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
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水利部副部长 矫勇(2011年5月24日)
同志们:
经过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即将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就要结束了。部党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陈雷部长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继昌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总结全面,部署具体,措施有力。18个单位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会议通报表扬了89个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和180名先进个人。与会代表围绕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和继昌同志的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刚才各小组召集人汇报了小组讨论情况。下面,我对会议作简要总结。
一、关于会议的主要收获
这次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全行业全面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迎接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对“十一五”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十二五”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 要作用,大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收获。
第一,深刻认识到中央1号文件对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新要求。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明确了水利的战略定位、今后10年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水利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陈雷部长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结合对中央1号文件的精辟理解,从5个方面深刻分析了当前水利建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大家通过学习陈雷部长的讲话,进一步领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深感到实现1号文件确定的水利发展4大目标,完成10大建设和4项改革任务,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肩负的责任重大。全体水利建设与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使命感,敢于承担责任,善于把握规律,全面提高贯彻落实的能力,为水利事业大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系统总结和交流了过去五年的经验和做法。陈雷部长高度概括了“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继昌同志的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18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交流了各地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盘点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克服时间紧、项目多、任务重等重重困难,用短短3年 时间完成了7356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目标任务,5年完成约7000亿水利建设投资,安全运行8万多座水库、4万多座水闸、28万公里堤防,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和重大资金违规使用案件,没有发生一起人为严重溃坝或溃堤事故,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大家一致认为要认真总结经验,把经验上升到规律性认识,上升到长效机制建设,上升到法规制度的完善,为做好今后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大家一致认为,陈雷部长提出着力构建水利工程设施体系、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严格规范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科学有效的河湖保障体系等4大体系,抓好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提升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深化建管体制改革、加强河湖管理、提升质量与安全监管能力、推进水利建设与管理现代化等6项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是指导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继昌同志的报告全面贯彻了部党组的部署和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提出的“十二五”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强调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抓落实是推进工作的关键,事关成败与否。“十一五”水利建设与管理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突出的经验就是各级水利部门都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抓得非常到位。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从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政策执行力、强化法规制度建设、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对强化任务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一致认为,“十二五”和2011年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目标能否实现,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大家一定要牢记肩负的责任使命,着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心无旁鹜抓好落实,全力推进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
二、关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关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我讲三点。
第一,及时做好会议精神的汇报传达。会后,各省(区、市)水利(水务)厅(局)参加会议的代表,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向厅(局)党组汇报本次会议精神,要重点汇报好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使地方党委政府全面了解新时期大规模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目标任务,尽早对相关工作做出部署安排。要及时组织水利系统特别是建设与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和本次会议精神,全面贯彻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党组的部署要求及时传达到基层,传达到每一位干部职 工,全面把握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大政方针上来,统一到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本次会议的具体要求上来。
第二,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各地、各单位要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和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重点要落实好陈部长的讲话精神,对会议提出的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大规模水利建设、专项治理、河湖管理、深化改革等任务,逐项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和行之有效的推进举措,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力有序推进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三,认真梳理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大会交流发言和分组讨论中,大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建管司要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在修改完善改革指导意见、制订工作计划、建立工作机制时要充分吸纳。各地也要相互借鉴经验,按照本次会议精神,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计划,完善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
三、当前要着力抓好的几项工作
陈雷部长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建管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继昌同志也做了具体安排。这里,我再突出强调几点。
第一,集中力量打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攻坚战。按 照国务院的要求,按时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是建设管理工作的硬任务。各地要把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各司局、流域机构也要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当作大事要事来抓,切不可坐以旁观,要加强指导,加强监督检查,帮助自己联系的省区完成好任务。部建设与管理司要发挥好参谋部的作用,既要善于谋划全局,又要善于解决具体问题,要能够敏锐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攻关克难,逐一解决。
第二,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和资金关。今后10年是水利建设的高峰时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江河重要支流治理、重点水源工程、流域骨干控制性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等一大批水利工程将在这10年内建设并完成。干得好,这10年将成为全体建设管理者的丰碑,干不好,我们这一代建设管理者将愧对人民,愧对后人。能否干好,关键在于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把好建设资金使用关。因此,各级建设管理部门务必要把工程质量管理、资金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决不允许出重大质量事故,坚决杜绝工程腐败案件,使工程建设和建设管理者都能够经受历史检验。
第三,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今后国家水利投资重点将转向中小工程,如 小型水库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田水利设施、中小河流治理等。国家投资建设这类工程后,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保持良性运行管理,持续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因此,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部建设与管理司和农水司牵头正在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建议各地不要等,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动这项改革贡献力量。
第四,切实抓好河湖管理。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和孙继昌司长的工作报告,都突出强调了河湖管理问题。我之所以再次强调这一问题,因为这是水利社会管理中的重要薄弱环节。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城镇布局、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不仅破坏了河流生态,更严重的是侵占行洪断面,遇大洪水必然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一些山区河流爆发大洪水,水位远远超出预警值,原因之一就是河道被严重侵占。加强河道管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水利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务必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近期水利部将部署全国范围内的河道大检查,希望各省区市早作准备,先自查自纠。尤其在大规模开展的中小河流治理中,要坚决杜绝借河流治理侵占河道的行为。一旦发现,要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第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今年汛期即将到来,各级建设与管理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对于在建工程,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安全度汛责任制,抓住汛前有利时机,细化施工方案,科学安排工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满足安全度汛要求;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全面排查工程度汛隐患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灾害隐患,完善应急抢险预案;要抓紧落实各项度汛措施,做好设备物资准备,开展工程度汛演练。对于已建工程,要进一步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认真研究制定工程度汛计划,及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工情以及地质灾害情况,加强工程汛期巡查和值守,加强工程科学调度,确保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不垮坝,一般中型和小型水库设计标准内洪水不垮坝。
