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结题报告
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结题报告
作者单位:诸暨市浣东街道太南完小
作者姓名:黄燕君
联系电话:***
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
一、研究背景:
关键词:民间游戏 学校 孩子
直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民间游戏无处不在。造房子、踢毽子、打弹子、跳牛皮筋、拣五子、撑花线„„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滋润着儿时的闲暇时光,有些游戏渗透着孩子们对社会的感受和理解,孩子们无师自通地把社会现象转化为游戏内容,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灵感和创造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远离孩子的生活。孩子不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那些曾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欢乐的游戏,他们生活在卡通、电脑游戏及现代玩具的时代。面对民间游戏在孩子生活中这种微乎其微的地位,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近年来,民间游戏成为国内讨论和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我国民间游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存活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但很多游戏则经过时间的洗礼,一直延续传承到今天,是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消逝于人们的视野中,呼吁民间游戏重新回到学校和是孩子的生活中来并在孩子中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在许多小学里,我们的孩子王——低段教师并不熟悉这些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民间游戏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蕴含,但是,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的具体应用,大多数小学教师还没有作好开展这一有趣味的游戏形式的准备。我们太南完小,以民间游戏作为突破口,把它引入学校课间活动中,开展了系统的民间游戏教育,把优秀的适宜孩子发展的民间游戏引进到学校游戏中来,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将通过几年的实践,让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盛行,以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发展。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游戏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孩子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游戏是对孩子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肯定与继承,并且符合孩子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孩子学会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等社会性发展的良好品质。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民间游戏资源的搜集
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自发的游戏,发现有属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马上记录。
2、民间游戏发源于民间,散见于民间各地,要求教师深入生活实践、深入民间去学习与挖掘民间游戏的内容。并且利用每位教师身边的关系网,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帮助搜集。
3、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回忆记录。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玩过许多民间游戏,大家坐在一起,边回忆边记录边相互补充。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游戏,而且把老师带回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她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将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的游戏,制定出太南完小民间游戏活动资料记录,并在宣传窗中宣传各个游戏的目标、玩法。把民间游戏带进了千家万户。
4、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广大家长帮助收集。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回忆童年、追忆童趣”为主题的民间传统游戏征集活动,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收集民间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民间游戏资料收集中来。
(二)、民间游戏的归类及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1、民间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图、猜灯谜、翻绳、走迷宫、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开设出以上其中几个活动区域,让孩子触手可及。拼图和棋艺类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中,孩子凭着想象,凭着自己已有的一点经验,拼排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图形纵横排列,作为厅堂摆设,宴请客人时则可“按图设席,以娱宾客。”另外,七巧板的组成又有利于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用料简单,便宜实惠,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也可发动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并保证这些材料安全、无毒、卫生、有一定的潜在制作价值。如剪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求每个教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出一幅幅剪纸作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民间艺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活动,教师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积累了艺术经验,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还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课更好地实施,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既可以美化教室,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民间体育游戏。其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炒黄豆、拖拉玩具、捉迷藏、丢手帕等。孩子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外部运动,包括:走、跑、跳、投及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等动作。在民间游戏中大部份都有利于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而单纯的进行体育训练并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民间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简单的情节,角色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孩子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游戏中,不仅愉悦了孩子的身心,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场地、材料和人数的限制,只要有人,就可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玩起来,并可以随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例如:一个人时可以自己玩踢毽子、跳房子等游戏;两个人时可以翻绳、捉迷藏的游戏;人再多时可以玩挤油渣、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皮筋就更有意思了。这些游戏可以在班队课、课外活动课和体育课中加以实施,我相信一定会受到老师和孩子的喜欢。
4、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更易为孩子接受。孩子感兴趣于童谣那朗朗上口的韵律感和生活化的语言。童谣有一定的韵律节奏,而且童谣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化,生活化,易为孩子接受。童谣大多来自于现实生活和劳动。如:“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以把说唱表演性很强的游戏融入到活动之中。童谣中带有简单的情节,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小老鼠偷油吃的样子,并引导孩子进行模仿和表演。这样,满足了孩子的表演天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四、研究的预期目标
