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1021陕西师范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
陕西师范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 全校各级党组织都要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要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
第三条 发展党员工作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第四条 要切实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稳妥地对发展学生党员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控,保持学生党员队伍适度规模。巩固本科生“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格局,重视在研究生中发展党员,注重发展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入党。
第五条 要进一步加强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及时把青年教师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坚持发展党员工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重视将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
威信。
第九条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
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共青团员一般应经团组织推荐),须由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上级党组织如无不同意见,应及时下发《积极分子考察写实登记表》。
第十条 党支部应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
(一)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
(二)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
(三)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
(四)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第十一条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
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要密切结合其本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包括:吸收他们听党课;列席讨论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以及参加入党宣誓仪式;给他们分配一定的工作,并及时予以检查指导;定期组织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评议,指出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督促入党积极分子至少每个季度向党组织书面汇报一次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等。
第十二条 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
培养联系人和党支部每季度要对积极分子的考察情况进行
45调查结果要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公布。
第二十二条 支部委员会要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报所在分党委、党总支预审。
各分党委、党总支要对发展对象的条件、培养教育情况、相关材料进行审查,根据需要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并将相关材料上报党委组织部审核。
相关材料包括:领取入党志愿书登记表、《发展党员材料预审单》、入党申请书、《积极分子考察写实登记表》、群团组织推荐材料、党校培训结业证书(复印件)、政审材料、党支部综合考察材料等。
综合考察材料的主要内容:发展对象的自然情况;政审情况;本人要求入党和组织培养过程。具体包括:发展对象申请入党的时间,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时间,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情况以及参加培训情况;现实表现;党支部对其入党的意见;党内外群众对其入党的意见。
第二十三条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的发放和填写
(一)《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的发放。分党委、党总支在党委组织部统一领取《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并发放给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
(二)在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前,党支部委员和入党介绍人应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忠诚老实教育,将应填内容及要求向发展对象解释清楚。发展对象要严肃、认真、如实填写。
(三)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注意事项。(1)“入党志愿”要根据本人的思想认识和思想变化的过程,着重填写本人对党的认识,为什么要入党以及本人的决心;(2)“本人经历”要准确详细填写,不能间断;(3)“家庭主要成员”主
支部书记总结。
(三)大会注意事项。(1)对在支部大会上党员提出的问题,发展对象和支部应予以解答,如某些问题尚未弄清楚,可暂时休会,待调查清楚后再继续开会;(2)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在支部大会召开前正式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统计在票数内。表决时,发展对象可不必退场;(3)支部大会讨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4)做好支部大会记录,主要包括:时间、地点、内容、会议的主持人和记录人;应到会和实际到会党员人数,缺席党员人数和原因;入党申请人和列席会议人姓名;会议发言情况,有何不同意见;表决方式和表决结果;支部大会决议等。
(四)填写支部大会决议。党支部要及时将支部大会决议写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主要包括: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主要优点、缺点;支部大会的表决方式、表决结果,写清应到会和实际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赞成、反对和弃权的人数;通过决议的具体日期,支部书记签名。
第二十五条 预备党员的审批
预备党员必须由基层党委审批,党总支不能审批预备党员,但应当对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的预备党员进行审查,并报党委组织部审批。
(一)分党委审批或党总支审查前,要指派分党委、党总支委员或组织员同发展对象分别谈话,作进一步了解,帮助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谈话人应当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中,小组,设党小组组长。
第二十八条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各分党委、党总支统一组织;重大纪念日或特殊情况下,由党委组织部另行组织。
第二十九条 党组织要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
党支部每季度要讨论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与本人谈话;同时,要做好《预备党员考察写实登记表》的填写和管理工作。预备党员要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对个人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
预备党员工作调动或毕业分配时,其《预备党员考察写实登记表》应随有关材料及时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
第三十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支部应当及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中的相应栏内填写清楚。
第三十一条 预备党员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原则上应延长预备期:
(一)入党时存在某种缺点,在预备期内转变不明显,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
(二)入党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工作、学习和作风等方面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缺点,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
(三)入党后犯有一般性错误,本人检查认识深刻、愿意继续接受党组织教育和考察的;
(四)入党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一般,不能在群众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
第三十二条 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是:本人向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支部委员会审查;分党委、党总支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报上级党委审批。
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主要议程参照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议程;对到会人数、表决方式、赞成人数等要求与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相同。
