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汇总3.0)

时间:2019-05-14 01:2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汇总3.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汇总3.0)》。

第一篇: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汇总3.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

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升级 战略研究报告(初稿)

农业科技专题05C课题组 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目录

摘要............................................................................................................................1 第一部分

战略背景....................................................................................................2

一、关于节水高效农业.................................................................................................2

二、我国农业缺水形势异常严峻...................................................................................4

三、节水高效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7

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战略意义................................................................................9 小结...........................................................................................................................12 第二部分

国内外现状与趋势分析..........................................................................13

一、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态势.....................................................................................13

二、重大技术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16 小结...........................................................................................................................26 第三部分

国内优势领域及技术瓶颈分析..............................................................27

一、概况....................................................................................................................27

二、优势技术领域分析...............................................................................................28

三、瓶颈分析.............................................................................................................34 小结...........................................................................................................................41 第四部分

发展需求预测..........................................................................................42

一、2020年节水农业发展目标预测.............................................................................42

二、农业用水供需平衡与潜力分析..............................................................................44

三、节水潜力预测与评价............................................................................................45 小结...........................................................................................................................47 第五部分

技术升级战略思路与重点......................................................................49

一、战略思路.............................................................................................................49

二、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50 小结...........................................................................................................................52 第六部分

重大科技需求与优先领域......................................................................53

一、重大科技需求......................................................................................................53

二、优先技术领域......................................................................................................61

三、重大项目建议......................................................................................................61 第七部分

保障措施与建议......................................................................................63

摘要

到2020年,我国农业将基本完成战略转型,但面对农业用水紧缺、缺水程度加剧等严峻形势,如不加速发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势必难以支撑15亿人口基本食物安全生产的水资源保障,并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我国的节水农业虽然在雨水利用、抗旱节水、植物节水潜能的挖掘、大田滴灌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仍然存在重大制约瓶颈,而且这种制约是全方位的,既有技术本身的问题,也有研发平台、政策机制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不明显,形成了金字塔状的发展格局,技术研发涉及面广,问题多,已经构成了对转型期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障碍。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不断出现的重大突破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信息科学、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为传统节水农业技术升级改造和现代节水高效农业技术的创新拓展了空间。面对未来15~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加快节水农业技术的标准华升级改造,加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加强节水农业基础科学理论创新和科学试验与创新平台的建设,是转型期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水资源保障的重大战略任务。

实现以上战略目标,要针对我国国情和区域经济特点,建立中国特色节水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坚定不移地把节水农业的重点放在北方地区、放在田间,加快建设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高效农业,实施制度节水战略、节水高技术战略、技术标准战略、产业提升战略和科技平台战略,力争在未来的15~20年,建立起适合区域水资源特点的节水型农作制度,突破节水抗旱超级品种选育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构建挖掘作物节水抗旱生物潜能的应用基础理论和技术,以信息化技术带动节水技术的标准化,创建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模式的设计平台,加速节水材料与设备的产业化,为我国节水高效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

第一部分

战略背景

一、关于节水高效农业

1、节水高效农业的内涵

节水高效农业是指节约和高效用水的农业,即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中既要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又要高效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节水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其本质是提高应用于农业的单方水的经济产出。

从农业水循环和节水技术措施看,节水高效农业是包括了工程节水、农艺(包括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措施的综合生产系统,具有明显的系统特征、效益特征和技术综合特征。

1)系统特征

在农业生产系统中,水是农业的重要资源和环境要素,但不是唯一要素,节水农业是一项农业和水利技术紧密结合,土、肥、水、作物等资源综合开发的系统工程。进入农业生产过程的水,从水源到形成经济产出,在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植物水转换中有三个环节:第一,降水或灌溉水转化为土壤水;第二,土壤水转化为生物水;第三,通过作物生理过程形成经济产量。可以看出,农业用水过程中,水分的运动包括了蒸发、下渗、根系吸水、作物叶面蒸腾等复杂过程,这些过程发生在土壤——植物——大气所组成的系统中。农业用水是否节约和高效不仅受到水循环本身的影响,也受到整个系统中土壤条件、养分条件、农业生物条件等的综合影响。因此,节水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个农业系统和生产过程中把握其系统特征,把节水作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认识。

2)效益特征

当前,世界各国节约和高效用水的基本环节有三个。一是减少降水、渠系输水、田间灌溉过程中的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量(包括渠系退水量和田间排水量),提高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减少单位灌溉面积的用水量;二是减少田间和输水过程中的蒸发蒸腾量;三是提高灌溉水和降水的水分利用效率,大量节约农田水分奢侈消耗而获取更高的产量和效益。从农业水循环角度分析,第一个环节节约的水是可回收水量,第二个环节节约的水量为不可回收水量,第三个环节节水是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作物耗水系数的显著降低)。

减少田间和输水过程中的蒸发损失,是节约不可回收的水量,提高了有限水资源的利用 率,是“资源型”节水。而降低作物耗水系数是节约了奢侈性水分消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是“效益型”节水。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节水农业是节水增效的农业,具有显著的效益特征。

3)技术综合特征

就农业技术而言,节水技术与土壤、肥料、作物品种、耕作、栽培、植保、农业设施等各项措施是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因而节水农业技术具有综合的特征,具体可分为工程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而每一类节水技术又包括许多方面。

工程节水技术包括:降水蓄积和水库(地上、土壤和地下水库)建造技术;减少输水系统水分损失的工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

农艺节水技术包括:适水种植技术;抗旱节水新品种选育技术;节水灌溉制度;农田保墒技术;培肥地力、水肥耦合技术;化学抗旱节水技术等。

管理节水技术包括: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技术;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技术;劣质水开发利用技术;墒情监测与控制灌溉技术;产权与水价管理等。

2、战略转型期——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机遇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后,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粮食的自给率达到了99.6%,蔬菜、水果、棉花农产品等也出现了地区性、结构性过剩。在农业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的增长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1990年农业产出中物质投入消耗只占34.5%,到1995年和1997年相继上升到41.0%和43.2%,而物质投入对农业增长的弹性系数却在下降,资本和技术贡献率则越来越高。

2006年~2020年期间的15年是中国农业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农业要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高效经营、单一产量向产量质量与效益并重、注重生产向生产与生态并重的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这一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未来15年的战略转型期也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一是人口持续增长,到2020年人口要达到15亿,确保众多人口的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能力必须达到5.5~6.0亿吨;二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要求农村经济有大的增长,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必须有较大的提高;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同样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一是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以及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耕地资源继续缩减,农田生产与生态负荷将进一步加大;二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非农业利用的增长速度加快,由于可开发的水资源有限,以及农业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弱势地位,农业水资源将难以增加,甚至出现减少的趋势。

“两增一改两减”是转型期农业资源与农村经济的主要矛盾。在我国农业水资源日趋紧缺、综合国力逐步提高的条件下,节水农业的任务面临重大的战略转移,即在保证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由以增产为主要目标转移到提高效益目标上来,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加快建立节水高效农业技术体系,走节水高效的道路。

二、我国农业缺水形势异常严峻

1、农业用水总量短缺,新增灌溉面积受水资源制约

我国是世界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据20世纪80年代初水利部门对全国水资源的评价结果,我国陆面年降水量为6.188万亿m3,其中水资源总量2.81万亿m3,现阶段人均水资源量约2220m3,为世界平均的25%,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的80%,而单位灌溉面积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9%。预计到2030年,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时,在降水不减少的情况下,人均水资源下降为1760m,将逼近国际上公认的1700m的严重缺水的警戒线!

因缺水以及由此引发的灌溉成本逐年上升,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75年以来一直维持在7.08.0亿亩之间(图1),有效灌溉面积中每年尚有1亿亩左右得不到灌溉。全国每年由于缺水少产粮食700~800亿kg,造成的国民经济直接损失高达2000亿元。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着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经过建国以来大规模的建设,我国容易开发的水资源多已利用,农业和粮食生产靠大量消耗水资源、发展灌溉面积的外延型增长方式行不通了。水资源紧缺程度加剧和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以提高水资源利用为重点的节水高效农业。

33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匀,区域性和结构性缺水问题突出

首先,地处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5%,人口占40%,集中了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等基地和全国51%的耕地,而水资源仅为全国总量的20%,许多地区人均水资源已大大低于1700m3的缺水警戒线,区域性缺水十分严重。尤其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4%,耕地占39%,人口占35%,GDP占32%,而水资源总量(2164亿m)仅占全国的7.7%,人均水资源量仅500m,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7;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不足400m3,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但目前粮食流通领域存在的“北粮南运”格局与水资源分布严重错位,导致区域性缺水矛盾加剧。如果不强化节水农业,农业将难以持续发展。

其次,季风气候致使降水年内分布极不均匀,69月夏季降水占6070%,华北地区高达80%。由于降水过度集中,水资源中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不仅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困难,而且极易形成汛期洪水和非汛期枯水,干旱与洪涝灾害频发,每年水旱灾害面积约4亿亩,绝收面积达数千万亩。同时,我国降水的年变率为15~20%左右,降水年际间变化剧烈,加之水库调蓄能力的限制,致使许多地方经常出现连枯或连涝现象,给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第三,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数量性生产目标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基本的食物安全。但从农业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分析,我国农业存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而经济效益较低。研究资料显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以产量计算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可分别达到1.35和1.78kgmm-1mu-1,与节水发达的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处于同一水平,但在单方农业用水的综合经济产出(包括农林牧等)方面,我国为0.2USDm-3,而以色列已经超过1USDm,差距十分明显。这种情况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处于一个生产性低耗水而结构性高耗水的状态,结构性缺水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针对不同区域水资源状况的节水型的农业结构、品种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3333、增水能力有限,缺水程度加剧,灌溉的增产作用下降

在缺水条件下,一方面要满足新增人口和新增消费的农产品供应,农业用水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逐年下降。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1980年),我国粮食总产由解放初期的1.13亿吨提高到3.21亿吨,增长了1.84倍,同期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分别由956亿m3和2.39亿亩增加到3574亿m3和7.33亿亩,分别增长了2.82倍和2.07倍。1980年农业年用水总量占全国年总用水量的比重为88%,灌溉用水占总用水的比重为80%。可见,灌溉农业的发展对短缺经济时期的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图7)。

但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粮食总产由1980年的3.2亿吨增加到1999年的4.9亿吨,增幅达52.6%,同期农业用水分别从1980年的3574亿m3 和7.33亿亩增加到1999年的3869亿m和7.98亿亩,增幅分别为8.3%和8.9%,灌溉农业增产的作用在减弱。同期农业年用水总量占全国年总用水量的比重从88%下降到70%,基本维持在39004000亿m3,灌溉用水占总用水的比重也由80%下降到65%,约维持在35003600亿m左右(图8)。

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时,全国总用水量将增加到8000亿m3,农业用水的比重将从目前的72%下降到52%,农业用水特别是灌溉用水总量不可能有大的增加,而粮食总产最低要达到6.4亿吨,农业生产缺水程度加剧(图)。

334、水质严重恶化,可用水资源量严重不足

根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约为593亿吨,为水资源总量的2%左右。由于9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后未达标就直接排放,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近海水产业的生产能力几乎丧失。通过对全国92100km长度的河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显示:符合饮用水标准的仅占1/3左右,有11%的河长水质低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约有6%的河流水中有毒含量超过排放标准或有机污染达到黑臭程度。在北方的辽河、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污水与地表径流的比例高达1:14~1:6,全国湖泊约有75%以上的水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全国118个城市的饮用水调查显示:64%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水质的严重恶化使已经紧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5、气候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区域性缺水

根据研究,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未来50年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3~4.0摄氏度。气候变暖虽然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但包括降水在内的气候要素的不稳定性将增加。可以预见的是,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变率将升高,气候突变和极值天气(如洪涝、旱灾等)的发生概率将升高。

从建国以来近5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我国在近20年来北旱南涝的趋势在加剧。80年代华北地区持续偏旱,京津地区、海滦河流域、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0~15%。进入90年代,黄河中上游地区、汉江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8年平均降水偏少5~10%。

统计资料和气候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全国范围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而北方地区持续出现的枯水年份和近年来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加快、危害程度加剧的事实表明,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在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在增加。

三、节水高效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自然降水转化利用率低,地下水资源过度消耗

因降水集中,排洪量大,又缺乏有效的拦蓄措施,我国降水资源化系数只有约45%。目前全国年农业用水4000亿m3,只占陆地年降水总量的6.5%,占水资源总量的14.2%。我国旱地农业区约有12亿亩,70%分布在年降水250600毫米的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区,对农田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只有50%左右,有限的降水资源利用率低。但在我国华北平原井灌区,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自然降水的低效利用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亏缺部分全靠超采地下水来补充,造成地下水连年连片下降,京津、冀枣衡、沧州、德州的漏斗已连成一片,面积超过3.2万km2,中心处水位降至地面以下7090米,京郊、太原、淄博的一些地段已近疏干。轻视自然降水的高效利用而超采地下水资源已经给我国北方灌溉农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2、农业节水基础设施老化,灌溉用水浪费严重

现阶段我国灌溉农业区面积约8亿亩,耕地灌溉率高达42%,灌溉用水量约3600亿m,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5%,紧缺的水资源过多消耗于农田灌溉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然而,我国农业灌溉用水中渠灌面积较大,渠灌区渠系损失达50%,农田蒸发损失17%,实际利用量仅有33%,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都很低。另一方面,传统的粗放型灌溉模式导致每亩实际灌水量达到500m3,连同降水超过需水量的1倍,有的超过2倍,浪费极为严重,极大地制约了灌溉农业的效益。

33、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

我国目前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为1.0kgm-3,旱地农田水分利用效率仅有0.45kg/mm亩(0.67kgm-3),农业生产过程中水的利用效率低。我国地下水已开采量占可开采量的31%,占总用水量的20%,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农业生产,已相当于美国地下水的开采水平,但同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地下水开采水平不成比例,暴露出用水经济效率低的事实。

4、我国农业用水的格局决定了节水农业的潜力不容乐观

我国农业灌溉中,1999年水稻灌溉面积4.3亿亩,占总灌溉面积的52%左右,用水量 7 占总灌溉水量的55~60%左右,节水潜力最大的稻作区——江南和华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虽然水稻节水潜力较大,但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南方地区节约的水资源对缓解全国缺水的形势贡献有限。因此,我国节水农业的重点地区—广大的北方地区依然面临严峻的缺水形势,对全国农业节水的潜力和前景不宜盲目乐观。

5、节水农业投资不足,投向不适应发展需要

国家虽然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少,但主要的投向是水利骨干工程,农田配套工程不仅难以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也没有动员社会资本的投入,节水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尤其是全民节水意识不强的当前,需要调整国家投资方向和重点,把投资的重点放在田间工程、节水增收的示范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才能推动节水农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6、节水与农户的经济利益分离

现阶段我国对节水农业的投入主要通过各种部门、地方、科研或其它项目形式下达、实施,这些项目在促进节水农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今后可能仍将是发展节水农业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方式看起来国家为农户将节水设施送到了田间,但实质上忽视了节水项目是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一重要问题,使节水的社会目标与农户生产的经济目标脱节。因此,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户既没有节水的积极性,也没有投资节水的实力,即使国家出钱修建的设施也难以充分发挥节水效益。

7、节水农业任务面临重大的战略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后,由于农业投入的持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全面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粮食的自给率达到了99.6%。其它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蔬菜、水果、棉花农产品等也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地区性、结构性过剩,短缺时代已经结束,阶段性买方市场开始形成。

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和城乡居民温饱问题的解决,那种以追求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方式再也适应不了市场的需要,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课。在效益最大化的刺激下,农业的商业化明显提高,各地涌现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高效农业示范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已相继出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节水农业的任务面临重大的战略转移,即在保证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由以增产为主要目标转移到提高效益目标上来,走节水高效的道路。

8、资本和技术投入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显著上升,节水高效农业科技肩负重任

新阶段农产品的增长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据有关部门分析,1990年农业产出中物质投入消耗只占34.5%,到1995年和1997年相继上升到41.0%和43.2%,但同时,物质投入对农业增长的弹性系数却在下降,资本和技术贡献率则越来越高。

综观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表现出重大单项技术突破带动行业整体技术的进步和系统化与集成化,并极大地推动了多学科的融合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体现出对高技术带动下整体技术集成的迫切要求。因此,建立我国现代节水高效农业,必须以节水增效为重点,立足于促进国家节水目标与农民增收目标的有机融合,以减少田间和输水过程中蒸发量的“资源型”节水和降低作物耗水系数的“效益型”节水技术为核心走高技术与大资本结合的道路,实现短缺水资源的技术与资金替代。

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战略意义

1、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的重大基础战略

我国是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粮食需求基数大,确保21世纪的粮食安全是中国政府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我国面临巨大农产品需求压力,由于人们对农产品特别是主要食品需求的刚性较强,我们又不能过分依赖国际农产品市场,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配置的选择空间不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立足于国内的农业资源和环境条件。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粮食总需求将达到6亿吨左右,如要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并不对世界粮食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那么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应控制在95%左右。要达到这一目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达到5.7亿吨以上,比2000年的4.6亿吨现状增加24%,平均每5年递增5.8%。

“九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粮食总产达到5亿吨,比“八五”期间提高了10%以上,这一成就说明中国有能力解决21世纪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三四十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的严峻性:一是面临耕地面积减少、农业比较效益降低以及市场冲击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二是面临着巨大人口的需求压力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耕地资源有限,通过外延式发展增产粮食受到限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农业生产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农业劳动力转移、小城镇建设以及人口的增加,耕地继续被占用的趋势难以避免。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近10多年来平均以每年0.3%的速度减少。按此速度计算,到2020年我国耕地将累计减少1.1亿亩,而我国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河三角洲等地区可垦后备耕地资源为2.2亿亩左右,耕地净增加1.1亿亩左右,尚不足以抵消因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于其它经济作物造成的粮食播种面积萎缩。因此,总耕地面积对我国粮食生产来说已成为刚性约束,依靠扩大耕地面积保证未来粮食生产能力的增长已不可能,未来粮食发展将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水平。而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关键是提高水资源的产出效率,走内涵式节水增产的道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的同时,也必须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因为粮食生产的稳定是保障食物安全的基础:一是可以保障我国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减少粮食进口的经济压力;二是减轻粮食储备的压力。但是,近年来由于农田基础设施投资弱化,已建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功能和效益衰减,加之气候和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增加,粮食稳定性受到影响。如2000年因干旱缺水减产250亿kg,加上结构调整等其他因素,全年粮食减收450亿kg,变动幅度达11%。在水资源日益成为刚性制约的条件下,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和国家食物安全的基础。

2、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

由于过量和不合理用水,不仅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由于过量引用地表水,致使河流干涸断流和土地退化,甚至沙化。如由于过量引用黄河水,黄河自1972年发生断流以来的27年间,就有21年出现断流,特别是9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断流,最长断流时间达226天,断流距离达700多公里,给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困难。在新疆内陆河地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下游水量大减或完全断流,导致土地退化和沙化。二是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而引发严重灾害和一系列环境问题。全国出现区域性地下水漏斗56个,总面积大于8.3万km2,造成大批机井、机泵报废,并使提水成本越来越高。由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仅辽宁、河北、山东三个省的沿海地区就有8个地市、29个县、112个乡镇出现海水入侵现象,引起8000多眼机井报废,减少井灌面积60多万亩,每年减产粮食2亿多kg,工业产值每年损失3.6亿元以上。甘肃民勤在用上万眼100多米的深井发展灌溉的同时,也带来了每眼水井周围15~30km半径内水位急剧下降,使本已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各地实践表明,只有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有效地减少农业用水数量,才有可能使生态用水得到逐步恢复,使改善生态环境的愿望得以实现。

3、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途径

在加入WTO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面临的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是由于水源开发成本提高,如继续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其生产成本必将大幅度上升;二是过量采用低质水源,必将降低农产品质量。无论是从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还是从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考虑,都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而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可有效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使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关系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竞争力,是有效应对WTO挑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途径。

4、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基础构件。法国总统希拉克曾在1998年的世界水问题部长级会议上预言:“人类本世纪为能源而战,而下世纪将为水而战”。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也是农业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其不均,不仅开发利用难度大,而且水旱灾害频繁,并与国民经济发展布局严重错位。此外,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质不断恶化,使原本紧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下降。所以,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短缺的问题,而是严重的水危机问题。水安全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问题是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的重大战略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早在1999年就指出:“水是人类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水问题严重性的高度重视。而实际上,中国的水安全和国家安全问题的确不容忽视,发展节水农业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建国以来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是基于和平环境的美好愿望确立的,非和平环境下的战略并没有引起重视。在这种思想指导和近半个世纪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下,我国水资源的开发战略几乎全部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展开的,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并跨入小康社会。但是,世界和平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国际上的敌对势力遏制中 11 国的战略不仅没有改变,而且不断升级。在这种情况下,水安全问题和水资源开发战略必须从全新的、甚至是战争环境下的战略来考虑,做出各种紧急状态下水资源,特别是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方案,保证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食物保障,才能真正保证国家安全。如以色列是世界上节水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业用水策略是基于战争环境来考虑,即:在和平的环境下大力节约农业用水,发展耗水少而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以国际贸易的方式获取必要的食物,走一条贸易节水的道路;而在战争环境下则不惜水资源和经济代价发展农业生产,确保战争环境下必需食物的基本自给。在国际社会中,以色列的水资源开发战略得到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广泛认同,而他们真实的目的是把他们富裕的水资源当作战略物资,对缺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扩张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用水和节水战略实际上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

其次,我国农业是用水最多的产业,也是节水潜力最大的产业。目前,农业用水占到国民经济总用水量的70%以上,其中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90%以上,总量巨大,达3600~3800亿m3,但利用率却很低,仅0.4~0.45。如果我们把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由目前的0.45提高到发达国家的0.7,则仅节约灌溉一项即可减少引水900~950亿m3,挤出一部分水用于国民经济的其它重要领域,这无疑对国家安全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小结

我国未来农业用水总的态势是:水资源总量短缺,增水能力有限,缺水程度加剧,季节性、区域性和结构性缺水严重。而现阶段农业用水的状况是: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低,水分利用效率和效益不高,在水资源总量短缺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和地下水资源过度消耗,引发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与此同时,节水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机制存在重大障碍,农业节水已经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的现代节水农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抓住经济社会转型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建立中国特色的节水高效农业技术体系,是满足未来20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已迫在眉睫,其战略意义重大。

第二部分

国内外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1、发展模式

随着全球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节水农业发达国家在生产实践中,始终把提高灌溉(降)水的利用率、作物水分生产效率、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率和单方水的农业生产效益作为研究重点和主要目标,在研究节水农业基础理论和节水农业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将高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与传统农业节水技术相结合,加大了农业节水技术和产品中的高科技含量,加快了传统粗放农业向现代节水高效农业的转变。

在世界范围内,节水农业因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缺水的程度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埃及、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等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国家,由于受其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节水农业的发展主要采用以渠道防渗技术和地面灌水技术为主,配合相应的农业措施以及天然降水资源利用技术的模式。而以以色列、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节水农业的发展主要采用以高标准的固化渠道和管道输水技术、现代喷、微灌技术与改进后的地面灌水技术为主,并与天然降水资源利用技术,生物节水技术、农业节水技术与用水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模式。

2、发展方向

农业用水浪费主要发生在渠系输水、田间灌水、土壤储水保水和作物用水等环节。要提高农业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不仅涉及到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与分子基础,而且与作物高效用水的需水指标、灌溉水—土壤水—作物水—光合作用—干物质量—经济产量的转化效率、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传输和调控机理及区域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转化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涉及到利用现代高技术对农业水资源、土壤水分和作物水分进行监测监控,采集作物对缺水反应的信息并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进行精量控制用水等一系列与农业节水相关的应用基础理论。

随着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出现的重大突破,节水农业管理中,大量的借助于土壤水动力学、植物生理学的理论和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手段等,试图从整体上和相互作用上考 虑水—土—作物—大气之间的相互关系,定量描述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分、养分运移转化过程,制定科学的水肥调控方案,使农业节水的研究由单纯的实验性质变为一门有较严谨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方法的科学。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红外遥感技术以及其它技术的应用,使土壤水分动态、水盐动态、水沙动态、水污染状况、作物水分状况、农田微气象数据等方面的监测、采集、处理技术得到发展,并促进农业用水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行科学的水管理。材料技术的创新也将会使渠道防渗、管道灌溉、覆膜灌溉、坡面集雨技术产生突破。农业节水由过去丰水高产型灌溉向节水优产型的非充分灌溉,以及充分考虑作物生理特性的主动施加有益亏水度的调亏灌溉,畦灌向喷微灌、单一灌向肥药联用以及多种现代覆盖材料等方面发展和组成现代节水系统工程。

