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镇时堰(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4 01:5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进古镇时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进古镇时堰》。

第一篇:走进古镇时堰

千 年 古 镇 舞 翩 跹

〃历史文化名镇时堰镇剪影〃

时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

上古时代,这里是东海与黄海之间“扶海洲”的一部分,成陆于7000年前。沧海桑田,几经演变,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据“开庄遗址”考证,4000—5000年前,时堰一带就有人群密集聚居,日渐形成村庄、集镇。《时堰志》记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代至新中国建立之初,时堰一直是周边乡镇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民国元年(1912年),时堰建市,历经17年撤市设区,民国29年(1940年)民国东台县政府和江苏省保安第三旅迁踞时堰,民国30年(1941年)中共苏中区委成立时堰区抗日民主政府。时堰地域最广时辖14个乡、4个镇,包括现在东台市的台南、后港、溱东和兴化市的张郭、戴南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直至1958年人民公社化,现在的后港镇、溱东镇仍然归属时堰。

时堰是明末清初里下河地区姜(堰)、曲(塘)、海(安)、溱(潼)、时(堰)五大名镇之一,亦是有名的商埠码头。至清乾隆年间,时堰成为泰州盐运分辖各盐场的淮南四乡之首,辖灶户1900多,灶丁48000余。依镇而过的运盐河,南接长江、北通运河,运盐船只来往穿梭,堰口归帆,商贾如织,商埠重镇之声名远播大江南北。

当时的时堰集镇,东至牛桥,西至虹桥的前街、后街、东市、西场,“汇集南北货,款待东西客”。街西夹河“两岸店家枕碧水,半里长街架六桥”,商铺过百,仅茶社书场就有6爿。虽因年久失修,旧镇改造拆除,但从残存的只砖片瓦中,当年的繁华仍依稀可见。

石头桥、石板街,留下了历代时堰人前行的印记与辉煌;百年古井,百岁银杏,见证了时堰的繁华和光荣。

[字幕

陶庄古石桥 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200余年,东台市文物保护单位。

时堰古井 位于井栏巷,井深7米,口阔1米,从古至今,枯水期不枯,洪水期井水高出路面但不溢出,群众称之“神井”。

关于井的传说有二:一说系冯道立所开凿,距今150余年;一说为当年七仙女与董永成婚后,落脚时堰井栏巷谋生,缫丝汲水之井,距今2000余年。

明清石板街 原石板街长500余米,街西、街北聚集商铺百余家,十分繁华。旧镇改造大部分拆除,现仅存百米左右。

双溪古银杏树 高30余米,底部围长近3米,据考证树龄600余年,为张士诚兵败后藏匿在庙里的旧将所栽。陶庄古银杏树 位于陶庄东王庙旧址,植于清康熙年间,树高30余米,树围1.8米。相传当年侵华日军锯此树修炮楼,锯口流出红色浆水,鬼子兵害怕触怨“神树”,得而幸存。] 穿越4000多年风雨的开庄新石器遗址,不仅是先人留给时堰的一笔无价之宝,同样是留给整个里下河地区的无价之宝,她将东台和里下河地区人类沿革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余年,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逾220年的清代著名水利学家冯道立故居,亦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抢救性保护维修,清朝中期里下河地区建筑风格依旧:西侧的观象台,显示了主人治学严谨与勤勉;正屋横梁上悬挂的清道光皇帝御赐的“孝廉方正”匾额,东侧大门内门楣上清咸丰皇帝御赐的“征辟”牌匾,显耀的不仅是荣耀,更是冯公道立的治学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

故居内“冯道立展览馆”,陈设冯道立先生生平业绩和部分遗物,寄托着后人对先贤的敬仰、敬重、敬慕……

同样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务本堂水龙会所”也是冯道立先生于清道光16年,带头捐大洋二千,倡议淮南包商设立。据资料考证,“务本堂水龙会所”是江苏省清代唯一的民间消防设施和组织。

“务本堂水龙会所”因盐业服务业而立。当时时堰有一景,名“蒲岭连云”。据《时村志》卷八《盐务》记载,“淮南各盐场盐包俱取于此”。蒲和蒲包,容易引发火灾,百姓深受其害。水龙所(当时百姓又称水龙局)建立后,有歌谣唱曰:“水龙局,防火烛,水火平安都享福,蒲堆草房不用愁,再不听见有人哭”。冯道立先生关注民生,造福乡梓之情,可见一斑。

走进时堰,犹同走进历史的隧道。明代杨公堤、明清石刻石鼓、陶庄陈因仓、陶庄丁家宗祠、冯道立墓、都天庙、龙王庙、大悲庵、慈善堂、百年老浴室,无一不凸现出时堰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

[字幕

杨公堤旧址 明成化15年(1479年),监察御使杨澄带领民工疏浚运盐河,修筑运盐河堤,后人念其功绩,称之为“杨公堤”。

陶庄陈因仓 始建于清康熙45年(1706年),距今300多年。用于积谷防荒,救济百姓。

文贞义学旧址原为都天庙道光14年(1834年)在此创办文贞义学后改称安定学堂,1916年在此址创办时堰市第一小学。

丁家宗祠 建于清光绪5年(1879年)距今129年 冯道立墓

占地1200平方米、东台市文物保护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时堰境内宗教文化十分发达。除却道观、庵堂,仅寺庙就有40多座,其中以都天庙香火最盛,覆盖周边十乡八镇。都天庙建于清乾隆2年(1737年),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抗战期间,毁于侵华日寇之手。为了进一步发挥历史文化名镇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东台市人民政府批准,时堰镇党委、政府已立项在九洲公园重建都天庙。重建的都天庙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重建后的都天庙,将是东台境内最大的寺庙。

人杰地灵。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时堰的人。

清代水利著名学家冯道立,博学多才,经史子集、天文、历史、数学、文学、水利皆有研究,水利方面造诣尤深,著有《淮扬治水论》、《淮扬治水图说》、《测海蠡言》、《束水刍言》、《攻沙八法》等40多部专著,其治水理论,至今深受国际、国内水利界推崇,在国家大江大河治理中应用,并被编入高校教科书。

神州“文曲星”高二适,祖籍时堰,在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创作方面,成果卓著。1965年参与郭沫若等人的“兰亭”论辩,其文章《兰亭序的真伪驳仪》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引起毛泽东的关注并得到支持。

