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肥东县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肥东县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发布日期:2007-4-25 作者:
今年以来,肥东县紧紧围绕“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按照工业发展质量有新提升、项目推进有新力度、招商引资有新成效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的各项工作安排,自我加压,抓早抓实,经济运行质量和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开门红”。1-3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2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工业增加值6.58亿元,同比增长38%。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加快工业发展不动摇,全县上下坚持做到 “提升一个共识、做好两项工作、落实三项措施”。“一个共识”即“工业立县”的战略意识。“两项工作”即政府对企业做好协调与服务工作。“三项措施”即对企业与单位实施政策激励措施;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加强企业融资服务;强化抓大促强措施,在政策上、资金上、载体上向大企业倾斜。此举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加大技改力度,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去年肥东县工业投入11.16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技改投入资金超1000万的企业近10家,企业发展态势强劲,一大批技改项目纷纷竣工投产。如安徽丰华工贸集团投资5000万元的叉车生产线项目,合肥瑞宏铸造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精密铸造项目,安徽通达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900万元的真空镀膜生产线项目等。今年1-3月份,肥东县工业投入5.5亿元,同比增长214%,目前已开工的项目中计划投资额超500万元的工业项目97个。仅1-3月份肥东县新开工工业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10亿元。随着这些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将对肥东县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季度肥东县工业经济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是肥东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2006年肥东县年产值超亿元企业共15户,比上年净增9户。今年1-3月份肥东县这15户产值超亿元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4亿,占全县经济总量的70%,比去年同期增长32%,净增3.4亿元。其中美菱集团增长51%,合肥湘大饲料公司增长69%,安徽丰华贸易集团增长260%,安徽雄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增长275%,这些大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肥东县工业经济总量提升。二是轻工业发展势头迅猛。作为重工业相对突出的肥东县工业经济,近年来轻工业发展较快。从1-3月来看,肥东县轻工业完成产值8.1亿元,同比增长67%,增辐较重工业快27个百分点,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由去年同期的1:1.75上升到1:1.47。三是产业集聚初显规模。目前肥东县已初步形成电力、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新型化工、机械加工制造业、纺织和家电电器七大主导产业,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县的90%。从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来看,肥东县农业资源较为丰富,为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空间。如饲料行业,目前全国十大饲料企业已有5户落户肥东县,分别是湖南湘大饲料集团、四川通威股份、新希望集团、正大饲料和大北农集团,其中前四家已实现投产。1-3月份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累计完成产值3亿元,占全县总量的15%,实现增加值0.78亿元,同比增长50%。机械加工业主要以雄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安徽春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起重机械行业,以合肥瑞宏铸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锻造加工企业。这些本土企业均是在2006年不断发展壮大成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今年1-3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2.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52亿元,同比增长18%。四是新建企业快速成长壮大,推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2005年肥东县规模以上工业71户,2006年净增33户,达到104户,新建的当年实现投产企业近20户。其中包括安徽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爱思可宝盈沥青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纷纷投产达产,1-3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企业净增产值近1亿元。
第二篇:大姚县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大姚县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2011-03-11云南网
在发展工业经济中,大姚县以冶金矿产业、轻纺工业、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为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整合县内铜矿资源,加大开发与保护力度。支持楚雄矿冶做好年产3万吨铜精矿、2万吨金属矿技改项目;做好桂花公司5000吨铜金属二期技改及尾矿库建设协调工作,支持拓金公司做好年产6000吨锑矿冶炼及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建成达产。同时培植龙头骨干企业,带动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
立足于“大姚核桃”的品牌优势,通过技术改造,走精深加工发展之路。加快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炒果系列等核桃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型企业的引进。以核桃为龙头,带动小把粉丝、蜂蜜、野生菌等天然有机绿色食品开发,努力把大姚县建成全省最具影响的以核桃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集聚区和中国西部优质核桃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之一。加快亿利丰公司出口松子及松子基地建设、兆鹏公司2000吨核桃及其它干果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等项目的建设速度,力争小把粉丝新生产区、百草岭蜂业新生产区、家和食品、欣杰食品等企业的建设全面完工投产,全县食品加工业产值增长30%以上。发展壮大能源产业。
围绕到“十二五”末实现产值1亿元,税收突破1000万元的目标,切实加快渔泡江二级站、铁川桥水电站、多底河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完成多底河水电站6000万元的投资任务,支持和服务好观音岩水电站建设工作,启动桂花河、铁锁拉巴河、六苴双河等水电资源开发项目,对天生桥、三岔河、碧么、桂花等电站进行扩容改造,加大水电资源开发的力度。同时加快中广核风能风能发电、北京柏裕投资公司太阳能发电、武汉凯迪公司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姚县县能源产业。