同志们,这次会议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王儒林省长、王守臣副省长亲临会议指导,吉林省水利厅为会议顺利召开作了精心安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在此,我代表全体与会代表对吉林省委省政府、省水利厅和会议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小编推荐)
加快水利建设 强化水利管理
努力开创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
—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雷
(2011年5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总结回顾“十一五”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通报表扬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研究分析当前建管工作形势,安排部署“十二五”和2011年任务,努力开创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吉林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省长王儒林、副省长王守臣同志亲临会议指导。刚才,王儒林省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使我们感受到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活力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态势,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形势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跨越,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投入运行,治淮、治太骨干工程全面完成;专项规划内6240座大中型及重点小型、东部1116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如期完成,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 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成果,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水管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公益性管理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逐步落实,长效良性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行调度科学规范;河湖管理持续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和采砂管理不断规范,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增强,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大幅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战线同志们的辛劳和智慧。特别是在抗御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次生灾害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历年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广大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者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展开工程查险、抢险、排险、应急处置等工作,为夺取抢险救灾胜利和顺利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从事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对受到通报表扬的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攻坚时期。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水利改革发展全局,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水利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基本水情没有改变,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转变水利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水资源要素配置的先导作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加快水利发展的期盼,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第二,完成大规模建设任务,对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中央1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至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明确提出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投资高、规模大、项目多、任务重,尤其是量大面广的民生水利项目,很多由基层水利部门承担,对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带来重大考验。我们必须针对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新特点,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程序,不断创新建管机制,加快完善法规制度,充实建管力量,强化质量和安全监督,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项目验收管理,确保大规模水利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
第三,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对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水利建设与管理领域的改革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仍有大量难题亟待解决,特别是水利建设管理模式、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小水利工程管护等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深入推进水利建设与管理领域的改革攻坚,为大规模水利建设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水利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一些地方挤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无序开发等问题日趋严重,河湖管理与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央提出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 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全面加强河湖管理,不断创新水利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依法治水和科学管水水平,促进水利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第五,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对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与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问题,一些地方工作理念比较落后,建管方式较为粗放,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利信息化步伐较慢。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现代水利的规律和方向,着力建设现代化的工程体系,着力实施科学化的工程调度,着力完善系统化的法规标准,着力推进规范化的工程管理,着力提高建设与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扎实做好“十二五”水利建管工作
“十二五”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1号文件部署,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民生水利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现代化方向,着力提高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平,确保大规模水利建设顺利实施,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确保河湖维持健康生态功能,为水利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十二五”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要着力构建四个体系:一是着力构建以骨干枢纽工程为龙头、蓄引提调拦滞排功能齐全、大中小微工程配套,建设达标、质量可靠、运行安全、效益持久的现代水利工程设施体系。二是着力构建职能清晰、权责明确、人员精干、技术先进、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三是着力构 建制度健全、措施完善、严格规范、监督有力、协调高效的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体系。四是着力构建法律完备、机制完善、规划科学、监督有效、水源可靠、丰枯相济的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第一,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一要加快实施5400座全国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督促指导,狠抓建设管理,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明年汛前完成工程验收。二要全面实施《全国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确保2013年完成1.59万座重点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其他小(2)型水库由地方安排资金,同步启动实施,2015年底前全部完成。三要对近年新出现的大中型病险水库继续实施除险加固,力争2013年底前完成。四要抓紧启动实施《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规划》,用5年时间完成2721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防洪安全,各地务必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强化建设管理,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第二,全面提高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一要加快推进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加快四川亭子口、贵州黔中、江西峡江等在建工程建设步伐。开工建设西江大藤峡、黄河古贤、淮河出山店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抓紧前期论证,有计划地开工一批对重要支流和区域防洪有重要作用的控制性枢纽工程,增强对江河洪水的调控能力。二要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进一步治理淮河,提高上游防洪标准,扩大中游河道泄洪能力,加快入江入海水道工程建设。抓紧开展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及重点河段崩岸治理,加强洞庭湖、鄱阳湖重点圩垸整治。加强黄河宁蒙河段治理和下游河道综合整治,推进标准化堤防建设。加快珠三角重点围堤建设以及海河、松花江和辽河干流河道整治,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综 合治理,促进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修复与保护。三要切实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强西南地区水源工程建设,完成“润滇”、“泽渝”、“兴蜀”、“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提高抗御干旱能力。加快西藏旁多、吉林哈达山等在建水库建设,抓紧实施全国大型、中型水库建设规划,提高重点地区、重点城市和粮食主产区的供水保障能力。四要加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引江济太、引黄济津济淀、甘肃引洮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陕西引汉济渭、安徽引江入巢济淮、云南滇中引水等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调整和优化河湖水系连通格局,进一步提高重点地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
第三,切实加强水利建设领域监督管理。一要切实抓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央已经把水利行业列为今年专项治理的重点领域,水利部与监察部商定,从2011年起,两部建立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对中央1号文件落实情况和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进行联合监督检查。各地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二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管。严格落实水利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建设各方责任,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创新质量和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探索适合大规模水利建设特点和要求的监管模式,特别是要加强由县级负责建设与管理的中小型水利项目监管,防止发生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三要切实强化水利建设市场监管。严格资质资格审查审批,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快推进水利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水平。四要切实保障工程运行安全。进一步落实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责任制,不断完善水库调度规程和安全预案,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切实加强对小型水库、病险水库(水闸)的日常监管,严格控制运用,确保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充分发挥。
