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题
名】: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
【副 题 名】:
【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标 准 号】:SL/T 153-95
【代替标准】: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日期】:1995年3月27日发布
【实施日期】:1995年7月1日实施
【标准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批准文号】:水科教[1995] 97号
【批准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
(SL/T153-95)的通知
水科教[1995] 97号
根据1991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由部科技司主持,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制定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
本标准自1995年7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部科技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 总
则
1.0.1 为统一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技术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及运行与维护。
1.0.3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将井、水泵、管道系统及田间工程统一考虑,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效益显著。
1.0.4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的机井:新井必须经成井验收合格;现有机井必须是符合SD188《农用机井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完好机井。
1.0.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工 程 规 划
2.1 规划原则
2.1.1 应准确占有规划区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水文地质、表层土壤、工程现状、农业生产、社会经济以及地形等资料。
2.1.2 规划应在当地农业区划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应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期实施。2.1.3 规划中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达到投资省、效益高、节水、节能、省地及便于管理的目标。
2.1.4 在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时,宜以年费用最小为主要依据选定规划方案。2.1.5 水源水质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的规定。2.2 主要技术参数
2.2.1 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宜不低于75%。2.2.2 管系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95。
2.2.3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灌区,应做到田间工程配套齐全、灌水方法合理、灌水定额适当,其田间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85。2.2.4 灌溉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80。
2.2.5 灌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地区可参考邻近地区试验资料确定,也可按下式计算
m=1000γsh(β1—β2)
(2.2.5)式中 m——灌水定额,m3/hm2;
γs——计划湿润层土壤干容重,kN/m3;
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m;
β1——适宜含水量(重量百分比)上限,可取田间持水量的0.85~0.95;
β2——适宜含水量(重量百分比)下限,可取田间持水量的0.60~0.65。2.3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3.1 应根据规划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所提供的不同典型年地下水可采量,结合配套设备能力,确定可供水量;已成井区还应根据多年采补资料,对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加以复核,分析确定可供水量。
2.3.2 需水量中应包括灌溉、牧副渔业、工业及生活等用水量,并应考虑发展计划。2.3.3 不同保证率相应典型年的灌溉用水量,应根据作物组成、复种指数、作物需水、降水可利用量等计算确定。
2.3.4 可采用典型年法进行水量供需平衡计算。
2.3.5 需水量大于供水量时,宜调整种植比例,减少灌溉面积或增辟水源。2.4 管道系统布置与畦沟灌水要素
2.4.1 一般宜用单井管道系统;采用多井汇流系统,应经技术经济论证。
2.4.2 应根据机井位置、地块形状、种植方向及田间工程配套等因素,通过比较确定采用树状管网或环状管网。2.4.3 管道级数,应根据系统灌溉面积(或流量)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旱作物区,当系统流量小于30m3/h时,可采用一级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在 30~60m3/h时,可采用干管(输水)、支管(配水)两级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大于60m3/h,可采用两级或多级固定管道。
对于渗透性强的沙质土灌区,末级还应增设地面移动管。
2.4.4 应力求管道总长度短、管线平直、减少折点和起伏。2.4.5 干、支两级固定管道在灌区内的长度,宜为90~150m/hm2 2.4.6 支管走向宜平行于作物种植行;支管间距宜采用50~150m,单向浇地时取较小值,双向浇地取较大值。
2.4.7 给水栓(或出水口)应按灌溉面积均衡布设,间距宜为50~100m,单口灌溉面积宜为0.25~0.6h/m2,单向浇地取较小值,双向浇地取较大值。2.4.8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条件下的畦田与灌水沟规格及适宜流量,应根据当地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地区可参照表2.4.8-1和表2.4.8-2选定。
表2.4.8-1 畦田灌水要素表
地面 灌水
坡度
要素
土壤
透水性
≤0.002
0.002~0.005
0.005~0.01
畦长(m)
单宽流量[L/(s·m)]
畦长(m)
单宽流量 [L/(s·m)]
畦长(m)
单宽流量[L/(s·m)]
强
25~50
5~6
30~60
5~6
50~70
4~5
中
30~60
5~6
40~70
4~5
60~80
4~5
弱
40~70
4~5
50~80
3~4
80~100
3~4
表2.4.8-2 沟灌灌水要素表
地面 灌水
坡度
要素土壤
性
≤0.002
0.002~0.005
0.005~0.01
沟长(m)
流量(L/s)
沟长(m)
流量(L/sm)(m)
流量(L/s)强
30~40
1.0~1.5
40~60
0.7~1.0
0.6~0.9 中
40~60
0.7~1.0
70~90
0.5~0.6
0.4~0.6
弱
50~60
0.5~0.6
80~100
0.4~0.5
120
0.2~0.4 2.5 规划成果
2.5.1 应提交工程规划报告,报告内容宜分为下列部分:
(1)序言;
(2)基本情况与资料;
(3)主要技术参数;
(4)水量平衡计算;
(5)规划方案及比较;
(6)田间工程;
(7)机井装置;
(8)实施安排;
(9)投资估算;
(10)经济效益分析;
(11)附图。
2.5.2 附图中应有下列主要图件:
(1)1/5000或1/10000水利设施现状图;
(2)1/5000或1/10000管道灌溉工程规划图;
(3)1/1000或1/2000典型管道系统布置图。
工 程 设 计
3.1 设计流量
3.1.1 灌溉系统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0=αmA/ηTt
(3.1.1)式中 Q0——灌溉系统设计流量,m3/h;
透水 沟长60~80~90~
α——控制性的作物种植比例;
A——灌溉系统设计灌溉面积; m2;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d;
t——日工作小时数,h。
当Q0大于水泵流量时,应取Q0等于水泵流量,并相应减小灌溉面积或种植比例。
3.1.2 树状管网各级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3.1.2)式中 Q——管道设计流量,m3/h;
n——管道控制范围内同时开启的给水栓(或出水口)个数;
N——全系统同时开启的给水栓(或出水口)个数。3.1.3 环状管网各级管道设计流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单井单环网管道设计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Q=Q0/2
(3.1.3)
3.1.4 管道系统、各级管道及给水柱(或出水口)的实际流量,应通过水泵工作点计算确定。3.2 设计水头
3.2.1 管道系统最大和最小工作水头,应分别按式(3.2.1-1)和式(3.2.1-2)计算
Hmax=Z2—Z0 +△Z2+Σhf2+Σhj2
(3.2.1-1)
Hmin=Z1—Z0 +△Z1+Σhf1+Σhj1
(3.2.1-2)式中
Hmax——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m;
Hmin——管道系统最小工作水头,m;
Z0——管道系统进口高程,m;
Z1——参考点1地面高程;在平原井区,参考点1一般为距水源最近的出水口,m;
Z2——参考点2地面高程;在平原井区,参考点2一般为距水源最远的出水口,m;
△Z
1、△Z2——分别为参考点1与参考点2处出水口中心线与地面的高差,m,出水口中心
线高程应为所控制的田间最高地面高程加0.15m;
Σhf1、Σhj1——分别为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1的管路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m; Σhf2、Σhj2 ——分别为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2的管路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m。
3.2.2 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宜按最大和最小工作水头的平均值近似取用
H0=(Hmax+Hmin)/2
(3.2.2)式中
H0——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m。3.2.3 灌溉系统设计扬程,应按下式计算
Hp=H0+Z0-Zd+Σhf0+Σhj0(3.2.3)式中
Hp——灌溉系统设计扬程,m;
Zd——机井动水位,m; Σhf0、Σhj0——分别为水泵吸水管进口至管道系统进口之间的管道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
水头损失,m。
3.2.4 水泵运行的扬程(流量)范围,应通过水泵工作点计算确定。3.3 水头损失 3.3.1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3.3.1)
式中 hf——沿程水头损失,m;
f——管材摩阻系数;
L——管长,m;
D——管道内径,mm;
m——流量指数;
b——管径指数。
各种管材的f、m、b值,可按表3.3.1取用。
表3.3.1 f、m、b值表 管材类别
f
m
b 硬塑料管
0.948×105
1.77
4.77 石棉水泥管
1.455 ×105
1.85
4.89 旧钢管、旧铸铁管
6.25×105
1.9
5.1 当地材料管
7.76n2×105
5.33 注①地埋薄壁塑料管的f值,宜用表列硬塑料管f值的1.05倍;
②n为糙率,水泥沙土管n=0.0143。3.3.2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3.3.2)式中 hj——局部水头损失,m;
ζ——局部损失系数;
υ——管内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为9.81 m/s2。
3.3.3 给水栓(或出水口)的局部水头损失,应按试验或厂家提供的资料确定;无资料时可按0.3~0.5m选用。3.4 管径与管道工作压力
3.4.1 管道系统各管段的直径,应通过技术经济计算确定;在初估管径时,可按表3.4.1选择管内流速。
表3.4.1 管 道 流 速 表
管 材
混凝土管
石棉水泥管
水泥沙土管
硬塑料管
移动软管 流速(m/s)
0.5~1.0
0.7~1.3 0.4~0.8
1.0~1.5
0.5~1.2 3.4.2 管道系统各管段的设计工作压力,应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最大工作压力(不含冲击压力)的1.4倍;最大工作压力应根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较确定。3.4.3 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含冲击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得为负值。3.5 水锤压力