延伸产业链,壮大轻纺工业。是大姚县发展工业经济的成功做法。今年以来,大姚县支持嘉宏纺织集团顺利完成技改搬迁项目,使该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在下游产品开发上有了突破。加快了缫丝厂建设,内引外联,加快发展彝族药业。加大了与山西瑞丰制药集团的合作投资力度,深挖潜力,培强壮大机械(配件)制造业。加快了大姚机械配件厂的技改扩建步伐,确保年内2万吨产能达标达产,支持云泰公司年产4万吨铸件铸造生产线建设项目的建设。引导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逐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定型产品产量,使这些企业的生产配套能力得到提高,完善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
培育新兴产业,是大姚县发展工业经济的突破点。林产业是大姚县工业经济的“短腿”,今年以来,根据市场和林产业实际,大姚县加快了林木产业发展步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并支持森盛木业公司做好4万亩速生林基地和2万立方米包装箱板材及3万立方米胶合板生产项目建设、奥林林产品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松香精、松节油、树脂精深加工建设项目,做到林木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现林木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洼地”效应。今年以来,大姚县工业园区不断完善,新规划建设了南山坝工业园区,使全县工业园区形成了“一园四片区”格局,并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调整充实工业园区管委会及办公室工作人员,同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大姚县举行工业项目集中投产庆典
2011年3月9日上午,大姚县工业项目集中投产庆典隆重举行举行。大姚森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嘉宏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二分厂搬迁、云南大姚机械配件厂1万吨铸件、大姚百草岭蜂业有限责任公司2500吨蜂蜜、大姚利英特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万吨粉丝、楚雄州金龙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近年来,全县上下牢牢把握发展主旋律,紧紧围绕把大姚建设成为“楚北工业重镇”的目标,积极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着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产业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培强做大冶金矿产、绿色食品、水电能源、机械制造、轻纺工业、林木加工、生物制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通过坚持不懈抓产业培植,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大企业技改扩建力度,全县一批新建和改扩建的工业项目相继投产。这些项目的竣工投产,既是各个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件大喜事,必将对做大工业总量、壮大地方财源、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优化我县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责任编辑[罗建英]
大姚县优化环境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2011-03-23 18:33:47 ·
大姚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善服务、优化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有力的推动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同时也是一个地方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有着良好工业基础的农业县,大姚县首先从优化宽松的政策措施入手,把优化经济环境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梳理总结原有制度措施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政策,制定出台了《大姚县工业企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大姚县南山坝工业片区招商引资促进办法(试行)》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园区发展。南山坝工业片区是大姚县新规划建设的工业基地,是大姚县工业园区“一园四片区”之一,重点是发展冶金、铸造、木材加工等二三类工业,位于南永二级公路边,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为支持园区发展,大姚县通过召开专题办公会、现场办公会等形式,为南山坝工业片区规划建设流转林地3448亩,扩宽和硬化园区道路2.5公里,架设了10kv输电线路,完成了人饮给水管网工程和高位水池建设,使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新兴的工业基地。
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软环境,也是大姚县在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大姚县从领导干部开始,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在全县干部职工中树立了“让大姚发展,让企业家发财”的理念,着力营造了“亲商、安商、稳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同时,成立“四项制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各种行政行为的监督,严肃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努力实现“无关系”办事、“无停留”办公、“无利益”服务和招商专案“无障碍”入驻。对重点企业项目,坚持做到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建设中全方位服务,投产后全过程服务,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好规划、用地、建设等困难和问题。
为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大姚县通过召开金融联席会议等形式,搭建银企平台,2010年协调县内银行新增发放中小企业贷款4.14亿元,有力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姚县还拿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作为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奖励工业发展。去年,大姚县共兑现财政奖励扶持资金133.6万元,企业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和发挥。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姚县工业经济总量迅猛扩张,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2.3亿元增长到24.9亿元,年均增长15.2%;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4.66亿元增加到7.15亿元,年均增长9.1%;规模以上企业从8户增加到17户,实现产值19.3亿元,是2005年的2.57倍,年均增长20.8%。全县工业经济过分依靠楚雄矿冶的发展局面得到改变,楚雄矿冶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7年的71.3%调整到2010年底的45.7%,下降25.6个百分点。全县形成了以冶金矿产、绿色食品加工、水电、轻纺、彝药、机械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刘建华)大姚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为目标,围绕增收调结构,调整结构创特色,立足县情实际,巩固发展粮、烟、畜等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核桃、蚕桑等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发展在规模、特色、效益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推动农业生产提速增效。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大姚县尽最大努力稳定粮食生产。积极采取套种、改种、补种、复种等措施,千方百计进行抗旱保苗,大力扶持晚秋农作物种植,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35.11万亩,种植晚秋作物9.03万亩。今年,该县把10.96万吨粮食生产作为全县农业工作的硬性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乡镇,推广良种面积33万亩以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烟叶生产再上新水平。按照“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高品质”的要求,2010年大姚县完成烟叶生产收购任务850万公斤,再创烤烟“双控”以来历史最高,产值达12422.17万元,税收达2732.88万元。