“民生本位教育”及教师节首位倡导者邰爽秋,1929年倡仪“庙产兴学运动”,1933年发动“念二运”,“提倡土货,实行社会节约,努力社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改进民生生活,协谋中华民族之复兴”。其后还成立了“念二运动促进会”,并在全国发展“念二”组织300多个,会员10000余人。因其关心民生又提倡穿土布,被尊称为“布衣博士”。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戈宝权,祖籍时堰,出生教育世家。其叔父戈公振是我国新闻史学巨臂。戈宝权早年从事过新闻、外交工作,后来专事外国文学研究。先后担任过驻前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文化参赞、中苏友好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戈宝权一生著作颇丰,翻译过俄国、前苏联、东欧和亚、非、拉各国文学作品50余种,影响遍及世界。他关于中外文学关系史、翻译史的若干论文,被译成俄、英、法、德等10多种外国文字,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88年,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他“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民国著名画家赵兰天,时堰塘坝人。赵兰天主要从事封面设计、装帧、插图。赵兰天的插图形神兼备,常常出其不意地为文字添彩、增韵、注魂,其古籍插图更见功力,深受作者、读者喜好。

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本姓曹,名永昌,字葵字,出生明末,卒于清初。柳敬亭很有政治见解,曾主张政治改良,以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危机。柳敬亭深谙“养气”、“定词”、“审音”、“辨物”等说书原理,加之口才好,表演出色,在扬州、苏州、杭州等地很有影响,尤其是在南京秦淮河“长吟阁”说书,使其声名远扬。黄宗文在《柳敬亭传》中,对他的说书技艺作了生动描绘:“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净空;或如风号雨泣,乌悲暮骸。亡国之恨,檀板之声无绝”。柳敬亭留下遗作说书底本《柳下说书》8册100篇。

当代著名青年雕塑家吴为山,1962年出生于时堰书香世家,曾祖父高也东为清末秀才,二祖父高二适是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父亲吴耀先酷爱书画,擅长诗词,国文教学享誉东台。

吴为山现为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雕塑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员。吴为山的雕塑极富神韵,具有横贯中西的穿透力。世界著名雕塑家熊秉明先生观看了吴为山的《冯友兰》塑像,自愧不如:“看了你的冯友兰雕塑,我相信没有哪个人再去做了,因为那里面有历史,有哲学,是一座化石。冯友兰是我的老师,印在我的脑子里,但我做不出来”。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扬振宇教授撰文赞誉吴为山雕塑是“真、纯、朴的升华”。吴为山教授多次在欧、美等国和港、澳、台及全国主要城市举办个人作品展,多次参加英、日、加等国的国际性展览。《荷兰女王》、《孔子》、《冯友兰》、《睡童》等作品先后被荷、美、英、日、韩和国内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大学收藏。1999年6月26日,南京博物馆设立永久性“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

时松海1991年从时堰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清华毕业后前往美国参加中美遗传学联合项目研究,后到加利福民大学休斯医学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他关于“遗传和记忆”方面的论文,被世界著名刊物《科学》评为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之一”。2001年12月5日,27岁的时松海荣获美国“青年科学家奖”。这个奖项是世界公认的“小诺贝尔奖”,时松海是该奖项1995年设立后,获此珠荣的中国第一人。

时松海和吴为山不仅是今天时堰的骄傲,也是今天中国的骄傲。

宝塔顶峰,源于基座。时堰大家,根植民间。

古镇时堰,藏龙卧虎。江苏民间工艺美术家高大中先生的“红楼梦大观园微雕模型”变曹雪芹笔下的“理想”为现实,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策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赞誉,其第一套作品已被江苏群众艺术馆永久珍藏。

水乡漫画家武希洪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发表、展出漫画2000多幅,其作品紧扣时代脉博,既有思想性,又有趣味性,多次在加拿大、泰国、香港获得金奖,其作品、传略辑入《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录》、《亚洲艺坛名流》、《世纪中国名家艺术大典》、《中国美术家选集》等百余部典籍。

“东台市十佳民间工艺师朱富寿,木匠出生,打工生涯中摸索出一套木雕、彩绘绝技。1999年,为辽宁海城市一座别墅参照北京紫禁城宫殿内檐装饰图典做设计、雕刻、装修,一举成名,在秦皇岛创办“朱富寿艺雕工作室”,专事木雕艺术创作。2004年,朱富寿为北戴河国际娱乐中雕刻制作金字牌匾,受到贾庆林等中央领导的高度好评。时堰的葫芦画,刻纸、发绣,独树一帜;民间

小调、劳动号子,婉啭高亢;农民体育、居民街舞、活力四射。

时堰物产丰华。

时堰水网密布,水质甘甜,是有名的鱼米之乡。金秋时节,鹅肥蟹壮,菱藕飘香。时堰的螃蟹,名青浦螃蟹,壳青、体壮、肉质白嫩,公蟹脐小而肉肥,母蟹脐大蟹黄丰满。《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诗”中,贾母、宝玉及众夫人、小姐品尝的就是青蒲螃蟹。

时堰的鹅以水草、野草、蔬菜为食,故无肥膘,康宏酒家用祖传秘方配料烹烧,“色泽鲜红亮,迎风十里香”,食之韧而不硬,油而不腻,口感独特,味沏肺腑。方圆百里,常有食客专程驱车前来品尝“康宏烧鹅”。

时堰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故事。

相传西汉孝子董永即是汉代时堰丹阳村(今丁堡村)人,七仙女与董永成婚后,夫妇二人到时堰集井兰巷落脚谋生,巷中古井,即是七仙女缫丝汲水所凿。镇东北一二十里外,有“鹤落伦”、“八步山”、“凤凰池”、“辞郎河”、“辞郎庄”等与七仙女传说相关的地名。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正宫娘娘绰号“马大脚”。相传“马大脚”就是明代时堰青蒲人。传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到青蒲庄青蒲角,得到“马大脚”的接济,其时“马大脚”是个癞头,一来二往俩人暗定终身。朱元璋即位后,派龙舟到青蒲接“马大脚”进都完婚,“马大脚”刚登上龙舟,头上掉下一只银碗,现出满头乌发。故此,有了“青蒲角上出皇娘”的传说。

