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的标准
关于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的标准
一、确权划界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章第二十八条,国家保护水工程及堤防、护岸等有关设施、保护防汛设施、水文监测设施、水文地质监测设施和导航、助航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坏。
第二十九条 国家所有的水工程,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
集体所有的水工程应当依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划定保护范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条,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
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河道的具体管理范围,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划定。
(三)《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第三章第十四条,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堤脚外侧五至十米的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划定。第十五条 根据堤防的重要程度、地基土质条件等,河道主管机关报经同级或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河道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划定五十米至二百米的堤防安全保护区。
第十六条 大中型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河道主管机关统一管理使用。河滩内的可耕地也可以由村集体经修组织使用。
(四)《山东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一条,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河道、骨干渠道以及重要闸坝、水电站、拌灌站等建筑物,都要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
管理范围分为水库管理范围、护坝地、护堤地、护渠地和建筑物管理范围五种:
1、大中型水库的兴利水位线以下为水库管理范围;
2、大型水库主坝坡脚,(系指背坡坝脚和坝端坡脚,下同)外二百米,中型水库主坝坡脚外一百米,大、中型水库副坝坡脚外五十米,为护坝地;
3、大中型河道、湖泊堤防的内外堤脚外五至十米为护堤地;
4、灌排干渠的渠坡坡脚外二至四米为护渠地;
5、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管理范围,一般为边线以外十至十五米。
保护范围分为水库保护范围、大坝保护范围、堤防保护范围和建筑物保护范围四种:
1、大中型水库防洪水位线以下为水库保护范围;
2、大型水库主坝坡脚外五百米,中型水库主坝坡脚外三百米,大、中型水库副坝坡脚外二百米,为大坝保护范围;
3、大中型河道、湖泊堤防的保护范围执行五十至二百米的规定;
4、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保护范围,一般为三百米。
第十二条 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及附着物属全民所有,由工程管理单位使用。有关土地权属的历史遗留问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国家、省其他有关规定处理。
工程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不变。第十三条 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由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并树立标志。
(五)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坝高十五米以上或者库容一百万立米以上的水库大坝(以下简称大坝)。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建筑物等。
坝高十五米以下,十米以上或库容一百万立米以下,十万立米以上,对重要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工矿区安全有潜在危险的大坝,其安全管理参照本条例实行。
第二章第十条 兴建大坝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规定管理和保护范围。
已建大坝尚未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的,大坝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拟定。
以上法规,条例对水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的具体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二、确权划界标准:
根据以上法规、条例要求,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制定我市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标准如下:
(一)大中型水库工程
1、大中型水库(王屋大型水库、北邢家水库和迟家沟中型水库)
(1)库区:兴利水位线以下为水库管理范围,兴利水位线至防洪水位线之间为水库保护范围。
(2)坝区:大型水库坝坡脚(系指背坡坝脚和坝端,下同)外二百米为管理范围,二百至五百米为保护范围;中型水库坝坡脚线外一百米为管理范围,一百至三百米为保护范围。
(3)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边线外十至五十米为管理范围,三百米为保护范围。
(4)灌溉干渠的渠坡脚(含沿渠路)外二至四米为渠道管理范围,三十米为渠道保护范围。
(5)黄水河干流管理范围:两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堤脚外侧五米的保护地;五米外至五十米为堤防保护范围。
(二)小型水利工程:
1、小
(一)型水库(元外刘家、安家、苏家沟三座小
(一)型水库属于迟家沟水库管理)
(1)库区:兴利水位线以下为水库管理范围,兴利水位线至防洪水位线之间为水库保护范围。
(2)坝区:原则上坝坡脚(含坝端)外原属于水库管理的土地为大坝管理范围,一百五十米为大坝保护范围,有关建筑设施划归大坝。
2、小
(二)型水库:防洪水位线以下为水库管理范围,坝坡脚(含坝端)外一百米为大坝保护范围。
3、河道: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堤脚外侧三米为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水位或原设计洪水位设定。在河道管理范围相连地域划定五十米为堤防保护范围。4、35瓩(或50马力)以上扬水站(含水源设施)边线的外十米为扬水站管理范围,十至一百米为保护范围。
5、三座大中型水库灌区内的支渠:渠坡脚(含沿渠路)外一至两米为渠道管理范围,三十米为保护范围。
(三)关于权属,权属系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所属。根据《山东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中规定,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及其附着物,属全民所有,由工程管理单位使用,工程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不变;乡镇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属乡镇集体所有,并负责管理使用,村集体管理的水利工程属村集体所有。
三、确权划界需完成的资料
(一)工程边界协议书:按照规定要求,认真填写工程边界协议书。
(二)工程边界地形图:大中型水库及灌区内干渠边界地形图已完成绘制工作。河道及小
(一)型水库、大中型水库灌区内支渠利用各乡镇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小