畜牧产业稳步发展。畜禽疾病防控措施有力,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3个、年出栏3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个,畜牧业总产值达5.09亿元,较上年增长3.1%,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1020元。
核桃产业提速发展。按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品牌化打造”思路,2010年新植核桃20万亩,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96.3万亩,产量达10067吨,产值达3.5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361元。
蚕桑产业得到提升。全年新植桑园3000亩,全县桑园面积达4.42万亩,养种20935张,产鲜茧779.98吨,产值2654.25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增加864元,较上年增长了41%。(金晓燕)
中国共产党大姚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扩大)
会议公报
双击自动滚
新闻来源:县委办 发布时间:2011-1-20 9:31:00 阅读:279次
屏
(草 案)中国共产党大姚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于2011年1月18日在县城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县委委员26人,县委候补委员6人。县纪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
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县委常委会主持。县委书记盛高举代表县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在会议结束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大姚县委关于制定大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晓鸣安排部署了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县委副书记刘建云就《规划建议(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充分肯定了县委常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百年不遇的严重旱情等严峻考验,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推动全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抗击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展开了一场抗大旱、保民生、促发展的攻坚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着眼于大姚的长远发展,科学谋划和描绘“十二五”发展宏伟蓝图;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保证。
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一致认为,“十一五”以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夯实发展基础,营造发展环境,培育发展产业,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全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实惠最多、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明显的五年。五年的工作成效,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会深刻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强调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大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县面临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和楚北规划的实施等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仍然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在解放思想上比胆识,在攻坚克难上比干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比力度,在科学发展上比成效,努力形成全县上下争先恐后谋发展、全力以赴促发展的生动局面。
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为抓手,在全力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社会发
展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会综合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全会对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全会指出,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楚北工业重镇和文化旅游名县的目标,以增投资、扩消费,培产业、上水平,扩改革、促开放,重民生、建和谐,抓基层、强保障为工作重点,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突出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新进展;突出结构调整,产业培植要有新举措;突出县城建设,城镇化发展要有新亮点;突出招商引资,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突出社会事业,民生改善要有新成效;突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要有新提高;突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要有新发展;突出群众主体,构建和谐要有新局面。
全会强调,实施“十二五”规划,做好今年工作,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重点,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县乡党委换届和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根本,扎实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和落实责任制为抓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全会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戴村镇工业经济首季实现“开门红”
