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具体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4 01:2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具体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一篇:《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具体实施办法

《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具体实施办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2-03 17:15:54

为贯彻《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深圳市两级人民法院具体实施《决定》制定以下实施办法。

第一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措施,落实依法公正原则:

(一)严格按照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地方立法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制定本院执行工作流程和各项具体规定,以制度规范确保执行依法公正;

(二)制定并严格实施执行工作季度考评制度,以考评检查的方式促进各法院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

(三)建立并完善执行工作信息系统,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促进执行工作依法公正进行;

(四)加强对全体执行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提高执行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来确保执行工作依法公正。

第二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措施,落实执行公开原则:

(一)严格落实《决定》第四条关于执行信息录入信用征信系统制度的规定,在执行立案阶段由法院立案庭负责将所有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信息录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开设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实行执行工作监督卡制度和执行案件当事人须知制度,通过送达执行工作监督卡和当事人须知,提示执行风险,明确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的权利义务;

(三)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实行执行工作报告上网制度,定期将执行工作情况向全社会公开。

第三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措施,落实便民高效原则:

(一)建立法院信息中心,与各协助义务单位紧密配合,以提供数据库端口、建立网上专线联络制度、建立绿色通道、确定业务联系人等方式,提高执行查询工作效率;

(二)实行执行送达工作专门化,建立专门送达工作组,提高送达工作效率;

(三)实现拘留工作专门化,建立法警拘留工作组,减轻执行法官工作负担,提高拘留工作效率。

第四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措施,落实接受监督原则:

(一)人民法院应当树立依法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汇报法院执行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对人大常委会交办、督办的事项,要有立、办、催制度,限期完成;

(二)建立监督热线制度,确定监督联系人,提高接受监督的工作效率;

(三)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半年向有权监督单位通报接受监督的情况以及办理情况;

(四)建立接受监督责任机制。对于有权监督单位的监督意见,应当依照程序逐件确定责任人,未按期答复或者未按监督要求答复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记入其个人业务考核档案;情节严重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规定予以处分。

第五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

(一)(申报义务人的确定)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财产申报义务人;被执行人是私营个体或者合伙经营组织的,其业主、合伙人是申报义务人;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该自然人是申报义务人;被执行人是私营个体、合伙经营组织或者自然人时,其所申报的财产不足以清偿本案债务的,必须同时申报其个人家庭财产;

(二)(申报财产的顺序)申报义务人可按下列顺序进行财产申报:(1)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

(2)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3)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利;(4)预期可得利益;

(5)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6)其他财产。

(三)(补充申报)在执行期间,申报义务人在首次申报后有新增财产的,除首次申报的财产能够满足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外,申报义务人应当自取得该财产之日起7日内向人民法院补充申报;

(四)(听证及宣誓)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的财产申报存在虚假情况的,或者应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可以举行申报财产听证。申报义务人在申报财产听证时应当按照市中级人民法院《财产申报宣誓规则》的规定进行宣誓;

(五)逾期申报、拒绝申报、虚假申报或者应当补充申报而不申报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对申报义务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性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关于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具体实施,参照《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强制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办理。

第六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被执行人财产悬赏举报制度:

(一)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具有《决定》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悬赏执行措施。执行合议庭对悬赏执行申请进行合议决定。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悬赏执行决定书,并由执行局长签发,悬赏执行决定书必须送达当事人;不符合条件的,应当通知申请执行人并说明理由;

(二)悬赏执行决定书送达完毕后7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在深圳市主要媒体刊登悬赏公告或者其他适当的场所(被执行人的住所地、办公场所等),张贴悬赏公告。公告内容应当包括:被执行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住所地,生效法律文书名称及案号,执行立案时间、执行案号、申请执行标的额、未履行标的额、举报电话及联系人、悬赏金的比例及支付方法等;

(三)悬赏公告费由申请执行人预交,由被执行人承担。悬赏金的比例最低不低于举报财产处分所得款项的5%,最高不高于举报财产处分所得款项的50%,具体比例由申请执行人确定。悬赏金由申请执行人承担。关于被执行人财产悬赏举报制度的具体实施,参照《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实行悬赏执行制度的规定(试行)》办理。

第七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执行信息录入信用征信系统制度:

(一)人民法院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工作热线制度,相互通报热线联系人和热线联系电话,加强合作,共同完成执行信息录入信用征信系统工作;

(二)人民法院应当在执行案件立案后3个工作日内将执行案件信息录入规定的信用征信系统;

(三)录入信用征信系统的执行案件信息包括:

(1)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公开被执行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所地;

(2)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应当公开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所地;

(3)执行依据、执行案号、执行法院、立案时间、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4)申请执行的标的或者被执行人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内容;(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公开的其他执行案件信息。

(四)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后,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其征信信息的,人民法院执行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变更。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变更被执行人的征信信息。

第八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被执行人信息曝光制度:

(一)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执行工作实际需要,采取集中公布或者单独公布的方式,在深圳市主要媒体上曝光被执行人信息;

(二)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公布被执行人信息:(1)被执行人在执行立案后3个月内未履行法定义务的;(2)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3)被执行人不申报财产的;(4)其他应当予以曝光的情形。

(三)曝光被执行人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公开被执行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所地;

(2)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应当公开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所地;

(3)执行依据、执行案号、执行法院、立案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4)申请执行的标的或者被执行人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内容;(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公开的其他被执行人信息。

(四)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单独公布被执行人信息。人民法院认为申请执行人的请求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公布被执行人信息的工作。人民法院认为申请执行人的请求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书面驳回其请求并说明理由。单独公布指定案件被执行人信息的,有关费用由申请执行人承担。关于被执行人信息曝光制度的具体实施,参照《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被执行人信息披露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办理。

第九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限制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制度:

(一)人民法院与政府财政部门、采购中心、建筑工务署等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建立工作热线,相互通报热线联系人和热线联系电话,加强合作,共同完成限制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的有关工作;

(二)人民法院应当加强与政府财政部门、采购中心、建筑工务署等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落实限制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制度;

(三)人民法院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建议政府财政部门、采购中心、建筑工务署等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依照《决定》的规定完善招标工作流程,对于投标人因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而被录入信用征信系统的,应当取消其投标资格;

(四)人民法院发现被执行人在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前承接政府投资项目的,可以作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建议有关部门解除与被执行人的项目合同。因故不宜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政府财政部门、采购中心、建筑工务署等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协助冻结被执行人工程结算款;

(五)政府财政部门、采购中心、建筑工务署等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投标人未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仍允许其承接政府投资项目的,在人民法院作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后,仍指定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的,人民法院可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对具体责任人予以处理。第十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限制被执行人出国、出境、离境制度:

(一)在被执行人在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前,法院可以根据执行工作需要,限制其出国、出境、离境;

(二)执行案件立案后,应当以决定书的方式责令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将护照、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交人民法院扣押。拒不交出的,人民法院有权依据法律和《决定》的规定,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性措施;

(三)人民法院应当协助公安部门依法制定《决定》的具体实施办法,对于尚未办理护照和其他出境证件深圳市户籍的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因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而被录入信用征信系统的,应当限制其办理护照和其他出境证件;

(四)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及时办理边控措施;

(五)以下情况可以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采取限制出国、出境、离境措施;已经采取的,经被执行人书面申请,执行合议庭评议,局长审批后,可以通知有关部门解除限制出国、出境、离境措施:

(1)人民法院已经控制并正在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其数额能够满足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

(2)被执行人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能够得到清偿;

(3)人民法院认为可以不采取限制出国、出境、离境措施或者解除限制出国、出境、离境措施的其他情况;

(六)公安部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被执行人未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仍为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办理护照或者其他出境证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建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对其采取相应措施,并可以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对具体责任人予以处理。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

(一)人民法院应当以申请人须知、被执行人须知的方式告知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决定》第九条的限制性措施具体内容;

(二)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社会公众发现被执行人有《决定》第九条规定行为的,可以书面、口头等方式向人民法院举报。书面举报应当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执行法官收到举报后,应当立即填写《举报登记表》,注明举报人、联系电话、举报内容、拟采取的措施等,并在2个工作日内报局领导审批;

(三)执行法官收到举报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举报情况属实的,应当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性措施;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执行法官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性措施,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

(四)调查工作结束后,执行法官应当以书面方式将调查结果及处理结论告知实名举报人。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被执行人异议制度:

(一)以被执行人须知等书面方式告知被执行人有权就法院采取的《决定》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强制性措施提出异议,并告知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异议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被执行人。异议理由成立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解除或者通知相关单位解除有关措施;

(二)建立执行工作信息系统,以自动化方式完善被执行人异议处理预警机制,提示执行法官及时处理被执行人异议申请;

(三)执行法官因脱产学习、开会、出差、休假等原因无法及时处理异议申请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处理异议申请;

(四)执行法官因消极工作、不作为导致逾期处理异议申请的,由部门领导予以严肃批评,并记入其个人业务考核档案;情节严重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规定予以处分。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

(一)人民法院应当积极配合《决定》第十条所列各协助义务单位,协助上述单位按照《决定》第二十条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二)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执行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与水、电、燃气、通讯、有线电视等部门进行协调,拓宽协助义务单位的范围,建立更广泛的信息沟通和执行工作联动机制;

(三)人民法院应当与各协助义务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执行工作协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磋商,形成会议纪要,不断提高人民法院与各协助义务单位的协作配合水平;

(四)人民法院建立协助义务单位协助情况评价与通报制度,定期对各协助义务单位协助情况进行总结。总结和评价结果由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市委、市人大报告,并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通报;

