推我国航空职业教育走向世界。

2015年我院组队参加了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有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参与此项赛事,并且比赛不分本科和高职组,在与国际知名高校同台较量的情况下,我院获得了国际三等奖1项,这也是全国高职院校的荣耀。

学院取得外专局的外教聘请资格,近年来共聘请外教9人。聘请来自美国、德国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4人。与美国斯波坎社区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该校曾派3名教师来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和授课。学院通过“陕西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德国代根霍夫应用大学培训项目”、“香港理工大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项目”、“台湾中华科技大学航空高职院校飞机维修师资培训项目”、“国培项目”等平台,近年来累计派出境外各类培训进修127人次,进一步提升和拓宽了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学院的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院与新加坡理工学院、明康宇航中心合作,开展了“定制”人才培养工作,连续接受了新加坡126名留学生进行飞机发动机实训,学院以国际航空维修人才标准对“定制班”学生实施培养,采用全英文教学,首开陕西高职院校接收留学生的先河。此外,多次接受德国洛特林根大学留学生来院进行交流。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实习,近年来共计13名学生参加“大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

学院和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加蓬、加纳两国院校的航空专业建设方案的论证和设计。

5.社会服务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学院按照“共建、共管、共赢”的工作思路,依托学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学院服务航空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一是与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共建培训学院,共同为基地企业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工作。二是共建阎良航空科技馆,共同开展航空知识普及、爱国主义教育、航空旅游、航空人才培训等工作,近年来,共接待中小学生、旅游者等人员共计20余万人次。三是共建数控技术中心,依托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四是成立飞机数字化研究所,为中航企业和空军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和科研课题,2013年,飞机数字化研究所完成了空军某企业《某型舱门预研技术服务》等课题。五是经陕西省航空管理局批准,学院依托阎良航空科技馆,与陕西金宇航空有限公司合作,为西安航空基地员工及在校生开展民航维修培训。六是与陕西新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面向航空企业员工开展CCR147基本技能和部件维修2个模块5个专业45个项目的培训与认证。七是学院与空军雷达军械厂、空军5713等企业建立了员工培训合作,学院每年暑假均安排专任教师驻厂培训,近年来,学院共为以上两个单位培训员工352人。

三、今后的设想

2013年,我们为了深入推动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我们由党委书记牵头组织了改革发展调研活动,深入学院内部、航空产业基地和区域有关企业进行调研,当时我们初步总结出了推动学院跨越发展的“坚持五个发展”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推动学院与航空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四个合作”为主线,推动学院与企业合作发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发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推动学院内涵发展;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学院特色发展。

去年六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决定》和《规划》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央完成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决策部署职业教育的喜讯对我们学院来说,是极大的鼓舞,我们从中感到学院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机遇扑面而来。

作为全国示范高职院校,我们理应走在学习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的前面,理应先行先试,探索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路子。我们结合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学院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战略思路和着力点的问题,最终经过党委充分的研究和讨论,确定了学院的顶层设计,我们决定:力争在2020年,把学院基本建成富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要求的、名副其实,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9月,党委书记王有存在学校职工大会上做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建设现代高职院校”主题报告,向全体教职工传达了党委这一决定。我们认为,如果现代职业学校建立不起来,也就谈不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了,作为国家示范的高职院校,必须在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率先行动、担当重任,而加快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就是我们队国家顶层设计的基层回应。我们的主要考虑就是:

通过我们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深入回答如何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难题,建立起与现代航空产业升级发展相适应、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协调的现代高职院校这一个基本问题。目前,我们初步确定了加快建设现代高职院校的基本思路是,依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院改革发展的实际,坚持“五个发展”,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以深化落实“三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核心,通过科学定位,推动学院与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相应发展,争取使学院走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前列;通过彰显特色,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使学院在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新机制,深度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争取新的突破,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新的经验;通过提速升级,尽快实现意义和影响非同寻常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大转变,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同时,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争取使我们的学生在就业竞争和后续发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国家航空事业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今天各位领导和同仁在这里聚会,以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主题,共同研究和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做法、推广经验,这将对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次调研活动的陕西之行从我院开始,我们深感荣幸,愿竭诚为大会服务。最后,衷心祝愿本次调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同仁、各位新老朋友身体健康、旅程顺利!

