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阳市文化产业“四项认定评选管理”办法(发文稿)
沈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示范基地 特色品牌 领军人物 认定评选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特色品牌、领军人物认定评选与管理工作,推动我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共沈阳市委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及《沈阳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参照国家文化部和辽宁省文化厅有关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特色品牌及领军人物认定评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沈阳市行政辖区内从事文化产业开发、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形成较为完备产业链条的文化企业,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特定文化产业聚集区,均可申报沈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园区”)。
第三条 在沈阳市内注册并合法经营两年以上,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1 娱乐、会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各类所有制文化企业,且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均可申报沈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
第四条
凡在沈阳市行政辖区内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且在国内外或地区内具有较大知名度,并在同类别经营中具有较强拉动辐射作用的各类文化产品品牌,均可申报沈阳市文化产业特色品牌(以下简称“特色品牌”)。
第五条 遵纪守法,所领导的文化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突出,对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卓越的企业法人代表,均可申报沈阳市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以下简称“领军人物”)。
第六条 沈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特色品牌,原则上每两年认定一次,沈阳市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原则上每两年评选一次。认定评选名额根据条件符合情况而定。
第七条 市文广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对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特色品牌和领军人物,在政策扶持、信息服务、宣传推广、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获得沈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特色品牌和领军人物称号的,将作为必备条件,优先向省级、国家级相应认定评选推荐。
第二章
认定评选原则
第八条 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特色品牌、领军人物的认定评选,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2.既要鼓励先进,又要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标准,宁缺毋滥。
3有利于我市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
4.公开、公平、公正,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度。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九条
申报示范园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省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当地整体发展规划,在用地、消防、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方面符合国家及省市相关规定和标准。
2.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具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有突出的文化产业特色和明确的发展定位;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3.建设及管理运营单位需是规范运营2年以上的独立法人,实际投资额5000万人民币以上,总营业收入6000万人民币以上。
4.园区内非文化类商业及其他配套面积不得超过园区总建设面积的40%.入驻文化企业10家以上,占全部入驻企业60%以上,年文化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
5.有组织健全的专业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平台不少于1个。
8.具有合法、完备的立项审批手续,守法经营,无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条
申报示范基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并付诸实施。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0%以上,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或同等资格条件)占员工总数的15%以上。
3.产业规模、经营收入及利税位居本市同行业前10名之内。
4.实际投资额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用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的经费投入占经营收入的10%以上。
5.企业或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守法经营,无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一条
申报特色品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商标注册,进入市场的文化产品品牌。
2.产品在经济体量、年度业绩、市场份额、业界声誉等方面应处于本行业前五名。
3.获省级以上奖励或出口创汇的文化产品品牌,优先推荐。
4.政府鼓励发展的其它文化产品。
第十二条
申报领军人物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是遵纪守法的模范,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楷模。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管理才能,有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
3.所领导的企业经济效益突出,位居全市同行业前列。
4.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综合素质好,群众威信高。5.获得过省级以上劳动模范的文化企业家优先推荐。
第四章 申报程序
第十三条 凡符合申报条件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特色品牌和企业法人代表,均可向所在区、县(市)文体局或文产局、文产中心进行申报。
第十四条 申报单位需认真填写《沈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认定申请表》、《沈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认定申报 5 表》、《沈阳市文化产业特色品牌认定申报表》和《沈阳市文化产业领军人物评选申请表》,并提供下列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复印件加公章,同时提交原件审验);
2.税务机关出具的纳税证明复印件(复印件加公章,同时提交原件审验);
3.企业资质证书及近3年获得的各项荣誉证书;(复印件加公章,同时提交原件审验)4.企业近两年的财务报表;
5.《沈阳市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申请表》、《沈阳市文化产业基地认定申报表》、《沈阳市文化产业特色品牌申报表》和《沈阳市文化产业领军人物申请表》中所填报的各种数据的有效证明材料;
6.申报单位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条 申报单位通过沈文 化 网(www.xiexiebang.com)填写相关申请表,并将申请表加盖公章连同其他书面材料(一式三份),报所在区县(市)文化产业主管部门。
第五章
评审程序
第十六条 各区县(市)文化产业主管部门按照申报条件对申报名单及材料进行汇总初审,连同初审意见,一 6 并上报市文广局文化产业处。
第十七条 市文广局成立并组织专家评审组对上报材料进行认真评审,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八条 市文广局根据评审意见和申报材料对申报单位进行复审,并在媒体上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正式下文,发证、授牌。
第六章 管理机制
第十九条 对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特色品牌的认定评选,实施动态管理,每两年确认调整一次。
第二十条 被授予沈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特色品牌的单位,应于每年3月底前,以书面形式向市文广局报告上一年度的运营发展情况,市文广局将分别建立工作档案。
第二十一条 市文广局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对沈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的日常运营情况,进行不定期巡检,并每两年组织一次考察复审。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整改期满达不到要求的,发文公布,予以撤销。
第二十二条 各申报地区和单位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取消申报资格,或撤销其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特色品牌、领军人物称号:
1.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手段骗取示范基地、示范 7 园区、特色品牌、领军人物资格的;