时堰还有一个“莫庄”的传说。

说的是,从前时堰赵庄有一座时堰最大的庙,叫天宁寺。庄上农户们养了100头牛,夏天农户们都把牛拴在牛汪塘里过夜避蚊子。一天早上,养牛的人到牛汪塘牵牛,牛不见了,只有一根拴牛的桩,同时又发现庙也没有了。大家找到一个无名墩子上,发现庙和天宁寺都在墩子上。原来,这100头牛都是神牛,这个无名墩子是庄上的公产,为了帮助农户们阻止庄上赵财主侵占公产葬父,100条神牛大发神威,夜里把天宁寺拉到无名墩子上来了。

农民们摸桩思念神牛之功,遂改赵庄为“摸桩”,久而久之,“摸桩”便成了“莫庄”,一直叫到如今。

传说仅是神话不能当真,但传说中所蕴含的勤劳勇敢、积德友善精神和历代贤达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垂范,从古至今深深影响着历代时堰人的文化和理念,从一个侧面造就了时堰人敢想敢干、诚实友善、创业创新的品格,汇聚成了时堰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于是,先人为后人留了“长堤远眺、同井春耕、芦洲飞雪、蒲岭连云、虹桥锁浪、堰口归帆、西林柳色、南蒲荷香、一弯新月、两水明镜”十大景致,留下了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于是,后人将前人的精神和事业传承、续新:

于是,时堰有了上个世纪50年代轰动全国的教育战线先进典型时堰农中、60年代闻名全国的“苏北江南”莫庄、70年代享誉全国的农业先进典型进胜,80年代全国第一个文明村嵇东。

于是,80年代时堰成为盐城市第一个工业产值超亿元乡镇;90年代时堰的特钢工具闻名全国;进入新世纪,时堰以“特钢工具之乡”驰名中外,时堰农村供销工作位列全国乡镇百强。

于是,时堰成为盐城市文明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群众体育先进镇”、“科技工作先进镇”。

于是,时堰人又创造出了比历史上旧“十景”更美、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政通人和,虹桥飞渡,为山雕塑、先贤遗宝、小桥流水、老街新貌、商业新街、超市竞妍、红楼大观、百年天坛”新十景。

时者,初升之朝阳也。堰者,水之大道也。

时堰,一个既阳光又灵秀的古老集镇,载着5000余年的灿烂文明,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中,翩翩起舞。

第二篇:走进古镇平川

走进古镇平川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古往今来,和谐、文明、神秘、魅力四大人文主题,一直成为高人韵士钟情的灵物,而更成为他们借以抒发对大自然的浓重情怀,对社会现象的激浊扬清,对一切一切平凡而又绚丽多姿的生活无限向往。(平川全景、古街、观音寺、杨氏宗祠、新城、政府、大楼、)位于云南省宾川县东部的翰墨之乡、花灯之乡平川镇,就一地而荣雍了和谐、文明、神秘、魅力四大桂冠,可谓风骚独领。

这块隐藏于云岭高原深处的秘土,翠荫蔽日,竹篁掩映,烟岚飘悬,遍野奇葩。这里民风纯朴,民俗浓郁,文物遗存较多,文人墨客辈出,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松坪哨、松涛、老头抽烟锅)

平川是云南省公布的40个革命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宾川县东部三乡一镇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州级文化先进镇,省级卫生先进镇,省级体育先进镇。(农贸市场、卫生路面、先进镇牌子)

宾川二中、宾川县第二人民医院以及汉、白、彝、回、傈僳等5个民族驻足这片多情的土地,共建和谐,共创文明,共筑神秘,共享魅力。(二院、二中)

平川古称赤石崖、赤石耆,因境内山岩蕴藏稀有红砚石故名。(钟英龙潭对面赤石岩)平川山青水秀,四季如春,有金沙、鱼泡两江环抱,群峰罗列,山多坝少,南邻祥云,东出三姚,北抵金沙,西通县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两江录像资料)

古镇因地势建成长方形格局,有两个十字街,设东、南、西、北四普门,南门上端镶嵌有邑人赵光焘题书的“赤石生春”四字。北十字街为四方形,街心竖有杨太夫人百岁坊一座,该坊建于民国二十一年,为四柱三开石牌坊,石柱耸立,甚为雄伟壮观。坊石上刻有国民政府要人蒋中正、李根源及陈荣昌、蔡元培、于佑任等名流书家题词,显现出特殊的文物价值。沿街两侧民房为古建筑,历史以来商贾云集,酒旗茶铺比比皆是。(古建筑旧铺面、街道、滑石头、南门、牌坊石条)

其外,还有文庙、武庙、财神殿、文昌宫、子孙殿、本主庙、忠烈祠、普光寺、清真寺、天主教堂等等建筑,古色古香,别具特色。[初级中学、平川老年活动中心、财神殿、普光寺、新生邑文昌宫]

平川之古,之文明,就在于她的文物古迹众多。据罗溪村、甸尾村、盘口箐等多处发掘的古生物化石和新石器遗址证明,早在38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目前,已发现古生物化石分布点2项,发掘征集到古生物化石10余件;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项目5项,征集到石器和陶器200多件;战国至西汉时期石棺墓群4项,发掘征集到青铜器、陶器30多件;元明清时期火葬罐墓群多项,火葬罐若干件;明清时期碑刻30余通;清代至民国时期古建筑和纪念建筑10余项。现有16 项文物古迹被省、州、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遗址文物保护碑、红衬布石器实物、禾头仙人脚印迹、盘口箐悬崖峭壁)

平川之神秘,之魅力,就在于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明代李浩《三迤随笔》载:“汉

末乌蛮酋孟获世居赤石岩为祖地”,《大理古佚书钞》载:“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曾与孟获部落交战于赤石崖,并三擒孟获于钟英龙头山,孟优降于古底寨。孟获归降后曾在赤石岩设立十二番司。”这些典籍说明了平川先民乌蛮部落明代以前就沿江岸和高山峡谷地带居住。(在书内把此段找好、孟获洞)

明万历年间云南巡抚邹应龙率军平息罗溪村彝民的叛乱,遂留汉土官军和迁徙汉民在平川建城置署戊守,设巡检通判。至此,平川开始有异地汉人和其他民族爱其山水幽邃,在平坝及半山建村落户。