(二)型水库及35瓩以上扬水站由各乡镇绘制1:1000~1:5000边界示意图,所有图件要标明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界标位置。
(三)关于界桩制作与埋设:除三座大中型水库及灌区内的干渠工程界桩,由水库管理单位自己制作与埋设外,其它所有水利工程界桩规格为20×20×90厘米的混凝土桩或石桩,地面以上外露30~40厘米,界桩制作与埋设由乡镇政府自行解决。
(四)占地清册:填写工程管理范围内各类土地面积,占地清册利用土地部门“土地申请登记表”。
(五)土地使用证:大中型水利工程和乡镇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已经发证的要核对面积,没有发证的,请土地管理部门颁发工程土地使用证;村集体管理的水利工程用地已包括在村集体土地使用证中,故不再发证。
大中型水利、河道及小
(一)型水库工程的划界资料交市水利局一份备案,其它水利工程的划界资料由乡镇存档备查。
一九九一年四月
第二篇:水利工程划界确权依据标准2014-11-19
湖库工程确权划界相关依据
一、水库
1、划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3)《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4)《湖北省水库管理办法》。
2、管理范围
库区:库区设计洪水位以下的土地和库内岛屿;
坝区:主坝、副坝及其禁脚地和溢洪道(主坝为坝高的7—10倍,副坝为坝高的5—7倍,溢洪道两边为开口面的3—5倍);渠道及其禁脚地(填方自外堤脚线,挖方自开口线算起,干渠为线外10米,支渠为线外5米)。
3、保护范围
主坝两端各200米,禁脚地以外100米;副坝两端各100米,禁脚地以外50米,溢洪道管理范围以外50米;渠道从禁脚地外沿算起,干渠20米,支渠10米;涵闸、涵洞、隧道、电站从建筑物外沿算起,大型为周围500米,中型为周围300米,小型为周围100米;渡槽槽身投影面两侧,大型为30米,中型为20米,小型为10米,渡槽两端大型为200米,中型为100米,小型为50米。
4、填报范围
大中型水库逐一填报;小型水库汇总填报。
二、湖泊
1、划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2)《湖北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 》;
(3)《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
2、管理范围
管理范围为湖泊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湖泊堤防及护堤地。无湖堤的,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3、保护范围
湖泊保护范围包括湖泊保护区和湖泊控制区。
湖泊保护区按照湖泊设计洪水位划定,包括湖堤、湖泊水体、湖盆、湖洲、湖滩、湖心岛屿等。湖泊设计洪水位以外区域对湖泊保护有重要作用的,划为湖泊保护区。城市规划区内的湖泊,湖泊设计洪水位以外不少于50米的区域划为湖泊保护区。
湖泊控制区在湖泊保护区外围根据湖泊保护的需要划定,原则上不少于保护区外围500米的范围。
4、填报范围
列入湖北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湖泊逐一填表。
三、水闸
1、划定依据:《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2、管理范围
水闸工程的管理范围是水闸管理单位直接管理和使用的范围,包括:
水闸工程各组成部分的覆盖范围。包括上游引水渠、闸室、下游消能防冲工程和两岸联接建筑物。
为保证工程安全,加固维修、美化环境等需要,在水闸工程建筑物覆盖范围以外划出的一定范围,其值参照下表划定。
建筑物等级 1 2 3 4 5
水闸上下游宽度(米)500~1000 300~500 100~300 50~100 50~100
水闸两侧宽度(米)100~200 50~100 30~50 30~50 30~50
3、保护范围
水闸工程的保护范围是为保证工程安全,在工程管理范围以外划定一定的宽度,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
4、填报范围
大中型水闸逐一填报;小型水闸汇总填报。
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河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河湖管理水平,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河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加强河湖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
江河湖泊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是洪水的通道、水资源的载体、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湖管理涉及水域、岸线、采砂、排污口设置、涉河建设项目等方面,是水利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确保河湖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着力加强河湖管理,促进了河湖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发挥,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忽视河湖保护,违法围垦湖泊、挤占河道、蚕食水域、滥采河砂等问题突出,严重威胁着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加强河湖管理,是建设美丽中国、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快建立严格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
《指导意见》指出,加强河湖管理要以尊重河湖自然规律、维护河湖生命健康为出发点,着力提升河湖管理水平,以健康完整的河湖功能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人水和谐、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依法管理、坚持改革创新,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河湖资源。到2020年,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建立完善河湖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
《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河湖管理的10项主要任务。一是健全法规制度体系,着力推进河湖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规划约束机制,严格河湖水域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三是创新河湖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四是开展水域岸线登记和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划定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五是建立建设项目占用水域补偿制度,防止现有水域面积衰减;六是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审批,源头严防、过程严管;七是依法严禁涉河违法活动,禁止围湖造地、围垦河道,维护河湖管理良好秩序;八是强化日常巡查和检查,对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和工程隐患早发现、早处理;九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是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河湖管理动态监控。同时,《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管理能力、落实管护经费、强化检查督导、注重舆论宣传等5项保障措施。
下一步,水利部将积极做好《指导意见》的组织实施,全面加强河湖管理工作,努力实现河畅、水
清、岸绿、景美,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篇:河渠工程划界确权实施方案
