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起学校流感样疫情的调查报告
一起学校流感疫情的调查报告
桂国尧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学校流感疫情的调查处理经验,以便更好的及时处理同类疫情。[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概述、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防治措施。[结果]经过积极的调查,认定本起疫情为普通流感在学校内爆发流行。通过综合性防控措施的实施落实,本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是控制疫情爆发的关键。流感的早隔离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学校;普通流感;流行;调查
2009年25日至10月8日宣汉县某中学发生流感流行,相继发病53例,患病率0.93%,没有死亡病例。经过采取各项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该起疫情的流行和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宣汉县某中学流感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该起疫情的流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中学位于宣汉县的东北角,距县城30公里,全校有初、高中学生5713名,住校生1996名。本次疫情累及学校5个年级的17个班。
2.2临床资料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低热、咳嗽、头昏、乏力。患者扁桃体不肿大。没有实验室检查依据。
2.3 流行病学调查
2.3.1 首例病例发病情况 首例病人黄某,女,13岁,该校初一年级10班学生,走读生,于9月25日开始出现低热(37.6℃)、咳嗽、头昏、乏力等症状,9月28日晚入住县二院治疗。随后陆续出现其他流感样症状学生。截止10月8日,共报告流感样病例53例,患病率0.93%,无死亡病例。
2.3.2 时间分布 均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9月25-30日29例,占54.72%,10月1-8日24例,占45.28%,主要集中在9月30日至10月2日,发病27例,占50.94%。
2.3.3 性别和年龄分布 发病的53里学生中,男生32人,女生21人,男女之比为1.52:1,年龄分布在13-18岁之间,主要分布在13-14岁之间,发病32例,占60.38%。
2.3.4 空间分布 53例病人分布在初
一、初
二、初
三、高
一、高三5个年级17班里,主要集中在初一年级的4班、6班和10班共25例,占47.17%,病例大都为相邻位置的同学,17个有病例的教室在同一栋教学楼,初一年级的4班、6班、10班处于同一楼的同一层。
2.4 防治措施
9月30日接到疫情报告后,专业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学校实行入校前的体温检测,所有发热学生隔离医学观察2)对所有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痊愈后方可入学,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7天。3)加强室内通风,采取湿式清扫。4)对全校内外环境、课桌椅、每日用漂白粉消毒,对书本、衣被进行日光暴晒,对餐饮具用灭菌片浸泡消毒。5)对学校及作者单位:四川省宣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汉,636150 家长进行卫生宣传,发放甲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10万余份。讨论
综合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此次疫情为流感引起的爆发疫情。流感病毒可引起中小型或局部暴发【1】。由于学校学生密集,接触密切,一旦传染源传入,极易引起爆发。所以及早发现及时报告是控制疫情爆发的重要措施。学校校医和教师是发现疫情的前哨,应加强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强化报病意识。本次流行是近距离密切接触造成的,早发现早报告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学校应做好晨检工作,发现发热学生应及时就诊,隔离治疗。同时,流感病人潜伏期就有传染性,以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1】,所以学生不能带病上课,以减少疾病传播。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五版.北进: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作者简介:桂国尧,男,生于1966.1.23,宣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卫生监测。电话 ***,邮编 636150,Email-guiguoyao123@163.com
第二篇:一起学校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一起学校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分析洪雅县某中学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流感暴发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洪雅县某中学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该校共发现流感病例151例,平均罹患率6.31%;其中高一年级发病75例,罹患率最高(11.19%),占总发病数的49.67%;住宿生发病126例,占总发病数的83.4%。病原学检测到此次流感暴发的毒株是甲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例。结论 该学校流感暴发疫情以住宿生为主,其中高一年级罹患率高于其他年级。
2009-08-30/09-15,洪雅县某中学发生一起学校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疫情,经调查并采取科学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四川洪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洪雅