用民间游戏培养孩子的各种品质。
1、民间游戏有助于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
2、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
3、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
4、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研究的过程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民间游戏资源的搜集
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自发的游戏,发现有属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马上记录。
2、民间游戏发源于民间,散见于民间各地,要求教师深入生活实践、深入民间去学习与挖掘民间游戏的内容。并且利用每位教师身边的关系网,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帮助搜集。
3、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回忆记录。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玩过许多民间游戏,大家坐在一起,边回忆边记录边相互补充。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游戏,而且把老师带回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她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将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的游戏,制定出太南完小民间游戏活动资料记录,并在宣传窗中宣传各个游戏的目标、玩法。把民间游戏带进了千家万户。
4、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广大家长帮助收集。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回忆童年、追忆童趣”为主题的民间传统游戏征集活动,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收集民间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民间游戏资料收集中来。
(二)、民间游戏的归类及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1、民间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图、猜灯谜、翻绳、走迷宫、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开设出以上其中几个活动区域,让孩子触手可及。拼图和棋艺类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中,孩子凭着想象,凭着自己已有的一点经验,拼排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图形纵横排列,作为厅堂摆设,宴请客人时则可“按图设席,以娱宾客。”另外,七巧板的组成又有利于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用料简单,便宜实惠,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也可发动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并保证这些材料安全、无毒、卫生、有一定的潜在制作价值。如剪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求每个教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出一幅幅剪纸作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民间艺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活动,教师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积累了艺术经验,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还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课更好地实施,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既可以美化教室,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民间体育游戏。其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炒黄豆、拖拉玩具、捉迷藏、丢手帕等。孩子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外部运动,包括:走、跑、跳、投及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等动作。在民间游戏中大部份都有利于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而单纯的进行体育训练并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民间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简单的情节,角色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孩子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游戏中,不仅愉悦了孩子的身心,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场地、材料和人数的限制,只要有人,就可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玩起来,并可以随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例如:一个人时可以自己玩踢毽子、跳房子等游戏;两个人时可以翻绳、捉迷藏的游戏;人再多时可以玩挤油渣、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皮筋就更有意思了。这些游戏可以在班队课、课外活动课和体育课中加以实施,我相信一定会受到老师和孩子的喜欢。
5、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更易为孩子接受。孩子感兴趣于童谣那朗朗上口的韵律感和生活化的语言。童谣有一定的韵律节奏,而且童谣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化,生活化,易为孩子接受。童谣大多来自于现实生活和劳动。如:“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以把说唱表演性很强的游戏融入到活动之中。童谣中带有简单的情节,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小老鼠偷油吃的样子,并引导孩子进行模仿和表演。这样,满足了孩子的表演天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六、研究成效:
1、实施过程中我抓拍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抢凳子
一年级的教室里传出了美妙的音乐和阵阵欢笑声,你们猜他们在干什么吗?原来他们在做“抢凳子”游戏呢!老师在放音乐,孩子们在转圈,音乐一开始,几个孩子就围着凳子转圈,当音乐声一停,孩子们就开始抢凳子,如果没有抢到的孩子就输了(凳子数量始终要比孩子少一根),采用淘汰的方式,抢到最后一根凳子的孩子就是赢家。这个游戏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快乐地玩耍,不仅可以愉悦孩子的身心,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镜头二:丢手绢 场景一:一人丢手绢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一年级的孩子们和以往一样开心地玩起了丢手绢的游戏,只见敏敏发现了身后的手绢,快速的追逐放手绢的文文,在文文差点跑到敏敏的位置时,敏敏加紧了步伐,抓住了文文。敏敏成为了藏手绢者。其他孩子轻轻地叫嚷着“嘿!把手绢藏我这儿吧!”几个轮回下来,原先雀跃的场景渐渐平静起来,没有起初那么热情,圈内的孩子也不像原先那么紧张背后的手绢,更多的是等待,甚而一不留神或没有关注藏手绢而败给了对方。有趣的游戏开始随着孩子对游戏活动的熟练程度渐显无趣。场景二:两人藏手绢
丢手绢的游戏又开始了。教师根据孩子对游戏的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将原来的一位藏手绢者增设为两位,由这两位藏手绢者互相商讨如何藏“一块手绢”。孩子们再次对丢手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随着游戏难度的增加,圈内的孩子不敢不对藏者设防,再度提起精神来,凯凯开心的抓到了真正的藏手绢者静静,而皓皓拳头捏得再紧也无法掩饰他并非真正藏手绢者的事实。皓皓和静静沿着圈跑起来,一圈半下来,皓皓在涛涛的背后做了一个放手绢的动作后撒腿就跑,警觉的涛涛马上站起来追赶她认定的藏手绢者,可最后抓到皓皓时,他却得意地摊开夹有手绢的手,原来他只是做了一个假动作。“呵呵呵,涛涛起得太快了!看也没看!”圈内的孩子又是一阵欢笑声。游戏继续。
在场景一中,孩子们在重复参与已熟悉的游戏活动后游戏兴趣渐减,并且开始渐渐被动。场景二中,教师随着孩子对丢手绢游戏掌握程度的提高,结合孩子发展的特点,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即在场景二中由一名藏手绢者变成两名,并由这两人合作,使得游戏更富有挑战性。孩子们开始在游戏中尝试思考,参与辨别,进一步提高反应能力,他们在游戏中在胆想象、创编动作,给游戏增添更多的乐趣。镜头三:跳房子
“小朋友,我们用沙包来玩跳房子吧。”孩子们拿沙包选了自己喜欢的房子开始跳起来,他们玩得很起劲,一会儿扔一会儿跳。我也跟着他们一起玩。可是我发现许多孩子不会,不知道规则。此时我开始关心丽丽,她跳得很不错。“丽丽,你跳得真好。”“在家里妈妈给我画了一个大房子,我们一直跳的。”“哦,是这样呀,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跳的吗?”我也假装和她一起跳,孩子们看到了都开始模仿,还有的直接请教“丽丽、丽丽,我和你一起玩!”“丽丽教教我吧!”
