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1:1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第一篇: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以温岭市中心村建设实践为例

要真正实现中国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心村建设是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世界各国在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都非常重视中心村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从事工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从我市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看,作为村庄“小中心”的中心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和人口集聚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形式的城镇无法取代的。如果把所有的农民搬进集镇,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都是极为不利的,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以温岭市中心村建设的实践为例,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心村建设的概念内涵、现实意义、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作一些必要的探讨。

一、中心村建设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中心村的理论内涵

中心村,是以区域位臵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居民点为中心,或具有一定规模、或聚集周围一些弱小村庄后形成的,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且能对周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带动和

—1— 辐射作用的村庄。中心村的出现,是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理论上,农村中心村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1)从乡村聚落体系看,中心村介于乡(镇)和行政村之间,由一个或若干个行政村联合组成,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行政村的概念,更多的是一个社区的概念,是小型集镇的雏形,起到乡镇副中心的作用;(2)从职能作用看,中心村既要为本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还要为周边村庄居民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3)从内部结构看,中心村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农村社区,每个中心村都有各自清晰的核心和边缘,基本功能齐备。

中心村的形成和发展,表面上是传统乡村聚落的重构,本质上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从分散布局走向相对集中的过程。这种集中,不仅带来乡村聚落形态的变化,而且为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中心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心村建设,不但有利于优化农村劳动生产力的区域空间配臵、节约耕地,而且能提高广大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既是实现村民居住集约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战略要求,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进行中心村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为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2—

1、加强中心村建设,是城乡二元结构存在条件下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们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目的在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使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分享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成果,而不是简单地拉平城乡之间各种表面上差别。所以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变农村为城市,而是要以现代农村取代传统农村、以现代农民取代传统农民、以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也就是要着眼于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臵、市场要素、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现阶段,立足农村发展实际,从优化村庄布局入手加强中心村建设,是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2、加强中心村建设,是顺应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内在要求。

特定的乡村聚落方式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土地是乡村居民生存的重要基础,一旦土地产出无法维系村落人口的生存,部分村民就会迁徙异地,开垦荒地并另辟新村,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宏观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推进,乡村工业的兴起、交通设施的发展、城乡联系的加强、交流范围的扩大,农耕不再是生存的唯一手段。一些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较好、观念较为超前的村庄,率先发展成以农副产

—3— 品加工为重点的农村工业、商贸、服务中心,兼具生产、流通、居住、服务等功能,起着中心村的作用,从而在区域内形成了较强的吸纳能力,吸引周边人口和生产要素等逐步向它集中;另一方面,附近地域空间的村落也逐步向这个中心靠拢,以便共享其相对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从而使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呈现出连片发展态势。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的这种规律,为加强中心村建设提供了可能。

3、加强中心村建设,是提高农村资源配臵效益的有效途径。发展中心村对于我们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配臵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乡村空间的优化整合。尽管强势村庄中心化和弱势村庄边缘化是工业化社会乡村结构演变的必然趋势,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这种自发演变加以引导,任其无序发展将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村庄内部用地结构日趋复杂,不仅制约农村生产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中心村的健康成长。发展中心村就要对传统村落体系和内部空间结构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

二是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村庄布局散乱导致耕作、建设和居住用地粗放利用,出现用地严重不足与严重浪费并存的怪现象,不仅难以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效益,而且难以综合治污,致使环境恶化,甚至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还会严重制约机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开展中心村建设可以加

—4— 快村庄的合理整合、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是有利于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中集聚。中心村可以凭借其基础设施和产业优势,对人口、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产生巨大的吸引作用,形成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从而使中心村成为地域经济中心。通过发挥中心村生产要素集聚的优势,引导企业、项目进园兴业,加快产业集聚,提升经济实力,为中心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通过发挥中心村生产要素的集聚中心功能,加快发展物流、中介、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中心村的综合服务能力,从而使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四是有利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并且重复建设既带来土地和资金的浪费,也不符合经济集约发展的要求。中心村建设,有利于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建设某些集中区域的水、电、路、通信、广播、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达到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是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开展中心村建设,不仅可以集中建房,提高住宅的建筑水平和美观程度;也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步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变以邻里和亲缘为纽带的传统人际关系,淡化封闭的小农意识和浓厚的乡土观念,有利于提高人的

—5— 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温岭中心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城乡一体规划,积极探索“1+X”中心村发展模式 在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温岭充分重视和突出了规划的龙头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构建了“1+X”城乡一体发展模式,确立了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中心镇,中心镇辐射带动中心村,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行政村的发展思路。

2001年,温岭市委、市政府对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发展作了重新规划,将原来3个街道、31个镇调整为5个街道、11个镇。5个街道组成中心城区,3个镇为省级中心镇,2个镇为市级中心镇,6个镇为一般城镇。在此基础上对中心村进行重新定位,把中心村定位为在农村地区一定地域范围内,区位优势相对良好,辐射作用相对明显,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较为齐全的村落。在规划确定中心村时,因地制宜分两种情况加以把握:一种是实质上的中心村,即把有可能通过撤并周边行政村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另一种是形态上的中心村。区分不同情况加以确定,即对“一村一品”产业优势比较明显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行政村紧密度较高,人口已经集聚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较为成熟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对近期无法整体搬迁的高山村、海岛村及有文化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在规划上冠之为单列村。对中心城市规划覆盖区及城镇近期发展区域内的行政村,规划上称之为农村社区。根据这个“1+X”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到2020年,—6— 全市834个行政村将组建成中心村91个,覆盖周边341个行政村,建成129个农村社区,覆盖464个行政村,保留单列村29个。中心村概念的清晰定位,改变了中心村建设就是行政村简单撤并的传统思想,为中心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规划保障。

