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十三)
军转干考试
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
(十三)二、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周生贤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的讲话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的讲话
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2009年11月2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今天,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隆重召开,围绕“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这个主题深入研讨,对于促进和推动湖泊环境保护,很有意义。我代表中国环境保护部对出席大会的中外嘉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特别是近几年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等一系列新理念,创新举措,付诸实践,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防治能力大幅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借此机会,我愿意就生态文明建设和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与大家进行交流。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去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刚刚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再次强调和集中论述。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立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深入把握环境保护规律,借鉴国外环保经验教训,适应当前和未来环保要求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
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从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统筹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传统工业
军转干考试
文明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而生态文明建设则首先要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种和谐不同于农业文明的和谐,是自觉的、科学的、长期的、高水平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征: ——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环境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保护和发展自然,给自然以人文关怀。与传统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相比,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要求实现三个转变:从人是主体有价值,自然不是主体没有价值,向人是主体有价值,自然也是主体也有价值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转变;从传统经济发展动力——利润最大化,向生态经济全新要求——福利最大化转变。
——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倡导和践行绿色消费,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和投诉事件的逐年上升,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管理中,追求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与正义,扩大公众环境参与,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实现和谐。
——在时间跨度上,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特点。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繁重任务和巨大压力,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环境保护工作的时代重任,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和目标指向。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其中,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和根本抓手。当前,环保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继续探索中国特色
军转干考试
环保新道路,主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从生态文明建设最迫切最需要的方面和环节着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三是坚持不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五是用人文关怀治水治污,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观念。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生态文明理念在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使休养生息成为中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提出,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础所系。水乃生命之源,世界万物之本,文明兴衰之根。人类文明进程表明,民族的强盛、社会的繁荣、文化的发展,无不与水有着紧密联系。汹涌澎湃的尼罗河孕育了璀璨的古埃及文化,幼发拉底河的荣枯消长直接影响到巴比伦王朝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古希腊文化的摇篮,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滋润着绚丽而厚重的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演进中,具有独特功能的湖泊是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全球湖泊的加速消亡正在严重威胁湖泊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文明兴衰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古代辉煌的楼兰文明已埋葬在万顷流沙之下,水草丰美的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如今已变成不毛之地,闻名于世的地中海腓尼基文明、北非撒哈拉文明相继消亡。可以说,是水孕育了人类,人水和谐,延绵不断,支撑着人类文明的浩瀚进程。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中国历史上安邦兴国成功经验的理性升华。休养生息是中国历史上根据安邦兴国、治国理政的客观需要,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的重要政策。汉初采取宽刑薄赋、军功授田、奴婢复民、逃者归产等措施,大大恢复了国家实力,为汉武帝时期开拓疆土、形成国家格局奠定了基础。唐代贞观时期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奖励农耕,出现牛马布野、谷价低廉、路不拾遗、社会升平的昌盛景象。清王朝在明末战乱贫弱的基础上,励精图治,治河开荒,振兴经济,实施摊丁入亩等休养生息政策措施,开创了长达130多年的康乾盛世。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污染物排放量越大。当人们对水环境的索取大大超过其承载能力时,流域生态系统就会严重失衡,“体弱多病”,不堪重负,如果继续延续下去,就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灾难,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
军转干考试
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就是给水环境以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更新功能,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发展,由“失衡”走向平衡,进入良性循环,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教训的有益借鉴。从国外情况看,20世纪70年代,针对积重难返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严厉措施保护环境、治理水污染。日本为治理琵琶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实行严于全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限值,禁止含磷合成洗涤剂的使用,对家庭排水和家畜废水也提出严格处理要求。同时通过实行底泥疏浚工程,用芦苇丛进行水质净化,清理革除湖内青草等措施,促进湖泊生态修复。既改善了琵琶湖环境质量,又提升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
从国内情况看,江苏太湖和云南洱海水环境治理经验教训很有借鉴意义。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危机过后江苏省和无锡市“痛定思痛”认识到:太湖污染在水中,根子则在岸上,打捞蓝藻是“扬汤止沸”,控源截污是“釜底抽薪”。于是调整工作思路,把控制外源和内源结合起来,对15条入湖河流实行“一河一策”的严格控源截污措施。2008年,太湖湖体综合富营养化状态指数为60.2,同比下降1.5;5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67.9%,同比提高28.3个百分点。1996年9月和2003年7月,洱海先后两次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水质急剧恶化,局部区域水质下降到地表水Ⅳ类,引发饮水安全危机。面对严峻的水环境形势,大理州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启动洱海生态修复、环湖治污和截污、城镇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流域水土保持、洱海环境教育管理等六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自2004年以来,洱海水质连续5年总体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去年有8个多月水质达到Ⅱ类。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以水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为基础,统筹环境与经济关系,积极主动给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采取综合手段,提高水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近几年探索和实践,我们认识到,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要坚持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核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的满足,而且包括良好的环境和健康状况。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果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环境却破坏了,喝的水是不合格的,生活环境污水横流,群众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就违背了发展的目的,发展也不可持续。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必须始终坚持以维护人民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协调经济发展、军转干考试
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经济社会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恢复生机、提升活力是目标。休养生息不是消极无为,不是延缓停顿,更不是停滞不前,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创造发展条件,积蓄发展力量,是一个进一步察势、蓄势、扬势的过程。通过休养生息,对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形成强大压力,促进发展观念的转变、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缓解水环境压力,恢复水生态系统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
——遵循规律、道法自然是前提。江河湖泊是有生命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维持系统平衡的能力。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必须遵循和把握内在规律,坚持环境优先理念,将水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布局和速度的基础,将环保要求作为各类经济活动的约束性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维持水生态系统自身平衡,促进系统良性循环。
——系统管理、综合治理是方法。水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防范、全面治理、全民参与。在管理方法上,涉及多个地区和多个部门,必须构建上下游相互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作体系,形成治污合力;在治理技术上,必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方法,加大治理力度;在治理手段上,必须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形成严格排放合理开发的强大压力,又形成主动治理水环境的积极动力。
——控源截污、转型发展是关键。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江河湖泊普遍受到污染,水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破坏。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必须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将控源截污作为实施休养生息的关键,既“扬汤止沸”,又“釜底抽薪”。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等治污工程投入力度,有效开展污染治理,将污水处理在岸上,减少水体纳污负荷。制定绿色经济政策,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充分利用休养生息政策措施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使原有产业“凤凰涅?、浴火重生”,新兴产业“另辟佳径、落地生根”,实现水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近几年,我们对休养生息的认识不断深化,实践快速推进,措施日臻完善。各地严格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松花江流域三省(区)组织制订了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糠醛工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山东省在南水北调沿线区域执行的COD排放标准,严于2008年国家行业标准2.5倍,促进了产业优胜劣汰。各地不断丰富筹资方式,加大投入,推进污水治理。截至2008年底,列入《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治污项目共528个,已完成(含调试)237个,占44.9%;在建151个,占28.6%;前期准备111个,占21.0%;未启动29个,占5.5%。计划共安排投资319.9亿元,已完成投资171.5亿元,占53.6%。各地积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08年,淮河流域四省共出动执法人员52.2
军转干考试
万人次,检查企业近21.8万家次,立案查处违法企业1639家。各级地方政府层层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并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经过努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遏制了水污染加剧趋势,2008年各流域水质状况均略有改善,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为5.7毫克/升(今年上半年为5.3毫克/升),第一次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断面由2005年的41%提高到55%。28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Ⅱ类水质比例由7%提高到14.3%。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亟须改善。我们必须不断创新休养生息各项政策措施,使其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每个环节,采取强有力措施,让江河湖泊焕发生机。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严格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从源头控制污染。二是全面防治污染,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三是强化综合手段,切实落实考核问责制度,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快科技攻关。四是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良好局面。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建设生态文明使命光荣,搞好环境保护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继续推进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我们愿不遗余力地开展国际环境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更大贡献。
三、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周生贤在学习贯彻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大会
上的讲话
从严治部从我做起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在学习贯彻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
(2009年5月8日)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学习并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和中办、国办一系列文件精神,研究进一步加强部机关作风建设问题,提高干部队伍党性修养,也是一次党课。全国“两会”闭幕不久,国务院即召开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地方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条主线,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落实改善民生政策措施、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政府要带头勤俭节约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聆听总理语重心长、发人深省的讲话,我们深切感受到,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军转干考试
严重冲击的新形势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我们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机关作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以改变作风的有力举措促进各项环保任务的更好落实。
总体上看,机关干部队伍是好的,是一支讲政治、顾大局、乐奉献、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经得起考验的队伍,是一支在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队伍,特别是在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南方雨雪冰冻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环境应急处置和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中,大力弘扬“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中国环保精神,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和洗礼,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干部队伍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近两年来,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已有4名司局级领导干部分别被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部门立案调查,有的受到党纪、政纪和法纪处理,严重损害了机关形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事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反映出有的干部党性不强、作风不正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学风不够纯正。有的干部学习不刻苦,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钻不进去,满足于一知半解,凭经验办事,跟着感觉走;有的干部不善于学习,知识更新跟不上,业务能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的需要。
二是政治和大局意识淡薄。有的干部政治意识不够强,执行中央决策部署和部里的重点工作缺斤少两、打折扣;有的干部“一盘棋”思想不够牢,大局意识比较差,遇事看本部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多了些,想办的事情方法多,不愿办的事情理由多。
三是自由主义现象存在。有的干部不通过正常途径反映情况,不对组织说、而对朋友说,不是当面说、而是背后说,不在会上说、却在会下说,吃吃喝喝、拉拉扯扯搞小动作,搬弄是非,甚至搞非组织活动;有的干部组织原则不强,做事“和稀泥”,无原则地“一团和气”,对错误言论、小道消息不加辨别,不加抵制,人云亦云;有的领导干部缺少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素质和胸怀,讲原则讲程序讲团结注意得不够。
四是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有的干部缺乏工作激情和开拓创新精神,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坐等领导分配任务,不交不办,不推不动;有的干部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干部办事拖拉,不分轻重缓急,工作按部就班,普通办件办成急件。
五是纪律观念淡漠。有的干部执行制度不严格,该执行的不执行,该请示的不请示;有的干部保密意识不强,对应当保密的事项不严格保密,对尚未定论的事项擅自发表意见,甚至公开表态;有的干部铺张浪费,收受贿赂;有的干部作风不检点,经不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
军转干考试
六是个人主义严重。有的干部考虑自己的进退去留较多,想权力多,想责任少,有好处的事就上,没好处的事就推;有的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亲友谋取私利。