支部大会结束后,党支部要将决议填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决议”一栏,经支部书记签名或盖章后,连同转正申请一并报分党委审批(党总支审查)。分党委审批意见填入“基层党委审批意见”栏,党总支审查意见填入“总支部审查(审批)意见”栏。
分党委应及时将转正同志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积极分子考察写实登记表》、《预备党员考察写实登记表》和相关材料(同第二十二条)存入本人人事档案,并报党委组织部备案。各党总支拟转正同志的材料,经党委组织部审批后,党总支须及时存入本人人事档案。预备党员转正后,各分党委、党总支要及时更新上报党员信息数据库。
第三十三条 分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批;党总支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查,并报党委组织部审批。分党委、党总支应将审批结果及时通知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要同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第三十四条 预备期未满的预备党员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当及时报告原所在党组织。原所在党组织应当及时将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情况,认真负责地介绍给接收预备党员的党组织。
党委组织部对转入的预备党员的入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存在问题的,不予认可其党员资格。
第三十五条 基层党组织对转入的预备党员,在其预备期满时,如认为有必要,可推迟讨论其转正问题,推迟时间不超过六个月。转为正式党员的,其转正时间自预备期满之日算起。
第六章 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和纪律
第三十六条 发展党员工作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学校党委组织部是全校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部门。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务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发展党员工作。
第三十七条 各级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和不正之风,要严肃查处。对不坚持标准、不履行程序、超过审批时限和培养考察失职、审查把关不严的党组织及其负
314-
第二篇:关于印发《陕西师范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陕西师范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已经党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切实做好细则的学习、宣传和实施,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执行细则中的重要情况和建议,请及时与党委组织部联系。
党委组织部 2014年10月21日
陕西师范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 全校各级党组织都要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要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
第三条 发展党员工作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第四条 要切实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稳妥地对发展学生党员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控,保持学生党员队伍适度规模。巩固本科生“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格局,重视在研究生中发展党员,注重发展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入党。
第五条 要进一步加强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及时把青年教师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坚持发展党员工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重视将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
第二章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 第六条 申请入党
(一)党章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入党申请人应当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支部提出申请,递交入党申请书。
(三)入党申请书的主要内容是:本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对待入党的态度;本人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主要表现;今后努力方向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申请人须在正文后署名并注明日期。
(四)为了使党组织全面了解申请人的各方面情况,申请人应将个人履历、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以及有何政治历史问题、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情况以文字材料形式写明。如果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中,有政治和现实表现情况复杂,受过刑事或其它重大处分的,也应实事求是地写明。
第七条 党支部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
第八条 入党积极分子一般应具备的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本人对党有比较明确的认识,积极要求入党,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三)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生产、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突出,有奉献精神。
(四)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
第九条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
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共青团员一般应经团组织推荐),须由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上级党组织如无不同意见,应及时下发《积极分子考察写实登记表》。
第十条 党支部应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
(一)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
(二)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
(三)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
(四)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第十一条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
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要密切结合其本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包括:吸收他们听党课;列席讨论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以及参加入党宣誓仪式;给他们分配一定的工作,并及时予以检查指导;定期组织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评议,指出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督促入党积极分子至少每个季度向党组织书面汇报一次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等。
第十二条 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
培养联系人和党支部每季度要对积极分子的考察情况进行一次写实,写实情况填入《积极分子考察写实登记表》。定期考察写实的主要内容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入党动机、学习和工作表现等。
考察写实内容由两名培养联系人研究确定,要真实准确,避免空谈泛议,既要总结优点也要指出缺点或不足;要符合本人特点,不能千篇一律。考察写实登记表要及时填写,不能在临发展前突击填写。
各分党委、党总支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调整不合格人员。
第十三条 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时,原单位党组织要及时将培养教育等有关材料转交现单位(居住地)党组织。现单位党组织要对有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并接续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培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
第三章 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第十四条 发展对象的确定
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所在分党委、党总支备案后,可列为发展对象。
各分党委、党总支在研究拟定发展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本单位学生党员在各年级的分布。要坚持把政治素质作为首要标准,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切实保证及时把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发展成党员。坚决防止和杜绝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及临毕业前突击发展现象。