第四,继续加大河湖水域岸线监管力度。一要完善规划体系。加快制定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与管理规划,保障河道(湖泊)岸线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开发、高效利用。抓紧完成《全国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等规划的编制修订工作,规范采砂许可,为采砂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二要规范涉河项目管理。严格涉河项目审批制度,依法履行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坚决查处未批先建和不按批准的建设方案实施的行为。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补偿制度,以市场手段遏制水域的无序占用,规范水域管理。三要加强专项整治。依法查处非法围垦水面、侵占河湖岸线的行为,维护河湖基本功能。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强化现场监管,严厉打击河湖非法采砂活动,对重点地区、敏感水域,尤其是省际边界水域要定期开展联合整治和专项打击行动。四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继续深化合作内容,拓宽合作领域,完善执行机制,充分发挥两部行政监管合力。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探索采砂管理的治本之策,研究建立全国河道采砂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好河湖及水工程确权划界工作,积极探索多部门协作共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河道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和管理经费。
第五,不断深化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改革。一要进一步巩固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足额落实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两项经费”。抓紧研究制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政策以及省(市)级财政经费补助机制。加快水管单位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妥善解决水管单位分流人员社保问题。二要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特点,明晰工程产权,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采用集中管理、专业化和社会化管理等多种方式,创新工程管理体制。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要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完善管护机制,落实管理人员和管护经费,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三要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以项目法人责任制为核心的“三项”制度,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创新建设管理机制,规范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组建,积极推行集中组建项目法人、集中建设管理等建 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设计施工总承包、代建制、施工图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形成公正、透明的水利建设招投标机制。
第六,努力推进水利建设与管理现代化。一要推进工程现代化。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打造现代化的精品工程,构筑适应“三化同步”需求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二要推进调度现代化。以先进的理念指导水利工程调度,统筹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不同功能,兼顾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强化流域水量统一调度,推进区域工程联合调度,研究梯级水库和水库群优化调度,加强实时监控和远程调度,实现河湖水系的互连互通,促进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三要推进管理现代化。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手段,改进管理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水利信息化,加强水雨情测报、通信预警和远程控制等系统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建设、管理、调度、运行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
三、全面落实各项水利建设管理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投资强度大、建设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管理难度大,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肩负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责任。5月20日,中央召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把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情况列为七项重点监督检查内容之一,对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协作,狠抓落实。
第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水利部门要把水利建设、管理与改革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千方百计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水库除险加固、水管体制改革、大坝安全管理等工作都建立了责任制,要 结合本地区建设与管理目标任务,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逐级逐岗落实目标责任,形成工作有人管、任务有人抓、责任有人负、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第二,切实提升政策执行能力。要紧紧围绕落实中央1号文件,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确保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提高组织能力,通过采取月报、旬报及通报公示等相关制度,及时跟踪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采取稽察督导、专项检查、现场蹲点、挂牌督办等多种方式,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要提高研究能力,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出对策和措施。要提高统筹能力,把握工作主线,抓住工作重点,着重抓好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关系民生的紧迫任务,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全力以赴打歼灭战,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第三,切实强化法规制度建设。要适应新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形势,加快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要从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的角度出发,尽快制订出台当前急需的技术标准,抓紧修订不适应工作需要的规程规范,加快完善工程技术标准体系。要从保障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尽快修订完成工程运行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要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健全行政许可、市场监管、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法规制度。要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着力推进《河道管理条例》、《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方面的立法进程。
第四,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新形势下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人才队伍是保障。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加强干部交流锻炼,尽快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化水利建设与管理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着力提升基层水利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恪尽职守,勤勉工作。要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 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切实加强对工程招标投标、河道采砂管理、行政审批、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四个安全”,确保工程优良、干部优秀。
同志们,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既面临重要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中央1号文件决策部署,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力有效的工作措施、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时期水利新跨越做出更大贡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全力推进“十二五”农村水电新发展
——在全国农村水电暨“十二五”水电新农村
电气化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雷(2011年5月7日)
同志们:
5月4日,回良玉副总理对农村水电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十一五”时期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做好“十二五”时期农村水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水电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和扶持政策,积极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农村水电暨“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回良玉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总结“十一五”农村水电发展成绩,分析当前农村水电形势,部署“十二五”农村水电工作。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同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同志专程莅临会议指导。刚才,重庆市黄奇帆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全面介绍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和水利事业跨越发展的喜人景象,深刻阐述了重庆城乡统筹和水利投资体制改革的做法和宝贵经验,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巡视员胡恒洋同志、投资司副司长张明伦同志和财政部农业司处长吕恒心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农村水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会儿,田中兴同志还要做工作报告。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认真总结,充分肯定“十一五”农村水电工作的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农村水电工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部党组的各项部署,在艰难曲折中前进,在开拓创新中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农村水电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增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是“十五”的1.5倍;新增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是“十五”的2倍,相当于新增一个三峡的年发电量。2010年末农村水电总装机超过59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在建规模超过1300万千瓦。二是服务“三农”迈上新台阶。建成了432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累计解决了90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通过办电治水相结合,5年来全国初步治理了上千条中小河流,新增水库库容350多亿立方米,增加机电排灌面积500多万亩。三是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新进展。初步建立了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分类年检制度,与国家工商总局、安监总局、电监会联合出台了加强小水电站安全监管的文件,明确了农村水电安全监管主体和责任。累计完成了5200座违规水电站的清查整改,其中水利部挂牌督办的有3415座。全国农村水电开发秩序逐步规范,安全事故逐年减少,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5年累计发电80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了2.7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亿吨。建设了234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解决了46万农户生活燃料问题,保护森林面积600多万亩,深受代燃料农户的欢迎。五是行业管理能力得到新提升。完成了首次农村水能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填补了我国水资源调查和水能资源普查工作的空白。各地普遍加强了水能资源立法工作,湖南、吉林、辽宁等省出台了专门的水能资源管理地方性法规。农村水电标准体系日益完善,行业协会、学会工作进一步加强。六是国际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先后为40多个国家提供了技术咨询,培训了近千名业务骨干,出口了大批小水电设备。“点亮非洲”项目已有14个小水电站投产,得到了联合国的充分肯定和非洲国家的欢迎。