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现状的调研报告
打造中心城区文明和谐交通
——对宜春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考宜春撤地设市特别是2004年第五届全国农运会以及连续三届月亮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后,中心城区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交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赢得了广大市民认可,2006年还被国家公安部、建设部评定为全国“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目前,宜春中心城区拥有道路总长度224.51公里,总面积434.65万平方米,形成了“三纵四横一环”(“三纵”即宜春路、东风路—高士路—高士北路、明月路;“四横”即中山路、秀江路、袁山路、宜阳大道;“一环”即外环路)的城市主要道路交通网络。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五年倍增计划的实施和中心城区的扩大,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再次显现出来并日益突出。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宜居城市”,尤其是当前又开始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如何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显得非常迫切而重要。
一、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时空界定
当前,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主要是在某一时间,通过局部路段、局部道路交叉口的拥挤堵塞反映出来。
1、从时间上来看,集中表现在三个时段:①职工上下班时间。②中小学放学时间。③节假日时间。
2、从空间上来看,突出体现在“一江两岸”往来的行人和车辆过桥难、过路难,具体说来是“一桥、二转盘、三校门口、四交叉路口”等堵点上。“一桥”即宜春大桥;“二转盘”是指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的东门转盘、中山路与宜春路交汇处的西门转盘;“三校门口”是指一小、二小和一中(宜春中学南校区)三个学校门口;“四交叉路口”是指中山路与东风路交汇处的青龙交叉路口、宜春路与袁山路交汇处的苏瓜塘交叉路口、高士路与袁山路交汇处的潭前交叉路口以及明月路与袁山路的交叉路口。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因素很多,至少有四种因素不容忽视。
1、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市民养成教育缺失。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交通现实相比仍显淡薄;交通文明素质不高,行人、司机违章较多,与现代文明交通的要求相距甚远。比如行人不走人行道和斑马线,随意乱穿马路,司机随意停车、违章掉头等现象。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导致道路拥堵,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成为城区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车辆保存量增速过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位用车、家庭用车、商务用车等机动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迅速增加。2008年中心城区每百户居民拥有摩托车30辆,比2007年增长5.0%;每百户居民拥有电动自行车37辆,比2007年增长19.9%;中心城区小轿车保有量14267辆,比2007年增长25.6%。相对而言,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跟不上机动、非机动车辆增长速度,造成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老城区路短街窄,不少小街小巷的改造仍未完成,部分断头路仍未打通,道路容量严重不足,城区交通集中在少数干道上,中山路、东风路、袁山路等部分主干道交通压力过大;现存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多数没有配建相应的停车设施,公共停车场严重短缺;一些道路交通配套设施不全,如东风路、中山路上的少数斑马线暗淡不清,“城西邮局—比一比超市”人行道斑马线在隔离栏内,交通标识小而弱,交叉口信号灯留给行人的时间短暂,中山路、东风路等主干道路上防护栏少,且没红绿信号灯,中山路特别是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晚上路灯暗,行人安全得不到保障等。
3、公共交通发展存在障碍,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车辆虽然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公交设施用地严重不足,95%以上的公交站建在主干道路上,有的与对面公交站相邻太近,有的过于靠近大商场,严重削弱了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从而造成商业区或狭窄路街车辆的拥堵。同时,由于交通线路分布不尽合理,公交车节假日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较短,无形中降低了公交对市民的吸引力。此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的便民化程度不高,公交司机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出租车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也降低了市民乘坐公交的热情。目前,中心城区市民公交出行比例不到15%,出行工具仍主要依赖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小轿车等,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