(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1+X”中心村建设

温岭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1+X”中心村建设模式,形成了中心村建设的四种类型。

一是直接并村型。对比较紧邻的小型行政村(或历史上原本是一个行政村),相互有合并意愿,在充分酝酿、通过群众“公开投票”的基础上,实施行政村撤并组建中心村,将农民逐步集中到规划中心点。如箬横镇浦岙村,由6个小行政村合并而成,现有1402户,常住人口4305人,合并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60万元,并顺利启动了新村建设规划。新河镇新堂、塘前、小岙三个行政村撤并,建立了新的“硐天南村”,新村有人口3148人、耕地1470亩、山林4800多亩,新的中心村将依托“长屿硐天”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开发乡村旅游,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温岭市已成功合并了14个行政村,还有几个村也按照这一模式正在酝酿之中。

二是社区建设型。此模式形成于城(镇)郊村、土地征迁村、渔区村、移民村等中心村建设,其特点是打破村界、移地联建,村

—7— 务独立,事务共管,属农村社区。如石塘镇四新社区,4个行政村(新峰、新红、新滨、新进)探索联创联建模式,填海造地10多万平方米,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型渔村社区。目前社区人口达到3600多,党员113人,2006年底设立社区党委,实现了社区事务统一管理,但行政村的经济仍然独立。目前,大溪镇白泥、梅庵等移民新村,人口已初具规模且非常集中,正在积极筹备建设农村新社区。

三是功能辐射型。“村庄整治工程”实施五年来,温岭市建成了大量的省、市级示范村,这些示范村已具备中心村的雏形,对周边形成了集聚和辐射效应。如箬横镇贯庄村,原本是小乡的政府所在地,在区域内拥有完全小学、社区医院、合作银行的基础上,近年建成了文化广场、连锁超市、菜市场、工业点、幼儿园等基础设施。由于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吸引了近百户周边村民到贯庄建房居住。贯庄村在设立工业点解决部分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村级自身实力,呈现出较强的辐射、集聚能力,带动了周围五个村5000多人参与产业分工。2007年底建立了贯庄中心村(社区)党委,逐渐吸引周边村庄向中心村集聚。

四是设施共享型。即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区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共享率,而其他一般行政村原则上保留1—2个居住点,中心村和各居住点之间以较好的道路相连接,集中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公共设施等,增强中心村的集约、集聚功能。如松门镇大、小交陈两村,2007年初成立管委会,联合建成老年公寓、幼儿园、卫

—8— 生室、超市、文化娱乐以及海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中心村雏形。

(三)多措并举保障中心村建设顺利推进

在推进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温岭在用地保障、资金筹措、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按照分级配套的原则,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为规划建设中心村构筑坚实的保障平台。

一是多举措为中心村建设集约用地。温岭市在对中心村、行政村规划调整时,严格对照已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村庄建设规划图》(以下简称“两图”),最大限度确保“两图合一”,避免因“两图分离”而影响中心村规划落地建设。对目前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两图合一”的规划中心村,将在下次修编时坚决予以调整到位。同时,坚持中心村建设规划立足在原有村庄基础上,并控制新村用地规模,原则上少于原有村庄用地规模。在规划中心村时,还注重了工业点的布局,提高“小而散”企业的相对集中度,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发展了农村经济。为确保土地集约利用,温岭市出台了《土地整理复垦和标准农田建设奖补政策》、《村民住宅“立改套”政策》等。

二是多渠道为中心村建设筹措资金。温岭市出台了中心村建设的奖励补助政策。对按照《温岭市域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培育建设中心村的,给予奖励。对当年通过行政村撤并形成实质性的中心村,市财政一次性予以奖励50万元;对当年创建形态上(“1+X”模式)的中心村一次性予以补助30万元,同时给予

—9— 中心村基础设施投入上的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上的优先。还制定《村留地开发政策》,对村集体按照土地整理或复垦,净增耕地面积每10亩允许自留2亩,最高不超过15亩;进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所得净出让金全额返还给村,用于村庄整治和中心村建设。开展“百企联百村,建设新农村”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企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为中心村建设捐钱建项目。允许村集体通过“级差排基有偿选位”的形式筹集资金,用于中心村建设。

三是多方位为中心村建设配套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温岭市在中心村设立垃圾中转站,在每个村设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形成“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四级联动、分级负责、规范运作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系统;以中心村为节点设立乡村公交站,按照覆盖半径1公里以内的要求,着力延伸公交网络,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初步形成以城镇为核心,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其他交通工具为辅助的公共交通系统;在中心村设臵小学和幼儿园,使基础教育资源向中心村有效整合,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中心村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与市级医院、镇级卫生院初步形成三级医疗卫生配套的运行模式;在中心村建设文化广场,为广大群众提供娱乐、休闲、健身活动场所。温岭市全面实施“乡村康庄”、“百万农民引用水”、“千里清水河道”、“绿色示范村”、“千村放心店”、“农技110”等工程建设,优先完善中心村的供水网、供电网、信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实现科教文化、卫生保健、商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四进”中心村。

—10—

三、中心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中心村建设的思想发动难

中心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一项新的建设工程,农民思想上还缺乏必要的准备。由于自然村落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农民世代在一个村庄居住,结成了密切的亲缘和地缘关系,不愿重新搬迁;当前的农家分散居住也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和耕作习惯,使农民乐于分散居住的生活方式。另外,前几年在农村实行土地有偿出让,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水电,80%以上农民住上新房,格局已定,变动较难。因此,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使许多农民对建设中心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