3.5.1 管道系统设置单向阀时,应验算突然停泵时的水锤压力。3.5.2 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水锤防护措施:
(1)水锤情况下,管道内压力超过管材公称压力;
(2)水锤情况下,管内可能出现负压。3.6 镇墩
3.6.1 遇到下列情况时,管路应设置镇墩:
(1)管内压力水头大于等于6m,且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15°;
(2)管内压力水头大于等于3m,且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30°;
(3)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45°。
3.6.2 镇墩应设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按受力要求确定尺寸。3.7 出水口防冲设施
3.7.1 出水口处应设置防冲池;地面移动管道出口,宜有防冲措施。3.7.2 防冲池宜就地取材,优先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3.7.3 防冲池池底,应至少低于地面15cm;防冲池占地宜为0.1~0.25 m2 3.8 其他设施
3.8.1 在管道轴线起伏段的高处和向下弯处,应设置进排气设施;在管轴线起伏段的低处和管道系统的最低处,宜设置泄水阀和渗水井。3.8.2 在顺坡管道节制阀下游侧、逆坡管道节制阀上游侧,以及可能出现负压的管段,应设置负压消除设施。
3.8.3 埋于冻层以下,且埋深不少于70cm的管道,可不计算温度应力;必要时可设伸缩节或柔性接头。3.9 设计成果
3.9.1 应提交工程设计说明书。
3.9.2 说明书附图应包括下列主要图件:
(1)1/1000或1/2000的管道系统平面布置图;
(2)典型管线纵剖面图;
(3)必要的连接安装图;
(4)附属建筑物设计图;
(5)管槽断面图;
(6)典型田间工程布置图。
水泵选型与配套
4.1 新配水泵的选型与配套 4.1.1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新配水泵,宜选用国家公布的节能型产品,严禁选用国家公布的淘汰产品。
4.1.2 选用水泵的流量应满足灌溉系统设计流量的要求,且不大于根据抽水试验确定的机井出水量;扬程应根据灌溉系统设计扬程合理选定;在灌溉系统设计流量下,水泵应工作在高效区。
4.1.3 应分别校核在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和最小工作水头下,水泵的工作点是否在高效区内,如偏离过大应重新选择水泵或调整管道系统的设计。
4.1.4 井用潜水泵的配套泵管,在经济上合理的情况下可增大一级管径,但不应影响水泵的安装和检修。
4.1.5 水泵的选型和配套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农用机井技术规范》(SD188)的要求。
4.2 现有机井装置的利用和改造
4.2.1 利用现有机井装置建设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应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测试水泵扬程、流量、转速及动力机能耗等性能参数,根据水泵及配套装置的技术指标、目前技术状况、设计要求等,通过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确定其利用、改造的可行性。4.2.2 应制定现有机井装置的具体技术改造方案,并据此进行改造、检修和验收。4.2.3 经检修或技术改造的水泵应符合4.1.2条和4.1.3条的规定。4.3 机井装置效率
4.3.1 机井装置效率按下式计算
(4.3.1)式中 ηω——机井装置效率;
γ——水的容重,N/m3;
Qt——灌溉系统实测流量,m3/s;
Ht——管道系统实测工作水头,m;
Ni——动力机输入功率,kW。
4.3.2 新配机井装置的装置效率应符合《农用机井技术规范》(SD188)规定的指标;现有机井装置的装置效率,电动机配套应不低于35%,柴油机配套应不低于30%。
管材与连接件
5.1 一般规定
5.1.1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所用管材与连接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非现场制作的管材与连接件,应为定型产品,或经过技术鉴定并严格按技术要求生产的非定型产品;
(2)现场制作的管材与连接件,应进行技术鉴定,并有相应措施保证其质量不低于鉴定时的指标。
5.1.2 管材的公称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管道设计工作压力。5.1.3 连接件的公称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管材的公称压力;其规格尺寸及偏差应满足连接密封要求。
5.1.4 水泥预制管和现场浇筑混凝土管不应埋设在硫酸盐浓度超过1%的土壤中。在硫酸盐浓度大于0.1%、小于1%的土壤中埋管,应选用铝酸三钙含量小于5.5%的水泥。
5.2 塑料管与连接件
5.2.1 低压输水塑料管宜选用薄壁或双壁塑料管;其性能指标及检测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5.2.2 地埋塑料管由静荷载和动荷载引起的总径向变形率(即径向变形量与外径比值)不得大于5%;当埋深大于70cm时动荷载可忽略。管道径向变形量计算方法见附录B。
5.2.3 塑料连接件材质宜与管材相同。
5.2.4 焊接成型的硬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连接件应符合下列力学性能要求:
(1)1m高度自由坠落不破裂;
(2)4.2倍公称压力保压lh不渗漏。
5.2.5 当管道采用粘接剂连接时,粘接剂的性能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固化时间应与施工条件相适应;
(2)粘附力强,易于涂在接合面上;
(3)粘接强度应满足管道使用要求。
5.2.6 当管道采用橡胶圈作接口密封材料时,所用橡胶圈不应有气孔、裂缝或接缝。其性能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拉断强度大于等于16MPa;
(2)伸长率大于等于500%;
(3)邵氏硬度为45~55度;
(4)永久变形小于20%;
(5)老化系数大于0.8(在70℃温度下,历时144h)。5.3 水泥预制管与连接件
5.3.1 管材及连接件的工作压力应不大于抗渗试验压力的1/2。
5.3.2 用三点荷载试验数据确定管上的允许填土荷载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25。5.3.3 管材内壁应光滑、内外壁无裂缝,壁厚允许偏差为±2mm,内径允许偏差为±3mm。
5.3.4 在不均匀沉降地段应采用柔性连接。5.4 现场浇筑混凝土管
5.4.1 管体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径小于等于200mm时,不低于15.0 MPa;
(2)管径大于200mm时,不低于20.0MPa。5.4.2 管道外压强度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25。5.4.3 管道最小壁厚应为内径的1/10加15mm。5.4.4 管道内径允许偏差为±7mm。附 属 设 备
6.1 一般规定
6.1.1 在管道系统中,根据运行的实际需要,应配置分水、给水、泄水、安全保护、量水等设备。
6.1.2 承压附属设备的公称压力应不小于所接管材的公称压力,与管道连接必须密封、坚固。
6.1.3 附属设备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便于管理、养护和维修。6.1.4 附属设备应为定型产品或经技术鉴定的非定型产品,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6.2 给水栓(或出水口)
6.2.1 给水栓(或出水口)应结构合理、坚固耐用、密封性好、操作方便且水流阻力小,有足够的过流能力。
6.2.2 给水栓(或出水口)应有密封水压值和局部水头损失资料。6.3 安全保护装置
6.3.1 安全保护装置应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牢固耐用。
6.3.2 限压通气管应设置在管道系统进口或可能发生危害性水击压力的位置,其内径应不小于管道内径,管顶高出设置点设计水位应不小于30cm。
6.3.3 进排气阀应铅垂安装,通气孔直径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6.3.3)式中 dc——进排气阀通气孔直径,mm;
υa——排出空气流速,m/s,可取υa=45m/s。
6.3.4 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在管道压力上升但未超过管材公称压力1.5倍时,应达到管道的设计流量。6.4 量水设备
6.4.1 管道系统应设量水设备,并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6.4.2 量水设备规格应与管道流量相适应。
6.4.3 量水设备应水头损失小、牢固耐用、维修方便;田间量水计量精度应不低于5%。
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
7.1 一般规定
7.1.1 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不得自行修改设计或更换材料设备。
7.1.2 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隐蔽工程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7.1.3 施工中应成立质量检查组,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确保施工质量。7.1.4 施工中应执行机械、电器设备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7.2 施工准备
7.2.1 物料准备要求:
(1)应根据设计备足工程物料;
(2)管材、连接件及附属设备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扔或剧烈碰撞;
(3)塑料管材和连接件在贮存时应避免阳光曝晒。7.2.2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计划,施工人员应通过技术培训。7.2.3 应根据设计核对工程物料的数量、规格,并检查质量。7.2.4 施工环境要求:
(1)施工宜避开雨季;
(2)在地下水位较高地段,应备好排水设备;
(3)物料场地应开阔,便于运输和操作。7.3 管槽开挖
7.3.1 施工现场应设置测量控制网点。宜在管道中心线上每隔30~50m打一木桩,并在管线的转折点、出水口、闸阀等处或地形变化较大的地方加桩,桩上应标注开挖深度。
7.3.2 管槽开挖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根据当地土质、管材、地下水位、冻土层深度及施工方法等确定断面开挖型式;
(2)根据管材规格、施工机具、操作要求确定管槽开挖宽度。槽底宜挖弧型管床,管床对薄壁塑料管的包角应不小于120°;
(3)管槽开挖深度,宜使管道工作在冻层以下,且埋深不小于70cm,如在冻层中埋设应经技术经济论证,并有相应措施;
(4)管材与管件连接处,管槽开挖尺寸可适当加大。7.3.3 管槽弃土应堆放在管槽一侧0.3m以外处。
7.3.4 槽底应平直、密实,并清除石块与杂物,排除积水。如超挖则应回填夯实至设计高程;遇软弱地基应采取加固措施。
7.3.5 管槽开挖完毕经检查合格方可敷设管道。7.4 管道系统安装
7.4.1 管道安装前,应对管材、管件进行外观检查,清除管内杂物,不合格者不得就位。
7.4.2 管道安装,宜先干管后支管。承插口管材,插口在上游,承口在下游,依次施工。
7.4.3 管道中心线应平直,管底与槽底应贴合良好。7.4.4 塑料管应按下列要求连接:
(1)热扩口承插,应将插口处挫成坡口,承口内壁和插口外壁均应涂粘接剂,其搭接长度应大于1倍外径;
(2)带有承插口的塑料管应按厂家要求连接;
(3)塑料管连接后,除接头外均应覆土20~30cm。7.4.5 水泥预制管应按下列要求连接:
(1)平口(包括企口)式接头宜采用纱布包裹水泥砂浆法连接,要求砂浆饱满,纱布和砂浆结合严密,严禁管道内残留砂浆;
(2)承插式接头,承口内应抹1:1水泥砂浆,插管后再用1:3水泥砂浆抹带封口,接管时应固定管身;
(3)预制管连接后,接头部位应立即覆20~30cm厚湿土。7.5 现场浇筑混凝土管施工
7.5.1 施工应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
7.5.2 管内壁必须灰浆饱满、均匀、光滑。
7.5.3 初凝后应立即回填湿土至管顶以上20~30cm。7.5.4 施工暂时中断时,应安排在连接件处。7.6 建筑物施工
7.6.1 管道系统的所有建筑物,都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
7.6.2 建筑物的地基应坚实,必要时应进行夯实或铺设垫层。7.6.3 出地竖管的底部和顶部应采取加固措施。
7.6.4 管道穿越道路或其他建筑物时,应增设套管等加固措施。7.7 试水回填
7.7.1 管道系统和建筑物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试水。7.7.2 安装结束后,必须对每条管道进行水压试验。7.7.3 管道系统试水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安装好测压仪表;
(2)认真检查被测管道系统:设备是否安全,进排气阀是否通畅,安全阀、给水栓是否启闭灵活;
(3)认真检查被测管段覆土固定情况。7.7.4 管道试水时,环境气温应不低于5℃。
7.7.5 试水压力应为管道系统的设计工作压力,保压时间塑料管和预制管不小于1h,现场浇筑混凝土管不小于8h。应检查管道系统的渗漏情况并做好标志和记录。渗漏损失应符合管道水利用系数要求,不允许有集中渗漏。7.7.6 试水不合格时应采取修补措施,在修补处达到预期强度后重新试水,直至合格。7.7.7 管道试水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7.7.8 回填应按设计要求和程序进行,有条件时宜采用水浸密实法,采取分层压实法时,回填密实度应不低于最大夯实度的90%。7.7.9 初始回填应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回填材料应不含直径大于25mm的石块和直径大于50mm的土块。回填达到管顶以上15cm后再进行最终回填,回填料应不含直径大于75mm的石块。