4、交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交通秩序亟待整治。道路交通管理力度不够,交通秩序有待提高,表现在:挑担、板车摊贩占道经营现象突出;行人在机动车道行走,横跨交通隔离栏的现象比较常见;机动车辆随处停放、乱停乱放,机动车强行超车、强行并线行驶,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与机动车辆争道现象较为普遍;摩托车主不戴头盔,摩的非法载客现象仍然存在;在红绿灯管理上,对机动车辆的管理较为严格,而对行人、自行车或电动自动车管理过松。当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密度非常大,并纠缠在一起时,处理违章成本大,交通执法者更多倾向于选择不处理或少处理,市民毫不顾忌违规,导致交通拥堵恶性循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三、几点建议
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寻找突破点,既从时间角度将交通高峰时段错开,用时间赢得空间,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又从空间角度对混合交通进行分流,以空间换取时间,缓解交通需求压力;要立足现状,放眼长远,既在短期内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又在长期内把解决交通拥堵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
1、突出重点,着力加强市民养成教育。人是道路交通“人、车、路”三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也是最主动的要素。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是改善道路交通状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要普及道路交通知识。开展送交通知识活动,将道路交通知识读本、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手册送进社区,送进学校、送进企业、送进单位。二是要开展交通养成教育。采取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使交通安全入脑入心。建议不定期地利用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向市民散发交通安全提示卡、交通安全书鉴和交通事故图片等宣传品,或者由社团组织发动义工进行现场引导,现场教育。三是要定期进行交通曝光。抓住当前创建宜居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的大好时机,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四要开展其他方面教育。如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劝诫教育,强化对交通参与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诚信教育等,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
2、突破难点,着力推行公交优先战略。国内外文明交通城市的经验表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破解道路交通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建议大力推行“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将公交发展成为市民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并在全市倡导礼让公交的良好风尚。一是要根据城市居民区的布局和人流聚集情况,增加公交车辆,优化调整和适当延长公交线路,以适应城区空间的拓展,方便市民,减少空乘率。如开通“秀江路—卢洲东大道—袁山路—320国道”环形公交线路,将4路公交车与19路公交车合二为一等;二是要改造公交停泊站点,以平安路与环城南路交汇处的公交站为样板,结合公交实际需要,对城区所有公交站台再次进行科学设置,该拆的拆,该挪的挪;三是要在节假日时间缩短公交班次间隔时间,延长公交夜间营运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乘车需求,建议将4路公交车线路晚上延长半个小时,方便下浦街的居民夜间乘车;四是要在新建道路时设置公交专用线,使“公交优先”理念得以真正体现;五是要提高公交行业管理质量,规范出租车市场秩序,为“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推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3、找准盲点,着力完善道路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中心城区交通的重要因素。缓解交通拥堵,必须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把城市的远期道路交通规划和近期综合交通治理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二是要加快老城区小街小巷改造步伐,打通断头路,修建青龙立交桥,缓解老城区道路交通压力;三是要充分考虑家庭小轿车的扩大需求,加大广场、停车场等市政工程建设,尤其在新辟道路、新建大厦时要把停车场纳入规划建设之中;四是要继续拆除城东(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卢洲大道与钓台路交汇处)、城西(中山路与宜春路交汇处)三个交通转盘,改设置红绿灯进行交通管理;五是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增设交通隔离护栏,增加和扩大交通标识,增加人行道红绿灯,修复摄像头,刷新、改设斑马线等等,切实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
