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
XX畜禽繁育改良站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
改革情况汇报
一、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1、机构设置方式
州级机构设置--XX畜禽繁育改良站,20XX年XX月正式成立。县市机构设置—XXX市畜牧兽医站、XXX县畜牧兽医站、XXX县畜牧兽医站,XXXX县畜禽改良站(20XX年XX月从畜牧兽医站分设)。
乡镇设置机构设置—乡(镇)畜牧兽医草原站,另加挂“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管理体制方面:XX畜禽繁育改良站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业务隶属州畜牧兽医局管理;县(市)畜牧兽医站(畜禽改良站)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业务隶属县(市)畜牧兽医局管理;乡(镇)畜牧兽医草原站均为“三权归县”,即业务、财务、人事归县(市)畜牧兽医局管理,行政归乡(镇)人民政府管理。
有效履职:XX、县(市)、乡(镇)三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各自按照工作职责在努力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近几年畜牧牲畜品种改良为农牧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畜牧人还在不断努力为XX广大农牧民增收做出新贡献。
经费保证方面:XXX所属三县一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市,财政自给率不足7%,所以州、县、乡三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均按编制拨付 1
工作经费,超编人员没有工作经费,所拨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尤其是州级,没有收入来源,现在工作开展都靠所争取项目经费来解决。因此,经费都很紧张
职能定位改革进展情况:畜牧技术推广部门是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20XX年开始实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以来,我州三级畜牧兽医站(畜禽改良站)均完成了改革。
搞活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事业心强、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地德才兼备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引入新思想、新管理、新措施,将工作业绩与收入挂钩,将职务、职称的聘用与工作业绩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
二、体系建设改革中取得成绩
XXX州在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绩有: 20XX年XX月,成立了XXX畜禽繁育改良站,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XX年XX月,成立了XXX县畜禽改良站,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畜禽改良站的单独设立,业务性更强,更加专一,可以更好地为农牧民开展好畜禽繁育、改良技术服务。
三、体系建设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
1、缺乏工作经费:由于克州财政自给率不足7%,州县乡三级工作经费紧张,财政拨付的经费远远不能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
2、缺乏培训,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由于缺乏经费,外出参加培训、更新知识的机会少,业务技术人员大多靠学校学的和工作中实践的,跟不上现代畜牧业的要求。尤其是猪禽饲养管理方面十分缺乏人才。
建议
1、XXX区畜牧总站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来多给我们克州以支持帮助;
2、帮助解决工作经费不足问题;
3、多给我们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最好把邀请区内外专家进行培训的培训班多放在我州,这样花费少,我们可以多派人参加,不断提高克州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以利于更好地服务农牧民,为他们的增收做出新贡献。
XXX畜禽繁育改良站
二〇XX年XX月XXX日
第二篇: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浅谈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试验成果推广应用到广大的生产实际中去,以推动畜收事业的发展。为加快推进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畜牧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科学养殖水平,全面推进畜牧科技进村入户指导工作,建立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养殖户,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工作中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主体培训和分户技术指导为重任,规范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及时记录、总结和检查。现将科技推广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培养畜牧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示范户人员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层畜牧业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
二、主要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推进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畜牧科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围绕主导产业,加强示范养殖品种和主要技术推广,指导员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5%以上,加大对畜牧科技示范户的培育能力和知识更新培训,示范户10户,辐射周边农户达108户。
三、完成情况
(一)培育畜牧科技示范户。我所指导的是花桥村陈圣兵、陈有为等10户示范户,示范户围绕生猪来实施。采用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畜牧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在实施科技入户指导项目中,帮助科技示范户拟定生产计划,建立主导产业高产及增效节本模式。户均每头生猪预计增收200多元,节约养殖成本户均每头80多元。认真落实扶持和激励政策,积极投身生产第一线,认真开展科技服务。
(三)加强指导,确保入户率、到位率、培训率。在整个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科技入户指导中,即以“增产增收、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农民养殖水平,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为重点。在农闲季节,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科技示范户和养殖户220余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50份,解决农民在养殖过程中急需的生产技术及技术难点,共入户200余次。
(四)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方案及各月的养殖环节安排,并发放给农户。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各农户关于技术难题的咨询;进村入户,了解科技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及所需的技术。