现代节水农业是在传统节水技术的基础上,以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应用现代生物、信息和新材料等技术,大幅度提升节水农业的科技水平,促进节水农业技术向着定量化、规范化、模式化、集成化和高效持续方向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节水农业高科技产业,实现节水高效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发展阶段

国外十分重视节水农业技术发展阶段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应用这些理论指导节水农业发展,使节水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

首先,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管道与高标准的固化渠道将农业用水输送到田间,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输水过程的水量损失,提高输水效率。

其次,在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现代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和改进后的地面灌溉技术以及农业栽培、耕作等农艺节水技术的同时,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尽量减少农田水分损失,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最后,通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农艺措施,选育和推广种植水分利用效率高的作物品种,调节和利用作物本身的生理功能和遗传特性,最大限度的提高作物水分生产效率。通过深入研究作物水分生理需求与田间水分转化机制,以作物水分信息采集为依据实施精确控制灌溉,并通过灌溉系统的科学管理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农业高效用水。也就是说,在建立了完善的输水系统和采用了先进的灌水技术后,节水农业发展的重点已经由输水过程节水和田间灌水过程节水转移到生物节水、作物精量控制用水以及节水系统的科学管理,并重视农业节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密切结合,在现代灌溉管理中考虑环境管理的内容,使之由过去的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组织管理和经营管理这“四大管理”的内容扩充到包括“环境管 理”的“五大管理”,由单纯的水量管理向水量、水质联合管理转变,注重水环境的监控和保护,以维持灌溉水源的永续利用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代表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3、中国态势

我国节水农业的工程硬件建设落后发达国家30—50年左右,节水农业的基础平台建设和高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也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节水农业的科技发展需要根据中国国情解决30—50年以前甚至更长时间以前发达国家就解决了的节水农业工程建设问题,同时还需要追踪国际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趋势,关注发达国家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发达国家经历过的一、二、三阶段并成的状态,这决定了目前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考虑渠系和田间节水,同时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生物技术与农艺技术,在大面积、规范化应用常规技术的同时,积极推广较为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研发节水高新技术的现状,使节水农业技术呈现“金字塔”格局。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节水农业研究的时间跨度更长、研究内容更为广泛。如果仅仅依据国际学科发展态势确定其重点领域和研究内容,满足不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和大面积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需求;如果仅仅考虑中国目前的现状,也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必须两者有机地结合和很好兼顾。

我国的农业节水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节水重点示范县建设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十五”期间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与新产品被列入国家12个重大专项之一;各省(市、自治区)等地方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农业节水示范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无疑对节水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对农业节水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未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对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中如何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这个重大关键过程中的应用基础问题重视不够,农业节水工作还缺乏科学的应用基础理论指导和前沿技术储备。对与农业节水有关的重大应用基础问题还缺少建立在科学试验基础上的探索;对不同区域的灌溉水利用率、渠系水利用率、田间水利用率、降水有效利用率、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还缺少准确的监测方法和多年的基础数据积累。上述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农业节水工作的开展。

二、重大技术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国际上现代节水高效农业应用基础、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设备与产品研发领域的发展态势是:

1、节水农业研究开始由实验统计性质向具有较严谨理论体系和定量方法的科学转变,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迁移模拟与区域作物需水的定量计算模型得到较快的发展,尺度理论将是农业节水领域用定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国内外学者对微域的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水分运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如何应用微观尺度的SPAC水分传输理论解决流域尺度水转化过程的描述仍有较大距离,这涉及到如何考虑土壤与植被的空间变异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把点上(微观尺度上)得到的模型扩展到面上、区域上应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农田表面的空间变异性、尺度转换、各部分介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难点。

由于节水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改善,迫切需要研究农业结构调整、作物布局改变和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需水规律及其区域分布;而且过去有关作物需水量的研究以单点和单一作物的计算模型较多,对于区域多种作物组合的需水量计算还缺少科学的方法。有关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目前应用最多的是Penman—Monteith方法,但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单点的单一作物需水量计算,对于区域多种作物组合的需水量计算首先要根据不同代表点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代表点的需水量,然后用插值法绘制区域需水量的分布图,再根据代表点控制的面积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区域需水量,但这种方法很难克服气象因素和作物需水的空间变异所产生的较大计算误差,没有考虑多种作物组合中作物与作物间的交互作用。20世纪60年代后期遥感技术的应用为用能量平衡法计算区域作物需水量提供了可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利用遥感作物冠层温度估算区域需水量分布的研究变得十分活跃,并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目前在应用上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计算冠层表面热通量的SVAT模型参数的空间分辨率问题,陆地卫星热映像(TM)波谱参数和SVAT模型参数的定量对应关系等。另外,由于作物高效用水理论突破和节水调控新途径的开拓,需要考虑利用作物本身的生理功能挖掘其节水的潜力,减少作物本身奢侈的蒸腾量,传统的按能量平衡理论估算作物需水的方法和在充分湿润条件下获得的作物系数均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建立作物高效用水和非均匀湿润条件下的需水量计算方法及相应的作物系数值,以满足节水农业发展之需要。

2、水分胁迫对作物的后效性影响及其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的机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利用作物生理特性改进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研究将会更加引人关注

近年来,国内外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方法,如限水灌溉(Limited irrigation)、非充分灌溉(No-full irrigation)与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等等,对由传统的丰水高产型灌溉转向节水优产型灌溉,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各个生理过程对水分亏缺的反应各不相同,而且水分胁迫可以改变光合产物的分配。同时一些研究还表明,水分胁迫并非完全是负效应,特定发育阶段、有限的水分胁迫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是有益的。植物在水分胁迫解除后,会表现出一定的补偿生长功能。在某些情况下,水分亏缺不仅不降低作物的产量,反而能增加产量、提高WUE。调亏灌溉就是基于上述认识,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主动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即人为地让作物经受适度的缺水锻炼,从而影响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的分配,以调节作物的生长进程,改善产品品质,达到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条件下提高WUE的目的。但是,这些方法仅考虑在时间上的调亏或水量的优化分配,没有考虑作物根系功能和根区土壤湿润方式变化对提高作物WUE的作用。大量研究发现根区土壤充分湿润的作物通常其叶气孔开度较大,以致于其单位水分消耗所产生的CO2同化物较低。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对气孔的反应不同,在一般条件下,光合速率随气孔开度增大而增加,但当气孔开度达到某一值时,光合增加不明显,即达到饱和状态,而蒸腾耗水则随气孔开度增大而线性增加。因此,在充分供水、气孔充分张开的条件下,即使出现气孔开度一定程度上的缩窄,其光合速率不下降或下降较小,但可减小大量奢侈的蒸腾耗水,达到以不牺牲光合产物积累而大量节水的目的。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节水新技术,强调交替控制部分区域根系干燥、部分区域根系湿润,以利于交替使不同区域的根系经受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锻炼,刺激根系吸收补偿功能,诱导作物部分根系处于水分胁迫时的木质部汁液ABA浓度的升高,以调节气孔保持最适宜开度,达到以不牺牲作物光合产物积累而提高作物WUE的目的。同时,还可减少棵间蒸发损失和深层渗漏。该项技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节水效果,但这种供水方式对作物WUE的影响和节水的机理以及最优供水模式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在存在土壤次生盐碱化威胁的地区,是否会导致土壤盐分积累,也需要做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分析。

国内外虽然对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水分生产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相继提出了加法模型、乘法模型及加乘混合模型等,但它们大多是缺乏物理意义的统计回归分析模型,17 且水分敏感系数或指数在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水文年间的变化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对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产量与水分关系的研究,建立参数变化比较稳定且具有较强物理意义的水分生产模型,还需要考虑不同土壤肥力和盐分水平对作物缺水敏感指数的调节作用,以实现水肥盐联合调控的目的;同时,需要由研究单点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转向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其分布特征;从传统地研究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转向研究经济作物;而且对于不同作物和不同地区适用的非充分灌溉模式亦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作物WUE基因工程改良的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作物抗旱节水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研究十分活跃,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培育高WUE型和抗旱节水型作物新品种将成为节水农业中一个新的亮点

目前抗旱节水遗传改良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是: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日渐减少,进行作物抗旱节水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及开发利用研究,建立抗旱节水基因库,对抗旱节水及相关性状进行分子标记及基因克隆研究,利用常规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培育抗旱节水新的优良品种。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在烟草、拟南芥、苜蓿、番茄、玉米、大麦、大豆、小麦、水稻等植物上开展了抗旱节水机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抗旱节水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研究。从理论上来讲,能对WUE及其相关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和定位,就能对这些基因进行克隆,凡是能克隆出调控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WUE有关的基因,一定会通过转基因方法进行转节水(高WUE)基因植物的培育和改良,但到目前还未见有直接转WUE基因的报道。由于作物抗旱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与丰产性不易结合,而高WUE特性能将丰产性和抗旱性结合为一体,其育种潜力更大,应用杂交育种和转基因工程培育抗旱节水高产品种是一条新的途径。

农作物抗旱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方面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1)以抗旱节水和水分高效利用的植物品种为核心的生物节水技术是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根本措施。

(2)抗旱节水、水分高效利用及优质、高产等重要经济性状联合筛选、鉴定与新品种选育,是目前植物抗旱节水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抗旱节水特性和水分高效利用特性相互关联而又有所区别。通过单一性状、单一生育时期及个体筛选鉴定出的抗旱品种与生产实际要求差异较大。在生产实践中抗旱不节水品种的推广应用使水资源环境进一步恶化,单一生育时期抗旱的品种由于气候及生态变化的复杂性而导致可应用性较差,个体抗旱节水特 性在群体生产中可能没有优势,脱离经济性状的抗旱品种在推广应用上举步维艰。将抗旱、节水和水分高效利用及优质高产等重要经济性状统筹考虑,建立作物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并进行大规模的联合筛选与鉴定,有利于抗旱节水及水分高效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的发掘及种质创新与利用,提高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选育水平,促进抗旱节水农业技术总体水平的持续提高,也有利于节水农业的持续发展。

(3)建立可操作性强的科学筛选鉴定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是抗旱节水及水分高效利用鉴定和筛选技术的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国内外广大研究工作者在认识植物抗旱机理、提高植物抗旱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作物地上、地下部分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及其遗传规律等,发现不同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之间抗旱性差异明显。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可以在分子水平去深入探讨植物抗旱节水的各种机理。因此,在建立科学的抗旱节水品种筛选鉴定方法与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从多个性状、全生育期、群体三个方面入手,对经济性状、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四个不同水平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分析,势在必行。但迄今为止,科学、可靠、简便、可操作的植物抗旱节水品种筛选鉴定方法与指标体系尚未出台。

(4)抗旱节水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创新是生物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未来抗旱节水研究与开发领域中的重中之重。抗旱节水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创新是现代抗旱节水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历来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各国根据本国的生态条件,对收集的种质资源做了大规模的抗旱性鉴定、评价工作,筛选出了大量抗旱优异种质。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居于世界前列,为进行种质创新和选育优良品种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抗旱种质创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培育出了一批可供进一步育种应用的材料。对这些抗旱优异种质资源和创新材料及部分品种(组合)进行深入筛选,将大大缓解目前不同生产上抗旱品种缺乏的局面。在技术上,目前国内外都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改良植物的抗旱性,常规方法与分子技术相结合将成为今后抗旱种质创新和抗旱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

4、农业节水新技术与产品研发速度较快,一批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农业节水设备与制剂正在走向市场和大面积应用,产品日趋标准化、系统化,高效环保型节水材料与制剂是未来研发的亮点,高精度激光固化树脂快速成型技术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设备的开发水平

地面灌溉技术研究方面,在土壤人渗过程中气阻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水平畦灌、阶式水平畦灌的研究不断深入,传统的畦灌、沟灌也由过去单纯研究灌水技术要素对灌水均匀性、水分深层渗漏的影响,转向综合研究灌水技术要素对土壤水肥运移、对水肥淋失的影响;同时,开发了膜上灌等新型灌水技术,并得到较大面积推广。水平畦灌是田面非常平整条件下的畦灌,要求供水流量大、土地平整精度高,用传统技术难以满足其精度要求,必须在进行大地测量后,采用激光平地技术。该技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被称为是地面灌溉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波涌灌溉利用了致密层在发展中不断减小田面糙率与土壤入渗特性这一客观规律,逐次为以后各周期的灌溉水流创造了一个加速水流推进与提高减渗效果的新接口。浑水波涌灌溉则是利用含沙量较高的水进行波涌灌溉,能够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在地面灌溉激光控制平地技术应用方面,更加注重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结合,构筑更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平台;并将精细土地平整技术应用与灌溉系统的设计密切结合,大幅度提高灌溉系统的运行特性。在地面灌溉实时反馈控制技术方面,将注重对地面灌溉条件下水流运动过程模拟模型进行完善,重点是对考虑田间地面平整状况的二维入渗模型开展充分的田间验证研究工作,实现对地面灌溉水流运动过程更准确地模拟;其次是开发地面灌溉条件下水流运动过程监测专用设备,对水流运动过程实现定点监测,为实施精细控制提供依据;第三是将实时反馈控制技术与目前应用的不同地面灌溉技术结合起来,探讨不同的控制方式,使其成为实用技术,建立起高效地面灌溉系统。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前沿研究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发展趋势主要是将分根交替灌溉的原理与不同灌溉技术形式结合起来,并分别确定最优的供水模式及灌水技术要素的组合,并研制开发相应的配套设备,在田间实现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过程。

在喷、微灌技术研究方面,国外一直非常重视喷灌水肥需求规律及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施肥灌溉应用十分普遍。在微灌水肥高效利用方面,以色列、美国、荷兰等国家对不同作物的施肥灌溉制度和微灌施肥灌溉专用液体肥料进行了20-30年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经研制出了针对多种经济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的专家管理系统。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针对微灌开始了研究和试验示范工作,开展了微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与溶质运移规律、日光温室和大田经济作物的灌溉制度、水肥耦合模式、滴灌施肥技术等研究工作。在喷微灌设备方面,对注肥设备的研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对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养分的运移以及施肥灌溉系统运行参数几乎没有涉及。施肥灌溉自动控制环节薄弱,施肥灌溉软件方面研究严重滞后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国外现有滴灌施肥灌溉自动控制软件也只能在给定施肥量的情况下控制肥液浓度与施肥历时,而未能将作物施肥灌溉制度、土壤特性、氮素运移模式相结合,形成决策、管理一体化的软件。国外由于长期的技术积累,一些著名公司不断有新产品推出。以色列的NETAFIM公司,PLASTRO公司等,开发出了系列化的内镶式、管上式灌水器件,根据所提供的资料,新开发的产品抗堵性能提高,而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国内一些企业,如新疆天业集团、山东莱芜塑料厂等,也有新产品推出,但因缺乏技术支撑,产品性能方面不如国外,而且开发费用高,周期长。在节水灌溉产品快速开发平台技术中,提出的高精度快速成型专用设备是快速成型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没有见到开发成功的报道。特别是微涂层的实现是技术难点,由于受到材料性能的限制,依靠自然流平无法达到很小的层厚,并且受到表面浸润性能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实现,目前正从材料、涂层方法方面力争有所突破。国外正在开发节能型的低压重力式滴灌技术和防堵塞的脉冲灌等技术。地下灌溉由于能显著减少作物无效蒸发(土壤表面蒸发)而特别省水的优点,发展也十分迅速。目前国外利用废旧添加橡胶、塑料发泡剂等研制成功了新型发汗渗灌,并在果树、花卉等作物中开始应用,现正在开展其合理管道间距、埋深及其优化灌水模式、防生物堵塞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喷微灌技术正在朝着多目标利用及运行管理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抗堵能力和提高压力补偿能力以及降低成本的新型灌水器、注肥均匀且注肥浓度可调和操作简单的注肥器、低压位和高性能的自洁高效过滤系统是微灌设备开发的新趋势,微灌系统将进一步注重实现灌溉的智能化、自动化。高精度快速成型专用设备是目前快速成型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快速成型技术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原型制作方面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目前主要向高精度、快速化、以及制作金属功能件方向发展,高精度快速成型机是目前国际发展的趋势。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喷微灌发展表现出以下七大趋势:①不断提高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喷灌面积持续增长,表现在机械化程度高的喷灌机使用面积日益扩大和计算机技术在喷灌系统的应用;②日益广泛地应用新技术(如激光、遥感等),重视提高喷灌质量;③喷、微灌设备向低压、节能型方向发展;④喷、微灌相互借鉴、同步发展;⑤积极开展多目标利用,有效降低单一用途的造价;⑥改进设备,提高性能,开发和研制新型喷头,提高喷灌质量;⑦产品日趋标准化、系统化。

在工程节水技术方面,高精度激光固化树脂快速成型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微小光斑聚焦以及精密扫描系统、微涂层实现方法方面取得了突破,微小光斑(11μm)的聚焦和精密扫描系统的扫描精度在液面达到±0.005μm;解决了迷宫流道特征参数的提取与CAD建模问题;建立了水力自动闸门动态过程模拟模型。

根据中国国情,已研发出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施肥小麦播种机、流量和频率可调坐水种点 灌机、抗旱用行走式轻型喷灌设备、专用直流潜水电泵、大射程旋转式微喷头、长流道新型薄壁微灌带、带离心清洗装置的自动反冲过滤器、带稳压机构的连续精量水动式施肥泵、低压压力调节器、节能异形喷嘴、可调雾化程度及射程的多功能喷头、新型短流道喷头、轻小型喷灌机组、新型中远射程喷头、国产激光控制精细平地铲运设备等节水灌溉设备和系统,其中国产激光控制精细平地铲运设备、专用直流潜水电泵等设备形成定型生产或示范应用。

在节水制剂与材料研发方面,国内学者初步解决了秸杆纤维的溶胀和交联技术,使研发的产品耐盐性超过现有市场产品和文献报导。保水剂的非离子高分子齐聚物接枝工艺和螯合剂处理技术取得了较大创新,使产品的吸盐水率达到40倍,吨成本低于1000元,大豆种子包衣每亩低于2元。研发了生物集雨营养调理剂、纳米混凝土改性剂、多功能生物型种衣剂、新型保水剂、新型防水保温材料、新型填缝止水材料、新型液膜材料、新型高效重金属离子净化剂等节水制剂和材料,其中已有多功能生物型种衣剂、新型高效重金属离子净化剂等产品形成定型生产或示范应用。

一批节水产品初步表现出较强的市场前景和进一步开发的前景。如生物集雨材料及其相应建造工艺,蜂窝管渗流集蓄新产品,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施肥小麦播种机,长流道新型薄壁微灌带,带离心清洗装置的自动反冲过滤器,带稳压机构的连续精量水动式施肥泵,多功能生物型种衣剂,作物根区局部控水灌溉装置,新型液膜覆盖材料,国产激光控制精细平地铲运设备,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孔口灌灌水器和交替阀等将会取得较大突破。

5、灌区水转化与农业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农业水资源系统承载力模型、分布式灌区水转化模型、农业与生态用水的科学配臵及节水高效和对环境友好的农业用水模式等研究将会更加活跃

农业与生态用水的科学配置中有关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主要从物理的水量平衡、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方面考虑,而且主要是针对现有生态系统或生态水文条件,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和水文过程的相互反馈作用以及不同遗传特性物种的水分生产力关系,还缺乏系统的建立在严谨的生理学、生态学和物理学理论及定量的数学方法基础之上的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此外,如何确定分布式灌区水转化模型的有效结构、如何对农业水资源利用在分布式模型中进行有效表达、如何在野外对模型参数进行原位测定和对分布式模型的栅格参数率定,确定区域农业水资源多维调控的决策方法将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6、非常规水将是农业用水中“开源”的主要对象,非常规水资源化及其高效安全利用技术研究方兴未艾

在节水的同时,开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是解决缺水的重要途径,其中污水资源和咸水、微咸水资源以及天然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极为重要。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用水危机的新途径而受到普遍重视。在国外,无论是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如以色列),还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如美国)早已开展了污水资源化的开发利用工作。从地域范围看,污水灌溉的实践则遍及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在经济发达的美国,目前全国50个州中有45个州开展了污水回用于农业的工作,全国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总量约为94×108m3/a,其中60%用于灌溉;气候干旱的以色列,目前全国建有200多个污水回用工程,其污水利用率已达70%,其中约2/3用于灌溉,灌溉用污水水量占总灌溉水量的1/5;突尼斯2000年再生水的灌溉用水量达到1.25亿m3;约旦大多数城市处理后的污水主要回用于农业,灌溉面积近10700公顷;印度自80年代以来,每年用于农田灌溉的污水占城市污水量的50%以上;墨西哥城90%的城市污水回用于农田灌溉,灌溉面积达90000公顷。此外,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如阿根廷、巴西、智利、希腊等国,在污水回用农业方面也有丰富的实践。在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系统中的运移规律和长期的环境效应方面,近20-30年来,在文献中可以见到的国外研制的土壤中氮素转化和运移模型已有10种以上,但缺乏以大气-土壤-植物-地下水系统为统一体的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以及适宜于当地水土条件的咸水灌溉成套技术体系(地上、地下工程,灌溉技术)和运行管理模式。至于区域性咸水利用和改造的研究方面—包括合理的咸水开采水平、开采条件下浅层咸水资源的评价方法、地面水(淡水)与地下水(咸水)联合运用与调度模式、长期利用咸水灌溉后的环境影响、安全控制指标体系、风险分析及其监控测报系统等尚待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污水灌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许多国家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农业与生态环境等领域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污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量和耗水量的计算模型以及对污水灌溉响应的产量模型;污水灌溉对植株、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如污水灌溉对土壤水分物理参数的影响、污灌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壤中有害物质(重金属、硝态氮和盐)的时空分布特点、盐分和污染物(重金属及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运移、转化、吸附与积聚等动态过程、重金属在植株中的富聚规律;污水灌溉条件下,灌溉水中盐分含量与盐分组成对作物吸收养分的影响及考虑盐分影响条件下作物吸收养分的数学描述;作物污水最优灌溉模式与应用技术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和有害物质从根系层淋失和有毒物质 23(重金属)在作物中累积为目标,根据作物蒸腾强度和土面蒸发强度调控污灌量,并根据农作物对污水灌溉响应的产量模型和不同灌溉技术,确定相应的最优污水灌溉模式(包括灌水量、灌水时间和灌水次数)。

在雨水集蓄利用方面,国际雨水利用技术已从过去经验的总结,向现代高技术的应用和工业化技术产品生产方面转变,比如德国的塑料窖体生产等;在涉及的领域方面,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畜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逐步开始对雨水资源化和水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进行探索。与集蓄雨水高效利用相配套的免耕技术及机械化机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半干旱地区的播种出苗和灌溉问题,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尚未突破。雨水集蓄利用的方式、材料和技术发展落后,雨水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十分薄弱,已难以适应集雨工程迅速发展的需求。

现代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以及智能决策系统、工程设计软件等先进技术已成为集雨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现代集雨工程要求其集流方式和材料不但要具有高效、低成本、可靠的特点,而且正在向新型方便、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方向发展。HEC土壤固化剂、高掺量粉煤灰、有机硅喷涂型高分子化合物、草皮苔藓等极可能成为性能优良的新型集雨材料。在窖体设计上,将发展不同规格尺寸的可移动窖体系列产品;在技术的应用上,更加注重水环境的协调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雨水或分散的零星水源的行走式节水机具将朝着标准化、系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7、高新技术在农业节水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3S技术的应用将全面提升农业节水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数字渠道、数字灌区的发展将大大促进精准灌溉和农业水资源精准调度的实践