谢谢!

第二篇: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思考

作者:王振海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5期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简析

“集团化”本来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含义是将经济领域中分散的、规模比较小的实体以集团的形式有机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比较大的经济运行实体,并以规模优势实现企业经营中的规模效益。将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高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吸收多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

目前,对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职教集团)的涵义一般是:职业教育集团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发展较好的职业教育组织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或某种资产为主要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基于区域、行业、校企合作平台的多法人职业教育联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职业教育集团特征的组织所实施的办学行为可被界定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对教育部门、政府机构而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种教育宏观管理战略;对院校和其他参与集团化合作的组织而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各方增进办学效益、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策略。

二、组建职教集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依托行业和企业的一种教育,这决定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在企业和行业土壤中产生和生长的,所以校企之间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纽带关系。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有企业转制,企业进入市场竞争,企业性质的变化使之不再能够承担办学的义务,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也使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对学校的依赖关系减弱。这样一来,职业教育的大环境就发生了根本变化。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起步的,职业教育集团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集聚实力,二是重建校企、校校联合。它们都体现了职业学校主动寻求出路,实现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这些要求需要一个具有更大规模、更多功能和更具组织活力和张力的教育组织来承担一系列新的使命和任务,职业教育集团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应运而生的。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集团化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1.集团化是实现职业教育二次飞跃的需要

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教从无到有,形成了燎原之势。在校生规模以及数量、层次每年都有突破,量的扩张基本达到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程度。我们可以把职业教育这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化视为“第一次飞跃”,在这次飞跃中,职业教育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城市优于农村,重点职校优于普通职校,但总体上来讲,办学质量和社会信誉还

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职业教育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已经成为职教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就是“第二次飞跃”。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已趋向国际化,呈现出开放性、创新型、精细型的特色。显然,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不能停留在过去的“粗放经营”阶段。必须寻求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让有限的职教资源充分运用起来,让一盘棋中的每一个棋子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就是时代赋予集团化办学的使命,以这种高度集约化的办学方式,能够促使职业教育的二次飞跃得以实现。

2.集团化是优化职教诸要素配置的需要

现行的职教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由于职教的投入大部分依靠政府行为,学校之间争资金、争师资、争生源,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直接后果是职教的整体办学效益低下,自我完善、自我生长的能力不强,职教的办学信誉以及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也相对减弱。而实行集团化办学以后,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集中资金投向,保证重点工程尽快建成,保证职教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尽快走向规范化、一体化、现代化;可以将有限的师资力量统筹安排,发挥最大效能,通过强化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可以使职教生源有序分流,避免招生大战。更重要的是,集团化可以使内部的所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共享,“龙头”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有利于强化内部管理和分工,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提高职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信誉。

3.集团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该说,从教育的功能来看,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联系最为密切。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化大生产对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以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另外,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本来就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职教所需的专业师资中的相当一部分,要从生产第一线有造诣的专业人才中挑选,职教广阔的校外实习基地必须建立在生产、流通的环节上,如以工厂、车间、农场、商店等作为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等。因此,以集团化的办学形式出现,不仅可以加强职教内部诸要素的融合,而且可以进一步密切职教与经济建设的联系,不断培植新的有利于职教发展的生长点,达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类型和特点

国务院及各教育主管部门曾多次明确鼓励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合作,组建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一般说来,职业教育集团化有这样几种情况和类型,并表现为以下特点:

1.按照学校、企业及其他实体所处地理位置及隶属关系分三种类型

一是区域性集团化办学,主要特点表现为地理位置、办学活动空间和服务空间;二是行业性集团化办学,主要特点表现为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有行业性企业或企业集团参与,行业提

供支撑服务;三是区域性与行业性相结合的集团化办学,主要特点表现为办学的牵头单位可以是一所职业院校,也可以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主管部门。