7.7.10 对管道系统的关键部位,如填墩、竖管周围及防冲池地基等的回填应分层夯实,严格控制施工质量。8 工 程 验 收
8.1 一般规定
8.1.1 工程验收前应提交下列文件:规划设计报告和图纸、工程预算和决算、试水和试运行报告、施工期间检查验收记录、运行管理规程和组织、竣工报告和竣工图等。8.1.2 工程施工结束后,应由主管部门组织设计、施工、使用单位组成工程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8.1.3 工程未验收移交前,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8.2 验收内容
8.2.1 应审查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技术数据是否正确、可靠。
8.2.2 应审查管道铺设长度、管道系统布置和田间工程配套、管道系统试水及试运行情况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机泵选配是否合理、安装是否合格;建筑物是否坚固。8.2.3 工程验收后应填写“工程竣工验收证书”,由验收组负责人签字,加盖设计、施工、使用单位公章,方可交付使用。
远 行 与 维 护
9.0.1 应成立管理机构或明确专管人员,制订运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操作人员应培训后上岗。
9.0.2 应根据灌溉制度制订科学的用水计划。
9.0.3 运行前,应检查机井装置、管道系统和附属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9.0.4 灌水时应先开启出水口,后启动水泵;改换出水口时,应先开后关;停灌时应先停泵,后关出水口。9.0.5 停灌期,应把地面可拆卸的设备收回,经保养后妥善保管。9.0.6 在冻害地区,冬季应及时放空管道。
9.0.7 应根据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工程及配套设施的状况,并及时进行维护、修理或更换。
附录A 术 语 与 符 号
A1 术语
A1.1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
以管道输水进行地面灌溉的工程,简称管道灌溉工程。管道系统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0.2MPa。A1.2 管道系统进口
管道系统与泵管的连接处。A1.3 管系水利用系数
设计工况下,管道系统出口流量与进口流量的比值。A1.4 多井汇流系统
2眼及以上的水源井同时以压力管流方式汇流的管道系统。A1.5 给水栓
向地面管道提供压力水源的节制装置。A1.6 出水口
管道系统向田间毛渠或畦、沟供水的节制装置。A1.7 限压通气管
连通管道与大气的竖管。管内水面可随管内压力而波动,过高溢流,过低补气,以此限制管内压力升高和防止负压。A1.8 进排气阀
充水时排除管内空气,负压时能自动补气的装置。A1.9 安全阀
当管内压力超出设定值时,能迅速开启排出管中水流,从而限制管内压力过高,保证管道安全的阀门。A1.10 泄水阀
排空管道的阀门。A2 符号 A2.1 水头
H0——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
Hmax——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
Hmin——管道系统最小工作水头;
Ht——管道系统实测工作水头。A2.2 水头损失
hf——沿程水头损失;
hi——局部水头损失;
Σhf0——水泵吸水管进口至管道系统进口之间的沿程水头损失;
Σhj0——水泵吸水管进口至管道系统进口之间的局部水头损失;
Σhf1——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1之间的沿程水头损失;
Σhj1——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1之间的局部水头损失;
Σhf2——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2之间的沿程水头损失;
Σhj2——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2之间的局部水头损失;
f——摩阻系数;
ζ——局部阻力系数。A2.3 扬程
Hp——灌溉系统设计扬程。A2.4 流量
Q0——灌溉系统设计流量;
Qt——灌溉系统实测流量;
Q——管道设计流量。A2.5 速度与加速度
υ——管内流速;
υa——排气流速;
g——重力加速度。A2.6 容重
γ——水的容重;
γs——土壤干容重。A2.7 灌水参系数
m——灌水定额、流量指数;
h——计划湿润层深度;
β1——适宜土壤含水量(重量百分比)上限;
β2——适宜土壤含水量(重量百分比)下限;
A——系统设计灌溉面积;
α——控制性的作物种植比例;
t——日工作小时数;
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n——某级管道控制范围内同时开启的给水柱(或出水口)个数、糙率;
N——全系统同时开启的给水栓(或出水口)个数。A2.8 高程与高差
Z1——参考点1地面高程;
Z2——参考点2地面高程;
Z0——管道系统进口高程;
Zd——机井动水位;
△Z1——参考点1处出水口中心线与地面的高差;
△Z2——参考点2处出水口中心线与地面的高差。A2.9 管径与管长
D——管道内径;
dc——进排气阀通气孔直径;
L——管长。A2.10 其他
ηω——机井装置效率;
Ni——机井装置输入功率;
b——管径指数。
附录B 管道径向变形量计算
B1.0.1 管道径向变形量计算选用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D2412所推荐的修正的斯潘格勒公式
△Y=1.1△X
(B1)式中 △X、△Y——管子水平和垂直变形量,即直径变化,cm;
D——变形滞后系数,最大值取1.5;
K——基底常数,根据基底支撑角度自表B1选取;
E'——填土反作用模量,N/cm2;
PS——管材刚度(变形 5%时),N/cm2;
W——管上荷载,N/cm。
E'值随着土壤质地和回填情况的不同变化很大,很难准确确定,可参考美国《PVC管道手册》中给出的由哈沃德进行100多个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得到的不同的E'值,见表B2。
表B1 基底常数K值
基底支撑角度
0°
45°
90°
120°
180°
K
0.110
0.105
0.096
0.090
0.083
表B2 哈活德的E'值(N/c /m2)
土 回
壤 填
类
情
别
况
液限小于50%的细粒土,其粗颗粒含量<25%
液限小于50%的细粒土,其粗颗粒含量>25%
粗粒土,其细颗粒含量<12%
不夯实回填
夯实程度<85%
140
280
700
W值可根据水利电力出版社《排水手册》中提供的马斯敦公式进行计算
W=CdγBcBd/100
(适用于柔性管)
(B2)
W=Cd γBdB2d/100
(适用于刚性管)
(B3)
式中
Cd——荷载系数,根据回填土种类及H/Bd值,由图B1选取;
γ——填土容重,N/m3;
Bd——管顶处沟宽,m;
Bc——管外径,m;
H——管埋深,m。
图B1 用来计算回填料重量的荷载系数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河北农业大学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金永堂 张国祥 朱利贞 杨振刚 赵竞成余 玲 张兰亭 张盛宏 包水林
第二篇: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条文说明St34s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条文说明St34s.txt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碗空空盆空空,生活所迫不轻松。总之,四大皆空!本文由lwhdr1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井灌区部分
条 文
说 明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目
次
总则 工程规划 工程设计 水泵选型与配套 管材与连接件 附属设备 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 工程验收 运行与维护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总
则
在管道系统
自流或扬水站灌区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
的规模和运行方式上均与井灌区有较大差异 国内在自流与扬水 站灌区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尚处于试点阶段 制标条件尚不 成熟 所以 本规范仅针对井灌区编写 适用于井灌区低压管道 输水灌溉工程 井 水泵 管道及田间工程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组 成部分 在拟开发的井灌区 井位确定应考虑管道系统布置 在 已成井灌区 可考虑重新适当划分各机井的保浇面积 以降低管 道投资 水泵与管道系统在水力联系上是一个整体 田间工程配 套水平及其与管道系统布置相互适应 是工程发挥高效益的重要 环节 因此条文中强调把上述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机井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组成部分 机井完好 管 道灌溉工程才能发挥效益 所以必须对管道灌溉工程中的机井加 以规定 农用机井技术规范 已对机井作出规定 本规范予以采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用 对不达指标的现有机井 应通过技术改造 使其符合完好机 井的要求 再进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 以保证工程发挥 实效
工
和分析 面积等 水文气象资料 等 降水
程
规
划
资料是制定规划的主要依据 引用资料应进行必要的核实 做到切实可靠 规划应搜集下列资料 自然地理概况 规划区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特征 耕地 蒸发 气温 无霜期 冻层深度
水文地质资料 地下水资源评价 单井出水量 历年采 补状况 水质和地下水水位动态等 土壤资料 根系活动层土壤类别与分布 土壤水分特征 及物理化学性质等 灌排工程现状 已有工程及配套设施 控制面积 田间 工程配套状况 各部门用水量等 农业生产资料 作物种类 种植比例 复种指数 耕作 制度 灌溉制度 灌水方法 单位面积产量 农户土地划分状况 等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社会经济资料 人口 劳力 历年产量 农产品价格 农工副业产值 人均收入 经济发展规划 建材交通与能源条件 等 地 形 图 规 划 用 或 设 计 用 或 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应以效益费用比为主要依据 但在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多方案比较时 多在效益相 同的前提下进行 此时年费用最小与益本比最大等效 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 规定 旱作物为主的缺 丰水地区为 水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考虑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主要在我国缺水地区大面积实施 地下水保证程度较高 为保证工程效益 管道灌溉的设计保证率
不宜定得太低 同时我国华北水资源特别紧缺
一些地方已在提
倡搞不充分灌溉 因此 灌溉设计保证率又不宜定得过高 根据 七五 期间的大面积实践 多数地区采用 的保证率取得了 显著的经济效益 已为地方所接受 可是我国地域辽阔 不宜分 得太细 故定为不低于 为了不束缚特别缺水地区降低灌溉保证率 采用不充分灌溉 故在标准用语上采用 宜 字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 管材在运行中应是不漏水的 但由于安装水平和连接件的止水性能还不能令人满意 大面积推 广应用实践表明 塑料管材的管系水利用系数可达 当地材料预制管接头多 现场浇筑混凝土管的抗渗性还不够理想 管系水利用系数差异较大 但只要注重制管和施工质量 经过努 力 应能达到 田间配套水平对节水效果影响很大 只有提高田间配套水平才能实现综合节水 因此本条强调要提高配套水平并用田 间水利用系数不小于 来要求 在限制毛渠长度 正确实行畦 沟 灌的条件下 田间水利用系数可以达到 以上 正确执行规范有关规定后 灌溉水利用系数即可达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以上 管道灌溉规划应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 同时要考 虑配套设备在灌溉期间是否能提出全部可采量 由于目前地下水 可采量成果的精度 开发后采补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等 对已成井 灌区 本条规定要根据多年运行资料 对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加 以复核 使规划更加可靠 采用一口井一个管道系统 由于输水距离近总流量小 没有井泵之间的干扰等 投资和运行费都是最经济的 故一般情 况下应尽量采用单井管道系统 但是 也有单井出流量小于入畦 流量 需要多井汇流等情况 多井管道系统不能不用 规定了通过技术经济论证 可采用多井系统 因此本条
树状管网与环状管网在井区管道灌溉中应用均相当广泛
一般情况下接近正方形的地块宜采用树状管网
长条形地块宜用 山
环状管网 多数情况下需作方案比较才能确定合理的形式 本条所提流量与管道级数的配合 是根据河北 山西 东等省的情况归纳提出的 对于透水性大的沙质土灌区
为达到田间水利用系数不小于
的要求 尚需要增设地面移动管近年实践表明 灌区内固定管道长度 不计远距 支管间距 离输水位于灌区以外的管长 在 可达到本规范规定的技术指标 给水栓 或出水口 间距按 倍畦长 或毛渠长度 计算 大面积实践表明 单口灌溉面积多在 之间 这对于大田旱作物区是适用的 菜区宜适当加密 畦 列表 成 表 东 山西 沟灌水要素对工程布置和节水效果极为重要 本条所 是由 水工设计手册 表 和表 综合而 引自 水工设计手册 表 表中数据与山 河南等省的试验和总结资料一致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工