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重视和支持农村水电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表示衷心的感 谢!向长年奋战在农村水电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第二,把握形势,着力增强做好农村水电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强调要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农村水电,农村水电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加快发展农村水电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农村水电资源分布在1700多个县,与广大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分布一致。农村水电既是重要的能源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我国农村水能资源开发率只有46%,与发达国家平均70%以上的开发率相比,潜力还很大。加快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发展低碳经济对加快发展农村水电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一次能源年消费总量中煤炭占70%,煤炭年消耗量和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水电是低碳、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大力开发包括农村水电在内水能资源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三是调整能源结构对加快发展农村水电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左右,其中2015年要达到11.4%已经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而2010年这一比重仅为8.3%,调整能源结构的任务相当艰巨。目前,我国风电发展面临电网瓶颈制约,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不高,日本福岛核危机后世界各国普遍对发展核电持审慎态度,而水电具有技术成熟、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的优势,要求优先发展水电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村水电在水电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快发展农村水电是调整能源结构的战略选择。四是保障供电安全对加快发展农村水电提出了新要求。农村水电具有“分布分散、就地开发、就近供电、启闭迅速”等特点,在救灾中具有充当应急电源、提高电网调度 能力、在电网瘫痪后可以重启电网等重要作用。在应对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玉树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实践中,农村水电都在第一时间保障了应急救灾的电力供应安全。五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加快农村水电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农村水电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具有很大规模,但一些地方粗放的资源开发方式对河流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早期建设的近万座农村水电站老化失修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综合效能低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农村水电发展方式,科学合理开发农村水能资源,加快老旧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六是保护生态环境对农村水电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开发农村水电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致局部河段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还不大,受益范围还很有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农村水能资源管理,强化建设和运行监管,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确保农村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第三,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十二五”农村水电发展新跨越。“十二五”是农村水电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治水与办电结合,开发与保护统一,新建与改造统筹,建设与管理并重,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大力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切实搞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建设,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全国农村水电总装机达到7400万千瓦,为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改善民生做出新的贡献。一要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把电气化县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加强项目管理和财政投入形成固定资产的监管,建成300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使这些县人均年用电量和户均年生活用电量都增长25%以上,基本解决规划区内农村无电缺 电人口用电问题,新增农村水电装机500万千瓦,并带动全国农村水电新增装机1500万千瓦。二要全面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代燃料到户电价,全面完成《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增加代燃料装机140万千瓦,解决140万户、560万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问题,保护森林面积2000万亩。三要认真抓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尽早落实财政扶持资金,抓紧完善实施方案,制定管理办法,尽快启动试点工作,并在试点基础上努力扩大建设规模。力争“十二五”期间完成2000座、400万千瓦的老旧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任务,全面提高农村水电综合能效和现代化水平。四要切实搞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抓紧研究提出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实施方案,明确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的政策措施,力争“十二五”期间启动试点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五要着力推进农村水电科技进步。围绕农村水电惠农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积极开展农村水电安全预警技术、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关键技术、农村水电开发对河流生物多样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强化科技在农村水电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六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小水电中心和亚太小水电中心的能力建设,办好国际小水电示范基地,发挥我国在小水电领域的人才、技术、设备及管理优势,扩大小水电技术、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推进小水电技术标准国际化,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小水电技术培训,加快实施“点亮非洲”项目,推动我国小水电全面走向国际舞台。
第四,加强监管,切实保障农村水电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是农村水电发展的生命线。尽管“十一五”农村水电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村水电行业法规、标准体系还不尽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手段还不够健全,老旧水电站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同时,极端天气事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水电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十二五”期间,要下大气力抓好安全监管 工作。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把农村水电安全落实到各项发展规划,把安全生产工作重心转移到严格依法监管和依靠科技进步,从源头上抓好农村水电安全生产。二要巩固和扩大违规水电站清查整改工作成果,进一步贯彻四部委《关于加强小水电站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落实农村水电安全监管主体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切实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空白。三要严格项目审批(核准)环节的技术把关,严格项目开工和验收把关,严格防汛安全责任制落实,特别是“小电站大水库”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同等规模的水库项目进行管理。四要定期组织开展农村水电安全检查,加大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加强安全隐患监控和整治,加大事故督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五要完善安全监管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水电安全分类和年检制度,强化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构建农村水电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第五,依法办电,努力实现农村水能资源科学有序开发。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水能资源管理作为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好。一要建立健全农村水能资源法规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水电条例》立法进程,尽快出台《农村水能资源管理办法》。各地也要认真学习借鉴有关省区水能资源立法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当地立法进程。二要建立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水能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水能资源开发管理,严格执行规划同意书、取水许可等相关制度,遏制过度开发、无序开发的现象。三要根据流域和区域综合规划,全面开展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合理确定开发方式和开发程度。四要开展水能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河流试点,研究建立水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受益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五要抓紧制定和修订涉及水能资源调查评价、河道生态基流等方面的规程规范,适时开展全国水能资源调查评价,全面掌握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潜力。六要完善 农村水能资源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完善全国农村水电统计系统和业务数据中心,构建安全可靠的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信息系统。
第六,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农村水电发展各项保障措施。“十二五”农村水电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强化保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一要强化领导责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农村水电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大问题一把手要亲自过问。要层层分解目标任务,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积极争取政策性信贷资金,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农村水电建设,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三要加强政策研究。围绕农村水电上网、电价、税收、财政和信贷支持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争取出台有利于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四要搞好协调配合。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环保、税务、物价、安监、电监等部门及有关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加大支持力度,拓展农村水电发展空间。五要狠抓能力建设。加强机构、职能、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村水电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农村水电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六要营造宣传氛围。加大农村水电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为农村水电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十二五”农村水电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创新工作,努力实现农村水电发展新跨越,为服务“三农”、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在全区冬春水利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冬以来全区水利建设情况,认真分析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研究部署今冬和明年全区水利工作,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新热潮。