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才是初心(5篇)

时间:2019-05-14 01:0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才是初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才是初心》。

第一篇: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才是初心

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才是初心

金融科技并不是个新鲜事物。货币、信用卡、ATM机、集中清算和SWIFT系统、证券交易系统、网上银行等都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出现的历史产物,只是近年来新技术的迭代更新速度更加频繁,社会大众的感受认知更加深刻,对金融领域的影响范围更加扩大。毫无疑问,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推广,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效率,有利于解决或缓解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普遍性金融难题。

比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大大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难、融资贵等市场失灵问题,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也将助力现有金融监管理念和体系的全面改革。展望未来,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金融的业态,从而带来许多新的我们迄今尚不知道的好处和风险。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以下几点。

一、要深刻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虽然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关注的对象不同,但是都需要始终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和宗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要深度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

如果没有过去以来的金融创新,就不会有前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同样,如果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会有基于现代科技的现代金融服务。当前,科技创新和技术迭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速和频繁,更加需要我们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打破传统行业、产业边界,解放思想,通过新技术应用、产品服务创新、跨界融合创新,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服务效率,助力新经济、打造新动能。

三、要深入探索把握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通过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弥补以往传统金融无法覆盖和服务的领域,更可以改变和重塑金融风险监管的理念和体系架构等,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用新的技术和模式,提升金融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将更多金融风险的“事后处置”前移到“事前预测”、“事中干预”。

四、要深耕更加有利于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生态环境。

加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金融制度体系变革,大力培育创新资本,减小金融业的虹吸效应,为新经济提供更多符合其客观发展规律需要的金融要素资源,为尽快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提供不竭动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插上科技和金融两个翅膀。

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一员,悦才始终不断坚持创新,今年6月由我司自主研发高端、高效、附带云计算系统的决策引擎系统1.0版本正式运行,成功推向市场,并获得市场多个金融系统一致认可。

在未来的道路上,悦才科技将继续围绕产品的自主研发和企业战略合作,用更加成熟的产品服务更多的用户,大力拓展公司业务,顺应国家经济形势发展,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更好地服务市场实体经济,从而实现两者互利共赢的发展,真正做到科技让金融更美好。

第二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由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有关部门为落实该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方向。证券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业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体系,证券业,实体经济,创新驱动

一、概念界定(1)实体经济

经济学上,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上看,实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更为稳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更强,典型的例证便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德国。作为欧洲的头号经济体,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经济的脊梁,重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成功抵御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影响的重要原因。

(2)金融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将金融业分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是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在直接产出、解决就业、实现资源配置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金融的功能包括:一是融通社会资金,为实体经济在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之间配置资源。二是集中资本和分割股份,在一定的程度上,资本市场、银行、投资基金等可以集中小额资金、短期资金,解决大额、长期资金需求。三是提供清算和支付结算,完结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这一功能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提供信息和形成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等都是实体经济投融资决策、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变量。五是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将风险配置到有承担意愿且有承担能力的经济部门或经济主体。六是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委托-代理”问题。七是通过金融体系,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可以发挥杠杆作用。

(3)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辩证

金融产生于实体经济支付结算的需要,发展于实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体经济是金融存在的基础。金融通过融资、支付结算、分散风险等功能,不断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金融的发展过度,会产生泡沫,使得经济不稳定;金融发展不足,实体经济融资难,交易成本过高,为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经济的发展和稳定,金融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背景与重要政策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始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的缺陷,再次警示金融创新的边界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实体经济的客观现实。2008年后,欧美国家在救市过程中纷纷加大金融监管,出台限制金融创新的政策。在中国,金融工作由此也变得更加谨慎稳重。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在国内外引起了重大反响。

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总方针,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明确提出了“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被称为“新国九条”,旨在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2015年1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即是部署在多地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会议认为,坚持突出特色、重点推进,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地区分类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可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积累经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会议决定,一是建设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发展专营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在境内外直接融资、完善信用体系等举措,探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在吉林省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围绕分散现代农业规模经营风险、盘活农村产权,对农村金融组织、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大农业贷款抵质押担保物范围、优化农业保险产品等进行探索。三是支持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以深化粤港澳合作、发展融资租赁、推进两岸金融合作为重点,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投融资等方面开展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成熟一项、推进一项。有关部门和试点地方要向国务院专题报告试点工作情况。