(二)村庄建设规划落地实施难

台州市域村庄总体规划制订起步较早,原有村庄规划几乎覆盖全部行政村。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与村庄总体规划实现“两图合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受大环境限制困难重重,导致“有土地无规划、要用地是农保”的状况普遍存在,使许多中心村规划只能停留在纸上而难以付诸实施。

(三)配套政策跟不上致使中心村集聚作用发挥难 一是土地政策难以落实。虽然温岭市政府出台了推进中心村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对中心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的实施原则、政策措施和审批程序作了明确要求。但因用地指标、管理模式、级差地价等

—11— 因素,土地流转较难。由于用地指标等各种原因,进入工业园区的项目有一定的前臵条件,入园门槛较高,一部分个体小企业或家庭作坊型企业只能在本村原地建设;且跨村又涉及土地征用等行政区域障碍,零星工业用地较难解决,工业企业等非农产业集聚难度大。

虽然在推进中心村建设中可通过集约集聚合理用地及建设用地复垦等途径获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满足用地需求,但按《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用地不能改变用地性质。这是当前中心村建设中遇到的又一个棘手难题。

二是人口转移问题难以解决。现有户籍制度,加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约束,使得跨村谋生的农民无法获得土地承包权,影响了人口跨村聚居中心村的积极性。

(四)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难

资金不足是中心村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心村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由于投入有限则公益设施配套难,公益设施不配套则对农户的吸引力减弱。农民由于积蓄有限,欲投资建房而力不从心;村集体由于经济薄弱,制约了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据统计,2008年全市集体经济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村442个,仅占行政村总数的8.8%。

四、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们要在认真学习、总结温岭市中心村建设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予以借鉴和推广。初步认为,我市今后建设中心村应从以下四

—12— 个方面来研究。

(一)中心村的定位

1、功能定位

一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中心村的人居环境,由居住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四部分组成。

二是村域的中心地。中心村的各种设施必须为整个村域的居民提供服务,成为整个村域的服务中心,即中心地。中心村的服务设施分成五类:即商业设施,如超市、杂货店等;教育文化娱乐设施,如文化娱乐设施、小学、幼儿园、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老年教育中心;医疗健康设施,如医疗诊所、健康中心;生态休闲场所,如社区中心、公共绿地等等;农业服务设施,如拖拉机站、农产品收购站等;其他为农民提供基本日常生活的社会服务设施,如储蓄所、邮电所等。

三是农村行政管理中心和社区管理中心。中心村不仅要承担农村的社会经济管理,而且要对集中居住的农民提供社区管理和服务。

四是农业生产服务中心。中心村要承担农业生产服务中心的职能,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中心。

2、规模定位

中心村村域规模一般由基础设施和服务部门取得规模经济的规模来确定。如果参照国外以小学规模来确定中心村的村域规模,中心村的村域规模应满足小学生上学不出村的要求,同时满足小学班级学生人数满负荷。一个完全小学应该有一至六年级的并行班,—13— 以每个班级30-40名学生计算,全校学生数在400人左右;再按照人口年龄结构放大,中心村的村域规模可以确定在3500—4500人左右。根据地势、土地分布、人口密度等条件的不同,中心村的作用半径可选在2—3公里;从整个城镇体系来看,村域范围内的人口一部分将向城镇集中,一部分将向中心村集中。所以,中心村的村域规模一般确定在2500—4000人左右,但不应少于1500人或大于5000人。

3、中心村的确定

中心村的选择培育应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村庄建设与管理以及历史沿革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具体而言应具备这样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在本县(市、区)处于上游水平,发展潜力较大,村级经济实力较强,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较高,生活较为富裕;(3)区位交通:有较好的区位条件,一般处于几个村的几何中心,并与周边村庄、城镇的交通联系较为便利;(4)村庄规模:相对于周边村庄,村庄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具有较强的集聚辐射能力;(5)基础设施:交通、通讯、供水排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较为完善,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服务设施,能为周边村庄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服务;(6)组织结构:班子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较强,有开拓精神。

(二)基本原则

中心村建设中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可行性原则。在中心村建设中要区别不同地域、不同

—14— 村庄、不同的经济条件,分类指导,设计的中心村建设规划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的发展目标要量力而行,实施措施不但要具体,而且要可行。

二是坚持统筹性原则。中心村建设要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通过合理配臵城乡资源,使城镇基础设施资源逐步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其经济带动力通过中心村建设向农村地区进一步辐射。

三是坚持渐进性原则。中心村建设是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来逐步推进。村庄撤并型的中心村建设一定要遵循渐进性原则,按照城乡发展规划,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先迁并,没有条件的允许其暂缓迁并。

四是坚持特色性原则。要根据中心村所在区域特色来进行规划与建设。在中心村建设中要根据当地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利用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来体现村庄特色;在进行村庄规划设计时,要注重突出当地的建筑特点,把中心村建设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新农村。

五是坚持发展性原则。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搞好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建设既包含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升级,也包含其道路、能源、给排水、通讯、环保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配套与完善,还包括中心村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卫生、公用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只有建设好这些基础设施,才能使中心村的集聚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

—15—

(三)发展模式

通过对温岭中心村建设实践的探索归纳,可得出中心村形态布局的两种形式:紧凑型和松散型。对于新建的中心村和改建归并的中心村,应以紧凑型为主;对于整治和靠近集镇的中心村,以松散型为主。因此,各地在中心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模式。一般来说,中心村的发展模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集聚组建型。以中心村及其周边村为依托,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臵、委托建设”的方式,选定集聚点,集中建设1-2个组团型住宅小区,让有条件或建房愿望较迫切的农民突破村域界限,引导其向中心村集聚,构筑农村居民点社区化管理的新格局。同时,明确建新村必须拆旧村,对拆旧的村庄进行宅基地整理和复垦。对撤并的行政村、大部分城郊村及土地征迁村、下山移民村等可按照“集聚组建型”模式建设“紧凑型”的中心村。