四、取得成绩和经验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在新技术应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入户调动了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搞好畜牧养殖工作的积极性。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发挥,新技术推广速度明显加快,广大技术人员在养殖户的心中有了新的定位,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工作热情较高,服务“三农”意识大大增强,广大示范户亲自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养殖业的关心、支持和技术指导员热情服务,积极配合指导员开展畜牧新技术示范,并将自己获得的新知识向周围群众传授。广大养殖户出现了“村看村,户看户,养殖都看示范户”的新景象。全面提高了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成效显著,农民增收、农户满意、畜牧增效,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以上取得的成绩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技术员的共同努力下得来的,但仍存在不足,存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上开拓创新不够,对畜牧发展的政策形势把握不够,所学知识不够广,特别是先进的、新的知识学得少,而且理论知识还没有完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等,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在科技入户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扬长避短,努力克服不足,尽量改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质量,继续探索畜牧科技推广体制的创新和发展,大力开展畜牧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为我镇畜牧科技上新台阶作贡献。
第三篇: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一、内乡县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内乡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是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编制9人,实有12人,中级师6人,大专以上1人,中专以上11人,平均年龄45.5岁,1988年至今一直没进专业技术人员。全县16个乡镇在2005年机构改革时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由209人裁减为63人,并入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财物归乡镇政府管理。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因素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畜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的进步,畜牧业食品安全需要畜牧科技的支撑,现代畜牧业建设决定于畜牧科技,而目前存在的科技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科技研发落后、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科技服务经费缺乏、科技服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
1.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体系现有人员知识老化,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一是由于基层畜牧推广机构工作环境及待遇偏低,很难吸引高知识高学历人才,造成基层推广队伍整体知识水平较低。二是由于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编制和岗位已经饱和,而原有的技术人员由于长期缺少知识更新培训,知识老化,年龄老化,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2.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
基层畜牧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科研工作滞后,创新成果不足,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由于血清型的变异,新毒株的出现、毒力的增强,致使很多动物疫病防不胜防;“瘦肉精”检测准确性不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3.科技推广机构不完善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虽然也有从事畜牧工作的人员,但人力不足,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业务不专业、工作经费缺乏,再加上组织管理归乡镇政府,其它事情较多,开展工作不便利。
4.科技推广经费缺乏
近年来,县级畜牧科技的投入仅限于人头工资,没有配套工作经费,没有技术服务经费,没有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的专门经费,更谈不上科研开发经费,想与一些科研院校合作也无力进行,影响和制约了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运行。
三、如何推动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如何抓住有利时机,推动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提升科技推广服务能力
一是改善设施装备条件,如电脑、摄像机、录像机、扩音设备、工具箱等;二是提高畜牧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水平,保证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报酬;三是对基层服务人员实行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管理,实行激励机制;四是调整完善畜牧技术服务队伍,把素质高、技术精、服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提升整体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
2.增加科技投入
大幅度增加畜牧科技投入,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是推动畜牧科技跨越发展、实现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改善科技创新条件,提高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包括畜牧科技研发经费、新技术推广经费、试验经费、工作配套经费、培训经费等,以稳定的科技经费投入保证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运行。
3.加强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
加强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也是提升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要加强县级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畜牧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落实岗位责任;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乡镇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员,一定要是畜牧专业技术人员,能独立开展畜牧技术服务。
4.培育和支持新型社会化组织
大力发展和扶持畜牧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服务组织,鼓励它们广泛参与畜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发挥它们进入市场、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推动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5.建设高素质的畜牧技术推广队伍