程 设
计
其值为
灌溉系统设计流量是选配水泵和初选管径的依据
灌水高峰期所需流量 但是机井出水量应为系统设计流量的上限 当水泵流量小于灌溉所需流量时 必须减少灌溉面积或调整种植 比例 以使灌溉系统设计流量不大于水泵流量 各级管道的设计流量用于初估管径和计算管道系统的最 大 最小工作水头 虽然不同给水栓 或出水口 开启时 由于 水泵工作点变动而有不同的流量 需经水泵工作点计算确定 但 在计算管道设计流量时 可按各给水栓 或出水口平均出流考 虑 环状管网是平原井区管道布置的适用方案之一 最普遍的 环长的出水口 是单井单环网 在该情况下 距入水口距离为 开启时 管道系统的工作水头最大 是单环网管道设计的控制情 况 此时环中每支的流量为入网流量的一半 因开启的出水口不同 管道系统的工作水头在一定的范围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内变动 这个范围的上下界 就是管道系统最大 最小工作水头 是管道设计 管材选择及水泵工况核算的依据 管道灌溉系统因不同给水栓 或出水口 开启 水泵工作 点将在某个范围内变动 计算系统能耗时 以最大 最小工作水 头的平均值来近似设计工作水头 可减少工作量 其误差是可以 接受的 用管道系统的设计工作水头平均工况 来选泵 是考虑 到管道灌溉系统的水泵运行工况不是水泵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 而是一个范围 若按最大扬程近于水泵额定扬程来选泵 将使水 泵工作点偏于小于额定扬程的一边 最小扬程时工作点可能位于 高效区之外 以平均工况选择水泵 会使水泵工作点变动在额定 点左右 有利于节能 而最大扬程与最小扬程的工作点 即工作
点范围的上下界 规范第
将通过工作点核算 使其位于高效区内 在本
条中作了规定 本条采用的公式与参数 部分引自 喷灌工程 技术规范 薄壁塑料管在地埋条件下有较大的变形 致使摩阻增 大 据山西省水科所对地埋薄壁 管埋土前与运行半年后现 场测试 半年后摩阻系数比埋土前增大 因此表 的注中 规定了地埋薄壁塑料管的 值 水泥沙土管的 值引自山东省水 科所测试资料 地面软管的水力性能研究尚不充分 所以未列出 给水栓 或出水口 的水头损失 据北京市水科所 山西 省水科所对十几种出水口的测试 绝大多数出水口局部水头损失 在 范围内 由于目前产品定型的不多 局部损失资料 缺乏 故本条规定了局部损失值 供无资料时参考使用 提出的管道流速是根据 七五 期间实践归纳 仅用于初 估管径 在初估管径后 尚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各管段直 径 管道的设计工作压力 应包括正常运行时 不含冲击压 力 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正常运用时常发生的冲击压力 在低压管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道输水灌溉系统中 出水口的启闭由人工操作实现 水锤压力 不是最大值 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因管道工作压力低 水锤压力 与工作压力的比值较大 美国 标准 地下热塑性灌 未包括冲击压力的工作压 溉管道的设计 安装和性能 规定 力 应不超过管材公称压力级的 由此可换算出管材公称 压力应不小于 倍正常工作压力 不含冲击压力 本规范引用 这一规定 当地材料管的水击波速大于塑料管 至少也应留出这 一裕度 所以文中没有限定管材 设有单向阀 包括潜水泵体内设有单向阀 的管道系统 其最高与最低水锤压力通常都在事故停泵中出现 核管道强度的依据 水锤情况下的内水压力 由于作用时间短 故以此作为校 应作为校核荷
载对待 用采取防护措施的办法 之内 规定 防冲池设置目的限制水锤时内压力在一定范围 的
可以确保管道安全 采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 素混凝土灌溉输水管道 在于消除多余水能
保护土渠不被冲
刷 因此防冲池底必须低于地面至少 设置泄水阀与渗水井 有利于竖管防冻和检修时作业 埋于冻层下且埋深不小于 的管道 其温度变幅小且 速率慢 又处于周围土壤的约束中 温度伸缩量小 我国北方井 区大面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 绝大部分未安伸缩节 均能 安全运行 但为安全计 应控制施工温度 且条件许可时也可设 伸缩节和柔性接头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水泵选型与配套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运行工况 随开启的出水口的不
同在一定范围内变动 为使机井装置在长期运行中具有较高的平均效率 水泵应依据表示系统平均运行工况的灌溉系统设计流量 和设计扬程选定 水泵运行工况因开启的出水口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动范围 这时尽管水泵在设计工况下满足 条的要求 但其长期运行 的平均效率仍然可能不高 甚至实际运行工况点超出水泵的允许 工作范围 故规定应分别校核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和最小工作 水头下水泵的实际工况 水泵的吸水管和出水管应视为管道系统的延伸 其管径应 与管道系统统一确定 但井用潜水泵通常使用生产厂配套的泵管 使用部门反映其管径偏小 水头损失偏大 故规定在经济合理且 不影响安装和检修前题下 泵管可增大一级管径 水泵和配套设备的出厂技术指标和目前技术状况是利用和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改造机井装置的重要依据 应通过收集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铭 牌 产品样本 验收测试报告等技术资料和进行必要的技术测试 切实掌握 利用现有机井装置建设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 应考虑联接 管道系统对水泵运行工况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否有利于提高水泵 工作效率 主要取决于井 泵原有的配套状况 检修和技术改造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或提高机井装置性能 减少不合理的水头 损失 有利于联接管道系统运行 此外 还应考虑利用现有机井 装置对管道系统设计的影响 如水泵扬程偏低时 仍勉强利用 往往造成管径设计偏大 反而不够经济合理 鉴于利用现有机井 装置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 故本规范规定应进行技术论证和经 济分析
机井装置通常认为包括动力机 水泵
吸水管路和出水管
路 底阀 传动装置等 输配水管道系统属于机井的田间配套设 施 不应作为机井装置的组成部分 分析表明 在上述前题下 机井装置效率的概念以及 农用机井技术规范 规定的指标仍可 用于评价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机井装置 但有效扬程应采用 更一般的表述 根据机井装置效率的定义 采用管道输配水时的 有效扬程应为管道系统进口处的压力水头与至该点的净扬程之和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管材与连接件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目前所用管材种类很多 如各种塑
料硬管 再生 再生 水泥制品管 水泥砂 土 水泥石屑 水泥炉渣 石棉水泥 薄壁混凝土 现场浇筑混 凝土管 一次成型现浇 二次成型现浇 内衬塑料薄膜现浇 地 埋改性 软管 水浸密实灰土地埋软管 还有瓦管 陶管 无 水泥粉煤灰管 氯氧镁水泥管等等 连接件和管材材质相配 也 有水泥制品 塑料 铁件等 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 因地制 宜地研制应用各种管材和连接件 这对推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 术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如过 份强调低造价而忽视长期使用性能 没有严格的技术性能指标要 求等 因此 由管材和连接件的质量而造成返工或使工程报废的 例子时有发生 管材和连接件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组 成部分 其投资占整个工程投资的 左右 为保证工程正常运 行 规范中必须对管材及连接件的要求给予明确规定 为简便起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见 本条将管材和连接件分为现场制作和非现场制作两大类 由 于国家 或地方 定型产品对产品规格 技术性能指标有明确规 定 且有标准的检验测试方法保证测试结果准确 因此本条规定 非现场制作管材与连接件应为定型产品 但考虑到满足低压输水 要求的管材种类很多 定型和标准化工作一时难以及时跟上 因 此在定型产品外也可使用经过技术鉴定的非定型产品 对于现场 制作的管材和连接件 鉴于标准化工作尚未跟上 而现场制作质 量波动较大 故要求除须经过技术鉴定外 还特别作了施工时质 量不得低于鉴定时指标的规定 实践中一些应用单位曾误将管材的爆破压力理解为管材可 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 致使管道运行中无安全系数保障 故本条 强调管材的公称压力 而非爆破压力 应等于或大于管道系统的
设计工作压力 本条规定是为保证整个管道系统的可靠度一致 本条规定系引自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规范 素混凝土灌溉输水管道 早期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多选用管壁较厚 单价较高的 塑料管 在 七五 期间 水利部将薄壁 和双壁 的研制 应用纳入攻关课题 组织水利科研及轻工部门联合攻关 研制出 管 在性能完全满足低 了适宜低压输水灌溉用的薄壁 双壁 压输水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管材单价 该项成果的推广应用有力 地促进了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目前应用薄壁 双壁 管的面积已超过 万亩 生产薄壁 管的厂家数十家 遍布北方缺水各省区 国家标准 低压输水灌溉用薄 壁硬聚氯乙烯 管材 也已于 年 月由国家技术 监督局发布 双壁 管的行业标准制定工作也已完成报批稿 因此 若选用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生产的薄壁 和双壁 管 可在相对低造价的基础上充分保证工程质量 另外 薄壁 管和薄壁 管也在一些省市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山西省还制定 管的标准 所以 本条规定了低压输水塑料管宜选用 了薄壁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薄壁或双壁塑料管 国外曾对地埋 管的变形进行了长期观测和大量研究 结果表明 其径向相对变形率为 时 管材的强度和管内介质 作为最大允 流态均不受多大影响 因此 欧美各国普遍采用 许变形率 我们也以此为准近几年来 水科院 天津水科所 山西水科所等也对薄壁 薄壁 管在外压作用下的变形率进 行了室内外系统试验 成果表明只要回填土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沟宽沟深也按设计要求规定 则在田间荷载的作用下 薄壁管的 变形率均不大于 此条规定实施中是可行的 管道径向变形 量的计算方法我们仍沿用国外推荐的斯潘格勒公式 于附录 中 塑料材质焊接成型的连接件为非定型产品 并将其详述 常采用的材质
为硬聚氯乙烯 其焊缝强度应有所要求
本条是参照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的要求提出的 对于高密度聚乙烯 连接件从偏于安全考虑也可适用 均系参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室外硬聚氯 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作出的规定 美国农业部规范 素混凝土灌溉输水管道 规定素混凝土灌溉输水管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试验确定的静水 根据国家 七五 攻关课题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 压力的 术 的研究及统计资料 用于低压输水的水泥预制管多为挤压制 管 其爆 破 压 力 在 之间 抗渗压力在 之间 若确定工作压力为抗渗压力的 则工作压力仅可在 之间 这样可工作压力太低适用性太小 而取抗 渗压力的 为安全系数 确定工作压力在 之间 在此情况下一般都能正常运行 故确定最大工作压力为抗渗压力 的 引用美国农业部规范 素混凝土灌溉输水管 道 的规定 根据国家 七五 攻关课题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研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究成果 并参照国家标准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 水管 有关数据确定 美国混凝土协会标准 现浇素混凝土管规范 规 定 现浇素混凝土管混凝土强度在经常冻融环境中应不小于 一般则为 由于美国现浇管直径一般 均 大于 而我们的现浇管直径一般小于 所以管体混凝土强度可 相应减小 根据国内统计资料 的现浇混凝土管其混 号 的现浇混凝土管其混凝土标号为 凝土标号为 号 这两种标号的现浇混凝土管最低抗渗压 力可 达 低压输水是可行的 土强 度 不 低 于 行的 故本条提出管径 及以下的混凝 以上的不低于 是可
引用美国混凝土协会标准
现浇素混凝土管规范的规
定 管道外压强度可用非破坏性试验估算 作用荷载则为管道所 倍 试验时以无纵向裂缝为合格 承受的最大土荷载的 根据国家 七五 攻关课题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技术 研究成果 并参照国家标准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有关数据确定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附
管道系统中
属
设
备
给水 泄水