(五)人民法院决定予以司法拘留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下落不明,需要公安机关协助查找的,人民法院应当向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发出协助查找函并附司法拘留决定书,由其协助查找。协助查找函应当写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其拒不执行的有关情况。人民法院接到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查找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的通知后,应当即派员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实施司法拘留措施。

第十四条 《决定》第十三条规定的“拒不履行法定协助义务的”是指人民法院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协助义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协助义务,经人民法院书面敦促后,在规定的期限内仍未履行协助义务的。

拒不履行法定协助义务的,人民法院在责令其履行的同时,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性措施,并可以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理。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四条的有关规定:

(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执行案件以口头、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向人民法院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的,人民法院在核实其身份后,应当将反映意见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和所反映的内容记录在案。反映意见人身份无法核实的,不予记录;

(二)执行案件当事人申请查阅上述记录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决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办理;

(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要求承办法官照顾当事人利益或者对承办法官进行威胁、恐吓的,人民法院应当收集有关证据,向有关部门书面提出司法建议,同时抄报本级党委和人大。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五条的有关规定:

(一)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执行案件后,应当在5日内将案件承办人或者合议庭成员及联系方式告知当事人;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建立执行工作信息系统和执行信息短信发布平台,利用短信息的方式,主动向所有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实时公布所有执行案件进展信息。法律规定禁止公开的执行信息除外;

(三)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设立并向社会公布执行热线,为社会公众查询执行案件信息,监督法院执行工作提供便利;

(四)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应当建立执行信息触摸屏,为社会公众查询执行案件信息提供便利;

(五)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建立用于执行信息公开的互联网络系统,使申请执行人可以凭密码随时查询执行案件的进展情况。

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六条的有关规定:

(一)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的过程中,发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涉嫌实施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所列行为之一的,可先行对其予以司法拘留。司法拘留后,人民法院执行部门认为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民事强制执行的有关规定处理;认为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应当在司法拘留期限届满前3日内,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一并移送公安机关;

(二)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时,应当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民族、职业、住所地、工作单位及职务等)及其涉嫌犯罪的相关证据材料(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强制执行裁定书、拒不履行、拒不协助执行或者非法干预执行的证据)一并移送。

第十八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七条第一款的有关规定:

(一)按照《决定》的规定,修改完善原有的执行工作流程规定、强制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被执行人信息披露制度、悬赏举报制度、拍卖保证金管理办法、执行案件当事人须知、执行工作监督卡制度等;

(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修改完善《关于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督办工作的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信访工作的规定》;

(三)向社会公众和当事人公布执行投诉热线及投诉处理办法。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七条第二款和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

(一)对人民检察院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要认真对待,主动沟通、积极配合;

(二)对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检察院在监督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调研,限期整改。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九条的有关规定:

(一)严格按照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的期限完成执行工作。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申请执行人提供了明确、具体的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的,承办法官应在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后5日内进行查证、核实。对案外人执行异议应当在1个月内审理完毕;

(二)通过软件开发等工作,对执行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时限设定,采取预报警制度;

(三)执行案件因故不能按期执结的,必须按照规定报局、处领导批准;逾期不报批的,记入承办法官业务考核档案,并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执行工作信息系统,完善执行案件超期预警机制;

(五)实行“第五个月告知制度”,案件执行满5个月仍未执结的,承办法官应当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告知申请执行人案件进展情况,预期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执结的,应当向申请执行人说明原因;

(六)实行“执行换员制度”,对符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换员执行的规定》第二条规定的五种情形的案件,由局领导决定换员执行;

(七)建立完善执行工作信息系统,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违法执行、消极执行的情况,及时处理,限期整改;情节严重,及时通报院纪检、监察部门;构成违法犯罪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贯彻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具体实施办法

(2007年6月13日第25次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为贯彻《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深圳市两级人民法院具体实施《决定》制定以下实施办法。

第一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措施,落实依法公正原则:

(一)严格按照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地方立法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制定本院执行工作流程和各项具体规定,以制度规范确保执行依法公正;

(二)制定并严格实施执行工作季度考评制度,以考评检查的方式促进各法院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

(三)建立并完善执行工作信息系统,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促进执行工作依法公正进行;

(四)加强对全体执行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提高执行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来确保执行工作依法公正。

第二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措施,落实执行公开原则:

(一)严格落实《决定》第四条关于执行信息录入信用征信系统制度的规定,在执行立案阶段由法院立案庭负责将所有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信息录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开设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实行执行工作监督卡制度和执行案件当事人须知制度,通过送达执行工作监督卡和当事人须知,提示执行风险,明确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的权利义务;

(三)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实行执行工作报告上网制度,定期将执行工作情况向全社会公开。

第三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措施,落实便民高效原则:

(一)建立法院信息中心,与各协助义务单位紧密配合,以提供数据库端口、建立网上专线联络制度、建立绿色通道、确定业务联系人等方式,提高执行查询工作效率;