做好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素质。国家明确提出要从推进人员聘用管理、规范人员上岗资格条件、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鼓励支持农业大学生到基层服务四项措施,强化畜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一是鼓励和引导新毕业的大学生到基层畜牧技术服务机构,这样既带入了新的畜牧知识,又增添了年轻化优势,解决了年龄老化问题,使科技人员不断档;二是建立畜牧科技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制定在职人员继续再教育制度,加强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培训,建议省市畜牧局每年定期、分批、分期、分类、免费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及时灌输新的畜牧知识和技术,提高基层畜牧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鼓励畜牧技术推广人员参加各种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学习、进修、培训,可以脱岗或不脱岗,力争使每位畜牧技术人员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再教育学习机会;四是通过考试、考核等措施,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将不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人员分流出去,从而强化畜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真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畜牧技术推广队伍,更好地服务畜牧业,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加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中日友好合作全力抓好乡镇农技人员培训工作
范学银*
(自贡市农业学校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自贡农校借承担《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积极开展多形式的乡镇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归纳了农技人员培训的主要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力抓好农技人员培训工作
我校作为中等农业学校,除进行学历教育,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外,还承担着全市乡镇领导干部,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学校是市人事局、市农业局确定的乡镇干部,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从2000年开始承担“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培训任务。在日本专家的指导和配合下,先后举办了6期初级、中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斑,共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00余人,为传播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就如何开展多形式的农技人员培训,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有的放矢,突出培训的针对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W TO的 加入,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农技人员已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和不适应。如知识陈旧老化,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水平、推广技能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推广就是教育”的理念、“农民第一,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理念以及“开拓创新、勇于竟争”的理念没有树立起来,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法规意识较淡薄,“依法护推、依法促推”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未形成制度,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经费等未完全落实等。针对上述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我们在培训的内容及方式方法上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一是在培训的层次上,以短期培训为主,长期培训(2-3年的学历进修培训)为辅,长短期培训相结合,以提高不同层次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切合实际,调整充实培训内容,将农业高新技术、WTO知识与规则、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现行农业政策法规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切合了农业生产与管理的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注重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培养。当今时代,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发展。观念不新,理念不强,思路不宽,则难以发展。为此,我们在培训中,注重了农技人员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培养,帮助和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勇于竟争、公平竟争的意识以及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理念,为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明确培训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是提高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我校自承担日援项目培训工作以来,始终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服务意识、专业技术技能、政策法规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整体综合素质为目标,并作为培训教学工作的重点,组织实施好每期的培训。培训中注重了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既进行课堂讲授,又开展专题讨论、课题研讨,并组织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教学方法,使枯燥干瘪培训变得生动直观,理论与实际、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激励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中日双方,团结合作,共同做好乡镇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每期培训前,日本专家组和市农业局项目办及学校,都要根据当前的生产实际和不同层次学员的具体情况,调整培