2.宣传虚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信息;
3.损害消费者利益;
4.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以及其他行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5.不按规定时限上报园区、基地和特色品牌发展情况的;
6.其他应当撤销称号的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三日)
第二篇: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为推进新一轮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根据《沈阳市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沈委发〔2010〕14号)、《中共沈阳市委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盛京人才”战略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高地的意见》(沈委发〔2015〕9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原则和认定机构
(一)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并重的原则,坚持业内认可和社会认可相统一的原则。
(二)高层次人才认定的主要对象包括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三)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委员会,认定委员会负责高层次人才认定及相关奖励评审工作。
(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受理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组织评审会议等工作。
二、人才层次划分及认定标准
沈阳市高层次人才划分为:顶尖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高级人才5个层次。各层次标准由《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附件)具体规定。
三、认定范围和条件
(一)认定范围
属以下两种情况之一者,可自愿申请认定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
1.在沈阳市行政区域内创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2.与沈阳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含3年)劳动合同/聘用合同。
(二)认定条件
申请认定的人才除具备《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规定的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2.顶尖人才年龄应在75周岁以下,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高级人才年龄应在法定退休年龄以下。有特别突出贡献者,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四、认定程序
(一)发布通知。每年根据全市工作部署,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人才工作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通知,组织开展认定申报工作。
(二)个人申请。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认定申请,填写《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单位及主管部门审核。申请人所在单位负责对申请人各项条件及其真实性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在其申请表中加具推荐意见后连同相关证明材料报送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加具推荐意见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人所在单位无主管部门的,由单位直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评审及公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人才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议,由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有关情况进行评审,提出初步认定结果,面向社会进行公示。
(五)认定及发证。初步认定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印发文件,确定认定结果,并向高层次人才并颁发证书。
(六)入库。经认定的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进入我市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五、考核管理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人才工作办公室对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进行考核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资格、收回证书并按有关规定取消或追回其所享受的有关待遇:
(一)学术、业绩上弄虚作假被有关部门查处的。
(二)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资格的。
(三)受纪检、监察部门审查并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
(四)被处以刑事处罚的。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附件: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第三篇:骨干教师评选认定办法
专业骨干教师评选认定办法
为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学团队,选拔一批具有良好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专业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专业骨干教师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作用,不断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办学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选拔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择优选拔、保证质量的原则。
二、选拔条件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师德。
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有高校教师资格,且有两年以上高校教学经历。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对本学科、专业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在近三年的教学工作中没有教学事故,且教学效果良好。
4、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
5、近三年来教学、科研业绩突出,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任何三项:(1)省、部级及以上公开发行的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
(2)主编或参编过正式出版的本专业教材,个人编写字数在3 1 万字以上;
(3)主持或参加过院级及以上已结题的科研、教研项目至少一项;
(4)主持或参与学院重点专业、重点课程的建设工作;(5)获得过院级以上优秀教师或与教师业务相关的荣誉称号;(6)主持或主要参与学院实验室建设工作;
(7)能独立讲授两门以上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或基础课,每学期有一定的教学工作量。
三、选拔范围和名额
1、专业骨干教师在院内专任教师中选拔。
2、专业骨干教师的选拔名额不超过本专业专任教师总数的25%。
四、选拔程序和方法
采取“个人申请、系部初审、等额推荐、学院审定”的办法进行。即由个人填写申请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系、部对照评选条件对申请人进行审定,并将推荐结果和材料报教务处汇总后提学院交学术委员会进行审议,最终确定专业骨干教师名单,由学院统一聘任。
五、专业骨干教师职责
1、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各种教学资料规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圆满完成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
2、教书育人,治学严谨,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关心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3、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与教改工作,参与教材的开发和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参与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等工作。
4、在聘期内完成以下工作:
(1)主讲两门以上课程,教学工作量不低于学院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2)担任培养青年教师的指导任务,要完成以老带新任务,指导青年教师不少于2名;
(3)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或公开出版本专业教学参考书或担任工学结合特色高职教材的主编、副主编。
六、专业骨干教师的管理
1、专业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聘期两年。
2、聘期内考核不合格,自动解聘。
3、专业骨干教师每人每年津贴300元,经教务处和专业骨干教师所属部门共同考核合格后,由学院统一发放。
七、考虑到学院专业教师与基础教师的实际情况,基础课教师也可参加此次骨干教师遴选,所有要求同专业骨干教师,选拔名额为每学科一人。
八、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九、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办法1