目前多数情况下均设有分水
安全保护 主要是进排气阀或限压通气管 等设备 量水设备因 投资 水头损失及磨损等原因 仅有少数系统设置 考虑到节水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而节水必须计量 所以本条将量水设备与分 水 给水 安全保护和泄水设备并列 要求配置 由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 与其 相应的附属设备多数尚未定型 因此本条规定非定型产品也可使 用 但为了保证质量 规定必须经技术鉴定 并应有出厂合格证 量多 操作 给水栓 或出水口 是管道系统运行的主要操作设备 数 且多安设于地面 运行环境条件差 因此必须牢固和便于
由于目前给水栓 或出水口 标准化工作尚未跟上或尚未 具备条件 因此除 条对其耐压能力加以限定以确保安全外 本条规定应有密封水压值和局部损失资料 以便确保节水和正确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运用 系根据当前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已应用的实例总 结 并参照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规范 素混凝土灌溉输水管 塑料地下灌溉输水管道 和日本土地改良工程规划设计规 道 范 管道输水工程设计 制定 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规范中规定 在管道压力不大于管道允许工作压力的 时 安全阀的过流 能力应达管道设计流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与湖北省云梦 县喷灌机厂在 系列安全阀的使用说明书中规定 用于 关阀水锤防护 安全阀额定排量不小于管道设计流量的 选用 于超压防护与充水水锤防护时 可按管道流量的 规定采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规范的规定 用 本条
考虑到投资能力和灌溉量水的实际需要 把计量精度定为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
规定了施工安装应按设计进行 不得随意更改设计或材
料 这对于确保工程质量 达到设计要求 发挥工程效益是非常 必要的 和 对管槽开挖和回填的要求所做的规定是根据实践 经验 并参照国外管灌技术 又经过全国各地管灌工程试点后确 定的 和 塑料管 水泥预制管的连接安装和现场浇 筑混凝土管的连续浇筑技术要求比较严格 复杂 因此 施工时 应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组织实施 管道系统水压试验 当每条独立管道系统完工并达到养护 标准后 可随建 随试 随用 发挥效益 如管灌工程面积较小 也可完工后一并进行水压试验 和 为了考核管道工程的施工安装质量和及时 采取修补措施 在管道工程投入正常运行之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本规范中水压试验的具体规定 主要参考了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 局编写的 素混凝土灌溉输水管道 和 塑料地下灌溉输水管道 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中有关章节条款 际制订的 并结合我国管灌工程的实
工
程
验
收
因此 这几
工程验收是把好质量关的最后环节
条分别提出了管灌工程验收应提交的技术文件 图表 以及施工 与竣工阶段验收记录和报告 通过全面考核 可对该项工程给予 客观评价 从而进一步确定能否投入正常运行 并办理规划设计 单位 安装施工单位 管理和使用单位之间的交接手续 使该项 工程投入运行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运行与维护
运行与维护是管理工作的部分内容 本章仅对运行与维护的
组织 机构 以及一些最重要的技术性问题作出规定 以保证系 统运行的安全与高效 管理工作的其他内容 将在通用的农田水 利工程管理规范中规定 井灌区低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为有压管道系统 开泵时 若不先开出水口 则管内压力将超出设计压力 有可能导致爆管 事故 为此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条规定 以防止上述事故发生 地面可拆卸的设备如分离式给水栓 或出水口 的活动上 体 活动的限压通气管等 在停灌期收回保管 妥善维护 有利 于延长设备寿命 降低运行费用 在冻害地区 管道系统的出地竖管 给水栓 或出水口 安全装置 量水设备等均可能因冰冻而损坏 因此 不论管道埋 于冻层内或冻层下 在冬季停灌期间均应及时放空 在冬灌间歇 期间 应视气温情况和间歇时间长短 以不造成冻害为前提考虑 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YND 放空与否
第三篇:低压配电柜设备材料技术规范书
低压配电柜设备材料技术规范书
一、产品技术要求:
1、招标范围投标设备必须符合本标书的技术、商务要求,满足本工程设计图纸要求,满足安顺市市供电部门的有关规定,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技术标准和规范
2、设备应符合下列标准规范的要求: GB7251-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946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T4942.2 低压电气防护等级; GB3047.1 面板、架和框的基本系列;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3、设备的技术要求:
3.1、低压配电柜应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且结构合理、可靠性高、能耗低、无污染、操作保养和维护简便。
3.2基本要求
3.2.1、进出线方式:满足设计要求。
3.2.2、柜体防护等级:IP30 3.2.3、维护方式:低压柜能够进行双面维护 3.2.4、气候环境:满足贵州省气候环境要求
3.3、低压配电柜内设置的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需具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CCC认证证书,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除招标文件技术要求中特定的元器件品牌以外,成套设备生产厂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所标注的型号及厂家报价,否则将视为未响应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3.4、为便于开关电器的上下级保护配合和方便管理,配电柜内的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微型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应选用同一品牌体系的产品。
3.5、系统二次线路由供货商根据要求作深化设计,并经设计院审核认可。
4、配电柜的结构要求
4.1、低压配电柜必须是抽出式结构,并配备与其配套的补偿电容柜;采用模数化组合设计,通用性强。具有足够的动热稳定性;电气方案配置灵活。柜体尺寸和数量、排列方式应符合设计图要求,不得作出调整,低压配电柜应为设计紧凑,通用性强,组合装配的抽出式结构。由框架、外壳、柜内功能单元室(含
抽出式组件)、母线、保护线和中性线连接排、走线槽、电缆安装支件等组成。柜体采用优质敷铝锌板材,板材厚度不小于2.0毫米,且组装牢固;柜体的上下部应设有充分的通风散热孔装置
4.2、柜体的前后门及其外表面均应进行环氧粉末喷涂处理,喷涂厚度不小于50微米,涂层应美观、牢固、耐腐蚀、抗冲击、不反光,颜色需经招标人确认。所有柜内的零件、螺钉、电缆攀附的支架等均应镀锌,并达到耐盐雾腐蚀的标准。
4.3、低压配电柜的功能单元有抽屉式(馈电柜)、抽出式(进线柜)二种。其中框架式空气断路器采用抽出式结构。低压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应保证操作、运行、维修和检查时的安全可靠。各电气元件动作时产生的热量、电弧、冲击、震动、磁场或电场,不得影响其它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
4.4、配电柜分为母线隔室、功能单元隔室和电缆隔室。仪表、信号灯、按钮等组成的辅助电路元件均安装于配电柜正面板上;主母线位于柜上方,电缆室位于柜体后部,内部设置有供电缆攀附的支架。
4.5、低压配电柜为GCS或GCK系统,各配电柜内均设有接地母线PE与中性母线N,二者贯穿于整个配电柜装置内,安装在柜后底部及柜右侧,各回路接地或接零均可方便地就近连接。柜体框架结构件均有可靠的接地连接。N线PE线之间用绝缘子间隔固定并可分别使用,方便施工时进出线的接线。各母线连接良好,绝缘支撑件及其它附件牢固可靠
4.6、市电与柴油发电机组的电源切换柜中,两侧电源开关间应有电气联锁及机械联锁,防止发电机组向市电倒送电。主进线、母联开关的联锁要求见图纸说明。
4.7、电柜内各抽屉单元的推进、拉出机构应轻便灵活。相同规格容量的抽屉单元可达到灵活互换。每一个抽屉都有可靠的金属接地。抽屉式或抽出式单元设有:连接位置、试验位置、分离位置三个位置。
4.8、采用悬挂式抽屉导轨、大刀片式推进机构和优质的插接件。使抽屉单元抽插灵活、更换容易、结构简单、加力程度大,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
4.9、每柜应设有一块阻燃型的高密度聚氨脂塑料功能板安装在主母线室和电器室,防止开关元件因故障引起的飞弧与母线之间短路造成的事故,使操作更
安全。配电母线(垂直母线)组装在阻燃型塑料功能板中,防止电弧引起的放电及人体接触,通过特殊联接件与主母线联接。并需考虑运行时的散热,应有充分的散热栅孔。
4.10、在柜体前后均设有带锁柜门,门的开启角度不小于120度。4.11、开关与功能单元间应设有可靠的机械联锁装置,用以保证当开关合闸后,功能单元不能打开并拉出。抽屉插入时,开关必须在分闸状态下才能将抽屉推进。抽屉与柜体间的接地触头接触紧密,抽屉推入时,抽屉的二次触头和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先接触,抽屉拉出时二次触头和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后断开。
4.12、低压配电柜应采用先进的开关和优良配件,以使体积减少,如100A以下的开关功能单元,每个600宽的柜子至少可装设8个动力回路。
4.13、二次回路电线必须穿电脑打印的标识管,白底黑字。控制开关、按钮、指示灯、手柄选用国产优质产品。二次接线端子排接线端有明显的接线标志,外引接线的二次端子排按要求单独配置。熔断器的熔芯选择符合工程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仪表的刻度标定,互感器的变比及极性正确无误。每柜内附有详细的二次接线图以备检修之用。
4.14、低压配电柜体结构还应充分考虑到电缆进出的方便。电缆室的宽度不应小于600毫米,且应安装有电缆攀附的支架。
4.15、母线采用TMY型优质电解紫铜排,规格按图纸要求。搭接部位搪锡,非搭接部位套热塑管保护。母线的固定应采用阻燃的DMC绝缘排夹,具有耐电弧,动热稳定性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和防潮的功能
4.16、产品应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
4.17、低压配电设备的金属壳体或可能带电的金属件(包括因绝缘损坏可能会带电的金属件)与接地导体间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低压配电设备中选用的塑胶材料不含卤素,应具有阻燃和自熄的特性。
4.18、一次插件必须选用国产优质产品;一次插件的配置必需比该回路的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大一个等级。即160A的断路器配置250A一次插件;250A的断路器配置400A一次插件;400A的断路器配置630A一次插件等。电缆接线柱与电缆头接触的截面尺寸必须匹配。
4.19、绝缘导线选用RV型,其截面规格应能保证在额定电流下导线无明显
温升。插入式导线端头选用标准型H系列,不经预压,利用打紧过程中一边打紧一边变形使导线及端头与电器端子之间达到最大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保证搭接部位在额定电流下温升最低。
4.20、160A及以下开关与一次插件间回路采用绝缘导线连接;250A及以上开关与一次插件间回路采用铜母线连接。二次插件在满足本次接线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余量(不少于20%)。
5、.电容补偿柜的技术要求:
5.1、功率因数补偿器控制器采用久信科技(JXC9-DK-400)、电容器选用久信科技(JXC9-DR-400)产品。自动分步循环控制方式,功率因数应补偿到0.9以上。柜体要注意通风散热。
5.2、电容器技术规格:频率:50赫兹;损耗:在400伏下少于0.5瓦/千乏;容量允差:-5%至+10%;测试电压:端子间:2.15Un,1sec;端子与接地间:3千伏,10sec.;过压容限:不大于10%; 过流容限:不大于30%,1h;绝缘介质出现故障时有自复功能,当电容元件寿命结束时可有选择的将其从电路中隔离开来,防护等级IP42。
5.3、电容器柜内元器件配置:a.电容器各分支回路设熔断器作过流和短路保护;b.各相线设小型电抗器以限制冲击电流;c.每柜设630A隔离开关,以保证操作和检修的安全;d.分支线上端设氧化锌避雷器以吸收操作过电压;e.用接触器进行各分支回路接通和断开的操作。
5.4、布线:由于电容器柜运行时的发热严重,必须在布线时尽量扩大无故障区,即从柜顶母线—隔离开关—保护用熔断器—电抗器—接触器之间采用硬质铜排接线;仅接触器至电容器用RV绝缘软线布线。
5.5、功率因数控制器:(1)电压: 380/415伏;(2)频率范围: 50Hz-5%;(3)功率因数范围: 0.7感性—0.7容性;(4)电压测量误差: 满量程的1%;(5)输入电流和阻抗: 5或1安,小于0.1欧;(6)输出触点容量: AC 415伏/1.5安;(7)报警触点容量: AC 250伏/1.5安;(8)步级设置和切换时间: 自动、固定、取消,6、断路器要求:
6.1、框架断路器应在贵州长征开关(长九牌)MA40 系列,常熟CW1系列,上海人民EMW1系统(建议按图纸报价),应具有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型保护装置单元,配失压脱扣、分励脱扣、过电流脱扣;进线开关具备长延时、短延时、瞬时、接地故障保护四段保护功能,其余回路开关具备长延时、短延时、瞬时,三段保护功能,且时间和电流可调,整定值按图纸要求。
6.2、框架断路器最好具有体较小分断能力强的特点。
6.3、框架断路器必须装上机械连锁装置,以完成以下功能:在闭合位置上,不能插入或抽出断路器。除非断路被抽出或处于[隔离]位置,断路器的门或盖将不能移动或打开。断路器只能在完全插入或隔离位置上才能闭合。自动安全保护罩,可在断路器抽出时完全防护固定部分主接触点。框架断路器应能互换,但需具有防误插机构。
6.4、塑壳开关应在贵州长征开关(长九牌)MB30系列,常熟CM1,上海人民RMM1中选择其一(建议按图纸报价)。塑壳开关采用热磁脱扣器。必须保证在过载和短路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跳闸。
7、母线
7.1、1600安培及其以上电路,其额定短时承受电流须为1秒钟80千安,1600安培以下电路为1秒钟50千安。母线与中性母线的截面面积按图纸要求。构成配电屏部分装置的母线,母线连接线和裸导体必须符合图纸所列电流值的要求和在允许温升范围内。铜排采用高纯度产品(铜含量达99.99%);镀锡厚度及弯曲半径必须达到国标要求。母线需用8.8级螺栓联接。柜内垂直母线须加绝缘防护罩,一次回路出线端须加绝缘防护罩,所有母线非搭接部位需装热塑套管。
7.2、母线温升不超过40摄氏度,支撑牢固。在故障出现下整套装置能承受最高机械应力。
8、与柴油发电机的接口:
柴油发电机与变电所电源之间采用ATS进行自动切换。ATS选用应采用专业PC级产品。要求ATS整体采用深圳泰永公司TBBQ3系列产品或ASCO300系列产品,ATS要求通过AC-33iA试验。
9、仪表要求: 9.1功能要求:
9.1.1、多功能仪表应选择江阴斯菲尔或安科瑞其中之一的相应系列产品,同时柜内需配置高精度的测量PT、CT,可测量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视在电度等多种电量;
9.1.2、测量精度:电压:0.2%;电流:0.2%;频率:0.2%;功率:0.5%;功率因数:0.5%;电度:1%;
9.1.3、4路开关量输入;
9.1.4、可完成2路电度表输入脉冲的电度计量;
9.1.5、2路继电器输出,继电器节点容量:250VAC/10A或380VAC/6A; 9.1.5、支持遥信和遥控功能;
9.1.6、RS485通讯口,支持MODBUS通信协议;
9.1.7、所有关键数据(系统参数等)在失电情况下可保存十年以上; 9.1.8、抗空间电磁干扰;
9.1.9、四排汉字显示窗口,四个按键,就地显示和操作方便;
9.1.10、八个指示灯,可指示装置运行、通讯、开入量、开出量的状态; 9.1.11、具有两级密码管理权限,方便运行管理; 9.2、安装要求: 9.2.1、面板式安装; 9.3、运行环境: 9.3.1、相对湿度:<95%;
9.3.2、工作温度:-25℃~+55℃; 9.3.3、电源电压:85~265VAC/DC; 10.铭 牌
柜的铭牌固定在柜的表面或柜内显目的地方, 铭牌用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制成、铭牌为白底, 其上为黑色的粗体字, 并用中文标注。10.1 柜外形尺寸800 ×600 × 2200 mm(宽×深×高)。
柜体颜色为; 计算机灰 RAL 7035。柜体采用GCK或GCS 10.2 装置机箱采取必要的防静电及电磁辐射干扰的防护措施。机箱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机箱满足发热元件的通风散热要求。
11.双方工作安排
11.1 买方向供方提供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技术文件。11.2 供方承诺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提供技术服务。
11.3 设备制造过程中, 买方可派人进行监造和验收, 供方积极配合。
12.4 技术文件 1)供方在订货前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鉴定证书、典型说明书、柜布置图、系统原理图和主要技术参数。
2)在技术协议签定 10 天内,供方向买方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1 份。.柜面布置图:表示外型尺寸、设备布置及总重量、运输尺寸和重量及其它附件。
.基础图:注明柜的尺寸、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电气原理图:包括装置的原理框图、系统接线图、内部接线图,端子排等。如有多张电气原理图,还注明各图之间有关线圈与触点的相互对应编号,必要时,提供所有特殊装置或程序的概要操作说明。
3)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资料(共6套):设备的开箱资料,除2)所述图纸(含电子版)外还包括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说明书、部件清单资料、工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装置信息表、通讯规约、说明书等。
12.5 根据工程需要, 可召开设计联络会或以其他形式解决设计制造中的问题。12.6 供方提供的设备参数或配置接线有变化时,及时书面通知买方, 否则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将由供方承担。13.质量保证和试验 13.1 质量保证
13.1.1 所供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属于新型产品的除满足本规范书外,供方还提供产品的鉴定证书。
13.1.2 供方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等(包括供方的外购件在内)均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供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供方积极配合。
13.1.3 供方遵守本技术协议书中各条款,并具有经过国家认证的ISO9000、GB/T1900质量保证体系。
13.1.4 柜内的各种元件,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的专业制造厂家的产品。
14.2 型式试验
供方提供设备的型式试验报告, 并满足下列要求, 装置须进行型式试验。1)新设计投产的成套装置(包括转厂生产), 在鉴定前进行新产品定型的型式试验。
2)连续生产的装置,每4年对出厂检验合格的装置进行一次型式试验。3)当改变制造工艺或主要元件, 而影响保护装置的性能时, 均对首批投入生产的合格品进行型式试验。14.3 出厂试验
每套装置均进行出厂试验, 经质量检验部门确认合格后方能出厂, 并具有证明产品合格的出厂证明书、出厂试验报告。14.4 现场试验及调试
装置运到工地安装完毕, 买方会通知供方专家到场参加设备调试。在调试过程中, 若发现设备存在元器件损坏或不正常工作情况,供方免费负责更换。
15.包装、运输和储存
15.1 设备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及时包装,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 确保其不受污损。
15.2 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 在运输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被盗、变形、受潮和腐蚀。15.3 在包装箱外标明买方的订货号、发货号。15.4 包装箱上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191)。15.5 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15.6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完整无缺。
第四篇:压力管道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
压力管道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
一、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1、《安全生产法》
2、《行政许可法》
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公布,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4、各省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假若有此规定的话)
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令第302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公布,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70号公布,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8、《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公布,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9、《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4号公布,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10、《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2007年11月7日国质检特函〔2007〕910号文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1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管理办法》(2008年7月16日国质检特[2008]343号文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12、《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15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3、《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16号公布,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1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培训考核规则》(质检特函[2009]96号文印发,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
1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自1996年7月1日施行)
17、《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2001年11月15日起施行)
二、标准、技术规范
1、《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文印发)
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程序导则(TSG Z0001-2009)》
3、《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TSG Z0006-2009)》
4、《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TSG Z0002-2009)》
5、《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
6、《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TSG Z0005-2007)》
7、《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细则(TSG Z7002-2004)》
8、《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TSG Z7001-2004)》
9、《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SG Z7003-2004)》
1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 Z6001-2005)》
11、《特种设备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大纲(TSG Z0003-2005)》
12、《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
13、《安全阀维修人员考核大纲(TSG ZF002-2005)》
15、《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TSG R1001-2008)》
16、《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带压密封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R6003-2006)》
17、《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1-2009,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18、《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D5001-2009)》
19、《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
20、《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