游戏最难掌握的是规则,跳房子也是,怎样让孩子欣然地接受游戏规则,而不是由老师反复示范、讲解,丽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这是孩子有效掌握游戏规则的一种方式。镜头四:炒黄豆
民间游戏内容具体生动、形式丰富多彩并伴有很强的节奏感,许多游戏都伴有儿歌、口令,孩子可以边游戏边吟唱。比如,两个孩子玩“炒黄豆”的游戏,就会一边唱儿歌《炒黄豆》“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一边跟着儿歌的节奏做动作。当一组孩子翻过时,我马上给予鼓励和肯定:“你们真棒!”孩子翻不过去时,我会鼓励说:“没关系,再试一下”。我边说边帮助他们翻,当他们翻过时,我翘起大拇指说:“我知道你们会行的”,这样一鼓励,孩子非常开心,翻了还想翻,当孩子走到教室里去时,还会积极地做此游戏。
孩子能力、兴趣、性格等方面均有差异,在众多孩子中,总会有能力差、对活动不感兴趣、自卑、内向、孤僻的孩子。《学校工作规程》中指出:教育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中,对于这些孩子,我总是多关注、循循善诱,耐心开导。做这种游戏,孩子的身心都得到舒展,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最后,孩子在游戏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之中,他们自己选择游戏、分配角色、控制游戏、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以其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孩子从中体验到民间游戏的快乐,进而喜欢游戏,提高了孩子游戏的积极性。
2、民间游戏有效实施中的风采剪辑。
滚 铁 环
走 高 锹
踢 毽 子
总之,民间
游戏已
经成为鲜艳的、带着泥土芳香的花卉,盛开在太南完小。我们将继续让他们成为学校教育中的新鲜资源,成为太南完小的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的“一扇大门”。
七、研究结论:
因为民间游戏具有以下特点,所以实施方便,总体效果较好:
1、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孩子民间游戏。由于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的儿歌一般是当地的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2、民间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孩子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配、玩具材料的准备,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孩子自己来完成,这就使得游戏符合孩子特点。
3、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民间游戏的内容一般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许多游戏中还配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孩子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
4、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孩子想游戏,愿意玩,就可以在走廊、活动室的一角、花园、操场或家里,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地玩耍。
5、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具有简便性的特点。孩子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
八、研究反思: 这次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民间游戏活动,发现孩子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还能在获取各种知识的同时,借此身体的活动,使动作变得更灵活,反应也更敏捷,我想应该鼓励孩子玩耍,鼓励他们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民间游戏中蕴藏着无穷的快乐,快乐了,孩子们就会乐于学习从而有所乐,有所学,有所得。对孩子来说,玩就是学习,不会玩耍的孩子也就不会学习。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些民间游戏是否可以吸引孩子。实际上这根本不是问题。对孩子们来说,没有玩过的都是新鲜的、有趣的。我想如果能把这些失传已久的活动,很好的发掘出来开展,就更适合现代孩子心态的一些改造,加上一些现代科技手段,也许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玩中学习,让孩子慢慢长大;快乐无边,让童年感受精彩。
九、参考文献:
[1] 李晶.长春某学校开展民间游戏的个案研究 2007,10.[2]邱学青.论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教育导刊.1997,(02)[3]陈同梅.民间游戏与孩子素质的提高 山东教育.2004,(3)[4]学前教育信息与研究2006,6 [5]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
[6]李姗泽.课程 教材 教法 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学校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05):19
第二篇:民间游戏的结题报告
篇一:民间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教学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要求,深受儿童喜爱。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扬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游戏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民间游戏从它的载体到它所表达的人文精神正濒临失传与流散的情况,幼儿园更是对这种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本文从民间游戏传承伟大民族精神的价值、民间游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三方面阐述了幼儿园实施民间游戏的意义,旨在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社会性发展全面的人。我们筛选、整理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对幼儿的发展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的民间游戏,作为我们实施的游戏内容,将其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幼儿的一日生活整合起来,实现教师与幼儿、与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在民间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遵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多种教育理论,从进行一系列地挖掘“加工”(收集——分类——改编——创新)、教育教学方面的措施、方法、家长合作等方面实施民间游戏的开展,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使幼儿充分感受民间游戏的无穷魅力,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亲社会性、爱家乡的情感等社会性的发展,同时也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神。
一、课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1.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中华民族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的游戏活动。
2.幼儿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改编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乐于被儿童所接受的、富有浓厚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儿童游戏活动。3.课题的界定:《民间游戏实践研究》,就是在对幼儿民间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游戏理论为指导,对幼儿民间游戏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改编与创新,并对幼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这些理论对我们研究幼儿民间游戏有很大启发。2.陈鹤琴教育思想理论的启示:
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幼儿民间游戏正是以幼儿为主体,在灵活多变的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亲自实践,让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与成长的快乐。
(三)研究目标
1.搜集本地民间游戏,并进行分类改编和创新。
2.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民间游戏的应用,促进幼儿在体能、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3.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游戏指导水平和教科研素质。
(四)研究对象:小、中、大班全体幼儿。
(五)研究内容
1.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与改编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本地区的民间游戏,整理出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幼儿民间游戏,通过比对各年龄段发展目标,将整理出的民间游戏写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对民间游戏中不适应或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编。了解民间游戏与幼儿民间游戏的特点及幼儿园中民间活动的多样性和可行性。注重掌握幼儿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充分挖掘幼儿民间游戏的有利性。2.民间游戏的创新
考虑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在现在幼儿教育上充分的体现,还需要不断变化的实践操作,不断深入探究创新使其发扬光大。(1)游戏器材的创新
游戏器材的简陋既是民间游戏的一大优点,也是现在开展民间游戏的一大缺点,为吸引幼儿参与民间游戏,我们要从孩子们喜欢新奇的、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一特点出发,尽可能让有关的民间游戏器具富有新意。