戴村镇工业经济实现首季 “开门红”。今年第一季度,全镇企业紧紧抓住宏观形势逐渐向好的机会,见势早,动作快,措施实,取得明显效果。一是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前列。1—3月,全镇企业实现产值25.93亿元,同比增53.49%,实现工业总产值14.99亿元,同比增长46.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0.15亿元,同比增长73%,增幅位居全区30个考核单位第二位。二是强队带动效应明显。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有六家企业增长幅度在100%以上。镇十强企业的牵动作用进一步显现,销售产值已占全镇经济总量的75.41%。其中浙江华东钢业集团、杭州华诚机械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完全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增幅均在50%以上,对全镇工业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三是外贸出口增幅显著。低迷了一年多的外贸出口企业也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一季度,全镇外贸出口总额达到8976万元,同比增长39.2%。其中杭州蓝达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富时特化工有限公司两家遭受危机重创的外贸企业首次实现正增长。戴村工业企业已经从“化为危机”的艰难困境进入到“变中求进”的崭新阶段。
第四篇:全市“工业经济开门红”会议发言
在全市工业经济“开门红”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即将过去的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工业经济克服部分行业疲软、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呈现出“五增”发展态势:一是经济总量增。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4家,达到309家;预计全年可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7.3亿元、销售收入243.6亿元、利税21.6亿元,增幅均可达到30%以上。二是入库税金增。截止11月底,全市全部工业完成入库税金3.26亿元,同比增长21.35%; 29家企业入库税金过百万元, 5家企业入库税金过千万元。三是工业投入增。全市实施工业项目156 个,完成投资 39.5亿元,同比增长36 %。其中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1个,新开工建设18个;仅年底一个月,全市就有8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四是外贸出口增。预计今年可完成外贸出口7000万美元,同比增长70.3%,实现总额超历史、增幅超历史的“两超”目标。五是工业用电量增。元至11月,全市实现工业电量99312.4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9.11 %,增幅在全省县市区名列前茅。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突破性抓好工业经济。明年我市工业经济主要目标是:规模工业增加值、利税增长25%,销售收入增长26%。其中一季度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5%以上。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努力实现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我们将重点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是目标任务抓分解。层层分解明年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完善完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集中精力不松懈,聚精会神抓落实,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既要确保实现工业经济“开门红”,又要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招商引资抓行动。年末岁尾是加强交流、联络感情的最佳时期,也是开展招商活动、收集招商意向的黄金时期,我们将抓住有利时机,确保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捕捉商机,争取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上实现全年目标。继续实行大员招商和专班招商。重点引进新能源、低碳、机械电子和旅游项目,力争一季度引进藏药集团、佳能金财低碳产业园、远东集团电缆等10个以上亿元项目,润红生物制药、齐鲁铝业公司铝系型材、永安桥梁电网安全监控、兴利公司食用菌加工等 10个项目开工建设。三是重点项目抓调度。实施重点项目一周一调度制度,重点加快大峪口扩规、晋煤集团氨醇联产、凯龙公司6.25万吨硝酸氨、广源食品工业园、宏达公司内燃机配件、华山观风电场等一批在建项目的进度,一季度力争再到资5亿元。加大立业生物二期、金鹰公司24万吨/年氨醇联产、东林公司1000万套/年服装等已签约项目的建设进程,力争3-5个项目投产见效。抓紧联系安能生物质发电、生物制药、电缆生产等一批在谈项目,争取在一季度签约落户。四是运行保障抓服务。每月进行一次工业生产“开门红”情况预测分析。针对元旦、春节期间用工减少、形势多变的实际,加强对磷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测。加大组织和协调电力、煤炭、成品油、土地、资金、劳动力、运输等生产要素的力度,确保企业生产所需。及时协调解决工业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优势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在实现“开门红”中扛大梁挑重担。继续推动各个银行与中小企业对接,一季度金融机构向企业贷款额达到全年的40%以上。
新一轮开放开发、加快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以克难奋进、勇往直前的气魄,以求真务实、敬业进取的作风,扎实工作,打一场实现工业经济“开门红”的漂亮战,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市的经济目标任务。
第五篇:大干一季度 实现开门红
大干一季度 实现开门红
大干一季度,确保首季开门红,是当前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第一季度各项工作,不仅关系到今年各项工作的开局、起步,而且关系到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与实现。2012年是抢抓机遇推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建设和谐企业,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目前根本的问题就是谋工作、促发展、抓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勇挑重担的责任感,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一鼓作气,真抓实干,奋力向前,合力攻坚,全力实现首季各项工作开门红。
确保首季开门红,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调整业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公司转型升级,加快公司发展。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只有实实在在的项目,才能带动实实在在的发展。有了项目,发展才有抓手,有了项目,发展的思路才能看得见摸得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需要超前的眼光,科学的谋划,需要紧密结合公司实际,立足自身的优势。一个项目从谋划到落地再到投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潜心研究好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按照“装备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管理目标,上一些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产生高效益的好项目,防止在项目建设上走弯路。需要我们善于抓住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认真研究可能影响项目成败的每一个重要因素,把工作做细做实。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的原则,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精心选择那些有资金、有技术的战略投资者和有市场回报的建设项目。要多层面衔接政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不失时机地加快项目建设,争取早建成、早受益,做到抓一个成一个,抓一个见效一个,把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