620360)作者简介:杨秀兰(1967-),女,专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1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自洪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流行病学调查及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
1.2 诊断标准
参考卫生部《流感样病例暴发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1](2006年6月12日颁布)。
1.3 标本采集处理
采集暴发点早期(3d以内)患者咽拭子25份,置于无菌病毒采样液,即用冰排保存,在4℃低温条件下专人送检。
1.4 实验室检测方法
RT-PCR检测。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校于2009-09-01开学,共有4个年级,35个班,学生和教职工2392人。其中男性1299人,女性1093人;住校生1384人,走读生812人。教室人均面积0.98m2/人,宿舍人均居住面积1.5m2/人。2.2 发病情况
2.2.1 流行病学调查
首发病例是高一.2班住宿制学生,于8月30日发病,出现发热(38.0℃)、畏寒、乏力、头痛,伴咳嗽、咽痛。患者发病前7d无外出史和流感样病人接触史。其家庭成员中1人发病,所在寝室3人发病,座位前后3排4人发病,所在班级先后15人发病。首发病例所在班级发病时间集中在9月3日~9月6日,该校整体发病时间集中在9月5日~9月11日,首发病例所在的高一年级发病时间最早,随后高
二、高
三、初三年级先后发病。此次流感局部暴发累及该校4个年级,25班,共计151例,平均罹患率6.31%,其中高一年级罹患率最高(11.19%),占总发病数的49.67%;该校住宿生发病126人,占总发病数83.4%,见表1。
2.2.2 时间分布
首发病例于8月30日发病,9月6日达到高峰,7~10日发病稳定在较高水平,9月11日开始下降,13日以来病例明显下降,暴发时间持续17d,见图1。
图 1
洪雅县某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时间分布图
2.2.3 人群分布
此次流感局部暴发遍及全校4个年级25个班151人。其中,男性87人,女性64人,男女性别比为1.36:1;高中生140人,占92.72%,初中生9人,占5.96%,教师2人,占1.32%。发病人数主要集中在高一年级,共发病75人,占发病总数的49.67%。2.3 临床表现
151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低热123人(81.46%),畏寒115人(76.16%),乏力117人(77.48%),头痛110人(72.85%),全身肌肉酸痛96人(63.58%),咳嗽58人(38.41%),咽痛51人(33.77%),流涕48人(31.79%),恶心20人(13.24%),呕吐15人(9.93%)。
2.4 病原学监测
采集患者咽拭子25份,送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查出阳性5例,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例,甲型M基因阳性3例。2.5 处理措施
2.5.1 严格疫情监测
网络直报人员从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发现该中学一周内出现多例流感样病例后,迅速深入医院和学校核实调查。传染病报告实行24h值班制,每天上网(6次以上)浏览疫情信息,随时掌握疫情发展动态。
2.5.2 狠抓关键环节
流感暴发疫情发生后,卫生、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及时研究、部署各项防控措施,启动应急机制。成立了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两个专家组,明确了各小组的职责。对患病学生严格实施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努力切断传染源;对教学区、住宿区的定期消毒;对该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等高危人群实施流感疫苗应急接种,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学校采取放假2周措施。
2.5.3 加强宣传教育
在全县中小学和托幼机构采用专题讲座、板报、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开展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提高了学生防病意识。制作发放《告市民书》、《告家长的一封信》、《流感防控措施》等宣传单,消除了广大市民的恐慌情绪。
通过对病例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定期消毒、疫苗应急接种、学校放假以及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51例病例均已治愈,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出现。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2],此次疫情有以下特征:①突然发生,迅速蔓延;②流行情况与人群密集程度有关;③全身中毒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较轻;④病原学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例,甲型M基因阳性3例。因此判断这次暴发疫情为流感局部暴发,病原学监测这次流感局部暴发的毒株是甲型流感病毒,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例。引起此次流感局部暴发的原因:其一是由于首发病例未及时隔离治疗;其二是该校为住宿制学校,教室和寝室通风不足,接触密度大,首发病例继续在校学习、生活,同班同学、同寝室同学相继感染而造成局部暴发。因此,当学校流感疫情暴发时,及时发现和隔离首发病例,对密切接触者规范管理,学校将每日晨检、午检工作落到实处,及时按规定向疾控机构报告疫情,将会有效地减少和控制学校流感疫情暴发[3]-[5]。经流行病学调查,首发病例发病前7日无外出史和流感样病人接触史,无法追踪传染源头。
根据国家GBJ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之规定,中学教室人均面积≧1.12m2,宿舍人均居住面积≧2.7m2/人[6]。该校的教室人均面积(0.98m2/人)和宿舍人均居住面积(1.5m2/人)均低于国家标准,校内人群密集,居住与活动空间拥挤,加上通风条件、教室和宿舍卫生都很差,学生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容易感染而发病[7]。