2.根据各成员单位集团化办学的结合关系分三种类型

一是院校联合、龙头立团。以名牌学校为龙头,与多所学校联合组建教育集团,并有统一的领导协调组织,集团成员学校资源共享,各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二是校企联合、冠名立团。以集团名称“冠名”,集团一般实行开放式、动态式管理。三是合并重组、相融相通。这是一种实质性的合并形式,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加入集团,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实行资源共享,实现地域和空间的优势互补,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实现职业院校内部管理的优势互补。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运行机制。其模式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将对集团化办学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使集团化办学成为资源共享、功能齐全、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实体,运行主体是职业院校。

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思考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一方面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结合,对运行机制进行有效调控;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对集团化办学的作用,使运行机制的方向性更明确。政府对集团化办学的干预主要通过制定法规和投资等手段,将职教集团纳入行政管理范围,为集团化办学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政策甚至法律层面上对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进行规范。建议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明确由教育主管部门与民政部门协调明确集团的社团属性,使集团能够以社团身份进入社会领域,合法从事各类社会活动。将职教集团纳入政策管理范围,通过设立职教集团奖励基金等,鼓励职教集团化的发展。

2.完善互惠互利的动力机制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进程,关键是要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推动相关部门为企业参加职教集团、参与职业教育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允许企业盈利等,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集团也要通过有效运作,以校企、院校间深层次的合作成果,企业和院校的实质性获利来推动推动集团成员的观念更新。使其不仅将参与集团活动作为对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帮助,更作为实质性获益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集团互惠互利机制的完善问题,推动更多的企业、行业组织参与集团活动。

3.加强沟通与合作,协调各方关系

集团化办学的主体是学校,但学校的管理与决策必须由用人部门、企业、经济界参与,加强沟通,重在合作,以强化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凝聚力,理顺关系,明确职能,共享协议,加强合作。职教集团的合作各方要具有共同的目标、意向和意愿;建立各方共同遵守的,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推进合作机制的协议条款和制度;在校政合作方面,发挥各级政府对职教事业的扶持、促进作用,从领导和组织层面发挥政府行为在校企合作中的推动作用和跨部门协调作用,使校企合作从“一对一”逐步走向“一对多”,从“点对点”走向“面对面”,为集团成员合作效能的提高提供稳定的区域依托和良好的产业支撑。使学校和企业从外部结合走向内部结合,从松散聚集走向紧密聚合。

4.坚持规范发展,突出特色办学

(1)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各种因素对教育发展的需求组建教育集团,因地制宜,不能照搬,更不能一哄而起,要从当地实际出发。

(2)坚持特色办学的原则。集团化办学具有的突出特色,办学过程中,不能将其等同于把企业完全推向市场,使其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实体,它不是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而是力求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坚持国有属性的原则。组建的教育集团,要保留学校的国有本质,其资产为国有资产,应得到保值和增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4)坚持目标一致的原则。即集团化办学目标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整体水平,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5.健全相应的评价和调控机制

评价具有鉴定、激励、导向、监督和诊断等功能。根据既定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对实现目标的整个活动过程、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作出相应判断,对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活动进行适时调控,使之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

注:本文为2010年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济宁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第三篇:教育部要求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教育部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新华网海口2月27日电(记者郑玮娜)记者从正在海口召开的2009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校企合作、区域合作、城乡合作和校际合作。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办学模式。即以城带乡、三段培养的“海南模式”,行业为主、城乡联合的“河南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天津模式”等。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强化校企合作,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形成以专业为纽带、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职教集团;强化城乡合作,发挥优质职业教育辐射作用,形成城乡一体的职教网络;强化区域合作,带动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

为此,教育部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适应集团化办学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将集团化办学的开展情况纳入职业教育工作目标管理,作为衡量一个地区、部门或学校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

第四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策略的思考.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策略的思考