三、证券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现状

一行三会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三会所监管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法》指出证券公司可以经营的业务范围包括:一级市场的承销与保荐业务,二级市场的证券交易经纪与投资咨询业务,证券自营与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财务顾问业务,以及其他证券法规定允许的证券业务。证券业对实体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于实体经济:

(一)基本职能实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证券经营机构的基本职能包括拓展投资融资、销售交易、资产托管等。证券经营机构为大宗交易、私募产品、场外衍生品等各种金融产品开展做市等交易服务;开展资产托管业务;建设证券账户平台,建立与私募市场、互联网证券等业务相适应的账户体系。证券业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融资的方式主要是公司的上市和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是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之前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是国家批准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通过上市或挂牌实现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实现企业的直接融资,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为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我国证券业目前开展的创新业务包括资产证券化、中小企业私募债、类贷款业务、PPP合作模式等。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组合作为支持,发行证券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是指中小微型企业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发行和转让,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目前证券公司可以开展的类贷款业务包括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式交易,股权质押等。

(三)以专业化团队、专业化方法为实体经济提供咨询与服务,提高实体经济利用金融的效率。

四、证券业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措施

证券业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证券公司应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实现券商转型,采取措施进一步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证券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情况,证券业可以采取下列具体措施。

(一)发展跨境业务,提高国际竞争力。证券业可以为境内企业跨境上市、发行债券、并购重组提供财务顾问、承销、托管、结算等中介服务;可以在港、澳、台和其他境外市场通过新设、并购重组等方式设置子公司;可以为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提供相关服务,积极参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并依托上海自贸区等经济金融改革试验区机制和政策,为境内外个人和机构提供投融资服务。

(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与产业升级。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打开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途径。证券公司让优质中小金融机构进入资本市场,让优质的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并购重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证券公司应在产业的并购重组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助力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是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证券公司在实现其基本职能的过程中,可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多地支持,为万众创新创业提供咨询与支持。

(三)创新金融产品,向综合金融服务的方向进行创新和转型。我国金融行业经过多年的分业经营,导致证券公司的业务被限制在传统业务的框架内,但是从近期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发展来看,未来的证券公司更应该是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为实体经济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同时,目前证券公司正在开展的如火如荼的类贷款业务,包括融资融券、打新股贷款、约定购回等,相当于替代了部分银行的职能,朝着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目标更迈进了一步。具体可以:开发资产管理业务;开展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业务;加快融资类业务创新;稳妥开展衍生品业务;发展柜台业务;自主创设私募产品。这既是我国监管部门所鼓励的,也是证券公司的发展方向。

(四)创新服务方式,加快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和创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创新的概念不断提出,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行业最近发展方向。证券公司也必须要积极加强自身信息技术建设、借助互联网开展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这就要求证券公司在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和互联网思维。可以借助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缩短与客户的距离,免去地域的限制,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营销模式的创新,增强竞争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技术的发展等为证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证券业应该抓住机会,应对挑战,不断创新与改革,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2]邱兆祥,安世友.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J].教学与研究.2012(09)

第三篇:金融改革和实体经济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更好服务国计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不可否认,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效应,是振兴经济全局的催化剂,若处理不慎也会成为撼动全局的火药桶。因此,国内外经济形势越是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越是加大,就越需重视金融体制改革的独特关键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将强烈激发我国的经济潜能,大幅开拓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创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上建立的,它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特点是高度垄断,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传统的金融体制也开始迈开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及金融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度垄断没有完全打破,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较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这些体制性缺陷,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稀缺资金的配置效率,不仅伤害我国经济健康运行,而且威胁到长期稳定发展,所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不容忽视的是,新形势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