东昌府区河渠工程划界确权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灌溉防洪体系,依法管理河渠工程,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保丰减灾功能,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通知》(鲁政办发[2011]10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抓紧建立健全乡镇防汛组织指挥体系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就河渠划界确权工作,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河渠管理范围划界确权工作是依法管理河道、沟渠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河渠岸线管理规划,明确管理范围内堤防、滩地及水域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等“三权”,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人水和谐,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目标任务
对我区各级河渠确权发证,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完善河渠工程布局,确保雨后田间径流及时排入沟渠,并逐级顺利排入徒骇、马颊河干流,实现一般丰水年基 本无涝灾,干旱年份能适时灌溉。
二、确权划界范围
河渠确权划界范围分为三个等级,即国家所有部分,镇办(园区)集体所有部分,村集体所有部分。明确依法应有的水利工程保护范围。
三、确权划界原则
(一)国有河渠
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河渠以及跨镇办(园区)的河渠,所有权划归国有。主要包括如下工程:
灌溉功能为主的渠道:孙堂干渠、王铺扬水站干渠、安太集扬水站干渠、乔庄扬水站干渠、张炉集扬水站干渠、报本堂扬水站干渠、扈庄扬水站干渠、七一分干、七一分干二支渠。
防洪排涝为主的河道:四新河、西新河、周公河、赵王河、新运河、德王河、新水河、羊角河、班滑河、古运河、牛鹅沟。
边界确权依据:《聊城市水利工程权属资料整编》、河渠设计指标、参照工程现状实际占压线。
(二)镇办(园区)所有沟渠
凡属于镇办(园区)内独立受益的沟渠,划归镇办(园区)集体所有,根据沟渠所承担的排涝能力和灌溉面积,由过水流量确定沟渠断面,按运行管理需要,确定堤防宽度,结合现状占压线,确定边界总宽度。
根据农田水利规划指标要求,斗沟底宽1-3米,支沟底宽2-5米,干沟底宽3-7米。
(三)村级所有沟渠
凡属村级辖区内独立受益的沟渠,所有权划归村集体,根据耕地的自然坡度,本着方便灌排,恢复固有沟渠功能的原则,进行划界确权,尤其要注意保留地头沟,公路沟等末级排沟,使汛期涝水能就近排入骨干沟渠,有效解决防汛隐患。
参照原有沟渠的断面尺寸,结合实际灌排需要,确定村级沟渠边界。
田间沟、地头沟的底宽应控制在0.3米左右。
四、确权申报与管理维护
1、国有河渠的确权划界,由区水务局提供确权划界资料,并与河渠沿线镇办(园区)政府、村委会共同指认边界。
国有河渠的管理,由区水务局河渠管理机构代为行使管理维护职责,没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由行政管辖镇办(园区)代为行使管理维护职责。
2、镇办(园区)所有的沟渠,由镇办(园区)水管单位提供确权划界资料,镇办(园区)政府、水管单位及沟渠沿线村委会共同指认边界。
镇办(园区)所有的沟渠,由镇办(园区)水管单位代 为行使管理维护职责。
3、村集体所有的沟渠,由所在村委会提供确权划界资料,村委会与群众共同指认边界。
村集体所有的沟渠由村委会行使管理维护职责。
河渠工程要分级负责,定期整治,使其充分发挥排灌功能。在工程确权范围内开展经营所得,要建立专门账户管理,用于河道的维护费用,不得挪作它用。
五、确权资料备案
国有河渠的确权划界发证完成后,相关文件资料交由区水务局存档管理;
镇办(园区)沟渠的确权文件资料,由镇办(园区)水管单位建档保存,并提交区水务局备案;
村级沟渠的确权文件资料,由村委会建档保存,并向镇办(园区)水管单位备案。
六、其他水利工程的确权划界
管理站所,水库,工程建筑物等确权划界工作,根据确认的权属,由权属单位参照此方案进行。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确权发证暂行办法
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确权发证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确权发证工作,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建管„2013‟169号)、《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水建管„2014‟69号)、《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小型水利工程确权是指对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权利的确认、确定。
第三条 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确权发证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本县行政区域内国有(集体)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包括发改部门、财政部门、扶贫部门等所建设并已投入使用的小型水利工程,具体确权范围如下:
(一)小型水库。即总库容100万立方米~1000万立方米(不含)的小(1)型水库和总库容10万立方米~100万立方米(不含)的小(2)型水库。
(二)中小河流及其堤防。包括流域面积小于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及在其上兴建的防洪标准小于50年一遇的3级以下堤防,防潮(洪)标准小于20年一遇的海堤及沿堤涵闸。(三)小型水闸。即最大过闸流量20立方米每秒~100立方米每秒(不含)的小(1)型水闸和最大过闸流量小于20立方米每秒的小(2)型水闸。
(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主要包括控制灌溉面积1万亩、除涝面积3万亩以下的农田水利工程,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及量水设施等配套建筑物,喷灌、微灌设施及其输水管道和首部,塘坝、堰(陂)闸、机井、水池及装机功率小于1000千瓦的泵站等。
(五)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日供水量小于1000方以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
(六)小型水电站。包括单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
第二章 小型水利工程确权发证原则
第五条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规定及本县实际情况,小型水利工程按以下原则确权划界:
(一)小型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只是对该水利工程地面建筑设施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进行确权划界,土地原有性质和权属不变;
(二)小型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的四至范围可以以该水利工程项目所在地明显的小地名或永久性参照物确定;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保护范围按照《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确定。
第六条 小型水利工程国有或集体所有性质按以下原则确定:
(一)明晰工程产权。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结合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落实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由县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负责工程产权界定工作,确因历史原因暂无法确认产权的,也需根据群众意愿和受益情况确定其管理使用权。要根据实际条件,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确权划界。县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先公示再发证”的程序,依法依规向明晰产权的工程所有者颁发《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证》,《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证》设立工程所有权人,产权证书须载明工程功能、管理与保护范围、土地用途与其他限制条件、产权所有者及其权利与义务、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1、产权归个人所有。个人投资修建的小型水电站工程、水池、水井等工程。