确保首季开门红,要全力做好生产经营工作。要精心组织,抓早抓好,要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形势,进一步增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的信心与决心。货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是效益的源泉。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采取灵活机动的经营策略,明确经营思路,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提升经营水平。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生产工作,强化生产组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一件一件地研究具体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要坚持“大物流、大服务、大效益”理念,千方百计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和“规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做客户永远的伙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确保首季开门红,要强化管理,深入学习贯彻“一号文”。安全是生产的前提,也是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我们要本着对公司负责,对广大员工负责的精神,严格安全考核,强化现场监管,着力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确保安全状况整体平稳,努力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一是落实和深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和管理需要,重新审视部门、单位及岗位安全职责范围,进一步科学合理地确定指标体系,推进安全严管,实行更为严格的责任追究制,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发展。二是注重探索公司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增强安全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认真总结去年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尽量消除监控盲点,切实提高作业现场巡查频率,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作用。四是努力营造良好作业环境。要改善生产条件,努力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保障员工作业安全和身体健康。要进一步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开展各类安全学习培训,不断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意识和能力。
确保首季开门红,要强化控制,管理挖潜,努力形成新的管理优势。坚持依制管理,规范管理,从严管理,根据新的组织架构、职能配置和管理要求,全面开展公司制度建设和流程再造工作,建立规范、有序、高效的管理模式。同时,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落实管理责任,抓住源头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覆盖全流程的企业制度管理体系,并抓好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一是细化成本管理。进一步细化企业成本控制体系,从单纯的压缩成本费用向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转变,合理组织和配置资源,并与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正确的经营策略以及管理相结合,全面把握企业的成本架构和业绩状况,高效运用财务杠杆,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二是完善绩效管理。建立合理的员工奖惩制度,完善薪酬制度和绩效管理办法。三是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围绕立项、工程设计、招标议标、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及项目后评估等方面,重点检查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过程中是否按招标工程程序操作,有无存在违规违纪和不廉洁行为。要不断优化物资采购、设备维修、物资耗用和报废等方面的管理流程。
确保首季开门红,要立足现实,着眼发展,把握思维方向,拓展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是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先导、是灵魂,理念不新,发展思路、举措、机制就不会新,只有实现理念创新,才能真正先人一步,快人一筹。要在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中大力倡导理念创新,培养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使每一个员工都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囊。二是管理创新。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墨守成规。要主动适应新情况,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敢于突破固有的、不合理的条条框框,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要围绕企业组织目标,引导组织创新、团队创新,建设富有创造力的管理团队。各级组织和管理团队要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努力实现管理出效益。三是流程创新。流程化管理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手段,要认真总结流程化管理的经验与不足,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组织好相关流程修订,充分运用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加强流程创新,完善流程控制。确保首季开门红,要强化使命意识。胸怀强烈的使命意识,方能积极引导员工在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前,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事业意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工作;胸怀强烈的使命意识,方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落实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把步调统一到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上;胸怀强烈的使命意识,方能在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下,洞悉到结构调整的重大机会,从而把握住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机遇;胸怀强烈的使命意识,方能持续产生奋勇争先的锐气、不甘人后的勇气,创造出夺取首季度开门红的加速度。实现首季开门红,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压力相伴。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建立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各单位、各部门和各单位的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人员要按照各自分工,细化任务,细化措施,层层抓好落实,为确保首季开门红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一年之计在于春。龙年之春我们要保持发展锐气,振奋精神,雷厉风行,争分夺秒,真抓实干,奋力拼搏,超前考虑,积极有为,坚决实现首季各项工作开门红!
稿件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