3S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数字渠道、数字灌区等概念。在灌区用水管理中,综合各种预测技术、优化技术的灌溉用水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开始在我国灌区大面积应用,使灌区的灌溉用水实现了由静态用水向动态用水的转变,为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实现渠系优化配水的要求,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渠道水量、流量实时调控的研究也在国内外逐步兴起。灌区用水管理系统方面,已逐步转向研究将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和地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的灌区节水灌溉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特别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基于田间水肥等生产要素的巨大差异性,利用GPS和G1S、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精细准确调整灌水施肥的精准灌溉技术研究,为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投入,充分挖掘田间水肥差异性所隐含的增产潜力创造了条件。在作物水分监测指标方面,将重点寻求建立能在不同湿度环境、不同天气条件下使用的基于作物冠层温度的作物水分胁迫诊断指标,并随着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基于作物冠层温度的作物水分胁迫诊断技术的应用将与精准农业其他技术融合,设备从手持式的方式发展到与其他设备有机结合的机载式发展。基于“3S”技术的精量灌溉适用平台和数据管理软件以及作物生长决策模拟模型的开发会更加引起广泛关注。支持农田信息实时采集的各种传感技术和传输技术将得到更快发展。

8、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方面更加重视工程措施、农业措施与管理措施有机结合,形成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并向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定量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强调因地制宜选择和配臵各种节水技术;注重建立有利于发挥节水管理者和用水受益者双方积极性的节水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有关节约用水的法规,实施依法用水和管水

节水农业的发展正在由采用单一节水技术转变为高度集成的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体系,发挥各种节水技术整体效益的方向发展。注重蓄水、增水、保水、高效用水四个方面技术的综合集成,同时注重水利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工程节水“三管齐下”。根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类型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模式。建立有利于发挥节水管理者和用水受益者双方积极性的节水管理体制,完善有关节约用水的法规,实施依法用水和管水,使水资源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努力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9、节水农业的野外定位试验研究和基础数据积累得到更加重视,并注重试验仪器的通用性和先进性以及观测方法的规范化,在野外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组织了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协作研究

国外一般的农业节水科研单位均具有进行土壤、植物、气象、水资源等观测的仪器设备,如观测土壤含水量和土水势的Trase6050x1时域反射仪、管式TDR土壤水分测定仪、中子仪或EnvironScan土壤水分测定仪、Gopher电容式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水分压力膜仪、离心机等;用于观测植物生长与水分生理指标变化的步入式人工气候室、人工气候箱、多用红外测温仪、植物生理监控系统、茎流计、冠层分析系统、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植物水分压力室、植物根系测定系统等;用于土壤盐分、养分和水环境测定的土壤盐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仪、便携式水质测定仪等;用于农田小气候测定的自动气象站、波文比系统、土壤热通量板等;还有测定植物蒸发蒸腾量的大型称重式蒸渗 25 仪等。并建有许多长期定位观测和野外实验台站,试验研究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水平高、连续性好,一般的野外试验观测大多是靠预先安设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蓄电池和太阳能充电板进行连续自动观测和数据记录,研究人员只需每周、半月甚至1月到试验现场用笔记本电脑取一次数据或检查蓄电池的状况,试验研究人员对环境和植物生长干扰较小。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对诸如作物需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等基本数据的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积累,有的试验连续坚持几十年,为节水农业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积累。

小结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形势的加剧,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正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选择。国内外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态势和技术走向表明,现代信息科学、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等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正深刻地影响着节水农业技术的进程,基础理论不断取得突破,单项节水技术逐步走向综合,节水农业技术目标呈现多样化,节水农业高技术平民化和大规模应用,使节水农业技术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我国由于特殊的区域资源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节水农业技术呈“金字塔”格局。未来20年,我们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标准化升级,提升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整个平台的水平,也要在基础理论和高技术领域力争实现重大突破,为转型期农业发展的水资源保障和建立中国特色降水高效农业技术体系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

国内优势领域及技术瓶颈分析

一、概况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不仅提出了节水农业发展方向,而且制定了中长期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增加了对节水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另外,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入全球农业一体化生产时代。在贸易自由化的框架下,可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粮食库存和供给,实现粮食安全,从而有条件鼓励和支持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更多地生产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和动物性产品,实现农业结构性节水。这一切为我国的节水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20年来,特别是在“九五”期间,我国在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节水灌溉与旱作节水示范、节水农业前沿与关键技术研究、节水农业关键设备与重大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十五”期间,在科技部组织的节水农业重大专项中建设了15个不同类型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示范区,把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推进到了新的水平。尤其近5年来,我国在节水农业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研发项目,提高了我国节水农业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水平,推广了先进实用的技术,开发出一系列节水农业新产品与新材料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在节水农业应用基础及前沿与关键技术领域,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养分迁移规律和调控理论以及作物非充分灌溉理论与模式,特别是在农田水分转化规律、根冠信息传递与信号振荡、水分养分传输动态模拟、作物需水规律与计算模型及抗旱节水机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节水农业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取得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技术、高效输配水技术、田间节水灌溉技术、灌溉用水管理技术、农田高效用水技术、保水保肥的农田耕作制度、节水抗旱作物栽培管理技术、作物抗旱特性改良与利用技术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并在农业生产中加以组合应用,产生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益。

在节水农业关键设备与重大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的一批科技成果已完成产业化开发,批量生产了行走式局部施灌机、旱地蓄水保墒耕作机具、轻小型喷灌机组、喷微灌设 备、波涌灌溉设备、农田量水设备、各类输水专用管材和管件、防渗材料与防渗施工机械、抗旱节水生化制剂、液体地膜等,为节水农业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在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模式与示范方面,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高效输配水技术、田间节水灌溉技术、用水管理技术、农田高效用水技术、保水保肥的耕作制度、作物抗旱特性改善和利用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取得的科技成果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体系,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大面积应用,产生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近5年来,我国在节水农业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研发项目,主要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开展或完成对提高我国节水农业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水平、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开发节水农业新产品与新材料并实现产业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推动了节水农业领域的科技进步,使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一定的优势。

二、优势技术领域分析

1、大田作物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及作物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的总体水平进入了国际前列,并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节水高产效果,对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率先开展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与非充分灌溉制度的研究,揭示了水稻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蒸发蒸腾量“滞后”及水稻在生育的早、中期受旱再恢复灌溉后,耗水与植株生长“反弹”的机理,并提出了充分利用此效应的节水、丰产原理与方法。系统研究了水稻缺水敏感指数的时空变异规律。“水稻浅、湿、薄、晒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水稻非充分灌溉原理研究”、“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等成果在广西、江苏、安徽、湖北、河北、宁夏等地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其推广的规模和取得的效益在国际上还少见,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华北、西北等地科研单位通过田间试验观测和优化分析,研究提出以节水增产为目标的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按照作物生长期灌水的最佳效应,以提高单位水的生产效率为目标,从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上进行调控,尽可能减少非关键性的灌水次数与灌水量,达到既省水又增产的目的。这种优化后的冬小麦灌溉制度,比常规每公顷节水1200~1500m,是缓解北方冬小麦产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即RDI)是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现

3的一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其基本思想就是基于作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受到遗传特性或生长激素的影响,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主动的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即人为地让作物经受适度的缺水锻炼),从而影响其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的分配,达到提高其经济产量而舍弃营养器官的生长量及有机合成物的总量,同时因营养生长减少还可提高作物种植密度,提高总产量,减少棉花、果树等作物的剪枝工作量,改善产品品质。国际上有关调亏灌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果树和西红柿等蔬菜作物,对大田作物的研究较少。我国学者探索了大田作物调亏灌溉技术的节水增产机理,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不同地区条件采用的大田调亏灌溉综合技术模式。建立的玉米、小麦、棉花等大田作物的最佳调亏灌溉综合技术体系,已在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河北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我国科技人员作提出的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Controlled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APRI)节水新技术体系, 强调交替控制部分根系区域干燥、部分根系区域湿润,以利于交替使不同区域的根系经受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锻炼,刺激根系吸收补偿功能,诱导作物部分根系处于水分胁迫时的木质部汁液ABA浓度的升高,以调节气孔保持最适宜开度,达到以不牺牲作物光合产物积累、大量减少其奢侈蒸腾耗水、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时,还可减少再次灌水间隙期间棵间土壤湿润面积,减少棵间蒸发损失;因湿润区向干燥区的侧向水分运动而减小深层渗漏。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在田间可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交替给局部根区供水来实现,主要适于果树和宽行作物及蔬菜等条件。该项成果是多学科相关领域交叉渗透后产生的新生长点,突破了传统的作物用水方式和节水理念,实现了节水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促进了从传统的均匀灌水或固定区域局部灌水方式走出来,由仅考虑时间上的调亏或水量的优化分配转变为把根系空间湿润方式与作物节水联系起来,为旱区农业节水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成果大面积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节水效果,丰富与发展了农业节水的理论与实践,对推动农业节水研究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辣椒根系分区交替滴灌比固定局部区域滴灌在灌水增加不显著的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5.82%;与两边根区同时滴灌的减少灌水40.91%,水分利用效率增加69.33%。垂向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比常规单纯地下灌溉和地表灌溉平均增加11.87%和19.02%。控制性玉米根系分区隔沟交替灌溉方式,经在甘肃民勤沙漠绿洲区年降水110mm的地区推广应用,玉米生育期灌溉定额仅为2100m/ hm,作物水分生产效率达2.93kg/m(是常规畦灌的1.7倍,常规沟灌的1.3倍),产量达12750-13500kg/ hm,节水40%左右。

329

2、节水灌溉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能力提升较快,在干旱区膜下滴灌设备开发和应用技术体系、行走式抗旱节水机具与轻小型喷灌机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提供了新的内容

在节水灌溉技术与产品研发方面,我国自行研制的各种喷灌机具、微灌设备、滴灌材料等,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喷灌设备的系列化、标准化更加完善,大中小型喷灌机组已形成系列,管材、管件配套齐全,各种形式的喷灌系统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已积累了整套比较成熟的技术。现在喷灌设备的制造,全国已有一批定点生产厂家。并建成了产品质量监测站,对质量进行监控。风力对喷灌的影响,坡地喷灌的技术参数等项研究,也取得了新成果。轻小型喷灌机组、人工移动式小型喷灌机组、移动式抗旱节水机具等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喷灌技术与设备成果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2000年底全国喷灌面积累计为245.9万hm2,其中,仅“九五”期间就新发展145万hm,使喷灌面积比重由1995年占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的8.12%增长到16.87%, 五年增加了8.75个百分点。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展了以坐水种为特色的播种机械的研究,开发了穴播穴灌、条播条灌机械设备, 解决了春播出苗的困难。另外,国内微小型行走机具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主要是由农机厂生产的小型拖拉机拖动的简易设备。

微灌设备产品研制成绩显著,形成了灌水器、管材与管件、净化过滤设备、施肥设备、控制阀及安全阀等五大类设备产品系列,配套比较齐全,品种规格较多。灌水器的品种规格不断增加,由单一的滴头发展到微灌管(带)、微喷头、小管出流器、渗灌管等产品,部分产品初步形成系列化;管材、管件的材质和制造工艺有较大改进和提高,品种规格大幅度增加,比较齐全;净化设备种类和品种规格有了较大进展,由单一的筛网式过滤器,发展到迭片式、离心式水砂分离器、砂石过滤器等产品;施肥设备产品种类及品种规格不断增加,由单一的压差式施肥罐发展到文丘里施肥器和注入式施肥装置等产品;控制调节阀基本配套;微灌工程用自动化控制装置研制成功并开始应用。微灌工程管网计算与设计方法研究有所突破。特别是微灌工程设计软件成果,不仅提高了我国微灌工程设计质量水平和工作效率,而且科学合理地降低了工程投资。微灌技术应用研究与设备研制成果得到了较大面积应用推广,到2000年底全国微灌面积已达23.6万hm2(其中,“九五”期间新发展14.53万hm2),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管道化灌溉技术有新的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经过攻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其技术30 成果获得部门和国家的奖励。这项技术从规划、设计到设备制造,已形成系列,其中关键技术设备,如薄壁塑料管、双壁塑料管及混凝土管现场浇筑制管机具的研制,都具有开创性。从1981年来的20多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发展,到2000年底全国灌溉用输水管道累计长度约为88.5万km,灌溉面积已达590万hm。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地区的河北、山东、河南、北京、天津等省市平原井灌区和部分稻田灌区,近几年山西、内蒙、陕西、新疆等省、自治区也有了较大面积的发展。

新疆在地膜覆盖作物上进行膜上灌溉试验,取得了节水、增产的效果,目前已在大面积上推广应用;膜下滴灌也作为灌溉技术的一场革命,引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膜下滴灌目前已在新疆干旱区应用160余万亩。

23、雨水集蓄利用与旱地节水技术发展较快,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体系,为我国干旱缺水地区人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单产,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人们就利用窖水点浇玉米、蔬菜等,突破了原来只用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观念。在80年代后期,这一思路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发展庭院经济和大田作物需水关键期的补充灌溉。1988年以来,甘肃省在中东部干旱缺水地区开展了雨水利用试验示范研究,并将其成果进行推广;1995年在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1997年制定并出版了《甘肃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标准》。同一时期,宁南山区实施“窑窖农业”,内蒙古自治区在准格尔旗和清水河县进行了“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试验示范研究,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贵州等省亦进行了雨水利用试验研究。“九五”期间国家攻关计划中设立了“人工汇集雨水高效利用技术”和“集雨节水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并在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中设立“半干旱山区天然降水高效富集利用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课题,在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中集流面的集雨效率、蓄水工程的形式和结构、雨水集蓄系统的应用模式、水质问题、节水灌溉方式、非充分灌溉及有限灌溉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和灌溉制度及效益等问题上都取得了大量成果。2001年我国正式编制出版了国家行业标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这是世界上在此方面的第一部正式技术法规。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从80年代后期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建成水窖、水池、小塘坝等小微型工程1200万处,蓄水160亿m3,初步解决3600万人的饮用水问题,为近266.7万公顷旱作农田提供了补充灌溉水源,使近3000万人有了较稳定的水利条件,开始摆脱干旱缺

水的束缚和困扰。这项技术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目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已不单单是一项普通的微型水利工程,而成为干旱缺水地区人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单产,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速度极快,规模空前。我国自80年代末期开始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大致经历了试验研究、试点示范、推广应用三个阶段。雨水利用方式主要以就地、迭加和异地利用为主,其中异地利用方式在近年来占主导地位。比较常见的有“集流场+存贮设施+利用方式”所组合而成的集流灌溉系统,而集流场目前最常见的则是水泥路面、柏油马路,以及其它各种硬化地面。我国的雨水利用,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开始由传统的雨水利用技术,向高技术的应用和工业化生产发展。在集雨材料方面,更加注重环保型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利用。在储水技术与材料方面,强调现代工业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生产。雨水利用技术,以局部集蓄与局部利用为主,强调因地制宜和多元化发展,在对雨水收集利用的同时,更加强调水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上下游水资源的协调与平衡问题。

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我国传统旱地农业,面对旱区土地人口承载量远超出FAO公布的世界平均水平且呈不断上升趋势的困境,通过大力发展以降水高效利用为主的旱作节水技术,使我国现代旱地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水、肥、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旱地农业正向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产和经济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转变,使我国北方旱农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80年代以来,不同干旱缺水地区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引种、筛选、推广一大批农作物优良品种,使试验区所在县、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全部更新一次,初步实现了良种化和作物合理布局;建立并推广了以粮食作物为主体的10大抗逆、稳产、增产的配套技术体系,使以试验区为中心及其所在县、地区的粮食作物单产提高15%~22%,粮食WUE提高30%以上;提出了有机、无机结合,无机促有机,增施肥料,扩种绿肥,粮草、粮肥轮作和秸秆还田等培肥更新地力,消除缺磷少氮障碍的一整套培肥地力技术体系。同时在以肥调水,以水促肥的旱地农田水肥调控管理技术取得一定的突破;初步建立了以保土、保肥、保水为中心的保护性耕作体系,并在少(免)耕结合覆盖机械化耕作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提出了非耕地集雨径流和农田微生境集流技术及其集水节水灌溉技术,为旱农地区提高降水利用率开辟了一条新路;优化集成了保水剂-蒸腾抑制剂-生物覆盖相结合的抑蒸减耗,提高降水利用效率的生物、化学抗旱技术体系;在不同类型地区旱地农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初步建立了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偏旱区等3个主要类型的8个试验区为中

心及其所在县域的农牧结合、农林牧综合发展优化模式和技术体系;旱地农业的应用基础和调控技术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改善作物抗旱性和WUE的机理和途径研究取得进展;初步探明了不同类型旱农地区农田水分动态规律、水分生产潜力;在干旱动力学分析和旱情预测预报模型研究跟踪国际先进水平,提出了农田水分调控技术和旱地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开发途径;研究提出了旱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在水分胁迫下,水肥耦合效应、模式及机制,提出了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基于土壤养分和水分变化的施肥技术模式。

4、我国有丰富的抗旱物种资源,筛选和创制出了一批重要的抗旱节水的优异育种新材料,为抗旱节水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育种的物质基础。从传统育种工作来看,育种工作实际上就是对种质资源的科学加工;对种质资源了解得越透彻,越容易选出适宜的亲本材料;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越大,育种家的天地就越广阔。正因为种质资源在作物品种改良中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种质资源工作。以小麦为例,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一些国家和科学研究组织就开始了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和利用。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就对世界5大洲60多个国家的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小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及其所属的有关国际农业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例如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ADAR)等国际农业组织都在种质资源收集、研究和利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小麦遗传改良工作的发展。

目前,我国国家种质库保存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食用豆等农作物品种资源约38万份,保存数量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作物栽培历史,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选择积累了大量优异的地方品种,这些材料具有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高度抗性和耐性,以及优良的品质等特性,受到世界作物遗传育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先后对国家种质库保存的小麦、玉米、水(旱)稻、高粱、谷子的7.9万份种质进行了初步的抗旱性鉴定评价,筛选出强抗旱种质近4千份,为抗旱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利用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同时,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抗旱、节水性状鉴定、评价技术资料,为鉴定和发掘优异种质资源、筛选抗旱节水作物品种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包括抗旱节水相关形态、生理生化、遗传、分子等指标,以及室内、室外抗旱性鉴定方法等。

国内种质资源对各种逆境的抵抗能力强。我国辽阔的国土资源和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33 积累了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其中对干旱等逆境条件的强烈适应性和抗性等尤为突出。

三、瓶颈分析

从总体上说,虽然我国的节水农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农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农业节水工程硬件建设水平落后发达国家30-50年,在节水灌溉设备研发、污水资源化利用、城市雨洪利用、精准灌溉等若干领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有关研究的长期定位观测与数据积累、试验仪器设备、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节水领域科研水平的提高。

我国农业节水领域研究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落后,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试验研究网络还未形成,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对诸如作物需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等基本数据的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积累,有的试验连续坚持几十年,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很不够。

我国的节水农业技术虽然具备一定的基础积累,取得了一些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重大的技术瓶颈,尚不能为建设现代节水高效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主要表现为:

1、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节水农业试验与监测网络还未形成,缺乏节水农业发展的基础数据积累和对农业用水状况的有效监测与控制,严重制约了节水农业区域布局和不同地区节水技术优化选择的研究

我国农业节水技术领域研究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落后,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试验研究网络还未形成,特别是试验仪器设备条件除了个别中央科研单位和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可与国际水平接轨外,大多数的科研单位和高校在该领域的试验条件还相当简陋,影响了试验数据的精度,而且由于仪器设备落后和投入不足,我国实验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程度低、连续性差,试验大部分靠人工进行,人为干扰较大。同时,由于没有有效的农业用水状况监测体系,对不同地区、不同灌区的用水水平和节水状况不能有效监督和控制。还有,尚没有建立起国家级的节水农业技术综合研究中心,还没有建立起国家级和省、地、县、乡级的层层分工协作的、完善的节水农业试验台站与信息监测网络及节水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上述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农业节水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不同区域的灌溉水利用率、渠系水利用率、田间水利用率、降水有效利用率、作物水 34 分利用效率等参数还缺少准确的确定方法和多年的基础数据积累;特别是对不同植物群体在不同水文年份、不同灌水技术条件和不同的亏水灌溉水平下的耗水规律及区域变化还缺少科学数据的积累。严重影响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目前,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的同时,对作为农业节水发展重要基础之一的节水灌溉试验与监测工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由于缺乏灌溉试验成果的指导,没有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节水灌溉技术参数、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可采用,加之对不同区域的灌溉用水和节水效果缺乏监测与评估,严重制约了我国节水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我国国家节水灌溉试验与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是由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和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迫切性所决定的。新形势下国家节水灌溉试验与监测网络,应该建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节水灌溉理论与新技术的研究中心(基地),承担全国性的或区域性的节水灌溉理论与新技术协作研究,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接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生与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实习和试验,通过和国际及国内高校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提高节水灌溉试验与监测站的研究水平;应该建设成为我国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中心,根据不同站所代表的条件,示范与推广适合当地条件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成果,为区域节水灌溉发展服务;应该建设成为我国节水灌溉试验基础数据中心,进行长系列资料的连续试验,定期进行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整编,积累系统的资料;应该建设成为我国权威的节水灌溉效果监测与评估中心,以国家节水灌溉试验与监测网络为依托,建立节水灌溉效应监测评估系统,定期监测和发布全国不同区域节水灌溉的效果,评估不同区域节水灌溉的现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应该建设成我国节水灌溉理论与新技术的培训中心,应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不同级别站的任务,面向不同区域与不同层次进行节水灌溉理论与新技术培训。应加强国家节水灌溉试验与监测网络的技术标准建设,统一试验与监测方法。根据新形势对国家节水灌溉试验与监测网络的新要求,建立新的《节水灌溉试验与监测规程》,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节水灌溉试验与监测,保证不同试验与监测站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2、节水农业基础研究薄弱,特别是对节水农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从纯基础到应用层面的应用基础研究还很欠缺,在农田尺度水分高效利用的应用基础、区域节水高效和对环境友好的农业用水优化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深度还很不够,已成为影响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节水效益的重大瓶颈

我国对农业节水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未给予足够重视,农业节水工作还缺乏科学的应用基础理论指导和前沿技术储备。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是要提高农田尺度的灌水效率、土壤储水保水效率和从单株到群体水平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这不仅涉及到农田SPAC中的界面过程、水分传输和系统反馈机制、水分调控途径以及作物高效用水的需水过程与指标,作物高效用水的理想根系构型和理想株型及最优群体结构,单株—群体—农田水分迁移转化与水分利用效率转换的尺度理论,基于土壤、作物、微气象信息采集及可用灌溉水量条件预报的农田尺度水分高效利用优化模式的数字化设计理论等一系列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特点的重大应用基础理论问题。但目前还缺乏对上述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严重影响了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

对“如何通过作物根系构型与吸收功能、节水高效作物理想株型和群体结构及根冠关系的研究,探讨有利于根系吸收功能充分发挥的理想根系构型和节水型理想株型的特征指标,提出建立合理根冠关系的途径?”“如何通过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评价模型及持水、供水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探索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和改进土壤水库持水、供水功能的调节方法?”“如何通过作物适度缺水的补偿效应和作物水分产量模型、不同尺度作物需水估算模型耦合、不同灌溉方法条件下水流在田间运动的过程与定量模拟模型等的研究,提出构建农田高效用水环境的时空精量控制灌溉的新理论和农田尺度高效用水的可控指标体系?”“如何通过农田SPAC水分迁移转化的界面过程与尺度理论的研究,为不同尺度水转化过程的定量模拟和节水调控提供有力的工具?”“如何通过农田尺度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作物、微气象数据和可用灌溉水量响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构建基于土壤、作物、微气象信息采集及可用灌溉水量条件预报的农田尺度水分高效利用优化模式的数字化设计理论,促进农田尺度用水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研究。

对诸如节水引起的区域水循环与水平衡改变是否会加剧西北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的环境退化?喷灌节水还是浪费水?渠道防渗标准是否越高越好?如何通过作物区域耗水分异规律科学确定区域节水型农作结构?等与农业节水有关的问题还缺少建立在科学试验基础上的探索。

3、根据不同地区特点研究的单项农业节水技术较多,但如何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适合不同地区采用的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定量化、集成化的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仍然是制约我国农业节水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节水农业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水利、农艺、工程和管理技术的整体融合与合理配套。但现状往往是在各单项技术之间缺乏有机的连接和集成,缺乏适宜于不同区域水土条件的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体系和应用模式,导致多项技术的节水增收效果并不比单项技术

显著的局面。我国节水农业中的技术有机集成度低、整体配套性能差的问题由来已久,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整体效益难以发挥。