(二)实行执行送达工作专门化,建立专门送达工作组,提高送达工作效率;

(三)实现拘留工作专门化,建立法警拘留工作组,减轻执行法官工作负担,提高拘留工作效率。

第四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措施,落实接受监督原则:

(一)人民法院应当树立依法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汇报法院执行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对人大常委会交办、督办的事项,要有立、办、催制度,限期完成;

(二)建立监督热线制度,确定监督联系人,提高接受监督的工作效率;

(三)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半年向有权监督单位通报接受监督的情况以及办理情况;

(四)建立接受监督责任机制。对于有权监督单位的监督意见,应当依照程序逐件确定责任人,未按期答复或者未按监督要求答复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记入其个人业务考核档案;情节严重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规定予以处分。

第五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

(一)(申报义务人的确定)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财产申报义务人;被执行人是私营个体或者合伙经营组织的,其业主、合伙人是申报义务人;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该自然人是申报义务人;被执行人是私营个体、合伙经营组织或者自然人时,其所申报的财产不足以清偿本案债务的,必须同时申报其个人家庭财产;

(二)(申报财产的顺序)申报义务人可按下列顺序进行财产申报:(1)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2)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3)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利;(4)预期可得利益;

(5)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6)其他财产。

(三)(补充申报)在执行期间,申报义务人在首次申报后有新增财产的,除首次申报的财产能够满足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外,申报义务人应当自取得该财产之日起7日内向人民法院补充申报;

(四)(听证及宣誓)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的财产申报存在虚假情况的,或者应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可以举行申报财产听证。申报义务人在申报财产听证时应当按照市中级人民法院《财产申报宣誓规则》的规定进行宣誓;

(五)逾期申报、拒绝申报、虚假申报或者应当补充申报而不申报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对申报义务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性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关于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具体实施,参照《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强制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办理。

第六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被执行人财产悬赏举报制度:

(一)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具有《决定》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悬赏执行措施。执行合议庭对悬赏执行申请进行合议决定。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悬赏执行决定书,并由执行局长签发,悬赏执行决定书必须送达当事人;不符合条件的,应当通知申请执行人并说明理由;

(二)悬赏执行决定书送达完毕后7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在深圳市主要媒体刊登悬赏公告或者其他适当的场所(被执行人的住所地、办公场所等),张贴悬赏公告。公告内容应当包括:被执行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住所地,生效法律文书名称及案号,执行立案时间、执行案号、申请执行标的额、未履行标的额、举报电话及联系人、悬赏金的比例及支付方法等;

(三)悬赏公告费由申请执行人预交,由被执行人承担。悬赏金的比例最低不低于举报财产处分所得款项的5%,最高不高于举报财产处分所得款项的50%,具体比例由申请执行人确定。悬赏金由申请执行人承担。

关于被执行人财产悬赏举报制度的具体实施,参照《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实行悬赏执行制度的规定(试行)》办理。

第七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执行信息录入信用征信系统制度:

(一)人民法院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工作热线制度,相互通报热线联系人和热线联系电话,加强合作,共同完成执行信息录入信用征信系统工作;

(二)人民法院应当在执行案件立案后3个工作日内将执行案件信息录入规定的信用征信系统;

(三)录入信用征信系统的执行案件信息包括:

(1)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公开被执行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所地;

(2)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应当公开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所地;

(3)执行依据、执行案号、执行法院、立案时间、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4)申请执行的标的或者被执行人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内容;(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公开的其他执行案件信息。

(四)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后,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其征信信息的,人民法院执行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变更。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变更被执行人的征信信息。

第八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被执行人信息曝光制度:

(一)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执行工作实际需要,采取集中公布或者单独公布的方式,在深圳市主要媒体上曝光被执行人信息;

(二)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公布被执行人信息:(1)被执行人在执行立案后3个月内未履行法定义务的;(2)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3)被执行人不申报财产的;(4)其他应当予以曝光的情形。

(三)曝光被执行人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公开被执行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所地;

(2)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应当公开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所地;

(3)执行依据、执行案号、执行法院、立案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4)申请执行的标的或者被执行人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内容;(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公开的其他被执行人信息。

(四)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单独公布被执行人信息。人民法院认为申请执行人的请求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公布被执行人信息的工作。人民法院认为申请执行人的请求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书面驳回其请求并说明理由。单独公布指定案件被执行人信息的,有关费用由申请执行人承担。关于被执行人信息曝光制度的具体实施,参照《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被执行人信息披露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办理。

第九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限制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制度:

(一)人民法院与政府财政部门、采购中心、建筑工务署等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建立工作热线,相互通报热线联系人和热线联系电话,加强合作,共同完成限制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的有关工作;

(二)人民法院应当加强与政府财政部门、采购中心、建筑工务署等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落实限制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制度;