二是联建联创型。对布局相对合理、环境整治比较到位、地域相连或村民居住混合、有共同发展需求的村庄,选择1-2个中心点,进行一体规划,联合开发建设中心村的交通、供水、供电、信息、商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中心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和幼儿园、小学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达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既功能分区清晰、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浑然一体的村庄风貌,建成“松散型”的“联建联创型”中心村。

三是辐射带动型。对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规模较大、村民居住

—16— 相对集中、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较完备的村庄,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对周边村庄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建成“辐射带动型”中心村。对原行政区域撤并后留下的老乡(镇)所在地行政村,基本功能齐全,对周边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可按“辐射带动型”模式建成“松散型”的中心村。

(四)对策建议

中心村是目前“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中位于最末一级的“点”。因此,需要在对城镇建设发展空间布局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的人口与产业资源条件,以统筹发展的思路,确定适量的具备发展条件的“点”进行集中建设,使这些“点”能够达到支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所要求的最小规模。根据当前我市农村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中心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性、超前性、效益性、生态性的原则,把中心村建设与村庄整治建设工程结合起来,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的集聚,努力把中心村建设成为具有特色产业依托的专业村,具有优越人居环境的新农村,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村。建设中心村,发动群众是核心,科学规划是前提,政策配套是重点,加强领导是保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宣传,转变思想观念。中心村建设可以改变目前农村散乱的建设布局和脏差的生活环境,符合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

—17— 本利益,是群众心理所企盼的。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注重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图片、宣传资料等各种方式,宣传中心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要求措施及建设的长期性和可行性,力求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共识。同时,要象温岭那样因地制宜建设各种类型中心村的样板示范村,增强广大农民对中心村建设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中心村建设取得农民思想上的认同、舆论上的支持、行动上的配合。

2、抓好建设规划,体现中心村特有风貌。规划是实施中心村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当务之急是树立规划必须先行的观念,要在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尽快修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合理布局中心村。中心村规划应当遵循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农民利益为根本,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在中心村的布局上,应当整合和配臵市政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资源,选择自然条件好、经济基础实、区位交通优、村庄规模大、有一定数量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村庄作为中心村建设所在地。同时,中心村建设要结合各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实施,如现代农业园区可结合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心村,旅游区可结合旅游产业建设中心村,工业区可结合工业园区建设中心村,以体现各自特色。在中心村建设规模上要有前瞻性,充分考虑今后人口增加需要解决的居住、就学、医疗等问题,以避免发生新的违章建筑和公用设施,给中心村建设带来新的矛盾。

3、建立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增强中心村的凝聚力。中心村

—18— 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中心村建设的积极性。

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乡村之间人口合理流动。在中心村确立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等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政策,引导农民向中心村相对集中,鼓励农民从生产、生活条件不好的村庄向中心村集聚。

二是完善土地政策。选择科学合理的农地流转方式,允许集体、农户之间依法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实现流转;针对农民跨村建房问题,可采用村间土地调换、户口迁入或协议出让等方式来解决。加快中心村土地整理步伐和土地资源的调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增加的用地指标全额返还给村,解决中心村建设用地紧张问题。

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出台支持中心村建设的财政补助政策。整合部门力量,把部门项目向中心村倾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个人等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多途径筹集中心村建设资金的新路子。如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鼓励和引导外地农民和投资商进入中心村投资开发产业;鼓励在外能人回乡开发创办实业。

4、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是保证中心村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积极探索政府支持中心村建设的新机制。一方面,县市区政府要明确中心村建设的思路,制定长期的中心村建设扶持计划,综合协调政府扶持资金,—19— 以形成扶持中心村建设的合力。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支持中心村建设工作的职责,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国土和建设部门要制定好中心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合理布局居住区、公共服务区、工业区、农业区,做到“四区分离”,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要抓好中心村道路的建设;卫生监督和环境部门要抓好中心村环境整治、给排水系统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做好中心村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教育部门要通过增加农村教育公用经费和建立优秀教师留农村的机制,加强中心村幼儿、小学教育的标准化建设;文化、体育部门要通过建立中心村文化室和体育活动场所为载体的文化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金融部门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信贷向中心村建设倾斜,通过加大对中心村建设的投入和简化贷款手续,支持中心村建设事业的发展。通过各部门综合协调,促进城市公交、环卫、电力、通信、医疗、文化、市场(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中心村,从而使中心村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20—

第二篇:加快产业集聚对策措施

加快产业集聚对策措施

一、开发区基本情况

1、XXX开发区。截止2012年,已累计开发面积2.3万亩,入驻工业企业136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44亿元,比增21%;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占全县的46.9%,外贸出口6285万美元。

2、XX机电高新产业园。截止2013年8月,已累计开发面积4500亩,引进XXXX、XXXX机械制造、XXX电子科技等项目26个,总投资15.6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个,目前已有9个项目建成投产,17个项目正在建设。

3、XX新材料产业园。截止2013年9月,已累计开发面积850亩,完成项目供地780亩,共引进XXX、XX化工等项目5个,总投资8.5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有XX环保、XXXX。目前,XX环保、XX兴化工已完成一期建设并投产,XX涂料项目已部分投产,XX生物科技和XX涂料 2个项目正在开工建设。