同时一些好的民间游戏器材可以开发出各种不同的游戏,如树枝、螺蛳壳、贝壳等。我们可以运用陈鹤琴的“活”玩具思想来使其成为真正受幼儿欢迎的好玩具。(2)游戏规则、玩法的创新
民间游戏大多使规则游戏,而幼儿玩规则游戏的年龄高峰期在7—11岁,而幼儿园的孩子在7岁一下,如何使其会玩民间游戏,爱玩民间游戏,我们就要从改变其游戏规则开始,从减低难度等角度去思考如动作从简到繁、从低难度到高难度,循序渐进的进行。(3)游戏童谣的创新篇二: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结题报告
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结题报告
作者单位:诸暨市浣东街道太南完小 作者姓名:黄燕君
联系电话:*** 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
一、研究背景:
关键词:民间游戏 学校孩子
直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民间游戏无处不在。造房子、踢毽子、打弹子、跳牛皮筋、拣五子、撑花线??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滋润着儿时的闲暇时光,有些游戏渗透着孩子们对社会的感受和理解,孩子们无师自通地把社会现象转化为游戏内容,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灵感和创造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远离孩子的生活。孩子不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那些曾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欢乐的游戏,他们生活在卡通、电脑游戏及现代玩具的时代。面对民间游戏在孩子生活中这种微乎其微的地位,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近年来,民间游戏成为国内讨论和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我国民间游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存活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但很多游戏则经过时间的洗礼,一直延续传承到今天,是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消逝于人们的视野中,呼吁民间游戏重新回到学校和是孩子的生活中来并在孩子中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在许多小学里,我们的孩子王——低段教师并不熟悉这些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民间游戏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蕴含,但是,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的具体应用,大多数小学教师还没有作好开展这一有趣味的游戏形式的准备。我们太南完小,以民间游戏作为突破口,把它引入学校课间活动中,开展了系统的民间游戏教育,把优秀的适宜孩子发展的民间游戏引进到学校游戏中来,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将通过几年的实践,让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盛行,以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发展。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游戏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孩子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游戏是对孩子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肯定与继承,并且符合孩子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孩子学会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等社会性发展的良好品质。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民间游戏资源的搜集
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自发的游戏,发现有属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马上记录。
2、民间游戏发源于民间,散见于民间各地,要求教师深入生活实践、深入民间去学习与挖掘民间游戏的内容。并且利用每位教师身边的关系网,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帮助搜集。
3、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回忆记录。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玩过许多民间游戏,大家坐在一起,边回忆边记录边相互补充。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游戏,而且把老师带回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她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将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的游戏,制定出太南完小民间游戏活动资料记录,并在宣传窗中宣传各个游戏的目标、玩法。把民间游戏带进了千家万户。
4、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广大家长帮助收集。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回忆童年、追忆童趣”为主题的民间传统游戏征集活动,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收集民间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民间游戏资料收集中来。
(二)、民间游戏的归类及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1、民间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图、猜灯谜、翻绳、走迷宫、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开设出以上其中几个活动区域,让孩子触手可及。拼图和棋艺类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中,孩子凭着想象,凭着自己已有的一点经验,拼排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图形纵横排列,作为厅堂摆设,宴请客人时则可“按图设席,以娱宾客。”另外,七巧板的组成又有利于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用料简单,便宜实惠,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也可发动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并保证这些材料安全、无毒、卫生、有一定的潜在制作价值。如剪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求每个教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出一幅幅剪纸作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民间艺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活动,教师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积累了艺术经验,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还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课更好地实施,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既可以美化教室,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民间体育游戏。其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炒黄豆、拖拉玩具、捉迷藏、丢手帕等。孩子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外部运动,包括:走、跑、跳、投及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等动作。在民间游戏中大部份都有利于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而单纯的进行体育训练并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民间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简单的情节,角色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孩子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游戏中,不仅愉悦了孩子的身心,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它不受时间、空间、场地、材料和人数的限制,只要有人,就可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玩起来,并可以随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例如:一个人时可以自己玩踢毽子、跳房子等游戏;两个人时可以翻绳、捉迷藏的游戏;人再多时可以玩挤油渣、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皮筋就更有意思了。这些游戏可以在班队课、课外活动课和体育课中加以实施,我相信一定会受到老师和孩子的喜欢。
4、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更易为孩子接受。孩子感兴趣于童谣那朗朗上口的韵律感和生活化的语言。童谣有一定的韵律节奏,而且童谣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化,生活化,易为孩子接受。童谣大多来自于现实生活和劳动。如:“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以把说唱表演性很强的游戏融入到活动之中。童谣中带有简单的情节,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小老鼠偷油吃的样子,并引导孩子进行模仿和表演。这样,满足了孩子的表演天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四、研究的预期目标
用民间游戏培养孩子的各种品质。
1、民间游戏有助于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
2、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