4、把握特点,着力抓好城区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交通、和谐交通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实现城市文明交通、和谐交通目标,关键在于管理。政府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探索交通管理的新模式、新手段。一是要结合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交通管理进社区;二是对复杂交叉路口进行改造,减少冲突点,实行主要交叉口交通渠化管理;三是建议借鉴香港等城市先进管理模式,对违章的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辆违章一样予以经济处罚;四是建议参照温州的做法,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根据工作性质,将部分单位上午上下班时间推迟15—20分钟,以减轻城区上下班高峰时间的交通负荷;五是增设路口电子警察装置,充分发挥无言警察的震慑作用;六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购置添加测速仪、酒精检测仪、移动电子警察等设备,推进交通管理手段现代化。
(执笔人:谢初芳 刘西洋 周坚)
第二篇:关于缓解我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调研报告
关于缓解我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调研报告
联合调研组
〔内容摘要〕 本文以当前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为着眼点,分析了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当前急需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措施及缓解交通拥堵的长远建议。〔关 键 词〕 交通拥堵;对策建议
为切实改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由市政府研究室牵头,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住建局等有关单位参与,组成联合调研组,就治理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开展座谈、走访群众等方式,对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情况
目前,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三纵十二横”的道路交通网络。东西走向的钟山大道、凉都大道和人民路是市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交通拥堵问题日趋突出,特别是进出凤凰山的龙井路高架桥和八一路,钟山路沃尔玛段、红华家电段,人民路场坝段,凉都大道妇幼保健院段,水西路火车站前段和中小学门口拥堵现象非常严重,在上下班高峰期尤为突出。2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2.1汽车剧增与停车位少的矛盾
据交警部门统计,截止2012年底,市中心城区机动车有122225辆,驾驶人11万多。目前,中心城区4300个停车位,其中体育馆、威龙家居的地下停车场被挪作他用,沃尔玛超市的地下停车场部分停车位被占用,可用停车位3000余个,平均40辆汽车共用1个停车位,难以满足停车需求。
2.2交通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一是路网结构布局不科学。由于历史原因,东西向三条大道由于交叉口多、路面狭窄、硬件设施差,难以形成高效、快速交通,而南北向道路则等级低、断头路多、道路交通路网不合理。二是行人过街设施欠缺。中心城区在用人行天桥2座,地下通道3座,其中凤池园地下通道未使用,难以满足行人过街,造成行人随意穿行道路,人车争道抢行。三是公交站台设置不合理。钟山大道、人民路、凉都大道部分路段和凤凰山无公交港湾,部分公交港湾面积小,无法满足公交车停靠,导致公交车“压车”和私家车占用公交车道现象;部分公交站点距红绿灯较近,如沃尔玛和红华家电站点。
2.3道路功能被削弱
一是车道、人行道变停车场。市中心城区大部分道路两边都划定临时停车位变成停车场,以公园路最为严重,部分车辆还横着停放占用近两个车道。部分人行道变成停车场,如钟山大道、凉都大道。二是道路变成菜市场,如松坪菜市场、交通路,钟山大道康乐路口到市人大段人行道。三是在建工程影响通行能力。我市的市政工程开工多,由于资金不到位,施工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导致拖延工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
2.4交通标识系统不完善
一是标志、标线不完善。我市中心城区指路标志少,地名指示不清,连贯性差,部分地段的标线不明确,双实(虚)线、单实(虚)线模糊不清。二是红绿灯设置不科学。目前,市中心城区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灯控路口18个,其中钟山大道8个,凉都大道2个,人民路7个,明湖路1个。凉都大道西段与钟山大道交叉口、龙井路口、水西南路口的红灯时间为
99秒,绿灯时间为45秒,明湖路口,红灯时间为99秒,绿灯时间为25秒,民族路人行红灯为75秒,绿灯时间为17秒,在这些路口,右转弯的车辆多,行人无法通行,造成人车混行。三是红绿灯智能化程度低。我市有康乐路、向阳路、人民路水西路口、麒麟路口、货场路口、西南家居路口、龙井桥下的红绿灯没有联网,电子警察使用标清摄像头,且部分已坏。
2.5城市管理不到位
我市中心城区由市城管局和钟山区城管局分片管理,市城管局管辖范围是钟山大道梅花山收费站至水泥厂路口的16公里道路,其他由钟山区和水城县管辖。目前,中心城区占道经营、乱停乱行、乱摆乱放、随意停车、随意调头、站道变线、市政施工等影响交通的问题,部分清洁车选择上下班高峰期清扫路面,部分清洁工人横穿道路在道路中间保洁,也影响道路通行能力。
3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
3.1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1.1打通道路微循环
钟山大道龙井路口,取消四个方向的左转弯,将沃尔玛东边的天龙路、天龙路设成单行道,禁止下行,由双水经钟山大道左转通往凤凰山方向的车辆,改由沃尔玛东边的市场路上行至人民路,经龙井路直行通往凤凰山。由黄土坡方向直行经龙井路口左转通往人民路的车辆,改由右转至龙井高架桥下左转后直行或由水西南路左行。由龙井桥经钟山大道左转通往黄土坡方向的车辆右行至钟山大道川心路口调头直行,公交车可在移动公司设公交站台。钟山区政府前的T字路口,封闭左转弯,禁止左转。