2、产权归投资者所有或按投资者意愿确定产权。社会资本投资兴建、购买的小型水电站等工程。
3、产权归受益户共同所有。受益户共同出资兴建的塘坝、水池、联户供水、小型泵站等工程。
4、产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修建的小型水库、小型水闸、小型灌区、小型泵站、小型水电站工程、村级集中供水等工程。
5、产权归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所有。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小型水库、中小河流及堤防工程、小型水闸、小型泵站、小型水电站工程、村镇集中供水、小型灌区等工程,具体由当地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6、产权混合所有。对于多种投资渠道建设的水利工程,不能明确划分产权主体归属或投资主体有异议的,要按照投资份额确定产权份额。
7、产权归属已明晰的工程,维持现有产权归属关系。对非国家投资水利工程,产权人明确放弃产权的,由县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依法确认其管理使用权。
县水务局负责县管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界定工作,镇、村委会负责辖区其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界定工作,工程权属界定后,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核准。由县人政府颁发产权证书。
水利工程颁证后,要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沿革的前提下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不许擅自改变水流方向或供水对象,造成对下游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损害。
第七条 本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证书权属类别确定及颁发原则:
(一)土地权属及工程所有权明确的小型水利工程颁发产权证;
(二)土地权属不明确或有争议,但工程所有权明确的小型水利工程颁发所有权证;
(三)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权属有争议,经多次协调仍解决不了,但使用权或管理权明确清晰的,根据实际情况颁发使用权证或者管理权证;
(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含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争议分岐意见较大,经多次调解不能确认产权的,搁臵产权暂不予颁发权属证书,由工程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工程管护主体,签订工程管护责任书。
第三章 确权发证程序
第八条 小型水利工程确权发证的基本程序:
(一)权属调查;
(二)权属调查表审查;
(三)权属人申请;
(四)水利工程权属审批登记、公示;
(五)复核;
(六)核准;
(七)发证。
第九条 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本行政辖区小型水利工程权属申请、调查、登记的审查机关。
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申请、调查、登记的复核机关,负责承办权属核准、发证的具体工作。
县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小型水利工程权属的发证机关。
第十条 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调查,由县体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工程水文边界、产权、管理权、经营权等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摸底,并填写《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调查表》。权属调查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尊重历史形成的自然范围,根据小型水利工程竣工图、设计图、平面布臵图等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核实的办法进行。
第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辖区内小型水利工程的《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调查表》进行审查,经审查通过后由工程权利人提交申请并进行权属登记审批。
第十二条 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由权利人提出申请,对于共同使用的小型水利工程的确权申请,可由相关的受益村团体、用水户共同协商,联合进行确权申请。小型水利工程权利人提出申请时,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书;
(二)相关的小型水利工程权属登记审批表;
(三)权利人的有效身份证复印件(包括主要负责人、共同权利人身份证明)。
第十三条 登记机关应当对小型水利工程权利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进行严格审查,认为小型水利工程权利人提交 的申请材料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及时予以受理;认为不符合规定的,应说明不予受理的原因或者告知权利人需要补充的材料。
第十四条 登记机关对已经受理的登记申请,应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对审查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登记申请,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
(一)申请确权的工程四至界限、面积等数据准确;
(二)申请确权的工程权属证明合法有效;
(三)申请确权的工程无权属争议;
(四)申请确权的工程附图中地物标志与实地相符。第十五条 小型水利工程权属登记包括初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第十六条 对经审查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登记条件的申请,登记机关不予登记。对不予登记的申请,登记机关应以书面形式告知不予登记的原因。
第十七条 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型水利工程资料、权属调查资料、权利人申请资料等档案资料进行复核无异议后按规定确定工程权属,由工程权属申请人填写《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登记审批表》,并在所在地乡(镇)和涉及的村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在公示期内,有关利害关系人如对登记申请提出异议,登记机关应对其所提出的 7 异议进行调查核实,若有关利害关系人提出的异议确实合法,理由充分的,登记机关应暂停登记。
第四章 审批和发证
第十八条 经小型水利工程权利人核对签名、登记机关审查、公示无异议的小型水利工程权属登记,应将《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登记审批表》报送复核机关复核,复核机关应在7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并送达发证机关核准。经发证机关核准通过后,应及时颁发《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证书》。对未经核准的,权利申请人应根据复核意见补充相关资料或重新申请审查登记。