3、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
4、民间游戏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研究的过程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民间游戏资源的搜集
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自发的游戏,发现有属于民间游戏的内容马上记录。
2、民间游戏发源于民间,散见于民间各地,要求教师深入生活实践、深入民间去学习与挖掘民间游戏的内容。并且利用每位教师身边的关系网,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帮助搜集。
3、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回忆记录。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玩过许多民间游戏,大家坐在一起,边回忆边记录边相互补充。采用这种形式不仅能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游戏,而且把老师带回美好的童年生活,使她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将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的游戏,制定出太南完小民间游戏活动资料记录,并在宣传窗中宣传各个游戏的目标、玩法。把民间游戏带进了千家万户。
4、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广大家长帮助收集。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回忆童年、追忆童趣”为主题的民间传统游戏征集活动,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收集民间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的民间游戏资料收集中来。
(二)、民间游戏的归类及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1、民间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图、猜灯谜、翻绳、走迷宫、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开设出以上其中几个活动区域,让孩子触手可及。拼图和棋艺类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中,孩子凭着想象,凭着自己已有的一点经验,拼排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图形纵横排列,作为厅堂摆设,宴请客人时则可“按图设席,以娱宾客。”另外,七巧板的组成又有利于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用料简单,便宜实惠,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也可发动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并保证这些材料安全、无毒、卫生、有一定的潜在制作价值。如剪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求每个教师用自己的双手,刻画出一幅幅剪纸作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民间艺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通过活动,教师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积累了艺术经验,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还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剪纸课更好地实施,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既可以美化教室,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民间体育游戏。其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炒黄豆、拖拉玩具、捉迷藏、丢手帕等。孩子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外部运动,包括:走、跑、跳、投及身体的平衡与协调等动作。在民间游戏中大部份都有利于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而单纯的进行体育训练并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民间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简单的情节,角色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情绪高涨。孩子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游篇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 结题报告
河南省桐柏县幼儿园
内容提要: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可是,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许多民间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了民间游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为此,我们对民间游戏进行了开发、创编,挖掘它的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高科技的电子玩具的出现,使许多民间的乡土游戏随之悄然流逝。许多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逐渐退出了孩子的生活,不再为幼儿所熟悉,如“老鹰抓小鸡”、“跳竹竿”、“石头剪子布”和“金锁和银锁”等。这些游戏,往往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贴近幼儿,非常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是,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许多民间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了民间游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对幼儿游戏提出了新的要求,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发展幼儿的多种功能,寓教于乐。但广大幼儿教师由于时间、精力和水平的限制苦于编游戏难,而现有的游戏又大多内容单调不能适应现代幼儿发展的需要。而经济实惠、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正是这一空白的填补者,并有以下的突出优点:一是民间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二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活泼、节奏明快、语言朗朗上口;三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简便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限制;四是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十分简便,便于老师制作,甚至不花钱也能开展幼儿民间游戏。为此,研究它就是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开发、改编、挖掘它的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的搜集、开发、改编、创新及实
验研究,从而达到培养幼儿乐于参加游戏的习惯,锻炼幼儿体质,增强各器官功能,开发智力,增进友谊的目的,使更多完整的民间游戏可供幼儿园教师参考使用。
三、课题的界定
所谓“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就是以民间游戏调查、收集的游戏理论为基础,将民间游戏改变或创编成适合当今幼儿发展的游戏。
四、研究的内容
1.对民间游戏的搜集、整理、分类的研究;2.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的研究;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
五、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
采用“求新与求活”的策略,把留存在民间的乡土游戏引入到幼
儿园的游戏活动中,让民间游戏的价值得到很好的拓展。补充和丰富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本课题将在理论和专家的指导下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民间游戏 的搜集、整理与分类;民间游戏的改编与创新;民间游戏的运用。
六、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园大二班、大三班、中一班、中二班、中三班、小二班三个年龄段共六个班级全体幼儿及家长。2.研究方法
①调查法:采用访谈法等对民间游戏的种类进行调查。
②文献法:本研究将搜集大量的有关民间游戏的书刊来丰富民间 游戏的种类。
③行动研究法: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 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反思幼儿行为的产生及背后原因,不断调整指导策略解决问题。
④观察法: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分析和了解幼 儿的想法、看法和做法。3.研究步骤: 课题实施周期:2008年1月——2009年6月(1)准备阶段(2008年1月——2008年4月)①理论学习、召开座谈会、更新教育观念,使本课题组成员明确 教研意义。
②本地区民间游戏开展情况的调查、座谈、收集分析相关资料。③收集、制作民间游戏所需的器械、材料等。(2)实施阶段(2008年5月——2009年4月)①把收集、筛选、整理得到的民间游戏,充实到课程的内容和一 日活动中去。
②对民间游戏进行设计、改编、创新和运用。(3)总结阶段(2009年5月——2009年6月)①汇编《桐柏县幼儿园民间游戏集》。
②整理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典型游戏方案、案例,形成专集。③撰写研究报告。
七、民间游戏研究的成果
(一)民间游戏的搜集与运用 1.收集民间游戏。课题组成员深入到各乡镇、村和县城,对民间游戏进行社会调查,对家长发放民间游戏家长问卷。此项工作,得到了广大社区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收回社会调查140份、问卷调查130份。我们还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不断来搜集一些优秀的民间游戏,不断充实和丰富我们的民间游戏内容。2.创编民间游戏。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和初步的设想,将这些收