明末清初杜文秀起义军进占平川,攻破清兵民团营垒,骠骑将军杨荣先设立将军都督府,后建赤城,即“新城”,置署镇治。新城由大殿、天子台、大堂、厢房、大教场、大照壁等主体建筑构成。后改办学宫,设立了一州仅设一所的文庙学宫,谓之“黉学”。从此,新城成为平川地区兴儒重教的典范、人文蔚起的根基。1942年平川初级中学开设,西南联大及省内外高师云集这里,传播和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灌输先进思想,平川再一次得到革命性开化,使得文化繁荣、人才辈出,到处充满发展的勃勃生机。(学生上课、观音寺的书画展、大殿、天子台)

独步于古镇平川的运盐古道之中,领略着赤石崖褶皱地貌构成的奇情余韵,倾听着香雾菲云深处的观音寺飘来的钟鼓磬声,不禁令人突发奇想,令人感悟到净地乐土的空灵,感悟到步入诗情画意的风情图册,步入另一方神奇瑰丽的世界。(盘口箐人马驿道、崎岖山道、古底丰乐桥)

古镇平川的灵光圣迹,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人物。明末清初誉享云南的“滇西才子”杨嘉栋书法,被誉为“白霞文学士”的杨玉林,国民党陆军上将杨希闵,中将杨如轩,少将杨复光、李正芳、杨琇,涵养了杨履坤、高洪策、陈汝坤、高格、杨履中以及为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丁怀谨先生等古今风流人物,在平川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演绎出无数历史传奇,为平川文化发展、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宾川县志杨如轩照片、找杨嘉栋书法)

走进神秘而文明的平川,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令人称叹。无论是甸尾村、罗溪村、盘口箐新石器遗址,安石桥老屋基、孟获洞石棺墓群,元明清火罐葬等古迹、遗迹,还是历史悠久的关沟灌溉体系、车乌么古城遗址、观音寺、文昌宫、八寺二塔等元明清建筑,以及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民国时期纪念建筑杨氏宗祠内的名人手迹,所有这些,都像一颗颗自然天成的明珠,串缀着平川的瑰丽神奇。(盘口箐新石器遗址实物、元明清火罐葬古迹、老屋基、车乌么古城遗址、关沟、拉逼风塔遗址)

观音古寺位于平川东部木鱼山麓,悬崖叠起、峭壁天成,古树苍荫、鸟鸣山应。据《邹公平盗记》石碑记载: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云南巡抚邹应龙亲率大军平息赤石崖铁索箐彝民叛乱后,回途见观音大士现身崖前,为“用答慈庥”而创建。寺院为三级六进中轴式建筑群,大殿、大门、玉皇阁、戏台均为檐歇山顶,飞檐斗拱,四面出角,高脊亮带,鳌鱼宝顶,雕刻彩画精致的古式建筑。寺周古榕树群环抱,郁郁葱葱,寺内文物集中,保护完好。其外,还存有较多的历代名人、书家摩崖勒石和碑刻匾额。全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列,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交融,是平川悠悠历史的见证。(观音寺全景、门、碑、用答慈庥、万寿泉、树包石)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宗祠,为民国时期云南宪兵司令杨如轩在其母寿期颐所建。建筑由祠堂、东西厢房、过厅、百岁亭、大照壁等构成,祠前东西两侧建有“节孝”和“百岁”

两牌坊对峙。整座建筑布局合理,宏伟壮观,是云南境内现存民国时期要人名流题刻较多且较为集中的近代纪念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宗祠内广集海内外120余名人题刻,特别是民国时期要人、名流蒋中正、章炳麟、于佑任、胡汉民、任可澄、周钟岳、李根源、袁嘉谷、朱德培、蔡元培、西藏大法高僧诺那呼图克图等为之题书的匾额及诗、文、联、赋,合汉、满、蒙、藏、回五种文字原编、手迹,大部分刻于石上或木上,保存完好,堪称文化瑰宝。(宗祠、寿泉)

古镇平川还是民族革命斗争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49年5月,地下党组织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暴动成功,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歼国民党胡宗南、贺国光残部,战斗英雄连长王永泰和两个班长三个战士英勇献身等等,已载入革命的光辉史册,平川也因此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装暴动照片、报纸)

历史以来,勤劳、勇敢的平川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中,平川人民运用独特的文化影响力,为文化荡开了广阔的空间。他们把积淀丰厚文化巧妙运用于生产生活中,借助文化丰富的翅膀,在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天空自由飞翔。外界文化的影响,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间本土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至今,保存大量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洞经音乐、花灯歌舞、朝山习俗以及白鹤、麒麟、狮子舞等特色民族文化艺术。闻名全省的花灯歌舞《猜花》就在这里产生。(花灯歌舞表演、录像资料、现场篝火晚会)

平川人民尊儒重教,崇尚文明并富有反抗压迫、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民族精神,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业绩;同时,士喜向学,人文蔚起,造就了不少文武学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对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老年协会的活动、书画展、打麻将、闲聊的休闲场面、老年人演出)

古镇平川的灵山秀水,蕴蓄了众多的资源,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地上古木参天,更有珍稀药材,奇禽珍兽,名花异卉,土特产品,应有尽有,美不胜收,所有这些,无不衬托着平川的和谐、文明和神奇魅力。(赤石等矿石、观音寺林木、药村录像资料、火腿、凉粉)

近年来,平川镇党委、政府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创新上思考,在务实上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和集镇建设上下功夫,提出举全镇人民之力,动全镇人民之心,继续挖掘历史文化,逐步修复文物古迹,加快争创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步伐,保文物、兴旅游,把丰富的历史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培植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使全镇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百年古镇平川,正踏着时代发展的最强音,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和谐、文明、神秘、魅力四大人文主题为主线构建和谐家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着雄健的步伐奔向灿烂的明天。(镇奖状、亚麻厂、砖厂、电站、路面、水稻、集镇路灯、宾馆牌子、房间、领导看烤烟、水利设施)

第三篇:千年古镇 魅力草堰

千年古镇 魅力草堰

——寻访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草堰活动纪实 盐城市大丰区草堰小学“草娃”小记者团