产生上述问题和现象的原因,主观上主要有:一是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退化,放松自我约束;二是放松主观世界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出了偏差;三是把个人游离于集体之外,组织原则和纪律观念淡化。客观上主要有:一是制度落实不够到位;二是监督检查不够有力;三是交流轮岗不够及时。
总之,这些问题说到底,是机关作风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是党性出了问题。作风问题的实质是党性问题,是党性强不强、党性修养高不高、党性锻炼实不实的问题。作风建设是“五大建设”的关键,关系到环保事业的兴衰成败。解决这些问题的“总钥匙”就是要始终不渝坚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不动摇,改进和整顿机关作风不放松,否则,环保事业的科学发展就会缺乏动力源泉,历史性转变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探索环保新道路就会成为空谈。
“从严治部,从我做起”,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目标指向、重要遵循和基本要求。“从严治部,从我做起”,是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历史性转变、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从严治部”是他律,讲究法治,“从我做起”是自律,注重德治。他律自律,法治德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严治部”就是要做到管理严格、制度严密、程序规范、责任清晰、奖惩分明,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良好机制;“从我做起”就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广大干部紧紧跟随,从自身、从现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刻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通过落实“从严治部,从我做起”,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增强推进历史性转变的能力,增强团结奋斗的能力,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把部机关真正建设成为引领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这里,我就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调几点意见。第一,加强学习,学以致用,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
“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学习是进步的基础,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激发活力与时俱进的不竭源泉。毛泽东同志指出:“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在当前,环境保护成为全党意志和国家战略,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大舞台,加强学习更是环保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很难适应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只有把学习搞好了,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多了,政治觉悟和精神境界才能提升,把握全局
军转干考试 的能力才能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才能提高,才能为环保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要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愿望是乐于学习的前提,要把学习作为一种需要和享受。方法是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基础,要有“三股劲”:读懂弄通靠“钻劲”,长期坚持靠“韧劲”,获得时间靠“挤劲”。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学习环保业务知识,还要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知识,尤其在当前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要更加注重学习有关知识。学习要和实践相结合,要和思想工作实际相结合,带着问题学,在学习中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推进工作的措施。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做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部领导班子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要求,开展理论学习和研究,真正做到懂全局、谋大事、抓方向。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增强理论学习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司局级干部每年要撰写一篇以上有价值、高质量、上水平的心得体会、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其他干部也要按照这个要求努力去做。机关党委要围绕世界金融危机、环保战略、环境法制、环境经济政策、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内容,请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广大干部开展互动交流和座谈研讨。通过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
第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强化宗旨意识,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
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强则作风正。刘少奇同志曾经专门论述过共产党员的修养,精辟地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党性来自于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党员的党性通过平时的思想作风和工作观念、工作态度体现出来。党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停滞的,不同时期对党性有不同的要求。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就是对党员党性的最新要求;对于环保工作者而言,党性的集中要求就是,举全局之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要通过深化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活动,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努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做好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关键在人。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就是党性。这是新形势下我们党选人用人原则的新要求,是全面提升干部素质的新任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要紧紧围绕干部的教育、培养、使用和管理,安排好老干部,使用好中年干部,培养好年轻干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强化干部的宗旨意识。严格执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加大干部交流轮岗特别是关键岗位轮岗力度。坚持“看德才、凭实绩、重公论”,大胆提拔那些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干部,支持那些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那
军转干考试
些老实干事的干部,严惩那些贪污腐败的干部。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善于推进历史性转变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和领导岗位。
今年,根据中央的统一安排部署,省部级和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将进行集中调整。为确保集中调整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中央组织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在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加强监督认真治理拉票行为的通知》,召开了省部级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部署会,李源潮同志重点强调要加强监督、认真治理拉票行为,形成风清气正的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环境。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认真配合做好省部级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坚决禁止拉票行为。严禁通过宴请、送礼、安排消费活动、打电话、发短信、当面拜访等形式请求他人在推荐过程中给予自己关照;严禁委托、授意中间人出面说情,请求他人在推荐过程中给予自己关照;严禁通过举办同学、同乡、同事、战友等联谊活动,请求他人在推荐过程中给予自己关照。《通知》还提出了两条新举措:一是对查核属实有拉票行为的人员,均应予以严肃处理。参与、帮助他人拉票推荐的,比照为自己拉票的行为予以相应处理。二是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对各地区各单位治理拉票行为的情况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考核评价各地区各单位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的重要参考。每位干部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执行。人事部门要抓紧研究,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责任制,协助做好举报受理工作,建立后备干部集中调整拉票问题专办制度,对查核属实有拉票行为和参与、帮助他人拉票的人员,严格按照《通知》要求,严肃查处,并将这些要求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延伸到今后部里考察推荐干部工作中去。
第三,严格执行制度,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机关
“小智理事,大智用人,睿智立法。”制度是从严治部的基石,是抓落实的重要保障。有了制度就可以防止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就可以减少矛盾的产生,增加透明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机关制定(修订)了《环境保护部党组工作规则》、《环境保护部工作规则》等基本规章制度,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修订)了人事、档案、保密、新闻报道、外事和财务管理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关于制度执行的问题,我要突出强调一下。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会形同虚设。制度不是挂在墙上看的,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规范部门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只有将制度落到实处,工作起来才能政令畅通,应对难题才能泰然自若。我们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坚持“管用”的原则,给制度装上“牙齿”,对于视制度为儿戏,不按制度办事、甚至破坏制度、与制度对着干的,执行制度就应该显示其刚性,决不姑息。当前,要特别注重完善抓落实的制度和机制,认真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抓紧落实好部党组“八项措施”和环保工作“十项任务”,切实做到认识到位、任务
军转干考试
到位、部署到位、责任到位、考核到位。办公厅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进行通报。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执行制度的模范,带头严格执行制度,依法行政,依规办事,努力建设法治型机关。
第四,加强团结,合作共事,努力建设和谐型机关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和谐出智慧、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干部。和谐是一种觉悟,一种素养,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本事。可以说,“和谐养无限生机”。能够和谐共事,就可以取他人所长,补自己之短,老是自以为是,孤芳自赏,不能和别人合作共事,再有本事也很有限。我们常说干部要德才兼备,和谐共事既是一种德,也是一种才。实践证明,和谐共事,思想上容易形成共识,感情上容易产生共鸣,工作上容易打开局面。
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珍惜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部党组提出加强学习和团结、信任和谅解、民主和集中、纪律和监督的要求,坚持做到约法三章: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要求;自觉维护班子团结;严格要求自己。各级领导班子都要着力开创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六有”局面,努力建设和谐型机关。
第五,严格廉洁自律,秉公用权,努力建设廉政型机关
廉洁从政,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线。只有清正廉洁,人民才能满意,中央才能放心。广大干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的要求,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在名利上要有满足感,在能力上要有危机感,真正做到在名利待遇上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在能力水平上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滞,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各部门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深入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在教育安排上,要突出重要任务、重大项目和重大节日期间的廉政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认清环保新形势、正确用好手中权”的警示教育,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为警示;在教育方法上,要突出“走出去、请进来”、上党课、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等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真正用廉洁从政的理念渗透心灵、凝聚观念、演化风尚,引导广大干部坚定理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倍加珍惜政治生命,倍加珍惜平凡生活,倍加珍惜家庭亲情,倍加珍惜荣誉名声。要以环保“六项权力”为监督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保证权力监督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广大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严格监督是对干部真正的爱护,防患于未然的监督是对干部最好的帮助。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严格要求自己,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做
军转干考试
廉洁奉公的模范,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领导必须首先做到;要求领导干部做到的,领导班子必须首先做到;要求领导班子做到的,班长必须首先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到哪里,纪检监察部门和群众就可以监督到哪里。真正在部机关形成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清风正气,努力建设廉政型机关。
第六,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新形势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下发《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和《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意见》等几个文件,要求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和公款出国(境),严格控制乱发津贴补贴,严格控制会议文件、庆典和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中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严肃的政治纪律,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要强化预算和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经费支出。二要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防治的长效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分口把关,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依法依纪、宽严相济,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形式的“小金库”。对这项工作要按照中央即将制定下发的专项治理工作实施办法做出专门部署,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源头治理,坚决清除“小金库”这个毒瘤。三要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严禁公款出国(境)旅游。四要注重实效,进一步简化公务活动接待。五要精简会议文件,切实转变会风文风,减轻基层负担,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作任务的落实上。六要降低消耗,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确保完成四项硬性指标。因公出国(境)财政性经费支出,要在前三年的平均水平上再压缩20%;公务接待费用支出,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削减10%;节电、节油、节水指标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降低5%;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要在前三年的平均水平上再减少15%。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环境信访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和《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等三个文件,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对信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好环境信访工作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环保为民、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形势下,人们的利益诉求可能会增多,各种环境矛盾往往更容易爆发和激化,环境信访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我部已印发《关于做好2009
军转干考试
年环境信访工作的通知》,对各级环保部门进一步做好环境信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机关各部门要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转变的重要方面,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坚持定期接访。机关领导干部要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坚持做到热情负责,严格依法办事,把接访的重点落实到“事要解决”、“案要办结”上,及时就地化解矛盾。分管信访工作的部领导每季度接待一次群众来访。政法、环评、污防、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监察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司(局),每月安排一次负责同志接访,其他司(局)视具体情况安排负责同志接访。二要积极组织下访。组织干部下访工作要以推动落实环境信访工作原则为重点,坚持面上推动与重点推动相结合,解决问题与研究政策相结合,总结经验与查找问题相结合,帮助指导与锻炼提高相结合。除派员参加中央联席会议组织的督导组外,部机关要抽调干部到信访量大,特别是老上访户多、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地区下访。三要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制度化。要逐步规范矛盾纠纷的排查方法,坚持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坚持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坚持信息汇集与分析研判相结合,加强信访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环监局与信访办要建立沟通、联动机制,相互通报重要矛盾纠纷或隐患信息,做到尽早发现、主动出击、及时化解。
当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暴发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立即对我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我部迅速召开了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环保系统和部机关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措施。一要加强领导。加强对流感疫情防控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在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由我负总责;环保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由张力军同志负责;部机关、派出机构、直属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由周建同志负责;值班部长协助做好有关工作。二要完善预案。结合工作职责制定完善环境监测、环境应急、环境监管的防控方案,进一步完善预防、隔离、医疗送治等各项工作预案,做好充分准备。三要狠抓落实。切实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将有关防控措施机制化、具体化和经常化。
同志们!转变机关作风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和紧迫的现实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以更加务实优良的作风保障“十一五”环保任务的全面落实,以环境保护的新业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
第二篇: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十)
军转干考试
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
(十)一、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在水利部传达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部务(扩
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水利部传达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部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雷