因此来说,一方面要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发展农村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制和增资扩股,培育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并推动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将每年新增存款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同时要加快金融业制度和产品创新,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活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社区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深化中小商业银行改革,促进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更加专注于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高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要加强宏观统筹指导,营造良好金融环境,要着力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完善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是中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必经之路。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加强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信息系统创新,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业协调发展的社会氛围,推动银行业金融体系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

金融体制改革

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及金融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度垄断没有完全打破,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较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这些体制性缺陷,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稀缺资金的配置效率。所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

2011年4月份以来,温州接二连三地发生中小企业老板“跑路”甚至跳楼等恶性事件,8、9两个月出现愈演愈烈的局面。可以说,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最为严峻的形势。

温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温州“两多两少”纠结:民间资本多而投资渠道少、民营企业多而信贷融资少。从民间资金供给方来看,由于楼市限购、股市低迷、存款负利率,民间投资渠道变得越来越窄,为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大量资金流向民间借贷领域;从民间资金需求方来看,借贷主体多是中小企业,在正规金融体制内融资困难,不得不向体制外寻求融资。正是因为民间资金供需双方各自面临的困境:供给方难以获得满意的收益率,需求方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导致供需双方转向民间借贷领域,较大的供需缺口使得民间资本呈现“高利贷化”。

民间金融的阳光化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一要引导民间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使民间借贷从地下无序的“灰色地带”走向地上“阳光”规范运作。对民间金融不是打击取缔而是规范“招安”,要多疏少堵、因势利导,让其成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组成部分。对高利率借贷不能让其在“地下”野蛮成长,而应在“地上”理性发展,既要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更要重视民间借贷的法律制度建设、监管体系改革和金融体制创新。

二要引导民间资本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构建草根金融支持草根经济的“门当户对”的金融格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社区银行经验和我国村镇银行经验,逐步放宽民间资本组建地区性民营中小银行的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立城市民营中小银行,将满足条件的现有民间金融组织逐步改造成规范化运作的民营中小银行,在市场准入和利率方面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卓博教育版权

三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努力消除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的双轨制,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以市场为基础、有管理的基准利率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减少民间金融“高利贷”化的生存空间。

四要创新金融监管机制,建立分层次的监管体系,实现金融监管的多元化和分层化。要建立地方与中央相关部门的即时信息沟通机制,探索中央监管机构只监管大的金融机构,微小型金融机构放给地方的监管模式。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在地市、县的监管能力优势,赋予其对地市、县域内草根金融类中小金融机构法人的监管权力。

发展实体经济(范文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

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更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这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提供了深刻的警示。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中国经济要做到“稳中求进”,就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只有壮大实体经济,筑牢经济的根基,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稳定和大局稳定这一系列“稳”的目标。只有不断做强实体经济,提升经济质量,才有可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为“进”创造条件。

发展实体经济,要让各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政策措施要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不断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务,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拓宽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让人们对做实业有兴趣、有信心。

发展实体经济,要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劳动倾斜,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调节手段,让做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要改变个别领域一段时期以来非理性暴涨、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为经济发展及时化解风险,遏制投机炒作。

当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些传统产业出现萎缩不可避免。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必须同步调结构、上水平,加快转型升级,下大力气发展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以提升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

强调发展实体经济不是弱化虚拟经济,而是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扩张。现代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要发挥好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实业体系,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就一定能够巩固和延续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发展实体经济(范文二)

近年来,我国部分实体经济领域出现了“脱实向虚”的发展苗头。一些实体企业为了追逐高回报放松主业,转向房地产和民间借贷市场,投机氛围浓烈,这不仅影响了经济健康运行、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也增加了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由实体经济贫血造成的产业空心化正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潜在风险。具体表现为:

一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受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用工荒和高成本的生存困境,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二是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比较利益诱导大量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将从实业平台取得的资本投向非实体经济领域。三是垄断行业投资无门,竞争性行业过度竞争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据社科院《社会蓝皮书(2012年)》称,在温州1100亿元民间借贷资金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用于投机和高利贷的资金占比高达60%。四是随着企业精英大量移民或外迁,大量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素流失。

五是企业家实业精神衰退,呈现出“赚快钱”的浮躁、急躁心态。

[措施]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只有筑牢这个根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实现,稳中求进才能落到实处。