【寻访对象】

串场河畔,千年古镇草堰,这片神奇的土地,一千年前,北宋名相范仲淹筑堤捍海,由此,范公堤畔,盐业兴盛,造就古镇一派繁华,千年以后,高速公路、新长铁路跨越时空,再铸时代新篇章!草堰镇是江苏省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近年来,草堰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挖掘古镇旅游资源、围绕“古盐运文化,结合桥文化、井文化、古文化等积极打造“旅游特色镇”,先后获得、江苏省最美乡镇、江苏省法制示范镇、江苏省四星级乡镇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寻访纪实】

7月6日,盐城市大丰区草堰小学少先大队部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和“草娃”记者团成员走街串巷,寻访千年古镇草堰留下的历史痕迹和新风貌。亲身体验了家乡草堰从历史走向现代的巨大差异。

草堰—历史之美

了解草堰的历史,那肯定是草堰的盐文化、井文化和桥文化,龙溪古街位于草堰镇西首老居民区。《小海场新志》中称“小海、草堰两场绣错而处,梓埠垛以南,东西大市,百货所集,玉带河环其中,为一场风气所聚”。“中街在场中,三里街自南闸至北极殿”,“长街三里,当典七户”,“店铺行馆,数以百家”,“崇楼杰阁,热闹非凡”。河房林立,挑云逗雨。古民居多是草堰的一大特色。东街有单氏举人堂和李氏古民居,老大街有李汝珍书房,龙溪古街有钱氏卷瓦楼和朱氏民居,西渣村还有许氏民居黄氏古屋。

钱氏卷瓦楼建于康熙22年,砖木结构,古瓦盖顶,上下两层,造型精美,尤其是门窗雕刻表现出工匠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抗日战争时期粟裕指挥千军万马,曾把新四军后方医院设在这里,若干名伤病员在这里得到救治,伤愈归队,重返战场。草堰的古街道真是太美了。

自古丁溪和草堰运盐河道较多,桥也就多了。丁溪有庆丰桥,太平石桥,红板桥,胜驾桥;草堰有永宁桥、北高桥、龙门桥、卧龙桥、董家桥、陶家桥、马桥、庵桥、王家桥。

丁溪庆丰桥建自宋淳熙年间,明崇祯杨大成募修,清乾隆年间冯印重修,道光9年又重建,此桥至今保存完好,现为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之中,可望通过。

草堰永宁桥横跨夹河中段,义民邵子正建于明万历36年,1977年拆除改建成平水泥桥,便于汽车直通粮库。拆除后的永宁桥石材被运到夹河北端的北高桥原址,按永宁桥原貌复建成石拱桥,即现在的永宁拱桥,人们仍旧习惯称为永宁桥,现为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草堰有星罗棋布的古井,多得有108口。丁溪古井仅次于草堰,双垛村的普陀岭也有。

宋代义井位于草堰镇中心小学西侧。1801年,北京人李汝璜到草堰场担任盐课司大使,身为小说家的李汝珍,跟随哥哥李汝璜来到草堰,住在玉真观二楼,静心长篇小说《镜花缘》前半部的写作,磨墨蘸笔所用之水就取之于这口井。

丁溪双凤井,即便民泉和通圣泉,位于三贤祠左侧,古庆丰桥东侧街北,井栏上刻有贾平章字传,为贾似道造。两井东西相隔2丈多。

离丁溪10多里的丁溪河北岸的普陀岭庙也有两口井,人们称之为“普陀双井”,井旁建有石塔和《普陀双井纪略》之碑,奇怪的是如果井里升气流、翻水泡,就说明马上要下雨了,成了老百姓的天气预报。普陀岭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普陀岭,有双井,喝了双井水,福寿增百

草堰—现代之美

草堰村的七彩花田、三元农庄、和中小企业园区、千亩良田示范园这工程”是闻名全市的。镇关工委书记单爷爷还告诉我们:当前,全村正以“江苏省最美乡镇”为新的起点,在完善龙溪古街旅游设施改造的同时还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速推进农民休闲公园等一批项目建设。目前,公园一期工程、法制廉政文化广场、三元农庄已投入使用,给广大农民增添了一个健身、休闲、廉政教育的好场所。

通过这次寻访活动,队员们对家乡草堰有了新的认识。草堰镇正朝着绿色草堰、人文草堰、整洁草堰、和谐草堰,幸福草堰不断迈进。走访结束后,小记者们把自己的劳动果实和采访的所见所闻带回去和大家分享。与大家一起再次感受了田园秀美、生态文明的千年古镇草堰的新风貌。

【寻访心语】

顾詹城:来到七彩花田,完全改变了我对农村的看法。这里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真是一个度假的好地方啊!

杨楚涵:今天参观了草堰从龙溪古街到七彩花田到镇文化站,让我感受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长期的规划。我们草堰正是有了这样完整详细的规划,才会建设得如此美丽。

单诗淼:美丽乡村,幸福草堰。我的家乡正是有了这样美丽的乡村,才会变得更加繁荣。

杨宇:通过这次活动既了解了我们家乡的辉煌历史又看到了蓬勃进取的现代草堰,我心底由衷的为家乡自豪,草堰我爱你!

(辅导员:顾中华)

第四篇:时堰镇相关数据及介绍

时堰镇相关数据介绍

时堰镇附近单位(68个):

东台市凯威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05***

时堰电信支局 05***

时堰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05***

东台市荣达塑业有限公司 05***

东台市科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05***

时堰人民法庭 05*** 时堰镇财政所 05***

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东台分公司时堰自办厅 05*** 东进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05***

东大机械窗业有限公司 05*** 腾达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05***

时堰派出所 05***

时堰镇周舍村村民委员会 05***

曹庄小学

时堰镇种子站

江苏省时堰中心卫生院 05*** 时堰供销合作社 便民液化气站

华东石油地质局试采队采油1队

金峰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

华达纸箱有限公司

长生工具有限公司

五星小学(东台市)