(2010年7月9日)
同志们:
7月5日~6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全面总结10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西部地区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今天,我们召开部务(扩大)会议,传达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西部大开发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刚才,矫勇同志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周英同志传达了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胡四一同志传达了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西部大开发的巨大成就,科学总结了西部大开发的丰富经验,深入分析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要求和各项任务,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西部大开发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通过10年的努力,使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容深刻、论述精辟,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明了方向。
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着重阐述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对
军转干考试
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西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强西部大开发活力;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重要经济区为发展引擎,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提高西部大开发的综合效益。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
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进一步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西部大开发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面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和着力做好西部地区水利工作,讲几点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都很突出,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尤为突出。虽然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这次会议进一步描绘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到2015年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比2008年翻一番;到2020年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落后面貌,显著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把我国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山川秀美、各族人民生活安定富裕的美好家园。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把会议精神和中央的部署贯彻落实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工作中。
第二,准确把握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水利工作的要求。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源流区和上游区,水土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西北
军转干考试
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共安排中央水利建设投资1452亿元,占中央水利建设总投资的40%,主要江河控制性枢纽、重点流域生态治理等西部大开发水利标志性工程相继实施,开工建设了一大批事关民生的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水土保持等工程,水利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但要看到,目前西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用水方式比较粗放、民生水利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利设施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次会议特别指出,水利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要把水利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西部地区水利规划和科学论证,把水资源节约保护放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一手抓水资源节约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一手抓水利工程建设、夯实水利基础。会议对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大中型水库及城市水源工程、调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防洪抗旱、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小型微型水利设施、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小水电开发、水资源管理、水利政策措施等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水利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地位和作用,深入落实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改革各项任务,加快推进西部地区水利的全面发展。
第三,科学编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水利规划。会议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及专项规划。我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着重抓好以下水利规划的编制工作:一是抓紧编制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按照节约优先、优化配置、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的原则,统筹水利发展总体目标、发展布局和对策措施,把中央明确的各项水利建设和改革管理任务通过规划加以深化、细化和实化。二是抓紧组织编制西部地区重点水利建设规划。针对西部地区水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编制完成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规划;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尽快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上报国务院审批;抓紧完成西藏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水利部援藏“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新疆编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组织编制塔里木河流域、黑河流域综合规划;督促有关单位抓紧编制三江源区水资源综合规划、青海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综合规划。三是指导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好有关地方水利发展规划。组织力量指导西部地区做好农村排水河道综合整治、抗旱规划、中小河流治理、界河整治等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四,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抓住时机,加大投入,加快前期工作,合理建设一批对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重点水利工程。西南地区,要加快亭子口、黔中枢纽、西南中型水库等在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新建一批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军转干考试
加快珠江大藤峡控制性枢纽工程前期论证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进一步做好滇中调水项目论证和前期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有序开发,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西北地区,要加快甘肃引洮、青海引大济湟、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续建、新疆水资源调配工程等在建重点工程建设,做好陕西引汉济渭、南水北调西线、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等工程前期工作,继续加强塔里木河、黑河、渭河、石羊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综合治理、艾比湖生态保护等工程。
第五,着力加强事关民生的水利工程建设。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部大开发水利建设的首要目标,不断提高水利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一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3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实行集中式供水。二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进新建水库配套灌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强牧区水利建设。三要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实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启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强大中城市、重点城镇、中小河流防洪体系建设,抓好界河整治。四要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田头水柜、集雨水窖等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五要加强重点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继续实施黄土高原地区、江河水源涵养区、西南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六要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规模,解决西部边远地区无电、缺电问题。
第六,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一要全面推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逐步建立水权制度,严格执行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水功能区管理、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等制度。二要加强对河湖水系和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三要加强地下水保护和修复,合理利用地下水,遏制地下水超采。四要加强城乡涉水事务综合管理,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五要继续完善用水总量控制和水权交易制度,在甘肃、宁夏、贵州开展水权交易试点。
第七,研究落实西部大开发水利政策措施。西部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应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深入研究支持西部地区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投资政策方面,中央水利建设投资安排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提高中央水利建设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的比重,重点支持西部地区水利骨干工程、民生水利工程、生态保护工程,提高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对中央安排的水利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西部地区县以下以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支持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用好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支持
军转干考试
西部地区水利建设。二是财政政策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西部大开发水利建设,加大对西部水利建设项目的财政贴息支持力度。三是税收政策方面,研究完善水利基础设施、节水、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和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四是金融政策方面,积极争取加大对西部地区水利建设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探索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支持西部地区水利发展。五是价格政策方面,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水价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六是生态补偿政策方面,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与水有关的生态补偿机制。充分考虑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中央财政加大对上游地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同一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与生态受益地区之间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筹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力度。
第八,加强对西部大开发水利工作的指导。水利部门要按照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水利工作。一要把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工作部署逐项分解落实,明确分工和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干部支援、人才支援力度,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干部到西部地区工作,加强西部地区水利人才培训工作,提高水利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三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掌握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及时研究对策措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水利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同志们,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水利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全面落实支持西部地区水利发展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在纪念张含英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张含英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 雷(2010年5月1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纪念张含英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张含英同志为水利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追思和学习张含英同志的崇高风范,激励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张含英同志是中国近代水利的开拓者之一,是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知
军转干考试
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1900年5月10日出生于山东菏泽,1918年至1921年先后在北洋大学、北京大学求学,1921年赴美国留学,1924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土木工程系,1925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当年回国投身治水实践,先后担任青岛大学、北洋工学院、南京中央大学与北洋大学教授、校长,黄河水利委员会秘书长、总工程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949年参加革命后,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顾问。1950年以后,长期担任水利部和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兼任部技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水利学会创始人之一。张含英同志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第三、四届名誉理事长,1999年荣获水利部授予的“从事水利工作75周年特殊贡献奖”,2001年被授予中国水利学会功勋奖,2002年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张含英同志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水利事业。他年轻时就立志学习水利、造福人民。上世纪20年代回国后长期从事黄河的研究和治理,配合李仪祉先生倡导科学治河,为传统经验与近代科学相结合开创了新路,提出了中下游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的治黄理念。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满腔热情投入人民治黄事业,参加了治理黄河的一系列决策。他参与组织了许多重要水利工程项目,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特别是黄河的治理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含英同志为水利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曾在多所高校教授水利,倡导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德、才、学、识、量”五个字作为一个人成功所需的条件来鼓励学生。新中国成立之初,当他看到许多干部对水利知识比较生疏而求知心切,决心在工作之余从事水利知识教育普及工作,先后出版了《水利概说》等10多种水利科普读物和干部培训教材,在培养水利干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含英同志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成果。在长达70多年的水利生涯中,先后著有《治河论丛》《黄河志—水文与工程》《水力学》《历代治河方略述要》《黄河治理纲要》《防洪工程学》《水利概论》《工程与水利》《明清治河概论》等著作。张含英同志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至今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张含英同志的一生是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一生,是心系江河、献身水利的一生,是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一生,是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一生。他一生所表现出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学习张含英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张含英同志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治理黄河的远大志向,同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深厚感情。新中国成立后,张含英同志积极参与领导淮河、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防洪治理,制定各大江河的流域规划,并以满腔热情投入人民治黄行列。他退出领导岗位后,继续关注水利发展与改革,潜心水利研究与写作,出版水利水电专著20余部。百岁之际,他还出版新著《余生议水录》。他在《九十书怀》
军转干考试
里写道:“挥戈新秀在,击鼓余温捐。”这是张含英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的生动写照。
我们要学习张含英同志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优良作风。张含英同志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生努力遵循的做人处世准则。早在回国之初,他就在深入研究我国历代治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治河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必须正本清源的主张。为了求得治黄第一手资料,他不畏艰险进行实地考察。1953年,张含英同志率“西北水土保持考察团”开展了历时85天、行程2000多公里的实地调研,与有关同志共同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方针、目标和措施,为以后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为核订一句话、一个字,不惜查遍各种卷籍或书刊。他思想解放、视野开阔,认为水利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学,水利工程师必须克服单纯技术观点。他的这些思想对推动水利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要学习张含英同志严于律已、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张含英同志一生担任过许多领导职务,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干工作走在前,遇荣誉总在后。他廉洁自律、生活简朴,从未利用职权为子女安排过工作。他用“严于律己,奉公守法;廉洁治事,勤俭持家;戒骄戒躁,谦虚为怀;服从真理,反省消灾”的家训教育子女和亲属。他的公仆精神和高尚品德,赢得了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尊敬和爱戴。
“百年风雨多经历,一生治水赤子心”。张含英同志离开我们七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们的脑海里萦绕,他的崇高风范依然在奔流的江河中闪现。在治水实践的新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张含英同志等老一辈水利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着力做好民生水利工作,让水利更好地惠泽民生、造福人民!