第十五条 发展对象应当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党组织指定。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的党员,不能作入党介绍人。
第十六条 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
(一)向发展对象解释党的纲领、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
(二)认真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工作经历、现实表现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
(三)指导发展对象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
(四)向支部大会负责地介绍发展对象的情况;
(五)发展对象批准为预备党员后,继续对其进行教育帮助。
第十七条 对发展对象的考察
对发展对象的考察由党支部组织实施。考察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教职工的考察应全面了解其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业务实绩、职业道德修养等情况。对学生的考察主要是了解其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情况。
第十八条 对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
党组织必须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政审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政治审查的基本方法: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函调或外调。对流动人员中的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时,还应当征求其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基层党组织的意见。
政治审查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注重本人的一贯表现。审查情况应当形成结论性材料。
凡是未经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支委会研究认为可以发展时,由培养联系人对考察情况、政治审查情况综合分析,并填入《积极分子考察写实登记表》相应栏内。
第十九条 对发展对象的集中培训
党校要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24个学时(专题讲座不少于7次)。培训时主要学习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文件。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第四章 预备党员的接收
第二十条 接收预备党员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办理。发展对象未来三个月内将离开工作、学习单位的,一般不办理接收预备党员的手续。
第二十一条 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公示对象的自然情况、学习和工作简历、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培养教育和考察情况等。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各分党委、党总支要建立公示登记制度,专人收集、登记、整理有关意见。公示结束5日内,由公示对象所在党支部负责对党员、群众来信来访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核实,经调查条件尚不成熟、不宜发展的,应暂缓发展,继续加强培养教育和考察。对经查实存在较大问题的,应取消发展对象资格。公示及调查结果要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公布。
第二十二条 支部委员会要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报所在分党委、党总支预审。
各分党委、党总支要对发展对象的条件、培养教育情况、相关材料进行审查,根据需要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并将相关材料上报党委组织部审核。
相关材料包括:领取入党志愿书登记表、《发展党员材料预审单》、入党申请书、《积极分子考察写实登记表》、群团组织推荐材料、党校培训结业证书(复印件)、政审材料、党支部综合考察材料等。
综合考察材料的主要内容:发展对象的自然情况;政审情况;本人要求入党和组织培养过程。具体包括:发展对象申请入党的时间,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时间,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情况以及参加培训情况;现实表现;党支部对其入党的意见;党内外群众对其入党的意见。
第二十三条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的发放和填写
(一)《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的发放。分党委、党总支在党委组织部统一领取《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并发放给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
(二)在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前,党支部委员和入党介绍人应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忠诚老实教育,将应填内容及要求向发展对象解释清楚。发展对象要严肃、认真、如实填写。
(三)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注意事项。(1)“入党志愿”要根据本人的思想认识和思想变化的过程,着重填写本人对党的认识,为什么要入党以及本人的决心;(2)“本人经历”要准确详细填写,不能间断;(3)“家庭主要成员”主要填写本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和子女以及和本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亲人;(4)“主要社会关系”主要填写与本人有密切来往和影响较大的亲友;(5)“对党还有哪些要说明的问题”主要填写本人需要向党组织说明,而在其他栏目中不便填写的内容。
第二十四条 召开支部大会
经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由支部委员会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一)大会的准备。在召开支部大会之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支委会开会研究会议事项,草拟支部大会决议;(2)支部组织委员检查入党申请人填写的入党志愿书是否正确,其他材料是否齐备无误;(3)支部书记与入党申请人谈话,指导其做好向支部大会汇报的准备,并要求其正确对待支部大会决议结果;(4)通知支部全体党员到会,如介绍人中一人因故不能出席,但会前已向支部作了负责的介绍,支部大会可以讨论。出席会议的正式党员必须超过支部有表决权人数的五分之四,否则支部大会应改期召开。其他积极分子可列席会议。
(二)大会的程序。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由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主持,主要议程包括:(1)会议主持人报告应到会和实际到会的党员人数;(2)发展对象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3)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有关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4)支部委员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审查情况、公示情况;(5)与会党员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和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6)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7)宣读支部大会决议;(8)入党申请人表态发言;(9)列席会议的其他积极分子发言;(10)支部书记总结。
(三)大会注意事项。(1)对在支部大会上党员提出的问题,发展对象和支部应予以解答,如某些问题尚未弄清楚,可暂时休会,待调查清楚后再继续开会;(2)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在支部大会召开前正式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统计在票数内。表决时,发展对象可不必退场;(3)支部大会讨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4)做好支部大会记录,主要包括:时间、地点、内容、会议的主持人和记录人;应到会和实际到会党员人数,缺席党员人数和原因;入党申请人和列席会议人姓名;会议发言情况,有何不同意见;表决方式和表决结果;支部大会决议等。
(四)填写支部大会决议。党支部要及时将支部大会决议写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主要包括: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主要优点、缺点;支部大会的表决方式、表决结果,写清应到会和实际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赞成、反对和弃权的人数;通过决议的具体日期,支部书记签名。
第二十五条 预备党员的审批
预备党员必须由基层党委审批,党总支不能审批预备党员,但应当对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的预备党员进行审查,并报党委组织部审批。
(一)分党委审批或党总支审查前,要指派分党委、党总支委员或组织员同发展对象分别谈话,作进一步了解,帮助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谈话人应当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中,并向分党委、党总支汇报。