二、对策措施

1、先行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立足当前我县产业现状、各园区区位及功能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区域布局重点,引导产业持续发展。一是做好轻纺高新产业城、高端装备机械产业城、光电高新产业城、百强企业和央企对接城、现代生活配套生态节能示范

城以及XX机电产业园、XX新材料产业园和XX现代物流园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规划制定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引导各区块产业有序发展。二是加强规划的评估与监督,根据规划具体实施情况和产业经济发展态势,对规划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实行动态调整、滚动发展,更好的发挥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有效避免只顾眼前利益、盲目引进一些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缺乏竞争力项目的短期行为。

2、精心谋划项目,提高对接实效。一是从各园区资源、区位及产业现状出发,结合区块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及产业空间布局,面向央企、面向国内重要民企及行业龙头企业,做好带动我县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生成工作,争取建成一批有规模、能形成产业聚集、发展潜力大的终端产品项目,引领产业发展。二是紧紧抓住国家支持XX省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机遇,策划生成一批对接XXX等沿海经济产业配套协作、产业梯度转移的项目,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3、持续产业对接,加快聚集发展。一是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拓宽领域,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对有关央企进行走访、沟通、衔接,将央企拓展市场、完善布局的发展项目吸引到XX园央企对接城落户建设。二是积极对国内重要民营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研究其发展战略和投资方向,结合规划,有针对性的筛选3~5家国内重要民企或行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对接。三是充分利用我县在XX建设中的地域优势,抓住XX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引

进现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促进现有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增强竞争力。同时,积极融入XXX等沿海城市产业链的生产配套,建立产业配套协作体系,形成以沿海为龙头、我县发展配套企业的产业格局,努力打造服务于XX经济发展配套协作产业基地。

4、构建物流体系,推进工贸协同发展。在XX园、XX园等产业聚集地规划建设一批与XXXX现代物流城相衔接的物流枢纽和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信息共享、协作互动的物流体系。发挥物流在拓展市场、带动先进制造业基地及产业集群建设方面的先导作用,发展一批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打造高速、便捷、通畅的物流通道,提高货物集散能力和中转能力,推进商贸物流与工业经济协同发展。

5、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纺织产业,坚持高端项目引进和企业技改提升同步推进,在引进XX、XX、XX等高端纺织项目建设的同时,鼓励支持本土企业技改提升,提高产业用布档次和水平。林产工业,鼓励支持XX木业、XX家居等企业,依托品牌、市场优势,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形成龙头企业。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锲机,对低效益、高耗材“五小”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引导林产工业向精深加工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快推进XX文化创意园、万亩银杏基地等项目建设,引导林产工业向林产文化创意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转型。矿产工业,积极推进XX矿产资源整合,努力促成与XX集团合作,积极做好XX水泥、XX煤矿项目的前期工作,促进矿产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机电产业,充分发挥XX、XX、XX等总装机电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引进相关配套产业、梯度转移产业聚集发展。

6、构建研发体系,推进技术创新。一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相关产业定位,加快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公共研发平台,重点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县校企合作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为产业研发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合作、技术要素入股等方式,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研发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建立校企实训、实践基地。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高新技术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促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队伍的发展壮大。

第三篇:加快推进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推进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促进

产业结构调整

新闻作者:管理员新闻来源: 日期:2011-08-12浏览次数: 2010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发挥湖北比较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集约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增强服务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最近,我们就此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一、当前湖北服务业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省服务业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2006—2009年间,全省服务业年均增长14%。2006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2009年突破5000亿元,达到5006.2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39%。如果将12%以上的增长看作高增长的话,过去的四年,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服务业第三个高增长时期,也是持续时间最长、增速最为稳定、效益最好的高增长期。2009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为289亿元,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为63.2%。其中,房地产、金融、批发和零售业比重分别达到20.1%、11.2%、4.9%,服务业已经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

1、湖北在国家区域战略地位的提升,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湖北成为全国焦点和投资热点地区。国务院先后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高新区为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定位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这些重要的功能定位,为湖北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此同时,我省在大力推进部省合作工作中规划并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具备区域性辐射功能的服务业项目。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适时启动“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为全省服务业发展作出了战略性部署,全省服务业进入到一个大投入大发展的新时期。2009年,服务业投资达4437.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6%。

2、工业提速有力地支撑了我省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世纪以来,我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兴省”战略,工业发展全面提速,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2006—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33.4%,现代商贸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3.1%,研发设计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物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7%,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服务业产业。

3、内需增长为我省服务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内在活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到来,全省内需也进入到一个稳定快速增长的新时期,进而带动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2006—200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9%。同期,全省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住宿和餐饮增加值年均增长14.4%,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17.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2009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04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突破1.5亿人次,同比增长28.8%。

服务业现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地方财税的重要来源,但服务业发展不足、总量不大、功能不强、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服务业在发挥湖北优势、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等方面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从总量规模看,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在中部地区仅居第三位,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湖南省还低276.2亿元。

二、集聚区正在成为促进服务业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促进服务业不同领域之间创造相互需求,放大产业扩散效应和辐射功能,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推动服务业集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发改委与省直有关部门一道,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狠抓了全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呈加速之势,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较强、带动作用较大的服务业集聚区,正逐步成长为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推动所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省服务业集聚区有78个,增加值约1000亿元;到2009年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到126个,实现增加值达到1968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39%。服务业集聚区涵盖了金融、旅游、物流、信息、文化、中介等六大行业。

武汉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功能优势,加快发展功能性服务业集聚区。江汉区作为金融商贸业发达的中心城区,服务业占比已达86%,该区服务业优势已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关注,多次总结推广他们发展服务业的经验和做法,并可能将江汉区列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试点区,助推江汉区成为武汉及城市圈乃至中部地区的服务经济中心。武汉市后台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展迅速,2009年底,已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联等13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或签订建设协议,10多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部分后台服务中心。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作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项目,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市场转移和武汉市传统市场批发功能外迁,着力打造“中部最大、全国最好”的国家一