(三)人民法院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建议政府财政部门、采购中心、建筑工务署等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依照《决定》的规定完善招标工作流程,对于投标人因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而被录入信用征信系统的,应当取消其投标资格;

(四)人民法院发现被执行人在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前承接政府投资项目的,可以作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建议有关部门解除与被执行人的项目合同。因故不宜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政府财政部门、采购中心、建筑工务署等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协助冻结被执行人工程结算款;

(五)政府财政部门、采购中心、建筑工务署等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投标人未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仍允许其承接政府投资项目的,在人民法院作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后,仍指定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的,人民法院可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对具体责任人予以处理。第十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限制被执行人出国、出境、离境制度:

(一)在被执行人在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前,法院可以根据执行工作需要,限制其出国、出境、离境;

(二)执行案件立案后,应当以决定书的方式责令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将护照、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交人民法院扣押。拒不交出的,人民法院有权依据法律和《决定》的规定,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性措施;

(三)人民法院应当协助公安部门依法制定《决定》的具体实施办法,对于尚未办理护照和其他出境证件深圳市户籍的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因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而被录入信用征信系统的,应当限制其办理护照和其他出境证件;

(四)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及时办理边控措施;

(五)以下情况可以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采取限制出国、出境、离境措施;已经采取的,经被执行人书面申请,执行合议庭评议,局长审批后,可以通知有关部门解除限制出国、出境、离境措施:(1)人民法院已经控制并正在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其数额能够满足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

(2)被执行人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能够得到清偿;

(3)人民法院认为可以不采取限制出国、出境、离境措施或者解除限制出国、出境、离境措施的其他情况;

(六)公安部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被执行人未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仍为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办理护照或者其他出境证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建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对其采取相应措施,并可以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对具体责任人予以处理。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

(一)人民法院应当以申请人须知、被执行人须知的方式告知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决定》第九条的限制性措施具体内容;

(二)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社会公众发现被执行人有《决定》第九条规定行为的,可以书面、口头等方式向人民法院举报。书面举报应当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执行法官收到举报后,应当立即填写《举报登记表》,注明举报人、联系电话、举报内容、拟采取的措施等,并在2个工作日内报局领导审批;

(三)执行法官收到举报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举报情况属实的,应当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性措施;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执行法官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性措施,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

(四)调查工作结束后,执行法官应当以书面方式将调查结果及处理结论告知实名举报人。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被执行人异议制度:

(一)以被执行人须知等书面方式告知被执行人有权就法院采取的《决定》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强制性措施提出异议,并告知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异议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被执行人。异议理由成立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解除或者通知相关单位解除有关措施;

(二)建立执行工作信息系统,以自动化方式完善被执行人异议处理预警机制,提示执行法官及时处理被执行人异议申请;

(三)执行法官因脱产学习、开会、出差、休假等原因无法及时处理异议申请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处理异议申请;

(四)执行法官因消极工作、不作为导致逾期处理异议申请的,由部门领导予以严肃批评,并记入其个人业务考核档案;情节严重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规定予以处分。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

(一)人民法院应当积极配合《决定》第十条所列各协助义务单位,协助上述单位按照《决定》第二十条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二)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执行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与水、电、燃气、通讯、有线电视等部门进行协调,拓宽协助义务单位的范围,建立更广泛的信息沟通和执行工作联动机制;

(三)人民法院应当与各协助义务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执行工作协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磋商,形成会议纪要,不断提高人民法院与各协助义务单位的协作配合水平;

(四)人民法院建立协助义务单位协助情况评价与通报制度,定期对各协助义务单位协助情况进行总结。总结和评价结果由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市委、市人大报告,并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通报;

(五)人民法院决定予以司法拘留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下落不明,需要公安机关协助查找的,人民法院应当向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发出协助查找函并附司法拘留决定书,由其协助查找。协助查找函应当写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其拒不执行的有关情况。人民法院接到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查找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的通知后,应当即派员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实施司法拘留措施。

第十四条 《决定》第十三条规定的“拒不履行法定协助义务的”是指人民法院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协助义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协助义务,经人民法院书面敦促后,在规定的期限内仍未履行协助义务的。

拒不履行法定协助义务的,人民法院在责令其履行的同时,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性措施,并可以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理。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四条的有关规定:

(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执行案件以口头、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向人民法院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的,人民法院在核实其身份后,应当将反映意见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和所反映的内容记录在案。反映意见人身份无法核实的,不予记录;

(二)执行案件当事人申请查阅上述记录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决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办理;

(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要求承办法官照顾当事人利益或者对承办法官进行威胁、恐吓的,人民法院应当收集有关证据,向有关部门书面提出司法建议,同时抄报本级党委和人大。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五条的有关规定:

(一)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执行案件后,应当在5日内将案件承办人或者合议庭成员及联系方式告知当事人;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建立执行工作信息系统和执行信息短信发布平台,利用短信息的方式,主动向所有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实时公布所有执行案件进展信息。法律规定禁止公开的执行信息除外;