(二)分党委审批(党总支审查)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和表决。分党委审批(党总支审查)两个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应当逐个审议和表决。分党委、党总支主要审议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入党条件,入党手续是否完备。
分党委审批意见写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基层党委审批意见”栏,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党支部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对未被批准入党的,也要通知党支部和本人,做好思想工作。
党总支的审查意见填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总支部审查(审批)意见”栏。
第二十六条 分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并报党委组织部备案;党总支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查,并报党委组织部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审查)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凡无故超过三个月未予审批(审查)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党总支应将审查意见和党委组织部的审批意见通知报批的党支部,党支部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对未被批准入党的,也要通知党支部和本人,做好思想工作。
分党委、党总支应将审批后的相关材料(同第二十二条)报党委组织部存档,同时上报党员信息数据库。第五章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第二十七条 分党委、党总支应及时将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对预备党员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党支部规模一般不宜过大,凡党员人数达20人以上的党支部,应建立若干党小组,设党小组组长。
第二十八条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各分党委、党总支统一组织;重大纪念日或特殊情况下,由党委组织部另行组织。
第二十九条 党组织要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
党支部每季度要讨论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与本人谈话;同时,要做好《预备党员考察写实登记表》的填写和管理工作。预备党员要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对个人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
预备党员工作调动或毕业分配时,其《预备党员考察写实登记表》应随有关材料及时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
第三十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支部应当及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中的相应栏内填写清楚。
第三十一条 预备党员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原则上应延长预备期:
(一)入党时存在某种缺点,在预备期内转变不明显,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
(二)入党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工作、学习和作风等方面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缺点,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
(三)入党后犯有一般性错误,本人检查认识深刻、愿意继续接受党组织教育和考察的;
(四)入党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一般,不能在群众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
第三十二条 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是:本人向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支部委员会审查;分党委、党总支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报上级党委审批。
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主要议程参照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议程;对到会人数、表决方式、赞成人数等要求与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相同。
支部大会结束后,党支部要将决议填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决议”一栏,经支部书记签名或盖章后,连同转正申请一并报分党委审批(党总支审查)。分党委审批意见填入“基层党委审批意见”栏,党总支审查意见填入“总支部审查(审批)意见”栏。分党委应及时将转正同志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积极分子考察写实登记表》、《预备党员考察写实登记表》和相关材料(同第二十二条)存入本人人事档案,并报党委组织部备案。各党总支拟转正同志的材料,经党委组织部审批后,党总支须及时存入本人人事档案。预备党员转正后,各分党委、党总支要及时更新上报党员信息数据库。
第三十三条 分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批;党总支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查,并报党委组织部审批。分党委、党总支应将审批结果及时通知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要同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第三十四条 预备期未满的预备党员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当及时报告原所在党组织。原所在党组织应当及时将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情况,认真负责地介绍给接收预备党员的党组织。
党委组织部对转入的预备党员的入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存在问题的,不予认可其党员资格。
第三十五条 基层党组织对转, 入的预备党员,在其预备期满时,如认为有必要,可推迟讨论其转正问题,推迟时间不超过六个月。转为正式党员的,其转正时间自预备期满之日算起。
第六章 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和纪律
第三十六条 发展党员工作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学校党委组织部是全校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部门。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务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发展党员工作。
第三十七条 各级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和不正之风,要严肃查处。对不坚持标准、不履行程序、超过审批时限和培养考察失职、审查把关不严的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典型案例应当及时通报,对违反规定吸收入党的,一律不予承认,并在支部大会上公布。
对采取弄虚作假或其他手段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发展为党员,或为非党员出具党员身份证明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第三十八条 各分党委、党总支要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监督检查。党委组织部不定期对各单位发展党员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直接与各单位的发展计划、考核评优等挂钩。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细则由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四十条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接收预备党员表决票.doc
2、接收预备党员票决情况汇总表.doc3、预备党员转正表决票(小样).doc4、预备党员转正票决情况汇总表.doc
第三篇: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陕西师范大学有五十多年的成人教育历史,是西北地区普通高等学校中最早设立成人教育机构的院校。195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函授部,开始举办函授教育,以培训中学教师为主要任务; 1985年,开始夜大学招生; 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学校函授部、夜大学部和教务处成人教育科的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1999年,为适应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国内继续教育崛起的形势,经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并入继续教育学院。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示范学校”、“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成人教育学院”等称号。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陕西师范大学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同年5月成立网络教育学院。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招生对象: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其他行业在职人员、社会青年等。报名条件:报考高中起点专科须具有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技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文凭;报考专科起点本科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文凭。