我国在农艺节水技术领域取得的很多成果在研发阶段表现出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收效果,但在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中,却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产品、配套的应用设施和规范化的技术(产品)标准,而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国农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缺乏了农业机械等配套设备的农艺节水技术,不仅实际应用操作复杂,难以掌握,且技术成本的增加使得其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4、节水农业设备与产品功能单

一、性能不稳定和耐久性差,严重影响其大面积的应用;材料与工艺研究水平的滞后,是影响我国节水农业重大产品与关键设备研发与产业化水平提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我国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中的大宗产品多仿制国外,其中的关键技术和工艺不过关,市场竞争力差。由于从事节水灌溉设备生产的厂家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设计研制开发能力有限,产品质量欠缺。又由于引进技术和国产设备在规格和制式上的差异,造成国产节水灌溉设备的通用性、兼容性、互换性、多功能性较差,导致节水灌溉工程的性能不完善、质量低下。在管材管件、灌水器、灌溉控制部件、过滤器和施肥装置方面均存在规格少、质量差、产品配套水平较低等问题。

在管材管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品种规格少、质量差、产品配套水平较低,部分附件性能质量差。如内承插和外承插连接件规格欠缺,四通、三通和变径接头无突变件;Φ50以上的内承插管件易断裂漏水,结构不合理,材质差、强度低、加工粗糙。据1999年水利部组织抽测结果:喷灌用11种铝合金管材只有1种合格,11种PVC管材只有5种合格。另外,现有管材、管件规格多为Φ200mm以下产品,大于200mm规格的管材、管件少且不配套,仅为起步阶段,缺少适合我国中型灌区中、高压输水用大管径管材、管件等产品;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器材产品仍处于“低压管道输水”阶段。部分附件如出水口止水附件密封性差,关闭不严,常发生漏水现象;②“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低。特别是给水栓出水口向田间沟畦口放水的配水装置部件未形成产品;在灌水器方面:品种规格少、系列化程度和配套水平低、质量不稳定。1999年水利部抽测结果显示,15种喷头有一半以上不合格。2000年第一季度水利部两个检测中心抽检了3种品种,只有一种合格,合格率仅为33.3%。

在灌溉控制部件、过滤器和施肥装置方面的问题是:塑料球阀、压力流量调节器、排气阀等品种规格少,未形成系列化,加工较粗糙,品位较低;过滤器和施肥罐产品品种规格少,37 内密封性差,大容积化肥罐和大型过滤器装置等仍是空缺。

我国目前已基本能生产节水农业所需要的各类产品,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仍然没有从小生产方式中脱离出来,因此技术研发的部分成果难以产品化,阻碍了产业化的实现。与节水农业相关的产品和设备,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国家和地方项目的实施与开展,导致企业行为不足,无法真正走向农村这一广阔市场。由于汇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流的综合型节水农业的企业还很少,节水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很难形成,与农业节水相关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

5、作物抗旱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不够,缺乏快速、高效的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与指标,限制了对大批量种质资源快速、准确的鉴定评价,制约着对优异抗旱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我国抗旱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低,种质创新工作亟需加强。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农作物抗旱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工作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对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不足,自从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开展作物种质资源工作以来,我们的大部分力量投放在对种质资源的收集、编目、繁种及入库工作中,仅仅对多数材料的外部形态性状进行描述记载,部分材料进行了抗旱、抗病、品质等性状的初步鉴定。但是,由于研究力量和研究技术的限制,对于多数材料的抗逆及品质等特性还未进行鉴定评价。因此,迄今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在现存的种质资源中,有多少材料具有哪些类型的优良特性,因而极大地限制着对优良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对优异基因的发掘利用起步晚、进展慢,这是我们与先进国家差距最大的问题。由于研究经费、研究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在优异新基因发掘利用方面我们才刚刚起步,远远落在发达国家的后面,从而使国外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品种及其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其中不乏从我国种质资源中发掘的优良基因的品种和产品。(3)对国外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库存种质资源中的国外引进种质比例只有20%,种质资源的引进工作亟需加强。

在作物抗旱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方面的瓶颈是:(1)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数量多,抗旱性精细鉴定评价少,收集保存了大量作物种质资源,但由于人力、物力,尤其是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指标的局限性,只对部分材料进行了抗旱性的初步鉴定评价。(2)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指标多,高效方法指标少,缺乏快速、高效的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指标,限制了对大批量种质资源快速、准确的鉴定评价,制约着对优异抗旱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3)抗旱性鉴定评价的设施落后,鉴定评价体系不完善,近年来国家在作物抗旱性研究方面投入了一定

的资金,但由于投资强度较小,研究单位无力建设完善的大型抗旱性鉴定基地及设施。(4)抗旱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低,种质创新工作亟需加强,种质资源研究人员与抗旱育种工作者沟通少,抗旱种质资源创新工作基础薄弱,育种工作者抱怨种质研究工作者提供的抗旱种质不好用或者不能用,种质研究工作者又苦于没有精力进行大规模的种质创新。直接影响了对种质资源中优异抗旱基因的利用。

6、农业节水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节水管理信息采集、传输的可靠性差,基于遥感监测或者单株作物检测的电信号与其他信号和作物水分信息关系的时空变异性,缺少依据土壤、作物、微气象数据和可用灌溉水量预报的农业高效用水优化模式的数字化设计软件,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投入与产生节水效益之间的不匹配,已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常规节水技术水平的重大技术障碍

目前,我国节水农业信息化程度,从总体上讲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采集点少、手段落后。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型灌区平均0.37万hm有一个水位、流量观测点,单位测点控制渠道长度94km。靠如此稀少的观测设施,根本无法对用水户的用水量进行实时监控。其他的观测项目如水质、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作物长势等更少。同时,观测手段也相对落后,现在灌区大部分仍是采用简单的、经验的方法进行观测,测量精度较低。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水流的各项特征指标和灌区节水管理所需的其他信息,使得用水调度大多凭经验进行,大多数灌区不能动态制定用水计划,无法适应水情、作物种植结构等的变化情况,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无效放水。(2)信息传输手段比较单

一、落后。目前,大多数灌区的信息传输手段限于传输模拟信号的电话线,监测的水情、墒情和作物长势等信息只能人工通过电话或整编后的纸媒介进行传输,时效性差,难以满足实时调水的需求。(3)灌区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技术水平亟需提高。部分灌区也尝试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建设,但由于灌区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差,使得建成的信息系统使用难、管理维护更难,无法充分发挥已建系统的作用,更兼新老系统共同运行,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灌区工作人员的负担。时间久了,已建系统逐渐老化、落后,人们也对信息化的效益产生了怀疑,系统无法进行更新改造,逐渐淘汰,灌区管理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4)重硬件、轻软件。在具体工作中还有只重视硬件投入,不重视软件开发的倾向。这不但使得硬件不能充分发挥效力,系统的操作维护困难,而且资料的整理分析等后续工作还需要手工操作,没有真正减轻工作量。(5)节水农业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信息的共享性差。同时,各

2灌区重复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很大的浪费。(6)我国节水农业信息化的产品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没有真正形成产品。(7)节水农业信息化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差。

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节水技术水平方面,(1)由于作物种植、耕作栽培、灌溉施肥管理措施、气候因子、土壤性质诸多因素的空间变异性的存在,致使土壤水分存在很强的空间变异性;同时,由于基于土壤特性的传感器技术测量土壤水分只能采用离散点的方式实施土壤水分状况监测,所以,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规律研究,从点到面(点尺度-田间尺度-区域尺度)的尺度转换理论与方法是实现土壤水分监测信息化的重要基础。目前存在的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或者说已经取得的一些理论进展远没有达到实现信息化应用的水平。(2)实施的土壤水分状况监测可以为从点尺度到区域尺度的实时(real-time)灌溉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但是,对于在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的土壤水分状况的预测无能为力。同时,目前的土壤水分预报模型以点尺度模型为主,在田间尺度、区域尺度问题的应用上存在许多问题。点尺度模型研究和区域尺度扩展理论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区域尺度的土壤水分预报模型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个途径。(3)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区域作物水分状况监测、区域作物耗水量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但是,如何利用遥感技术和农田生态系统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区域作物耗水量预测、区域农田土壤水分状况预测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4)无论是在点尺度上还是在区域尺度上,监测数据与模型的融合技术是实现实时监测与预报有机结合的重要技术环节,也是最终实现农田土壤水分监测与预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5)如何实现监测数据、预报模型、尺度扩展理论、GIS技术、遥感信息的有机结合,其中的理论和方法中上存在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是最终实现农田土壤水分监测与预报信息化的应用基础。

7、节水农业发展政策和制度研究方面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节水技术应用和提高效益的重要因素

从当前节水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许多节水技术措施在投入产出方面的表现都不是太好,这样就很难调动最终用水者采用这些节水技术措施的积极性。由于经济效益不好,许多地方政府和水管理部门因此缺少了推动节水农业发展的主动性,形成了许多地区节水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和行政驱动的局面,这样就很难保证节水农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影响节水技术实施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有节水技术本身的原因,有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有水管理方法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其中影响最为突出的包括如下几点:①灌溉用水计量和收费方式与节水的需求不相符合;②节水技术的投入与运行成本与节水收益的

不相匹配;③节水活动投入主体和收益主体的严重错位;④水权分配与交易机制尚未建立,满足不了节水农业发展的需求。政策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显然已超越了农业节水技术的范畴,但对农业节水发展的影响更大,不解决这些问题,即使再有效的节水技术也很难得到长期推广应用。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建立节水投入补偿机制,并逐步发展与完善水权的分配与转让机制,通过水市场的调节,激励各地用水户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农业技术措施,保障节水农业的持续发展。

小结

建国以来,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遵循水旱并举的总体思路,在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两个方向领域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保障了众多人口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安全。根据我国国情,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节水农业技术,在抗旱节水品种选育与应用、雨水蓄积与高效利用技术、改进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覆盖技术、旱作节水与高效种植技术、大田滴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同时,积极跟踪国际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在引进、吸收和消化的基础上,使节水灌溉设备与节水材料的研发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并结合国内的情况和区域特点,形成了以轻小型、移动式、低成本为鲜明特征的节水灌溉设备与材料产业。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压力,我国的节水农业技术以应用为主,节水高效农业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长期处于无组织状态,节水农业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基础装备建设严重滞后,基础理论与方法难有座位,没有形成支撑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平台。节水农业高技术更是在近几年才得到应有的重视,但由于节水农业有关的材料科学、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落后,我国在节水农业高技术领域尚缺乏有说服力和竞争力的重大突破。同样,在应用技术领域,由于技术的发展没有很好兼顾区域特点和标准化,致使已有的技术难以进行整体配套,技术效益不仅难以发挥,而且极不稳定。随着水资源短缺形势的恶化和农业发展需求的增长,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面临进行高新技术改造和以信息化带动常规技术的标准化升级的重大任务,其中有关的重大技术瓶颈亟需尽快突破,以促进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水平的提高。

第四部分

发展需求预测

一、2020年节水农业发展目标预测

1、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目标预测

到2020年,我国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

1)在农业水资源总量维持在4000~4200亿立方米,灌溉用水总量维持在3600亿立方米,甚至可能是负增长的情况下,通过大力普及和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灌溉,使节水灌溉面积由目前的2.8亿亩提高到5.5亿亩。

2)重视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资源,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种植制度,建立基于水生态配置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节水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节水型种植和保护性耕作,建立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使旱作节水高效农田面积达到5亿亩;

3)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旱地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使旱地农田降水利用率从目前的45%提高到55%,灌溉水利用系数从目前的0.43提高到0.55;旱地农田水利用效率从平均0.45公斤/毫米.亩提高到0.60公斤/毫米.亩,灌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从1公斤/m提高到1.2公斤/m3。

32、节水高效农业科技目标预测

实现以上节水农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节水农业科技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节水农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节水农业设备与产品的全面更新换代,形成节水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建立起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节水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

1)节水高效农业基础理论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建立起生产实际中迫切需要的节水农业理论,包括植物需水模型与区域分异规律、节水灌溉条件下水转化理论及尺度效应、植物高效用水调控机理与非充分灌溉理论、节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肥盐迁移模型与植物水肥盐环境联合调控理论、提高田间灌水效率的理论、区域尺度土壤墒情与灌溉用水动态预报理论、植被建设中的水分承载力与节水型植被建设的生态水文效应、流域尺度生态需水计算与区域多水源优化配置理论、节水灌溉的区域水土环境效应评估与调控理论等。

2)节水高效农业技术走向成熟

在节水农业系统理论的支撑下,作物水分信息快速监测诊断技术、土壤水分动态快速测定技术、区域作物水分分布监测技术、土壤墒情预报及作物水分动态监测信息、精量控制灌溉技术等基本成熟,将获得作物生理节水潜力及降低作物耗水系数、提高作物水分生产效率的控制参数和节水条件下作物生产的可视化模型,建立主要作物及生态植被建设中主要林草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需水量估算模式和不同地区与不同水文年份的需水量数据库及非充分灌溉模式,形成节水高效的非充分灌溉与调亏灌溉综合技术模式,使节水农业技术走向精准化和可控化。

3)节水灌溉产品和节水制剂基本实现“三化”

随着节水灌溉产品设备开发的基础水力学理论、运动力学理论及新材料、新工艺研究的深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灌溉设备将大规模开发,形成标准化、系列化、产业化的节水农业集成产品,节水灌溉设备和节水制剂在质和量两方面均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绝大部分取代进口产品。

4)节水灌溉分区模式基本建立

在华北平原井灌区,通过研究地下水合理开发、四水转化、非常规水利用技术,采用非充分灌溉理论改进灌溉制度,建立“适水型”农业高效种植结构,使该地区农业水资源紧缺状况得到缓解,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在西北内陆少雨区,通过研究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协调农牧业发展用水要求,重视生态环境对水的要求,建立水资源利用和高效用水技术模式。

在山丘缺水区,通过研究当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技术措施,建立集雨农业高效水资源利用模式。

在大型灌区,通过研究水资源联合调控,利用先进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配合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建立现代化的灌溉管理技术,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在南方水稻种植区,通过研究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改善农田水环境,解决水资源污染,提出高效农田排灌新技术,促进水稻优质高产。

5)节水农业标准化体系已经建立

节水农业技术与产品标准体系、试验室测试方法与标准体系、工程技术标准体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节水灌溉设备质量监测体系技术监督体系建立,并建成社会共享数据库,规范农业节水的各环节,保证农业节水的健康发展。

6)国家级基础平台基本建成

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8个(节水灌溉、生物节水、农艺节水、43 节水生态、旱作农业等)、国家级节水农业研究中心5-8个、分区建立野外实验台站500个、形成监测服务推广网络,农业节水研究队伍稳定。

二、农业用水供需平衡与潜力分析 1、2020年农业水资源保障的供需平衡分析

据《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预测,对2020年粮食生产用水供需平衡分析所依据的评价指标是:灌溉用水零增长,即维持现状的3600亿m3,而且实际灌溉定额不变;按95%的粮食自给率计算,粮食生产总量达到6.0亿吨;假设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未来降水不减少,耕地维持在18.5亿亩;灌溉面积根据实际灌溉供水量和灌溉定额计算获得;到2010年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1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2kg/m3。

设:现阶段(1999年)我国粮食总产5亿吨,其中约70%产自灌溉农田。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约3600亿m3,其中:北方灌区1710亿m3,灌溉水的利用率42.2%;南方灌区1889亿m3,灌溉水的利用率39.5%,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为1.0kg/m3(见表)。我国北方旱作农田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为45%,水分利用效率为0.45kg/mm·亩,南方旱作农田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为15~20%,水分利用效率为0.4 kg/mm·亩左右,其加权平均的旱地降水利用率为35%,水分利用效率为0.41kg/mm·亩(折62 kg/m3)。则:

灌溉农田实际灌溉用水量为:710亿m3×0.422+1889亿m3×0.395=1468亿m3; 旱作农田利用的降水总量为:1500亿kg÷0.62 kg/m3÷0.35= 6912亿m3。

假定:未来农业灌溉用水维持现状,即3600亿m3,降水不减少,节约的灌溉水用于发展灌溉。到2020年,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北方地区由目前的0.422提高到0.55,南方地区由0.395提高到0.50,;旱地降水的利用率:北方55%,南方22.5%,加权平均为40%。灌溉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2kg/m3,旱地水分利用效率北方提高0.13 kg/mm·亩(0.2kg/m3),南方提高0.10 kg/mm·亩(0.15kg/m3),南北方加权平均达到0.8 kg/m3。则:

农田实际灌溉量为:1710亿m3×0.55+1889亿m3×0.50=1885亿m3,同时节约灌溉用水417亿m3;

灌溉农田增产能力为:0.2kg/m×1885亿m= 377亿kg;

旱地农田增产能力为:0.80kg/m×6952亿m×0.40 – 0.62kg/m×6952亿m×0.35 = 712亿kg;

灌溉农田和旱作农田总增产能力为1089亿公斤。

3以上分析表明,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通过节水高效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大规模升级应用,有效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及利用效率,可以满足2020年粮食生产的水资源保障需求。

三、节水潜力预测与评价

1、节水灌溉的节水潜力

(1)喷微灌技术节水潜力

根据上海、武汉、陕西、新疆、辽宁、北京等地的试验(节水灌溉技术成果选编,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1991),在地面灌溉条件一般的地区,实施喷灌可节约灌溉水30%-50%,在地面灌溉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地区喷灌也可节约灌溉水20-30%。根据近年喷灌发展的经验,在经济作物种植区,发展喷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现有8.9亿亩灌溉面积中,林果及其它非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20%以上,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预计到2020年非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将达到灌溉面积的30%以上,即近3亿亩,其中大部分地区适宜发展喷灌。我国现有喷灌面积3150万亩,根据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发展规划,未来喷灌将以300-500万亩/年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0年,新增喷灌面积5000-8000万亩,以保守的30%的节水量计算,到2020年通过实施喷灌技术可节约灌溉用水量37.5-60亿m3。

我国微灌面积到2000年底为350万亩,还不足有效灌溉面积的1%,其节水潜力尚未充分发挥。根据河北、新疆、内蒙、辽宁等地试验(节水灌溉技术成果选编,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1991),微灌可节水50%-70%。根据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发展规划,未来微灌将以150-200万亩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0年,微灌面积将新增2500-3500万亩,灌溉节水将达30-60亿m。

(2)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节水潜力

我国现有管道输水灌溉面积8500万亩,未来将以600-800万亩/年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0年将新增加管道输水灌溉面积1-1.4亿亩。根据内蒙、北京等地试验,管道输水灌溉可节水20%-30%,亩灌溉用水量减少70-100 m3,保守计算,节水量将达到70-100亿m3。

(3)渠道防渗技术节水潜力

我国现有防渗渠道控制灌溉面积1.6亿亩,未来将以1000-1500万亩/年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0年将新增渠道防渗控制面积1.7-2.5亿亩,总工程面积3.3-4亿亩,约为灌溉面积的36.6%-44.4%。根据原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试验渠道防渗可提高渠系水利用率

312%-24%。我国现使用地表水灌溉的地区大部分采用渠道输水灌溉,而渠系水利用率平均只有50%。根据中国水资源简报(2001),2001年全国使用地表水及跨流域调水的总量为4595.3亿m3,若70%用于灌溉,则灌溉使用的地表水及跨流域调水的总量为3200亿m3左右,若渠系水利用率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则可节约灌溉用水量175-210亿m。

(4)改进地面灌溉技术节水潜力

有关资料显示,改进后的地面灌溉系统(或称现代地面灌溉系统)中水平畦田灌溉(level basin irrigation)田间水利用率为70%-90%,普通畦灌(Border Irrigation)田间水利用率为70%-85%,沟灌(furrow irrigation)田间水利用率为65%-85%;而传统地面灌溉系统的田间水利用率往往比上述数值低。美国的田间观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地面灌溉系统与传统地面灌溉系统相比田间水利用率仍可以提高20-30个百分点。

国内研究表明(以华北地区井灌区冬小麦为例):实测地面畦灌的田间水利率为26%-85%,整个生长期内总的田间水利用率为61%。应该说,由于华北地区井灌区长期以来的精耕细作,地面畦灌系统的田间水利用率指标相对国内其他地面畦灌系统来讲属于较高值。整体上讲,我国地面灌溉系统绝大部分属于传统的地面灌溉系统,而且田间工程的标准普偏偏低,使地面灌溉系统总的田间水利用率小于51%。针对国内实际条件,对改进地面灌溉技术进行的研究表明,与现状相比,改进后的地面灌溉系统可使总的田间水利用率达到81%。也就是说,我国地面灌溉系统总的田间水利用率的提高潜力在23个百分点左右。

我国现有地面灌溉面积约8亿亩,其中95%以上采用地面灌溉方法,预计到2020年,有一半灌溉面积实施改进地面灌溉,如果按现状每年每亩用水量为350立方米,地面灌溉系统总的田间水利用率为50%,则当总的田间水利用率达到70%时则可节约灌溉用水量400亿m3。

32、提高旱地降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潜力

我国旱农区降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有限的降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北方旱农区连续15年的科技攻关计划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在有限的降水资源中,因径流损失的水分占总降水的20%,而休闲期无效水分蒸发则占降水的24%,真正能被农业生产利用的降水只有总量的56%。就是在利用的56%中,也有26%由于田间蒸发而散失,作物真正利用的降水只有总量的30%。研究表明:在北方旱作农田采用等高种植、农田集雨等技术,可以使旱地农田的自然降水保蓄率提高18%~25%;而采用覆盖、保护性耕作、有机旱作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农田休闲期和生育期蒸发失水,使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15%~18%。我国现阶段

46(1999年)北方旱耕地面积7.37亿亩,南方旱耕地面积4.37亿亩,按照北方旱地平均降水400毫米、南方1000毫米计算,到2020年大面积应用已有技术,使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则可多利用自然降水480亿立方米。

另据北方旱农地区研究结果,采用抗旱节水新品种及配套的旱作积水技术,一般可以使作物增产12%~1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05~0.12kg/mm·亩;秸秆覆盖技术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0.15~0.20 kg/mm·亩;农田集雨技术在不同的降水年份增产幅度为30%~60%;有机旱作和水分耦合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0.1kg/mm·亩。据山西寿阳、河南洛阳、甘肃陇东、陕西渭北、辽宁阜新等旱农试验区综合技术研究结果,采用综合旱作节水技术,可以使自然降水利用率达到60%~65%,旱地作物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平均提高0.20~0.30 kg/mm·亩,其中旱地玉米最高达到1.78 kg/mm·亩,旱地小麦达到1.56 kg/mm·亩,旱地谷子达到1.05 kg/mm·亩,比对照提高1/3以上,比整个北方旱农区平均的0.45 kg/mm·亩高2倍左右,充分显示出节水增产的技术潜力。

3、调整农业结构的节水潜力

我国万元农业GDP的用水量为1591m,而与我国人均水资源相近的发达国家万元农业GDP的用水量一般在400~600m3。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立节水型的种植结构不仅必要,而且潜力是巨大的。一是在缺水地区扩大水分转化效率较高的C4作物(如玉米、高粱、谷子)的种植规模,压缩C3作物的种植比例;二是把饲料(饲草)纳入种植业体系,建立粮——经——饲三元节水种植结构,尤其是在缺水的北方和西部地区,应加快饲料饲草产业的发展;三是调整商品粮生产格局,尽快改变北粮南运的局面;四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种植,加快蔬菜、水果等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

3小结

我国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并将进一步加剧的形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只能在现有的水资源条件下寻求突破。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的条件下,由于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弱势和竞争不利的状态,实现2020年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满足15亿人口粮食安全生产的基本需求,只能依靠挖掘农业内部的节水潜力来实现。

分析预测表明,在节水农业的诸多技术环节中,田间节水是实现节水潜力的最关键的 47

第二篇: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农业部

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全面部署“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编制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农业科技发展处于新的起点

“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农业科技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为“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保障充分,农民持续增收。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6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粮食总产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成功研制和推广应用一批畜禽疫苗药物,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规模化健康养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十一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取得重要进展。“十一五”期间,立足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构建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有效引导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农业生产集聚;立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质提升行动,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立足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重大培训项目,重点加强种养大户、农机手、防疫员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等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立足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效能,探索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完善联合协作、稳定支持的运行机制,营造广大科技人员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的良好氛围。