级专业商品批发市场,目前已有近3000个品牌商户开业,包括义乌小商品展馆在内的七大全国性商品展馆首次亮相,100多万种商品集中推出。东湖高新区动漫产业园已集聚动漫创意企业近百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动漫作品年制作能力达25000分钟,年总产值突破10亿元。其他城市按照“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襄樊汽车物流产业园区已有物流企业460余家,市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游轮集散中心将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中心节点。武汉新港、黄石港、荆州港、咸宁沿江码头等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沿江物流蓬勃发展。

去年三月,省发改委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时机,报请省政府同意及时出台了《湖北省创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实施办法》及其评定标准,得到各市州的热烈响应,各地以此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不断促进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今年上半年,省发改委积极组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教授组成评审组,对各市州申报的服务业产业园区进行了认真研究,经过评审等程序,22家示范园区和5家备选园区即将命名。从评审的园区情况看,评审组成员普遍感到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发展的态势、规模及其成长性比预期情况好得多。我省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好评,多次登载《情况反映》和简报介绍我省的做法和经验,并表示在项目和资金上支持湖北省服务业产业园区的发展。

三、把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要把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推进全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按照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的思路,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特色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1、加强规划,引导全省特色服务业集聚发展。打破现有地区限制,统一规划,以武汉、宜昌、襄樊为重点,充分发挥“一主两副”三个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合理定位功能布局全省服务业产业集群,在全省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引导各市区在融合发展的同时,围绕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形成区域功能明确、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的服务业园区集聚发展格局。武汉要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定位商务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中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商务中心,集聚资本、技术和高端服务人才,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的高端服务业,同时依托武汉城市圈,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黄石、鄂州、咸宁、黄冈、孝感、仙桃、潜江、天门8市以现代物流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把服务业培育成为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的重要支柱。以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载体,以“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城市群)和“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城市群为为支撑,建设具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物流特色的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

2、突出产业特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借鉴工业开发区的成功经验,树品牌、创特色,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特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通过择优比选,加大投入,在“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6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重点围绕现代物流、金融、创意、商务、产品交易市场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同时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逐步拓展业态和类型。积极推动生产服务业集中集聚发展。发挥我省大工业优势,研究制定鼓励优势制造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着重推动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工业企业实施二、三产业分离,分离后的税负如高于原税额,由各地财政视情况对该企业予以适当扶持补助,鼓励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为社会服务;其所购的固定资产符合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可以加速折旧。

3、适应新要求,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区。针对消费性服务业高需求弹性、低自然资源依赖、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充分发挥我省人口多、市场大,消费性服务业起步早、基础好的优势,积极适应“内需经济”的内在要求,突破性的做大做强旅游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一江两山”及武汉城市圈内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形成一批旅游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增强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楚文化、巴土文化、三国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的市场覆盖面。

4、强化服务,创造有利于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的环境。创新机制和加大投入是促进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迫切需求。建立健全统计与考核的评价机制、土地与财税价格支持机制、开放与准入政策机制,以及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引导外资、民资和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集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主要推进工作考虑及建议:一是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二是于近期召开一次全省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工作会议,交流各地发展服务业集聚区的做法和经验,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并结合会议的召开,举办一次金融机构与集聚区企业的洽谈活动,推动集聚区的大力发展。三是加大全省服务业专项资金规模,借鉴中部省份的做法,将现在的3000万元资金扩大到1亿元左右,一方面是与国家发改委的服务业项目资金相配套,另一方面针对我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予以支持。

通过抓好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促进全省服务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点。

第四篇:2012加快产业集聚区推进意见

濮阳市统计局

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的实 施 意 见

(讨论稿)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区”统计工作的意见》(豫统文„2011‟64号),《河南省“十二五”时期统计基础建设发展规划》(豫统文(2011)183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加强产业集聚区统计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三个提高”,结合“四大工程”建设,按照“五项基础”建设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统计工作水平,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2012年,我市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统计组织;加快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实现报表联网报送;加大统计业务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争取通过一年的努力,形成机构 1

人员到位、制度健全、工作规范、职能完备的统计工作机制。具体目标为:

1、统计机构人员落实到位。产业集聚区要设立能够独立承担统计工作的机构,配备统计人员3-5人,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等配套设施,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2012年底,8个产业集聚区机构人员全部到位,落实好办公条件。

2、统计业务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区要按照

《河南省“三区”统计工作规范》文件要求,制订产业集聚区统计规章,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制度,规范数据采集、处理、审核、上报等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分类整理统计资料。产业集聚区根据《河南省“三区”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测评标准》,对照测评内容逐项进行打分,定期通过统计数据采集处理业务平台进行网上自评,2012年底8个产业集聚区规范化建设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其中30%以上达到示范单位标准。

3、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区要保持与省市县网络畅通。产业集聚区内的“三上”企业”要积极开展联网直报工作,2012年6月底实现全覆盖,在企业一套表推进中发挥带动作用。实行联网直报的单位都要通过网络直接向省数据中心报送原始数据,各级统计部门不得代替调查单位上报数据。

4、统计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三区”应配备与统计

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统计人员,确定统计负责人,保持统计人

员的相对稳定。年内,要对“三区”统计人员队伍培训,逐步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5、统计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根据“三区”统计