报考年龄:年满18周岁。
特别声明: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是教育实施单位,并非学历审查和鉴定机构,对报名者提供的报名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包括报名者提供的原毕业证书是否属于国民教育系列,不具有权威认定资格,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学生必须为其所提供的报名证件和材料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对持不合格证书(如伪造证书、非国民教育系列证书、地方颁发只在地方承认的证书、未按教育部规定进行电子注册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等)或伪造个人身份的学生,无论何时查出,均取消学籍,已经发生的费用不予退还。
二、招生层次、专业、学习期限
专科
英语教育、法律事务、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方向)、学前教育、数学教育、金融管理与实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公共事务管理、市场营销
本科
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教育学(小学教育方向)、教育学(教育管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学前教育、市场营销、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
三、教学及学习
● 教学模式:教材自学+课件学习+网上导学+网上答疑讨论+学习包+课程作业+学习中心导学辅导。
●平时作业所占成绩比例:30%。
● 采用学分制,弹性学习期限,学生可自主地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 学院每年组织两次课程考试,学生在所属学习中心集中参加考试。
第四篇:陕西师范大学人事代理工作暂行规定
陕西师范大学人事代理工作暂行规定
陕师校发[2005]14号
为了加快我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现代人事管理机制,根据《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59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事代理工作的意见》(陕人发[2001]20号),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人事代理的原则
人事代理制是指学校对新进校的部分人员实行其人事、档案关系由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为管理,学校与个人是岗位聘任关系,实行聘用合同制的一种新型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人事代理的人员(以下简称“代理人员”)在校工作期间,学校依照合同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管理,解除合同者转回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不再与学校有任何形式的关系。人事代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学校人事代理制遵循分层次逐步推进的原则。人事代理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先从新进校的非教学科研人员和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中级及其以下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开始实施,随着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将逐步扩大代理范围和内容。
(二)学校人事代理制实行聘用合同制原则。学校与代理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以聘用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和代理人员的聘期、待遇,逐步实现学校用人制度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单位用人向社会用人的转变。
(三)学校人事代理制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学校对于实行人事代理制前已在岗(校)人员,按照已执行的人事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对于实行人事代理制以后新进校的非 教学科研人员、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中级及其以下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的人事关系等按本暂行规定进行管理。
(四)学校人事代理制将坚持促进学校人力资源合理配臵的原则。以社会开放性的人才市场为依托,通过市场调节,改变学校人员能进不能出、单向失衡流动的状态,促使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员分流出去,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形成双向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达到合理配臵学校人力资源的目的。
二、人事代理的类型与范围
(一)学校人事代理分A、B两种类型:
1.A类人事代理:是指学校委托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有关手续,占用学校正式事业编制的代理形式。
2.B类人事代理:是指不占用学校正式编制,各单位自行面向社会人才市场聘用人员的代理形式,其人员不纳入我校教职工名册及统计数据。
对于B类代理人员中的优秀人才,可在学校正式编制范围内,根据有关规定报学校批准后,按A类人事代理办理。
(二)人事代理的范围
从2005年起,学校人事代理人员范围暂定为新进校的下列人员:
1.常规补充的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中级及其以下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
2.接收或招聘录用从事非教学科研岗位工作的具有博士以下学位各类毕业生;
3.按照现行政策,调入学校从事非教学科研岗位工作的人员;
4.接收安臵从事非教学科研岗位工作的复转军人、随军家属; 5.学校规定的其他人员。
三、人事代理的内容
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代理机构”)、学校人才交流中心(以下简称“校人才中心”)和校内各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分别为各层次人事代理工作的执行部门,其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代理机构
1.管理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
2.代办代理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3.为辞职、辞退、解除聘用合同的代理人员办理保留其原工作身份的手续;
4.办理人事关系转移;
5.办理用人单位与代理人员的聘用合同鉴证及劳动争议的调解;
6.办理代理人员户籍、党团组织关系的迁转; 7.开展其他人事代理服务。
(二)校人才中心
1.代理人员入校前的审核和办理报到手续; 2.与校内用人单位签订二级人事代理协议书;
3.根据代理机构授权管理代理人员人事档案,按规定时间从校财务提取人事代理费支付代理机构,向代理机构提供被代理人员名册,出具以档案为依据的证明材料;
4.对用人单位在合同期内的人事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并提供人事政策咨询和需求信息;
5.办理并支付A类代理人员的工资、劳保、福利、医疗(按单位规定)、社会保险(学校承担部分)费用及其他有关费用; 6.根据工作需要及代理人员表现和业绩,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负责为其办理有关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资的确定与晋升、业务培训及出国事宜;
7.为代理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条件,明确工作要求、工作纪律等规章制度,确定岗位职责;
8.负责与代理机构联系并为终止或解除合同的代理人员办理其人事档案关系转至代理机构的手续。
(三)用人单位
1.负责代理人员的日常人事管理工作;
2.负责办理并支付B类代理人员的工资、劳保、福利、医疗(按单位规定)、社会保险(单位承担部分)费用及其他有关费用;
3.根据用人单位及工作岗位的需要,对合同期满的代理人员按平等自愿原则,经双方同意可继续签订合同书,并由用人单位书面通知校人才中心备案;
4.对合同期满不再续签或因各种原因终止、解除合同的B类代理人员,办理其人事档案关系转至代理机构的手续;
5.为代理人员建立考核、技术档案; 6.接转代理人员党、团、工会等临时关系。
(四)代理人员
1.代理人员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按合同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培训、考核、考查等。不得在合同期内自行联系出国、调动、辞职等事宜;
2.享受用人单位的相关工资、福利及医疗劳保待遇等。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及房改按上级部署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在合同期内如代理人员被公派出国者,或配偶在国外学习出国探亲者,或经学校同意因私出国者须向学校缴纳按期回国保证金。保证金包含违约金和培养费。其中,违约金是指聘用合同期未满,代理人员因个人原因终止或解除合同应赔偿给学校的费用,培养费是指合同期内,代理人员由陕西师范大学出资参加培训的费用。
四、代理人员的管理
(一)A类代理人员的管理
1.代理人员必须与学校签订《陕西师范大学聘用合同书》,其内容包括:聘任岗位、聘用期限(包括试用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作报酬及待遇、工作纪律、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和续签、双方约定的其它条款、违约责任、劳动争议的处理等,上岗任务书作为聘用合同的补充协议,聘用合同经双方签字后生效。聘期内代理人员的学历、职称等条件发生变化,聘用双方可重新约定聘用形式。