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我国农业科技的竞争力显著提高。顺应农业科技工作国际化趋势,围绕人畜共患疫病、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科技问题,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国内发展需要,在强化资源和产品引进的基础上,加大技术引进、智力引进力度。发挥我国农业科技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杂交水稻、生物疫苗、小型农机具等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国际化应用,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农业科技发展面临新的需求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产品总量需求刚性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越来越重。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明显,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为此,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适应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变化,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素质呈结构性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型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主体,对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产生巨大需求。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提升农业科技整体效率,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我国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还不够紧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有待优化,稳定投入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技评价导向不尽合理、科技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科技评价主体有待调整。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障碍。为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农业科技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十二五”是我国农业科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农业科技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农业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更加强劲。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催生出一批新兴、交叉和综合学科,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农业领域不断渗透,加快了农业科技的发展速度,生物组学技术、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等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

农业科技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既为农业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更加紧密,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生物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经济不断发展,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进一步拓宽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领域。

农业科技发展的保障将更加有力。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更加凸显了农业科技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财政保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随着人才强农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的智力保障水平将进一步加强。随着科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业科技的条件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率先跨越”指导方针,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调整技术路径、完善服务方式、创新组织管理,优化产业技术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效能,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调整技术路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把创新目标从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导,转向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重,把技术创新方向从以生物技术为主体,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相结合,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完善服务方式:适应农业生产主体新变化和经营方式新要求,把服务环节由产中为主拓展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把服务内容由单一技术服务为主延伸到农业综合服务,不断增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家庭经营集约化、土地经营规模化。

——创新组织管理: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遵循农业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科技力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相结合,把科技投入由过度竞争转向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推进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要素优化组合,打造合力,激发活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总目标是:高产优质、轻简高效、环境友好的技术体系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农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具体发展目标为:

——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培育一批适应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和主要畜禽、水产养殖新品种(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取得明显突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水稻机插和玉米、棉花、油菜、甘蔗机收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农业科技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突破应对生物灾害和自然灾害重大关键技术,建立起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体系和灾害预警监测体系,提高农业应对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显著加强。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60%以上,全国沼气用户占适宜农户的50%以上,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自主知识产权总量快速增加。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前列。到2015年,品种权年申请量达到1400件、年授权总量达到1000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超过800件。农业领域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数量不断增长。

——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高。选拔培养30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打造一批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培养1万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选拔一批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农技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培养2500万名职业农民,培育50万名农业规模生产主体和经营服务组织带头人。

——科技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装备水平稳步提高,以“学科群”为核心的农业实验室体系逐渐形成,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试验基地的支撑更加有力。建设30个以上综合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70个以上的专业性(区域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200个以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形成上中下游贯通、产前产中产后衔接的新型农业科技体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地方创新团队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院校的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任务

(一)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撑,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促进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着力突破良种良法配套重大关键技术,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突破农机农艺融合重大关键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突破应对农业灾害重大关键技术,提升防灾减灾技术水平;突破节本增效关键技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1、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挖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创建一批目标基因高效转化平台。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选育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动植物新品种,在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培育上取得突破。鼓励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

——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研究。加快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装备研发,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实现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速推进全程机械化。加强健康养殖、设施农业、果实采摘、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渔船技术装备等设施设备研发,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装备水平。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研发动植物重大有害生物(包括外来有害物种)的诊断识别、监测预警与有效防控技术;研究草原重大生物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并建立高效防控技术体系;构建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网络平台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持续防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技术研究。研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汇监测评估方法。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主要农作物的生物学机制及主要动物疫病、农作物病虫害的变化规律及其响应对策。研究气候变化对草原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及其技术策略。研究退化、荒漠化、盐渍化、石漠化草地综合治理与改良技术。研究气象灾害和自然灾害区划、风险评估及管理技术,提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与灾害应急对策。

——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开展主要农作物耕作、栽培、施肥等优质高效种植技术和主要畜禽水产高效、节本、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研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食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等技术,制(修)订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或行业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溯源技术体系。开展土壤重金属与农作物生长关联性研究、稻米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研究。研制高效缓/控释肥料、商品有机肥、环境友好新型农药、生物农药、高效安全饲料添加剂、高效生物疫苗、生物兽药、高光效可降解型农膜等绿色新型农业投入品,为农产品安全提供物质保障。

——农产品产后处理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加强水稻、小麦、玉米、油料、果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等主要农产品贮藏加工特性、高值化加工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拓展、农产品价值提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加快农产品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产业集成、示范和应用,促进现代农产品加工、物流和消费体系的有效衔接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加强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技术研发及节水材料、设施设备和制剂研制,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新型农作制度,提高温光资源周年利用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研发简便实用施肥机械和科学施肥技术。开展喷雾助剂应用技术及农药科学施用技术研究,研制轻简型施药机械。研发农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技术。研发沼气高值利用技术和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适用技术。开展畜禽废弃物高效处理利用和有机肥、微生物肥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研发农村能源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研发沼气低温发酵技术和高效发酵菌种等,促进生物质能高效转化利用。

——农业环境保护与退化环境修复技术研究。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污染综合治理等研究,保障水资源与水环境安全。开展退化农田生态重建、污染农田修复与污染物超标农田安全利用、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活性的原位调控和生物高效萃取、污染物低吸收作物利用、农田污染物溯源等技术研究,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改善。开展水生生物养殖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宜渔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攻克戈壁滩地、沙漠荒地、宜林山地、矿山迹地复垦的少用土、节约水、多产出、高效益关键技术,降低复垦和新垦成本。开展耕地质量保育与地力提升技术研究,提高土壤持续生产力。

——农业信息化相关技术研究。研究动植物生长发育、病虫草鼠害发生、土壤养分与墒情变化、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气候变化等信息快速获取与智能处理技术,研究农田精准作业导航与变量控制技术,开展精准农业技术示范。研究农产品电子标识以及物流网络构建技术及应用,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应用,建立相关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搭建农业科技信息加工利用交互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区域现代农业重点技术研发与应用。面向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城市郊区农业区、东部沿海农业区、西部特色农业区、农垦经济区、草原生态经济区以及热带特色农业区等现代农业发展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文化资源禀赋,围绕各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定位,重点开展制约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区域现代农业的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

2、农业基础研究与高技术发展

——农业基础研究。开展动植物产量、品质、抗病虫、耐旱等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机理,动物种质创新的分子生物学途径和方法等研究,为农业遗传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猪、牛、羊、鸡等主要畜禽、动植物主要病虫和农业微生物为重点,开展以功能基因组为核心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获取一批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加强农田生态过程、农田养分利用与高效转化机理、耕地地力要素特征与地力培育机制、污染物运移机理及其调控机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适应机制、重大病虫草鼠害暴发成灾规律与防控机制等研究,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为推动科技进步提供知识源泉。

——农业高技术研究。瞄准农业高技术发展前沿,以突破具有知识产权现代生物育种前沿技术为核心,加强转基因、分子标记、细胞工程等植物分子育种高技术研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加强畜禽分子设计和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家畜体细胞克隆与干细胞技术、动物生物反应器等高技术研究,创制畜禽优良种质。研制作物生命信息获取设备、动物行为信息传感器、环境信息传感器,攻克精准农业总线控制、自动导航、变量作业等瓶颈技术,提高农业精准化、信息化水平。加强大型拖拉机、收割机和节水等典型农机智能控制系统和农业机器人研制,提高农业装备性能和可靠性。加强农业纳米技术与功能制品创制、食品生物技术、现代农业节水高效技术、绿色生物制品创制技术、农业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生态修复和资源替代技术等研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抢占未来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3、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

进一步强化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农业基因资源的搜集、保护、鉴定及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技术支撑体系、行政监管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开展品种权审查、测试、行政执法和中介机构等人员培训,研究权属登记办法,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开展农业水、土、肥、气资源及农用投入品使用状况综合调查,构建样本和数据信息库,提高农业资源调控与配置能力。开展农业病虫草鼠害资源及农情、灾情综合调查,研究病虫草鼠害及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开展风险及损失评估,为灾害防控提供准确依据。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转基因农作物监测与管理,以及外来物种监测与专项调查,建立外源基因、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网络,完善敏感生态区域外源有害基因、外来入侵物种阻截带。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环境监测、农业产地环境要素调查与分析,为农业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加大农业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加快农业野生动植物优异性状的鉴定评价。加强农业科技情报与信息、农业标准、农业遗产收集与保护等工作,强化农业信息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4、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盘活存量科技资源,建立创新资源跨区域、跨单位、跨领域的共建共享机制。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在现有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指导与重点支持,在农业新品种选育、作物优质高效栽培、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与设施、农业信息化、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领域,推进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及综合试验站等,形成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求,重点部署一批现代农业重大科学工程,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平台建设。

5、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鼓励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制种技术和农作物种业物质装备制造技术。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加大农业生物基因资源的引进;以发达国家为重点,强化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继续强化先进仪器和设备的引进,特别注重仪器设备关键部件、工艺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注重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实效性,使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效益。鼓励和支持国内科技人员出国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支持其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所开展中短期学术访问、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积极引导和加强国内优势单位聘请国际一流专家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开展相关学术活动,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发展。加大农业科技“走出去”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国内优势科研教学单位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示范推广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花、现代热带农业技术、小型农机具、兽医药品及兽用生物制品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积极引导相关优势单位在国外建立技术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新技术集成与应用等,加快相关技术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二)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

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快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进度,着力加大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技术推广力度,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适应生产环节、农时季节需求,开展关键农时、关键环节的技术服务,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

6、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深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强化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明确职能任务,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完善改革配套措施。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和指导。健全人员聘用制度,规范上岗资格条件,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农技人员队伍,加强知识更新培训,不断提高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全面开展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修缮或新建业务用房,配备推广服务设施设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普遍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奖惩措施,提高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大力推行“包村联户”推广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服务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

——引导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农技服务。建立完善职称评聘、工作考评等各方面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及其科技人员面向生产一线,促进农业科研与生产的有效对接。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积极推广专家大院、院县共建、科技特派员等农技服务模式。发挥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及其科技人员的作用,积极深入基层开展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培训、科技咨询与服务等。

——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适应农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技术需求,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其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农资供应、标准化生产指导、技术培训与咨询、病虫害统防统治、耕种收机械作业、农产品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7、农业科技推广重点工程

——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工程:着眼于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大面积平衡增产,围绕不同作物的区域目标产量要求,组装集成高产生产技术模式,在各县继续开展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整乡、整县的整建制高产创建,促进粮棉油糖作物高产稳产和平衡增产。

——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程:着力推进园艺产品生产育苗、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控、绿色产品生产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逐步建立可追溯体系,进一步提升园艺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水平。在全国选择若干个典型的设施蔬菜、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县,通过强化技术服务,促进其实现统一供苗、统一栽培、统一施肥施药、统一采收与销售,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与产业示范工程: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要求,启动畜禽标准化关键技术与产业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并推广畜禽生产、养殖场所生物安全标准体系;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和畜禽标识使用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水产养殖关键技术及渔药、饲料等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提高水产养殖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病虫害统防统治工程:针对病虫害发生的区域性、集中性等特点,着力完善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大力推进生物农药、绿色生物制剂的应用,强化公共植保的职能。在全国不同区域选择若干个县建立统防统治工程试点,强化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做到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统一用药,提高防治效率。

——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信息管理与服务,加快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平台,畅通农产品供求信息与农业科技服务渠道,有效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使政府和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和农产品供求等动态,使农民能及时得到农技指导。开展基于3G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试点,继续扩大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范围。在东南沿海地区选择一批基础较好县的乡镇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工程试点,建立相应的服务平台,引导所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综合示范工程:选择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以及西南山地丘陵区等代表性区域,选择若干个典型县的乡镇,建立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点,集成融合作物品种、栽培制度和机械化等技术,对比不同技术适应性和经济性,总结区域技术路线和模式,形成全国主要区域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快实现农作物生产从种植、耕作、施肥与施药到收割、加工等过程的全程机械化。

——农业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工程: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高发区、主要动物疫病高发区、外来入侵生物频发区、外来疫病传入高风险区等,选择若干个县的乡镇开展区域化管理试点和示范,重点强化农业外来生物入侵安全评价与监测体系建设、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监测体系建设,示范相关防控技术,有效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生物灾害等风险,确保农业生物安全。

——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建设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工程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健全沼气服务体系,加快沼气科技创新,加强沼气原料多元化、沼气沼渣沼液农业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强化沼气管护,提高产气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农村沼气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清洁工程:在东南丘陵区、西南高原山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平原区、西北干旱区等五个区域选择若干个自然村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项目完成后,所在村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农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

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百万中专生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8、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

创新农业高等教育与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对部部共建、省部共建农业院校以及农业科研机构的指导与支持,着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立足研究基础、能力和产出,兼顾产业需求和发展潜力,每年选拔一批中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稳定支持其个人及其团队开展创新性研究,逐步形成以领军型人才为核心的优势创新团队。通过加强人才引进、与国外联合培养等方式,每年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型人才归国或来华工作。

9、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与基层推广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组织发动各级农业部门和推广、科研、教学单位,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造就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县、乡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创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补充机制。

10、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新型农民培训

依托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以及具备条件的其他培训机构和涉农企业,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培育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加快提高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种类型经营主体的科技应用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培训,以就业潜力大的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业和涉农企业用工以及种养大户为培训重点,分类、分层次、分领域加快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农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促进农民向职业化发展,强化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撑。

11、涉农高校共建与农业教育指导

积极发挥农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院校等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推动农业部与教育部属及地方属涉农高等院校的部部共建、省部共建。引导涉农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选择、人才培养等方面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促使涉农院校培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等人才。强化农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促进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联合、校地联合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加大实训力度,提高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完善科研立项、评价、投入与联合协作机制,提高科技管理与资源利用效率,以管理创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12、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

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坚持农业科研公益性特征,深化完善农业科研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定位,落实养老、医疗等改革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院所长负责制,规范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建立适合农业科研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13、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立项机制

建立并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农业科研立项制度,发挥产业部门在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立项论证、项目组织和实施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农业科技项目立项中的产业导向机制,建立以产业发展需求和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注重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引导其根据国家需求提出科研项目和研究方案。

14、完善农业科技分类评价制度

建立和完善不同机构、不同项目、不同人员的分类评价机制;开展项目负责人和专家信用评价,建立科技诚信评比与奖惩机制,评价结果作为对项目负责人或研究团队连续滚动支持的重要依据。建立自主知识产权衡量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机制。建立科研专家、农技人员、科技成果用户、经济财务专家等共同参加项目联合评价机制,加强项目的过程跟踪管理。

15、健全农业科技联合协作制度

针对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联合协作制度,促进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开展联合协作,打破条块分割,形成农业科技全国“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建立完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推广及应用主体的活力,促进各层次人员的协作。

16、完善农业科技经费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投入评价与监管制度,开展农业科研项目投入绩效评估。适应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稳定投入与适度竞争相协调的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机制。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稳定支持力度,保障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

17、推进农业企业科技创新

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行业关键技术,开展集成创新。鼓励龙头企业承担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的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建立农业技术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加速农业技术成果向企业流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组织领导。构建农业科技发展部际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中央与地方信息沟通平台,形成高效协同机制,统筹配置农业科技资源。明确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责任,强化联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农业科技执法

修订《农业技术推广法》,为农技推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修改完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健全植物新品种保护及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科技执法工作。

(三)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加强公益性科研院所、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以及农民培训机构的条件能力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加强经费监管,规范经费使用,提高农业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营造创新环境,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完善成果收益分配与税收优惠政策,保护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弘扬甘于寂寞、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艰苦奋斗、献身农业的奉献精神。加强宣传引导,表彰奖励农业科技优秀人才,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

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问题

《广东经济》 傅铭深 2005-03-30 13:58:50

快速城市化是近年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普遍现象,是工业化后期政府大力引导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产物。由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等原因,快速城市化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加快包括产权组织制度、土地征用和流转制度等在内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快速城市化是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普遍现象

快速城市化是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政府自上而下积极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采取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此而带来的城市化迅速推进的一种阶段性现象。快速城市化有如下特点:

(—)集约使用土地的要求十分迫切。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2000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除了惠州、江门和肇庆外均超过3000美元,按国际标准模式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工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和趋势十分明显,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普通农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减少,但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二)政府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在政策方面,广东省政府在2000年就出台了推进城市化的政策。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地方政府组建国有或国有占相当股比的地铁公司、高速公路公司和城建公司,大规模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直接推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例如广州市实施“南拓”战略,在南部规划和建设大学城、大南沙、地铁3、4号线、京珠高速公路、南部快速干线、广州新火车站等大型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这些项目的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在投资公共设施的同时,政府还投资建设规模上万亩的工业集聚区,如东莞市政府投资过百亿元建设松山湖工业园,广州市政府建设广州开发区,顺德区政府建设五沙工业集聚区、花都区建设新华工业集聚区、增城市建设南香山工业集聚区等。

(三)大量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出现农村和城镇的直接城市化。例如,广东省在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建设大学城,首期征地面积18平方公里,搬迁的村民近万名,今年首批招生3万多名,加上服务人员岛上人口超过6万人,在不到1年时间内,就把原本十分落后的农业孤岛村变为一个科教卫星新城。

(四)与承接新一轮的国际资本转移紧密结合。例如,广州市在近2年投资巨额建设南沙港,首期4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在今年建成,迅速吸引了50万台丰田汽车发动机、JFE40万吨热镀锌等大型项目落户,利用国际产业的转移在不到二年的时间内造出了一个海滨工业新城的雏形。

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滞后

在快速城市化地区,较普遍地出现了征用农村土地难、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效益难以持续提高、农村建设密集无序、农民转移就业难和农民参加社会保险难等一系列的农村问题,形成了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农村病”,成为目前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所产生的新“三农”问题。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问题产生,与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府工作效率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有一定的联系,但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有的农村管理体制,特别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的要求。从总体上来说,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滞后的,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离公司制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使农村集体经济难以真正与现代市场经济融合起来。

一是绝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是采取经济合作社、经济联合社、股份合作社等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其中又有相当部分村没有固化股权,股东数量不断调整,引发“外嫁女”等纠纷。股份合作制的股东限于合作组织内的农民,股份不对外转让,制约了资产流动性的提高,妨碍了农村资本跨地区、跨行业的优化组合。二是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限于村两委干部,人员素质偏低,而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村级资产已经普遍积累到相当规模,如东莞市村级集体经济的净资产约有552.7亿元,经济组织的资产规模与管理人员素质不相适应。此外,村干部兼任村企业管理人员,将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混为一体,产生严重的政企不分问题。

(二)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引发地方政府与农民间的矛盾。

农村集体土地是农村集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城市化要征用大量的农村土地,如何补偿实际上涉及农村集体资产的价值评估和转让收益问题。目前,根据《土地管理法》,征用农村土地的补偿标准是按该地块前三年农作物的产值进行计算的,按此办法,快速城市化地区不少农村的征地补偿标准远低于周边城镇土地的价值。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的潜在收益机会大,农民往往认为政府应该参照周边地区土地的市场价值进行征地补偿,为此,政府与农民在征地问题上产生了较大的利益矛盾。此外,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用地审批较严格,地方政府征用土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依法完善用地手续,在此期间政府与农民间的关系更趋紧张,特别是今年国务院实施土地市场秩序整治以来,由于征用土地所引发的矛盾更加明显。政府采取了预留农村发展用地、建设农民安居房(以成本价转让给农民)、帮助农民购买社会保险等办法间接地对农民进行补偿,但如何合理制订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补偿标准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民为征地补偿而上访问题仍较严重。

(三)农村集体用地的流转制度难以引导土地集约利用和规范农村资产交易行为。

在快速城市化地区,社会资金充裕而且流动性强,农村集体用地的资产性质逐渐显现并不断加强,农民如果利用农村集体用地建设物业进行招商引资和出租,则农村集体用地(特别是建设用地)可成为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依托,因而形成了农村存在自建物业营利的强烈需求。但是,快速城市化地区没有及时因这一发展趋势而建立一套引导农村集体用地有序建设和交易的制度安排,结果大量的农村违法住宅和厂房建设禁而不止,在广大的镇村地区和“城中村”形成了“城市不象城市,农村不象农村”的城乡面貌。例如,广州市在90年代后期开发建设珠江新城,周边农村迅速在留用地建设了大量高度密集的“城中村”出租屋,成为该市在建设“两个适宜”现代化城市过程中出现的难治之症。此外,由于欠缺有效的农村集体用地管理制度安排,市区级政府较难统筹使用镇村的土地,“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式的镇村工业发展现象在快速城市化地区仍较普遍。同时,农村以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形式自发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屡有发生,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据统计,珠三角地区隐性交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超过集体建设用地的50%,农村自发流转的集体用地存在随意占用耕地用于非农业建设,随意改变土地用途以及因此而导致权属不清诱发纠纷等问题,这对于农村土地的集约使用和农村资产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十分不利,亟待加以政策规范和引导。

(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制约其它农村管理制度的改革。

快速城市化是一个巨大的资产重组和利益调配过程,相应推行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也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这些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由农村集体资产支付,因而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首先,在户籍制度方面,今年快速城市化地区大规模地开展户籍制度。广东省从今年起取消“农转非”入户计划指标,提出力争到2010年按户籍人口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其中珠江三角洲达70%。广州市近期建立了农民转为城镇户口的制度。佛山市则从今年7月1日起,将全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深圳市也有类似的改革措施。户籍制度改革后,接踵而来的是要大量增加在原农村地区建设和营运教育、市政等城市公共设施的费用问题,牵涉到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

其次,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目前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农村社保制度尚处于十分困难的起步阶段,养老保险所需的资金缺口很大(多数农民以往没有缴费),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样还在于农村集体资产收益或土地补偿款的投入。例如,佛山市在今年初步建立全征土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区、镇政府各补贴农民参保费用的20%—30%,村集体出资40%—80%,个人不需缴费。这种养老保障的水平十分低,现有参保的退休农民每月只能领到120元至300元的保险金,比该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310元还低,但佛山市的社保基金为此已经要承受超过30亿元的资金压力,而该市农村集体净资产初步估计达到2000亿元(以物业为主)。目前,限于农民的传统意识和短期利益,农村集体一般还是不大愿意支付社保和市政这些成本的,十分有必要通过政府在征地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办法中设立强制性的规定,进一步引导农村集体资产的投入。

政策建议

快速城市化是政府强力推动的一个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农村问题也十分有必要由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事实上,去年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了大量积极的改革探索,涉及到农村管理制度的多个方面,部分措施已经触及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形成了颇有气势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但是,囿于地方政府特别是地级市(及以下)政府在制度设定方面的权限不足,这些创新行为可能还是较难彻底地解决农村的问题,十分需要国家和省级的人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一)加快实行农村集体产权组织制度改革。通过修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制订各地级市改革农村经济组织的规范性文件等办法,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迅速推行如下改革:一是合并村(队)级组织,节省管理成本。例如,顺德区1993年把2272个生产队级的经济社改组为290个股份合作社,减少了三分之二的管理人员,2001年又将191个村、31个居委会变为109个村、88个居委会,对村(居)委人员按辖区常住人数进行严格的数量配置,并实行了工资统发制度。二是政企分开,量化股份,建立公司制度。加快实施农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股权固化,组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集体经济运作的主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村“两委”成员不兼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而是组成监事会监督公司经营运作,村委会和居委会工作职能转移到重点搞好社会管理和社区服务。三是在固化农村集体股份的同时,留较高的比例作集体股,用于市政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和社会保险费用开支。

(二)制订相对统一的农村集体土地基准地价体系。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问题的焦点在于土地问题,目前改革土地征用和建立流转制度所涉及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合理确定农村集体土地的价值,从而为补偿标准和流转价格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历史形成有其特殊性,是国家在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中划分给农民集体的,这些土地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可以用于房地产经营,“城中村”集体用地转国有用地也需补缴土地出让金。此外,城镇周边地区的农村集体土地价值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巨额投入,如果任由征地补偿价格攀升至城镇土地的市场价格,将对城市化的推进构成巨大的阻力,对地区发展和村民自身长远利益也是不利的。因此,农村集体土地与城镇国有土地相比,在产权上并不完全,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暂时还不应“同地、同价、同权”。改革土地征用和建立流转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改革的切入点是应该尽快相对统一征地补偿和集体土地流转价格的标准,尽量避免政府、农民和用地企业在征地和土地交易过程中过多地进行讨价还价并引发矛盾磨擦。在操作上,可由地级市国土部门进行统一评估,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划分片区,综合考虑周边城镇土地价格、农作物产值和基础设施投入等多项因素,制订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体系,经省级部门确认后,以此作为征地补偿和土地流转价格的标准,并每隔一段时间(如3年)作一次调整。不论是公益性项目征地还是经营性项目(两者的区别其实是城市规划的结果)的征地补偿,都应采用同一的基准地价体系,但可在征地补偿的方法上,采取预留村级发展用地、补偿款和预留用地入股等补充性方法,让农村集体经济在新增用地项目上保留一定比例的土地或股份,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收益。