第十九条 小型水利工程权属登记审批发证,按照先明确工程权属,后造册登记审批,再核发证书的程序进行。
在本次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产权已明确的工程,按明确的权属登记核发产权证书。
在本次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产权不明确、有争议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工程,在本次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后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乡(镇)水管所负责理顺权属关系、协调处理争议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后,明确权属后按程序进行权属登记审批核发权属证书。
在本次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后新建的小型水利工程,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确产权,进行权属登记核发权属证书。
第二十条 《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证书》按统一组合编码编号。组合编码形式为:东水证字(××××)第××××号(括号中4位数为发证时间码,如2018,后面4位数为发证机关自编连续序号码,从0001—9999,中间不留空号)。
第二十一条 《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证书》的有效期限按照小型水利设施和第二轮农田承包期限同步的原则确定。
本次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证书有效期从取得权属证书之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止;本次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后逐步明确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新建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有效期从取得《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证书》之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止。
第二十二条 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水管所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及必要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建立小型水利工程权属登记档案。乡(镇)在建立原始登记表格和相关材料档案的同时,要建立电子档案。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复核资料档案和电子档案。
第二十三条 登记机关应将登记档案的有关内容向社会公开,并接受公众查询。
第二十四条 《东源县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证书》如有错漏登记、丢失或损坏的,有关权利人要及时到原登记机关申请更正或者补办相关证件。
第五章
变更和注销
第二十五条 小型水利工程权属发生变更的,权利人应当到初始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二十六条 小型水利工程被依法征收、征用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设施灭失的,原小型水利工程权利人应当到初始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二十七条 小型水利工程权利人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时,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小型水利工程变更登记申请;
(二)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证书;
(三)小型水利工程依法变更或者灭失的有关证明。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东源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查技术方案(20150206定稿于)
附件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
划界确权工作调查技术方案
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目录 总则 ····································································································································· 1 1.1 1.2 1.3 1.4 调查目的 ······················································································································ 1 调查范围及时限 ·········································································································· 1 组织形式 ······················································································································ 1 作业依据 ······················································································································ 2 2 工作内容 ····························································································································· 3 2.1 2.2 2.3 2.4 2.5 划界调查 ······················································································································ 3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调查 ······················································································ 4 经费测算 ······················································································································ 4 填写调查表 ·················································································································· 4 编制调查报告 ·············································································································· 5 3 调查技术要求 ····················································································································· 5 3.1 3.2 3.3 3.4 3.5 3.6 3.7 资料收集 ······················································································································ 5 调查分类分级 ·············································································································· 