文化部办公厅《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的通知
办产发〔2006〕5号时间:2006-06-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
为规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评选命名管理工作,现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本地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文化部办公厅
二○○六年二月十三日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通过先进文化企业的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引导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领域的各类所有制的文化企业,都可以根据本办法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第三条 示范基地原则上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
第四条 文化部将对示范基地在政策、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五条 申报示范基地的文化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在全国本行业中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
2.企业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和统一。
3.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和提供的文化服务能够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有一定生产规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4.有一支坚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和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六条 中央机关直属文化企业向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申报;各地文化企业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申报;情况特殊的可直接向文化部申报。
第七条 申报单位需提交以下材料(一式十份): 1.企业的基本情况;
2.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4.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5.开户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
第八条 申报材料必须实事求是,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申报资格。
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九条 示范基地评审依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第十条 示范基地评审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公室)设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具体负责审核和评审过程的组织工作。
第十一条 由评审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评审组。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对申报企业的材料进行初审,然后报评审办公室审核、组织专家评审组评审。第十三条 专家评审组对上报企业材料进行评议审查,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四条 评审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组提出的评审意见提交拟命名示范基地名单报文化部核定,由文化部公布并颁发证书和铜牌。
第五章 管理机制
第十五条 示范基地的管理工作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负责。
第十六条 示范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对示范基地进行巡检。
第十七条 组织示范基地交流经验、相互观摩,对示范基地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第十八条 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示范基地建设。
第十九条 对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示范基地,文化部将给予通报表彰。
第二十条 示范基地应于每年3月底前以书面形式向文化产业司汇报上一年的企业发展情况。
第二十一条 示范基地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文化部对其示范基地称号予以撤消: 1.申报时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手段骗取示范基地资格的; 2.宣传虚假文化产品信息的; 3.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4.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或企业行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5.不按规定时限上报企业发展情况的; 6.其他应当撤销称号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涉及示范基地发展的重大事项应及时向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报告。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沈人社
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日期:2017-03-15
沈人社发〔2016〕54号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为推进新一轮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根据《沈阳市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沈委发〔2010〕14号)、《中共沈阳市委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盛京人才”战略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高地的意见》(沈委发〔2015〕9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原则和认定机构
(一)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并重的原则,坚持业内认可和社会认可相统一的原则。
(二)高层次人才认定的主要对象包括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三)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委员会,认定委员会负责高层次人才认定及相关奖励评审工作。
(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受理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组织评审会议等工作。
二、人才层次划分及认定标准
沈阳市高层次人才划分为:顶尖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高级人才5个层次。各层次标准由《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附件)具体规定。
三、认定范围和条件
(一)认定范围
属以下两种情况之一者,可自愿申请认定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
1.在沈阳市行政区域内创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2.与沈阳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含3年)劳动合同/聘用合同。
(二)认定条件
申请认定的人才除具备《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规定的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2.顶尖人才年龄应在75周岁以下,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高级人才年龄应在法定退休年龄以下。有特别突出贡献者,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四、认定程序
(一)发布通知。每年根据全市工作部署,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人才工作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通知,组织开展认定申报工作。
(二)个人申请。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认定申请,填写《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单位及主管部门审核。申请人所在单位负责对申请人各项条件及其真实性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在其申请表中加具推荐意见后连同相关证明材料报送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加具推荐意见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人所在单位无主管部门的,由单位直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评审及公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人才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议,由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有关情况进行评审,提出初步认定结果,面向社会进行公示。
(五)认定及发证。初步认定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印发文件,确定认定结果,并向高层次人才并颁发证书。