3.1.2规范交通标识系统
根据车辆流动数量,将凉都大道西段与钟山大道交叉口、龙井路口、水西南路口等钟山大道东西向的绿灯时间调整到80秒左右,红灯时间调整为40秒左右,其余地段红绿灯时间相应调整。有条件的情况下安装智能化交通灯。在离灯控150米处划单实线,严禁车辆串道行驶。完善交通指示牌,保证路标完整性。
3.1.3回归道路通行和停车功能
一是取消松坪菜市场,将该菜市场作为通往人民路和钟山大道的通道,将菜市场迁往团结街,取消交通南路菜市场,作为车辆通道,在交通路周围规划满足市民需要的室内菜市场(超市);取消龙井桥下的绿化带,将其作为左转车道。二是将体育馆、威龙家居、沃尔玛超市的地下停车场收回作为停车场,将明湖高架桥下的绿化带改为停车场,并实行计时梯度收费,尤其是临时停车位,收费可作为城市管理经费。三是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支持和鼓励机关、企业和社区向社会提供停车服务。
3.1.4规范道路设置
在人员密集地、十字路口设计建设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实行人车分离;拆除八一路靠山的门面,拓宽通行道路,在凉都大道增设隔离带,取消钟山大道四段与川心路交汇处的转盘,提高车辆通行能力。改善公交站点港湾,在没有港湾的站点设置港湾,在有港湾的站点划定范围,严禁非公交车辆驶入。在道路适宜位置设立出租车招呼站点,规范出租车随意停车上下乘客的行为。
3.1.5开展综合整治行动
一是开展交通乱源整治。重点整治沃尔玛、客车站、火车站、妇幼保健院等路段的交通乱源。加大处罚力度,对乱停乱放,尤其是出租车随意停靠载客的行为进行整治。明确三条主干道沿线禁停,引导车辆有序停放,严厉查处非法营运等交通违法行为。二是全面整顿经营占道。对城区所有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店外经营、亭棚管线占道堆放和各类建材市场、农贸批发市场、废旧物资回收市场违章占道经营行为,以及占用人行道、盲道的报刊亭、信
息亭、综合服务亭等各类设施进行清理整顿,坚决取缔违章经营行为。
3.1.6加强施工占(破)道管理
严格施工占道审批,优化施工路段交通组织。大型建设项目应先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制定交通疏解方案,经交警部门批准后,先疏导后围挡。各施工单位要规范施工围挡,不得超标占用道路以及只围挡不施工。要合理安排施工车辆的运输线路,避免施工车辆进出高峰与相邻道路交通高峰重叠。市政道路的日常维护,原则上都应该安排夜间施工,中心城区的道路清扫原则上安排在22点到7点之间,严禁上下班高峰期清扫道路。
3.1.7加大机关单位驾驶员的教育
各单位要加大对本单位驾驶员的宣传教育,全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班子驾驶员要带头遵守交通法规,不乱行乱停,做文明行车的榜样,对违规违章的机关车辆要一视同仁,不留情面,电视、广播、报纸、政府网站要设立曝光台,加大对机关车辆违章违规,不文明行车的曝光力度,交通局也要加大对公交车驾驶员的教育管理。
3.1.8经费保障
市政府要将交通设施维护经费按一定比例列入财政预算,明确经费用途。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根据市中心城区的交通现状新建和维护交通设施,所有专项经费落到实处,不得挪作他用。市交警支队要及时清理、维护、更新破损和不符合国标的部分标志,逐步建立以指路标志为主的交通诱导系统。
3.2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长远建议
3.2.1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城市
按照“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注重特色、质量首位”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利长远规划老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和新区建设,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需求相匹配,核心片区道路网与交通规划相协调,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上要引入交通影响评价体系。严格控制老城区建设总量增量,加快完成红桥新区建设,合理控制钟山开发区的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宾馆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部分中小学校可有步骤有规划的迁往红桥新区;新建大型超市、商场、居民小区,必须前瞻性地规划、配建专用停车场;在公交车始发站(终点站)建设公交站点,让停靠在道路上的公交车进站。
3.2.2加快完善城区交通基础设施
一是改善路网“微循环”。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尽量使四通八达的区间支路“联网”,打通断头路,分散车流,盘活城市道路资源。二是加快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在城市外围建设货车停车场,每个街道(专业市场)至少配建一个;加快规范城区客运站和客运站搬迁工程;积极开发地下空间,增加停车位。三是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公交场站建设。住建部门在审批城市道路、居住小区、商业区、大型公共活动(娱乐)场所等工程项目时要将公共交通场站等配套纳入审批内容。四是发展立体式交通,在重要交通路口架设立交桥,实现人车分离。
3.2.3 强化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从市、区两级公安、交通、城管、住建、规划、工商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城市综合执法机构,由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兼任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理顺市中心城区管理体制,如市城管局和钟山区城管局对城区的分片管理。公交公司要兼并重组私营公交,实行公交国有化,统一规范管理。要强化联合执法,加强客运车辆的管理,严厉打击改变停车场使用性质的行为,严厉查处“黑出租”、“黑货运”、“摩的”等非法营运行为,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及营运市场秩序,全面整治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店外经营等各类市场违章占道经营行为。