作者:卢崇高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5期

[摘要]近几年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我国呈迅速发展之势,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实践成效,又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如何因势利导,使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文章试图就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原则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职教集团 发展目标 发展重点 发展原则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卢崇高(1955-),男,江苏东台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与产业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苏南通226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承担的2007年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重大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3-0005-03我国职业教育工作者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00年后,特别是最近几年,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江苏、上海、河南、海南、天津等省市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既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又在理论创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已成为地方加快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政府应因势利导,把职业教育集团化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进一步对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使之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途径,加快职业教育适应中国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和经济结构变化的进程,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一、坚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

1.转变发展方式,优先发展。各级政府应确立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观,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增长方式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2.优化教育结构,集成发展。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层次纵向衔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模式的人才培养链条体系;探索在不同的职业教育层次上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横向贯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形式多样、优势明显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系,从而构建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

3.推进校企合作,集合发展。通过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办学组织形式,促进校企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建立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建立新型的产学研结合纽带,实现人才合育、资金合股、教学合作、研发合创、产业合建的校企集合式发展方式,使企业真正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

4.统筹资源配置,集约发展。在职业教育集团化推进过程中,统筹、重组、经营现有职教和成教、高职和中职、学校和社会等职业教育资源,以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促进整体职业教育资源优质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打破地区、行业和类型、层次的界限,不断提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规模效益、结构效益、质量效益和投资效益。

5.促进教育公平,协调发展。把区域、城乡、行业和职业教育内部的平衡发展作为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以更准确地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促进行业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城市反哺农村,东部带动西部,经济发达地区拉动欠发达地区,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差距,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6.加强能力建设,内涵发展。在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凝聚核心成员学校专业优势、调整能力、品牌效应,依靠核心成员企业对教育资源的流动重组和加速集团发展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各办学要素的办学潜力、组合效应和辐射与引领作用,不断探索集团发展新的增长点,增强集团组成各方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集团逐步形成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和连锁化发展的能力。

二、优化发展要素,突出发展重点

1.以调整治理结构为重点,理顺管理与职能的关系。“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统筹规划、教育部门具体协调、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各级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工作的政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专门管理机构,逐步形成统一领导的格局。按职业教育集团组织层次、属地化程度、龙头职业院校的隶属关系,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结构,改变目前职业院校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状况,消除职业集团化办学的体制障碍,使职业教育集团化工作得以在各个层面开展。

2.以明确服务内涵为重点,理顺主体与功能的关系。首先,明确各级政府提供职业教育集团化服务的职责。政府要实质性地协调相关部门和落实相关工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方向,规范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等在集团化办学中的行为,整体化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其次,明确具有特定行业性质政府的部门和具有(或赋予)特定行政权力的行业组织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体地位及相应的服务职能,并逐步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扫清隶属关系、资源重组等方面的机制障碍。

3.以推进学制衔接为重点,理顺中职与高职的关系。在构建职业教育整体集团化办学体系时,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解决人才培养的链条、生源的衔接、学制系统衔接的贯通。通过大力发展中职,为高职的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和提供稳定的生源奠定基础;在以高职院校为龙头的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以高职拉动中职的发展,将中职和高职不同学历阶段、不同教学层次的教育衔接贯通起来,集中领导,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建立课程设置有机衔接、教学资源统筹利用、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逐级提高、职业资格标准接轨和分阶段、分层次向生产、管理第一线输送不同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个有梯级、有延续的学制系统。

4.以强化行业功能为重点,理顺产业与教育的关系。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政府应通过立法、授予或让渡行业、职业教育集团某些行政权,以及职业教育集团相对于成员的部分公共管理权,通过赋予社会公共责任、公共权利,加强行业对集团、集团对成员的强制约束力,强化行业从专业设置、经费投入到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与支持的约束力。职业教育集团应具备较好的行业背景,带有显著的行业特征,呈现鲜明的行业特色。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中,成员职业学校应面向共同的行业领域,开设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成员企事业单位主要生产、经营领域要与该集团主体专业群教学和实习要求相适应。