(三)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设立并向社会公布执行热线,为社会公众查询执行案件信息,监督法院执行工作提供便利;

(四)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应当建立执行信息触摸屏,为社会公众查询执行案件信息提供便利;

(五)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区人民法院建立用于执行信息公开的互联网络系统,使申请执行人可以凭密码随时查询执行案件的进展情况。

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六条的有关规定:

(一)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的过程中,发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涉嫌实施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所列行为之一的,可先行对其予以司法拘留。司法拘留后,人民法院执行部门认为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民事强制执行的有关规定处理;认为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应当在司法拘留期限届满前3日内,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一并移送公安机关;

(二)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时,应当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民族、职业、住所地、工作单位及职务等)及其涉嫌犯罪的相关证据材料(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强制执行裁定书、拒不履行、拒不协助执行或者非法干预执行的证据)一并移送。

第十八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七条第一款的有关规定:

(一)按照《决定》的规定,修改完善原有的执行工作流程规定、强制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被执行人信息披露制度、悬赏举报制度、拍卖保证金管理办法、执行案件当事人须知、执行工作监督卡制度等;

(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修改完善《关于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督办工作的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信访工作的规定》;

(三)向社会公众和当事人公布执行投诉热线及投诉处理办法。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七条第二款和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

(一)对人民检察院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要认真对待,主动沟通、积极配合;

(二)对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检察院在监督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调研,限期整改。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决定》第十九条的有关规定:

(一)严格按照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的期限完成执行工作。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申请执行人提供了明确、具体的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的,承办法官应在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后5日内进行查证、核实。对案外人执行异议应当在1个月内审理完毕;

(二)通过软件开发等工作,对执行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时限设定,采取预报警制度;

(三)执行案件因故不能按期执结的,必须按照规定报局、处领导批准;逾期不报批的,记入承办法官业务考核档案,并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执行工作信息系统,完善执行案件超期预警机制;

(五)实行“第五个月告知制度”,案件执行满5个月仍未执结的,承办法官应当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告知申请执行人案件进展情况,预期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执结的,应当向申请执行人说明原因;

(六)实行“执行换员制度”,对符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换员执行的规定》第二条规定的五种情形的案件,由局领导决定换员执行;

(七)建立完善执行工作信息系统,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违法执行、消极执行的情况,及时处理,限期整改;情节严重,及时通报院纪检、监察部门;构成违法犯罪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篇:的决定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2007年3月13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为了加强我市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工作,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权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作出如下决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工作应当坚持依法执行、公开公正、便民高效、接受监督的原则。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主动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或者其他依法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以下简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各项义务。

依法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协助执行义务人),应当全面、及时履行协助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义务。

第二条 实施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

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执行案件后,在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时,应当根据需要一并送达申报财产裁定书。被执行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向人民法院申报有关财产状况。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的范围以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足够受偿为限。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的财产申报存在虚假情况的,可以申请举行申报财产听证。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决定是否举行听证。

第三条 实施被执行人财产悬赏举报制度。

被执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悬赏举报被执行人财产:

(一)未按规定申报财产;

(二)申报无财产;

(三)申报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

(四)为逃避债务履行而转移财产。

悬赏举报的公告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场所、新闻媒体发布。人民法院应当为举报人保守秘密。

第四条 实施执行信息录入信用征信系统制度。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被执行人的基本信息通知相关机构录入企业或者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供有关单位和个人查询、参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之后,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通知相关机构变更有关信息。

录入企业或者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的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在履行义务前,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受理其在经营方面的评优评先申请;不得授予其相关荣誉称号;不得给予其享受本市有关优惠政策,已经享有的优惠政策,应当予以终止。

第五条 实施被执行人执行信息曝光制度。

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等途径,将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姓名或者其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及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实施限制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制度。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不得承接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主管单位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限制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

第七条 实施限制被执行人出国、出境、离境制度。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需要限制其出国、出境或者离境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停止办理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出国、出境或者离境手续。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及时予以协助。

人民法院因办理执行案件需要,可以依法扣押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出入境证件。

第八条 被执行人对本决定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有关措施有异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提出异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异议申请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被执行人。异议理由成立的,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解除或者通知相关单位解除有关措施。

被执行人全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解除或者通知相关单位解除有关措施。

第九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有关强制措施:

(一)以被执行人名义或者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名义购置不动产或者汽车等价值较高的动产,或者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办公;

(二)以被执行人名义或者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名义投资兴办企业及其他投资行为;

(三)以被执行人名义或者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名义抵押、转让财产,或者赠与他人财产、为他人提供财产担保;

(四)通过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等形式转移财产,其财产实际仍由被执行人控制;

(五)进入消费场所一次性消费超过本市最低月生活保障标准;

(六)乘坐火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高档舱、座;