(六)入库。经认定的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进入我市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五、考核管理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人才工作办公室对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进行考核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资格、收回证书并按有关规定取消或追回其所享受的有关待遇:
(一)学术、业绩上弄虚作假被有关部门查处的。
(二)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资格的。
(三)受纪检、监察部门审查并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
(四)被处以刑事处罚的。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附件
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沈阳市高层次人才分为顶尖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高级人才等5个层次,具体标准如下:
一、顶尖人才认定标准
(一)诺贝尔奖获得者(限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经济学奖)。
(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
(五)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六)其他相应层次人才。
二、杰出人才认定标准
(一)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创新人才(长期);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学术帅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辽宁省“双千计划”杰出人才;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人选;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育工程”十层次人选。
(二)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者:
1.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前3名;
2.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前3名;
3.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5名; 4.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前3名;
5.长江学者成就奖;
6.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奖须为排名首位者);
7.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8.茅盾文学奖;
9.鲁迅文学奖;
10.吴阶平医学奖;
11.中国专利金奖(须为专利发明人及设计人前3名);
12.中国工业大奖(须为中国工业大奖项目第一负责人);
13.省级最高科学技术奖。
(三)担任以下职务者: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副组长;项目(课题)组长,且项目(课题)通过验收;
2.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负责人; 3.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4.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组长、副组长、召集人;
5.国家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主任;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7.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8.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四)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金”资助的项目主持人,完成该基金所资助课题研究,且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结题通知者。
(五)近5年,在《Nature》(《自然》)或《Science》(《科学》)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者。
(六)近5年,直接培养出获得奥运会或近两届列入奥运会项目的世界杯、世锦赛冠军的主教练员。
(七)其他相应层次人才。
三、领军人才认定标准
(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技术英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双千计划”领军人才;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育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省领军人才和优秀专家;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沈阳市领军人才。
(二)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者:
1.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前3名;
2.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前3名;
3.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前5名;
4.省、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1名,省、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1名,省、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前3名、一等奖第1名; 5.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奖一等奖第1名;
6.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须为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项目第一负责人);
7.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1名;
8.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9.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10.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第1名;
11.长江韬奋奖;
12.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单项奖(含子项6个:戏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歌曲、图书)主要作者(含编剧、导演)和主要演员第1名;
13.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单项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编导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华表演奖)一等奖、二等奖第1名;
14.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子项2个: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主要作者(含编剧)、导演和主要演员第1名;
15.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奖、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奖);
16.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省专利奖金奖(须为第1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
(三)担任以下职务者: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项目(课题)第一副组长、分课题组长,且项目(课题)通过验收;
2.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课题第一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3.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课题组第一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4.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或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863计划”专题组组长、副组长,且专题通过验收;
5.“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第一负责人,且项目通过验收;
6.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前2名,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学术(技术)委员会主任;
7.省、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省、部工程实验室主任,省、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项目第一负责人;
9.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0.文化部优秀专家;
11.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12.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四)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的项目第一负责人,且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五)近5年,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六)近5年,教育部“211工程”院校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导师,且来沈高校担任博士生导师者。