5.以促进教育生产结合为重点,理顺校企合作关系。政府应制定对企业行为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赋予集团实行对企业有驾驭力运行机制的权力,提高企业责任意识和人才竞争意识。学校和企业紧紧围绕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教学或培训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各自承担的责任为基础,建立一种内涵明确、关系清晰、分工协作的结构性伙伴关系,共同实施以“订单教育”为主体的单一层次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合一”“员工、学生身份合一”“岗位、课堂合一”“师傅、教师合一”的教学模式。

6.以加速共同发展为重点,理顺城与乡的关系。要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以中心城市职业院校为龙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应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对接和合理利用,实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施学历层次或培养过程的“梯级式”或“分段式”的培养方式,发挥龙头院校和核心企业的辐射功能,实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县级统筹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国家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支持计划紧密结合,与国家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紧密结合;集团与外部形成与大中城市职业教育和企业用工对接,集团内部形成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梯级开发与转移,形成基层企业员工职前、职后教育上下衔接、一体化的网络体系,真正推进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

7.以实现协调发展为重点,理顺区域之间的关系。通过组建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或集团间的相互合作,促进不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国家层面上,大力推动东、中、西部不同层次职教集团之间的区域合作,探索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职业培训沟通和合作机制,大力推进对口支援、联合招生、分层次分阶段培养方式的区域合作模式;省域范围内组建的职教集团应着力解决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需求、培训能力与生源供给在地域

上的严重失衡问题;局部区域组建的职教集团应根据区域经济多种产业有机组合的结构特征,在一些产业比较集中的工业区、开发区,形成强强联合的职业教育集团。

三、坚持发展原则,把握发展进程

1.坚持政府统筹,加强宏观调控。政府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把握教育与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各个层面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规划和发展策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总体规划由上而下,国家制定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体系与结构的整体规划,提供纵向分层、横向分类的构建思路和管理网络,有组织、分步骤、有目标地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试点和推广。各级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宏观政策为指导,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统筹规划区域内职业教育集团的规模、类型与格局。政府应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综合性和有效性,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行业、集团外社会组织、职业教育集团以及集团内成员间利益的公正协调者和仲裁者,减少对职业教育集团内部运行的直接参与和干预。

2.坚持资源放大,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应坚持教育的公益或准公益属性,有限引入市场机制的竞争手段和基于投入产出的利益分配机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等方面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调动民间力量特别是行业企业的资金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扩大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二是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基于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原则,以资金、技术、品牌等资源入股的形式,组建股份制组织实体,面向市场开展服务;三是在政府的统筹下,鼓励企业直接举办职业教育,参与职业院校的办学和管理,或由企业与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共同托管集团内部的其他职业院校。

3.坚持系统设计,突出体系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与职业教育的结构调整、基础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相互交织,相互促进,需要系统地加以设计。一是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形式多样、优势明显、纵向连接、横向贯通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二是增强各办学要素的内在潜能、组合效应和辐射作用,提升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所形成的教育与行业、企业相联系的载体,将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与企业等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结起来,使学校和企业在统一的课程计划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保证了学习者从“学习到工作”或“学校到生涯”的平稳过渡。

4.坚持利益共赢,激活运行机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应努力集成各成员单位在人才、信息、技术、设备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大规模市场推广,营造品牌,优化要素配置,改善运行效率,达到集团规模管理和专业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内部成本;沟通、整合学校与企业、中职与高职、城市与农村以及区域间的多种教育资源,走规模、质量、效益并重的道路,实现职业教育从简单规模扩张向以内涵发展为特征的集约化发展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建立应以风险共担、利益共赢为重要准则,并以此来确立成员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是要使成员间在共生和发展的目标上形成独特的、有利于成员行为导向

一致联结关系;二是要使成员的行为更为理性,能够接受集团内部合理的引导,促使各成员为达到集团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三是要促使成员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

5.坚持因地制宜,强化分类指导。针对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职业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在国家层面,按东、中、西部或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分区规划,集中抓一批水平高、行业性强、带有示范性、具有区域特色的职教集团。在省级层面,以行业分类统筹为主导,按高水平、示范性、共享性、竞争性的要求,分批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集团彰显优势,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整体结构的优化;在市、县层面,着力统筹、整合区域范围内职业教育资源,从城市(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出发,兼顾区域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和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要求,优化职业教育集团的布局结构。