刚才,区水利局局长***同志就做好今冬及明年全区水利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正视问题,提高认识 去冬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创新,大力实施城乡供水工程,深化水利事业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亿元,完成水利土石方***万方。***河拓浚工程、***清淤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疏浚淤浅河道***条,计***公里;建成各类节水灌溉渠道***公里;**水厂扩建工程年内将全面竣工,***供水工程建设加快,自来水受益人口增加;地下水开采量逐年下降,开采量由上的***万吨降到***万吨;与此同时,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防汛工作夺取了全面胜利,安全度汛未出险,有力地保障了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水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矛盾。一是尽管流域性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但防洪保安体系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高水低排、高低不分”现象依然存在,流域治理任务还十分繁重,区域防洪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尽管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水资源保障能力依然不足,自来水管网仅铺设到镇政府所在地,深井封填任务还很重。四是尽管近年来各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取消“两工”政策后,出现了“水利工程组织难、建设资金筹措难”的状况,建设投入不平衡,部分地方水利建设投资量不足***万元,工程老化失修现象严重。五是尽管近几年来各级不断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但水环境污染现象还存在。应当看到,水利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承担着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防洪安全的重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或大面积水质污染,都有可能带来很大损失,甚至造成重大影响。只有始终坚持把防洪保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把保护和治理水环境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加强流域治理、水环境整治和城乡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才能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保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水利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化、工业化的加快推进,不仅对生产生活供水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水资源、水安全保障带来了新的考验。特别是水环境、水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切实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城乡供水事业,才能展示城乡水域新形象,争创区域发展新优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加快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能不能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尽快向以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无公害为标志的现代都市新型农业转变,水利建设已成为关键性因素。只有加快水利建设,不断增强水利保障能力,才能为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提供充分的水利支持,才能更快、更好地加快我区现代都市新型农业的转型。总之,加强水利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全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水利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推进全区水利工作新发展。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加快推进 今冬明春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除害与兴利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建设与管理同步、开发与保护兼顾”的工作方针,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防洪保安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水供给保障体系和水利建设管理市场化运作体系,为全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确保“到2010年城区防洪工程达到100年一遇,集镇和工业集中区达到50年一遇,全区除涝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城镇人均日供水500升,农村人均日供水350升的标准;全区水域水质达到Ⅲ类水以下的标准,初步建成防洪、除涝、灌溉、降渍、供水和污水处理六大水利工程体系”目标的实现,围绕上述总体思路,今冬及明年全区水利工作要加快推进六大工程,深化一项改革。
(一)着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重点水利工程是防洪保安体系和水资源调度供给体系的基础,是提高全区防洪保安能力和改善水环境的根本保障。按照***地区治理规划和我区“五纵三横”水系骨架,明年区将重点组织实施***拓浚续建工程、***河整治一期工程、***河拓浚工程和****工程等四项重点工程建设。目前,这四项重点水利工程部分已经招投标。区水利部门要选好建设施工队伍,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明年全面竣工并发挥效益。区水利部门在抓工程进度的同时,要注重工程质量,严格建设程序,强化工程监理,提高工程质量。各工程沿线镇要密切配合,协调解决工程涉及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工程按计划实施和生产安全。
(二)合力推进集镇防洪工程。加快集镇防洪工程建设步伐,保证集镇和工业集中区汛期安全,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区有相当一部分地方位于****地区,加之历年来地下水开采,地面下沉,部分原先不设防的地方也遭受洪涝。据水利部门初步统计,目前全区有60%的集镇面临洪涝威胁。因此,各镇(开发区)要加快集镇防洪工程建设,按照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和20年一遇的除涝标准,对照现有的防洪除涝条件,及时搞好工程规划,加快实施,特别是要针对今年汛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尽快组织实施除涝应急工程,确保明年安全度汛。当前,各地在集镇建设和工业集中区建设过程,对水利设施不够重视,存在思想误区。这个问题我已经在不少会议上作过强调,但是部分地方还没有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还有个别地方在集中区建设过程中,毁坏水利工程设施。塞沟填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美观了环境,方便了交通,利用了空间。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一条河道、一个沟塘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作用。如果我们不顾实际,不通盘考虑,强制填没,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有些地方已深受其害。因此,各地在集镇和集中区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水利工程建设纳入建设的总体规划,不得随意更改。如果一定要塞沟填河,要通盘考虑,邀请水利部门共同参与论证,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真正做到水利建设与集中区其它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三)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工程。各镇(开发区)要针对近几年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根据财权、事权分开的实际,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今冬明春,全区农村水利工程要完成投资8600万元,完成土石方550万方。东片圩区要按照“筑好堤防、管好河道、搞好配套”的思路,继续做好圩堤培高加固工程,首先要考虑迎浪顶冲段和两河夹一岸堤段,特别是对于高度、宽度、坡度不足的险工隐患堤段,要按标准做足土方工程。同时,要针对圩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实际,按照20年一遇的暴雨频率,根据区水利部门的要求,加快病险涵闸站的更新改造,增设排涝设施,充实排涝动力,增强排涝能力。西片要按照“畅通河道水系,强化水源调度,创新灌溉方式,确保灌溉需求”的思路,重点搞好河道清理、畅通水源、渠系整修和灌溉工程。今年夏秋长期无雨,我区西片花木等经济作物遭受严重旱灾。主要是由于灌溉工程年久失修,灌溉渠道严重堵塞,部分农民甚至毁渠种植,致使外河有水引不进,内塘干涸无法灌溉。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种植花木茶果并不是不要用水,而是用水需求较水稻种植有所改变。发展经济作物必须注意农田水系的保护和维修,保证作物灌溉需求,也为今后恢复水稻提供条件。因此,西片水利站的同志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认真研究和探讨电灌站如何调整,灌溉渠道如何布设,灌溉工程如何管理,灌溉方式如何创新,确保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效益,确保各类作物的灌溉要求。
(四)全力推进河道清淤工程。搞好河道清淤,不仅是恢复和提高河道引排能力的主要措施,也是改善河道水质的有效手段。明年是全区河道整治工作最后一年。经过前两年的努力,全区河道清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些镇今年清淤工程已基本完成,明年仅只是扫尾,但从各镇(开发区)上报的今冬明春建设计划来看,尚有少数镇未把淤浅河道整治工程全部列入今冬明春实施计划。明年不仅是我区清淤工程的最后一年,也是 “三清工程”目标的最后一年。我这里宣布一条纪律:对于没有按期完成河道清淤任务的,区将不给予补贴,且财权划分后切块到各镇的河道疏浚资金不予拨付。这点,请区水利局、财政局严格把关。各镇(开发区)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严格按照疏浚计划,明确序时进度,加快推进。区水利部门要做好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工程督查,确保按时完成河道整治任务。要切实加强河道的长效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河道功能等级,划分事权,明确职责,抓紧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区级河道由区水利局负责管理,其余河道由所在镇负责。通过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努力把全区河道清淤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五)竭力推进联网供水工程。加快自来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尽快让全区人民喝上足量优质的**88水,是为民办的实事、好事。目前***水已送达各镇(开发区),**等镇已有70%以上的居民用上长江水。但仍有一些镇自来水管道工程建设迟缓,已经引起群众的不满。各镇(开发区)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快工程进程,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同时,要加快深井填封步伐。根据***要求,今年要确保辖区内所有深井全面封填到位,对照这一要求,我们的工作量很大,且时间紧迫。11月中旬,区组织了封井工作的专项督查。从督查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全区计划封井**口,到目前为止,只封了**口,仅完成计划的**%。各镇(开发区)一定要采取强效措施,加快封填。区将根据实际组织突击强行行动。
(六)努力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是解决水体污染的根本保障,也是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条件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据水利部门委托同济大学环保学院规划,到全区“十一五”期末,全区需集中处理污水量每日要达**万吨。目前我们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仅**万吨。今后几年,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将是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明年区水利局要完成城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加快***等一批污水处理厂,使全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万吨。目前,这些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请有关镇政府和部门密切配合,抓紧组织实施,保证明年竣工投运。其它各镇也要抓紧污水处理规划,积极创造条件,立争及早组织实施。