制度,市统计局工业、投资、贸易、能源、普查中心、服务业及核算等专业科室要负责做好“三区”“三上”法人单位名录库管理、主要经济指标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费等统计工作;县区统计局负责传达部署上级统计部门有关开展产业集聚区统计工作的任务、要求和制度,对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统计工作进行指导,开展业务培训;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具体承担产业集聚区基层报表的收集、整理、审核与上报工作,对本区的数据质量负责。形成各负其责又密切协同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统计工作顺利进行。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抓好任务落实。根据全市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领导小组的分工,继续实行市局领导包县区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2、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2012年继续加强对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市统计局联合相关部门成立督导组,每季度对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产业集聚区的各项建设情况进行排序,并对排序情况进行全市通报。

3、强化考核评比,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统计水平。今年年底,全市要对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开展情况进行评

比表彰。同时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将继续作为各县区规范化考核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各县区年底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凡是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建设没有完成目标的,不得评为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4、建立产业集聚区抽查巡查制度,努力提高数据质量。2012年对产业集聚区数据波动幅度较大,增长速度过高等异常现象,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数据质量抽查,市统计局组织核算、工业、投资、贸易、能源、普查中心、服务业等有关专业对集聚区中每个企业的主要统计数据和全部单位数进行抽查核对,并形成一种经常性的抽查制度,确保数据质量的提高。

5、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发展。年内,在产业集聚区

统计基础建设方面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召开经验交流会,交流先进经验。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促进统计基础建设,加快统计发展。

6、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年内,市局要

举办1期培训班,对产业集聚区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逐步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

第五篇: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1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

摘要:文章指出,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已初具规模,增长速度较快地理位置、生产要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明显,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但经济的贡献度不大,群内行业同构问题突出,产业链不完整。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积极培育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以促进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一体化发展;竞争力;中原城市群

一、引言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含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市在内的城市密集区,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并将成为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要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沿海地区产业、资本、技术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大机遇, 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现状

在非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和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催生下,中原城市群的产业集群出现快速发展趋势。

(一)中原城市群主要产业集群

近些年来,中原城市群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中原城市群内已建立了上街铝工业、长垣卫材、长垣起重机械、漯河绿色食品等四个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已形成了包括漯河肉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郑州银基服装产业集群等在内的一百多个产业集群(其中郑州有18 个,洛阳有16 个,开封有8 个,漯河有6 个,平顶山有11 个,许昌有10 个,新乡有10 个,济源有8 个,焦作有16 个);还形成了漯河源汇区、临颍县、郾城县、新乡长垣县、郑州市区、巩义市、新密市、荥阳市、上街区、中牟县,洛阳偃师市、吉利区,许昌长葛市、许昌县等产业集群聚集区和密集带。

(二)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中原城市群的产业集群地区分布不均。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焦作等城市,其集群数(50 个)占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总数量(103 个)的近50 % ,而这些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也是按照这

种顺序排列走在中原城市群乃至河南省各城市的前列,同时集群产值排在前面的城市,人均生产总值大体也排在前面,反之亦如此。可见,产业集群可以直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为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二者形成互动关系。

(三)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规模水平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规模增长速度较快。在中原城市群9 个城市中,郑州的汽车、卷烟、电子信息制造业、铝工业等比较发达;洛阳的铝电、石化、建材等产业基础雄厚;平顶山和焦作是大型能源基地;漯河的食品工业、许昌的电力装备制造业等全国闻名。错位发展的工业格局,使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协作具备了较大的空间。根据河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截止到2007 年底,全省年工业总产值在1 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达到388 个,其中,中原城市群九个省辖市拥有工业产业集群228 个。据了解,这些工业产业集群年工业总产值达4501.6 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7.1 %。在第三产业领域,河南也形成了规模较大、配套设施完整的产业集群,其中郑州银基服装产业集群和洛阳关林商贸城产业集群,都已进入全国同行业最大行列。

三、中原城市群在产业转移方面,河南具有的比较优势

(一)地理位置居于中部之中,交通便利

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和铁路支线在河南境内交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现代通信网络发达,已构成“四纵四横”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自古以来河南就是中国九州中心的豫州,所以,河南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毗邻,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河南境内700多公里,利用这种独特的毗邻优势河南可以在湖北、安徽等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生产要素供应充足,成本较低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商品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原煤、原油等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农业第一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土地要素和熟练劳动力成本较低,供给充足。同时,河南劳动力资源不仅规模大,而且成本低,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东部地区资源相对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互补性也很强。

(三)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后劲充足

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河南建立了以食品及饮料、机械、电力、建材等一批重点产业。目前已形成食品、医药、冶金、建材、电力、化工、机械、轻纺等为支柱产业的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并具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工业园地和企业,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为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四)消费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能够满足产业转移中降低成本、开拓市场、规模聚集的需要。消费市场容量大,增长迅速。河南中间产品需求和技术需求市场广阔。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间投入产品和技术产生了巨大需求。除了以上之外近两年河南省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也逐渐加快,受股市、工资改革和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提高,消费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健康消费、旅游消费、休闲消费将成为趋势,金银珠宝首饰等持续热销,轿车、通信、旅游等商品消费将继续扩大。这些转变也为中原城市群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五)开放氛围浓厚,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确立了开放带动主战略,大力实施东引西进。各地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各类优惠政策,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用硬手段打造软实力,基本形成了高效规范、诚信公平、稳定有序的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河南正在成为我国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热土”。

通过上述五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多数基础条件方面具有优势,且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契合度较高,双方互补性很强,这是河南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四、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有了较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但产业集群的数量、规模和科技含量以及深度发展能力却远远赶不上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地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产业集群数量较少,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度不大