6.坚持有序推进,分步实现目标。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建议分为积极发展、大力发展以及稳步发展三个发展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确立相应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方式,并促成相应的发展成效:一是积极发展阶段。重点以专业为纽带,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不改变存量资源隶属关系的基础上推进增量资源的优化组合,促进资源互补和利益共赢。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结,动态组合,初步形成院校间、校企间互补型的横向联结和人才培养链上的纵向链接。二是大力发展阶段。实现校企多角度、多元化、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从人才培养合作逐步拓展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深层领域的合作,学校专业链与企业产业链有效对接。集团应形成自身灵活、优质、高效、规范的办学体系,形成主体行业化为特征的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和连锁化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区域内形成职业教育品牌。三是稳步发展阶段。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与机制上的突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系。职业教育集团内主体成员的合作实现刚性联合到柔性结合的转变、松散型合作到紧密型合作的转变、学校联盟发展到校企联盟链式发展的转变,以及紧密型合作向完全意义上的实质性联合过渡,并为逐渐向实体过渡奠定基础,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

四、总结发展成效,创新发展模式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需要立足于我国当下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放眼于世界先进国家和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着力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寻求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同时,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中各类办学模式的原型考察、分析与比较,揭示其运行机制,总结、提炼与发展,为职业教育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应依据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结合不同模式的要求、内涵和特点,选择相应的集团化办学发展模式。在现阶段,可大力推行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校企共建模式。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统筹,以行业或区域产业集聚的主体结构和覆盖的领域为依托,专业为纽带,由核心职业院校和核心企业主导,联合其他相关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集团,促进学校育人与企业用工紧密结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有机融合,提高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集团内部运行上实行教育、科研、就业一体化和校内

外实习基地建设一体化,实现教育内外部人才市场的接轨和贯通,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建立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集团内校企之间招生与招工、毕业与就业同步进行,毕业生采取定向实习就业、有序分流。

2.中高衔接模式。在集团内,中职与高职按各自定位,以办学规模大、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以人才培养链条为主线,通过专业链接、生源对接,实施不同学历层次的教育在不同层次学校完成培养过程的“梯级式”培养方式。同一学历层次分别在办学条件或办学水平较低的成员职业学校、龙头职业院校、就业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企业完成培养过程的“分段式”培养,实现中高职有序衔接、相互促进、联合发展。

3.城乡结合模式。政府统筹,以城乡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为主线,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以县(市)为主体,重点建设一二所规模大、条件好的职业教育中心,并以之为龙头,上联中心城市以及省、市级职业教育集团,下联乡镇(社区)职教、成教基地,横联县域(区域)各行业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组建具有中心辐射作用的职业教育集团。政府统筹集团的招生、师资、设备配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三统一”(办班标准、专业布局、教学管理统一)“三分开”(成员学校建制、行政管理、经费核算分开)和“三共享”(实习基地、骨干专业教师、职业资格鉴定等资源共享)的机制。

4.区域联动模式。以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导,联合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推动跨区域合作办学,实现不同区域间的职业教育连锁互动、协调发展。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以充分发挥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整合不同区域间职业教育生源、专业、教学、师资、实习等资源优势,开展教师交流、专业共建、实习基地共享、“分层、分段”人才培养合作等,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实现省域甚至国家范围内职业教育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莲.国内职教集团十余年发展概观[J].教育与职业,2008(5):9-11.[2]顾坤华.江苏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对策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6(S1):22-28.[3]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4):5-7.[4]卢崇高.职教集团化办学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13-14):77-81.[5]卢崇高.关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度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9):14-18

第五篇: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9] 号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现就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

1.近年来,不少地方和职业院校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推动职业院校资源整合、重组和共享,以专业、行业为纽带,以骨干示范职业院校为核心,以相关职业院校为成员,联合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它相关组织组建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深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加强区域合作和城乡合作,实现学校、企业、行业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践表明,集团化办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是符合中国国情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 途径;是促进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和办学质量提高、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必然选择。