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形成了初步的各年龄段游戏方案,并结合本园实际,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搜集,大胆进行创编,使民间游戏充分发挥了其教育价值。3.运用民间游戏。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收集来的民间游戏,一定要经过大家的实践操作,才能知道是否符合幼儿,是否对幼儿的成长对教师的发展有帮助。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重点做好这一环节,将初步形成的各年龄班民间游戏内容在各年龄班推广使用,融合到了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工作:①各班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考虑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和季节等因素,制定本班民间游戏活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实践资料的收集,如:开展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案例分析、谈体会和反思等等。这些材料的收集,既为教师研究经验总结提供了实践依据,又为形成我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游戏活动方案提供了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原有的各年龄班民间游戏内容,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不足,通过一阶段的实施后,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一起商讨,现正在进一步的实施研究中。为了更好的组织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我们教师亲自参加民间游戏,和幼儿一起玩、体会游戏的乐趣,也为指导幼儿开展游戏奠定了基础。②在研究内容“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民间游戏的研究”这方面,为了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我们利用自然资源创设活动室,如:稻草绳、稻草、山野草造型,民间工艺,鞋垫、壁挂、鱼、旧草帽、布、麻绳等使活动室充满了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另外,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游戏器材,各班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加以改造、创新,并很好的运用到一日的游戏活动中;利用集体游戏和分组游戏等活动,丰富幼儿的游戏器材,从而使教师形成了一些自制游戏器材的经验。③结合研究内容,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课题组成员开展了有关课题内容的方案设计和研讨,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年龄班推广的比较成熟的游戏方案。
第三篇:幼儿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幼儿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第四篇:本地民间美术走进美术教学中结题报告
本地民间美术走进美术教学中
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一、课题涵义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强势文化不断渗透,传统文化遭轻视,由于人们对民间美术文化认识不足,许多民间技艺随着老艺人的故去走到消亡的边缘,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拯救民间美术文化已经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工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不同版本的美术课本都有涉及民间美术的内容,如何把民间美术文化资源加工转化为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每个艺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民间美术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何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与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思考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习民间美术也可以说是学习一种思维方法。民间美术变化万千,异彩纷呈。它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来源于民间美术家们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我国民间美术创作思维方法,在表现认识自然,社会生活方面,拥有很多独特的概念和理解形式。理解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并自觉运用这一方式,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在课程课题设置上出现了很大的改观,美术课能够就地取材,形式多样,结合实际,贴近生活,学习、领会喜闻乐见,直观率真的艺术形式;同时在技法学习上、讲求寓教于乐,易于操作,直接有趣的方式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真正达到艺术源于生活的本质原理。
民间美术是在教学生学会怎样理解中国的劳动人民,怎样理解中国劳动人民在苦难重重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这一精神不仅作用于他们的身上,而且对学习这一精神的中、小学生,也会产生弥足深远的影响)。如果你不理解这些,那你就谈不上热爱他们。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尤其是条件较优越的中小学生,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情感。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生产者与设计者之关系,为教师更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发挥教育艺术提供良好的空间;也有利于促进特色学校的形成;有利于发展民族文化对保护民间文化遣产有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1、搜集整理富有地域、民族特点的民间美术,研究民间、民族艺术的表现技巧,艺术语言形式乃至题材、内容,并形成理论认识,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运用于课堂实践,指导课堂教学。
2、在学校现有课程设置的架构下,探索将本地域经过研究的民间美术形式引入课堂教学,美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拓宽艺术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能主动参与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艺术源与生活的道理。
3、探索美术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1)通过对民间美术知识的认识培训和提高,挖掘、调动和利用教师的才能和潜能,使教师在自我学习、自我反省中形成科学课程资源观。使教师在运用民间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得以成长。
(2)关注民间美术在课堂上的利用,开拓学生的艺术知识面,激发学生要“学”的习惯,从各种类别的民间美术形式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且试用于生活当中。
(3)以图书、视听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地方性艺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促使艺术资源的共享,拓宽学校内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地方文化资源使用率,并朝着有利于艺术课程可持续利用、开发的方向前进。
四、研究实施步骤为:
1、准备阶段(10月―12月)
主要工作:成立小课题工作组,落实主要成员,明确分工及任务。
2、调查本校学生当中对民间音乐、美术知识的了解程度。(1月―3月)
主要工作:调查、了解分析民间美术文化资源起源、流传、演变、发展和遗存情况,选取、确定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化资源。
3、设计基于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校本教材主要工作:研究以民间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为内容的课程模式,进行教学案例、课例设计和相关教学活动观摩。(4月―7月)
五、结题(9月)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本研究课题预期达到的目标:
以课例、展览、活动等方式,呈现本小组对此课题的资源整理、研究过程及成果。
2、研究实施步骤为:
(1)、准备阶段(10月―12月)
主要工作:成立小课题工作组,落实主要成员,明确分工及任务。(2)、调查本校学生当中对民间美术知识的了解程度。(1月―3月)主要工作:调查、了解分析民间美术文化资源起源、流传、演变、发展和遗存情况,选取、确定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化资源,研究人员学习与研究有关的文化理论和课程理论。
(3)、设计基于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校本教材主要工作:研究以民间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为内容的课程模式,进行教学案例、课例设计和相关教学活动观摩。(4月―7月)
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写生,民歌采集,利用假期要求学生考察自己家乡的民间美术文化,用废旧的物品进行再创作。
(2)、重组相关教材。艺术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教材观,将不同版本的进行调整,取其所长。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是现代人获取信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电脑可以更高效,更直接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美术,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4)、开展丰富的节日活动。结合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活动,如“元宵节”让学生设计制作花灯,猜灯谜,对歌比赛等等。(5)、日常生活进入课堂。只有来源于生活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日用品,对现有的一些民间美术进行设计再创作,如“剪纸”、民歌再创作。