(七)继续深化水利改革。大力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创新,稳定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市已经下发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前一阶段,区水利局、体改办、编办、财政局、人事局等五单位根据我区实际,起草了关于全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即将转发各镇(开发区)。要根据“管理与维修养护分离,事业与企业分开”的原则,抓紧做好分类定性、定岗定责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明确管理单位职责,规范水利工程管理,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确保按时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推动 冬春时节,是兴修水利的黄金季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顺利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一要深入发动,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工程的建设热潮。开展冬春水利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针对“两工”取消的实际,能否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群众工作,对搞好冬春水利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各镇(开发区)回去以后,要准备1-2个冬春水利建设现场。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农村水利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正确看待受益原则与区域协作的关系,正确处理“一事一议”与农民减负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引导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冬春水利建设,真正做到“区有重点,镇有工程,村有任务”,迅速掀起全区冬春水利工程建设热潮。二要多方筹资,切实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需要。各地要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水利建设资金自然增长机制。要继续征足、用好防洪保安资金和水利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开发整治、小型公益设施补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要用足用好财权划分后的镇级切块资金。今后区小农水资金原则上只用于流域性河流的治理和跨镇项目的补助,其余项目一般不予补贴,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口上。要充分发挥村民“一事一议”的作用,正确引导农民筹资筹劳参与农村水利建设。要大力倡导社会投资兴水,按照“谁受益,谁投资”和“谁投资、谁经营”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及管理。三要明确责任,不断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合力。各镇(开发区)要进一步把水利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强化行政推进力度。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区水利部门要自觉履行职能,及早安排好建设项目,组织好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水利行政执法力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区发计、财政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积极做好计划安排、资金调度等工作;区交通、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积极主动地搞好建设服务,进一步形成齐抓共建的合力。为进一步推动冬春水利建设,会议过后,区将抽调区水利等有关部门人员,对各镇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希望各镇抢抓当前有利时机,抓紧安排和落实项目,尽快组织工程实施,确保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各项任务扎实推进、顺利实施。同志们,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进一步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扎实工作,努力争创水利工作的新业绩。
第四篇:在全区冬春水利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冬春水利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陆 志 坚
(2008年1月16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市政府冬春水利建设会议精神,总结我区去年冬春水利建设工作,部署今年冬春水利建设任务,充分说明利用现阶段这一有利时机,做好水利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刚才,邵局长部署了具体工作,马山镇、荣巷街道主要负责人作了很好的发言,会上还下达了冬春水利建设任务书,希望大家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确保全面完成冬春水利建设各项任务。下面,我再简要讲五点意见:
一、要把重视程度提得更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对水利建设重视的程度决定了工作推进落实的力度。首先,水利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水利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项工作做得不及时、不到位,上级不满意,群众不答应。我区拥有约76公里长的湖岸线,500多条大小河道,境内水网交错,洪水、内涝、山洪都对我区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尤其是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任何一个地方都淹不得、更淹不起。如果水利建设搞不好,一旦出现闪失,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还会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损害滨湖地区形象。其次,水利建设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水利工作情况复杂,水利建设年年建,但每年汛期一到,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给上上下下带来巨大压力。我区太
湖大堤经多年建设,已达到抵御50年一遇汛灾的标准,太湖防洪能力已大幅提升;但内涝形势不容乐观,去年汛期一到,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内涝问题,给部分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如果不能立足实情、加快部署、筑好防线、根治隐患,那么今年汛期一到,必将重蹈去年的覆辙,甚至引发更大的灾害。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实施河道清淤是一项与断面水质等敏感指标密切相关的工作,直接影响治太护源工作的成效,其政治性、敏感性强,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起丝毫纰漏,必须一刻不松,一抓到底。再次,水利建设是一项长期要做的工作。我区地处太湖之滨、江南水乡,固有的区位环境,客观的地理位置,使水患易发多发,治水难以一劳永逸;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工程的推进,原有河网水系已大量改变,蓄洪、泻洪能力被较大削弱,内涝问题正逐渐成为我区汛期的主要矛盾,迫切需要我们结合城市化进程,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全面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这也决定了水利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是一项持久战,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
二、要把思路理念理得更清。理念新则局面新。水利建设是一门科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用先进、科学的建设理念统筹、指导水利建设工作。一是要适应形势变化。水利建设对于我区而言,早已不再局限于防汛抗洪、保障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治太护源工作的不断深入,水利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认真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转变建设理念,做到水利建设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城市防洪与太湖防洪相匹配、水患治理与强化管理相并重,切实把水利建设工作做得更好。二
是要科学长远规划。水利规划是水利建设的基础,是水利发展的龙头,实现科学治水管水,首先要从科学规划做起。我们必须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在认真总结太湖大堤第一轮规划编修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修订、完善太湖大堤第二轮规划、水系调整规划,将水利建设新理念渗透到规划编制全过程,不断增强规划对水利建设的导向作用。三是要全面系统推进。水利建设具有明显的“水桶效应”,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各项水利工程都是水利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紧密联系又相辅相成,局部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降低,就会成为整体系统中的“短板”,从而影响全区水利工程整体效能的发挥。各单位要依据水利建设任务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优化设计水平,提升施工质量,认真建设好每项水利工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花大力气解决水利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有效发挥水利建设的综合功能和整体效益。
三、要把工程建设管得更严。从现在起到今年汛期前,是水利建设的最佳时期,各级、各单位必须认真按照市、区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水利建设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水利建设各项任务。一是进度要快推。要针对水利建设周期短、工程量大的特点,严格按照任务书要求,牢牢把握时序进度,认真排定施工计划,咬定目标不动摇,加快推进不放松,切实做好工程设计、队伍选择、资金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倒排工期,强化督查,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高潮,力争春节前完成90%的土方工程量,确保春节前后完成建筑物工程基础浇筑,确保今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二是质量要严把。牢固确立水利建设“百年大计”观念,把质量管理落实到水利建设的全过程,按照水利建设工程技术标准,认真组
织施工,强化质量管理,全面推行水利建设施工质量“一票否决制”,对质量存在问题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要坚决予以整改,切实把冬春水利工程建设成为优质工程、亮点工程、放心工程。三是施工要强管。要精心做好准备,认真执行水利建设法律法规,加快做好工程勘测、工程设计、施工队伍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切实做到设计报批后再组织施工;要分段组织验收,按照水利建设有关工序要求, 严格施工流程,分步组织实施,重点做好对隐蔽工程、单项工程、分部工程的验收把关;要强化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密编织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确保冬春水利建设安全顺利推进。
四、要把保障措施做得更实。水利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在保障措施上做细做实。一是资金要足额到位。要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统一规划、讲究实效”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地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投入更多精力,积极沟通协调,加快落实上级水利建设资金,通过“财政拨一点、向上争一点、社会拿一点、镇街筹一点”,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入机制,确保水利建设资金及时筹措到位,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有效推进。二是队伍要落实到位。切实把队伍建设放到水利建设的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管理、施工、监理三支队伍,确保水利建设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要健全管理队伍,以区水利农机局、各水利站为主体,抽调建设、国土、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全程做好水利建设的规划定点、土地征用、资金筹集、组织管理、验收审计等相关工作。要优选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加强资质管理,努力吸引资质高、水平好、信誉佳的相关单位参与水利建设。三是制度要执行到位。要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水利建设的有效保证,严格执行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制、质量终身制、招投标制,积极推行水利建设企业准入和淘汰制度,认真执行合同管理、工程监理、质量监管、验收审计等相关制度,结合推行“河长制”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规范水利建设行为,确保冬春水利建设规范有序扎实推进。
五、要把跟踪督查抓得更紧。水利建设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一是责任要更明。各单位要按照任务书要求,认真抓好分解落实,切实把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各单位负责同志,尤其是行政一把手,一定要全面掌握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水利基本情况,哪里下多少雨量会涝,哪里水位升到多少会淹,都要清清楚楚,如数家珍,同时要经常关心水利建设工程的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积极抓好推进落实。区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水利建设,既各司其责,又相互联动,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督查要更严。要把督查工作贯穿于水利建设的始终,加强对水利建设进程、项目施工质量以及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全程督查,定期召开现场推进会、情况分析会,总结分析全区水利建设情况,对工作不力、进展不快的单位,要在全区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对违反水利建设制度、存在暗箱操作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三是考核要更硬。要把推进水利建设作为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列入对各镇、开发区、街道的考核体系,与个人年终考核、等级评定有效挂钩,从而促进各级高度重视水利建设,齐抓共管水利建设。各单位也要建立和完善水利建设考核机制,加
大考核力度,充分调动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水利建设蓬勃开展的生动局面。
同志们,做好全区冬春水利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我们要立足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科学治水方针,创新思路,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推进冬春水利建设工作,为构建和谐宜人新滨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陈雷部长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雷部长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10月23日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建设管理 努力开创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