2. 认真研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推进集团化办学的紧迫性。总体上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还处在探索阶段,覆盖面比较有限,好的经验尚未得到推广;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和模式缺乏足够的活力;公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需要进一步扩大;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协调与监督有待加强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步伐,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模式和实现方式

3. 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积极推进、注重效益的原则,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和院校类别界限,推动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重组和共享,积极组建各类职业教育集团。各级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要逐步牵头组建或参加有关的职业教育集团,并努力在集团化办学中发挥骨干支撑、示范引领和中心辐射作用;县级职教中心和农村职业学校要逐步加入有关的职业教育集团,与其他成员共同发展。其他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都要加强与行业、企业和其它院校的联系,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办学。

4. 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几个重大关系。一是校企合作关系。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突出行业特 色,形成以专业、行业为纽带,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型集团。二是城乡合作关系。把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结合起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三是区域合作关系。通过组建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带动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区域间的平衡和协调。四是中、高职合作关系。明确中高职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既注重衔接,又注重区别,在集团内实行统一领导、分层办学、分层管理,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健康发展。

5. 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有效模式。近年来,各地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办学模式。即,以城带乡、三段培养的“海南模式”,行业为主、城乡联合的“河南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天津模式”等。各地要研究借鉴这些地方的做法和经验,加快形成符合当地实际、富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逐步推广中等职业学校“一年学基础知识、一年学职业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经验;在农村地区逐步推行学生“一年在县级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骨干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做法。全力推进突出行业特色、以骨干示范职业院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三、加强建设,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生机与活力

6.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各职业教育集团从合作办学的实际和需要出发,以签订协议或备忘等方式明确职业教育集团成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形成成员之间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稳定合作办学关系。以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等方式成立目标明确、机构精简和运行高效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管理组织,合理设置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决策、监督、执行、协商、调解等工作机制。完善组织章程、工作程序和各项管理制度。

7.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各职业教育集团要根据成员各自的优势、特点和分工,合理配置人、财、物和信息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可以是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培训在职员工、提供实习学生、参与生产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训条件;可以是学校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提供教学服务;鼓励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鼓励学校在企业设立教室和实训基地。鼓励行业企业依托产业举办职业院校,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鼓励学校依托专业举办企业产业,以专业教学促进产业发展。鼓励学校之间在专业设置、课程资源、实训条件等方面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开放共享。

8. 适应集团化办学需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强政府统筹管理,建立和完善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找准利益的共同点,构建和实施学校、企业、行业等各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运行机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巩固和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设置专业、更新课程、选取教材,突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推进基本教学 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方面的改革。

四、提供政策支持,完善管理办法,为集团化办学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

9. 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鼓励和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和措施。加快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职业教育的方式,扩大职业院校开展集团化办学的自主权,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与行业、企业和其它院校的多样化合作;引导和发挥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鼓励其与职业院校共建共享人、财、物和信息等各方面的资源。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督促和支持企业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落实国家规定的教育税收优惠政策,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等。

10. 加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管理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措施,规范办学行为。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重大变更或撤销须经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行业部门审核同意。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行为必须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以职业教育集团的名义从事任何违法违规活动。集团成员必须遵守章程,团结诚信,友好合作。

五、加强领导,大胆实践,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的健康持续开展

1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精心筹划、加快推进。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统筹、协调、督导和管理。将集团化办学的开展情况纳入职业教育工作目标管理,作为衡量一个地区、部门或学校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定期检查评估,对于做出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或奖励。在教育改革、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对职业教育集团给予更多支持,各级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项目向集团化办学成效突出的地区和单位适当倾斜。

12. 各地要开展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在若干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破常规、先试先行,积极探索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鼓励有关方面开展集团化办学的人员培训、经验交流与合作洽谈等活动;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加快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九年二月 日

下载推进集团化办学 共话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习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集团化办学 共话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习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