时埝镇农业服务中心

环球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05***

宏达工具有限公司 05***

东台市华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05***

时旺机械刀具有限公司 05*** 东台市升华工具有限公司 05***

太阳网吧 05***

时堰镇国土资源所 05***

翰林网吧 05*** 五星初级中学

东台市时旺废旧金属经营部 05*** 胜利加油站 05***

东台市永康加油站 05*** 时堰邮政支局 05***

陶村小学 东台市时堰信用社人民路储蓄所

时堰影剧院

时堰镇

东台市时堰镇中心幼儿园

上海华联超市No.1470

东台市时堰中心医院

盐城福利彩票人民路分点 05*** 05***

建湖县腾达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05*** 东台市时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镇中大桥

靓华网吧

东台市时堰工商行政管理分局

供销商场

兴隆家具广场

时堰好运来服饰广场

苏中大厦超市时堰店

神州大酒店 05***

苏中大厦购物中心

金都浴城

秋澜浴城

金都大酒店(弶溱线)

宏基标准件有限公司 05*** 时堰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东台市康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05*** 农行时埝分理处 时堰信用社

新华书店(国贸大厦时堰购物中心南)

金融大楼

国贸千家惠超市时堰店

时堰交通管理所

教育

高中

东台市时堰中学(江苏省三星级高中、江苏省重点中学)

初中

时堰镇初级中学、时堰镇后港中学、小学

时堰镇中心小学、幼儿园

时堰镇中心幼儿园、时堰镇新区幼儿园、时堰镇后港幼儿园、时堰镇下辖村(社区):

街南居委会

街北居委会

街中居委会

街东居委会

时堰镇附近村庄 自然村:

1、时堰村

2、时东村

3、时南村

4、南瓦屋舍

5、嵇东村

6、新嵇村

7、陶村

8、黄柏丛

9、北瓦屋舍

10、捕劳组

11、高家田

12、东花园

13、塘东九组

14、嵇东二组

15、老圩

16、白家田

17、丁谢村

18、塘坝村

19、塘东十组

20、新八家

21、陆家圩

22、南谢庄

23、草舍村

24、塘东大队

25、塘东村

26、双溪村

27、红庄村

28、溪北庄

29、蒋家舍

30、袁家舍

31、伍星村

32、存山村

时堰镇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2344 男 20897 女 21447 家庭户户数 13713 家庭户总人口(总)41667 家庭户男 20579 家庭户女 21088 0-14岁(总)8441 0-14岁男 4625 0-14岁女 3816 15-64岁(总)29551 15-64岁男 14276 15-64岁女 15275 65岁及以上(总)4352 65岁及以上男 1996 65岁及以上女 235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0092

时堰镇简介:

简介

时堰镇地处泰州、南通、盐城三市交汇处的时堰镇,是东台市堤西水乡的中心集镇,也是里下河地区的文明古镇。素有“苏中江南”、“商贾重镇”之称。

时堰镇区内水陆交通便捷,东接204国道和沿海高速公路,西连宁靖盐高速公路;泰东河穿境北上,安时河依镇东流。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水利学家“冯道立故居”坐落在古镇上。盐城市文保单位“时堰古石桥”上的碑文,至今清晰隽永。

2010年4月18日,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和盐城市人民政府通知要求按照调整方 案,调整撤销了原后港镇和原时堰镇,新组建时堰镇。新组建的时堰镇区划调整后,行政区域面积102.29平方公里,南北长9.6公里,东西长14公里。人口7.15万人,辖29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

经济结构

时堰镇打破了里下河水乡传统的以稻麦棉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拓桑养蚕。

时堰镇2005年与富安茧丝绸公司衔接,实行“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全面发动栽桑养蚕。时堰镇新拓桑园80公顷,栽培大棚蔬菜6.67公顷,新增养殖大户81户,百头猪场、千只鸡场达280个。新种植意杨银杏等树木7.2万株,成片造林600多亩,形成了5公里长的泰东河和1公里长的幸福河圩堤林带。大力实施“三清”工程,对全镇84条河道水生杂草集中突击清理整治,清除水生杂草800吨。时堰镇定报企业由16家发展到19家,纳税1万元以上的企业由78家发展到116家。新增私营企业39家,新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0个,500万元以上项目15家。2005年实现工业产值21.16亿元,工业销售20.15亿元,利税699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67%、24.04%、22.31%。

城镇建设

时堰镇邮政大楼、农行大楼、时堰商城等一批基础设施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苏中超市正式开张,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新时代商住楼暨东台国贸时堰购物中心正式奠基。全年进集镇和中心村建房户达120户。倾力打造文化名镇。文化工程冯道立故居、为山桥、为山雕塑园和西夹河风光带改造工程基本竣工。省重点工程泰东河时堰段疏浚驳岸工程全面完成。泰东河时堰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时堰几代人的期盼。加固了2180米的圩堤坝头,新建和修建闸站9座。

新农村建设

时堰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进,群众参合率达93%。时堰镇504名特困群众享受到低保待遇。194名农村计划生育群众得到奖励扶助。平安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建成盐城市“民主法制示范村”1个,东台市“民主法制示范村”3个。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初见成效。一些社会矛盾和陈积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被东台市委、市政府推荐为“盐城市信访工作先进镇”。时堰镇被盐城市授予“盐城市文明镇”、“盐城市信用乡镇”、“盐城市社会治安安全镇”等称号。

资源特色

时堰镇农业基础扎实,是东台有名的鱼米之乡。又在多种经营上形成特色。利用水资源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事养殖鱼、虾、蟹、甲鱼以及挂蚌育珠生产。时堰镇境内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丰富。目前有10多口油井已开采出油,年产原油3万多吨。现已探明除石油资源之外,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有待进一步开发。

盛产蒲包

范公堤西的时堰镇,历史上是盛产蒲包的地方,清代水利学家冯道立编撰的《时村志》上,曾用“蒲岭连云”,形象当时的情景。可知当时时堰的蒲包生产已经很具规模了。时堰的蒲包生产,历史悠久,最迟在明朝就已盛产。清初,每年生产的数量已在上百万只,是时堰四乡农民的主要副业,约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乃至全部。

时堰蒲包业的盛起,归功于范公堤以东沿海滩涂遍布的大大小小的盐场,由于 盐的生产量不断增加,蒲包量的需求量也逐步增长,推动了当时蒲包业的发展。抗日战争初期,是时堰蒲包生产最兴旺的时期。