学校聘用代理人员两个聘期之后,再对其进行全面的考核,考核优秀者可与学校签订无固定期限的聘用合同。
2.合同的解除
⑴代理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学校可以解除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代理人员:
①患重病或非因工(公)负伤,病愈后经有关机构鉴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服从另行安排工作的;
②考核不合格的;
③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
④订立合同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或不服从另行安排工作的。
⑵代理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学校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①被发现不符合聘用条件的;
②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个工作日,或一年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个工作日的;
③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擅自出国或者出国逾期不归的; ④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⑤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致使用人单位、其他单位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⑥伪造成绩单、学历、健康证明及用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学校的;
⑦被劳动教养或者被判有实刑的; ⑧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⑶ 代理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学校不得解除合同:
①患病或非因工(公)负伤,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②因工(公)负伤,并经劳动鉴定部门鉴定完全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③实行计划生育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及规定哺乳期内的;
④患绝症、精神病及本专业职业病的;
⑤符合国家规定其他条件的。
对上述人员,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调整适当的工作岗位,待遇随岗位的变化进行调整。
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代理人员可以通知学校解除合同:
①在见习期内或试用期内; ②用人单位未履行聘用合同的; ③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
④被录用或者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 ⑤依法服兵役的。⑸合同解除程序:
①按本款⑴、⑵、⑷解除合同的,经学校同意后,校人才中心将其人事关系及档案转回代理机构;
②代理人员提出解除合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和校人事处。未能与用人单位和学校协商一致的,不得擅自离岗。违反者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报校人事处同意后,由校人才中心将其人事关系及档案转回代理机构。
3.有下列情况之一,聘用合同自行终止:
⑴合同期限届满;
⑵合同期内代理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⑶合同期内代理人员死亡;
⑷代理人员按国家规定应征入伍的;
⑸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4.用人单位与代理人员终止或解除合同后,代理人员应于20日内到校人才中心办理转往代理机构的有关手续。无故不办理或逾期的,视为违约,用人单位报校人事处同意后,由校人才中心将其人事关系及档案转回代理机构,用人单位保留依法追究代理人员违约责任的权利。续签合同双方应提前30日办理有关手续,于合同期满20日前将续签合同报学校人才交流中心。
5.违约及其处理
⑴合同一经签订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期未满,代理人员因个人原因终止或解除合同按违约处理,并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数额按年计算,每年1万元(工作不满1整年的,按未满服务期1整年计算)。凡经单位出资培训、签订其他合同的,其赔偿按学校和用人单位有关规定及所签订合同条款办理。
⑵根据本规定第四部分(一)2⑵所列情况解除合同,或代理人员提出解除合同未经用人单位批准而擅自离岗的,均属因代理人员个人原因解除合同;
⑶违反本规定第四部分(一)2⑶之规定终止或解除合同的,属用人单位违约,代理人员不承担责任;
⑷合同期内代理人员被公派出国或出国探亲逾期不归的,保证金不予退回;
⑸代理人员违约解除聘用合同,办理人事关系及档案转移时,应缴纳违约金。不缴纳违约金擅自离岗者,由用人单位经校人才中心将代理人员关系转回代理机构,用人单位保留依法追究代理人员违约责任的权利;
6.因解除合同双方发生争议,应先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可以向代理机构或有关仲裁机构申诉。
(二)B类代理人员的管理
1.B类代理人员不办理入校报到手续,不进入学校职工名册; 2.B类代理人员的日常管理由用人单位负责;
3.B类代理人员的聘用及管理办法由用人单位参照学校A类代理人员的聘用管理办法自行制订;
4.B类代理人员前三个聘期每个聘期不超过三年; 5.B类代理人员聘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续签、违约责任和劳动争议的处理可参照A类代理人员的办法执行。
五、代理人员的待遇
(一)A类代理人员的待遇
1.代理人员在聘用合同期内,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参加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依法行使民主、政治权利; 2.代理人员在聘用合同期内,其考核、晋级、工资调整、岗位竞聘,子女上学等与其他教职工同等对待;
3.代理人员在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前的聘期内,可在校内租借公有住房或享受租房补贴。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代理人员可按学校房改政策排队购买住房;
4.代理人员在聘用合同期内,由学校按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的规定通过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其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缴费手续。
5.代理人员养老保险金缴纳按以下办法执行:
养老保险金缴纳基数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国家工资中30%津贴部分、保留补贴、保留地差四项之和。
⑴新参加工作人员从报到之日起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金; ⑵从事业或企业单位聘用的人员,单位已缴纳养老保险金者,将原单位的养老保险金转入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后,由学校自起薪之月起为其缴纳养老保险金;原单位未缴纳养老保险金者,由个人补缴养老保险金至学校为其起薪的前一个月,学校自起薪之月起为其缴纳养老保险金;
⑶军队转业干部和复员军人,学校自起薪之月起为其缴纳养老保险金,进校之前的养老保险金如何缴纳按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B类代理人员的待遇
1.学校相关用人单位自行负责并以合同方式规定代理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学校不提供B类代理人员的工资、福利、住房、子女入学等待遇;
2.B类代理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按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的规定,由用人单位自行缴纳或委托校人才中心代办缴费手续。
六、人事代理的程序
学校在实行人事代理前,与代理机构签订代理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两类代理人员的聘用程序分别如下:
(一)A类人员的代理程序
1.用人单位根据编制和岗位空缺情况,提出用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予以公布;
2.求职者个人提交以人事代理人员身份来校应聘的申请,填写《人事代理人员应聘申请表》,并在个人意见栏中注明“本人同意按人事代理政策应聘工作”;
3.用人单位行政负责人对《人事代理人员应聘申请表》审批签字,写明“按人事代理方式聘用代理人员来校工作”,并加盖单位公章;
4.用人单位将《人事代理人员应聘申请表》报学校,学校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5.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到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其办理人事代理接受手续;
6.代理人员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书》,办理其他相关聘用手续;
7.代理人员到学校人事处及其他有关单位办理报到手续; 8.代理人员与所在单位签定上岗任务书并正式上岗。
(二)B类人员的代理程序
1.用人单位根据单位发展需要,提出用人申请(包括岗位名称、上岗条件、岗位职责、工作待遇等)报学校人事处批准后,直接与代理机构签订代理协议,并自行聘用代理人员;
2.用人单位发布聘用岗位、聘期、待遇等信息;
3.应聘者个人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同时声明按B类代理身份应聘; 4.用人单位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确定聘用代理人员;
5.用人单位与代理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书》,明确代理人员和单位的责、权、利等事项;
6.代理人员与所在单位签定上岗任务书并正式上岗。
七、附则
(一)各单位外聘的临时工不适用于此《暂行规定》。