(三)加快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和集聚。按目前国家允许征地的范围,深圳、东莞等快速城市化地区再过5—6年就很可能无地可征,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是补充城市用地的一条重要路径。这迫切需要通过建立政策规范,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立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防止农村土地和资金的粗放使用,杜绝农村违法建设的再发生。目前,广东省已经出台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试行办法,但迫切需要加快制订各地级市的实施细则。在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集聚,目前广东省在中心镇政策中提出了通过土地置换等办法促进镇村土地的集约利用,也应该加快制订相关的实施办法。各地在建设工商业集聚区时,应该考虑尽量将周边农村零散的建设用地通过置换等方式集聚在一起,既减少征地工作,又有利于统筹平衡各级政府和各村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关的用地审批工作应加快制订专门的政策{生规范。农村自行利用集体用地进行违法建设和交易有着强烈的利益动机,政府如果不能及时作出引导,社会资源的浪费将会相当严重。

(四)加快完善村委会“直选”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与村民委员会“直选”制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自2001午开始,广东省全面实行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大大激发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加强了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监督,推动了农村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但是,现有“直选”制度对候选人的学历、资历等基本没有限制性规定,而当选后的村长却掌管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人权,给予了不少黑恶势力、宗族势力通过“直选”进入村委会“寻租”的机会,而且“直选”任期仅三年一届,容易导致村委会的短期行为。快速城市化本来就会带来整个区域利益关系和价值观念的重大调整,与此同时推行“直选”制度,给社会稳定和农村集体资产的长期收益增加了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完善“直选”制度:一是通过国家或省级人大立法,将每届村委会的任期延长至5年。目前镇级政府的任期已经延长至5年,村委会任期也应作相应调整。二是加快推行村务公开,所公布的集体资产经营情况要进一步细化,以增加村民对村委会班子工作绩效的了解。三是对村委会参选资格要加以适当限制。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营造较为稳定的环境,促使农村集体资产获得更加长期稳定的收益。

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研讨、政策制订和实践检验工作将深入开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内容。

第三篇: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

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日期:2007-06-15

发布单位:农业部

农科教发[200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省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相关农业大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根据《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我部制定了《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二○○七年六月十日

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未来1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科技作为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必将推动农业结构深刻调整、农村经济深刻转型、农村社会深刻变革。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农业,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轨道,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制定本规划。

一、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后15年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战略规划与部署,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农业科技进入新的发展起点,肩负着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立足现实,植根产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

(一)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重点的“科技入户”工作深入展开,创新了农技推广机制;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引进工作成效显著,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科研体系建设取得进展,科技队伍得到加强,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农业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尽管如此,面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面对世界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还未完全发挥。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除主要农作物育种外,一些畜产品、园艺产品的品种和重大农业装备还主要依赖进口;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养殖业、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提高农业资源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技术成果明显不足。二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据现有统计结果,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仅为0.49%左右,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科研基础条件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任务的需要。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方式还不完善,一些长期性和基础性农业科技工作尚需建立稳定的支持机制。三是创新和应用体系不完备,还存在一些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农业科研体系条块分割、力量分散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科研联合协作不强,导致突破性大成果少;科研和生产还有脱节现象,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仍不紧密;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农业科研与推广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农业发展对科技的战略需求

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切需要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人口增长、资源约束、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因此,要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品质和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深入挖掘生物遗传潜力,创新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质技术保证。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效益。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培育主导产业核心技术,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推动农业产业技术全面升级,促进农业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加速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迫切需要拓展科技转化渠道和增收空间。现阶段,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转化渠道不畅,科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不快。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开辟农业发展空间,拓展农业功能,组装配套实用化技术,壮大农业科技产业,丰富农民科技增收致富手段,使农民从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中得到实惠。

发展循环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迫切需要创新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十分欠缺,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急需加强循环农业的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清洁生产集成技术,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循环,促进农业向无害化方向发展,支撑和引领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农业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竞争,也就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有效增加科技储备,从总体上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竞争优势。

(三)农业科技发展的机遇

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保障力愈益强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惠及了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等政策法规日益完善,为农业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拉动力愈益强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决定了必须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发展高效农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愈益强劲。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在农业领域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起点;近20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农业学科体系,拥有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农业科技正不断孕育着推动自身跨越发展的巨大潜能。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需求,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未来15年,农业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率先跨越。

自主创新,就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领域具备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持续供给能力,在农业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领域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降低对外技术的依存度。

加速转化,就是通过改善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条件,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科教企大联合和产学研用相结合,突破农业科技成果成熟不够、转化不力和转移不畅的瓶颈,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速度和水平。

提升产业,就是通过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着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提高农产品生产科技含量和转化增值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和层次,壮大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率先跨越,就是通过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加快创新型农业建设,使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

“十一五”期间,围绕农业“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强化政策、科技、装备和人才“四大支撑”,紧扣发展优质粮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健康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和生态等产业、农业服务业等“六大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转化与应用水平,创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机制,加快形成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要把加快自主创新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于农业发展各个产业领域,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必须把握三个战略基点:一是以增强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为切入点,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营造良好环境,激活创新主体,提高创新效率,形成创造活力迸发、创新成果泉涌的新局面;二是以增强科技成果供给的自主性为根本点,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自给率,降低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牢牢把握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自主权;三是以增强技术吸纳的自主性为落脚点,提高应用者选择、采纳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新跨越。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科研开发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推动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创新型农业建设。

经过15年的努力,在我国农业科技的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

——继续保持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的国际领先优势,带动畜禽水产优良品种、专用特色品种培育取得突破;

——加快优势农产品高效安全生产、耕地质量提升、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农产品采后收理与加工和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

——突破农业装备的关键部件和设备研制工艺,提高我国大型、成套、智能化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装备的技术含量和自给率;

——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世界农业前沿学科和基础研究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校,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成稳定高效的创新队伍,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显著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快速转化应用能力。

(三)“十一五”目标

“十一五”期间,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建设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个百分点。

——培育40个左右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新品种增产潜力提高10%以上,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5.0亿吨左右;培育15个左右主要畜禽、水产养殖新品种(系),畜禽和水产新品种增产潜力分别提高10%和15%;动植物新品种产品品质明显改善,自主供种能力大幅提高;培育一批高产、高能量、广适性、低成本的能源作物新品种。

——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例提高到40%,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

——开发先进实用智能化农业技术装备10~15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9个百分点,综合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由8%下降到5%;猪、牛、羊、禽的病死率由8%、2%、4%和18%下降到5%、1%、3%和12%以下;水产业病害损失率降低8%。

——主要农区耕地退化率下降10个百分点,农田地力等级普遍提高1~2级;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肥料、农药等资源利用率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秸秆饲用率提高到40%。

——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示范区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建设100万个科技示范户,培训农民5亿人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重点区域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

——建设“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覆盖面达到2000个县,覆盖率达到农业市县的90%以上,受益农户达到1.6亿户。

三、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中长期重点任务

重点开展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如重要农业生物基因和功能基因组及相关“组”学,高效规模化农作物、畜禽、水产转基因技术体系,生物多样性与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学基础,植物抗逆性及水分养分和光能高效利用机理,4 农业生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农业生物安全与主要病虫害控制原理等。

重点开展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重大核心技术研究,如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农业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态安全,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技术,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现代奶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及主要农作物规模化制种技术等。

(二)“十一五”期间重点任务

1.组织农业科研攻关

在瓶颈性与紧迫性的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在一些农业应用基础与前沿高技术领域开展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构筑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高地。

——新一代动植物新品种培育。重点研究动植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应用常规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定向育种技术以及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等,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特别是在超级稻、优质专用小麦、高产多抗玉米、转基因杂交抗虫棉、优质多抗蔬菜、高油油菜、杂交大豆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猪、牛、羊、禽和水产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种培育上取得明显进展;在出口创汇型经济动植物的特色种培育上取得明显成效。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控。重点突破高效、安全农业生物制剂创制技术、无害化生产关键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和环境中化学污染物快速在线检测等检验检测技术,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应用前景的基因工程疫苗、生物农药、新型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新产品;研制一批阻隔、诱杀防虫和设施避雨、控湿防病等无害化生产关键技术;构建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污染物快速在线检测技术体系,开发相应的技术产品及检验检测设备。

——高产高效种养技术与农作制度。重点突破大面积单产均衡增长的栽培理论,研究开发不同生态区域主要农作物轻简栽培和基于“个性化”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设施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研究开发区域农业生产物质要素、技术优化组合及科学配置模式;研究开发不同区域、不同饲养规模畜禽和水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开发养殖高效节粮、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开发海洋牧场营造技术、工程建设资源与生态危害量化评估技术。

——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重点研究基于功能基因组的动植物疫病(包括外来物种)分子诊断、预警和防控技术,建立我国农业生物灾害和外来物种监测预警、生态安全评价与防控技术体系。研究开发新型疫苗、新型化学合成药、中兽药和诊断试剂,建立兽药安全评价体系。在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新城疫、蝗虫、稻飞虱、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红火蚁及水产养殖病害等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农产品采后处理及精深加工。重点突破酶工程、生物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以及新型高效分离、分级、杀菌、防腐、保鲜、干燥等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开发新型、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配料等,开发超高压加工、脉冲电场杀菌、微波真空干燥、超微粉碎等新型加工设备,促进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重点研究农业装备自动导航、过程监视、智能测控与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开发园艺设施用微型耕整机械、小气候调节机械和自动化调控设备,开发渔船节能机械、助航、捕捞等关键技术及装备,加强对水产品加工和船网机具修造耗能设备节能技术改造,在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设施农业、设施渔业、渔业节能、农产品加工与贮运等成套技术装备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显著提高我国农业装备技术含量和现代化水平,显著降低渔业产品综合能耗水平。

——节水农业与地力培育。重点突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和非常规水安全高效利用等节水与节约农业关键技术,创制环保型节水制剂新材料,研发多功能、智能化节水农业关键设备与重大产品。突破重点区域退化农田土壤结构改良、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与水 5 肥一体化调控技术等,建立区域性农田地力培肥与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建立土壤资源管理利用系统。

——科学施肥与科学用药。重点研究快速、高效的有机肥料资源腐熟剂和便捷、实用的有机肥料资源无害化处理技术,开展土壤养分批量化测试方法、田间试验、施肥技术等研究,加快施肥指标体系建设,研发缓(控)释肥料等新型肥料。重点突破适合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低容量喷雾技术,研究喷雾助剂的应用技术,研制环保施药机械,制定农药使用技术标准,促进农药使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草原植被恢复重建与饲草利用。重点研究低扰动补播、已垦草原撂荒地植被重建、划区轮牧、人工草地建植管理、优质饲草加工与质量控制、舍饲半舍饲草畜平衡等技术,构建我国退化草原快速治理与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在载畜量调控、饲草料生产和提高草畜转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生物质资源转化。重点突破能源作物品种选育、能源作物资源开发转化、秸秆类原料沼气发酵利用等关键技术,带动生物质燃料产业。突破木质素及纤维素的改性和树脂化技术以及生物塑料、可降解地膜开发技术等,带动生物质材料开发。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突破源头控制、过程治理以及末端资源化治理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核心技术;突破农业环境化学污染物降解和修复技术,开发农业环境生物修复和污染物降解生物制品;研究水域污染生态危害评估与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开发污染水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筛选并培育能高效吸附、富集或降解各类污染物的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

——数字农业。重点突破动植物虚拟表达和数字化设计、作物生命过程信息探测、农业遥感等数字农业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农业信息采集、农情监测、耕地质量测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软硬件产品,构建我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的数字农业技术和应用体系。

2.开展核心技术集成示范

围绕现代农业的产业需求,以农产品生产和开发为主线,熟化核心技术,组装集成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延伸农业产业链,壮大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粮田目标产量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生产潜力土地的地力水平和生产条件,确定优质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目标。通过品种选择、水肥调控栽培和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形成保障目标产量的“品种+技术”模式,促进粮食的稳产、增产。

——重要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根据区域特色资源、生产特点和不同出口国目标市场的态势,将目标市场标准、产地环境监控、动植物关键生产环节或过程调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和标准化生产,建立出口农产品从“基地到目标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示范体系,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空间,逐步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大宗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集成与示范。在优势农产品区域产业带,完善产地环境监控、农产品品质提升与质量安全监测、投入品安全使用、有害物质降解等技术,开展标准化配套集成并进行示范,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现代牧业小区集约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在畜产品优势产区或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将牧业小区规划布局与畜舍设计、牧业小区管理、饲(草)料保障、疫病防治、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和示范,提高小区集约化饲养能力和水平。

——水产良种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根据不同水域特点,以水产良种规模化养殖技术为核心,将鱼、虾、贝、藻等种苗繁育技术、病害控制技术、饵料投放和利用技术、水质调控技术等进行集成和示范。建立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体系,开发渔业资源增殖 6 技术。

——循环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针对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和资源特点,将农业生产和加工剩余产品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再利用技术等进行组装配套,建立“畜/禽-鱼-稻”、“四位一体”、“猪-沼-果/菜”、“五配套”、“两池两灶两棚”等新型良性循环示范模式。

——设施农业技术示范。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种类农产品生产需要,以设施农业可持续生产技术为核心,将设施优化构型。新型覆盖材料、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设施专用作物商品化育苗、无公害高效栽培、设施土壤障碍控制与改良以及设施环境控制技术等进行组装集成和示范。

——大宗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针对大宗农作物重点农时、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的需要,以成套的农业生产工程技术和装备为核心,将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设施蔬菜等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耕作、播种、栽插、收获等)的工程技术和实用高效成套技术装备进行智能组装示范,发展保护性耕作,提升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能力。

——精确生产技术示范。在粮食主产区,针对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不同作物和区域自然特点,将精细整地技术、精量选播技术、精确施肥技术、精准施药技术、精量调水技术等进行组装集成,构建5大作物精确农业技术示范体系。集成示范猪、鸡、鸭、奶牛等主要畜禽精确饲养技术,构建环境控制、饲养工艺、饲料投放等精确饲养技术体系。

3.实施科技推广示范工程

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的工作要求,以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载体,以实施主体培训为手段,提高成果转化率和农民对科技的吸纳能力,促进农业知识、技术、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完善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形成人、财、物直接进村入户的科技推广新模式。

——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建立农民科技书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乡村清洁工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采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通过物业化模式进村入户与示范带动,大力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三废)向肥料、燃料、饲料(三料)的资源转化,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等实用技术和工程措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三生)的目标。

——农村信息服务工程。建立农村市场、科技、服务等三大信息应用系统,整合国际国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国家和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大力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健全完善主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电脑、电话、电视“三电合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启动、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深入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工作。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科技促进工程。在粮食主产区,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水稻免耕抛秧、机插秧、超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氮肥后移和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玉米覆膜及增密技术,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病虫害综合 7 防治技术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推进工程。示范和推广粮棉油、果蔬、茶叶、糖料、畜产品、水产品、天然橡胶和特色热作产品等加工关键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技术与装备,有效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ISO9000等质量安全管理技术体系;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广龙头企业原料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产业化基地。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工程。全面推行无规定疫病区建设技术规范、培训和推广科学免疫程序与疫苗使用技术、疫病现场鉴定与快速诊断技术,有效遏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降低畜禽发病死亡率。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标准与追溯体系,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提高动物卫生水平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水平。

——重大植物疫情防控科技工程。大力推进优势园艺作物非疫区建设,全面推行非疫区建设的技术规范,加强突发植物疫情传播规律、疫情鉴定和种子(苗)的快速诊断与应急防控技术研究,有效提高重大植物疫情监测和封锁控制能力,遏制重大植物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一村一品”产业科技推进工程。根据农业生产布局,结合资源特色,通过规划先导、知识培训和科技服务载体建设,构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推进技术升级和品牌建设,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一村一品”的发展规模和层次。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体系

——建设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为基础,尊重农业科技工作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点,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为核心,通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带动,以任务带团队,以团队促网络,以网络建体系,优化配置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农业高校的科技资源,建设国家基地。根据农业综合区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中,建设一批区域性主导技术和产品开发实验室、实验基地、改良中心和产品创制中心。依托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教机构,建立科技成果扩散站点。鼓励与支持企业建立农业技术研发中心。最终形成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显著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适应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精神,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总体要求,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农资连锁配送、病虫专业防控等社会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积极稳妥地将可交由市场来办的一般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分离出来,鼓励其他经济实体依法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鼓励国外组织和个人创办农技服务中介机构。建立农技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信誉。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保证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的供给。

——健全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和完善中央农民科技培训媒体资源与传播中心及省级农民远程科技培训资源服务中心、县级农民远程科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民远程科技培训站,增强媒体资源制作、数字化储存、服务管理、资源传播和远程培训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院校和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建立由政府组织、农业部门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系统。实施农民培训工程,通过项目管理,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训条件,推进农业技能鉴定,不断探索和完善农民培训的运行管理制度。继续推进农民科技书屋建设。

——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以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为主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进一步改善育种创新和种子市场环境,积极推进农业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品种权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品种权战略,把创造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措施,贯穿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加强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提高保护水平,为新品种审查测试和品种权案件查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大力开展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组织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品种权审查、测试、行政执法和中介机构人员素质,改善管理条件,增强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二)创新机制

——完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与绩效考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逐步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坚持“稳定支持、合理竞争”的经费支持原则,积极探索适合农业科研特点的经费支持方式。规范和创新经费的管理,在科研基地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使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逐步建立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开展目标考核。对不同机构和不同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和考核,科学评价执行情况,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改革立项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对重大农业科技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对重大科技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在应用性研究领域,建立科研选题和立项的公开、公示、公议制度,广泛听取并充分尊重农民、农技人员、企业和专家的意见,做到顶层设计与生产需求紧密结合,实现“选题从生产中来,成果到实践中去”。优先支持机构间、学科间和研发机构与用户间联合、互动项目。

——完善分工协作和联合攻关机制。围绕国家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全面推行以任务分工为基础、以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以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实行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根据任务需要,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自主组建创新团队,科、教、企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突破性大成果的产生和创新效率的提高。

——建立团队与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制度,促进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通过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和行业科技计划项目,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上下贯通的农业科学技术协作网络。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技术推广服务等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促进形成一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一支适应全球化竞争的农业科技管理人才队伍,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技推广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建立成果分类评价与快速转化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基础研究成果以同行认可和学术影响为依据;应用性研究成果的评价阶段后移,以技术转移、生产和市场应用实际效果为主。实行科技成果定期发布制度,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收集,定期公开。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采取媒体宣传、现场观摩、集中展示等方式发布和推介,促进技术转移。

——探索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新机制。根据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探索以区域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围绕共性技术难题,整合相关科技资源,构建上中下游无缝对接的科技创新链条和区域化农业科技平台,实现区域科技资源一体化布局,探索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的有效宏观模式和微观范式。

——建立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机制。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协作网,创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交流平台。加强群众性学术团体、学术刊物、学术网站等建设,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国际影响。加大农业技术与人才引进力度,主动加强与国际组织、发达国家机构在资源、技术、智力、项目、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充分吸纳国外资金用于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加大公派留学人员和国际合作研究工作力度,鼓励有条件单位到国外开展项目合作、建设国外研究基地,增强科技竞争的实力和科技发展的能力。加大实施农业科技与产品的“走出去”战略,鼓励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适时地将技术和产品向境外输出,开拓农业技术和产品的国际市场。

(三)加强各类科技计划实施

——积极组织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发展计划的实施。组织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力争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和战略产品。积极争取扩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科技基础平台计划等计划项目在农业领域的比重。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荐并有效组织有明显优势的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任务。

——组织实施农业部门各项科技计划。继续实施948计划,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继续实施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按照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加强区域性农业科研协作攻关,加快技术成果和产品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继续实施超级稻研究和推广项目,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扩大示范推广的成效。实施行业科技创新计划,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研究,满足农业各行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组织实施航天育种项目,探索农作物育种的新途径。加强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重大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改良中心分中心、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原原种基地等建设,优先支持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承担国家农业科技项目。加强农业科技战略、科技政策、科技制度等软科学研究的投入,重点解决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所需的决策信息和依据。

(四)完善激励政策,落实相关法规

——完善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国家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在金融信贷、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入农业科技,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农业科技投入格局。允许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捐赠设立支持农业科教基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农业教育、培训,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建立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企业的科研基金、推广基金制度和国家农业科技服务收购制度,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

——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引导各类农业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使其逐步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形成一批食品加工、生物制剂、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产业。鼓励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中介、农民合作组织等与农业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深入贯彻落实《农业法》、《科技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财税、金融等政策,根据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对相关农业科技项目实施配套。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行政监管体系和风险交流体系,加大转基因生物安全执法检查力度,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农业野生资源保护,完善监管体系,完善采集、进出口审批制度,对重要濒危农作物近缘野生植物进行抢救性收集和入库、入圃。同时,扩大原生境保护点,尽快遏制资源衰竭与流失状况。

(五)加强领导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按照新时期农业科技的指导方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重视和大力支持所属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工作,继续深化改革,大力探索和总结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方式和新模式,加强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和监督实施工作。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把农业科技宣传、教育与普及列为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公众媒体,宣传农业科技、政策、法规等知识,推介科研最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教单位和其它组织在宣传和普及方面的作用,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动性。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奖励,大力倡导情系“三农”、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 10 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活力。

第四篇:安徽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关键期,也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安徽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十一五”期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积极引导和有效保障,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1、农业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农业科技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组织和实施国家各类科技计划课题100多项,实施了良种优质化、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及一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新设立了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攻克了甘蓝型油菜三系选育及制种方法、茶叶清洁化生产线等一批技术难题,培育主要动植物新品种(配套系)286个,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我省粮食总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做出重要贡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快速发展。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新建涉农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个;建设了一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功能实验室、试验站,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引进培养了一批较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组建了首个农业院士工作站,启动建设21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和16个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开展了农村信息化、科技路路通工程建设等工作,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农业科技园298个,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芜湖农业科技园区进入了国家行列,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95个,选派科技特派员2284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3、农业产学研结合日趋紧密。全省市、县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重点科研单位,与全省40多个市、县政府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联合日趋紧密,共建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两系水稻、茶产业、休闲食品3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入省级试点联盟,多种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广泛推广。

4、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围绕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皖北地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县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全省有9个市、40个县(市、区)被科技部授予全国县(市)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34个县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共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20多项,发明专利300多项。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55家涉农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大幅增长。

但是,我省农业科技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农业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缺乏,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和应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企业创新主体能力较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较少,产学研脱节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县域科技能力薄弱,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不强。

(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

面对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重大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循环、低碳、绿色农业应运而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安徽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趋向综合化、系统化、多样化。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依靠科技驱动。全面转型、现代农业、承接产业转移,以及人口增长、资源约束、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都需要加快农业产业“瓶颈”技术突破,深入挖掘生物遗传潜力,创新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农业产业技术全面升级,促进农业发展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2、加快区域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迫切需要科技拓展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区域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开辟农业发展空间,拓展农业功能,组装配套实用技术,壮大农业科技产业,使农民从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中得到实惠。

3、改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急需加强循环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模式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向无害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支撑和引领新农村建设。

4、提高农业竞争力,发展新兴产业,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安徽独特的南北过渡带气候,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超前部署,加快农业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有效增加农业领域科技储备,抢占前沿和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制高点,走自主创新、提升竞争优势之路。

(三)农业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政策保障力叠加增强。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支持效应将叠加释放,我省国内生产总值超万亿元后的经济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将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需求拉动力日益强劲。我省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农业大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缓解产业技术瓶颈制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

3、内在推动力愈加迅猛。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在农业领域应用转化的速度加快,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日趋活跃,产业转移及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推进,进一步丰富了人才资源、加强了条件建设,为农业科技推动自身跨越发展孕育着巨大潜能。