三、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的讲话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促进人与湖泊和谐发展
——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 雷(2009年11月2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美丽的“百湖之市”武汉隆重召开,国内外关心和致力于湖泊保护与管理的领导、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主题,深入研究探讨湖泊资源合理利用、湖泊流域综合管理、湖泊生态保护、湖泊污染控制等重大问题,交流和分享湖泊管理与保护的经验
军转干考试
和成果,共同推动湖泊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对世界湖泊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和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湖泊管理与保护事业的国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湖泊是人类地球家园的“璀璨明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宝库”。自古以来,湖泊就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径流调蓄、农业灌溉、航运交通、城乡供水、水产养殖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静谧的湖泊与奔腾的江河一道,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加强湖泊管理和保护,维护湖泊生态健康和良性循环,让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中国湖泊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全国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共有2943个,总面积达8.45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湖泊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大规模开展湖泊流域防洪治理,根本扭转了湖区泛滥成灾的局面。整修、加固重点湖泊堤防8041公里,修建了大量涵闸、排涝泵站,对部分湖泊进行疏浚,极大地提高了湖区防御洪水能力。特别是1998年大水后,在洞庭湖、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垸行洪、移民建镇、退田还湖”,恢复水面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130多亿立方米,实现了千百年来从围湖造田、与湖争地到大规模退田还湖、给洪水以出路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科学开发利用湖泊资源,有力促进了湖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平原湖泊的综合治理,湖区及周边地区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得到保障,许多平原湖区已经成为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合理利用水能资源丰富的高原、山区湖泊发展水电,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结合水利工程措施,大力控制和预防湖区血吸虫病,减少了血吸虫病的感染率,保障了疫区人民的健康。此外,湖泊水产、航运、旅游等众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大力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努力遏制湖泊水环境恶化。开展湖泊水功能区划、湖泊水域纳污能力核定工作,依法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为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提供了基础依据。开展入湖排污口调查和整治,加强对入湖排污口设置和排污的监督和管理。将20个天然湖泊、569个水库型水源地列入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实施最严格的管理和保护。全面加强湖泊水质监测,从2008年开始对大型湖泊藻类实施例行监测,为湖泊保护和富营养化控制及时提供了水资源质量信息。
四是逐步开展水生态修复和治理,有效促进了湖泊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对塔里木河、黑河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使塔里木河下游的台特马湖碧流复归,黑河下游的东居延海生机重现。连续8年实施“引江济太”,将147亿立方米长江水调入太湖,实现了“以动治静、以
军转干考试
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目标。对南四湖、向海、白洋淀、扎龙等湖泊和湿地实施应急生态补水,使湖泊和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在湖北武汉、江苏无锡、吉林松原等城市开展湖泊及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为城市湖泊生态保护积累了宝贵经验。积极开展湖泊周边水土保持,累计治理湖区水土流失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有效减少了湖泊的淤积。
五是不断加强湖泊法治建设,推动湖泊管理和保护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国家先后出台了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涉及湖泊的法律法规,江苏省、武汉市、南昌市、昆明市等湖泊较多的地方,颁布实施了湖泊开发、保护的专门法规,水利部和各地组织编制了岸线利用、河道采砂、湖泊保护等一系列专业规划,为湖泊管理与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严肃查处涉河涉湖违规项目,严厉打击河湖非法采砂活动,河湖监管力度明显加大。
尽管中国在湖泊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湖泊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依然存在诸多矛盾,湖泊水面萎缩、水体干涸、水质恶化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湖泊管理与保护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湖区防洪能力依然偏低。特别是受河道淤积、城镇及圩区面积扩大、河湖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防洪减灾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今年汛期太湖最高水位达到4.23米,为近10年来最高,杭嘉湖平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二是湖泊萎缩退化形势严峻。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一些湖泊出现了水位持续下降、集水面积和蓄水量不断减小的现象,有的湖泊甚至干涸。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湖泊中,干涸面积4326平方公里,萎缩减少面积9570平方公里,减少蓄水量516亿立方米。
三是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尚未遏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一些湖泊出现水华爆发、水体缺氧等现象,不少湖泊水质已沦为五类或劣五类。在2007年调查统计的43个湖泊中,有27个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太湖、巢湖、滇池等12个湖泊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四是湖泊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一些地区对湖泊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破坏了湖泊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湖泊生物多样性锐减,湖区植被衰退,湖周土地沙化,湿地严重萎缩,湖泊系统急剧退化,严重威胁着周边地区生态安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湖泊管理和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主席2008年初视察淮河时明确提出,要让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这是指导新时期中国湖泊治理保护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以维护湖泊生命健康和可持续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
军转干考试
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相结合,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湖泊资源,依法严格规范和约束人类不合理活动,坚决遏制湖泊萎缩和退化趋势,全面改善湖泊生态系统,让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永续为人类造福。
湖泊管理和保护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坚持人水和谐。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湖泊资源的合理需求,也要满足维护湖泊健康的基本需求,推进湖泊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坚持预防优先。切实转变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加强预警和防控,防患于未然。三是坚持流域统筹。实现湖泊保护与流域保护相一致,湖泊治理与河网治理相衔接,湖泊水面、水量、水质保护相统一,推动湖泊流域综合管理和保护。四是坚持分类指导。采取“一湖一策”,有针对性地制定湖泊综合治理措施和技术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地开展湖泊治理和保护。
为此,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保障湖区防洪安全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湖泊调蓄能力。坚持蓄泄兼筹、洪涝兼治和引排结合,不断完善湖泊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确保汛期洪水“容得下,排得出”。继续实施退田还湖、退渔还湖、洪道疏浚,加强圩区管理,恢复天然湖泊水域面积。继续加强防汛预警系统等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快编制完成并实施重点湖泊防洪规划,不断提高重点湖泊的调蓄能力和防洪保障能力。
二是以总量控制为核心,优化湖泊流域水量配置。加快制定重要湖泊水量分配方案,研究确定湖泊控制性水位,实施湖泊水量统一调度,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保证入湖生态流量和合理水位。严格湖泊取水许可审批,加强沿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从源头上把好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关。在湖区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湖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三是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强化湖泊水资源保护。依据水功能区划,科学核定湖泊水域纳污能力,研究提出分阶段入河入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加强已建、新建入河入湖排污口管理和整治,严格入湖排污口和取用湖泊水资源的退水监控,逐步实现清水入湖。积极开展湖泊水体的水量、水质及水生态系统监测,及时、准确地评估湖泊水体功能状况。
四是以水生态治理和修复为重点,着力改善湖泊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和自然净化功能,综合运用截污治污、江湖连通、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对湖泊水生态系统以及主要入湖河道、河口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做好调水引流工作,加快湖泊水体循环交换,增强湖水自净能力。进一步加强湖泊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减少入湖泥沙,防治面源污染。
五是以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为保障,严格规范湖泊开发利用行为。抓紧修订河道管理条例,推动有关湖泊管理的法规出台。尽快编制和完善重要湖泊水域、岸线利用和采砂规划,军转干考试
制定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划定水域岸线开发利用控制性指标。加强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执行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坚决查处违规建设项目,防止非法围垦水面、侵占河道的行为发生。
六是以科技创新为手段,提高湖泊管理和保护现代化水平。围绕湖泊管理和保护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大力加强科技攻关,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强化湖泊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关键技术研发,深入开展重点湖泊生态安全评估,研究制定湖泊流域综合管理和保护战略、政策及法规,力争在关系湖泊可持续利用的重点科学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取得创新和突破,为实现湖泊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女士们、先生们,世界湖泊大会是国际湖泊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科技交流平台,自1984年首次举办以来,在推动全球湖泊环境保护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希望本次大会期间,来自不同国家、部门、区域、行业及各相关组织的代表深入交流、分享经验,集思广益、相互启迪,凝聚共识、加强合作。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关注湖泊、珍爱湖泊、保护湖泊,促进湖泊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湖泊的和谐发展,让湖泊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三篇: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九)(范文)
军转干考试
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
(九)一、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在“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上的演讲
中国航运事业发展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部长 李盛霖
(2010年3月25日,中国上海)
尊敬的韩正市长,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来到上海参加本次“国际航运上海论坛”,与国内外航运界人士以及关心、支持航运业发展的各界朋友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航运的发展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在此,我谨代表交通运输部,欢迎各界朋友参加本次论坛!
一年前的今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也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一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就共同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达成了广泛共识,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今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我部共同举办此次论坛,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两个中心”建设意见,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搭建的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
女士们、先生们,建国六十周年来,我国海运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拥有轮驳船18.4万艘、1.24亿载重吨,海运船队规模已跃居世界第四位。运输船舶基本实现大型化、专业化,正向现代化迈进。中远集团船舶总运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中远、中海集装箱船队运力双双进入世界十强。中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七年保持世界第一,亿吨大港达到20个,7个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列世界前十位。中国已成为世界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这场重大考验中,中国政府科学果断决策,全面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加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去年底,张德江副总理专程去长江视察水运工作,对水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国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国际航运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因势知变,乘势而为,经受住了考验,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当前,我国航运市场企稳回升态势
军转干考试
明显。今年1-2月份,中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96亿吨,同比增长29%,其中,集装箱货物吞吐量2096.47万TEU,同比增长28.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一直是我国海运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国海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部际协调机制领导下,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近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长江口深水航道、洋山深水港区和虾峙门航道等建设,使上海、江苏、浙江的航运大型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月14日我部刚刚组织了对长江口航道疏浚到12.5米工程的验收,港口通过能力大幅度提高。2009年,上海组合港范围内的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完成4488万TEU,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36%,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近900条航线,每天有242个航班往来。这些成绩充分表明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中国水运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在去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上海市把握历史机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我部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积极支持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在规范船舶交易管理、促进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化建设、实施国际班轮运价报备制度、鼓励邮轮产业发展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扎实的成果。本月我部颁布了《船舶交易管理规定》,落实了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部际协调机制明确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1月份,我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合作备忘录》,为共同推进上海在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等领域的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构建了坚实的合作框架。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政府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抓住机遇,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经过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在总体上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运输能力显著提升,已基本走过了规模总量扩张和自我体系发展的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论是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还是遵循交通运输自身发展规律,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顺应这一战略要求的适时之举,也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上做出表率。为此,我谈以下三点意见:
第一,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上海率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必然要求。实践这一要求,军转干考试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着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航运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部将重点支持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长江直达洋山深水港区江海直达船型研发和船型标准化,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转功能。支持发展航运、船舶交易及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沿海及长江流域航运信息交换和增值系统的形成,逐步推进由物流导向向信息化导向发展。
第二,努力改革创新,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明确指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要在发展中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体制机制的运行效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要借鉴国际经验和惯例,加强学习型、创新型组织建设,发挥人才、科研优势,加强软实力建设,通过改革和创新的先行先试,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第三,积极推进合作共赢,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协调发展。要把突出重点、统筹协调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完善区域分工,提高协作水平;推动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长江流域为腹地的合作与联动发展,以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航运中心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
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部际协调机制框架下,我部将与各个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围绕部际协调机制和部市合作备忘录明确的重点工作,细化措施,精心组织,支持上海开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采取经济和技术措施,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发展绿色航运,使航运业与造船业协调发展,鼓励上海港航企业与我国金融贸易保险企业、我国沿海及长江沿线港航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促进跨行业、跨区域联合。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历史的重任已经落在了我们的肩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国家推进上海加快“两个中心”建设意见的战略部署,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共同推进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
谢谢大家。
第四篇: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六)
军转干考试
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
(六)一、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在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
(2010年1月6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既是深化医改开局之年的总结会,也是全面实现深化医改近期工作目标攻坚之年的动员会。这次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的目的。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同志亲自出席表彰先进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国卫生系统在深化医改、防控甲流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今年卫生工作的思路和主要任务作出了部署,克强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传达学习贯彻。昨天,陈竺部长代表卫生部作了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2009年的卫生工作,深入分析了新时期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系统阐述了做好当前卫生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对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今天上午,大家围绕李克强副总理的讲话和陈竺部长的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刚才6个组的组长代表与会同志作了发言。大家讲得都非常好,而且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安徽卫生厅高开焰同志还介绍了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方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过去的一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部署,积极推进卫生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正常秩序得到有力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扶持中医药发展、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刚才,大家在发言中也表示,要在新的一年里,加快落实医改各项任务,全面推进卫生工作,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卫生工作,特别是就落实好克强副总理讲话,推动医改目标实现,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我们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目标。这是卫生领域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是长远造福中华民族的根本举措,是我们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卫生系
军转干考试
统广大同志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
(一)深化医改是党中央国务院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医药卫生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转,看病就医问题已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经过系统研究和充分论证,全面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方的高度认可。围绕2009年医改工作,各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这为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当前医改已进入攻坚阶段,全国卫生系统的同志们要按照克强副总理的要求统一思想,把落实好医改任务作为全国卫生系统全体同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
(二)深化医改是实现健康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卫生资源过多集中于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广大农村卫生资源仍然明显不足。区域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省际之间人均期望寿命甚至相差十几岁之多。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实现全民覆盖,不同人群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最低收入人群卫生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因病致贫率仍然较高。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可及性较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破阻碍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分配的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地区、人群在健康保障、服务提供、健康状况方面的差距,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在不断破解深层次矛盾中推进医改,是我们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肩负的繁重任务。
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
(六)2010-09-24 14:00:46| 中公教育1
(三)深化医改是实现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合理划分国家、社会、个人医药费用
军转干考试
负担,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可以解除群众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改善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方针,确保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2010年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和要求也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深化医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体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府领导人都将医改作为竞选的重要砝码,上台后予以力推,但受到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等多方牵制,举步维艰。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能够发挥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通过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制度的重大转变。这是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探索发展中国家发展卫生事业成功经验的伟大创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体现,更是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但是归根结蒂,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是深化医改的主力军,全国卫生系统的干部和职工担负着主要责任。大家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深刻理解改革、热忱投身改革、积极推动改革。没有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再好的政策也不能有效实行,再多的投入也不能变成群众的实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改革发展
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我们必须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破解矛盾、克服困难。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60年卫生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健康权益。卫生系统的广大同志必须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把这一宗旨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探索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根本保障。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居民疾病谱随之发生明显改变。医疗卫生事业必须调整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实现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一是适应“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增进健康为主”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走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发展之路;二是适应新时期对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由单纯强调机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转