巩固实体经济基础是避免经济 “硬着陆”的关键。当前要高度重视如何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营造实业致富的市场环境,防范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一要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的拓展,特别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

二要努力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挤压“炒”经济的空间,营造勤劳做实业能富、创新做实业大富的市场环境,高度重视上游产业过度垄断和下游产业过度竞争造成的“两极分化”。

三要推动政府和企业联手应对高成本,防止多种因素叠加,过快推高成本致使大量企业“硬着陆”。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

四要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

五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支持企业创新的制度体系来解决中小企业“不想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问题,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将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变为“企业行为”。

第四篇:金融与实体经济—论文整理

金融与实体经济.论文整理

《把服务实体经济这盘棋走活》—杨其广

6月20日,李克强总理先后到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到更好地发展。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在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走活金融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盘棋要走活,首先要科学把握形势“务实体经济这盘棋”。“脱实向虚”是金融之大忌,最终会导致金融危机。就说近30多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日本房地产泡沫、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根源都是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发展要求导致的恶果。所以,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免遭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需要,也是我国金融业在危机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的重要基础。

《把握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崔惠民 马涛

新形势下,只有把握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才能做好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金融不是实体经济的附属,而是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多维度的,不应将眼光局限于融资服务。同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金融创新还不够。

《产融结合如何良性发展》——韩丛

近年来,产融结合掀起高潮,产融结合不仅表现在实体经济和银行的结合,而且和保险、证券的结合也有很多。现在,许多大企业特别是原来做实业的大企业,都在向金融领域拓展。然而,我们在关注产融结合带来的便利和效益的同时,也需要高度关注:产融结合并不简单,学问很大,风险也很大

《大力推进金融业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朱永红

调研发现的主要现象和问题:1.相关部门实施具体措施推动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2.实体经济普遍反映融资成本高,3.融资存在规模及所有制歧视,4.非利息成本负担沉重,5.贷款流向不合理。

上述主要现象和问题的成因探析:1.由于产权保护原因,民企短期行为明显,投资实体经济意愿不强,2.改革进入深水区,企业预期不稳定,3.实体经济低迷,缺乏具有投资价值的实体项目,4.银行市场化主体与行政干预的矛盾.措施建议: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切实保护私有产权,2.坚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目标,3.改革顶层设计要赋予基层创新活力,4.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创新的作用,5.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中国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

在当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镇江市的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契机与挑战,但当前镇江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对镇江市产业结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的基础上,从存贷比、金融相关比率、工业贷款投放等方面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及镇江市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做好金融工作的思考》——高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必须重点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发展壮大金融产业,鼓励金融创新。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做好信贷投放的引导和激励工作;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金融改革,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产业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构建监管完备、功能齐全、交易活跃、竞争有序、服务高效、支撑有力、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是一国和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四川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在理论梳理和国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升级中的融支持角色,结合四川省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实际,探讨了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若干认识》——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杨立杰

全面、准确认识和处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避免认识误区,是解决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问题的关键。当前有人认为只有第一、第二产业才是实体经济,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整个第三产业不直接创造财富,都是虚拟的。对此,需要加以分析和廓清。不能按产业部门分类标签化地将金融归为虚拟经济,用类似“重农主义”的观念将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对立。

《关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策略探讨》——郑璐东南大学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虚拟经济的发展日益迅速,实体经济却越来越不受重视,出现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如何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探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回归金融本源 灌注金融活水促进经济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章彰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经济是金融的根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金“脱实向虚”情况加剧,“五个新衡阳”建设加速的情况下,既要突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本源主业,又要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协调互动发展。

《降低企业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徐婷

2017年7月1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近期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7 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部际联席会议2017 年将组织做好八个方面、25 项重点工作。《通知》明确,今年降成本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减税降费,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等人工成本;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降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的路径研究——基于资金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政策分析》——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中心