二、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国家科技工作方针,围绕全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完善具有安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显著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农村民生、农村区域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为兴皖富民、加速向农业强省跨越提供科技保障。

(二)指导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既要发挥政府对公益性、全局性战略需求的引导,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又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支持农民、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和农村科技。

2、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既要加强农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也要重视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示范,增强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

3、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要针对我省实际,聚集资源,全面统筹、分类实施、协同推进,又要重点支持合芜蚌、皖江、皖北和大别山等区域发展,强化科技对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4、坚持产业科技与农村民生科技相结合。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又要重视农村民生科技的发展,更加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加强低碳、循环农业技术,改善提高农村生产环境和生活质量。

(三)发展目标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处于中部省份前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8个百分点,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1、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成果取得新成效。培育农业动植物新品种200个左右,有突破性新品种20个,取得突破性科技成果2-4项,拥有发明专利权、品种权、技术成果的总量年均增长率20%以上。

2、构筑一批条件平台,农业科技基础条件有效改善。新增省部级创新平台50个以上,新建或提升公共服务平台50个左右;农业科技设施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

3、建设一批创新团队,农业科技队伍显著加强。建设省部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20个以上、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0个以上,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

4、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建设农业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个以上,新增科技型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5家;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布局合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生物育种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 %。

5、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建设农业省级科技示范基地(园区)100个;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1.5∶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0%以上,农村二、三产比例大幅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96%以上、优质率提高5%以上,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6、集成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农村基层科技能力明显增强。集成转化推广200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新增200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新建80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覆盖95%以上的乡镇,农村民生明显改善,区域发展特色增强。

(四)主要任务

1、突破产业关键技术,保障农业转型发展。围绕我省农业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培育壮大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加强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农业生物制品、农用物资与装备制造、农产品现代物流等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重点在种植业、畜牧业、林特业等领域,强化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现代农业装备与投入品制造等农业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

2、加强低碳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目标,攻克一批农业节能、节水、节地、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以及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农林碳汇能力、保护农林生态环境等难点技术,强化农业水土、能源等资源高效利用,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能力。

3、加强农村民生科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农村民生和城镇化发展重大问题,以农民生活安全、健康、富裕、清洁、文明为目标,在防灾减灾、农村信息化等领域,攻克一批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宜居健康住宅、清洁社区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信息化服务等农村科技工作。

4、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根据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任务,加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强化技术攻关、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围绕骨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需求,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实施一批区域大协作的全产业链科技项目,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在优势区域聚集,合力做大做强;涉农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5、强化基层科技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根据合芜蚌、皖江、皖北、大别山等区域农村和农业产业发展特点,进行分类指导,通过资源整合、省市联动、上下结合和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等途径,促进区域农业创新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园区、星火计划、科技扶贫、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农村科技工作整合,深入实施科技进步县市考核和科普能力建设,完善县市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三、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

围绕我省“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和主要任务,大力实施安徽省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448”工程),优先支持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等8个领域的技术创新,集中力量实施生物育种、食品加工、农村信息化、粮食丰产4个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等4个科技促进行动,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重点科技领域

针对全省农业、农村、民生发展中重要问题,发挥优势、强化特色,适当考虑前瞻性、基础性,优先支持以下八个科技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能力建设。

1、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以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重点,突破生物育种、高效生产、安全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强化技术集成示范,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及适应不同生产、生态条件及种植模式的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重点支持:主要农作物良种选育与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设施蔬菜农药残留污染控制与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果树、茶树优质种质资源创新和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食用菌安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油茶、特色花卉、林木品种选育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2、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突破主要畜禽、水产业发展中的种质改良利用、营养调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的综合防控、养殖环境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加强规模生产示范推广,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环境友好的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业科技创新与支撑体系。

重点支持:主要动物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奶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动物疫病快速诊断及预防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动物资源利用和规模化健康养殖以及环境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

3、农产品与食品加工

以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强食品设计、制造、包装与流通、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技术与装备研究,创新多梯次增加附加值、延伸价值链的综合加工技术和节能减排、节本增效技术,建立适应食品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加工制造技术体系。

重点支持:主要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装备,竹、速生丰产林等大宗林木资源高附加值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示范,粮油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与设施,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冷链运输系统技术,生物基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燃料乙醇和多种生化产品联产技术,生物柴油清洁制造工艺及装备,生物质发电和供热工程技术,生物质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4、农业与农村信息化

突破涉农海量信息资源挖掘处理、定向信息服务、农业精准作业和管理、农业物联网、无损伤检测、数字化采集、信息快速获取及诊断、网络入户等关键技术与设备,构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的数字农业技术和应用体系,研发农村综合网络服务技术与平台,开展村域“户联网”示范,建设一批信息化示范村,构建现代化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重点支持:精准农业配套与集成综合技术,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快速采集、获取及诊断技术,农产品质量无损伤检测技术与设备,大宗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及平台研究与示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与示范,农村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及设备,农产品市场应用系统的研制与示范,动植物虚拟表达和数字化设计技术。

5、现代农业装备与投入品

研究开发适合我省农业特点的多功能作业关键装备、农机农艺相适应的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定位变量作业智能机械和健康养殖设施技术与装备,保护性耕作机械和技术,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温室设施及配套技术装备,推进农业生物药物和环保型肥料的创制与产业化,构建现代化农业装备与投入品研发体系。

重点支持:安徽丘陵山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系统集成与试验示范,安徽名优茶清洁化生产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与示范,高档绿茶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与示范,油菜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设施栽培新型大棚结构设计、优化、研制与产业化,配套设施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新型饲料产品产业化开发,安全优质高效饲料生产和质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环境友好型缓、控释肥料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新型高效农业药物和生物制剂创制关键技术研究。

6、农林资源与环境

加强农林生态功能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污染农田修复、农林生态系统固碳减排以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替代、绿色有机农业等技术研究,构建适合安徽农林生态环境保护与预警、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农林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体系。

主要支持:规模养殖业畜禽粪便资源化开发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农田氮磷减量化施用与养分流失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农田有害物质原位钝化与降解技术和产品开发与应用,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与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皖江湖泊群污染控制与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农林生态系统固碳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不同立地条件林业生态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巢湖水域、两淮塌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资源集约化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7、农业防灾减灾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安徽常见易发的农业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农业技术,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快速处置和风险评估等综合防控技术与装备,加强技术综合集成,形成一批主导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标准),构建不同区域类型的农业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应对技术体系。

主要支持:江淮分水岭农业干旱与高温热害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沿淮低洼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沿淮行蓄洪区结构避灾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生物灾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和常发病、群发病综合防治,农林重大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农业主要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应用。

8、农村民生

重点在农村水处理、农村社区管理、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环境整治、城镇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建筑节能、多功能农业等方面,开发一批低成本适用技术和装备,加强技术综合集成,形成一批主导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标准),构建不同区域类型的农村民生技术支撑体系。

主要支持: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景观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农村宜居型住宅建造和村落规划技术研究,农业多目标协同与多功能耦合关键技术研究,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小流域治理与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湿地保护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休闲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农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关键技术研究,古村镇、古建筑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农村民生信息化与公共服务技术研究。

(二)重大科技专项

在上述优先支持的科技领域范围内,重点实施以下四个重大科技专项。

1、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保障种业安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按照种质资源研究、新品种培育与种子产业化链条,开展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与利用,建立与完善精准鉴定、基因源分析与种质创新技术体系;以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突破骨干亲本创制、杂交后代高效鉴定、优异性状聚合、广适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重点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研究建立新品种的规模化制种、亲本繁殖(繁育)、种子(种畜禽)质量检测、种子加工包装技术体系,建设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增强重点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新型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重点支持:水稻、小麦、玉米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畜禽品种育种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茶树抗寒与低咖啡碱性状的转基因改良,北缘油茶良种选育技术研究,大豆、油菜、棉花、园艺作物(蔬菜、西甜瓜、果树、花卉等)育种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安徽省地方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改良与推广,水产和家蚕、蜂等经济动物品种育种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特用经济林(茶树、杨树、桑树、山核桃、园林景观植物等)高效分子育种与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地方优良遗传资源挖掘、评价与保护利用技术研究。

2、食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提升食品产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综合效益,加强现代食品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功能食品设计与制造、食品加工过程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绿色添加剂制造、食品包装与物流技术研究,着力突破食品规模化连续化制造、制造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加工节能减排技术、工程化集成放大技术、均衡营养设计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加强重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造,带动食品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重点支持:主要粮油作物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禽畜产品、功能乳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农林生物质转化关键技术及能源、材料产业化示范,农产品物流关键技术及溯源系统研究与示范,植物蛋白生物技术改性及深度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畜禽血液产业化深加工与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大宗淡水鱼加工鱼糜及其制品关键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果蔬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乳酸菌发酵蔬菜生产及发酵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霉菌类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改造及示范,绿茶功能因子高效分离与功能食品开发,食用菌深加工及保健品的研究与开发,食品功能因子高效分离与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皖南特色旅游食品、工艺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3、农村信息化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传统农业提升,重点开展涉农海量信息资源挖掘处理、定向信息服务、低成本网络入户技术与多功能终端等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面向农民个体和农村社区的村级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示范以电视/电话/计算机为终端的村域“户联网”;研究开发面向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的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建设一批信息化示范村,构建现代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

重点支持: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支撑平台研究与示范,农产品敏捷智能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南北过渡带农业应对主要自然灾害的信息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工厂化农业多目标非合作博弈与优化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基于3G的农村综合信息智能服务平台开发及应用示范,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作物生长状况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特定农产品电子鉴别设备研制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追溯系统研制与应用,农产品市场行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研制与应用,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业知识本体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果实无损采摘系统研究与应用,基于手机短信的病虫害图像自动识别系统与应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建与应用。

4、粮食丰产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增产120亿斤的总体目标,研发突破粮食作物可持续超高产、大面积丰产高效、肥水高效利用、地力培育增产和生产全程机械化等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粮食生产重大生物灾害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防控等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加强中低产田改良和重要障碍因子研究,提高中低产区域粮食生产能力。

重点支持:江淮地区单季中稻可持续超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江淮地区水稻减灾丰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水稻生产农机农艺双适应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精确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沿淮江淮地区稻茬小麦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安徽稻麦生产主要病虫草害高效安全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安徽麦稻产区养分资源管理与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夏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江淮地区小麦增产潜力开发技术研究,玉米生物灾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淮北沿淮地区夏大豆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粮食作物高效安全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科技促进行动

通过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富民强县等政策引导性项目,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县市科技能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促进工程,进一步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农村集聚、科技研发向应用转化延伸,促进技术链和产业链相融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动

组织实施国家和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每年转化50项左右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有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

组织实施星火计划,培育和扶持一批农村科技型企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扶持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推进信息化、社会化、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星火科技培训体系建设。

积极发挥宿州、芜湖两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典范作用,择优建设3-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园区建设和运作,孵化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农场、大户。

2、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促进行动

每年考核认定15-20个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大院为载体吸引一批科技专家,引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开展一批成果示范推广、产业开发、技术培训和中介服务,带动周边农村共同发展。

省市联动每年派遣300名左右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企业和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示范推广科技成果,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县市科技能力提升促进行动

以科技进步考核和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建设为核心,争取到2015年全省90%以上县(市、区)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建成一批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突出的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树立一批优秀的县市科技管理单位和科技管理工作者。

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在欠发达地区实施一批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强化科技培训、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

4、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

实施农村民生科技项目,重点在村镇整治与住宅设计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与信息化、环境保护与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开展技术及产品的示范与推广,树立一批依靠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继续推进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和科普能力建设,强化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科技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四、保障措施

1、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稳定、多元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强度,确保农业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立财政科技投入追踪问效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和绩效考评,努力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益。

2、加强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夯实农业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按照“共建、共享、服务、创新”的原则,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园区、食品工业园以及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业信息、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构筑和完善以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科技服务为主线的农业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

3、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依托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强化人才—平台—项目的统筹,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依托,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一批梯次配备、结构合理、能够攻克我省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的创新团队;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一批能够快速转化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队伍;以示范基地为依托,培训一批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服务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按照我省农业“走出去”战略要求,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为参与企业、科技、教育人员提供技术培训。

4、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培育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激励、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原则,以项目引导、政策扶持等途径,支持涉农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多途径、紧密型的技术合作,形成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立一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无缝”对接;开展农业科技型企业认定,激励农业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扶持农业骨干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全面提高涉农企业的科技素质;支持研发单位及其科技人员依托科技成果创办企业,进一步扩大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特派员等新型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实施规模,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5、加强机制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以县域科技能力建设为核心,完善县(市、区)科技进步推进与考核机制,深入开展科技兴县工作,重点扶持基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以及农村民生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重点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科技问题,形成支撑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技术体系,建设一批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民生的示范村镇。加强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基层科技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科技工作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和显示度。

6、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作制度,发挥各级科技领导小组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合作,形成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合力。

第五篇:汕头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农业科技发展

规划纲要(2004-2010年)的通知

(汕府[2004]15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汕头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年)》已经十一届第二十八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的发展重在科技兴农,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要结合研究制订“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指导整个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把科技兴农贯彻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要树立“大农业”的观念,加强农业规划,把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与整个农业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把潮汕农业特色与科技相结合,运用科技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不断开发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巩固和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各区县、各单位要加强《纲要》的宣传和导向工作。

汕头市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十月十三日

汕头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重大转变,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和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对农业科技提出了新需求。为明确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措施,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特制订本《纲要》。

一、背景

(一)汕头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

——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我市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粮食一年三熟,水产蔬果四季常鲜;市区与所辖县均临海,全市海岸线长289.1公里,10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面积74.3万亩,近海渔业资源丰富。

——已经建立起一批农业商品基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通过产业化经营的形式,至2003年底,已建立起10万亩冬种大芥菜、8万亩反季节设施蔬菜基地,以及三棱橄榄、乌酥杨梅、雷岭荔枝、潮阳蕉柑、红场青梅、樟林林檎、溪南草莓、南澳桔红等等万亩名优水果基地;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21%(5.1万亩)的11个优质鱼、蟹、珍珠等水产养殖基地;有12个集约化万头猪场,277个年出栏1至5万只的养鸡场,9个年出栏5至50万只的养鸭场,18个年出栏1至5万只的养鹅场,家畜和家禽基地化、专业化饲养分别占全市饲养量的15%和30%。全市90%的水产品、80%的家禽和水果、蔬菜实现商品化生产。并建立起204个农产品的专业批发与集贸市场和2730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至2003年底,全市已有上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66家,有2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涌现了30个“三高”农业示范基地、140多个“一村一品”村和1.2万种养大户。目前已初步形成粮食、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五大支柱产业为框架和名优农产品为骨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农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关于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突出采取稳粮保农、科技兴农、依法治农等措施,大力实施星火计划、农业攻关等科技计划,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新技术,开展杂交稻选育、花生育种、蔬菜良种繁育、应用生物技术工厂化育苗、无公害生态养殖以及淡水有核珍珠养殖、鲍鱼等优质水产培苗,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等,使汕头市农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九五”计划以来,全市科技攻关取得丰硕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奖励的农业科研成果共79项,主要科技推广项目近121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全市累计有20家乡镇企业获得ISO国际质量认证,有15个产品获省优秀新产品奖,有10个产品获中国乡镇企业科技奖。全市的农业商标有1个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7个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制订实施地方农业标准73项,建设国家、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8个,取得“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60个,取得“绿色食品”认证11个。1993年以来逐步建立的一批农业科技开发与应用示范基地发挥积极的辐射作用,海水网箱养鱼、有核珍珠养殖等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蔬菜良种选育实现基地化和产业化,汕头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已经升格为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水产养殖业与禽畜饲养业为主导产业的金平农业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的省级农业科技园),风能的开发与应用成为南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白沙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初具规模,南澳科技兴海示范区被国家科技部等5个部委列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澄海的凤翔街道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成为省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市农科所和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在有关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机遇

——新世纪农业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大规模应用为汕头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1世纪的世界农业,新产品创新周期和新科技的应用周期将大大缩短;现代高新农业科技不仅从理论上、方法上,而且还从技术手段上,加速更新了传统农业科学及基础科学,产生出众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现代农业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延伸;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兴产业的拓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产业结构向更合理、更高层次转变。

——农产品市场需求将日益旺盛,给农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人口在2000年底时为12.66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顶峰,为16亿,增长四分之一,对农产品的需求将随之大幅增长;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水果、禽畜产品、花卉、水产品的消费将大幅增加。汕头农业在上述品种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汕头市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挑战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市农业科技与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达国家依靠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占据明显优势,我市农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WTO已将农业纳入多边贸易规则的范围,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难以逆转,21世纪我国农业外部环境与过去几十年完全不同,农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农业经营风险将前所未有地加大。在国际市场准入和国内农业宏观政策调整的条件下,国内各级政府对农业的管理方式和政策措施,尤其是关于农业的公共投资政策和支持政策也面临着根本性的调整。

——我市农业在产品供求关系、生产目标、增长方式等方面正在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农产品供给由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和结构性相对过剩;生产目标由过去的单纯追求农产品数量转向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基础上,追求品质、效益和安全;经营形式正由单纯的原料型生产转向生产、加工、营销相联结的产业化经营;增长方式由过去的主要依靠传统投入和劳动集约转向劳动力数量已开始绝对减少,对资本、技术的依赖性逐步增强,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种种原因,我市近海天然渔业资源衰退,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资源退化和农村环境质量下降,使资源和环境对汕头市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进一步趋紧。

——2003年汕头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48人,人均耕地只有0.14亩,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0.41亩的34%,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最少的地区之一。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汕头农业科技的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农业科技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趋向老化、人才缺乏;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企业科研投入极少。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再教育机制尚未完善,尤其是农民成人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态势。国际市场需求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影响农产品的增值。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程度仍然比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产业化组织程度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海洋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技术水平以及开发规模有待提高;海洋农业的科技储备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面对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进步,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

1、农业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科技是农业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立足资源优势,促进产学研合作与自主创新,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名牌、外向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加速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努力实现技术跨越,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储备,促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2、农业科技工作方针:以技术创新为主线,通过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分步推进、全面实施战略工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现技术跨越,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加速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3、农业科技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更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农民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二是实用性和前沿性相结合,既要适应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又要根据我市的基本市情,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保障食品安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产业化;三是既要统一规划引导,避免重复,提高科技要素的利用效率,又要充分调动部门、各级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突出重点,适当集中,合理布局,分步实施。

4、农业科技工作目标: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快速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科技总体实力达到全省的先进水平;增强我市农业面向国内与国际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主要的具体目标为:

(1)建成和完善包括区域性农业试验中心(农业技术工程中心)、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科技示范园区等9个以上农业科技基地,培育三个以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农业科技基地,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

(2)全市建设25个科技含量高、规模较大、实力较雄厚、带动能力强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外向型企业10个以上。

(3)主要品种的良种采用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副产品优质化率达到70%以上。

(4)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程度达到80%左右。

(5)农产品商品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保鲜、加工、综合利用的产品附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到200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左右。

(6)在今后7年内,力争3—5%的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力争40—50%农产品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准;高效无污染生物农药和肥料的使用率达到70%以上;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7)2004—2010年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10%以上。

(8)2004—2010年期间,全市海洋总产值323亿元,年均增长15.5%;海洋产业增加值142亿元,占全市GDP的15%左右;有效地控制海洋污染,在重点海域和海湾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近海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大于95%。

(9)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建立了标准体系,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有机结合的标准化体系。

三、农业科技工作重点

力争在种植改良、节水农业、农业疫病虫害控制与预防、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绿色农用化学品、农业生物资源、农业基因工程,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重点推进十大工程:良种引进与培植工程;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工程;农业标准化体系推进工程;海洋农业科技发展工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工程;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普基地)示范工程;农业技术产业化创新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工程;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工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1、良种引进和培育工程

——以汕头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为依托,面对市场需求,加强研究,发展优质、高产、多抗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及产业化技术,培育一批名、特、优、新品种,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

——以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为依托,开展良种繁育工作。品种改良的方向:生猪以发展多元配套瘦肉型猪为主;黄牛杂交改良,向大体形和肉奶兼用发展;奶牛应加强育种,培育适合汕头气候的新品种(系);狮头鹅在良种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培育新品种(系),进行开发利用;建立禽畜良种推广网络,扩大禽畜人工受精覆盖面。

——加强特色水果的改良和水果良种的引进培育。发展常绿性水果种植业。

——培育和发展适宜加工需要的专用品种。

——以汕头农业科学园为基地,对现代基因技术进行应用的跟踪和转换研究。重点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花生和名贵花卉新品种,并利用组织培育、工厂化育苗,实现花卉种苗产业化。在转基因育种的开发推广中,要加强论证,谨慎从事,防止基因污染。

——以潮南区红场、雷岭、成田、陇田等镇为依托,发展牧草种植和草食动物基地。通过大面积种植优质牧草,利用优质种牛杂交改良,发展肉、奶兼用优质牛,形成草食动物饲养基地。

2、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工程

——发展绿色农业。在一定的区域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开展立体、生态种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开展土壤污染与防治调查研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

——发展有机农业。在无污染环境的地区建设有机食品和蔬菜生产基地。城郊蔬菜基地的建设要加强环境治理和生产方式的转化。加强对作物秸秆、畜禽粪肥、有机废料等的综合开发利用,以沼气为纽带,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和生活垃圾综合开发与利用;同时,大力推广微生物发酵有机菌肥的开发利用,通过微生物发酵,将畜禽粪肥及居民生活垃圾和农渔产品加工废料转化为高效有机菌肥。加强利用物理、生物、生态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研究,努力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质量评价、产品加工技术、产品检测、包装等环节研究。根据各种蔬菜的特点,研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生产技术标准,做到在无污染的前提下,提高风味、外观和品质,使有机食品和蔬菜真正成为汕头市的拳头产品,创出自己的特有的品牌。建立专门的营销网络,拓展市场流通渠道,争取建立进口国、出口国相互承认的产品认证体系。

3、农业标准化体系推进工程

——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对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建立标准体系,突出抓好重要农产品的质量等级标准,逐步形成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有机结合的标准化体系。同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农业标准的国际化。加快制订和修订我市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

——加快设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条件的农业项目,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一种或一类优势农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为依托,在示范区内对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综合标准化管理。

——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培养一批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无公害质量标准要求、生产过程能按标准(技术规范)组织生产、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规定的生产企业,对条件较成熟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管理。

——建设和完善农业标准检测体系。在已设立汕头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基础上,各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都要建立农产品快速检测点,对现有检验室和技术方法、手段加大投入。加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的监测,确保人身安全健康;逐步开展对涉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监测。

4、海洋农业科技发展工程

——重点以汕头大学在南澳建立的广东省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临海实验站为依托,利用本地的地理环境及资源优势,建立海洋经济生物培苗中心;同国内高等院校合作,运用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海洋水产养殖优良品种;运用多倍体、雌核发育、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高档水产新优品种;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培养长速快、抗逆力强、品质高、抗病力强的养殖品种,促进养殖业品种的更新换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海洋水产养殖业。加速鱼、虾、贝类疾病的快速诊断、检测和防治技术研究,开发赤潮防治技术,解决海水养殖业中目前病毒蔓延难以防治的问题;在滩涂浅海人工养殖区及外海区,加快技术开发,推动网箱养鱼由湾内向湾外拓展,重点研究抗风浪养殖技术,如水泥沉箱养殖技术、深水潜网养鱼技术、深海高网养鱼技术等。

——开展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和近海渔业资源增殖技术应用与研究。研究远洋渔业资源评估开发技术和浅海、滩涂、海湾生物资源增值技术,通过评估我市远洋渔船作业和渔场附近海域以及其他有开发前景的渔场渔业的种类数量、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研究增殖种类、增殖生态环境、增殖方式,从而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开展海洋水产品深加工技术应用与研究。在发展水产品冷藏、保鲜的基础上,逐步向深加工和调味品升级换代发展,重点依靠技术进步,加强对中上层鱼类加工的综合利用和贝类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适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方便水产食品。重点攻克贝类的吐沙、去毒、保活问题和上、中层鱼类的防腐、去腥、抗氧化、脱色等难题。

——开展防病抗病技术应用与研究。重点研究经济鱼、虾、贝类病害快速诊断、检测和防治技术、研究赤潮防治技术,解决海水养殖业中目前病毒蔓延难以防治的问题,引进、推广海水鱼疫苗与抗体的应用,建立汕头市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体系和检疫机制,对水产药物和配合饲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监督,加强水产苗种和亲本检疫。