军转干考试
变到质量提高、社会效益为重,既要“做大做强”更要“做精做细”,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发展为主之路。三是适应共享改革成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要求,由不同地区、人群和保障制度之间不协调、不均衡的发展转变到统筹城乡、地区、不同人群卫生发展上来,缩小资源配置、服务利用、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走均衡协调发展之路。
(三)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到深化医改工作,要明确三点:一是保基本。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着眼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坚持突出基本,逐步提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医疗卫生各个领域都要找准基本和非基本的界限,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各项政策,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强基层。改革的初期,我们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五项重点改革的鲜明特征就是强化基层,以基层为着力点,夯实基础,保障基本。五项重点改革的前四个“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在基层,公立医院改革也要与基层紧密联系,把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为建立和巩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建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近期重点已经明确,当前重在建立机制。建机制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转变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建机制要兼顾公平和效率,既不能扩大保障和服务差距、损害社会公平,也不能养懒人、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建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切实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同时也要有利于调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卫生工作中需要统筹兼顾的方面很多,从落实医改任务的角度来看,当前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统筹。首先,要把卫生改革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筹划和实施。第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调整医、患、保、药四方利益关系,统筹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统筹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第三,统筹考虑中医与西医、中药与西药的发展,切实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使中西医药在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要加强政策实施协调。深化医改各项制度之间、制度与政策措施之间、各项工作之间的紧密联系。要抓住关键环节,统筹考虑目标、条件、能力,理清政策措施之间的关系,出台综合、协调的工作方案,着力推进。安徽、江西等地针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个关键问题、难点问题,统筹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任务、编制、绩效工资、绩效考核、零差率、村卫生室作用、政府财力等因素,制订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值得借鉴。随着医改的深入,我们将更加认识到改革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深入研究,统筹协调加以解决。
军转干考试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统筹做好深化医改与各项业务工作。改革是破解各项工作难题的根本途径,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目标一致、内在统一、不可分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卫生改革和发展始终紧密联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发展。当前医改的五项重点也是促进发展的重点工作,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总体要求,以改革促进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三、积极探索,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正在向纵深领域全面推进,卫生系统的广大同志要从医改全局出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在讨论中,同志们反映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深化医改是从制度层面解决长期积淀下来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直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有些利益关系已经相当牢固,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改革。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必须打破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现有格局,调整药品特别是基本药物的不合理定价规则;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切断药品创收利益纽带,就必须同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确保基本药物的使用,这就涉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尽管存在不少困难,但要相信,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办法克服这些困难。一年来,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北京、宁夏等地已在全部政府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先试,其他地区也在密切跟进;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出台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指导意见;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和宁夏西北五省区全面推行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统一全额拨付。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化医改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积极支持,得到了全社会积极参与,得到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目前,国民经济形势已总体回升向好,各级财政公共服务支出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应该说面临着较好的改革环境和难得的机遇。
(二)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已经长期存在,同志们一定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证明,改革发展的历次突破和经验都来自地方的实践。地方出经验,中央总结规范。只要有利于体现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都要大胆实践。近年来,在国家尚未出台统一政策的情况下,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探索解决乡村医生身份和待遇问题,确保村医履行职责。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落实了对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2009年青海省农业区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牧业区补助6000元,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还探索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云南等地积极探索新农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付费制度改革,力求在规范诊疗行为的同时,控制不合理诊疗费用。这些探索都为中央决策和其他地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东、中、西,沿海与
军转干考试
内地,各省区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各省区市内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各地都要执行中央的统一政策,但在具体落实的方式、措施、步骤上,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扎实工作,稳步推进,讲求实效。
四、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卫生人才队伍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观念,抓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的贯彻落实,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
(一)破解基层卫生人才发展瓶颈,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一是当前要把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逐项落实中央医改文件已经明确的基层卫生人才建设要求。要建立长效机制,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保证优秀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如在农村基层执业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和认定等政策方面,鼓励各地进行试点。二是加快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各地要选择一批临床培训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单位委托培养、政府定向和培训基地面向社会直接招收等多种途径,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三是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评审工作,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建设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四是加强护理专业人员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护士条例》,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下决心解决护理专业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五是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二)弘扬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医疗卫生服务是关系健康和生命的劳动,是高要求、高风险、高强度的劳动,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千百年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医务工作更是令人尊敬的高尚职业,中西方分别用“大夫”和“天使”来形容医护人员。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尊重生命、精益求精,正是当代医疗卫生人员崇高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来自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来自于革命战争年代积聚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来自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育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应当成为广大医疗卫生人员执业的终身信条和操守。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要教育和激发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弘扬这一职业精神,引导他们自觉改善服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健康服务之中。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医患双方的满意是检验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我们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护医疗卫生人员的正当利益,提高医疗卫生人员地位,维护医疗卫生人员尊严,使他们能够安心从医,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从医、向往从医。要改革医疗
军转干考试
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高技术劳务价值,推进科学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让医务人员感到职业操守得到奉行,劳动价值得到实现。要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核定和落实人员编制,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保证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的同志提出,希望尽快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指导性文件。中央编办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调研,抓紧制定。要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和医疗服务志愿者活动,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尊重患者的良好风气。同时也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成果和我们的服务满意。
在这里需要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要把贯彻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要认识到,实施绩效工资不仅是补偿手段,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新的激励机制。陕西省子长县同志反映,人员经费政府全额解决之后,最关键的就是要防止“养闲、养懒、养差”。各地要以此为契机,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抓紧制定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推进机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保证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把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到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上来,真正发挥医改主力军的作用。
五、落实投入、转换机制,确保医改取得实效
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辛勤工作是把投入转化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受益的载体。要发挥好这个作用,实现医改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就必须把落实投入政策和转换机制结合起来。
(一)落实投入是转换机制的基础和条件。一段时期以来,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以药补医”、“以医养防”,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弱化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投入不足。改革当前不合理的补偿机制,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必须给予必要的财政保障,以投入促改革。国家已经明确了对各类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重点改革也有明确的投入要求,中央财政已投入1180多亿元支持医改工作,其中,经我部落实经费715.4亿元。各地在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也都加大了投入。但一些地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投入政策仍未落实;还有部分省份尚未下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这不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不利于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转变。今年是医改全面推进之年,大家一定要把这个道理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汇报清楚,积极争取尽快按照中央文件要求落实各项投入政策,为医疗卫生机构转换机制创造条件。
(二)转换机制是增加投入、实现医改目标的必然要求。在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只有建立确保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才能将投入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受益。过去一年,尽管各级财政都存在很多困难,但对卫生的投入明显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转换机制。要把增强卫生服务公益性、提高医疗人员积极性作为基本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将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与改革补偿机制相结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
军转干考试
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解决当前突出的“以药补医”问题,不仅要解决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补偿问题,还要落实其他相应补助政策,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确保机构正常履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职能。有的同志提出,希望尽快出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他部分,这也是我们正在抓紧推动的一项工作。还有的同志提出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外增补药品问题,目前要注重保基本,数量不能过多,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要综合安排财政和医保基金支持在基层建立这一制度,保证基本药物纳入报销目录,提高报销比例。二是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业务运行机制相结合。在增加投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要抓紧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协调有序的就医格局。三是将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与探索建立新的支付机制和费用控制机制相结合。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不断增加,新农合政府补助水平也逐步提高。要加强机构收支管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使用适宜人力、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也要探索开展新农合参合人口特大病保障试点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四是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与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制相结合。卫生系统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转变服务模式,改“坐堂服务”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各地要严格执行服务规范,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建立一套稳定、可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新机制。
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克强副总理昨天讲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有体制机制创新问题,也有管理的改进与创新问题。投入增加和机制转换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要使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卫生系统必须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为深化医改提供有力保障。
(一)改善服务管理和提供,提高服务质量。一是要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医疗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质量管理是卫生服务管理的生命线。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发生了几起严重医疗安全事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提示我们,质量问题要狠抓不放、常抓不懈。当前,要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积极试点、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要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管,尤其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二是要在方便群众上下功夫。这主要是卫生系统内部的事情,不涉及部门协调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调整。要在加强管理、改善就医流程、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多想办法、多动脑筋,提高服务效率,方便群众就医。现在推行的“志愿服务在医院”和网上预约挂号社会反响就比较好,有些医院还采取了延长门诊挂号和就诊时间,也方便了群众就医,对这些好的便民措施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同时要主动发现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努力解决完善。要改进新农合经办服务,推进即时报销工作,总结推广新农合“一卡通”等好的做法。
军转干考试
(二)整合卫生系统的整体资源,提高系统的总体效率。一是明确功能。要围绕群众健康需求,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特别是对于防治结合的机构,如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职业病医院,以及中医医院如何发挥特色优势等,要抓紧研究,明确功能定位。二是优化结构。要增强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刚性约束,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科学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近年来,天津市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落实了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卫生资源进行规划并调整了布局,值得各地学习。三是理顺关系。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就要理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关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发挥专业指导、业务管理和监督职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要发挥网点布局和贴近居民的优势,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履行好疾病预防控制功能。同志们提出的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协调问题,卫生部高度重视,将进一步了解各地情况,抓紧研究解决。
(三)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专业要求高、业务内容多、服务对象广,没有信息化作为手段,就无法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也不能有效发挥卫生系统整体效能。各地要高度重视,综合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系统各业务部门要联合攻关,要与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方面主管部门共同研究,要下决心改变各类信息自成系统,分散建设的局面,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2009年以来,卫生部在全国启动“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对“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信息统一管理,为及时掌握进度、确保项目任务按时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加强作风建设,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实
深化医改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政府的重点工作,卫生系统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
(一)实事求是、务实奋进。我们的政策件件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丝毫马虎不得。对于中央出台的文件,各地要结合实际,在细化、深化、实化上出实招、出真招。制定各项政策,解决各种问题,要深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发现问题,抓住不放,深入研究,找出解决办法。最近部党组组织部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进行医改专项调研,就是要深入了解医改情况,及时发现医改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也加强了对干部的培养和锻炼。
(二)重视民意,服务民生。卫生系统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我们要发挥这一特有优势,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联系群众,根据群众呼声和要求,调整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只有倾听“民声”,重视“民意”,才能解决“民生”,只有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时刻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制定好、落实好各项政策。深化医改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如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职
军转干考试
业病问题的反映呈上升趋势,社会反响强烈,群众密切关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及其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影响,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三)准确理解、认真执行各项医改政策。医改涉及面广,问题复杂,解决矛盾难度大。考虑到各地情况不一,医改各项政策都给地方留有一定的空间,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多出经验,出好经验。但探索过程中要把握好医改的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和落实好已经确定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保障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运行的相关经济政策和绩效工资制度,在基层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个环节的政策,乡村医生补助政策,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政策等。要结合对医改任务、目标的督促检查,推动落实,出现的偏差要及时纠正。
(四)继续做好新时期卫生信访工作。我国卫生事业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信访工作是防范和化解各类医疗卫生服务矛盾纠纷的有效手段。做好信访工作,对保证医改顺利进行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9年中央信访工作督导组来我部进行重点抽查,对近年来卫生信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要再接再厉,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构建“一岗双责”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发挥信访工作的综合协调优势,使卫生信访工作成为为民解难、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工作平台,为增进医患和谐互信,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八、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
宣传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要增强医改宣传的主动性,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一)做好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政策的过程。我们的政策大都关系群众日常预防保健和看病就医用药习惯,关系医疗卫生人员日常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如果群众不知情,就享受不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如果卫生系统的同志不能很好理解,也将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要做医改政策的宣传员,做到上情下达,让群众知情、让医疗卫生人员明白。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既涉及广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行为的改变,也涉及群众用药习惯的改变,要做好量大面广的宣传解释工作。宣传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多采用图像、案例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既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也要深入到城乡居民,以及农民工等群体之中,把宣传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做好舆论引导。一是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群众不是卫生政策专家,他们对于改革的感受,来自自身经历和媒体的解读和报道。卫生改革和项目建设不一样,有些效果不是短期内可以看到的。要加强正面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改革的信心。我们要宣传改革进展,军转干考试
树立改革典型,宣传先进人物,让群众感受到改革的成果。二是要引导社会的合理预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使群众认识到医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使改革在宽松、有利的环境中稳步推进。
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动员各方面参与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推进改革的积极因素。要使群众充分认识到,保障健康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责任;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既需要医务人员的努力,也需要患者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要重视发挥和正确对待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主动改进工作。
九、加强党的建设,为深化医改提供政治保障