市场经济条件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构成了国民经济发展两翼,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虚拟经济产生的动因是实体经济的需求,并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最终目标。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脱实向虚”现象愈加明显,虚拟经济的加速膨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风险与危机,甚至会产生泡沫经济,引发金融危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虚拟经济的非理性繁荣,最大限度消除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当务之急。我们需实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降低资金供给成本、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发挥资金杠杆作用、扩大融资渠道增加资金供给量、构建财税支持体系以确保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措施,使虚拟经济重新成为实体经济的有效推动力,才能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发展的瓶颈———实体经济萎缩》——张惠敏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自2008 年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现萎缩和发展停滞,各学者特别是经济学家才开始深入研究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中都提到发展实体经济,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现状,简单论述了实体经济在金融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促进金融业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应对建议》——王林涵

理论与实践表明,金融与实体经济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客观上需要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才能切实服务和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减速背景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面临供需不完全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建议积极创新发展科技金融和消费金融,同时及时创新监管工具,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框架的提出》——王 慧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基石。以金融结构优化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为角度研究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关系问题,是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寻求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国家制度层面上促进金融对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动态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出发,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研究内容与方法,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胡陶然

从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融合的角度出发,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了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以金融市场为推动力,进而提出了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谢启标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鼎力支持,但资金空转、炒钱成风等金融过热现象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分离趋势日益显现,实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因此,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发挥,避免脱实向虚,成为当前重要议题。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是当务之急》——高峰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货币政策既不能“放水刺激”,也不能过于紧缩。因此尽管未来货币政策制定会将各种最新情况考虑在内,但稳健仍然是中国货币政策主基调和关键词。金融活动的本质是资金要素的优化配置过程,但这同时也会带来金融风险。以稳健作为货币政策的关键词,就是要管理好这个风险,从而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克强1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的措施 壮大实体经济基础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决定清理规范一批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 持续为企业减负部署全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1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的措施,壮大实体经济基础;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决定清理规范一批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持续为企业减负;部署全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池昌友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必须服务经济,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战略部署,各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各自的情况认真贯彻执行。文章着重从贯彻执行的路径和制度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保证战略部署的执行。

《浅析我国现代银行业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贺正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文章以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进行金融支持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参考国外经验,分析我国现代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从而提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融资规模、融资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基于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研究》——王学龙

金融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扩大融资规模与优化融资结构视角出发,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二者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情况下扩大融资规模与优化融资结构的优先次序。结果显示,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呈边际效应递减趋势,而融资方式的改变会通过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来带动实体经济增长。而在优先次序确定方面,金融发达区域应当优先优化融资结构;金融欠发达区域更应优先提升融资规模。

《五举措<中国制造>2025》

2017年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另外还确定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的措施,壮大实体经济基础。会议明确提出五举措落地《中国制2025》,其中提到抓紧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及质量品牌提升等11个配套实施指南、行动计划或专项规划。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振兴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实体经济是金融生长的土壤,经济兴则金融兴,经济强则金融强,二者互利共赢、兴衰与共。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商业银行应当不断深化对经济金融辩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聚焦本源,专注主业,坚持以新理念、新金融、新服务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重点是处理和把握好五个关系。

《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趋势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胡浩

公司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公司金融的业务总量和竞争力直接决定了银行的竞争优势。国际大银行在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借由交易银行、新兴产业、金融科技的兴起以及“围栏”法则的实施赋予了公司金融业务新的活力。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公司金融业务应紧扣国家战略,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投贷联动,推进公司金融服务多元化;发展交易银行,以公司金融带动其他业务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产品与体制创新;强化合规经营,统筹管理表内外风险。《金融市场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产品的规模和种类快速增加,相关交易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成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市场体系创新与稳健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金融市场创新发展,一方面要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价格发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助力实体经济,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完善各项法规和交易制度,强化市场纪律约束,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宏观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新年伊始,我们约请了有关专家和业界人士,分析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及监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尊重市场规律回归实体经济本源》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总书记4月25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明金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形势下维护金融安全的六项重点任务,为做好金融工作、维护金融安全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金融的根基是实体经济,百业兴则金融强。金融的首要任务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因此,金融工作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第五篇: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的“五个坚持”原则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被放在首要位置。专家表示,这一思路的提出,一方面从金融危机中吸取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教训,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另一方面也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未来我国将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大支持经济薄弱领域。除了优化银行信贷结构外,注重其他金融产品对实体经济支持,同时也对监管提出新的要求。