(七)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履行或者进行其他高档消费行为。

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发现被执行人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举报。

第十条 公安、监察、劳动保障、规划、国土房产、建设、税务、工商、出入境管理、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招投标管理等部门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协助人民法院民事执行的工作制度,并配合人民法院建立有关信息沟通和执行工作联动机制。

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协助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建立系统内统一查询、统一冻结、统一划扣的工作机制。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执行案件,需要办理房屋、土地、车辆、船舶等财产所有权、使用权的查询、查封、扣押及证照转移手续的,应当依法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予以协助。

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下落不明,需要公安机关协助查找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第十二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行协助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义务,并将协助执行情况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第十三条 协助执行义务人违反法律、法规以及本决定的规定,拒不履行法定协助义务的,由人民法院责令其履行协助义务,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建议有关单位对责任人予以处理。

第十四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人民法院具体执行案件的意见、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等规定途径反映。有关当事人可以查阅该意见、建议。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理的司法建议。该司法建议同时抄送本级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

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干扰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和举报;对有效的投诉和举报,受理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执行案件后,应当及时将案件承办人或者合议庭成员及联系方式告知当事人。

下列执行事项应当以规定的方式公开:

(一)执行案件的查封、扣押、冻结、划拨、评估、拍卖、变卖等强制执行措施;

(二)裁定执行案件暂缓执行、中止执行、终结执行的理由和依据;

(三)执行费用的收费标准、根据;

(四)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

人民法院依职权对生效法律文书裁定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申请执行人有异议的,应当举行公开听证。

第十六条 被执行人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或者协助执行义务人不协助执行,涉嫌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立案侦查。

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健全包括当事人和公众监督在内的民事执行工作监督机制,并将有关工作制度向社会公布,接受当事人和公众监督。

人民检察院应当建立、健全有关工作制度,加强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法律监督。

第十八条 市、区人大常委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监督。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工作应当严格遵守案件办理期限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民事执行工作相关法律规定和各项工作制度,积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人员违法执行、消极执行或者徇私枉法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纠正,并追究或者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条 对本决定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十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有关单位应当在本决定通过之日起六个月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一条 本决定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三篇: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全省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决定(范文)

【发布单位】浙江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9-09-29 【生效日期】2009-09-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浙江省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全省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决定

(2009年9月28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齐奇院长所作的《关于全省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多年以来,全省法院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不断规范执行行为,努力提高执行效果,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会议指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执行难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地方执行联动机制还没有落实到位,执行工作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案多人少的矛盾还十分突出。

会议强调,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裁判,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具有国家法律的权威。依法执行生效裁判,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确保人民法院依法执行生效裁判,对维护国家法制尊严,建设诚信社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全省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努力化解执行难的问题,维护生效裁判的法律权威,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特作如下决定:

一、健全执行联动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领导机构的协调作用,完善公共联合征信平台建设。各级公安、国土、建设、税务、工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当配合人民法院建立执行联动工作机制。要规范执行协助员工作,建立健全由专人负责的乡镇、街道执行协助网络,探索人民陪审员、律师等社会力量参与执行工作。要完善纠纷调处机制,降低诉讼率。

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在征信系统记录或者通过媒体公布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信息。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能分工,积极协助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防止被执行人隐匿、转移财产,对被执行人的融资、投资、经营、置产等活动,应当依法采取相应的制约措施,促使其自动履行。国家机关和公务员等特殊主体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督促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各级法院、有关国家机关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民事执行工作的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当事人应当主动履行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不得抗拒、阻碍。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应当依法办理财产所有权、使用权的查询、查封、扣押、冻结、转移等手续,依法负有协助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即时配合和协助,不得干涉、推诿、拖延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

二、加大惩戒力度

各级法院、公安机关要依法适用限制出境、罚款、拘留等措施,加大对拒不执行、拒不协助执行、干扰执行等行为的惩戒力度。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协助人民法院查找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及时收押被司法拘留人员。根据人民法院依法出具的文书,有关部门应停止办理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出境手续或限制其出境。对冲击执行现场,围攻、殴打执行人员,毁坏执行装备等暴力抗拒执行事件,公安机关应当迅速出警,依法处置。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要加强协调配合,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不断提升执行能力

各级法院要完善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执行工作管理体制,统一执行内设机构和职能。实行执行案件流程的科学管理,落实执行审查和执行实施分权运行机制。要坚持司法公正,建立健全立案、审判和执行兼顾制度,依法及时采取诉前财产保全、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大力推进诉讼调解,提高裁判文书质量,促进当事人当庭履行和自动履行。要实行相对固定的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实施工作,提高执行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执行威慑力,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执行手段,穷尽执行措施,规范执行和解,统一结案标准,严格依法执行。