在探索实践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过程中,卫生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卫生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卫生事业和深化医改中的核心作用,为改革提供政治保障。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医改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卫生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与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各级党组织统筹领导卫生改革发展的能力。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强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在卫生系统营造崇尚学习改革政策、学习改革实践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凝聚广大党员共谋卫生改革发展的集体智慧;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卫生部已经建立了深化医改监测评价制度,并对2009年各地完成10项任务、34个指标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我们还要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2010年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医改任务完成情况的监测评价工作,把它作为查找问题、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各级卫生部门领导班子的同志要用党性来保证各项改革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切实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去的一年,全国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富有成果。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指导有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配合地方党委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抓好整改落实工作。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的实际成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卫生改革发展各项政策和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我们要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卫生行业实际,下功夫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努力
军转干考试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我们还要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研究探索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探索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在贯彻医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方面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加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2009年,中央和中央纪委连续出台5个反腐倡廉文件,体现了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这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各级党委(党组)、行政领导班子的政治责任。要充分认识卫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在深化医改的关键时期,要使反腐倡廉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互相促进,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工作力度,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坚强保证。当前,要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特别是基本药物的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继续加强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要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重点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和新农合资金的监管。
最后,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再讲几点意见。
第一,汇报沟通、争取支持。希望同志们回去后及时向党委、政府领导传达克强同志重要讲话,汇报会议精神和今年的重点工作,并向当地医改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介绍情况,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相关部门的协助与配合。
第二,认真传达、统一认识。各地要尽快召开本地区工作会议,争取在春节前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在卫生系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第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2010年是全面推进医改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近期,国务院将下达2010年医改重点工作安排,各地要根据本次会议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任务,抓住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早部署、早起步、早落实。
同志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卫生系统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不断开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努力奋斗!
二、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在第二届白求恩精神论坛暨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白求恩精神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在第二届白求恩精神论坛暨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
白求恩精神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张茅
军转干考试
(2009年10月31日)
今年是白求恩逝世70周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著名的《纪念白求恩》70周年。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深切缅怀白求恩同志,重温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成立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白求恩精神研究分会,就是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学习和宣传白求恩精神,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努力做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为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积极的贡献。这里,我代表卫生部,向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白求恩精神研究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华民族处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最可敬的国际友人——白求恩同志率领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前线,以其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的献身精神,用精湛的医技、高尚的医德和宝贵的生命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给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白求恩的名字、白求恩的精神,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成为激励、鼓舞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精神力量!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是白求恩同志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遗产,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学习和弘扬白求恩精神。1939年,为纪念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白求恩同志,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的光辉篇章,号召全党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979年,邓小平同志发出“做白求恩式的革命者,做白求恩式的科学家”的号召。1997年,江泽民同志题词:“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夫人深情地谈到,“不远万里来华参加抗战的白求恩大夫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专程看望了“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华益慰同志,号召全体医务工作者要向他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学习和弘扬白求恩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并结合医药卫生改革的实际,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
第一,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是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关键阶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惠及
军转干考试
全国人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正式向社会公布以来,我们启动和实施了多项重大医改政策措施,通过各地党委和政府的努力,在全国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措施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已经出台的各项措施和配套文件还需要进一步抓好落实,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弘扬白求恩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作为医改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定干部群众的信心,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落实医改各项任务上来,积极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顺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二,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70年来,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下,白求恩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已经成为一种道德风范、一种思想楷模、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优良传统,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医务工作者。在白求恩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全国卫生战线涌现出了赵雪芳、吴登云、李素芝、华益慰等一大批视病人为亲人,视事业如生命的白求恩式的医疗卫生战士,造就了广东省中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一大批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弘扬白求恩精神的先进医疗卫生单位。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奥运医疗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和应对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广大医疗卫生人员不避艰险,甘于奉献,顽强拼搏,忘我工作,展现出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拯救生命的优良品德和作风,展现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这是全国卫生系统长期以来坚持弘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良好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卫生系统的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些同志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淡化,价值观念扭曲;有些同志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等等。虽然这些问题表现在少数单位和少数同志身上,但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任其蔓延,就会扰乱思想,涣散队伍,败坏白衣战士的形象,损害医患关系,就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信心,就会阻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所以,我们必须把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同加强医疗卫生队伍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救死扶伤、服务人民、奉献为荣,作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
第三,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是充分调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性的迫切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离不开政府、群众和
军转干考试
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但归根结底,要靠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努力和奉献,他们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力军,是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执行者和参与者。在推动医改的工作中,必须充分尊重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调动和发挥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就是要关心、爱护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就是要认真研究探索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优化执业环境和就医环境,创造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人员、尊重患者的良好社会氛围;就要调动医疗卫生人员钻研技术、增长技能的积极性和改善服务、提高水平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育医疗卫生人员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刻苦钻研技术,恪守职业道德,自觉地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落实好医改的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深刻理解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在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白求恩精神贯彻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工作中。
二、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在新形势下,我们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就是要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动员和号召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继承和发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使这一伟大精神在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继承和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白求恩以自己奋斗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他高尚的精神追求。他在《从医疗事业中清除私利》一文中提出,“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种耻辱”。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人,必须具有仁爱之心和怜悯之情,具有慈善为怀和病人为本的胸怀。每一个医疗卫生工作者都应当把白求恩作为自己行为规范的楷模,像白求恩一样以病人为本,视救死扶伤为天职,把自己的全部聪明才华和毕生精力,奉献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清除个人私利,不断提高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面对繁重的医改任务,每个医疗卫生工作者都要学习白求恩,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拈轻怕重,不挑肥拣瘦,勇挑重担,立足岗位,身体力行,积极贯彻党的医疗卫生政策,努力为人民群
军转干考试
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白求恩在晋察冀军区模范医院开幕典礼上曾经说过:“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护理员的责任是什么?只有一个责任,就是使我们的病人快乐,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恢复力量。你必须把每一个病人看作是你的兄弟,你的父亲,因为他们比父兄还亲——他们是你的同志”。医疗卫生工作者要像白求恩同志一样视病人如亲人,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忱,而不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在推动工作中心里装着人民,在制定措施时心里想着人民,带着感情为群众热心服务。当前,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怀着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努力把中央确定的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各项惠民利民便民的政策措施落实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深化医改的实际成果。
(二)继承和发扬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医疗技术是医生的生命,也是患者的生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更趋多样化,对医疗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对卫生工作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伟大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完善的业务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需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以白求恩为榜样,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以精湛的技术解除患者的病痛,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
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几十年来,全国卫生系统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涌现出了一大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式好医生、好护士。他们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的生动范例。
在新形势下学习宣传实践白求恩精神的模范,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对于教育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人民群众健康第一的理念,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满腔热忱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推动医务工作者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要通过开展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激励广大卫生工作者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创人民满意的医院,争当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树立医疗卫生战线的正面形象,鼓舞医务工作者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把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密切结合起来,与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结合起来,军转干考试
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使白求恩精神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成立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白求恩精神研究分会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后,白求恩精神研究分会开展研究的领域扩大了,发挥作用的舞台拓宽了,肩负的责任更重了。希望同志们紧密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白求恩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深入研究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的基本经验,深入研究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为进一步弘扬白求恩精神,推动深化医改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伟大的事业呼唤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千千万万白求恩式的模范人物。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在2009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面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2009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张茅
(2009年4月3日)
很高兴参加2009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这是我到卫生部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业务司局组织的全国性会议。过去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卫生监督比较少,了解情况也不多,到卫生部工作一个多月以来,通过调查研究,听取了监督局的工作情况汇报,对卫生监督工作有一个初步了解,也有一些感受,卫生监督队伍是一个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无论是在日常监督执法工作当中,还是在重大事件,如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保障工作中,广大卫生监督工作人员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工作。事实证明,卫生监督队伍是勤奋敬业、不畏艰辛的队伍,是值得信赖、能打硬仗的队伍。这次会议陈竺同志做了讲话,啸宏同志也做了报告,他们全面总结了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对于做好2009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结合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就做好卫生监督工作提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工作
目前各省已经普遍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卫生部作为第一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学习实践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卫生部党组已经根据广大干
军转干考试
部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研究,针对分析查找的突出问题,组织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并把提出的整改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卫生部门,包括卫生监督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健康是人的根本,没有健康,就没有发展。只有健康才能学习工作生活,有自己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没有健康一切无从谈起。我们卫生系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全部卫生工作的首位,责任重于泰山。我到卫生部工作,感觉到肩负着全国13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实责任很重,肩上的担子很重。各个地方的同志,肩负着你们这个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责任确实很大,要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党中央、国务院负责,不可以有丝毫的懈怠、马虎、大意。要实现这个任务,要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次医改的一个核心就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卫生法制建设,推动卫生依法行政,严格卫生监督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事件。在医改的意见中,提出八项完善体制机制的支撑,其中就有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的要求,完善卫生法律法规、推进依法行政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各项工作的发展既是一个黄金时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医疗卫生战线也是这样,矛盾很多,但又存在快速发展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个机遇,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依法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加强卫生监督体系的建设和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其成为卫生监督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是结合实际,找出我们工作当中的突出问题,解决突出矛盾,改进我们的工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也要看我们的实践,突出实践性,边学习、边实践、边纠正我们工作当中的问题,最后还要整改落实。
在这里,我想就各地已经或者即将开展的深化机构改革,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调整,多说几句。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调整,明确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工作。这次调整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大部制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次国务院的体制改革、机构调整,也是政府对
军转干考试
食品安全监管有关职能逐渐深化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随着地方食品监管职能调整的启动,地方卫生监督部门不再负责餐饮环节的具体监管工作,一些承担具体监督任务的卫生监督人员思想上有疑虑,特别是部分基层的同志,对于监管职能转变认识不足,对监督队伍今后的工作产生了疑问。我想在这种重大职能调整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这些都是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回顾1998年以来,几次卫生机构职能调整,都涉及到卫生监督职能的内容,造成监督人员的思想波动,给监督队伍带来一定影响。我想每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特别是这次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调整,都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的决策和部署。我国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为适应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十分重要,同时各个政府部门的分工也在不断变化,这既是一种改革也是一种探索。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的重大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正确认识、坚决执行,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各级卫生部门要在各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法律、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和地方的具体职责分工,增强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的主动性,积极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调配合,保持现有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的稳定。请大家一定做好保持人员和队伍稳定的工作,通过加强学习,积极引导,做好思想工作,使卫生监督队伍尽快转变观念和职能,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食品综合协调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工作。许多问题单靠一个部门能够完全解决越来越少了,很多事不是仅凭卫生部自己就能办好,也要向综合协调方面来转化,特别是国务院大部制的调整,很多工作都是综合性的。卫生部党组研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整改方案,研究贯彻落实中央医改的方案,分解了若干任务,今年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中,没有一项是哪一个司局独自能够完成的,都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当然还要明确有一个部门负责牵头综合协调。
针对地方职能调整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发现并有效化解思想矛盾,教育我们全体同志要从大局出发,服从组织安排,以积极的态度调整我们的工作,适应我们的目标。职能调整对基层同志的影响我们可以理解,也知道肯定会有思想波动,所以要大家做好思想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乱,确保职能平稳过渡。各地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转变职能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以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职业病防治工作等作为实践的载体,深入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模式,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卫生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有效深化卫生监督改革和加强卫生监督体系的建设,提高卫生监督的执法能力,切实履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神圣职责。我们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但是发展靠什么,发展靠改革,我们的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地发展,从而推动我们各项工作的发展,如果不改革,不适应形势,我们的工作总是被动的。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广大卫生系统党员
军转干考试
干部进一步明确科学理念、思路和政策,实现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卫生监督工作的科学发展;提高领导干部的卫生监督能力和水平,增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卫生监督科学发展的信心,坚定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思想,最终实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要用这个目标来检验我们的学习活动,从卫生监督来看,就是保证我们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卫生法律法规的贯彻,依法行政的加强,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健康水平提高,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这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目标。