——在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 雷(2008年9月9日)
同志们:
在水利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防汛抗洪取得显著成效,水利发展与改革深入推进的形势下,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总结交流经验,分析研究问题,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努力开创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水利工程遭受严重破坏,大量水库、水电站、堤防严重损毁,山体滑坡阻塞江河形成了大量堰塞湖,供水系统大面积瘫痪,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有力指挥下,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举全部之力、全行业之力,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水利抗震救灾斗争,有效防范了次生灾害,震损水库无一垮坝,震损堤防无一决口,堰塞湖排险避险无一人伤亡,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水利抗震救灾取得了重大胜利。在水利抗震救灾斗争中,水利系统从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急国家之所急,帮灾区之所需,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全力支援灾区,为水利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历史罕见,入汛以来洪涝灾害偏重发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防总和各级水利部门周密部署、统一指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指挥部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尽管今年的汛情重于往年,但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力度明显大于往年,工作成效明显好于往年。据统计,今年洪涝灾害死亡人数比常年同期少八成,农作物受灾面积少五成,倒塌房屋少七成,将洪涝灾害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防汛抗洪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
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参加水利抗震救灾、抗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防汛抗洪工作的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向常年辛勤奋战在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水利建设与管理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跨越,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作用,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并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管体制改革、重点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管、工程运行和河湖采砂管理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有力地支撑了水利事业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遭受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特殊情况下,水利建设任务更加繁重,管理责任更加重大,各项工作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水利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看,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仍然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东中西部区域水利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水利建设中的突出矛盾;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河湖管理薄弱、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亟待加强,仍然是水利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统筹规划,调整优化布局,东中西协调推进,大中小微并举,不断完善水利工程体系,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和水资源调控能力,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管理职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科学调度,进一步强化对河湖水域和岸线资源的社会管理,充分发挥水利管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大规模水利建设对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展开,水利建设管理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投资强度高。今年,中央安排水利建设投资455.92亿元,较2007年投资总规模增加105.4亿元,增长31%,其中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资金114亿元,达历史新高。同时,地方也增加了水利建设投资。二是建设任务重。中央要求3年内完成6240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平均每年要完成2000多座,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5年内要解决1.6亿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平均每年解决3200万人的饮水困难;今年要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完成20~30个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三是管理要求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水土保持等建设项目点多、面广、量大,管理主体分散,管理对象多样化,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四是工作责任大。水利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不能有丝毫麻痹和疏忽。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好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关系,创新思路,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水利建设与管理任务。
第三,水利改革不断深化对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进程,我国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当前,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随着水利建设与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难题增多,任务加重。从项目管理看,水利项目大都以社会公益性为主,投入主要来自国家财政资金,必须适应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完善水利项目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共财政投资的效益和效率。从建设管理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必须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平公正、行为规范的水利建筑市场,确立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水利特点的建设管理模式。从水管体制改革看,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进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重视程度不够,推进力度不大,进度严重滞后,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强化责任,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从河湖管理看,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河湖管理范围内无序开发、违规建设、挤占河道、围垦湖泊、私采滥挖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一系列安全和生态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强化河道、湖泊、水域、岸线的资源意识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主体意识,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河湖健康的双赢。
第四,水利现代化不断推进对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实现水利现代化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宏伟目标。目前,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病险严重,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一些单位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方式粗放,维修养护经费不足,运行困难;有的地方基础工作薄弱,基础资料陈旧,基础数据不清,监测手段落后,信息资源分割。这些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水利现代化就无法实现,传统水利就难以转变为现代水利。必须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必须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城乡、合理布局、协调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标准适当、保障有力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必须以水利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流域、区域、骨干水利枢纽、调水工程、大型灌区等水利自动化调度系统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水利设施老化、技术落后的状况,不断提高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调度管理水平,增强应对水旱灾害、调控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必须逐步建立体制健全、机制合理、法制完备、标准完善的现代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第五,震损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对水利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搞好水利灾后重建,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灾区震损水利设施数量多,分布广,损毁重,尽管前一阶段及时进行了应急处理,但震损水库、水电站、堤防、供水设施的功能普遍降低,有的甚至报废,还有部分震损水库、堤防尚未得到有效处理,加之自然条件复杂,水利灾后重建困难很多,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加强对水库、水电站、堤防等水利工程的震损机理、出险特点和分布规律的系统研究,在现场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制好灾后重建规划,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安全,全力完成好灾后恢复和重建任务。
二、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以确保质量、安全和效益为核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建管并重,坚持现代化方向,加快建设,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全面做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在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创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思路、方法、手段,以改革促发展,向创新要效益,理顺管理关系,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政策支撑,建立符合国情、水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立法和执法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把水利建设与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健全建设与管理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强化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监管和涉水涉河事务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益。