5 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确定 ·························································································· 5 面积测量 ······················································································································ 6 经费测算 ······················································································································ 6 调查报告主要内容 ······································································································ 7 计量单位 ······················································································································ 7 4 总体安排 ····························································································································· 7 4.1 4.2 实施步骤 ······················································································································ 7 进度计划 ······················································································································ 8 5 6 主要调查成果 ····················································································································· 9 审核与验收 ························································································································· 9
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14〕285号)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办建管〔2014〕186号)要求,为保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查的顺利开展,制订本技术方案。1 总则 1.1 调查目的
(1)统计河湖及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说明划界确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下步开展划界确权工作的打算等。
(2)提出需完成划界、确权的河湖及水利工程清单。
(3)摸清划界、确权涉及的土地、税费等政策及收费标准,测算所需经费。
1.2 调查范围及时限
流域面积在50km2及以上的河流,常年水面面积在1km2及以上的湖泊;完成竣工验收(或投入使用验收)的国有水管单位管理的水库、堤防和水闸等水利工程,调查时限截至2014年8月31日。1.3 组织形式
(1)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调查由水利部统一组织,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会同财务司等有关司局负责具体组织及中央层面的协调工作。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负责调查工作技术指导,组织划界确权调查工作业务培训;成果汇总,起草《中央直管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全国国有河湖及 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
(2)部直属有关单位负责组织开展中央直管河湖和水利工程的划界确权调查工作,编制调查报告,报水利部并抄送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负责组织开展管理的国有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调查工作,编制调查报告,报水利部并抄送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1.4 作业依据
1.4.1 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4)《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7)《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臵条例》。(8)《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9)有关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1.4.2 技术依据
(1)《中国河流名称代码》SL249-1999。(2)《中国湖泊名称代码》SL261-98。(3)《中国水库名称代码》SL259-2000。(4)《中国水闸名称代码》SL262-2000。
(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6)《防洪标准》GB50201-94。
(7)《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B50286-2013。(9)《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10)《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11)《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
(1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13)《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1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15)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相关成果。
(16)水利部有关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的文件。
(17)有关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的地方性规范、规程和标准。2 工作内容 2.1 划界调查
(1)已完成划界的河湖和水利工程
调查划界采用的标准依据、工作过程、完成时间和划界成果。划界成果应包括图纸、控制点坐标、界桩设立情况以及划定主体发布的公告等。
(2)未完成划界的河湖和水利工程
河湖的管理范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确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 和保护范围按照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确定。
调查河湖管理范围划界采用的标准依据(包括地方性法规、规范和标准),统计河道、湖泊未完成划界的长度(面积)。
调查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界采用的标准依据(包括地方性法规、规范和标准),统计未完成划界的长度(面积)。
河湖管理范围内的滩地和水面,不计入未完成划界的面积。2.2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调查
对已确权的水利工程,调查已完成确权的面积(堤防工程标明长度)、是否取得土地使用证、是否设臵标志。