课题组成员:
组 长:张云长市政府研究室成 员:李晓安市交警支队
高雳军市规划局
麻江园市城管局
朱寿勇市交通执法支队
李明斌市住建局
邓志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陈雁桦市政府研究室
执 笔:张高峰市政府研究室
第三篇: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的调研报告
前 言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统观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交通的顺畅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交通拥堵的状况日益严重。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交通投入、道路系统的原因,也有交通结构、交通管理的原因,更有城市功能结构与布局上的原因。如何控制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成为了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以北京为例针对交通拥堵的成因以及如何解决交通拥堵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摘 要
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北京作为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各方面都飞速发展,但是北京同时也在经历着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如同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国际性大都市在高速发展中所遇到的一样,其中城市交通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城市发展的阵痛,对于城市进一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迅速膨胀,城市交通、空间、人口、能源和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尤其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市民出行次数增加,私人小汽车增加,出行范围扩大等原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十分尖锐。
在与出租车司机等的交谈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一段“的字歌”,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北京交通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的字歌”:
道路是怪异的,环线是很多的,进去是不易的,出来是很难的
改造是经常的,花钱是很多的,收效是细微的,堵车是必然的
警察是很忙的,眼睛是很尖的,隐藏是巧妙的,出现是突然的
态度是严正的,拦你是没说的,罚款是必须的,其它是不管的
司机是猛增的,感觉是良好的,脾气是火爆的,技术是很潮的
见缝是要钻的,别人是不管的,限速是不理的,出事是必然的
官车是牛气的,警笛是嘹亮的,道路是独享的,别人是靠边的
警车是醒目的,公务是繁多的,堵车是不怕的,违章是带头的
公交是勤劳的,车站是不进的,起步是很猛的,行驶是很慢的
大货是英勇的,多快都敢开的,快行是必上的,翻车是
活该的
出租是敬业的,行驶是规矩的,停车是突然的,我们是理解的
私车是激增的,好坏是都有的,开着是舒服的,出事是心疼的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这首歌谣中简单地总结出北京交通的现状:
1.道路设计不合理,尤其是环线交通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
2.道路改造和修建对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有限;
3.管理方式单一,达不到交通管理的目的;
4.私家车数量增加迅速,司机的个人驾驶技术不高(尤其是新手上路);
5.公众的交通意识薄弱,没有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6.对公交系统的管理不够完善。
以上这六点只是北京交通中存在问题的一部分,在此之外还存在着比如公交系统缺乏管理、非交通占道、交通管理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这些使得尽管我们采取了很多改善交通状况的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所以,针对其中最为关键的交通拥堵问题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办法。
北京市人口分布图
交通拥堵之所以成为城市的公害,不仅在于它影响城市正常社会秩序,而且还引发城市环境质量的持续恶化。就能源消耗以及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有效利用而言,交通拥堵无疑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交通拥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首先是出行时间和费用的消耗增加。其次,出行成本的增大,可能会抑制出行,致使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的下降。