各级法院要以“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指导思想,坚持依法执行、能动执行、和谐执行、民本执行,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司法权威。要从严抓好执行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品质过硬、业务精通、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执行队伍,对执行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四、切实增强执行保障能力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财政支持,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执行装备,加强执行保障。加大对法院执行救助资金的投入,尽快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要按规定配足执行工作人员,逐步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

五、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实效

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加强对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监督,适时听取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汇报,检查、视察法院的执行工作,支持法院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等违法干预,促进依法执行。

各级法院应当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当事人对民事执行工作的监督,畅通举报、控告渠道,规范执行异议、复议的处理程序,规范和落实执行公开,提高执行流程信息公开化程度,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

【发布单位】808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8-12-24 【生效日期】1988-12-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

(1988年12月24日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黑龙江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报告,注意到有些案件执行难是当前执法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维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维护法律的尊严,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作如下决定:

一、一、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是审判机关代表国家作出的司法决定,对当事人和有关单位、公民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任何单位和公民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调解协议的执行,都是违法行为。

二、二、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必须严格执法,在公正判决、裁定的前提下,强化执行措施,做到审判和执行并重。中级、基层人民法院应当逐步设置执行庭,案件少、人员紧的法院可以设执行员。执行人员应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廉洁奉公,不徇私情。执行人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一般应当在三个月内执行完毕,重大疑难案件的执行不得超过六个月,申请人同意缓期执行的除外。经查实当事人确无履行能力的,依法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中止执行的有了履行能力后应恢复执行程序。

三、三、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经济、行政以及刑事附带民事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和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公证机关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的裁决,当事人必须履行。拒绝履行的,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执行,或者确有履行能力故意拒绝的,经教育无效,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予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据 刑法第 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由人民法院追究刑事责任。被执行人是法人的,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责任。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行政裁决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提出申诉,申诉期间不停止执行。

四、四、有关单位和公民都有义务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协助执行。执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存款,由银行、信用合作社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扣划。对非清偿程序的扣划,只要债务人帐户有款可付,必须立即执行。有义务协助执行的单位和公民,对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拖、拒绝或者妨碍执行的,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五、五、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均不得干涉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干涉执行情节较重的,依法严肃处理。

六、六、执行中遇到申请破产的,依据 企业破产法的有关规定办理。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破产可以参照 企业破产法的有关规定试办。企业被依法撤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成立清算组织,债权债务清算完毕后方能解散。

七、七、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并给予必要的支持。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

【发布单位】816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0-07-29 【生效日期】2000-07-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

(1992年2月22日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00年7月29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

为了切实加强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解决执行难问题,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一、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以及依法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有关当事人必须履行;拒不履行的,依法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运用法律赋予的执行手段,及时对被执行人的财产依法采取查封、冻结、扣押、搜查、划拨、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予以执行,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

二、二、被执行人或案外人伪造、隐匿、毁灭执行案件的有关证据,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冲击、哄闹执行现场或者侮辱、诽谤、诬陷、围攻、殴打执行人员的,人民法院依法采取罚款、司法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职责相互配合,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负有法定协助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履行协助义务。

三、三、严禁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禁任何地方、组织或个人抗拒、阻碍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严禁任何地方或部门负责人以言代法、滥用权力,以及以其他方式干预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

违反前款规定,使案件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四、四、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严格执行纪律,对执行中违法办案的人员,要追究责任;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要依法进行赔偿。

要建立和完善执行工作统一管理和统一协调的机制,规范执行程序,加大执法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协助执行和委托执行。

五、五、新闻单位要加强对执行工作的宣传,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生效法律文书必须执行的法律意识;对抗拒、阻挠人民法院执行的行为或拒不履行义务的,新闻单位应当予以舆论监督。

六、六、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人民法院的执法工作,协助处理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帮助人民法院改善执行工作条件。

七、七、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本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开展执行工作,帮助人民法院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促进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具体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具体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目 录 一、标准文本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1998年7月8日)„„„„„„„„„„„„„„(1)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

    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经验材料

    近几年来,藁城市人民法院的民事调解工作可以说一步一个新台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进展:2006年民事案件调解结案率仅为48%,2007年提高到60%,2008年上升为77.8%,今年上半年达到了83.......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规范执行工作实施办法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规范执行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本院执行工作,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和执行水平,保障执行工作公开、公正地进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公证处对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

    公证处对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 意见和建议 1、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

    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工作实施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工作实施法律监督“执行难”、“执行乱”一直是困扰民事执行工作的症结。目前,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无疑是促进民事执行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若干规定》) 第38条规定:“被执行人无金钱给付能力的,人民法院有权裁定对被执行人的其它财产采取查封......

    二〇一一年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要点[推荐五篇]

    二〇一一年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要点 2011年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全国高级法院院长......

    困扰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主客观因素及其对策.

    困扰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主客观因素及其对策 摘要:在中国,经人民法院审判或其他有权机关审理制作的生效法律文书中确认的权力,通常依赖权利义务人自觉履行而得以实现,但在有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