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并相互配合,精心组织好培训。每期培训班开学期间,日本专家都要到场讲课,并运用先进的电教设备进行教学,如讲授的日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蔬菜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日本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受培训学员的欢迎。除日本专家授课外,市农业局和我校的高级农艺师、高级讲师都要参与讲课和实际操作指导。两国专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集思广益,既促进了培训工作的开展,保证了培训任务的完成;又在学术上进行了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本人在农技人员培训班上讲授《WTO知识与规则》时,日本专家善平先生亲自到场听课。课后并与我交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我很受感动和启发。事后,善平先生又将他收集的《日本政府关于WTO的想法》资料敬送给我。这套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我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科研带来了很大帮助。
四、加强领导,健全体系,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当今时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乡镇农技人员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组建了继续教育培训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具体承办培训日常工作,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使培训工作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到位。在市农业局的领导下,在日本专家组的指导,我们制定了乡镇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五”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在具体运作中,严格按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培训,使培训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二是制度健全,管理到位。培训班专门建立有“学习培训制度、考勤考核”等制度,并严格按制度进行管理,保证了正常的学习纪律和出勤率。三是学习时间保证,成熟考核、评定到位。每期培训均按计划进行,保证培训学时达到80-100学时。培训学习结束时,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JICA加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修了证书》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合格证书》。四是培训经费、学习资料到位,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如每期培训班日本专家都要向学员提供他们编印的有关水稻、蔬菜等方面的技术资料,学校也要发有关《WTO知识与规则》读本、“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资料,供学员学习参考。由于培训经费、学习资料的落实到位,确保了各期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
总的来讲,我校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业务培训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做得很不够,按“十五”期间继续教育目标和要求衡量,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调训人员困难。一方面乡镇农技人员亟待更新知识,充电提高。另一方面因体制、经费、工作等原因,抽调出来集中培训学习则相当困难,培训计划下达的人数很难到齐。二是工学矛盾较突出,培训时间不能完全保证。有的乡镇农技员既参加培训学习,又放不下单位的工作,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学员的学习、生活条件较差,教学仪器设备、教学条件急需改善。四是培训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前瞻性、超前性不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不断加以改进。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要求,组织开展好乡镇干部、农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知力支持,为农村经济的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3年4月22日
注:此文在《四川农业教育》2003年
第一期上发表
第五篇:畜牧技术推广课程 论文
高邑县生猪产业
集约与分散生态化循环经营模式的创建
摘要:鉴于产业化生猪养殖高污染造成的生猪扩容困难现状,本文提出了通过组建“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生猪专业合作社,构建生猪产业集约经营与分散养殖深度分工协作、循环经营的生态化循环经营组织体系及模式,为从产业链全程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畜循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指明了方向。关键词:生猪产业;集约;分散;生态化;循环经营
1、背景介绍
高邑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太行山脉东麓,总面积211平方公里。高邑县粮食充裕为发展饲料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建有年产6万吨的大型饲料厂,生猪年存栏6万头。主要是农户散养、专业养猪户和规模化生猪生产经营形式。散养户多利用现有资源,依据个人喜好及场地条件建设猪舍,技术水平低、管理不科学,防疫不到位。集约化养殖在生猪疫病防制、饲养管理、养殖技术等方面比较严谨,生产效率高,养殖效益相对较好且稳定,但集约化养殖使得猪粪尿也相对更加集中,于是畜禽粪便被随意堆放、丢弃,大量有机废水排放到附近水沟或田土中,在雨水冲淋下进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或渗入地下水,污染水体、土壤和空气质量以及传染性疾病的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产业化生猪养殖的高污染,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养猪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提高生猪生产及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养猪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为了提高生猪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构建生猪产业集约与分散生态化循环经营模式。
2、问题(障碍因子)分析
2.1 制约生猪产业集约经营发展的因素分析
集约化养殖有利于工业饲料产品的推广,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相对于分散型养殖户农畜结合模式来说,经营规模化、标准化所带来的用地、资金和生态环保需求,却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与障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巨大障碍。(1)有限的耕地资源难以承载大量集约化养猪场。(2)污染治理压力大难以实现生态化循环生产。2.2 制约生猪产业分散经营发展的因素分析
散户养殖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等非常规饲料,减少饲料用粮,节约资源;可以提供大量的农家肥,就近供应自身及周边种植户农业生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可以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但是也存在以下局限与障碍:(1)技术和管理水平差,经济效益低。(2)生产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差。(3)生猪产品质量安全难以有效保障。
3、解决问题的思路
3.1 构建有利于实现集约与分散协同的“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