二、抓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机遇,完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近期的五项工作,包括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意义十分重大。这是继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之后发布的又一个重要文件,中央再一次把卫生工作提到了极为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医疗问题解决好,在我们国家既是长远的改革问题,也是当前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作为长远的改革,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为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决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卫生系统的同志,要充分认识,深入研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对卫生系统内在规律的认识,提高对卫生改革发展全局的驾驭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的五项任务中,公共卫生是一大项,要加强各个体系的建设,和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大家认识是一致的。强化政府卫生监管的职能,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要认真学习好中央文件,全面准确地掌握文件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当然,对于一些问题,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以药补医等,各地可以研究试点,因为我们留了很大的空间,各地情况不一样,有些问题还看不清楚,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边实践,边总结,边改革。实践当中各地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方向不能变。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要抓住医改契机,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促进卫生监督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在《意见》当中,卫生监督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内容和工作要求多次提到,《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包括公共卫生监督在内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要求加强卫生监督服务,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以及农民工等
军转干考试
流动人口的卫生工作,还要建立严格有效的卫生监管体制,对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等内容提出了重点要求。但是《意见》是全局性、指导性的,还需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深化、落实;需要各地在坚持中央确定的原则和目标的前提下,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在公共卫生的监督体制机制方面有所突破,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各级卫生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按照中央文件和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深入加强研究,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在两个文件公布以后,卫生部还要起草一个文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来贯彻执行。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很大,东中西部情况也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强调结合实际来加强我们的工作,对于有些看准的改革措施可以全面推开,有些改革要通过实践逐步推开,对于阻碍改革的问题在哪儿,薄弱环节在哪儿,大家都要清楚。当前要通过医改解决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中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体系,进一步推进卫生综合执法,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等几项重点工作。
国务院《方案》明确了今后三年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各级政府新增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增加投入3318亿元,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财力保障。各地要抓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完善保障政策,落实保障措施,加大财政投入,随着医改的实施,逐步落实卫生监督工作的工作经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条件和人员待遇等问题。
三、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全面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党中央、国务院都很重视医改,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很好的机遇期,《意见》提出要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倡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但是政府有投入、有政策、有措施,并逐步创造条件,如果我们工作跟不上,群众看不到我们的明显变化,得不到实惠,该解决的问题没解决,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是卫生系统的问题。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十年来,卫生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深化,监督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监督水平不断提高,执法力度不断增强,为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我们要看到,卫生系统整体的监管还是比较薄弱,无论是思想观念、监管能力,还是机构队伍、法制建设等各个方面,都与目前所承担的职责不相适应,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一个法制社会中,对违法行为打击不力,就是履行职责不到位;对违法行为的姑息迁就,就是对违法行为的包庇和纵容,就是对人民利益的损害。卫生监督作为各级政府管理卫生事业的重要职责和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要保障卫生法律法规的实施,维护正常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各级政府要把保障和增进健康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加强卫生监督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并与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军转干考试
和卫生监督人员,要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强烈的、高度的责任意识,提高监管能力,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结合当前卫生监督工作中食品安全和职业病防治两项重点工作,我想重点强调卫生监督依法履职问题。
(一)转变职能,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2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动员部署这项工作,卫生部在3月2日召开全国卫生系统学习《食品安全法》会议,邀请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的有关领导介绍情况,陈竺同志、啸宏同志和我都到会并讲话,各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在这里我想再次强调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意义,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食品安全已经列入到国家安全的范畴当中,提高到一个重要的高度。《食品安全法》的公布施行,对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我们的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卫生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责任政府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法》实施的重要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重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稳定。各级卫生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总结三鹿奶粉事件的经验教训,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要求,全面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予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严格履行地方政府确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职责,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在地方机构改革中,要加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充实相关的人员和队伍,提高监管能力,引导地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近期,各地要依据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按照已经部署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方案的通知》要求,以贯彻《食品安全法》为机遇,加强对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督促检查和指导,逐级落实责任。通过集中整顿,使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标准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显著加强,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二)提高认识,全面加强职业卫生防治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道路,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环境气候的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职业病危害更加凸显,情况
军转干考试
越来越复杂,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目前我国有7亿多劳动者,其中有将近2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农民工的流动性大,其健康状况影响难以准确估计。也由于我们一些地方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落实不到位,职业病防治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和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不到位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特别是中小企业劳动者劳动条件恶劣,工艺落后,职业病危害日渐突出。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已累计报告职业病69万例,其中尘肺病近63万例。近几年,我国因职业病造成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在某些地方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当前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漏洞是比较多的,存在着重大的隐患。大家要充分认识目前的情况,树立起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做好我们的工作,规范我们的行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对经济危机,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今年党和政府的主要任务;今年是我们卫生系统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年,标志着我们国家即将进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阶段,无论是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充满着期待,寄予了希望,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改变我们目前的现状希望很高。我们卫生部门同志们肩负的责任重大,一定要努力工作,积极实践,扎实平稳地推进,力求取得实际效果。我们卫生监督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当前制约卫生科学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梳理清楚,要紧紧依靠群众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全面增强领导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既要解决当前的困难与问题,又要着眼未来,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既要坚持科学发展,又要推进各项改革前进,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我们研究当前各项工作任务以及阶段考核目标,各地也要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各地同志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卫生监督工作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积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要深入了解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集中办几件群众最关心的好事和实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提振群众对医改的信心。
祝同志们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经验,创造新成绩。
第五篇: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四)
军转干考试
各部委党组书记讲话52篇
(四)一、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李学勇在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座谈会上的发言
把科技人才工作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李学勇书记在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座谈会上的发言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李学勇
(2010年06月29日)
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人才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描绘了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人才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下面,我代表科技部党组就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谈几点意见。
一、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把科技人才工作贯穿于科技发展、改革和开放的全过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各项任务,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把科技人才工作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要突出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事业凝聚人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探索在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人才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二、加强统筹协调,形成科技人才工作的系统布局
按照《人才规划纲要》确定的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面的协同配合,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形成科技人才工作的系统布局。
一是统筹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发展。把《人才规划纲要》和《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紧密结合、有机衔接起来,通过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凝聚和培养人才,通过《人才规划纲要》的实施为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统筹各类科技人才发展。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
军转干考试 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创新团队。同时要注重培养一线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青年优秀人才,整体推进各类科技人才发展。
三是统筹区域科技人才发展。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部署,激励科技人才在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促进科技人才在区域间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困地区,加大人才工作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科技人才的协调发展。
四是统筹国内国际科技人才资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做好科技人才工作,进一步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科技人才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三、创新体制机制,营造科技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智慧涌流、创新活力迸发、创新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是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有力保障。
一是深化改革,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在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引导和促进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二是构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以国家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国家高新区等为依托,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设人才创新发展平台。
三是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引导各类科技人才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倡导科学求实、敬业奉献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四、抓住机遇,加快推进科技人才重点工作
实施好《人才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重大任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的要求上来。
第一,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深刻涵义,准确把握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全面贯彻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深刻理解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理念。把认真学习宣传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制订学习计划,在深刻理解精神实质、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上下工夫;加强科技人才工作的培训,各类科技管理干部培训要把学习解读《人才规划纲要》作为重点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
军转干考试
专题研究,形成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加强科技人才工作的宣传,介绍典型经验,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求真务实,大力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编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抓紧报送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定。二是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实施方案,尽快启动实施。三是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科技人才政策,抓紧重点政策落实,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四是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创业平台,继续组织实施好“千人计划”相关工作。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加强后续服务。五是推进科技人员深入一线、服务基层。进一步加强协作,完善政策,形成长效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六是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积极推进其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工作。
第三,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科技人才工作水平。要坚持当前和长远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高层次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统筹发展、部门和地方的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各项工作中深入贯彻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人才资源优先开发,要求我们在各类资源开发中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科技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人才结构优先调整,要求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超前谋划,及时推动我国科技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的合理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要求我们推动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投资,加大对科技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要求我们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同时,要结合“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把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把握人才成长规律,统筹推进“项目、基地、人才”工作;根据科技人才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条件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大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发挥科技奖励制度的导向作用,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脱颖而出的环境。按照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纲要》的要求,努力提高科技部科技人才工作水平。
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人才规划纲要》的实施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人才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加快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开创科技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切实的贡献。
军转干考试
二、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中共科技部直属机关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
话
——在中共科技部直属机关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李学勇
(2010年4月2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中共科技部直属机关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的工作,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机关党建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直属机关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次大会的召开,是科技部党的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部机关党的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党组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我部机关党的建设的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科技部直属机关第六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向科技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广大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
刚才,占元同志代表第六届直属机关党委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八年直属机关党委的工作,并对下一届党委工作提出了建议,讲得很全面,讲得很好。对直属机关党委和纪委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杜学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我部机关党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四点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对科技工作和科技部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八年来我部机关党建的实践历程和主要经验
第六届直属机关党委、纪委成立以来的八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开拓奋进的八年,也是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的八年。在这八年中,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机关党建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为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提供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上,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第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我们坚持把推进党建工作和推动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紧紧围绕
军转干考试
“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党建工作服务大局的水平不断提高,为完成科技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保证。我们认真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七大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研究制定了科技部党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把十七大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转化为推动自主创新的新思路、新措施,努力开创科技工作的新局面;我们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将中央精神与科技工作实际相结合、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突出实践特色与当前形势相结合、将领导带头与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相结合,深化了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坚定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集中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研究制定了科技部党组《关于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对科技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整体部署和重点任务;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结合科技工作实践,从战略高度统一思想认识,从工作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我部机关党建工作、推动科技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第二,全面推进科技部机关党建的各项工作。我们建立了党组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直属机关党委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机关党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机关党建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一是理论武装工作有了新发展。坚持强化党组中心组学习,深入开展重大专题调研,在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头脑、指导科技实践、推动重点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进展。机关各司局、直属事业单位、科技日报社和离退休老干部党组织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工作效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生机活力不断增强。三是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新提高。坚持以提高政治觉悟、政治素质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锻炼,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完成重大任务、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工作作风有了新转变。坚持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单位一把手,认真落实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带头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喜人成绩,服务型机关建设深入推进。五是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新成效。我们认真落实中央、中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积极支持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监察局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军转干考试