交通拥堵对公共交通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私人小汽车更多地投入使用必然增加道路拥堵,由此殃及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北京曾经作过调查和测算,公共汽车平均运营速度每下降1公里/小时,相当于损失200部公共汽车的运力。若要维持运力水平不变,就意味着要多投入200部车辆。除了购车费用开支之外,还要相应增加车辆保养设施及停车场地建设费用,运营成本也会相应增加。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估计北京汽车拥堵导致的损失每年约60亿元。
交通拥堵还会引起客货运输的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生产力降低;另一方面,城市交通拥堵将危及城市中心区的地位,促使城市的经济活动向外转移,经济规模效应受到破坏。由此可见,交通拥堵是由经济增长引发的经济活动增加所致,适度的交通拥堵是维持城市正常生活所不可少的“伴生物”,而过度的交通拥堵则又必然损害城市的社会生活秩序,阻滞
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许就是交通
交通拥堵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危害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各类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大气中CO、CO2、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臭氧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交通拥堵会导致尾气污染的加重。此外,交通拥堵还会使噪声污染变得更为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道路和交通会产生更大的需求。然而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超过道路的供应时就会产生交通的拥挤和堵塞问题。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对交通拥堵的分析及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严重失衡
当今北京汽车保有量如井喷之势与日俱增,而道路建设方面虽然也卓有成效,但在汽车数量巨大的增长下,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北京人均道路面积占有率很低。面对如此巨大的交通压力,一味的增加投入修建、展宽道路,增加交通设施,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其结果往往反而大大刺激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交通情况不但不会有所好转,反而会使交通状况越来越恶劣。如此,便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现在的北京正在这个循环的起点,北京未来的交通状况如何,完全掌握在政府的决策上。交通供给是有限的,而需求则是相对无限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政府需要下大功夫
去解决的。这里还有一个不完全的数字,在北京还有200万人没有买车,但已经考取驾照,这潜在的200万交通需求,如果变成实际的增长,北京的交通将会更加雪上加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群体还会逐年增加。
人均道路面积比较
城市道路布局不合理
目前,北京的城市结构依然是在旧城棋盘式街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北京已经建成了六环快速环路和若干条高速公路放射线,并且打通了平安、两广两条东西大动
直接影响了交通的顺畅程度。而在环路上,也存在着一些“先天”的不足,环路与其它城市主干线、联络线的出入口设施不够匹配, 立交间距过密,致使在立交出入口以及匝道极易出现交通拥堵。另一方面,北京的绝大多数公共设施、商业网点都集中在城区内,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城内交通更加重了负担。就拿最典型的商业区西单举例,由南向北进入西单,车道从双方向8条骤减为4条,并且这里公交线路密集,有20多条公交线路从此通过,再加上其他社会车辆、出租车、私家车及自行车、行人穿梭其间,使得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步行街”。我曾在这里看到过连续10多辆新型三门无轨电车排长队的壮观景象,可见这里的交通状况是多么恶劣。而在各个新城通向城区的主要联络线上,每天都在上演着潮涨潮落的周期性拥堵。
交通结构发展失衡
据有关部门XX年对北京居民出行调查的结果,地铁和公交车的分担率只有29%,自行车占32%,其余的近40%为私家车、公务车和出租车。而在80年代初,公交的分担率则是70%,近些年来,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在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其使用效率是小汽车的10~15倍,它容量大,载客多,能最大限度提高道路使用率。北京作为世界级的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含轨道交通)的比例至少要达到60%以上,而我们目前只有30%左右,为使交通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必须采取限制私人小轿车的发展,鼓励公交发展的政策和公交优先的措施,实现最佳的综合社会效益。
交通管理水平与市民守法意识落后
目前北京市的交通管理水平与世界大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路网的通行能力还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在环路上经常是正向行驶的车辆爆堵,反向车道则一路畅通;遇到没有交警职守的路口通行状况比较混乱,而有交警的路口情况则好得多。另外,通过对信号灯加以控制,将其从时序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也可以很大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国外主要干道上,一辆车通过一组信号灯,可以全部以绿灯通过,不用停车等待红灯,这就是“绿波效应”,而这种效应在北京市却是难得一见的。另外,市民的守法意识差也是出现交