十景简释

长堤远眺:长堤(杨公堤)即泰东河堤,明御史杨澄所造,站在堤上远 望,但见泰东河水清澈,白帆点点,景色优美。

同井春耕:镇左右农田都以九百亩成片,有古井田遗迹。从中可以看出 时堰历史悠久。

芦洲飞雪:镇南皆芦苇荡,每到秋天芦花象雪花在空中飘。

蒲岭连云:用菖蒲织成蒲包,用于装盐等物,历史上淮南各盐场装盐所 用蒲包都在这里进出,蒲包商聚集,堆货成岭,有“时堰 姑娘会做包”的说法。

虹桥锁浪:虹桥在镇西河上,泰东河水至此,在此处被阻。

堰口归帆:泰东河时堰运盐河口,船只往来到时堰停泊,都在此处下帆入港。

西林柳色:镇西南有柳林,春夏间浓萌叠翠,秀色可餐。

南蒲荷香:镇南有荷池,花开时香闻数量,常有游人玩赏。

一湾新月:一湾地名,在镇西北,每月初三,新月如钩。

第五篇:让古镇资源走进美术课堂

让古镇资源走进美术课堂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开发要更善于利用本地课程资源。南浔名胜古迹众多,拥有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结合本校实际,在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开发适合本校师生的校本课程。关键词:古镇资源 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我们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指出: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高美术教学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

南浔,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据《江南园林志》记载:“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为江南所仅见。”南浔主要的自然景观要属“水”:南浔地属典型的水乡河网平原,素有“水市”之称,小镇内水路四通,到处都可以感受水的灵动和亲切,这正是我们需要感受和体会的东西。

一、南浔丰富的课程资源 从人文自然景观入手,南浔的美术课程资源可以归纳为五大类:第一类是以小莲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第二类是以百间楼为代表的具有诗情画意的水乡古镇风光;第三类是以张石铭旧宅为代表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第五类是当地民族民间美术与非物资文化遗产。

第一类:以小莲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

南浔是园林之镇。自南宋建镇至民国初期,南浔的私家园林达26座之多,不仅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精神,还融入了厚重的人文气息,寓观景与藏书著书、吟咏唱和于一体;在民国时期,更是引入了欧式风格和元素,形成独特的中西合璧景观。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小莲庄、颖园以及嘉业藏书楼。

第二类:以百间楼为代表的具有诗情画意的水乡古镇风光 南浔是典型的水乡古镇,古老的石拱桥,整齐的驳岸,柳树迎风,夹河小街,粉墙黛瓦,透出江南水乡独有的灵气与娇态。这自然之美与其别具风格的建筑格局交相辉映,衬托出一幅令人惊叹而又无法“克隆”的江南水乡古镇来。它的深厚、广博、远古是无法用文字所能描述的,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透落出古镇的独特韵味来。百间楼、南东街、南西街、东大街连同广惠桥、通津桥等古桥,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第三类:以张石铭旧宅为代表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南浔那些建于清末民初的大宅更是别具一格。由于西风东渐,南浔商人长期与外商接触,耳濡目染之下,欧洲的经典建筑式样悄然地出现在这些传统的江南宅第里。如张石铭的“懿德堂”、刘梯青的“崇德堂”、庞元济的“承朴堂” 等都融入了西欧的建筑形式,形成了南浔宅第特有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成为近代江南建筑中的一道奇观。

第四类:社会历史文化资源

南浔自古以来从商崇文,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书香不绝,早在明代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仅宋、明、清三代,南浔就出了进士41名,享有“诗书之邦”的美誉。在历史长河中南浔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的艺术人才。近代更涌现出金城、庞元济、张葱玉、吴寿谷等书画名家。南浔还有着吴寿谷艺术馆、李大震艺术馆等艺术场馆,这些也是不可多得的美术教育资源。

二、依托古镇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一)因地制宜,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教材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我们认识到美术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是可以选择、变更、补充和拓展的。在教材的使用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抓课标而不是紧抓教材。课程的实施需要利用本土的课程资源,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教学中,我们努力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学习内容本土化。依据学习目标,我们有效地利用南浔本土文化艺术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如《悠悠北山街》一课要求学生关注传统历史建筑,进行相关的文化探访和绘画表现。但作为杭州西湖边的历史文化街区,北山街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绝大部分学生都没去过,根本谈不上了解。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到南浔也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又为同学们所熟悉,就改为《悠悠南西街》,以张石铭旧宅、求恕里、商业会馆等传统历史建筑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探访、观察、写生等活动,了解、感受历史建筑物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鉴赏力、造型表现力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探访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的情感。

在上《民间木雕》、《砖石上的雕刻》、《门的装饰》等课时,充分利用南浔建筑中丰富的砖雕、木雕资源,让学生实地探访以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选用南浔本土的图片,供学生观察、讨论、欣赏,由于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感觉亲切,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在课堂教学内容、图片选择、创作作业等方面,我们都力求以学生熟悉的南浔人文景观、风土人情为题材。由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因“教”制宜,进行独立性国画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因此教师所具备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就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我一直以来从事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在国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而南浔水乡古镇的自然景观和园林建筑又比较适合用中国画的方法来表现,因此我们确定了国画学习与古镇资源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方向,立足南浔古镇,充分利用南浔古镇丰富的名胜古迹和人文资源,融地方特色、国画知识技能、人文精神为一体,开发了《墨韵浔溪》国画校本课程。

1、强调地方特色,遵循国画学习与本土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地处南浔古镇,自然景观、文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古镇资源多与传统国画内容相契合的特点,将古镇众多的自然景观和文物资源作为学生国画学习的内容,以古镇资源为脉络开展国画教学,整合了国画学习和古镇资源的内容。使学生国画学习从单纯的国画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达到将学生国画学习内容本土化、生活化的目标。

2、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国画学习作为思考的起点,以提问、提示、资料提供、画法指导、讨论等方式,展示国画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探索,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3、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结合教材内容,安排适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尝试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让学生通过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等方式开展参观、走访、调查等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三、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1.建立图片库

图片是美术学习的重要资源,图片质量的优劣、内容的多少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它不仅是教师课堂展示的内容,也是学生创作的内容来源。因此,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对南浔古镇各个景点进行拍摄,同时进行网络搜索,积累了大量的图片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对教师范画、学生作业的收集。我们对这些图片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形成了以校本教材为提纲,按课时划分的图片库,每课包含景点照片、名家名作、教师范作、学生作业四个部分。