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 会议指出,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对此,金融专家赵庆明表示,这既是中国从西方发达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中吸取的教训,也是出于对自身经济发展需要的考虑。

金融危机的教训显示,一方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导致了实体经济的衰退和产业空心化现象;另一方面,虚拟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并不能长久。

赵庆明表示,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更为迫切,这更需要金融业把握好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

而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虚拟经济的危害性也有所显现。例如,我国部分民间资本从实业撤出,涌入各种投机市场,导致房地产等行业的泡沫挤出难度加大。而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部分撤出的民间资本转投其他领域,炒高价格。在2011年信贷紧张背景下,一些资金进入民间借贷市场,推高民间借贷利率,使得一些从事主业的中小企业资金成本更加高企。

专家表示,作为经济的核心内容,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而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存在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要使金融更好得服务经济,就要注意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应更贴近实体经济的需求。

会议提出,金融行业要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银行将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支持 资金是实体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作为银行业占主导的国家,信贷无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赵庆明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成效显著,我国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具备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条件。

2011年11月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119万亿元,比2006年末增长149%;2011年9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3%,比2006年末提高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0.9%,2 比2006年末下降6.2个百分点。

会议提出,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房价设,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

工行行长杨凯生表示,金融始终注意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着力加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的支持和服务,是商业银行要加强研究和执行的方面。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三农”和小微企业一直是短板,他们的金融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成效。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之前强调,要促进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特别要加强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建行党委书记王洪章表示,2012年建行将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保持一致,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服务实体经济。

实际上,目前各家银行都创新开发出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并尝试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发行规模,帮助其拓宽融资渠道。

为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我国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等新兴增长点。这些产业既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据了解,各家银行除了加大对新能源、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外,还探索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并非对所有实体经济领域都进行支持,有“保”必有“压”。“对国家调控的房地产行业,高耗 3 能高污染行业等领域,建行将继续控制信贷投入。”王洪章说。

多措施服务实体经济 监管仍需加强

专家表示,金融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加强银行信贷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要拓宽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继续扩大股票、债券等融资活动对企业的帮助。

例如,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助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截至2011年12月30日,28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广泛分布于16个行业,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48家,占比高达92.8%。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扩大,日益成为各类机构和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有力支持经济发展。

对于加快债券市场改革发展,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表示,积极发展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逐步研究推动地方债、机构债、高收益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要求。例如,为了进一步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银监会此前出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此次会议特别提出要“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既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同时也要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

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金融监管也需要加强,保证金融安全。金融机构创新的产品要符合企业的需要,避免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却距离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越来 4 越远的情况发生。

专家认为,衍生品等一些创新产品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企业“避险”,可在风险管理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因此创新要牢记最初的目的,不能偏离,这样才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下载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才是初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才是初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闻发布会

    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闻发布会 一、中国宁波网记者问: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闻发布会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启动仪式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

    开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专题

    开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吕家进《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3日07 版)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融入发展大局是我国金融的职责所在、命运所系。邮政金融由于......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卢振龙金融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互促共生。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要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创新服务......

    天津明确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点工作范文

    天津明确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点工作 2012年02月09日 从2月8日召开的2012年天津市货币信贷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天津将着力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执行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

    践行普惠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

    践行普惠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腾讯大粤网·财经频道2015-07-28 13:12 我要分享 [摘要]作为客户数量最多的银行,邮储银行专注服务“三农”、小微金融,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努力构......

    服务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经济—— 2009弘业期货·江阴站 为了圆满的完成此次讲座内容。现就江苏弘业期货公司与江阴中闽公司的工作职责细致化。具体内容如下: 江苏弘业期货经纪公司方: 1.我......

    做实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做实普惠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我行紧紧围绕“转型发展”总体思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优化金融服务方式,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支持“六大......

    防范金融风险 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基”

    防范金融风险 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基” 建言献策民建河南省委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就是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现就坚持预防为主,防控并重,守住风险底线,夯实金融服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