(二)本暂行规定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三)本暂行规定自2005年5月12日校务会议通过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学生处-陕西师范大学
十年坚守矢志不渝,做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陕西师范大学姚崇申报陕西省十佳辅导员事迹
姚崇,男,汉族,198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任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党总支秘书、团委书记,同时兼任2014级历史学、历史创新实验班、古典文献、文物与博物馆、旅游管理5个专业(252人)的辅导员。2004年(本科四年级)至今,曾先后担任体育学院和文科基础部8届学生15个专业共2200多名学生的辅导员。在担任辅导员工作的10年里,他用爱与坚持,诠释了学生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让思想政治工作走进学生的心里”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一线教育者。从成为辅导员的那一天起,姚崇就明白自己首先应走进学生的心里,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良师益友。
刚刚留校工作,突然面对几百名学生,姚崇既兴奋又不安。在反复的尝试后,他采取了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和每个学生谈话,主动走访每个宿舍。通过谈话与走访,姚崇向学生传达了几个重要的信息:一是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表现出了尊重、宽容与友好的态度;二是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三是真诚地投入时间精力,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四是善于发现并赞扬同学们的优点,鼓励他们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而就是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熟悉并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及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他也逐渐被学生接纳,俨然成为同学们拥护的“孩子王”,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崇哥”。这不仅为姚崇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让他在工作中找到了自信。经历见证付出、收获与成长,10年来,他累计谈话达3000余人次,工作笔记和谈话记录16本。
刚刚留校的三年里,姚崇一直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生活,即使现在有了家庭,也仍然坚持每月在学生宿舍住几天,每周去学生宿舍,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他能主动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并与很多同学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和无话不谈的球友、棋友与网友。
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姚崇总是冲在最前面,为同学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意外被刺伤,他第一时间打车将其送到医院,陪护学生直到其家长赶到;学生感情受挫割腕,他几天没有合眼,始终陪伴着学生;2008年“5·12”汶川地震期间,他不分昼夜为学生值班守航;2009年甲流时期,他所带学生先后有11人因发热被隔离,学生的悲伤、烦躁、家长的焦急,让他忘却了自身的安危,多次看望受隔离学生并做好他们的情绪疏导工作。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诗情画意,然而姚崇却以自己朴实无言的行动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把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和带动着学生健康成长。
二、“大学的学习,是对未来的投资”
大学是学生第一次放下高考重担,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与兴趣的时期,学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太多的选择让学生遭遇困惑甚至感到无所适从。针对这种现状,在新生入校时,姚崇就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优秀学子学习经验报告会等方式给学生传递了一种信念:“在大学,学习永远是最重要的”。
为此,姚崇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从外语学习、科研创新和读书活动三方面狠抓学生学风建设。他借鉴“井冈山三湾改编”的成功经
验,把常规的教学班分为4—5个10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置学生干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姚崇所带的班级在文科基础部64个教学班优秀班集体答辩评选中名列第一;所带的学生在2013年外语四级考试中,平均一次性过级率达92%,居全校最高;其中四级一次性过级率最高的班级达96.5%,该班级600分以上的4人,雅思、托福和全国大学生竞赛获奖的同学有9人,出国交流交换和参加科研立项的同学达80%以上,学校宣传部为该班级录制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篇”的专题片,在学校主页播放。姚崇还组织起草了《文科部学生外语学习奖励暂行办法》,2013至2014年,文科部有20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特等奖2名,一等奖3名); 23名学生通过雅思、托福等高水平外语考试;56名学生出国出境学习;2013级英语四级一次过关率79.8%(有8个班在80%以上,600分以上16人)。
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特点,姚崇组织编写了《文科基础部学生课外科研指导手册》,以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重点通过“挑战杯”系列竞赛、科研项目申报等工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学院展开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其中有170多个科研项目获得立项,学生公开发表文章60余篇;有5件作品在陕西省挑战杯竞赛中获奖,(其中1件获全国三等奖);有11件作品入选我校科技作品博览会。姚崇从2010年至今指导学生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勤助科研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等15项,指导学生发表重要论文9篇,公开16篇;2013年姚崇所带的学生60%主持和参与了科研项目,创新性学习和探索式读书在班级蔚然成风。
阅读就如同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文科学生读书就如同理科学生做实验一样,这是培养一切创新能力的基石。姚崇把所带学生分成若干个读书小组,通过组织“博观读书报告会”、“美文朗诵比赛”、“图书漂流”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激发同学们爱读书、读好 书的热情,养成博览群书、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三、“给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姚崇在继承文科基础部团学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团学工作模式,既重视通识教育,又积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成才。
一是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一方面以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依托,以重要纪念日、节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指导团学组织、学生骨干开展理论学习,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在各项团学活动中融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理念。一是构建“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依托一个系统——心理健康导航系统;严格执行两个制度:文科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和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周汇报制度;充分利用三个平台:陕西师大文科部聆心驿站微博、博客和电子刊物《美心物语》;切实推行四级预警网络体系,即“部级领导—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舍长”;扎实做好“五个一”工作:即学工组为每个宿舍发放一本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每个班级选配一名心理委员,每个班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心理班会,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报告,每名班委联系一个宿舍。二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五个一工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施“五个一工程”,具体为:传唱一首阳光体育之歌,每人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体育健身指导员,每个宿舍选拨一名体育督导员,每个学生至少培养一种体育爱好。