2.巧用多媒体

多媒体的运用是美术教学的关键,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的激发。在教学中,我们着眼于多媒体运用的有效性和多样化,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1)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在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时,我们注意使用像素高、清晰度好的图片,先让学生从整体观察,了解建筑物的外形、结构、环境等,获得对景点的整体印象,然后通过对图片的放大,有目的地让学生去观察建筑物的细节,如屋顶地结构、屋脊地装饰、门窗的造型及花纹、墙面的剥落痕迹等,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从整体到局部地进行观察。既能让学生全面而深入的感知要表现的对象,又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表现时有内容好画,避免画作的空洞乏味、僵硬死板。

(2)彩色与黑白相结合 自然景物色彩丰富、变化万千,学生从幼儿园开始,经过多年的儿童画学习,已经习惯了使用油画棒、水彩笔,习惯了用色彩去表现多姿多彩的世界,对学生来说,他们的眼中全是色彩。而中国画的精髓在于墨色,墨分五色,在于用千变万化的墨色去表现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对此往往不能接受,很难理解如何用墨色去表现。我们运用彩色与黑白相结合的图片展示方法,让学生把颜色与墨色联系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展示时,我们先出示彩色照片,让学生观察感受,然后将照片转换成黑白,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黑白也能表现多彩的景物,从而转变他们的观念。然后让学生观察黑白图片,引导学生分析黑与白之间的层次变化,使学生懂得墨色变化的重要性,理解中国画墨分五色的要求,为创作表现奠定基础。

(3)视频与图片相结合

在课堂上观看图片缺乏一种现场感,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往往对景物所处的位置、方位、周边景物环境不了解。为此,我们利用南浔旅游网中的“虚拟游”这一资源,将虚拟游搬入课堂,给学生一种身在现场、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上《嘉业堂藏书楼》一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进行虚拟游,按大门、宋四史室、书楼、正厅的顺序进行参观,通过观看、聆听导游词,获得对藏书楼的整体印象,了解藏书楼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色。然后选取典型的、容易入画的的大门和正厅,进行图片展示,重点分析。

3.丰富欣赏内容

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国画教学同样如此,要使学生喜欢中国画,画好中国画,首先得从欣赏开始,使学生通过欣赏,提高对中国画的认识,培养中国画的兴趣,真正地喜欢中国画。我们结合南浔本土资源,设计了《画坛领袖金城》、《画虎名家吴寿谷》、《拥军模范沈彬如》、《三痴老人王孙乐》、《庞莱臣与虚斋藏画》等专题欣赏课,在教材中设置了《水墨浔韵》这一欣赏版块,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参观吴寿谷艺术馆、李大震艺术馆,多次参观南浔画院书画展。通过欣赏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了解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培养了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4.强调多元评价

评价在教学中起着 “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单纯地以“画得像不像”、“画得好不好“为评价标准,容易让学生感觉乏味,丧失信心,他们不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及长处,就无法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对个性地发挥也会有阻碍作用。《美术新课标》提出“尊重个性差异,不搞统一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多元化评价,评价标准差异化,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作品的闪光点为主,以鼓励为主,对学生作品中的个性化倾向加以肯定。如“这幅画的线条很流畅”,“这幅画用笔很粗犷”“这座桥画得真精细”“这块墨的变化真多,你是怎么画的”等等,让学生明白自己作品中的优点,以保护学生的个性不被同化,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学生自评介绍画画的想法、心得,学生互评、师生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精彩的、生动活泼的评价,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5.注重环境熏陶

学校环境是一种潜在课程,高品位的书画文化环境带来高品位的教育,学生置身其中时时受到美的熏陶,是诱发学生艺术兴趣的重要途径。我们重视学校书画环境建设,努力为学生打造优美舒适的书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国画艺术的魅力,从而产生国画学习的兴趣。我们以宣传橱窗、校报为阵地,长期展示学生画南浔的国画佳作,还布置了《墨韵南浔》国画长廊,我们的国画专用教室也长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使我们的校园始终弥漫着浓郁的水墨气息。这些阵地既给学生以展示的舞台,也成了教育学生的资源。

6.开展多彩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习兴趣持久性的重要途径。学校除了常规的比赛、展示活动外,着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强调活动内容的本土化、特色化:探源溯根的湖笔文化寻根活动、结合课程内容的古镇调查访问活动、参观画展艺术馆、寻访民间艺人、实地写生、名家讲座、笔会等,将美术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南浔历史悠久,具有独具特色的地方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能加强美术教学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下载走进古镇时堰(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古镇时堰(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庆晚报副刊发表:那次走进大昌古镇

    重庆晚报副刊发表:那次走进大昌古镇 姚云辉 从巫山小三峡乘船70余公里,便到了三峡久负盛名的千年古镇大昌。 记得2001年,当时流经古镇的大宁河水位一天天上涨,离大昌古镇淹入河......

    镇远古镇导游词(优秀范文5篇)

    镇远古镇导游词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镇远古镇导游词范文,欢......

    下司古镇(优秀范文五篇)

    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曾被人誉为“小上海”、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红蒜之乡,锌硒米之乡,世界名犬下司犬之乡,世界优秀、亚洲最好的皮划艇激流......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走进云南因远 关爱古镇”

    引言:“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绝妙的音乐华章层出不穷。这其中,祖国大家庭中的少数民族,更是表现出了伟大的音乐天赋,在云南省白族地区遗留下来的......

    古镇旅游的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在我们嘉善有一个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的所在,那就是西塘。它就像是世外桃源,时时呈现出柔美和谐的景致,使每一位游客流连忘返,心驰神往。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古镇旅游......

    古镇景观设计模式探讨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青城古镇在历史上曾是交通要塞和物资集散地,汇聚商家墨客、贩夫走卒。既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随着古镇旅游业的逐渐开发,古镇景观的保护与设计......

    古镇居民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魅力古镇—杨柳青津西大地,运河两岸,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有驰名中外的木版年画艺术,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杨柳青。流经南北......

    栏堰村州级优秀申报材料

    扬帆激进 引领发展 倾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柏杨坝镇栏堰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柏杨坝镇栏堰村位于集镇西北3公里处,省级公路利云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境内河流纵横,山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