坚持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周(月)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对重点部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监督和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实施《科技部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和《任务分工实施方案》,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第三,不断深化对机关党建工作规律的认识。我们认真学习中央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调研、认真总结,不断深化对机关党建工作规律的认识。一是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战略任务,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机关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统一认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具体措施,使党建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发挥威力、富有成效。二是把党建工作和科技工作紧密结合,始终把机关党建放在科技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坚持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切实把工作成效体现在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上,使党建工作能够找准定位、体现价值、大有作为。三是把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工作着力点,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性修养;注重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素质能力;注重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注重作风养成,积极培育廉洁勤政、依法行政、求真务实、工作高效的工作作风;注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党员队伍始终保持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四是把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重要载体,强化目标管理,建立科学的责任分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使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第六届直属机关党委、纪委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部署和党组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各项建设,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实践充分证明,科技部各级党组织是坚强有力的,科技部党员干部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肯奉献、能战斗的队伍。
二、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科技部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部机关党的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迫切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深刻认识中央对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党执政以
军转干考试
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鲜明特点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阐述了学习实践活动的丰富经验和重要启示,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保证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紧密联系科技工作实际,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机关党建的各项工作。
2、深刻认识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既带来严峻挑战,又给我们新的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全球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从国内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需要我们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履行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落实科技支撑引领的重大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新的形势要求科技部机关党建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把科技部党员队伍建设成为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锋队,为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保证。
3、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科技部机关党的自身建设的新要求。近年来,我部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党建工作和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在总体上同党组织肩负的使命是适应的,在推动科技改革发展方面的保证作用也是显著的。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看到,科技部党的建设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和加强,党建工作的机制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三、全面落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
当前,我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实现在新的起点上的新发展,要求科技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我国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轨道,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
军转干考试
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科技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的意见》的要求,着眼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贯穿机关党建工作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全面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各项建设,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完成各项科技工作任务,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重大任务,努力提高理论武装水平。前不久,中央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抓住核心,充分发挥党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带动作用,强化中心组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着重在解决科技改革发展和自身建设重大问题上下工夫,不断增强学习效果;要增强动力,加强形势任务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在坚持以往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学习方式;要完善制度,深化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学,重大专题调研等制度,不断完善学习机制;要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学习交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不断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
2、坚持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目标,努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根本性的任务抓好、抓实。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锻炼,更加坚定广大党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着力加强素质和能力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广大党员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努力建设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3、坚持以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为重心,努力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关键在基层。要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活力,推动基层组织的工作创新。要加强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营造民主氛围,在广开言路中集中智慧,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共识。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具体要求,扎实推进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要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和谐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环境条件建设,注重对青
军转干考试
年党员的培养,对老同志要切实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向上、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4、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原则,努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进一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加大抓制度落实的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各项制度,促进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重点部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今天在座的,有直属机关党委、纪委委员,有各单位的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还有很多专兼职党务干部,大家都是推进机关党的建设的组织者和骨干力量。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以下几点;第一,要增强党的观念,加强组织领导。要深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各单位一把手要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切实提高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第二,要重视和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是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积极推动培养、选拔、交流、使用机制的建立,努力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要关心党务干部的成长进步,把机关党务工作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岗位,注重从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拔党务工作者,保持党务干部队伍的活力。第三,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密切联系实际,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取得实效,不断提高科技部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科技部机关党的建设,推动科技工作创新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直接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这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党委、纪委领导班子,一定能够按照部党组的部署和要求,团结和带领科技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机关党的各项建设,为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尊敬的刘延东国务委员、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
军转干考试
和国务院9号文件精神,今天,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在这里共同召开视频会议,启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对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今天又亲临会议,并将就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作重要讲话。在此,我受六部门的委托,就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安排作一说明。
一、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目的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近年来,全社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广大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更使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2008年企业研发投入已占到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0%以上,国内企业申请专利同比增长23.9%。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三年多来,在各地方、各部门的积极推动和支持下,一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型试点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中的作用正在显现,多部门共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正在形成,为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
国务院9号文件对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落实9号文件的任务,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这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是实现调结构、上水平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行动。抓好这项工程,对于促进科学技术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任务
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个核心,针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紧迫需求和关键环节,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从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
第一,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创新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和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联盟参与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军转干考试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在相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推动下,在若干重点行业和区域已经建立起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一探索和实践,对于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一是在振兴重点产业和培育战略性产业中,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是创新科技管理,探索支持联盟发展的各种有效措施和方式,在重大专项、国家和地方重点科技计划的实施中,推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三是依托联盟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在创新和研发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取得突破,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的机制上取得突破。
第二,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为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要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总体布局,面向国家重点产业振兴、战略性产业培育中的重大需求,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一是加强资源整合,重点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转制院所、大型企业等,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实现开放共享,为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有效服务。三是坚持政府引导,运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支持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健康发展。
第三,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引导广大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呼唤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依靠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确定创新型试点企业469家,各地方开展创新试点的企业达到3000多家。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一是继续引导企业树立创新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把创新作为赢得市场竞争的根本途径,把创新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体战略。二是支持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凝聚创新人才队伍。三是促进企业创新管理,在企业中推广应用创新方法,创造自主创新品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营造企业创新文化。
第四,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科技资源。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了丰富的科技资源。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教育部积极推动高等院校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中科院组织所属研究所向企业开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各地方、各部门也都通过制定政策等多种措施,积极推动这项工作。当前,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一是进一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二是完善监督考评体系,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放科技资源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军转干考试
人才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近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在培养和引进人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总体来看仍然缺乏创新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培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二是注重实践锻炼,鼓励高校学生参与企业创新实践,特别是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建立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四是注重提高广大职工素质,通过开展职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和加强职工培训等,提高企业职工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六,深化国际合作,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应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工作,引导企业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国际科技资源。一是加大“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力度,大力开展海外科技资源和人才智力合作。二是支持企业提高“引进来”的水平,在更高起点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三是发挥科技、教育等国际合作计划的作用,支持企业与国外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研发。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型企业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也是需要着力推进的重点。抓好这三项重点任务,将有效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有力地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三、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有关安排和要求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密切合作,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第一,精心组织,协同配合。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任务。六部门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密切合作,同时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做好方案的落实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第二,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各地方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和好做法。要高度重视地方在推进技术创新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沟通协商和分类指导。在工程实施中,各地方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实际制订具体方案。要注意总结各地经验,选择有基础、有特色的省市作为试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在今后2到3年内,工程实施要集中力量抓好三个“一批”,即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形成新的技术创新布局;建立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加大支持,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支撑和服务系统;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还要着眼长远,把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纳入“十二五”科技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区域发展规划中。
第四,集成资源,加大支持。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
军转干考试
持力度,引导企业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创新投入方式,优化科技计划的投入结构,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攻关任务;支持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整合资源、优化存量,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服务;支持创新型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和形成新兴产业与战略性产业提供有效支持。
第五,落实政策,营造环境。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落实好国务院9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要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估和检查,及时了解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企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及时完善政策措施。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经迈上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学习好贯彻好刘延东国务委员在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协同,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三、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
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
(2009年01月07日)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也是迎来科学的春天30年。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历程的鲜明特征。
一、我们党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历程,我们党总是站在时代前列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对科学技术发展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
1.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邓小平同志在大会讲话中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后来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1982年我国部署实施科技攻关计划,重点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在农村改革发展大潮中,国家实施
军转干考试
星火计划,把科学技术播撒在农村大地。1985年中央作出改革科学技术体制的决定,进一步解放科技生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1986年中央决定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和高技术竞争的挑战。之后国家启动火炬计划,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加强基础研究,国家设立自然科学基金。我国科技工作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等三个层面的总体部署。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7年国家实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为进一步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国家实施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面向21世纪发展高等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211”和“985”工程。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作出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速了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
3.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入新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立足国情,面向未来,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对未来15年我国科技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国家制定一批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快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繁荣发展,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
军转干考试
3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取得了以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重大科技成就。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重大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服务“三农”、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科技投入规模不断提高,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制环境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顺利推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空前活跃,国家高新区已成为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国际科技合作不断开拓新局面。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
30年来我国科技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认识。一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加速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广大科技人才聚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来。三是坚持科技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把解决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问题作为重要任务,着力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四是坚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关系国家战略需求和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进行部署,努力实现重点跨越。五是坚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突破关键技术,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六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紧密结合,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七是坚持对外开放,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八是坚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推动我国科学发展的紧迫需求,科学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科技实践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结合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让科学发展的理念在自主创新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贯彻,使自主创新在促进科学发展中切实发挥主
军转干考试
导作用。
一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作用。
二是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科技发展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口健康、食品安全、人居环境、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三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把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是加强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培养,加大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在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实践中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
五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
春潮澎湃三十载,鼓舞神州竞创新。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