——开展海洋药物及海洋功能食品的开发。借助汕头大学、汕大医学院和有关制药食品研究开发机构的技术力量,加快海洋生物的开发力度,从海洋生物中筛选提取具有可抗癌、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作用的药物并使其形成产业。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以海洋生物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海洋化工产品,尤其要重视对海产品加工工业废弃物中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高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率。近期以提高藻类体内的各种附加值的有效利用为重点,力争把汕头建成国家海洋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基地。

——加强海洋风能和波浪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

——开展海洋气象灾害研究。

——开展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技术和海域资源环境评估、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建设集观光、娱乐、度假、海上运动、休闲、科考探险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层次的滨海旅游区域。分期分批进行下列研究:汕头海岸带和海岛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沿海自然灾害及减灾防灾对策研究;海洋水产种苗资源及遗传改良及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研究;海岸带区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海洋调查与开发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

5、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工程

发展农家乐型(即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农业娱乐型(即吸引人们到各类农业观光园采摘水果、钓鱼、种菜、野炊、学习园艺等)、乡村度假型(即将观光、度假、娱乐、经济、生态、保健、教育、社交等多种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到乡村度假为主要目的)、渔家乐型(乘渔家船、撒渔家网、烹渔家餐、过渔家生活)等四种类型的乡村休闲观光农业。

——开展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论证,进行本地区农业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和乡村民俗等社会文化的可展示性分析,对乡村休闲观光农业进行市场定位和区位选择。

——合理利用农业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特性,在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进行观光果林、园林的综合建设与开发,融观赏性、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科普性于一体。突出发展园艺项目,包括蔬菜、水果、花卉和苗圃。避免大兴土木的人工化倾向。同时,注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科学管理,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开发山地,建设以休闲观光以及发展经济为目的的林场和亚热带植物园(场)。

6、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普基地)示范工程

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结构的优化进程,开辟农民致富新门路,开辟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要巩固发展六大农业示范区:

——以汕头市金平农科园为示范基地,对无公害生态养殖、饲养技术和水产品、禽畜产品深加工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重点培育和发展牛洋青蟹、南美白对虾、杂交台湾大白鸭等适宜加工需要的名优品种,通过建立起育苗、育种、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打破国外贸易技术壁垒,做强做大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

——白沙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分为蔬菜业设施示范区和禽畜业设施示范区。蔬菜业设施示范区下设蔬菜研究成果展销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实验区、蔬菜引种研究中心、蔬菜生物工程研究区、良种繁育区、种子仓储加工区,通过采用远缘杂交、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杂种优势利用、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等现代技术干涉作物遗传变异,创造出水平更高的蔬菜新品种,认真抓好“种子工程”,实现蔬菜种子产业化。畜牧业设施示范区下设种鹅场、种鸡场、现代化孵化厂、种牛输精配种场和家禽育种中心,参考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力求布局科学合理,设备先进配套。通过示范指导作用,为家禽育种提供一个符合科学设计的场所,培育更多更好的家禽优良品种(系)。

——农业科学园。农业科学园设立基因工程育种、航天育种等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重点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花生和名贵花卉新品种,并利用组织培育、工厂化育苗,实现花卉种苗产业化;研究适合南方气候特点的农业设施设备及模式化栽培技术,建成设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建成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发展农业科普旅游,配套完善农业科普内容和设施,建成有较好示范作用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青少年农业科普基地。

汕头农业科学园,作为现代农业与都市农业相结合的产物,以其在集约经营、资源优化配置、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良好等方面综合表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果,要充分发挥其在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培训、示范、服务和科普的典型作用,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南澳科技兴海示范区。以汕头大学在南澳建立的广东省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临海实验站为依托,利用本地的地理环境及资源优势,建立海洋经济生物培苗中心,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开发新品种和养殖新技术,优化养殖结构,扩大养殖规模,强化种苗生产和水产品综合利用,并争取把省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临海实验站建设为海洋与渔业科普旅游基地;以南澳海区为重点,对海区风能、波浪能、太阳能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加大南澳风电场建设,使其装机容量达33.1万千瓦以上。加大风机国产化的力度,开发生产各类国产风机,将现有国产风机总装机容量2100KW扩大至50000KW,成为我国新能源试验示范基地。

——潮阳、潮南、澄海区的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示范区。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通过立体生态种养、节水设施应用、污染物生物处理等,为农作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保证农产品符合绿色标准。

7、农业技术产业化创新工程

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综合性示范基地、名特优稀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茶叶、畜禽、水产、花卉、林业商品等农产品,建立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综合性示范基地以及南亚热带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的步伐。

——加强海水养殖业技术的综合示范,在养殖主产区实施养殖密度控制制度,推广健康、无公害养殖模式,发展绿色、健康型渔业,加强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体系建设;按照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优化海水养殖结构,建设一批有较高水平的养殖基地和养殖项目,开展“海上牧场”的建设。

——通过实施“星火计划”,建设若干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和若干个星火技术带,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

——加强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化、保鲜和运输等有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促进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为农业产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8、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工程

加大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的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我市主要农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技术的引进消化与研究创新;注重名优特农产品的保质保鲜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引进应用及其产业化,研究开发林产品高效利用技术,加强传统食品工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重视粮油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

——促进传统蔬菜加工制品业改进工艺、更新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加快发展具有出口潜力的蔬菜罐头、速冻菜、脱水菜、蔬菜汁、蔬菜粉、蔬菜脆片,以及膨化蔬菜和保健蔬菜等。

——加强农产品保鲜、包装材料和加工设备的研究,扩大生物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应用领域,加强加工副产品利用和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引进创新。

——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9、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工程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的汕头农业”。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研究开发农业信息系统平台,促进市场、资源、技术、生产等信息的共享。

——推进各个农业技术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科研、开发、协作机构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保持密切联系。

——以汕头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建设农村技术市场信息“村村通”工程服务站,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在我市逐步推进农村技术市场信息“村村通”工程,面向广大农村和农业生产单位,帮助农民获得较全面、有效、及时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

10、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要围绕增强我市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大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促进产学研合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与农业产业带相适应的跨区域、专业性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加快汕头广东农业科技园建设。以农科园为载体,以我市农业科研力量为支撑,突出汕头特色农业,尝试多种市场化发展模式,努力把汕头广东农业科技园建成粤东乃至全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业龙头企业聚集基地和农业科研信息集散基地。

——结合本地实际,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机构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生产,走科研、开发与经营一体化的道路,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体制创新。认真贯彻实施《关于深化我省公益类型科研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广东省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试行)办法》,积极引导符合申报认定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条件的科研机构改革为研究实体和经济实体两个组成部分,探索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方案,积极申报认定为广东省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加速广东省(汕头)区域性农业实验中心建设。

——完善大农业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在现有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若干个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中试与转化。开展“科技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镇建设。大力培育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努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业科技的推广转化能力。

——建立“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协作中心”“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协作中心”。作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协作网络的柔性组织。该中心以项目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纽带,以我市现有农业科研机构为基础,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科技力量为依托,组织我市现有的农业研究和技术开发力量,打破单位和地域的界限,协同作战,共同攻关。使之成为我市科技兴农的攻关和技术开发的主导技术依托,从而推进我市农业科技的发展,为我市科技兴农提供人才、信息和技术的保障。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协作中心包括若干个科技兴农重点开放实验室、信息中心和农业科技人才培训中心。

在有条件的研究所和汕大合作建立一至二个农业资源研究和开发相关技术的重点开放实验室,利用研究所和高校的先进设备,为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提供实验条件,为我市农业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管理提供技术依托;以我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为依托,建立汕头市资源和环境信息中心,开展资源和环境调查研究、技术咨询和农业工程等项目的规划论证以及农业综合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并利用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建立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中心,使之成为我市农业科技、管理技术培训与推广的核心基地。

——建立海洋经济生物培苗中心。以汕头大学在南澳建立的广东省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临海试验站为依托,利用本地的地理环境及资源优势,建立海洋经济生物培苗中心,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开发新品种和增养殖新技术,优化增养殖结构,扩大增养殖规模,强化种苗生产和水产品综合利用,以鱼类养殖、贝类养殖为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建设水产种苗厂,工厂化养殖场,搞好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水产品附加值。

四、规划部署与布局

(一)根据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科技兴农在2004—2010年期间分二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4—2006年。

1、以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突破口,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为主要手段,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加强组织人工育苗育种技术、优质高产高效的增养殖技术、病害防治与快速诊断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海洋生物养殖多倍体育苗技术、海洋药物的筛选开发研制技术、海洋生物资源的恢复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技术的引进应用与科技攻关,提高种植业、养殖业、禽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海洋药业等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加强农业旅游、海洋能源开发的技术发展;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种植业、养殖业、禽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海洋药物制造业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努力实现技术突破。

2、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建设若干个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与实验和技术推广服务的区域性农业技术试验中心和农业技术应用推广示范基地;逐步建立粮食、蔬菜、水果、水产、畜牧、花卉等六大支柱产业区域化生产基地;推进南澳岛科技兴海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白沙现代农业示范区、汕头农业科技园、潮南的绿园农业技术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和潮阳海水养殖场的建设,使之成为我市科技兴农的研究、中试、成果孵化、开发生产和技术培训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农业开发龙头企业。

第二阶段:2007—2010年。

1、研究开发一大批农业关键技术,在农业基因工程、绿色农用化学品、农业生物资源,种质改良、节水农业、农业疫病虫害控制与预防、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2、建立起汕头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协作中心。

3、一批科技兴农的研究、中试、成果孵化、开发生产和技术培训机构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六大农业支柱产业区域化生产基地形成产业规模,建立起多种农业生态模式,形成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加工业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化体系。基本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

(二)规划布局

1、在金平区建设汕头广东农业科技园。

2、以汕头市农业科技园为载体和核心,建立“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协作中心”。

3、南澳岛推进科技兴海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

4、在澄海区推进白沙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5、在澄海区推进农业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

6、在潮南区发展牧草种植和草食动物基地。

7、在潮南区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示范区。在澄海区的莲上、莲下、溪南和潮南区的井都、田心、两英、仙城和潮阳的金浦等村镇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8、四大增养殖业区布局。一在南澳猎屿岛海区、潮阳、潮南的海门湾、潮阳企望湾海域和榕江出海口(不包括航道范围内)两侧的浅水区开辟贝类护养增殖保护区。此海区面积约2000公顷,有较丰富的西施舌、红肉兰蛤、中国绿螂等自然资源苗种,要有计划采捕逐渐播分区增殖。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榕江口汕头港内海养殖区的管理、控制该区域内的养殖区规模,杜绝用砼柱之类养殖,以免导致阻洪促淤。二在滩涂浅海开辟人工养殖区。三在围垦区开辟低盐度养殖区,主要是澄海的莱芜围、六合围、澄饶联围,潮阳的榕江片区,潮阳、河浦的三屿围、牛田洋和潮南的南中围生产基地等。重点抓好挖潜改造,实行科学养殖,发展多品种混养、间养、轮养,以提高单产。四在沿海陆域开辟工厂化养殖区。重点开发的陆域是南澳岛周围、田心湾、企望湾、后江湾等基地建设。

9、建设六大支柱产业区域化生产基地。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在澄海、潮阳、潮南区建立蔬菜、畜牧、花卉支柱产业区域化生产基地,在潮阳区、潮南区和南澳县建立水果、水产支柱产业区域化生产基地;在澄海区建立粮食产业区域化生产基地。

10、分别在潮阳、潮南、澄海、濠江区和南澳县建设若干个农业技术应用推广示范基地。

11、在南澳岛进行海洋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在潮阳、潮南区和南澳县等山地进行林区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在澄海区进行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

12、在潮阳区的金玉、灶浦、西胪,潮南区的胪岗、雷岭、红场,澄海区的东里、莲华、盐鸿、溪南,在南澳县等地建设具有亚热带特色的优质水果、茶生产示范基地。

五、农业科技鼓励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与重点项目

(一)海洋农业

以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能源开发应用的新技术、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技术、海洋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技术等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领域为重点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力争有突破性进展,推动海洋农业的发展。

1、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

(1)海洋药物及海洋功能食品资源调查、筛选和开发研制技术,重点研究抗癌、抗心血管病海洋药物的开发技术和其它新药的研制等。建立海洋药物及保健食品加工区。

(2)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和近海渔业资源的增殖技术,主要研究远洋渔业资源评估开发技术和浅海、滩涂、海湾生物资源增殖技术,通过评估我市远洋渔船作业的渔场和附近海域以及其它有开发前景的渔场渔业的种类数量、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研究增殖种类、增殖生态环境、增殖方式,从而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海区养殖区、生态养殖区、海洋环境保护示范区。

(3)海水养殖技术

重点研究新养殖品种人工繁殖和大量生产种苗技术,主要海水养殖鱼虾的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开发,海洋养殖高效饲料加工技术,优质、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海洋渔牧化综合技术等。建立人工鱼礁示范区、对虾养殖无公害产品示范区、优质种苗培育示范区、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养殖示范基地。

(4)海洋水产品深加工技术

重点开发和推广水产品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速食水产品系列开发技术,海藻综合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生物产品综合利用及保鲜、保活技术,大宗贝类的清洗、脱毒技术,海洋产品的单体冻结新技术等。建立紫菜产业化标准示范基地、藻类产业优新品种产业化基地、藻类加工示范基地、鱼类加工示范基地、贝类加工示范基地。

(5)防病抗病技术

重点研究主要海洋经济鱼、虾、贝病害快速诊断及防治技术、主要水产品的疫苗与抗体开发技术等。建立养殖区病害测报防治示范区。

2、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1)海水直接利用技术

引进与研究利用海水冷却的技术及相关技术(防腐蚀、防生物附着等技术,以及海水循环冷却方式等),并在临海的发电、化工等用水量大的企业推广海水冷却技术,到2010年,在部分沿海城镇和南澳岛逐步推广海水直接利用的技术。

(2)海水制盐新技术

研究、引进一次性连续成盐等新技术,提高南澳原盐的生产与加工的能力。

(3)海水淡化技术

加强海水淡化现有技术适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逐步满足临海地区和海岛开发对海水淡化的要求。重点在减少能耗和能量回收以及提高水的回收率等方面降低成本,着重于造水与发电、淡化与浓缩、分离与精制等多重目的和效用的开发研究,并且向装置大型、自动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3、海洋能源开发应用的新技术

通过应用高新技术来开发利用海岛风能资源,为海岛建设提供能源,带动其他开发项目的开展,从而推动海岛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研究重点是解决风能发电设备国产化中的关键环节,并加强建设南澳岛风能发电试验示范基地。

4、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技术

加强滨海风景旅游资源结构、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接待服务设施结构等综合研究,海上体育运动基地及配套技术和滨海景区沙荒地绿化及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发展滨海旅游的重点旅游项目及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建立休闲渔业示范区。

5、海域资源和环境评估技术

(1)海岸带和滩涂多功能地段详查论证;

(2)有重大经济价值开发的海岛详查论证;

(3)主要河口、海湾详查(韩江口、青澳湾)及开发试验示范;

(4)近岸海域资源、环境评估;

(5)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与南海休渔策略研究;

(6)海岸带和海岛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

(7)海湾养殖容量研究。

6、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技术

(1)海洋污染监测技术

积极争取支持与配合上级有关方面建立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监测网络,改进现有的监测技术,研究新技术,大力发展遥感监测和浮标监测技术,在2005年前,初步建立海洋污染立体监测系统。

(2)防治海洋灾害性污染技术

争取上级的支持,重点研究赤潮预测、预报、控制和防治技术,建立赤潮监视、监测和预报系统;研究近岸溢油污染防控技术、海上石油污染防治技术,建立海面溢油预警系统。

(3)海洋生态保护

重点研究沿海生态环境优化与保护措施,海洋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保护及其恢复拯救技术,海水养殖、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引起的海洋污染防治技术,沿海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及防治措施等。

7、海洋基础性研究

分期分批进行下列基础性研究:

(1)海岸带和海岛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

(2)海洋水产种苗资源与遗传改良及水产养殖增殖、病害防治研究;

(3)海岸带区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

(4)海洋调查与开发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

(5)海洋灾害与防治对策的研究。

(二)林业

1、沿海沙滩防护林湿地经营技术研究;

2、沿海沙滩防护林带更新换代技术研究;

3、特色水果的保质与改良研究与开发;

4、山坡地的开发利用研究;

5、陆地生态林业经营技术研究;

6、采石取土退化林地复绿与经营技术研究;

7、水源涵养林造林与经营技术研究;

8、商品林综合开发研究;

9、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景观林业建设与经营技术研究;

10、生态公益林低等级林改造与经营技术研究;

11、汕头市红树林生态系统建设与技术研究;

12、水源涵养林品种改造与经营研究;

13、森林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4、适用林业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15、珍稀野生乡土花卉的驯化与应用研究;

16、中草药、食用真菌等山区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开发研究。

(三)狭义农业(包括水利)

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技术

1、项目的开发论证;

2、蔬菜、水果、花卉和苗圃园艺与旅游结合的研究与开发。

粮食产业开发技术

1、优质高效粮食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

2、标准化生产的多种技术组装集成研究与开发;

3、粮食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

蔬菜业生产与开发技术

1、新型先进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2、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3、无土栽培及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潮汕小菜加工技术的改进与创新研究;

5、蔬菜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6、潮汕蔬菜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利用研究;

7、耐热抗病优质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培育推广;

8、蔬菜良种产业化开发;

9、特色蔬菜检疫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

水果业生产与开发技术

1、潮汕蕉柑、樟林番荔枝、西胪杨梅、雷岭荔枝、金玉三棱橄榄、胪岗脐橙、澄海林檎等特色水果的良种培育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示范;

2、水果采后保鲜及运销技术的研究;

3、特色水果资源保护与改良研究;

4、特色水果检疫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

花卉业生产与开发技术

名贵花卉的选育种及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畜牧业生产与开发技术

1、优良品种选育与繁殖;

2、杂交优势研究;

3、优良牧草及饲料作物的引进与开发利用;

4、绿色饲料的研究与加工生产;

5、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6、降低畜禽产品药物残留技术研究;

7、畜牧业设施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引进推广应用;

8、畜禽饲养标准研究和推广;

9、节粮型、草食型畜禽饲养技术研究与推广;

10、汕头市优稀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

11、规模化禽畜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水利技术

1、节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水库的综合利用研究;

3、江河污染的综合防治研究;

4、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四)综合开发技术

1、立体生态种养技术研究;

2、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3、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技术研究。

(五)农产品深加工技术

1、深加工工艺研究;

2、农产品深加工生产设备的研制。

(六)农业机械应用技术

1、插(抛)秧机械的研究、改进与推广;

2、喷(滴)灌机械的应用及推广;

3、新型先进农业机械的引进与推广应用。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党和政府对实施《纲要》的组织领导。实施本《纲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强有力领导和支持是关键。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本规划纲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政第一把手必须亲抓第一生产力,把组织领导实施本规划纲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摆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研究,提供必要的政策保证、资金支持和人才、技术保障。要把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各项主要目标列入党政领导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要充分发挥由专家组成的市政府科技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搞好农业科技发展项目的论证以实现科技决策。各区县要根据本纲要,结合本地实际,提出本地相应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共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要调整市科教兴市工作领导小组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成员比例,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工作作为领导小组的重要内容。调整汕头市人民政府科技咨询委员会组成,分设农业科技咨询小组,增强农业科技专家力量。

(二)加强农业科技法制建设,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结合本市实际,运用地方立法权,适时制定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持技术创新的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在地方政府职权范围内,对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型企业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农业土地的出租、转让、交换、入股等规定,制订鼓励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科技产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资源开发持续发展。加强对有关科技政策法规的宣传,增加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加强对落实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抓好国家、省、市有关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三)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科技兴农资金。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引导支持力度,促进企业、风险资本、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风险资本和社会多方力量参与的多元科技兴农投入体系。要出台社会投资农业科技产业的管理办法,促进国内外商人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的积极性。各级政府每年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要高于其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涉及农业的重大工程项目要在工程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经费,用于与工程相关的科技工作。要加大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各级农业科技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科技项目经费,大力推荐各类农业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组织申请使用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等资金。要建立符合科技体制改革要求的科技兴农项目管理方法,实行项目的专家论证、项目中期考核评估、项目结束评审鉴定等方法,加强对科技兴农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的综合管理。农业科技企业要将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研究开发工作。对转制为企业的农业科技机构和对农业科研单位通过农业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收入,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可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允许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成立农业科技基金,专门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开发、推广和奖励农业科技人员。要创造条件,通过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形式,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科技产业化项目。鼓励建立为民间投资者服务的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发展为民间投资者提供政策、法律、财会、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服务的中介组织,帮助民间投资者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财会制度和人员培训制度。

(四)大力吸引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重点抓好科技带头人、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党政领导干部等三支队伍建设,通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培训机构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在科技兴农规划实施过程中,培养带动一批农业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技术人才的成长,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支由学术带头人、农业技术推广骨干、农业科技企业家和科技管理专家组成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加速提高我市的农业科技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作为农村劳动人员培养经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要安排一部分作为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建设经费。

(五)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我市农业企业与各方面科技力量的联合。要充分发挥汕头大学在人才和科研设备上的优势,重点鼓励我市企业与汕大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我市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要大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生产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有较强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农业技术开发型龙头企业,作为科技兴农技术开发的主体,并促进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与这些企业的强强联合,使之成为我市科技兴农的主力。

(六)鼓励研究、制造、引进和推广适应我市农业发展需求的先进农业机械。对我市厂家制造、引进吸收和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机械的申报项目,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在立项、技改、贷款贴息等市政府各项扶持资金中予以优先支持。大力扶持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机服务中介组织,促进农业机械股份制公司、农业机械合作社、农业机械专业户的发展,着力培育农机作业、销售、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市场。

(七)积极开展国际间和港澳台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进行农业科技合作,争取国外技术和资金的援助,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资金、人才;鼓励我市企业利用保税区进口设备免税、免证等特殊政策,加快引进先进的农业科研及应用技术装备;选派一批我市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国外学习培训,开展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努力提高我市农业科技的总体素质和水平。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以及经济协作区的农业高技术交流和合作,促进区域的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各有关主管部门要引导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技术成果,对符合专利申请条件的项目应及时申请国内外专利,对须申请新品种保护的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逐步形成具有行业优势的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及时查处假冒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九)加强对WTO有关农业规则的学习培训与咨询工作。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WTO有关农业规则研究,开展对WTO有关农业规则的学习培训与咨询工作,促进我市企业遵守和运用规则参与竞争。(地方法规)

下载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汇总3.0)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汇总3.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效节水汇报材料

    塔里木乡进一步深化棉花业管理增效年活动 调研报告 塔里木乡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

    高效节水汇报材料

    ******“高效节水管理增效年”活动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乡进行工作检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全乡今年以来“高效节水管......

    高效节水论文

    浅谈疏附县高新节水的现状分析疏附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距乌鲁木齐1490公里,东夹喀什市与伽师县毗连,南与疏勒县接壤,西以砾石戈......

    高效节水讲话稿

    关于节约用水演讲稿 水,天上、地下、江湖海里都有。对于节约用水,同学们总觉得不如节节约别的东西那么重要。有的同学开水龙头、洗脚、洗毛,有同学一喝开水,而是嘴对着水龙头喝......

    企业经营战略及发展规划

    2006年7月,湖北车桥有限公司通过认真考察和深入研究,决定组建诸城装配厂。经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前期筹备,赴鲁人员现整装待发,xiexiebang.com,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 wmxz.cn诸......

    企业经营战略及发展规划

    2006年7月,湖北车桥有限公司通过认真考察和深入研究,决定组建诸城装配厂。经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前期筹备,赴鲁人员现整装待发,xiexiebang.com,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

    2012-2014战略发展规划

    2012-2014年战略发展规划文件编号:发布日期:2012-01-01执行日期:2012-01-01长春安耐汽车技术股份公司受 控 号: 版次/修改:A/0纲要1. 企业方向1.1 企业类型1.2 企业规模1.3 经营管理......

    007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参考提纲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参 考提纲一、综合说明(内容摘要) 说明本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范围、规模、内容、投资、建管等。 二、项目区概况 1、自然概况:地理位置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