多数病例(包括首发病例)由于用药时间过长,病原学监测未检出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较低(20.0%)。通过病原学监测结果:本次流感既有季节性流感,又有甲型H1N1流感。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快,人体对这种病毒缺乏免疫保护作用,所以在短时间造成暴发流行,少数病例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由于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疾病规律仍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8]。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类似,从临床表现难以区别,在今后流感防控工作中,要及早对现症病例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检测,明确诊断,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9~10]。
洪雅县是一个农业县,部份地区经济、文化和卫生条件相对滞后,人们防病意识淡薄,加上学校是一个人群密集的地方,在学校发生流感局部暴发较容易。因此应加强学校预防流感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病原学、流行病学监测;推行合理的流感疫苗免疫策略;改善教学和住宿条件,从而确保流感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防止学校流感暴发,维护学生健康和正常秩序。
第三篇:关于新桥学校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的初步调查报告
关于新桥学校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的初步调查报告
2015年1月13日上午10:35分,接到新桥学校报告称,该校301班发现多名学生发热、咳嗽等症状。接到报告后,县疾控中心传防科迅速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鼻咽拭子送实验室检测。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桥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全校共学生1126人,其中初中400人,小学726人,教职工100人。学生以走读为主,住校生约100人。本次发病学生在该校小学部301班,该班共有学生41人,本次报告病例数12人。
二、病例定义
搜索学校缺勤缺课记录,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为流感样病例。
三、发病情况
根据上述病例定义,共搜索流感样病例12例。据该班班主任介绍,该班1月8日1例,9日1例,1月12日晨检发现6人缺勤,13日晨检发现10人缺勤,另有4人带病上课。经核实,缺勤学生和在读学生中流感样病例12人,均为发热≥38℃,伴咳嗽或咽痛,头痛、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其他缺勤学生均无发热,但自述有咳嗽、咽痛、头痛等症状。
截至13日12时,该班共有12例流感样病例,疫情波及1326人,罹患率0.9%。
四、已采取的措施
1、采集在校发病学生鼻咽拭子4份送实验室检测;
2、隔离治疗病人:学校要落实隔离措施,对病人采取居家隔离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至热退后2天为止,隔离期从发病起不得少于7天,并凭新桥卫生院防保科的《解除传染病医学观察证明》方可返校上课;
3、加强晨检:学校要每天开展晨检,发现有发热、头痛、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的学生要立即报告并送医院检查、隔离治疗,并将每日疫情向当地卫生院报告;
4、加强通风消毒: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要求每天每节课至少通风20分钟以上,并注意将窗户全部打开,形成对流。学生放学后,每天对教室、地面、桌面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拖地、擦洗等彻底消毒,直至疫情结束;
5、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卫生知识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出黑板报、讲课等方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疫情流行期间,建议学校停止组织集体活动。
6、建议发病的301班学生停课一周,1月19日返校上课,停课期间每日对学生进行回访。
象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一五年一月十三日
第四篇:流感样病例暴发调查报告提纲及范文
流感样病例暴发调查报告提纲及模板
一、基本情况
疫情发生地点的一般情况
二、疫情发现报告情况 介绍疫情发生、发现的经过
三、流行病学调查
(一)三间分布 1.临床症状 [附图或表] 2.时间分布 [附图或表] 3.人群(性别、年龄、职业)分布 [附图或表] 4.空间(居住地/教室分布、家庭聚集性)分布 [附图或表]
(二)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1.居民居住条件: 2.禽畜饲养情况: 3.疫苗接种情况:
4.学校科室等人口密集场所通风状况:
四、实验室检测
标本采样分数、(阳性标本数)、采样类型、采样和送检日期、检测方法和结果。
五、初步分析
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初步检测结果
六、已采取的措施
七、存在问题
八、下一步工作建议
关于XX市XX镇XX小学一起流感暴发疫情
初步调查报告
200X年X月X日下午,XX疾控中心接到XX市疾控中心报告:自X月XX日以来,XX市XX镇XX小学学生中陆续有流感样病例发生;截至X月XX日,共发病XX例。
为进一步掌握疫情动态与趋势,控制疫情蔓延,我疾控中心派出流行病学专业人员X人于X月X~X日到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XX小学地处XX镇XX村,距离XX市约 公里,学生来自XX村N个自然村以及邻近HP村的1个自然村。该校共有6个年级,12个班,在校学生776人,教师27人。学校课室较拥挤,卫生状况较差,通风情况一般。学校无食堂及宿舍,学生在家住宿及用餐。学校无校医,学生有病通常在村医处就诊。
XX村共有N个自然村,人口约XXXX人,村民以种田为生。该村饮用水以井水为主,村中垃圾、污水较多,村民卫生习惯较差。部分村民家中散养家禽,无集中养殖。村民居住环境拥挤,卫生状况较差,通风差。