三是打造特色品牌。一是打造读书类品牌活动:通过人文论坛、“经典著作导读”、“博观”读书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二是打造新生文化节品牌: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优秀学子报告会、新老生经验交流会、英语配音大赛、演讲比赛、宿舍文化评比大赛、迎新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三是打造特色团日活动:开展以“青春·使命·担当”、“责任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团日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四是打造校园文化载体刊物品牌:通过《扶摇》、《紫燕文学》、《文苑学刊》、《景行人文报》等自办刊物,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10年来,姚崇所带过的学生有的已毕业、有的即将毕业、也有刚刚步入大学的。他们中有600多人次获得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表彰奖励,原来所带的学生多人被报送或是考研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姚崇指导的学生所组成的党支部曾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党支部”,所带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被陕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团省委评为“标兵团队”,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团委2011年被陕西省委组织部、团省委评为“服务世园志愿服务先进基层团组织”,团委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五四红旗团委”,文科部党校分校被学校评为“先进党校分校”而姚崇也获得了一些荣誉:2011年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提名奖,2008年被陕西省评为“优秀辅导员”,2010年在陕西省大运会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团委书记”,2014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四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三次学校年终考核为“优秀”,五次被评为军训“优秀带队干部”;还曾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带队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先进个人”、陕西师范大学“国家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申报工作先进个人”
等多项荣誉。工作之余,他没有放松理论学习。近年来,他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完成校级社科项目2项,参与省、校级课题3项,参编学生刊物和学习材料20余本,发表与学生工作相关的研究论文18篇,其中核心论文3篇,重要9篇,2篇论文在省级交流中获奖。2006年11月被学校选派参加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2011年5月被学校选派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生事务研修和培训,2013年10月在井冈山参加了58期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
人的灵魂深处有个根深蒂固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突破者、探索者和引路人。多年工作中,姚崇深刻地体会到辅导员不仅仅是一个岗位、一种身份,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成绩是肯定,荣誉是激励,10年的历练,姚崇找到了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也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希望在前,将一路前行。
姚崇情况简介
姚崇,男,汉族,198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在担任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党总支秘书、团委书记,同时兼任2014级历史学、历史创新实验班、古典文献、文物与博物馆、旅游管理5个专业252名学生的辅导员。
一、获奖情况:
工作获奖:
1.带队的社会实践被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团省委评为“标兵团队”;
2.指导的团支部被陕西省委组织部、团省委评为“争先创优、奉献世园”先进基层团组织;
3.指导的学生党支部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党支部”;
4.2012年组织的党代会知识竞赛活动获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主办的“喜迎十八大,党代会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5.文科基础部党校分校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先进党校分校”; 6.文科基础部团委2010、2011、2012连续三年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五四红旗团委”。
个人获奖:
1.2011年获全国辅导员人物提名奖; 2.2008年被陕西省评为“优秀辅导员”;
3.2010年在陕西省大运会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4.2007、2008、2009、2011年四次被评为陕西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
5.2007、2008、2009年连续三年被学校考核为“优秀”;
6.2013年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优秀团委书记”; 7.2014年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优秀党员”;
8.2005、2006、2007、2008、2010年五次被评为军训”优秀带队干部”;
9.在评建、辅导员基地申报、社会实践和诚信活动月等工作中,多次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先进个人”;
10.2006年11月被学校选派参加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2011年5月被学校选派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生事务研修和培训,2013年10月在井冈山参加了58期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
二、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
1.13年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项目编号:13A020),在研;
2.12年主持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谐文化建设与市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健康社会心态形成的分析视角(项目编号:12W51),已结项(合格);
3.13年主持陕西省社科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基于制度伦理的分析视角(项目编号:2013C077),已结项(优秀);
4.08年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研究项目: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相关心理因素研究及对策分析,已结项;
5.12年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研究项目《大学校园文化符号建设及育人功能研究》(项目编号:SZYB12003),在研。
发表论文:发表论文16篇,其中C刊3篇,3篇在省级交流中获奖。
1.姚崇,袁祖社.幸福的文化追问——基于马克思人本维度的分析视角[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06),核心;
2.姚崇,陈丽芬.消费主义境遇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探析 [J].高教探索,2014(03),核心;
3.姚崇,熊正英,兰继军.体育运动处方与团体心理辅导对焦虑大学生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05),核心;
4.姚崇,周欣怡.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4(09),重要;
5.姚崇,姜开元,席海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今传媒,2014(05)重要;
6.姚崇,安昱霏.手机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4(09),重要;
7.姚崇,王茜.社会化视角下的陕北民歌——以酒曲为例[J].新闻世界,2014(10),重要;
8.姚崇.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特征及相关心理因素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02),重要;
9.姚崇,席海莎,张婉馨.新媒体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J].今传媒,2014(02),重要;
10.姚崇,刘维哲.大学校园文化符号建设及育人功能研究[J].新闻世界,2014(12),重要;
11.姚崇,黄尧茜,张程,王丹.新农村基层组织发展视域下文化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3),重要;
12.姚崇,朱佳明,董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建设的调查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34),重要;
13.李婵,姚崇.组织社会化策略视角下90后大学生管理体系的优化[J].价值工程,2013(22),重要;
14.姚崇,蔡小薇.西安市高校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02),重要;
15.奥成国,姚崇.陕西省部分高校高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01)
16.姚崇,宋捷.试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