(七)近5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名校长、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
(八)近5年,直接培养出获得奥运会或近两届列入奥运会项目的世界杯、世锦赛第二、三名运动员的主教练员。
(九)近5年,培训2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4年内取得奥运会冠军的主教练员。
(十)获得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或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资格证书且正受聘我市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业担任公司首席分析师者(或首席经济学家)、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经证监会核准)、公募基金经理职务2年以上者(各单位2年内仅可申报1人)。
(十一)近5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负责人,且项目通过验收。
(十二)近5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主任,任期内考核结果为合格者。
(十三)近5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十四)近5年,获得北美精算师、英国精算师、澳洲精算师或中国精算师资格证书且正受聘我市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担任总精算师或精算责任人者。
(十五)近5年,获得“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十六)其他相应层次人才。
四、拔尖人才认定标准
(一)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青年俊才;辽宁省“双千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育工程”千层次人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盛京人才计划”人选;沈阳市优秀专家;沈阳市教育专家。
(二)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者:
1.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名;省部级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1名;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1名;
2.沈阳市科学技术振兴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1名;
3.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奖二等奖第1名;
4.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须为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项目第一负责人);
5.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1名;
6.辽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名;
7.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沈阳市首席教师;
8.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第1名;
9.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单项奖第1名;
10.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 “文华奖”单项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编导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华表演奖)三等奖第1名;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 “文华奖”分项奖文华艺术院校奖一等奖第1名(桃李杯舞蹈比赛、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小提琴演奏比赛);
11.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优秀节目奖获奖人第1名(舞蹈、戏剧、曲艺类的编导或主要表演者,音乐类作曲者,美术、书法、摄影类作者);
12.文联奖(须为个人获得)(子项12个:中国戏剧奖、大众电影百花奖、电影金鸡奖、音乐金钟奖、全国美术展览奖、曲艺牡丹奖、书法兰亭奖、杂技金菊奖、摄影金像奖、民间文艺山花奖、电视金鹰奖、舞蹈荷花奖)最高等级奖第1完成人;
13.辽宁省专利奖优秀奖(须为第1专利发明人及设计人)。
(三)担任以下职务者: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分课题副组长前2名,且项目(课题)通过验收;
2.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课题第二、三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3.国家“973计划”课题组第二、三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4.国家“863计划”课题组组长、副组长,子课题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5.“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第一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6.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中方项目第一负责人,且完成项目通过验收;
7.沈阳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沈阳市技术中心主任、沈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沈阳市工程实验室主任,辽宁省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8.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9.辽宁省精品课程负责人;
10.高等院校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11.在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第一负责人、在任沈阳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第一负责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市政府扶持计划项目的在任研发机构第一负责人,在任沈阳重点软件企业研发机构第一负责人;
(四)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项目第一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五)近5年,教育部“211工程”院校国家重点学科教授或研究员,来沈高校聘为教授或研究员者。
(六)近5年,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
(七)近5年,直接培养出获得奥运会或近两届列入奥运会项目的世界杯、世锦赛第4至8名次运动员的主教练员。
(八)近5年,培训2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4年内取得奥运会第2至3名次或近两届列入奥运会项目的世界杯、世锦赛3人次冠军(成绩为近5年取得)的主教练员。
(九)近5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出站留(来)沈工作满3年的博士后。
(十)近5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课题负责人,且课题通过验收。
(十一)近5年,省、市(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医学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十二)近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十三)近5年,在沈创办企业并入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的留学回国人才。
(十四)近5年,获得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或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资格证书后在沈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业从事相应专业工作者。
(十五)近5年,获得北美精算师、英国精算师、澳洲精算师或中国精算师资格证书且在沈保险业从事精算专业工作。
(十六)近5年,获得“全国会计领军人才”者。
(十七)近5年,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企业组、团队组前3名、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企业成长组、初创项目组一等奖,且在我市落户的企业或创业团队获奖项目研发机构第一负责人。
(十八)近5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十九)其他相应层次人才。
五、高级人才认定标准
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市级以上研究课题或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的专业技术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省级技术能手;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市级以上研究课题或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的技能人才(含农村实用人才);具有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并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市级以上研究课题或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的社会工作人才。其他相应层次人才。
六、此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