21、《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TSG D7004-2010)》
22、《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TSG D3001-2009)》
23、《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24、《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TSG D7002-2006)》
25、《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TSG D6001-2006)》
26、《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埋弧焊钢管与聚乙烯管](TSG D7001-2005)》
27、《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TSG D2002-2006)》
28、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国[2005]220号)
2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3]248号)30、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
31、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3]108号)
3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1〕148号)
33、《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国质检锅[2003]249号)、34、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机构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
35、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2010)
三、上级文件
1、关于公布<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锅[2004]31号)
2、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特〔2010〕22号)
4、于实施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09]192号)
5、于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03]206号)
6、关于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有关问题的说明》(质检锅函[2004]1号)
7、《关于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有关问题补充说明的通知》(质检特函[2004]51号)
8、《关于加强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的通知》(质检特函[2008]58号)
9、《关于简化<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的通知》(质检办特函〔2009〕1186号)
12、《关于做好2010年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质检特函[2010]19号)
13、《《关于全面推进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通知》(粤质监锅函〔2009〕281号)
14、《关于进一步规范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工作的意见》(粤质监〔2009〕129号)
15、《特种设备危险性评价与分级实施指南》(质检特函〔2009〕21号)
16、特种设备设计文件鉴定专用章式样
17、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国质检锅[2003]194号)
18、《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试行)》国质检锅[2003]172号
四、压力管道设计施工标准 CJJ28-2004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 CJJ33-2005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CJJ34-2002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95-2003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 5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宣贯教材 6 CJJ104-2005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7 CJJ105-2005 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 8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9 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10 GB 50029-2003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11 GB 50074-2002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13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14 GB 50177-2006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 50183-2004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 设计防火规范 16 GB 50184-93 工业金属管道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185-9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8 GB 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 GB 50251-20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21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64-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 设计规范 23 GB 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版)24 GB 50350-2005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 50369-2006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6 GB50423-2007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27 GB50424-2007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GB50459-2009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压力管道法规、标准目录
一、压力管道法规、标准
二、压力管道设计施工标准 GB50460-2008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施工规范 GB50461-2008 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1 GB50470-2008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 32 GB50484-2008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33 HGJ229-91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 34 HG 20225-95 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5 HG/T20644-2000 变力弹簧支吊架
HG/T20549-98 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国际通用设计体制和方法)37 HG/T20645-98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国际通用设计体制和方法)38 HG/T20646-98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规定(国际通用设计体制和方法)39 HG/T20670-2000 化工、石油化工管架、管墩设计规定 40 DL/T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范 42 DL/T868-200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 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45 DL5017-93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DL/T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管道篇 47 DL/T5054-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48 DL/T5121-2000 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规程
DL/T5121-2000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配套设计算计方法 50 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51 SL 281-2003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SH3010-200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 53 SH3012-2000 石油化工企业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54 SH3022-99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技术规范 55 SH/T3035-2007 石油化工企业工艺装置管径选择导则 56 SH/T3041-2002 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SH3059-2001 石油化工企业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
SH3064-2003 石油化工企业钢制通用阀门选用、检验及验收 59 SH/T3073-2004 石油化工管道支吊架设计规范
SH/T3108-2000 炼油厂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道设计规范 61 SH/T3122-2000 炼油装置工艺管道流程设计规范
SH/T3129-2002 加工高硫原油重点装置主要管道设计选材导则 63 SH3401~3410-96 石油化工管道器材标准(合订本)64 SH3501-2001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5 SH3502-2009 钛及锆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17-2001 石油化工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67 SH/T3518-2000 阀门检验与管理规程
SH/T3523-2009 石油化工铬镍不锈钢、铁镍合金和镍合金焊接规程 69 SH/T3542-2007 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70 SY/T0004-98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SY 0007-1999 钢质管道及储罐防腐蚀工程设计规范 72 SY/T0010-96 气田集气工程设计规范 73 SY/T0011-2007 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SY/T0015.1-98 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穿越工程 75 SY/T0015.2-98 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跨越工程 76 SY/T0027-2007 稠油注气系统设计规范
SY/T0082.2-2006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 内容规范 第1部分:管道工程
SY/T0082.3-2006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 内容规范 第1部分:天然气处理厂工 79 SY/T0510-1998 钢制对焊管件
SY/T0518-2002 油气管道钢制对焊管件设计规程 81 SY/T0609-2006 优质钢制对焊管件规范