对未确权的水利工程,调查工程占压地及未完成确权的面积和权属,明确土地权属范围是否存在争议。工程建设时已办理正式征地手续的,说明征地范围与管理范围是否一致、文件是否齐全、目前是否存在争议;未办理正式征地手续的,应详细说明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堤防工程未确权面积包含工程占压地和护堤地,不含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滩地和水面。
水库库区是否确权应在水库工程中单独注明。2.3 经费测算
调查开展划界、确权需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分别列出划界、确权所需的费用构成、测算依据以及相关减免政策。测算划界费单价和确权费单价,测算时应分别标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收费费种及标准。2.4 填写调查表
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信息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河湖及 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办建管〔2014〕186号)的附表和填表说明规范填写,确保信息完整和准确。
河道、水库、堤防和水闸之外的水利工程调查成果,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负责汇总,成果不再报送水利部。2.5 编制调查报告
在填报调查表格、提出需完成划界、确权的河湖及水利工程清单和测算划界确权经费的基础上,编制《×××直管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3 调查技术要求 3.1 资料收集
收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底图和行政区划图;国有河湖和水利工程基本信息及其相关的划界、确权资料;国有河湖和水利工程的大比例尺电子地图或纸质地图;各地进行划界确权的政策、技术、经验和经费筹措等情况。
3.2 调查分类分级
参考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对河湖和水利工程进行分类、分级统计调查。河湖和水利工程分别依据流域面积、常年水面面积和工程等别进行分级,堤防工程应依据工程级别分级。3.3 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确定
(1)河湖管理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划定。(2)水库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依据《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划定。
(3)堤防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依据《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确定;有堤防的河道,护堤地范围未划定的,应采用《堤防工程设计规范》(B50286-2013)规定的标准划定。
(4)水闸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依据《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划定。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已划定的按现状进行统计,未划定的按上述标准划定后进行统计;所在地另有规定的,应依据当地规定划定后进行统计。
穿堤建筑物在堤防护堤地范围内的只统计工程数量,已划界的长度、面积列入河道划界成果中,不再单独计列。3.4 面积测量
对于应完成划界面积、已完成划界面积和未完成划界面积,采用图纸(电子地图或纸质地图)量算,同时对比历史数据估算、分析数据误差,必要时应进行现场踏勘和测量。
应完成划界面积、已完成划界面积和未完成划界面积均不包括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滩地、水面。3.5 经费测算
根据《测绘生产成本定额》(财建〔2009〕17号)等相关收费标准,分别测算测绘费、界桩设臵费和其他划界工作可能发生的费用,并据此测算划界费单价。按照《关于土地登记收费及其管理办法》(国土[籍]字〔1990〕93号)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臵条例》(国务院第471号令)等相关规定分别测算国土资源部门管理收费、土地补偿和安臵补助费、耕地开垦费和其他确权工作可能发生的费用,并据此测算确权费单价。3.6 调查报告主要内容
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河湖及水利工程基本情况;(2)划界确权工作依据;
(3)划界确权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河湖及水利工程应划界、确权面积,已划界、确权面积等);
(4)未完成划界确权情况统计(提出需完成划界、确权的河湖及水利工程清单)及费用估算(包括尚需划界、确权面积,经费测算依据,单价测算分析,总经费等);
(5)划界确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下步工作打算。3.7 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采用千米,保留2位小数;面积单位采用亩,保留2位小数;金额单位采用万元,保留2位小数。4 总体安排 4.1 实施步骤
(1)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制定调查工作计划。(2)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组织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划界确权工作调查业务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负责组织管辖区域内划界确权工作调查业务培训。
(3)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按照调查工作计划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划界确权工作调查。
(4)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对管辖区域内划界确权调查成果进行审核、汇总,编写调查报告。4.2 进度计划
(1)2014年12月底前完成中央直管河湖及水利工程的调查工作;2015年1月底前完成中央直管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2)2015年4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完成调查工作,调查成果报水利部并抄送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中心。
(3)2015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调查工作。提出需完成划界、确权的河湖及水利工程清单,摸清划界、确权涉及的土地、税费等政策及收费标准,测算所需经费,编制完成《中央直管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全国国有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组织调查成果审核、验收。5 主要调查成果
(1)《×××直管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
(2)《××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必须附有划界、确权的河湖及水利工程清单;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经费估算表。6 审核与验收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调查成果实行逐级审核制度,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调查成果进行审核。
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在汇总调查成果后编制《中央直管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全国国有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报水利部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