通拥堵的一大原因,经常可以在路口看到“迫不及待”过马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不按信号灯指示要求横过马路;而在机动车道上,也经常发生车辆强行并线、违规抢行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威胁了道路的通畅,在高峰时期,超过六成的拥堵是由于行人或机动车不遵守交通法规所引起的。
第四篇: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报告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水平空前加快,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交通阻塞已由点到线、由局部向大范围蔓延。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生活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延安市区在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环抱之中,延河、南川河穿城东去,史称“三山环抱,二水绕城”,城区处在狭窄“Y”字形沟道中。近十年来,延安经济增长总量年年翻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市汽车保有量更是迅猛增长,致使城市交通日益窘迫,特别是每逢上下班高峰期,市区多个路口和路段交通不畅,车辆不得不以行人的速度行进,群众怨声载道。可以说,交通拥挤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延安城市的运转效率,客观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延安城区交通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也逐渐加快。据延安市车管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延安市包括私车、公车(含公交车、出租车)在内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2.235万辆增长到29.6444万辆
二、市区交通拥堵的原因
(一)大幅增加的购车量与缓慢发展的交通事业形成矛盾。由于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群众购车数量在不断扩大,交通需求也随之加大,高速增加的车辆与缓慢发展的城市交通严重不匹配,使交通压力在不断的增大。市民狂热跟风购车对市区的道路交通和城市规划提出了严峻挑
战,据延安市车管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10年,延安市包括私车、公车(含公交车、出租车)在内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2.235万辆增长到29.6444万辆,平均每天新增汽车近百辆,远远超过了道路增长速度。
(二)城市规划不合理。呈“Y“字形的延安城区在延河与南川河交汇的川道中形成了延安老城区,集中了延安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和大部分居民,属于延安经济社会最活跃区域。该区域地形狭长,道路仅为双向两车道,但却集中了绝大多数的人流与车流,城市建设严重饱和,城市服务设施迫于交通和人流压力,处于超负荷运载状态。延安城市城区总面积为2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接近40万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近两万人。每天上下班时间和节假日为交通压力较大的时刻,特别是在学校、医院附近,车流量甚至可达到每分钟80余辆。延安街道普遍较窄,除迎宾大道外,城区大部分街道为两车道,通行能力严重不足,特殊的城市地理条件与汽车拥有量爆发性增长的矛盾,形成了城市交通的巨大压力。且延安属于旅游城市,特别是每年的5至10月期间,游人云集,中心街又缺少大型停车场,出行十分困难,致使中心路段交通拥挤,难于疏通,成为交通的瓶颈。
(三)城市交通配套设施不健全。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滞后,每天有十几万辆车只能拥护在街道上、停在大街小巷和人行道上,对交通顺畅和安全影响极大。由于历史和规划的原由,城市中心地段道路狭窄,运输能力有限,在中心的商业区没有建成面积较大的停车场,而仅有的停车设施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延安没有地铁、地下人行通道、道路通行现状
提示系统等,过街天桥仅有两座,不能满足真正的需要,市区没有建成交通环线来疏导城市交通压力。
三、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途径
(一)以“疏”为主,迅速打通城区环线。延安城区受地理位置和规划所限,拓展公路空间很小,面对与日俱增的汽车保有量,对市区车辆应以“疏”为主,进行有效分流。随着火车车次的增加,到火车站的人流和车流势必会增多。因此,在现有环线的基础上,打通小砭沟至大砭沟环线、红化至火车站环线,将吴起、志丹、安塞方向到火车站的车和过境车分流出去,缓解中心街交通压力。打通西沟至向阳沟环线,缓解东关大桥交通压力。加宽清凉山下道路,在不改变东关大桥原貌的基础上,加宽桥面宽度,建成包含人行道的双向6车道桥。从飞机场东端开始把国道改到延河南面,使过境车和到火车站的车不再进入主城区。
(二)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完善配套设施。延安市从2002年就开始了建国后的第四次城市建设规划,并提出了“南调、中疏、东迁、西控、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旨在拉大城市空间,扩展城市骨架,强化城市服务职能。从运行情况来看,写在纸上的多,实际实施的少。当前要着手规划实施行政中心东迁和家属楼群建设,同步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多头商业中心,必将自动迁移一大部分人口,分散人流车流,缓解老城区压力。规划建设多头综合性停车场,在商业中心建立立体停车场。在新建的住宅区、商业区、行政中心、城市公园等区域,从规划上入手,不建停车场不得审批项目。规划建设银海十字、帝豪十字、解放剧院十字地下通道,嘉岭桥十字、尹家沟十字、罗家坪十字过街天桥,(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纵观世界各国的公交发展策略,很多国家都十分推崇“公交优先”政策。国外先进的公交系统建设和应用得益于其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市也应推行“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在客运结构中的比例,对公交系统的基础设施如公交车站(场)、公交车辆、公交信息系统等进行人性化、科学化设置,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把公交站设置在住宅区等人口密集地方,在城市主要区域开辟更多的公交专用线路,提高公交车辆的通行能力;更新公交车辆,对市民乘公交车刷卡实行半价优惠。