村内有N个村医站,由于村庄偏僻,交通不便,平时村民到村医站就诊。
二、疫情发现报告情况
200X年X月X日上午10时,XX镇XX小学发现近几天学生缺勤人数增加明显,由班主任家访及电话询问多名学生出现感冒症状,遂向XX镇中心小学报告。XX镇中心小学接到报告后于10时30分报至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进行初步的核实诊断后于X月X日11时47分报XX市疾控中心和卫生局。
接到报告后,XX市卫生局、疾控中心、人民医院的领导及相关专业人员会同XX卫生院工作人员奔赴现场调查,初步确认该校已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X月X日下午1时接到报告后,XX市卫生局、XX市疾控中心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
三、流行病学调查
确定本起暴发调查的病例定义:X月XX日以来(至调查日),N个自然村内,凡发热(38℃以上),同时伴咳嗽、咽痛之一以上者;或明确发热并伴其他症状,体温不详者。
调查组分成X个工作队,分别对XX村委会所属N个自然村,以及HP村委会所属N个自然村进行挨家挨户排查。截止到X月X日,共搜集到病例75人,其中XX小学67人,XX镇一中2例,XX镇E中3例,散居儿童3例。并对75例符合病例定义的人进行个案调查。
(一)XX小学发病情况 1.临床症状
XX小学67例病人中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痛、流涕、全身痛症状居多,分别占100%、74.6%、54.2%、64.2%和56.7%。部分病例有眼结膜充血和呕吐等症状。病例中发热最高体温在38~39℃的有33例,39~40℃的有19例,40℃以上有3例,最高体温不详但有发烧的8例。大部分病程在3~5天,给予退热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无重症病例,未发现有合并症病人。
2.时间分布
XX镇XX小学共有67个学生发病。首发病例发生在200X年2月15日,发病高峰集中在2月27~28日,占发病总数的49.25%。具体发病时间分布见图2。
3.性别、年龄分布
XX镇XX小学67例学生病人中,男生21例,女生46例;男女比例为1:2.19。年龄平均为11周岁,发病年龄最大为16岁,最小为6岁。发病高峰为10~11周岁(见图3)。
4.年级分布
XX小学罹患率最高的年级为二年级(21人)为15.79%,其次为五年级,罹患率为11.54%。(具体见表1)
表1 XX小学流感样病例暴发年级分布
发病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年级人数 153 133 104 106
发病人数 14 21 8 11
罹患率(%)
9.15 15.79 7.70 10.38 五年级 六年级 合 计
5.学生病例所在村分布
76 676 1 67
11.54 1.32 9.91 SG村罹患率最高,为3.75%,其次为KH村,为2.8%。DP村和PZ村的罹患率也较高,分别为2.18%和2%(具体见表2)
表2 XX小学流感样病例暴发自然村分布
发病自然村
BP DP XW KH SG SJ MK XX DY 合 计
年级人数 750 550 670 250 160 250 170 160 700 3660
发病人数 15 12 12 7 6 2 1 1 11 67
罹患率(%)
2.00 2.18 1.79 2.80 3.75 0.80 0.59 0.63 1.57 16.11
7.家庭聚集性
疾病暴发呈现家庭聚集性,有10户呈家庭聚集性,有4个病例发生在同一个家庭的有1户,3例的有1户,2例的有8户。
8.XX小学缺勤情况
查看XX小学校长日志,从XX日起开始有缺勤记录,发现缺勤人数从XX日开始明显上升,到X月X日缺勤人数达到最高。(具体见图4)
(二)镇内其它学校发病情况
在入户调查中发现,9个自然村中发现有5例其他学校学生发病,其中镇一中有2人发病,镇二中有3人发病。散居儿童中有3人发病。具体发病时间见图5。临床表现与XX小学病例类似。
(三)XX镇及周边卫生站发病情况
自X月X日起,实施XX镇卫生院以及镇周边卫生院流感样病例零报告制度,未发现类似病例。
(四)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1.村民居住条件:村民家居环境较差,窗体较小,部分家庭甚至没有窗户,通风差。平均每户家庭都有3-5个小孩,人口密度较大,居住拥挤。村民卫生习惯较差,个人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意识差。
2.禽畜饲养情况:调查组向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了解,当地未发现禽类、动物异常死亡事件。村民普遍散养鸡鸭,量不多,无集中养殖。部分村民家中养有狗、牛、猪。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认为此次疫情与禽畜关联不明显。
3、疫苗接种情况:村民及学生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对流感病毒缺乏有效免疫。
4.学校科室通风状况:由于XX日以后天气突变,气温下降异常明显,课室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加速了疫情的蔓延。
四、实验室检测
X月X日下午,XX市疾控中心在现场共采集M份病例咽拭子标本和N份急性期血清标本,X月X日送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X月X日,省疾控中心在现场又采集Y份新发病例咽拭子标本,带回检测。目前,X月X日Y份咽拭子标本经RT-PCR检测,有5份阳性,为B型流感病毒,其余标本检测正在进行中。
五、初步分析
(一)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初步检测结果,认为:
1.XX市XX镇XX小学发生一起流感样病例暴发;
2.发病范围比较局限,主要发生在学生以及学生所在家庭,发病高峰集中在X月X~X日,有一定的年级、村庄和家庭聚集性;
3.初步判定本次疾病局部暴发的病原是B型流感病毒。
(二)疫情趋势分析
通过对该村疫情趋势分析,认为XX镇XX小学本起流感疫情正在控制之中,每日新发病例数已逐渐减少,但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另外,由于镇内其他学校出现有病例,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不排除其他学校发生暴发疫情的可能。
六、已采取的措施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发生后,XX市人民政府 市长、XX市人民政府 市长以及卫生局、教育局领导都亲临现场,就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病人隔离治疗、学校晨检制度等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