八、结题(9月)
主要工作:撰写结题报告,举办有关课题成果的展览。
九、通过课题实验,我们认为汉中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具有以下的意义:
1、丰富了艺术课程的形态呈现,即让地方教学内容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让艺术课程内容成为了校本课程的体系建构中精彩的版块;
2、丰富了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即让县城和农村的孩子不仅学习新的、国家硬行的艺术教学内容,还能看到、听到、学到本地方的民间美术内容,真正让我们的教学内容贴进学生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在进行课题实验以前,学生对民间美术茫然无知或知之甚少,通过实验,了解了刺绣和木雕的一些知识,学会了十字绣和雕刻等技能,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了鞋垫花纹的色彩并运用到儿童画中,创作了新颖独特的作品在省级获奖。通过实验激发和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推进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学生对地方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保护意识,满足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需求,发展了学生个性。
3、拓宽了对学生影响的途径,即学生不仅从校内的课堂中吸取营养,还能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民间、从生活、从艺人那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教学中通过观摩民间艺人视频刺绣, 加强了学生对民间艺人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民间艺人的崇拜,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课题实验,我们的艺术教师也有很大的收获 :
1、教育技术能力有很大提高。
2、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在实验中,教师撰写教学论文,课题实验给予教师挑战和发展机遇,在破解课题实验的一道道难题,翻越实验中的一道道高山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成长成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3、增进了与民间艺人的友谊,开阔了教师艺术视野。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实验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由于本地区资源的地方特色还不够独特,使我们的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
2、教师引导学生到收藏爱好者家中参观能感受到更多的刺绣、木雕作品,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考虑到安全问题和路途遥远经费问题未能大面积实施,视频资料经济易行但缺乏实物的冲击力。课题实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乡土艺术(音乐、美术)教材和教案,我们收获了但并不是就满足了,实验并没有画上句号,今后我们应该长期坚持不懈地让学生学习民间美术,使民间美术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第五篇:民间体育活动走进校园探索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精选)
民间体育活动走进校园探索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金镇小学
郭赵林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传承历史,寄托希望”,让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让中国的未来凝聚更牢固的力量,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小学的体育老师,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把历史拓展,把未来引导——把民间体育活动带进校园,让孩子们在学习与玩乐中体会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和爱我中华的拳拳之心。“民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既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娱乐性,又有技巧性、健身性,同时还有较强的教育性。根据这些特点,实施起来简便易行,活动开展十分方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还可以开辟出新的校园活动领域;通过把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经研究、整理和改编后运用到教学中,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系提供真实可行的文本。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为民间体育活动走进校园提供了契机,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融会贯通地落实到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课程具体操作行为,努力使课程更好地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加大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增加了选修教材的授课时数比重,从选修教材的内容看,不仅包括现代的韵律活动和舞蹈、小球类等课程,更是拓展和加深了民族、民间的体育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把一些民间体育项目编入教学内容。使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我校在2010年大课间活动中,我们创编了本地区的一些民间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赞赏。借此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何不将民间体育辐射出去,将民间体育项目编制成体育教材并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呢?由此,我们将进行课题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民间体育活动是一个众所周知、不言自明的概念,有着悠久历史,具有着普遍性、传统性,不仅能强身娱乐,且简单易行,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
活动。民间体育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就是指选择适合的活动项目,编写出相关的校本教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参插教学。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1)验证经过收集、整理和创编的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2)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尝试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机整合,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发展。
(3)编写符合儿童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教材。
2.研究的主要的内容:
(1)民间体育活动的安排方案及活动效果;
(2)民间体育活动的各项内容及其作为教材的运用效果;
(3)民间体育活动在校园内推广,对学生、家长以及对学校工作的影响。
四、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学大纲》、《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标准》
2、问卷调查法∶通过咨询、调查了解我们这个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有哪些民间体育项目。
3、观
察
法: 围绕着民间体育及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的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方法。
五、实践过程与成效
(一)确定课题,对收集来的民间体育项目进行分析研究
1、我校在2010年大课间活动中,我们体育组负责创编的一些民间体育项目,如跳绳、打陀螺、跳橡皮筋等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赏识。初步取得成效后,计划在二期课程改革实践中,将全面铺开并扩大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尝试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机整合,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并将在学校体育实践教学中进行拓展和加深。因此,我带领体育组全体老师进行《民间体育活动走进校园探索与实践研究》的课题深入研究。
2、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宣传发动,让学生通过上网搜寻、查阅有关资料等途径,了解我们国家有哪些民间体育项目,以及开展民间体育的目的和建议,其次对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同来完成,了解长辈们儿时玩得一些民间体育项目,最后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作出统计、分析。
分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生收集到的民间体育项目进行筛选,筛选出适合我校开展的又具有安全性的项目:打陀螺、踢毽、跳绳、跳橡皮筋、徒手游戏、呼啦圈等。
(二)制定计划、编写教材,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各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民间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民间体育的校本教材。首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各年级的民间体育项目,然后由各年级专任体育教师负责编制教材:
一、二年级王峰老师负责,主要以徒手游戏、跳绳、跳橡皮筋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喜欢体育的热情。三、四、五年级郭赵林、杨维祥老师负责,主要以跳皮筋、打陀螺、跳绳、踢毽、呼啦圈等。
(三)民间体育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探索民间体育的教学有效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开展各运动项目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并且掌握运动技术的方法,从而运用到各项运动中。因此,如何将民间体育贯彻到课堂教学,以及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关键之处,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1)自主学习研究
自主学习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目标、把握学习进度和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质疑,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作主张”,谈话时学生可以提出批评,使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师则积极引导,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得以充分发展。
因此,我们在实施民间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原则。例如:在 打陀螺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教会学生一些打陀螺的基本方法,然后由学生分散的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作巡回指导,为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
导的教学模式。同学们在欢快、自由地教学氛围中尽情的学练,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身心又得到了发展。(2)合作学习研究
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通过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通过合作能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分享成功的喜悦。
a、生生合作。在教学中我首先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其目的让一些好的学生来帮助掌握动作技术困难的学生。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可爱非常乐意帮助别人,教师略微引导一下,他们会积极地找伙伴,然后根据他们的搭配稍作调整(主要是将一些掌握较快的小朋友与掌握动作困难的小朋友之间的搭配)。如“提高跳绳成绩,有什么方法?跳的好的小朋友愿意帮助跳的差的小朋友做伙伴吗?”再如跳橡皮筋教学时,说实话教师也不会跳,因此请高年级的女同学帮我教会他们„„。因此,通过学生之间合作与老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b、师生合作。教师在参与学生的练习的同时要善于寻找、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做伙伴,同伴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师来帮助他们,从而掌握动作技术,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五(5)班的一节体育课上,我们分组结伴进行跳长绳练习,我参与了第三组的练习,在练习中我发现性格内向的许珂同学怎么也穿不进去,因此,不断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她就悄悄地溜到了一边,低着头流着眼泪。于是我马上走了过去问她:“你为什么不跳了?”她回答:“我不会跳,同学都笑我,”原来是这样,接着我就跟她进行交流寻找她不会跳的原因,后来才知道她由于害怕而不敢跳,我就鼓励她:“勇敢一点,不要害怕,老师和你做伙伴,找准机会冲进去。”我就拉着她的手找准机会一起跳了进去,一次、二次、三次在老师的鼓励下她终于学会了跳长绳,此时发现她脸上露出成功的笑容。因此通过师生合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直至动作技术的掌握,获取成功的快乐。(3)创新学习研究
a、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学习的培养,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过去唯师是从的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学生
都被训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绵羊,不敢轻举妄动。老师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应着老师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想象的空间,哪有机会提出什么奇思妙想,更不敢奢望什么创造发明了,显然局限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探究,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b、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因为创造性来自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所以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安排,把学生的个性捆得死死的,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留点时间给学生进行拓展性的练习,让他们做些自己喜欢做的练习。记得有一次,在打陀螺的复习课上,小朋友都能按照老师要求熟练地进行打击,刚开始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不多久有些小朋友喊好累呀!只练习了5、6分钟,怎么办?我灵机一动,集体讲评,表扬小朋友们都能掌握了打陀螺的技术,那么除了老师教的你们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进行打陀螺吗?“能”,这下可好了,他们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各种各样“怪招”,有的一个人打2个、3个;有的画一个圈,不许打出圈;有的一小组的同学打一个大一点的陀螺;有的一边跳一边打;有的用陀螺摆出各种图案,各种“怪招”层出不穷,通过这样的创新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顺利完成。
2、从“兴趣”入手,激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兴趣”是积极参与活动的动力和基础。有了“兴趣”对任何事物取到一个积极因素,会主动地参与到某种事件中,其效率很大程度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实施开展课题研究,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对民间体育活动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民间体育活动中。
(1)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可单一,教学方法应该形式多样,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采用了以上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2)开展民间体育系列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好胜心强,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在校级运动会开设民间体育比赛项目,曾多次举办民间体育系列比赛。学生比赛兴趣十足,能积极地投入到民间体育活动的学练中,将课题推向高潮。
3、民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活动,深受同学们喜爱,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他们在其乐融融的民间体育活动中体验民间体育的乐趣,掌握民间体育活动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民族体育文化得以传承,达到我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跳绳、跳橡皮筋能发展学生的耐力、跳跃能力;打陀螺能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能力„„等。
六、结论与思考
课题实施近一年了,通过民间体育项目的实施开展,同学们基本能够了解到我国的体育传统文化的内涵,了解到民间体育的来源,并能通过实施掌握了一些民间体育项目的方法和技巧,不断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断地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回顾这一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了许多问题。
1、每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地掌握各种民间体育活动,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对于踢毽、跳绳、不能够重视,并没有能熟练地完成这些动作,越是不会跳,不会踢,也就越不想利用空余时间去练习,这样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明显。
2、踢毽、跳橡筋、花样跳绳等项目的拓展思路不是很开阔,想到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动作,欠缺新意,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来说也就减少。
3、在掌握打陀螺技术中,只能是一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好,尤其是男生。相对来说女生在这一环节也较薄弱。打陀螺,不仅需要脑力技巧,也需要体力。学生启动时不能很好控制陀螺的方向,在打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速度,造成转速过快的现象,而不能自如的打陀螺。
以上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不因课题结束而终止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我们将不断地开展下去,深入研究它,使其更加完善,真正地体会民间体育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参考文献: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上海教育出版社 《体育与健身》 ●上海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标准解读》 ●少年儿童出版社