从集群数量上看,中原城市群形成一定规模的集群数只有100 个左右,远低于浙江省年产值亿元以上产业集群(近1000 个)的整体实力。从经济贡献度来看,我们分别选取2004 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GDP 总量、工业总产值、百亿元产业集群数量、区域财政收入等四个指标作为对比分析的指标。通过对比,我们得出,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总体上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产业集群数量较少,具有较大规模的集群总数也不多。而且,反映区域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GDP 总量,中原城市群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的13.82 % ,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平均水平的21.2 %。反映工业化发展程度的指标工业总产值,中原城市群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的20.84 % ,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平均水平的28.24 %。反映城市群产业集群规模的指标百亿元产业集群数量,中原城市群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的14.58 % ,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平均水平的21.21 %。反映区域对外经济实力的指标外贸出口总额,中原城市群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的1.44 % ,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平均水平的1.94 %。因此,中原城市群经济形势发展状况不尽人意,产业集群的数量和规模差距较大,和三大城市群及其平均状况相比都有差距。

(二)产业集群内行业同构问题突出

我们利用产业同构系数来分析产业集群内行业的同构问题。以2004 年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工业增加值,计算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系数,我们发现在集群主要工业细分行业(以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主要行业分布为基础)中,相似系数均比较大,最小的也达到0.7521 ,大于0.9000 的行业有14 个,占集群主要工业细分行业总数的70 %。因此,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内的行业确实存在产业同构问题,有些行业的产业同构问题比较突出,由此可以认为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内存在工业结构不整合问题。当然,在承认不整合的同时,也要看到每一个工业细分行业内部又可以分为更小的行业,相似系数仅仅在一定层次说明了行业的同构问题。

(三)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大部分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中原城市群出现了漯河市区及郊县,郑州市区及巩义、中牟、荥阳、新密等市县,新乡市长垣县,洛阳吉利区及偃师市,许昌市许昌县和长葛市,焦作孟州市、沁阳市、武陟县、博爱县等地产业集群发展速度较快、发展程度较高、集群密度较大的产业集群密集区,而中原城市群其他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则刚处于起步阶段,集群数量较少、发展程度较低、配套产业和设施缺乏。

(四)产业链不完整,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

中原城市群大部分地区产业集群的核心产业不完整、产业链条过短,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市场销售较为分散,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较少,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四、提高中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自然结果。在采取措施承接产业转移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运用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

(一)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产业集群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小企业、区域发展、产业协会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对“大企业热”泼了一盆冷水。其实,对于企业规模而言,大有大的难处,也有大的优势;小有小的好处,也有小的不足。因此,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生产要素,在刺激自发性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大力发展产业集群。规划投放的产业项目要考虑在该地区是否具有产业竞争力,是否是关联度高的产业。在一个区域内,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于怎样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由环境因素、需求条件、生产要素与支持性产业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政府在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中毫无作为,听任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相反,政府在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集群的产生需要政府的间接参与。根据市场规律,政府不应该直接参与产业集群的发展。但是,在集群产生的时期,其各方面的优势还没有体现出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帮助,集群的产生就会很困难,甚至有可能夭折。第二,集群氛围的改善需要政府。集群内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集群外部的市场环境建设均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制度创新是实行产业集群战略的关键,摆在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帮助创业者向专业化发展,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企业间的劳动分工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如何通过区域市场营销发展产业集群等。

(三)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

产业集群具有根植性,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该区域的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判断产业集群的重要标准,是区域内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间具有高度的内在联系,即企业在一个区域内相邻而结网,产生信任和合作的愿望。因此,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培育区域内的企业家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河南省城市群竞争力的提高过程也是整个城市群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也要在竞争中求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要参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只有资源得到最有效和最合理的配置之后才能最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中原城市群来说,只有提高了整体竞争实力和各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到中原腹地,促进中原城市的发展和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必然带动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又是城市化的基础。产业集群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扩大了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对策和建议有很多,关键是河南省要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志强.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

3.景哲.关中城市群发展的“SWOT”分析.区域行业经济,2003

4.张祥建,郭岚,徐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特征、发展障碍与对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5.孙久文,等.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刘荣增.区域开发模型体系构建的初步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3(1)

7.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杨玲.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J].经济理论问题,2005(9)

9.娄杰海.加速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 打造河南经济增长极[J].聚焦中原,2006(6)

10.陈梦筱.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2).

下载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进一步加快中心村建设

    进一步加快中心村建设 出自:本站 发布时间:2011-4-20 为把中心村建设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龙头、农民创业的天地、农村公共服务的平台、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按照 “人口集中......

    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问题研究

    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问题研究 陈涛2011-04-21 摘 要: 高端产业代表着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和结构调整方向,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加强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 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

    商丘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

    商丘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陈晓亚 张文正摘要:今年旅游工作会议,对我省旅游工作的大方向进行敲定,2012年我省将集中加强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全力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产业集聚不断推进瓮安城镇化进程5篇范文

    加快产业集聚不断推进瓮安城镇化进程文章来源:作者:时间:2010-09-01城镇化是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各种制造业集中在一起,就可以节省各种制造业之间交易的费用,取得“集聚效应”。小......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研究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研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按照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新兴服务业态为主体,相关产业相配套,特色鲜明、空间集中,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功能集成以及......

    加快物流产业建设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一、发展**物流产业的必要性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扼两广,锁荆吴",地处南北要冲, 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各路商贾云集之处,历来为湘南重镇。京广、湘桂铁路交汇市区; 107、322......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 (临颍县建设局 解 鹏) 一、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

    加快中心村建设思考建议

    加快中心村建设思考建议在农村村落的建设中,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有新时代居住特色的创新。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行中心村建设,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