2.积极隔离治疗病人:采取居家隔离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症状加重,立即入院治疗。
3.开展消毒处理工作:XX市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用过氧乙酸对XX小学校舍进行消毒。还运送300Kg漂白粉到XX镇,对该镇N所学校教室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4.学校实行晨检:测量体温,对于发烧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5.加强周边地区流感疫情监测:以“疫情动态”形式向XX市医疗卫生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流感疫情的监测,特别是做好学校流感疫情的监测。
6.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XX市疾控中心拟出“流感防治知识”专稿送XX市电视台连续播出。X月X日,XX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联合编印“流感防治知识”1万份发送XX小学及各镇。
七、存在问题
1.村医和学校对于传染病的报告意识较差。
2.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不理想。疫点村卫生环境差,村民卫生习惯差,大部分村民住房拥挤,开窗通风少。本次疫情控制工作,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工作不够彻底。
3.政府在疫情的控制中未能提供有效的医疗救治服务。
八、下一步工作建议
1.目前该校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为防止疫情播散到其它学校,希望有关部门密切注意周围其它学校的情况,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并尽快积极落实各项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以防止其他学校出现流感疫情。
2.HL小学及镇内其它学校继续开展晨检工作,主动搜索,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镇卫生院和疾控中心,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3.及时隔离传染源。学生发病期间由家长带回家治疗或入院治疗,体温下降48小时后方可上学。
4.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村民的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加强偏远的地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政府有责任加大力度,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改水改厕,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6.建立健全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三级防保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加强对于村医及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报告意识。
7.各地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晨检制度和缺勤登记制度,以便能及早发现和报告疫情,及时采取措施。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主动建立相互沟通、信息通报的合作机制,有效防范学校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8.流感的流行季节即将来临,应严格按照广东省卫生厅印发的《广东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指引》和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省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和处理指引》要求,规范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
第五篇:学校流感疫情控制指导意见
学校流感疫情控制指导意见
1、隔离病人,对流感病人进行在家或者医院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流感的传染期为:发病前3天到退热时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病人隔离至退热后2天,凭医院、卫生院或者学校医务室证明回校上课。
2、开展晨检制度,发生流感疫情的学校,在流感病人出现后的一个最长潜伏期内(4天)必须开展学生晨检,每天的早上,测量学生的体温,有没有出现发热,询问学生有何身体不适。如有发现发热、鼻塞、头痛、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及时报告并进行治疗及隔离。
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1)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天通风不少于2小时。学生上课时,宿舍要开窗通风;课间和课后教室通风。并注意将窗户全部打开,形成对流。
(2)自然通风不良的,机械加强通风。如确要使用的中央空调和分体空调,先请专业消毒公司清洗消毒空气滤网,管道再使用,并保证足够的新风量。
(3)使用分体式空调的场所上一节课后或一节活动后开启门窗,启动换气风扇换气,换气完毕再继续使用,换气时间按风扇流量、室内空间大小,保证室内空气交换1次以上。
4、消毒,发生疫情的学校、幼托机构做好学生的课桌椅、玩具等日常生活学习场所的消毒,课桌椅、玩具、门把手等用0.5%的漂白粉上清液擦拭。
5、勤洗手,学校应在水池处提供洗手液,并积极组织、动员学生洗手。
6、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播、讲座、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教。鼓励学生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勤换洗衣服,勤晒被褥。
7、预防性服药。采用中药或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