第五篇: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甘肃省靖远县 城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报告 城乡道路交通拥堵是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化水平空前加快,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交通阻塞已由点到线、由局部向大范围蔓延。这不仅影响了城乡生活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城乡的发展。靖远县位居甘肃省中部,山环水绕,地域辽阔,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通道,成为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近十年来,靖远经济增长总量年年翻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县汽车保有量更是迅猛增长,致使城乡交通日益窘迫,特别是每逢上下班高峰期,城区多个路口和路段交通不畅,车辆不得不以行人的速度行进,群众怨声载道。可以说,交通拥挤问题已经开始影响靖远城乡的运转效率,客观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靖远城区交通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也逐渐加快。据靖远县车管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3年,靖远县包括私车、公车(含公交车、出租车)在内的民用汽车保有量较以往有较大涨幅。
二、城区交通拥堵的原因
(一)大幅增加的购车量与缓慢发展的交通事业形成矛盾。由于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群众购车数量在不断扩大,交通需求也随之加大,高速增加的车辆与缓慢发展的城乡交通严重不匹配,使交通压力在不断的增大。市民狂热跟风购车对县区的道路交通和城乡规划提出了严峻挑战,平均每年新增汽车近千辆,远远超过了道路拓宽的速度。
(二)城乡道路规划不合理。呈“Y“字形的靖远城区在黄河与南川祖历河交汇的盆地中形成了靖远老城区,集中了靖远大部分居民,属于靖远经济社会最先发展区域。该区域地形狭长,道路仅为双向两车道,但却集中了绝大多数的人流与车流,城乡建设严重饱和,城乡服务设施迫于交通和人流压力,处于超负荷运载状态。靖远城区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接近8万人,人口较密。每天上下班时间和节假日为交通压力较大的时刻,特别是在钟鼓楼和意大利风情街路口附近,车流量甚至可达到每分钟数百余辆。靖远街道普遍较窄,除新建北城人民大道外,城区大部分街道为两车道,通行能力严重不足,特殊的城乡地理条件与汽车拥有量爆发性增长的矛盾,形成了城乡交通的巨大压力。特别是每年正月期间,游人云集,中心街道又缺少大型停车场,出行十分困难,致使中心路段交通拥挤,难于疏通,成为交通的瓶颈。
(三)城乡交通配套设施不健全。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滞后,每天
有近千辆车只能停留在街道上、大街小巷和人行道上,对交通顺畅和安全影响极大。由于历史和规划的原由,城乡中心地段道路狭窄,运输能力有限,在中心的商业区没有建成面积较大的停车场,而仅有的位于鹿鸣园西侧的停车场也不能去有效缓解停车难题。靖远城区没有地铁、地下人行通道、道路通行现状提示系统等设施,不能满足真正的需要,城区没有建成交通环线来疏导城区交通压力。
三、缓解我县交通拥堵的途径
(一)以“疏”为主。靖远城区受地理位置和规划所限,拓展公路空间很小,面对与日俱增的汽车保有量,对县区车辆应以“疏”为主,进行有效分流。加宽西关华尖子至上大路加油站之间道路,建成包含人行道的双向四车道路。
(二)合理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靖远县近年来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城乡建设新规划,并提出了一系列城乡发展战略,旨在拉大城乡空间,扩展城乡骨架,强化城乡服务职能。从运行情况来看,写在纸上的多,实际实施的少。当前要着手规划实施行政中心北迁和住宅小区建设,同步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多头商业中心,必将自动迁移一大部分人口,分散人流车流,缓解老城区压力。规划建设多头综合性停车场,在商业中心建立大型停车场。在新建的人民广场、住宅区、商业区、行政中心等区域,从规划上入手,不建停车场不得审批项目。
(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纵观世界各国的公交发展策
略,很多国家都十分推崇“公交优先”政策。国外先进的公交系统建设和应用得益于其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县也应推行“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城乡公共交通在客运结构中的比例,对公交系统的基础设施如公交车站(场)、公交车辆、公交信息系统等进行人性化、科学化设置,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把公交站设置在住宅区等人口密集地方,在城乡主要区域开辟更多的公交专用线路,提高公交车辆的通行能力;更新公交车辆,对市民乘公交车刷卡实行优惠制度。
调查人:杜东泽
2013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