三是坚持建管并重。大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尽快扭转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高度重视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加强河湖、水域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扭转“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四是坚持现代化方向。以现代化的理念指导水利建设与管理实践,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武装和改造水利基础设施,以现代化的管理提高水利效益,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升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科技含量,以信息化促进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进度、质量和安全。中央明确,2010年末完成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这是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德政工程。年初,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3月份,又批复了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水利部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成立了水利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领导;建立了部领导分省联系制度,部内司局包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流域机构包片的对口指导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了稽察督导;制定完善了前期工作、建设管理、资金管理、责任追究等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8月16日,水利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总体上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前期工作进度滞后、方案设计不尽合理、项目投资概算偏高、工程建设开工率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目前,计划项目开工率仅为15%,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只有26%。各地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行动和力量凝聚到中央的部署上来,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这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抓好。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逐库落实政府责任人、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人和建设单位责任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进一步强化前期工作,严把鉴定、设计、复核、审批等四个关口,确保设计方案安全、科学、合理;要将地方配套资金足额落实到项目账户,严格资金监管;要加强建设管理,严格落实“四制”,规范项目法人组建及施工、监理招标,强化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要进一步强化稽察督导,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限期进行整改,切实加以纠正。
第二,着力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增强水利保障能力。一要加快已开工重点工程的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力争今年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实施石羊河、塔里木河等流域重点治理,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恢复和改善生态;加快黄河西霞院、湖南皂市、辽宁大伙房输水二期、甘肃引洮等在建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润滇”“泽渝”“兴蜀”“滋黔”等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二要尽快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力争尽早启动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和改造、淮河下游主要行洪通道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重点平原洼地排涝等治淮新3项工程和其他治淮工程建设;加快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实施;加快洞庭湖综合治理规划和前期工作,加大蓄滞洪区、重点堤防、控制性枢纽、河湖整治等建设力度。三要加快重点工程竣工验收进度。尽快完成黄河小浪底、长江干堤加固、新疆乌鲁瓦提等已完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及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
第三,着力抓好水管体制改革,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尽管水管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40多万水管单位职工的期待相比,与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两费”和社保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现在距年底只有3个多月,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的时间非常紧迫,各地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抓水管体制改革,各级水利部门的一把手要亲自部署和协调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要切实采取措施,着力落实“两定”“两费”,确保今年年底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
第四,着力抓好震损水利设施加固修复,确保按期完成灾后重建工作。震损水利设施灾后恢复重建是百年大计,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今后3年,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重点做好水库大坝、堤防工程、乡村供水设施、水文设施、灌排设施、农村水电设施、水土保持设施等水利设施的应急修复及灾后重建。要统筹安排,科学组织,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招标投标、建设监理和竣工验收制度,选择有资质、有能力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队伍参与震损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工作。要加强指导和协调,抓好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优良、资金使用规范,确保按期完成灾后重建各项目标任务。
第五,着力抓好河湖管理,努力规范涉河水事行为。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河湖管理,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对河湖管理认识不充分、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要结合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确定流域和重要江河湖泊开发利用和纳污的控制性指标,尽快编制重要河流水域、岸线利用规划,制定相应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方案,为涉河涉水事务管理奠定科学基础。要进一步完善河道管理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切实履行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河湖水域监管职责,着力加强对重点河湖水域的监督和管理。要认真总结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的经验,针对当前采砂管理的一些难点问题,研究全国河道采砂管理的治本之策,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河道采砂管理长效机制。
第六,着力抓好质量与安全监管,防止重特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发生。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好质量与安全监管职责。一要加强在建工程质量监督。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着力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切实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工程经得起大自然的考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要加强安全监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对病险水库和震损水库要严格控制运用,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水库要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确保大坝安全。三要加强项目稽察督导。深入开展重点水利工程、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水土保持等项目的稽察,特别是要加强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稽察,强化督促整改,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三、强化措施,确保完成水利建设与管理各项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关键一年。当前距年终的时间不多了,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实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治淮等重点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已进入冲刺阶段,形势逼人,任务艰巨。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力做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水利部门的各级领导要把水利建设、管理与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要认真研究加强本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及时解决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基层水管单位存在的突出困难,千方百计为基层水管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水利建设与管理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长年战斗在第一线,工作在最基层,各级水利部门的领导要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尽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二,切实落实责任。要建立健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库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水管体制改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河道采砂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工作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形成工作有人管、任务有人抓、责任有人负、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出现重大问题、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工作进度严重滞后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切实健全法规。要着力从四个方面构建适应形势需要的水利建设与管理法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河道采砂管理等涉及社会公共安全的法规制度;二是建立健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止拖欠工程款等涉及民生的法规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市场主体诚信等涉及社会公共服务的法规制度;四是建立健全河湖管理、水域岸线管理等涉及社会管理的法规制度。近期,要大力推进《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立法协调工作,争取尽快出台。
第四,切实强化基础。一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建立水库大坝基础数据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在建重点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库、水利施工企业信用管理数据库,逐步建立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及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信息数据库。二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标准体系,尽快制订当前工作急需的技术标准,抓紧修订不适应工作需要的规程规范。三要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学术团体的作用,对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大基础性问题、体制机制性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
第五,切实抓好队伍。要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队伍建设,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政策吸引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要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加强干部交流和锻炼,努力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培育职业精神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从事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同志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策法规和综合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综合业务素质和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恪尽职守,勤勉工作。要加强廉政建设,规范权力运行,特别是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招标投标、工程建设、河道采砂管理等领域要加强监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同志们,新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建设管理,努力开创新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