所谓“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就是将生猪养殖组织分为3个层级,分别是集团化专业育种场、集约化专业仔猪繁育场和分散的专业育肥户。集团化专业育种场主要从事专业繁殖种猪的集约化养殖,一般由具备雄厚的资金、技术和设施的专业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专门为集约化专业仔猪繁育场提供专业育种用种猪和二元母猪;集约化专业仔猪繁育场专业饲养二元母猪,专门为分散的专业育肥户繁育仔猪,提供三元杂交仔猪;分散的专业育肥户负责专业育肥,提供育肥商品猪。3个层级以生猪专业合作社作为协同纽带,起着连接专业育种场、集约化专业仔猪繁育场和分散的专业育肥户的作用,并通过服务和资本将三大层次协同整合在一起,使三者呈金字塔形态贯穿于生产各环节,通过各层次的分工协作,使各自优势更易于发挥,农畜结合更方便,进而完成生态循环生产,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级闭环养猪”组织要充分整合养猪资源,必须通过让三级组织中的各层级在生猪饲养各环节承担不同的角色,达到与其能力相适应,让龙头企业专注于一级种猪繁育,二级仔猪繁育场要在龙头企业控股或者合同养殖条件下,通过合作社与分散育肥户建立合作,合作社分散育肥户只做育肥,这样既解决了散养技术、管理问题,又降低了集约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畜有机结合,促进农畜协调发展,保证售后质量1。3.2 构建与“三级闭环养猪”相适应的集约与分散协同生态循环经营模式
为走出一条适合农区特点的易于总量扩张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循环经济生猪养殖发展道路,应依据区域特点,跳出行政区划从更广阔的地域视野,通过周边区域经济合作,探索适合不同情况和具有不同内涵的分散养猪与集约化规模养殖协同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3.2.1 以沼气为中心的庭院种养模式
对家庭庭院内或周边有一定面积的土地可以实现农畜结合循环生产的农户,可通过土地租赁方式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利用庭院已有建筑建立育肥猪养殖场和沼气池,将猪粪便污水、植物(菜、瓜、花、果)、沼气等因素按照其相互依存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形成种植业与养猪业相结合的生态循环体系。生猪粪便和作物秸秆作为沼气原料,制成的沼气向家庭和养殖场提供清洁能源,沼气池的沼液、沼渣成为有机肥料。从而形成了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应用为纽带,种、养结合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3.2.2 以“自然养猪法”为中心的生态种养模式
“自然养猪法”是利用从土壤中选择、培养、检验、扩繁形成的活性微生物母种,按一定比例与锯木屑、稻壳、秸秆、米糠、辅助材料、活性剂、食盐等混合,在猪舍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后养猪。生猪粪尿经过垫料中的微生物分解、消化的同时,去除臭味。同时,粪便又给菌类提供营养,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大量微生物、菌体蛋白质和多糖纤维,猪部分采食这些菌丝,不但有助于消化,还能提高免疫力,从而实现生猪健康、快速生长。整个猪舍变成了一个小“生物圈”,猪舍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变成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绿色工厂”,2~3 年不需要对排泄物进行清理,从而达到零排放。对于存栏50头以下的散养育肥户而言,田间地头废弃的作物秸秆可满足猪舍垫料需要。每次肥猪出栏只需更换表层垫料,2~3年彻底更换的垫料成为宝贵的优质生物有机肥。另外,该法还具有节约水、电、人力和土地资源,缩短养殖周期、增强猪体抗病力、减少猪肉药物残留,提高猪肉品质等优点,是适应性更强的庭院散养模式。
3.2.3 大型养殖企业农畜结合循环经济模式
对于大规模集约化养猪场,宜采用农场与育肥场结合的大型农场养殖模式。利用高邑县具备发展生态化农场农畜结合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将当地大规模猪场进行生态化集约经营。农畜结合生态循环农场的猪舍粪便每天收集后堆放在干粪堆积棚内,发酵腐熟成黑色优质有机肥。养殖中的粪尿污水通过猪舍内收集槽,自动流入暂存池沉淀后,排入田间发酵池,经曝氧发酵具备植物营养价值后,作为液态肥料用于农田灌溉。生态循环农场可以直接解决规模种植与养殖分离,就地实现粪尿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3.3 创建与“三级闭环养猪”相适应的生猪专业合作社体系
要从龙头企业引进父母代母猪,将专业仔猪繁育场的商品仔猪分发到分散育肥户,实现养殖全程标准化,最后由龙头企业回收商品肥猪,合作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他将“三级闭环养猪”体系产业链上众多的种猪养殖场、仔猪繁育场、分散育肥户及龙头企业所属的畜产品加工企业、饲料企业、以及社会上的疫苗、兽药等各种资源,以及产业链的技术要素、生产要素、资金要素和市场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集约与分散分工协作的生态循环紧密合作体系。
4、成效、经验及得到的启示
河北德富生物牧业集团建立的10个紧密型合作社,已经实现了资金、设备、种猪、饲料、兽药、疫苗、精液、饲料、技术、培训、收购等在内的“六统一管理”,为实现万头生猪产业生态化循环经营提供了必要条件。
统一供种,确保仔猪来源纯正、生产性能好、健康,为分散育肥户根除猪源混杂效益难以保证的后顾之忧。
统一供应饲料作为生猪专业合作社控制合同养殖户生猪有害物质残留的重要保障措施,要通过建立散养户喂养档案,核算其饲料用量,对于在生猪价格低迷期或者“猪-沼-菜”、“猪-沼-果”家庭农场方式的生态饲料添加,要建立跟踪体系,确保饲料来源纯正。统一防疫,生猪专业合作社要严格按照公司操作规范,实施统一的、合理的免疫程序为散养户做好防疫工作。一旦发生疫病,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及时由专业合作社上报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派专家进行疫情诊断,出具有效防治方案,由合作社快速推广实施。
统一技术培训与指导,生猪专业合作社要充分依靠龙头企业组织散养户社员开展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生物安全、药物保健、健康养殖、自然养殖、农畜结合循环生产等方面的重点技术培训。龙头企业要依托合作社定期开展科技下乡、技术讲座、驻场服务、专家热线、信息平台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疫病监测,及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并为散户社员免费提供药敏试验、水质监测、消毒剂的筛选、猪舍沉降菌检测、怀孕母猪B 超检查等专业服务,帮助制定免疫、保健、消毒、驱虫等程序,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统一养殖技术标准,为促进合作社散户社员的规范化养殖,龙头企业应为合作社散户开发指导性猪场管理软件,指导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并为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同时,合作社要针对散户的不同农畜结合生态循环类型,配合龙头企业开发适合庭院养殖的猪-沼-菜和自然养猪法生产系统;开发适合家庭农场农畜结合的猪-沼-果和猪-沼-粮生产系统,使各类生态循环养殖都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全面提升各类散养育肥户的农畜结合循环生产水平。
统一收购,生猪专业合作社散户社员的优质商品猪资源,通过合作社通过统一饲料、兽药、疫苗等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完善的饲养日志、用药记录又为龙头企业屠宰场形成绿色、稳定猪源提供了保障。为保证优质商品猪能回到龙头企业,对合作社社员的合格肥猪的收购价格要按照比非社员普通商品猪价格高的原则统一回收,保障社员能获取较高经济效益。为散养户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水平,开展农畜结合生态循环创造条件。这样就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生猪专业合作社强力连接的农畜结合循环体系。
以德富生物牧业集团为代表的资金实力雄厚的生猪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延伸增加附加值集聚了一定实力,具备了从饲料加工、种猪繁育、仔猪繁殖、肥猪育肥、生猪屠宰到猪制品深加工的产业链整合与协同能力。为带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猪产业规模化与分散化养殖体系的协同以及整个产业生态化循环生产,从源头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任相全“.三级闭环养猪模式”引领猪业产业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