SY/T0379-98 埋地钢质管道煤焦油瓷漆外防腐层技术标准 83 SY 0402-2000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4 SY 0466-97 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SY 0470-2000 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6 SY 4104-95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管道穿跨越工程 87 SY 4109-2005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88 SY 4116-2008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SY4203-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站内工艺管道工程 90 SY4204-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油气田集输管道工程 91 SY4207-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管道穿跨越工程
SY 4208-2008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 93 SY 4209-2008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天然气净化厂建设工程 94 SY/T10043-2002 泄压和减压系统指南
SY/T10044-2002 炼油厂压力泄放装置的尺寸确定、选择和安装的推荐作法96Q/CNPC59-2002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97 Q/CNPC78-2002 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
Q/CNPC93-2003 埋地钢制管道线路工程流水作业施工工艺规程
第五篇:中低压管道安装技术总结
中低压管道安装技术总结
前言
管道作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现代社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电厂发电到西气东输,从生活饮水到农业灌溉,无一不是利用管道来达到人们的需求。在管道建设高潮来临时,一支支优秀的管道安装队伍也随之建立起来,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管道的材料也从以前比较单一转向多样化,特别是一些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管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现在为我国环保事业而建的脱硫装置管道,采用了大量的衬胶管道和各种不同类型的不锈钢管。
比起高压管道和特殊管道,中低压管道的应用更加管饭,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施工方法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益,是每个建设者的心愿。
作为一名从事电力工程管道安装的施工人员,知道自己肩负使命。不但要求自己能够精益求精,还要求把自己所掌握的施工方法和经验拿出来和别人交流,使得我们自身得到进步,也使我们的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管道安装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人们生产生活需要。下面对中低压管道安装的一般工艺做一介绍,并电厂循环水管安装为例,阐述实际施工过程。
一、中低压管道安装的一般方法和技术要求
火力发电厂中低压管道安装,是指设计压力小于8Mp及一下的汽水管道、压缩空气管道、氧乙炔等管道及其附件的安装。
管道安装的基本步骤为:施工前的准备→支吊架的配制→支吊架安装→管道安装→外观验收、试验(无损检测、水压)、管道系统清洗。
1、施工前准备
管道施工钱,应对管道材料进行检验。首先,管道材质和阀门规格、型号要符合设计要求;其次,管道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的缺陷,弯头、三通与管道的壁厚是否相符,不得有超过壁厚负公差的锈蚀或凹坑,管道法兰密封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
2、支吊架配制和安装
支吊架配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配制,也课直接向外采购。支吊架配制要特别注意形式和加工尺寸,要考虑到滑动支架、导向支架、固定支架等,是有本质的区别,并将对工艺产生不同的影响,管部安装时要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妨碍管道自由膨胀。固定支架要生根牢固并与管子结合良好;华东支架要求滑动面洁净、接触良好;导向支架要求支座与导向板两侧间隙均匀;滚动支架支座面必须与板底滚珠接触良好;吊架吊杆无弯曲,吊环焊接牢固,螺纹完整与螺母配合良好;弹簧支架安装时的预压缩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因支吊架承载着管道运行中的静载荷和动载荷,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管道的安全性,股支吊架焊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因现场情况和设计不符,需对支架进行改动,也只能改变形式而不能改变型式,支架的作用不能改动。
3、管道安装
3.1管道定位
现场管道定位要按设计图纸进行,如果设计没有给出定位图的小口径管道,则在现场按实际情况布置,避开通道及其它设施,并尽量节约路线,保持美观、和谐。
管道定位,一般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经纬仪确定管道走向,而水准仪
则确定管道标高,如果架空管道标高较高,架水准仪有困难时,我们采用水平管
(U型管原理),线垂、钢尺将标高引至设计标高位置。管道安装时要随时检查,管道标高、中心线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2管道的对口及焊接
管道的对口,对焊接的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对口前必须先检查对口管内
是否有杂物,如有,应立即清除。对口处必须保持平直,以确保管线安装正确。
为防止焊接应力过大,焊缝与开孔的间距、直管段两个焊缝的间距、焊缝与支吊
架边缘的间距均要符合规范要求。
管道很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丁字形交点处是焊接质量的薄弱部位,应特别
注意,焊条使用钱先确认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确定已按要求烘干。因
管道焊接难度大,焊工必须经过相应的焊接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
4、管道验收
我们所安装的管道要经得起验收,只有经得起验收的含品才能保证质量合格
或者优良。管道验收,主要对工艺和安装质量两方面进行检查。我们在管道安装
完成,保证质量的情况瞎,必须自己先对照系统图纸检查管线上的附件是否遗漏。
5、水压试验
试压压力一般不小于设计压力的1.25倍,但不得大于任何非隔离元件的最
大允许试验压力,且不小于0.2Mp,直埋地下压力管不小于0.4Mp。水压试验的水质应清洁,环境温度要在5℃以上,介质温度不高于70℃,系统内空气在管道
进水过程中要通过管道最高点的排气阀排尽,直至排气阀有水溢出。当压力达到
试验压力后保持10min,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如有缺陷,应降至大
气压,消缺后,再次进行水压试验,整个系统不得有渗水或泄露的痕迹,且目测
各管线部位无变形,即认为合格。
二、现场安装中的问题处理
作为工程施工,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会碰到设计预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或者
事先已考虑到,但考虑不充分而造成现场施工困难等情况,这就需要我们现场施
工人员结合设计要求和本身的施工经验,来保证完整顺利完成。现以电厂循环水
管安装为例,做一论述。
循环水管是大口径低压管道,口径一般为1800mm以上。因各电厂地理位
置、地质条件不同,对循环水管材质要求、地基处理要求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比
如温州、兰溪电厂土质松软且处于低洼地带,使得基坑开挖后无法避免的存在积
水,还会使安装后的管道发生沉降,给安装、焊接及成品维护都带来一定的难度。
1、循环水管安装流程:
循环水管安装的一般方法与一般中低压管道安装方法相同,因其口径大,水压试验水量大,供应和排放困难,且工作压力不高,故很多电厂的循环水管设计修改取消了水压试验,而增加无损探伤数量来保证焊接的质量(砼管除外)
2、施工测量
根据设计提供的厂区控制点,按照设计平面图纸的要求,测出循环水管沟中心线。为确保开挖后中心线精度要求,从每个转角点引出四个控制点,控制桩点布置在不易遭受施工破坏的地点。水准点布置在适当的施工区域内,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来选择。每隔一定时间,或发现有变动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高程值。施工期间的控制点和高程观测点,经相关单位复核检查,用砼加以妥善进行保护,并设明显标志。
3、管道基础铺设及管道安装后的回填要求
根据相关测量控制点,对基础铺设的中心线、标高进行复核,确认基本尺寸没有偏差。在没有得到砂垫层密实度报告前,不得进行管道临抛,以免造成返工或对以后的安装质量产生影响。管道防腐结束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回填,回填前需将基坑内积水清理干净,管道基础及管道两侧部分的回填土应均与回填上升,并进行分层砼实,必要时可以洒水密实。管道回填时必须确保管道不移位、不被破坏,回填注意区分道路位置和一般位置的区别,回填密实度复核合计要求。
4、循环水管安装过程实际碰到的问题处理和注意事项
4.1施工前要对现场进行实地了解,确定施工方案(包括吊车的行走路线、大的设备的进场等);管道安装人员作业前必须 熟悉图纸,对每道工序进行控制,并要清楚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便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4.2 确定中心、标高时,关键点一定要控制好,不可迁就。这样对以后作业顺利开展很有帮助;在两家施工单位接口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作业,并核对两份图纸是否有出入。
4.3 因管道安装的难度在弯头位置,弯头找准就显得比较重要,应要求在管道制作时做好找准点标记(中心线),以便安装时对口准确,提高安装质量。
4.4基坑垫层及工作坑处理要人员充分配合,并连续抽水(若有水),确保焊接工作正常进行,也防止安装好的钢管因基础原因下沉;
为减少下沉可采取一下措施:a、管道安装时标高稍高于设计值;b、分段回填时管道端口留处1-2节管段不回填;c、管道端口处基坑中要连续排水,不可长期积水;d、施工作业的连贯性要好,分段施工间歇时间要短。
4.5为确保安装质量,安装完一段,项目质检必须先行检查,发现问题马上消除,技术人员平时要与安装工程监理、业主保持现场沟通,对其提出的建议虚心接受。
三、管道安装班组的管理
随着现在管道安装手段的提高,为提高工作效率,先进的管理必不可少。管理工作的好换将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安装质量、生产安全等重要环节,所以现代安装企业对生产管理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把班组管理推向了前
沿。
目前管道安装中此案去内部承包责任制。企业对项目考核,项目对班组考核,班组对组员考核来进行分配的链式反应机制,打破了大锅饭,提高工作效率,为社会、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收入水平。
以下是在班组管理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1、按章作为班组负责人,各方面素质都需要加强。对本班负责施工的系统必须非常熟悉,并且了解本班人员的施工能力和特点,这样才能合理的安排劳动力,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2、每个施工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大家的工作才有了方向,才会通过班组内部的相互协调,朝一个方向努力,最终实现目标。
3、建立一些激励机制来激励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奖罚分明,奖励不在多,而在于是否恰当;处罚不在重,而在于过失的影响和教训。
4、不断的学习。学习可以提高人的修养,提高施工水平,使人更加自信。在工作不太紧的时候,可以安排一点时间,请技术员、安全员、质量员等管理人员给班组人员讲一些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沟通。不但是施工人员本身有了提高,也让管理人员更了解班组状况,有利于工作沟通,减少质量、安全事故,提高生产率。
5、我们企业的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是团体更有凝聚力,同事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关心,会使关系更加融洽,对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以上对管道安装的一般过程和现场实际安装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办法做了简单的论述,并对班组管理的工作提了几点经验,以资对以后的安装工作有帮助。管道安装工程还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在这个岗位上的人们通过不断的辛勤劳动,才能换取丰硕的成果,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